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4年8月1日星期四

谢选骏:北约成败事关全球政府的形态


《美国选情为北约峰会蒙上阴影,成员国如何克服信心危机?》(DAVID E. SANGER, LARA JAKES 2024年7月10日)报道:


美国总统拜登及其助手策划于周二晚在华盛顿举召开的北约成立75周年峰会时,为的是营造出一种充满信心的氛围。

他们想传递给俄罗斯总统普京及其他潜在对手的信息是,在俄乌战争进行了两年多之后,一个更大、更强有力的西方盟友团体已经出现,这个团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致力于反对侵略行径。

但随着38名世界领导人自周一起抵达华盛顿,这种信心似乎处于危险中。有关拜登是否继续竞选连任的不确定性,以及前总统特朗普再次上台的迫在眉睫的可能性,甚至在峰会正式开始之前就给其蒙上了阴影。

特朗普曾宣称北约“过时了”,威胁要让美国退出北约,他还在最近一度表示会放任俄罗斯对那些在他看来对北约贡献不足的成员国“随便干什么都行”。近日来,随着特朗普在大选辩论后的民意调查中领先,欧洲的主要盟友们已开始讨论特朗普再次当选对北约意味着什么,以及北约能否在没有以美国的武器、资金和情报收集为核心的情况下同俄罗斯较量的问题。


周二晚,拜登将在距离白宫几个街区的巨大的安德鲁·梅隆礼堂欢迎各国领导人。创建北约的条约就是1949年在这个礼堂签署的,主持签约仪式的是杜鲁门总统。拜登当时只有六岁,冷战才刚刚开始。

拜登现已81岁,他也许是美国政府中最为坚定的北约倡导者,随着超级大国冲突的时代回归,该组织已从1949年的12个成员国增加到今天的32个。但各国领导人将在周二晚密切观察拜登的每个举动,注意听他的每句话,寻找美国人同样在关注的信号——他能否在总统位置上再坚持四年。

拜登知道这点,并在上周五接受美国广播公司的乔治·斯特凡诺普洛斯采访时说,他乐意接受这种审视。“还有像我这样把北约团结在一起人吗?”总统反问道。他说,“我以为,评判我的好办法”是在峰会上观察他的举止,观察盟国的反应。“来听听。看看他们怎么说。”


北约的领导人们抵达华盛顿时承认,北约正面临着他们没有预料到的考验:在北约对其最重要的成员国信心前所未有的脆弱之际,该组织是否能可靠地保持在支持乌克兰方面形成的势头。

而且他们知道,普京以及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也在观察。

“北约从来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永远不是一个既定事实,”延斯·斯托尔滕贝格周日与记者进行广泛交流时说,他即将卸任北约秘书长的职务。“我们已成功地合作了75年。我相信,我们也将在未来继续合作。但这关乎政治领导力,关乎政治承诺。”


在峰会召开前的几个月里,北约已经开始为特朗普再次当选的可能性做两手准备。北约正在设立一个新的指挥部,以确保即使美国在特朗普领导下退出北约,该组织也能向乌克兰提供长期的武器和军事援助。

但在与北约领导人的交谈中,能明确感受到他们计划将各国的军队现代化,为可能与俄罗斯对抗数十年的时代做准备,但他们的军事预算还没有相应地增加。

北约目前已有20多个成员国实现了将国民生产总值的2%用于国防的目标,一些国家兑现了它们在特朗普提出要求后做出的承诺,另一些国家则是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现实面前开始实现承诺。这个占比目标是十多年前制定的,当时的最大威胁似乎是恐怖主义,但拜登的许多助手说,该目标与手头的任务相比似乎远远不够。

在欧洲,德国已提出了升级军事能力、以遏制俄罗斯侵略行径的计划,这个改革是德国总理奥拉夫·肖尔茨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几周后承诺的。但肖尔茨的宏伟计划尚未得到与之相匹配的预算支付,而让相关计划得到公众支持的政治问题已被证明如此之棘手,以至于德国官员们拒绝给这些计划贴上价格标签。

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联席主席、瑞典前首相卡尔·比尔特最近写道,为了“有效地遏制来自越来越不惜冒险的俄罗斯政权的威胁”,欧洲国家“需要将其(军费)预算再增加一倍”。

尽管如此,白宫官员周一表示,拜登不会推动制定新军费开支目标。


但对拜登和肖尔茨的来说,更紧迫问题是,在描述乌克兰如何最终加入北约的问题上避免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再次公开发生冲突。

去年,泽连斯基在前往立陶宛的维尔纽斯参加北约年度会议时,曾对乌克兰加入北约缺乏时间表表示不满。“在邀请以及批准乌克兰加入北约的问题上没有设定时间表,这是史无前例的,也是荒谬的,”他当时在社交媒体上写道。

抵达后,他获得了暂时的安抚,北约承诺,乌克兰可以不必经受其他国家在加入北约前必须经受的一些磨难。

但北约的成员国已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措辞上进行了数月谈判,不让仍处于战争状态的乌克兰加入北约。

谈判人员已在最近几周开始采取一种新办法。参与谈判的外交官说,预计北约将把乌克兰最终加入北约宣布为“不可逆转”。

虽然“不可逆转”听起来是明确的,但这个说法并不能解决泽连斯基的核心要求,那就是何时可以将他的国家纳入北约保护伞。


虽然泽连斯基的情况显然是最紧迫的,但那远非唯一的情况。

冷战之初成立北约的目的是遏制苏联的威胁,75年后,尽管俄罗斯入侵了乌克兰,但北约成员国中一些现任和潜在的未来领导人似乎对俄罗斯的外交乞求表示同情。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几天前访问了俄罗斯,他与普京一起发表公开讲话时,没有批评俄罗斯的入侵或继续攻击平民的行为。他暗示,他正在寻求在与俄罗斯的要求类似的条件下开始和平谈判。

白宫周一批评了这次访问。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说,欧尔班的访问“就试图解决乌克兰问题而言确实似乎没有成效”,并补充说,“访问令人担忧。”

但为了避免在北约峰会前夕出现任何公开的分歧,斯托尔滕贝格没有批评欧尔班,而是指出“北约盟国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层次与莫斯科沟通”。

尽管如此,他暗示,在普京的乌克兰战争取得进展的情况下,寻求和解不会带来最终的和平。“我们都想要和平,”斯托尔滕贝格说。“通过输掉战争来结束战争总是一种可能。但这不会带来和平,这将带来占领,而占领不是和平。”


谢选骏指出:人问“美国选情为北约峰会蒙上阴影,成员国如何克服信心危机?”——我看美国选情可以左右北约的命运,这到底是好是坏?


《北约首次:公开谴责中国为俄罗斯提供军事支持》(NYT  2024-07-11)报道:


北约成员国政府首脑周三在华盛顿举行的峰会上。


几十年来,北约一直将中国视为一个遥远的威胁,但在周三,它指责北京成为“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的决定性助推者”,要求中国停止向俄罗斯运送“武器部件”和其他对重建俄罗斯军队至关重要的技术。该声明包含在北约32位领导人周三晚上前往白宫参加晚宴前不久批准的一份声明中。这对北约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变,直到2019年,北约才正式提到中国是一个担忧,而且仅用最为温和的措辞。


现在,北约第一次加入华盛顿的行列,谴责中国对俄罗斯的军事支持。但宣言中隐含的威胁是,中国对俄罗斯日益增长的支持将令它付出代价。声明称,中国“在为欧洲近期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赋能时,其利益和声誉不可能不受到负面影响”,并特别指出“中国对俄罗斯国防工业基础的大规模支持”。


北约的宣言没有具体说明这些代价是什么,不过第一步自然是对中国实施经济制裁,禁止中国进入部分全球市场。


就在一年前,欧洲领导人还在犹豫是否要挑战北京,尤其是像德国这样将中国视为高端汽车和奢侈品重要市场的国家。


2022年初,就在北京冬奥会前夕,普京总统和习近平主席签署了一项“没有止境”的伙伴关系协议,许多欧洲领导人起初对它不屑一顾。就连拜登总统也表示,他怀疑这两个有很长一段时间相互敌对的国家能否合作。2023年3月,在访问加拿大期间,他说,“我认为我们大大夸张了”这种伙伴关系。


“过去三个月来,我一直听到有人说,‘中国将向俄罗斯提供大量武器,他们会这么做的’,很多人都在谈论这个问题,”拜登说。“他们还没有。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但他们还没有。”但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29个月后,这种观点发生了巨大变化。尽管中国听从了不要向俄罗斯提供完整武器系统的警告,但是除此之外,它做了所有事,提供了计算机芯片、先进软件和零部件,这些都是原本只能大量生产有缺陷和过时设备的俄罗斯国防工业基地进行重建时所需要的。


这些情报证据是拜登政府提供给北约国家的,目的是说服那些认为中国不是这场战争核心角色的怀疑论者。这一行动取得了成功,但是在美国财政部的经济制裁令公布了向俄罗斯输送技术的中国幌子公司和制造商的名单之后才得以实现的。


“这份声明表明,北约盟国现在共同理解了这一挑战,正在呼吁中华人民共和国停止这种活动,”拜登的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周三下午表示。“如果中国的这种支持继续下去,它将削弱与欧洲各国的关系,美国将与我们的欧洲盟友协调,继续对参与这种活动的中国实体实施制裁。”


声明还指责中国针对美国和欧洲的“恶意网络和混合活动,包括虚假信息”。


中国否认自己在这场战争起到重要作用,中国官员公开和私下都指责华盛顿极度虚伪,指出美国正在向乌克兰军队提供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弹药、导弹系统、坦克,很快还会提供F-16战机。


今年5月,在美国实施制裁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称美国的指责“极其虚伪,也十分不负责任”。但他没有否认具体细节。


不论拜登与习近平去年11月在加利福尼亚州会面时释出了怎样的善意,都可能因为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角色而受到影响。当时,拜登私下警告习近平不要干涉2024年的总统选举,但当时还没有证据表明,中国正与伊朗和朝鲜一道,成为支持俄罗斯战争的主要力量。


网民嚎叫:


一条小路 发表评论于 2024-07-11 09:59:53

我們習主席什麼都不怕,就怕你叫他換肩和寬衣。

一点小看法 发表评论于 2024-07-11 09:59:10

北约的实力,领先轴心国三十年不止。人家是先礼后兵,但一定是从经济上下手。苦日子来喽。


谢选骏指出:人说“北约首次:公开谴责中国为俄罗斯提供军事支持”——我看这是因为,中囶正在扮演美国在八十多年前的角色,支持俄罗斯的战争机器继续侵略。


《北约峰会下狠手 给北京准备了这四剂猛药》(读者网 2024-07-10)报道:


2024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峰会从7月9日星期二起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拉开帷幕,美国国会两党议员纷纷表示希望寻求加强与欧洲盟友合作应对中共在印太地区咄咄逼人的军事行为。周二,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在首届北约国防工业论坛上表示,北约及其印太地区的合作伙伴,包括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将启动四个联合项目以深化合作,以对抗中共在印太的扩张和在欧洲与北约的对抗。


沙利文在该论坛上说,这些项目包括重点支持乌克兰、人工智能、虚假信息和网络安全四个方面对抗印太的独裁者。


沙利文解释说:“每项倡议都不尽相同,但主要目标是一致的:利用能力强大的民主国家的独特优势来应对共同的全球挑战。”他说:“欧洲发生的事情会影响印太地区,印太地区发生的事情也会影响欧洲。”


今年北约峰会的一大重点,是结合民主国家的能力应对中共等专制国家带来的挑战。此次峰会正值北约组织成立75周年,与会者纷纷强调了不断变化的安全形势。


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希克斯在论坛上进一步解释,提到苏联时说,在北约存在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最多只能面对一个相对缓慢和笨重的战略竞争对手”。


相反的,现在以中共为首的战略竞争对手们,正迅速扩张国防工业。希克斯说:“跨大西洋国防工业基地正处于关键时刻。”她说,当今全球性的“民主武器库”,需要招募北约盟国和印太伙伴共同应对挑战,与澳洲、日本和韩国等印太伙伴合作生产武器,以及联合维修船只和飞机,将使各方受益。


沙利文宣布,在未来几天内,所有32个北约成员国都会做出承诺,制定计划,加强本国的国防工业能力,这是北约史上首次的联合行动。


他说:“与我们的国防开支承诺一样,这些单独承诺对我们的集体安全至关重要。”


目前,中共除过加强自己的国防工业,也在帮助俄罗斯迅速重建因俄乌战争受到影响的军事工业,并通过与白俄罗斯的联合军事演习,将自己的武力威胁延伸到了北约的便捷地带。


即将卸任的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强调,越来越多的北约成员国将跨越国防开支占GDP2%的门槛。他说,10年前,北约一致认2%应是一个奋斗目标,“今天,2%不仅仅是某种上限,而现在2%已成为……我们国防开支的底线”。


斯托尔滕贝格强调,通过新的国防工业承诺,盟国不仅将增加国防开支,而且还会透过“共同投入更多资金”实现规模经济等目标,增加开支的效率。


他还强调,整合能力不仅是要投入更多资金,还要利用通用标准,开发更具互操作性的系统。


他举例说,以目前的状况来说,荷兰和德国的部队仍无法共享炮弹,“这与互操作性背道而驰,作为政府和企业,我们必须极其认真地对待这件事”。


斯托尔滕贝格说,北约将在周四与其印太地区的合作伙伴会面时,讨论国防工业合作问题。他说,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和韩国“都是国防工业发达的国家”,“作为盟友,我们同意加强与它们的合作,在国防工业能力发展方面也是如此”。


墨西哥变脸 中共这事上没空子可钻了


墨西哥本来是中共对美国进行不公平贸易的跳板,现在却站在美国一边遏制来自中国的相关产品了。7月10日星期三,美国和墨西哥宣布联合行动,防止中国和其他国家为躲避关税通过墨西哥向美国出口钢铝产品,并加强北美钢铝供应链。


白宫的文件显示,按照新的要求,若要免除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规定的关税进入美国,从墨西哥进口的钢必须在墨西哥、美国或加拿大熔化和浇注,而从墨西哥进口的铝不得包含在白俄罗斯、中国、伊朗或俄罗斯冶炼或铸造的原铝。


乔·拜登总统将签署一项公告,实施新的要求。依据《贸易扩展法》规定,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钢铝将分别面临25%和10%的关税。


而墨西哥则将要求进口商提供更多有关钢铁产品原产国的信息,以提高透明度。


拜登总统5月宣布多项针对中国的贸易措施,包括将中国钢和铝的现有关税税率提高两倍至25%,预计于2024年内实施。目前根据1974年《贸易法》的第301条,钢和铝的平均关税为7.5%。


这个星期三,白宫重申了拜登的评论,称只要公平竞争,美国工人和企业——包括钢铝行业——可以胜过任何人。


拜登行政当局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非市场政策和做法毫无公平可言,并导致了全球非市场产能过剩危机,这对我们以市场为导向的钢铝行业构成了生存威胁。通过其对进口产品的影响,全球非市场产能过剩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包括侵蚀美国的钢铝制造能力。”


一名行政当局高级官员在星期二的新闻背景简报会上表示:“中共钢铝通过墨西哥进入美国市场逃避关税,破坏我们的投资,并损害了宾夕法尼亚和俄亥俄等州的美国工人的利益。”


谢选骏指出:人说“北约峰会下狠手给北京准备了这四剂猛药”——我看这是因为北约成败事关全球政府由谁组织以及全球政府的形态到底如何。


谢选骏:民主人士和中共间谍——意识形态的同路人

《民主人士还是中共间谍?被美国司法部指控的王书军是谁》(KAREN ZRAICK 2024年7月31日)报道:


今年6月出庭时,王书军拉着一个装满新闻剪报的购物车。


逃离中国并在纽约开始了新生活的王书军一直以学者和民主活动人士自居。

但美国检察官表示,他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的间谍。

本周,王书军在布鲁克林联邦法院受审,他被控在没有按照法律要求向司法部长登记的情况下充当外国政府的代理人。他极力反驳这些指控。如果罪名成立,他可能面临长达25年的监禁。

针对中国政府通过恐吓及骚扰控制该国广大侨民的跨国镇压行为,司法部提起了一系列诉讼,此案就是其一。


“中国政府会不择手段地通过撒谎、偷窃和欺骗来获取财富和权力,让反对它的人噤声,并在全世界——包括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投射它的威权观点,”联邦调查局局长克里斯托弗·雷在2023年4月宣布对两起新案件的指控时说。

时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回应称,这些指控是抹黑,并呼吁美国“放弃冷战思维”。

以下是关于王书军一案需要了解的信息。

王书军是谁?他被指控什么罪名?

现年75岁的王书军是一名美国公民,上世纪90年代在纽约定居,此前他曾在当地一所大学担任东亚研究访问学者。他是皇后区法拉盛为纪念1989年天安门广场抗议事件而成立的一个团体的领导人之一。

两年前,纽约东区联邦检察官布伦·皮斯宣布对王书军提起公诉,称被告“在自己的社区里充当了秘密情报人员”,收集居住在纽约地区的中国公民的信息。

起诉书称,中国政府官员指示王书军将目标对准推动香港民主、支持台湾和西藏独立的人士,以及维吾尔活动人士等。

检察官说,王书军随后通过通信和面对面会谈向其上线——中国国家安全部的四名官员——传递了这些信息。这四名官员也受到了美国检察官办公室的指控,不过他们身在中国。

王书军称自己是无辜的,并辩称这些指控是基于不准确翻译的错误指控,包括将他女儿的猫的名字与一名中国官员的名字混淆。


起诉他的部分依据是他与一名联邦调查局卧底探员的互动,这名特工出现在王书军家中,声称为中国安全官员工作。起诉书称,这名卧底特工告诉王书军,他正在接受联邦调查局的调查。据称,王书军随后将自己的电子邮件密码交给了这名特工,以便特工删除表明他有罪的信息。

王书军的律师董克文辩称,这是一起诱捕案件。

在上一次出庭时,只会说有限英语的王书军带来了一辆带轮子的购物车,里面装着厚厚一叠与他在纽约活动有关的中文剪报。

他重点画出了其中部分内容,并添加了英文翻译和评论,称对他的指控是诽谤。

他指出,这些报道证明他的组织——纪念胡耀邦赵紫阳基金会——得到了广泛宣传。该组织以被视为改革者但被赶下台的中国官员命名;1989年胡耀邦的去世引发了天安门广场的学生抗议活动,最终导致了臭名昭著的大屠杀。

王书军质疑,既然已经有了大量详细的信息,他为什么还要把自己这个组织的信息传递给中国政府。


王书军被捕几天前,事情出现了一个奇怪的转折,他所在的法拉盛团体的另一位关键人物律师李进进在皇后区的办公室被一名客户刺死。对袭击他的那名25岁女子的检控尚在进行中;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他的遇害与王书军的案件有关。

董克文说,该组织的另一名领导人将在审判期间为王书军作证。

检察官还在调查哪些案件?

布鲁克林的联邦检察官办公室近年来在涉及跨国镇压的案件中起诉了数十人,其中包括一些中国政府官员。他们中的许多人身在与美国没有引渡协议的中国,但也有一些人在纽约地区。

去年夏天,检察官在一起针对三名男子的案件中获胜,其中包括一名前警察局侦探,他们被判代表中国政府跟踪新泽西郊区的一个家庭。前侦探迈克尔·麦克马洪和他的同案被告朱勇(音)和郑聪颖(音)将于9月被判刑。

但并非所有案件都以定罪告终。去年1月,检方出人意料地撤销了对年轻藏族警官白玛达杰·昂旺的间谍指控,并称理由是有了新的信息。


另一个即将开庭审理的案件是卢建旺和陈金平案,他们被指控在曼哈顿下城一座不起眼的建筑里为中国政府运营一个秘密警务站。据检察官说,该警务站设在两人经营的非营利组织美国长乐协会纽约分会的办公室里。

检察官说,这个警务站被用来监视侨民,是世界上100多个这样的站点之一。但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淡化了这些警务站的作用,称这些站点是由志愿者组成的,他们帮助中国公民完成一些日常任务,比如更新中国的驾照。


为什么现在检察官要追究这些案件?

非营利组织“中国人权”执行主任周锋锁曾是天安门广场抗议运动的学生领袖,现在在纽约策划了一个纪念该抗议的小型博物馆。他没有具体评论王书军的案件,但他表示,长期以来,间谍一直试图代表中国政府渗透像他的组织这样的团体。他说,经常往返于中国或有亲戚留在中国的人是最容易受到威胁的。

他说,随着中国实力和财富的增长,政府的影响力也在增长。尽管如此,他的组织仍然很活跃,包括去年在所谓秘密警务站外举行集会,当时还没有宣布任何对该机构的指控。

“这就像一个公开的秘密,”他说。“他们甚至没有试图隐瞒。”

夏伟(Orville Schell)是纽约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的负责人,他说,这些案件是过去十年中美之间紧张局势升级的结果。

“他们非常担心海外华人的政治异议,”他说,“他们”指的是中国政府。“他们所做的就是对这些中国民主团体进行渗透,如果这些人不停止他们的活动,就威胁他们在大陆的家人。所以这种事不是未知的,事实上是相当普遍的。”


谢选骏指出:人问“民主人士还是中共间谍?被美国司法部指控的王书军是谁”?我看不论这个王书军是谁,上文所说的“民主人士”和中共间谍都是意识形态的同路人——他们共同遵循马裂猪意,只是对于某些事件的需求有所不同。例如他们纪念胡耀邦和赵紫阳,而不是纪念邓小平或毛泽东,仅此区别而已。由于区别不大,所以“民主人士和中共间谍”联手作案的机率很高了。何况他们在美国政府内部还有强大的同盟,例如民主基金会和各种大学、研究所、新闻机构都是他们的一个个窝点。马客死主义就是他们的共享根源。民主人士和共产国际——意识形态的同路人,从二十世纪初期就开始了,到现在百年已过,比比皆是,一拍即合,全球弥漫,不足为奇。

谢选骏:中共就是后清——镇压反革命就是镇压辛亥革命

 


《点评中国:辛亥革命的恶果》(芦笛 时政评论人士 2011年6月27日;英国BBC中文网 2011年10月17日转载)报道:

在香港举办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展览

辛亥革命迄今已有百年。如此悠久的岁月,应该足以使激情沉淀,允许我们客观冷静地评估那场骚乱对中国的持久影响。窃以为,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转型带来了一系列难以逆转的灾难,值得后人追悼而不是庆贺。


首先,它在国民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就在旦夕间扫荡了君王权威,造成了国民思想的空前混乱,使得凝聚大一统中国的精神权威彻底丧失,完成了民族的精神解体,随之而来的就是国家的解体,从而腰斩了已经启动的从中古“天朝”向西式民族国家转化的过程。这样,在国家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急时刻,它解除了中国的国防能力,打断了晚清相当成功的“改土归流”,引发国家自爆,直接造成西藏与外蒙的脱离,并使中国在沦为苏俄与日本的代理战争战场,最终诱发了日本侵华战争,使得中国蒙受了空前战祸。这就是孙文号召的“以革命止瓜分”。无论孙文及其党徒的主观动机如何,他们都在客观上起到了日本与俄国(含苏俄)帝国主义第五纵队的作用。


其次,它首创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军阀主义。骤然废除君主制造成的权威真空,使得维持起码社会秩序的权威只能来自于枪杆子。孙文更屡次带头撕毁文明游戏规则,以所谓“二次革命”、“护法运动”、“国民革命”的闹剧,反复强化由他开创的“有枪便是草头王”的暴力传统,最终使之牢不可破,使得社会的和平转型、政权的和平转移几乎彻底失去了可能,至今仍令后人看不到“和平演变”的希望。


第三,因为权威真空,使得武力反抗上级乃至“独立”都成了光荣的事,由此导致了军队的不可控,引出了民国屡见不鲜的“军阀裂变律”——一个军阀势力庞大到一定程度,其军队就必然要分裂,因而使得中国无可能重新统一,从而恢复为一个具有起码的国防能力的主权国家,自立于当时的世界之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孙文竟不惜效法石敬瑭,走上“以党领军”、建立“党国”的“俄国人的路”,最终使得中国堕入文明黑洞,至今无望自拔。


综上所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百年蠢动的顶峰,它打断了晚清的和平改革过程,逆转了社会文明化的大趋势,造成了国家解体,使得中国沦为“只有省防而无国防”、任强邻宰割的可怜虫,引出了几十年战乱,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额损失,最终以引入外来极权制度终局,造成社会大倒退,使得人民丧失自由到了空前的地步。为此,孙文、黄兴、宋教仁、章太炎等革命党人应当受到后人的谴责。尤其是在朝廷已经公布《重大信条十九条》,准备实行英国式“虚君共和”,辛亥革命有可能转变为中国的光荣革命之后,革命党人还要蠢动到底,这就绝对不可原谅了。


读者反馈

本轮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既成了资本返祖、共产党变成返祖资本和经济学家扮演救世主的催化剂,又是这三类经济决定论天然盟友的粘合剂。


一些人在叙述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的时候,似乎忘了,英国才是首开弑君先例的国家(1649.1.30.查理一世被砍头)。如果此前没有削弱王权的内战、1660年蒙克叛乱和1688年威廉的外来武装干预、内乱和王军投降。以詹姆士二世的武装,辉格党的“光荣革命”是天方夜谭。此后,几乎重述英国这40年史的法国大革命证实了这一点。


辛亥革命是不朽的,它是中国数千年来挑战神权政治的首次义举。戊戌变法是太平天国和西方列强逼出来的自省式改革。神权政治不可能真正给东方带来精神解放。


面对当权者的【失误】与【不当】,人民采取【沉默忍让】以对,是对自己的国家民族【极不负责】的行为。当权者【经年】屡错不改,暴虐无道,人民【依然】包容它,【期盼】它有改悔的明天,【徒显示】这些人民的【懦弱与奴隶】的【根性】,绝不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所为。【和谐】本是一服【健康宁神】的药剂,落在专权者手上,却是一服【麻醉人心】的【毒药】。【骗子】的说话,【从来】都是【动听】的啊!孟光, Hong Kong


这是封建制度的必然规律。辛亥革命不是清朝的首次革命,只是导致其退出历史舞台的一次革命,帮助袁世凯实现皇帝梦的革命,没有主动的历史价值,是中华大地不得以的下下策。根本原因是统治阶层利益强奸了整个民族利益。历史在重演,今天的统治节柴没有认识到他们所谓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改良的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特色实际上是,政治上的封建社会,经济上的资本主义极端不协调的特色,维持红色权贵的利益,是犯清王朝同样的错误,你不主动改革,自然避免不了革命和被强迫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乾隆慈禧活到现在,肯定会为自己的愚蠢而后悔。tjj, CN


历史重演一遍,恐怕也是一样的。必然的进程!清末朝廷无能,屡战屡败,割地赔款。没有孙中山,会有李中山、王中山推翻清朝;推翻后,一样的军阀割据;枭雄蒋介石最后掌权也是不可避免;日本侵华,也是野心的必然结果;导致共产党胜利,也是不可避免;解放后共产党的失败也是不可抗拒;改革开放,也是势在必行。历史不可重来,其实仔细一想,都是必然,也很自然。今后共产党不洗心革面,也会必然灭亡。一次新的彻底的政治改革,已经不可避免,否则共产党必然玩完。未署名


借故捧今,这种文章该进垃圾堆。御用文人想用对百姓说教,维护专制,避免革命,既不正义也无良心。真想避免革命,就多劝劝当局,这个满清王朝的继承者,少干掉催生革命自取灭亡的事。未署名


庆幸共产党统治中国,要不真不知道现在的中国走向何处。未署名


意犹未尽,再说两句。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打开了暴力革命的大门,中断了中国现代化的正常道路,使中国坠入文明的黑洞。这种看法是非常片面的。与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相比,辛亥革命是最接近于英国光荣革命的。革命党只使用了有限的暴力,就在袁世凯和各地立宪党的配合下推翻了清朝。中华民国实际上是暴力+妥协的结果,是最文明的革命。民国不但没有报复满清贵族,反而对皇族给予优待,避免了革命后的血腥镇压。民国以来出现了中华文明复兴的新气象,至今令人怀念!不能把共产革命的罪恶算在辛亥革命的头上!快乐时光


辛亥革命之后军阀混战+国共内战的确让中国处于黑暗时期,后来又发生文化大革命那更是惨绝人寰.许多人都被执政者教成狗,只会摇尾巴阿谀奉承不会思考,也不想了解历史真相.建议大家面对真相,记取历史教训避免民族再受苦难! 777, taiwan


清末保皇党的幽灵复活了?自鸦片战争始至清朝灭,割地赔款,忍辱苟活还不够吗?休矣,芦笛。kevin Cao, USA


真不相信我的眼睛了,如此多的太监和奴才,这是现实中的中国吗。Xin, Usa


阻碍中国走向民主的根源在于侵略,在于自闭,过去如此如今同样如此! 辛亥革命是大势所趋,孙先生一片丹心无可置疑.但是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中国的近代史的确是被人为扭曲,非自然发展的,辛亥革命不幸地拥有这种非自然的全西化的体质是无可奈何的事.这个责任绝对不是辛亥革命应该所该负的.这种非自然的社会变革(不是进步)是在外来恶棍的枪炮,内部文化封锁的满清国贼共同合作下促成的.这种非自然的进程导致的最终结局就是迫使被劫掠一空的中国人选择了共产主义,让姓毛的乘机崛起.而农民阶级原本就是在政治上短视,只看重眼前利益,共产党这样的爆发户的水平也就可想而知.后来对全民洗脑,残害知识分子,迫害异己才是断绝了中国人自古以来自新自立精神的真正罪魁祸首.COC


中宣部、广电总局为庆祝中共建党90周年砸大钱拍摄《建党伟业》等几十部自我表扬的电影。从1949年以来,这种挥洒全民血汗钱来搞自我歌颂的电影电视歌舞戏剧等等层出不穷。这还仅仅是中共耗费全民财产为本党谋私利的巨额开销的沧海之一滴而已。对于这类遭人嫌惹人厌、根本就不卖座的党家电影,当局往往还要再出钱组织机关、学校、部队和国营企事业人员前往观看。大部分中国人在学生时代至少被组织观看过十部以上这种党家广告片。机关干部不上班不办事,成群结伙堂而皇之开进电影院去“受教育”。误工误事,给百姓民众造成诸多不便。当局还说“成果丰硕”。这党之缺德,真是够冒烟了。芮克, 加拿大


沉渣的泛起,遗老遗少的翻案。李剑, 悉尼


这位写手在为中共的继续“存在”编造“理论”。辛味四, nz


先生大可不必和洗脑这么多年国人讲述这个事实。只会引起更多争论,看了让人伤心,以及对民族的未来深深地担心和绝望。民众的过激言论并不让我不快,只能感慨共党洗脑的成功,以及如此素质的国民如何改变我们民族的未来。一个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民众只能是强权摆布的工具。我们民族有太多的不幸,孙中山正是中国晚清以后苦难的罪魁祸首。更是将共党带进中国的始作俑者。胡南山, 威尼斯


晚清杀了六君子,作者却说成“晚清的和平改革”;民国抗日,最终胜利,怎么的也不是“任强邻宰割”。晚清才是到底的战无不败,割地赔款“任强邻宰割的可怜虫”。未署名


言外之意,今后中国也就没闹革命了,等待中国共产党和平转型吧,5毛进步不小啊。自由民主法治, 天津


辛亥革命是清庭自我毁灭的最后第二站。清庭是自种恶果 自食自爆而已...日俄战争是发生在光绪年间,日军在旅顺屠城,清军又能干么。更早的甲午战争,更是离谱。袁世凯率新练清军入朝鲜,不战而退,日军先陷平壤,后陷辽东半岛,号称亚州第一的北洋水师全毁,日军过秦皇岛,眼看就是天津卫,清军又能干么。更早的还有,孙文在搞革命之前,是想求见李鸿章,其万言书力陈,人尽其才,地尽其力,物尽其用,货畅其流,号称中堂的北洋大臣,军机兼直隶总督,又干了什么。至于清庭是用什么手段,对付了康有为、谭嗣同、林锐...后观历史的你我,只能庆幸孙文没留在清庭搞开明..否则,东门菜市口只是多砍了一个... SHAU CHEN, TAIWAN


你把事情说反了吧?清朝最后60多年间,割地赔款,共签订38项不平等条约,赔款9.57亿两白银。这样的王朝不灭,天理难容!你还指望慈禧搞君主立宪?只怕六君子要变成六万君子吧?别抓着革命后的乱象为前朝瞎唱赞歌。前朝若如乾隆盛世,没有无能衰败,内外交困,又怎么会有革命?若如康熙之年,革命又如何会成功?简直乱弹琴!我宁可祸乱半世纪,也不愿意割地赔款,做亡国奴!未署名


孙先生早年曾上书李鸿章,倡言改革。书上,惜鸿章不接纳,乃赴檀香山创组兴中会,倡导国民革命。民国肇建,孙文恐中国陷入分裂之局面,乃将临时大总统之职位让予袁世凯。此公心一片,分裂之中国怎可责于斯?军阀割据,许多朝代均有之。况且,倡导「各省独立」为共产党之宣传,何以未有一字一句怪罪共产党乎?若是革命失败,今中华民国所在之台湾,何以多数大陆人欣羡不已?芦笛先生不至台湾深入研究中华民国,不多研读蒋介石日记,反以片面之见断言辛亥革命之成败,纵以哗众取宠之言。此番言论,令人失望。黄尘


事后诸葛是没有意义的。如果当时没有辛亥革命,中国又会往什么方向走呢?国力衰败的中国,无法抵挡列强瓜分,清廷就比民国更有办法吗?朝廷的「虚君共和」,是真心想改革抑或虚晃一招,以拖待变?此文章不具说服力。Ed Wu, Taipei, Taiwan


辛亥以来不过百年,共产党统治就占了62年,再加上国共内战十几年,真正不可原谅的应该是共产革命祸乱中华,不能把共产党的罪恶都算在满清王朝身上吧?快乐时光, 加拿大


不同意作者观点。晚清革命已是必然,康梁倡导的百日维新之失败就意味着清政府的强硬且封闭固守的思想无法进行自我的改革,或是已失去民心导致难以改革。中国自古就不是一个单一文化的国家,讲白了就是多民族联邦。美国现今的政治制度很适合中国的情况。可恨蒋介石的贪婪害了中国。之前的统一都是迫于武力因素。中国人所具有的独霸之心是很难改变的,所以造就了军阀乱战。孙文以尽其所能地改变原先的社会弊端。国民党的失败,并不因为国民党,而是因为当时掌握军权而又想独裁的蒋介石。导致之后邪恶的共产主义进入中国。我认为作者对孙文有一种不善的态度,究竟作者想民主还是独裁?benderland, sg


这个说法很少见, 但值得研究. 晚清时国家的国防已经名存实亡了吧? 但革命可能使情况变得更糟糕. 对文章所提的"晚清相当成功的“改土归流”"一无所知, 希望能进一步了解. 身在外, woodbury, MN, USA


辛亥革命的目的之一是推翻满族皇权,然后实行民族共和。皇权是民族的精神?别扯了。我宁愿过民主共和的国庆——即使是不完美的民主共和,也不愿祝贺某位穿龙袍的凡人的生日。我感谢祖先的选择。melon, 广州


好文!早就该批判讨伐辛亥革命和孙文了,真可惜这个主题探讨的文章太少,规模也太小,难在国共都没有这个魄力和勇气来剖析自己的根子。只有过了这个卡,中华才能文明。yin, paris


革命必定會有人犧牲。未署名


发点有建设意义的文章好不好,BBC一天到晚除了抱怨就是抱怨,有用吗?Nathan, Beijing China


廖无新意,不过是故发惊人之语。papuwen, helsinki


我只想针对被侵略这点,若是被侵略原因是被认为被侵略者太过弱小的话,那校园欺负事件是否也可以套用在此理论,因为这男孩太过弱小诱发他人欺负的行为,或许孙文没能管理中国但侵略这件事绝对不可合理化。未署名


谢选骏指出:人说“辛亥革命的恶果”;我看这只能是就其“未能建立有效的秩序”而言的。也正因为如此,中共就是后清——其“镇压反革命”就是为了建立“共产党心目中的有效秩序”;但其后果,却是镇压了辛亥革命的主要成就——民族革命和保障人权,把中国大陆从满清殖民地变成了苏联殖民地。所以我说“中共就是后清”——而且比晚清更加复辟倒退,因为它回到了清初的恐怖政策,强力推行“掳人圈地”(土改、集体化)、移风易俗(服饰一律类似于“留发不留头”)等奴化措施。镇压反革命就是中囶社会的复辟倒退、彻底清算辛亥革命的残余力量。

谢选骏:中囶唯一的活路——立即回到解放前!

《一夜回到解放前 中南海又出“大昏招”》(自由时报 2024-07-08)报道: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6月28日签署第26号主席令,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已经由第14届人大代表常务委员会通过,自2025年5月1日实施,这意味著中国在农业和农村管理上的重大变革,重新强调了集体经济的地位。


根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指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以土地集体所有为基础,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和集体经营相结合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包括乡镇级、村级及组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而该法旨在发展壮大新型农业集体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以提升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力凝聚力,并巩固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重要保障。



不过当此法公布后,引发外界广泛关注与批评,资深媒体人王剑指出,“集体经济就是公有制,接下来就是人民公社”,不少人认为中国这是在加速“开倒车”,有报道指出,若回归上个世纪50年代末实行的人民公社制度,会过度降低人民的劳动积极性,最终导致经济倒退、工业停顿的结果,甚至会造成数千万中国人民被活活饿死。


后来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将人民公社制度彻底废除,迎接市场经济的同时开始逐渐崛起,如今通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恐怕将重蹈覆辙过去的悲惨历史,引发外界巨大反弹。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涵盖城镇居民


据了解,该法将进一步调整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定义、成员确认制度的规定,强化有关的救济措施。


人民法院报报道,根据草案三次审议稿,首先调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定义”,将“农村居民”修改为“居民”,以涵盖“村改居”后成员转为城镇居民,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仍然保留的情况,而修改后的定义为“农村居民”修改为“居民”,以涵盖“村改居”后成员转为城镇居民,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仍然保留的情况”。



草案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成员大会确认组织成员;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不得违反本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且删除“其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生产生活需要或其他原因加入”的规定,防止实践中被滥用,另外,对于妇女出嫁后的身份定义,三次审议稿也明确指出,无论是“从夫居”,还是仍在娘家居住,只要未取得其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都不得取消其成员身份。


中南海又出“昏招”  一夜回到解放前


图为1989年习近平(右)担任福建省宁德县委书记时,带领干部下乡劳动。(美联社)



公共食堂制度 加剧粮食危机


“人民公社”制度是中国人心中的悲惨过去,该法于1958年开始实施,当初设立旨在通过集体化生产与政社合一的模式,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社会管理水平,但因导致中国严重的经济倒退和社会问题,在1984年遭倒废除。


一名中国笔者鲁云湘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及《人民公社制度》进行分析比较,人民公社制度主要的特点是“政社合一”和“集体化生产”,这一模式在初期确实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但随著时间推移,过度集体化导致农民劳动力下降,最终导致经济倒退及粮食短缺的情况,而“公共食堂制度”的失败,更是加剧了粮食危机,导致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质量大幅下降。



而如今的新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旨在现代化管理和技术的支持下,试图通过集体食堂等措施,降低个人膳食的成本外,也希望提高生产效率,但这同时面临潜在风险,即可能会重蹈覆辙人民公社制度所带来的问题,即便短期内或许有所成效,但长期仍存有不确定性。


根据数据显示,1958年至1962年间,由于人民公社制度的实施,中国的粮食产量从3750亿斤下降到3000亿斤,导致严重的粮食短缺,鲁云湘表示,若不想重蹈覆辙,在实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政府适当的政策指导与资金投入,不仅可作为农民的保障依靠,也可避免重蹈旧制度的覆辙,同时也将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中南海又出“昏招”  一夜回到解放前


(资料照片)


中国随时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发布后随即引来外界关注及批评,许多网友认为,自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始执政后,中国随时都有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对此,王剑指出,“集体经济就是公有制,接下来就是人民公社”,公民记者张展也在X平台批评,“这是要开倒车吗?还是叫民间互害再来一波?人大常委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形同虚设”。


海外时事评论人士蔡慎坤也表示,“很多人认为不可能再搞集体经济。没有想到习近平稳扎稳打一步步把中国强拉回到毛泽东时代”,对于中国近期“加速开倒车”的情况越来越明显,“德润传媒”也在X平台上发布推文指出,过去奴役人民的“农奴制”隐隐有复辟的迹象,部分地方政府甚至已经做出了“『小田并大田』改革意向承诺书”,准备往“人民公社”迈进。


另外,中国近期也重新推动“集体食堂”,虽然号称每餐只要1到2元人民币就能吃饱,人民再也不用在家做饭,但“德润传媒”认为,这与50年代的“人民公社”并无显著的差别,称这只会在刚开始运作时有粮食可以吃,等到数年过后就会出现饿殍遍地、人吃人的景象。


网民嚎叫:

Hardsword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万恶之源;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共贪党赖以生存的法律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共贪党套在老百姓脖子上的锁链,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共贪党奴役人民,剥削人民的法律依据。

2024-07-09 07:16

lary

毛当年用文革的方式实现了重上井冈山的目的,中国十年全国人民遭殃,这次看看习主席有什么招式?

2024-07-09 06:47

just4look

还是回到清朝比较好。中国的事孙中山是起始者,后面加毛徒弟。自己把政权交给袁世凯,但只要自己的主张不被支持,就进行武装起义。后来的毛也一样,靠枪杆子里出政权。现在包子又要打内战了。哈哈哈哈哈哈

2024-07-09 06:32

Siewkim

看标题还以为蒋介石反攻大陆了。

2024-07-09 06:23

clml

“一夜回到解放前”?应该改成一夜回到毛时代!!因为毛祸害(土改,三反五反,镇反,反右,文革瓜菜代)无辜死亡超过六千万人!!!解放前是民国!民国坏过毛????

2024-07-09 05:45

g2j2

自由时报,不要用共产党的语言,回到解放前是好事,那就是回到自由民主的民国。

2024-07-09 02:06

g2j2

资产阶级又没掌权,也没给老百姓资产阶级民主,有什么解放前不解放前的。

2024-07-09 00:43

g2j2

贪官进去了,黑猫白猫都跑了,剩下就靠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习总加油!

2024-07-09 00:40

jinpingxi

猪头的认知还停留在上世纪50-60年代,根本不懂什么叫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动不动搬出老毛那一套,可见它真的是胸无点墨啊!

2024-07-09 00:06


谢选骏指出:人说——一夜回到解放前,中南海又出“大昏招”。我看情况正好相反——“中囶唯一的活路——立即回到解放前!”

2024年7月31日星期三

伏尔泰只知“孔庙”而不知“孔府”


《文明互鉴:伏尔泰为何将书房命名为“孔庙”?》(独家|2021年06月17日)报道:


中国同西方交往交流由来已久,相互认识、相互影响的过程更持续千年。17至18世纪,中国文化曾在欧洲引发百年“中国热”,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甚至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孔庙”,并取笔名“孔庙大主持”,足见中国思想文化曾对欧洲产生深刻影响。


“中国和欧洲之间最重要的共同文化遗产就是1500年至1800年这三百年的文化交流,这段历史在整个人类文明交往史中都是很珍贵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首席专家,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国际汉学》主编,国际儒联原副会长张西平日前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时指出,文明互鉴应是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相处之道,这是中华文明为当今世界所提供的最佳方案。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您将西方对中国的认识划分为“游记汉学、传教士汉学和专业汉学”三个发展阶段,各阶段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划分?


张西平:中西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从汉代张骞“凿空”西域之后,中国和欧洲就有了物质文化交流,在此过程中,中国的四大发明也陆续传到欧洲。但欧洲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中国,还要从游记汉学算起。元蒙时期,以马可波罗、柏朗嘉宾为代表的商人或传教士来到中国,开启了游记汉学阶段,第一次描绘了一个遥远的东方。


那时候,马可波罗游记里写的是“契丹”,并不是“中国”。到哥伦布地理大发现以后,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一批传教士通过葡萄牙开辟的航线经印度洋来到中国,立足于澳门。他们进入中国,并以“合儒”的形式和中国文人打交道,开辟了传教士汉学这一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阶段。


1814年,法国在法兰西学院设立“汉、鞑靼-满语言与文学讲座”,将中国研究列入其东方学研究的正式专业系统,由首任教授雷慕沙和弟子儒莲一起开启了专业汉学阶段。这样算来,西方对中国的研究历史将近400年,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也结出了不同的成果。


资料图:游客参观利玛窦主题展览。<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发 黄耀辉 摄 

资料图:游客参观利玛窦主题展览。中新社发 黄耀辉 摄

中新社记者:17至18世纪中国文化西传在欧洲引发百年“中国热”,对欧洲启蒙运动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从18世纪末尤其19世纪以来,一些持“欧洲中心论”“西方中心主义”的学者却试图解构甚至否认这段历史。您怎么看?


张西平:中国和欧洲的历史交往很长,如果是从经典著作的互相接触和翻译来说,应该是起源于耶稣会入华。在这段时间里,西方的圣经和部分科技著作被翻译成中文,对中国文化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在此过程中,中国的典籍开始被大规模翻译成拉丁文、法文、葡萄牙文,并由法文转为欧洲各种语言。


16世纪以来,中国和欧洲的交往实际上经历过两个阶段。1500至1800年是一个阶段,历史的分界线是1793年马戛尔尼访华,这是中西方互相学习的三百多年,形成了中国学习西方的“西学东渐”和西方学习中国的18世纪“中国热”。第二个阶段是19世纪以后,以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为开端,欧洲对中国采取殖民手段、侵略和侵犯。19世纪欧洲强大以后,欧洲学者很少再讲18世纪以前中欧相互学习的阶段,但正直的学者还是承认这一阶段,并用大量书籍证明这段历史是不能抹杀的。


中新社记者:欧洲启蒙运动的整个过程都与中国思想文化有着复杂深刻的联系。伏尔泰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孔庙”,笔名为“孔庙大主持”,孔多塞却将中国视为“停滞的国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日后又产生了哪些影响?


张西平:启蒙运动的主流是对中国持赞同态度的,包括法国的伏尔泰、狄德罗,德国的莱布尼茨和沃尔夫等启蒙思想家。当然整个启蒙运动也有不同的声音,像孟德斯鸠、卢梭、孔多塞对中国的批判声音就相对多一些。


在伏尔泰的著作中,像《哲学辞典》《风俗论》中有实实在在的论述,其对中国的接受和赞扬是事实。伏尔泰作为西方近代思想的领袖,自由、平等、博爱的倡导者,为什么会接受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呢?


第一,在康乾盛世时,中国社会的富裕程度高于欧洲,彼时欧洲还处在工业革命前夕,经济社会发展不如中国。美国学者冈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指出,从15世纪欧洲和中国接触以后,在墨西哥开采的白银基本上都流向了中国。因为中国当时的货币符号是白银且价差比欧洲高,加之欧洲也没有更多的工业产品和中国进行交换,中国的茶叶、丝绸和瓷器就成为了中欧贸易的主要产品。直到马戛尔尼访华的时候,珍妮纺纱机纺出的棉布还不如中国的好,中国因此产生了大量贸易顺差。


第二,中国当时的社会管理也比欧洲好。科举制度使穷人也可以获选做官,整个社会相对比较公平。当时欧洲社会还是贵族世袭制,我们觉得科举制度不好,但它选贤任能,还是比欧洲要好一些。


另外,中国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也完全触动了欧洲的思想界。当时欧洲采取宗教纪年,从圣经旧约算起,全人类都是诺亚方舟的后代。中国的历史纪年经传教士翻译到欧洲以后,他们发现无论用希腊文还是拉丁文的圣经都对不上中国的大禹治水等历史记录。后来法国传教士、天文学家宋君荣写了一部《中国天文学史》,通过考证中国古书中记载的日食、月食,证明了中国历史纪年的真实性。伏尔泰读了这部书后开始思考,中国的历史纪年如果是真的,那么欧洲的宗教纪年就是假的,这在当时无异于一颗“政治原子弹”,伏尔泰更据此反对教会的纪年方式。


能找到基督教在中国的最早记录,约在唐代贞观年间,聂斯托利派(景教)传入中国。中国此前没有基督教,但在汉代时民众的生活已经很好,说明全世界并不都是上帝子民,可以说中国的存在消解了基督教的普世性说法。


还有,人离开上帝,是否还能活下来?欧洲人发现,孔子不是一个具有神性的人物,而是一个凡人,“累累如丧家之犬”,过十二国而不得入,但他的思想却能告诉世俗化社会中的人何以成仁,以及离开神以后,人如何成为正直的君子,也就是仁、义、礼、智、信。这说明,人离开神以后仍可以有一些道德的基本约束,从而达到一个理想的“仁”的境界。这些思想都为欧洲走出中世纪教会的束缚提供了思想武器。因此,欧洲18世纪对中国的接受,是因为两个社会发展的阶段、信仰的方法和对象不一样造成的,中国为欧洲提供了走出“中世纪城堡”的思想资源和社会榜样。


这一方面说明欧洲18世纪对中国思想的接受,是从自身发展需要出发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从现代性角度加以理解。把18世纪“中国热”完全说成“郢书燕说”并不全面,18世纪中国是欧洲的榜样这是一个历史事实,西方正直的学者也是承认的。长期以来,一谈到中国和西方关系,有人总是以19世纪的中西关系来理解,那是不全面的。


中新社记者:在西方的舆论场中,中国似乎一直是“两个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灿烂辉煌,他们敬佩,但已沉睡在博物馆;当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政治上仍是“异类”,同西方的自由民主传统更有着天然区别。您怎样理解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的联结?


张西平:总体来说,西方对中国确实存在认知上的区别,因为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中唯一延伸到今天并且活着的文明。


对古代中国文明,西方汉学家也可能有不同的解释,比如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以后,西方的单一民族国家看中国的时候,会发现中国是一个“伪装的民族国家”。因为从汉代以后,中国就一直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费孝通先生称之为“多元一体”。中国是一个很特殊的国家,在人类历史上没有这样类型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多个民族融合在一起。中国不是汉族人的中国,而是多个少数民族和汉族一起创造的伟大文明。“长城内外是故乡”,中华民族比较具有特殊性,而历史中国一直延续到当代中国,历史中国活在我们心中。


共产党执政以后的中国,仍然是和历史中国连在一起的。比如,中国共产党最核心的理论之一,是岳麓书院匾牌上的“实事求是”,来源于汉书。儒家主张的和而不同成为今天中国外交的基本准则,此外还有文明互鉴,共商、共建、共享等理念。历史中国的文明一直延续到今天,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智慧来源。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是同一个中国,当代中国的国家制度和其他国家不同,但她不是一个怪异的国家,而是在自己的历史脉络中发展出来的国家。


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就是因为她不断学习、容纳外部文明。佛教文明来自印度,其对中国人的语言都产生了影响,我们说的“世界”“现在”“过去”“未来”,最早都是佛教语言。基督教文明到来以后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西学东渐”中,中国人才知道地球是圆的,而不是“天圆地方”。北京建国门古观象台的所有天文仪器都是来华传教士帮我们建的。平面几何是利玛窦带来的。应该说,中华文明一直对外来文明持一种包容和学习的态度,这滋养了自身文明,使她不断地走向现代化。


即便是在19世纪西方殖民中国的时候,我们也从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进步。正如马克思说所说,“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在这个曲折的过程中,中国仍然学习了西方文明,获得了进步,走出了农业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加入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中国重新回到世界体系之中,使中国和西方都在此文明交流中获得了巨大利益。整个世界也都获得了进步,只是中国的进步速度太快,西方没有想到这一古老文明仅用40年左右时间就实现了工业化,创造了人类前所未有的奇迹。百年积贫积弱使压抑的中国现代性,以40年的速度爆发出来了。


中新社记者:在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今天,应该怎样向世界阐释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张西平:必须重申,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是同一个中国,现在的中国是从历史的中国演化和发展而来的,历史和文化在当代中国的血脉中,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中。中国传统文化在长久的文明历史中积累了很多智慧,这也为今天处理这个世界的各种矛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我们可以把它提取出来,为当代人类文明作出更多贡献。


1789年,法国就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写入人权宣言,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准则和人类伦理的金律。中国古代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不是人类中心主义,而以工业革命为代表的西方近代文明却是征服自然。中国古代思想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当今人类社会提供了很好的方案。再如孟子提出的贵民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也为我们今天重视人民,提出“人民至上”理念提供了很重要的思想来源。


中华文明活到今天,正是走出了一条与不同文明之间的和平相处之道:协和万邦,使这个文明得以一直延伸下来。世界不同文明相遇时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理念,本属正常。我们尊重所有的文明、尊重不同的意识形态,个别国家也应尊重我们的文明和意识形态,这样才能共处。如果世界上只有一样的文明,只有一种意识形态,将多么无趣!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不可能有整齐划一的文明,人类应该像尊重自然和生物的多样性一样,尊重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文明互鉴应是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相处之道,这是中华文明为当今世界所提供的最佳方案 。


(张西平,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首席专家,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国际汉学》主编,原国际儒联副会长,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以现代西方文化,1500-1800年的中西文化交流史、西方汉学史和中国基督教史为主要研究领域,目前正在从事中西文化交流史、西方早期汉学研究与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研究。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核心期刊论文百余篇。)


谢选骏指出:上文显然没有看懂一个问题,那就是——伏尔泰只知“孔庙”不知“孔府”,所以他也分不清祭祀死人的孔庙和活人居住的孔府。否则的话,他就会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孔府”而不是“孔庙”了。


“孔门”其实只是一个“空门”


《伏尔泰:欧洲孔门第一弟子》(王学信)报道:


公元1758年,欧洲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法国毗连瑞士的边境购买了两处庄园,一处叫图尔内,另一处就是著名的费尔奈古堡。这时,加上他在瑞士境内购置的两幢别墅,四处栖身之所使这位64岁的著名剧作家、诗人、历史学家终于告别了40余年的“客卿”和流亡者的生涯,在属于自己的领地上,向当时掌控着欧洲大地的一切黑暗势力,发起了最迅猛的进攻,燃起一支不熄的启蒙思想的理想火炬,而在这理性的智慧之光中,分外闪耀着中国儒家学说的夺目光辉。


“您是欧洲的孔夫子”


自1760年费尔奈古堡修葺一新后,伏尔泰在这里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后的18年,而费尔奈对于伏尔泰来说,犹如大西洋中的杰西岛和盖纳西岛之于雨果。在这里,伏尔泰完成了其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论风俗》、《哲学辞典》、《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老实人》等等。与此同时,伏尔泰写了一万多封文笔隽永、风格各异的书信,以及那些思想犀利、内容宏富、数量同样惊人的杂文杰作。在此期间,全欧洲都知道通往费尔奈的道路,每天从欧洲各地前来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而更多的信函则如雪片般飞来。


1767年冬,一位名叫理查德的德国16岁青年写来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先生,请允许一位素昧平生的人从德国中部向您致意!您是欧洲的孔夫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您的热情和天才,以及您的人道主义的行为,使您赢得了任何世人都不敢企盼的地位:您堪与古代最著名的伟人并列其名……”


诚如斯言,伏尔泰终其一生尊崇、仰慕中国的孔子,不遗余力地宣扬、倡导孔子及其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堪称欧洲孔门第一弟子。以至在他的四处居所专门辟出“孔子之室”,在这些房间恭敬地挂上孔子肖像,就像中国士子那样朝夕虔诚礼拜,并将每年田地里收获的第一穗谷物供奉在“大成至圣先师”的像前,祭奠这位“教育后代谨守美德”的中国古圣先哲。


法兰西的一颗新星


公元1694年,伏尔泰出生于巴黎一个资产殷实之家,父亲原为一名公证人,后任审计法院税吏。原名弗朗索瓦——玛丽·阿鲁埃的伏尔泰在10岁时进入巴黎著名的路易大帝中学学习拉丁文和修辞学,从西塞罗的雄辩演说,到维吉尔、贺拉斯的美妙诗句,给了他以最初的古典人文主义熏陶。


从小就思维敏锐、聪慧过人的伏尔泰12岁时即因优美的诗文而接连获奖,21岁时更以其首部悲剧《俄狄浦斯王》而声誉鹊起。然而,他的自由思想也给他带来一系列坎坷和厄运,先是以几行诗句冒犯了摄政王奥尔良公爵,后因警署怀疑他写诗讽刺当局而被投入巴士底狱11个月。不久,他因与一位青年骑士顶撞,再次被投进巴士底狱。出狱后,他被迫流亡英国。


作为君主立宪制和尊崇新教的国家,英国是当时欧洲最自由最宽容的国度,在这片欣欣向荣的土地上,充满感慨的伏尔泰结识了蒲柏、斯维夫特等名诗人、名作家,读遍了英国最新的哲学名著,全面考察了英国政治、经济、宗教、艺术、科技等诸多领域,将见闻及感悟写进他的名著《哲学通讯》。正是这本书,连同他同时期的大量书信、译文及其它作品,法兰西才得以发现洛克、牛顿和莎士比亚。


1729年,伏尔泰载誉回国,他的作品连连出版或上演,深受法国公众喜爱,而心境愉悦的他亦凭借其对金融知识的深刻领悟,在股票市场接连得手,获利极丰,加上丰厚的版税收入,伏尔泰迅速跻身富人之列。


西雷宫使伏尔泰获益匪浅


财富和声望并没有阻止住专制政权对他的迫害,1734年,当局以其《哲学通讯》中反专制、反教会的文字为罪责通缉他。伏尔泰秘密潜往女友夏德莱侯爵夫人的西雷宫暂避,而这一暂避竟将近10年。谁也没想到的是,这10年隐居,却使伏尔泰因祸得福。


在远离城市喧嚣、美丽而幽静的西雷宫,伏尔泰潜心阅读、研究和写作,大批优秀的作品如泉水般从他的笔下涌出,内容涉及政治、历史、哲学、文学、经济、艺术、数学等诸多领域。应该说,这其中夏德莱侯爵夫人功不可没。伏尔泰终生未娶,夏德莱侯爵夫人是他最钟情的女友。


这位侯爵夫人是当时法国上流社会中不可多得的女才子,她兴趣广泛,思想活跃,酷爱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是牛顿著作最早的法文译者。正是在她的启发下,伏尔泰萌生了撰写一部世界文明史的想法,这部最终被命名为《论风俗和各民族的思想》的巨著,其最初的章节,也正是献给这位他一生深深挚爱并崇拜的女友的。


西雷宫的丰富藏书无疑使伏尔泰获益匪浅,其中不少是有关中国的。此外他还尽可能地购买和搜集一切有关中国的资料,认真加以阅读和研究。从利玛窦到金尼阁,从蓝方济到柏应理,近两个世纪来华耶稣会教士们的大批著述纳入了伏尔泰的视野。他们的传神笔墨,使中国这个遥远的东方古国在他的眼前变得鲜活生动,亲切可爱,他为灿烂的中华文化所深深折服,中国成了他心目中的理想之国。于是,伏尔泰开始撰写这部世界文明史,他在前言中充满激情地写道:“让我们一起游历这个地球,看看它那时处于何种状态下,并一起按照文明出现的先后顺序去研究它,即从东方国家始,直至我们这些国家止。让我们首先注意一个民族,她在我们还没有发明文字时,就已拥有一部以固定的语言连续记载的历史了。”


伏尔泰笔下的这个民族就是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国家就是中国,他以中国开篇,巅覆了以往欧洲学术界的“西方中心论”。接着,伏尔泰全面地介绍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及其对人类文明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在谈及中国的儒教时,伏尔泰以崇敬的笔调写道:“我们称之为Confucius的孔夫子,生活于距今二千三百年前,比毕达哥拉斯还略早些。他恢复了这个旨在公正的宗教,传授它,且无论地位尊卑,皆身体力行之。他曾位尊至某诸侯国大司寇,亦曾流亡飘泊,贫困交加。他生前收徒三千,死后,历代皇帝、阁老及儒官、文人,以及一切非下等百姓者皆尊其为师。他的家族仍然存在,在一个除了现任官职便无其他显贵可言的国家中,孔氏家族却因老祖宗之荫庇而赫赫然有别于其他家族。而孔子本人,亦享有着一切尊荣。”显然,在西雷宫的史学研究中,耶稣会来华传教士对中国和儒教的一致赞美使伏尔泰深深信服,并为其后更深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743年,法兰西国王路易十五伸出的橄榄枝结束了伏尔泰的10年隐居,诗人毕竟充满激情,他渴望亲手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以实现他辅佐贤明君主治国的理想,在这一点上,他很像中国的李白、杜甫和苏轼。他先是受命出使普鲁士,接着在少年时的贵族朋友达让松兄弟和路易十五的宠妃蓬巴杜夫人的力荐下,出任宫廷史官和王室侍从,1746年又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然而,继承了“太阳王”路易十四一切内外交困恶果的路易十五不思鼎故革新,依然挥霍无度,热衷于声色犬马,并维持着绝对君权制。这使得伏尔泰难以容忍,他最终选择了逃离凡尔赛。1749年,夏德莱侯爵夫人在西雷宫不幸病逝,伏尔泰极为悲恸,对法国的极度失望,最终使他踏上了前往波茨坦的旅途。


莫愁宫三年,


一窥中华文化之堂奥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早在当王子时,便深深仰慕这位天才的法国诗人,时常写信求教,有时还寄些幼稚而充满热情的法文诗请老师批改。腓特烈继位后,很想把这位誉满欧洲的老师请到宫中,伏尔泰也为有这样的国王学生和朋友而自豪,而他似乎也相信这位热爱文学与哲学的腓特烈大帝会像少年时那样依然赞同民主思想。


然而,继承了绝对权力宝座的腓特烈已不是当年那位充满激情的少年,他也不可能跨越封建专制的窠臼,绝对权力使他成为一个多疑傲慢、充满恶意的暴君。在腓特烈的波茨坦王宫待了三年,伏尔泰终于不堪忍受其专横跋扈而逃离。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波茨坦“莫愁宫”图书馆有关东方的丰富藏书为他深入研读儒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在华耶稣会传教士的大批著述及对中华文化典籍,尤其是儒家典籍的译作辗转传回欧洲,其中不乏门多萨的《大中华帝国史》、杜哈德的《中华帝国全志》、柏应理的《中国贤哲孔夫子》、李明的《中国现势新志》、以及《北京耶稣会士中国纪要》和《耶稣会士书简集》等名著。特别值得提起的是,当年派遣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均非泛泛之辈,绝大多数都是学有所成的著名专家学者,可谓欧洲学界一时之选,他们在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两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至今令人钦敬。


正是通过他们的著述及译著,伏尔泰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了中国,深入研读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易经》、《诗经》、《春秋》、《老子》、《庄子》等最重要的儒家、道家典籍。于是,在伏尔泰的笔下,一部划时代的史学巨著《路易十四时代》问世了。在记述和批判路易十四专制时期的腐败、残暴和黑暗、愚昧的同时,伏尔泰将宁静、平和的中国与之做了截然相反的最佳对比。


在对中国文化的深层思考中,他发现儒学在中华民族性格及其文化特质的形成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指出:“这个庞大帝国的法律和安宁建筑在既最合乎自然而又最神圣的法则,即后辈对长辈的尊敬之上。后辈还把这种尊敬同他们对最早的伦理大师应有的尊敬,特别是对孔夫子应有的尊敬合为一体。这位孔夫子,我们称为Confucius,是一位在基督教创立之前约六百年教导后辈谨守美德的先贤古哲。”伏尔泰认为,孔子创立的学说及其高尚行为,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一切,从社会结构到伦理道德,从民族性格到风俗礼仪,他被中华民族奉为“万世师表”当之无愧。伏尔泰热情赞美中国人的善良、宽容,风俗之淳厚,以及知书达理,对孔子的智慧及蕴含其中极富教育意义的人生哲理,亦表露着由衷的仰慕。显然,“莫愁宫”的三年,确使他不虚此行,在更高的层面上,一窥中华传统文化之堂奥。


 中华人文精神的永恒魅力


    在“莫愁宫”,伏尔泰写出了他的著名悲剧《中国孤儿》,1755年,《中国孤儿》单行本出版,他赠送了一本给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在附信中,伏尔泰写道:“这出悲剧是我在不幸离开您之前在您的宫中开始写作的。”


元朝剧作家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大报仇》描述了春秋末年发生在晋国的一段真实故事:晋国大夫屠岸贾诛杀赵氏,而韩厥、公孙杵臼和程婴等忠义之士为保护赵氏孤儿,不惜自我牺牲和忍辱负重,前仆后继,不屈不挠地与邪恶势力作殊死斗争,终使正义得以伸张。该剧由杜哈德译为法文载入《中华帝国全志》,于1735年在巴黎出版,次年再版,并迅速译成英文、德文、俄文,在欧洲影响可谓大矣!伏尔泰在杜哈德的《赵氏孤儿》译本中读出了令他深深崇敬的“中国精神”,儒家伦理道德学说孕育出的志士仁人,他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重气节,讲情义,明大理,面临危险“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极可宝贵的中华人文精神。


于是,伏尔泰满怀激情以《赵氏孤儿》为蓝本,将故事背景移至宋末元初,创作了歌剧《中国孤儿》,副题为“五幕孔子的伦理”。剧中主人公张惕在极艰险的处境中仍坚信:“我们的国朝是建立在父权上,伦常的忠信上,正义上,荣誉上和守约的信义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就是我们立国的根本。我们大宋朝虽已被推倒,可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是永远不会灭亡的。”


终于,忠君保国的大宋遗臣张惕和在强权面前宁死不屈的张妻伊达梅的大义凛然,令胜利者成吉思汗自渐形秽,深感差愧。他赦免了张惕一家和宋王遗孤,并请求张惕道:“您是最权威的教官,请留在我的宫中教授法律。用理性、公正和习俗教化百官,让他们都像你一样高尚知礼。让被征服的民族统治征服者,以他们的智慧统帅勇气,将国家治理。”显然《中国孤儿》的故事情节是虚构的,然而,它所阐释的主旨却是千古不易的真理,那就是——文明,必将战胜野蛮,而中华人文精神具有永恒的魅力。


高扬孔子学说的战斗旗帜


定居费尔奈古堡后,伏尔泰在自己的领地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以其如椽巨笔向横行于欧洲大陆的宗教狂热和蒙昧主义,以及封建专制主义发起了空前猛烈的进攻,而在他的战斗旗帜上则镌刻着孔子的睿智、仁厚,闪耀着儒学的理性之光。


历经20余年的研读与深入思考,已逾花甲之年的伏尔泰深得儒学之精要,孔子在他的心目中占据了无可置疑的崇高地位,以至在他1763年2月18日的梦境中,孔子已排在梭伦、苏格拉底等欧洲古代贤哲之前,位居首位。这当然不是偶然的,因为伏尔泰作为弟子与后学,他真切而深刻地理解了孔子学说的真谛及其言行的伟大。他在致友人的一封信中写道:“这位孔夫子事实上是一个非常高尚的人。他是理性之友,狂热之敌,他仁慈且安祥,一点都不将真理与谎言相混。”他推崇《论语》“是一部纯美道德的箴言集,你们在这部书中找不到任何低级趣味或荒谬的预言。”他在诗中赞美孔子:“他使世人不惑/启发了人心/他说圣人之道/决不是预言者的那一套/谁知到处使人相信/也得到了本国深深的爱好。”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孔子和他的学说,伏尔泰不遗余力随时热情褒扬。譬如,在他著名的《哲学辞典》中,他写道:“这或许是西方人的耻辱,出于什么样的不幸,我们要到远东去找寻一位简补的贤哲。他不图奢华,毫不招摇撞骗,在我们俗历六百年前就已教导人们怎样生活幸福。那时,整个北方尚未发明文字,而希腊人的智慧也才刚刚脱颖而出。这位贤哲就是孔子,他是古代立法者中唯一从不欺骗别人的。自他以后有谁倡导过比这更善美的行为准则吗?——‘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泛爱众,而亲仁。’‘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有教无类’。”


在伏尔泰的著作里,就像他在《哲学辞典》中那样,无论是《历史的哲学》、《无知的哲学家》,还是《上帝与人》、《中国信札》,伏尔泰常常直接引用孔子的语录,将他的理想诉诸欧洲公众。在他的周围集聚着几乎当时所有的启蒙思想家,从霍尔巴赫男爵到德比勒夫人,从狄德罗、巴夫尔到德·达朗贝尔、爱尔维修,以及杜尔哥,孔多塞等等,他们同样热爱中国和中华文化,崇敬孔子及儒家学说,并在他们的著述中向公众热情宣传中国和儒家文化,在《百科全书》中,狄德罗高度评价中国民族,他认为:“中国民族,其历史的悠久,文化、艺术、智慧、政治、哲学的趣味,无不在所有民族之上。”


伏尔泰自称“孔门弟子”,且以此为荣,而更多的孔门弟子齐聚在他的大旗下,掀起波澜壮阔的欧洲十八世纪启蒙思想运动,而在欧洲这场影响着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未来的伟大的思想革命中,孔子事实上成了百科全书派最重要的精神导师之一,以至伏尔泰在致其战友的信件中,不断出现下列词句:“我以孔子的名义拥抱您”,“以孔子的名义,我再一次向您道别”等等。而我们知道,在当时,人们往往以上帝的名义向亲人或友人表示致敬,在伏尔泰晚年,孔子在伏尔泰的精神世界竟占据了如此重要的位置,伏尔泰对孔子及儒家学说的虔诚与敬仰,令笔者深感震撼。的确,诚如法国学者雷蒙·纳弗所言,孔子作为伏尔泰的“精神教父”,拥有“特有的魅力”,伏尔泰叹服于孔子学说的博大精深及永恒价值,感慨“没有哪一条美德被他遣漏,他的每一条语录都关系到人类的幸福。”“倘若人人以此自律,地球上就再也不会有争斗了。”为此,他坚信“地球上从未有过的最幸福、最体面的时代,就是人们都遵循他的教导的时代。”


“他教导了我们走向自由”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的一天,法国有个邮政局在整理邮件时,发现一封没有收件人姓名和地址的信,信封上写着:“寄给诗人之王、人民的哲学家、欧洲的守护神、祖国的喉舌、国王的历史学家、英雄的歌颂者、宗教狂的对头、被压迫者的救星、孤儿的慈父、富人学习的榜样、穷人的靠山、善人的典范。”这样一封信该投递给谁呢?“一定是他!只有他才配得上所有这些尊贵的称号。”经手的邮务员毫不迟疑地断定。于是,邮局将这封信投递给著名诗人、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伏尔泰,果然,信送对了。


1778年,法国专制帝王路易十五死了,暮年的伏尔泰满载荣誉英雄般地从夏尔奈回到故乡巴黎。不久,他因病逝世,巴黎人民为他树立了纪念铜像,而在他的墓碑上则镌刻着这样一句话:“他教导了我们走向自由。”


在北美大陆,公元1775年4月19日凌晨,列克星敦小镇的“自由之子”民兵向英国皇家轻步兵打响了北美独立战争第一枪,次年7月4日,《独立宣言》问世,一个崭新的国家诞生了。接着,公元1789年7月14日清晨,愤怒的巴黎市民高呼“自由万岁”,像大海的怒涛冲向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了。是年8月27日,法国制宪会议发表《人权宣言》,随后,在《马赛曲》的歌声中,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正式成立。而在《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所昭示的人类公平与正义的理性光辉中,确实折射出源于儒家的智慧之光。


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博士曾指出:“当余发现十八世纪西洋思潮多系渊源于中国之事实,余极感欣然”。“吾人皆知彼启蒙时期之哲学家,为法国大革命及其后诸种进步运动导其先河者,固皆深有感于孔子之学说。”


让我们记住伏尔泰,正是他,作为欧洲孔门第一弟子,将孔夫子的人格魅力、道德文章及政治理想直接诉诸欧美公众,将大西洋文明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度。伏尔泰为首的启蒙思想家,功在当世,亦泽及后人,使风云激荡的十八世纪成为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历史时期。


谢选骏指出:人说“伏尔泰:欧洲孔门第一弟子”,我看伏尔泰不懂“孔门”其实只是一个“空门”——那里并没有他所梦呓的自由思想之可能。


伏尔泰以为中国比法国更加自由


《伏尔泰与儒家思想》(2023-05-25 中工网)


在法国和瑞士边境的阿尔卑斯山东南方,有一个费尔奈小镇,镇上有座城堡,名为“欧洲客栈”。这是伏尔泰独具匠心的设计,将原本荒芜萧条的旷野改造成美丽的法式大庄园。1758年,伏尔泰在信里写道: “一半的居民承受贫困之苦,而另一半,在禁闭室里腐烂。我买下费尔奈这块土地,只是为了做一点好事。”


这座城堡可以称作欧洲启蒙思想的发展中枢,也可以称作促进中国文化在欧洲传播的策源基地。在这里,伏尔泰与各国精英人士进行思想的交流与沟通,使得他的哲学思想发展到顶峰;在这里,他创作才情喷发,历史专著、哲学名作涌现;在这里,他持续阅读有关中国哲学的书籍,成为在欧洲的中国文化赞美者。


他推崇孔子的“倡导仁义礼智信”理念,赞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等言辞,认为这才是人类幸福的导向。就这样,相差两千多年的两个人有了精神上的契合。伏尔泰认为世界上如果有最幸福、最可敬的时代,那就是奉行孔子哲理和律法的时代。


细致分析伏尔泰曾研究的中国儒家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有尊重基础的人人平等观念。他认为“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他主张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为世间的相互“不宽容”而一直持续战斗着。


“克己复礼为仁”的意思是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就达到了仁者的境界。伏尔泰的自律赢得了伟大的盛誉,成为欧洲诸多社会名流的崇拜偶像,对他仰慕已久而来费尔奈的求见者络绎不绝,甚至需要有伏尔泰朋友的推荐信,方可避免缘悭一面,徒劳一场。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用惩罚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伏尔泰亲身感受到了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腐朽和反动,并亲眼看到它的由盛转衰。他深刻地预见到革命必然到来,他对朋友说:“我周围发生的一切事情,正在撒下革命的种子,尽管我自己未必成为革命的见证人,但它是必然要到来的。”


伏尔泰认为“中国人是最有理性的”,他将中国人所推崇的“理”解释为“自然之光”。他根据元杂剧《赵氏孤儿》,写出了剧本《中国孤儿》。伏尔泰只选取了搜孤、救孤的部分加以改编,因为他希望体现一种适应当时文化的道德影响,从而推崇忠义之举。


在欧洲客栈,他先后收留过上百户难民,还多次为穷苦人打抱不平,替他们伸张正义,平反冤案。他亲自为被判车裂之刑的卡拉写了上诉书,与图卢兹的法官公然相悖,作出“我敢肯定这家人无辜”的结论,救下了卡拉一家。


诚然,伏尔泰作为资产阶级思想家,必然有其阶级的局限性,这是他所处那个时代和阶级的限制。但伏尔泰在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中的功绩是显赫的,因此被公认为那个时代人民理想朝向的导师。他的学说也教育了好几代人,为反封建斗争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做出了基础性的准备。


1778年2月,伏尔泰回到阔别28年的巴黎。1778年5月30日,伏尔泰与世长辞。反动的宿敌下令连夜将他的尸体运出巴黎,弃之荒冢。维莱特侯爵将伏尔泰的心脏保存在一只镀金的银盒子里,随后,他又让人建了一座大理石墓,专门用来安葬银盒子,并刻下墓志铭:他的心存放在此,他的思想遍布世界。


1791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伏尔泰的遗体被迁葬在刚刚建成的巴黎先贤祠,并对他补行了国葬,其墓置于法国伟大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旁边。装有他的心脏的盒子,存放在巴黎国家图书馆。人们在他的灵柩上写上这样一句话:“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


谢选骏指出:伏尔泰赞美中国文明,以为儒家带给人们自由——他哪里知道,自由的根源在于政教分离;因此满洲鞑子比法国国王更加残暴。而儒家,从汉朝以来,就不过是强盗雇佣的鼓吹手,自己都没了自由,又怎么可能给人带来自由呢?简单说来,伏尔泰虽比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更加有才,但也还是知识不足。“《百科全书》派”犹如《吕氏春秋》,虽然驳杂,但流于肤浅。


《伏尔泰是如何赞美中国的?如果放到今天,他就是个“精中”》(2020-11-10 History)报道:


自近代以来,因为中国的衰弱,让西方列强骑在我们头上作威作福,并由此产生了不少“精美”和“美分”。直到现在,中国人当中仍有不少的“精美”和“美分”。不过,如果让时间倒退200年,西方则有不少的“精中”和“美分”。

因为当时的中国,在他们眼里有如今天的美国,是世界文明的标志和象征,是富裕和自由的代名词。而在他们当中,又以伏尔泰最为出名。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聊聊伏尔泰是如何赞美中国的?如果放到今天,他就是个“精中”。怎么回事呢?


对于中国的历史,伏尔泰赞美道:“他们在我们还没有使用文字时,便已有了一部用固定的语言撰写的连贯的历史”“中国人把天上的历史同地上的历史结合起来了。在所有民族中,只有他们始终以日食月食、行星会合来标志年代;我们的天文学家核对了他们的计算,惊奇地发现这些计算差不多都准确无误”。

“如果说有些历史具有确实可靠性,那就是中国人的历史”“中国的古籍之所以值得重视,被公认为优于所有记述其他民族起源的书,就是因为这些书中没有任何神话、寓言,甚至丝毫没有别的国家缔造者所采取的政治诈术”“其他民族虚构寓意神话,而中国人则手中拿着毛笔和测天仪撰写他们的历史,其朴实无华,在亚洲其他地方尚无先例”。


对于中国的孔子,伏尔泰赞美道:“我读孔子的许多书籍,并作笔记,我觉着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孔子不创新说,不立新礼;他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吏……孔子只是以道德谆谆告诫人,而不宣扬什么奥义”。

伏尔泰还用诗赞美孔子:“他谦虚地探索,让人不要迷失于世界,让精神被理性之光照亮,他只用智者的身份说话,而不是站在先知的角度,然而我们相信他,在他自己的国家也是这样的。”

对于中国的科技,如木板印刷,伏尔泰赞美道:“中国的木板印刷,比欧洲的印刷术更多优点……在中国,在木板上刻方块字的工艺更为完善。”

对于中国的农业,伏尔泰赞美道:“中国尊重农业,对农业的重视堪称举世无双……我们欧洲的统治者们知道这些例之后,应该是赞美啊!惭愧啊!尤其是必须模仿他们,用他们的例子来借鉴学习。”


对于中国的建筑,伏尔泰赞美道:“公元前300年就有万里长城,又如以人工开凿贯通全国的运河,都是欧洲人应该自叹不如的。而长城的建造更是体现了中国人的思想境界……唯有和平思想才能想象出这一防御工事……为人类的思想带来最大荣耀的工程。”

对于中国的政府组织结构,伏尔泰赞美道:“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录用。在中国,这些衙门就是治理一切的机构。……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民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人类智慧不能想出比中国政治还要优良的政治组织。”

对于中国的法律制度,伏尔泰赞美道:“他们的法律充满“仁爱”观念,在别的国家,法律用以治罪,而在中国,其作用更大,用以褒奖善行……在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无论如何僻远的地方,不经官厅的裁判,即使是贱民也不能处以死刑……只要听到中国法律,我已不得不主张只有中国是世界中最公正最仁爱的民族了……这种法律制度,存在了4000年,直到现在还基本保持着这样的制度,这也成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好的民族的一个证明。”


对于中国文化,伏尔泰赞美道:“在欧洲,我们没有一个民族的古老文化可以被证明是能和中华帝国相媲美的……当我们还是一小群人并在阿登森林中踯躅流浪之时,中国人的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帝国已经治理得像一个家庭……当你以哲学家身份去了解这个世界时,你首先把目光朝向东方,东方是一切艺术的摇篮,东方给了西方一切。”

对于中国的宗教,伏尔泰赞美道:“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并不依靠神启的宗教,不需要凌驾于人类之上的神……中国人与其他民族特别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的史书中从未提到某个宗教团体曾经左右他们的法律。他们的史书没有上溯到人类需要有人欺骗他们、以便驾驭他们的那种野蛮时代……当他们已经有了单纯、明智、庄严、摆脱了一切迷信和野蛮行为的宗教时,我们的德洛伊祭司把小孩装在大柳筐里作为牺牲来祭祀的托达泰斯(法国所信奉的最高的神灵)还没有出现!”


也正因如此,伏尔泰一度希望用中国的模式来对法国进行全面改造。他甚至还在自己的戏中将自己当作中国人,对中国进行赞美:“在当初我也曾私下有过一个念头,想用我们中国文化的力量,把这一只野心勃勃的狮子(法国)收服过来,用我们的礼教道德感化这个野蛮的鞑子,叫它归化中国。”

“我们中华民族从古以来,有的是高尚的艺术,有的是威严的法律,还有清净的宗教,这些都是世世代代可以夸耀世界的立国之宝……我看到了一个历史悠久、手艺精巧和人数众多的民族。其皇帝以智慧为其势力的基础,以其已归附邻居为幸运的立法者,不用征服而统治和由风俗习惯行使政权”。

甚至对于中国的统治者,伏尔泰也是极尽赞美之词。1743年,乾隆帝写了一首诗,叫《盛京赋》。1770年,《盛京赋》在法国出版。76岁的伏尔泰读了这首诗后,赞美道:“我很爱乾隆的诗,柔美与慈和能到处表现出来……这是好诗,但皇帝却非常谦虚,不像我们的小诗人们,处处充满了高傲。”

而对于当时欧洲的一切,在伏尔泰眼里,都是不能跟中国比的,并且极尽抨击和批判。如果放到今天,伏尔泰他妥妥的就是个“精中”。


谢选骏指出:显然,伏尔泰不知道乾隆是个生番,“大兴文字狱、屠杀读书人”不说了,其他方面也是极尽残暴之能事,就差像他家的先祖努尔哈赤一样生吃人肉了。


谢选骏:獨裁者是世上最小器的男人

《泰勒絲歌迷用「愛」反擊川普 華茲:打敗「世上最小器的男人」》(世界新聞網輯 2024-09-16)報道: 流行樂天后泰勒絲(Taylor Swift)上周表態支持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如同對賀錦麗民調打下強心針。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15日在他創立的社交平台Truth So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