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16年9月10日星期六

谢选骏:统一世界的唯一秘诀——千古一帝的真实含义

谢选骏:统一世界的唯一秘诀——千古一帝的真实含义
统一世界的唯一秘诀:杀!
问题仅仅在于:怎么杀,以及杀多少、杀多久。
“平定天下”,其实就是杀平天下。
这就是秦始皇统一世界的唯一秘诀。
(一)
秦皇陵墓最新消息:活人殉葬均为女性。
秦始皇被明代一个发疯而死的回民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这当然是错误的。因为根据我谢选骏的研究,可以和秦始皇并驾齐驱、不遑多让的,起码还有一个忽必烈,甚至还有一个斯大林。他们“统一中国”的版图可以说是一个比一个更大。他们征服世界的野蛮可以说是一个比一个更加残酷。
“残暴”这个词也一直伴随着对于上述几位野兽的基本评价。
例如,在为期五年对帝陵陵寝小型墓园的考古发掘结果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99座小型墓葬统一指向封土堆
经过40年的勘探和发掘,目前秦始皇帝陵共发现陪葬坑188座,绝大部分并未进行发掘,兵马俑一二三号坑是发掘较深入的几个,但也还有大量工作没有完成。墓坑数量最为集中的区域就是陵寝内城的小型墓园,被称为“秦始皇陵的辅葬遗存”。
所有小墓葬的墓道都直直地指向封土堆,99座小墓,考古人员发掘了10座,种种细节不仅显示出死者殉葬的惨状,也印证了史料上关于后宫为始皇陪葬的记载和秦始皇一人独尊等级森严的观念。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部副主任张卫星介绍,在墓道填土里发现了不同数量的乱葬人骨,应该和年轻女性有关系,且残缺不全,说明陪葬者是在别的地方被处死,然后简单的被埋在墓葬的填土里,而不是墓室里,从葬行为残酷、血腥。
陪葬的神迹“兵马俑”
考古发现地下皇城仿照秦国都城咸阳建造,大体呈回字形。有内外两道城墙,很多重要的遗迹分布在两条轴线上,总共9座城门都在南北轴线上。虽然城门并不是在城墙的正中间,但是其连接线交汇的地方直指帝陵封土堆的核心。
陵寝建筑面积相当于20个足球场
庞大的陵寝建筑占地面积达到17万平方米,相当于20多个足球场的面积。道路作为遗址的骨架也在此次考古发掘中得到了精确定位,由石头铺就的环形和十字形道路系统。体现了秦始皇的权利和等级观念。
受他妈妈通奸的影响:秦始皇不立后之谜
秦始皇是我国古代的最伟大的君主之一。虽然历来有残酷的帝王的称谓,但是丝毫不影响人们对于这位千古帝王的崇拜!
然而,也就是这位千古帝王,竟一生都没有立后,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难道说真的是因为其母与人通奸而产生的心理影响作怪么?
秦人在秦孝公(公元前4世纪)以后对于立后和立太子之事已制度化,秦始皇13岁即位到22岁亲政,这中间有9年的时间,也正是古代男子要娶妻的时间。
即位3年,他便有资格立后,但前后9年都未立后。22岁到39岁的17年是其自己掌权、统一六国的时间,尽管国事繁忙,在后方立后也不费事。
从39岁到50岁,秦始皇多在巡游路上,但是立后以“母仪天下”也花不了多少时间。秦始皇在长达37年的统治时期一直没有立皇后,不是他来不及立,实际上是他自己不愿意立。
坐拥天下的秦始皇为什么不愿意立皇后呢?
其一,和秦始皇的特殊出身有关
史载,秦始皇他妈妈赵姬行为很不检点,先是做投机商人吕不韦的小妾,怀孕两个月(多数人认为怀的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后,又被吕不韦献给秦国的王孙子楚,子楚继位后称庄襄王,庄襄王死后,身为太后的她仍经常与吕不韦重温旧情。
《史记·吕不韦列传》中记载:“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后来她又与嫪毐私通,并生下两个儿子。
嬴政他妈妈的失检行为令秦始皇恼羞愤怒,无地自容,使他心理压抑,性格变得极为复杂:内向、多疑、妄想、专制、暴虐、冷酷无情,把他变成了一个失去理性的暴君,最后彻底爆发,杀了两个私生子弟弟;将嫪毐五马分尸,暴尸示众;将其母赶出咸阳。谢选骏指出:这就使得嬴政不得不出发去兼并六国,就向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在杀害了自己的父亲以后不得不去征服希腊各国以及东方各国。
因他妈妈带来的心理阴影一直伴随着秦始皇,而且由对他妈妈的怨恨,发展和泛化成对一切女人的仇视,他对统一六国后收入后宫的众多佳丽非常鄙视,痛恨她们抛弃亡国之辱而媚悦新主的行径。
所以说,由他妈妈的行为而形成的心理伤害和心理扭曲,由怨母而仇视女人,是秦始皇一直不立皇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立皇后的标准过高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离间的策略,发动秦灭六国之战。
先后于秦始皇十七年(前230)灭韩、十九年(前228)灭赵、二十二年(前225)灭魏、二十四年(前223)灭楚、二十五年(前222)灭燕、二十六年(前221)灭齐。
在他登上秦国王位的第26个年头,他这个“婊子养的”终于“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
天下初定,39岁的秦始皇第一件急着想做的事,就是要重新给自己确定一个称号。
春秋战国,各国诸侯都被称为“君”或“王”。战国后期,秦国与齐国曾一度称“帝”,不过这一称号在当时并不通行。
已经一统天下的秦王政,认为过去的这些称号都不足以显示他自己的尊崇,“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他下令左右大臣们议称号。经过一番商议,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援引传统的尊称,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建议采用“泰皇”头衔。
然而,秦始皇对此并不满意。他只采用一个“皇”字,而在其下加一“帝”字,创造出“皇帝”这个新头衔自己授予自己。
从此以后,“皇帝”就成为中国最高统治者的自我称谓。“皇帝”称谓的出现,不仅仅是简单的名号变更,还反映了一种新的统治观念的产生。
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们对祖先和其他一些神明,有时就称“皇”。“帝”是上古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
秦始皇将“皇”和“帝”两个字结合起来,第一,说明了他想表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不仅是上天给予的,即“君权神授”;第二,反映了他觉得仅仅是做人间的统治者还不满足,还要当神。
可见,秦始皇当时也很自命不凡,自认功德超过了古代的圣贤——三皇五帝,对皇后的要求自然也就非常高了,高到连自己也说不清楚,于是左看右看,后宫佳丽犹如狗屎,竟没有一个配得上他这个“婊子养的”。
荀子说过,“天子无妻”,在这个意义上,也许只有秦始皇一人够得上“天子”的称号。
其三,秦始皇志在夺取天下
由于身世及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养成了他从小刻薄、多疑的性格。
一方面他心气极高,连年征战,横扫六国,抚定四方,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另一方面他担心立了皇后会对他有所掣肘,妨碍他实现远大的理想。
其四,秦始皇是个工作狂,公务繁忙,整日埋头工作,没兴趣考虑后宫的事情,以至于迟迟没立皇后。
他给自己定下了工作量:每天必须批完一石公文才能休息。
当时的一石大概相当于现在的60斤。每天批阅这么一大堆竹简,工作量着实不小。
其五,沉湎于长生不老的迷梦之中,无暇顾及后宫之事。
众所周知,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对方术、炼丹术等情有独钟,为求长生延迟了立后之事。
秦始皇曾四次巡视六国故地,其中三次都会见了徐福等方士以求长生不老之药,还派徐福率领三千名童男童女赴东海神山求药。
徐入海数年,哪里找得到仙药,又耗费巨大,他怕秦始皇发怒,于是谎称可得仙药,但是海上常有巨鲛出没,无法靠近,请派神箭手用连弩射杀巨鲛。秦始皇便令人捕杀巨鱼,甚至想自己入海尝试求仙。
这种对长生不老梦想的浓厚兴趣和孜孜追求,也转移了他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对其他事情的兴趣,结果之一便是导致了立后这事被置之脑后,终其一生也没立皇后就撒手人寰,成为历史上唯一没立皇后的皇帝。其实,这才是真正的“皇帝”,无可匹敌。
(二)
“杀”字虽然管用,但也有反作用力。
例如,秦始皇陵最新发现:皇陵中尸体竟然不是秦始皇!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最难挖掘的皇家陵墓,也是保存最好的陵墓。秦始皇陵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在这期间无论地震还是水土流失,秦始皇陵依然屹立在陕西西安。最主要的是里面的机关,历经岁月沧桑依然管用。考古学家们在探测秦始皇陵的时候就发现了两个盗洞以及死去的盗墓贼。然而历史考古学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测皇陵下的秦始皇陵的面貌,看是否能够挖掘,这将是考古史上的一件天大之事。
虽然秦始皇陵是秦朝最伟大的智慧结晶。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考古学家们凭借先进的仪器已经探索出秦始皇陵下的具体情况。
秦始皇陵内部有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还有仿照九州大地所制成的疆土。考古学家们说秦始皇陵,以水银为江河。天上的日月星城是一颗颗硕大的宝石夜明珠。而且最重要的是秦始皇的躯体所放的棺墩像一艘船一样,沿着江河而行仿佛始皇在巡视整个九州大地。
秦始皇陵的豪华奢侈,经探测,秦始皇的尸体保存完好,千年不腐,但是,“始皇帝”的面容却还年轻,由此科学家们怀疑这不是秦始皇的尸体。
其理由有以下几点:其一、众所周知秦始皇病逝于公元前210年的第五次东巡之中。然而炎炎烈日之下,再加上旅途遥远,秦始皇的尸体已经腐烂发臭。史书记载,赵高为了掩盖始皇帝的尸臭,车载鲍鱼,通过鱼腥味来掩盖。可见秦始皇的尸体绝对不可能保存完好。
其二、秦始皇享年50岁,并不年轻。况且始皇帝少时多病有顽疾,而继位之后,又忙于公务,每天批阅大量奏章。这样操劳,始皇帝又怎么可能这样年轻。
其三、始皇帝死后,赵高为了扶植胡亥上位必然会伙同李斯迅速赶回咸阳,掌握优势,确定胡亥继承人的身份。那么赵高必然快马加鞭赶路。既然要赶路,秦始皇的尸体必然不能好好保存。而对赵高来说,带一具尸体赶路回去是徒增烦恼,他最好的选择是把始皇帝就地掩埋。
由此可见秦始皇陵中的尸体有很大的可能不是秦始皇的。但是如果秦始皇陵中的尸体不是秦始皇又会是谁呢?谁有资格葬进秦始皇陵呢?历史考古学家们也猜测不出。这又是一个关于秦始皇陵的未解之谜。
但无论如何,这“千古一帝”的尸体,都是被他儿子像野狗一样地抛弃了——这才是“千古一帝”的真实含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毛林二匪互咬内幕

《现代荆轲——回忆向红的父亲周宇驰》(2023-06-21《新史记》第4期)報道:    按:本文系作者向红提交给北京“九一三”40周年文史研讨会的书面发言。作者向红是周宇驰的女儿。据“维基百科”等资料:周宇驰(1935年-1971年9月13日),河北乐亭县人,曾任解放军空军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