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2年3月26日星期六

谢选骏:化学起源于中国



《炼丹术:唐太宗因之而死 至欧洲变“化学”》(2009年10月07日 谢志东)报道:


核心提示:强盛的唐帝国势力达至葱岭一带,与西亚地区的贸易往来空前繁荣,源源涌进的波斯物产对炼丹术在唐代达至极盛无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繁荣的文化交流又促使中国的炼丹术逆向传入波斯和阿拉伯地区。这时的波斯已经伊斯兰化,伊斯兰教没有得道成仙、长生不老的观念,因此炼丹术在该地区成为炼金术——对金的崇拜使人们想把其他金属皆变作黄金。其实,炼金也是中国一些炼丹家们的目的。据中国学者曹元宇教授考证,阿拉伯语的炼金术(kimiyā,波斯语也用该词)一词正是源自汉语泉州方言“金液”的发音kim-ya,而炼金术从阿拉伯传入欧洲之后发展为现代化学,chemistry 一词又是源自kimiyā。多么奇妙的环环相扣! 


丝绸之路上,来自异域的货物源源不断,其中有一些波斯的物产,极受炼丹家们青睐。那神秘的中国古代炼丹术,和波斯、阿拉伯地区有多大关系呢?


中国的炼丹术,源自远古时期人们对长生不死的向往,战国时期方术盛行,一些方士认为只有金石之类的不朽之物方能成就人的不死之身,用金石炼丹由此肇始。东汉末年随着道教的产生,炼丹术与道教追求长生不老的修炼实践相结合,日趋兴盛。炼丹服药之所以在两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蔚然成风,与当时对道教的推崇密切相关,这一点广为人知。然而,丝绸之路的开通对炼丹服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目前国内学界对此则鲜见言及。


代代炼仙丹,却不见食了仙丹长生不老之人,倒有不少吃下仙丹便速死之人。然而,炼丹家们坚信仙丹是可以炼成的,只是没有找对炼就仙丹的原料而已。于是,炼丹家们对奇异原材料孜孜以求。丝绸之路开通后,亚洲西部地区(西域、中亚、波斯、印度、阿拉伯)出产,中原地区没有或尚未发现的一些矿物、植物和香料纷至沓来。


据《魏书·西域传》记载:“波斯国都宿利城……出金、银、 石、珊瑚、琥珀、车渠、马脑(玛瑙),多大真珠(珍珠)、颇梨(玻璃)、琉璃、水精(水晶)、瑟瑟、金刚、火齐、镔铁、铜、锡、朱砂、水银……及熏陆、郁金、苏合、青木等香……盐绿、雌黄等物。”这些波斯物产被后代史书反复提及,一些新的物产也不断被补充进去。其中的矿物和香料便成了炼丹家们争相用来做实验的原料(香料一般用作辅料)。由于当时波斯萨珊王朝(224年-651年)称霸亚洲西部,掌控丝绸之路西端,又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一时间波斯物产在中原地区大行其道,纷纷用来入药炼丹。


炼丹家们只要有财力弄到品质好的进口货,一般就不用本地产品


炼丹的主要原料有五金八石三黄之说,五金为金、银、铜、铁、锡;三黄为硫磺、雄黄、雌黄;八石各说不一,一般指朱砂、矾石、硝石、云母、石英、石钟乳、赤石脂、黄丹。此外,水银和铅也是炼丹主料。这些原料,中原大地本也富有,一直为炼丹家们所采用。但波斯货一进来,炼丹家们似乎就有点崇洋媚外了。比如石硫磺(即硫磺),《本草纲目》(卷11)记载唐李珣言:“石硫黄,生昆仑国及波斯国西方明之境,颗块莹净,不夹石者良。蜀中雅州(今四川雅安)亦出之,光腻甚好,功力不及舶上来者。”可见蜀中土产,尽管光泽甚佳,但入药后的效力仍不及进口货。在炼丹家眼中,中原的石英在品质上也无法和从波斯进口的高纯度石英(水晶)相媲美,连金银屑也以波斯所产为佳。因此,炼丹家们只要有财力弄到品质好的进口货,一般就不用本地产品。

另外,波斯一些特有的矿产,如:硇砂、盐绿(亦作绿盐)、密陀僧、 石、矾石等,也都入丹方。硇砂是一种硝石,因其色绿,又被称为绿矾,出产于波斯克尔曼省巴德温山。此山有一大洞,洞中时有滚滚浓烟,烟雾散尽,洞壁上的沉淀物即为硇砂。附近的居民每隔一两个月就采集一次,是当地主要的纳税产品。宋代苏颂的《图经本草》说:“今西凉夏国及河东(山西)陕西近边州郡亦有之。西戎来者,颗块光明,大者如拳,重三五两,小者如指面,入药最良。”这说明炼丹家们直至宋朝才在山西陕西一带发现此种硝石,但若论入药的功效还是西边来的进口货为佳。据美国学者劳费尔考证,汉语“硇砂”一词应是源自波斯语的nushādor一词。


绿盐,劳费尔考证说即波斯语的zangār,此词有两义:一是金属铜上的锈,即铜青;二是一种绿色氯化铜矿石。铜青在中原地区用醋浸铜获取,而矿石绿盐由波斯进口。李珣的《海药本草》说:“盐绿,波斯国在石上生。方家少见用也……以铜醋造者,不堪入药,色亦不久。”李珣说方家少用,但并非不用,因为绿盐多用于治疗眼疾。李珣还说用铜醋造的铜青不堪入药,其实在东晋大炼丹家葛洪的《抱朴子》中,铜青是其炼丹的主要配剂之一。由此可见,丹方配剂既因人而异,也因时代而异。《本草纲目》卷11说:“方家言波斯绿盐色青,阴雨中干而不湿者为真。”可见一些炼丹家还是有用波斯绿盐入丹方的。


密陀僧(mordāsang),一种黄色氧化铅,与黄丹同类。《唐本草》曰:“密陀僧出波斯国,形似黄龙齿而坚重。” 波斯克尔曼省的巴德温山和德黑兰北部的达莫万德山皆盛产此矿。宋《图经本草》记载:“密陀僧,今岭南、闽中银铅冶处亦有之。”说明直到宋代中国才有了自炼的密陀僧。


矾石又分白矾和黄矾,李珣曰:“波斯、大秦所出白矾,色白而莹净,内有束针文,入丹灶家,功力逾于河西石门者。”黄矾又称金线矾,李珣曰:“波斯又出金线,打破,内有金线文者为上,多入烧炼家用。”(《本草纲目》卷11)


最后说说五金之首。波斯富有金矿(至今伊朗人崇尚金饰品犹如中国人崇尚玉饰品),其制造的金箔、金屑品质上乘,熔为金液,用于摩尼教经书的绘饰,金碧辉煌。


金液一直是炼丹的基本溶液,故仙丹也称金丹,波斯品质上乘的金箔金屑更是深得中国炼丹家们的青睐。《水经注·温水》曰:“华俗谓上金为紫磨金。”最上等的金子被称为“紫磨金”,《本草纲目》(卷8)将波斯紫磨金列为进口五种金子之首。


强盛的唐帝国势力达至葱岭一带,与西亚地区的贸易往来空前繁荣,源源涌进的波斯物产对炼丹术在唐代达至极盛无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繁荣的文化交流又促使中国的炼丹术逆向传入波斯和阿拉伯地区。这时的波斯已经伊斯兰化,伊斯兰教没有得道成仙、长生不老的观念,因此炼丹术在该地区成为炼金术——对金的崇拜使人们想把其他金属皆变作黄金。其实,炼金也是中国一些炼丹家们的目的。据中国学者曹元宇教授考证,阿拉伯语的炼金术(kimiyā,波斯语也用该词)一词正是源自汉语泉州方言“金液”的发音kim-ya,而炼金术从阿拉伯传入欧洲之后发展为现代化学,chemistry 一词又是源自kimiyā。多么奇妙的环环相扣!


炼丹服食之风在唐朝最为炽热,王公贵族、文人名士纷纷以此为时尚。由于金石炼成的仙丹多为砷、汞和铅的制剂,热性大,毒性也极大,因此向往长生的人们在食用了仙丹之后往往短寿。白居易诗云:“退之服硫黄,一病讫不痊。微之炼秋石,未老身溘然。杜子得丹诀,终日断腥膻。崔君夸药力,经冬不衣棉。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


也就是说,韩愈、元稹、杜牧、崔元亮这些唐代名士,他们的死因皆与服食仙丹密切相关。并且,历代因服食仙丹而中毒驾崩的皇帝也以唐代最多。唐之后,炼丹服食之事尽管从不乏人身体力行,但随着道教的由盛转衰而逐渐退去了热潮。


丹药又称仙丹,是古代方术之士用铅砂、硫磺、水银等天然矿物做原料,用炉鼎烧炼制成的药物。相传吃了丹药就可以百病不侵长生不老。因此,中国古代不少皇帝对丹药的追求乐此不疲。特别是到了唐朝,由于道教的兴盛,炼丹活动登峰造极。然而,由于丹药毒性很大,一些皇帝追求长生不成,反而丢了性命。唐朝从建立到灭亡290年间,一共有21位皇帝,其中至少有5位因服用丹药中毒丧命,他们是太宗、宪宗、穆宗、武宗、宣宗。


雄才大略的唐太宗年轻时曾嘲笑秦皇汉武迷恋方术和寻求丹药,但到了晚年由于身患重病,也开始服用丹药,最后因服用了中天竺方士炼制的“延年之药”,导致病情加重而死,享年仅50岁。中唐时期的宪宗本来也是一位不错的皇帝,曾力图中兴,可才活到40来岁就遍找长生不老的偏方。由于服用丹药中毒,数月不能上朝。虽然他最后是被宦官害死的,但如果不被害死,估计也活不了多久。唐穆宗即位后,惩办了为宪宗炼制丹药的方士,但他自己后来重蹈覆辙,服用丹药中毒,30岁就死了。唐武宗也是在30多岁的时候服丹药死的。武宗服药后,毒热难忍,脾气变得喜怒无常,临死前连续十天不能说话。唐宣宗是晚唐时期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有“小太宗”之称。他即位以后,立即杖杀和流放了用金丹毒害武宗的道士赵归真、轩辕集等人。但后来他也鬼使神差,开始服用仙丹。唐宣宗服用丹药后的症状与武宗相似,燥热不安,时值隆冬不敢穿衣。由于中毒太深,背上还长出了脓疮,最后带着金丹之毒踏上了黄泉路。


除以上5位外,还有几位唐朝皇帝也曾迷恋过丹药,只是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如唐高宗曾于开耀二年服食丹药;武则天晚年服用过道士胡慧超的丹药;唐玄宗也曾命道士在嵩阳观炼丹,安史之乱退为太上皇之后,仍念念不忘烧炼丹药之事。晚唐时期的文宗也曾服用过丹药,不过文宗服食了江湖术士出身的郑注炼制的金丹之后,不但没有像其他帝王一样被毒死,据说病情还有所好转,不知道是真是假。


唐朝皇帝前仆后继迷恋丹药,除了追求长生不老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治病。李唐皇族有一种叫“风疾”的遗传病。史籍中明确记载患此症者有高祖、太宗、高宗、顺宗、穆宗、文宗、宣宗。风疾现在通常被称为中风,发病急骤,死亡率高,常留有后遗症,很难治愈。高宗时期,皇后武则天之所以能掌握朝政,就是因为高宗患有风疾,难于操持政务。


唐朝皇帝用丹药治病,同当时的医学知识水平有极大的关系。因为炼丹在古代也属于医学探索的范畴。唐朝以前著名的医学家葛洪、陶弘景、孙思邈都同时是炼丹家。葛洪的医学著作《抱朴子内篇》中,有“金丹”、“黄白”二卷专门记述和总结如何炼制金丹仙药。陶弘景一生中进行了长达20年的炼丹试验,写出了《合丹法式》和《集金丹黄白要方》等多部炼丹专著。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也包含了不少炼丹法。由于这些名医在历史上声望极高,所以许多人对丹药深信不疑。


古代名医炼制丹药的理论依据是“假求外物以自坚固”。他们认为,人是脆弱的,要长生不老,必须找一种不朽、无变化、具有稳定性的药物作为支撑。草药虽能治病,但其本身会干枯、会腐烂、不耐烧,所以无法成为不死之药。而用铅砂、硫磺、水银等天然矿物炼制的金丹,入火百炼不消,入土千年不朽,入水万年不腐,如果能被人体吸收,就能起到坚固人体的作用。这种似是而非的理论确实很容易蒙蔽人。


中国传统医学是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逐步形成的,而经验积累基本上又是一个反复试错的过程,神农尝百草,一日之间遇七十二毒就是典型的试错。皇帝们服用丹药,实际上是方术之士拿皇帝们的身躯试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皇帝们的死对提高古人的医学认知还是起到了一点作用。正是通过他们的死,证明了“此路不通”,才使炼丹术后来逐渐没落。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炼丹在医学上是误入歧途完全失败,但长期的炼丹活动,却促进了古代化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少意外收获。如驰名世界的火药,就是唐代炼丹家发明创造出来的。炼丹家通过硫磺、硝石与炭混合燃烧现象的观察与实验,制成了黑色火药。唐代《铅汞甲庚至宝集成》关于“伏火矾法”的记载,是世界上最早的制造火药的实验记录。


谢选骏指出:“强盛的唐帝国势力达至葱岭一带,与西亚地区的贸易往来空前繁荣,源源涌进的波斯物产对炼丹术在唐代达至极盛无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繁荣的文化交流又促使中国的炼丹术逆向传入波斯和阿拉伯地区。这时的波斯已经伊斯兰化,伊斯兰教没有得道成仙、长生不老的观念,因此炼丹术在该地区成为炼金术——对金的崇拜使人们想把其他金属皆变作黄金。其实,炼金也是中国一些炼丹家们的目的。据中国学者曹元宇教授考证,阿拉伯语的炼金术(kimiyā,波斯语也用该词)一词正是源自汉语泉州方言‘金液’的发音kim-ya,而炼金术从阿拉伯传入欧洲之后发展为现代化学,chemistry 一词又是源自kimiyā。多么奇妙的环环相扣! ”——这岂不是说“化学起源于中国”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白宫里的黑社會還是一個想要翻盤的受气包

《特朗普向世界强硬宣告:美国不会接受任何人说不》(纽约时报 2025-01-21)報道: 在就职演说中,特朗普总统使用了一种咄咄逼人的语气。 “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 特朗普总统用这九个字的誓言描述他计划如何让自己的第二任期与第一任期有所不同。如今,经历了始于政治流亡、终于不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