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1年11月29日星期一

谢选骏:蒙古人创造了西方文明



《新冠疫情: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五次疫疾大流行》(2020年3月19日 BBC)报道“


新冠肺炎疫情继续在全球蔓延,死亡人数上升,感染病例增多,变异毒株的不断出现给防疫带来更多新挑战。


2020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肺炎Covid-19为定性为“全球大流行”。


病毒改变了、而且仍在继续改变着千百万人的生命轨迹,变化有短期也有长期;国家、区域和世界范围,影响更深远,有些甚至不可逆,人类历史的轨迹因此而改变。


这一点已经有过不止一个先例。


十四世纪的黑死病和西欧崛起


黑死病直接动摇了中世纪欧洲佃农制经济的基础


公元1350年左右,一场据信源自蒙古的鼠疫席卷欧洲,夺走了数千万人的生命,欧洲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那场瘟疫也被叫做黑死病。


历史学家认为,经过鼠疫的腥风血雨,欧洲不少封建国家从满目疮痍中重生,开始向现代社会、商业经济方向迈进,为日后西欧崛起和称霸世界做了铺垫。


甚至有观点认为这场鼠疫催生了当代西方文明。


因为大量青壮年死于鼠疫,农村劳动力锐减,封建领主庄园佃农和农奴奇缺,动摇了封建佃农制的根基。


黑死病泛滥,人们为了控制传播焚烧患者衣物


劳动力供不应求,人工昂贵,直接推动了工具改良和技术创新。


还有史学家认为西欧航海、探险和帝国主义的兴起也部分归因于这场鼠疫。


社会经济现代化、增加技术发明投资、鼓励海外扩张,在这三块基石上,西欧迅速强大,成为世界最富强的地区。


美洲天花和全球降温


墨西哥阿兹特克,1520年,西班牙殖民者遭遇当地人勇猛抵抗。


15世纪末美洲成为欧洲的殖民地,这段历史无比血腥,除了死于枪炮屠刀,还有大量美洲原住民死于欧洲殖民者带去的各种致命疫疾,主要是天花,还有麻疹,流感,鼠疫,疟疾,白喉,斑疹伤寒和霍乱。


死的人之多,连气候都受到影响。


英国大学学院一项研究发现,欧洲在美洲的殖民扩张的百年期间,美洲人口从6千万(当时世界人口的10%)减少到500万——600万。


西班牙探险者到达美洲大陆,他们带来的疾病导致美洲数千万原住民死亡。


人口锐减,意味着农耕减少,大量农田回归荒地或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大量是什么概念呢?现代历史学家和科学家估计推算有5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法国或肯尼亚的国土面积。


森林草场面积如此剧增,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世界上很多地区气温下降。那个历史时期的二氧化碳含量是通过南极洲冰层核心样本推算的。


科学家认为,这个人为导致的变化,加上大型火山爆发和太阳活动减少,推动地球进入了一个"小冰川纪"。


欧洲和世界许多地方一样经历了气候变化带来的后果,包括农作物严重减产和饥荒。


有人认为这是报应。


黄热病和海地法国殖民统治


黄热病疫情帮助海地反叛力量击败了法国军队,结束了法国殖民统治。


海地爆发黄热病,间接地把法国殖民势力赶出北美,美利坚合众国随即迅速壮大。


18世纪末,法属殖民地连续爆发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黑奴反叛,1801年双方言和,反叛领袖杜桑•卢维杜尔成为海地共和国首脑。


但宗主国政局乾坤颠倒,拿破仑称帝,随后决定出兵海地镇压反叛,夺回殖民统治大权。


数万法军登陆海地,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拿破仑军队镇压海地起义失败,也导致法国放弃了在北美的殖民野心。


这时,黄热病开始在岛上法国人之间流行。法军官兵、殖民当局官员、医生和水手共5万人死于这种传染病。最后逃回法国的幸存者只有3千人。


黄热病源自非洲,欧洲人对它没有天然免疫力。


在海地被瘟疫击败后,拿破仑不但放弃了海地,还放弃了在北美大陆的殖民野心。


出兵海地惨败两年后,法国政府把210万平方公里的北美殖民地卖给年轻的美利坚合众国,美国国土面积扩大了一倍,史称"路易斯安那购地案"。


非洲牛瘟和欧洲殖民扩张


非洲牛瘟直接导致大范围饥荒,使欧洲殖民扩张易如反掌。


19世纪非洲爆发了一场牛瘟疫情,结果加速了欧洲在非洲扩大殖民统治的进程。


牛瘟病毒在1888——1897年间杀死了非洲90%的牛,疫情最严重的地区包括非洲之角、西非和西南非洲。


牛瘟直接导致饥荒、社会秩序崩溃、民众流离失所。


欧洲14国在柏林开会协商如何瓜分非洲,之后不久非洲就开始流行牛瘟、饥荒。


以农耕为主的地区也未能幸免牛瘟,因为许多地方依赖耕牛犁地。


这时,欧洲国家乘虚而入,在非洲大片地区建立殖民统治。


殖民非洲的计划早几年就制订了。1884-85年,欧洲14国在柏林开会,商量如何瓜分非洲殖民地,会议结束时形成了正式决议,划定了各自的势力范围。


非洲的历史进程就此改变。


1870年代,10%的非洲属于欧洲殖民地,1900年只有10%不属于欧洲殖民地。


在这个过程中,牛瘟,以及它造成的经济危机,成了欧洲殖民宗主国的帮手。


比如,意大利1890年初进入厄立特里亚时那里正闹饥荒,三人之一的人口已经饿死。


瘟疫和中国明朝的终结


中国明朝盛世长达三个世纪,堪称国力强盛,政治文化影响力辐射东亚大片地区。


然而,一场大瘟疫宣告大明王朝的终结。


长城的很大一部分建于明朝,或在明朝得到加固、翻新。


1641年,中国北方出现瘟疫,部分地区人口减少了20%到40%。明朝末年京都有近60%左右的人死于鼠疫。


祸不单行,瘟疫袭来时,正值华北地区闹旱灾和蝗虫灾,农田颗粒无收。尸横遍野。


明末的瘟疫很可能包括鼠疫和疟疾,病毒有可能是北方清军入侵时带进关内的。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入关的清军安然无恙。


不过,明朝末年盛世不再,朝廷贪腐严重,大厦将倾,清军虎视眈眈,饥荒和瘟疫只不过为满清灭明助了一把力。


谢选骏指出:有证据指出,蒙古人在攻城略地的时候,故意把病死的人用抛石机投入遭到围困的城市,使得瘟疫泛滥成灾——所以我说“蒙古人创造了西方文明”。另一方面,满洲鞑子很可能学会了蒙古鞑子的这个“细菌战秘笈”,用来对付中国农民,结果实现了明清交替、满汉易手。难怪西方文明秉承了蒙古人的秉性,四处疯狂扩张;而推翻了满清的中国,正在从细菌战中恢复寻仇,不仅制造一个百年马拉松的建国大纲,还想以夷制夷,整合全球。

谢选骏:征服者们为何不能长寿



《你的DNA时刻都在断裂,只有睡够了才能修复它》(2021-11-26 环球科学)报道:


如果将人比作一台依靠电池运行的机器,清醒时的学习、思考和运动等行为和安稳、平静的睡眠则分别对应着放电和充电的过程。类似于在手机上看视频、玩游戏会更快消耗电量,一些活动也会加速人体的“放电”过程,让人更需要休息。


比如当你生病时,你的免疫系统需要与一些病毒、细菌或癌细胞激烈作战;或者你为了考试和工作,脑袋需要不停歇地运转一整天;又或者是你外出活动了一整天……这些时候,你睡觉的时间往往会更长,睡眠也会更深。

当机器没有电时,它就不能继续工作;当身体放完“电”时,你也会感觉到该休息了。与机器不同的是,人体更复杂。虽然你可以在打“鸡血”后继续熬夜、连轴运转,但这一切都是有代价的。当你不愿意按时回到床上时,你的身体就正式进入深度“磨损”状态了。


每个熬过夜的人可能都切身体会过这种“磨损”的代价:身心俱疲,甚至某些部位隐隐作痛,对疼痛的感知力降低,注意力无法集中……很多研究已经证实,在睡眠不足时,我们的大脑首当其冲,它会无法形成新记忆和自我清洁,导致有毒物质在大脑中富集并引发炎症,进一步导致记忆减弱、脑细胞受损。


此外,缺觉还会影响我们的生物钟、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担,肠道中也会开始堆积有害物质,从而引起炎症。这些效应都在增加人类过早死亡和寿命缩短的风险。在一些极端情况下,缺少睡眠还会直接导致死亡。看到这里,你是否有个疑问:人为什么需要那么长的睡眠时间(成年人一天应当睡至少7个小时)?或者从根本上说,人究竟为什么需要睡眠?


需要睡眠的动物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一个现象:不只是人,所有被研究过的、有神经系统的动物都需要睡觉,小到线虫、昆虫,大到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哺乳动物。但各种动物需要的睡眠时间差异很大——大象每天只要睡2个小时,夜猴(night monkey,通常在夜间活动)却需要多达17个小时。除了睡眠时长不同,各种动物的睡觉方式也不同。一些动物睁着眼也可以睡觉,例如鸟类和海豚演化出了两个半脑交替休息的方式,可以边睡觉边活动。可惜的是,人没法做到这些。


如果这些有神经系统的动物都需要睡觉,我们可以推测,也许是神经系统中发生的某些改变,促使动物需要睡眠。近期,以色列两所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答案,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上,这一发现或许揭示了生物需要睡眠的一个普遍原因——为了修复神经活动时裂开的DNA。


相比于安静的状态,在日常的活动中,或者在面对更需要脑力的学习、记忆任务或者突发情况时,大脑中的神经元需要更快地表达某些基因。为了适应各种变化,细胞不可能在冗长的DNA链上逐个找到需要表达的基因,更高效的办法是DNA双链直接断开,让大量要用到的基因先表达,并在断裂位点做好标记,过后再进行修复。除了神经元以外,人体其他细胞中的DNA也会由于各种情况出现损伤,也需要进行修复。


虽然DNA双链断裂是神经活动中一个关键且正常的过程,但如果不及时修复,这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这种损伤也称为DNA双链断裂,是最具有细胞毒性的一种DNA损伤,通常发生在癌症、神经退化和衰老等过程中。不过,DNA双链断裂的修复过程十分复杂,需要激活多条信号通路、募集多种酶和蛋白复合体,因而需要较长的时间。


在白天,机体的活动增加,DNA的损伤也会累积,避免这些损伤的危害的唯一办法就是修复它们。但细胞在白天是没有时间的,需要将更多的资源用在其他生命活动上,最后修复工作就拖到了晚上。研究人员发现,为了能让细胞按时进行修复,随着神经元DNA损伤累积,睡眠压力(也称为恒定睡眠驱力,homeostatic sleep drive)会逐渐增加,强迫人去睡觉。在睡眠中,这种压力水平会逐渐下降、回到一个低谷,让我们醒来时感觉全身放松,充满活力。


斑马鱼也要睡觉


睡眠压力的来源有很多。如上文所述,当免疫系统、神经元和体细胞工作一段时间后,人体内有毒的代谢物和神经系统损伤都会增加,导致睡眠压力增加。在新的研究中,科学家研究了斑马鱼的睡眠活动,证实了斑马鱼在清醒时,DNA双链断裂数量会逐渐增加。


他们发现,在经过一天的活动后,斑马鱼单个神经元中DNA双链断裂位点的数量会翻倍。随后,他们给斑马鱼喂食了一种神经惊厥剂——戊四唑(可以导致神经元异常兴奋)。仅3个小时之后,斑马鱼DNA的断裂位点数量就增加到了活动一天后的水平——也就是说,神经元越容易兴奋,就越容易感觉到累。


研究人员发现与刚睡醒时(ZT4)相比,斑马鱼活动一天后(ZT14)的γH2AX位点数明显增多,也就是说DNA双链断裂数量增多。图片来自原论文。


正常情况下,在休息10小时后,断裂位点数才会降到较低的水平。暴露在戊四唑中后,这些斑马鱼需要的睡眠时间会增加。除了清醒时间更长和神经活动更兴奋外,当斑马鱼暴露在紫外线(可以损伤DNA)下时,它们也会需要更多的睡眠。


相比之下,如果只休息2个小时或者4个小时,斑马鱼DNA上的断裂位点数只会略微降低。在这种睡眠被剥夺的情况下,不仅DNA的损伤会增加,DNA损伤也会无法修复,也就是说DNA结构的溃败会越来越严重。


在沉睡中修复


生物想要继续生存下去,DNA的修复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但面对千疮百孔的DNA,修复过程从哪里开始呢?这时,DNA在断裂位点留下的标记就发挥了作用。在染色体中,DNA双链缠绕在组蛋白上,在每一次双链断裂时,一种组蛋白——H2AFX——都会被磷酸化,变成γH2AX。通过观察γH2AX,科学家就能知道斑马鱼DNA的断裂情况,也可以依此来判断修复情况。


他们进一步探究了DNA修复过程的细节,发现在夜晚,当斑马鱼睡觉时,参与DNA双链断裂修复的两种蛋白(Rad52和Ku80)才会明显增加,开始紧锣密鼓地修复DNA。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修复DNA,染色体的活动也会增加。如果染色体活动被抑制,DNA损伤得不到及时修复,斑马鱼的睡眠时间就会延长,而且整个睡眠周期都会发生改变。


清醒和睡眠的循环:白天神经元的DNA损伤增加,留下标记,导致睡眠压力增加。晚上,染色体活动增加,Parp蛋白募集修复蛋白,促进DNA修复。图片来源:原论文


这些生理过程都与一种DNA损伤检测因子——PARP-1——有关,这个分子在多种生物体内高度保守。它是DNA结构稳定的维护者,能促进受损的DNA单链或双链的修复,保障细胞的生存。根据研究人员的观察,在白天,表达该分子的parp1基因会大量转录,增加睡眠压力。由PARP-1控制的信号通路会在白天不停地给大脑发信息,提醒它休息。到晚上,你开始休息后,parp1转录产生的mRNA会大量表达PARP-1,这些分子会通过募集修复蛋白的方式,促进DNA修复。当抑制parp1表达时,生物需要的休息时间会更少,但与此同时,DNA修复过程和染色体活动都会减少。


更多清醒时间的代价


咖啡因为什么能让我们更加清醒?根据一项发表于1990年的研究,咖啡因能在抑制DNA修复的同时,增强神经活动——也就是说,我们更有精力了,但后期或许需要更多的睡眠来补偿。


研究人员表示,实验中用到的幼年斑马鱼的神经系统虽然很简单,但和更高等的脊椎动物(包括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能用于解释动物需要睡眠的普遍原因。除此之外,PARP-1还能影响人的生物钟,在长期记忆的形成中也具有关键作用。而在睡觉时,染色体的活动不仅能促进DNA的修复,也和神经元的可塑性、记忆的形成密切相关。也就是说,睡得好能帮助我们记住新学的东西,身体也更健康。


可以说,我们每一次思考、行动和激动等,可能都在让我们的DNA冒险,让自己面临衰老和疾病的威胁。但随之而来的一场安逸、平静的睡眠,能让裂开的DNA重新拼接,将我们拯救回来。这些过程周而复始,而我们只感觉到自己在慢慢长大、变老。


如果你已经学废了,那就好好睡一下吧。


谢选骏指出:现在知道“征服者们为何不能长寿了”?以前人们以为这些人嗜杀成性,有损阴德,所以短命。其实因为这些人夜不能寐,所以短命。就像拿破仑那样,每天就睡四五个小时,能不早死吗。有人说了,满狗乾隆,都“十全武功”了,还能开个千叟宴。但是乾隆老儿那是欺负弱小,不算征服。而他的狗祖宗“皇太极”、“顺治”好歹算是征服了中国,不就死得很早吗。因为他们抢着入关,夜不能寐,就像苏联培养的狗汉奸林彪一样,能不早死吗。


2021年11月28日星期日

2018年戊戌过后两年就是灭顶之灾



谢选骏:戊戌过后两年就是灭顶之灾
   
   1838年戊戌过后两年——1840年鸦片战争
   
   1898年戊戌过后两年——1900年八国联军

   
   1958年戊戌过后两年——1960年三年饥荒
   
   2018年戊戌过后两年——2020年????
   
   (一) 为何戊戌变法、“光绪改革”不能成功?
   
   原因很多,但是没有人注意过:原因之一,就是西太后这个老妖婆,竟然用她公公的“道光”,来延续她继子的“光绪”,这就犯了名讳、乱了伦常。所以老妖婆一死,“大清朝”就变成了“大倾巢”。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伪清的覆灭,连带四万万清奴一起受害,迄今百多年了,只有共和,没有团结、没有和平、没有民主,仍未结束社会苦难。
   
   悲哉。
   
   中国亟需改朝换代。
   
   有人询问:
   
   如果光绪“百日维新”改革成功,杀了慈禧,中国会怎样?慈禧被杀,光绪改革成功。中国会如何?
   
   如果时光倒流,光绪采用什么策略可以成功变法,进而实现大清富强?
   
   有人作答:
   
   变法之前,天平天国和捻军早就被荡平了,彼时兴中会、同盟会、哥老会、洪帮,还是两个受精卵和两个黑帮,更不足论。虽然后人学者论起“同治中兴”都众口一词说它是回光返照,但内乱从剧烈程度上是稳定了的。
   
   孙中山和梁启超那时都犯一样的毛病,请容许借用一个词来对症,名曰:“革命幼稚病”。两人彼时不是经世之才,可能有一腔热血,根本无法成功。两个人对自己鼓吹的“主义”知之甚少,别说给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大概连自己都互相矛盾,不能服人。孙此病后来久病之下,起起落落,折腾不已,大概有所好转趋势。梁因慢性入侵,不见起色。
   
   “清王朝在入关之后,开放海禁,东南亚贸易联盟就是当时最强大的贸易联盟。同时放手工商业发展,可能我们今天就是一个资本主义大国。 ”
   
   这个最是糊涂。要数贸易,我们自给自足,最需要的,定数南亚印度的鸦片了,其他种种,彼有我无,如何互通?如今形形色色的关税壁垒,补贴,退税等等手段,只待开发时光机才能如愿。靠经济这条路,不在根上。
   
   “参照当时诸国情形来看,无外乎资本主义维新和资本主义革命两条道路。但这两者基于的共同前提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缺少群众论。
   
   “处于原始积累阶段的他们不可能也不会帮助中国走上任一条有可能变强的道路。 ”——教科书原解论。
   
   “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中国的法律之中从来没有类似“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条例,由“家天下”的儒家思想体系统治的世界不会也不可能去启蒙出来什么保护私人财产的意识。”——想当然论。
   
   还有更为宏观的:
   
   当时的中国,只有慈禧太后李鸿章袁世凯等少数几个人勉强能找出其中的一两项能力。而他们的修养、抱负、经历,以及外部环境又不支持他们做这些。
   
   晚清的情况,对国家来说,亡了比不亡拖着好。完全亡了,砸烂了旧世界,重新建设更好。
   
   真要说如果怎么怎么样的话,那么有几个比光绪如果怎么怎么样,看起来更有前途的选择。
   
   一个是咸丰逃到承德的时候,恭亲王在北京在英法的保护下称帝,恭亲王是当时统治者中思想最进步的一部分人。
   
   另外就是东南互保,“在清室尚未向各国宣战之前,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铁路大臣盛宣怀等即商议如何保存东南各省的稳定,避免列强有借口入侵;同时密议盘算倘若北京失守而两宫不测,当由李鸿章出任总统支撑局面。”如果这里所说的“北京失守而两宫不测”真实发生了。
   
   再者到了蒋介石的时代,如果他不在军事上和反对派争长短死扣,而是让反政府武装到边远地区去给农民分地,而他则在中东部地区,努力发展工业,给农民提供工厂就业机会,则最后谁更能受农民欢迎则未可知也。而他采取的军事策略,却相反地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
   
   ……
   
   谢选骏指出:前清太远,看看他说“蒋介石的时代”,竟然不知苏俄对中国的入侵,才是二十世纪的主轴。多么可笑的分析。
   
   由此可知,“为何戊戌变法、光绪改革不能成功”的问题,也需要重新思量。
   
   在我童年的时候,看过《清宫秘史》,因此也有过类似下面这些网民的想法:
   
   光绪这个人,没有领导才能,他自己亲政十二年,一点自己的嫡系都没培养出来,这很要命啊。
   
   要想变法,先抓兵权,要抓兵权,先抓宫权。怎么抓宫权?来点狠的,先找个不长眼的太监,挑个由头,打死完事。这叫立威。你不立威,大家都跑太后那边告密去了。你要觉得残忍,那还是老老实实当傀儡吧。别说杀个太监,肃顺端华,都是正经皇室宗亲,被杀起来有谁可惜他们的,不敢杀太监立威,活该一辈子傀儡。
   
   要做到让太监不敢在宫里玩猫腻才行,不是让光绪上来就拿李莲英开刀,是要让这些人知道皇帝不好糊弄。千万别让太监们产生一种“皇上仁慈,太后心狠,宁开罪皇上不开罪太后”的心理。起码要做到“皇上和太后都不能开罪”,不然没法抓宫权。
   
   珍妃的枕头风听不得,都是卖官的。光绪有点任命的权力,都让珍妃糟践了。
   
   要抓兵权怎么抓,太后尚在,不能说太后任命的我就得撸掉,这做不到。这就得自己多接见,多套近乎拉感情,这就看光绪能耐了,太后再怎么聪明,鉴于是女流,很多人她见不了,近乎话说不了,光绪这点有很好的基础,自己硬是抓不过来,还是没能耐。荣禄这么好的人才,你不笼络,自然跑太后一边,那叫活该。荣禄可不是倭仁那种顽固道学家,新军就是荣禄倡议的,自家的人才不去用,眼里只有康梁,怪不得别人。
   
   抓兵权就是这洋,你是皇帝,谁抓兵权,就多请他来宫里联络感情,皇帝这么做天经地义,这种事多做几年,自然兵权到手——慈禧作为女流,这方面忌讳比较多。有这么好的优势,最终沦落到要指望一个根本没见过面的袁世凯?
   
   一言难尽。
   
   (二)革命无法告别、只能结束
   
   现代中国的流血革命,是从戊戌变法开始的。戊戌变法开始是“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接着就是人头落地!戊戌变法是八九民运和六四屠杀的轮回微缩版……
   为了结束这样的轮回恶梦,中国需要一次结束革命的革命!
   因此我批判李泽厚、刘再复阴险狡猾卑劣无耻地“告别革命”(那不仅是变节逃跑,而且是为虎作伥、为赃款漂白、为杀人犯开脱、为继续的转型犯罪鸣锣开道)——而申明:革命无法用口头来告别、只能用法律来结束。
   网文《退休人眼中邓相超 血腥数字背后惨剧重演》说20年前的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修订了“国家”《刑法》,取消了反革命罪,这是中国法制建设的巨大进步,是人权的进步。它标志着把被文革剥夺的反对权利归还给了咱们百姓。莫小看这个反对权利,它是维护我们基本自由权利的第一步。这个修订说明,虽然我们是小百姓,我们也有反对的权利。道理很简单,一个人,一个团体有被拥护的权利,也有不被拥护甚至反对的权利。它就像你有爱吃烙饼卷大葱的权利,而我不爱吃却没有权利剥夺你爱吃的权利一样。一句话,拥护或反对某一事物是咱们公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前提是,不得使用暴力或干涉他人利益、自由。你干涉,你违法,我就有捍卫自己权利的自由。
   而今发生在邓相超教授身上的事情,却不幸证明了,上述法制的进步意义还不被人所认知。一些人依然在醉生梦死中唠叨着“谁反对XXX就砸烂谁的狗头”等红卫兵战歌同一个味道的货色。文革逆流中痴迷于此是糊涂被利用,今天再犯混就是违法了:你凭什么剥夺我反对的权利?国家都赋予我有不同意的权利、有反对的权利,你凭啥知法犯法?
   对于那些情绪暴戾,不允许别人说话的人,我要说一句:你们今天叫喊的,就是当年老舍被逼投水自杀时的恐怖吼声一样;也和当年揪斗彭德怀元帅(视频)并拳打脚踢时红卫兵纳粹呼喊的口号一样;北京平谷、湖南道县的对平民大屠杀,都是呼喊着和你们今天一样的口号对平民挥起屠刀的。不要对用纳粹一词不满,试问1966年8月红色风暴开始一个多月,北京市就打死老师一千七百多人!
   我和邓教授素昧平生,还是你们某些人的暴虐让我第一次知道了邓教授名字。我也和你们跪拜的神龛无冤无仇。文革中我家直系亲属没有任何人受到冲击,因此我认为我的认知和判断是公正的!我个人不反对你们的跪拜,但我忘不了文革对我们中华民族、对六、七亿同胞从精神到肉体的摧残,我有权控诉那个非人岁月。今天60岁以上的人,只要没有患历史健忘症,没有患老年甚至不老也痴呆症的人,谁能忘掉文革暴虐到底害死了多少人?1984年,中共中央经过全面调查、核实、统计的文革十年的血腥数字是:420万余人被关押审查,172万8千余人非正常死亡,13万5千余人被以现行反革命罪处决,武斗死亡23万7千余人,703万余人伤残;7万1千2百余个家庭整个被毁。文化大革命中非正常死亡者至少达773万”。这个数字在百度一下即知。
   这血腥的数字背后的惨剧,你们希望重演吗?
   有人说邓在辱骂谁谁,我没看到,因为邓教授的阐述里没有一个脏字,所说都是事实,都没有越出中央关于若干历史决议的框架,更是我们亲历过的事实。说明邓教授有良知,他不信神鬼,只有文革岁月的血流成河、累累白骨让他没齿难忘。我相信我和邓教授有一个共同点:分外珍惜今天的改革开放伟大成果,因为珍惜,才不断提示人们,不要忘记温总理所说,警惕文革祸水卷土重来;更难忘胡锦涛所说: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我所以开头用刑法修订事,就在于告诉善良的山东人民:今天你们用野蛮剥夺邓教授反对的权利。明天,当呼格、聂树斌、雷洋的事在你们头上重演时,你们还不如老鼠,连“吱”一声的权利都没有了!
   看到有人对邓教授推搡、动粗,我愤怒并谴责。我也领教过类似痴呆儿:几年前,一个白发老者看了我博客,气汹汹“要来西安教训你这个反动分子”,我笑呵呵回应:您进过局子吗?若有,欢迎;若没有就算啦,您不是对手,您没资格呐!话到此则需明确:我就是西安一个刚退休的工人,有人欲讲理我欢迎,不带脏字咱讲三五天,十天半月,我不怵;但若是动粗,我也奉陪:你推搡我一下,我还你一个嘴巴;你踢我一脚,我给你一刀,但肯定不会致命,请放心!
   任何思想交锋都需在法制前提下,方为文明社会守法公民。希望在宣泄自己奴性跪拜心理、快感时,也懂得尊重他人不下跪的权利。
   重申:本人在网络一贯用实名。但今天我不留姓名,是不想给粗野没教养的愚民排泄垃圾提供场所。你文明,我欢迎,联系不难;你没教养,就留着自便吧!好自为之!此致! 西安一退休工人 2017.1.8

……
   对于此文,“网名”如此议论:
   1
   西安的网友请查一查:西安哪个精神病医院走失了一个病人……
   2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民主运动。一些人,怀着食古不化的脑子,自认为是精英,自以为是,本来就是雪做的人,却要对着太阳狂叫,对着伟人、和他的人民胡言乱语,其结果必须像污泥浊水被有眼光、有觉悟的人民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
   谢选骏指出:为什么我要说李泽厚、刘再复阴险狡猾?因为上述“网名”的攻击再次证明:革命无法用口头来告别、只能用法律来结束。为了结束中国迄今为止长达一百二十年的流血革命,还需要一次“最后的革命”,那就是“结束革命的革命”、中国的光荣革命,并且由此建立现代社会的基础——宪政。
   现代中国的流血革命,是从戊戌变法开始的。戊戌变法开始是“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接着就是人头落地!戊戌变法是八九民运和六四屠杀的轮回微缩版……
   为了结束这样的轮回恶梦,中国需要一次结束革命的革命!
   因此我批判李泽厚、刘再复阴险狡猾卑劣无耻地“告别革命”(那不仅是变节逃跑,而且是为虎作伥、为赃款漂白、为杀人犯开脱、为继续的转型犯罪鸣锣开道)——而申明:革命无法用口头来告别、只能用法律来结束。
   
   (三)中国需要一场“结束革命”的革命!
   
   1911年辛亥革命,2011年我们纪念,回首百年风云,我发现国人对于“革命”一词的误解很深,几乎达到了南辕北辙的程度,所以有人才会喋喋不休要“告别革命”。
   
   “革命”的本意是“复古之正”、恢复正常,中国古经《周易》说:“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义大矣哉。”“革命”不是简单的改朝换代,而是指“鼎革天命”,也就是“恢复政治合法性”。例如:商汤推翻暴君夏桀的行为称为“汤武革命”。周武王推翻暴君商纣也是如此的革命。而秦始皇及其以后的改朝换代则很少被称为革命,因为那都不具有正当性。
   
   在近代,汉字文化圈(包括日本)用“革命”一词来翻译欧洲语言中的“revolution”一词。
   
   考“revolution”一词,本意为运行、公转、天体运行、环绕中心点的旋转。由此可见,革命不是制造非常,而是恢复正常;革命不是造反有理,而是拨乱反正;革命不是抢劫、绑架、谋杀、颠覆;而是物归原主、伸张正义。
   
   中国古意的“革命”与欧洲意义的“revolution”是一致的,但中国现代的革命与此相反。中国现代的革命是变态的,革命成了造反、作乱,成了抢劫、绑架、谋杀、颠覆;“革命者”成了从事抢劫、绑架、谋杀、颠覆的罪犯。
   
   英国革命的理由是英国国王破坏了古代的契约,革命是为了恢复契约。
   
   美国革命的理由是英国国会违反了他自己制定的“纳税者有选举权”的法律,革命是为了恢复这一权利。
   
   但是中国的现代革命呢?完全是东施效颦、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企图一刀切断中国的传统。
   
   根据对于“革命”正解,我们现在来看辛亥革命,可以三七开。
   
   也就是说,辛亥革命有两个方面是合理合法的,还有一个方面是无理非法的。
   
   辛亥革命合理合法的两个方面:
   
   其一,辛亥革命推翻旗人的“先锋队专政”做得对。因为八旗对中国的暴力征服是建立在“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一系列的种族灭绝的政策之上的,和日本侵华的“南京大屠杀”、苏联侵华的“土改镇反”一样,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旗人的残暴统治无理非法,必须终止。推翻旗人专政,就是恢复多数人统治。
   
   其二,辛亥革命结束帝制做得对。因为帝制是建立在秦始皇野蛮的愚民政策和弱民政策的基础之上的,到了元明清时期更是恶性膨胀。结束帝制,就是恢复古代的文明、恢复政治的制衡。
   
   辛亥革命无理非法的一个方面:
   
   辛亥革命的“共和”只是造成了军事独裁,做得不对。
   
   辛亥革命使得中国“天地君亲师 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给破坏了,三纲五常的倒塌使得中国社会的结构趋于瓦解,在这个瓦解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只能是军阀、土匪、流氓无产者建立的“国家”,再也无法维持一个文明的、有理的、合法的秩序,结果中国的野蛮状态日甚一日。
   
   袁世凯假装要恢复“天地君亲师”,实际上是自己想做皇帝、当屠夫。
   
   蒋介石假装要恢复“仁义礼智信”,实际上是自己想通过共和来实行独裁,后来还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蒋经国,做了袁世凯都没有做的“篡逆”之事。
   
   毛泽东假装“要和一切传统实行做彻底的决裂”,却大搞宫廷政治、阴谋窃取了皇帝的强盗权力,做了蒋介石都没有做的“荒淫”之事。
   
   邓小平以下,不说也罢。
   
   这就是辛亥革命的无理非法的一面所造成的“日益野蛮状态”。要结束中国的野蛮状态,恢复文明、有理、合法的秩序,就应该首先恢复全体中国居民的权利,恢复“天地君亲师,仁义礼智信”的传统。
   
   这样悲惨的“百年乱局”要求我们:需要恢复“革命”的正当意义,共同努力,从“两个中国”的阴影下走出来,不再充当“两个中国”的分裂工具,为实现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内在的中国、一个君主立宪的中国、一个自行生长而不是东施效颦的中国,再奋斗一百年!
   
   现在的中国,分裂、动荡,就像一个依然躺在百年革命的手术台上的病人——我们需要为中国结束这个长期手术,为中国缝合伤口。为此,我们需要一次“最后的革命”,一场“结束革命”的革命。
   
   中国的“最后革命”,就像英国的“光荣革命”,将给中国带来真正的宪政,将给中国带来一个长治久安的盛世,将给中国带来一个超越盛唐的黄金时代。
   
   谢选骏指出:戊戌过后两年就是灭顶之灾——
   
   1838年戊戌过后两年——1840年鸦片战争
   
   1898年戊戌过后两年——1900年八国联军
   
   1958年戊戌过后两年——1960年三年饥荒
   
   2018年戊戌过后两年——2020年????
   
   让我们拭目以待2020年,但愿这次是一个例外。
(戊戌过后两年就是灭顶之灾 全文完博讯www.peacehall.com)

[上一页][目前是第2页]
(2018/09/01 发表)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2021年11月27日星期六

谢选骏:隔离就是歧视,歧视才能成就隔离



《新冠最新变种11月初已出现 专家:旅行禁令“为时已晚”》(红星新闻 2021-11-27)报道:


当地时间26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首次由南非上报的B.1.1.529新毒株命名为“Omicron”,并将其列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株”——该机构用于此类变异体追踪的最严重类别。


WHO在声明中表示,初步证据表明,与其他同样令人担忧的变异毒株相比,Omicron构成的再感染风险增加。同时,WHO敦促各国加强对Omicron感染病例的监测和基因组测序工作,以更好地了解其潜在影响。


专家:旅行限制可能为时已晚


据WHO声明,南非于11月24日首次向该机构报告Omicron(B.1.1.529)感染病例,但首例已知的变异株感染来自11月9日在该国收集的一个标本。报道称,在最近几周,南非的新冠病毒感染者陡增,均与检测到的B.1.1.529变体相吻合。同时,B.1.1.529变体的病例数量几乎在该国所有省份都在增加。


报道称,到目前为止,南非、博茨瓦纳、中国香港和欧洲比利时都发现了该变体。当地时间26日,对于欧洲出现的首例Omicron感染病例,欧洲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表示,鉴于该变种“躲避免疫的潜力,以及与德尔塔相比可能增加的传播性”,Omicron变种在欧洲传播的风险“非常高”。


出于对Omicron变种的担忧,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欧盟等多个国家都已针对南非宣布新的旅行限制政策。


《每日邮报》11月26日报道,英国卫生大臣贾维德(Sajid Javid)警告称,专家认为新冠变种Omicron可能已在英国本土出现,并使疫苗的效力降低40%。


据报道,拜登政府的官员表示,美国将从周一开始限制来自南非及其邻国的游客。该官员称,旅行限制措施将为联邦政府争取一些时间来调查Omicron变种。他补充说,但是人们认为这一变种“最终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在美国”。


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博士周五表示,“没有迹象表明”该变体已经在美国出现,“它似乎已经被限制了”,但是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


▲新冠病毒的感染率和住院率上升,美国纽约州宣布进入灾难紧急状态


当地时间26日,美国纽约州州长凯西·霍赫尔宣布该州进入新冠疫情“灾难紧急状态”,原因是新冠病毒的感染率和住院率上升,以及对新发现的Omicron变种的担忧。声明将于12月3日生效。


对此,香港大学的流行病学家本·考林警告,现在针对新变种进行旅行限制“可能为时已晚”,无法阻止Omicron在全球传播。“这种病毒很可能已经出现在其他地方。因此,如果我们现在关上大门,可能已经晚了。”


南非传染病专家莱斯塞尔表达了对多国宣布旅行禁令的不满,他说,重点应该是让那些缺乏足够疫苗的地区给更多的人接种疫苗。“这种病毒可以在缺乏足够疫苗的情况下自我进化。”莱斯塞尔接受采访时表示。


辉瑞:100天内生产出针对新病毒变种的疫苗


WHO在声明中表示,新变种Omicron携带了大量的基因突变,可能使其迅速传播,甚至可能在已接种疫苗的人中传播。对此,科学家们说,尽管Omicron带有的一些突变可能使其避开免疫,但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来了解这一变种对已接种疫苗人群的影响。


报道称,目前多家疫苗研发公司都在测试Omicron对疫苗的影响,并开始测试针对新变种的疫苗。辉瑞制药公司称,疫苗制造商正在“保持警惕”,并“不断开展检测工作,重点关注可能脱离我们疫苗保护的新变种”。


辉瑞公司和BioNTech公司周五表示,可以在100天内调整和生产针对Omicron变种的新冠疫苗。“我们将一如既往地遵循科学,研究保护人们免受新冠病毒感染的最佳方法。如果‘疫苗逃逸变种’出现,两家公司预计能够在大约100天内开发和生产针对该变种的特定疫苗,但需监管部门的批准。”辉瑞公司声明说。同时,BioNTech科学家们正在调查该变体对其疫苗的影响,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获得数据。


莫德纳公司(Moderna)表示,将“迅速推出”一种针对Omicron变种的加强针候选疫苗,继续研究旨在预测冠状病毒变异的加强针候选疫苗,同时研究和测试更大剂量的疫苗是否可以增强人们的免疫力,预计数据将在未来几周内公布。


在周五的新闻发布会上,莫德纳公司称,该变种携带“可能会增加传播率的突变,以及可能会促进免疫逃逸的突变”,“这种突变的组合构成了加速自然免疫和疫苗诱导免疫衰退的重大潜在风险”。此外,该公司正在评估两种多价加强针候选产品,以测试它们是否能更好地抵抗Omicron变种。


此外,阿斯利康公司也表示,正在努力了解Omicron对其疫苗的影响,该疫苗目前未被授权在美国使用。该公司的一位发言人周五表示:“阿斯利康已经在发现该变体的地区进行研究,从而收集我们的疫苗针对这一新变种的真实数据。”该公司还说,正在测试针对这一变种的抗体治疗药物。


谢选骏指出:南非流行种族隔离的时候,没有艾滋病等瘟疫的大流行病。因为隔离有助于免疫。但是种族隔离就是种族歧视,所以就被废除了。废除了种族歧视,就是废除了种族隔离,废除了隔离,就无法免疫了。于是南非就成了这样。隔离就是歧视,歧视才能成就隔离。


谢选骏:自由峰会就是宗教迫害



《英国2022举办宗教自由峰会 共同应对宗教迫害》(27/11/2021 法广)报道:


英国明年7月5、6日将于伦敦举行世界宗教自由峰会,邀请各国政府代表及宗教信仰领袖与会,关注宗教迫害等议题。英国外交部今年度"人权与民主报告"再次将中国列为"人权状况恶化国家"。


中央社援引英国外交部表示,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视促进宗教和信仰自由为英国对外政策重要一环。一如此前在美国与波兰举行的宗教自由峰会,明年的伦敦峰会也有助国际社会集体应对信仰迫害。此外,英国致力在全球打造"自由网络"(a network of liberty),峰会将扮演重要角色。


特拉斯表示,作为今年七国集团(G7)峰会主办国,英国为捍卫、促进宗教信仰自由尽力,明年则将更进一步,召集全球伙伴商议集体行动方针。


今年5月,G7外长会议公报首度纳入宗教信仰自由相关内容。


去年2月,以美国为首的27个国家宣布成立"国际宗教自由联盟"(International Religious Freedom or Belief Alliance),英国是其中一个创始成员国。联盟目前有33个成员,尚未有亚洲国家加入。


英国外交部每年发布"人权与民主报告"(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Report),宗教信仰自由是重要评估指标,今年再度将中国列为"人权状况恶化国家",指出新疆、香港和西藏的人权问题严峻,外国记者在中国遭骚扰。中国驻英大使馆24日对此表达强烈不满,宣称英方"干涉中国内政"、"污蔑抹黑"。


据路透社此前报道,英国首相约翰逊正在考虑对明年在北京举行的冬奥会进行外交抵制,以抗议中国的人权记录。


该报称,政府正在进行“积极讨论”,据说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赞成抵制。


据泰晤士报报导,方案之一是英国部长将不参加冬奥会,但英国驻中国大使会参加。


报导称,五名保守党政客致信约翰逊,敦促他禁止英国任何官方外交代表出席2月份的北京冬奥会。


谢选骏指出:自由就是自由,何来“峰会”?自由一旦成了峰会,无异于宗教的迫害了。因为宗教本来就是宗教,并无迫害,一旦有了宗教领袖,就成宗教迫害了。


《佩洛西蓬佩奥宗教自由峰会上发言》(2021年07月13日讯)报道:


美东时间周三(7月14日)上午9:30-12:00,在国际宗教自由联盟(IRF)举行的年度国际宗教自由峰会上,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和前国务卿蓬佩奥将出席发言。


2021年国际宗教自由峰会从7月13日至15日为期三天,第二天(14日)上午的会议有3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迫害中的强大监视系统和技术兴起”(Big Surveillance and the Rise of Technology in Persecution)。受邀演讲者为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


出席作证的是维吾尔集中营幸存者图尔孙娜伊‧孜娅吾丁(Tursunay Ziyawudun);与会者包括:德州众议员库拉尔(Henry Cuellar)、维吾尔裔美国律师特克尔(Nury Turkel)、国际宗教自由办公室主任纳达尔(Dan Nadel)、传统基金会的专家埃诺斯(Olivia Enos)。


第二个主题是“解决种族灭绝问题:预防及从宗教清洗中恢复”(Addressing Genocide: Preventing and Recovering from Religious Cleansing)。


国会议员克里斯‧史密斯出席发言;幸存者证词由人权活动家Nasrin Rasho做出。主题演讲者包括:迈克‧蓬佩奥(Mike Pompeo),亚当‧菲利普斯Adam Phillips和Samantha Power(受邀)。


第三个主题是“难民保护”(Refugee Protection),幸存者证词由缅甸人权活动家薇薇努(Wai Wai Nu)做出;主题演讲:白宫官员罗杰斯(Melissa Rogers);与会者包括:斯蒂芬(Rita Stephan)、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主席巴尔加瓦(Anurima Bhargava)、库卡(Bishop Matthew Hassan Kukah)主教、自由之家主任希尔(Nina Shea)。


美国会听证:审查中共等威胁宗教自由

此前,美国汤姆‧兰托斯人权委员会(Tom Lantos Human Rights Commission)周二(7月13日)举行视频听证会,以审查世界各地的宗教自由状况。重点是四个宗教自由受到威胁的国家,中国、伊朗、巴基斯坦和尼日利亚,由于国家性的镇压或政府未能遏制试图进行宗教迫害的非国家行为者。


该委员会表示,《世界人权宣言》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8条承认“思想、良心和宗教自由”的基本权利。


然而,国务院国际宗教自由局在其2020年国际宗教自由报告中指出:“在全球范围内,在太多地方,个人继续因宗教或信仰身份而被杀害、折磨、监禁、骚扰和威胁。如果不加以解决,此类侵权行为会威胁社会凝聚力和政治稳定,破坏经济发展,并可能助长激进化和暴力极端主义。”


该听证会由美国国会议员史密斯(Chris Smith)和麦戈文(James P. McGovern)联合主持。与会证人有: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主席梅恩扎(Nadine Maenza),中国援助基金会创始人兼总裁Bob Fu,美国巴哈伊教海外项目主任安东尼‧万斯(Anthony Vance)等。


《蓬佩奥:终结新疆种族灭绝  勿因气候议题让步中共》(自由亚洲电台制图)报道:


在中国发布新疆白皮书粉饰人权迫害之际,美国加大行动施压中共、力图解决种族灭绝问题。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和前国务卿蓬佩奥2021年7月14日纷纷表态,要求持续联合盟友、反对中共对新疆维吾尔人等族群构成的灭绝性威胁,捍卫人类尊严和信仰自由。


中国官方发表新疆就业白皮书 “间接承认”再教育营存在?

中国人权议题在美欧唱主角 宗教种族迫害强迫劳动受关注

中国发布新疆白皮书 被指反驳海外质疑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7月14日发布长达一万三千字的“新疆各民族平等权利的保障”白皮书,宣称当前“新疆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白皮书介绍说,新疆有效保障生命权、尊重保护自由权、维护公正审判权;在保障公民政治权利方面,新疆各民族一律平等;新疆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工作;2014-2020年,新疆劳动就业总人数从1135.24万人增加到1356万人;新疆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全面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


美国国务院回复本台查询称,美国再次呼吁中国政府结束对新疆维吾尔人等少数民族的镇压,包括释放拘留营中所有被任意羁押的人。


“尽管面临日益增长的国际谴责以及强迫劳动、拘留营、折磨和性侵的广泛证据,中国政府仍然在新疆实行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罪。这些暴行不能被忽视或者否认。我们会继续和盟友一起追究中国政府对新疆维吾尔人等少数族裔实施强迫劳动、种族灭绝、反人类罪的责任。美国和全世界的盟友一同呼吁立即终结中国政府的罪行,还受害者一个公道。”


“所有热爱自由的人们肩负紧急的道德责任,要站出来反对人权侵犯,这就是为什么1998年两党以高度共识通过《国际宗教自由法》,确认将维护这项权利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支柱……”在国际宗教自由联盟(IRF)本周三举行的峰会上,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表示。


“维吾尔人面临来自北京的生存威胁(existential threat),也构成对我们良心的挑战。我们必须持续发声。如果美国鉴于商业利益不对中国的人权侵犯表态,我们就失去所有的道德权威,无法批评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权侵犯。”


中国版新疆白皮书只字不提中共对上百万维吾尔人和其他少数民族施加的任意监禁、酷刑、强制绝育等罪行。美国国务院7月12日发布报告,再次认定中国在新疆对维吾尔人进行种族灭绝;13日,国务院等多个美国政府部门发布更新版“新疆供应链商业咨询报告”。


针对美国此前制裁中国光伏企业,新疆政府14日发布声明,要求美国 “立即停止散布所谓‘强迫劳动’的谎言和虚假信息,立即停止打压新疆光伏产业的恶劣行径。”


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出席国际宗教自由峰会并强调,国际宗教自由是美国外交的基石,也是对抗极权主义的核心要素;并且敦促拜登政府采取更多行动。


“种族灭绝的认定是严肃的,并不常见,也不是象征性的,而是要促使行动。拜登政府和很多国家认为跟中国打交道的中心问题是气候变化,将宗教降为次要问题。这是不幸的,在我看来是愚蠢的。如果以气候问题为优先事项、纵容宗教迫害在全球范围内恶化和蔓延,这会是一个重大错误。”蓬佩奥说,如同美国国父所预见到的,信仰自由是根基性的,一旦被剥夺,极权统治就会趁虚而入。


在刚刚过去的百年党庆讲话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警告外来势力“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我们应该做钢铁,我们应该做脊梁,我们应该成为反对力量,抵制中共迫害那些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的人类同胞。终结种族灭绝并不容易。”蓬佩奥回应称,习近平传递的信息非常简单,中共是不会放过维吾尔人的,除非美国联合世界各国来反对这场迫害——只有对抗而非迎合中共,才能成功结束这场悲剧。


中国政府在新疆白皮书中称,2000年至2020年,孕产住院分娩率从59.69%提高到99.82%。各族群众是否避孕、如何避孕,均由个人自主自愿决定。然而,据德国学者郑国恩(Adrian Zenz)的研究,新疆当局在2019年计划强迫最少80%住在新疆南部乡镇适合怀孕的女子接受“入侵性避孕手术”。未来二十年当地少数族群会减少约260万至450万人。


新疆集中营幸存者图尔孙娜伊‧孜娅吾丁(Tursunay Ziyawudun)在会上哽咽着分享自己的血泪见证。2018年3月她被关入集中营近一年,被迫唱红歌、看宣传片和宣誓效忠中共,遭遇殴打、强制绝育和性侵。


“有一次他们带走我和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我都记不清那个晚上的事情了。他们强奸了那个女生。三个汉族警察也强奸了我。他们持续带走并强奸狱中的女性,为所欲为。一些女性濒临死亡,一些人失踪了,一些人发了疯。一回想起来,我的心就在流血,仿佛有匕首在割。在美国,我终于有机会说出真相。我不是在索取同情,而是为那些没能幸存的人发声……我期盼全世界的帮助,期盼所有人都为维吾尔人发声。”


“美国致力于捍卫和推进人权,宗教自由是美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天,国务院国际宗教自由团队的人员和世界各地的外交官密切合作,同当地宗教社群和公民社会倡导者一起追踪威胁、协同应对、找出解决方案。”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峰会上强调,美国近年来持续在这一领域发挥领导作用,有效缓解苏丹和巴基斯坦的宗教迫害。


7月13日,布林肯已邀请联合国调查种族主义和少数族裔问题的专家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美国欢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周二通过一项决议,以解决在执法范围内针对非洲人和非洲人后裔的系统性种族主义问题。


“负责任的国家绝不能回避对其人权记录的审查;相反,他们应该承认并且有意改善。”他在声明中敦促所有联合国会员国与美国一起努力,对抗种族主义、种族歧视和仇外心理的祸根。


谢选骏指出:这帮政客,下了台、失了势,饿得精瘦,所以又来叫卖了。当时他在摊上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


《美国推国际宗教自由联盟 台湾遭排除在外》报道: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 (Mike Pompeo) 上周在华府宣布成立“国际宗教自由联盟”,总共由27国组成,但台湾并未受邀参与。 华盛顿邮报披露,台湾未受邀与中国施压有关,但专家认为,此举可能有损美国的国际声誉。


(德国之声中文网) 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罗金 (Josh Rogin) 美国时间周二 (2020年2月11日) 独家报导,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上周在“国家祈祷早餐会”前夕,宣布成立“国际宗教自由联盟”,与包含波兰、奥地利、 捷克等26个国家一同为维护国际宗教自由努力。


彭佩奥在该会议中表示:“捍卫所有人依照他们的良知来生活是美国政府的首要目标之一。 我也在此谴责中国政府对所有宗教进行的迫害,我也了解不少与会人士在同意加入这个联盟的同时,必须承受来自中国政府的压力。 ”


罗金报导,尽管台湾过去两年不断致力于成为美国在全球推动宗教自由的伙伴,美国国务院仍决定将台湾排除在“国际宗教自由联盟”的行列。 实际上,当美国宣布成立“国际宗教自由联盟”之际,台湾的新任副总统当选人赖清德也正在华府出访。


赖清德访美期间,受对华援助协会会长傅希秋邀请,出席了“国家祈祷早餐会”,也参与了美国宗教自由大使布朗贝克 (Sam Brownback) 主持的国际宗教自由圆桌会议。 但是,尽管部分国务院官员试图让赖清德顺利受邀参与蓬佩奥所主持的宗教自由联盟成立晚宴,但最终蓬佩奥办公室仍未同意此安排。


罗金引述两名消息人士指出,台湾未受邀的主因是中国向国际宗教自由联盟中的多个国家施压,确保台湾不会受邀成为该联盟的成员之一。 消息人士也说,在联盟成立之前,美国国务院曾提出让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与联盟的想法,但美国国务院最终也未公开承认这项安排。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接受罗金访问时表示:“美国与台湾在宗教自由议题上的伙伴关系是前所未有的坚强。 虽然台湾不是国际宗教自由联盟的创始成员,我们持续积极的与台湾讨论加入联盟的可能性。 ”


台美关系的警讯?


专家认为,美国国务院此举与近年来逐渐升温的台美互动背道而驰。 华府智库“全球台湾研究中心”的副董事长叶介庭告诉德国之声,这项决定可能代表虽然美国一方面愿意拉抬台美关系的层级,但华府还没准备好在以多边主义为主的全球组织中,替台湾背书。


赖清德访美期间,受对华援助协会会长傅希秋邀请,出席了“国家祈祷早餐会”,也参与了美国宗教自由大使布朗贝克 (Sam Brownback) 主持的国际宗教自由圆桌会议。


他说:“即便如此,这些层级较低的决策仍会影响到美国在台湾与其他国家心中的声誉,尤其当美国公开支持台湾加入像世界卫生组织这类的国际组织时。”


叶介庭认为,身为全球其中一个自由度相当高的国家,台湾有许多在国内与国际上都相当活跃的宗教团体。 他认为这些经验对于在全球各地推广宗教自由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另一方面,叶介庭说,台湾在推动宗教自由方面的成功经验,也与对岸的中国形成强烈对比。


他告诉德国之声:“将台湾排除在‘全球宗教自由联盟’的行列,与美国国内针对中国所进行的讨论背道而驰。 毕竟美国当初决定创立‘全球宗教自由联盟’,正是为了对抗中国的崛起所带来的压力。”


谢选骏指出: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朝秦暮楚,小人嘴脸。如此一来,自由峰会就是宗教迫害了。

谢选骏:美国中国什么时候变成了兄弟国家



《美中關系邁入沖突軌跡 壹如當年的斯巴達和雅典》(2021-11-27 ABC中文)报道:


最近拜登和習近平舉行的視頻會議再次提醒我們,這兩個大國掌握著我們世界的命運。


他們能協同合作嗎?我們是否進入了壹場新冷戰?是否會演變成徹底的沖突?


兩國集團(G2)很重要。無論是氣候變化、國際貿易,還是世界和平的未來,美國和中國都舉足輕重。這兩個超級大國的影響力比八國集團、20國集團、澳英美同盟(AUKUS)、四邊安全集團(Quad)、東盟、亞太經合組織(APEC)或我們能想到的其他任何多邊組織都要大。


不是要忽視這些機構和聯盟的重要性,也不是要貶低各國的力量——尤其是俄羅斯、印度、日本、法國、德國和英國這樣的國家——但我們都被北京和華盛頓牽著走。

近年來,地緣政治的溫度上升了:言論更加激烈,揚言威脅和放話反威脅,還有軍事集結——而且越來越多的人在談論戰爭。


我們要如何理解這個時代?對許多人來說,答案存在於遙遠的過去。


以史為鏡 佐行未來


古希臘的兩個大國,雅典和斯巴達,走向了戰爭——為什麼?


普遍的認為是,斯巴達畏懼雅典不斷上升的實力。當然,自從雅典和斯巴達聯手擊敗波斯人之後,雅典人就變得很強大。


研究伯羅奔尼撒戰爭(Peloponnesian War)的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Thucydides)推廣普及了壹種見解,那就是權力平衡的變化會點燃沖突的導火線。後世將這壹想法稱之為國際關系中的“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當壹個崛起的大國遇到壹個衰落的大國時,戰爭就無法避免了。


伯羅奔尼撒戰爭就如同今日的局面。哈佛大學歷史學家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提出了壹個問題:美國和中國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隨著崛起的中國面對日漸衰落的美國,我們再壹次聽到了戰鼓擂響的警告。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對華鷹派人士在談論中渲染沖突時,往往壓制了那些更謹慎、更為不同的聲音。


但權力過渡並不比在古希臘那時候更能解釋這個時代的復雜性。連修昔底德自己都說,並不清楚斯巴達和雅典之間爆發戰爭的直接原因是什麼。


那時和現在壹樣,是為了經濟和政治,也同樣是為了身份和權力:到底是誰代表希臘精神和未來?


斯巴達也有自己的考量。它擔心雅典式民主的傳播會引發奴隸起義。當時已經有壹些奴隸起義了。


壹些歷史學家認為,如果斯巴達真的害怕壹個更強大的雅典,它就會更早入侵。它當然足夠強大。正如政治學家理查德·萊博(Richard Lebow)所說,斯巴達認為“它可以通過壹場戰鬥就壓倒雅典人”。


不同的視角


就像在古希臘壹樣,簡單的答案在今日會產生誤導。這比爭奪權力更為復雜。我們並非註定要爆發戰爭。但有可能我們會說服自己進入壹場戰爭。


那麼,除了從無法避免的沖突這個角度來看,我們還能如何看待如今的時刻?古代中國是否為我們提供了壹個與古希臘不同的世界觀?


萊博(Lebow)與中國國際關系分析師張鋒聯手,在這壹關鍵的歷史時刻尋找另壹種方法來解讀。在他們的《馴服中美競爭》(Taming Sino-American Rivalry)壹書中,他們的目光超越了大國競爭。


他們認為,西方禁錮在權力過渡的思維模式中,這已成為“主導的參考框架”。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中國已經變得強大又好戰,它正在威脅全球秩序。


就像斯巴達和雅典壹樣,美國和中國正處於沖突的軌跡。


萊博和張鋒借鑒了中國的思想界學者,他們說這些人“對艾利森關於修昔底德陷阱的論述不以為然”。他們說,在中國,重點不在於權力過渡,而在於政治戰略。


兩位作者談到了中國的王道概念——不是權力,而是影響力。王道是“人性化的權力”。封建王朝時期的中國並不尋求將其願景強加給世界,而是要求臣服的國家向中國的力量致敬。


萊博和張鋒說,這對雙方都有利:“強者獲得榮譽,而弱者獲得保護和貿易優勢。”


這個概念接近於中國的另壹種概念——天下。政治哲學研究家趙汀陽重新審視了這個古老的概念,來重新定義當今的政治秩序。


趙汀陽說他不偏袒任何壹方。他說,“天下”是基於“屬於世界各國人民並為其服務的世界秩序”。他說,我們需要減少對單個國家的思考,而更多地對作為壹個世界進行思考。


他說,“威懾、制裁、幹涉、權力平衡、冷戰甚至戰爭本身……這些敵對的戰略使世界變得比以前更糟糕”。他說,“天下”將壹個彼此敵意的世界變為殷勤好客。


這裏沒有外國人。沒有敵人。它摒棄了導致混亂的競爭,而選擇共存。這是壹個與啟蒙思想家康德提出的 “永久和平”概念相差無幾的概念,是建立在共同的人性和世界性秩序之上的。


趙汀陽說,這是壹種古老的中國秩序,將 “我們”置於“我”之上。他說,這就是為什麼古代中國 “從未有政治自由主義和個人權利作為政治問題而產生”。


沒有簡單的答案


在習近平發出對臺戰爭的警告並升級軍事演習,同時增加中國的火力和核武庫之際,這種關於王道和天下的說法聽起來可能不可救藥的浪漫,甚至是妄想。


威脅和恐嚇那些挑戰或反擊中國不良幹預或影響的國家和實體,人間的和平世界在哪裏?關押維吾爾族穆斯林並鎮壓香港的民主抗議活動,人道的權威在哪裏?


事實上,當習近平警告說東升西降時,他對修昔底德陷阱這壹威脅說法的貢獻不小於任何人。


然而至少從正式文件看來,中國的政策仍深受共存和尋求影響力而非權力的影響。中國2019年的《國防白皮書》重申了對“和平發展”的承諾。它說,中國的發展 “對世界是壹個機遇”。


白皮書說,中國 “永遠不會追隨大國的腳步來尋求霸權”。習近平本人也談到了“新型的大國關系”。他將自己稱為全球化的倡導者,並概述了中美之間的“雙贏”合作模式。


我們該聽誰的?


習近平和拜登最近談到了避免沖突的必要性,並淡化了新冷戰的問題。中美兩國正在氣候變化問題上進行了合作,壹些人將此視為通向更大程度友好關系的壹扇窗。


政治學家徐誌群(Zhiqun Xu,音譯)抓住了中國戰略的復雜性。他說中國尋求為世界秩序而戰,但是“不破壞”世界秩序。它希望得到認可而不是發動革命。他警告說,我們“不應把美中競爭看作是壹場零和博弈”。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中國問題學者姜雲最近在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的《問與答》(Q+A)節目中哀嘆在中國問題的意見上缺乏多樣性。


她說,當前外交政策機構仍然被歐洲裔觀點所主導。正如她所說,這些聲音往往是“白人的”。


聽聽思想界華裔人士如何看待這種權力競爭,是值得的。我們從他們那裏聽到的還不夠多。


當然,我們都是自身偏見和歷史的俘獲。


值得回顧的是,修昔底德自己所處的那個大國戰爭時代的世界:“大多數人實際上不會花心思去找到真相,而是更傾向於接受他們所聽到的第壹種說法。”


谢选骏指出:ABC中文的这些白痴,说“美中關系邁入沖突軌跡,壹如當年的斯巴達和雅典”——这到底是敌对关系还是兄弟关系?因为斯巴達和雅典虽是死敌却又是希腊兄弟。而中美本来就是朝鲜战场的死敌,什么时候又变成了同族的兄弟?还是像“中苏”那样的“莫斯科——北京”的苟且兄弟?

2021年11月26日星期五

谢选骏:梭罗为何永远感恩



网文《亨利·戴维·梭罗》报道: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年7月12日-1862年5月6日),美国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废奴主义及自然主义者,有无政府主义倾向,曾任职土地勘测员。

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协助爱默生编辑评论季刊《日晷》。写有许多政论,反对美国与墨西哥的战争,一生支持废奴运动,他到处演讲倡导废奴,并抨击逃亡奴隶法。其思想深受爱默生影响,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1845年,在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自耕自食,体验简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以此为题材写成的长篇散文《瓦尔登湖》(又译为《湖滨散记》)(1854),成为超验主义经典作品。梭罗才华横溢,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多部一流的散文集,被称为自然随笔的创始者,其文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而《瓦尔登湖》在美国文学中被公认为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

其他作品有政论《论公民的不服从义务》(又译为《消极抵抗》、《论公民抗命》、《公民不服从论》)(1849)、《没有规则的生活》(1863),游记《马萨诸塞自然史》、《康科德及梅里马克河畔一周》、《缅因森林》等。《瓦尔登湖》记载了他在瓦尔登湖的隐逸生活,而《公民不服从》则讨论面对政府和强权的不义,为公民主动拒绝遵守若干法律提出辩护。

人物生平大事年表

1817年7月12日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镇,父为约翰‧梭罗;母为辛西娅‧梭罗。

1828年-1833年 康科德专校。

1833年-1837年 哈佛大学。

1837年 公立康科德中央中学教员。

1838年-1841年 与其兄约翰共同管理康科德的一所私立学校。

1839年 与其兄共游康科德与梅里马克河。

1840年 诗与散文发表于《日晷》 。

1841年-1843年 住在康科德爱默生家中。

1842年 其兄约翰突然死于破伤风。出版《马萨诸塞州自然史》。

1843年 出版《步向瓦修赛特》与《冬日的散步》;于纽约州的史塔腾担任爱默生子女家教。

1844年 在康科德与爱德华‧霍尔不慎引起森林火灾。

1845年-1847年 居住在瓦尔登湖岸的小木屋里。

1846年 游缅因州森林;因拒绝付人头税,入狱一夜。

1847年-1848年 在爱默生赴英讲学时期,住在爱默生家。

1848年 开始专业讲座生涯;出版《克特登与缅因森林。

1849年 出版《康科德与梅里马克河上的一周》与发表《论公民的抗争》;游鳕鱼角;其姊妹海伦死于结核病。

1850年 游鳕鱼角于魁北克省。

1853年 游缅因森林;发表部分的《加拿大的美国北佬》。

1854年 出版《瓦尔登湖》;发表《马萨诸塞州的奴隶制度》。

1855年 发表部分《游鳕鱼角》;游鳕鱼角。

1856年 赴纽泽西州珀恩安博尹附近的伊戈伍德社区调查。5~6月在日记中讨论森林乔木的演替。11月:与格里利论植物的自然发生。

1857年 游鳕鱼角与缅因州森林;发表《奇松库克》。

1858年 游新罕什布尔州的白山。

1859年 父亲约翰过世;发表《为布朗请愿》。

1860年9月20日在米铎萨克司农学会讲《森林乔木的演替》。于12月最后一次演讲《秋之色调》(在康乃狄克州的瓦特博里)并起草《野生果子》一文。

1861年 为复健与曼恩同游明尼苏达州。

1862年 整理早年的讲稿与散文,似乎对死期已有预感。并于5月6日逝于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镇。

详细事迹

1817年7月12日,梭罗出生于马萨诸塞州康科德;183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毕业后他回到家乡以教书为业。

1841年起他不再教书而转为写作。在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的支持下,梭罗在康科德住下并开始了他的超验主义实践。这时期,梭罗放弃诗歌创作而开始撰写随笔,起先给超验主义刊物《日晷》(Dial)写稿,之后各地的报纸杂志上都有他的文章问世。他在文学上是一个打破偶像崇拜的人。他难得感谢大学给他的益处,也很看不起大学,然而他实在得益于大学不浅。他离开大学以后,就和他的哥哥一同在一个私立学校里教书,不久就脱离了。他父亲制造铅笔,亨利有一个时期也研究这行手艺,他相信他能够造出一种铅笔,比当时通用的更好。他完成他的实验之后,将他的作品展览给波士顿的化学家与艺术家看,取得他们的证书,保证它的优秀品质,与最好的伦敦出品相等,此后他就满足地回家去了。他的朋友们向他道贺,因为他辟出了一条致富之道。但是他回答说,他以后再也不制造铅笔了。“我为什么要制造铅笔呢?我已经做过一次的事情我决不再做。”

梭罗重新继续他的漫长的散步与各种各样的研究,每天都对于自然界有些新的认识,不过他从未说到动物学或是植物学,因为他对于自然界的事实虽然好学不倦,对于专门科学与文字上的科学并没有好奇心。在这时候他是一个强壮健康的青年,刚从大学里出来,他所有的友伴都在选择他们的职业,或是急于要开始担任某种报酬丰厚的职务,当然他也不免要想到这同一个问题;他这种能够抗拒一切通常的道路,保存他孤独自由的决心,实在是难得的——这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辜负他的家人期望!

因为他完全正直,他要自己绝对自主,也要每一个人都绝对自主,所以他的处境只有更艰难。但是梭罗从来没有踌躇。他是一个天生的倡异议者。他不肯为了狭窄的技艺或是职业而放弃他在追求和行动上的大志,他的目标是一种更广博的使命,一种艺术,能使我们好好地生活。如果他蔑视而且公然反抗别人的意见,那只是因为他一心一意要使他的行为与他自己的信仰协调。他从来不懒惰或是任性,他需要钱的时候,情愿做些与他性情相近的体力劳动来赚钱——如造一只小船或是一道篱笆,种植、接枝、测量,或是别的短期工作——而不愿长期地受雇。他有吃苦耐劳的习惯,生活上的需要又很少,又精通森林里的知识,算术又非常好,他在世界上任何地域都可以谋生。他可以比别人费较少的功夫来供给他的需要。所以他可以保证有闲暇的时间。

他对于测量有一种天然的技巧,由于他的数学知识,并且他有一种习惯,总想深知他认为有兴趣的物件的大小与距离,树的大小,池塘与河流的深广,山的高度,与他最爱的几个峰顶的天际的距离——再加上他对于康科德附近地域知道得非常详细,所以他渐渐地成了个土地测量员。对于他,这职业有一个优点:它不断地将他领到新的幽僻的地方,能够帮助他研究自然界。他在这工作中的技巧与计算的精确,很快地赢得人们的赞许,他从来不愁找不到事做。他可以很容易地解决关于土地测量的那些难题;但是他每天被较严重的问题困扰着——他勇敢地面对这些问题。他质问每一种风俗习惯,他想把他的一切行为都安放在一个理想的基础上。

他是一个极端的新教徒,很少有人像他这样,生平放弃这样多的东西。他没有学习任何职业;他没有结过婚;他独自一人居住;他从来不去教堂;他从来不选举;他拒绝向政府纳税;他不吃肉,他不喝酒,他从来没吸过烟;他虽然是个自然学家,从来不使用捕机或是枪。他宁愿做思想上与肉体上的独身汉——为他自己着想,这无疑是聪明的选择、他没有致富的才能,他知道怎样能够贫穷而绝对不污秽或是粗鄙。也许他逐渐采取了他这种生活方式,而事先自己也不大知道,但是事后他智慧地赞成这种生活。

他于1847年9月6日离开瓦尔登湖,重新和住在康科德城的他的朋友兼导师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一家生活在一起。他决定研究自然史,纯是出于天性。

梭罗因肺病医治无效,病逝于1862年5月6日,时年仅44岁。当时在同时代人的眼中,他只不过是一个观念偏执行为怪异的人,一个爱默生的追求者而已。一直到世纪之交他及其著作才得到了广泛和深刻的认识。

人物特点

梭罗身材不高。很坚实,浅色的皮肤,健壮的严肃的蓝眼睛,庄重的态度——在他生命的后期,梭罗脸上留着胡须,与他很相宜。他的五官敏锐,体格结实,能够吃苦耐劳,他的手使用起工具来,是强壮敏捷的。而他的身体与精神配合得非常好,他能够用脚步测量距离,比别人用尺量得还准些。他说他夜里在树林中寻找路径,用脚比用眼睛强,他能够用眼睛估计两棵树的高度,非常准确;他能够像一个牲畜贩子一样地估计一头牛或是一头猪的重量。一只盒子里装着许多散置着的铅笔,他可以迅速地用手将铅笔一把一把抓出来,每次恰好抓出一打之数。他善于游泳,赛跑,溜冰,划船,在从早至晚的长途步行中,大概能够压倒任何乡民。而他的身体与精神的关系比我们臆度的这些还要精妙。他说他的腿所走的每一步路,都是他要走的。照例他路走得越长,所写的作品也更长。如果把他关在家里,他就完全不写了。

主要作品

著作列表

《康科德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周》(A Week on the Concord and Merrimac Rivers ,1849年)

《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 (Civil Disobedience ,1849年)

《马萨诸赛州的奴隶制度》 (Slavery in Massachusetts ,1854年)

《瓦尔登湖》 (Walden ,1854年)

《为约翰·布朗上校请愿》 (A Plea for Captain John Brown ,1860年)

《远足》 (Excursions ,1863年)

《缅因森林》 (The Maine Woods ,1864年)

《科德角》(Cape Cod ,1865年)

《马萨诸赛州的早春》(Early Spring in Massachusetts,1881年)

《夏》(Summer ,1884年)

《冬》 (Winter ,1888年)

《秋》 (Autumn ,1892年)

《杂录》 (Miscellanies ,1894年)

梭罗最初与最后的旅行(The First and Last Journeys of Thoreau ,1905年)。

代表作《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是19世纪美国作家梭罗的一部文学名作。作为他的主要著作之一,《瓦尔登湖》是梭罗在瓦登湖林中二年零二个月又二天的生活和思想纪录。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它向世人揭示了作者在回归自然的生活实验中所发现的人生真谛——如果一个人能满足于基本的生活所需,其实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

鉴于他的第一部书《康科德和梅里马克河上的一周》的失败,这一次他格外慎重,没有仓促出版而是静下心来重新写作,使之更加完美。在此后的五年里,他一次又一次地反复修改、补充、完善,有时为了使内容更加和谐统一,甚至将整个段落改动。在《瓦尔登湖》一书中,有许多篇幅是关于动物和植物的观察记录。梭罗在这里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观察鸟类、动物、花草和树木的变化,以致于使其同时代的人误将此书理解成一本有关自然的文献,而忽略了其中关于哲学的内容。其实,梭罗的贡献是建立在这两方面之上的。

在自然观察方面,他之前已经有诸如吉伯特·怀特(Gibert White)和詹姆斯·奥杜邦(John James Audubon)等人的自然著作问世。但是只有当梭罗的著作出版后,大家承认他才是自然随笔的创始者。在他之前描写自然界的作品,只是以“书信”、“插叙”和“杂志文章”的形式出现,报道他们对于自然界的发现。是梭罗使自然散文独立门户,赋予了它新的概念。如果我们把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关于鸟的段落与奥杜邦的《美国的鸟类》一书加以比较,不难发现奥杜邦的书仅仅是科学报告,而梭罗的文章则是关于自然的艺术创作。把关于自然的观察与体验详细地记录下来,并赋予通俗的哲学意义,这是梭罗的书真实可爱之处。梭罗积极倡导一种生活观念,一种与现代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对立的简朴的生活方式,他堪称超验主义的实践家。

《瓦尔登湖》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是美国现代文学中散文作品最早的典范之一。与其同时代的伟大作家们相比,此书的风格独特甚至比霍桑、梅尔维尔和爱默生这些天才作家们更富于20世纪散文的气息。这一特点具体体现于它的句子平铺直叙(straightforward),简洁(concise)和有观点(tothepoint),完全不像维多利亚中期散文那样散漫、用词精细、矫情和具体,也没有朦胧和抽象的气息。通过阅读此书,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这本写于19世纪的作品与海明威、亨利·詹姆斯等人的作品风格十分接近,只不过梭罗的风格更显得丰富而已。

梭罗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批评家,他的目的是揭露时代的弊端。指出人们自己正将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最终会导致生命的衰落。相对来讲,原始社会的人类生活较之现代更加幸福和充实。有的读者往往对梭罗有错误的印象,即他只是一个复古主义者,主张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放弃现代文明。可是我们应该注意到梭罗在瓦尔登湖边的林中独自生活了仅仅两年多一点的时间,这只占他生命的百分之五的光阴。而且在这段时间里,来来往往的访客从未间断。他自己也经常到村里探望家人和朋友。更重要的是,当他离开瓦尔登以后,还曾一再反对别人模仿他的行为。用他的话说他自己之所以到瓦尔登湖生活了一段时间,那完全是他个人的志趣爱好。如果说一个人向往简朴的生活,只要心诚,在哪儿都可以做得到,无论是在纽约、伦敦、孟买或东京。心中有“瓦尔登”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有意义、更有目的、更加幸福,这才是“瓦尔登”的真谛。梭罗本人回到康科德后继续过着简朴的生活,从事写作直至去逝。

对现代科技文明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享受,梭罗并不排斥,他只是批评我们没有很好地利用它,“弄巧成拙”(improved means unimproved ends),他这样评价。“我们接通了越洋的电缆,却用它询问阿德莱德王妃(Princess Adelaide)是否得了咳喘,并未用它交流人类的思想。我们建成了铁路,却坐着它去城里消磨时光。”从这点上看,梭罗对社会的意义并非仅仅在于批判,而更在于指导。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他会毫不犹豫地揭露,同时也负责任地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抵御今天这个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的引诱,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Simplify,simplify,simplify.”(简朴,简朴,简朴。)这是梭罗的口头禅。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是复杂的,但我们的知识使我们能够选择一种正确的生活方式,而且有足够的勇气将其他多余的东西摒弃,全然不顾同时代人如何对我们指手画脚。

梭罗短暂的一生中,他试图鼓励人们要简化生活,将时间腾出来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他通过自己的生活实验,告诉世人不要被纷繁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他认为:假如人们能过宇宙法则规定的简朴生活,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焦虑来扰乱内心的宁静。梭罗对工业文明、喧嚣社会挤压人类、侵蚀人性心怀忧虑,他认为人类只有过简单淳朴的生活,才能享受到内心的轻松和愉悦。原始、平淡的自然生活,适宜人们在其中进行观察、思考和写作。作者在瓦尔登湖畔追求孤独,实际上也是在追求深刻,他想在孤独的心境中对人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孤独催生了他的深刻思想。“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这是他的心里呼声。《瓦尔登湖》由此被认为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

梭罗是一个超验主义者,他相信人能凭直觉认识真理,在一定范围内,人就是上帝。人只要恢复孩童的天真无邪,就能在道德上升华。他主张人们放弃烦琐的日常生活方式,“简单,简单,再简单”,以提升生活的目标,使生活变的崇高。瓦尔登湖不仅是他生活的栖息场所,也是他精神的家园、心灵的故乡。瓦尔登湖是他在喧嚣的世界中寻得的一个幽雅僻静的去处。这个地方不仅给他提供了思考的空间,也给他提供了一种朴素淡泊的心境。他在这里观察、倾听、感受、沉思,并且梦想。“我含蕴着,并养育着珍珠,直到它的完美之时。”他声称要将独居湖畔孕育出的珍珠奉献到公共福利上来。

在许多人看来,他落落寡合,喜欢孤身独处。如果仅仅是这种认为,也许是对他的曲解。梭罗到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居住,不是避世,不是隐居,他反对过美国的奴隶制度,反对过美国对墨西哥的侵略,他倡导过“公民的不服从”的思想,他曾因拒绝交税而坐过监狱,单这些就可看出他也是积极走向人生的。梭罗注重生活的自由,他喜欢在大自然中过简朴生活,这是他对自由、对个人价值执着追求的表现。他并不在意某一种外在的生活方式,他只是想生活得随便、简单、自在。想到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时,他就来了,觉得住够了时,就又走了,没有任何的伪饰和造作。

在梭罗生前,他的名气并非很大,但随着时光的流逝,其声誉与日俱增,被誉为美国环境运动的思想先驱。《瓦尔登湖》出版之际,各个出版社纷纷约请著名作家为之写序。灯塔出版社(Beacon Press)出版的是平装本,里面有环保作家比尔·麦吉本(Bill McKibben)写的序言。普林斯顿出版社(Princeton)的版本里面有约翰·厄普代克(JohnUpdike)写的序言,他称“梭罗是一个隐居的圣人。”霍顿·米夫林出版社(Houghton Mifflin)出版的里面有关于瓦尔登湖的89幅图片,普利策奖获得者爱德华O·威尔逊(EdwardO.Wilson)为该书写序言。香布利出版社(Shambhala)出版的版本,上面有迈克尔·麦柯迪(Michael McCurdy)做的木刻封面。耶鲁大学的版本,里面有梭罗学会收藏品负责人杰弗里S·克拉姆(JeffreyS.Cramer)做的1634条评注。克拉姆认为《瓦尔登湖》是本关于一个英雄的书籍。“梭罗通过《瓦尔登湖》这本书,将哲学小册子难以达到目的的先验主义哲学思想,变成了处于迷惘状态的人们的生活指南。”

主要成就·超验主义

在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的支持下,梭罗在康科德开始了他的超验主义实践。梭罗放弃诗歌创作而开始撰写随笔,起先给超验主义刊物《日晷》写稿,之后各地的报纸杂志上都有他的文章问世。他是一个超验主义者,他相信人能凭直觉认识真理,在一定范围内,人就是上帝。

生态主义

梭罗除了被一些人尊称为第一个环境保护主义者外,还是一位关注人类生存状况的生态主义哲学家。1845年7月4日梭罗开始了一项为期两年的试验,他移居到离家乡康科德城(Concord,原意“谐音”)不远,优美的瓦尔登湖(Walden)畔的次生林里,尝试过一种简单的隐居生活。

他向《小妇人》的作者露意莎·梅·奥尔柯特借了一柄斧头,就孤身一人,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自己砍柴,在瓦尔登湖畔建造了一个小木屋,并在小木屋住了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的时间。出版于1854年的散文集《瓦尔登湖》详细记载了他在瓦尔登湖畔两年又两个月的生涯。虽毕业于世界闻名的哈佛大学,但他没有选择经商发财或者从政成为明星,而是平静地选择了瓦尔登湖,选择了心灵的自由和闲适。他搭起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过着非常简朴、原始的生活。来到瓦尔登湖畔之后,他认为找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模式。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梭罗自食其力,他在小木屋周围种豆、玉米和马铃薯,然后拿这些到村子里去换大米。完全靠自己的双手过了一段原始简朴的生活。

废奴主义

在瓦尔登湖生活期间,因为梭罗反对黑奴制(Negro Slavery),拒交“人头税”而被捕入狱。虽然他只在狱中蹲了一宿就被友人在未经他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替他代交了税款保其出狱,但这一夜却激发他思考了许多问题。出来后曾有一些市民问他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许多人宁愿坐牢也不愿意交税。为解释这一问题,他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写成了著名的政论《抵制国民政府》(Resistance to Civil Government,后改名为Civil Disobedience,《论公民的不服从》)。他所宣传的这种依靠个人的力量,“非暴力抵抗”的斗争形式对印度的甘地和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研究自然史

他决定研究自然史,纯是出于天性。他承认他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一条猎犬或是一头豹,如果他生在印第安人之间,一定是一个残忍的猎人。但是他被他那麻省的文化所约束,因此他研究植物学与鱼类学,用这温和的方式打猎。他与动物接近,使人想起汤麦斯·福勒关于养蜂家柏特勒的记录:“不是他告诉蜜蜂许多话,就是蜜蜂告诉他许多话。”蛇盘在他腿上;鱼游到他手中,他把它们从水里拿出来;他抓住山投鼠的尾巴,把它从洞里拉出来;他保护狐狸不被猎人伤害。我们这自然学家绝对慷慨,他什么都不瞒人:他肯带你到苍鹭常去的地方,甚至于他最珍视的植物学的沼泽那里——也许他知道你永远不会再找到那地方,然而无论如何,他是愿意冒这个险的。

影响评价后世影响

梭罗对美国文明的独立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他的《论公民的不服从》对美国民主主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列夫·托尔斯泰在1900年读到这篇文章,对它崇拜不已。圣雄甘地在南非当律师时,宣读这篇文章为触犯了种族歧视法规的印度人辩护。甘地深受梭罗的影响,成了一位终生非暴力反抗和消极抵制非正义权势的典范。通过甘地,梭罗的主张变成了政治活动的工具。后来在二十世纪,年轻的马丁·路德·金也深受甘地的影响,梭罗的主张便在美国民权运动的思想基础中得到了新生。

进步意义

梭罗的进步意义至少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他关于生活意义的思考与阐示,另为一种新文体的建立。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感受到物质文明给人们带来的“先进”,为机械化生产带来的高速发展而倾倒,对物质的追求日益显露。商品化时代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任何精神信念在这强大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大潮中都变得苍白无力不堪一击。

面对这种现象,许多学者、思想家和其他一些仁人志士都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疑虑:难道资本主义商品化社会就是我们人类的理想家园吗?难道现实中的金钱社会就是我们的精神归宿吗?带着这种种疑虑,梭罗——这位先验主义思想家独自一人住进了离康城不远的湖畔林中。在那里,他虽然只住了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的时间,但其意义却相当深远。在那两年多的时间里,梭罗自食其力,完全靠自己的双手建屋取食过上一种原始简朴的生活。他要通过自己的实践向世人证明,人们完全不应该将时间倾注于无休止的物质追求方面,而应当将少量的时间用于谋生而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精神探索。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梭罗正是带着对现实生活的怀疑才来到林中投入这种实验生活的,他并非存心抵制现代文明。他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验告诉人们不要为繁杂纷乱光怪陆离的资本主义商品社会所迷惑,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其实当年梭罗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个年仅30多岁的年青人。与其他大多数人相比,只不过他更善于思考,不甘心将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花费于生计。他赞同“先验论”的主张,提倡人们将更多的时间从事自己所喜欢的事业。他用自己在瓦尔登湖的实践向世人证明了这样一个现实,即人们的确将生命的意义搞颠倒了。

文学贡献

梭罗对人类文明的第二个贡献是他对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相当突出的成绩。在早期的美国文学作品中,他的《瓦尔登湖》一直被后人奉为美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与其同时代的天才作家霍桑、麦尔维尔和恩师爱默生相比,他的散文似乎更具备20世纪的风尚。

梭罗的文字明白晓畅、简练准确,完全没有维多利亚时代的涣散、抽象、隐晦和伤感的情调。在这一点上,后来的海明威、亨利·米勒都继承了他的风格。在行文中梭罗注重使用地方语言,特别是双关语等,使自己的作品产生出一种“讽剌幽默”的意味,使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诸如斯威夫特、伏尔泰、马克·吐温和肖伯纳等人的风格。比如,在“抵制国民政府”一文中他写道,“我实难接受如此信条,即愈小之政府乃愈佳之政府。广推其意,岂非取缔政府为上善之策”。

梭罗代表的是一种精神,而并非仅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梭罗的天才如果仅只是沉思性的,他是适于这种生活的;但是他这样精力旺盛,又有实际的能力,他仿佛天生应当创造大事业。他进行的研究,规模非常大,需要有极长的寿命才能完成,所以当梭罗静悄悄地逝世时,美国还没有知道——至少不知道她失去了多么伟大的一个国民。这似乎是一种罪恶,使他的工作没有做完就离开了,而没有人能替他完成;对于这样高贵的灵魂,又仿佛是一种侮辱——他还没有真正给他的同侪看到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就离开了人世。但至少他是满足的。他的灵魂是应当和最高贵的灵魂做伴的;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学完了这世界上一切的才技;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学问。有道德的,爱美的人,一定都是他的忠实读者。

人物名言

1、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

2、如果一个人和他的同伴没有保持步伐,也许是因为他听到了另一种鼓点。就让他按他自己的步伐前进,无论他走得多快、多慢或多远。

3、一个有时间增加他灵魂的财富的人才能真正享受闲暇。

4、善良是唯一永远不会失败的投资。

5、灵魂的必需品并不需要用金钱来购买。

6、人类已成了他们的工具的工具。

7、我们能够爱的人,我们也能恨他们。而其余的人,则对我们无关紧要。

8、即使在天堂,挑刺的人也会找到刺。

9、许多人钓了一辈子的鱼,却不知道他们钓鱼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鱼。

10、等到我们迷失了,我们才会开始了解自己。

11、多余的财富只能买来多余的东西。

12、大多数的奢侈品和许多所谓的生活便利品,不仅不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对人类的进步是一种阻碍。

13、绝对而言,财富越多,美德就越少。

14、充满自信地追求你的梦想!去过你梦想中的生活。当你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简单,宇宙的法则也会变得简单。

15、我们的生活都被耗费在细节上……简单,再简单。

16、不要回头看,除非你想走回去。

17、任何事物的代价等于你用多少生命去换取它

18、你必须活在当下,乘着每一个波浪前行,在每一刻找到你的永恒。傻瓜站在他们的机会之岛上寻找另一片陆地。没有别的陆地,除了这一生,没有别的生命。

19、爱就是试图去将梦中的世界变为现实。

20、生命并没有价值,除非你选择并赋予它价值。没有哪个地方有幸福,除非你为自己带来幸福。

21、我们最真实的生活是当我们清醒地活在自己的梦中。

22、当我们从容不迫而睿智,我们就知道,只有大事和有价值的事才是永久的和绝对存在的,而细微的害怕和愉悦只是真实的阴影。

23、最大的收获和价值远不能受到人们的赞赏。我们很容易怀疑它们是否存在。 我们很快把它们忘记了。它们是最高的现实。也许最惊人、最真实的事实从来 没有在人与人之间交流过。我每天生命的最真实的收获,就像朝霞暮霭那样难 以捉摸,无法言传。那是我抓到的一点儿星尘,一片彩虹。 

人物情感

1839年7月,17岁的少女艾伦.西华尔一家从马萨诸塞州的基尤特(Scituate)迁到位于该州东北部的康科德镇。在那个只有5000人的小镇,艾伦很快认识并拜访了梭罗一家。那时梭罗毕业已有两年,在一所小学校从事着教师的工作。显然梭罗意识到艾伦的到来对他意味着什么。在1839年7月25日的日记里,他写道:“爱情是没有法子治疗的……除了更深地去爱!”写上这句话时梭罗可能还不知道他的哥哥——与他在同一所学校教书的约翰,也喜欢上了可爱的艾伦。不过兄弟俩平静的性格不会允许他们发生任何争吵,不久后都共同接受了这一事实。而同时被两个男孩喜欢的艾伦也充满了快乐。她接受了兄弟俩去游览大自然的邀请。1840年,身为兄长的约翰首先向艾伦表示了他的爱慕之心。但他很快伤心不已,因为艾伦断然地拒绝了他。之后,梭罗以自己的方式去争取也属于他的权利。他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求爱信。他企望待遇会有所不同,但艾伦的回信笔调冷漠。不久,艾伦嫁给了一个牧师。

1842年1月,约翰在一条皮子上磨剃刀片时不小心将左手中指划破,病菌迅速蔓延,发展成了破伤风。十天之后,约翰溘然长逝。梭罗伤心欲绝,三个月闭门不出。

哥哥的逝世和艾伦的拒绝成为梭罗一生的痛。从此梭罗再也没有爱上过任何人。

人物评价

在世的时候,梭罗的政治文章并没有太大的回响,他的同代人视他为自然主义者,而不是激进分子。他毕生仅出版了《瓦尔登湖》和《在康科德河与梅里麦克河上一周》,两本书的主题都和自然有关。然而,他留给后世的作品影响了很多名人,包括像圣雄甘地、约翰·肯尼迪和马丁·路德·金这样的政治家,还有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

1906年,圣雄甘地在南非进行民权运动时,读到《瓦尔登湖》。他为了反种族歧视和平反抗而入狱,在狱中他读到《论公民的不服从》,并且受到启发。他为此发表了梭罗的书介,并称梭罗为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贤人。 他后来说:"梭罗的理念对我影响很深,我采用了很多,而且向每一位争取印度独立的同胞推荐这本书。我甚至以《论公民的不服从》来为我们的运动命名。"

马丁·路德·金在他的自传里提起,1944年他首次阅读《论公民抗命》而接触到非暴力反抗的概念。他在自传里写道:

为了阻止奴隶制度的版图扩至墨西哥,梭罗因反对这场不义之战,拒绝缴税而入狱。我由此知道了非暴力反抗的原理。他提倡不和恶势力妥协的理念使我震撼不已,让我一读再读。

我开始相信,不向恶势力妥协是一种道德责任,就和行善一样。没有人比亨利·戴维·梭罗更传神更热诚地表现这个想法。藉由他的文字,见证他的为人,我们传承了这一种具原创性的抗议方式。梭罗的教诲在公民运动中重燃,甚至比以前都还热烈。梭罗倡导一个正直的人不应忍耐不义之事,而是要坚持对抗邪恶,无论场合地点,在全国各地的抗争运动,其实都是梭罗理念的延续。


谢选骏指出:在美国和当今的世界,梭罗是一位多少受到神化的人物。在感恩节期间,流行着他的一张语录卡片,上面写着 "I am grateful for what I am and have. My thanksgiving is perpetual. "(我很感激我现在所拥有的。我的感恩是永恒的。)但其实这不完整,省略了紧随的一句 "It is surprising how contented one can be with nothing definite - only a sense of existence."(令人惊讶的是,一个人在没有确定的东西——只有一种存在感的情况下是多么满足。)我没有看到梭罗对此的进一步解释。那么,梭罗为何永远感恩呢?我想,那也许是一种绝对哀痛的表示——对于他和哥哥约翰兄弟二人同时爱上少女艾伦却先后遭到对方拒绝的尴尬……对于梭罗的哥哥约翰的离奇死亡……对艾伦很快嫁给一个牧师……由于梭罗后来终身未婚,所以他的全部著作,也许,就是对此作出的反应——“梭罗以自己的方式去争取也属于他的权利。他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求爱信。他企望待遇会有所不同,但艾伦的回信笔调冷漠。”梭罗为何永远感恩?因为这样他就知足常乐了。

谢选骏:诺贝尔奖黔驴技穷

《美诺贝尔奖得主:从未料到会有中国这样的对手》(凤凰网 2024-05-01)报道: 日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克林顿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接受了英国《金融时报》专访。该专访文章于4月29日发布。 谈及近年来的中美贸易摩擦时,斯蒂格利茨指出,问题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