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3年1月20日星期五

谢选骏:台湾政府仍属马列主义黄俄



《香港移民潮:港人在台湾陷法律、国安困局 “二次移民潮”是否陆续有来》(李澄欣 BBC中文记者 2023年1月20日)报道:


随着台湾收紧相关移民政策,大批在台港人“二次移民”到西方国家,BBC中文访问多名当事人和学者,了解他们移居台湾的困难,并结构背后的政治角力。


阳光明媚的冬日下午,台中一群香港人相约聚餐,他们席间谈论的不是台湾新生活的点滴,而是互相交代何时离开台湾。


座上五人是2019年后移居台湾认识的,当中只有一人成功取得台湾身分证,另外三人已申请BNO签证也就是“英国国民(海外)签证”,准备“二次移民”到英国,还有一人正在考虑。


“在这边认识的香港人,这一年都走得七七八八了。”农历新年后将离开台湾的汤小姐黯然道。“或许这就是台湾政府想见到的结果吧。”


他们大部分是“投资移民”,根据《香港澳门居民进入台湾地区及居留定居许可办法》,港人投资新台币600万以上、经中央目的事业主管机关审查通过,就可申请在台“居留”,居留满一年可申请“定居”入籍,即取得身分证和护照。


汤小姐在香港是钢琴老师,2019年“8·31太子站事件”后决心移民台湾,2020年10月获批居留后移居台中,投资当地一家西餐厅,一年多后符合资格可申请定居,她却在2022年中决定终止营运,正在处理关店撤资手续,办完就去英国。


“我连申请定居都觉得费事了,因为看到太多香港人被移民署玩死。既然台湾政府不欢迎我们,我也不想拖下去了。”她对BBC中文说。


台湾“九不得”文件误植的寒蝉效应 “有这想法已经很可怕”

陆生港人移民台湾受挫,陆委会称涉“国安”和“假投资”

香港国安法下爆发“移民潮” 三名教师离开与留下的选择

可“居留”但不可“定居”?


香港政局动荡引发移民潮,自2020年7月1日以来,香港居民经机场离港的净移出数目超过40万人。


2019年香港爆发“反送中运动”,2020年北京主导制定并推动实施《国安法》,引发大规模移民潮,不少人选择到同文同种、地理上最近香港、移民成本较低的台湾。


根据台湾内政部移民署统计,2019年来台居留港人有5,858人、定居1,474人;2020年居留10,813 人、定居1,576人;2021年居留11,173 人、定居1,685人。


从上述数字可见,尽管过去三年来台居留人数倍增,获批定居(取得身分证)的人数仍维持在每年千余名的水平。BBC中文向台湾陆委会查询港澳居民在台定居人数是否有固定名额,当局不予置评。


“收到居留申请,(政府)已经知道一年后会有多少人申请定居,那你为什么在批居留证的时候不先控制数量呢?如果早知道一年后都无法定居拿身分证,我们自己会重新评估,可能当初就不选择来。”三个月前已“二次移民”到英国的阿咏说。


现年39岁的她本身任职设计师,2020年初获批投资移民后,卖掉香港的资产,到台湾设立网店售卖日用品和自家设计的文创产品。


她带同3岁和5岁的小孩一起居留,计划一年多后拿到定居身分,再申请丈夫依亲团聚。她说台湾在疫情期间封关,丈夫无法入境探望,她在异乡经营生意的同时独力照顾年幼子女,“一个人处理所有事,我觉得自己老了十年,虽然很辛苦但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捱,死撑下去”。


她撑到2021年9月递交定居申请,以为很快有结果,怎料超过半年音讯全无,每次向台湾移民署询问审批进度都没有明确答覆。“他们做事很官僚,每个职员的讲法都不同,有的说现在就是要等那么久,你自己想清楚吧。那到底审批机制是什么?我哪里做错了?为何会拖那么久?其实你不批没关系,讲清楚就好,但现在连一个理由都不给。”


她说在等待过程中陷入自我质疑、愤怒、委屈、沮丧,曾在子女面前情绪崩溃,她意识到是时候结束漫长的煎熬,遂于2022年3月取消定居申请并回到香港,半年后举家搬到英国诺丁汉。


“我这辈子讲起都可能会哭,那种压力外人很难体会。”她回想过去两年的经历时忍不住激动落泪。“我以前好喜欢台湾,拿毕生积蓄来过新生活,最后看清楚这个地方的真面目,好像发了一场恶梦。”


“移民”是错误理解


本身是香港人的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公共行政学系教授苏伟业向BBC中文分析,一般港人对“移民”台湾的认知,与台湾政府设计的制度之间有极大落差。“香港人以为来台湾跟去英国、加拿大一样,你让我来就表示给我移民,但其实来台湾不是移民,你是来设籍——因为未‘台独’、未修宪,法律上你也是国民,只不过是没有户籍。”


根据中华民国《宪法》第4条,“中华民国领土,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经国民大会之决议,不得变更之”。过去的中华民国体制视香港华籍居民为“国民”、“侨胞”,可申请“华侨身份证明书”,设籍及移居条件非常宽松。


1997年台湾赶在香港主权移交前三读通过的《香港澳门关系条例》(简称《港澳条例》),香港定位不再是侨区,港人从“海外华侨”变成“港澳居民”,但宪法上仍是“中华民国国民”,移居台湾者不用经过“外国人”的“归化”程序,只需“定居”取得户籍,拿到身分证也不用放弃香港身分,因为法律上本来就不承认。


香港《国安法》或影响台湾《港澳条例》与台港关系


苏伟业移居台湾20年,他指台湾移民署的实际做法和“九七”前差别不大,港人来台湾基本上等于华侨来设籍,只是政府设了很多关卡让人无法工作、享受福利、投票。“他在行政上分了投资、专业、就学等等的类别让你进来,你填这张表格进来,就用这个方式决定未来定居的问题。那些分类很细也很不透明,连移民署职员也搞不清楚。”


他表示,港人用“移民”的逻辑理解台湾制度,加上过去十几年来赴台投资移民的港人,住满一年后申请“定居”通常一两周就获批,形成了港人的合理期望(legitimate expectation)。但他说台湾根本不是这么想,制度上沿用“居留”、“定居”两阶段,两者没有必然关系,造成巨大期望落差。


“官员不懂做生意的,他们设了门槛叫人投资600万台币、聘请两个员工,可以说是叫人亏本,但香港人也愿意做,因为预算了亏一年就可以拿定居,结果一年后你才跟他讲原来不能定居,那他一定不高兴。”


此外,法例上居留权和工作权割裂,不论是投资移民还是专业移民,来到台湾也不能工作。台湾陆委会去年曾批评这批港人“大多数在台游山玩水,未能贡献专业能力”,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就业许可。


苏伟业这样总结一连串乱象:“简单来说,台湾没有移民政策,只有移民法规、移民行政,不像西方国家吸收移民有完整的配套。台湾没有官员专责制定移民政策,移民署只是内政部属下的三级行政机关,级别很低,只有执行权没有决策权。”


“拖字诀”让港人知难而退


现时每年有逾万港人移居台湾,但获批定居、可取得身份证的人数维持在千余人的水平。


2019年后大量港人涌入台湾,当局随即收紧投资移民的门槛,以往只需在台投资经营一年,没有列明要开实体店或聘请员工,但2020年初台湾当局宣布新规定,要持续投资并营运至少三年,期间须设有实体办公处所和聘任两名以上台湾员工。


有申请人在获批居留时用“旧制”,到申请定居时当局却以“新制”的标准溯及既往,甚至临门增加条件。


钢琴老师汤小姐是最后一批“旧制”移民,她说同期有几位朋友经营网上生意,到申请定居时被质疑网上赚钱方式、为何没有实体店等,也有人投资了实体店,被质疑为何没有亲自打点生意,甚至有亲自打理实体店的都被百般刁难。“半年之内听说了移民署各式各样的否定,令我开始担心。”


她说准备申请定居时,才得悉台湾移民署突然加了条款,要多做一份财务报告,她形容当局“搬龙门”(朝令夕改),遂放弃申请定居。“设定好游戏规则,大家一起来参与,但他不停改规则,我完全无say(无发言权)。我当初离开香港就是因为觉得规则被人任意改了,很没保障,但现在我好像由一个没有选择的地方,跳了去另一个没有选择的地方。”


除了明文变更,还有不明文的国安审查,许多港人说在申请定居时被“加监”(申请悬而未决),原因不明,猜测是大陆出生、曾在中资企业打工、任职香港的公营部门,或纯粹是每年定居限额已用尽。据悉审查时间短则半年,长则超过一年甚至两年,而且没有公开准则或时间表,让人难以预算。


42岁港人陈先生在新北市板桥开港式咖啡厅,他一家四口在2021年初居留台湾,2022年3月入纸申请定居,被要求2023年5月再补件,他认为台湾法治程度比想象中低。“我照着你白纸黑字写的条例做足所有事,到审批一刻竟然才说有其他考虑,这种做法香港人很难接受。”


他慢慢观察到这是两地文化差异,香港讲求“法理情”,台湾则是“情理法”,他为了通过审批也尝试融入“人治”的办事方式,参加活动主动接触陆委会、移民署的高级官员打好关系,“不断告诉他们我很有诚意”。


专门研究宪法及移民法的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法律系教授廖元豪向BBC中文指出,港人在行政上屡遇挫折,是因为台湾针对港人移民标准没有法律(legislation),只有法规(regulation)——《港澳条例》是法律,但因涉及主权和边境管制,条文写得空洞,充满无固定条款(open-ended provisions),实际上如何处理港人定居问题,是依照《香港澳门居民进入台湾地区及居留定居许可办法》,即台湾内政部发布的法规。


“当法律没写清楚,甚至法规也不清晰,那就是承办的那位公务员说了算,政府机关掌握很大裁量权(discretion),任意专断(arbitrary)、互相矛盾的情况很多。”


他认为,《港澳条例》因政治敏感难以修法,但政府应该修订行政命令,至少要把申请条件写清楚。“当然,政府可能就是故意留白,让自己有很大弹性。可是也使得申请的港人非常不确定,好像都要等待政府的恩惠。现在他不想直接拒绝港人,就用拖的方式让你知难而退。”


国安审查与“假投资”


香港《国安法》生效后,台湾政府认为香港地位被根本性改变而危害台湾安全,加强国安审查。


按照投资移民的流程,投审会对申请人进行投资许可审核,批出“投审函”,申请人汇入600万台币及成立公司后,再由移民署批出“居留证”,一年后审核“定居证”申请。


这三关原本由行政部门自行负责,2019年后加入陆委会和国安单位共同开会“联审”。


有不愿具名的移民顾问公司负责人向BBC中文透露,2022年3月起几乎没有成功获批定居个案。“现在上万人在轮候,但政府一个月只开一次会做联审,即是一年才12次会。如果有心,怎会拖那么慢?”


台湾陆委会回应BBC中文查询时指,主管机关召开之审查会“原则每月召开一次,但会视案量弹性调整”,强调“只要查无国安疑虑,即会予以许可”,另投资移民涉专业查核,实务上多数案件因文件不齐备,影响审查期程。


陆委会也表示,移民署屡发现有港人取得身分证后,旋即撤减资、停业、设立纸上公司轮流投资、由移民公司协助提交假性商业契约及单据、在港有工作仍未辞职,甚至撤资后申请低收入户救济等,“凡此乱象,均有违我投资移民政策之本意及预期效益,部分案件暂予保留观察”。


咖啡厅老板陈先生认为,取得身分证后撤资并不代表不再贡献台湾,希望官员能从营商的实际角度看问题。“保留外资身分会有很多限制,例如我一定要按照原先的投资计划书经营,不能随便开新业务或卖新产品。其实我心里有些想法想试,也想投资其他人的店,但这些都要等到拿身分证、转本地资才能做。”


钢琴老师汤小姐则指,明明是台湾移民法规没写清楚“投资”的定义,法律也没有规定拿到身分证后不能撤资,“现在是放大‘假投资’来指控我们”。


台湾政府规定投资移民港人须实体营运三年,至少聘请两名本地员工。


协助在台港人的台湾公民团体工作者、不便公开全名的李小姐表示,移民署职员与商业世界很脱节,对于“投资”和“工作”的理解狭隘。“例如他们会觉得开一家店至少一周要营业几天,一定要用哪一类批发商,你不符合他内心的假设就会被怀疑是假投资。或者你把公司设在商务空间,他们就觉得好大嫌疑。”


不具名的移民顾问直言,台湾官方口中的“假投资”,其实是指“为了移民而投资”。“他现在想要的是纯粹来投资的人,近期有零星个案获批,都是带了很多钱来开几家分店、本身在香港就做生意的,那些人不太在乎移民与否。”


这位移民顾问说,在目前政治气氛和国安危机下,不只一般的投资移民不过关,连专业移民、依亲移民、侨生移民也都碰壁,“好像是对香港人的全方位打压”,最讽刺的是“更有国安疑虑”的大陆配偶申请居留和定居都比港人顺利。“我们帮陆配办理,跟着程序走很快就办好,香港人就用各种理由拖。我现在接到新的香港客户,都劝退他们不要来。”


对此,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林宗弘强调,陆配婚姻移民与港人投资移民不能相提并论,前者要在台湾住满6年才可申请定居入籍,后者住满一年便可,“在法律上已经很宽松,如果在行政上不严格处理,很多政治人物会担心中资扮港资渗透台湾”。


蓝绿、两岸政治角力


香港人曾出席蔡英文造势晚会,呼吁支持民进党执政。


三年前的“反送中运动”民进党高调挺港,蔡英文在总统大选宣传片使用香港示威与台湾日常生活的对比画面呼吁选民投票,其造势晚会到处可见香港青年挥舞黑色示威旗,和群众一起呼喊“蔡英文冻蒜”。


钢琴老师汤小姐形容,当时觉得台港两地“好像同步呼吸”,到了台湾才发现制度不友善,陈先生也说民进党的宣传和公关太厉害,“来到才知道是美丽的误会,傻猪了”。阿咏表示,原以为台港民众是守护民主、反抗极权的同路人,“没想到2019年之后过来,他们把我们当成中共间谍”。


台湾法律学者廖元豪表示,执政民进党作为本土主义的政党相对排外,港人忽视了选举政治的复杂性。“以为政治上声音大就等于挺,其实是唇亡齿寒,只要让中国共产党很尴尬的,(民进党)都会喊很大声,那只是政治修辞,最终能否化为实质政策还是看选票。‘挺港’有选票,但接收港人能增加选票吗?不。那政府就没兴趣。”


加拿大约克大学副教授沈荣钦解释,民进党内有不同派系,开会时依照实力说话。“派系实力够大就可以站出来主张或反对一件事情,就算今天你蔡英文是总统、党主席,也不是你说话大家都会听,民进党里面没这回事。”


学者指台湾对港人移民的政策受政党政治影响。


台湾陆委会曾拟在2022年5月公告修例,进一步放宽港人来台就业五年可申请定居,但遭到林静仪、蔡易馀等数名民进党立委极力反对,认为港人太轻易能取得身份和投票权,担心中国透过港人进入台湾做政治渗透,有关修正案胎死腹中。


沈荣钦认为事件反映行政机关对港人移民有善意,但因为港澳人民的法律地位模糊,各个想要论述的人都可以从中抓到想要的元素,加以编排和论述,“一涉及到统独问题就很难讨论”。


他说,某些独派认为以往民调显示大部分港人不支持“台湾独立”,甚至对此存有敌意。“他们(独派)担心这些香港人过来,是不是会稀释了台湾人对独立支持的愿望?所以他们主张对港人有更严格的审核,宁可有更多越南、印尼、菲律宾移民来,因为他们不会对国家认同与统独有很强的定见。”


假如2024年总统大选出现政党轮替,台湾政府对港立场会否有变?沈荣钦认为行政上会宽松一点,但政策上还是会回归到现实利益与选票。“今天国民党在《港澳条例》上百分百支持与政府不同的意见,很大部分是因为党派对立,如果换他执政,不要期待他会做在野时说的事情,因为他们也担心港人过来不是投他们的票,或是你过来会激怒他们在地的选民,反而让他们丧失更多选票。”


除了台湾内部的政党政治,台港关系也遭受两岸冰封的池鱼之殃。台湾淡江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张五岳形容,以前香港在两岸三通前扮演重要的中介角色,甚至“九二共识”也是在香港进行的,如今北京、台北关系紧张,香港也首当其冲,“甚至台港关系还不如两岸关系”。


他解释,目前两岸“小两会”,即台旅会(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及海旅会(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均有派驻官员,台湾驻香港办事处官员却因拒签港府要求的“一个中国原则承诺书”而无法续留,只剩下港籍雇员,“北京不会逼台旅会的台湾官员签承诺书,反而香港做得更多”。他认为台港关系能否缓和,将取决于北京中央政府及港府的态度,短期内并不乐观。


台港对立情绪升温


2019年台湾学生曾多次上街声援香港示威者。


政治僵局下,在台港人家庭在无尽等待中饱受情绪困扰。现已定居英国的阿咏说,孩子因为她在台湾时情绪失控,留下了心理阴影,“那时候我很凶,吃饭掉了一粒饭都发疯地骂他们。我从来不打小孩的,但有次忍不住推他们下床,他们之后对着我很害怕,我非常内疚。”


钢琴老师汤小姐说,有半年几乎天天失眠,即使白天约朋友爬山、打球放松,晚上回到家还是睡不着,“心理压力很大,觉得前路茫茫,很忐忑不安”。


开咖啡厅的陈先生也说,在台湾的快乐指数10分满分只有3分,过去一年和家人都心情焦虑,太太经常失眠,他就常常清晨五点惊醒,“想到数字、经济压力就醒了,因为每一日的等待都在烧钱”。


排山倒海的压力在网上化为骂战,有港人批评台湾执政党“过桥抽板”、“吃人血馒头”、“骗香港人的血汗钱和时间”;另一边厢,台湾网民也指责港人情绪勒索,认为“台湾没有欠香港人”、“不喜欢就滚回香港”,并强调“香港人就是中国人”。


长期协助在台港人的公民团体工作者江旻谚告诉BBC中文,这大半年台港民众的对立情绪升温,参杂了新仇旧恨的成见。“很多台湾人对香港的印象还停留在七八十年代,觉得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文化沙漠,港人都很自私势利,有的人那时候还可能跟香港人做生意被骗钱,打从心里就不信任港人。直到这几年才更多台湾人看到港人追求民主自由、更立体的一面。”


另一名公民团体工作者李小姐表示,有些极端台派很排外,他们只是台湾社会的少数,但在网路上声音最大,很多在台港人看到就有被排斥的感觉,会很焦虑。她质疑背后有网军操作,“可能是中共的网军,也可能是民进党的网军、国民党的网军,挑拨台港矛盾”。


她认为,仇恨言论在网上燃烧,归根结底是台湾作为一个新的民主社会,还是很排外,“大部分人都没准备好欢迎移民”。她说过去一年与十几个“二次移民”的港人家庭道别,身为台湾人她感到失落,“我们没有好好珍惜这些人才”。


台湾欢迎移民吗?


台湾面对少子化危机,未来将需要更多新移民。


法律学者廖元豪表示,尽管台湾绝大部分人都是移民后代,但台湾在法律制度上并不是移民国家,对待移民是用边境管控(border control)的心态。“香港人只是冰山一角,一个国家怎么对待移民,反映了那个国家的精神、眼光和心胸。”


他在解构台湾社会排外的历史脉络时说:首先,台湾历经几个正式政权,从清朝、日本到中华民国,都没有“移民国家”的精神,设计出来的法律自然欠缺移民观念;其二,冷战后台湾与大陆长期军事对立,台湾政府想的都是安全防卫,不会想到打开国门;其三,台湾民族主义者有原生倾向(nativism)甚至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有点像美国白人的心态,爱称自己是nativist(本土主义者)”,这种态度对外来人并不友善。


专门研究民族主义的台湾东吴大学政治系助理教授陈方隅则解读,台湾社会仍有“党国体系”的遗绪,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后实行威权统治,强调“大中国”观念,要回到大陆发展,并没有海洋观念,甚至禁止民众上山下海的活动,不鼓励冒险精神。“台湾明明就是个岛国,但大家不觉得自己是海洋国家,而党国体系培养服从的人,我们最大的产业是代工,只需要安心听命的劳工,这都形成了保守排外的意识形态。”


不过在少子化危机下,台湾人口连续三年负成长,还有排外的本钱吗?学者沈荣钦指出,台湾每年引入的移民数目占总人口仅0.13%,相比加拿大的1%非常落后,必须急起直追。“首先要把移民政策的大框架搞清楚,我们每年需要多少人?需要什么人?再来检视港人移民问题,如果认为《港澳条例》过时就修法。我们不能只看国家安全,也要考虑台湾的长期发展——少子化是另外一种国安问题。”


社会学家林宗弘预料,台湾政府未来将对东南亚、东北亚国家开放移民,但对中国收紧,香港夹在中间很尴尬,将视乎地缘政治及两岸关系走向。“如果两岸军事冲突,对港政策一定紧缩,港人来台也要一起面对这个不确定性,抵抗中国的威胁。”


在长远移民政策出台之前,多名学者都提倡短期内应参考新加坡等地,针对港人在“定居”身分前增设没有投票权的“永久居留”身分,这将有助缓解制度下的冲突,既能让港人安心在台生活,又可排除国安疑虑和解决内部政治压力。


知情人士透露政府内部已经就此讨论,BBC中文向台湾陆委会查询政策修订的时间表,当局表示“由于中共对台‘文攻武吓’始终不断,部分国人认为香港‘一国两制’渐遭侵蚀,且受到中共渗透、控制日深,因而对相关放宽措施有所疑虑”,台湾政府未来将凝聚社会最大共识,在兼顾国安的前提下推动相关修法。


香港移民潮持续:“觉得香港都看不到什么希望”


在种种制度的不确定下,许多港人已经热情殆尽。二次移民到英国的阿咏表示,台湾留不住香港人才“是台湾走宝”,已开始收拾行李的汤小姐也说,尽管非常不舍台湾,但“很难说遗憾,因为我们很被动”。


咖啡厅老板陈先生就表示会“烧钱”撑下去,冀望今年5月底补件后有转机,但如果到年底还是看不到曙光,就不得不考虑搬到英国。“那是最坏最坏的打算,一家人好不容易适应了台湾生活,儿子现在会注音、讲国语完全没口音,如果又要小朋友从零开始,对他们很不好。”


寄人篱下有道不尽的无奈,但他说不会责怪台湾政府。“我不会说民进党过桥抽板,最起码他没赶我们走,还可以居留。我只会怪那个令我要离开的理由,因为失去了我们以前的香港,我们才要面对移民后的问题。”


在台湾20年的香港学者苏伟业则说,以目前的政治气候、法律和行政问题,港人似乎只有一个选择——离开。他表示:“我经常讲,除非很必要,譬如你有亲人在台湾,否则也不要来移民了,风险太高。”


谢选骏指出:看来上文没有意识到——台湾政府仍属马列主义黄俄——这是从孙文联俄容共开始的,蒋经国加入共产党娶妻俄罗斯就更恶化,李登辉、民进党继承衣钵,不思悔改,一错再错,直到如今。如果不是依靠美国保护勉强民主,完全可能“一夕回到解严前”。


谢选骏:帝王将相吸血鬼也



《古代皇帝駕崩 殉葬的妃子為何都腿開開?原因超殘酷》(2023/01/17 追蹤三立)报道:


中國古代帝王或將相王侯生前地位顯赫,養了許多奴僕。而皇帝駕崩,或者這些達官貴人逝世的話,有時候還會點名殉葬。大多數的殉葬人都是地位較低的貧賤百姓,或逝者的夫人、姨娘。


最早記載殉葬制度是發生在殷商時期,當時的人迷信鬼神,也經常會出現殉葬現象,讓活人給死人殉葬。直到春秋戰國時期,殉葬制度更是愈加普遍。秦始皇時期,就有朝中大臣向皇帝提議這一制度過於殘暴,殉葬制度才有所衰減,因此秦始皇陪葬坑裡面的兵俑都是由陶泥製作而成。到了漢唐時期,皇帝將殉葬制度改為更開明的陪葬制度。等人正常死亡之後,再陪葬到陵墓附近。當時這種陪葬制度可以視為一種榮耀,歷史上就有很多非常著名的大臣死後被陪葬到先帝的陵寢旁。


然而到了宋朝時期,北方遊牧民族大舉擴張,佔據了中原很大一部分領土,殉葬制度又一次席捲中國,將這一風氣又重新帶了起來。殉葬制度真正消逝在中國的還是到了民國時期。隨著清朝的覆滅,中國制定了許多嚴格的法律,明令禁止這一行為。


科研專家就發現過很多陪葬坑,裡面擺放的大量屍骨,死狀都頗為猙獰。尤其是中國古代皇帝駕崩,殉葬妃子的雙腿都是大大分開。其實,從她們的死狀就可以看出來,因為她們不是心甘情願殉葬的,而且在被埋在陵墓前,都有過激烈掙扎,甚至雙腿被強行打斷。甚至有一些是在睡覺時,被塞入棺材、陵墓裡,在失去氧氣後,拼命掙扎,因而死狀恐怖。


谢选骏指出:帝王将相吸血鬼也——不仅活着的时候吸,死了以后还要吸,而且吸得更猛烈。


《清朝滅亡後,溥儀貌美的三妹為了餬口!再低賤的工作都願意做》(2023/01/18 追蹤三立)报道:


溥儀的三妹韞穎,在清朝滅亡後,生活過得如何?令人好奇!


眾所周知,在古代皇親國戚擁有無上的榮耀,身份尊貴,每天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然而,每天過慣奢靡生活的貴族,一旦失去了皇室光環,下場可想而知!離我們最近的清朝,相信大家感受最為深刻,清朝滅亡後,滿清貴族的生活變得無比淒慘,就如溥儀的三妹雖貴為公主,但為了生活,有些事也不得不做了!


溥儀的三妹名叫愛新覺羅·韞穎(1913年-1992年),由於她是載灃的第三個女兒,故紫禁城中人稱她為「三格格」。1924年11月,馮玉祥驅逐溥儀出紫禁城,溥儀乃遷居天津張園,韞穎也來到天津。每天,她和溥儀及兄弟姐妹學日語,打網球。由於韞穎和溥儀同為瓜爾佳氏幼蘭所生,故溥儀很喜歡韞穎。


19歲時,韞穎由溥儀指定婚事,同前清大臣榮源的二兒子、皇后婉容的弟弟潤麒訂親;不過,好景不常,1945年日本投降,韞穎隨滿洲國皇室逃到大栗子溝,隨後蘇聯紅軍接管東北。潤麒在逃亡途中下落不明。


韞穎本是尊貴的公主,無奈清朝滅亡,她由貴族變成了平民,而且一個女人家,沒了丈夫的依靠,日子過得更加辛苦;不過,三格格韞穎是個有志氣的人,從滿洲國皇室離開時,她上交隨身攜帶的十多箱金銀珠寶之後,僅留下幾件衣服,帶著三個孩子抵達通化;此後,她換上普通藍布短衫,在街上擺香菸攤,並收購窮苦人家的破衣破鞋。


不久,韞穎被安排為北京市東城區政協委員,生活得到很大改善;貴為公主的韞穎,可能從來沒有想過,有朝一日她會去擺地攤賣香菸,天天面對那些窮苦的勞動大眾;正所謂世事難料,世上沒有絕對的事,每個人都應珍惜當下,好好過日子!


谢选骏指出:帝王将相吸血鬼也,下台之后就要被人欺负吸血了,“幸亏”后清人民共和国1949年就在苏联魔鬼的扶植下及时成立了,满狗流落四五年就得了救,否则按照历史力学,爱新觉罗家的九族早就应该满门抄斩了。

谢选骏:马克思是个假博士考


《毕业就失业,马克思博士曾被岳父嫌弃》(2018-05-05  编辑|赵小天)报道: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今天,5月5日,是马克思的生日。


(鉴于没人不知道马克思是谁,这里省略简介。)


昨天,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全文超过万字。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哲学家、革命家,在马克思的故乡——德国特里尔市,政府出资发行了印有马克思肖像的零欧元纪念纸币。


这张纸币的正面印有马克思的头像,而背面则是欧洲的风景名胜。这种零欧元纪念币并不能真正用于消费,它仅仅是一种纪念性的纸币。

这次发行的零欧元纸币,与普通欧元的材质工艺无差,特里尔旅游局负责人诺贝特·凯斯勒表示,之所以印刷这样的纪念币,是为了配合马克思提出的无货币理论。


这种零欧元纸钞虽然没法直接用来交易,但也并不是假钞,而是真的经过欧洲央行批准才能销售。目前在欧洲旅游胜地常会看到,往往都是有名的景点或人物才会登上纸钞,而马克思版欧元销售价为3欧元。第一批5000张已于4月底被预购一空,预计总共会发行2万多张。


在马克斯的故乡特里尔市,还打算推出一系列观光活动,包括展出一尊高达4.4 米的马克思铜像,是中国送的礼物。


今天,政知君来讲几个关于马克思的小故事,介绍一个可能和你平常认知不太一样的马克思,了解一下:


博士毕业却找不到工作的马克思


1841年4月中旬,23岁的马克思结束了大学生活,开始走向社会。


回到特里尔,家里本应为马克思这位年轻的博士高兴,可母亲见马克思学的是法学专业却获得的是哲学博士证书,深感遗憾。她一心要求马克思尽快获得学位和高官厚禄,指望他作为保障家庭生活的主要力量,然而“对生计毫无意义的哲学”,大大限制了他得到实际官职和高额收入的可能性。


马克思未婚妻燕妮的父亲自幼影响马克思并一直是马克思热爱尊敬的人。尽管未婚妻的父亲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丰富的学识,也无法完全摆脱世俗观念,对马克思的哲学博士学位的前景也深感茫然和担忧。


马克思虽然拿到了博士学位却找不到工作,不仅没有得到家人的同情,反而被卷入双方家庭矛盾的旋涡之中,只能痛苦地与亲人们“决裂”。


面对双方家庭这种压抑的氛围,1841年7月,马克思回到大学就读地波恩,探望在波恩大学任教的布鲁诺·鲍威尔,希望能够在波恩大学找到一份工作,当一名哲学教授。


然而,他亲眼看到的是,自己的朋友都是青年黑格尔派,朋友的命运都暗淡起来,反动政府把他们一一逐出大学讲坛和编辑部。


社会、家庭的困扰,使马克思对择业一片茫然。


马克思只能得到鲍威尔等几位处境艰难的朋友的资助,在波恩筹办《德意志年鉴》等一些激进刊物而勉强度日。


1842年3月,马克思开始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公开机关密切联系,并连续在《莱茵报》上刊载了他的10篇论文,文章的影响力也开始显出马克思在《莱茵报》的位置。


浪漫诗人马克思


大学时期马克思遵从父亲的愿望读了法律系,一开始就选修了9门功课,对诗歌和文学也很感兴趣,常去听文学课,还去听浪漫主义理论家冯·施勒格尔开设的哲学及其他课程。


浪漫的校园生活激发着马克思的文学创作欲望,他加入了一个叫哥丁根的诗人团体,积极参加一些政治和文学创作竞赛活动。


马克思通过对社会的观察和了解,已开始认识到“旧制度是无法医治的”。在创作幻想戏剧《奥兰尼姆》中,马克思形象地指出,旧制度就是一条缠在人们身上的毒蛇,绝不能对它表示温存,怀有幻想。而必须对它进行斗争,把它扼死。他通过主人翁奥兰尼姆之口愤怒地高呼:


世界将在漫长的诅咒下崩溃,


我们双臂拥抱住这严酷的现实,


它就在拥抱着我时死去,


并永远沉没于虚无之中。


完全消失而不复存在——


大概这就是生活!


……


世界看出这一切,它翻滚下去,


为自己唱着葬歌,


而我们这些冷酷的上帝的猿猴,


还在用充满激情的、火热的胸膛,


来温暖着毒蛇,让它长大成形,


低下头来把我们咬上一口!


浪漫的生活,产生浪漫的作品。


世界将在漫长的诅咒下崩溃,


我们双臂拥抱住这严酷的现实,


它就在拥抱着我时死去,


并永远沉没于虚无之中。


完全消失而不复存在——


大概这就是生活!


……


世界看出这一切,它翻滚下去,


为自己唱着葬歌,


而我们这些冷酷的上帝的猿猴,


还在用充满激情的、火热的胸膛,


来温暖着毒蛇,让它长大成形,


低下头来把我们咬上一口!


浪漫的生活,产生浪漫的作品。


马克思还创作了献给青梅竹马的女友燕妮的《诗歌集》、《爱情集之一》和《爱情集之二》。上面的题辞是:“献给我亲爱的和永远热爱的燕妮·冯·威斯特华伦”。


燕妮,笑吧!你定会觉得惊奇:


为何我的诗篇只有一个标题,


全部都叫做《致燕妮》?


须知世界上唯独你


才是我灵感的源泉,


希望之光、慰藉之神。


这光辉照彻了我的心灵,


透过名字就看见你本人。


燕妮,笑吧!你定会觉得惊奇:


为何我的诗篇只有一个标题,


全部都叫做《致燕妮》?


须知世界上唯独你


才是我灵感的源泉,


希望之光、慰藉之神。


这光辉照彻了我的心灵,


透过名字就看见你本人。



马克思献给燕妮的诗集既是爱的幻想曲,也是爱的思念曲——


我用迷恋幻想的这只巧手,


编织一幅旋律绕空的罗纱,


让我飞向那心爱的远方,


用轻纱把我的燕妮披上。


思念比天上宫殿还高,


比永恒的天地更久长,


比理想国更美妙,


忧心似海,深胜海洋。


我用迷恋幻想的这只巧手,


编织一幅旋律绕空的罗纱,


让我飞向那心爱的远方,


用轻纱把我的燕妮披上。


思念比天上宫殿还高,


比永恒的天地更久长,


比理想国更美妙,


忧心似海,深胜海洋。


他又把爱情、理想和志愿结合在一起:


我幻想使心中雄伟的歌声


响彻全世界,洋溢在长空,


为了获得光辉的荣誉,


向精神堡垒发起猛攻。


……


我要向那茫茫苍天问讯死亡。


我能在那儿找到什么?真是荒唐!


我应当达到成熟完善,


像火炬自身迸发火光。


我幻想使心中雄伟的歌声


响彻全世界,洋溢在长空,


为了获得光辉的荣誉,


向精神堡垒发起猛攻。


……


我要向那茫茫苍天问讯死亡。


我能在那儿找到什么?真是荒唐!


我应当达到成熟完善,


像火炬自身迸发火光。


马克思这样教育打女人的男人


马克思那个年代,伦敦男人有打老婆的坏习惯,马克思对此很痛恨。这个疼爱妻子的模范丈夫每当听到女人的哭叫声心里就难受,他一定要冲过去将那打老婆的男人打个半死才痛快。有一次,马克思和李卜克内西(德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律师)遇到了一个喝醉酒的女人同丈夫吵架,丈夫想把她弄回家,妻子就抗拒并像疯子一样地大喊大叫。


“这就是你不好了!做妻子的过量喝酒,有碍身体。”马克思又对她丈夫说,“就是妻子已经多喝了点酒,也不能对妻子无礼。你没有动手打她吧?”


“谁,谁错?我喝自己的酒有什么错?你,你这外国人多管闲事。”女人对黑胡须人说得喷出满口酒气。


“真是!你是什么地方的?我抓妻子打妻子关你屁事?”女人的丈夫气冲冲地说。


李卜克内西劝不住马克思。马克思听说打妻子不应该管,心里好生气。“你扶妻子回家就行了,为什么要动手抓、动手打她呢?”他又粗声粗气地说,“我警告你,女人也是人,男女都一样,不能欺负女人。真气人!你们伦敦人吃饱了怎么就爱打老婆?”马克思说完转身欲挤出人群,可周围的人紧紧包围着两个外国人,似乎已不准他俩轻易离去。


“呃,岂有此理!伦敦人打老婆为什么要受这可恶的外国人管?”人群中有人有意在挑衅。


“说得对,伦敦人打老婆不允许这个外国黑鬼管!……”周围的人把攻击的目标对准了马克思,对准了两位陌生的外国人。


李卜克内西见周围越挤越紧,一双双眼睛都不友好地盯住黑胡须,他心里好生紧张,又不知所措。劝那男人快扶妻子回家,那喝醉的女人却死皮赖脸地拖着马克思的风衣;这时拖马克思挤出人群也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使人不多,他也不会随便将一个喝醉酒的女人甩开不管的。她跌跌撞撞的,他只好去挽扶着她。


男人们嫉妒的目光眼看就要喷出火光了,马克思和李卜克内西都有挨伦敦人拳头的危险,一场善意的干预被人反唇相讥,恶意对待,眼看他们将要付出毫无意义的代价。怎么办?


这时,两个强壮的警察挤进了人群,问明事因,总算拉开了那醉酒的女人。马克思和李卜克内西才挤出重围。


来源 | 新华社 央视新闻 科技新报 《马克思》(罗范懿 著 国际文化出版社)

—— 我是福利的分割线 ——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党建读物出版社和中国集邮总公司整合马克思主题邮票、邮品,编制了《真理的味道(党员学习笔记)》。


该学习笔记摘录了习近平的重要论述,节选了《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整编了历年发行的马克思主题邮票、邮品图稿,提供了党章、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共产党宣言》链接。既可以鉴赏马克思主题邮票,也可作为党员的学习笔记本。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马克思的故事?


欢迎在留言区和大家分享。


政知君将在留言中,随机选取10名,送出上面这本《真理的味道(党员学习笔记)》。


谢选骏指出:马克思为何心疼老婆?因为他背着老婆偷人的女佣,还产下私生子一枚。可是上文只懂德国鬼子还在卖弄马克思,却不懂卡尔马克思的要害不是“无业游民”,而是“一个假博士”——


华夏文摘《马克思,真博士耶?假博士耶?》(2011年12月01日 屈陆民)报道:


方才整理时才发现,这篇文章竟然招致不少文痞骂街,他们从其主子那儿的洗脑教育中唯一的收获就是骂大街。本人也骂人(非骂大街的骂,而是批驳也),但本人赞同这样的观点(尽管说这句话的人现已被我看穿):我不但骂你是王八蛋,我还能证明你就是王八蛋。话糙理不糙。


听了听那些骂街的,大致内容如下:耶拿大学非野鸡,有很多著名人物,马克思很有才。这些人骂我前没弄明白,我这篇文章中有关马克思的学历算是考证。耶拿有再多名人也无法证明其滥发博士文凭的正当性,正如北京大学再牛也无法为其授予王立军博导开脱罪名。

(谢选骏指出:北京大学和其他名牌大学一样,都有其野鸡大学的功能——因为“家花不如野花香”。)


最近看新出版的The Thomas Sowell Reader(《托马斯·索维尔文集》),发现里头竟然有一篇“作为普通人的马克思”,更令人惊奇的是这篇文章直言,马克思的博士学位出自一家“知名的文凭工厂”,也就是俗称的野鸡学校。


托马斯·索维尔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研究兴趣颇广,据悉他年轻的时候还是个马克思主义分子。想想也是,记得头回从小学政治课上听了共产主义的幻想,大家也都热血沸腾,恨不得明天就实现;不过,那时如果有《圣经》课,大家未必向往亚当和夏娃那种猪一样的伊甸园生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导致亚当和夏娃失去伊甸园的蛇功莫大焉!上帝也不愿意人类拥有思想,那条蛇就是让人类冲破愚昧无知的启蒙者。


经本人考证,收入《托马斯·索维尔文集》的这篇文章似乎源自作者上个世纪的一部名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经济学》著作中的同名篇章。这本书已经绝版,但2011年6月25日仍旧有个网名GUNLOVER的人在美国亚马逊书店撰写长篇评论,抱怨托马斯·索维尔把耶拿大学说成“文凭工厂”。实际上那位评论者弄错了对象,因为按照托马斯·索维尔的文章尾注,有关文凭工厂的内容来自戴维·麦克莱伦所撰写的《马克思传》。我手头没有原文作品,倒是找到了中译本,以下为该书相关内容:


“马克思受到鼓舞,1841年4月他及时提交了论文,但不是给柏林大学:相反,寄给了耶拿大学,这是一所规模较小的大学,在那里“非常容易获得博士头衔”。事实上,耶拿大学的哲学博士论文档案中有这一记录。整个事情得力于那里的文学教授沃尔弗成功的努力,他是亨利希·海涅的朋友,与马克思相熟。他极有可能把耶拿大学的这个系的内部情况告诉了马克思。马克思即刻在1841年4月15日缺席的情况下被授予了学位。”


该中文版上述内容的技术性处理很有意思,没有“文凭工厂”的字样,而是“非常容易获得博士头衔”并加引号。这个内容没有被直接删除,跟私生子一样,也算是本朝“民主进步”的昭示?记得多年前看保罗·约翰逊的名著《知识分子》中文版,整个马克思篇章都了无踪迹;该作英文原版倒未曾提及耶拿大学是文凭工厂,只是说要求比较低,或许是英国人的绅士心理在作怪也未可知。


马克思于1835年进入波恩大学,一年后因豪饮惹事被父亲转入柏林大学,1841年以论文申请耶拿大学博士。


《经济学三巨头》一书是这样描述的:马克思最终以大学当局被反黑格尔派人士接管为由离开了柏林大学。由于担心他的有关希腊哲学的博士论文有可能遭到驳回,他将论文呈交给了耶拿大学,该校接受了其论文而无任何就读上课要求。我头两年觉得这本书满有趣味,便花时间翻译,结果译稿成了手头寥寥无几的“未出版作品”。


《源自已故经济学家的新思想》一书亦称马克思向耶拿大学提交了其希腊哲学论文,并注明“一家知名的文凭工厂”,但并未加注;另外还说明原本需要6周函授课程,结果耶拿没几天就拿出破旧的橡皮图章颁发了博士证书。该书1989年第一版、2007年第二次修订版,为经济学家TODD G. BUCHHOLZ所著,似无中文版。


这片土地改朝换代后,人人都被强制灌输马克思主义;除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大家还被灌输了马克思跟燕妮那令人艳羡到绝望的爱情,马克思在大英图书馆地板上留下的脚印,以致许多虔诚的信徒到了伦敦必要前去大英图书馆参拜,让那儿的管理员不胜其烦。


正如托马斯·索维尔的文章标题一样,本文谈及的是“作为普通人的马克思”。


谢选骏指出:马克思的这个假“博士学位”至关重要。因为若不是有了它,恩格斯这个贼精的血汗工厂主,绝对不会白养马克思一辈子,让他到处咬人以便抬高恩格斯自己这个高中生的地位。恩格斯这可不是“白养狼”,而是趁机钻入“国际无产者丐帮”,发育出来一个老二,从而赚取了又一笔血汗馒头——开创了“共产党自己当资本家”的马裂猪意国家。


《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记录——《耶拿大学哲学系主任卡·弗·巴赫曼教授对卡尔·马克思的博士论文的推荐书[229]》报道:


最尊敬的先生:

最尊敬的顾问们:

谨向诸位推荐特里尔的卡尔·亨利希·马克思先生这位完全合格的学位应考生。该考生寄来了:1.申请书(a件);2.两份关于他在波恩和柏林的大学学业证明(b件、c件)。对证件中指出的违反纪律一事我们可不必在意;3.拉丁文申请书、自传和一份题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学位论文,以及一份证明作者身分的拉丁文公证(d件);4.12弗里德里希斯多尔,超过规定的余额将退还该考生。学位论文证明该考生不仅有才智、有洞察力,而且知识广博,因此,本人认为该考生完全有资格获得学位。因为该考生在德文申请书中表示仅希望获得博士学位,所以他在拉丁文申请书中提到硕士学位,显然是由于不了解我系章程而产生的误会。他可能以为两种学位等级相当。本人确信,这点一经澄清,即可满足其要求。

敬请明鉴审定。谨此

致意


现任系主任

卡尔·弗里德里希·巴赫曼博士

1841年4月13日于耶拿


最尊敬的哲学系主任:

按阁下意见处理。

卢登        雅·弗·弗里斯

斐·汉德      格特林

恩·莱茵霍尔德   舒尔采

德伯赖纳


第一次用德文发表于《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史文库》1926年莱比锡版第12年卷

原文是德文

中文根据《马克思的博士学位论文及有关文献》1983年柏林版翻译

注释:

[229]1841年4月13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连同应考学位的德文和拉丁文申请书由耶拿大学登记在案,登记号为26号。同日,耶拿大学哲学系主任卡·弗·巴赫曼教授给哲学系系务委员们写了这篇推荐书,委员们一致赞同推荐书的意见。4月15日在应考生不在场的情况下,授予马克思哲学博士学位并发给证书。——942、944。


谢选骏指出:谁说德国人办事严谨?原来也很会开后门、拆烂污——难怪后来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却是连战连败,把自己沦为依附于国际共产主义阵营的丧家犬。这都是耶拿大学这个野鸡大学的“历史供给”。

2023年1月19日星期四

谢选骏:伊沛霞未能发现缠足战略的蛛丝马迹



《伊沛霞:在历史细微处理解中国》(南方人物周刊特约撰稿 李菁 2022-07-04)报道:


“如果你不了解中国的历史,就不会理解现代中国。” “我们那一代学者的目标是让美国公众更好地理解中国。” 除了大量的学术专著外,伊沛霞还撰著或合著了6本广为使用的中国史、东亚史、世界史、史料教科书,其中最为中国读者熟悉的,是《剑桥插图中国史》。


最近,电视剧《梦华录》成为文化热点,这部戏从女性视角出发,讲述了三位宋朝女性的故事,颇有“现代女性”觉醒的意味,也让人们在观剧之余把视野放在宋朝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的女性的真实生活状况。


其实早在二十几年前,美国学者伊沛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就在她的《内闱》一书里生动地重构和再现了宋代女性的生活状况。在她的著作里,女性并不是传统历史叙事里被遮蔽于父权与夫权阴影下的“受害者”,相反,她们积极地、“能动地”掌控着她们的生活……


“女性史”只是伊沛霞近半个世纪学术生涯的课题之一。早年求学于芝加哥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的伊沛霞目前是华盛顿大学荣休教授。半个世纪以来,她对史学理论发展不但自始至终保持着高度的关注与敏感,并且积极地付诸具体的中国历史研究实践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她是一位“多变”的历史学家,既不安于固守已有的方法论,也不囿于单一的研究领域,在漫长的研究旅途上,她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不断拓展新局面。 


“大话题”的中国史


在西雅图这座漂亮的城市,我们相见于伊沛霞的书房。单看她书房的陈设与书架上摆放的书,会恍惚以为置身于国内某历史学教授的办公室——无论是客厅里的屏风、卷轴画,还是书房里挤得满满的《宋史》等历史典籍,都是浓浓的中国风。


作为一名“局外人”,与中国历史结缘近半个世纪,深入到浩瀚的中国历史细部,以另一种视角观察、分析、研究中国——这一切的起点是什么?这几乎是伊沛霞必然会被问到的一个问题:“你是如何对中国产生兴趣的?”


1947年,伊沛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出生于美国东海岸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曾在报社工作。在这样的环境里,大量的阅读是家庭生活的常态。她是典型的美国二战后“婴儿潮”的一员,在她长大的那座一万多人的小城里,很多同学的父亲都参加过二战,其中一些人从日本娶妻归来。这些被称为“战争新娘”的日本人,是少时的伊沛霞与亚洲极其微弱而遥远的关联。而“中国”,更是一个遥远的词。“直到越南战争发生,‘亚洲’这个字眼似乎才显得具体且重要起来,”伊沛霞回忆。


1960年,年轻的民主党人肯尼迪的当选,给13岁的伊沛霞带来了一种她后来称为“政治觉醒”的东西。她还记得,有一次她和同学们都举着自制的标语牌,拥到机场附近去欢迎到访的肯尼迪。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她幸运地得到了肯尼迪的签名,“我也不记得牌子上写了些什么。”虽然她不认为自己是“政治上非常活跃”的那种学生,但身在那个时代大潮中,政治似乎成为那个时代的一部分。她还曾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去华盛顿参加过反越战大游行。


1965年,伊沛霞进入芝加哥大学就读。在这所著名的学府里,她遇到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和老师,“他们讨论问题的方式、关注的问题,都让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初入大学的伊沛霞对社会科学颇感兴趣,不过芝加哥大学有一项特殊要求:如果选社会科学专业,则必须修一门“非西方文明课”,可选择的课程有俄国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和日本文明。“我觉得同属基督教文明的俄国有点太‘西方’;印度嘛,宗教意味太重;日本文化又更多来自中国……”多重考量之下,“中国”成了一个当然的选择。


从大二那年起,伊沛霞开始修“中国文明”,课程由芝加哥大学的三位资深教授主讲:著名汉学家顾理雅(Herrlee Glessner Cree)讲“早期中国”;柯睿格(Edward A. Kracke Jr.)主讲宋朝;何炳棣则从明代开始“接棒”。


被问及对何炳棣的印象时,伊沛霞沉吟了一会儿,似乎在努力寻找合适的措辞:“作为学者,我认为他是一流的。他的很多研究回应的都是大问题、非常重要的问题。作为老师的何炳棣……”陷入回忆的伊沛霞忍不住微微一笑:“他在第一天来给我们上课时就说:‘你们好好读我的两本书(注:指《明清社会史论》、《中国人口研究》),就足够了!”学术圈里流传着不少有关“恃才傲物”的何炳棣的“传说”,伊沛霞这里也有极其生动的回忆。每次开课前,何炳棣直接问下面的学生:上次我讲到哪里了?下面的同学给他一个提示,他似乎无须准备,就自如地从这个话题切入进去。“我在猜测,他想,以他的历史知识,应对我们这些本科生完全没问题——虽然他本人并不是中国历史的博士,他拿的是欧洲史的学位。他是自视甚高的一位学者,当然他也是有资格的,他是庚子赔款的留学生,极其优秀。”她停顿了一下说,“他给我们的指导是不一样的。”


大二结束时,伊沛霞做了一个影响一生的决定——研究中国历史。促使她做此决定背后的观察和权衡也很有意思:“其实我当时对‘西方文明’课程也非常感兴趣,而且觉得它比‘中国文明’课程更为成熟。但是,如果你学‘西方文明’,写论文全是小话题,比如,关于法国孤儿院系统就可以做个40年,可是研究中国史的话,里面全是大话题——何炳棣一写就是明、清两个朝代的社会流动史!”被“更大话题”的可能性吸引,伊沛霞自此开始了与中国历史近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不过,现在的情况与当年比又有很大变化。浸润中美学术圈多年的伊沛霞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对比:当年,在西方研究中国的学者倾向于写“大话题”,但是因为现在在美国研究中国历史的人大多数来自中国,他们的目的是尽快在中国用中文发表论文,所以又选择“小话题”,“写中国历史的论文,用中文写与用英文写,选择的内容会很不一样,这是一个巨大的差异。”


“越战一代”


既然选了“中国文明”的课,伊沛霞又再次挑战自己:“我想,好吧,学汉语应该也有意思!课程里既有‘现代汉语’也有‘古代汉语’,我去咨询系里的老师,他说‘你从古代汉语’开始学习吧!——我想美国大学里很少有像芝加哥大学这样教中文的学校,先从古代汉语开始学起!”


现代汉语对美国学生来说已是一个巨大挑战,更何况是古汉语,几乎每个学期都有学生退出,伊沛霞却发现自己很喜欢古汉语课,这或许与芝加哥大学独特的教学方式有关:“教材是顾理雅自己编的,他不讲语法,只要你选了这门课,就跟着他学习典籍,比如我们是从《孝经》开始学起,之后学《论语》。”


1968年,伊沛霞从芝加哥大学毕业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和文化系继续深造。正是在哥大读书期间,一位来自中国的中文老师给她取了“伊沛霞”这样一个特殊而有意蕴的中文名字。


哥大东亚系是美国最早建立的汉学系,是美国的中国研究重镇之一。它不仅有丰富的藏书,也拥有十分强大的师资力量。在哥大,伊沛霞的古汉语训练得到进一步加强。当时的研究生中,母语是中文的学生所占比例很小;古文讨论班课通常是一行一行地研读,以准确理解句子的意义为起点。伊沛霞回忆说,当她后来准备哥大的博士资格考试时,哥大的要求是“熟悉过去四五十年中出版的所有有关中国史的论著”。“当时复印机还没有普及,我坐在图书馆里翻遍所有的重要期刊,寻找有关历史的文章,做笔记,居然也应付过来了。”


而求学早期这种扎实刻苦的训练,让伊沛霞未来的学术之路受益匪浅。当被问到如果打开任何一部中国历史典籍——比如《唐史》或《明史》,可以立即无障碍地阅读吗?伊沛霞毫不犹豫地说:“可以!”


伊沛霞开始学习中文的这一年,遥远的中国爆发了翻天覆地的“文化大革命”。伊沛霞还记得,芝加哥大学一些学政治科学的学生还组织会议专门讨论,这些年轻人都非常兴奋:中国在发生着什么?什么是“文化大革命”?学生们对这场红色风暴都持非常积极的态度。那时的伊沛霞,对他们眼中“红色中国”发生的一切,也充满着革命浪漫主义的想象。


几年后,当伊沛霞开始进入中国历史的时候,尽管外部世界与中国的通道是隔绝的,但是“有关中国研究的英文著作已经相当可观”,她后来评论说。与此同时,美国的中国研究也正在逐渐发展,已有几十所美国大学设有中国史课。


“美国的中国史领域是否比其他历史领域发展得更快?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这或许与时代背景有关。“在我1966年至1971年间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修中国史课时,我的教授们选择研究中国的原因颇为特别。”伊沛霞后来在一篇文章中详细梳理了美国的中国学。“许多人在二战或朝鲜战争中在美国军队受东亚语言训练,有的参与情报活动,还有一些则曾在美军驻日期间在日本工作。受此背景影响,这一代的教授一般从冷战的角度来看全球态势。”


“与这些学者年龄相当的美籍华人则组成了当时美国最领先的中国史课目的第二批教授。” 伊沛霞说,这些学者包括萧公权、许倬云、何炳棣等人,他们不仅是有传统的人文学家,还有不少是深切关心现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他们希望借助西方理论和观念来探究中国。当时正是社会史研究的方法论占绝对优势,许多历史学家受法国年鉴派的理论影响,将研究的焦点放在平民百姓生活,并力图发掘能用于计量的史料。在伊沛霞看来,何炳棣于1962年发表的《明清社会史论》即是此类范畴的杰作,“他以进士名册为据,考察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进而提出明清时期上层社会的社会流动的可能性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伊沛霞说,虽然何炳棣的一些结论当时引起一些争议,但是他寻找资料的路径和方法都是被称道的。


伊沛霞曾把自己这一代中国史学者称为“越战代”(Vietnam War generation )或“国防外语奖学金代”(National Defense Foreign Language Fellowship generation)。她解释说,1963年前后,也是因为越战的影响,政府开始鼓励人们学习当时对美国人来说并不常用的一些语言,比如汉语、日语、越南语、俄语、阿拉伯语等等。


“随着政府奖学金机会的增加,进入美国大学研究生院学中国史的学生数量骤然上升。不少反对越战的青年视亚洲研究为真正改变世界的切实可行的途径之一。”伊沛霞回忆。


进入中国史研究领域之后,最初几年,像很多同时代的学者一样,她也是“曲线救国”,选择到日本或中国香港、台北查找档案,为研究课题寻找资料。她还记得在香港的时候,与许多游客一样,在深圳与香港的边界线上,通过望远镜远远地眺望中国内地这一端——镜头里是开阔的农田和耕作的农民。


1978年夏天,伊沛霞与同在伊利诺依大学工作的丈夫在日本访学。有一天,他们偶然得知,可以从香港参加一个前往中国内地的观光团,他们立即加入。这是伊沛霞第一次踏足中国内地。他们先是坐火车到达广州,然后去了桂林和南宁。当时中越在边境上有一些军事冲突,沿途他们看到很多军用卡车来来回回穿行。1980年,伊沛霞与丈夫再次有机会到中国访问。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他们遇到的很多中国人会过来捏孩子的脸蛋以表达对孩子的亲昵和喜爱,这是她切切实实地开始从书本之外的层面了解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


“多变”的研究者


1973至1997年间,伊沛霞在伊利诺大学东亚系和历史系执教。这25年间,她从一位默默无闻的临时教员起步,最后成为伊大的杰出终身教授和美国中国史研究的领军人物。尽管伊沛霞后来在中国因宋徽宗及宋史研究而在大众层面获得更广泛的认知度,但实际上,在她从事中国史研究的半个世纪里,她的领域发生了很多次转向,而每一次转向,都一定程度折射出美国的中国学研究范式的变迁和代际转换。


伊沛霞在学界“初出茅庐”的1970年代,正是社会史方法论兴起的时代。她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论文《早期中华帝国的贵族家庭:博陵崔氏个案研究》(Aristocratic Families of Early Imperial China)正是对社会史方法论的积极回应,也使得她成为最早从社会史的角度去研究中国历史的西方学者之一。


若干年后阅读这部即便对中国人来说也非常冷门的学术著作,不禁令人感慨:50年前,在与中国的通道如此不畅的条件下,她竟然能做出这样一份材料扎实、论证精彩的个案研究。随之而来的一个好奇是:她是如何搜集到这么多材料的?“我当年去台北做研究时,在中研院发现了很多崔氏的墓志铭,上面有详尽的个人资料,”她回忆说,尽管其中一部分还没有出版,但工作人员还是热心帮助她复制了这部分材料,“根据上面的信息,我们大概可以重建当时妇女的生活。”


1978年,在此论文基础上形成的专著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被收录到在西方学界颇有声望的“剑桥中华文史丛刊”中。在这部专著中,伊沛霞将社会史方法与人类学方法相杂糅,成功地以博陵崔氏家族为个案,透视整个精英阶层的发展轨迹,开创了个案贵族家庭史研究的先河。1982年,北大周一良教授首次向中国史学界介绍这部著作,肯定了伊沛霞士族个案研究法给中国学界带来的参考价值。这篇书评的发表直接推动了1980年以来中国士族个案研究的兴起。


“第一本书完成之后,我一直在思考:下一步我真正有兴趣、想投入的工作是什么?”本想开始做唐代研究的伊沛霞,发现自己开始对家庭史产生浓厚兴趣。“家庭史研究是欧洲史常见的一种类型,”伊沛霞回忆,家庭的重要性对于普通中国人的意义毋庸置疑,但中国的家庭史研究却非常少见——意识到这一点后,她开始了对中国家庭制度和婚姻制度的研究。另外,从客观上说,伊沛霞很早就发现,宋代的史料比唐代更丰富、也更全面,“首先是印刷术的推广使得很多宋代典籍得以存世”;尤其墓志铭这样的史料,有助于后人重建有关宋代家庭的历史;此外,宋代笔记中也有大量关于普通人的记录,其中包括很多关于宋代仆役和女性的记载。


《听琴图》(局部) 传为宋徽宗赵佶创作的绢本设色工笔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有说法认为弹琴者为宋徽宗本人,两侧红衣为蔡京,青衣为童贯。


作为一名史学工作者,伊沛霞对史学理论发展的高度敏感与关注,贯穿她学术生涯的始终。随着社会思潮的转变,到了1990年代初期,伊沛霞的研究兴趣开始由中古时期的贵族家庭转向妇女史领域。“我进入妇女史研究领域,绝对是因为受了美国妇女史和欧洲妇女史研究的影响。”伊沛霞回忆。“回到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社会思潮不仅有民权运动,也有妇女运动。当这些运动发生时,人们思考:‘我们需要把妇女运动也写进历史。因为女性也是历史的一部分’。我想这也影响了我。”此后一段时间,伊沛霞以妇女的生活细节为楔子,进入到纷繁复杂的中国历史的深处:她与同时代另一位著名学者高彦颐(Dorathy Kuo)等人一道,被公认为西方学界第一批研究中国女性的学者。


实际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中国学经历了从“西方中心”到“中国中心”的转变。而美国中国学的范式转变成为美国的中国妇女史学的重要学术资源。中国学领域妇女史的研究也呈现出从“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对中国女性权利地位的关注”,到“将妇女置于社会进程中探究其积极作用”的变化。


1993年,伊沛霞出版了《内闱:宋代妇女的婚姻和生活》,此书后来被誉为“海外中国妇女史研究的开山之作”。伊沛霞在这部作品里生动地勾勒出宋代女性的真实生活场景。她用扎实的史料考察了宋朝这样一个纷繁复杂、充满变化的时代,女性真实的婚姻家庭生活:一方面,缠足开始流行,士人开始倡导“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另一方面,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宋代女性的法律地位有了很大提高,突出表现在女性对家庭财产的所有权与支配权,极大地提高了女性的家庭和社会地位。


“以往西方对中国古代女性的刻板印象是‘温柔的、顺从的’;而中国传统话语体系里则被‘五四妇女史观’笼罩——也就是说将女性受压迫看成是中国封建父权最突出的特点。或许我们该超越那个视角,看到她们‘主动地’、‘积极地’做了什么,而不是仅仅把她们当成被动的角色。”伊沛霞说。


“在我们努力地思考了女人在哪里以后,中国历史和文化看起来就不一样了。”在被问到试图将何种新的视角带到中国女性的观察里时,伊沛霞回答:视女性为“动因”(agent),“她们自主地发挥自我。”她详细解释说,如果深入到历史细部,会有一些非常有趣的观察,比如说,女性绝不仅仅是家庭关系里的被动角色,她们在养育子女这件事上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子女的婚姻中,她们也经常起到主导作用,等等。“如果她们愿意,她们也可能改变一些结果。”“所以对中国女性的观察也需要转换视角,让我们看看她们做了些什么,而不是外界在她们身上做了什么。”


有评论说,伊沛霞“最先在中国史研究领域提出了妇女是构造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能动主体的观点”。西方主流学术界也给了这本书极高的评价。1995年,《内闱》一书获亚洲研究协会(AAS)专门为中国研究领域颁发的著名的列文森著作奖。


伊沛霞的中国女性史研究的确与她自身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密不可分。她回忆,在哥大读博士课程时,整个东亚系只有一位女性教授。伊沛霞发现,大家习惯以Mrs.(夫人)来称呼这位女教授,而用“Professor XX”来称呼男教授。“好像大家都不太习惯于将‘教授’的头衔与一位女性联系在一起。”但那时学生中的女性比例要远远超过哥大教授中的女性比例。


“我1973年刚到伊利诺大学执教时,整个亚洲研究课程(Asian Studies Program)没有一个女教师,而历史系也好像只有两位女性,其中一位还是当年刚招的。“我感觉男教授们发现自己好像很难适应有一位女性同事共事,”她笑着回忆。“在许多场合中,我感觉到男教授们真希望我自动提出不参与他们的活动。不过,我觉得是时候让他们习惯我的存在。”柔声细语的伊沛霞回忆至此,忍不住呵呵笑了起来。“有时候教授们一起到餐馆聚餐,男士们会点啤酒,我无法喝了啤酒再去工作,所以我就点了咖啡。三个月之后,我发现男教授们也开始点咖啡,似乎在说:‘OK,这也是可以接受的。’”


妇女史之后,伊沛霞的学术生涯再次发生重大转向——她开始转向宋朝,转向与以往研究对象“相悖”的领域与人物,最终拿出一部厚重的《天下一人——宋徽宗传》。


“天下一人”宋徽宗


回想起来,伊沛霞对历史人物的兴趣,多少与著名历史学家史景迁有关。自1970年代中期开始,史景迁出版了一系列中国人物传记。伊沛霞被他讲故事的方式所吸引,“无论是他写康熙皇帝,还是17世纪的一位非常普通的乡村妇女的生活(注:《王氏之死》),虽然不是鸿篇巨著,但都非常有意思。他的书一出来,我就会去读,读他的书很愉悦。他的读者超出了专业范围,被普通大众所接受。”


在很长时间内,写一本中国历史人物传记的想法萦绕于伊沛霞脑海中——选择范围当然还是她最熟悉的宋代:“苏轼当然是一位很有趣的人物,但林语堂已经写了一本非常好的传记”,而像欧阳修这样她感兴趣的人物也早就有了传记;也考虑过“有足够多的材料”的南宋诗人刘克庄,他著述颇丰并在朝中担任要职,卷入过南宋末年的政治风波。


但是在研究与教学过程中,敏锐的伊沛霞开始注意并思考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文字与视觉的关系。伊沛霞对视觉层面(visual side)的敏感与关注由来已久。向来喜欢参观博物馆的伊沛霞回忆,自从开始研究中国历史之后,就开始对中国文化中的视觉艺术愈发感兴趣。上世纪80年代有机会访问中国时,她与丈夫经常去文物商店看看,也经常发现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文物,当时19世纪的中国画的价格非常低——其中一些成为她现在的书房和客厅的一部分。


1990年代以后,随着图像学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崛起,伊沛霞对历史研究中的视觉对象和视觉方法的兴趣日渐浓厚。“之前的历史学家都过于依赖文字材料来研究历史,过分关注文化的言辞表述,我开始阅读与视觉艺术有关的研究,开始考虑在宋史研究中有什么课题可以让我去探索这些问题。”


她注意到,每个教宋史的人都会用《清明上河图》。“虽然这张画内容丰富,我们还是有很多东西没有探讨过。”她开始试图考察衣服的颜色、人们在各种仪式中站立的位置等等。伊沛霞写过一篇有关皇帝出游仪式的文章,她发现能找的有关皇宫的视觉艺术资料远远超过宋代社会的其他方面,宋代朝廷是否可以作为下一步的研究对象?她开始思考。


在伊沛霞看来,历史不仅仅存在于言辞,城市的空间布局、礼仪的制式、建筑的样式、书画的内容以及风格,都承载了历史的叙事。作为画家、书法家、收藏家以及宫廷艺术家赞助人的宋徽宗,进入了她的视野。 “是的,这看起来有点自相矛盾,”伊沛霞笑着回应。作为深受1960年代社会史思潮影响的历史学家,“帝王将相”似乎从来不在他们的研究名单里。但这一次,她被宋徽宗这位充满戏剧性的皇帝的故事“牢牢吸引”。她的研究越深入,对宋徽宗的兴趣就越浓烈。


2006年,伊沛霞与他人合编的《徽宗与北宋后期:文化政治与政治文化》一书,收录了国外13位学者从不同维度对宋徽宗展开的讨论,这部论文集被看作“西方学界试图重新全面认识昏庸之君宋徽宗与他的时代的一种努力”;2008年她又出版了关于宋徽宗收藏的文物与艺术作品的专著——《积淀文化:宋徽宗的收藏》,此书后来拿到东亚艺术史上最佳书籍的岛田奖。2014年,《天下一人——宋徽宗传》正式出版,以此为她的“宋徽宗三部曲”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伊沛霞透露,实际上,后两本书是同时进行的:“在准备写徽宗的传记时,我想:‘从他的收藏开始入手吧!’结果我发现了很多材料,越来越多,而一本传记容不下这么多材料,我想,那干脆另写一本谈他的收藏的书吧!”


宋徽宗大概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充满话题性的皇帝。一方面,他有举世公认的艺术造诣和艺术品味;另一方面,他又是以极其戏剧性及悲剧性的方式,成为亡国之君。


“我是想强调他命运里的一系列意外偶然。”被问及宋徽宗身上最吸引她的一点是什么时,伊沛霞略一思考之后回答。她解释说,当年的赵佶未曾想自己会成为皇帝,如果不是哥哥宋哲宗在23岁突然去世且没有子嗣,他绝不会成为皇帝;如果不是他的继母(神宗的皇后向氏)选了他,他也不会成为皇帝;如果契丹能够平定女真叛乱,女真绝不会入侵宋朝,宋徽宗在皇帝的宝座上可以再统治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在中国正统的历史叙事里,徽宗是“玩物丧志”的典型人物,这个评价有失公允吗?


“绝对是!他非常聪明,非常有才华。如果你仔细看历史材料,徽宗并不是让别人来做决定。在做决定之前,他会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然后花很长时间来考虑采取合理的决策。比如他花了很长时间来考虑是否与金联盟的事——不是所有的人都支持这个决定,有的人支持,有的人强烈反对,他一直都非常关注各种意见。”


作为一位中国历史的“外人”,伊沛霞说,中国传统的历史叙事容易存在从结果反向推导一个人的倾向,由“亡国”的结果反观宋徽宗,从而对他充满了“后世之见”。“我们是否可以进入真正的历史来看一下徽宗的处境,进而考虑他为什么做出那种选择?”伊沛霞的《宋徽宗》一书,对内,把各种势力的政争;对外,把宋与辽、金之间的分分合合、结盟与分裂,都客观地梳理得非常清晰,让人读罢也会对徽宗在政策选择上的犹豫多几分理解,进而对他的悲剧性命运也多了几分惋惜。


不管后世对宋徽宗有什么样的政治上的评价,他在绘画、诗歌、书法等领域的造诣是举世公认的。但即便如此,伊沛霞还是用不少的笔墨来提醒我们:对于宋徽宗对中国艺术的深远影响,我们的认识也许还不够充分。比如宋徽宗对建筑有极大的兴趣。在他还是端王的时候,赏识并重用建筑天才李诫。在他继位第一年,李诫开始修订对后来有极大影响的官方建筑指南《营造法式》;“画院”虽然并不是在宋朝首创的,但绝对是在宋徽宗时期达到了艺术高峰。徽宗对宫廷艺术家的作品要求非常严格,也极其挑剔,以至于著名艺术史家高居翰评价说,徽宗坚持正确画出细节的故事说明,“在中国绘画史上,这也许是最后一次将艺术真实性的标准认真向前推进的机会。”


宋徽宗对自己的文化修养和造诣无疑也是自信的。“到了19岁的时候,他就很自信可以开创一种非常特别的风格。他不想模仿王羲之或王献之,非常有创造性,也非常独特。”令人感慨的是,灭亡北宋的金国皇帝章宗,就是宋徽宗的粉丝,他的书法“悉效宣和字(瘦金体)”,几可乱真,许多人第一次看到金章宗的书法作品时,都误以为是宋徽宗手笔;章宗还刻意模仿徽宗的绘画偏好,听说徽宗作画“以苏合油烟为墨”,也高价购来同样的墨。


在伊沛霞看来,徽宗并非只是沉溺于艺术的昏庸之君,相反,他在文化上、艺术上所做的努力都有意识地与政治功能相联系。宋徽宗在文化上和艺术上推行的种种举措,实则是为政治服务,而他的艺术家形象也有助于增加他作为帝王的威信。


伊沛霞的书里也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蔡京、童贯这些在传统的历史叙事中几乎被脸谱化的人物,比如在家喻户晓的《水浒传》里,蔡京就直接被定性为“奸臣”。宋徽宗对蔡京的信任和倚赖被后世所诟病。真实历史里的蔡京是什么样子的呢?又该如何看待徽宗对蔡京的信任呢?“徽宗信任他是完全有理由的。蔡京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是一名非常高效的行政管理者和财政管理的奇才,是他让这个系统运转起来。” “蔡京能够从禀告给皇上的大量问题中迅速理清头绪,找出其中的重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或许为了让现代读者对几百年前的历史人物有一个更为直观的理解,伊沛霞把蔡京比喻成现代企业里CEO类型的人。


伊沛霞另一个角度的观察也很有意思:“我感觉徽宗对蔡京的感觉有点像对父亲——他父亲(神宗)死时,他才3岁。蔡京和他父亲的年龄相仿,他们对文化的兴趣和审美上的品味也非常相似。”徽宗对蔡京的信任,还有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与彼此欣赏。实际上,蔡京一直不同意与金国结盟。当后来局势恶化时,宋徽宗对手下说,蔡京是唯一一位自始至终反对北伐的人。


熟悉和喜欢宋史的人能在《宋徽宗》一书里找到很多“老朋友”,比如苏轼与王安石等人的政治歧见,改革派与保守派之争,“他们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有很高的政治地位,也都写一手好文章。但是他们对时局的看法不一样。互相争斗。这种情况就像今天的美国一样。一个党提出一个意见,另一个党就反对。”提到苏轼,伊沛霞说,她对这位大文豪有“非常正面的看法”。“我的理解是,从某种程度上说,徽宗有点为那么多人喜欢苏轼而不快,”这是另一种文人之间的嫉妒?“我想即便是现在,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一些优秀的作家也许有类似的感觉。这也许是人的共性吧!”她笑着回答。


伊沛霞直言:“我对徽宗的诠释比传统的历史学家更具同情心。”的确,“以史为鉴”的修史思路,容易出现剪裁历史、以是非遮蔽史实、忽视历史的复杂性与丰富性。伊沛霞对宋徽宗的“同情与理解”,有助于我们摆脱单一视角看待这位个性明显的北宋君主。虽然,有学者认为伊沛霞对宋徽宗的某些辩解缺乏足够的说服力,但也都承认,她对宋徽宗的整体还原是成功的。


宋朝文化上的繁荣与军事上的衰弱形成鲜明对比。这是否也是这个王朝的悖论?“宋朝的开国者视军事为一种危险,这与欧洲一些王朝不太一样,欧洲的王朝通常会有一位退役的军事将领在内阁中。但是在宋朝政府里,是根据文艺的才能——比如写诗的好坏来选拔官员的。这是不同的管理方式。”


实际上,如果我们站在全球史这一更大的历史空间来看,对北宋与“末代皇帝”徽宗的命运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理解。“是的,在相对简化的故事中,我们会认为宋是唯一的主角,但事实是,当时的辽和金也同样强大。这段时期,北宋面临相对于汉唐时期军事上更强大的邻国。”如果以此为背景,我们能否进一步假设:即便徽宗当年做了正确的选择,是否只是延迟而无法最终逃避北宋被灭亡的命运?


“对,这是我说的另一个偶然性的意思。虽然金灭了辽、北宋,但最终还是没能逃脱被蒙古大军灭掉的命运。”


有趣的是,在宋徽宗传记中,伊沛霞也时常将这位传主置于跨文化的角度下来观察。她说,中国读者批评宋徽宗建大园林、收藏那么多的画,但是“建筑、装饰和收藏的欲望在全世界的君主中都非常普遍”,她说,与其他地方的皇室相比,徽宗为了加强皇室威严而投入的花费不算出格。


又比如,欧洲皇帝有狩猎的传统,一方面熟悉军事,一方面可以保持与外界、与下层社会的沟通,这也是皇帝加强、维护自己的社会影响力与政治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但中国的情形不太一样。因为远离一线,前线将领往往不敢将失利的真实情形汇报给皇帝,即使汇报了,也是非常迟的,导致他的应对策略既滞后又误判。


“将领们可能希望明天战况有好转,这样他们就不把今天的失利报告上去。”如何得到一线即时的、真实的消息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中国这么大,需要更长的沟通和交流时间。在高宗时期,这就是一个大问题:他要给他们多大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自己做决定?将领们经常说,如果不让我根据形势来做处理,那我通常会失败;而统治者又感觉被冒犯了。


如果以开启宋徽宗的研究为起点,这本《天下一人》到最终出版前后用了15年的时间。伊沛霞坦承这本书本是为西方读者写的,但结果证明,它在中文世界里收获的读者,远远超过英语世界的读者。宋徽宗传记在中国的成功,让伊沛霞多少有些意外。“说老实话,我到现在都不太知道这本书到底卖了多少。虽然是翻译过来的书,但中国的读者远远比在美国的多。”她笑着说,“也许因为他是中国的皇帝吧!”


当被问及写这部书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伊沛霞回答:材料收集。宋朝的材料不可谓不多,但很多都是后世根据自己的主观需要,难免有所剪裁,并且充斥着训诫味道。她举例说,《宋史·蔡京传》是根据弹劾他的奏章写的,而要了解蔡京在徽宗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就要仔细分析那些通常带有偏见的证据。为此,“我转向最早的、后人改动最少的原始资料”。早年扎实的古文功底使得伊沛霞可以直接阅读大量原始材料,包括宋徽宗颁布的诏书、呈递给徽宗的奏章、笔记和各类传记。她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几乎一切与徽宗时代有关的史料,这需要的除了耐心和毅力,还有功底、眼力和判断力。


解读中国


早在大学二年级时,伊沛霞就把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与学术和教育联系在一起。伊沛霞教授是位勤勉的学者,美国学界也以一系列的奖项对她的努力予以肯定和回报。2014年,为表彰伊沛霞在学术研究上的贡献,美国历史学会(AHA)为她颁发终身成就奖。她还获得了2020年度的"亚洲研究杰出贡献奖"(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s to Asian Studies)。


除了大量的学术专著外,伊沛霞还撰著或合著了6本广为使用的中国史、东亚史、世界史、史料教科书,其中最为中国读者熟悉的,是《剑桥插图中国史》(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China )。


有趣的是,当年轻学者伊沛霞逐渐在学界闯出名气时,出版社找到她,请她来写《剑桥插图中国史》——伊沛霞并不知道是谁在背后推荐了她,但出版社提出的初版印数18000册让她非常动心,“在这之前不久,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一本著作,当时只印了850册”,她笑着说。《剑桥插图中国史》的成功令伊沛霞非常意外,它一直被哈佛大学、伯克利大学等学校当作教材在使用,也被翻译成好几种语言,在中国也很受欢迎。“可能是大家想看一个西方人写中国历史的角度吧。”


在这本面向西方普通读者的书中,伊沛霞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讲述中国这个历史漫长的国家。伊沛霞说,她试着勾画一两个有关中国的最紧要的问题,比如“它的巨大和历史连续性”。伊沛霞向西方读者发出这样的疑问:这十多亿人口——比东欧、西欧和北美人口的总和还多——逐渐认为自己拥有相同的文化、享有认同感,这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他们没有像世界其他地方的人那样,因在方言、宗教或生活方式上的差异而分裂成一个个相互猜忌的群体?对此,伊沛霞尝试着做出自己的解释,包括中国的地理位置,它的形声书写系统,以及强大统一政权的长期经验。“中国是一个长时间使用一种语言的国家,而欧洲不一样。直到19世纪,欧洲受过教育的极少数人说拉丁语,但它切断了同普通人的联系。在中国,即便是金朝,它也使用与宋朝相似的文字,即使王朝更替,构成文化基础性的元素,也有极大的相似性。”


“如果你不了解中国的历史,就不会理解现代中国。” 这是伊沛霞在西方讲授中国历史时,通常所用的开场白。“我们那一代学者的目标是让美国公众更好地理解中国。”这大概也是这位学者孜孜以求的终极目标。


谢选骏指出:我始终不能明白,伊沛霞既然对宋代妇女的历史处境具有如此之深的研究,为何未能发现一点有关“缠足战略”的蛛丝马迹呢?例如她谈论缠足的部分,都是故事,毫无新意——我不要求她构建出完整的过程,但是起码应该看出一点端倪,发现一点蛛丝马迹,感觉到一些什么东西才对……但是没有。一点也没有。于是我看她的研究虽然细致入微,但总体上还是属于人云亦云的那种,缺乏真正独立深刻的洞见。所谓缠足战略,就是为了避免女真的劫掠拐卖,汉女竞相缠足裹脚,主动丧失行动能力,把自己变成强盗的包袱。这个战略,使得亡国的汉人有效避免了灭种命运,而且最终吸收了金、元、清等蛮族劫匪,形成“中华民族”了这个第三期中国文明的土壤。使得“华人”继“唐人”(第二期中国文明的居民)、“汉人”(第一期中国文明的居民)之后,出现在世界舞台。

谢选骏:碳基生物想象硅基生物的末日


《3亿光年外的宇宙大屠杀!NASA公布震撼视频》(LTN 2023-01-15)报道:


此图描述了黑洞吞噬一颗恆星的四个步骤。(取自NASA官网)


当不幸恆星徘徊到黑洞附近时,后者引力会将它猛烈撕扯并释出强烈辐射。最近美国航太总署(NASA)的哈伯太空望远镜详细记录了一颗恆星被黑洞吞噬的最后时刻。NASA于12日公布的影片显示,一个飢饿的黑洞将捕获的恆星扭曲成甜甜圈形状,然后吞噬下去,画面震撼。


黑洞吞噬恆星是宇宙中最疯狂、最惨烈的画面,这种宇宙扭打现场称为“星潮汐破坏事件”(TDE),每1万到10万年才会发生1次。哈伯望远镜利用光谱获得大量的数据,捕捉到精彩瞬间。

News from #AAS241!


Hubble recorded a star's final moments as it was ripped apart and eaten up by a black hole – getting twisted into a donut-like shape in the process.


Find out more: https://t.co/CEGLVP2Nly pic.twitter.com/QUbdp6RpNa


— Hubble (@NASAHubble) January 12, 2023


NASA说,黑洞的引力将恆星的东西拉进来,而辐射则将物质吹出来,两者之间存在著一种平衡。天文学家们正在利用哈伯望远镜来了解当一颗难以约束的恆星坠入黑洞的引力“深渊”时会发生什么。


哈伯无法近距离拍摄AT2022dsb潮汐事件的混乱情况,因为这颗被吞噬的恆星位于ESO 583-G004星系核心的近3亿光年远的地方。但是天文学家利用哈伯强大的紫外线敏感度来研究被粉碎恆星的光线,其中包括氢气、碳等。相关光谱学提供了黑洞吞噬案的“鑑识”线索。


NASA53指出,“星潮汐破坏事件”事件陈述黑洞的进食习惯“乱七八糟”,恆星被吞噬后一些物质将被黑洞风吹到太空以接近光速的惊人速度移动,AT2022dsb事件也不例外,观测表明一股来自黑洞??的风以大约3%光速向地球方向投射。


分析哈伯望远镜收集的AT2022dsb光谱数据,团队还确定恆星被撕裂后形成围绕黑洞旋转的气体盘约有太阳系那么大。


对天文学家来说,“星潮汐破坏事件”现场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地方,因为能揭开大量有关黑洞的讯息。


网民嚎叫:


深不可测 发表评论于 2023-01-15 23:10:48

吃饱了撑的耸人听闻。

pandali 发表评论于 2023-01-15 18:36:34

听着好气击!!!

马甲飘飘 发表评论于 2023-01-15 18:09:00

文章说了,这是美术家根据科学报道做的示意图,但是科学家没有足够数据不会这么激动,通过数据可以间接证明黑洞确实在吞噬临近一个星体的质量

Timberwolf 发表评论于 2023-01-15 17:51:10

这个视频所"记录"的事件真实性大约和卫健委公布的新冠死亡数字可信性相当。

白云蓝天 发表评论于 2023-01-15 14:54:33

黑洞是个奇点,体积无穷小,本身质量可能极大。比如仙女座星系中心的黑洞,其质量是太阳的质量的至少1亿倍。银河系中心的黑洞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400多万倍。

京V-02009 发表评论于 2023-01-15 14:47:38

鬼才信!

Bslrim 发表评论于 2023-01-15 14:22:50

哈哈哈哈,什么跟什么就大屠杀,星系的开始和湮灭本来就是自然规律,搞得好像多大的意外一样。人类早晚死在这种悲天悯人的论调上。

淡水河110816 发表评论于 2023-01-15 13:50:00

黑洞不是洞,而是一个非常重的天体!这种现象就跟行星撞地球是一样的!

supernova13 发表评论于 2023-01-15 13:41:59

翻译基本准确,但是以下这句漏掉了关键词。是每个中心具有巨大黑洞的星系(Galaxy)每1万到10万年发生1次。 不是整个宇宙每1万到10万年发生1次:“黑洞吞噬恆星是宇宙中最疯狂、最惨烈的画面,这种宇宙扭打现场称为“星潮汐破坏事件”(TDE),每1万到10万年才会发生1次。”

size0 发表评论于 2023-01-15 13:40:50

黑洞要是掌握虫洞技术,那过来吃太阳系就不是啥大事了。黑洞有无意识?

BKL 发表评论于 2023-01-15 13:37:29

蔡妈谋毒,近年老了不少!

Jcq 发表评论于 2023-01-15 13:27:35

这只是人类按现在的知识水平来试图解释一个间接观察到的猜测而已。自娱自乐。

令胡冲 发表评论于 2023-01-15 13:25:17

Incredible … animation. 恒星庞大物质,转换成巨大能量。除非黑洞连接着另一个宇宙,怎能容下如此能量。


谢选骏指出:以上所述,不过是“碳基生物在想象硅基生物的末日”——似乎这样就可以疗伤自己行将灭亡的焦虑症状。人类的困境,就在于“碳基存在”和“硅基意识”之间的紧张——“人类”意识到自己的脆弱却无能为力,“动物”却可能没有这种造成悲苦的意识。

2023年1月18日星期三

谢选骏:全世界资产者的联合开始分裂了



《困境中的达沃斯:新国际秩序和新现实》(ROGER COHEN 2023年1月16日)报道:


本文是我们对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特别报道的一部分。

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处于困境之中。长期以来,该论坛一直是富裕的象征。在全球化的世界,人们认为更多贸易会带来更多自由。但如今,在欧洲战争的阴影和中美之间的紧张局势下,它面临着国际分裂、民族主义抬头和日益增长的保护主义。

后冷战时代已结束,其主导思想是西方自由民主和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提供了所有的答案。而这也正是达沃斯的精神。现在,它必须转向新冠大流行、乌克兰战争、极端不平等的加剧以及俄罗斯和中国咄咄逼人的专制政权引发的新现实。

如果说旧秩序已经消失,新秩序还没有诞生。随着中国军事和经济影响力的增长,权力正在从美国转移,但尚不清楚取而代之的国际体系会是怎样。

数以千计的巴西抗议者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坚信去年的选举结果被窃,于本月冲进了巴西国会,他们的行动感觉就像是在模仿2021年1月6日美国国会大厦袭击事件,这表明了世界的转变。现在许多人将这两件事联系起来,也表明了唐纳德·特朗普的影响。

大流行导致达沃斯中断了两年,这是恢复实地论坛后的第二次会议。政治家、商界领袖、技术专家、环保主义者和达沃斯的其他与会者将于下周在瑞士山区相聚一堂,努力探索曾经无法想象的问题。

随着新冠和战争对供应链的威胁变得明显,世界正在多大程度上去全球化?欧洲的阵地战能否结束?它已经夺走了数万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的生命,一场核“末日”——拜登总统去年讲的一个词——看似遥远,但人们对它议论纷纷。如果乌克兰的冲突持续到2023年——现在看来似乎是有可能的,在因不确定性而导致的持续投资减少且价格飙升的情况下,如何避免战争引发的全球衰退?

这些是这群参会者将面临的一些问题。中国将派副总理刘鹤前往达沃斯,这是自大流行开始以来首次有中国领导人出席该论坛。美国代表团将包括贸易代表戴琪、拜登的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和美国国际开发署署长萨曼莎·鲍尔。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表示他将出席,但不清楚是通过视频连线还是亲自出席。

他们会谈话、会规劝,但达沃斯的主旨是让人们团结起来,至少是某一类人,而目前分裂的压力很大。从美国的中心地带到法国人所说的“边缘地带”,这几年的政治被反抗精英的民族主义占据,他们正是被达沃斯忽视的民众。

还有其他出乎意料的问题。气候变化已经在非洲和其他地方引发粮食不安全问题,而乌克兰战争使这一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许多非洲人已经厌倦了西方的援助承诺。经济压力巨大的欧洲国家争夺新能源以取代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它们并不偏好昂贵的可再生能源,也不想向达沃斯许多商界领袖公开拥护的“环境资本主义”转变。

克里去年在达沃斯说:“我们意识到各国都关心能源安全,但我们不能通过投资遗留的化石燃料项目来危害地球,因为这将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

和环境问题一样,人们在全球安全问题上也难以达成共识。世界经济论坛董事总经理萨阿迪亚·扎希迪本月警告称将出现“恶性循环”,此前,该机构的年度调查揭示了令人深感担忧的短期经济波动和生活成本危机。

“两极分化渗透到我们的世界,无论是在国内政治还是在国家之间的关系中,”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在最近出版的一本名为《印度之路》的书中写道。他还指出:“我们已经习惯于将1945年后的世界视为常态,而背离它就是偏差。事实上,我们自己复杂的历史凸显了多极化才是世界的自然状态。”

融合已经过时。关于如何为一个网络化的世界带来繁荣,不再存在政治共识。在气候变暖的星球上进行大国竞争是新的现实。在俄罗斯和中国,经济开放并没有像人们普遍预测的那样带来政治开放,其结果是敌对的民主和专制集团相互对抗。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通过贷款、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协定赢得了许多国家的拥护。美国已清楚地表明了本国经济必须为政治服务的方针。在最近访问印度时,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表示,美国希望“与那些对我们的供应链构成地缘政治和安全风险的国家拉开距离”。她将印度列为“值得信赖的贸易伙伴”之一。美国将中国定性为“战略竞争对手”,美国针对中国的姿态再明确不过了。

数字安全和包容性将成为今年达沃斯的一大主题。西方远离中国的另一个原因是担心数据会被泄露。印度凭借其近乎普遍的联网,率先展示了技术上的飞跃如何为社会较贫困阶层赋权。现在大约有13亿印度人拥有数字身份,在网络银行办理所有业务是很常见的事。

印度是20国集团今年的轮值主席国,负责人阿米塔布·康特在接受采访时说:“没有人想要当前的世界秩序。世界上仍有20亿人没有银行账户。”

重大的权力转移很少是和平的。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与其未来的继任者中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不足为奇。它们的对抗要求其他国家站队。

拜登将世界描述为处于西方民主开放和强人镇压之间的转折点,然而,许多人更喜欢择优选择对谁效忠,拒绝拜登提出的二选一。印度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民主国家,尽管它与美国的关系稳步上升,但印度与中国有3400公里紧张的边界线,并且必须对其加以管理。这条边境的两边生活着全世界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

广告

西方公司在几个亚洲国家建厂,以确保供应链绕过中国,印度也是其中之一。这些公司不希望容易受到随时可能升级的美中紧张局势的影响。习近平主席将台湾视为一个不公正地从祖国中国分裂出来的岛屿,如果他放不下对民主台湾的执念,就像普京总统以对乌克兰的类似执念那样,并且以此作为入侵的理由,那么一切都将难以预测。

随着2月24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一周年纪念日临近,只有停火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振商业信心,并防止战争蔓延到全球。但普京需要把他的鲁莽赌博和接二连三的军事挫折描绘为某种“胜利”;而泽连斯基在其人民做出英勇牺牲后,表示不会将被俄罗斯武力夺取或吞并的乌克兰领土拱手相让。

目前看来,这场战争似乎肯定会持续整个冬季,伤亡将极其惨重。战争往往总要到交战方筋疲力尽时才会终结;现在还没到那时候。开战时,许多人都担心这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但这场冲突现在看起来更像“一战”。

泽连斯基在达沃斯的讲话很可能是以法治、国家边界神圣不可侵犯、维护人的尊严,以及保护被普京无理侵略严重侵犯的人权为名义发出的战斗号召,将会赢来满堂喝彩。但在西方之外,各国对这场战争并没有形成共识。正如法国总统马克龙所指出的,“从人口统计学角度来看”,全球大多数国家对这场战争持中立或反对态度,反映了民众对通常被视为虚伪或自私的西方秩序的不满和怀疑。

尽管如此,人在法治保障下对自由的追求仍算得上普世价值观。和美国一样,巴西的暴动分子最终被驱散。民主权力移交还是完成了。拜登政府的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在Twitter上写道,“我们坚定不移地支持巴西民主制度。巴西的民主不会因暴力而动摇。”

普京发动的战争只能让乌克兰对民主与国家主权的执着更加强烈。这是这位俄罗斯领导人在过去一年里不得不接受的惨痛教训之一:他对乌克兰民族性的强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这种民族性正是他否认存在的东西。达沃斯论坛将要讨论的世界局势是沉重的,但有种观念并未丧失: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必须伴随着对人类尊严和平等机会的追求。


谢选骏指出:达沃斯论坛的死样寡气表明——“全世界资产者的联合”开始分裂了!这当然不是全球化的咽气,而是全球化的喘息——为了下一个回合的更大并吞。

谢选骏:自由是不能定义的



《听到风声?胡锡进发文大谈自由:自由是必需品…》(胡锡进观察 2023-01-16)报道:


新冠疫情的“乙类甲管”结束了,很多高强度管控在当时很必要,今后,要让自由和宽松的氛围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自由是我们社会的必需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自由排在第二个系列之首。然而我们的社会上有一些人对自由有着偏颇认识,觉得这个概念是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绑定的,一说自由他们会觉得“挺敏感的”,而加强管制,实现尽量多的统一在他们看来才是政治正确的东西。


一定要把这个观念扳回来。自由不仅是社会主义的属性之一,也是人源自天性的向往,所有的社会规范都不能是为了压制自由,那是注定要失败的,正确的逻辑是把个人自由与社会的共同目标协调起来,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相互统一。如果有谁认为“资本主义才有个人自由,社会主义只需要集体主义精神”,那是一种根本的误解。


尤其重要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以个人拥有相当高自由度为基础条件和前提的。如果人们没有流动自由、创业自由以及各种选择自由的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就没法搞,我们只能停留在计划经济里吃大锅饭,把人生“交给组织去安排”。


所以说,在坚持法治、维护社会各种基本秩序、确保国家朝着党和政府制定的大方向和大目标前进的基础上,我们需要保障老百姓享受各种合理自由的权利,它们包括选择职业的自由,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安排人生的自由,保持各种兴趣的自由,不挑战国家政治秩序的言论自由,以及不违反法律的低俗自由,等等。总之,我们的社会不能形成“多管人”的治理倾向,管理必须是恰当、适度的,给人们留出充裕的自由空间,尤其要充分保障人们的私域不受打扰。


说到自由空间,它必须以工作之外的大量闲暇时间为重要条件之一,因为有这些时间才会有私域。在我们的社会里,很多人各种加班的频率太高了,时间也太长,这很多是官僚主义以及“内卷”的结果。随意加班可不光是互联网平台企业的“996”,它的扩散面非常广,相互传染,已经成为重大社会问题。


另外,空间上的很多不必要障碍应当撤除,比如我们的城管、保安队伍过于庞大,城市里四处设置的栏杆过多,有些广场都被围住,进入要刷身份证。这会让人产生社会不宽松的感觉,削弱人们的自由感。


自由都不是绝对的,要有边界,但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由人民当家作主的,它应该是全世界相对最自由的社会,而不应是“管得比其他地方更严”的社会,这应当成为我们坚定不移的认识。有了这种认识,我们就不会设太多且不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栏杆”,民间就会有更多活力,老百姓会过得更加舒畅,进而更加支持国家的大政方针,全社会的政治稳定就将更加牢固。这是很值得建立的良性循环。


网民嚎叫:


lostman 发表评论于 2023-01-17 06:43:49

五毛狗也快出来喊自由了

CARLTON80 发表评论于 2023-01-17 06:30:37

想起一个笑话:某人说,家门口有个违建,投诉了n久也没人理,晚上拿油漆刷上“民主”、“自由”……第二天一早zf就把违建拆了

CARLTON80 发表评论于 2023-01-17 06:28:56

这还不简单,老胡拿张A4纸打印“自由”两个字出来

往马路边一站不就效果更好

在网上敲啥键盘

加拿大小毛驴 发表评论于 2023-01-17 02:03:05

狗被关笼子里久了,当然会向往自由。胡主编因清零被封在家中多日,有感而发,故而撰此一文。

泰傻 发表评论于 2023-01-17 01:04:53

再次刷新人们对恶心这个词的深刻理解

lio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23:09:15

中国尽出叼盘胡,所以永远不会走向文明社会。

hobocs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22:04:00

吊盘对马克思还是有点了解的。克思理想的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政府完全靠边站。可惜一尊是外马内法,骨子里要走的是一君万民的寡人路线

zheteng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22:00:13

那就先把抓的白纸运动的人放了。

choyoku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21:30:51

司马夹头已经批判了

edm_guy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21:20:55

逐风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20:56:0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个悖论。社会主义只能是计划经济否则就是资本主义。不要老是挂羊头卖狗肉好不好。

==========

Well said!

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还非要加个社会主义在前面,太无聊了。照此逻辑,我们可能还可以说广东市场经济,上海市场经济,东北市场经济或者邓小平市场经济,江泽民市场经济。 LOL

逐风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20:56:0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个悖论。社会主义只能是计划经济否则就是资本主义。不要老是挂羊头卖狗肉好不好。

xiaoyuzi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9:32:55

什么自由?封号自由吗?

过路人_2016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8:14:00

叼盘今天这样吠,明天那样吠,做狗不容易

变法维新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7:50:30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自由排在第二个系列之首”。。。呵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民主还排在所有价值的第二位呢!谁信啊!

GP2X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7:13:26

跟这里某长篇五毛一样,说明道理他们都懂,不是蠢,而是坏

lio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7:13:01

真的自由了,哪还有这个叼盘的立足之地?

河西海龟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7:10:00

老胡活得不耐烦了

LaBrisa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7:01:25

看到这个人的文章我都会绕道走,感觉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种毫无廉耻的人的废话上面完全不值得。

wang620101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6:46:35

第二系列之首?那不自由 毋宁死怎么说?应该排在第一系列之首才对。什么狗屁党啊社会啊良知啊,如果都没有自由了都进监狱了还谈什么其他的呀?。自由只要不违法就应该是第一系列之首,而这个法也只有是公正的法,不能像中国那样随意制定法律。

走遍北美的小猫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6:40:00

假头套能”自由”摘了的时候,呼吸尽的时候能仿秃三炮的死的样子的时候,它(我都不用他 )才能“自由”,脑袋假,面相假,嘴假,心假的全家假,什么是它的必需品呢?就是假说话,真换钱的假头套谋生之道,诸葛亮台词;我从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然后王朗听了气死了,胡锡进听了却是伯牙子期的思路,“知音”啊!

wang620101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6:35:51

老百姓也要有选择国家领导人的自由。

在路上!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6:30:47

老胡是体操运动员出身吧,身段真是柔软

sunychen23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6:29:17

新冠后遗症吧lol

涨保田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6:27:00

这张脸,充满了投机的油腻和机灵

zhongguoren8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6:17:50

自由是必需品?都尼玛封控三年了,那时怎么不敢说?

老酒喝多了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6:15:00

当comedy看,此人说的纯粹是舔痔,几周前他的话拿出来再看一下,觉得他是精神分裂

量子纠结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6:08:00

清零封城时生命第一,放开躺平之后自由第一。到底谁生命还是自由第一得根据现在的状况决定。

林海雪原3677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5:54:18

这是和尚出轨,太监雄起的乱世

肚皮舞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5:53:40

胡锡进真是360度旋转毫无压力。

seator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5:50:00

老胡真的需要去安定医院住一段时间修养一下了

seator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5:49:00

忠诚是自由的基础

生肖迷宫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5:44:14

为啥领导谈自由就不被封号?

北卡山人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5:44:13

猪圈里面的老狗狗谈自由

556517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5:43:47

痴人说梦,或者是新的骗局开场。

voiceofme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5:43:00

胡放个屁,WXC肯定听得到

柳小波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5:40:35

自由妥妥的是普世价值核心啊 胡编难道突然“信普世了”?那个大侠何在,还不赶紧让胡编早点回头是岸?


谢选骏指出:胡狗不懂,自由是不能定义的,尤其是绑匪集团所定义的自由,那肯定就是彻底的奴役了——“解放牌”的“人民共和国”,就是新型的奴隶制度,马裂猪意就是它的犹太皮。

谢选骏:诺贝尔奖黔驴技穷

《美诺贝尔奖得主:从未料到会有中国这样的对手》(凤凰网 2024-05-01)报道: 日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克林顿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接受了英国《金融时报》专访。该专访文章于4月29日发布。 谈及近年来的中美贸易摩擦时,斯蒂格利茨指出,问题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