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2年10月13日星期四

谢选骏:孔子怎么成了立法者——美国最高法院胡抡中国文化



《华春莹贴美国最高院门楣孔子像 讽美“说一套做一套”》(东森新闻 2022-10-10)报道:


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兼发言人华春莹昨(9)日晚间发出推特(Twitter)文章,配图选用美国最高法院门眉上的孔子、摩西及梭伦雕像,讽刺美国政府虽然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精神,却在国际上却在做相反的事情。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也数次公开喊话,“敦促美方以实际行动体现拜登总统作出的一系列承诺,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言而无信,不知其可。”


《环球时报》报导,华春莹发推称,“美国最高法院(门楣)雕刻了来自中国、犹地亚(以色列古地名)和古希腊的先贤形象,以彰显美国多元、开放、包容的精神。然而,美国现在在国际上却在做相反的事情。这不讽刺吗?”


公开资讯显示,美国最高法院大楼的三角形门楣上从左至右雕刻着孔子、摩西和梭伦的人物雕像。雕像设计者雕塑家赫蒙·阿特金斯·麦克尼尔((Hermon Atkins MacNeil)曾解释创作初衷,“法律是文明的重要因素,美国的法律自然继承或衍生于此前的文明中。因此,最高法院大楼的东侧门楣雕像群寓意对源自东方的基本法律和戒律借鉴。摩西、孔子和梭伦被选为三大文明的代表,成为这一三角形门楣的中心雕像群。”


华春莹推文针对美国在全球多个议题上表面上打着合作的旗帜,暗地却不断挑动其他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对立。包括美国推出的新版“印太战略”,将“以台制华”纳入区域战略等。此外,美国官员公开呼吁对中国进行长期激烈竞争,也可能升级成中美全面对抗,让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多次呼吁美国政府,“以实际行动体现拜登总统作出的中美关系相关承诺”。


谢选骏指出:华春莹没有文化,所以不懂美国最高法院乱用孔子,其实是在胡抡中国文化。


《汉学家万百安:美国最高法院门楣为何有孔子像?》(2021-09-26 中新社阅读)报道:


美国最高法院大楼建成于1935年,由美国建筑师卡斯·吉尔伯特(Cass Gilbert)设计。这座位于首都华盛顿第一街的建筑正门朝西,与国会大厦隔街而望。然而这座大楼的一些建筑设计细节与构思,却远不如最高法院作为美国司法权象征那般为人所熟知。


就连美国最高法院官方网站的简介中也这样写道:“游客往往注意不到最高法院大楼东侧的尖顶和廊柱。这里的雕像群由赫蒙·麦克尼尔(Hermon Atkins MacNeil)雕刻,主雕像是伟大的立法先贤,摩西、孔子和梭伦,两侧人像浮雕象征着执法、仁慈、解决国家争端、海事和其他最高法院的职能。”


为何孔子像会雕刻在美最高法院的门楣之上?美国汉学家、美国瓦萨学院哲学教授万百安(Bryan W. Van Norden)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探寻中国哲学思想曾经对美国的影响,以及为如今的中美关系所带来的启发。


万百安研究中国哲学逾30年,曾翻译《孟子》等多部中国哲学经典。他一直倡导哲学教育应打破以西方为中心的视角,摒弃偏见与误解。他的近著《哲学上的拨乱反正:多元文化哲学宣言》中文版也即将与读者见面。


立法先贤的寓意与文明借鉴


中新社记者:孔子像为什么会出现在美国最高法院的门楣上?这个细节好像许多美国民众也不太了解。


万百安:最高法院大楼东西两侧门楣各有一组雕像群。西侧正门上方中心雕像是正义女神,她周围还有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雕像。东侧门楣人们不常看到,因为这里不是主入口。如果只是来参观最高法院大楼、出差或者旅游,通常你只会看到西侧门楣。但东侧门楣非常有意思,中心雕像群从左至右,依次是孔子、摩西和古希腊立法先贤梭伦。


中新社记者:这尊孔子雕像的设计寓意是什么?在为数不多的中文简介中,有的说法认为孔子是道德的象征,也有人认为他在此是教育的化身。


万百安:这组雕像的设计者麦克尼尔曾说,他是用这三个人物来代表美国文明的东方起源。东方起源的象征,出现在美国最高法院东侧的门楣上,这其实非常有意味。


根据美最高法院提供的史料记载,麦克尼尔在写给当时最高法院建设委员会的信中,是这样解释自己的创作初衷的:“法律是文明的一个要素,美国的法律自然地继承或派生于以前的文明之中。因此,最高法院大楼的东侧门楣雕像群寓意对源自东方的基本法律和戒律的借鉴。摩西、孔子和梭伦被选为代表三个伟大的文明,形成了这个三角的中心雕像群。”


中新社记者:孔子及其哲学思想对早期的美国有着怎样的影响?


万百安:在美国建国之初,现代民主和现代科学正在奠基,人们把孔子奉为西方启蒙运动的世俗圣人。而美国的开国元勋都深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托马斯·杰斐逊、本杰明·富兰克林、詹姆斯·麦迪逊、托马斯·潘恩和约翰·亚当斯等人都对孔子及其思想有着浓厚兴趣和正面评价。


美国最高法院的办公地点从纽约、费城一路南迁至华盛顿,直至美国独立150多年后,才拥有了现今的永久办公地点。这座大楼20世纪早期才建成,但即便如此,我认为这组雕像群的设计理念依然体现了孔子对美国开国元勋的巨大影响。


东方文化的象征与复杂态度


中新社记者:在最高法院的建筑简介中,为何孔子是作为立法先贤(lawgiver),而不是中文语境中的圣贤或教育家的身份出现?


万百安: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把孔子列为立法先贤有点奇怪。但问题是,大多数美国人,即使是崇拜孔子的美国人,也不知道法家与儒家的区别。所以当他们想要致敬中国文明时,唯一熟悉的就是孔子。他们不清楚“礼”和“法”之间的区别,但将孔子视为道德的楷模,因此选择他来代表世界传统的一部分。


中新社记者:在当代美国社会,人们对于孔子或者中国文化又是一种怎样的态度?


万百安:美国人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态度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像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杰斐逊这些开国元勋那样,很多知识分子非常尊重中国传统,热爱中国人民。但也有很多人看不起中国传统,不尊重中国人民。


在我看来,大多数美国民众或者说美国社会的主流观点,对于中国哲学思想是存在误解的。美国人更多的是借用孔子或其他中国哲学家的某句话,为自己的观点服务。比如,已故的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安东宁·斯卡利亚(Antonin Scalia)就表达了美国人对中国哲学的一种普遍误解,即将其视为“签语饼里的神秘格言”。但在现实生活中,中国哲学是富有说服力的论证和细致的分析。


中新社记者:目前,美国大学对于中国哲学的教育现状是怎样的?


万百安:在美国100所培养哲学博士的大学中,大约只有13%开设了有关中国哲学的课程。我希望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变。尽管老一辈美国哲学家对中国哲学的看法往往非常狭隘,但年轻一代的哲学家,无论是博士生还是助理教授,我发现他们的思想要开放得多。我对未来很乐观,人们将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中国哲学。


中美关系的启发与文化沟通


中新社记者:你认为,目前中美两国在交往中有何要素是缺乏的?


万百安:在西方政治哲学中,个人主义思潮影响深远,他们会强调“自私”这样的人类动机。相比之下,经典的西方哲学家,比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的观念与儒家思想有相似之处,他们更倾向于社群主义,强调人是社会的一部分。尽管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最早的政治哲学强调人的背后是社会,但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忽略了这一事实。我认为,在西方存在一种对中国的误解,即美国人不了解中国人如何通过合作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


中新社记者:你曾多次专门撰文指出美国必须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万百安:正如中国领导人所说,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国来说,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和儒家思想至关重要,因为美国和中国是两个超级大国,需要彼此了解,才能在未来取得长远而富有成效的发展。文化上的相互了解,对于美中两国来说都非常重要。在中国,很多人至少知道一点美国文化,但仍然有很多美国人对中国文化非常无知。特别是过去4年美国领导人对中国的负面态度,也让学习中文的美国人变得越来越少。


中新社记者:你认为哪些孔子的智慧可以给予中美关系以启发?


万百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受访者简介:万百安是美国瓦萨学院哲学教授,同时是中国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客座教授。他曾出版10本关于中国哲学和比较哲学的书籍,包括《中国古典哲学导论》《中国哲学解读:从汉朝至20世纪》《中国古典哲学解读》等。他的多部著作和文章已被翻译成阿拉伯语、汉语、丹麦语、爱沙尼亚语、波斯语、德语、韩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和土耳其语。


谢选骏指出:美国人只知孔子,却不知孔子反对立法——结果呢?把孔子放在了美国最高法院上,简直是南辕北辙的胡抡,变成了一个国际笑话!


《孔子的污点之一:反对“铸刑鼎”,反对法律成文化》(张东臣 2021-01-31)报道:


孔子在今天被视为古代圣人,他尊师重教、提倡实行仁政和爱护人民,但是与此同时,他仅仅被当做古代的圣人,因为提倡周礼,实行等级制度,这在现代社会是不能容忍的,因为现代社会崇尚自由平等博爱。在孔子生平中,有一件事情就反映孔子的等级思想,是孔子一个污点,那就是孔子反对“铸刑鼎”,反对法律公开化,因为这样会损害当时执政的贵族随意解释法律,从而维护自身统治的目的,孔子是贵族,反对“铸刑鼎”,正好体现其阶级反动。


公元前256年,郑国著名贤人、卿大夫子产将法律铸在鼎上,公之于众,史称“铸刑鼎”事件,因为当时的法律是以刑法为主,又是铸造在鼎上,鼎在当时又是权力的象征,刻在鼎上,就有公信力,所以叫“铸刑鼎”。子产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子产想要改革成果法律化,巩固自己的改革,之前的改革涉及到各方各面,他要上自诸侯贵族下自平民,都遵守法律,尽职尽责,国家永享太平。这本来是件好事,因为之前的法律都是不公开的,法律只在执政的贵族内部流传,执政的贵族就可以任意解释法律,随意欺压平民,但是将法律铸造在鼎上,公之于众,等于将之前的习惯法转变为成文法,这对平民的利益是有保护的。当然,改革是有阻力的,当时的晋国大夫叔向批评说:“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犹不可禁御,是故闲之以义,纠之以礼;守之以信,奉之以仁,制为禄位,以劝其从,严断刑罚,以威其淫。惧其未也,故诲之以忠,耸之以行,使之以和,临之以敬,涖之以强,断之以刚。犹求圣哲之上、明察之官、忠信之长、慈惠之师,民于是乎可任使也,而不生祸乱。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以徵于书,而徼幸以成之,弗可为也。”也就是平民知道了法律,就不会忌惮执政的贵族和君王,影响统治。


奇怪的是,孔子号称圣人,却反对了,因为孔子是铁杆的周礼维护者。为什么说铁杆,因为孔子的儒家思想的两个核心就是“仁”(仁政)和“礼”(实行周礼),实行周礼也就是“克己复礼”,要严格遵守周礼的行为准则和等级制度,也就是周天子和贵族掌握政权,平民只有提建议的份,但是实行仁政,不是要保护老百姓的利益吗,怎么反对“铸刑鼎”,看来仁政和实行周礼是有矛盾的,在维护周天子和贵族特权尤其是政治特权的情况下,实行仁政,高度依赖贵族和周天子的道德素质,怪不得孔子说道德很重要,因为只有依靠道德了。孔子批评子产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夫晋国将守唐叔之所受法度,以经纬其民,卿大夫以序守之,民是以能尊其贵,贵是以能守其业。贵贱不愆,所谓度也。文公是以作执秩之官,为被庐之法,以为盟主。今弃度,而为邢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有?贵贱无序,何以为国?”也就是会损害了贵族的威严,国家将不复存在,简单地说,就是会影响贵族掌权。当然,对于子产高尚的品德,孔子是赞美的,称他是“仁人”,也就是有仁义的贵族。不过,我认为这就是孔子的黑点之一,反对百姓主宰自己的命运,将权力完全交给贵族。当然,这是一种理想主义,将权力完全交给贵族,完全依靠贵族的道德来治理国家,是不科学的。成文法是世界大势所趋,即使是英国、美国这些习惯法比较普遍的国家,也制定了大量成文法,习惯法的作用越来越小,可见习惯法是逐渐被人抛弃。


总之,笔者认为这是孔子思想的落后所在,为了维护贵族和君王的威严,不惜牺牲平民的法律知情权,以方便贵族君王随意解释法律,巩固统治。


对此,孔子有明确解释。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以成文法治国只不过是道德沦丧、礼崩乐坏之后的无奈选择。不要以为后世的成文法有多么先进,也不要以为古代的礼治有多么落后。现代人看重外在物质层面,古人更重视内在精神修养。究竟孰轻孰重?价值取向不同,结论亦不同。


谢选骏指出:美国最高法院胡抡中国文化,结果把一个反对立法的孔子现代化了、美国化了。于是,共产党中国就趁势推出了“孔子学院”,作为输出共产主义的基地组织——这同样是一个现代化的孔子。孔子怎么成了立法者,也就怎么成了一个共产党——大家一起胡抡中国文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美国已经陷入两條路线的斗争、临终病人的死磕

《百日新政 川普將優先實施減稅 還有終止疫情補貼、限制糧食券、驅逐無證…》(記者胡玉立綜合報導 2024-12-01): 共和黨全面執政後,白宮與國會計畫推出新政,在川普上任百日內推動減稅、限制社會福利、削減預算赤字等重大施政。 川普與國會共和黨人贏得大選並全面掌權後,正雄心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