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4年9月30日星期一

谢选骏:现代南北朝晚期的“反台独22条”与香港“23条”


《“反台独22条”与香港“23条”:台湾旅游警戒调升后民众对出游香港的担忧》(刘子维 Role,BBC中文记者 台北 2024年7月25日)報道:


“删文的时候,心情很无奈,但删完比较安心,担心程度从七分变三分。”年近40岁的台湾上班族陈小姐是刘德华的忠实粉丝,她几乎每年都飞去香港见偶像。去年再度踏上已实行国安法的香港前,她做了以往不曾做的事——删除社群贴文。


她打开Facebook账号,一篇篇检视,找出“可能和政治相关”的内容,思考是要设为隐藏?还是干脆直接删除?“整理数位足迹”的过程,耗费她一整个晚上。


她并不是唯一一个担心自己去香港旅游会有危险的台湾人。


6月21日北京发布“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简称“反台独22条意见”)──最高刑罚是死刑。中国国台办表示,“运用刑事司法手段惩处分裂国家犯罪分子、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是世界各国通行做法”,新措施“针对极少数涉‘独’言行恶劣、谋‘独’活动猖獗的顽固分子及其实施的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


台湾陆委会則称此举“严重威胁国人赴陆港澳之人身安全”,因此在6月27日调高赴中国大陆、香港、澳门的旅游警示灯号至橙色,呼吁民众“避免非必要旅行”。


检视6月27日当天台湾的Google搜寻趋势,“旅游示警”位居第二高,累计搜寻达到5000笔以上。


虽然北京对“反台独”的新措施并非纳入香港实施的全国性法律,但足以引起台湾人对访港安全的讨论。台湾年轻世代聚集的社群媒体Threads上,也对“橙色警戒”讨论热烈:“要不要放弃已经排定的八月香港之旅?”、“我取消了,觉得还是不要冒险”。


香港国安法实施四年,台湾新闻如何在香港媒体上"消失"


反台独22条与香港23条:风险提升?

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林宗弘对BBC中文表示,2020年开始实施的《香港国安法》以规范香港人为主。而今年3月通过的《基本法》第23条,以及6月颁布的“反台独22条意见”,此二法实施后:“台湾人可能因为在台湾从事一些被定义为违反台独新规的行为,在香港被捕。”


台湾陆委会以邮件回应BBC中文的提问,指出《基本法》23条通过后,在香港境外正常行使言论自由,但被香港执法单位认定违反国安相关法律,入境香港或过境转机,都能面临风险。


因此陆委会建议想去香港的民众评估风险:“注意手机、电脑等随身物品,是否存有可能构成相关机关搜查或没收、甚至入罪的内容。”


还想去香港见偶像的陈小姐选择暂时自我消音。日前台湾热议的国会改革法案,她虽然关心,但只在线下和朋友讨论,“不然之后去香港还要删文,我觉得很麻烦。”


申请工作签证被要求解释社群贴文


“满恐怖的,我不晓得他们居然会去查我私人脸书和IG。”诗涵(化名)向BBC中文分享自己疫情后申请香港工作签证的经历。


在申请工作签的前一年,她曾在线上顺利申请到香港旅游签证。但当她提交短期工作签证申请时,却收到入境处回函,要求她解释在个人社交媒体发文的理由。


被点名的Facebook贴文是她分享《时代革命》纪录片的预告,号召网友进戏院观影。该贴文当时设定为公开。而她发表在私人Instagram账号,回忆多年前在台湾参与社会运动的短文,也被入境处一字不漏地列出。


“我感受到他们强烈的目标就是在吓你,告诉你说,你不要对政治有任何的干涉跟想法。”诗涵在香港的同事建议她回复:我发文时人在台湾,对香港情势不了解,所以被误导,现在我知道发文内容有误。


诗涵最后选择不解释,放弃到香港工作的机会。和她同时申请工作签的同事,也被入境处点名要求解释多年前在Facebook的发文,诗涵的同事选择配合,最后获得工作签证。


对于自己被盯上,诗涵感到很困惑。她说身边有些比她的网上发言“更激进”的朋友,申请工作签却没有被查,顺利前往香港工作。


香港入境处回应BBC中文邮件查询,指出“会按照相关政策依法处理每宗申请个案,并会因应每宗申请的个别情况作出考虑。”


林宗弘分析,在国安安全部门或海关人力有限的情况下,不太可能每天查询所有申请赴港的台湾人旅游签证资料。但在工作签证的审核上,会较严格审核。


林宗弘观察,2014年到2019年间,台港公民社会交流热络,但2020年后,陆续传出台湾学者赴港,在关口被带到小房间,被要求交代行程细节与在港联络人的个案。一般公认列有台湾政府官员的“黑名单”,在2014年后,更扩及到参与国际组织的台湾人、社运人士等,范围更大、更模糊。林宗弘认为,这是中国政权的威吓手段,希望藉此压制台湾人参与、讨论公共事务。


《基本法》第23条:在香港讨论立法是否已成公众禁忌?


香港浸会大学政治及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陈家洛对BBC中文表示,这些被拒绝入境的个案虽然是少数,但已经足够产生寒蝉效应。加上港府的决策“毫无透明度,令人无所适从”,民众只能自行想象。而且现在台港官方互动几乎降至冰点,若台湾人入境香港遇到麻烦,“恐怕台方完全被动,束手无策”。


香港特区政府:一般旅客不会触法


对于台湾调升对香港的旅游警告,香港特区政府谴责台湾当局假借此行動,实则抹黑诋毁,错误宣称国安相关法令实施后赴港风险增加。港府强调:“一般旅客不会从事危害我们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不会误堕法网。”


香港警方表示,不存在对台湾护照持有者特别盘查的情况


一名在Threads上有19.5万追踪者的台湾旅游博主“乐冠廷 阿乐”,发文分享今年五月底在香港地铁站“非常突然被几个警察跟一个便衣警察拦下来”,被搜查随身包包并查阅证件的经历。BBC无法独立核实此说法的真实性。


这篇贴文三天内累积了上千则讨论,不少台湾网民也分享近期去香港旅游被临检的经验。


台湾陆委会表示,从2023至2024年7月,香港、澳门办事处接获台湾人求助遭港澳政府留置、调查、拘捕的个案,都是涉及一般刑事如诈骗、运毒、窃盗、抢劫等案件。陆委会提醒民众,在港澳旅游,应随身携带身分证件备查。


香港警务处回应BBC中文,表示在公共场合临检的法源依据是《警队条例》,并严正澄清不存在针对台湾护照持有者严加搜查的情况。


“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就是一个风险。”现居英国的香港社会政策及公共行政学者钟剑华对BBC中文说,现在香港确实有“警权过大”的舆论声浪,加上政府执法的标准不明,加剧民众不安。


香港仍是台湾出境游热门景点

过去20年,每年赴港旅游或转机的台湾人高达一两百万,2007年最高峰时更突破300万人。


2019年反修例示威加上随后而来的新冠疫情,让香港旅游降至冰点。疫后访港的台湾旅客人数回升,但仍离疫情及《香港国安法》实施前有一大段差距。

台北市旅行公会理事长骆炫宏认为,访港的台湾旅客减少主要原因是香港旅游的食宿成本提高。她表示,业者会提醒客人前往中港澳旅游期间,尽量不要谈论政治。而如果申请台胞证或港签没有通过,可能是已被当局注记,那就建议不要前往试险。


世新大学观光学系副教授陈家瑜则表示:“非常的遗憾这个产业变成双方政府惩罚对方的武器。”她指出,各国都有“入境敏感人士名单”,也都有抽查旅客的机制,并不是只有中港澳海关特别针对台湾人。她也观察到,其他被台湾外交部列为橙色警戒的国家有50多国,包含台湾人旅游热点:土耳其、埃及、菲律宾。


香港学者陈家洛表示,会出现香港旅游安全与否的辩论及其中是否有政治操作的猜想:“或多或少源于‘国家安全’这个概念无远弗届,而执法部门的行动或决定都是以‘不评论个别个案’应付,公民知情权不一定得到尊重。”


谢选骏指出:人説——“反台独22条”与香港“23条”:台湾旅游警戒调升后民众对出游香港的担忧。我看這些島民都不知道自己的末日也將不遠了!“反台独22条”与香港“23条”互爲剪刀,試圖終結现代南北朝格局!這是现代南北朝晚期的特殊風景——“反台独22条”与香港“23条”。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美元貶值的黃金時代

《随着“黄金时代”的到来,第二个特朗普时代开始了》(安东尼·泽克尔(Anthony Zurcher)BBC驻北美记者 2025年1月21日凌晨5点17分)報道: 特朗普借助选民对现状的不满情绪重新掌权,他在就职演说中承诺将开启美国新的“黄金时代”。 这场演讲既有承诺,也有矛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