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3年6月3日星期六

谢选骏:闪击英雄实属狗熊

 佚名网文《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报道: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Heinz Wilhelm Guderian,1888年6月17日-1954年5月14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一名陆军军官,1940年7月被晋升为上将。军事家、前线指挥官,也是德国装甲兵核心缔造者之一,并被认为是闪电战的创始人之一,虽然不是纳粹政权时期的最高级将领却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出色的指挥官之一;被各国战史学家公认赞誉是「世界坦克(作战)之父」。

古德里安在奥地利和苏台德地区吞并行动中担任第十六装甲军军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古德里安参与的重要战役有:波兰侵略战担任第十九装甲军军长,隶属伦德施泰特南方集团军群;法国侵略战担任后期任装甲集团军群司令;苏德战争开始后于10月担任第二装甲军团司令;后先后担任装甲兵总监与德国投降前「德国保卫战」代理陆军参谋总长。

背景与青年时代

古德里安出生于普鲁士西边维斯瓦河(Vistula)旁的库尔姆(Kulm)一个军人家庭,父亲弗里德里希·古德里安(Friedrich Guderian)是一名陆军营级军官。母亲叫做卡拉娜·克尔齐霍夫(Clara Kirchhoff)。

1894年,六岁的古德里安在阿尔萨斯州科尔马尔入学读书,1901年-1902年,进入位于巴登(Baden) 的卡尔斯鲁厄军校。1903年-1907年,入读位于柏林附近的大光野(Gross Lichterfelde)中央军官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驻在洛林州比奇的第十汉诺威轻步兵营,担任见习军官。随后被晋升为中尉并在1911年被分派至隶属普鲁士陆军通信兵团的第三通信兵营。1913年10月古德里安迎娶了妻子玛格丽特·格尔纳(Margarete Goerne)。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古德里先后历任电台台长,团部参谋以及营长等职。并参与过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德国装甲兵的建立

虽然古德里安出身于轻步兵,但是却命中注定地一直与“摩托化”问题发生密切关系。1922年1月,古得里安意想不到地被调往国防部运输兵监察处担任参谋。正是在这里古德里安开始了坦克与装甲兵作战理论。

1922年4月,于慕尼黑第七摩托化运输营实习数月后,古德里安到柏林向柴希维兹(Gen. von Tschischwitz)将军报到,然而古德里安获得的工作不过是研究摩托化运输的各种问题,而不是他所期盼的如何运用为作战部队。

在踏上这个技术性军职的生涯后,古德里安只好奋力寻找出路。在经历了有关用摩托化车辆运输军队的计划后,他意识到了摩托化部队的实用性并全心投入该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受凡尔赛条约约束,不得拥有超过十万人的军队,莱茵河以东50公里不得设防。因此,倘若新的战争发生,德国无险可守。古德里安认为,德国必须依赖机动性防御,而机动战中又需要对运输部队进行保护,进而引起对装甲车辆的需求。在与军中相关专家讨论和研究英国同行如富勒、李德哈特的著作后,古德里安学会了装甲兵的集中运用并因在军事刊物中发表相关文章而出名。

1925年,古德里安陪同运输兵总监纳兹美尔(Col. von Natzmer)参观军事演习时,向运输兵总监建议在将来可以把摩托化部队由勤务兵种转变成战斗兵种时,这位总监却很粗鲁地回答到:“见鬼,什么战斗部队!它们只配装运面粉!”

1929年夏季演习中,虽然古德里安构想的装甲兵概念被拒,但是数月后却有机会出任第三摩托化营营长。在这里,他集中全力进行各种训练,然而摩托化运输仍然受到相当多的阻力,甚至连与同区其他部队演习也被拒。随后,古德里担任新总监鲁兹将军的参谋长,并与骑兵派系发生激烈的冲突。最终为摩托化部队赢得一席位置。之后,他便着手装甲兵的装备,训练和战术制定等问题,经过古德里安多方奔走,并在希特勒的直接支持下进行开发后,小型坦克一号战车(Panzer I)面世并于1934年投入使用。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种原本作为训练之用的小型坦克一直都是德军装甲兵的标准装备。

第二次世界大战

波兰侵略战

1939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古德里安担任伦德施泰特辖下的第十九装甲军军长(含第3装甲师),9月1日参加了波兰侵略战。第十九装甲军作为德国南方集团军群的开路将,一路如入无人之境。起初波兰人甚至认为坦克不过是一种伪装工事,他们的骑兵勇猛的冲向德军的坦克集群。在随后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里,古德里安和克莱斯特的装甲军的高速前进就使战术落后的波兰人陷入重围,德国步兵所起的作用就是俘虏包围圈里的敌军。在会战开始一个月零一天后波兰侵略战结束,古德里安的第十九装甲军在整个战役中只阵亡150人,受伤700人。

古德里安于此役中首次实现了他装甲兵作战的战术理念,即在合适地形的战术方向上,以装甲集群作为火力,机动与防护三位一体的突击手段,集中于敌防线的某一点进行突破,成功后即向敌纵深迅猛发展,致敌无法重整集结,以再次构筑防线。在他的个人回忆录中,他不无骄傲地声称,他很有可能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位坐在装甲指挥车中利用无线电指挥部队,并随同一线战斗部队一起冲过敌人防线的高级指挥官。

西线战场

1940年5月,古德里安参加法国战役 (二战),并且再次成为攻击矛头-担任A集团军群辖下第十六装甲军军长。在曼施坦因的建议下,希特勒赞同并采纳了这位时任A集团军群参谋长的攻击计划。计划中德国人将主要攻势从右翼博克上将率领的以比利时北部列日地区为攻击目标的B集团军群转移到了中央地区的A集团军群手中。并以阿登山脉-这个被认为是机械化部队无法通过的地区为突破口。他的第十九装甲军仅用两天时间便成功穿越了阿登山脉110公里长的峡谷地带。在战役中优异的表现也令古德里安重塑了以往被认为只会纸上谈兵的印象。他的进攻速度不仅令对手,甚至他的上级伦德施泰特和希特勒都胆战心惊:在渡过马斯河后,古德里安就不再将坦克当自行火炮使用,而是尽可能地发挥其高速特性向纵深地区运动,从色当直到滨海的阿布维尔、 格拉夫林, 完成了一个举世震惊的巨大包围圈。这个包围圈把法国北部和比利时的所有盟军都装进了口袋。在行军期间古德里安的部队甚至没有时间俘虏敌军,而是通过扩音器大叫:『我没有时间俘虏你们,你们要放下武器并且离开道路以免阻碍我们前进。』以此他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的最快的进攻速度,即在不到六天的时间里他的装甲军长驱直入四百多公里横贯法国,将坦克开到了大西洋岸边。

苏联侵略战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希特勒决定以三个集团军群对苏联发动迅速的攻击战-他们分别是勒布元帅所率领的北方集团军群;博克元帅所率领的中央集团军群以及伦德斯特元帅率领的南方集团军群。古德林则是隶属中央集团军群博克元帅辖下的第二装甲兵团司令。

7月9日上午分管第二装甲兵团的第二集团军司令克鲁格元帅因为听说准备强渡第聂伯河而赶到他的驻地,准备进行阻止。随后古德里安成功的说服了克鲁格批准其渡过第聂伯向斯摩棱斯克发动攻击。到了7月11日德军已经几乎占领了白俄罗斯全境,向东推进了约450至600公里。7月12日古德林的装甲兵团包围了前往救援斯摩棱斯克的苏联红军第十三集团军的四个师和第廿机械化师的部分力量。次日苏军进行了猛烈反击,苏联中央方面军总司令提摩胜科下令在戈梅利附近的总计20个师兵力向古德里安发动攻击,处在包围圈内的苏军亦开始了突围行动。激烈的战斗后,第二装甲兵团击退了反攻的敌人,得以继续向斯摩棱斯克前进。7月15日凌晨,古德里安的先头部队-第71步兵团在天色掩护下经一条乡间小路占领了位于斯摩棱斯克外围防御圈中的炮后阵地。7月16日古德里安攻下了斯摩棱斯克,次日希特勒在古德里安的骑士铁十字勋章上加授橡叶。

斯摩棱斯克战役结束后,古德里安建议陆军总部以莫斯科为目的地发起合围攻势。陆军总部并没有采纳古德里安以及博克元帅等人的建议,而是由希特勒亲自批示采用伦德施泰特的构想-首要攻击目标为苏联红军布琼尼的西南方面军以及乌克兰首府基辅。随后古德里安所在的第二装甲兵团被借调往伦德施泰特的南方集团军群,以协助基辅会战。9月26日基辅会战结束,纳粹德军虽然赢得胜利,却同时给时间予苏联人构造以莫斯科为核心的纵深防御阵地。他们在莫斯科附近构筑了三条防御工事-维亚济马附近的维亚济马防线全长320公里;莫斯科以西的莫扎伊斯克防线全长140公里;最后则是沿莫斯科环城公路的四条弧形防线。原本莫斯科驻军50万人,却缺少重型武器以及战斗经验,随后斯大林下令在西伯利亚与日本关东军对峙的25个步兵师以及9个装甲旅回防莫斯科。这些长期驻扎西伯利亚的军队对于恶劣的天气尤其适应,并在日后的反击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即莫斯科保卫战全面展开,战斗持续到10月中旬时苏德都损失严重。苏军防线后撤30至50公里,德军几乎所有步兵师都减员2,500人,装甲部队则只有不到50%的正常兵力。古德里安的部队尤其严重,每个团都减员500人以上,步兵部队的连队平均人数只剩下50人。即使手下的王牌坦克旅艾贝尔巴赫坦克旅亦只剩下60辆坦克,这也是满编时超过600辆坦克的第二装甲兵团仅剩的坦克。在面对恶劣的天气以及对苏军T-34坦克无能为力的情况下,不久德军在莫斯科保卫战中战败。古德里安因建议撤退遭到希特勒拒绝,12月26日古德里安被调回陆军统帅部候命,职务则由鲁道夫·施密特中将接任。

战争后期

在莫斯科保卫战战败一年多之后,古德里安出任装甲兵总监,负责装甲部队的生产、训练、战术制定及整编工作。上任后古德里安将德国原600辆不到的坦克与装甲车月产量提高到了1,955辆,其中包括当时德军的装甲主力战车四型、最新式的战车五型豹式和战车六型虎式坦克。在希特勒不顾古德里安对于豹式坦克可靠性的忧虑,将刚换装成豹式的第一装甲师投入到库尔斯克的卫城作战中,遭到毁灭性打击之后,古德里安建议在转入战略防御姿态时,应当选择用反坦克炮替代坦克成为防御主力,得到希特勒同意其可自行安排反坦克炮的生产和分配。不过由于时间及工业、经济、人事等因素在1944年苏联发动反击时仍只有三分之一的战防部队装备了突击炮。同时古德里安建议自东线战场撤回装甲部队,予以重新整编,遭到希特勒拒绝后又建议自西线战场撤回装甲部队得到批准。在1944年6月6日盟军发动诺曼底战役时,古德里安已经重新整编出10个装甲师和装甲步兵师。对于担任大西洋壁垒主要负责人隆美尔的防御计划,古德里安提出了异议,认为隆美尔将机动部队置放的位置与前线部队空间过大而与之发生争执。

在战争后期,古德里安与希特勒在战术战略见解上的分歧愈大,由是使得两人之间的矛盾也愈形激烈,并多次发生争吵,但古德里安出于对德国效忠的军人誓言,始终未加入政变推翻希特勒的密谋当中。1944年7月20日事件发生,古德里安参与到负责审理工作的荣誉军人法庭,并被任命为代理陆军参谋长,而在1945年3月,于德国战败前夕再次被希特勒以六星期病假做为健康疗养的名义斥退免职。被免职当天他回到家时他的妻子对他说:「今天你出去的时间真长得可怕呀!」他回答说:「是的,而这也就是最后一次了,我已经被免职了!」。[1]1945年5月10日向美军投降,随后被关押3年,因为在战争期间并未虐待战俘和屠杀平民而没有被列为战犯,于1948年被释放。之后一直在家中修养并攥写个人传记《一个士兵的回忆》。

1955年5月14日古德里安因病去世,埋葬于最早担任军职的戈斯拉尔。

他的儿子海因茨·冈特·古德里安(Heinz Günther Guderian,1914-2004)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任第116装甲师参谋,在鲁尔口袋内投降。战后加入德国联邦国防军,以少将身分退伍。

一般公认的是,古德里安是德国装甲军之父,也是世界装甲军之父,是二次大战有名的闪击战的创立者和执行者,现在古德里安的照片还列在德国军队的营房里。古德里安就凭世界装甲军之父和闪击战之父,就可以名垂青史。当然,古德里安仅仅是一名一级上将,而隆美尔是元帅。可是,德国在二战时期有26个元帅,有些元帅的名字你根本就不知道,默默无闻,可见是不是元帅也不重要。就如同中国的粟裕大将一样,粟裕的成就当然超过很多的元帅。

古德里安的辈分要比隆美尔老。当古德里安已经注意装甲军和坦克在现代争中的突出作用的时候,并且已经写出了《注意,装甲军》的书的时候,隆美尔写出的还是《步兵进攻》,一个谈坦克,一个谈步兵,相差一个层次。当古德里安已经成为德军16装甲军军长,并已经在对波兰的进攻中实施其闪击战的战术的时候,隆美尔还没有与装甲部队沾上边。当古德里安成为19装甲军军长的时候,隆美尔还刚刚是德军第7装甲师的师长。而且古德里安甚至还参与了部分进攻法国的战略计划,也就是曼斯泰因的计划。曼斯泰因的计划,很多方面得到了古德里安的支持,而且很多方面是专门为古德里安写的,没有古德里安的闪击战的思想和实践,德军进攻法国的行动,就会停留在黄色计划的最初版本,而不会是曼斯泰因那个版本。当然,希特勒在执行曼斯泰因计划的时候,曼斯泰因已经被希特勒打发走了,已经不是A集团的参谋长了。但希特勒执行对法国的战略还是曼斯泰因的。

在对法作战的时候,隆美尔指挥的第7装甲师打的也不错。可是,古德里安指挥的19军做出包围英法联军于海滩上的时候,本来可以全歼英法军,可是希特勒却鬼使神差的发出一个停止前进的命令,古德里安眼睁睁看这英法军在敦刻尔克撤走。古德里安在二战以后,在回忆的作品里面,还是对希特勒为何发出这个命令耿耿于怀,不可理解。否则英国的33万远征军就是古德里安的下酒菜了。

在对苏战争中,古德里安指挥第二装甲集团,成为苏军的噩梦。兵锋所指,本来可以在冬季到来前,就可以拿下莫斯科。可是希特勒却命令他们先跑向南方攻击基辅,耽误了大量的时间。古德里安为这个与希特勒争吵很激烈。这也是古德里安后来没有升元帅的原因,就是他经常与希特勒争吵。后来古德里安已经到了离开莫斯科仅仅20几公里的地方,被迫撤退,而且因为擅自撤退,还被希特勒解除了职务。

后来古德里安又被希特勒启用,做德军装甲兵总监,编练装甲兵,并研制出了虎式坦克。

谢选骏指出:古德里安距离克里姆林宫近在咫尺,却撤退了!因为他缺乏真正的骑士精神。如果他多一点十字军的样子,奋不顾身地攻入俄国鬼子的魔窟克里姆林宫,那世界历史的版图就将重画了!古德里安从一名虎将变成了一名虎式坦克的制造商,可悲!闪击英雄,昙花一现!

尽管古德里安未能攻克克宫,苏联还是无药可救;仅仅过了50年,1991年苏联还是解体了。这说明不是苏联不可战胜,而是德国英雄实属狗熊。古德里安真是“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又过了31年,2022年爆发的俄乌战争,充分说明了俄国人其实不堪一击,而古德里安兵败莫斯科,真是太太太无能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烏克蘭投降——世界即將進入“百年未有之變局”

網文《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報道: 美國總統克林頓、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和烏克蘭總統克拉夫朱克於1994年1月14 日在莫斯科簽署三邊聲明後 簽署日 1994年12月5日 簽署地點 匈牙利布達佩斯 簽署者 俄羅斯 俄羅斯總統:鮑里斯·葉利欽 美國 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 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