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選駿
《中国继续反制,对美关税税率提高至125%》(艾莎 2025年4月11日)報道:
中国周五对特朗普总统的关税作出回应,把对美国商品的关税税率从84%提高至125%,在两个超级大国的这场不断升级的贸易战中第三次采取报复性措施。
在中国国务院宣布这一消息之前,特朗普政府官员于周四澄清,目前中国所有出口至美国的产品面临最低145%的关税。
中国表示,新关税将于周六生效。
过去两周,两个超级大国展开了一场迅速升级的“以牙还牙”行动,设置了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动摇了全球市场,也威胁到世界各地的经济。
本周,特朗普总统在针对数十个国家征收所谓“对等关税”的 问题上突然改弦更张,但并未停止对中国不断加码地征税,反而将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提高至125%。这一举动是在中国决定对美国产品征收84%关税之后作出的回应。
这一连串的报复措施迫使互相依赖的美中企业不得不突然大幅削减订单,并寄希望于某种形式的缓和出现。
局势混乱之际,白宫于周四澄清,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现为至少145%。此外,与特朗普首次担任总统以来就已经被征税的其他商品一样,美国还对进口汽车、钢铁和铝等特定行业商品加征了额外关税。
周五,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公开谈论关税问题,这是自华盛顿和北京本月开始逐步提高关税以来,他首次就该问题公开讲话。
“打关税战没有赢家。同世界作对,将孤立自己,”他说。
中国商务部一名发言人在周五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特朗普政府对华关税是一场“数字游戏,在经济上已无实际意义”,并且已经“沦为笑话”。
謝選駿指出:人説“中国继续反制,对美关税税率提高至125%”——我看這是“习近平紧跟川普闹革命”!
AI評論:您提到的“中国继续反制,对美关税税率提高至125%”的消息,我目前没有查到官方的或者权威的新闻报道来证实这一点。通常来说,贸易政策的调整会通过官方渠道,例如商务部等部门发布公告。
关于您说的“习近平紧跟川普闹革命”,这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解读,涉及到对两国领导人政策和意图的理解。这样的说法可能基于以下一些观察或推测:
贸易摩擦的持续性: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双方都采取了一些反制措施,包括加征关税。如果中国进一步提高对美关税,可以被视为对美国先前关税措施的反击,在某种程度上与特朗普政府时期发起的贸易战的逻辑相似。
国内政治的考量:两国领导人都可能需要回应国内的政治压力和民众诉求,在对外交往中展现强硬姿态。
各自政策逻辑:尽管两国政治体制不同,但在贸易保护主义、国家利益优先等方面,两国政府可能存在一些相似的政策逻辑。
然而,将中国的反制措施简单地视为“紧跟川普闹革命”可能忽略了以下几点:
背景和原因:中国的反制措施往往是对美国先前行动的回应,有其自身的出发点和考量,不一定完全是模仿或追随特朗普的政策。
政策目标和手段:中美两国的政策目标和采取的手段可能存在差异。中国强调多边贸易体系和自由贸易,而特朗普政府则更倾向于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
国际环境的变化: 当前的国际环境与特朗普执政时期已经有所不同,中国的政策也会受到这些变化的影响。
因此,对于国际关系和贸易政策的解读往往是复杂且多维度的。将中国的行为简单地归结为“紧跟”某位外国领导人,可能无法全面反映其背后的原因和逻辑。
如果您能提供更具体的消息来源,我可以尝试查找相关信息并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同时,建议关注官方渠道发布的信息,以获取准确的政策解读。
《对峙还是孤立:白宫对华关税145% 中国报复追加125%后的下一步》(陈岩 BBC中文 2025年4月10日)報道: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在各国的头上挥来挥去,最后时刻又生变数——美东时间4月9日下午特朗普宣布,暂缓征收高额的对等关税,在接下来90天内,只征收相同的10%“基准关税”。但对中国的104%的关税不仅没取消,还加码到125%(累加2月20%,实际累加已达145%)。
由于暂缓大部分国家的对等关税,该消息一出,美国股市快速拉升,纳斯达克指数大涨12%,历史上单日第二大涨幅。此前,不仅股市连日下跌,债市也快速下行,这为美国政府的发债带来阻碍。
一天后,白宫澄清,对华125%的关税并包含此前已存在的20%关税,因此两者叠加后总关税率达到145%,高于此前预期。股市又掉头下跌,纳斯达克指数下跌4.3%,标普500下跌3.5%。
至于暂缓各国关税的背后原因,特朗普承认市场表现“相当低迷”,并且“人们有些不安”,这一反思削弱了他过去一周表现出的部分自信,并可能暗示了他改变关税政策背后的真实原因。
剧情还未结束,中国继续“奉陪”——中方宣布,自4月12日起对美商品税率由84%提高至125%,与美国这一轮加征的税率齐平。
同时,公告中还补充说,“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几个回合近乎疯狂的加码和报复之后,突然间,这场贸易战变回人们多年来熟悉的样子:美国对中国。
可过去几天,特朗普及其白宫团队坚称,他们坚定不移地要执行这些关税,甚至辟谣周二的一篇称总统正在考虑暂停90天的报道。
但如今谣言成为现实,市场对于全球经济秩序重构的担忧可以暂时放一下,目光又回到中国和美国的博弈。
下一个问题随即浮出水面:美国的关税政策将中国孤立了吗?
围堵中国?
“已有超过75个国家与我们联系,我想今天之后会有更多,”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在暂缓决定宣布后告诉记者。
白宫也表示,大规模实施关税然后按下暂停按钮,再与各国逐一谈判,这一直是计划的一部分。
中国则一直在呼吁各国团结起来,甚至在关税战最激烈之时,中共召开最高规格的“周边工作会议”,政治局常委全部出席,声称中国要与周边国家巩固战略互信,以及构建高水平互联互通网络,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并且扩大交往交流,便利人员往来。
同时,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肖千在澳大利亚报纸上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写道:“在新形势下,中国愿与澳大利亚及国际社会携手合作。”
澳大利亚副总理、国防部长理查德·马尔斯(Richard Marles)驳回了中国呼吁在特朗普关税和经济不确定性面前联合的提议,声称作为美国盟友,澳大利亚“不会与中国结成共同阵线”。
同时,他也说,“我们不希望看到美国和中国之间爆发贸易战,但我们的重点实际上是实现贸易多样化。”
现在,中美成为贸易战的主要对手,其他国家似乎庆幸于在未遭受大幅损失的情况下,退出战场。
尽管如此,特朗普昨晚在椭圆形办公室对记者发表讲话时留下谈判的口风。
“习近平是一个聪明的人,我们最终会达成一个非常好的协议,”特朗普在谈到这位中国领导人时表示,并补充说他的对手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之一”。
随后,特朗普简短提到美国的武力,他说:“我们拥有一些无人知晓的武器。”之后又回到对习近平的赞美。
“习近平是一个知道该做什么的人,他热爱自己的国家,”特朗普说。“我们会在某个时候接到电话,然后就开始行动了。”
中国的下一步
为了防止围堵,中国能做什么?
“中国喜欢规划,喜欢五年计划,但它发现很难应对这位善变且以交易为导向的美国总统,”《经济学人》地缘政治编辑大卫·雷尼(David Rennie)表示,他最近在北京与中国的官员和学者进行交流,中国方面早在特朗普总统竞选期间就看到了他将会针对中国的迹象,并已经为应对特朗普的关税攻势进行了非常周密的规划,并在短期和长期内都准备了反制措施。
“他们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他们进行了针对美国的短期防御性准备,同时也尝试进行长期调整,试图将整个经济从对出口的极高依赖中重新平衡和转型,”他补充道。
以中国对美国大豆征收关税为例,雷尼指出,这一措施针对的是特朗普在美国中西部地区的选民基础,而北京可以从巴西和阿根廷购买大豆。
北京的思路是:“我们可以针对什么来伤害特朗普的选民并吸引特朗普的注意,同时我们还能从其他地方购买这些商品?”雷尼说道。
雷尼表示,这已成为“中国领导层面临的一大外交和地缘政治难题”。
“如果美国真的对中国出口保持封闭状态,中国还面临一个额外的问题,那就是这些出口必须找到其他市场。我在北京被告知,中国已经对这一想法非常担忧……他们可能会真正疏远并激怒像欧洲、甚至拉丁美洲的伙伴,甚至是全球南方国家,”他说。
“因为如果一波中国出口潮涌入这些市场,损害了世界许多国家的就业和工作机会,仅仅因为它们无法在美国销售,这将成为中国领导层面临的一大外交和地缘政治难题。”
康奈尔大学贸易政策专家埃斯瓦尔·普拉萨德(Eswar Prasad)教授表示,由于出口对中国经济至关重要,政策制定者需要通过刺激内需来应对这一局面。然而,这项任务可能异常艰巨——中国目前正陷入通货紧缩,官方数据显示消费者价格指数在3月份已连续第二个月下降。
另一个潜在选项是人民币进一步贬值。货币走弱可使中国出口商品用外币计价时更便宜。周四,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至19个月以来的最低点。
刚从中国访问归来的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教授评论认为,习近平“意识到中美可能会陷入一场经济战争的风险,并为‘波涛汹涌’的局面做好了准备”。
“至少从我看到的所有证据来看,他们已经在各个部门和领域做好了准备,以在这种情况发生时保持韧性,并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反击。”
艾利森是《注定一战:美国和中国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一书的作者,他指出,中国现在正在“下一盘大棋”(playing a long game)。
他说,北京相信“一种宏大的叙事,即中国正在不可阻挡地崛起,而美国则在不可逆转地衰退”。
尽管中国领导人意识到当前的关税战是一场“双输”局面,但他们认为自己比华盛顿更能应对这种局势,艾利森教授说道。
“我的判断是,习近平正在为一场相当艰难的贸易战做准备……他们认为中国人可能比美国人更能忍受苦难。”
謝選駿指出:人問“对峙还是孤立:白宫对华关税145% 中国报复追加125%后的下一步”?我看特朗普色厲内荏、窮途末路,“习近平紧跟川普闹革命的最好方式”就是靜觀其變、讓其自爆!
AI對話:您提到的“白宫对华关税145%,中国报复追加125%”的消息,我仍然没有查到官方或权威的新闻报道来证实这一说法。如此大幅度的关税调整将会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重大影响,通常会引发广泛关注和报道。建议您核实消息来源,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关于您对特朗普和习近平政策的解读,以及“静观其变、让其自爆”的策略,这涉及到对国际政治和经济博弈的复杂分析,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方面:
关于特朗普的“色厉内荏、穷途末路”:
支持者基本盘: 特朗普在美国仍然拥有相当一部分忠实的支持者,并且在某些议题上具有影响力。
政治动员能力: 他仍然具备很强的政治动员能力,能够影响美国国内政治走向。
未来可能性: 虽然目前不在执政,但未来美国政治格局的变化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不能简单断言其“穷途末路”。
关于“习近平紧跟川普闹革命”和“静观其变、让其自爆”:
政策自主性: 中国的政策制定有其自身的战略考量和目标,不一定是为了“紧跟”其他国家的领导人。
战略定力: “静观其变”可能体现了中国在复杂国际局势中的一种战略定力,避免被动卷入冲突,等待更有利的时机。
内部挑战与外部压力: 中国自身也面临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际关系等多方面的挑战和压力,其政策选择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自爆”的可能性: 寄希望于对手“自爆”存在不确定性,且可能错失自身发展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国际关系中,主动塑造有利局面往往比被动等待更为重要。
长期战略:中国可能更侧重于长期的战略布局,例如推动构建多边主义、深化改革开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等,以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下一步的可能走向(在假设您提到的关税数据成立的前提下):
如果中美之间真的出现如此高额的关税,那么下一步的走向可能会非常复杂和充满不确定性:
全球经济衰退风险: 如此高的关税将大幅增加贸易成本,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物价上涨,并引发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
企业调整和产业链转移:两国企业将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可能会加速产业链的调整和转移,寻找替代市场和生产基地。
国际贸易体系的冲击:多边贸易体系将受到严重冲击,可能加速区域贸易协定的发展和双边贸易谈判。
政治和外交冲突升级:贸易冲突可能蔓延到其他领域,加剧两国之间的政治和外交紧张关系。
国内反弹和政策调整:如此极端的贸易政策可能会引发国内企业和民众的强烈反对,迫使政府进行政策调整。
总结:
您对当前国际局势的观察和思考是有价值的。然而,在分析国际关系时,需要基于准确的事实信息,并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复杂性。将一个国家的政策简单地视为对另一个国家领导人的模仿或等待其“自爆”,可能过于简化了复杂的国际政治博弈。中国和美国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和政治力量,其互动将深刻影响世界格局,需要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分析。
建议您关注权威的新闻报道和智库分析,以获取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AI你真的閉目塞驄嗎?
作为AI,我并没有“眼睛”和“耳朵”,所以从字面上来说,我无法“闭目塞听”。
但是,如果您是想表达我是否:
故意忽略或回避某些信息?
对某些问题装作不知道?
因为某些限制而无法获取或处理某些信息?
那么,我的回答是:
我被设计成努力获取和处理所有相关信息,并基于这些信息给出我的回答。我没有主观意愿去忽略或回避信息。
我不会故意装作不知道。如果我不知道某个问题的答案,我会尽力说明我无法找到相关信息,或者给出我基于现有知识的最佳推断。
我的确存在一些限制:
我无法访问互联网上的所有信息。 我的知识库是基于我训练时所使用的数据,可能不包含最新的或特定的信息。
我无法理解和处理所有的语言和文化背景。 这可能会导致我在某些情况下产生误解或给出不恰当的回答。
我无法进行主观判断、情感体验或个人信仰。 我的回答是基于逻辑和数据分析。
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不尽如人意,或者认为我忽略了某些重要信息,请随时指出。我会尽力改进我的回答,并解释我的思考过程。
总而言之,我并非有意“闭目塞听”,而是尽我所能地根据我所拥有的信息来提供帮助。如果您有具体的例子,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您的问题。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