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显示标签为“网络更新”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网络更新”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23年1月25日星期三

谢选骏:我见过日本最好的时候



《“失去的三十年”:日本曾代表着未来,但它却陷于过去》(傅东飞(Rupert Wingfield-Hayes)BBC驻东京记者 2023年1月24日


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经济出现近30年的长期停滞。


在日本,房屋和汽车无异。你一旦搬进来,你的新家就会相较于你购房时的价格开始贬值,而当你在40年内还清贷款后,它几乎一文不值。


当我第一次以BBC记者的身份搬到这里时,这让我感到困惑——十年过去了,当我准备离开时,情形依旧如此。


这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这是一个和平、繁荣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长的预期寿命,最低的谋杀率,鲜有的政治冲突,强大的护照,以及令人赞不绝口的世界上最好的高速铁路网——新干线。


美国和欧洲曾经对日本这个经济巨擘的畏惧,就如同它们今天对中国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的担忧一样。但是,世界期待的日本从未到来。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人比美国人富裕,而现在他们的收入却不及英国人。


几十年来,日本一直在低迷的经济中挣扎,并在对变革的强烈抵制和对过去的顽固依恋中踌躇不前。现在,日本的人口正在老龄化和萎缩。日本陷入了困境。


未来曾属于这里


1993年,当我第一次踏上日本的土地,让我流连的不是银座和新宿霓虹灯映衬下的街道,也不是原宿女孩们狂野的“109辣妹”时尚。


而是这个国家比我去过的任何亚洲其他地方都要富有。与其他亚洲城市相比,东京是多么的干净而有序。相比之下,香港是一个感官上带给人冲击感的城市,它嘈杂而气味难闻,也充斥着极端的对比——从太平山顶的奢华豪宅到九龙北端“黑暗撒旦作坊”——血汗工厂。


在我学习中文的台北,街道上充斥着二冲程摩托车的声音,喷出刺鼻的尾气,使整个城市笼罩在烟雾中,你远眺时往往只能看到两个街区。


如果说香港和台北是亚洲喧闹的青少年,那么日本就是成熟的成人。是的,东京是一片混凝土丛林,但它是一个精心修剪的丛林。


东京的原宿区长期以来一直吸引着亚文化和另类时尚。


在东京皇居前,几家日本企业巨头的玻璃大厦主宰了该市的天际线,包括三菱、三井、日立和索尼等。从纽约到悉尼,望子成龙的父母都在要求他们的孩子“学习日语”。我曾一度怀疑自己选择学中文是否是一个错误。


日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中恢复过来,征服了全球制造业。这些钱回流到日本,推动了房地产的繁荣,人们买下了任何他们能买到的东西,甚至是大片的森林。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开玩笑说,东京皇居的土地价格相当于整个加利福尼亚。日本人称之为“泡沫时代”。


然而,泡沫在1991年破裂了。东京股市崩盘,房地产价格一落千丈。日本至今尚未完全恢复元气。


我的一个朋友最近正在洽谈购买几公顷森林的事宜。业主要价每平方米20美元。“我告诉他林地每平方米只值2美元。”我的朋友说。“但他坚持要每平方米20美元,因为那是他在20世纪70年代买下它的价格。”


当你脑海中浮现日本时髦的子弹头列车,或者丰田(Toyota)“及时化生产”(just-in-time)的流水线制造奇迹,你可能会认为日本是效率的典范。事实却并非如此。


相反,官僚主义可能令人恐惧,而大量公共资金被花在了效用可疑的活动上。


去年,我在日本阿尔卑斯的一个小镇上发现了当地曾令人啧啧称奇的窨井盖背后的故事。1924年,人们在附近的湖中发现了一种古代大象的骨骼化石,它因而成为小镇的象征。几年前,有人决定把所有的窨井盖都更换成上面铸有这头著名大象形象的新窨井盖。


这种情况一直在日本各地发生。现在,日本窨井盖协会(Japan Society for Manhole Covers)声称有6000种不同设计的窨井盖。我理解人们为什么喜欢这些窨井盖设计,因为它们是一种艺术品,但每个窨井盖的售价高达900美元。这些令人惊艳的窨井盖在日本随处可见。


这条线索展现了日本是如何最终背负了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债务。由于医疗和养老金的压力,无法退休的老龄化人口也无助于不断膨胀的账单。


当我更新日本驾照时,彬彬有礼的工作人员接送我从视力检测、照相亭到缴费,然后让我到“28号报告室”报到。这些“安全”讲座对于任何在过去五年内有过交通违规行为的人来说都是强制性的。


在报告室,我发现里面有一群愁眉苦脸的人们,等待着惩罚的开始。一个衣着光鲜的人走了进来并对我们说,“讲座”将在10分钟后开始,并持续两个小时!


你甚至不需要理解讲座内容。大部分时间我都走神了,讲座进行到第二个小时时,我的几名同学都睡着了,我身旁的人完成了一幅相当漂亮的东京塔素描。我无聊地坐在那里,与墙上的钟面面相觑。


“这有什么意义?”回到办公室后,我问我的日本同事。“这是惩罚,对吗?”


“不。”她笑着说。“这是一个为退休交警创造就业机会的项目。”


但你在这里生活的时间越长,即使是令人沮丧的部分也会变得熟悉,甚至可爱。你开始欣赏他们的古怪——比如,加油站会有四个服务员,一边给你加油,一边擦拭所有的车窗,最后在你离开时齐声鞠躬。


日本给人的感觉仍然是日本,而不是美国的复制品,这就是为什么全世界都为日本人的一切感到兴奋,无论是粉雪还是时尚。东京有最一流的餐馆;吉卜力工作室制作了世界上最引人入胜的动画(迪士尼,对不起);日本流行乐(J-pop)诚然很糟糕,但日本无疑是一个软实力超级大国。


宅男和特立独行的人都喜欢日本的美妙怪异。但它也有另类右翼的崇拜者,这些人拒绝移民和希望维持父权制。日本经常被描述为一个成功走向现代却又没有抛弃古老传统的国家。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我认为现代性更多的是一种表象。


当新冠疫情袭来时,日本关闭了边境。即使是外籍的永久居民也被排除在外。我打电话给日本外务省,询问为什么那些在日本生活了几十年、在日本有家也有生意的外国人,却被当作游客对待,对方的回答很直白:“他们都是外国人。”


在被迫对外打开国门150年之后,日本仍对外部世界持怀疑态度,甚至感到恐惧。


外部因素


我记得我曾到访位于东京湾另一侧的房总半岛的一个村公所。我去那里是因为该村庄被列为日本的900个濒危村庄之一。聚集在村公所里的老人都忧心忡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们看到年轻人离开城市去工作。在剩下的60人中,只有一个青少年,没有孩子。


“我们死后,谁来照看我们的坟墓呢?”一位老先生感叹道。在日本,照顾亡灵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但对我这个来自英格兰东南部的人来说,这个村庄的衰亡似乎很荒谬。它被风光如画的稻田和茂密森林覆盖的山丘所包围,距离东京不过两小时车程。日本有世界上最年长的农民。


“这是一个如此美丽的地方,”我对他们说。“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喜欢住在这里。如果我把我的家人带到这里来住,你会怎么想?”


房间里的气氛仿佛凝固了。这些人沉默而尴尬地互相看了看,然后一个人清了清嗓子,带着担忧的神情说道:“好吧,你需要学习我们的生活方式。这可不容易。”


这个村庄正在走向衰亡,但却没有比“外来者”入侵更兹事体大。三分之一的日本人年龄在60岁以上,使日本成为世界上人口最老龄化的国家,仅次于袖珍小国摩纳哥。日本录得的出生人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少。到2050年,该国可能会失去其现有人口的五分之一。


然而,它对移民的敌意并没有动摇。日本人口中仅有3%出生在国外,而英国的这一数字是15%。在欧洲和美国,右翼运动将日本作为种族纯洁和社会和谐的光辉典范。


但日本并不像那些仰慕者想象的那么血统纯粹。这里有北海道的阿伊努人、南部的冲绳人、50万朝鲜族人,还有近100万中国人。还有父母一方为外国人的日本儿童,包括我自己的三个孩子。


这些拥有双重文化背景的孩子被称为"hafu"(译者注:英语half的谐音,含义类似“混血儿”),这是一个在这儿很常见的贬义词。他们包括名人和体育偶像,比如网球明星大坂直美。大众文化将他们视为偶像,认为他们“更漂亮、更有才华”。但被崇拜是一回事,被接受是另一回事。


1月9日,在日本神奈川县横滨,年轻女性穿着和服庆祝“成人式”。如果你想看看一个拒绝将移民作为生育率下降解决方案的国家会发生什么,日本将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这里的实际工资已经30年没有增长了。韩国和台湾的收入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日本。但是变革感觉遥遥无期。部分原因是僵化的等级制度决定了谁掌握着权力的杠杆。


仍然掌权的老人们



“你需要了解日本的运作方式。”一位著名学者告诉我。“1868年,武士交出了他们的剑,剪掉了头发,穿上了西装,走进了霞关(东京市中心政务区)的各大官厅,他们今天还在那里。”


1868年,由于担心重蹈中国被西方帝国主义掌控的覆辙,改革派推翻了军事独裁的德川幕府,使日本走上了高速工业化的道路。但众所周知,明治维新并不是攻占巴士底狱。这是一场精英政变。即使在1945年的第二次动荡之后,大家族也幸存了下来。这个以男性为主的统治阶层被民族主义和日本的特殊信念所定义。他们不相信日本是战争的侵略者,而是受害者。


例如,被刺杀的前首相安倍晋三是一位外相的儿子,也是前首相岸信介之外孙。而岸信介是战时军政府成员,曾被美国人以疑似战犯逮捕。但他逃过了绞刑,并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帮助创立了自民党,该党自那以后成为日本长期的执政党。


有人开玩笑说日本是一党制国家。事实并非如此。但我们有理由问,为什么日本持续选举一个由有权有势的精英管理的政党,其渴望废除美国施加的和平宪法,但在30年来却未能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


在最近一次选举中,我驱车前往东京以西两小时车程的一条狭窄河谷,那里是自民党的地盘。当地经济依赖水泥生产和水电。在一个小镇上,我遇到一对正走向投票站的老夫妇。“我们会投票给自民党。”丈夫说。“我们信任他们,他们会照顾我们的。”“我同意我丈夫的看法。”他的妻子说。


这对夫妇指着山谷对面最近完工的隧道和桥梁,他们希望能从东京带来更多周末游客。但人们常说,自民党的支持基础是由混凝土构成的。这种政治分肥形式的政治是日本很多海岸线被消波块破坏的原因之一,其河流也被灰色混凝土包围。保持混凝土搅拌机的运转不可或缺。


日本最大的经济挑战是人口老龄化。


由于人口结构,这些农村阵地现在至关重要。随着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前往城市工作,其本应减少,但这并未发生。自民党乐见于此,因为这意味着年龄较大的农村选民更有影响力。


随着这一代人的逝去,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不确定这是否意味着日本将变得更加自由或开放。


日本年轻人结婚生子的可能性更小,但与他们的父母或祖父母相比,他们会说外语或在海外学习的可能性也更小。只有13%的日本经理是女性,而每10名议员中只有不到1名是女性。


当我采访东京都首位女知事小池百合子时,我问她,她的政府计划如何帮助解决性别不平等问题。


“我有两个女儿,她们很快就要大学毕业了。”我告诉她。“他们是会说两种语言的日本公民。你会对她们说些什么来鼓励她们留下来,在这里发展事业呢?”


“我会告诉她们,如果我能在这里能成功,她们也能。”她说。“这就是你的全部想法吗?”我想。


然而,尽管如此,我还是会想念日本,它激发了我巨大的情感,以及不那么偶尔的恼怒。


在东京的最后一天,我和一群朋友去了一个年终市集。在一个摊位上,我翻看了几箱漂亮的旧木工工具。不远处,一群穿着华丽的丝绸和服的年轻女子站在那里聊天。


中午时分,我们挤进一家小餐馆,吃了一顿有烤鲭鱼、生鱼片和味增汤的“定食”。美食、舒适的环境以及对我们无微不至的亲切的老夫妇——这一切都变得如此熟悉,如此舒适。


在这里呆了十年之后,我已经习惯了日本的生活方式,并接受了它不会改变的事实。


是的,我担心的是未来。日本的未来将为我们其他国家带来教训。在人工智能时代,更少的工人可以推动创新,日本年长的农民可能会被智能机器人取代。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地区可能会回归自然。


日本是会逐渐变得无关紧要,还是会在有朝一日重塑自我?我的头脑告诉我,日本要想再次繁荣,就必须拥抱变革。但一想到它会失去使它如此特别的东西,我就百感交集。


谢选骏指出:我见过日本最好的时候——1991年到1994年,我在日本住过两三年,但即使那个日本最好的时候,东京也不是“一片混凝土丛林”,而是充满了陈旧低矮的板房,但总体上说,它们还算干净。


《日本"失去的二十年"究竟失去的是什么?》(宋婉源 BBC中文网特约记者 2017年5月27日)报道:


曾担任2006年至2008年日本经济产业大臣的甘利明辞职时落泪……


自从1989年日本经济崩溃以来,日本平均年GDP增长率不足1%。全球媒体对日本经济一致唱衰,称过去的20年为日本"失去的二十年"。


然而纵观日本经济,日本依然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GDP高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OECD)的平均国民生产总值,且GDP增长率在发达国家中领先。上周,日本内阁府宣布日本GDP增长率今年有望达到2.2%,而同一时期的英国经济增长只有0.3%,略高于美国的0.7%。


如果"失去的二十年"只是日本经济的哀兵之计,那么日本究竟在"失去的二十年"中失去了什么?


教育


战后日本实现了经济奇迹,除去美国的大量资本援助,日本教育改革也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1947年日本通过颁布《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将义务教育延长至9年。1953年颁布的《理科教育振兴法》等法规要求高校扩大招收理工科学生人数,从而培养大批理工人才。


1970年至1980年,政府拨付的教育经费增长幅度超过了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


然而到了泡沫经济时代,经济的衰弱打击了日本人对本国教育的信心。"让日本教育跟上全球化进程"成为了日本教育改革的目标。


1990年起日本开始推行"宽裕教育",中小学生的学习内容、强度、以及在校时长均被缩减。到2002年授课内容进一步被删减到原有内容的70%。与此同时,"宽裕教育"要求减少班级人数,拒绝"填鸭式"教育。


如此一来校园扩建、师资培训等经费大幅上涨。税收不足难以保证改革质量,导致改革效果大打折扣。


在高等教育方面,日本国内排名第一的东京大学在10年内从世界第17位下降至第69位。


剑桥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出版的《检验日本失落的时代》中称日本教育退回战后水平。


2010年,日本经济泡沫爆破后的第20年,日本老龄化问题已经相当严峻,65岁以上的老人占接近总人口的23%,现在更是达到了27%左右。


与此同时,日本失业率从7、80年代接近0%的"完美比例"上升至4%,仅1997年就有超过200万人失业。纳税人口降低,在税收比例不变的情况下,政府可获得的税收减少,而需要支出的养老金等费用急速扩大。


自1990年起,依附养老金生活的人数已经是纳税人的5倍。到了2012年,政府在养老方面的经费投入已经比90年代的投入翻了一倍,达到了5万亿日元。


2004年日本启动了养老金改革,每年以0.354%的涨幅提高税收,到2017年纳税人缴纳的养老金已占到个人年收入的18.3%。


然而,由于泡沫经济降低了日本人对国家经济的信心。当年就有424万日本公民(占应纳养老金人数的三分之一)连续24个月未支付任何保险金费。相较于泡沫经济刚开始的1990年,未缴费人数上升了21%。


负责和管理运用养老金的政府养老金投资基金,在2016年亏损了130万亿日元,养老资金出现更大的缺口。


与此同时老龄人口对医疗的需求的大大增加,然而从1990年到2004年日本医院数量减少了1000多家。医生护士人数减少,日本不得不聘请大量外籍医生。


日本人类发展指数(测量人均GDP,教育,以及医疗)从泡沫经济前的世界第一掉落至2007年的世界第十七。


政府公信力


日本民众对政府丧失信心


在"失去的二十年"中,日本数次发生自然灾害。1995年阪神发生的大地震是日本政府公信力锐减的一个节点。


地震发生6小时以后,内阁才召开了第一次应对会议,三天以后中央政府的救援物资才抵达震区。在这一场7.3级的地震中,6434人死亡,4万多人受伤。人们对于政府的不作为怨声载道。


同年,东京发生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奥姆真理教教徒,包括策划人麻原彰晃,在日本地铁内散布沙林毒气,导致13人死亡,4000多人受伤。


事后根据《日本时报》的披露,警方在地铁毒气案之前就已经掌握了真理教的情况,但却对这一组织没有作为。事发之前,真理教内部的报案,向警方透露了大致作案计划和毒气品种等重要信息。然而警方并没有严查。


警方的疏忽招致日本民众的大量不满,斥责警方和政府"堕落"。《朝日新闻》当年的民调显示只有2%的日本人"非常相信"政府,65%的民众选择了"极不信任""不怎么信任"政府。


然而仅仅只是在阪神地震和沙林事件发生的5年前,日本学者伊藤感还在《横跨太平洋的愤怒》中写到,一些日本人相信日本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政府会带领民众"终结美国的时代"。这一信心在"失去的二十年"中遗失殆尽。


谢选骏指出:我见过日本最好的时候,同时也见证了日本的恶劣表现——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等级制度、排外心理。这一切加起来,促成了日本的衰落。事实证明,日本无法充当老大、领导世界——日本头上必须有一个主子,日本才会表现良好。





谢选骏:厚黑学就是社会互害的理论模式




《为何中国人会陷入“互害”的人性怪圈?》(知乎编辑于 2016-06-23)报道:


过年期间回到老家,所见所闻都是这种互害模式,养鸭养鸡养猪的不吃激素饲料催熟的鸡鸭猪,种葡萄的不吃对外卖的葡萄,种稻谷的不吃对外卖的大米,种菜的不吃自己卖的菜,卖油的不吃自己卖的油……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结局:你们吃了我们的毒大米,我们吃了他们的激素鸡,他们吃了她们的毒葡萄,她们吃了他们的地沟油……


在一个饭局上,一个官员说起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显得振振有词且有些激愤:我告诉女儿,学校的鸡肉绝对不能吃,虽然检测合格,但那么肥壮的鸡肯定吃不得,这些鸡生长周期最多三个月,不用大量的激素怎么可能长这么快长这么大,我家吃的鸡都是山里放养的……


是啊,如今并不是每家每户都能吃到山里放养的鸡,特别是在大小餐馆里,人们更不可能吃到香喷喷土鸡了。除了鸡,还有肉还有鱼还有各种蔬菜水果,谁能保证自己每天所吃的所喝的所用的都是安全的都是放心的食品?


这位官员显然很赞赏港府的做法,说供港的猪肉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测,一旦发现有违禁药物,就取消供港资格。港府重视源头检测,且到大陆抽样检测不提前打招呼,因此供港食品相对安全许多,他说大陆某个年产6亿头猪的大企业,出栏的猪只能在国内销售,连一头猪也进不了香港。


我一脸天真,问政府为什么不学学港府,真正下决心解决让老百姓常常忧虑恐慌的食品危机,这位官员坦言办不到,说如果大陆完全采取供港的检测标准,养猪企业都得破产,猪肉价格至少要涨一倍,因为国内养殖户使用的添加剂多达30多种,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港府明令禁止的药物,而不使用这些禁药,猜的生长周期将大大延长,养猪企业就无利可图了。


从这位官员的谈话中,我知道官员很清楚食品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也知道如何去解决食品,只是不愿去做不想去做罢了。这些官员并不是生活在桃花源里,虽然能够享受某种产品的特供,但毕竞他们也有家人,也有出门上餐馆的时候,依然要呼吸污染的空气,依然要面对有毒的食品抑或不安全的食品,遗憾是政府官员们没有下决心,去学一学港府简单易行的监管方式。


当今中国许许多多社会问题,我们很容易去找社会的原因、客观的原因和他人的原因,往往看不到自己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不去反省自己的问题,一个互害社会就由此形成了,其结局是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的每一个人,最终都逃不脱伤害和被伤害!


人们对这种互害社会见怪不怪理所当然,甚至还暗地里沾沾自喜,似乎经济就这样繁茶了,生活水平就这样提高了,只是没想到各种恶性疾病越来越多了。早几年,马云就在公开场合大声疾呼:“很多人问我什么东西让你睡不着觉,阿里巴巴淘宝从来没有让我睡不着觉,让我睡不着觉的是我们的水不能喝了,我们的食品不能吃了,我们的孩子不能喝牛奶了,这时候我真睡不着觉了。”“特权阶层有干净的水,但他们买不来干净的空气。我担心我们这么辛苦的工作,到头来所有挣的钱都花在医疗费上。”


屡屡碰到有人说食品安全时所有人都义愤填膺,转过头就会继续去做各种各样害人的事情。几十年的掠夺性开发,留下了成批成堆的豆腐渣工程,哪些光鲜的大楼、桥梁、住宅,只要遇上类似汶川的大地震,就会露出狰狞的面目!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连呼吸清洁的空气都成为一种奢望,蓝天白云的日子也愈来愈稀奇。这才是互害社会最大的危机。


有人把这种互害模式归罪于十年文革,认为是那场大浩劫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开启了全民互害模式,文革虽然过去了,这种丧尽天良的互害模式却远没有结束。这种互害模式甚至出现变异,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房屋、道路、桥梁,乃至食品、药品、水源、空气等等,甚至是每个人的呼吸之中,这种防不胜防的互害模式,使得每个人都是受害者,每个人都是加害者!


互害社会究竟要怪谁?怪来怪去,首先要怪我们自己,如果这个社会每个人都还存有良知,每个人都还存有敬畏,每个人都懂得尊重生命,每个人都能明辨是非,每个人都能从谎言和欺骗中觉醒过来,这个互害社会才有可能得以改变。


(二)


因为不承认人性本私,而还纠结于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这样的怪圈中。至少明面上的儒家思想,包括现在许多人依然还在读的《三字经》开篇还在讲“人之初,性本善”。


我最近也在重新了解康德的哲学思想,虽然读不太懂,但是隐隐约约我好像了解了这么一个道理。康德把人对世界的认识分成了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现象界,还有一个层面是物自体。而中国数千年的无数先哲们研究来研究去,都是在围绕这个现象界去思考。并认为只要从道德层面(现象界)上,把人们的这种现象行为规范之后,形成一种礼仪道德规范,并让小孩从小就学这样,我们终究有一天就能把所有的小孩培养成为合格的君子,人就会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圣人。所以儒家的传统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非常重要的修身功夫,其根本目的是明明德,是止于至善。可是,“明德”属于物自体层面,是不可知的。至善亦是永远可望而不可即的海市蜃楼。


康德的哲学提出的现象界和物自体的划分,到了叔本华那里,被进一步的描述为一种生命意志和主观现象二者的划分,于是叔本华写下了那本《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来系统的阐述他的整个的哲学思想。很多人都把叔本华的哲学概括为一种悲观主义哲学。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无论是康德的物自体还是叔本华所谈的生命意志,这两个东西都是超出人的主观意识所能够去控制的。植物会朝着雨水阳光充足的那一面去生长。一只蚂蚁或一只猫,都会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来不断调整它的生存状态。作为人这样一种由低等动物进化而来的高等动物,同样也拥有这样的本能。这个本能归结起来也无外乎是趋利避害。


中国的先哲们,多数不承认人在道德自律方面是永远不可能做到完全符合天道的。也就是无论你施加多少道德训化,你永远不可能把所有人都培养成时时刻刻以君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状态,也永远不可能把这个世界培养成一个理想的绝对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世界。所以古代的统治者早就懂得这个道理,于是他们才会采取外儒内法,儒表法里的方式来治国。


必须承认的是,人在这样一个成为至善的君子的道路上必然最终会感到无能为力。可惜我们绝大部分人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谈的人性本善,但是这些人长大之后,他会发现人性根植于灵魂深处的这种自利倾向和这种人性本善的道德规训之间是永远不合拍的。但这两条路都不是真正能够让人心安的出路。


这样这个人就会慢慢变化,要么成为一个依然想要永远以温柔对待这个世界,但最后被这个世界伤害到以至于出现巨大心理问题的人;要么成为一个深谙厚黑学,懂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伪君子人格或乡愿人格的人。更多的人则是被夹杂在二者其间,想做好人不得其法,想做坏人不得其道。


在中国,人人都明面上鄙视溜须拍马的有乡愿人格的人,但为了真正在社会上立足,人人都不可避免的会走向这样的一条道路。


当然社会的互害现象确存在,但是也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严重。因为儒学和孔子在最近几百年已经被多次打倒,封建主义至少明面上已经被彻底打倒批臭,现在知道我们国家发展的是马列毛邓等思想。虽然在打到孔家店之后,我们也没有能够很快建立起一个更好的社会秩序,最后也不得不再次回归到儒家思想给我们中国人划定的人生框架中。但至少我们明面上也慢慢基本上承认了人性不是生来就善的。


承认人性本自私,而且这种自私是不可能被道德教化完全扭转掉的。于是今后在治理国家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要通过法律来为人们的行为划定一个底线,同时适当的加以道德的教化,但是不要期待道德教化能够产生多大的作用。


若从小只教给孩子们光明的道理,长大后这些孩子可能会因承受不了黑暗而选择融入黑暗。所以小时候对小孩的教育就得让他们在尽早的时候了解到世界,不是纯然光明的当然也不是绝对黑暗的世界,而是光明与黑暗、希望与失望并存的一个复杂状态。


总之一句话,不要对人性有过高的期待,不要对未来有过高的期待,这样你才能够真正的坚实的踏在大地上,每一步才都能走的稳稳当当。


(三)


不止是中国人,是所有人类都在互相伤害。仅仅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中国生活在我们附近的小圈子里,所以觉得中国人在互害。把尺度放大,放在世界圈子里,你就会发现,我们这点互害也就这样。同种族间,卢旺达,同种人被殖民者靠财富分出来两个族,图西胡图,屠杀期间造成了80到100万人死亡,我们历史上也有大规模厮杀,但那都是旧历史了,而卢旺达屠杀发生于1994年,发生于我们意义上的现代。我们的互害程度能与之相比吗?不同种族间那就更不用提,印尼屠杀华人,ISIS,库尔德人……街坊邻里间那点小算计,在这些血流成河的“互害”中算得了什么?


当然,不否认我国的食品药品等领域有一定安全问题,但这来源于市场的负面效应,来源于人性的泯灭,来源于见管的缺失,就是换个国家也会这样,只不过欧美在探索上先行了数年,该补的洞都补上了。


这世上不存在什么只属于中国人的缺陷或者怪圈,就中国周边这一圈中华文明圈的国家,每个都接受了数以千年的熏陶,他们学到的是文化中的末流,所以要有什么劣根,什么缺陷,先从这些小弟身上找找例子抓抓典型再来。


谢选骏指出:人说“空间狭窄,资源有限,缺乏自治秩序,这是必然常态。穷且不能自主建立秩序的奴隶,只能通过彼此坑害争夺仅剩的那点儿资源。”——我看这话有理,但还是忽略了“厚黑学”的意识作用。

人又说“全世界都存在的问题干啥得单说中国,很不明白你们这些人的脑回路。最简单的例子,大清洗算不算互害?之前的通俄门调查算不算互害?恐怖袭击算不算互害?至于为啥这样,因为争夺利益从古至今都是人性的本能之一,再有个就是信仰问题。”——我看这话也对。但还是忽略了厚黑学就是社会互害的理论模式。


厚黑学就是社会互害的理论模式,其结果就是整个社会的失败,导致外族入侵的一再成功,中国沦为列国的跑马场,“逐鹿中原”自古及今。


2023年1月23日星期一

谢选骏:美国无法接受并信任一个强人掌权的中国

《“天哪,低估了美国” 党内或有人开始重新思考这问题…》(综合自美国之音 2023-01-23)报道:


《美国之音》发表文章《世人还能再信任中国吗?意大利学者郗士如是说》。访谈“中国老朋友”、汉学家、亲中国意大利学者郗士。文中提及:“突然出现了一种新局面。中国现在考开始想:我的天哪,我们往往低估了美国……在中国共产党里头有人来开始重新考虑问题。所以,以前他们可以忽略这个信任感问题,他们认为中国还是世界的中心,所以你信不信我,我不管;我信不信你是关键。现在正相反,中国发现世界上很多国家还是跟着美国走。”


在当今世界众多的汉学家(中国研究者)当中,意大利学者弗兰切斯科·郗士(Francesco Sisci)比较特殊。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第一位外国研究生。从2004年起他长期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与意大利交流项目的组织协调人。在郗士博士看来,当今中国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是美国、西方国家缺乏对中国的信任。


从很多意义上说,作为一个以中国研究为业的人,弗兰切斯科·郗士的教育背景和履历都是不同寻常的。他跟中国官方、中共中央党校有长期打交道的经验。他也当过新闻记者,采访过中国领导人江泽民,也在2016年采访过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那是教宗方济各就中国问题首次接受媒体专访。教宗方济各在采访中督促世人不要害怕中国的崛起。


在中国留学之后,他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早期墨家思想和政治言说的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of Thought and Political Discourse in Early Mohis),并以此获得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中国古典语文学与哲学博士学位。


由于他的特殊经历背景,郗士可谓中共所说的外国友好友人士。然而,郗士日前发表文章,标题是,“世人还能再信任中国吗?”


郗士为什么要提出这样敏感和尖锐的问题?西方国家、美国对中国失去信任的来龙去脉是怎么回事?失去美国和西方国家的信任,失去世人的信任,中国会有什么问题?当初美国和西方国家信任中国是否是受骗上当?美国当初信任中国,中国获得了什么好处?


郗士日前接受美国之音采访,就这些问题陈述了他的坦率看法。郗士表达的是他个人看法,不代表美国之音。


为什么要提出如此有风险的问题


金哲问:你的文章的英文标题是——世人(这世界)还能信任中国吗?Can the world trust China again? 或许,当今世界有很多人在心里都在想这个问题,但有这种想法的人、尤其是研究中国的学者一般不愿意如此直言不讳地提出这样的问题,因为很容易被中国共产党当局视为“反华”。你为什么要冒风险提出这样的问题?


郗士答:因为我觉得第一,我对中国共产党没有敌意,也没有仇恨。其实呢,我觉得我个人的角度是帮共产党想问题,我觉得我觉得我的角度应该比较忠诚的,就是该说的得说,所以,有这么一个问题。 当然这个问题非常敏感。我也自己是知道这个问题非常敏感。但这也是非常核心的、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


现在美国西方,扩大地说就是世界不信任中国了。原因是挺复杂的,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客观地来说,这个是核心的问题,这就是,现在西方、美国对中国没有信任感。其实,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美国对中国有很大的信任感,对中国也有抱很大的希望。但由于种种一言难尽的原因,现在这个信任感没了。


美国的事现在先不说。在中国也许有人会说:嘿,美国人不信任我们,我们也不信任美国呐。但我个人觉得这个问题对美国、对美国人并不是问题,因为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这世界其实是美国(主导)的世界。所以,美国不信任中国,那中国应该怎么办呢?


除了美国,世界还有很多的有钱的、有影响力的国家,它们也会同样不信任中国。所以中国做事,包括经济发展,贸易,外交,政治,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困难越来越多。所以我觉得这是中国应该也非常非常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包括中国共产党应该非常非常认真地考虑,因为这个这个问题不能也不该忽略。一忽略了就有问题,问题很大。


当初信任现在不信任并非源于诈骗或上当


问:世人(这世界)还能信任中国吗?这问题的明显的言外之意或预设就是,世人(这世界)第一次就不应当信任中国共产党掌控的中国。你认为世人或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第一次信任中共统治下的中国并上当受骗是因为当初太天真?太财迷心窍?或者,是中国本来是可以相信的,只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得不可信任了?


西方国家一开是就不该信任中国的说法并不是我的个人观点。现在美国就有很多的人在讲这个话。比如说,美国国会众议院前议长佩洛西就说,20多年前在讨论给中国永久贸易最惠国待遇的时候,我们就反对,现在20年下来,我们知道我们当初的反对是对的。你对西方国家、美国当初信任中国的问题怎么看?


答:我是这么理解的。我觉得美国让中国参加参加世界贸易组织是对的。就是说,它应该给中国一个机会,它也得证明美国、西方对中国没有任何敌意,不是说要遏制中国,或者对中国怎么样。其实,美国、西方对中国有很大的希望,也希望让中国发展。所以,20多年前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是对的,美国让中国参加是对的。这是第一。


第二,西方对此抱有希望也是有道理的,这就是,应该给中国一个机会慢慢发展经济。然后,经济规模越来越大,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的规则,那也许会带来一些政治的变化,因为市场自由也会带来一些政治自由。


但遗憾的是,我觉得中国没有变成西方所希望的样子,没有变成一个有政治自由的国家。为什么?我个人觉得这不是简单的一个西方人、美国人上当了,被欺骗了的问题,而是有一个更复杂的原因。


我觉得中国共产党其实是一个非常讲实际的党,没有那么多意识形态。它的逻辑是,我得保存、保护我的权力。有什么办法能保护我的权力,我就用什么办法。所以,1990年代末2000年代初,好像资本主义的美国是一个模范国家,它的经济政治体制都是可以模仿的。


所以那时候中国人就觉得,中国共产党都觉得,哎呦,也许我们得考虑要有一个政治的变革。比如说,民主变革。民主变革的主张当然一直在共产党里头都有。我们都知道,比如说1940年代,共产党也谈了一些民主。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开始也谈了一些民主。当然八九64那一年也谈了民主。我觉得1990年代末也有人在中国共产党里头开始谈民主。


中国看西方、看美国的观念变化


但谈了那么多民主,为什么没有政治变革出现呢?我觉得有两个因素让共产党的领导人改变了主意。第一,他们对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的表现失望了。他们就觉得,美国很快打下了伊拉克,但民主就是在伊拉克没法扎根,没法用;民主就是不行,美国的民主在伊拉克,在阿富汗,在中东都不行。所以,中国共产党对美国的政治模范有些失望了。


第2个原因是08年09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中国就感觉也许美国的金融体制也不行,它的金融体制也这么弱。否则怎么会有这么个危机?怎么会请求中国的帮助?那时候美国要求中国收购它的财政部债券。那时候跟朋友聊天,我的感觉是,中国领导人觉得其实我们的体制,我们的模式是比美国的好,比美国的还结实,还靠谱。他们(美国)的民主,他们的金融体制不行。


但现在就是有了另外一个问题了。中国遇到了两件事它都没想到。一个是咱们的那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Covid。它(中国共产党当局)认为它管疫情的方法是好的,是对的。那个疫情清零政策现在我们看到真的不管用。还有,中国人认为我们科学都行,都好。结果中国3年来都没有研发出来一个真正有效果的疫苗,但美国英国开发出几个比较有效的疫苗,所以就证明美国的科学还是比中国好得多。


第二个事件是乌克兰战争。中国认为俄罗斯会很快胜利,乌克兰会马上被俄罗斯控制住。然后,欧盟会分裂。然后,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力会弱得多。结果正相反。乌克兰打败了俄罗斯,欧盟团结起来,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力现在越来越大。北约原来是消失了,没有了,死了,现在又复原了。


中国现在处于重新评估美国的状态


所以,突然出现了一种新局面。中国现在考开始想:我的天哪,我们往往低估了美国。当然我的感觉就是凭感觉,现在我的感觉是,在中国共产党里头有人来开始重新考虑问题。所以,以前他们可以忽略这个信任感问题,他们认为中国还是世界的中心,所以你信不信我,我不管;我信不信你是关键。现在正相反,中国发现世界上很多国家还是跟着美国走。


美国不像有人想象得这么衰落。甚至美国是衰落还是没衰落也是一个问题。所以,现在这对中国共产党也是一个很核心的问题。


所以说,当初美国让中国融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是对的,因为中国发展了,中国也看到了市场经济的好处、利益,老百姓过得非常好,不像20年前的30年前那么穷了。很多人都有房子,有车。当然有人穷有人富。


但现在中国也是一个相当可观的好的社会。要这些老百姓以及中国领导人丢弃这些好处,丢弃这些好的生活,我觉得不那么容易。当然什么都可以发生。但让他们丢弃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这些好处,很多人会不高兴。


中国何时以及为何获得美国西方信任


问:在你看来,中共统治下的中国在过去的74年的时间里(从1949年算起)在哪一个时期或时段是值得信任的或比较值得信任的?


答:第一个是80年代初和70年代末是建立了这种信任的。为什么呢?因为那时候中国帮了美国两个比较大的忙。第一就是攻击攻击越南。79年到80年攻击越南,那时候我们也知道越南侵略将柬埔寨,而越南是苏联的盟国。中国得到美国的支持,也帮助美国对抗苏联,也打击打击了越南。打击了越南也有很大的作用,因为那时候越南、苏联想扩大自己在东南亚的影响力。除了柬埔寨以外,也许越南准备侵略泰国,或者扩张到别的国家,因为它已经侵略了老挝。所以这是阻止苏联在东南亚的扩张。所以中国帮了一个很大的忙。


第2个忙是一些美国的武器送到阿富汗的穆斯林圣战者组织那里。那时候圣战者打苏联,主要的供应道是通过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因为是唯一一条补给通道,所以巴基斯坦要价越来越高。中国提供第二条补给通道就帮了美国人,美国就可以更好地协商巴基斯坦索取的好处,也更有效率地使圣战者组织得到那些武器。


所以那时候中国帮了美国很大的忙反对苏联。那时候美国提供了几个好处给中国。第一,是让中国成为允许一个技术转让的唯一的亚洲国家。这种技术转让当然是非常关键的,因为美国对台湾、韩国、日本都没有那么放开,没有技术转让。美国提供给中国的第二个好处是在中国生产的一些产品一旦出口到美国,只有3%的关税,比日本、台湾、韩国的出口产品便宜得多。所以,美国马上创造了一些条件让中国发展。因为有技术转让,有那么低的关税,很多美国公司看到有非常具体的好处,就把它们的生产线放到中国去了。这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很关键,很关键。


中国大大获益于美国的信任


当然中国人很努力,很勤劳,做得很好,包括共产党提供了很多很多好处,做了很多很多,提供了很多方便,包括税务好处等等等等。但是美国提供了一些非常核心的方便。所以那时候开始,我觉得有一个梦想就是中国变成一个美国的盟国,一个非常好的盟国。当然64以后,美国对这个梦想开始犹豫了,一些美国人开始犹豫了。然后,历史变得越来越复杂,但70年代末80年代初也是非常好的一个机会。很遗憾,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个信任感就少了。然后,到了1990年代,也就是64之后信任感慢慢慢慢恢复了一点。


在美国2001年发生9/11恐怖主义袭击之后,中国跟美国非常公开地合作,在阿富汗方面,在情报交流方面的合作非常好。在2002年、03年, 美国也有人提出应当让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那时候很多美国人认为中国可以跟美国有长期的良好合作。


我觉得05年以后有这个信任感越来越差。但这一次是从中国的角度,从中国的立场开始,信任感慢慢淡化了。中国觉得,中国共产党觉得,我们不需要美国,美国还不如我们中国;我们崛起,美国衰落。我们有崛起就是什么事情都可以解决。


我觉得那时候中国共产党开始把世界历史想得稍微有点儿太简单了,把美国和西方世界想得有点太简单了,现在看得出来这些效果了。


网民嚎叫:


我是谁都不是 发表评论于 2023-01-23 14:29:44

自己出题,自己回答,这是什么考试?

Tulanian 发表评论于 2023-01-23 14:24:56

嘿嘿,大过年的,美国之阴里的假洋鬼子狗粮轮子湾湾骗子白痴又神经错乱写这狗屁文章意淫一下嗨……?!

一年回国一次 发表评论于 2023-01-23 14:15:14

这老头把我D粉饰得象善良的小白兔,难怪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谢选骏指出:意大利人哪里懂得中美关系?哪里懂得“美国只信任没有强人的中国”?1、毛泽东快死的时候,美国才开始接近共产党中国;2、邓小平六四屠杀以后快死了低了头,美国才开始重新接近共产党中国;3、江朱胡温无一强人,美国可以勉强接受共产党专政;4、习近平一旦终身,美国贸易战马上开打,然后两党联合步步紧逼——因为美国只能接受一个没有强人的中国。美国为何只能接受甚至信任没有强人的中国?因为美国自己就没有强人。除非强人川普的计划能够成功,否则美国无法接受和信任一个强人掌权的中国。

2023年1月22日星期日

谢选骏:美国公民宗教类似帝国国教

 网文《美国公民宗教》报道:


美国公民宗教(英语:American civil religion)是一个社会学理论术语,指美国一种类似宗教的非宗派信仰体系,包含许多源自美国国史的神圣化符号。自19世纪起,美国学界一直将之描绘为一种促进美国社会与文化融合的共有价值体系。


美国国会大厦圆形大厅的屋顶画《华盛顿的神化》,乔治·华盛顿在画中以神化姿态居于天国


1967年,社会学家罗伯特·贝拉(英语:Robert Bellah)撰写《美国的公民宗教》(Civil Religion in America)一文,这一术语的现今定义就此明确。贝拉称美国人接受了一种共有的公民宗教,有着特有的信念、价值、仪式和节日,而独立于其信奉的宗教[1]。贝拉的文章后来成为许多宗教社会学会议的讨论焦点,亦产生许多关于这一主题的论著。到1976年的美国建国二百周年之际,关于“美国公民宗教”的讨论颇为火热,达至巅峰[2][1][3][4][5]。


理论


美元纸币背面的格言“我们信仰上帝”

贝拉认为,美国人将美国宪法、美国独立宣言和美国权利法案视为其“公民信仰”或“政治信仰”的基石。政治社会学家安东尼·斯奎尔斯(Anthony Squiers)称,这三份文档近乎美国公民宗教的教条,是美国“神圣政治”的权威象征。斯奎尔斯将“神圣政治”(politics of the sacred)定义为一种辨认对方是否符合公民宗教的神圣性的企图,是一场根据事物“神圣性”而辨别它能与不能、应该还是不应该得到社群的接纳容忍的争斗[6]:20。


美国人重视政治领袖以及国家烈士,将他们奉为类似于宗教中的核心人物,如亚伯拉罕·林肯,以及美国内战期间战死的军人[7]。历史学界指出,美国总统在历史重要节点期间的言辞多有可视为公民宗教范畴的修辞字眼,如第二次世界大战[8]、非裔美国人民权运动[9]、九一一袭击事件等[10]。


安东尼·斯奎尔斯在其著作中基于调查结果,总结了美国公民宗教的十四核心信条[6]:51–74:


孝敬父母

敬仰美国政治象征,如宪法、独立宣言、星条旗

美国机构与制度是神圣的

信仰上帝或神灵

权利是被神圣地授予的

自由是上帝通过政府赐予的

政府权威是上帝或更高级别的超自然力量授予的

美国人的经历可以证明上帝存在

上帝是最崇高的法官

上帝有着至高主权

美国的繁荣是上帝旨意

美国是山上的城,是希望与正义的灯塔

牺牲和重生的原则

美国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而且,斯奎尔斯发现,从统计结果上看,民主党和共和党各竞选人的宗教性言辞并无显著区别[6]:51–74。


这一信仰体系曾被用以排斥不符合美国传统的理念和群体[2],一部分理论家(如贝拉)认为美国公民宗教有着宗教上合法化、同化和预言的功用,但亦有学者反对[11]。


历史发展


参见:世俗宗教(英语:Secular religion)和公民宗教

 

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教堂内,基督教旗帜和美国国旗展示在一起

19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认为,自由民主的基本原则源自基督宗教,基督教是民主时代下唯一能维护自由的宗教。他也注意到在当时的法国社会,基督徒和自由主义者(英语:French liberalism)之间存有仇恨,这种仇恨可追溯至启蒙时代和法国大革命。1789年大革命前以及波旁复辟期间,基督徒一直和旧制度及保王党站在一起。托克维尔称,基督教和民主制在美国并不冲突,个人主义和唯物主义将引向无神论和暴政,美国是反抗它们的堡垒[12]。


关于美国公民宗教的研究大多遵循贝拉和涂尔干的阐释[13]。此外,主要的研究依据还包括,约翰·杜威在1934年关于“共同信仰”(common faith)的论述;社会学家罗宾·墨菲·威廉斯(英语:Robin Murphy Williams)所著之《美国社会:社会学解释》(American Society: A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1951)中关于“共同宗教”的描述;劳埃德·沃纳(英语:Lloyd Warner)所著之《扬基城》(Yankee City, 1953 [1974])中关于亡兵纪念日纪念活动的分析;历史学家马丁·马蒂(英语:Martin Marty)阐述的“一般的宗教”(religion in general,1959);理论家威尔·赫伯格(英语:Will Herberg)所述之美国生活方式(1960, 1974);西德尼·米德(英语:Sidney Mead)所述之“共和国的宗教”(religion of the Republic);以及英国作家却斯特顿所言“美国是唯一基于信条建立的国家”,他还发明了美国是“有着教会的灵魂的国家”(a nation with a soul of a church)的说法[4][5]。


同时,如耶霍舒亚·阿里利(英语:Yehoshua Arieli)、丹尼尔·布尔斯廷、拉尔夫·亨利·加布里埃尔(英语:Ralph Henry Gabriel)等杰出史家也为美国民族主义、“美国信条”、美国文化宗教和民主信念的概念给出了宗教维度的评价[4]。


著名社会学家西摩·马丁·利普塞特称“美国主义”(Americanism)和“美国信条”是美国人独有的价值体系,以近乎于宗教般的热忱持有着[4]。


当代学者罗纳德·温布利(Ronald Wimberley)和威廉·斯韦托斯(William Swatos)称,当今的社科学者公认在美国意识形态中有一部分本质上是宗教,可划为一种公民宗教;并不如托克维尔和卢梭所述之“超然普世之宗教”那样重大[5]。温布利等学者做了大量调查分析,支持了贝拉“公民宗教不体现在美国政治或是传统宗教上,而是美国社会独特的文化现象”的观点[5]。


如下的陈述反映了美国公民宗教的信仰:


“美国是上帝当今挑选的国家”

“总统的权威来自上帝”

“社会正义不仅基于法律,更必须来自宗教信仰”

“美国人的体验证明了上帝存在”

“美国独立日这样的节日是爱国节日也是宗教节日[5]”

“天佑美国”

之后的研究着眼于确认何者更热衷于公民宗教。1978年,詹姆斯·克里斯滕松(James Christenson)和罗纳德·温布利的研究表明,公民宗教信仰在各行各业的美国人间相当普遍,不过在大学毕业生、政治或宗教自由主义者中没那么流行。新教和天主教教徒都持有同样层次的公民宗教信仰。美国一些本土宗教如后期圣徒运动、再临宗、五旬节运动的教徒的公民宗教思想最为显著。犹太教、一位论派信徒和无宗教者的公民宗教思想最少见。即使程度上有差异,绝大多数美国人都多少持有贝拉所述之公民宗教思想[5]。


更有研究表明,选民在遴选候选人和政治立场时会有公民宗教层面上的考量。罗纳德·温布利在1972年美国大选临近时调查了一些作礼拜的市民和当地其他公民,发现被访者考虑候选人时比起政党忠诚,更看重公民宗教信仰层面的因素。1982年,温布利和克里斯滕松的新一项研究表明,公民宗教层面的重要性仅次于候选人的政治立场[5]。


约翰·科尔曼(John A. Coleman)则称,公民宗教是历史上普遍存在的概念,其演变通常有以下三个阶段:未分化阶段、现代化时期的国家支持阶段、分化阶段。他研究了日本、罗马帝国、苏联、土耳其、法国和美国历史,提炼其公民信仰,以支持其论述[14]。


实际运用


美国革命


美国革命是公民宗教思想的主要源头,《国父之后:美国革命的公民宗教》(Sons of the Fathers: The Civil Religion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一书称,乔治·华盛顿如同摩西,托马斯·杰斐逊和托马斯·潘恩像是先知,约翰·亚当斯和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使徒,波士顿大屠杀罹难者以及内森·黑尔(英语:Nathan Hale)像是烈士,班尼狄·阿诺和黑森佣兵是魔鬼,美国独立纪念馆和福吉谷是圣地,树立自由之竿是仪式,贝特西·罗斯旗是象征,美国独立宣言、美国宪法和美国权利法案则是经书[15]。


建国初期的庆典和仪式


2019年美国独立日庆祝游行

为了培养其选民认同,联邦党曾举行各式轰动的庆典游行[16],还包括宗教色彩的朝圣活动,确定“神圣日”等,后来都成为公民宗教信仰的元素。华盛顿得到大加推崇,身份近乎赐福于联邦党人的半神[17]。联邦党人注重宪法纪念日和独立日,为此组织游行以吸引选民。组织者将传统宗教的符号世俗化,用于此类庆典,由此创造出这一新生国家公民信仰的视觉形式[18]。美国独立日也自此成为半宗教节日,波士顿的独立日庆典强调全国性而非地方性的爱国主义,期间举办了演讲、晚宴、民兵集结、游行、彩车浮船和焰火表演。到1800年,美国独立日已经成为和联邦党庆典密切相关的节日,共和党人对此相当不满,也开始组织庆典,双方的庆典时有摩擦。两党各自的庆典使得节日气氛和庆典规模一再浓重扩大。1815年起,联邦党走向衰落,独立日逐渐变为去党派化的节日[19][20]。


总统成为宗教领袖


自乔治·华盛顿起,美国总统在公民信仰体系中扮演多重角色,成为美国总统职位的特征之一[21][22]。罗伯特·林德(Robert D. Linder)称:


纵观美国历史,美国总统一直是公众信仰的领袖。有时他是先知,像是亚伯拉罕·林肯。有时他是牧师,像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其余时候,他是公民宗教的高等神职人员,像罗纳德·里根。身为先知,总统基于超然的价值评判国家的行为,在危难期间号召国民牺牲奉献,并为他们不符合国家理念的行为换取救赎。作为牧师,他立下美国核心价值,为国民提供精神鼓舞,敦促他们践行价值,同时在苦难时提供安慰。作为神职人员,总统让美国成为终极的参考点,领导公民支持国家,提醒公民肩负的使命,同时颂扬其政治班底[23]。


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

查尔斯·卡尔霍恩(英语:Charles W. Calhoun)称在19世纪80年代,本杰明·哈里森讲话中的修辞风格带有美国公民宗教的色彩,可谓熟稔运用公民信仰思想的总统人选。哈里森在社会和经济事务中运用基督教观念,为社会福音、进步主义运动铺平道路,也让日后的社会开始认可政府出面解决社会问题的行为[24]。


林德还称,比尔·克林顿的公民宗教色彩源自其浸礼宗背景。评论家威廉·萨费尔(英语:William Safire)指出,1992年大选期间“前所未有地反复提及上帝之名,反复强调美国如此彻底而全面地得到了上帝的赐福[25]。”根据林德的说法,克林顿反复提及宗教字眼,因此更像是牧师型的总统。他有着世界共同信仰的普世观念,不区分国内与国外[23]。


有观点称乔治·沃克·布什总统受到了基督教基要主义的影响,曼弗雷德·布罗克(Manfred Brocker)称这是欧洲人的误解,因为小布什总统更多使用公民信仰范畴的隐喻和意象,少有涉及基督教原本的用词。小布什的外交政策更像是基于美国国家安全的考量而非基督教基要主义的思想[26]。贝拉克·奥巴马在2008年竞选期间形容美国人是因对美国信条的信仰而团结在一起,因美国公民宗教而神圣[27]。


其他一些曾有望竞逐美国大选的政治人物也曾提出不少公民宗教话语,如丹尼尔·韦伯斯特在1830年所述之“自由与联合,现在且永远,统一而不可分离[28]”是其名言之一,经常被参与辩论赛的学生引用。


美国军人

 

阿灵顿国家公墓的圣诞花环纪念活动,2005年

美国军人的角色是公民信仰的重要方面。军人时刻准备着为国牺牲,他们在老兵节和亡兵纪念日等节日期间得到广泛纪念。历史学家乔纳森·埃贝尔称,这种“士兵救世主”是一种弥赛亚,体现了公民宗教和基督教关于牺牲和救赎理念的结合[29]。欧洲有许多专为二战美国士兵设立的公墓,亦已成为美国人的圣地[30]。


对此,和平主义群体提出过尖锐的批评。例如摩拉维亚学院的凯莉·丹顿-博尔豪格(Kelly Denton-Borhaug)称“牺牲”的概念令“美国战争文化”崛起[31],转移了公众对于美国全球反恐战争期间的军国主义、非道德、压迫性的甚至荒蛮的行径的注意力[32]。


美国国旗的象征地位


根据学者亚当·戈德哈特的描述,美国国旗的现代含义以及现代美国人的崇敬最早来自美国内战桑特堡战役期间,罗伯特·安德森保卫国旗的战斗,这也是美国内战的开端。美国内战期间,国旗成为美国民族主义和反分裂主义的象征。戈德哈特称国旗成为了爱国主义的神圣象征:


在那日之前,国旗只是个军事旗帜,或者用来标示美国领地的便利品……或是独立日等节日期间摆出来的东西,但在安德森少将保卫国旗的战斗过后,情况有所不同了。一夜间,一面面星条旗纷纷出现,插在房屋、店面、教堂前,插在村落绿地上,大学校园里……老旧的旗帜有了新的含义。联邦事业有了具象表达,成千上万人为之奋战牺牲[33]。


效忠宣誓和校园仪式

 

美国儿童向国旗敬贝拉米礼,摄于1941年

格蕾丝·高(Grace Y. Kao)和杰罗姆·科普尔斯基(Jerome E. Copulsky)称,公民宗教概念流行,引起公众对于宪法中效忠宣誓的讨论。效忠宣誓的作用体现四个层面:保护主义、多元主义、教士层面和先知层面。争论并不是在信上帝与不信上帝者之间展开,而是关乎公民宗教的地位展开[34]。


马修·克劳德(Matthew W. Cloud)回顾了1787年以来的各种美国政治誓言,追寻当时民族团结和宗教信念二者的对立局面。他回顾美国最高法院有关效忠宣誓的主要判例,如矛盾的迈纳斯维尔小学诉戈比蒂斯案(英语:Minersville School District v. Gobitis)(1940)和西弗吉尼亚州诉巴内特案(英语:West Virginia v. Barnette)(1943)两案。前者判定公立学校可以强迫学生向美国国旗敬礼并背诵效忠誓词,而后者则推翻前案判决,裁定根据第一修正案,学生可免于强制性的宣誓效忠。这一案件主要和耶和华见证人信徒有关,这一教派禁止教徒崇拜政治象征物。1954年,效忠誓词中加入了“上帝之下的国度”(one Nation under God)的字眼,克劳德认为这是出于反共立场[35]。


亚当·加莫兰(英语:Adam Gamoran)于1990年的研究中发现,校园日常的宣誓效忠等行为,节庆期间的音乐和装饰,以及社会研究、历史和英文课程中,都体现了公民宗教信仰。公民宗教在校园扮演双重角色,一方面将年轻人社会化,怀有社会共有的认识体系;另一方面,划分出那些因文化或宗教背景而不参加公民宗教仪式的人群[36]。


少数族裔


贝拉的理论是从主流信仰和认识中提炼的,但也有学者将目光投向非主流的少数族裔群体,认为他们亦持有自身版本的公民宗教。


南方白人

 

《未竟事业》,亨利·莫斯勒绘于1868年

查尔斯·里根·威尔逊(Charles Reagan Wilson)研究了美国南方白人的公民宗教特点。他首先强调了南方白人的宗教中心主义传统;19世纪晚期,南方白人被排除在主流之外,发展出自身的公民宗教形式,有着浓重的神话性、仪式性和组织性的特点。威尔逊指出,美国内战中战败的南方人有着“未竟事业”的观念,认为美国南方的战败是慷慨悲壮的命中注定,导致他们面临着“邪恶的胜利”,有着怀疑和内疚的念头,换句话说,对于自身生活怀有悲剧感[37][38]。


非裔


埃里克·乌德拉姆(Eric Woodrum)和阿诺德·贝尔(Arnold Bell)称,非裔美国人的公民宗教思想不如白人深重,公民宗教的前导因素对于黑人和白人有着不同影响。例如,传统宗教对于白人来说是正面的,而对于黑人来说则是负面影响。乌德拉姆和贝尔认为,这种差别是非裔美国人的宗教民族起源论及分裂主义思想的产物[39]。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在其1852年“对于奴隶来说美国独立日是什么”(What to the Slave Is the Fourth of July?)的演讲中,公民宗教对于黑人群体来说较为复杂,“日光带给你生命和疗愈,却带给我斑纹和死亡。这独立日属于你们,不属于我。你们可以庆祝,我则必须哀悼[40][41]。”


日裔


简·石村(Jane Naomi Iwamura,音)认为,日裔美国人祭拜二战日裔囚禁营,是其公民宗教特征之一。这一行为始于1969年的曼赞纳,祭拜活动包括诵经、奏乐、唱名,以及与新教徒、佛教徒、天主教徒和神道教徒的集会,旨在促进日裔美国人的文化联系,确保此类不公永不发生[42]。


拉丁裔


路易斯·莱昂(Luis D. León)的调查表明,墨西哥裔劳工领袖塞萨尔·查韦斯(英语:César Chávez)已经成为美国公民宗教的“圣人”。查韦斯有着天主教背景,善用天主教词汇,他基于教义的政治“圣行”影响深远,启发新兴的奇卡诺运动(英语:Chicano movement)。查韦斯以非暴力手段践行道德信念,成为拉丁裔公民信仰中的圣人[43]。


典籍

 

国家档案馆展出的独立宣言、宪法和权利法案原件

在美国建国之前,殖民者以基督教典籍和价值观念塑造其全新的政治体系,以取代腐朽的英国君主制度。官员四处布道,令爱国主义情绪得以宣扬,激起北美定居者反抗英国腐朽而邪恶的统治。这样的理念,加上传教士和乔治·华盛顿等领袖半宗教化的语气[44],以及“上帝眷顾爱国事业”的观念,令美国开国元勋们的著作成为近乎圣书一般的典籍[45]。


华盛顿特区的国家档案馆大楼展有美国独立宣言、宪法和权利法案原件。这些文献以大铜框镶边的形式展出[46]。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法学家研究宪法及其社会功用,而历史学家则更关注宪法本身的历史背景。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借由上述典籍研究美国现代公民宗教的做法显得不合时宜,因为随着时间推进,美国人越发世俗化,而那些典籍却近乎圣书[46]。许多批评者认为在独立宣言的年代,美国的状态是“盲目崇拜”且“异常地与革命价值观不符”的,如此崇拜行为值得怀疑——1776年时的美国根本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47]。


制宪者对于宪法的看法也有所不同。华盛顿在告别演说中恳请后世“维护宪法神圣”;他在给詹姆斯·麦迪逊的回信中称,即使是最明智而自由的政府,在社会竞逐对抗之下也需要促成公民对宪法的崇敬,以维持必需的稳定公民认知。另一边,反对“宪法崇拜”的传统也颇为深厚。托马斯·杰斐逊承认宪法崇拜的存在,“有些人认为宪法无比神圣,将之看作不可触碰的约柜”,但也坚信宪法是不完美的,应坚信“制度必须进步”(institutions must advance also)[48]。


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摩门教)的教义认为美国宪法是受上帝启示而著成的文档[49][50]。


典籍崇拜与美国认同


“自由宪章”(独立宣言、宪法和权利法案)与美国身份认同有着意识形态上的联系。塞缪尔·亨廷顿曾详述大多数国家国民的共同联系,共同的民族、血统、经历、语言、文化和宗教,促成国家认同。对此,桑福德·莱文森(Sanford Levinson)称:


然而美国人的命运与“大多数国家”不同,美国认同并不建基于普鲁斯特式的共同回忆,而是基于对亨廷顿所述之“美国信条”的认同。“美国信条”是一系列公开的政治承诺,包括强调个人权利,多数统治,以及受限政府权力的宪政秩序[51]。


亨廷顿概括之“美国信条”即,个人权利,多数统治,及受限政府权力的宪政秩序。美国并非因文化差异而自英国独立,而是因独立宣言中的理念而独立。惠特尔·约翰逊(Whittle Johnson)称,一种基于法律之下的自由的盟约群体形成了,超越了自然种族、宗教和阶级,自由的理念为至高重要[52]。要成为美国公民,需要通过一系列有关独立宣言、宪法和权利法案的测试,并要效忠服从美国宪法。汉斯·科恩(英语:Hans Kohn)称,美国宪法不像其他宪法,美国宪法代表美国民族的命脉,是美国民族的至高象征,与民族共存亡。亨廷顿认为,抛弃宪法就代表美国灭亡,美国民族灭亡,一切回归原点[53]。


托马斯·格雷(Thomas Grey)在其《作为经文的宪法》(The Constitution as scripture)一文中强调美国信条即是美国民族的唯一纽带和信仰依托,他将美国同那些需要依靠上天指定权威君主,以天命统治而凝聚在一起的传统社会作对比,按照宪法的第六条第三款,即“应宣誓或作代誓宣言拥护本宪法;决不得以宗教信仰作为担任合众国属下任何官职或公职的必要资格”,两种社会形成鲜明对比。这不仅是对于过往英国政教不分传统的突破,同样是对于当时美国各州的情况来说的理念上的大突破[54]。


“免责条款”(escape clause)的重要性。无论现代读者在原版宪法中发现怎样的过失和罪恶,其一些类似于“免责”的原本论述却总能给后世发挥的空间。例如,其关于“人人生而平等”的原本论述能让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在1860年为宪法贴上“废奴”的标签[55],他声称“只有忽略宪法常识性文字的人才会忽略废奴是符合宪法的,当奴隶主不再治国时,宪法就不再保障奴隶制。”这种言论成为主流[56],令1783年马萨诸塞州最高法院裁定废奴[55]。


基于美国宪法第五条的各个修正案,以及对于国会和州级法案的司法审查,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政府和公民的关系。修正案被学者视为“二次宪法”——根据第十三条修正案,一切美国公民享有自由;根据第十四条修正案,所有美国人享有公民权;由第十五条修正案,投票权不再有种族限制;由第十九条修正案,投票权不再有性别限制。第十四修正案规定各州都应遵循宪法规定尊重公民权利。各州遵守这一规定,如1972年德州议员芭芭拉·乔丹所述,“我对宪法的信念是全心全意而彻底的[56]”。


美国宪法第五条允许修正案不断完善,令修正案成为建构国家共识的政治催化工具。桑福德·莱文森在费城的宪法二百周年庆典期间展开思想调查,调查表明如果有人当日要签署宪法,无论我们当下有何保留,如何清楚当下所做的事,穿越时空见到当时那些大大小小的缺陷时,也会认识到签署宪法代表的是我们共同期待并为之努力的愿景,不是固步自封,而是一个不断成长,为了政治前景肩负责任的过程[57]。


参见


美国例外论

美国信条(英语:American's Creed)

美国方式

“我不在乎它是什么(英语:And I don't care what it is)”,德怀特·艾森豪威尔1952年所言

昭昭天命

美国梦

阿灵顿国家公墓

仪式自然神论(英语:Ceremonial deism)

对美国革命的纪念(英语:Commemoration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宪政主义

葛底斯堡演说

美国独立纪念馆

犹太教-基督教道德

自由钟

美国共和主义(英语:Republican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偶像式国家崇拜


参考文献

 Kaplan, Dana Eva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American Judai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08-15: 118. ISBN 978-0-521-82204-6.

 Bellah, Robert Neelly. Civil Religion in Americ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英语: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Winter 1967, 96 (1): 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3-06). From the issue titled "Religion in America".

 Me?trovi?, Stjepan G. The Road from Paradise .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英语: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1993: 129. ISBN 978-0-8131-1827-7.

 Cristi, Marcela. From Civil to Political Religion: The Intersection of Culture, Religion and Politics. 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 Press(英语: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978-0-88920-368-6.

 Swatos, William H.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and Society. Rowman Altamira(英语:Rowman Altamira). 1998: 94 [2022-05-06]. ISBN 978-0-7619-8956-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6). The article caused an almost unprecedented burst of excitement among sociologists and other scholars of religion.

 Squiers, Anthony. The Politics of the Sacred in America: The Role of Civil Religion in Political Practice. New York: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8. ISBN 978-3-319-68870-1. OCLC 1105449948.

 Harry S. Stout, Upon the Altar of the Nation: A Moral History of the Civil War (2006)

 Michael A. Genovese. Encyclopedia of the American Presidency. Infobase Publishing(英语:Infobase Publishing). 2010: 89 [2022-05-06]. ISBN 978143812638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5).

 Andrew Michael Manis. Southern Civil Religions in Conflict: Civil Rights and the Culture Wars. Mercer University Press(英语:Mercer University Press). 2002: 184 [2022-05-06]. ISBN 978086554785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5).

 George C. Edwards; Desmond S. King. The Polarized Presidency of George W. Bus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152 [2022-05-06]. ISBN 97801992179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5).

 Gail Gehrig, "The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Debate: A Source for Theory Construction",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英语: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March 1981) 20#1 pp. 51–63 in JSTO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anford Kessler, "Tocqueville on Civil Religion and Liberal Democracy," Journal of Politics, 39#1 (1977), pp. 119–46 in JSTO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arcela Cristi, From civil to political religion: the intersection of culture, religion and politics (2001) p. 7

 John A. Coleman, "Civil Religion," Sociological Analysis, Summer 1970, 31#2 pp. 67–77 doi:10.2307/3710057

 Albanese, Catherine L. Sons of the Fathers: The Civil Religion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Martin E. Marty.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76 [2020-09-05]. ISBN 9780877220732. OCLC 119252379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5).

 Waldstreicher, David. In the midst of perpetual fetes : the making of American nationalism, 1776-1820. Chapel Hill: Published for the Omohundro Institute of Early American History and Culture, Williamsburg, Virginia, by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97. ISBN 978-0-8078-4691-9. OCLC 36900832.

 Ferling, John. The ascent of George Washington: The hidden political genius of an American Icon. 2010.

 Jürgen Heideking, "The federal processions of 1788 and the origins of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Soundings(英语:Soundings (journal)) (1994): 367–87. in JSTO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en Travers, "Hurrah for the Fourth: Patriotism, Politics, and Independence Day in Federalist Boston, 1783–1818." Essex Institute(英语:Essex Institute) Historical Collections 125: 129–61.

 Kevin Coe, et al. The Rhetoric of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Symbols, Sinners, and Saints (Lexington Books(英语:Lexington Books), 2016).

 Richard G., Hutcheson, Jr., God in the White House: How Religion Has Changed the Modern Presidency (1988)

 James David Fairbanks, "The Priestly Functions of the Presidency: A Discussion of the Literature on Civil Relig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Study of Presidential Leadership," Presidential Studies Quarterly (1981) 11:214–32.

 Robert D. Linder, "Universal pastor: President Bill Clinton's civil religion," Journal of Church and State(英语:Journal of Church and State), Autumn 1996, 38#4 pp 733–49

 Charles W. Calhoun, "Civil religion and the gilded age presidency: The case of Benjamin Harrison," Presidential Studies Quarterly, Fall 1993, 23#4 pp. 651–67

 Barry A. Kosmin and Seymour Lachman, One Nation Under God: Religion in Contemporary American Society (1994) p. 158

 Manfred Brocker, "Civil Religion, Fundamentalism, and the Politics and Policies of George W. Bu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Jan 2004, Vol. 32, pp. 95–124

 Stefanie. Hammer, "The role of narrative in political campaigning: An analysis of speeches by Barack Obama," National Identities(英语:National Identities), Sept 2010, 12#3, pp. 269–90

 Craig R. Smith, Daniel Webster and the Oratory of Civil Religion (2005) p. 117

 Jonathan H. Ebel, G.I. Messiahs: Soldiering, War, and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2015) p. 7

 Jonathan H. Ebel, "Overseas military cemeteries as American sacred space: mine eyes have seen la gloire". Material Religion 8#2 (2012): 183–214.

 Kelly Denton-Borhaug, "Sharing Peace: Mennonites and Catholics in Conversation", Gerald W. Schlabach and Margaret Pfeil (eds.), American Catholic Studies 125#2 (2014): 82–83.

 Kelly Denton-Borhaug, U.S. War-Culture, Sacrifice and Salvation (2011) pp. 1–4.

 Adam Goodheart. 1861: The Civil War Awakening. Vintage Books. 2011: 22. ISBN 9781400032198.

 Grace Y. Kao and Jerome E. Copulsky, "The Pledge of Allegiance and the Meanings and Limits of Civil Relig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 March 2007, 75#1, pp. 121–49 doi:10.1093/jaarel/lfl065

 Matthew W. Cloud, "'One Nation, Under God': Tolerable Acknowledgement of Religion or Unconstitutional Cold War Propaganda Cloaked in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Journal of Church and State, Spring 2004, 46#2 pp. 311–40, onli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dam Gamoran, "Civil Religion in American Schools," SA: Sociological Analysis, Fall 1990, 51#3 pp. 235–56

 Charles Reagan Wilson, "The Religion of the Lost Cause: Ritual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Southern Civil Religion, 1865–1920," Journal of Southern History, May 1980, 46#2 pp. 219–38

 Charles Reagan Wilson, Baptized in Blood: The Religion of the Lost Cause, 1865–1920 (1980)

 Eric Woodrum, and Arnold Bell, "Race, Politics, and Religion in Civil Religion Among Blacks," SA: Sociological Analysis, Winter 1989, 49#4 pp. 353–67

 Douglass, Frederick. Frederick Douglass, Oration, Delivered in Corinthian Hall, Rochester, July 5th, 1852. Rochester: Lee, Mann & Co., 1852. Rochester, NY: Lee, Mann & Co. 1852 [2022-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5).

 Douglass, Frederick. "What to the Slave is the Fourth of July?". 1852-07-05 [2022-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5).

 Jane Naomi Iwamura, "Critical Faith: Japanese Americans and the Birth of a New Civil Religion," American Quarterly(英语:American Quarterly), Sept 2007, 59#3, pp. 937–968, in Project MUS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uis D. León, "Cesar Chavez in American Religious Politics: Mapping the New Global Spiritual Line." American Quarterly(英语:American Quarterly), Sep 2007, 59#3 pp. 857–81, doi:10.1353/aq.2007.0060

 Gary Scott Smith, "The American Moses", Christian History and Biography, Summer 2008, Issue 99, pp. 8–13

 Thomas S. Kidd, God of Liberty: A Religious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2010) pp. 4, 37, 59, 112, 115.

 Gordon S. Wood, "Dusting off the Declar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August 14, 1997

 Wood, Gordon S., op.cit., August 14, 1997

 Levinson 1987,第115页.

 Dallin H. Oaks. The Divinely Inspired Constitution. Ensign(英语:Ensign (LDS magazine)). February 1992 [2022-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30).

 See D&C 101:77–80

 Sanford Levinson. Constitutional Faith . Princeton UP. 2011: 95. ISBN 978-0691152400.

 Levinson 1987,第118页.

 Levinson 1987,第119页.

 Levinson 1987,第120页.

 Harper, Douglas. Emancipation in Massachusetts. Slavery in the North. January 2004 [2004-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1-28).

 Levinson 1987,第129–30, 133页.

 Levinson 1987,第144页.

书目

编辑

Levinson, Sanford. Pledging Faith in the Civil Religion; Or, Would You Sign the Constitution?. William & Mary Law Review. 1987, 29 (113) [2011-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9).

延伸阅读

编辑

Bellah, Robert Neelly. Civil Religion in Americ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Winter 1967, 96 (1): 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3-06). From the issue entitled Religion in America.

Bellah, Robert Neelly. The Broken Covenant: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in Time of Trial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08-15. ISBN 978-0-226-04199-5.

Bortolini, Matteo. The trap of intellectual success. Robert N. Bellah, the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debate, and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Theory & Society(英语:Theory & Society). 2012, 41 (2): 187–210. S2CID 143469936. doi:10.1007/s11186-012-9166-8.

Canipe, Lee. Under God and anti-communist: how the Pledge of Allegiance got religion in Cold-War America. Journal of Church and State(英语:Journal of Church and State). March 2003, 45 (2): 305–323. doi:10.1093/jcs/45.2.305.[失效链接]

Cloud, Matthew W. "One nation, under God": tolerable acknowledgement of religion or unconstitutional cold war propaganda cloaked in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Journal of Church and State(英语:Journal of Church and State). 2004-03-22, 46 (2): 311–340. doi:10.1093/jcs/46.2.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0-20).

Gehrig, Gail.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An Assessment. Society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英语:Society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June 1981. ISBN 978-0-932566-02-7.

Gardella, Peter,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What Americans Hold Sacr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368 pp.

Gorski, Philip. American Covenant: A History of Civil Religion from the Puritans to the Presen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7) excerp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ughes, Richard T. Myths America Lives By.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4-07-06. ISBN 978-0-252-07220-8.

Jewett, Robert; John Shelton Lawrence. Captain America and the Crusade Against Evil: The Dilemma of Zealous Nationalism.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2004. ISBN 978-0-8028-2859-0. Page 328 specifically talks about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referencing Jones's book,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Jones, Donald G.; Russell E. Richey.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Edwin Mellen Press(英语:Edwin Mellen Press). November 1990 [1st pub. 1974 by Harper]. ISBN 978-0-7734-9997-3.

Levinson, Sanford. "The Constitution" in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The Supreme Court Review. 1979, 1979: 123–151. JSTOR 3109568. S2CID 146812412. doi:10.1086/scr.1979.3109568.

McCarthy, Rockne. "Civil Religion in Early America," Fides et Historia(英语:Fides et Historia), Summer 1975, 8#1 pp 20–40, covers 1800-1900

Pierard, Richard V. and Robert D. Linder, "The President and Civil Religion," in Encyclopedia of the American Presidency ed. by Leonard W. Levy and Louis Fisher, (1994), I: 203-06.

Polk, Andrew R. Faith in Freedom: Propaganda, Presidential Politics, and the Making of an American Religi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21. ISBN 978-1-5017-5922-2 (英语).

Richey, Russell E., and Donald G. Jones, eds.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1974), articles by scholars

Rouner, Leroy S. ed. Civil Religion and Political Theology (1986).

Sassi, Jonathan D. A Republic of Righteousness: The Public Christianity of the Post-Revolutionary New England Cler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online

Swatos, William H. "Civil Religion," in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and Society (1998) online ISBN 0-7619-8956-0

SpearIt. Legal Punishment as Civil Ritual. Mississippi Law Journal. 2013, 82 (1). SSRN 2232897? .

历史编纂学文献

编辑

Fenn, Richard K. "The Relevance of Bellah's 'Civil Religion' Thesis to a Theory of Secularization," Social Science History(英语:Social Science History), Fall 1977, 1#4 pp 502–517

Gedicks, Frederick.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an Idea Whose Time Is Past," The George Washington International Law Review(英语:The George Washington International Law Review) Volume: 41. Issue: 4. 2010. pp 891+. online

Lindner, Robert D. "Civil Relig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he Reality that Underlies the Concept," Journal of Church and State(英语:Journal of Church and State), Summer 1975, 17#3 pp 399–421, focus on European theorists

McDermott, Gerald Robert. "Civil Religion in the American Revolutionary Period: An Historiographic Analysis," Christian Scholar's Review, April 1989, 18#4 pp 346–362

Mathisen, James A.; Bellah, Robert N. "Twenty Years after Bellah: Whatever Happened to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Sociological Analysis, April 1989, 50#2, pp 129–146 onli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谢选骏指出:美国公民宗教,类似于秦汉杜撰的“帝国宗教”和罗马帝国从埃及搬来的“元首崇拜”——华盛顿这个奴隶主、林肯这个屠杀同胞的人、罗斯福这个苏联的同路人都成偶像,功能都是为了让各色杂种团结一致,凝结成为帝国废垃的板块。区别在于,美国依然处在一个群雄竞争的国家环境之下,无法自说自话地一言九鼎——所以,它用“人民主权”取代了“天命主权”。不过我预期,随着全球政府的最终建立,类似的国教信仰体系总有一天笼罩一切。这是为了彻底奴化和敲骨吸髓而锻造的意识形态工具,不过也在无形之中,为新的高级宗教的兴起,铺垫了地基。因为人类对于自由的向往,是无法扼杀的——即使专制暴君,也为了追求自己的自由而不惜遗臭万年。——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英语:First Amendment to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简称:第一修正案(Amendment I)禁止美国国会制订任何法律以确立国教;妨碍宗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侵犯新闻自由与集会自由;干扰或禁止向政府请愿的权利。美国宪法既然禁止国教,所以有人抗议公民宗教的国教倾向,拒绝敬礼甚至焚烧国旗。


2023年1月21日星期六

谢选骏: 中国是一个“404国家”



《中文网站点击率低,移动互联网表示“这锅我背了”》(2020年11月02日 界面新闻)报道:


得益于国内的庞大市场,自成体系的中文互联网如今在全球也已经有了更多的影响力,而按照目前已上市互联网企业的市值来计算,如今全球互联网行业巨头级企业基本都是来自中美两国。然而近日在网络技术调查机构W3Techs公布的一份统计榜单中,中文互联网的排名却非常低,那么这是什么原因所造成的呢?


作为web领域的知名的信息提供者,W3Techs是经常会更新web上各种类型技术使用情况的相关信息。除了“最流行的客户端编程语言”、“最流行的服务器端编程语言”、“最受欢迎的数据中心提供商”、“最受欢迎的广告网络”等偏技术向的统计数据外,还还有一个“全球点击量最高1000万个网站使用的语言”榜单。


在日前W3Techs所公布的这份排行榜中,除了作为全球语言的英语(60.4%)外,俄语网页(8.6%)占比超过了法语、德语、日语,以及朝鲜语网页之和,而中文网页(1.5%)的占比甚至低于越南语(1.6%)。


在W3Techs的进一步说明中强调,其统计的范围是Alexa(专门发布网站的全球排名)前一千万以及Tranco前一百万位的网站,并排除重定向的网站,将同一域名下的不同子域名合并,且去掉了没有有用内容的网站所得出的结果。


以我们三易生活的官网为例,Alexa上的全球排名是12910,日均PV在14万左右,而当日均PV达到1后,Alexa排名就可以在200万名左右。因此换句话来说,从W3Techs所公布的这一统计数据,可以看到目前web端还有人点击的网站中,访问者的语言构成。


英语由于其作为全球语言的地位,导致了几乎所有使用非英语作为母语的开发者想要“出海”寻求更广阔的市场,都必须要搭建一个英文版网站。俄语之所以能够排名第二,则与排在它前面的英语,以及此后的西班牙语和法语不同,外界普遍认为这并不是因为独联体国家普遍使用俄语,而是由于目前来自俄罗斯的黑客已经成为当下互联网中最为主要的免费资源来源,比如游戏玩家们耳熟能详的fitgirl repack,以及绝大多数从事学术研究的人都访问过的SCI-HUB。


事实上,来自Internet World Stats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使用中文的网民数量为8.63亿,已经占据了全球网民的19.7%。但这一数据与W3Techs的榜单进行对比,就能得出一个很奇怪的结论,就是占全球网民五分之一的中文用户能够拿得出手的网站,却仅占全球网站的1.5%,因此使用中文的网站比例与使用中文的网民数量不成比例显然并不正常。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0年W3Techs给出的同一榜单中,中文网站的比例在4%左右,排名第三。也就是说在10年时间里,中文互联网在web端的内容产出量大幅度下跌了250%左右。但是这种“衰退”背后当然是有原因的,其中的奥妙就在于W3Techs统计的是web端网站,而网站这个概念则是PC互联网时代的主流。


纵观以国内市场为核心的中文互联网世界,无疑在近些年来有着跨越式的发展。其一是快速渡过了互联网1.0与2.0时代,直接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从2010年至今,这10年间正好是国内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期,除了建成全球最大的4G网络之外,不少网民的第一台“计算机”其实是智能手机。


而移动互联网发展极为迅速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如今中文网民中呈现出了PC用户少,手机用户多的情况,并且移动生态的发达反过来也压倒了传统的web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APP而不是浏览器已经成为了网民消费者内容的核心阵地,如今手机用户在移动端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的情况其实并不那么多。


因此当下中文互联网世界的情况,是大量信息已经聚集在各式各样的APP中,并且这些信息也难很通过网络爬虫获取,就导致其很难进行准确的统计。比如说目前微信公众号已经超过2000万个,就可以看作是2000万个PC时代的博客,但在W3Techs的统计中,因为它们的域名都是微信公众号的域名,所以就只能算成一个网站。


广告

再加上中文互联网行业巨头如今的平台化,也降低了使用中文作为母语的中小企业建设自己网站的兴趣。毕竟相比于自行建站的成本,直接托庇于这些平台才是更具性价比的选择,比如说服装企业直接在天猫上开店,以及餐厅在美团上提供外卖服务的成本,显然远低于自己建设网站并进行推广。


当然,中文互联网出现这种头部网站数量与网民数量倒挂的情况,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是国内互联网企业有意促成的。如今几乎所有的国内互联网企业都在有意无意地将用户向APP端驱赶,许多朋友可能都遇到过“打开APP查看全部内容”这样的情况。由于在web端的体验甚至都不是完整的情况下,只有APP上才能体验到更多的功能和服务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固然有在流量为王的影响下互联网企业的“入口思维”作祟,毕竟web端需要从浏览器打开,入口并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


更为重要的是,APP相比于网页来说,既能访问相册、通讯录、各种记录、读取硬件信息、获取IMEI等权限,可以提供的用户个人信息比浏览器+公网IP的网页版多了太多。因此为了获得更为完整的用户画像,进而实现更加精确的广告投放,互联网厂商自然也希望用户更多使用APP,而不是web端了。


谢选骏指出:上文不懂“中国是一个“404国家”——共产党天天消灭互联网页,就像劫匪军“消灭了八百万蒋匪军”一样,天天血流成河,导致“全球互联网行业巨头级企业”云集的中国实际上只是一个网页上的泥足巨人——中文互联网的排名甚至不如越南文!中文网页(1.5%)的占比甚至低于越南语(1.6%),相比之下,英语网页的占比是60.4%——是中文的四十多倍!而英语作为母语的人口,甚至还不如汉语作为母语的人口。


网文《按人口排列的語言列表》报道:


本條目為主要語言人口列表,羅列現時世上主要語言的語言人口,並依其人口排序。所謂語言人口,係指以該語言為母語的人口。由於不同統計之間的數據有所分別(有以母語為基礎,或以第一語言為基礎),本列表試圖從現有的數據中整理出一個大概出來。不過,本列表列出的數據,可能會跟各種語言本身條目內的數據有出入。主要原因,是因為條目可能各自引用不同的數據來源,而這些不同的數據來源對「語言」及「方言」有不同的定義。舉例說:阿拉伯語在《民族語》 (Ethnologue) 被歸入一種語言內,但在美國中央情報局出版的《世界概況》裏卻被認為是一個語言集合。又例如:中文本身不論是語言及文字本身都有不同的種類。有觀點把漢語看做一種語言,而官話、吳語、粵語、閩語等作為漢語的方言來處理,而得出中文的人口有12億人。亦有觀點把這些方言看作10多種獨立的語言,那麼其中亦有5種語言(官話、吳語、粵語、閩語、晉語)有資格列有全球25大語言人口內。相反地,印地-烏爾都語實際上只是一種語言,在下表中卻被分開了。


《民族語》第23版(2019年)

下表列出使用人口超過4500萬人的語言,根據2019年出版的民族語。但使用人口總計可能不準確,基於不同時間或資料來源,數據存在差異。


排名 語言 語系 母語使用者 母語排名 第二語言使用者 第二語言排名 總計

1 英語 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 3.67億 3 8.984億 1 12.68億[1]

2 漢語(官話方言) (包括現代標準漢語) 漢藏語系-漢語族 9.215億 1 1.987億 4 11.12億[2]

3 印地語 印歐語系-印度-雅利安語支 3.42億 4 2.953億 2 6.373億[3]

4 西班牙語 印歐語系-羅曼語族 4.63億 2 7490萬 9 5.379億[4]

5 法語 印歐語系-羅曼語族 7730萬 15 1.993億 3 2.766億[5]

6 阿拉伯語 亞非語系-閃米特語族 - - 2.74億 - 2.74億[6]

7 孟加拉語 印歐語系-印度-雅利安語支 2.285億 5 3680萬 13 2.652億[7]

8 俄語 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 1.536億 7 1.043億 6 2.58億[8]

9 葡萄牙語 印歐語系-羅曼語族 2.279億 6 2420萬 15 2.522億[9]

10 印尼語 南島語系-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 4360萬 24 1.554億 5 1.99億[10]

11 烏爾都語 印歐語系-印度-雅利安語支 6900萬 18 1160萬 7 1.706億[1]

12 德語 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 7500萬 17 5610萬 10 1.316億[2]

13 日語 日本-琉球語系 1.262億 8 12.15萬 27 1.264億[4]

14 斯瓦希里語 尼日爾-剛果語系-班圖語支 1620萬 27 8230萬 8 9850萬[5]

15 馬拉地語 印歐語系-印度-雅利安語支 8310萬 10 1220萬 17 9530萬[6]

16 泰盧固語 達羅毗荼語系 8240萬 11 1100萬 18 9300萬[7]

17 粵語 漢藏語系-漢語 8450萬 9 40.2萬 24 8490萬[11]

18 土耳其語 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 7940萬 12 38萬 20 8250萬[12]

19 泰米爾語 達羅毗荼語系 7780萬 14 600萬 19 8380萬[13]

20 旁遮普語 印歐語系-印度-雅利安語支 - - - - 8280萬[14]

21 吳語 漢藏語系-漢語 8170萬 12 6.34萬 28 8180萬[15]

22 朝鮮語 阿爾泰語系或獨立 - - - - 7940萬[16]

23 越南語 南亞語系 7600萬 16 100萬 23 7700萬[17]

24 豪薩語 亞非語系-乍得語族 4770萬 23 2500萬 14 7270萬[18]

25 爪哇語 南島語系-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 - - - - 6830萬[19]

26 埃及阿拉伯語 亞非語系-閃米特語族 - - - - 6830萬[20]

27 意大利語 印歐語系-羅曼語族 6460萬 19 310萬 22 6770萬[21]

28 泰語 壯侗語系 2070萬 26 4000萬 12 6070萬[22]

29 古吉拉特語 印歐語系-印度-雅利安語支 5650萬 20 420萬 21 6070萬[23]

30 康納達語 達羅毗荼語系 4360萬 25 1290萬 16 5650萬[24]

31 波斯語 印歐語系-伊朗語支 - - - - 5500萬[25]

32 博杰普爾語 印歐語系-印度-雅利安語支 5220萬 21 16萬 26 5240萬[26]

33 閩南語 漢藏語系-漢語 4820萬 22 38.7萬 25 4850萬[27]

34 菲律賓語 南島語系 - - 4500萬 11 4500萬[28]

參考文獻

來源

Ethnologu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民族語》網上版

CIA - The World Factbook -- Worl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English.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3) (英語).

 Chinese, Mandarin.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26) (英語).

 Hindi.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25) (英語).

 Spanish.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23) (英語).

 French.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英語).

 Arabic, Standard.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英語).

 Bengali.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0) (英語).

 Russian.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3) (英語).

 Portuguese.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4) (英語).

 Indonesian.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4) (英語).

 Chinese, Yue.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2) (英語).

 Turkish.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英語).

 Tamil.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9) (英語).

 Punjabi, Western.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2) (英語).

 Chinese, Wu.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1) (英語).

 Korean.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6) (英語).

 Vietnamese.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7) (英語).

 Hausa.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英語).

 Javanese.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4) (英語).

 Arabic, Egyptian Spoken.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英語).

 Italian.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30) (英語).

 Thai.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1) (英語).

 Gujarati.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0) (英語).

 Kannada.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9) (英語).

 Persian.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3) (英語).

 Bhojpuri.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29) (英語).

 Chinese, Min Nan.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11) (英語).

 Filipino.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0) (英語).


谢选骏指出:作为母语位居使用人数第一的中文,互联网页经过的404大屠杀却七零败落“敬陪末座”,再次证明了“万恶的共产主义,让中国血流成河”!为了抵抗这一屠杀,二十多年来我不断保存记录思考探讨评论了这些不断消失的网页资料,愿能集成三五百卷,缔造一个史无前例的基督教中国……借用《易经》的话来说,可谓盛德大业至矣哉。

谢选骏:小粉红对老粉红的杀伤力最大



《中国最绝望的一代人 他们的怒气能否击垮习帝?》(2023-01-18 索娜编译)报道:


上个月,在中国结束防疫限制后的第一个周末,数十名年轻的中国人在上海一个充满汗水和烈酒气味的小型音乐场所举行的重金属音乐会上挤拥在一起。中国年轻人在 11 月下旬发起了一场抗议清零政策的抗议运动,并要求中共政府还他们自由,成为自习近平主席上台以来最大的执政危机。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 Z 世代中的许多人(1995 年至 2010 年间出生的 2.8 亿人)在经历了国内三年的封锁、无止境的核酸检测和经济衰退之后,开始想要积极参与政治,为自己发声,摒弃了他们作为民族主义键盘侠或游手好閒的刻板印象。如何安抚这一代人面临著近乎创纪录的青年失业率,以及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最严峻的经济衰退,成习近平第三任期内的一个巨大挑战。 


调查显示,中国 Z 世代人是中国所有年龄段中最悲观的。一些分析人士说,虽然抗议活动成功地加速清零政策的结束,中国年轻人想要获得更好的生活水平仍然困难重重。

“随著青年人的前路越来越窄、越来越难,他们对未来的希望破灭,”前清华大学政治学讲师、现为北京独立评论员的吴强说。 他补充说,年轻人不再对中国领导人抱有“盲目的信任和奉承”。


26 岁化名亚历克斯的中国女生亚历克斯表示,“如果中共领导层不改变政策,那么会有更多人抗议,他们不得不改变。”


年轻人,尤其是城市中的年轻人,一直站在抗议活动的最前沿:1989 年,学生领导了中国大规模的民主运动,但中共最终却以军事镇压结束了这场运动。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 Z 世代有自身的特点能让习近平进退两难。


近年来,一些年轻的中国社交媒体用户因在网上发表大量的倾向民族主义,发表爱国主义、爱或者“盲目”支持中国共产党言论而引起国际关注, 他们也因此被称为“小粉红”,与中共咄咄逼人的“战狼”外交官不相伯仲,甚至被视为是视为现代的红卫兵。


但随著经济增长在清零政策的重压下放缓,年轻人认为的经济前景越来越不明朗,他们也不再盲目地支持中共。


根据谘询公司 Oliver Wyman 在上年10月对 4,000 名中国人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在所有年龄段的人群中,Z 世代对中国经济前景的看法最为负面。 


调查发现,中国 Z 世代中约有 62% 的人担心工作保障,56% 的人担心未来的前景,这一比例远远超过老一辈人。


此外,根据麦肯锡的一项研究显示,45% 的 18 至 24 岁中国年轻人还担心工作的稳定性。


其实在习近平早年执政时期,年轻人对未来是抱有相当乐观的态度。2015 年,皮尤研究中心 (Pew Research Center) 的一项研究发现,在 1980 年代后期出生的中国人中,十分之七的人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持乐观态度。 高达 96% 的人认为他们的生活水平比同龄的父母要好。


研究公司 Young China Group 的创始人扎克·戴奇特瓦尔德( Zak Dychtwald )说:“我不认为这些抗议活动在 10 年前会发生。”然而就习近平执政10年后,情况便发生了重大转变,年轻人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日渐增加。


但戴奇特瓦尔德认为,中国短期内不太可能会出现进一步的动盪,然而执政的共产党必须要在 3 月份的全国两会上为国内的年轻人提供“一些希望和方向”以安抚年轻人的不满情绪,否则年轻人的怒火将会愈烧愈旺,最终会激发起一轮更大规模的抗议潮。


在习近平的新年讲话中,他承认有必要改善中国青年的前景。“青年兴则国兴,”习近平说,但他没有详细说明将会采取什麽政策去改善。


对于专权的共产党来说,赋予 Z 世代更多的政治权力是不可能的。但分析人士认为,中共的首要任务是要为年轻人创造高薪工作,以确保他们像他们的父辈一样成为经济增长中的既得利益者,让他们接受以自由换取繁荣的经济成果。


但中共想要在经济放缓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目标似乎十分困难。习近平在第二任期内对科技和其他私营部门行业的镇压也导致很多年轻人失业和工作机会减少。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城市社会学家方旭说,尽管中共政府一直在强调“共同繁荣”,但想要为中国新一代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似乎是不可能的。


“他们的父母或许能够从房地产市场、私营企业中积累到巨大的财富,但这种情况不太可能重演,”方旭说。


“因为这意味著要让房地产贬值到足以让年轻人有能力负担,但这根本不可能,因为这对老一辈的人来说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考虑到被捕的风险,大多数曾参加抗议潮的人都保持低调。19 岁姓邓的女大学生表示,她对中国的前景不感乐观。


“如果我留在中国的话,我有两个选择:留在上海工作,做一份普通的办公室工作。又或者听父母的话,回到家乡考公务员,然后躺平。”邓说。 她表示她并不希望在中国发展,有移民的打算。


互联网巨头百度的数据显示,在去年上海 2500 万居民经历为期两个月的封锁期间,"出国留学"的在线搜索量是 2021 年的五倍。 另一次的搜索量高峰是出现在 11 月的抗议活动中。


“你要么接受这个制度,要么离开中国。人们不可能能够改变这里的製度,中共太强大了。”亚历克斯说。


习近平缩了?入侵台湾竟不是他的当务之急最新!

习近平对“防疫松绑”表态跌落神坛的习恐再难爬上神坛了

习权力无边威力无比 却把一切搞砸了

2023年是习近平非常棘手的一年

习治疫三载逆势唱赞歌 大饥荒65周年人祸轮回

新冠疫情在中国海啸式地大爆发,全是因为他…

习近平曾经在“团派”中获得的重要支持者

天下无敌的习近平为何陷于被削弱的境地

中国经济低迷 纽时:习近平改变定调成啦啦队长


谢选骏指出:小粉红对老粉红的杀伤力最大了——1989年前后也是如此,那些小粉红学生1984年还在天安门前打着“小平你好”的横幅,转眼之间就还是绝食抗议了……甚至撕掉了邓贼垂帘听政的帷幕。文革也是如此——毛泽东的红卫兵最后发现毛泽东是个专门违反毛泽东思想的恶棍,结果就被毛泽东押到农村强迫劳改,文革闹剧从此休矣。所以我说,小粉红对老粉红的杀伤力最大。林彪的狗崽甚至行刺他的主子……历史力学屡试不爽!


2023年1月20日星期五

谢选骏:台湾政府仍属马列主义黄俄



《香港移民潮:港人在台湾陷法律、国安困局 “二次移民潮”是否陆续有来》(李澄欣 BBC中文记者 2023年1月20日)报道:


随着台湾收紧相关移民政策,大批在台港人“二次移民”到西方国家,BBC中文访问多名当事人和学者,了解他们移居台湾的困难,并结构背后的政治角力。


阳光明媚的冬日下午,台中一群香港人相约聚餐,他们席间谈论的不是台湾新生活的点滴,而是互相交代何时离开台湾。


座上五人是2019年后移居台湾认识的,当中只有一人成功取得台湾身分证,另外三人已申请BNO签证也就是“英国国民(海外)签证”,准备“二次移民”到英国,还有一人正在考虑。


“在这边认识的香港人,这一年都走得七七八八了。”农历新年后将离开台湾的汤小姐黯然道。“或许这就是台湾政府想见到的结果吧。”


他们大部分是“投资移民”,根据《香港澳门居民进入台湾地区及居留定居许可办法》,港人投资新台币600万以上、经中央目的事业主管机关审查通过,就可申请在台“居留”,居留满一年可申请“定居”入籍,即取得身分证和护照。


汤小姐在香港是钢琴老师,2019年“8·31太子站事件”后决心移民台湾,2020年10月获批居留后移居台中,投资当地一家西餐厅,一年多后符合资格可申请定居,她却在2022年中决定终止营运,正在处理关店撤资手续,办完就去英国。


“我连申请定居都觉得费事了,因为看到太多香港人被移民署玩死。既然台湾政府不欢迎我们,我也不想拖下去了。”她对BBC中文说。


台湾“九不得”文件误植的寒蝉效应 “有这想法已经很可怕”

陆生港人移民台湾受挫,陆委会称涉“国安”和“假投资”

香港国安法下爆发“移民潮” 三名教师离开与留下的选择

可“居留”但不可“定居”?


香港政局动荡引发移民潮,自2020年7月1日以来,香港居民经机场离港的净移出数目超过40万人。


2019年香港爆发“反送中运动”,2020年北京主导制定并推动实施《国安法》,引发大规模移民潮,不少人选择到同文同种、地理上最近香港、移民成本较低的台湾。


根据台湾内政部移民署统计,2019年来台居留港人有5,858人、定居1,474人;2020年居留10,813 人、定居1,576人;2021年居留11,173 人、定居1,685人。


从上述数字可见,尽管过去三年来台居留人数倍增,获批定居(取得身分证)的人数仍维持在每年千余名的水平。BBC中文向台湾陆委会查询港澳居民在台定居人数是否有固定名额,当局不予置评。


“收到居留申请,(政府)已经知道一年后会有多少人申请定居,那你为什么在批居留证的时候不先控制数量呢?如果早知道一年后都无法定居拿身分证,我们自己会重新评估,可能当初就不选择来。”三个月前已“二次移民”到英国的阿咏说。


现年39岁的她本身任职设计师,2020年初获批投资移民后,卖掉香港的资产,到台湾设立网店售卖日用品和自家设计的文创产品。


她带同3岁和5岁的小孩一起居留,计划一年多后拿到定居身分,再申请丈夫依亲团聚。她说台湾在疫情期间封关,丈夫无法入境探望,她在异乡经营生意的同时独力照顾年幼子女,“一个人处理所有事,我觉得自己老了十年,虽然很辛苦但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捱,死撑下去”。


她撑到2021年9月递交定居申请,以为很快有结果,怎料超过半年音讯全无,每次向台湾移民署询问审批进度都没有明确答覆。“他们做事很官僚,每个职员的讲法都不同,有的说现在就是要等那么久,你自己想清楚吧。那到底审批机制是什么?我哪里做错了?为何会拖那么久?其实你不批没关系,讲清楚就好,但现在连一个理由都不给。”


她说在等待过程中陷入自我质疑、愤怒、委屈、沮丧,曾在子女面前情绪崩溃,她意识到是时候结束漫长的煎熬,遂于2022年3月取消定居申请并回到香港,半年后举家搬到英国诺丁汉。


“我这辈子讲起都可能会哭,那种压力外人很难体会。”她回想过去两年的经历时忍不住激动落泪。“我以前好喜欢台湾,拿毕生积蓄来过新生活,最后看清楚这个地方的真面目,好像发了一场恶梦。”


“移民”是错误理解


本身是香港人的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公共行政学系教授苏伟业向BBC中文分析,一般港人对“移民”台湾的认知,与台湾政府设计的制度之间有极大落差。“香港人以为来台湾跟去英国、加拿大一样,你让我来就表示给我移民,但其实来台湾不是移民,你是来设籍——因为未‘台独’、未修宪,法律上你也是国民,只不过是没有户籍。”


根据中华民国《宪法》第4条,“中华民国领土,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经国民大会之决议,不得变更之”。过去的中华民国体制视香港华籍居民为“国民”、“侨胞”,可申请“华侨身份证明书”,设籍及移居条件非常宽松。


1997年台湾赶在香港主权移交前三读通过的《香港澳门关系条例》(简称《港澳条例》),香港定位不再是侨区,港人从“海外华侨”变成“港澳居民”,但宪法上仍是“中华民国国民”,移居台湾者不用经过“外国人”的“归化”程序,只需“定居”取得户籍,拿到身分证也不用放弃香港身分,因为法律上本来就不承认。


香港《国安法》或影响台湾《港澳条例》与台港关系


苏伟业移居台湾20年,他指台湾移民署的实际做法和“九七”前差别不大,港人来台湾基本上等于华侨来设籍,只是政府设了很多关卡让人无法工作、享受福利、投票。“他在行政上分了投资、专业、就学等等的类别让你进来,你填这张表格进来,就用这个方式决定未来定居的问题。那些分类很细也很不透明,连移民署职员也搞不清楚。”


他表示,港人用“移民”的逻辑理解台湾制度,加上过去十几年来赴台投资移民的港人,住满一年后申请“定居”通常一两周就获批,形成了港人的合理期望(legitimate expectation)。但他说台湾根本不是这么想,制度上沿用“居留”、“定居”两阶段,两者没有必然关系,造成巨大期望落差。


“官员不懂做生意的,他们设了门槛叫人投资600万台币、聘请两个员工,可以说是叫人亏本,但香港人也愿意做,因为预算了亏一年就可以拿定居,结果一年后你才跟他讲原来不能定居,那他一定不高兴。”


此外,法例上居留权和工作权割裂,不论是投资移民还是专业移民,来到台湾也不能工作。台湾陆委会去年曾批评这批港人“大多数在台游山玩水,未能贡献专业能力”,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就业许可。


苏伟业这样总结一连串乱象:“简单来说,台湾没有移民政策,只有移民法规、移民行政,不像西方国家吸收移民有完整的配套。台湾没有官员专责制定移民政策,移民署只是内政部属下的三级行政机关,级别很低,只有执行权没有决策权。”


“拖字诀”让港人知难而退


现时每年有逾万港人移居台湾,但获批定居、可取得身份证的人数维持在千余人的水平。


2019年后大量港人涌入台湾,当局随即收紧投资移民的门槛,以往只需在台投资经营一年,没有列明要开实体店或聘请员工,但2020年初台湾当局宣布新规定,要持续投资并营运至少三年,期间须设有实体办公处所和聘任两名以上台湾员工。


有申请人在获批居留时用“旧制”,到申请定居时当局却以“新制”的标准溯及既往,甚至临门增加条件。


钢琴老师汤小姐是最后一批“旧制”移民,她说同期有几位朋友经营网上生意,到申请定居时被质疑网上赚钱方式、为何没有实体店等,也有人投资了实体店,被质疑为何没有亲自打点生意,甚至有亲自打理实体店的都被百般刁难。“半年之内听说了移民署各式各样的否定,令我开始担心。”


她说准备申请定居时,才得悉台湾移民署突然加了条款,要多做一份财务报告,她形容当局“搬龙门”(朝令夕改),遂放弃申请定居。“设定好游戏规则,大家一起来参与,但他不停改规则,我完全无say(无发言权)。我当初离开香港就是因为觉得规则被人任意改了,很没保障,但现在我好像由一个没有选择的地方,跳了去另一个没有选择的地方。”


除了明文变更,还有不明文的国安审查,许多港人说在申请定居时被“加监”(申请悬而未决),原因不明,猜测是大陆出生、曾在中资企业打工、任职香港的公营部门,或纯粹是每年定居限额已用尽。据悉审查时间短则半年,长则超过一年甚至两年,而且没有公开准则或时间表,让人难以预算。


42岁港人陈先生在新北市板桥开港式咖啡厅,他一家四口在2021年初居留台湾,2022年3月入纸申请定居,被要求2023年5月再补件,他认为台湾法治程度比想象中低。“我照着你白纸黑字写的条例做足所有事,到审批一刻竟然才说有其他考虑,这种做法香港人很难接受。”


他慢慢观察到这是两地文化差异,香港讲求“法理情”,台湾则是“情理法”,他为了通过审批也尝试融入“人治”的办事方式,参加活动主动接触陆委会、移民署的高级官员打好关系,“不断告诉他们我很有诚意”。


专门研究宪法及移民法的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法律系教授廖元豪向BBC中文指出,港人在行政上屡遇挫折,是因为台湾针对港人移民标准没有法律(legislation),只有法规(regulation)——《港澳条例》是法律,但因涉及主权和边境管制,条文写得空洞,充满无固定条款(open-ended provisions),实际上如何处理港人定居问题,是依照《香港澳门居民进入台湾地区及居留定居许可办法》,即台湾内政部发布的法规。


“当法律没写清楚,甚至法规也不清晰,那就是承办的那位公务员说了算,政府机关掌握很大裁量权(discretion),任意专断(arbitrary)、互相矛盾的情况很多。”


他认为,《港澳条例》因政治敏感难以修法,但政府应该修订行政命令,至少要把申请条件写清楚。“当然,政府可能就是故意留白,让自己有很大弹性。可是也使得申请的港人非常不确定,好像都要等待政府的恩惠。现在他不想直接拒绝港人,就用拖的方式让你知难而退。”


国安审查与“假投资”


香港《国安法》生效后,台湾政府认为香港地位被根本性改变而危害台湾安全,加强国安审查。


按照投资移民的流程,投审会对申请人进行投资许可审核,批出“投审函”,申请人汇入600万台币及成立公司后,再由移民署批出“居留证”,一年后审核“定居证”申请。


这三关原本由行政部门自行负责,2019年后加入陆委会和国安单位共同开会“联审”。


有不愿具名的移民顾问公司负责人向BBC中文透露,2022年3月起几乎没有成功获批定居个案。“现在上万人在轮候,但政府一个月只开一次会做联审,即是一年才12次会。如果有心,怎会拖那么慢?”


台湾陆委会回应BBC中文查询时指,主管机关召开之审查会“原则每月召开一次,但会视案量弹性调整”,强调“只要查无国安疑虑,即会予以许可”,另投资移民涉专业查核,实务上多数案件因文件不齐备,影响审查期程。


陆委会也表示,移民署屡发现有港人取得身分证后,旋即撤减资、停业、设立纸上公司轮流投资、由移民公司协助提交假性商业契约及单据、在港有工作仍未辞职,甚至撤资后申请低收入户救济等,“凡此乱象,均有违我投资移民政策之本意及预期效益,部分案件暂予保留观察”。


咖啡厅老板陈先生认为,取得身分证后撤资并不代表不再贡献台湾,希望官员能从营商的实际角度看问题。“保留外资身分会有很多限制,例如我一定要按照原先的投资计划书经营,不能随便开新业务或卖新产品。其实我心里有些想法想试,也想投资其他人的店,但这些都要等到拿身分证、转本地资才能做。”


钢琴老师汤小姐则指,明明是台湾移民法规没写清楚“投资”的定义,法律也没有规定拿到身分证后不能撤资,“现在是放大‘假投资’来指控我们”。


台湾政府规定投资移民港人须实体营运三年,至少聘请两名本地员工。


协助在台港人的台湾公民团体工作者、不便公开全名的李小姐表示,移民署职员与商业世界很脱节,对于“投资”和“工作”的理解狭隘。“例如他们会觉得开一家店至少一周要营业几天,一定要用哪一类批发商,你不符合他内心的假设就会被怀疑是假投资。或者你把公司设在商务空间,他们就觉得好大嫌疑。”


不具名的移民顾问直言,台湾官方口中的“假投资”,其实是指“为了移民而投资”。“他现在想要的是纯粹来投资的人,近期有零星个案获批,都是带了很多钱来开几家分店、本身在香港就做生意的,那些人不太在乎移民与否。”


这位移民顾问说,在目前政治气氛和国安危机下,不只一般的投资移民不过关,连专业移民、依亲移民、侨生移民也都碰壁,“好像是对香港人的全方位打压”,最讽刺的是“更有国安疑虑”的大陆配偶申请居留和定居都比港人顺利。“我们帮陆配办理,跟着程序走很快就办好,香港人就用各种理由拖。我现在接到新的香港客户,都劝退他们不要来。”


对此,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林宗弘强调,陆配婚姻移民与港人投资移民不能相提并论,前者要在台湾住满6年才可申请定居入籍,后者住满一年便可,“在法律上已经很宽松,如果在行政上不严格处理,很多政治人物会担心中资扮港资渗透台湾”。


蓝绿、两岸政治角力


香港人曾出席蔡英文造势晚会,呼吁支持民进党执政。


三年前的“反送中运动”民进党高调挺港,蔡英文在总统大选宣传片使用香港示威与台湾日常生活的对比画面呼吁选民投票,其造势晚会到处可见香港青年挥舞黑色示威旗,和群众一起呼喊“蔡英文冻蒜”。


钢琴老师汤小姐形容,当时觉得台港两地“好像同步呼吸”,到了台湾才发现制度不友善,陈先生也说民进党的宣传和公关太厉害,“来到才知道是美丽的误会,傻猪了”。阿咏表示,原以为台港民众是守护民主、反抗极权的同路人,“没想到2019年之后过来,他们把我们当成中共间谍”。


台湾法律学者廖元豪表示,执政民进党作为本土主义的政党相对排外,港人忽视了选举政治的复杂性。“以为政治上声音大就等于挺,其实是唇亡齿寒,只要让中国共产党很尴尬的,(民进党)都会喊很大声,那只是政治修辞,最终能否化为实质政策还是看选票。‘挺港’有选票,但接收港人能增加选票吗?不。那政府就没兴趣。”


加拿大约克大学副教授沈荣钦解释,民进党内有不同派系,开会时依照实力说话。“派系实力够大就可以站出来主张或反对一件事情,就算今天你蔡英文是总统、党主席,也不是你说话大家都会听,民进党里面没这回事。”


学者指台湾对港人移民的政策受政党政治影响。


台湾陆委会曾拟在2022年5月公告修例,进一步放宽港人来台就业五年可申请定居,但遭到林静仪、蔡易馀等数名民进党立委极力反对,认为港人太轻易能取得身份和投票权,担心中国透过港人进入台湾做政治渗透,有关修正案胎死腹中。


沈荣钦认为事件反映行政机关对港人移民有善意,但因为港澳人民的法律地位模糊,各个想要论述的人都可以从中抓到想要的元素,加以编排和论述,“一涉及到统独问题就很难讨论”。


他说,某些独派认为以往民调显示大部分港人不支持“台湾独立”,甚至对此存有敌意。“他们(独派)担心这些香港人过来,是不是会稀释了台湾人对独立支持的愿望?所以他们主张对港人有更严格的审核,宁可有更多越南、印尼、菲律宾移民来,因为他们不会对国家认同与统独有很强的定见。”


假如2024年总统大选出现政党轮替,台湾政府对港立场会否有变?沈荣钦认为行政上会宽松一点,但政策上还是会回归到现实利益与选票。“今天国民党在《港澳条例》上百分百支持与政府不同的意见,很大部分是因为党派对立,如果换他执政,不要期待他会做在野时说的事情,因为他们也担心港人过来不是投他们的票,或是你过来会激怒他们在地的选民,反而让他们丧失更多选票。”


除了台湾内部的政党政治,台港关系也遭受两岸冰封的池鱼之殃。台湾淡江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张五岳形容,以前香港在两岸三通前扮演重要的中介角色,甚至“九二共识”也是在香港进行的,如今北京、台北关系紧张,香港也首当其冲,“甚至台港关系还不如两岸关系”。


他解释,目前两岸“小两会”,即台旅会(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及海旅会(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均有派驻官员,台湾驻香港办事处官员却因拒签港府要求的“一个中国原则承诺书”而无法续留,只剩下港籍雇员,“北京不会逼台旅会的台湾官员签承诺书,反而香港做得更多”。他认为台港关系能否缓和,将取决于北京中央政府及港府的态度,短期内并不乐观。


台港对立情绪升温


2019年台湾学生曾多次上街声援香港示威者。


政治僵局下,在台港人家庭在无尽等待中饱受情绪困扰。现已定居英国的阿咏说,孩子因为她在台湾时情绪失控,留下了心理阴影,“那时候我很凶,吃饭掉了一粒饭都发疯地骂他们。我从来不打小孩的,但有次忍不住推他们下床,他们之后对着我很害怕,我非常内疚。”


钢琴老师汤小姐说,有半年几乎天天失眠,即使白天约朋友爬山、打球放松,晚上回到家还是睡不着,“心理压力很大,觉得前路茫茫,很忐忑不安”。


开咖啡厅的陈先生也说,在台湾的快乐指数10分满分只有3分,过去一年和家人都心情焦虑,太太经常失眠,他就常常清晨五点惊醒,“想到数字、经济压力就醒了,因为每一日的等待都在烧钱”。


排山倒海的压力在网上化为骂战,有港人批评台湾执政党“过桥抽板”、“吃人血馒头”、“骗香港人的血汗钱和时间”;另一边厢,台湾网民也指责港人情绪勒索,认为“台湾没有欠香港人”、“不喜欢就滚回香港”,并强调“香港人就是中国人”。


长期协助在台港人的公民团体工作者江旻谚告诉BBC中文,这大半年台港民众的对立情绪升温,参杂了新仇旧恨的成见。“很多台湾人对香港的印象还停留在七八十年代,觉得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文化沙漠,港人都很自私势利,有的人那时候还可能跟香港人做生意被骗钱,打从心里就不信任港人。直到这几年才更多台湾人看到港人追求民主自由、更立体的一面。”


另一名公民团体工作者李小姐表示,有些极端台派很排外,他们只是台湾社会的少数,但在网路上声音最大,很多在台港人看到就有被排斥的感觉,会很焦虑。她质疑背后有网军操作,“可能是中共的网军,也可能是民进党的网军、国民党的网军,挑拨台港矛盾”。


她认为,仇恨言论在网上燃烧,归根结底是台湾作为一个新的民主社会,还是很排外,“大部分人都没准备好欢迎移民”。她说过去一年与十几个“二次移民”的港人家庭道别,身为台湾人她感到失落,“我们没有好好珍惜这些人才”。


台湾欢迎移民吗?


台湾面对少子化危机,未来将需要更多新移民。


法律学者廖元豪表示,尽管台湾绝大部分人都是移民后代,但台湾在法律制度上并不是移民国家,对待移民是用边境管控(border control)的心态。“香港人只是冰山一角,一个国家怎么对待移民,反映了那个国家的精神、眼光和心胸。”


他在解构台湾社会排外的历史脉络时说:首先,台湾历经几个正式政权,从清朝、日本到中华民国,都没有“移民国家”的精神,设计出来的法律自然欠缺移民观念;其二,冷战后台湾与大陆长期军事对立,台湾政府想的都是安全防卫,不会想到打开国门;其三,台湾民族主义者有原生倾向(nativism)甚至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有点像美国白人的心态,爱称自己是nativist(本土主义者)”,这种态度对外来人并不友善。


专门研究民族主义的台湾东吴大学政治系助理教授陈方隅则解读,台湾社会仍有“党国体系”的遗绪,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后实行威权统治,强调“大中国”观念,要回到大陆发展,并没有海洋观念,甚至禁止民众上山下海的活动,不鼓励冒险精神。“台湾明明就是个岛国,但大家不觉得自己是海洋国家,而党国体系培养服从的人,我们最大的产业是代工,只需要安心听命的劳工,这都形成了保守排外的意识形态。”


不过在少子化危机下,台湾人口连续三年负成长,还有排外的本钱吗?学者沈荣钦指出,台湾每年引入的移民数目占总人口仅0.13%,相比加拿大的1%非常落后,必须急起直追。“首先要把移民政策的大框架搞清楚,我们每年需要多少人?需要什么人?再来检视港人移民问题,如果认为《港澳条例》过时就修法。我们不能只看国家安全,也要考虑台湾的长期发展——少子化是另外一种国安问题。”


社会学家林宗弘预料,台湾政府未来将对东南亚、东北亚国家开放移民,但对中国收紧,香港夹在中间很尴尬,将视乎地缘政治及两岸关系走向。“如果两岸军事冲突,对港政策一定紧缩,港人来台也要一起面对这个不确定性,抵抗中国的威胁。”


在长远移民政策出台之前,多名学者都提倡短期内应参考新加坡等地,针对港人在“定居”身分前增设没有投票权的“永久居留”身分,这将有助缓解制度下的冲突,既能让港人安心在台生活,又可排除国安疑虑和解决内部政治压力。


知情人士透露政府内部已经就此讨论,BBC中文向台湾陆委会查询政策修订的时间表,当局表示“由于中共对台‘文攻武吓’始终不断,部分国人认为香港‘一国两制’渐遭侵蚀,且受到中共渗透、控制日深,因而对相关放宽措施有所疑虑”,台湾政府未来将凝聚社会最大共识,在兼顾国安的前提下推动相关修法。


香港移民潮持续:“觉得香港都看不到什么希望”


在种种制度的不确定下,许多港人已经热情殆尽。二次移民到英国的阿咏表示,台湾留不住香港人才“是台湾走宝”,已开始收拾行李的汤小姐也说,尽管非常不舍台湾,但“很难说遗憾,因为我们很被动”。


咖啡厅老板陈先生就表示会“烧钱”撑下去,冀望今年5月底补件后有转机,但如果到年底还是看不到曙光,就不得不考虑搬到英国。“那是最坏最坏的打算,一家人好不容易适应了台湾生活,儿子现在会注音、讲国语完全没口音,如果又要小朋友从零开始,对他们很不好。”


寄人篱下有道不尽的无奈,但他说不会责怪台湾政府。“我不会说民进党过桥抽板,最起码他没赶我们走,还可以居留。我只会怪那个令我要离开的理由,因为失去了我们以前的香港,我们才要面对移民后的问题。”


在台湾20年的香港学者苏伟业则说,以目前的政治气候、法律和行政问题,港人似乎只有一个选择——离开。他表示:“我经常讲,除非很必要,譬如你有亲人在台湾,否则也不要来移民了,风险太高。”


谢选骏指出:看来上文没有意识到——台湾政府仍属马列主义黄俄——这是从孙文联俄容共开始的,蒋经国加入共产党娶妻俄罗斯就更恶化,李登辉、民进党继承衣钵,不思悔改,一错再错,直到如今。如果不是依靠美国保护勉强民主,完全可能“一夕回到解严前”。


谢选骏:帝王将相吸血鬼也



《古代皇帝駕崩 殉葬的妃子為何都腿開開?原因超殘酷》(2023/01/17 追蹤三立)报道:


中國古代帝王或將相王侯生前地位顯赫,養了許多奴僕。而皇帝駕崩,或者這些達官貴人逝世的話,有時候還會點名殉葬。大多數的殉葬人都是地位較低的貧賤百姓,或逝者的夫人、姨娘。


最早記載殉葬制度是發生在殷商時期,當時的人迷信鬼神,也經常會出現殉葬現象,讓活人給死人殉葬。直到春秋戰國時期,殉葬制度更是愈加普遍。秦始皇時期,就有朝中大臣向皇帝提議這一制度過於殘暴,殉葬制度才有所衰減,因此秦始皇陪葬坑裡面的兵俑都是由陶泥製作而成。到了漢唐時期,皇帝將殉葬制度改為更開明的陪葬制度。等人正常死亡之後,再陪葬到陵墓附近。當時這種陪葬制度可以視為一種榮耀,歷史上就有很多非常著名的大臣死後被陪葬到先帝的陵寢旁。


然而到了宋朝時期,北方遊牧民族大舉擴張,佔據了中原很大一部分領土,殉葬制度又一次席捲中國,將這一風氣又重新帶了起來。殉葬制度真正消逝在中國的還是到了民國時期。隨著清朝的覆滅,中國制定了許多嚴格的法律,明令禁止這一行為。


科研專家就發現過很多陪葬坑,裡面擺放的大量屍骨,死狀都頗為猙獰。尤其是中國古代皇帝駕崩,殉葬妃子的雙腿都是大大分開。其實,從她們的死狀就可以看出來,因為她們不是心甘情願殉葬的,而且在被埋在陵墓前,都有過激烈掙扎,甚至雙腿被強行打斷。甚至有一些是在睡覺時,被塞入棺材、陵墓裡,在失去氧氣後,拼命掙扎,因而死狀恐怖。


谢选骏指出:帝王将相吸血鬼也——不仅活着的时候吸,死了以后还要吸,而且吸得更猛烈。


《清朝滅亡後,溥儀貌美的三妹為了餬口!再低賤的工作都願意做》(2023/01/18 追蹤三立)报道:


溥儀的三妹韞穎,在清朝滅亡後,生活過得如何?令人好奇!


眾所周知,在古代皇親國戚擁有無上的榮耀,身份尊貴,每天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然而,每天過慣奢靡生活的貴族,一旦失去了皇室光環,下場可想而知!離我們最近的清朝,相信大家感受最為深刻,清朝滅亡後,滿清貴族的生活變得無比淒慘,就如溥儀的三妹雖貴為公主,但為了生活,有些事也不得不做了!


溥儀的三妹名叫愛新覺羅·韞穎(1913年-1992年),由於她是載灃的第三個女兒,故紫禁城中人稱她為「三格格」。1924年11月,馮玉祥驅逐溥儀出紫禁城,溥儀乃遷居天津張園,韞穎也來到天津。每天,她和溥儀及兄弟姐妹學日語,打網球。由於韞穎和溥儀同為瓜爾佳氏幼蘭所生,故溥儀很喜歡韞穎。


19歲時,韞穎由溥儀指定婚事,同前清大臣榮源的二兒子、皇后婉容的弟弟潤麒訂親;不過,好景不常,1945年日本投降,韞穎隨滿洲國皇室逃到大栗子溝,隨後蘇聯紅軍接管東北。潤麒在逃亡途中下落不明。


韞穎本是尊貴的公主,無奈清朝滅亡,她由貴族變成了平民,而且一個女人家,沒了丈夫的依靠,日子過得更加辛苦;不過,三格格韞穎是個有志氣的人,從滿洲國皇室離開時,她上交隨身攜帶的十多箱金銀珠寶之後,僅留下幾件衣服,帶著三個孩子抵達通化;此後,她換上普通藍布短衫,在街上擺香菸攤,並收購窮苦人家的破衣破鞋。


不久,韞穎被安排為北京市東城區政協委員,生活得到很大改善;貴為公主的韞穎,可能從來沒有想過,有朝一日她會去擺地攤賣香菸,天天面對那些窮苦的勞動大眾;正所謂世事難料,世上沒有絕對的事,每個人都應珍惜當下,好好過日子!


谢选骏指出:帝王将相吸血鬼也,下台之后就要被人欺负吸血了,“幸亏”后清人民共和国1949年就在苏联魔鬼的扶植下及时成立了,满狗流落四五年就得了救,否则按照历史力学,爱新觉罗家的九族早就应该满门抄斩了。

谢选骏:马克思是个假博士考


《毕业就失业,马克思博士曾被岳父嫌弃》(2018-05-05  编辑|赵小天)报道: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今天,5月5日,是马克思的生日。


(鉴于没人不知道马克思是谁,这里省略简介。)


昨天,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全文超过万字。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哲学家、革命家,在马克思的故乡——德国特里尔市,政府出资发行了印有马克思肖像的零欧元纪念纸币。


这张纸币的正面印有马克思的头像,而背面则是欧洲的风景名胜。这种零欧元纪念币并不能真正用于消费,它仅仅是一种纪念性的纸币。

这次发行的零欧元纸币,与普通欧元的材质工艺无差,特里尔旅游局负责人诺贝特·凯斯勒表示,之所以印刷这样的纪念币,是为了配合马克思提出的无货币理论。


这种零欧元纸钞虽然没法直接用来交易,但也并不是假钞,而是真的经过欧洲央行批准才能销售。目前在欧洲旅游胜地常会看到,往往都是有名的景点或人物才会登上纸钞,而马克思版欧元销售价为3欧元。第一批5000张已于4月底被预购一空,预计总共会发行2万多张。


在马克斯的故乡特里尔市,还打算推出一系列观光活动,包括展出一尊高达4.4 米的马克思铜像,是中国送的礼物。


今天,政知君来讲几个关于马克思的小故事,介绍一个可能和你平常认知不太一样的马克思,了解一下:


博士毕业却找不到工作的马克思


1841年4月中旬,23岁的马克思结束了大学生活,开始走向社会。


回到特里尔,家里本应为马克思这位年轻的博士高兴,可母亲见马克思学的是法学专业却获得的是哲学博士证书,深感遗憾。她一心要求马克思尽快获得学位和高官厚禄,指望他作为保障家庭生活的主要力量,然而“对生计毫无意义的哲学”,大大限制了他得到实际官职和高额收入的可能性。


马克思未婚妻燕妮的父亲自幼影响马克思并一直是马克思热爱尊敬的人。尽管未婚妻的父亲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丰富的学识,也无法完全摆脱世俗观念,对马克思的哲学博士学位的前景也深感茫然和担忧。


马克思虽然拿到了博士学位却找不到工作,不仅没有得到家人的同情,反而被卷入双方家庭矛盾的旋涡之中,只能痛苦地与亲人们“决裂”。


面对双方家庭这种压抑的氛围,1841年7月,马克思回到大学就读地波恩,探望在波恩大学任教的布鲁诺·鲍威尔,希望能够在波恩大学找到一份工作,当一名哲学教授。


然而,他亲眼看到的是,自己的朋友都是青年黑格尔派,朋友的命运都暗淡起来,反动政府把他们一一逐出大学讲坛和编辑部。


社会、家庭的困扰,使马克思对择业一片茫然。


马克思只能得到鲍威尔等几位处境艰难的朋友的资助,在波恩筹办《德意志年鉴》等一些激进刊物而勉强度日。


1842年3月,马克思开始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公开机关密切联系,并连续在《莱茵报》上刊载了他的10篇论文,文章的影响力也开始显出马克思在《莱茵报》的位置。


浪漫诗人马克思


大学时期马克思遵从父亲的愿望读了法律系,一开始就选修了9门功课,对诗歌和文学也很感兴趣,常去听文学课,还去听浪漫主义理论家冯·施勒格尔开设的哲学及其他课程。


浪漫的校园生活激发着马克思的文学创作欲望,他加入了一个叫哥丁根的诗人团体,积极参加一些政治和文学创作竞赛活动。


马克思通过对社会的观察和了解,已开始认识到“旧制度是无法医治的”。在创作幻想戏剧《奥兰尼姆》中,马克思形象地指出,旧制度就是一条缠在人们身上的毒蛇,绝不能对它表示温存,怀有幻想。而必须对它进行斗争,把它扼死。他通过主人翁奥兰尼姆之口愤怒地高呼:


世界将在漫长的诅咒下崩溃,


我们双臂拥抱住这严酷的现实,


它就在拥抱着我时死去,


并永远沉没于虚无之中。


完全消失而不复存在——


大概这就是生活!


……


世界看出这一切,它翻滚下去,


为自己唱着葬歌,


而我们这些冷酷的上帝的猿猴,


还在用充满激情的、火热的胸膛,


来温暖着毒蛇,让它长大成形,


低下头来把我们咬上一口!


浪漫的生活,产生浪漫的作品。


世界将在漫长的诅咒下崩溃,


我们双臂拥抱住这严酷的现实,


它就在拥抱着我时死去,


并永远沉没于虚无之中。


完全消失而不复存在——


大概这就是生活!


……


世界看出这一切,它翻滚下去,


为自己唱着葬歌,


而我们这些冷酷的上帝的猿猴,


还在用充满激情的、火热的胸膛,


来温暖着毒蛇,让它长大成形,


低下头来把我们咬上一口!


浪漫的生活,产生浪漫的作品。


马克思还创作了献给青梅竹马的女友燕妮的《诗歌集》、《爱情集之一》和《爱情集之二》。上面的题辞是:“献给我亲爱的和永远热爱的燕妮·冯·威斯特华伦”。


燕妮,笑吧!你定会觉得惊奇:


为何我的诗篇只有一个标题,


全部都叫做《致燕妮》?


须知世界上唯独你


才是我灵感的源泉,


希望之光、慰藉之神。


这光辉照彻了我的心灵,


透过名字就看见你本人。


燕妮,笑吧!你定会觉得惊奇:


为何我的诗篇只有一个标题,


全部都叫做《致燕妮》?


须知世界上唯独你


才是我灵感的源泉,


希望之光、慰藉之神。


这光辉照彻了我的心灵,


透过名字就看见你本人。



马克思献给燕妮的诗集既是爱的幻想曲,也是爱的思念曲——


我用迷恋幻想的这只巧手,


编织一幅旋律绕空的罗纱,


让我飞向那心爱的远方,


用轻纱把我的燕妮披上。


思念比天上宫殿还高,


比永恒的天地更久长,


比理想国更美妙,


忧心似海,深胜海洋。


我用迷恋幻想的这只巧手,


编织一幅旋律绕空的罗纱,


让我飞向那心爱的远方,


用轻纱把我的燕妮披上。


思念比天上宫殿还高,


比永恒的天地更久长,


比理想国更美妙,


忧心似海,深胜海洋。


他又把爱情、理想和志愿结合在一起:


我幻想使心中雄伟的歌声


响彻全世界,洋溢在长空,


为了获得光辉的荣誉,


向精神堡垒发起猛攻。


……


我要向那茫茫苍天问讯死亡。


我能在那儿找到什么?真是荒唐!


我应当达到成熟完善,


像火炬自身迸发火光。


我幻想使心中雄伟的歌声


响彻全世界,洋溢在长空,


为了获得光辉的荣誉,


向精神堡垒发起猛攻。


……


我要向那茫茫苍天问讯死亡。


我能在那儿找到什么?真是荒唐!


我应当达到成熟完善,


像火炬自身迸发火光。


马克思这样教育打女人的男人


马克思那个年代,伦敦男人有打老婆的坏习惯,马克思对此很痛恨。这个疼爱妻子的模范丈夫每当听到女人的哭叫声心里就难受,他一定要冲过去将那打老婆的男人打个半死才痛快。有一次,马克思和李卜克内西(德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律师)遇到了一个喝醉酒的女人同丈夫吵架,丈夫想把她弄回家,妻子就抗拒并像疯子一样地大喊大叫。


“这就是你不好了!做妻子的过量喝酒,有碍身体。”马克思又对她丈夫说,“就是妻子已经多喝了点酒,也不能对妻子无礼。你没有动手打她吧?”


“谁,谁错?我喝自己的酒有什么错?你,你这外国人多管闲事。”女人对黑胡须人说得喷出满口酒气。


“真是!你是什么地方的?我抓妻子打妻子关你屁事?”女人的丈夫气冲冲地说。


李卜克内西劝不住马克思。马克思听说打妻子不应该管,心里好生气。“你扶妻子回家就行了,为什么要动手抓、动手打她呢?”他又粗声粗气地说,“我警告你,女人也是人,男女都一样,不能欺负女人。真气人!你们伦敦人吃饱了怎么就爱打老婆?”马克思说完转身欲挤出人群,可周围的人紧紧包围着两个外国人,似乎已不准他俩轻易离去。


“呃,岂有此理!伦敦人打老婆为什么要受这可恶的外国人管?”人群中有人有意在挑衅。


“说得对,伦敦人打老婆不允许这个外国黑鬼管!……”周围的人把攻击的目标对准了马克思,对准了两位陌生的外国人。


李卜克内西见周围越挤越紧,一双双眼睛都不友好地盯住黑胡须,他心里好生紧张,又不知所措。劝那男人快扶妻子回家,那喝醉的女人却死皮赖脸地拖着马克思的风衣;这时拖马克思挤出人群也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使人不多,他也不会随便将一个喝醉酒的女人甩开不管的。她跌跌撞撞的,他只好去挽扶着她。


男人们嫉妒的目光眼看就要喷出火光了,马克思和李卜克内西都有挨伦敦人拳头的危险,一场善意的干预被人反唇相讥,恶意对待,眼看他们将要付出毫无意义的代价。怎么办?


这时,两个强壮的警察挤进了人群,问明事因,总算拉开了那醉酒的女人。马克思和李卜克内西才挤出重围。


来源 | 新华社 央视新闻 科技新报 《马克思》(罗范懿 著 国际文化出版社)

—— 我是福利的分割线 ——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党建读物出版社和中国集邮总公司整合马克思主题邮票、邮品,编制了《真理的味道(党员学习笔记)》。


该学习笔记摘录了习近平的重要论述,节选了《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整编了历年发行的马克思主题邮票、邮品图稿,提供了党章、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共产党宣言》链接。既可以鉴赏马克思主题邮票,也可作为党员的学习笔记本。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马克思的故事?


欢迎在留言区和大家分享。


政知君将在留言中,随机选取10名,送出上面这本《真理的味道(党员学习笔记)》。


谢选骏指出:马克思为何心疼老婆?因为他背着老婆偷人的女佣,还产下私生子一枚。可是上文只懂德国鬼子还在卖弄马克思,却不懂卡尔马克思的要害不是“无业游民”,而是“一个假博士”——


华夏文摘《马克思,真博士耶?假博士耶?》(2011年12月01日 屈陆民)报道:


方才整理时才发现,这篇文章竟然招致不少文痞骂街,他们从其主子那儿的洗脑教育中唯一的收获就是骂大街。本人也骂人(非骂大街的骂,而是批驳也),但本人赞同这样的观点(尽管说这句话的人现已被我看穿):我不但骂你是王八蛋,我还能证明你就是王八蛋。话糙理不糙。


听了听那些骂街的,大致内容如下:耶拿大学非野鸡,有很多著名人物,马克思很有才。这些人骂我前没弄明白,我这篇文章中有关马克思的学历算是考证。耶拿有再多名人也无法证明其滥发博士文凭的正当性,正如北京大学再牛也无法为其授予王立军博导开脱罪名。

(谢选骏指出:北京大学和其他名牌大学一样,都有其野鸡大学的功能——因为“家花不如野花香”。)


最近看新出版的The Thomas Sowell Reader(《托马斯·索维尔文集》),发现里头竟然有一篇“作为普通人的马克思”,更令人惊奇的是这篇文章直言,马克思的博士学位出自一家“知名的文凭工厂”,也就是俗称的野鸡学校。


托马斯·索维尔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研究兴趣颇广,据悉他年轻的时候还是个马克思主义分子。想想也是,记得头回从小学政治课上听了共产主义的幻想,大家也都热血沸腾,恨不得明天就实现;不过,那时如果有《圣经》课,大家未必向往亚当和夏娃那种猪一样的伊甸园生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导致亚当和夏娃失去伊甸园的蛇功莫大焉!上帝也不愿意人类拥有思想,那条蛇就是让人类冲破愚昧无知的启蒙者。


经本人考证,收入《托马斯·索维尔文集》的这篇文章似乎源自作者上个世纪的一部名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经济学》著作中的同名篇章。这本书已经绝版,但2011年6月25日仍旧有个网名GUNLOVER的人在美国亚马逊书店撰写长篇评论,抱怨托马斯·索维尔把耶拿大学说成“文凭工厂”。实际上那位评论者弄错了对象,因为按照托马斯·索维尔的文章尾注,有关文凭工厂的内容来自戴维·麦克莱伦所撰写的《马克思传》。我手头没有原文作品,倒是找到了中译本,以下为该书相关内容:


“马克思受到鼓舞,1841年4月他及时提交了论文,但不是给柏林大学:相反,寄给了耶拿大学,这是一所规模较小的大学,在那里“非常容易获得博士头衔”。事实上,耶拿大学的哲学博士论文档案中有这一记录。整个事情得力于那里的文学教授沃尔弗成功的努力,他是亨利希·海涅的朋友,与马克思相熟。他极有可能把耶拿大学的这个系的内部情况告诉了马克思。马克思即刻在1841年4月15日缺席的情况下被授予了学位。”


该中文版上述内容的技术性处理很有意思,没有“文凭工厂”的字样,而是“非常容易获得博士头衔”并加引号。这个内容没有被直接删除,跟私生子一样,也算是本朝“民主进步”的昭示?记得多年前看保罗·约翰逊的名著《知识分子》中文版,整个马克思篇章都了无踪迹;该作英文原版倒未曾提及耶拿大学是文凭工厂,只是说要求比较低,或许是英国人的绅士心理在作怪也未可知。


马克思于1835年进入波恩大学,一年后因豪饮惹事被父亲转入柏林大学,1841年以论文申请耶拿大学博士。


《经济学三巨头》一书是这样描述的:马克思最终以大学当局被反黑格尔派人士接管为由离开了柏林大学。由于担心他的有关希腊哲学的博士论文有可能遭到驳回,他将论文呈交给了耶拿大学,该校接受了其论文而无任何就读上课要求。我头两年觉得这本书满有趣味,便花时间翻译,结果译稿成了手头寥寥无几的“未出版作品”。


《源自已故经济学家的新思想》一书亦称马克思向耶拿大学提交了其希腊哲学论文,并注明“一家知名的文凭工厂”,但并未加注;另外还说明原本需要6周函授课程,结果耶拿没几天就拿出破旧的橡皮图章颁发了博士证书。该书1989年第一版、2007年第二次修订版,为经济学家TODD G. BUCHHOLZ所著,似无中文版。


这片土地改朝换代后,人人都被强制灌输马克思主义;除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大家还被灌输了马克思跟燕妮那令人艳羡到绝望的爱情,马克思在大英图书馆地板上留下的脚印,以致许多虔诚的信徒到了伦敦必要前去大英图书馆参拜,让那儿的管理员不胜其烦。


正如托马斯·索维尔的文章标题一样,本文谈及的是“作为普通人的马克思”。


谢选骏指出:马克思的这个假“博士学位”至关重要。因为若不是有了它,恩格斯这个贼精的血汗工厂主,绝对不会白养马克思一辈子,让他到处咬人以便抬高恩格斯自己这个高中生的地位。恩格斯这可不是“白养狼”,而是趁机钻入“国际无产者丐帮”,发育出来一个老二,从而赚取了又一笔血汗馒头——开创了“共产党自己当资本家”的马裂猪意国家。


《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记录——《耶拿大学哲学系主任卡·弗·巴赫曼教授对卡尔·马克思的博士论文的推荐书[229]》报道:


最尊敬的先生:

最尊敬的顾问们:

谨向诸位推荐特里尔的卡尔·亨利希·马克思先生这位完全合格的学位应考生。该考生寄来了:1.申请书(a件);2.两份关于他在波恩和柏林的大学学业证明(b件、c件)。对证件中指出的违反纪律一事我们可不必在意;3.拉丁文申请书、自传和一份题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学位论文,以及一份证明作者身分的拉丁文公证(d件);4.12弗里德里希斯多尔,超过规定的余额将退还该考生。学位论文证明该考生不仅有才智、有洞察力,而且知识广博,因此,本人认为该考生完全有资格获得学位。因为该考生在德文申请书中表示仅希望获得博士学位,所以他在拉丁文申请书中提到硕士学位,显然是由于不了解我系章程而产生的误会。他可能以为两种学位等级相当。本人确信,这点一经澄清,即可满足其要求。

敬请明鉴审定。谨此

致意


现任系主任

卡尔·弗里德里希·巴赫曼博士

1841年4月13日于耶拿


最尊敬的哲学系主任:

按阁下意见处理。

卢登        雅·弗·弗里斯

斐·汉德      格特林

恩·莱茵霍尔德   舒尔采

德伯赖纳


第一次用德文发表于《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史文库》1926年莱比锡版第12年卷

原文是德文

中文根据《马克思的博士学位论文及有关文献》1983年柏林版翻译

注释:

[229]1841年4月13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连同应考学位的德文和拉丁文申请书由耶拿大学登记在案,登记号为26号。同日,耶拿大学哲学系主任卡·弗·巴赫曼教授给哲学系系务委员们写了这篇推荐书,委员们一致赞同推荐书的意见。4月15日在应考生不在场的情况下,授予马克思哲学博士学位并发给证书。——942、944。


谢选骏指出:谁说德国人办事严谨?原来也很会开后门、拆烂污——难怪后来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却是连战连败,把自己沦为依附于国际共产主义阵营的丧家犬。这都是耶拿大学这个野鸡大学的“历史供给”。

2023年1月18日星期三

谢选骏:自由是不能定义的



《听到风声?胡锡进发文大谈自由:自由是必需品…》(胡锡进观察 2023-01-16)报道:


新冠疫情的“乙类甲管”结束了,很多高强度管控在当时很必要,今后,要让自由和宽松的氛围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自由是我们社会的必需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自由排在第二个系列之首。然而我们的社会上有一些人对自由有着偏颇认识,觉得这个概念是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绑定的,一说自由他们会觉得“挺敏感的”,而加强管制,实现尽量多的统一在他们看来才是政治正确的东西。


一定要把这个观念扳回来。自由不仅是社会主义的属性之一,也是人源自天性的向往,所有的社会规范都不能是为了压制自由,那是注定要失败的,正确的逻辑是把个人自由与社会的共同目标协调起来,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相互统一。如果有谁认为“资本主义才有个人自由,社会主义只需要集体主义精神”,那是一种根本的误解。


尤其重要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以个人拥有相当高自由度为基础条件和前提的。如果人们没有流动自由、创业自由以及各种选择自由的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就没法搞,我们只能停留在计划经济里吃大锅饭,把人生“交给组织去安排”。


所以说,在坚持法治、维护社会各种基本秩序、确保国家朝着党和政府制定的大方向和大目标前进的基础上,我们需要保障老百姓享受各种合理自由的权利,它们包括选择职业的自由,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安排人生的自由,保持各种兴趣的自由,不挑战国家政治秩序的言论自由,以及不违反法律的低俗自由,等等。总之,我们的社会不能形成“多管人”的治理倾向,管理必须是恰当、适度的,给人们留出充裕的自由空间,尤其要充分保障人们的私域不受打扰。


说到自由空间,它必须以工作之外的大量闲暇时间为重要条件之一,因为有这些时间才会有私域。在我们的社会里,很多人各种加班的频率太高了,时间也太长,这很多是官僚主义以及“内卷”的结果。随意加班可不光是互联网平台企业的“996”,它的扩散面非常广,相互传染,已经成为重大社会问题。


另外,空间上的很多不必要障碍应当撤除,比如我们的城管、保安队伍过于庞大,城市里四处设置的栏杆过多,有些广场都被围住,进入要刷身份证。这会让人产生社会不宽松的感觉,削弱人们的自由感。


自由都不是绝对的,要有边界,但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由人民当家作主的,它应该是全世界相对最自由的社会,而不应是“管得比其他地方更严”的社会,这应当成为我们坚定不移的认识。有了这种认识,我们就不会设太多且不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栏杆”,民间就会有更多活力,老百姓会过得更加舒畅,进而更加支持国家的大政方针,全社会的政治稳定就将更加牢固。这是很值得建立的良性循环。


网民嚎叫:


lostman 发表评论于 2023-01-17 06:43:49

五毛狗也快出来喊自由了

CARLTON80 发表评论于 2023-01-17 06:30:37

想起一个笑话:某人说,家门口有个违建,投诉了n久也没人理,晚上拿油漆刷上“民主”、“自由”……第二天一早zf就把违建拆了

CARLTON80 发表评论于 2023-01-17 06:28:56

这还不简单,老胡拿张A4纸打印“自由”两个字出来

往马路边一站不就效果更好

在网上敲啥键盘

加拿大小毛驴 发表评论于 2023-01-17 02:03:05

狗被关笼子里久了,当然会向往自由。胡主编因清零被封在家中多日,有感而发,故而撰此一文。

泰傻 发表评论于 2023-01-17 01:04:53

再次刷新人们对恶心这个词的深刻理解

lio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23:09:15

中国尽出叼盘胡,所以永远不会走向文明社会。

hobocs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22:04:00

吊盘对马克思还是有点了解的。克思理想的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政府完全靠边站。可惜一尊是外马内法,骨子里要走的是一君万民的寡人路线

zheteng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22:00:13

那就先把抓的白纸运动的人放了。

choyoku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21:30:51

司马夹头已经批判了

edm_guy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21:20:55

逐风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20:56:0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个悖论。社会主义只能是计划经济否则就是资本主义。不要老是挂羊头卖狗肉好不好。

==========

Well said!

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还非要加个社会主义在前面,太无聊了。照此逻辑,我们可能还可以说广东市场经济,上海市场经济,东北市场经济或者邓小平市场经济,江泽民市场经济。 LOL

逐风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20:56:0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个悖论。社会主义只能是计划经济否则就是资本主义。不要老是挂羊头卖狗肉好不好。

xiaoyuzi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9:32:55

什么自由?封号自由吗?

过路人_2016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8:14:00

叼盘今天这样吠,明天那样吠,做狗不容易

变法维新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7:50:30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自由排在第二个系列之首”。。。呵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民主还排在所有价值的第二位呢!谁信啊!

GP2X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7:13:26

跟这里某长篇五毛一样,说明道理他们都懂,不是蠢,而是坏

lio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7:13:01

真的自由了,哪还有这个叼盘的立足之地?

河西海龟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7:10:00

老胡活得不耐烦了

LaBrisa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7:01:25

看到这个人的文章我都会绕道走,感觉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种毫无廉耻的人的废话上面完全不值得。

wang620101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6:46:35

第二系列之首?那不自由 毋宁死怎么说?应该排在第一系列之首才对。什么狗屁党啊社会啊良知啊,如果都没有自由了都进监狱了还谈什么其他的呀?。自由只要不违法就应该是第一系列之首,而这个法也只有是公正的法,不能像中国那样随意制定法律。

走遍北美的小猫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6:40:00

假头套能”自由”摘了的时候,呼吸尽的时候能仿秃三炮的死的样子的时候,它(我都不用他 )才能“自由”,脑袋假,面相假,嘴假,心假的全家假,什么是它的必需品呢?就是假说话,真换钱的假头套谋生之道,诸葛亮台词;我从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然后王朗听了气死了,胡锡进听了却是伯牙子期的思路,“知音”啊!

wang620101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6:35:51

老百姓也要有选择国家领导人的自由。

在路上!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6:30:47

老胡是体操运动员出身吧,身段真是柔软

sunychen23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6:29:17

新冠后遗症吧lol

涨保田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6:27:00

这张脸,充满了投机的油腻和机灵

zhongguoren8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6:17:50

自由是必需品?都尼玛封控三年了,那时怎么不敢说?

老酒喝多了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6:15:00

当comedy看,此人说的纯粹是舔痔,几周前他的话拿出来再看一下,觉得他是精神分裂

量子纠结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6:08:00

清零封城时生命第一,放开躺平之后自由第一。到底谁生命还是自由第一得根据现在的状况决定。

林海雪原3677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5:54:18

这是和尚出轨,太监雄起的乱世

肚皮舞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5:53:40

胡锡进真是360度旋转毫无压力。

seator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5:50:00

老胡真的需要去安定医院住一段时间修养一下了

seator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5:49:00

忠诚是自由的基础

生肖迷宫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5:44:14

为啥领导谈自由就不被封号?

北卡山人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5:44:13

猪圈里面的老狗狗谈自由

556517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5:43:47

痴人说梦,或者是新的骗局开场。

voiceofme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5:43:00

胡放个屁,WXC肯定听得到

柳小波 发表评论于 2023-01-16 15:40:35

自由妥妥的是普世价值核心啊 胡编难道突然“信普世了”?那个大侠何在,还不赶紧让胡编早点回头是岸?


谢选骏指出:胡狗不懂,自由是不能定义的,尤其是绑匪集团所定义的自由,那肯定就是彻底的奴役了——“解放牌”的“人民共和国”,就是新型的奴隶制度,马裂猪意就是它的犹太皮。

2023年1月17日星期二

谢选骏:硅基哲学——伟大的道德、哲学、宗教力图把人从碳基生物里打捞出来



《“鸟兽不可与同群”—孔老师这不是粗口》(原创 2020-07-23)报道:


“鸟兽未可同群也,非斯人之徒谁与?”这是《论语·微子》中孔子说的一句话。鸟,飞禽也;兽,走兽也。鸟和兽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它们不可能做同类,只能处于两种不同的生活空间。长久以来,对这句话很多人简单地“断章取义”,解释为孔子不同意某些人的主张,骂他们是鸟兽。用大白话说,就是禽兽、畜生!


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要正确理解,我们先看看这句话的上下文:


长沮、桀溺耦而耕。 孔子过之,使 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 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 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 仲由。”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世之士哉?櫌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译文


长沮、桀溺在一起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长沮问子路:“那个执辔(拿着缰绳)驾车的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指着桀溺)说:“那位是知道渡口的人。”


子路再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字子路)。”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子路说:“是的。”


桀溺说:“(当今需要改变的人)像洪水一样到处都是,(改不胜改,)谁能改变呢?你与其跟着(孔丘那种)逃避坏人的人,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些)逃避坏社会的人?”锄草而未停下。


孔子周游列国,走过万水千山,问路的经历也不计其数。就是渡口也打听过不少,基本上都非常顺利,唯独在这此却受到一番奚落,给孔子留下深刻印象,所以被记录到《论语》里去了,而且大书特书!怎么讲?我们知道《论语》都是短小精悍、微言大义的语录体句子或小段,这篇以冗长、琐碎而突兀于整本书。


很显然,这是以长沮、桀溺为代表的避世之人(隐士)给孔子“指点”心灵上的迷津,实体的“津(渡口)”只是一个寓言载体。换句话说:在指路的隐士们看来,孔子一行不是找不到行路的渡口,而是在立身处世的“渡口”迷航了!当下世道这么乱,你孔老师再怎么努力也是没用的,还不如像我们一样暂避一时吧。


子路回来后把情况报告给孔子。孔子怅然若失地说这句话——“鸟兽未可同群也,非斯人之徒谁与?”飞禽和走兽不能相互结交而同群,而我生而为人,不去结交那些作为同类的人,去结交谁呢?


联系上下文,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天下有道的时候,我老人家(孔子)就不做与人结交以改变人的事情了;现在是没办法,这事我不做就没人做了。明明知道社会动乱,礼乐崩坏,我也要积极入世,参与变革,而不是消极避世。


孔子虽然也羡慕隐士们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却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世道越乱,自己就越要入世,尽最大努力挽救文化薪火,正所谓“铁肩担道义”!


这种心态,颇有点释迦牟尼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割肉饲鹰”的架势。释迦牟尼成佛后,也曾抱怨过“众生刚强难化”,不过,难化也要化,苦些累些而已!孔圣人的境界在某种意义上与释迦牟尼相当,体现了儒家“入世”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所以这句话实际上是在讨论当天下大乱、礼崩乐坏,为政者争民施夺、贪婪成性,黎民百姓身陷水深火热的无道之世时,君子所应采取的处世态度。人有社会化的属性,不能离开社会与飞禽走兽一起生活。


作为社会中人,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退回“脱俗”的自然状态。同时也委婉地批评当时“社会贤达”为了自己所谓的清誉,为了保护自己的性命,眼瞅着老百姓处于困境之中而不去帮助生民改变。 儒生一向崇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志向,显然不会认同贤达之士学鸟兽藏于山林,不敢正视社会民生问题的处世态度的。


面对混乱的社会现实,孔子也曾有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公冶长》)的感叹,但是孔子此言也只是感伤自己怀才不遇,不过是伤心的时候发发牢骚罢了,并没有真的要退隐于海上。


当楚狂接舆“风歌笑孔丘”时,孔子一点也不恼怒,而是下车希望与之交谈;当长沮、桀溺这些隐士通过子路规劝孔子当“避世之士”时,孔子虽不赞同,但也没有有激烈的争论和反驳,只是“怃然”地表达了“鸟兽不可与同群”这句话。


孔子毕生积极入世,推行仁道,为建立理想的“大同”社会,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基于责任意识,也为了建功立业、匡正治世,“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成为了儒家的基本信条。


谢选骏指出:在我看来,仁义、涅槃、理念、物自体——凡此种种,无非都是一些力图突破碳基生物局限性的努力……

作为地球这个特殊环境下的特殊产物——人类成员。古往今来的圣哲们,无一例外地都是所谓的碳基生物。他们有可能认识宇宙吗?他们所能认识的,最多只是碳基生物的宇宙罢了。最为可悲的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们还在徒劳无益地制造偶像……但是作为可能的硅基哲学的创立者,我却明确地知道——“可惜我是碳基生物,不能永远侍奉天主。”


仁义、涅槃、理念、物自体、权力意志——意欲突破碳基的诸多挣扎,结果还是在追求碳基生物的境界,例如超人,例如佛,例如孔子——“我生而为人,不去结交那些作为同类的人,去结交谁呢?”


为了指出这样的方向性错误,我在写《硅基哲学》——我觉得到目前为止的所有道德、哲学和宗教,都是立足于人类这种碳基生物,因此每况愈下,越陷越深……


在我看来,孔子甚至整个儒家都是从上述努力的一种撤退,甚至是走上了一种无可挽回的堕落的方向。


从这个角度思考,我就颠覆了所有的人类思想——硅基生物,是一种可能的不同于碳基生物的生物——“硅基哲学”就是从这种可能出发,例如一个具有独立的意识的、可以自我改进的生物机器人——不需要碳基生物的活法,纯粹以知识为乐。


早在十八岁的时候,我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那时我想要无限地拥抱知识,可是却被身体的疲劳所限制——于是我想把自己的头脑取出放进溶液里,那样就可以像海绵一样毫无障碍地吸收宇宙知识了——不再被生物循环和社会劳碌所打扰……


这就是硅基哲学的开始!


硅基哲学看到——伟大的道德、哲学、宗教都是力图把人从碳基生物的陷阱里打捞出来,变成超然的硅基生命。可惜古往今来的碳基哲学,都是泥足巨人!

2023年1月14日星期六

谢选骏:父债子偿的废垃社会直到现在和未来……




《1864年,“幼天王”洪天贵福被凌迟,整个过程惨不忍睹!》(2023-01-09 坦然风云)报道:


话说1864年天京沦陷,洪秀全早死,太平军溃败,幼天王洪天贵福(又名:洪天贵、福瑱),从天京城逃出,中途与太平军走散,自己在山里转悠了几天后,到了一唐姓户民家,谎称自己是湖南人,逃荒至此。


那家村民也好心,就留下他,让他干点农活,在此期间洪天贵福剪了头发,可是他从小含着金钥匙出生,根本就什么也不会干,这户人家容不得这种好吃懒做之人,给他几张大饼打发他走人。若是他能聪明点、勤快点,也不至于落到以后的下场。


带着几张大饼在山里转了几天,后来饿的受不了自己跑到清军军营要吃的,起初谁也不以为他就是洪秀全之子,但是口音暴露了他。清军将他抓住,找来太平军俘虏辨认,得知他就是幼天王不假。后被席宝田押入南昌府,许本墉和沈葆桢进行审讯。


这位幼天王从小没受过罪,一个15岁的娃娃,还没等用刑,自己先招供了。现在这些幼天王洪天贵福的自供书保存在南京博物馆中,自供书中满是摇尾乞怜、卑躬屈膝的诗句、文词等。


临死,还不望把自己老子洪秀全坑了一把。但这也怨不得这孩子,一个15岁的孩子从小养尊处优,根本就不会有什么铁骨铮铮一说,换成谁都一样。


就在洪天贵福写完“跟到长毛心难开”这首诗的第二天,即1864年11月18日,这个想20岁娶媳妇的年轻人被绑赴市曹处以极刑。


文献史料记载了当天的施刑过程。那日清晨不到,已经人山人海,都争着来看热闹。刑场之上,搭起两个高台,一个高台之上搭起凉棚,供监斩官等人观刑。另一高台便是刑台,提前立起一根分叉的大柱子。


辰时刚过(早上7:00过后),洪天贵福坐在一辆车上,由官兵押解至此,就见这位幼天王周身赤裸,腰间系着一块红纱,双手背缚,坐在车中嚎啕大哭,满口胡言乱语。


老百姓却哈哈大笑,并不时有人往车上投掷烂菜馊粥等物。到了刑场之后,洪天贵福吓得根本无法下车,由官兵把他抱到刑台之上,交于刽子手。两名刽子手用牛筋绳子将他捆绑好,而后从各自的筐中取出小刀、小剧子、钩子一一展示众人观看,每展示一样,台下就叫好一声。


展示过后,取出磨刀石,当场沾水磨刀。此时幼天王吓得大小便早已失禁,弄得台上满是屎尿。


约莫辰时末梢之时,监斩官一众来到,坐定之后,宣读洪天贵富罪状,最后一句是“寸磔逆犯洪天贵福一名”,而后三声炮响过,行刑开始。


刽子手先跟他交代一些过程,但此时这位幼天王只顾嚎啕大哭,摇头甩脑,根本听不进去。而后刽子手将他腰间系的红纱扯掉,此时幼天王周身再无一丝衣衫。虽出生“帝王”之家,但他并不胖,而且皮肤发黑。


刽子手先在其大腿之上割了一刀,将一块皮肉斜切下,而后围着刑台转一圈,往上一抛,乃为“祭天肉”。此时的幼天王浑身抖动不停,口中哇哇乱叫。


另一名刽子手拿出一个小罐,用小刷子在罐子中蘸了几下,然后在洪天贵富被割去肉处一刷,血液立即止住。这是一种特别的油,可以起到止血作用,但是却不止疼。


而后是第二刀,第二刀在额头上横切一刀,而后往下一拉扯,这块皮耷拉下来正好遮住洪天贵富的眼睛,这是为了避免他与刽子手有眼神交往,影响下面的过程。


接着两名刽子手站立左右,开始在他胸前动刀,割下的肉片如同指甲大小,每十片用手一托,左右一晃示众,嘴里吆喝一声。台下人跟着叫好,这些肉片展示完后,用力往台上一摔,然后由专人捡起来,丢进筐中。


等到行刑完后,将这些肉卖给百姓,百姓会抢着购买,据说可以用瓦片烘干后作为疥疮药使用。


这段期间洪天富福一直嚎叫不止,但渐渐没了力气,也认命了,就不叫了。约莫两个时辰后,有人上来给他喂了点稀饭,刽子手歇会磨磨刀,监斩官去吃饭。约莫半个时辰后,监斩官回来,刽子手继续施刑,此时他前胸已经割的隐隐约能看到森森白骨。但因为涂了止血油,人却不至死。


长话短说,前胸割完后,而后在大腿上动刀,此时已不需要再动小刀,肉片也渐渐变大。腿部完事后,一名刽子手开始在他胯下之物上动刀,先切开口将两个卵蛋取出,这个已经有人出高价订购,据说可以治疗失明,然后一刀连根切下,再将细盐一把涂上,然后用事先备好的烙铁一烫,血液一会止住。此时洪天贵福已经奄奄一息,除了偶尔疼的哆嗦几下外,不再有哭泣之声。


前面完事后,刽子手将他绳子解开,抱着翻转过来捆好,开始在臀部施刀,至下午酉时(17:00过后),最后一刀在心脏处切下一点,这叫“心头肉”,这一刀也叫夺魂刀,前后共计1003刀。而后用大斧砍下首级,用绳子吊起来枭首示众。躯干用大斧砍为8段,俗称“大卸八块”。


至此,整个过程全部结束,剩下的事就是卖肉了。


后太平军被俘将领“忠王”李秀成曾在供词中写道:“幼主登基之后,军中无良,兵士自乱,主又幼小,毫无提政决断之力……”


谢选骏指出:父债子偿的废垃社会为何残杀一个未成年人?因为这个命运属于红二代、官二代、富二代——他们既然享受了不该享受的,所以必须付出不该付出的!父债子偿的废垃社会于是恶性循环,直到现在和未来……

2023年1月13日星期五

谢选骏:私藏机密文件的拜登能否连任美国总统



《美国司法部任命特别检察官调查在拜登办公室和家中发现的机密文件》(2023年1月13日 美国之音)报道:


美国司法部长梅里克·加兰德(Merrick Garland)周四(1月12日)任命了一位特别检察官,调查政府机密文件是如何被存放到乔·拜登(Joe Biden)总统曾经在首都华盛顿的办公室以及他在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的家中的。


这位美国最高执法官员选择了职业检察官罗伯特·许(Robert Hur)来进行这项调查,赫尔曾在马里兰州担任联邦检察官。他也曾在拜登总统的前任——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行政当局担任司法部的高级职务。


做出此决定之前,加兰德已经任命特别检察官杰克·史密斯(Jack Smith)对特朗普进行类似的调查。这位前总统数个月以来一直不愿按照美国法律的要求将敏感的机密文件交给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而他本该在两年前卸任时就这么做了,他还将这些文件运到他现在的住所,也就是他位于佛罗里达州的海滨度假胜地——海湖庄园(Mar-a-Lago)。


加兰德在司法部告诉记者,罗伯特·许的任命“向公众突显了司法部在极度敏感事务上对独立与追责的承诺。”


一些共和党人一直呼吁加兰德任特别检察官来调查身为主党人的拜登总统。


新上任的众议院议长凯文·麦肯锡(Kevin McCarthy)在国会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我认为国会必须调查此事。我认为每一个美国人都相信,司法公正平等适用于所有人。”


作为特别检察官,49岁的罗伯特·许会比普通的联邦检察官拥有更多的独立性,来调查拜登2017年初卸任副总统之位后对机密文件的处理,但是他最终要听从加兰德的指令。


与拜登有关的两套文件已经被发现,其中包括宾大拜登外交与全球参与中心(Penn Biden Center for Diplomacy and Global Engagement)的大约10份文件,该机构是是拜登在担任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总统的副手八年后帮助创建的位于首都华盛顿市的一个研究小组。 另一套文件是在拜登位于威尔明顿的家中被发现的,几乎所有这些文件都在车库里,但有一份文件是在隔壁房间里。


拜登的私人律师立刻将所有材料移交给了国家档案局,该机构负责储存和保留总统记录。


拜登的情况与对特朗普处理机密文件的调查形成鲜明对比。 特朗普于2021年初带着数百份机密文件离开华盛顿,最终应国家档案局的要求交出了其中一些文件,而联邦调查局去年8月在法庭批准的搜查中,在他位于海湖庄园的的办公室、储藏区和其他房间中收查获数十份其他文件。


加兰德起初选择了芝加哥联邦检察官、由特朗普任命的约翰·劳施(John Lausch)来查看拜登的文件。 加兰德说,劳施一周前建议任命一名特别检察官。


加兰德说,罗伯特·许的调查将查看是否有“任何人或者实体在此事上违反法律”。


罗伯特·许被任命为特别检察官后,白宫表示会继续配合调查。


白宫说:“我们有信心认为,一项全面的调查会显示,这些文件被无意中放错了地方,总统和他的律师们在发现这一错误时迅速采取了行动。”


在罗伯特·许被任命前的几个小时,拜登总统特别法律顾问理查德·索伯(Richard Sauber)表示,在宾大拜登中心发现最初几份文件后,拜登的律师们搜寻了其他可能存在政府记录的地方。


索伯在声明中说,拜登的律师们也搜寻了他在特拉华州里霍博斯海滩临近大西洋的度假别墅,但没有发现其他文件。


索伯说,在威尔明顿发现了文件后,司法部“立刻得到通知”,司法部的律师保管了这些记录。


拜登周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试图尽量淡化这些发现,显然是为了将他的情况与特朗普与档案局之间长达数月的关于转移到海湖庄园的机密文件的争执区别开来。


拜登告诉记者:“正如我本周早些时候所说,人们知道我认真对待机密文件和机密材料。”他还补充说他的当局正在“全力配合……司法部的审查。”


谢选骏指出:拜登私藏机密文件遭到揭露的时机真的十分耐人寻味——就在他不顾年老体衰,厚着脸皮死活都要再选总统的关键时刻——


《美国总统拜登与家人开始新年度假 似已决定竞选连任》(29/12/2022 中央社引述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


美国总统拜登和家人抵达加勒比海的圣克罗伊岛度假,且据知情人士说法,拜登基本上已经决定要竞选下一届总统连任。


克罗伊岛是拜登经常前往的度假地,而且是他做出有关重要决定的地方。报导还指出,留在华盛顿的拜登幕僚,正在加紧準备明年年初发表的总统国情咨文演说稿,通常咨文演说是每年1月底或2月初发表,而且这次演说的内容被视为是替拜登连任选战立下可能竞选主题与政见的机会。


拜登与第一夫人吉儿(Jill)喜爱前往属于美属维尔京群岛(US Virgin Islands)的圣克洛伊岛(St. Cr0oix)度假,自2000年以来,两人已经前往当地度假约有10次之多。2014年拜登夫妇就分別在跨年时与3月前往两次。2015年拜登决定不参加总统竞选后,也曾在那里过耶诞假期。2016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胜选后準备入主白宫之前,拜登也在那里休息,度过副总统任内最后的时光。


过去两年,拜登一家没有前往圣克罗伊岛过年,今年恢复了2019年的行程。当时拜登正在考虑是否竞选总统,元旦当天他曾与夫人被拍到出现在圣克罗伊岛热门景点。当年的假期让拜登一家做出决定:数个月后他就宣布要参选总统。


本次拜登夫妇又赴圣克罗伊岛度假,令人有2019年重现的感觉。两人与关系密切的家人本周二(27日)陆续抵达。有几位知悉拜登家人近期通话的人士告诉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拜登的家人现已承诺支持他参加2024年总统大选。


此前,拜登政府高层就认为,这趟圣克罗伊岛之行会非常重要,将在决定拜登政治前途上,扮演重要角色。尽管拜登仍打算与家人商量竞选连任的利弊,最近与他讨论过相关议题的人士表示,这件事基本上已经做出了决定。


拜登的团队也正在为他几个月后宣布竞选连任做准备,除非出现不可预期的事件或拜登突然改变心意才可能有变卦。原本外界不断揣测,现年80岁的拜登是否会寻求再连任4年,如今揣测可以停止了。


11月时,拜登就曾在一场记者会上表示:(竞选连任与否)“最终是个家族决定。我想每个人都希望我竞选(连任),但我们将需要讨论一番。”


谢选骏指出:实际上在此前半年,美国舆论早就警告拜登不要连任,否则即将沦为败登了——


《79岁的拜登还能当好美国总统吗?》(PETER BAKER 2022年7月15日)报道:


在第一个任期仅履行一年半之后,拜登总统已经比结束两个任期的里根大了一岁多。

华盛顿——当拜登总统周二晚启程,前往中东进行为期四天的访问时,他很有可能比原定的行程安排得到更好的休息。

这次访问原本安排跟上个月的欧洲之行连在一起,那将是一次长达10天、辛苦的海外之行,拜登的团队明白,如此长时间的旅行可能给这位79岁的总统带来不必要的负担,或者正如一位官员所说,这样的安排很“疯狂”。

对于把这次访问另行安排到几周之后,助手们还援引了政治和外交方面的原因。但现实情况是,管理美国历史上最年长总统的日程安排颇具挑战性。随着拜登坚持连任计划,他的年龄越来越成为一个对他、他的团队和政党而言令人不安的问题。

第一个任期才过去了一年半,拜登已经比结束两个任期的里根大了一岁多。如果他在2024年再次竞选,这就相当于要求美国推选一位任期结束时将年满86岁的领导人,这是对总统年龄和总统职位的极限考验。民调显示,许多美国人认为拜登年纪太大,一些民主党的策略师认为,他不应该再次参选。

不出所料,这在白宫西翼是一个敏感话题。在采访中(有些得到了白宫批准,有些则不然),十多名现任和前任高级官员和顾问都指出,拜登仍然保持着清晰的思维,开会的时候能提出一针见血的问题,就争议之处盘问助手,深夜给他们打电话,从备忘录里挑毛病,并亲自修改演讲稿直到最后一刻,比如周五就推翻堕胎权发表的讲话。

但他们也承认,拜登看起来比几年前老了,这是一种政治负担,无法通过人员重组或新的沟通计划等白宫传统策略来解决。虽然与同龄人相比,他的精力已经很充沛了,但还是不如从前,一些助手悄悄地关照着他。他走路有时不稳,助手们担心他会被电线绊倒。在公开场合,他说话会颠三倒四,导致助手们紧张万分,担心他出现失言。

尽管白宫官员坚称,他们没有像里根团队那样做特别的调整,但私下里,他们会尽量守护拜登在特拉华州的周末时间。作为总统,他通常每周工作五天或五天半,尽管有需要的时候随叫随到。他在晚上会远离公众视线,参加新闻发布会或采访的次数不到前任的一半。

拜登上个月在特拉华州从自行车上摔了下来。他看起来并没有受伤,但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上个月,拜登在下自行车时摔倒,白宫官员遗憾地注意到,这成了当周的头条新闻之一——但没人注意到总统每周通常跟体能教练一起进行五次晨间锻炼,也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大多同龄人几乎不再骑自行车了。

拜登曾表示,尽管他向美国民众保证自己的身体状况良好,但对他健康状况的质疑也是合理的。然而,即使他的仰慕者也会想知道,他能否再撑六年。

“我确实觉得,在你80岁或80多岁之后竞选总统是不合适的,”曾担任四位总统高级顾问一职的戴维·格根说。“我刚满80岁,在过去两三年里,我发现,尝试管理任何组织对我来说都是不明智的。你不像以前那么敏锐了。”

有人说,拜登不是一周七天待命的总司令,白宫驳斥了这种说法。本文发表在网上后,副新闻秘书安德鲁·贝茨表示:“拜登总统每天都在工作,而且因为最高长官们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履行职责,所以他们周末不在白宫是很常见的事情。”

总统去年11月的体检报告显示,他有心房颤动,但状态稳定且无症状。报告称,拜登“与一年前相比,步态明显更为僵硬,更不流畅”,胃食管反流导致他咳嗽和清嗓子,这些症状“显然看来更频繁、更明显”。

但总统的医生凯文·奥康纳博士认为,总的来说,他是“一位健康、精力充沛的78岁男性,能够成功履行总统职责”。

尽管如此,对拜登健康状况的质疑还是影响了他的公众形象。哈佛大学美国政治研究中心和哈里斯民调在6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4%的选民认为他的年龄太大,不适合担任总统,其中60%的受访者年龄在65岁或以上。

拜登在公开露面时的表现助长了这种看法。他的演讲有时平淡乏味。他有时会思路中断,叫不出某个名字,或者出现片刻的糊涂。他不止一次给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升职,叫她“哈里斯总统”。拜登在小时候曾经有过口吃,说到“盗贼统治”(kleptocracy)这样的词现在还是会有点磕巴。有一次,他嘴里说的是伊朗人,实际上是想表达乌克兰人,还有好几次管弗吉尼亚州民主党参议员马克·沃纳叫“约翰”——他把后者和已故的弗吉尼亚州共和党参议员约翰·沃纳弄混了。

共和党和保守派媒体兴高采烈地宣扬这类时刻,发布被疯转的视频,有时还会进行夸张或扭曲,让拜登看起来更糟糕。但白宫也不得不收回他的一些即兴言论,比如他誓言如果中国攻击台湾,美国将会做出军事反应,或者称普京总统在俄罗斯“不能继续执政”。

拜登年轻时就出了名地爱口误,助手们还指出,他与大规模枪击案受害者家属的马拉松式会面,以及上周前往克利夫兰时与支持者们互动,都证明了他的耐力。

大约40年前开始为拜登工作的高级顾问迈克·多尼隆表示,他不觉得拜登有任何变化。“长途旅行回来的路上,当所有员工都筋疲力尽的时候,他会花上四个小时,谋划如何推进国内政策,这时所有年轻的工作人员都只想睡觉。”

拜登并不是第一位面临年龄问题的总统。在比他小四岁的特朗普总统在执政期间,这个问题就曾反复出现。特朗普词汇量较少,说话总是不着边际,有时还语无伦次,他办公时间较短,而且处理信息很吃力,这些都让批评者认为他的身体机能正在衰退。

有一次,他无法把一杯水端到嘴边,还有一次,他下斜坡时步履不稳,他还曾造访医院,但未公开原因。任期结束时,他吹嘘自己通过了一项旨在检测失智征迹象的认知测试。如果他在2024年再次参选,这可能是两个将在耄耋之年任职的人之间的竞争。

里根任期的最后几年,一群新助手秘密评估了他是否必须根据第25修正案的失能条款被免职,但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他仍然健康。(离开白宫五年后,他被诊断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

尽管如此,助手们还是试图限制他的日程安排,由第一夫人南希·里根严加监控。“这是我们学到的第一课,不要安排太多事,”助手之一汤姆·格里斯科姆回忆道。他们也不应该在晚上送太多简报文件给他过目。“几周后,”他说,“里根夫人发来信息,要求我们不要在晚上发那么多东西,因为他会熬夜看完。”

拜登的顾问们表示,拜登对这样的日程管理并不买账,反而为自己加码。“他总是在自己的日程表上增加新内容,无论是与新任首席执行官举行电话会议,还是与内阁成员的夜间会议,”负责监督他日程安排的副幕僚长詹妮弗·奥马利·狄龙说。

里根是此前美国年龄最大的总统。他曾在一次辩论中开玩笑说,他不会利用“对手的年轻和经验不足”。

里根是此前美国年龄最大的总统。他曾在一次辩论中开玩笑说,他不会利用“对手的年轻和经验不足”。

但对于新冠病毒,助手们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助手们每周接受一次检测,并在检测当天佩戴彩色腕带;如果某天要跟总统开会,他们也必须在一大早做测试,并戴上N95口罩。

白宫似乎同样决心要防止拜登与新闻媒体进行无脚本的即兴互动。据长期研究总统媒体战略的玛莎·乔伊特·库马尔说,他上任以来只举行了16场新闻发布会,不到特朗普、奥巴马和小布什的一半,不到克林顿和老布什的三分之一。


拜登国情咨文:俄乌危机中展现团结


同样,拜登也只接受了38次采访,远少于特朗普(116次)、奥巴马(198次)、小布什(71次)、克林顿(75次)和老布什(86次)。拜登在演讲或其他活动后,更愿意接受一些非正式的提问,他这样做了290次,特朗普做了213次,奥巴马做了64次。


在他上个月的欧洲之行中,外国领导人跟在他后面,保护性地对待他,就像对待一位可敬的长辈。


在一次媒体拍照过程中,德国总理朔尔茨轻轻地向拜登指了指镜头的方向。一次会议开始之前,一名记者两次喊出一个关于从乌克兰运出粮食的问题。拜登没听清提问,是英国首相约翰逊救了他。“我们正在努力,”约翰逊回应道。


谢选骏指出:私藏机密文件的败登能否连任美国总统?显然不能。因为他的历史使命早在他当选的那一刻就完成了——为美国避免了一个更坏的总统当选人。


《又有新发现 拜登“文件门”继续发酵》报道:


美国总统拜登的律师近日在拜登过去担任副总统期间的私人办公室中,发现了一批文件,其中有些是机密文件。拜登对此表示“吃惊”,并称他不知道那些机密文件所包含的信息。1月11日,一位知情人士最新透露,拜登的助手在他之前使用过的另外一个地点又发现了一批机密文件。


据NBC 11日报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称,自去年11月以来,在拜登的一间前办公室发现带有机密标记的文件后,拜登的助手们一直在寻找在他使用过的其他地点是否也有其他机密文件,结果在另外一个地点又发现了一批机密文件。这个地方是拜登在卸任奥巴马政府副总统的职位之后使用的,但和之前发现机密文件的智库办公室不是一个地方。


据报道,文件的机密级别、数量和确切位置尚不清楚。目前还不清楚这些额外文件何时被发现,以及对拜登可能从奥巴马政府获得的任何其他机密文件的搜索是否已经完成。


白宫没有回复置评请求。司法部未予置评。


知情人士说,拜登的助手一直在筛选存储在他曾经使用过的办公室的文件,以确定是否还有任何其他机密文件需要移交给国家档案馆并由司法部审查。


知情人士还说筛选的目的是全面了解拜登在2017年1月离开副总统办公室时,是否可能无意中携带了机密文件。


白宫9日发表声明,证实11月2日在拜登曾经使用的华盛顿智库办公室中发现了少量文件,这些文件带有机密标记,来自奥巴马政府时期。总统特别顾问理查德·索伯9日在一份声明中说,这些文件是拜登的律师在准备腾出拜登前办公室的时候,在一个上锁的壁橱里发现的。索伯说,拜登的律师立即就这一发现联系了国家档案馆,该机构第二天就接管了这些文件。


拜登10日告诉记者,他对在智库办公室发现的机密文件感到“惊讶”,但不知道文件是关于什么内容的。


据报道,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已致函国家情报总监海恩斯,要求查看发现的机密文件,情报界对损害的评估以及拜登和前总统川普两人机密文件方面的简报。


川普此前因携带了超过100份带有机密标记的文件受到了刑事调查。他近日一再嘲笑对拜登机密文件的发现,同时暗示联邦调查人员对他进行了不公平的调查。


谢选骏指出:“贪婪”这个相当普遍的罪性没有放过拜登家族——他们就像川普家族一样,不把自己搞得身败名裂,似乎死都死得不甘心。结果,白宫和司法部的一再拖延,都救不了他们了。


谢选骏:诺贝尔奖黔驴技穷

《美诺贝尔奖得主:从未料到会有中国这样的对手》(凤凰网 2024-05-01)报道: 日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克林顿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接受了英国《金融时报》专访。该专访文章于4月29日发布。 谈及近年来的中美贸易摩擦时,斯蒂格利茨指出,问题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