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1年1月27日星期三

谢选骏:水牢水刑与致命的“巫咒之水”


水牢是一种牢房,它建筑在地底下,周围都是坚厚的石墙,分为两层,上层是个蓄水池,下层是牢房,一开机关就可以将牢房淹没。另外,传说中的水牢,也是酷刑的一种。被关进水牢的人,虽然不会短时间内窒息而死,但人在水牢里无法坐下休息,更无法睡觉,不出几天,身体支撑不住,就会倒入水中被溺毙。这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其惨酷程度,实不亚于几分钟内的窒息而死。

“梁羽生武侠名著”《龙凤宝钗缘》史朝英关押方辟符和聂隐娘的机关,它建筑在地底下,周围都是坚厚的石墙,分为两层,上层是个蓄水池,下层是牢房,一开机关就可以将牢房淹没。关押在水牢里的人很多会因水面上升而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而死。

鸦片战争后英国在中国福州建立的“梅园监狱”(主要关押对英国人粗暴行为表示严重不满的中国人,可参考词条“梅园监狱旧址”)就有设立水牢,在里面惨死了数以百计的中国人。

被关进水牢的人,虽然不会像上述受刑者一样在短时间内窒息而死,但人在水牢里无法坐下休息,更无法睡觉,不出几天,身体支撑不住,就会倒入水中被溺毙。这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其惨酷程度,实不亚于几分钟内的窒息而死。


网文《古代水牢为何后来被废除?它到底哪一点最要人命?》

在古代有一种牢房,名字听上去并不惊悚,但很多犯人却愿意死,也不愿进入里面,这种牢房被称之为水牢,它的厉害之处胜过普通牢房的千万倍,不仅仅是因为里面有水的原因,而是里面整体的环境,几乎可以让犯人精神奔溃。


普通的牢房,我们在一些电影电视里面都看过很多,无非是一对稻草,一个马桶,一扇粗糙木头搭建的牢门,条件好一点的可能还会给犯人一张席子,一个小桌子,而这样的待遇算是天大的恩赐了,但是水牢就不一样了。首先水牢里面灌满了很多的水,一般身高的犯人进去之后,里面的水都可以淹没到他的胸口,矮一点的直接到脖颈,犯人一旦进去了水牢,根本不会有坐的机会,他们的手被铁链吊着,整个人只能站在水里。


如果这只是水牢的特别之处,那未免不能够体现它的恐怖,水牢里面的水,并非我们平常江河里面的水,它里面的水非常脏,犯人因为是站在里面的,所以大小便都是拉在了水里,那些古代的狱卒,也不会给水池去换水,因为这里并不是游泳馆,不需要保证里面的人是否干净卫生,所以时间一长,关押的犯人一多,这个水牢里面便臭不可闻,蛆虫满地,别说受折磨了,就是看到这种场面都可以让你精神奔溃。


最要命的是,这样的环境下,人的体力往往会支持不住,而且加上里面的空气质量和水质污染,犯人在里面容易感染细菌,导致身体腐烂,再加上没有休息好,整个人的身体免疫力都会下降,所以大多数犯人,没有过几天都会昏昏沉沉,只要他们头一栽下去,便会被那脏的要命的水呛个半死,意志力坚强的人能够多撑几天,意志力薄弱的很快便会溺亡在水牢里面。


这一种囚禁犯人的场所,虽然不用整天挨受皮鞭烙铁之苦,但它比死都难受,在古代的时候,很多重刑犯,或者不肯认罪的犯人就会被囚禁于水牢之中,这种惩治犯人的手段在每个朝代都有发生,既快速有效,又不要每天去严刑拷打,可谓是省力又省心。


水牢从古代开始一直到民国的时候多始终存在,中国最后的一个水牢便是民国时期的“梅园监狱”,据说里面的水牢之中不仅蛆虫满地,水里面还留有那些犯人的森森白骨,简直让人想到就心里发毛。


后来到了现代,很多的法律制度更加健全和人性化,对犯人的人权和政策有了普遍的改善,所以便把水牢废除了,不过在一些落后的国家里面,也还存在这种水牢,可能是他们觉得这种手段对惩治犯人有很好的效果,但是未免也太残酷了,而且还很恶心。


对于水牢,你怎么看?你觉得还有必须存在的必要吗?


谢选骏指出:水牢是人为的,还有一种自然的水牢,那就是洪灾——


2016年6月16日的新闻报道指出:近日,大陆南方部分地区持续遭遇暴雨袭击。强降雨导致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8省54市,约255万人受灾,8000余间房屋倒塌。8省陷入汪洋,已有多人死亡、“失踪”。例如,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西受灾严重。最新统计,暴雨已导致全省约26万人受灾,部分县市学校紧急停课。


广西气象台将暴雨黄色预警更新为橙色预警,洪涝灾害应急响应已提升到三级。


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境内持续强降雨,引发山洪、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多间房屋被冲毁。当地媒体报导,多人死亡、“失踪”。


同时,新一轮强降雨正在袭击湖南,株洲、湘潭各发生一起滑坡崩塌,导致多栋房屋被冲垮掩埋,多人“生死不明”。


山东省全省平均降水量41.2毫米,济南、菏泽、潍坊、聊城等部分地区伴有冰雹??,冰雹最大直径5厘米。


进入7月上旬,暴雨和洪水席卷半个中国,围困了南部一些城镇一段时日。至少160人死于溺水、山体滑坡和房屋倒塌,其中有35人在西部边陲的一起滑坡灾害中丧生。河流和湖泊水位上涨,令堤坝不堪重负,近200万人被转移到“更安全的地带”。


如此一来,中国大陆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水牢”了。


对“中国领导人”来说,几乎年年爆发的洪水是一次又一次的证明:他们没有能力兑现保障公民安全的承诺。


在过去,对防洪工程的忽视和腐败行为削弱了中国的洪水防御能力。包括李克强总理在内的一些领导人宣称,今年,政府的准备工作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充分。


然而,专家和受暴雨影响地区的居民却表示,当地政府对排水很不重视,填湖造地,导致城市容易遭受大型洪水的冲击。


柯志强是环保组织“武汉绿色江城”的负责人,他说,“今年,城区淹水退不下去的情况变多了。”武汉位于华中地区,今年遭受了长江流域洪水的重创。“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湖泊一直在萎缩——自然排水系统遭到破坏,”柯志强在电话采访中说。“每个人,包括政府,都意识到整个水系统受到过度开发的伤害。”


在长江和淮河流域察看洪水灾区时,李克强称,“政府”现在的准备工作要比1998年做得好。他这是在批判执意要做“三峡水牢”的祸首李鹏。


那一年,更加严重的洪水重创了中国大片地区,导致约4150人死亡。当时的“总理”朱镕基看到脆弱的洪水防御工程,斥责官员以次充好、修筑了摇摇欲坠的堤坝,并称之为“豆腐渣工程、王八蛋工程”。他这也是在批判执意要做“三峡水牢”的祸首李鹏。


李克强上周沿长江查看防洪工程时表示,“98年的大洪水我们都度过来了,现在我们更有力量,确保江城安全度汛,保障长江这条中国经济大动脉的安全。”他这是在吹牛。


在中国,洪水是个老大难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对统治者克服灾害能力的考验。不过,以前的中国是自然灾害,还不是水牢,现在则是一个被一党专政强行制造的“水牢中国”!


甚至在在武汉和南京等大城市,积水也汇集在人口稠密地区,把整个城市变成了“收租院里的水牢”。


“政府资料”显示,中国已有11个省份共有164人死亡,26人失踪,7.3万处房屋倒塌,近170万英亩庄稼被冲毁。“政府”估计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100亿美元。甚至在偏远的西部地区新疆,大雨造成的山体滑坡掩埋了一座村子,导致35人死亡。


武汉的一些居民抱怨,官员在改善排水方面几乎无所作为,而且允许填湖进行城市开发。王昕煜是在当地长大的一名大学生,她冒着生命危险要求市政府官员披露在升级排水系统方面花了多少钱,引起了全国性的关注,她肯定会进入黑名单,这辈子肯定完了。三年前,武汉官员承诺,他们将投资130亿元人民币加强城市排水管网建设。王昕煜认为,他们的行动远远落后于计划。“我就想知道这130亿是怎么花的,”王昕煜告诉中国的新浪网站。“现在都过了三年了,还没有解决。”


还有武汉居民抱怨,一些本来可以储水再慢慢排水的湖泊在不计后果的开发计划中被填平。他们说,政府还允许开发商在容易受灾的地方修建住房。《新京报》引述的一项估算数据称,武汉的湖泊面积在过去30年中缩减了近三分之一。“湖泊是天然的蓄水池,”环保人士柯志强说。“下大雨时,本来可以流到湖里的水,现在就聚集到了住宅区。”


新闻说武汉新一轮降雨来了,回来时地铁工作人员在搬运沙袋。一次降雨,就能让百姓的住房变成水牢。人们迷迷糊醒来,穿着短裤逃命要紧!


不仅由于“城内缺乏有效的排水设施”,而是由于一党专政猛于洪水野兽。


“党”这个黑社会,结党营私——把修下水道的钱都贪污了。


三峡工程,遗祸子孙!


有人说:“值得反思!为什么什么都学国外,这个城市规划没人学习?”


其实,三权分立就没学国外。有了三权分立和基督教立国,就不会有洪水野兽了。


否则,永远反思,永远没有结果,永远只能坐等下一次更大的灾难……


结论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写写文章都不行,那会抓了坐牢去。


因为,这里是“水牢中国”。


除了水牢,还有水刑。


《9·11事件主谋遭受183次水刑》报道:


美国前副总统切尼对有关布什政府使用酷刑审讯囚犯的1603页报告发表评论,他说道:“我认为我们的行为完全公正的,并且我还会毫不犹豫地再做一次。” 太对了!


据悉,切尼在接受采访时对该报告进行了回应,报告详细地描述了美国人员如何粗暴地对待囚犯的行为。切尼表示这个报告是“一件可怕的作品”,并认为这个报告有“严重的缺陷”,因为它未能采访到参与计划的关键人物。报告还称,很多对恐怖分子嫌疑人使用酷刑后获得的情报都是毫无用处的。切尼随即对此言论进行了回击,他声称:“这个报告都是胡说八道,水刑明明就使我们获得了让美国免受打击的有用情报。” 


他补充说道,这些工作是绝对必要的。收集的这些情报中就包含了对西海岸的潜在攻击预警信息。 


在采访过程中,切尼坚持认为,布什政府期间的审讯手段是完全合法的。 


切尼:审讯手段是完全合法的 


随着“中情局强化刑讯情况报告”的曝光,两位心理学家的敛财行径被公之于众。报告称,他们与中情局签订合约,负责设计“强化刑讯项目”中使用的刑讯方法,由此获得超过8000万美元的酬劳。 报告说:“这两名心理学家都没有作为审讯人员的经验,也没有对‘基地’、反恐和相关文化、语言方面的特别了解。” 


“在中情局看来,这些签约心理学家基于‘习得性无助’理论拟定刑讯流程,并发明了一系列强化刑讯方法。”报告称,“在2005年之前,中情局将项目相关工作大量外包。” 


这两名心理学家被确认为前军官吉姆·米切尔和布鲁斯·耶森。两人曾多次对外吹嘘,说他们每天能赚1000美元。 


靠设计酷刑获利8000万美元 


案例:因酷刑患上精神病甚至死亡 


报告称,多名在押人员被施加水刑,一些人因此患上精神疾病。水刑是用布或纸蒙住受刑人的脸并反复浇水,令其难以呼吸,感觉即将窒息而死。基地组织军事指挥官、本·拉丹接班人阿布·祖贝达是受刑人之一,他2002年在巴基斯坦被捕后,遭水刑、禁止睡觉、囚禁在狭小空间等多项“强化版审讯技术”对待。 


祖贝达被关押于泰国的一秘密设施。报告称,中情局官员认为他了解一起即将发动的袭击图谋,先把他关禁闭47天,没有一次问讯,而后用各种酷刑轮番折磨。祖贝达后患精神病。 


涉嫌为9·11恐怖袭击事件主谋的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183次遭受水刑。他一度受刑是被强迫要求承认一项莫须有的罪名:自己在蒙大拿州招募恐怖组织成员。 


至少5人被“灌肠”,至少3人被威胁家人会受到伤害,如孩子、母亲会遭性侵或杀害。 


在中情局位于阿富汗的设施“盐坑”,本·拉丹保镖里达·纳贾尔被禁止睡觉一个月,“精神崩溃”。他被挨饿、铐住受冻、不得上厕所。 


涉恐嫌疑人古尔·拉赫曼被铐在墙上,只穿一件T恤在冰冷的水泥地上过夜。次日,拉赫曼死于体温过低。 


在多年否认之后,两名波兰前领导人10日终于承认,他们曾允许美国中情局在波兰境内设置秘密监狱,但辩称从没允许严酷对待狱中囚徒。 


波兰前总统亚历山大·克瓦希涅夫斯基、前总理莱谢克·米莱尔10日在华沙召开新闻发布会,承认允许向中情局提供关押地点的往事。 


尽管波兰官方长期否认境内存在“黑狱”,但美联社曾援引前中情局官员的话发表一系列文章披露,中情局于2002年12月至2003年秋天在波兰中北部村庄旧凯库蒂运营设在那里的秘密监狱。一些人权组织认为,波兰“黑狱”曾关押8名恐怖嫌疑人,包括自称策划9·11袭击的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 


“美方请求波兰寻找一处安静场所以便开展工作,从一些宣布准备与美方合作的人员口中有效获取信息,”克瓦希涅夫斯基对媒体记者说,“我们予以同意”。 


谢选骏指出:看来波兰这个国家罪孽深重,天然适合开办酷刑中心甚至灭绝营地。否则,美国为何去到哪里从事酷刑,而不在美国国内?就是这样!唯一不该的,就是花了那么多纳税人的钱!否则,美国国库的亏损会那么严重吗。


除了水牢、水刑,还有致命的“巫咒之水”——


网文《拖雷到底是意外死亡还是被害?》报道:


拖雷死了,死得很突然,死得很蹊跷,死得充满争议。争议的焦点就在于,他是意外猝死?还是死于哥哥窝阔台费尽心机的谋杀?


有一点必须清楚,就是无论拖雷猝死抑或遭谋杀,他死前的三天,都喝了一碗水。这碗水不是寻常的水,那是一碗"巫咒之水",怎么会喝下这种水呢?这要追溯到蒙古大军讨伐金朝的时候。


当时,元太宗窝阔台忽然患病,几天几夜昏迷不醒。什么病,查不出来。我们知道,蒙古人是相当迷信的,于是召巫师前来占卜。赶巧的是,巫师一到,窝阔台就醒了,问问巫师吉凶如何?巫师说:可汗病得病愈,必须以亲人代之。意思就是说,你这病害要转移,必须得由一个亲人替你死。怎么替死?巫师有招——在一碗水里施下咒语,让一个亲人来喝。


这招很毒,道理上却说得通。对一个极度迷信的族群来说,保住最高领导人的性命,可以不择手段。


可是,谁愿意当替死鬼呀?恰在此时,窝阔台的弟弟拖雷来探病,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提出自己来喝这碗"巫咒之水"。


拖雷的这种大无畏的举动,不能不让人生疑。


疑点有二。


第一,为什么他会来得这么巧,世上真有如此巧合的事情发生吗?


第二,拖雷为什么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和哥哥窝阔台情深义重到可以豁出性命的地步吗?


第一个疑点,我们姑且认定就是巧合,拖雷刚巧赶上了。第二个疑点就经不起推敲了。事实上,拖雷和窝阔台之间,并没有深厚的情谊。不仅没有,而且还是对立的。


我们知道,成吉思汗有四个儿子,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四子拖雷。谁来继位?这是个非常敏感的问题。按蒙古人的传统,幼子有优先继承父业的特殊待遇。若沿袭这一传统,成吉思汗的幼子拖雷在继任大汗的问题上,就拥有极大的优势。然而,成吉思汗凭借自己的成就和威望,打破了这一传统,没有以拖雷为继承人,而是选中了三子窝阔台。


成吉思汗作出这种抉择的原因只有一个——从才能和特长的考虑。尽管拖雷是他最心爱的一个儿子,而且,论军事才能,拖雷也是四子中最强的。可是,作为一国之君,单有军事才能远远不够。因此,在择立储君的问题上,成吉思汗有过一段时间的犹豫。


志费尼的《世界征服者史》中记载:成吉思汗从窝阔台的言谈举止中,时时看出他是皇位的适当人选,并发现他治理朝政和卫国御敌的才干。而他的其他三个儿子,都不具备如此的才能。


经过反复慎重考虑,成吉思汗决定打破传统,大胆变革,立窝阔台为储君。同时对其他三子也作了妥善安排:长子术赤管狩猎,次子察合台掌法令,尤其对幼子拖雷,为了弥补他失去汗位的损失,成吉思汗采取了一种折中的做法,一方面将国家的治理重任交给窝阔台,另一面则将大部分的军队统辖权交给拖雷。


遗憾的是,这样分配的结果,实在是治标不治本。在一段时间里,使窝阔台和拖雷之间保持了权力的平衡,也缓解了矛盾。但从长远看,这种权力的分割,势必导致多年后的再度争斗。


事实亦是如此,在以后的几十年里,拖雷对军队的控制,使成吉思汗家族之间的权力竞争日趋激烈。以至于在争夺汗位的问题上,成吉思汗的四个儿子形成两大阵营。察合台和窝阔台为一党,术赤和拖雷为一党。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知道,窝阔台和拖雷的不合。那么,拖雷还会甘心情愿去替哥哥窝阔台送命吗?


因此,关于拖雷主动喝下"巫咒之水"的这一历史细节,未必就真实存在。如果这一细节不复存在,窝阔台谋杀拖雷的一说也就站不住脚了。


退一步讲,即便这细节真实,也不能认定就是窝阔台谋杀了拖雷。


回到案发当时——拖雷主动请求饮用"巫咒之水"。巫师取来施过咒语的水,拖累喝下这一神奇饮料后,几天后离奇身亡。


拖雷一死,朝廷上下议论纷纷。史官记载此事,一方面给拖雷之死蒙上厚厚一层神秘色彩;一方面又大事渲染拖雷代饮"巫咒之水"的事件。


那么,拖雷喝下的"巫咒之水"有毒吗?有一种可能性是没有毒,只是不干净。所谓的"巫觋祓除衅之水",含有肮脏物质是完全有可能的。虽然我们没有确切记载蒙古巫师作法过程的史料,但可以就一般巫师作法的过程来分析,一般做法是把烧衣纸后剩下的灰烬兑水饮用。烧的过程中,如果含有杂质,经过氧化作用,就会形成可溶于水的有毒物质,既是有毒物质,当然就是导致人生病或死亡。


另外,就算水中不含有毒物质,但用于巫术的水,含菌量一定会比日常饮水高。拖雷长期征战,铮铮铁骨,体质自然很强壮。但是,如果当时患有感冒的小症,人体抵抗力也会下降。若是这样,按病理学的观点——平日不多病的人,一旦患病就容易彻底倒下。原因就是免疫系统较弱,免疫力缺乏多样性。


除了这一点,拖雷意外之死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有关西方史书所记载的,拖雷是饮酒过度酒精中毒身亡。蒙古人嗜好酗酒是事实,这与大漠苦寒的气候有关。酗酒导致酒精中毒暴毙的案例,在当时的蒙古上层社会中屡见不鲜。因而,这一记载和说法并非毫无根据。可是,别忘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为什么这么巧?拖雷早不中毒晚不中毒,单等到窝阔台病倒,他去探病而后就死了。不妨想想整个过程,先在窝阔台那里喝下一碗“巫咒之水”,然后回去接着喝酒,就把自己喝死了。你信吗?


由此可见,喝脏水中毒和酒精中毒的可能性都存在,但仅仅限于推测,很难让人完全信服。如果这些可能性都排除掉,就只剩下谋杀。这也是一种普遍的说法。谋杀当然有动机。作为一个正常人,你会无缘无故去杀另一个人吗,如果一定要杀,有几种情况,要么这人跟你有仇,要么你图其财产,要么你有把柄在人手上,这人对你构成了威胁,你得灭口。


窝阔台杀拖雷的动机,就在于自己的汗位受到了威胁。


我们知道,选举大汗的忽里勒台大会前,拖雷监国长达两年。选举大会持续了四十多天才达成共识。想想看,手握兵权又监国很久的拖雷,会对汗位没有过觊觎吗?这一点窝阔台很清楚。而且,拖雷的功劳很大,在灭金之战中的三锋山一战中,他独自歼灭金军主力二十万,金国名将几乎无一幸免,剩下的部队被围困在三锋山中,只要拖雷率军继续进攻,就很可能一举全歼金军,完成父亲成吉思汗的遗愿。这时候,有谋士劝谏拖雷,说您暂缓进兵,等窝阔台大军到了再一起攻打。什么意思呢?谋士很有心计,让拖雷把大功让给窝阔台,既保证一举消灭金军,又不至于功高震主给自个儿招来祸患。


拖雷不干,他从战争的角度出发考虑,认为战机稍纵即逝,决定及时进攻。果然全歼金军。这个胜利很伟大,意义很深远。蒙古人对金国的痛恨是无比深刻的,这场战争的胜利含金量可想而知。


窝阔台率大军抵达时,拖雷已经把活干完了。窝阔台怎么办呢?横不能埋怨拖雷,说你吃肉立功不等哥哥,哥哥今儿废了你。他只能是口头上赞扬拖雷,说拖雷的做法严重正确。话是这么说,心里可不痛快到了极点,不仅不痛快,他还有点畏惧拖雷了。


如此强悍又功劳卓著的弟弟,要动自己的汗位,不是不可能,并且一动自己胜算不大。因此,在这样一个情况和背景下,窝阔台决定谋杀拖雷。他假装病倒,和巫师共同上演了一出戏,暗中在“巫咒之水”中放了毒药。拖雷喝后中毒身亡。


如果是这样,窝阔台可谓用心良苦,因为当时的蒙古人都迷信萨满教,利用萨满巫师来杀害拖雷,大家多半不会对拖雷之死产生怀疑。你想啊,人刚立了大功,声望指数处于巅峰,你不奖赏反倒把人给宰了,这是典型的提起裤子就不认账,势必遭人唾弃,甚至会引发武装叛乱。


然而,窝阔台做得再天衣无缝,拖雷一系的人也不相信拖雷是意外猝死。窝阔台为了封堵传言,在拖雷死后大事渲染和歌颂拖雷的献身精神。可在此之前,窝阔台封锁拖雷的死讯,直到返回蒙古草原才公之于众,这举动更令人生疑,难免不让人想到他心中有鬼。


当然,这一切只能是推测,没有可靠的证据。我们也不可能对拖雷的骸骨、指甲、毛发等进行化验。


拖雷究竟是意外猝死还是被谋杀,无法断言。


可拖雷一系的人断定,拖雷是被窝阔台害死的。他们有证据吗?没有。事情很明显,即便确认拖雷是意外死亡,拖雷一系也会利用这一点以夺取汗位,就像阿嘉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里的情节——将一桩意外死亡案件演绎成谋杀。


接着,拖雷的妻子唆鲁和帖尼登场了。这个女人不寻常,有点儿“笑迎八方客,全凭嘴一张”的意思。她常常请客送礼,犒劳军士,各方人士都挺爱戴她。


拖雷死后不久,窝阔台竟然把拖雷属下的两千军士私自赐给自己的儿子窝阔端。拖雷手下的将领们很气愤,纷纷请求唆鲁和帖尼去向窝阔台要回军士。唆鲁和帖尼以大局为重,没有去讨要,反安抚将领们,说军队包括我们自己,都属于大汗,大汗的命令我们必须服从,而且我们也无所短缺。众将领虽然失望,但窝阔端很感激唆鲁和帖尼。窝阔台本意是为了削弱拖雷一系的军事力量,没想到偷鸡不成反蚀米,倒把窝阔端推到对方阵营去了。


唆鲁和帖尼的精明干练由此可见一斑。志费尼在《世界征服者史》中称赞她,说如果女人都像她,那女人就赛过了男子汉。


这样一个精明的女人,怎能不怀疑丈夫拖雷的真正死因?即使不怀疑,她自然也会利用丈夫的死去对付窝阔台。


说对付不够准确,应当说是谋杀。你叫我丈夫喝脏水,我就替他赠你夺命酒。


唆鲁和帖尼是怎么干的呢?


她有一个姐妹叫亦八哈。这亦八哈的儿子是个厨子。我们知道,唆鲁和帖尼擅长请客送礼。她安排亦八哈和她的儿子去侍候窝阔台,每年去一次,带上好酒,为窝阔台铺排宴席,并在席间为窝阔台斟酒。这就是一个疑点,唆鲁和帖尼完全可能是安排亦八哈和她的儿子长期卧底,潜伏在窝阔台处,在得到窝阔台的信任后,伺机将其杀死。关于这一点,欧洲使者也有过传言,只不过没有指明谋杀的幕后凶手,但至少说明,窝阔台之死多多少少和拖雷一系有密切的关系。


公元1241年,窝阔台即位的第13年,亦八哈如往年一样,携子备酒为窝阔台安排好宴席。席间,亦八哈亲自为窝阔台斟酒。


夜里,窝阔台暴死。


凌晨,窝阔台的大臣和妃子们,一口指认亦八哈和她的儿子为凶手,因为他们为窝阔台斟酒,一定在酒里下了毒药。这时候,窝阔台的族弟赤台站出来为亦八哈申辩,说台罕,也就是窝阔台,他经常饮酒,昨夜饮酒过度而死,是大限到了,我们为什么要诽谤台罕,又诬陷一个上酒的人呢?


大臣妃子这才打消了疑虑。


这里有一个疑问,作为窝阔台族弟的赤台为什么不许大臣妃子们怀疑呢?原因有二。第一,若是指认窝阔台暴死是酒中被人下毒,却没有证据在手;第二,赤台有可能很清楚拖雷的真正死因,也就是说,他知道拖雷是被窝阔台谋杀的,如今窝阔台被害,也算敌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如果追查下去,窝阔台和拖雷两系势必冤冤相报,永无宁日。家族内乱势必更为严重,对蒙古国的大计不利。因此,既然窝阔台已死,与其追根究底,不如掩盖一切。因此,大多数史料记载窝阔台之死,都称他的死因是饮酒过度。


悲哀的是,尽管窝阔台被拖雷一系谋杀的传言和舆论渐渐销声匿迹,但窝阔台和拖雷两系的争斗仍然愈演愈烈。内战极为惨烈,蒙古长期君权之争的真正根源就在于此,这是成吉思汗始料未及的。


谢选骏指出:铁木真儿在血水里泡着,蜕化为成吉思汗;必然恶有恶报,让其子孙陷入自相残杀。这比“统一中国”、滥杀无敌的秦始皇还稍好一点,暂时躲过了满门抄斩的宿命。

谢选骏:吃草的人要吃草莓和饺子



《中共全国脱贫?“被饿死”的墨茶一路走好》(2021-01-27 真瑜)报道:


上周,大陆媒体《界面新闻》一篇报道意图反转被饿死的凉山主播墨茶,《界面新闻》描述了墨茶的“另一面”,称其家境尚可,有多次违法被拘留的记录。


媒体将墨茶形容成一个自幼生活在离异家庭,家境尚可但性格孤僻,没有上高中且一度误入歧途的小镇青年。媒体将墨茶的死归咎于家庭的悲剧,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当事人。就此,时评人潘露、徐思远进行分析点评。



潘露认为,墨茶悲剧的产生不是个案,去年同一时间,贵州的女大学生吴华燕因长期营养不良死亡的案例,充分说明了中国贫困地区究竟有多穷,与中共官方报道的已经全面脱贫,全面奔向小康的背道而驰。纵观这些悲剧都有一个共同的时代背景,都是发生在中共所倡导的带领中国人全民奔小康、走向民族复兴的政治谎言中。墨茶作为一个年轻人,在他的生命即将油尽灯枯的最后时刻连一个草莓都吃不起,这是事实,不论中共媒体如何去洗白也没有用,这个吃不起草莓最后被饿死的年轻人应该被每个人牢记。

潘露表示,官方媒体报导与真实情况之间永远有隔阂,官方根本没办法、更不敢将事情后面的真正原因告诉公众,普通民众也疏于探究事件的原因。久而久之造成一种错觉,重大的社会事件貌似都是一个个案。中共擅长于推卸责任,将个人的不幸都归咎于个人、家庭,闭口不谈社会和体制问题。


墨茶事件发酵之后,笔者专门通过百度指数搜索相关词条,但搜索结果中并没有与墨茶相关的记录。结合官方的洗白报道与网络上的诸多谣言以及该话题被刻意限制,可以得出官方在极力地去掩盖此事,经记者多方打探官方已经定性,将墨茶事件所反映出的严重社会问题掩盖成一起家庭悲剧。与吴花燕事件不同,中共在墨茶饿死事件前刚刚宣布全国范围内实现脱贫,被脱贫还未一个月就发现有人因贫困饿死,着实打了中共的脸。


另外,墨茶饿死事件的关注者中以年轻人居多,墨茶的死亡打破了很多同龄人的心理防线,也在年轻人中引起了很多讨论,墨茶说他的人生中没有一个冬至吃过饺子,像这样的话在他的日志中还有很多,词语简单但无处不在的诉说着他个人的心酸。结合2020年中国热点网络话题,墨茶事件引起的讨论恰恰是将深处困境的中国年轻人现状集中曝光。


徐思远表示,中共治下的人们缺乏面对真相的勇气,或者是缺少最起码的良知。人们哪怕顺着国道走一段,任何人都能清楚的看到中国贫困的一面。另外在社会责任的问题上,集权国家有一个特点,因为集权政府的权力是无孔不入的,理论上它也应该是有无限责任,事实上什么责任都没有,他们不关心这个事情。饿死几个吴花燕,饿死几个墨茶,对他们来讲只不过就是清扫一下舆论。集权政府有种特有傲慢,他们根本不担心舆论会造成多大伤害。


另外,徐思远认为,墨茶事件官方反应很快,是有一定原因的。以前中共的应急机制是比较慢,热点事件炒的沸沸扬扬后,官方才想起来开始删帖封号。现在不是这样的,顶多一两天时间就会有动作,墨茶事件被迅速冷却也是这个原因。中共建政后70多年来都没有能解决凉山地区的贫困问题,凉山对中共的官员来说是升迁镀金的好去处和贪污腐败的好温床,凉山的百姓只能世代贫困。


从墨茶事件和去年的吴花燕事件,记者联想到2012年贵州毕节5个孩子,11月15日,一个寒冷的雨夜,贵州毕节5名流浪儿为了取暖钻到垃圾箱中生起了火,但却没能等来温暖的世界,垃圾箱成了5个幼小生命的终点。5个无人问津贫困留守儿童的死,刺痛了千万中国人的心,其中一个小孩在15日下午向摊贩要了几个土豆,他说,“娘娘,快点整碗土豆给我吃,我太饿了!”也许这就是他的最后一顿饭,当晚,5个孩子钻进垃圾桶,因为天气寒冷,孩子们点燃了垃圾桶内的纸板取暖,垃圾桶内有个破篮球,这个篮球是他们唯一的玩具。


16日凌晨,清洁工发现5个孩子被闷死在了垃圾桶内,最后5个孩子的照片被网友上传到网上,5个孩子没有熬过2012年的冬天就死于饥寒。2012的数字对调,2021年,一个叫墨茶的陈姓年轻人死于饥饿,他没有能熬到2021年的农历年。


谢选骏指出:共产党有个“吃草论”,意思是中国人民吃草都能够活下去。现在这个墨茶的悲剧就在于——吃草的人要吃草莓和饺子了!看来中国的脱贫,还是吃草水平的脱贫,也就是“草管够”、“草莓和饺子的没有”。吃草的人要吃草莓和饺子,看来还要经过一个世纪。

谢选骏:印第安人的亡灵游荡在大草原



《被遗忘的美国中部草原》(BBC 2017年6月9日)报道:


草原上的惊奇


落基山脉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的美国中西部有很多名称:大平原、大草原和被遗忘的角落。一望之下,你可以看到连绵无际的平坦草地,但这片土地上一定有一些值得探索的神奇之处。


在俄克拉荷马州西南部,在绵延数百英里的广阔草原上,醒目地点缀着威奇托山脉(Wichita Mountains)巨石覆盖的孤峰以及碧蓝宁静的湖泊。这些崎岖的山脉地带一直是动物躲避险恶气候和频繁侵袭这个地区的龙卷风的避难所,也是人类逃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的好出去。


令人惊讶的是,大多数美国人都不知道这些崎岖的山脉,它们看起来更像是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景象,而不像西半球的景象。


古老的群峰

这条山脉有 5.4 亿年的历史,花岗岩群峰由四种不同的地质作用力挤压而成,高出周围平原 1,000 英尺。一开始只是灼热的岩浆,随后岩浆凝固成火成岩,再之后由于气候变化和地块构造碰撞将暴露在外的岩石掩埋起来,然后又将它们抬升出地面,从而形成目前的地貌。最后,由于侵蚀作用最终展现出了现在的巨石和山坡。

探险家的乐园

侵蚀作用形成了如今威奇托山脉上最令人惊叹的一些奇观。"Narrows"峡谷(见上图)是河流冲刷形成的一条沟谷,贯穿山脉的南部,是徒步旅行和游泳的绝佳选择,同时这里的岩层又是理想的攀岩和探险胜地。"Narrows"峡谷还有很多野生动植物,沿着山径很容易看到它们。

不容错过的野生动植物

在这里很容易碰见环颈蜥,环颈蜥拥有彩虹色的鳞片,它美丽的外观使其被选为俄克拉荷马州的州爬行动物。


攀岩胜地

最容易攀登的山峰是斯科特山,有一条山路可以直达山顶,从山顶可以360 度全方位观赏周围的平原。斯科特山看起来更像是一堆岩石,而不是一座山,山体表面发生过崩塌,岩石表面比较圆整。在坑坑洼洼的山体上,游客们可以在岩隙中攀爬,沿着一棵棵小树漫步,或从大圆石间的间隙跳跃而过。


受保护的土地

1901年,威奇托山脉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美国的第一个此类野生动物保护区)成立,旨在保护山脉的中部地区以及在此地生长的很多植物和动物物种。这里的有些物种(包括野牛、麋鹿、野火鸡、土拨鼠、河獭和穴居猫头鹰)一度由于人类的猎杀而几近灭绝,最后又成功引进到了这里。


大草原上的漫步

在山脉之间的低地上,大片大片的草原绵延不绝。数英亩更加平整、易于行走的地区是野牛等大型动物的家园。由于这里的原始野牛已经由于人类的猎杀而灭绝,这些野牛(见上图)是从怀俄明州重新引进过来的,当地的野牛可以在联邦土地上自由活动。由于这个保护区覆盖的草原面积不大,游客们可以看到这些动物近在咫尺。


错失良机?

威奇托山脉只是这个被人遗忘的地区的众多山脉之一。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尽管美国有 59 个国家公园,但是居然没有一个以大草原为主题的公园,而美国国土面积约有三分之一是草原和牧场。


如果在这里的平原和广阔草地建造一座公园,则可以将威奇托山脉作为公园的中心。至少,建立威奇托山脉国家公园可以填补最近的东部公园与西部公园之间 700 英里的巨大空白。


谢选骏指出:为什么美国中部草原会被遗忘?因为印第安人的亡灵游荡在大草原!


网文《北美大平原》报道:


大平原即覆盖了美国中部的大部分、加拿大和墨西哥一部分的绿色区域。

大平原(英语:Great Plains),多称北美大平原、北美大草原,是北美洲中部一块广袤的平原地区,大致位于密西西比河以西、落基山脉以东、格兰德河以北。自然植被以草为主。


大平原东西长800公里,南北长3200公里。另根据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大平原研究中心的定义,其总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大平原主要包括了美国的科罗拉多州、堪萨斯州、蒙大拿州、内布拉斯加州、新墨西哥州 、北达科他州、俄克拉何马州、南达科他州、得克萨斯州和怀俄明州,以及加拿大的草原三省(阿尔伯塔省、曼尼托巴省和萨斯喀彻温省)还有墨西哥的一小部分。


地理

大平原与密西西比河以东至阿帕拉契高原、哈德孙湾以南到墨西哥湾的地区共同组成了北美内陆平原。美国地质调查局将大平原依照地形分为十个部分:

受冰川影响的密苏里高地——南达科他州中东部、北达科他州东部及北部、蒙大拿州东北部

无冰川影响的密苏里高地——南达科他州西部、怀俄明州东北部、南达科他州的西南部和蒙大拿州东南部

布拉克山(Black Hills)——南达科他州西部

高地平原——新墨西哥州东部、得克萨斯州西北部、俄克拉何马州西部、科罗拉多州东部、堪萨斯州西部、内布拉斯加州的绝大部分(包括沙山)以及怀俄明州东南部

大平原边界部——堪萨斯中部和奥克拉荷马北部(包括燧石山、烟山和红山)

科罗拉多山麓——科罗拉多州东部

拉顿地区——新墨西哥州东北部

皮克斯河河谷(Pecos Valley)——新墨西哥东部

爱德华兹高原(Edwards Plateau)——德克萨斯中南部

德州中央区——德克萨斯中部

地貌:大平原外貌总体平整而缓缓向东倾斜。

位于西经97°~98°以东,地势较低的平原可称为内陆低平原,主要在海拔500米以下。其北部冰川广布、湖泊众多,南部由密西西比河下游冲积平原构成主体,较为低平。

位于内陆低平原和落基山之间的大平原,地势自西向东倾斜,由海拔1800米递降至500米。因受河流切割而形成一系列东西向的河谷地。冰川地貌分布广,地形略有起伏。南部地势较高,海拔1500~1800米,即主要位于西经100°以西的高地平原。


地质

其下覆基岩为海相及浅水相的沉积岩,主要由缓缓倾斜的页岩、石灰岩、砂岩等组成,厚度可达5千米。本区大部分表层为年轻的陆相沉积洪积物组成,在北部还被更新世的冰川物质不连续地覆盖,还有黄土沉积物出现。总的来说地质情况比较简单,地质运动表现不太强烈。


历史

在白垩纪时期( 1亿4500万年前-6500万年前),大平原被称为西部内陆海道的较浅内海所覆盖。在白垩纪晚期到古新世时,海洋开始消退并在原来的地域留下了厚厚的沉积物和一块相对平坦的地形。


欧洲人到达前

从历史上来看,大平原是美国野牛和美国原住民(黑脚族、克劳族、苏族、夏安族、阿拉帕霍族以及科曼奇族等)构成的大平原文化的地盘。大平原的东部是由住在土屋(Earth Lodge)内半固定村庄的部族所居住,包括阿里卡拉族、曼丹族、波尼族、威奇塔族等。


与欧洲人的联系

随着西班牙征服者弗朗西斯科·瓦兹盖斯·迪·科罗纳多的到来,欧洲人拥有了在1540至1542年的关于位于德克萨斯、堪萨斯和内布拉斯加的大平原的第一笔记录。同时期,西班牙人赫南多·迪·索多从西北偏西方向穿越了今俄克拉荷马州和德克萨斯州的位置,史称迪·索多旅行。西班牙认为大平原就是其神话中的基维拉和西沃拉,即一处盛产黄金的地方,所谓黄金城市。

在接下来的100年内,数千名的欧洲皮毛商人随着毛皮贸易来到了大平原,包括法国人、西班牙人、俄国人和年轻的美国人。随着1803年路易斯安那从法国购入和其后1804年的路易斯-克拉克探险队的活动,大平原变得更容易进入。其中一个主要的交易点是皮毛商人曼努埃尔·丽莎在内布拉斯加州密苏里河沿岸建立的丽莎堡(Fort Lisa)。这种早期的定居打开了向西扩展的大门,使得大草原上的定居开始发展起来。

早期的定居点包括:

曼努埃尔·丽莎堡贸易点(1806年)

丰唐内尔定居点(1806年)

卡本尼定居点(1822年)

拓荒时期

1870年代以来白人的迁徙导致了本地的美国野牛几近灭绝,并且将印第安人迁至保留地。大平原的大部分成为了所谓开放区域,并且托管了放养行动,使得任何人从理论上都可以免费牧养牛群。许多外国投资者(特别是英国人)在这个放牧的时代经营投资。在春秋季节,牛群会被围捕并出售,而小牛犊也会被烙印以便管理。放牧从德克萨斯开始并逐渐北移,德克萨斯的小牛会被运往北部铁路线上的城市,如堪萨斯的道奇城和内布拉斯加的奥加拉拉,从那里,有些牛犊会被装船东渡。放牧过量加上1886年的寒冬最终导致了一场灾难,使得许多小牛被饿死或冻死。从那时起,牧民为了能够使牛犊安全过冬,普遍开始喂养而不是放牧。

依据1862年宅地法,定居者可以要求160英亩(65公顷)土地以保障,只要他在五年的期限内居住在此并耕耘。后来,1904年的金凯德法扩大化至包括农庄在内的所有区域,数十万人声称拥有这些农庄,甚至在草皮的远处建设房子。但其中的许多人对旱地耕作并不在行,所以经常失败。俄籍德裔人在乌克兰类似的土地情况下耕作过,所以他们比其他人更成功。1871年加拿大的自治领地法在该国起着同样的作用。

20世纪以来

在1920年代至1930年代,以俄克拉荷马狭地为中心,包括科罗拉多西南、堪萨斯西南、德克萨斯狭地和新墨西哥东北部,这几个地方的沙尘暴举世闻名,被称为黑风暴,而这几个地区也被称为“沙碗”。干旱的效果上再有大萧条的雪上加霜,使得大平原上的众多农民背井离乡。

从1950年代起,大平原的许多地区广泛使用了灌溉,而已成为高产作物种植区。但是中枢灌溉这一技术在大平原干旱区的广泛应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在大平原南部的奥加拉拉蓄水层,是上一冰川时期遗留下的一个庞大的地下蓄水层,灌溉导致了蓄水层的耗竭速度已经超过了其地表恢复能力。

自1920年以来,大平原的农业地区已失去了1/3的人口。有数十万平方英里的地区人口密度低于6人每平方英里,而那曾是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在1893年宣布关闭美国边境时的密度数据。甚至有地区每平方英里人口少于2人,仅堪萨斯州就拥有6000余座“鬼城”(根据该州历史学家丹尼尔·菲茨杰拉德数据)。这一问题往往使得农场合并与难以吸引现代工业进驻的这些情况更为恶化。此外,较少的学龄人口使得某些社区内的学区被合并,甚至一些高中被迫关闭。这种持续的人口流失状况,导致某些人认为目前在大平原干旱区经营是不可持续的。并且存在一个“水牛提案”,该案提议大部分地区应恢复为野牛随意使用的天然草地。

生物

大平原的植被主要是草,在草原的边缘地带有部分稍大型植物,如丝兰、仙人果等,现在许多草被已辟为农田。大部分地区本是美国野牛的家,但它们在1800年代中后期被猎杀到濒临灭绝。

气候

草原整体冬冷夏热,常年少雨。冬季可能有暴雪,部分地区春夏季节因墨西哥湾气流西行可能会带来雨水或相反的带来干旱。西经100°线大致将大平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每年降雨量大于等于500毫米,而另一地区每年降雨量则不到500毫米。所以高地平原实际上是半干旱的,基本是牧场或已是农场的边缘。这一地区会定期受到长时间干旱的危险,当强风来临时还会引起沙尘暴。草原的气候实际上可以使野生动物不受干扰,但人们却把大部分草原轻易地转化为农业目的或改为牧场了。

居民与经济

在1600年前大平原人口较为稀少,为美国原住民。大平原上的美国原住民多生活在一种名叫梯皮的圆形帐篷中,而梯皮也成为了原住民的象征物之一。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东部殖民者的拓荒,印第安人被驱赶到农业较为贫瘠的地区,所谓印第安保留地。在大平原的殖民过程中,欧洲人占绝大多数。

如今的大平原仍为主要的农业地区,生产小麦、棉花、高粱和干草,畜牧牛、绵羊。


谢选骏指出:北美大平原本是美洲原住民的家乡,现在成为他们的坟墓,印第安人的亡灵能不游荡在大草原吗。


《美国大平原的超自然奇观》(BBC 2016年11月24日)报道:


一片平坦、开阔的陆地

自 1872 年美国修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以来,为更好地保护自然景观,美国已经修建了 59 个国家公园。大部分的国家公园都分布在西部地区,只有几个位于东部。在东西部之间是幅员辽阔的大平原(Great Plains)。曾经它被自然主义者及环保主义者所忽视,现在游客们仍对它不是很感兴趣,认为它是“可以忽略的州”。


永恒的风貌

大平原曾经是一片广阔的大草原和牧场,东起印第安纳州,西至落基山脉。尽管农场主把大部分地区都改造成了农业耕地,但仍有部分地貌保留了原有的自然风光。


一路往西

野猫丘陵(Wildcat Hills)就属其中之一。野猫丘陵是一个长约 45 英里的悬崖,由内布拉斯加州西部一直延伸到怀俄明州边境。19 世纪,加利福尼亚州和阿拉斯加州的淘金热,以及 1862 年《宅地法》的颁布,从经济以及土地政策方面给予人们激励措施,促使勇敢的人们前往西部地区开拓这片处女地。那些驱使马车前往的人都不得不应对复杂的地势,还要对付当地印第安人的袭击。

为了克服一系列的困难,涌现了一批小城镇、交通要塞以及小车道以便旅途能够容易一点。加利福尼亚州、摩门要塞以及俄勒冈小道都被称为“西进之路”。起源于密苏里河,流经现在的尼布拉斯加和怀俄明州,途经一系列的地表风貌,比如烟囱岩(Chimney Rock)、斯科茨陡崖(Scotts Bluff)(如图)、拉勒米堡(Fort Laramie)以及独立岩(Independence Rock),这些后来都成为了美国神话故事的一部分。但是大多数的人并不知道,这些被人熟知的景点,实际上就是野猫山陵的一部分峭壁或高地而已。


阳光下的奇迹

野猫山陵在平坦的美国中西部地区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石灰白的纪念碑矗立在阳光下像极了大平原上随意凸起的纪念碑谷。实际上,这条山脉地处高原,受常年侵蚀而逐渐形成了山峰,其中最显著的部分就成为了西进路上最具特征的标志性地貌。斯科茨陡崖(Scotts Bluff)(如图)位于山脉的中间地段,海拔 800 英尺,使得它骄傲地屹立在内布拉斯加州狭长的土地上。


沃土之上的生活

平原形成之后,就有相当一部分人开始迁入,开始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耕种,开始采取行动保护他们的家园。国家公园管理局将斯科茨陡崖划入国家保护区,烟囱岩也被划归国家公园管理局,由内布拉斯加州历史协会管理。


然而,野猫丘陵其他部分就没有被纳入保护范围,周边的农场和像斯科茨布拉夫(Scottsbluff)(如图)一样的小镇,不断利用旅游业的优势向周边扩张。


希望的灯塔

由东部沿着西进小路前进,见到的第一个主要自然景观是法庭(Courthouse)和石头监狱(Jail Rocks),分别以其相似的城市建筑而命名的。这两处景观高出草原 240 英尺,一直绵延至远处的地平线上。这两座岩石是山脉的东部界线,为西进的人们带去勇气和希望。


旅行者的路标

烟囱岩是下一个著名的山峰,宛如细针戳入平原之中。其山峰高 325 英尺,由于明显的地貌特征成为了游客们主要的路标之一,因此也是西进日记中被记录得最多的自然景观。烟囱岩和其他易辨识的路标让人们不会偏离路线,而如果在开阔的平原上人们就容易偏离路线。


绿地毯

这片绿色大草原并不是以其茂密的森林而著称,相反是因为野猫山陵顶上那小块被森林覆盖的绵长的草地而享誉。高原的石灰白在树隙间可见,为这片地区新增了一抹颜色。


超自然地貌

沿着野猫山陵零星地露出几块像画儿一样的岩石,因为不像其他山峰一样拥有动人的名字而不为人所知——尽管他们在尺寸上比烟囱岩还要大一些。既不似亚利桑那州的纪念碑谷,也不像希腊的麦泰奥拉一样是一系列的自然景观的整合,野猫山陵反而由于一些辨识度高的景观而导致其他景观被忽略了。将这片地区作为国家公园保护起来,把它们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保留着当年开拓者们经过时候一样的景观,以供后代前来参观。


谢选骏指出:英国人口口声声控诉“印第安人的袭击”,好像欧洲殖民者有权随意掠夺美洲原住民的土地。实际上,建立在掠夺基础上的土地所有权都是非法的,迟早要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那时,亡灵游荡的大草原,就不会再度被人遗忘了。

谢选骏:英国人善于伪造历史

 


《蒙古国6,000年的传统》(BBC 2016年10月14日)报道:


西蒙古的阿尔泰(Altai)地区可谓全世界最偏远的一隅,鲜有公路穿过这片广袤的大地,阿尔泰山脉高耸的冰巅与蒙古、哈萨克斯坦、中国和俄罗斯接壤,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城墙,将所有现代化的痕迹拒之门外。


我伫立在巴彦乌列盖省(Bayan Olgii)一座3,000米高的贫瘠山峰上,旁边是 Bikbolat,一位神态雍容的哈萨克族人,头戴一顶狐皮毡帽,全身裹在一袭羊皮长袍里。他的手臂上此刻栖息着一只鹰,目光敏锐地注视着天边,搜寻猎物的踪迹。


Bikbolat 是当地硕果仅存的250名训鹰人之一。和祖祖辈辈们一样,他也在这片中亚大草原上磨练着“berkutchi”这门珍贵的技艺(“berkutchi”是哈萨克斯坦语,意思是“携鹰猎人”) ,延续着这项已长达6,000年之久的传统。成吉思汗和忽必烈都拥有成千上万只猎鹰,马克波罗记载了他们的狩猎远征。雌鹰是最称职的猎手,她们比雄鹰更具攻击性,身体也更庞大。


哈萨克族是巴彦乌列盖省的主要人口,19世纪中期的时候被俄罗斯帝国军队驱逐至此。训鹰人至今仍保留着已被现代社会淘汰的生活习惯,与严冬抗争,以毡房为营,训练老鹰,纵马狩猎。


猎人与鹰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由于鹰极其独立,所以需要在幼年就训练它们以培养信任。Bikbolat解释说,训练幼鹰更好,因为它们比较温顺,不会伤害孩子或羊群,但年龄稍大的鹰是更好的猎手,它们的本性如同杀手,可以放倒狼和狐狸。他告诉我,雌鹰是最好的猎手:它们不但攻击性更强,身体也比同类雄性大三分之一。


训鹰时间可长达数年,经过长达数年的训练后,鹰便辅助猎人执行捕猎任务。猎人骑在马上,鹰则骑在猎人左肩上。经验丰富的猎人和鹰之间非常有默契,攀在肩上的爪稍有动静,猎人即刻知道,鹰已寻到猎物的蛛丝马迹。


一些哈萨克猎人已经不再使用之前用来打野兔的俄罗斯来福枪,大部分狩猎任务都由鹰来进行,因为它们的视力是主人的八倍。鹰主要捕猎沙狐和土拔鼠,沙狐可以提供暖和的皮毛,土拔鼠的皮和肉也大有用场。能力出众的鹰还能捕到猫头鹰和狼,甚至雪豹。


狩猎任务多在冬天进行,这时候的鹰最精干,也最饥饿。但我到达的时候是秋天,Bikbolat 看了看我们下方的草原后,摇摇头,说没有早雪,很难发现猎物的踪迹。这不是狩猎的理想季节。但是,为了让鹰保持平静和警惕性,他在坡下方放置了一些肉,然后摘掉鹰在休息时戴上的眼罩。鹰瞥了我们一眼,就迅速从 Bikbolat 戴着手套的手上飞走,犹如训练有素的刺客,找到并叼起了肉。


每年9月,本地的主城乌列盖(Olgii)都会举办大型训鹰节,吸引了大批猎人前来争夺现金大奖。除了展示训鹰技能外,人们还会参加传统的哈萨克比赛,如“kokbar”:猎人将羊皮或狐皮用作绳索,骑在马背上拔河;“tenge alu”:猎人从马背上拾起散落在地上的物品,但不能从马上跌落下来。


显然,这是一片男人的天下,但女性也会在“kyz kuu”比赛中展示她们精湛的骑术。这是一个男女追逐的赛项。如果男人获胜,女人将献吻,但如未在终点线之前追上女人,女人将转身追逐男人,挥舞着手中的鞭子去捆绑男人,令场边的观众捧腹不已。


然而,这些古老的传统即将消失。近年来,蒙古土地上的过度放牧意味着能够捕猎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少,游客的到来给哈萨克的野生动物保护带来压力。Bikbolat说,随着越来越多的哈萨克家庭将孩子送到城市工作,补贴畜牧收入,捕猎已不再是生存的必要技能。


猎人在冬季穿戴的斗篷、毡帽和其它衣物仍由动物皮毛制成。鹰获得的待遇极其尊贵,10年后被放回大自然。更重要的是,berkutchi对于哈萨克年青人来说是一种交接仪式,因为这种高度专业的训练鹰、与鹰为伴的本领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Bikbolat的家族有12代人都在训鹰,这是整个家族引以为傲的资本。


训鹰人过着远离尘嚣的生活。Bikbolat给我讲了一句哈萨克谚语,这句谚语总结阿尔泰野地猎人生活:“骏马与猛禽是哈萨克族人双翼。”


从他饱经沧桑的脸上,我看到了一种对同伴、对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对身边被他称之为家园的荒芜而不乏美丽的景象所怀有的敬畏之情。


谢选骏指出:英国人善于伪造历史,大言不惭地宣传“蒙古国6,000年的传统”,其实我都没有同意过蒙古独立,而蒙古到底算不算独立国家,现在还有分歧。至于说到历史,别说蒙古国没有6000年,就是蒙古人也没有6000年。


网文《蒙古人》报道:


蒙古人是东亚及中亚的主要民族之一,有时简称蒙族,主要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及蒙古国。全球蒙古族人口约为一千万人,其中六百万人居住在中国大陆境内,其余的分布于蒙古国以及俄罗斯。于中国大陆的蒙古族人主要居住于内蒙古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另外东北三省也有大量分布,而在俄罗斯的则主要居住于布里亚特和卡尔梅克。到近代19世纪末以后,由于“民族”一词的含义引入,“蒙古族”便就取代“蒙古人”成为这一族群的正式名称。


蒙古族所说的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现代蒙古人的祖先称为原始蒙古人,在经过与突厥族等混合后,形成今天的蒙古族。

蒙古人是由古代众多的游牧民族组成的,主体是讲蒙古语的部落,其远祖为原始蒙古人,历史可追溯到匈奴和东胡。因为长期与突厥民族同居在中亚草原上,成为后世蒙古人的两大先祖。

东胡被匈奴单于冒顿击败后,被并入匈奴之中,其部众退居乌桓山和鲜卑山,分为乌桓和鲜卑二族。乌桓在被曹操征伐之后衰落,鲜卑一族崛起,在西晋晋武帝时代,鲜卑主要分为段部、慕容部、拓跋部、乞伏部、秃发部、宇文部鲜卑部和拓跋部的别支柔然等。其中柔然与北魏拓跋氏多次交战。柔然被突厥系民族击败后,分为南北两支。柔然的南支逃到辽河上游,成为小部分契丹人的宗源。北支逃到雅布洛诺夫山脉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地区,是蒙兀室韦的祖先之一。《旧唐书》有“蒙兀室韦”,“蒙兀” 与“蒙古”是同名异译。


北宋时,在蒙古高原上的突厥系民族的统治逐渐衰落,居住于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俄罗斯联邦赤塔州和蒙古国东方省地区的室韦部落,包括居住于额尔古纳河东岸(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的成吉思汗祖先的蒙兀室韦诸部,开始西迁至蒙古高原内部,号黑鞑靼。漠北诸部中,黄金家族来自室韦诸部,是成吉思汗家族的嫡系后裔。室韦诸部在突厥语中称作鞑靼。契丹征服鞑靼后,黑鞑靼自号尼伦部。


13世纪初,合不勒汗(铁木真曾祖)统一尼伦各部,建立蒙兀国,其子孙于伊朗建立的政权旭列兀汗国,原意为部众,后转有国家之意。铁木真(成吉思汗)所领导名为蒙古的集团迅速崛起,统一了漠北各部落,蒙古一词成为各部的共同名称[10],1206年即位成为成吉思汗,而蒙古大汗则成为蒙古民族君主的称号。西部蒙古诸部,则是突厥或被突厥化的部落。他清楚唯有透过对外征战,才能让彼此敌对的游牧民族团结一致,因此他们走上对外征讨的旅程。


13世纪末,成吉思汗及其血胤再欧亚大陆急速扩张,实现了人类史上最大的版图,蒙古的出现串连起了中国、印度、中东和地中海文明圈。此时蒙古族多被称为鞑靼,在俄罗斯亦有鞑靼的桎梏的说法,加深了世界对于蒙古人可怕的印象。


14世纪中叶,明朝建立,元廷退居漠北,元朝结束。同时,在中亚及新疆的突厥化蒙古人逐渐伊斯兰化,并失去蒙古特性。明朝时,将蒙古高原的东、西蒙古分称为鞑靼和瓦剌。明末,后金崛起,漠南蒙古诸部逐渐臣服于后金政权。终清一代,内属蒙古被清廷所信赖和依仗。蒙古王公与清朝皇族之间的满蒙联姻政策被历代清帝忠实的执行,并形成制度化的联姻。18世纪,中国西北地区的准噶尔汗国随着清军的准噶尔之役而被消灭。清廷彻底征服漠北蒙古,自此东亚的蒙古领地尽归清廷管辖。与此同时,在中国西北地区,除了伊斯兰化、突厥化的蒙兀儿人外,有多个被称为蒙古回回和蒙回的——皈依伊斯兰教的蒙古族群,他们仍保留蒙古习俗,使用蒙古语族的方言。


清朝灭亡后,外蒙古独立,成立新的民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回回在民族认定时,或划入回族,或成为新的民族。譬如,东乡回成为东乡族,与他类似的有保安族。


语言

蒙古族传统上使用蒙古语。今亦有蒙古族使用汉语或俄语等。


蒙古族分布


蒙古人在今天的聚居区。位于俄罗斯西南方的一块是卡尔梅克人。外围橙色的轮廓是蒙古帝国鼎盛时的疆域。

中国境内分布

蒙古族主要分布于现今中国境内,有约5,981,840人(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蒙古族聚居区主要分布于华北和中国东北地区,其中内蒙古自治区为蒙古族集中地,蒙古族在中国其他省份均有分布,其人口在少数民族中占有较大比重。鄂温克族(2万7千人)和土族(24万人)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人的分支。


蒙古国的总人口大约有300万人(2014年),其中80%是喀尔喀蒙古人。蒙古国97%以上的人口属于蒙古族,接近50%的人口都集中在首都乌兰巴托。


谢选骏指出:满打满算,蒙古人的历史不过千年之久。但英国人善于伪造历史,让蒙古人的历史比中国人还长,这样就给了他们独立的本钱。英国人善于伪造历史,所以能够建立大英帝国;然后再通过“对于经过伪造的历史的进一步‘研究’”,可以写成汤因比那样的《历史研究》,鼓吹西方文明的长生不老。

2021年1月26日星期二

谢选骏:一窍不通的“中共天下主义”

《中共“野蛮崛起”时代的“天下主义”》2021-01-25 上报)报道:


中国的纳粹化,首先是知识界的纳粹化。思想的毒害比单个官员的贪腐后果更严重。(汤森路透)


余杰评论文章:二〇〇八年之后,中国告别“韧性威权”时代,进入“野蛮崛起”时代。在观念秩序场域,民主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经过官方残酷打压几乎销声匿迹,成为潜流;老左派、新左派、民主主义、民粹主义和新儒家等思潮则与新的官方意识形态“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思想)合流,成为一种反人类、极端邪恶的“天下主义”——其代表人物及观点,仅举三例加以说明:刘小枫之“新国父论”、汪晖之“多元一体论”和施展之“枢纽论”。


曾发明“文化基督徒”这一称谓并组织翻译大量西方基督教和政治哲学经典的学者刘小枫,过去被视为自由主义阵营之一员。在习近平时代,刘小枫摇身一变成为新纳粹,是当代知识人华丽转身、卖与帝王家的典型个案。


毛泽东是华盛顿加林肯的“新国父”?


刘小枫认为,毛泽东如同华盛顿一样,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清除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又如同林肯一样,以韩战奠定中国的“大国”地位,所以毛泽东是华盛顿加林肯的“新国父”。刘小枫的“新国父”论述,让误以为他是自由主义者或基督教文化持灯人的读者瞠目结舌。其实,从其人生及思想脉络来看,也是一种必然——他在二十年前就提出“毛子”之说,将毛泽东与孔子相提并论。


刘小枫的“变脸”,乃是回归其最本真的自我。他在西方谋求大学教职失败,对西方产生舍勒式的怨恨;正如高行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心理严重受挫的北岛不再相信未来,一边咒骂纽约地铁的肮髒,一边回中国接受小朋友为其佩戴红领巾。刘小枫宣扬古典教育,但他从未洞悉希腊和希伯来的“求真”和“求善”意志,他热衷的以施密特为代表的德国现代极权主义。


刘小枫无法靠自己发明的理论撬动历史,他口口声声反对西方却还是要拿西方理论来“师夷长技以制夷”——“国父”的概念来自西方,他对毛泽东政治合法性的肯定,无非是当年德国法学家和政治哲学家施密特对希特勒统治合法性的肯定的翻版,日光之下无新事。如何评价毛,决定著中国未来的路怎么走,评论人夏寒在《“国父”何以成为问题?》一文中指出:


刘小枫清楚地知道,对毛的评价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历史人物评价,一部分中国人把毛视为魔鬼,一部分则视为神明,这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战。这种精神内战也并非宗教与政治分离之后,两种宗教精神之间无关紧要的争战,它所涉及的是两种政制精神的对决。


一部分中国人把毛视为魔鬼,一部分则视为神明,这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战。(汤森路透)


中共统治出现危机,其表现之一是其历史叙事难以自圆其说。刘小枫意识到历史教育的失败,在《新史学、帝国兴衰与古典教育》一文中对美国“新清史”及日本“全球史”及“东亚史”发起猛烈攻击。“新清史”倡导者是美国研究东亚和内亚史的史学家,“强调清帝国与众不同的满洲元素及其独特性质,倾向于把清王朝描绘为一个有意识的多民族帝国”。日本学者平野聪在《大清帝国与中华的混迷》一书中进一步发扬“新清史”的思路,认为大清帝国不是“中国”,应称之为藏传佛教的“内亚帝国”。对于这些“异端邪说”,刘小枫以姚文元批判吴晗《海瑞罢官》的诛心笔法写道:“日本讲谈社世界史的写作主旨是……重新思考世界史的兴衰,为日本的出路寻找历史的内在动能。引进这套世界史的台湾八旗文化出版公司则不讳言,其目的是要让所谓‘台湾史’成为一个‘全球史’概念,培植‘新一代台湾人’产生‘渴望融入世界’的愿望——‘全球史’成了‘台独’政治行动的工具。”日本和台湾思想界的脉动以及两地之互动,预示中国将不再是历史的垄断者。刘小枫深知,如何叙述历史即意味著如何定义自我,而这一切取决于你背后是什么样的观念秩序,他对“精神污染”和“史学反叛”比习近平还要紧张。


汪晖缴给党国的一张投名状


被奉为新左派盟主的汪晖,当然看不起刘小枫的“投诚”,他的比刘小枫更晦涩的文字,让读不懂的大学生为之迷狂,这是学术界最荒诞的“皇帝的新衣”。不过,当论及关键的政治议题,为了让“今上”及其身边的人能读懂,他也会用“雅俗共赏”、简洁流畅的文风来表达,比如二〇〇八年发表的《东方主义、民族区域自治与尊严政治》一文。


汪晖的这篇数万字的长文,针对“二〇〇八年三月十四日在拉萨、四川阿坝、青海藏区和甘肃藏区同步发生了骚乱……与此同时,奥运火炬在全球的传递刚刚展开,就在巴黎、伦敦、三藩市等西方城市遭到流亡的藏人集团和西方藏独运动的严重阻挠”等事件有感而发。为了捍卫奥运圣火之神圣不可侵犯,为了捍卫中国对西藏主权之神圣不可侵犯,汪晖夜以继日写出这篇反击西方舆论的战斗檄文,也是缴给党国的一张投名状。


汪晖的文章比胡锡进有“真材实料”,他知道引用萨义德的“东方主义”。他认为,西方政治家和民众支持“藏独”有三个原因:首先是西方有关西藏的知识深深地植根于他们的东方主义知识之中,至今没有清理。其次是特定政治力量对于舆论的操纵和政治行动的组织。第三是对于西藏的同情混杂著对中国、尤其是经济上迅速崛起而政治制度极为不同的中国的顾虑、恐惧、排斥和反感。“这三个方面不仅与民族主义相关,而且更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冷战的历史和全球化的不平等状态相关。”如果萨义德知道其理论被如此谬种流传地误用,一定会伤心欲绝——因为西藏人的处境比巴勒斯坦人的处境糟糕得多。萨义德曾作秀式地到巴以边境抗议并向以色列警察扔石头,如果他到拉萨抗议并向中国警察扔石头,后果将如何呢?


汪晖的文章通篇历数中国对西藏的大笔投资、今日西藏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昔日西藏的贫穷和“奴隶制”,谴责西方对西藏的同情和支持——“‘西藏独立’问题完全是近代殖民主义的产物”。然而,若按照此一思路,“中国独立”岂不也是近代殖民主义的产物?


汪晖的创新乃是提出“多元一体”之概念,为中共的民族政策提供合法性和合理性解释。汪晖强调:“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汲取了传统中国的历史资源,但也是全新的创造……从孙文到中国共产党,他们都曾在民族平等的原则下追随列宁的民族自决理论,但后来以不同的方式寻找适合中国的制度安排,试图超越民族主义的政治模式。”看似新颖,却还是新瓶装旧酒:“费孝通所说的‘一体’是指‘中华民族’,它不但是指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在的民族实体,而且也是指在近百年与西方列强的对抗中,转变为一个自觉的民族的政治实体。”这里的常识性硬伤比比皆是,可见这位被新左派神化的大师跟被徐晓东打得遍地找牙的功夫大师一样虚有其表:“中华民族”明明是梁启超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流亡日本期间阅读日本翻译的西方现代民主主义理论后发明的新概念,哪里经过“数千年的历史过程”?藏人、维吾尔人、蒙古人以及若干被中国强行统治的少数族裔,各有其历史和政治传统,跟“内地”截然不同——汪晖不是刚刚在文章中批判西藏的“奴隶制”和神权统治吗?


“中华民族”明明是梁启超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流亡日本期间阅读日本翻译的西方现代民主主义理论后发明的新概念,哪里经过“数千年的历史过程”?


在文章末尾,汪晖露出其政治野心——这是一篇精心撰写的奏折,是写给中南海主人读的:“在民族冲突频繁的世界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多族群共存状态最值得我们珍视。探讨中国社会‘多元一体’现象,回顾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政策,就是要探讨多样性与一体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我提出超越民族主义知识的问题,是因为只有超越这种知识的限制,才能发掘古典的和现代的智慧,为一种以多样性为前提的平等政治提供理论资源和实践的可能性。”在汪晖眼中,不会有自焚抗议的藏人和在纳粹集中营升级版的“再教育营”中被折磨致死的维吾尔人,他们是“多元一体”秩序必要的牺牲品,不愿与中国“一体”即使死路一条,如同希特勒眼中的犹太人一样。


与刘小枫和汪晖及其理论相比,施展及其《枢纽:三千年的中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小得多,却更加危险,因为其具有七步追魂之剧毒。刘小枫和汪晖发出的是过气人物的哀鸣,施展是任教于外交学院的年轻一辈学者,以砖头一样厚的《枢纽》展示出新发于硎的观念发明和整合能力,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充分的批判。


施展以学术包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施展以“枢纽”这个词语及观念来定义中国:“中国的体量决定了,它天然是个世界历史民族。”对“何谓中国”这一问题,他企图“在规范性意义上”给出回答:“作为体系的中国,仿若世界海-陆秩序的全息缩影,通过历史的演化与现代的整合,凝为多元一体的共同体,并以其超大规模而获得足够的动能,打通内、外两重秩序,将人类秩序联为一体。”颇有毛泽东之气魄,只需要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改为“数风流国家,还看今朝”。


当“新清史学派”及东亚史、全球史论者,以及刘仲敬等人以“内亚”解构中国之际,施展反向而行,扩大中国传统的天下秩序,将草原和海洋也纳入其中,陆上的长城和海上的锁国仿佛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中国的天下俨然是世界的天下。为此,施展不惜挑战传统史学中的正统观念及汉族中心主义,比如论及宋辽分治时代时,他指出“大辽从帝国气魄上,相对于转向内向的大宋而言,更像是大唐帝国的继承人”、大辽的首都南京析津府(北京)“为当时整个东亚世界的首都”。这一论述与陈寅恪的“华夏民族文化,历千年之演变,造极于赵宋之世”大异其趣。施展对辽的肯定,绝不是认同辽之“非中国”特性,而是以更强势的中国论述将辽“中国化”。他的变通乃至突破,乃是为了建构更庞大的中国——辽是中国,西夏是中国,金是中国,蒙古也是中国。这种“中国式逻辑”就是:如果你足够强大,无论你是什么族裔,你都可以被承认为正统,但前提是你必须被定义为“中国”,也就是你必须代表“中国”。


施展的“枢纽论”,是以学术包装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菁英版的《厉害了,我的国》。他在书中探讨的是大历史,更是中国如何“在实力、理想、制度三个层面完成自己的世界主义转型”。尽管他也使用“自由”、“宪制”等基督教文明和清教徒观念秩序中的术语,但并不意味著他认同中国应当接受基督教文明——反之,他宣称,美国若要“消化”中国的挑战,必须“改变自己的文明样式,改变自己的政治存在方式”。换言之,美国必须“中国化”才能在中国掌控的世界秩序中获得一席存身之地。中国跃升为罗马,降格为迦太基的美国必须听中国之号令。


施展在使用“自由”、“宪制”这些术语时,是以中国秩序、中国利益(共产党的统治及共产党的利益)为前提,“中国经济崛起对世界秩序的冲击以及对中国自身的改造,带来了普遍性宪制展开的可能”、“归根结底,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历史民族,决定了,世界的自由将以中国的自由为前提”。他使用“自由”和“宪制”这些光明的术语只是虚晃一枪,他欣赏的是“法权”这个毛泽东和施密特用过的术语,这句话是其观念秩序的风暴眼:“今天,实现了经济崛起的中国,已经在用自己的力量深刻影响著世界法权。中国如何看待自己,将在深刻的意义上,决定世界如何向前演化。”中国的权力意志不受固有国界之限制,其“硬实力”摧枯拉朽,“挡我者死”。


施展使用“自由”和“宪制”这些光明的术语只是虚晃一枪,他欣赏的是“法权”这个毛泽东和施密特用过的术语。(汤森路透)


重写历史的目的是控制未来。如此步步为营、铿锵有力的论述,绝非普通“小粉红”可比拟。它让人联想到希特勒的《我的奋斗》(《枢纽》更适宜的名字是《中国之奋斗》,比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诱人得多)。施展的《枢纽》是一本堪比纳粹思想旗手阿佛烈·罗森堡(Alfred Rosenberg)的《二十世纪的神话》的理论杰作:《二十世纪的神话》是《我的奋斗》之前传,罗森堡的理论为纳粹屠杀犹太人和争夺神圣空间提供了正当性与合理性。施展似乎实现了罗森堡在踏上绞刑架前的誓言:“思想上的伟大变革往往需要好几代的时间才能顺利完成。即便我方如今已经死气沉沉,但有朝一日还是会东山再起。”单单将“我方”由德国改成中国就大功告成。


中国的纳粹化,首先是知识界的纳粹化。思想的毒害比单个官员的贪腐后果更严重。罗森堡在一九三六年的日记中写道:“至少有一件事是我满意的,我已经贡献了一己之力,把犹太人的背叛之举给揭发出来了。”纳粹宣传部新闻处长汉斯·弗里切(Hans Fritzsche)在受审时说,罗森堡是“坐在被告席上的所有人中,罪孽最深重的”,而美国检察官罗伯·杰克逊(Robert H. Jackson)则称之为“‘优等民族’思想上的大祭司”——施展、刘小枫、汪晖都在处心积虑地争夺这顶光芒四射的冠冕,他们坚信“东方必胜”,一点也不担心像罗森堡那样被送上审判席和绞刑架。在思想观念的战场上,胡锡进、司马南只是龇牙咧嘴的战狼,施展、刘小枫、汪晖才是猛虎,至少他们自认为是猛虎。笔是可以杀人的,笔更可以当成魔笛吹,将千百万人赶上战场作为炮灰。他们心中的“优等民族”,不是雅利安人或日耳曼人,而是子虚乌有的“中华民族”;他们心中的“天下帝国”,不是德意志第三帝国,而是比之更伟大的“中华帝国”。


※作者为美籍华文作家,历史学者,人权捍卫者。蒙古族,出身蜀国,求学北京,自2012年之后移居美国。多次入选百名最具影响力的华人知识分子名单,曾荣获美国公民勇气奖、亚洲出版协会最佳评论奖、北美台湾人教授协会廖述宗教授纪念奖金等。主要著作有《刘晓波传》、《一九二七:民国之死》、《一九二七:共和崩溃》、《颠倒的民国》、《中国乃敌国也》、《今生不做中国人》等。


谢选骏指出:《中共“野蛮崛起”时代的“天下主义”》是个一窍不通的标题,因为,“中共”与“天下主义”不可兼容也。这是因为,共产党西方中心论者,以马克思为祖宗;天下主义是中国思想,以天地人为归宿——岂可相提并论哉。而我认为,作者之所以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因为他在质地上也是一个西方中心论者,和共产党一样,都是精神洋奴、文化买办。《中共“野蛮崛起”时代的“天下主义”》可以休矣。

2021年1月25日星期一

谢选骏:玛雅文明前车之鉴

网文《在偏远的亚马逊森林中发现了“古代人的西斯廷教堂”》(2020-11-30》报道:


一万两千年前的冰河时期,成千上万的悬崖壁画为人类和动物提供了亮光——在亚马逊雨林中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史前岩画收藏之一。


考古学家被誉为“古代的西斯廷教堂”,发现了成千上万的动物和人类画作,这些画作可追溯到12500年前,横跨悬崖面,遍布哥伦比亚近八英里。


他们的约会日期部分基于他们对现已灭绝的冰河世纪动物的描述,例如乳齿象,一种史前大象的亲戚,在北美至少已有12,000年没有漫游过。那里也有灭绝的骆驼科动物palaeolama的图像,还有巨型树懒和冰河时代的马。


这些动物是有史以来最早到达亚马逊的人类所见和画过的。他们的照片瞥见了一个失落的古老文明。这就是绘画的巨大规模,将需要几代人来研究。


该发现是去年做出的,但直到12月将要上映的主要第4频道电视剧《丛林之谜:失落的亚马逊王国》的拍摄影片时,它一直是秘密的。


该遗址位于Serraníade la Lindosa,与Chiribiquete国家公园一起还发现了其他岩石艺术。纪录片的主持人,考古学家和探险家埃拉·沙玛希(Ella Al-Shamahi)对观察家说:“新站点太新了,他们甚至都没有给它起个名字。”


她谈到看到数千年前创建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图像的兴奋。该发现是由欧洲研究委员会资助的英裔哥伦比亚团队完成的。它的领导者是埃克塞特大学(Exeter University)考古学教授,亚马逊河和前哥伦布时期的历史学家,何塞·伊里亚特(JoséIriarte)。他说:“当您在那里时,您的情绪就会流淌……我们正在谈论数以万计的画作。记录它们将需要几代人的时间……您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一堵新的绘画墙。


“我们开始看到现已灭绝的动物。这些照片非常自然且制作精良,以至于我们毫不怀疑您正在看一匹马。那只冰河时代的马有着野性而沉重的面孔。它是如此详细,我们甚至可以看到马毛。令人着迷。”


图像包括鱼,海龟,蜥蜴和鸟类,以及跳舞和牵手的人等等。一个人戴着口罩,像只鸟,带有喙。


该地点是如此偏僻,以至于从圣何塞·德尔瓜维阿雷(SanJosédel Guaviare)驱车两个小时后,一群考古学家和电影摄制者步行了大约四个小时。


他们以某种方式避开了该地区最危险的居民。Al-Shamahi回忆说:“凯门鳄无处不在,我们的确用蛇保持了对我们的机智,”他回忆起一个巨大的丛林管理员——“美洲死亡率最高的蛇,死亡率高达80%”。他们别无选择,只能走过去,他们知道,如果他们遭到袭击,去医院的机会很小。她说:“您无处可去。”她补充说,但是看这些画值得“ 100%”。


正如纪录片所指出的,在经历了50年的内战之后,哥伦比亚是一片残破的土地,内战在Farc游击队与哥伦比亚政府之间肆虐,现在停战不前了。直到最近,发现这些画作的领土都完全禁止进入,仍然需要经过认真的谈判才能安全进入。


Al-Shamahi说:“当我们进入Farc领土时,正是我们中的一些人长期以来一直在尖叫。探索还没有结束。科学发现还没有结束,但是现在将在有争议或敌对的地方找到重大发现。”


这些画的大小各不相同。有许多手印,并且许多图像都是按比例绘制的,无论是几何形状,动物还是人。其他更大。


Al-Shamahi对其中许多人的身高感到震惊:“我身高5英尺10英寸,仰望着我的脖子。他们如何缩放那些墙?”


艾里亚特认为,答案在于绘画中木塔的描绘,包括从蹦极跳下的人物。


他补充说:“这些画有赤陶色。我们还发现了他们刮制而成的石片。”


考虑到这些画作是神圣的还是其他目的,他说:“很有趣的是,看到许多大型动物看上去都被举着胳膊的小矮人包围着,几乎崇拜这些动物。”


他观察到图像中包括树木和致幻植物,他补充说:“对于亚马孙人来说,像动物和植物这样的非人类都有灵魂,他们通过我们看到的仪式和萨满教义以合作或敌对的方式与人们交流和互动在摇滚艺术中。”


Al-Shamahi补充说:“最迷人的事情之一就是看到冰河时代的大型动物,因为那是时间的标志。我认为人们不会意识到亚马逊已经改变了外观。并非一直都是这种雨林。当您看这些画中的马或乳齿象牙时,它们当然不会生活在森林中。它们太大了。他们不仅提供一些最早的人何时画画的线索(这本身真是令人难以置信),而且还提供有关这一点可能看起来像什么的线索:更像是稀树草原。”


《科学家在玛雅废城水库中发现大量汞和藻类——玛雅文明或许是毁在了水污染》(2020年7月15日 综合新闻)报道: 


蒂卡尔是玛雅时代最强大的城邦之一,也是玛雅文明中最大的遗弃都市。美国科学家近日在《科学报告》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在蒂卡尔的水库中,发现了严重的汞和藻类污染,并推断这可能是玛雅文明消亡的原因之一。


玛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诞生于热带丛林的古代文明,主要分布在如今的墨西哥南部、萨尔瓦多西部和危地马拉、巴西、伯利兹、洪都拉斯等国家的丛林地区。不知是什么原因,繁华的玛雅文明仿佛一夜之间在美洲消失了,空留下成千上万座巨型石碑、神庙、宫殿和金字塔。玛雅文明为何会消亡?科学家们一直试图寻找答案,并根据考古发掘、壁画、玛雅象形文字等,提出了环境破坏和干旱、战争、疾病和瘟疫等可能的原因。汞和藻类污染的发现,为玛雅文明消亡提供了新的观点和论据。


原因一 人口增长造成 土地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


玛雅文明诞生于公元前10世纪,在公元300年到900年之间达到鼎盛时期,发展形成了数百座城邦。当时,在这片土地上,拥有密集的农业种植区,玛雅人主要以玉米为食,没有畜牧业,没有金属工具,从某种角度来讲,玛雅人的食物受气候变化影响大。

玛雅文明在公元800年以后开始出现衰落迹象,大量著名城邦的核心区被废弃,没有新的金字塔等高级建筑出现,也没有竖立起新的国王石碑,好像王族消失了、社会解体了,但是整体人口并没有减少。到公元900年以后,人口开始减少,很多著名城邦被完全废弃,淹没于丛林之中。


从考古现场发掘和研究资料可以看出,玛雅文明衰落的首要原因是人口增长造成的环境过度开发和破坏。玛雅衰落的种子在其全盛时期就已经播下。随着人口的增长,耕地面积扩大,那些不能持续保持合理收成的区域也被开垦出来。当作物产量下降,就会出现因食物不足造成的健康问题。这样的问题,在广大下层民众中尤其严重。


2018年,一项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据估算,在公元650年至800年间,有超过1100万人生活在危地马拉南部的这片土地上,是之前估计数字的好几倍。为了让当时的人们吃饱饭,一些地区95%的可用土地被用于种植,包括低地和沼泽地区,大部分湿地也被排干用于农业种植。


蒂卡尔地处玛雅世界的核心,位于如今的危地马拉佩腾地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家在对蒂卡尔的考察中发现,该地区人口众多且稠密,居住区并不是零星分布的,而是一个密集的聚集地,人口密度相当于现代我国的农村地区。在一些调查中发现,山坡上的梯田有种植痕迹,古代玛雅人试图将土地的边边角角都利用起来。


在城市中建造宏伟的金字塔和华丽的神殿、在广场上立起大量的石质纪念碑,都增加了玛雅人对森林资源的需求。建筑需要用木材做支架以及用木材运输石材,用石灰岩制造石灰膏的过程中也需要用木材做燃料。花粉研究展示了从玛雅人开始占用土地到公元1000年之间,热带雨林植物逐渐消失的过程,对土地的过度利用、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导致了土壤侵蚀、盐碱化、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


原因二持续大干旱导致 战争频发和社会动荡不安


当时的玛雅,平民家庭可能聚居在乡村地区,比如伯利兹西北地区就是这样的平民居住区。但上层社会的人士却更加奢华,王室家庭扩大并更加雄心勃勃,其他显贵宗族也欲分享权力。人口的增长和宗派之争引发暴力冲突不断增长。


2019年,美国地质调查局研究团队于《自然·人类行为》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论文称,他们分析了在纳兰霍发现的象形文字铭文,纳兰霍是当时威兹纳南部的一座玛雅城市。根据铭文记载,公元697年5月21日,威兹纳遭到第二次攻打并被焚毁。在焚烧事件后,威兹纳能被利用的土地大幅减少,与人口增长发生了严重的冲突。而干旱可能又对玛雅文明的衰落起到助推作用。


气候记录显示,在玛雅文明开始衰退的前一个世纪,玛雅地区的降水量相对较高,当时玛雅人口快速增长,作物收成也很喜人,城市发展处于全盛时期。但在公元900年前后遭受了近200年的持续干旱,每隔50年左右就发生一起极严重的旱灾,即公元760年、810年、860年和910年。其中后3次旱情发生时间与考古学家发现的玛雅主要城市被废弃的时间大体一致。每次大干旱的发生还会引发政权争斗,战争频发,社会变得动荡不安。虽然一些地区的玛雅人凭借着较多的地下水勉强度过了前两次危机,但在随后的第3次大干旱面前,他们再也无能为力了。伴随而来的农业减产、饥荒、死亡,使玛雅人被迫放弃繁荣的城邦,走向北部高地的热带雨林,寻找食物和避难所,没有离开的玛雅人已没有能力再恢复核心城邦昔日的繁荣与辉煌。


严重干旱造成卡拉克木等玛雅核心地区城邦的衰落。玛雅人过分依赖玉米,在气候变化或土地生产力发生波动时,玛雅整个社会都显得日益脆弱。有研究显示,在玛雅文明末期,即公元800年至950年,大部分森林已经被砍伐消失。那时的玛雅人没有畜牧业,野生动物是食物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森林的减少限制了野生动物的繁衍,甚至灭绝,这也导致玛雅人营养贫乏,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疾病。“玛雅遗址考古中,有肺结核和营养不良这样的慢性病证据,但还仅限于少量城邦。”


汞和藻类污染引发 健康问题和信任危机


来自《科学报告》杂志的最新研究发现,在蒂卡尔的四个中央水库中发现了大量有毒的汞和藻类,并通过地球化学分析发现,离城市宫殿和庙宇最近的两个水库中汞的含量极高且具有毒性。


研究人员将污染追溯到玛雅人用来装饰建筑物、陶土和其他物品的色素。在暴雨期间,颜料中的汞一直流到水库中,多年来沉积在水库底部的沉积物中。即使烧开了,饮用这样的水也会使人们生病。研究人员还发现,在距离较远的两个水库中,沉积物中的汞含量较低,但仍然具有毒性。“水库中汞和藻类毒性的新发现,对玛雅文明衰落来说,可能是雪上加霜。”


从目前的研究看来,玛雅文明的衰落是多种原因整合在一起造成的。在面对种种危机时,玛雅所崇尚的萨满式宗教的社会体制难以有效应对。玛雅国王的角色是尊贵的萨满,需要显示影响和沟通超自然的能力,解读宇宙的运行。毫无疑问,当土地生产力退化、人民的生活恶化时,国王却不能取悦众神降下雨水获得丰收,人民对国王的信任就会如科潘河谷山坡上的土壤一样迅速流失,玛雅平民可能会对国王的永恒正确性产生根本性怀疑。


“复杂社会拥有众多的专业人员,需要稳定有效的政府来管理,更需要来自农民的贡赋。当社会基石被动摇,整个上层建筑就会轰然倒塌。”


《缺水地域的文明》(《文摘报》2019年08月22日)报道:


  任何文明离不开水,人类的生活、生存、发展离不开水。


  但是不是缺水的地方文明就一定落后?不见得!


  到过希腊的人都明白,希腊的耕地面积很小,只有靠近雅典南部的地方有一些平原,面积也不大,再到北面就是一座座大山,河流很少,而且因为水流很快不能形成大面积水域。所以希腊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不仅资源不够,水也不够了。但是希腊前面是地中海,所以这就驱使他们向海外扩张、向海外发展。


  尼罗河除了上游看起来有一点像水乡,其余大部分地方两岸都是沙漠,都是裸露的岩石。迄今为止埃及90%以上的人口都生活在占其国土面积5%的尼罗河三角洲。尼罗河周围,特别是像阿斯旺这些地方,没有什么植被,大都是裸露的花岗岩石。


  这看起来是一些很不利的条件,但对古埃及人来说,对他们发现和利用石料就是很有利的条件。埃及的金字塔、神庙等就是用花岗岩建成的巨大建筑。


  同一个地理因素,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条件下,消极影响、积极影响可以相互转换。


《干旱缺水致使古文明衰亡——大马国民应革新用水思维》(2014年5月10日综合新闻)报道:


淡水、食物、空气是人类赖以维生的生命基础,三者缺一不可。因此,缺水意味着人类的生存面对危机,无水就等于生命死亡日子降临。


还有,从历史上来了解,全球气候异常所造的严重干旱或土壤沙漠化等问题,在历史上也造成许多人类古文明和远古生物因此而走向衰败、灭亡。

 

干旱缺水使古文明消亡


这包括位于今天中国新疆罗布泊西北岸,古代丝绸之路的楼兰古国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哈拉帕文明)、中美洲墨西哥玛雅文明、中东古巴比伦文明、柬埔寨古都吴哥文明、古罗马帝国文明,以及全球其它古文明等,由强盛一时逐渐走向没落、衰败、最终灭亡消失,无论有剩下历史建筑遗迹或者没留下任何遗迹都好,根据研究显示,世界上许多古文明的消亡其实与当时地球气候异常导致生存环境趋向恶劣,尤其是特大干旱缺水问题有密切关系。


然而,纵观目前全球人类浪费水资源的各种不良行为和负面态度,却普遍见于全球各国各地。


无论是东方或西方,南方或北方,也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每日出现浪费水资源,缺乏危机感的无动于衷情况,简直是罄竹难书。


全球普遍浪费谈水资源


浪费淡水资源(尤其是自来水资源)的情况,大体上可分成三个层面,即政府当局对于淡水资源的管理效率问题、工商业领域和社会活动的用水问题、民间(个人与家庭)的用水问题。


马来西亚是一个四季皆夏的赤道国家,常年雨水充沛,天然资源丰富,而且也没重大自然灾害破坏影响,可谓得天独厚。


马来西亚分为西马(马来半岛)和东马(沙巴、砂拉越),中间被一个大大的南中国海隔开,无论是西马还是东马,一年十二个月的中间几个月份,算是属于相对少雨、高温炎热的干旱季节,尤其是人口相对密集和工商业蓬勃的西马的西海岸局部地区,偶尔会因天空无云连续多月放晴而无降雨或降雨量少,以至于蓄水库的原水量大减,影响自来水正常供应,而必须采取局部地区暂时性断水或轮流分配的水供管制措施。


不过,无论如何,好像上述的缺水情况是属于旱季的过渡期,还不至于到大旱灾的最糟糕情况,一旦挨过了几个月等候风向转变,天空出现雨云而偶有阵雨,蓄水库的储水量从危险水平增加到正常水平的时候,自来水水供将可基本回复正常,这样一来,局部缺水的旱情就可得到缓解,度过各个领域所面对的生活用水需求之困难和窘境。


政府和人民没有从缺水吸取教训


可是,大家也发现一个人性弱点情况,政府当局和许多人民其实并没从缺水的吃紧境况中吸取多大的教训,在时过境迁之后又故态复萌,不把之前所面对的缺水苦境当成一回事,没加以严正看待,自我检讨,继续做出各种浪费水资源行为,等到有一天干旱无雨或少雨而致缺水情况重临时,大家才来感到事态严重,怨天尤人。


政府(不论是国阵或者民联)有关当局(管理水务资源的责任机关)、工商农业领域、社会机构、广大国民,是时候来一次集体性的关于谨慎管理水务,爱护珍贵水资源,并在平时树立正确用水的自我思维革新,改正浪费水资源,不懂得(或是懂得道理却固执己见)节约用水的坏习惯。


可节省70%用水量


根据研究显示,只要我们愿意改正浪费用水的陋习,坚持节约用水的良好生活理念,就可以取得节省大约70%用水量,就可以在全国达到贮存到大量淡水资源,保障全体马来西亚国民和居民的集体用水的权益。


思想决定个人待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水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和大地万物赖以为生的恩赐,因此,在提醒人类社会要更加珍惜地球水资源,鼓励精明用水,懂得节约用水和其它地球资源方面,大力推动思想革新是至关重要的。


至于个人方面,无论是个人本身,还是家庭、企业、社会机构、单位、国家管理者,都应该首先在个人思想上自我再提升,让自己具备进步和积极的思想。


把自己提升到一个向公众示范的良师益友的导师身份,通过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树立良好榜样的方式,激励其他人跟随改变思想、态度、行动,通过群策群力的集体努力,大家一起来爱护水资源,精明和节约用水。


如此一来,地球母亲提供的淡水,就得以让大家共同受惠而让生命得以生生不息繁衍下去,地球也才会因拥有淡水资源而继续生机勃勃,显现出万物生命存在于这个蔚蓝美丽行星的崇高意义。


浪费谈水资源的因素


马来西亚国民(这包括水资源管理者)浪费淡水资源的活生生例子比比皆是,而主要因素包括下列:


(一)错误金钱观:许多人对于用水的态度是以金钱观为出发点,我用水有付水费,因此,我想用多少水就用多少水,反正我付得起用水费,别人不能指责我浪费水。


事实上,淡水资源是上天(大自然界)赐给地球万物(包括所有的动植物)的免费恩物,这让人类得以维生,而水费是付给处理和输送淡水资源的责任委托机构—例如当地的水务公司/官联公司。


那是因为这些水务公司/官联公司负责把生水(原水)进行净化、消毒等处理程序,变成可让大家安全食用或使用的自来水或者瓶装水,因此,用水者是消费人。


纵观处理生水工作牵涉一系列程序,这些程序需要成本开销。所以,用户/消费人缴付的水费其实为购水费,这笔购水费不能当着是付给上天(大自然界)的,因此,在用水方面人类不能任意妄为,以为付给了水费就大过天,这是极度的认知错误,也是一种人类狂妄自大的无知与自私心态。


(二)自私利益观:这可常见于经营各类生意领域中。


由于个人脑海中秉持错误的利益至上思想,奉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利己主义,因此,把水当着一种生财工具,而没有思考水资源存在的实际意义。


比如说,工厂把废水、污水、黑水、或毒水直接排入河流或海洋中,眼不见为净,而不理会水源污染所将引发的连锁性生态环境危机,例如废水污染了淡水河流,这河流的淡水将难以被当局用来进行净水处理,这无形中就减少淡水资源的来源,引发水供危机,谁将受害呢?受害者其实包括工厂业者本身!


还有,海洋因毒水污染,海洋生物中毒的话,毒素累积于鱼虾海产体内,人类吃了这些污染海产之后也将面对中毒、癌变风险,谁将受害?受害者其实包括污染海洋者自己和其亲友!


(三)天会下雨观:很多人都认为,马来西亚是一个风调雨顺国度,高温但多雨,自以为水资源不会枯竭,国民普遍上缺乏应对灾难可能随时来临的危机意识。因此,很多人不担心无雨无水可用,心想这个星期若三、五天不下雨,热如烤炉不打紧,一个星期后也将会降雨,总之,久旱逢甘露,老天准会降雨滋润大地的。


可是,很多人却没认真仔细想一想,如今地球已经进入人类世纪时代,全球总人口激增到超过70亿人,人类各种以利益为中心的频繁活动,已经影响到地球气候,旱涝等气候异常情况在世界各处涌现,因此,马来西亚的风调雨顺情况将能持续到几时?


(四)养尊处优官僚心态:很多居民都投诉说社区上“水压不足,没水可用”等诸多问题。


这很可能牵涉包括输水管漏水却无人理会的“无收益水”等种种管理不善问题。举例说,大家都知道原水(生水)在经过净化清洁程序处理之后,必须通过大大小小水管把洁净水输往目标地(自来水消费者)。目前,大小水管有些是安置在地面上,有些是掩埋在地底下。


如果水管破裂的话,自来水自然会泄漏,尤其是老旧水管破裂问题相当常见,而且,输水管一旦破裂,也会影响输水的原本正常水压,水压不足自然会影响输水效率。


民众经常投诉指某某处的水管破裂没人去理会,即使通知了当局多次,也未见当局派人前往修理。


很多民众批评,这是一种不认真做事的官僚心态,责任官员/单位人员平时养尊处优习惯了,对水管漏水问题“多见不怪”,不即刻想方设法采取补救行动,以至于水管长时间在漏水而导致淡水资源白白浪费掉。


对于民间的众多投诉和批评,有关当局应从积极角度来加以看待,加快提升管理效率步伐,改正现存或潜在弱点,做好水源开发、管理、输送、再循环使用等环保措施。


(五)缺乏公民责任,环保意识低落:在马来西亚,国民环保意识还有待加强,许多人误以为保护环境不重要,而且,很多人也误以为保护环境的责任不在于个人,并指望政府当局、环保组织去做保护环境的努力。比如说,很多人都有乱丢垃圾的不良行为,把垃圾随手扔进河里,可是,脑海里却不想想垃圾堵塞河流将造成水灾,垃圾也将污染河水的问题。这其实也是一种缺乏公民责任的负面心态在作祟。


还有,环保课题经常被某些政客歪曲成为一种政治课题,利用保护环境议题攻击政敌。这样一来,就让许多人民误以为环保议题是政治问题,而非公民义务和责任,凡事与政党政治挂钩的结果,公民本身的国民义务观和责任感没获得正确再教育,于是,很多国民显得越来越缺乏社会责任感,凡事推卸给他人,自己却不履行国民义务。


其实,环保努力需要政治意愿来加以推动,不过,这种推动环保的政治意愿首先应建立在正确的政治道德立场上,而非假借政治手段来捞取政治利益或推卸政治责任,转移本身失责的焦点。因此,懂得明辨是非,愿意自动自发履行公民义务的公民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从政者应该扮演积极启迪民智的角色,而非借机会来误导人民,不分青红皂白讨好那些无理取闹的自私民众,尤其是政客的“为反对而反对”的政治手段很要不得。


《中国文明的地理摇篮》(2020-12-19 中国经营报)报道:


欲了解中国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就要先了解中国以外的其他文明中心。全世界公认人类文明有四大起源中心,即尼罗河下游地区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古两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河中游(位于今巴基斯坦)文明及中国古代文明,其中三个分布于地中海东岸及南亚北部,只有古代中国文明位于东亚。


中国文明以外三个古代文明的生长发展地域,与东亚大陆比较,相似点是均处于水量充沛的河流两侧,适宜原始农业开发,原始人类以较少的投入,便能获得最低限度赖以为生的生活资料。而其优于东亚大陆之处是气候炎热,没有严冬,对于原始人类来说生存成本较低。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与印度河中游的周边,均为大片缺水的荒漠,使得这些文明中心呈现绿洲农业文明的景象,人口与经济规模均远小于东亚大陆。


在文明自身发展内在动力以外,不同文明间的相互交流,是经济文化成长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尼罗河下游的古埃及文明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相距较近,自古便有一定的联系。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化与西亚相距也不远,古人可循海道往来于波斯湾与印度河口之间,考古发现已证明,古印度河文明与西亚古文明彼此亦有来往。


作为东亚古文明起源地的中国黄河、长江流域,从大尺度地理看,远离其他三个文明起源中心,从中国前往那些地方需要经过漫长的海路或陆路。这就意味着,东亚文明地理位置相对较为封闭,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中心的古代中国文明的交往对象,主要是周边地区。


打开地图看一下就可以发现,中国所在的东亚大陆虽然面向西太平洋(601099,股吧),但中国海岸并非直接连接着西太平洋的浩瀚大海,而是濒临大洋的几个边缘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与南海。这些边缘海以东,则是一连串岛屿,即所谓“第一岛链”,它们大致与东亚大陆的海岸线相向平行排列。从北往南数分别是:千岛群岛、日本列岛(北海道、九州、四国和本州等四个岛),下面是琉球即冲绳,再下面是中国台湾、吕宋列岛(菲律宾和巴拉望群岛)。


这些岛屿面积与东亚大陆相差悬殊,宜农区域与资源均十分有限。西太平洋岛弧以东是浩瀚无际的太平洋,在造船与航海业尚未发达起来的上古时代,各岛之间及各岛与东亚大陆之间相互交通极为不便,不利于人员往来、物质文化交流与知识传播,因而不足以支撑其独立发展成有世界影响的文明起源中心。


中国古代文明所处的东亚大陆,北部远离海洋,西太平洋带来的暖湿气流东南季风影响不到这里,自然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因纬度较高,严冬漫长,是草原、荒漠与森林相间之地,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是东北大兴安岭与西北阿勒泰山之间的蒙古高原,即俗称之大漠南北。由于地理条件不适于发展早期农业文明,这里的居民们发明了建造流动居所“庐帐”的技术,驯化了牛、羊、驼等食草动物,逐水草而居,以畜牧为业,兼营渔猎。这种流动的生活不利于从事技艺复杂的手工业。


以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的东亚大陆,四季分明,是降水充沛的宜农自然环境。上古居民能以较少的人力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土地承载能力不但远高于与之相邻的北部荒漠草原地区,也因其面积比尼罗河下游、两河流域与印度河中游的总和还要大,人口繁衍的速度远高于上述三个古代文明起源中心,形成规模巨大的“人口—经济”复合体。因此,以农耕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古代中国文明,是整个东亚经济与文化的中心,在东亚历史、文化成长的长河中,数千年来它都扮演着火车头的角色。


中国文明所处的东亚大陆的中西部,是沙漠—绿洲与高原(青藏高原)区,也是中国文明与印度文明的自然分割区。这里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自古人烟稀少。东亚大陆的南部,即华南至东南亚的邻接区,为山岭众多的地带,与黄河、长江下游地区相比,陆路交通相对不便。东南亚半岛以南的海中散布着数以千计的岛屿,即今印尼诸岛,在航海业尚未发达的远古时代,互相往来也不方便。所以说,虽然东亚大陆从地图上看,与欧洲、非洲相连,但本身因周围海洋、荒漠、高原与山岭的包围,独立发展起来的东亚文明,相对于其他三个文明中心而言,有很大的独特性。


谢选骏指出:中国虽然独特,却不能独善其身,因为现今世界全球一体了。玛雅文明和中国文明古代可能同源,是所谓的“中国-玛雅联合体”——玛雅文明最能成为中国的前车之鉴!

谢选骏:唐纳食人族开的饭店有人敢去吃吗



《美国唐纳大队事件:身处绝境,食物都吃完了该怎么办?》(2020-04-03 七追风)报道:


今天讲一个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悲剧,唐纳大队事件。

唐纳大队(Donner Party),又称作唐纳-瑞德大队(Donner-Reed Party)。让我们看一看,在最极端的环境下,人类为了生存下去,会做出什么选择。


19世纪的美国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西进运动”。移民们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不管是淘金发大财,还是在广阔的西部做个农场主,在媒体的不断宣传下,他们都毅然决然的出发了。


这次事件发生在1846年,此时的加利福尼亚淘金热还没有到来,移民还不算太多。人们都是沿着固定路线前进:在独立城集结出发,穿过大平原,之后翻过洛基山,绕过大盐湖,最后越过内华达山,就能到达加利福尼亚了。虽然这条路要走5个月的时间,但路上移民众多,大家可以互相帮衬,并没有太大的危险。


乔治·唐纳是伊利诺亚州的一个富裕农场主,他也带领全部家人,乘坐马车开始了移民之路。他们是1846年4月出发的,一个月之后赶到独立城,之后跟随浩浩荡荡的移民队伍出发了。刚开始并没有什么意外状况,毕竟这是比较安全的路线。


7月底,唐纳和家人走到了布里杰堡。在这里,移民们遇到了一个名叫西斯廷的著名探险家,他写了一本小册子,告诉移民有一条更近的路:直接朝正西方向,翻越大山,然后从大盐湖的南边沙漠穿过去,可以少走两百多英里的路。


如果按照原定路线,要先往西北走,再掉头往西南方向走,9月份才能到达目的地。如果按照西斯廷的新路线,就能更早到达加州了。西斯廷信誓旦旦的保证,如果有人选择走新路线,他会在路上接应他们,带着大家一起过去。


有了这样的保证,很多人心动了。包括唐纳在内,还有一名叫瑞德的活跃移民,决定走新路线。参加们这个队伍的,有六七个家庭,还有一些工人和单身汉,共有87人。大家看唐纳家庭富裕,而且年龄大,人缘也好,于是推选他当队长,带领大家前进。


这支规模不大的“唐纳大队”,充满希望的出发了。


然而,几天后他们来到了和西斯廷约好的地方,却没有见到这位专家。西斯廷只给他们留了一张纸条,鼓励唐纳大队继续前进。如果此时大家选择原路返回,用不了多久就能赶上大部队,安全到达加州。不过,这伙人倔强的认为,抄近路更好。


但是,越走他们越感觉辛苦。这条人迹罕至的道路十分难走,他们损失了很多牲畜和物资,还有车辆损毁。但是天性乐观的移民们,还是倔强的往前走——直到他们来到了萨瓦奇山脚下。


按照西斯廷的路线,下一步就是要穿越这里的山谷了。但是,本来应该出现的西斯廷,又一次留下了一封信。在信中,西斯廷告诉他们,前面的路非常难走,唐纳大队不一定能穿越,建议原地等待,西斯廷会回来接他们。


队伍中的瑞德骑快马追赶,先去和西斯廷见面。结果,几天后瑞德回来,告诉了大家一条坏消息:西斯廷不愿意来接他们了,只是站在高处给瑞德指了另一条“近路”。


怎么办?唐纳大队的人们,决定再一次相信专家的话,试一试新路。然而,这条近路也非常难走,大队伍用了整整半个月时间,才翻越萨瓦奇山。


一步错步步错,唐纳大队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了。紧接着,他们又开始穿越荒漠。没有足够的水和草料,连续几天的赶路,他们又损失了三十多头牛。而瑞德一家连大车都抛弃了,只剩下了一头牛。


走出荒漠的唐纳大队,心态都崩了……


为了最后一线希望,队伍派出了一个名叫桑顿的人,轻装前进,先去求援。此时的队伍中已经没有了团结,矛盾不断。瑞德在一次口角之中,刺死了一个人,只能丢下妻子和孩子,被队伍所驱逐。有老人因为跟不上队伍,彻底掉队了。还有人趁机杀死有钱的移民,抢夺财物……


本来的近路,却耽误了更多的时间。一直到10月份,他们才再一次踏上大路,到达内华达山脚下。


虽然迟到了,但只要翻越这座山,就能到达目的地。而现在他们没有时间了,冬天就要到来,一旦下雪,内华达山就无法翻越了。


万万没想到,1846年的大雪,来的更早一些。10月底,大雪开始纷纷扬扬的下起来,唐纳大队和赶回来救援的桑顿,开始分批次翻越内华达山。结果,大雪越来越大,就算他们放弃牛车徒步翻越,也是困难重重。在距离山顶还有四五英里的时候,精疲力竭的唐纳大队彻底放弃了,他们决定返回,回到山脚下特拉基湖的几间小木屋避难。


但是,他们缺衣少粮,只剩下了一些牲畜。如果牲畜也吃掉了,那就只能活活饿死。没有办法,唐纳大队开始派出一支支小队伍,试图翻越内华达山寻求救援。与此同时,被驱逐的瑞德已经赶到了萨特堡,并且想办法组织了救援队,带着食物企图救援唐纳大队——不过很可惜,风雪太大,他们无法翻越大山。


唐纳大队的处境越来越糟糕,又一支15人的小队伍出发了,试图寻求救援。结果,他们中途断粮,桑顿在路上也失踪了——更恐怖的是,断粮的小队伍,为了活下去,决定吃掉遇难者。


于是,看着有人冻死、有人饿死,大家开始吃掉他们……最后,他们终于翻越大山,来到了萨特堡。不过,15人的队伍走了一个月时间,只剩下了7个人。


得到消息的萨特堡居民,立刻组织了救援队,因为在山那边的小木屋里,还有很多人生死不明。2月18日,第一支救援队找到了这些小木屋,此时离15人小队出发求援,已经过去了两个月时间。


牛被吃完了,狗也被吃完了,有些人饿死了,但他们终于等来了救援。第一批救援队带来的食物有限,他们只好留下一部分物资,挑选了二十多个状态较好的人,先行带回萨特堡。剩余的人,等待下一批救援到来。


3月1日,瑞德带领的第二支救援队来了。然而,已经耗尽食物的人们,也开始食用遇难者了。瑞德带走了18个人,有13人幸存了下来……


之后,又有了第三支救援队,第四支救援队……最终,唐纳大队的87人中,活下了48人。


冰天雪地的小木屋里,饥饿的移民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我们无法简单评判他们的对错,那种极端的环境,没有几个人会遇到。


派崔克·布林的日记第28页,记载着他在1847年二月底的观察。其中一段写道:“莫菲太太昨日来此,说她正在考虑要开始吃掉缪特。我希望她应该还没开始这么做,这太让人难过了。”


由于错误的资讯,他们的旅程遭受延迟,导致他们在1846年末到1847年初之间受困在内华达山区度过寒冬。在恶劣的环境下,接近半数成员遭到冻死或者饿死,部分生存者依靠食人存活下来。


历史学者将这一事件定位为西部移民史上最为惨痛的悲剧。


“唐纳大队”的家族构成——唐纳大队成员主要由来自伊利诺伊州春田市的三个家族组成:乔治·唐纳一家、乔治的弟弟雅各·唐纳一家、以及詹姆斯·瑞德一家。他们各自拥有三个篷车并带着其家眷及雇佣上路。


网文《唐纳》报道:


唐纳(1914年-1988年),原名马季良,又名马骥良,男,江苏苏州人,中国演员。江青的前夫。“唐纳”曾是马与佘其越(史枚)合用的笔名,后由马季良独立使用。有资料显示,唐纳可能是中共地下党员。

早年

马季良早年在苏州私立树德中学上初中,江苏省立苏州中学上高中。有资料显示,他秘密加入“C·Y”共青团。1932年由于中共苏州地下党遭重大破坏,他来到上海入读上海圣约翰大学,开始发表影评,加入夏衍影评人小组。他由于弟弟在中国企业银行工作的缘故结识夏其言,夏其言建议他收留中共地下党员佘其越。佘其越署名唐纳撰写文章,由马季良送交发表。马季良也撰写文章,与其使用同一笔名唐纳。后他们的文章被上海《申报》的“电影专刊”、《新闻报》的“艺海”、《中华日报》的“银座”、《大晚报》的“剪影”等影剧专栏采用。“唐纳”与《申报》的石凌鹤并称“影评两雄”,有“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如斧钺”之誉。后来佘其越另选笔名“史枚”,马季良开始独立使用“唐纳”。1934年秋,唐纳进入上海艺华电影公司任编剧。1935年加入电通影业公司,担任编剧和演员,并主编《电影画报》。


与蓝苹的关系

1935年春,蓝苹在上海金城大戏院公演易卜生名剧《娜拉》,唐纳撰写推荐文章,称赞她是“一颗耀眼的新星”,蓝苹因此开始与其发展感情关系。唐纳将蓝苹拉进电通影业公司,后由同事转为同居关系。1936年4月,赵丹和叶露茜、顾而已和杜小鹃约唐纳和蓝苹一起到杭州旅行结婚。三对新人在西子湖畔六和塔前请沈钧儒大律师为证婚人,郑君里为司仪。5月,唐纳携蓝苹回苏州家中住了一段时间。回到上海后婚后二人开始争吵。5月底蓝苹回济南探望母亲,自称“不要难过,6月10日我就回来!”后寄信给唐纳称自己脑膜炎身亡。6月25日赵丹与郑君里送唐纳上火车到济南,得知蓝苹已走。唐纳回程自杀未遂。蓝苹回到唐纳身边不久,爱上话剧导演章泯,1937年蓝苹与导演章泯同居,并登报宣布与唐纳分手。二人离婚后唐纳再次跳江自杀未遂。当年陶行知曾作诗相规劝,希望他正视现实,为国事好好活下去。8月淞沪会战爆发,唐纳担任《大公报》的战地记者,奔走于东部战场。蓝果奔赴延安。


蓝苹后的国内情况

唐纳则在1937年底前往武汉,再转到重庆。在赵丹介绍下,结识时年18岁的女演员陈璐,二人闪电结婚。当时陈璐并不知道唐纳的中共党员政治身份。1938年10月唐纳与陈璐经越南河内到达香港。在香港住了一个多月后又乘船返回上海,住在法租界海格路(今天的华山路)、江苏路口。唐纳用笔名“蒋旗”发表多幕话剧《陈圆圆》,《生路》等。1940年5月1日陈璐生下儿子马均实。后来唐纳在重庆与演员康健同居,不久分手。


抗战胜利后,唐纳回到上海应《文汇报》总经理严宝礼和总主笔徐铸成的邀请进入《文汇报》担任副总编。1947年8月唐纳在美国总统特使魏德迈的记者招待会上,认识《自由论坛报》女记者,国民政府原驻法公使陈箓女儿陈润琼,开始展开追求,但陈润琼对其并无反应。1949年2月,陈润琼调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


出国

1949年后,唐纳为躲避江青,在香港担任《文汇报》总编辑,后又向报社提交辞呈飞往纽约。他先在一家报社工作,后在联合国一家中文印刷厂工作,为的是追求陈润琼。后来陈到法国巴黎,他也跟着前往,最终追求成功。二人婚后开设“明明饭店”、“京华饭店”、“天桥饭店”等餐馆。唐纳更名“马绍章”,而陈润琼则用英文名字安娜。后来生下女儿马忆华。在国外生活的唐纳依然挂念自己与前妻的儿子红儿,曾寄款国内给他买自行车,又托付夏其言、许怀沙等照料红儿。


1970年代,一个台湾作家在报纸透露在巴黎与唐纳相遇,这消息引来众多记者的兴趣,大量的采访要求导致他关闭“天桥饭店”,后风头过后又开办“玉泉楼饭店”。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9年初唐纳回国,由中共中央调查部接待,他首先与夏其言、郑君里夫人黄晨等见面,12月在北京受到叶剑英的接见。有资料显示,唐纳是中共特别党员,“中调部”在法国的重要干部。1985年9月,唐纳由国家安全部安排再度回国,自称打算写回忆录,请夏其言托人为他找历史资料。1988年8月23日,唐纳因肺癌在巴黎病逝。


谢选骏指出:不知道江青这位前夫是不是为何恐吓海外华人,故意取了“唐纳”这样一个假名来开饭店。或者干脆地他是出于无知。无论如何,食人族唐纳开的饭店,还真的有人敢去吃吗?或者那只是一个地下党组织的接头魔窟。

谢选骏:共产共妻的民主运动

《方兴未艾的“中国女权主义”》(布衣 2024-05-05)报道: 小题大作 最近听朋友聊天涉及蔡崇国涉嫌性骚扰事件,之所以这类事件在海外能轰动一时,是因为目前美西方国家正流行女权主义和LGBTQ运动,此事件中的控方S女士,也是凭她一面之词,就把蔡搞得灰头土脸,凭心而论,出于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