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3年7月12日星期三

谢选骏:美国胜地变成了毒品胜地


《“丧尸满街”佔领费城 美国国庆日地狱景象骇人》(中时新闻网 2023-07-05)报道:


美国东岸大城费城聚集许多吸食“赛拉嗪”成瘾、露宿街头的街友。(资料照/美联社)

 

philadelphia , kensington!

why these people looks like zombie? pic.twitter.com/rHd8AwQ0xm

— Vimal Lamic (@juction4love) July 4, 2023


美国内政近期最严重的危机之一是镇静剂“赛拉嗪”成瘾风潮,美东历史悠久的大都会费城问题恶化程度尤其令人咋舌。这两天正值美国国庆日连假,堂堂独立建国重镇依然“丧尸”遍野,毒虫光天化日之下在街头扎针、瘫倒大街,沉沦景象令人不胜唏嘘。


赛拉嗪(Xylazine)是镇静类药物,在美国经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核准为大型哺乳动物肌肉鬆弛剂,近期变成美国社会新兴药物问题核心,街头常以tranq(代表镇静剂tranquillizer)称之,很多毒虫会把它与其他多种药物混合吸食。


英国《每日邮报》报导,费城肯辛顿区(Kensington)是美国这波“赛拉嗪丧尸”最早爆发的区域,毒虫人数最为密集,除了以口鼻吸食,成瘾者大剌剌在街上持针筒朝自身颈部或四肢注射“赛拉嗪”的恐怖景象随处可见,形容枯藁的毒虫甚至随地倒卧昏迷,身边满地垃圾。肯辛顿区街道俨然已由这票丧尸佔领。


赛拉嗪吸食者特徵包括步履不稳、呼吸困难、丧失方向感,各种举止被外界用影集《阴尸路》(The Walking Dead)剧中景象譬喻;也有吸食者皮肤溃疡,不少毒虫身躯处处结痂,外貌骇人。溃疡伤口一旦感染可能溃烂,严重者毁容甚至必须截肢。


费城犯罪率比去年大增20%,窃盗案令犯罪问题严重程度持续高涨。街友与“丧尸”们经常犯下金额不大的窃盗案,只为温饱或满足毒瘾。《每日邮报》称,5月取得肯辛顿区街头毒虫群聚景象,已让费城沦为可怕的毒虫窝。2个月过去,美国国庆到来之际,这座在美国独立运动史上如此重要的城市,这番地狱景象丝毫未变。


247年前的7月4日,北美十三州代表在费城签署美国《独立宣言》,全美也因此年年在这天以“独立纪念日”之名放假庆祝至今。


一名向《每日邮报》提供费城街头画面的人士说,当地人们正过著“挨饿、用药过量”的日子:“我不得不在街上替人做CPR,我急救了5个人。我们发现3个人死亡,其他人就这么踩过躺在街上的尸体。我被迫用纳洛酮(Narcan)急救的人到底有多少次,已数不清了。”这名人士担忧的是,仍有成瘾者持续从加州、纽约州等其他地区来到费城。


由于问题相当严重,白宫已于今年4月13日宣布,赛拉嗪与鸦片类药物芬太尼混合使用为“新威胁”。

 

If such a scene happened in China, there would definitely be a large number of Western media reporting on it.

However, this is Philadelphia in the United States. Drugs are so rampant in broad daylight, so what about at night? pic.twitter.com/reUIFI6Vs0

— Edwards Jones (@Edwardsjones00) July 5, 2023

advertisement


网民嚎叫:


土拨鼠拨土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20:20:54

只要把所有问题推给中国就不是问题了。

侃就侃一侃吧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18:38:41

白宫,美国总统府,都发现可卡因。昨天我就说了是谁的不重要,不是重点。重点是那是白宫。你特么怎么解释?一会自摸的变性人,一会可卡因。你让美国人情何以堪?如果上帝看着这一切,你还以为上帝还真的会保佑美国吗?极左太作大死了。

wxcity_er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18:38:00

爱德华琼斯是威尔逊爱德华兹的亲兄弟吗

居家凡人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18:03:48

以我近年去过费城亲眼目睹的情况,我相信这是真实的。不必讳疾忌医,关键是问题还在恶化。

意大利通心粉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16:31:15

油管原始视频下的留言全是鹅爹和人贩子王国的劳改犯在秀优越感,问题是既然这么优越,为什么丧尸国领事馆排长队,还有一堆人冒死走线?

侃就侃一侃吧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15:29:33

去查Drug Use by State: 2023’ Problem Areas.

如果你不想看细节,直接跳到结论:Blue States Have Bigger Drug Problems

德州的成人和未成年人吸毒的比例都是最低的。加州的未成年人在学校里得到毒品的比例是最高的。

侃就侃一侃吧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14:25:23

毒品除罪化,变性骄傲化,性别流体化,重罪轻罪化,轻罪无罪化,黑命贵族化,购物零元化,保释零元化,非法移民庇护化。——人的本性中所有的恶都被释放出来。觉得美国还不够乱的,真的不用急,一直这么干下去,你会看到够乱的那一天的。

人心不平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14:20:30

极左彻底把美国玩儿残。他们摧毁了所有传统道德,价值观。鼓动以种族主义人与人的仇恨。为所有道德法律沦丧大开绿灯。小到零元购,大到杀人无罪(几天关押,立即释放,所以才有屡屡杀人的罪犯),吸毒合法化(大麻只是开头,所以现在毒品泛滥);变性人,恋童癖满大街。破锣西亲自为变性人摇旗呐喊,国会听正式猪党代表说人类有70多种性别,由医生和专家甄别鉴定,各自有自由认领性别。一群疯子,地狱里出来的鬼魅!

HenryCharles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14:20:05

又是一群无脑极右派网民在哭喊。事实是十大吸毒州中,红州占了一半!

(West Virginia, Louisiana, Missouri, Arkansas, Oklahoma)。

不同的是大城市人口集中比较容易拍到惊悚画面;而红州乡下人口比较分散,极右派网民就可意故意看不到。吸毒是不因蓝红而有分别的。有分别的是某些政治人士在看别人和看自己时的视力。

1passby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14:16:42

美国的解决方法是把这毒品合法化,然后让人们安全地吸毒。看着吧!

5mslj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13:58:53

gameon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12:36:05

侃就侃一侃吧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12:19:35

一般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我都很少去downtown

======

城市像巴尔地摩,DC周围的城市,波特兰,旧金山,纽约就更不用说了,就是白天走在街上,或等公车,都有危险。

——————

美国确实分好区和不好的区,这里面最关键的问题是,美国好区和不好的区,比例是多少。你别用万分之一甚至十万分之一的美国不好的街道代表美国,同样,你也别用北上广的市民收入代表全中国。讲问题最应该看概率,美国确实有言论不自由的情况,百分之0.1的概率。中国确实也有可以公开骂习不受惩罚的时候,那是万分之0.1的概率。你非要依此说美国的言论自由虚伪,中国也有言论自由,那就是纯扯蛋了。

最后问你,你赖在美国哪个城市?

bluemoon1962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13:55:57

配骡西得猪党营造的美丽的风景线啊

侃就侃一侃吧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13:47:06

把美国说的一无是处的好像人间地狱一般的,你为什么还来美国?

把美国美化的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你要不要独自一人深夜去底特律,巴尔的摩,DC的最乱的downtown 去逛一逛?

有一说一。美国有很多问题,哪个国家没有问题?但是我觉得美国不应该就这样了,极左实实在在地在毁坏我们共同的家园。

henry008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13:29:33

废城。

LRushBall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12:56:16

民不聊生要完蛋?“我家已做好接收西方难民的准备”

GOP大外宣里应外合!

gameon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12:42:53

美国特色的犯罪最恶劣,最臭名昭著的三个特性,1)随机性,不分男女老少,都抢都打,2)随心所欲,不记后果。为二十块钱都可能爆受害者的头,3)嫉妒和仇恨性。给了钱,还大打出手,甚至爆头。

gameon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12:23:57

美国衰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天天喊freedom freedom ,但晚上八点以后就不敢出门,不知这算那门子freedom!

当然衰落是个渐进过程,希望下次美国选出一个正常一点的总统,带领美国人民努力干八年,美国还是有机会重新伟大。

侃就侃一侃吧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12:19:35

一般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我都很少去downtown。费城去参观独立钟,没有见到这种情况。只有一个人在我问了他路以后问我要钱的,很多年前了。疫情之后去了一次波士顿,住在downtown, 晚上吃饭回去,看到几个七倒八歪的坐在街对面。美国嘛,没有必要危言耸听,也不要忽视掩盖问题。不然为什么前两天的新闻说自动分发的免费针管,没有多久就被拿光了?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不好的区能不去就不要去。

tiger001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11:08:00

我就在费城附近住。从来没听说过这些事情。为此专门去了一趟。我停了车,步行转了半天,大街小巷转了个遍。里面大部分人都是白人。和别处的美国一个样子,人也很客气。只是不那么繁华就是了。

tiger001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11:04:00

为了这个问题,我上上周末还去了一趟这个地方,转了半天什么也没看到。这些照片是哪里弄来的?

Kristall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10:59:20

中时果然还是中时!

Gooddevil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10:45:00

假新闻,美国是民主国家,完美天堂,除非百姓是瞎子选的是饭桶总统,市长

中華盛頓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10:16:41

Made in China

老寓公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09:58:29

在国内的桥底也可以拍到类似镜头, 不过不知道会得个什么罪名。

据说据说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09:44:46

这是很多年前的视频,每过一段时间就有人翻出来。

侃就侃一侃吧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09:40:42

记得看过一个报道说美国每年有超过10万人死于吸食过量的毒品。如果这是一项消灭低端人口的国策,那我们这些升斗小民就不需要多说什么了。反正他们占的街道不到千分之一而已。看来文明人都是这个想法。我们过虑了。

相信事实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09:37:44

为什么美国拥毒?因为选票。反对拥枪,反对拥毒,你就会失去一大堆选票,所以,必须的。

相信事实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09:35:42

中国在禁毒,美国在拥毒,让毒品合法化,好啊好啊,打败美国的不是任何其他敌人,而是美国自己。继续作

ctrls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09:33:00

现在主流媒体说吸毒对人有益,摇头丸合法化,可卡因合法化

侃就侃一侃吧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09:32:58

同意007,正直和勇气,缺一不可。这些问题实质可能复杂,但是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别说没有正直的勇气来解决问题了,怀着阴暗的心理,乐观问题其成的,并且从中谋利的,可能大有人在。

落基山99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09:29:52

费城的街道成千上万,吸毒者占用的街道不过两三条。连 千分之 1 都不到。这是留给 自由人们选择的一个窗口:你如果愿意吸毒,就是这个生活。但 这 不代表费城,更不代表美国!如果把这个描绘成美国,那就是别有用心的。在舆论被垄断的地方,他可以用这 不足 1‰,说成是 整个美国,来迷惑人民。这就是为什么 北韩人民会感到无比幸福,西朝鲜的天朝,也用这套把戏。

居家凡人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09:28:55

反正别指望猪党能解决此问题。这由丧尸是猪党很好的票源决定的。

侃就侃一侃吧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09:27:40

要想解开这个结,非城里数学博士莫属。

abraham007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09:27:39

希望有人有智慧解开这样的死结。

--很多时候解决问题靠的不是多大的智慧,而是一点点的勇气和正直

left123right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09:23:54

希望有人有智慧解开这样的死结。


谢选骏指出:网民不懂,解开死结靠的不是智慧,而是快刀。费城成了废垃的城市——费城,从美国胜地变成了毒品胜地。


《恐怖!5死!国庆节血案,全副武装男子费城街头随机开枪!》(先驱网 2023年7月5日)报道:


警方表示枪手的作案动机是随机开枪。


美国国庆节,亲朋好友聚会多,也是血腥案件频发的节日。


就在周一晚间,一名身穿防弹背心全副武装的枪手在费城街头选择随机开枪,目前已经造成五人死亡,两名男孩受伤,枪手随后投降。


警方表示枪手的作案动机是随机开枪。


枪击事件发生在晚上8点30分左右,在西南部金塞辛社区的几个街区。


一名40岁的男子穿着一件防弹背心、手里拿着一把“AR型步枪”、多个弹匣、一把手枪和一台警用扫描仪在Kingsessing住宅区的街道上徘徊,似乎在寻找目标。


随后,他开始随意地射击。


警方到达现场后发现了一些枪伤受害者,之后又听到了更多的枪声。


警方一开始表示有4名遇害者,但是后来表示,他们发现了第五名受害者,该名受害者可能是听到声音出门查看,被枪手追到了家中被杀,警方在屋外发现了与枪手使用一样的弹壳。


警察局长奥特劳说,我们赶到时,枪手继续开枪,警察追了上去,他在一条小巷里投降后被逮捕。


据悉,昨天另一人也被拘留,但他可能当时正拿着枪向枪手还击,警方称,需要调查,现在还不知道这两人之间是否有联系。


一位邻居说,他听到了响声,因为当晚很多人在放烟花,但是很快他就和朋友意识到可能是枪声,就在我们讨论的瞬间,枪声一直在响,大约有50多声。


警察局长奥特劳表示,在枪手当时活跃的八个街区范围内发现了数十个弹壳。


“我们正在对该地区进行调查,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以确定目击者,确定摄像头的位置,并尽一切努力找出原因。”奥特劳说。


虽然警方在10分钟内已经逮捕了枪手,但是依旧有5人不幸遇难,全部为男性。


不幸遇难的死者中有三人年龄在20至59岁之间,第四名死者的身份尚未确定,据估计年龄在16至21岁之间。最后在家中被发现的死者今年31岁。


住院的两名伤者分别是2岁和13岁的男孩,目前孩子情况稳定。


就在这起枪击案发生的前一天,巴尔的摩的一个街区派对也发生枪击事件,当时参加聚会的多为某个族裔的年轻人,有人朝特定目标开枪,造成两人死亡,但是由于聚会人员较多,另外造成了28人受伤,其中一半以上是未成年人。


费城,巴尔的摩,芝加哥这样的城市里,一些特定社区里帮派众多,节日期间经常发生火拼,抢劫的血案,但是像费城枪手这样无目的的开枪,还是很令人震惊的。


根据美联社和《今日美国》与东北大学合作维护的一个数据库,费城最新的暴力事件是美国2023年的第29起大规模杀戮事件,是有记录以来每年这个时候最高的一次。


在这类事件中丧生的人数也是每年这个时候最高的。


谢选骏指出:这是武汉疫情对于美国的重大贡献的后遗症之一。时过境迁,就可以让“毒品胜地”再度成为“美国胜地”吗。费城是美国革命和全球民主的策源地,现在成为毒虫中心;这是多大的浪费——都是被“费城”这个名号给咒的——费城的原意是“兄弟友爱”,结果各地的毒虫都来了!

2023年7月11日星期二

谢选骏:中国准备轰炸美国本土


《如果中国得到一架B2轰炸机 能仿制出来吗?》(2023-06-30 罗马博识)报道:


近年来,各国的军事技术发展速度一日千里,但是在战略轰炸机这个领域,美国的B-2隐身战略轰炸机仍然被视为无人能敌的标杆。从概念构思到实际制造,B-2的每个细节都反映了超前的科技与战略思维。


然而,如果我们获得了一架B-2,是否能够仿制出同等甚至超越的战略轰炸机?


B-2轰炸机的优越性


B-2轰炸机,全称B-2“幽灵”隐形战略轰炸机,是美国北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高技术战略轰炸机。


自20世纪80年代起投入使用,它凭借多项创新技术和超凡性能,被誉为美国空军的瑰宝,并广泛被认为超越了当时的航空技术水平。


首先,B-2轰炸机的隐身能力极强,这是它的一项核心优势。它采用了一种叫做“飞翼”的设计,使得机身线条流畅,有效减少雷达反射面。


配合专用的雷达吸收材料覆盖,B-2的雷达反射截面只有0.1-0.2平方米,相当于一只小鸟。这意味着,在雷达上,B-2轰炸机几乎是隐形的,能够在敌人的防空网络中悄无声息地穿行。


其次,B-2轰炸机的航程极其长远。它的最大非停泊航程超过11,000公里,这是通过在飞行过程中进行空中加油实现的。


例如,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B-2轰炸机就完成了从美国本土出发,飞越大西洋,轰炸目标后返回的长距离任务。这样的航程让美国无需将B-2部署在海外基地,大大提高了其生存性。


再次,B-2轰炸机的火力强大,能携带多种不同类型的武器,包括自由落体炸弹、激光制导炸弹,以及战术核武器。B-2可以携带20枚2,000磅的炸弹,或者16枚2,400磅的B83核炸弹。


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B-2首次使用了GPS制导炸弹,在单次任务中就摧毁了众多目标。


因此,B-2轰炸机的身影已经几乎成为美国军事力量的象征。它的出现犹如“外星科技产物”,令全世界都对美国的高科技军事实力赞叹不已。


仿制B-2:难度何在?


不可否认,B-2的强大让很多国家都心生羡慕。然而,仿制一架B-2并不是简单的工作。


从经济角度看,B-2轰炸机的生产成本极高。B-2的生产成本足以令大多数国家望而却步。根据美国政府公布的数据,每架B-2的制造成本达到了惊人的2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后续的维护和升级费用。


为了研发B-2,美国政府曾经一度将其国防预算的很大一部分投入到这个项目中,然而高昂的价格最终导致B-2的生产数量仅为21架,远低于最初计划的132架。


尽管B-2的性能无可挑剔,但显然,在经济上,其“性价比”并不高。从技术上看,B-2轰炸机在技术实现上的突破足以令人惊叹。


首先,它的设计中采用了前沿的飞翼布局。这种独特的设计在减少雷达截面(从而提高隐身性)和提升机动性方面显示出了强大的优势。


然而,这种设计并非无所不能,它在稳定性和飞行控制方面面临了巨大的挑战。为了克服这些挑战,B-2配备了一套复杂的飞行控制系统,这在当时的航空科技中可以说是一项技术革新。


B-2的动力来源是四台F118-GE-100涡扇发动机,每台的推力超过19,000磅。但这些发动机的工作并非只是提供推力,它们还需要在低红外和低雷达截面特性方面表现出色,以便进一步提高B-2的隐身能力。


此处的技术难度也不可忽视,因为设计并生产这样的发动机,既需要先进的技术,也需要巨额的投入。


B-2的隐身能力也是它的一大亮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它采用了各种复合材料和特殊的涂层,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雷达反射。


令人惊讶的是,据公开报道,B-2的雷达反射截面甚至小于一只鸽子。这不仅需要对化学和材料科学有深入的理解,同时在财务上也需要付出巨大的投入。


此外,B-2还配备了一套高度复杂的航空电子系统,这套系统包括用于导航、通信和武器控制的设备。在电子战中,B-2的航空电子系统可以保护飞机免受敌方雷达和导弹的威胁。


B-2使用AN/APQ-181雷达,它是一种多模式相控阵雷达,能在高威胁环境中进行精确的定位和攻击。综上所述,B-2轰炸机的复杂度、成本和先进技术的融合使得仿制它成为一项非常艰难的任务。


挑战B-2:科技与战略的平衡武器系统的设计和制造都是在技术和战略需求之间寻求平衡的过程。B-2隐身战略轰炸机,自诞生以来,一直是全球空军的璀璨明珠,其技术优势和战略地位无人能敌。


但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即使是如B-2这样的优秀设计,也有其固有的局限性。例如,B-2的雷达吸收材料(RAM)是一种改变雷达反射特性的复合材料,它能够吸收或散射探测雷达,从而降低雷达反射面积。


然而,这种技术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发出来的,无法有效应对现代多频段和多靶距雷达技术的挑战。


再比如,B-2的航电系统,虽然在设计时已经是世界一流的水准,但相较于最新的航电系统,其计算能力、互连性、以及对新型传感器和武器的支持能力已经逐渐落后。


比如,现在的航电系统能支持更强大的AI辅助决策,能自主规划航线,自动识别目标,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自行制定攻击计划。这样的能力,对于B-2来说,却是无法做到的。


从战略角度,B-2的设计理念是以高隐身性、长航程和大载弹量作为主要特性,优先实现对敌重要目标的深度打击能力。然而,在信息化战场环境下,空军的作战任务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


未来的战略轰炸机,除了要有精确打击能力,还需要有更强的网络中心战(NCW)能力,可以与其他战斗群进行信息共享,甚至实现互联网化的武器使用。B-2在这方面的能力,相比新型武器系统来说,显然还有提升的空间。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开发一款超越B-2的战略轰炸机,我们就需要在技术进步和战略需求之间找到平衡。


能否仿制:中国的可能性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军队,近年来在军事现代化方面不遗余力,尤其在航空工业领域,中国已取得显著突破。


中国自主研发的五代隐形战斗机,J-20,是最佳证明。然而,尽管取得了如此之多的成就,中国面临的挑战依然重大。在军事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的步伐坚定而迅速。


J-20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五代隐形战斗机,标志着中国已经掌握了隐形技术和先进航空系统的研发能力。J-20的产生是在长期的技术积累和高昂的投入之后,这标志着中国在航空工业领域取得了全球领先的地位。


然而,要开发一款像B-2那样的隐形战略轰炸机,无论对中国还是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这不仅需要巨额的经济投入,还需要在技术上克服重重难关。


尽管中国在航空技术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但要实现B-2的性能,还需要更深入的技术创新和更大的经济投入。


一方面,B-2的飞翼设计、先进的飞行控制系统、涡扇发动机的研发,以及复杂的隐身技术,都对技术水平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这些技术的研发需要高度的科研创新能力,且面临巨大的技术挑战。


另一方面,从经济角度看,研发一款全新的战略轰炸机的费用十分巨大。


根据一些军事专家的评估,研发一款全新的战略轰炸机可能需要数百亿美元的投资,并且可能需要数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经济决策,需要谨慎权衡。


尽管中国在航空工业领域的进步引人瞩目,但要打造一款与B-2隐形轰炸机相匹敌的先进战略轰炸机,依然需要跨越许多技术与经济难关。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更可能的战略可能是,吸取B-2的技术精华,学习其独特的飞翼设计、隐身技术以及先进的发动机设计,然后结合自身的科研创新实力,打造出独特且符合中国自身战略需求的隐形轰炸机。


我们应当认识到,我们的目标并非盲目仿制B-2,而是在吸取其优秀设计思想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创新元素。


这样的创新已经在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中得到了体现,比如歼-31战斗机与美国F-35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中国已经在歼-31上进行了许多自己的改进和优化。


虽然B-2的强大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根据中国的科技发展速度和军事实力,超越它并非遥不可及。


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目标不是简单地复制B-2,而是要根据我们自己的实力和战略需求,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最符合国家利益的战略轰炸机。

 

网民嚎叫:


飞飞飞 2023年07月01日 15:41

不吹牛,掏出来就一大把。

SSS_69 2023年07月01日 14:32

军盲跪族的狗屁文章加上一群无脑反华的评论,无一不在炫耀着无知。老掉牙的B2,落后的飞控遇到阵侧风都能坠毁,谁稀罕仿制?全面领先的H20已经小规模列装,台北上空转了十几回了,就等着地动山摇之时把抗拒武统的炮灰们送上西天。

Siewkim 2023年07月01日 10:00

可以的!因为其无耻超出你戎的想像!

舒满粥 2023年07月01日 09:26

满脑子就是偷,仿制,瞧土共那点操性!

老莘 2023年07月01日 06:08

就是给中共图纸,给中共所有的设计技术,给中共工艺流程。中共也仿制不了。因为中共最差的是材料工业,造发动机材料不行,连外壳的材料都成问题。

衡山老道 2023年07月01日 02:07

外壳可能仿制出来,用塑料。

qazxswedc 2023年07月01日 00:35

不能仿制出来,但肯定能偷到很多东西

sleepy_cat 2023年07月01日 00:22

共军的J-20是趁米国对中共不设防的时代,偷盗的技术。

现在,米国大门紧闭,即使是过时的B-2技术,共军也是得不到,如同白日梦一样。

米军升级B-2,创造出更先进隐形战略轰炸机,共军望尘莫及,束手就擒。

破棉袄 2023年06月30日 23:38

别假设仿制手里没有的东西,中国手里有的是波音737,747,777,787,把这几款手头有的东西先仿制了再说,呵呵。


谢选骏指出:共产党中国大力发展战略轰炸机意欲何为?是在准备轰炸美国本土吗?

谢选骏:法国也来兜售俄国人肉


《LV老板带子女闪现中国 三天去了这三座城市》(Vista氢商业 2023-06-30)报道:



成功人士的精力果然比较充沛。


LVMH 总裁伯纳德·阿诺特(Bernard Arnault),就是那个掌管全球最大奢侈品帝国、和马斯克轮流做世界首富的人, 这几天带着大女儿和小儿子,在中国巡店巡成“特种兵”,27号空降北京,28号闪现成都,29号已到上海。


社交平台上,净资产1960亿美元的阿诺特化身“临时锦鲤”,供一众网友“接财神”。也有“人间清醒”的,犀利表示“人家的钱又不会给你”,转头提议不如去向他索要 LV 折扣。


还有人在碰瓷,一本正经回忆道:“上次在沙县小吃遇到拼桌,他还问我要不要卤蛋,很亲切的老先生。”你别说,这个情节也不是完全没有合理性,我要是世界首富,我也会对世界亲切。


几天下来,阿诺特和子女的行程安排、穿着打扮、神情体态都被分析了个底儿掉,他此次来华的涵义、只带大女儿和小儿子又是否意味着什么,也耐人寻味。


毕竟,这个全球数一数二显赫的家族,不仅贩卖着箱包华服、名酒珠宝,还是豪门八卦指定供应商。


豪门风云,总是引人入胜。


阿诺特的家族秘辛受关注也不是一天两天了。2022年4月,时年73岁的老爹主导更改了集团对总裁年龄上限的规定,从75岁上调到80岁,手动给自己又多续了5年。当时,坊间对于他打的什么算盘就多有揣测琢磨。而随着 LVMH 集团财力的日渐雄厚,“二代”们个个升上高位,“五子夺嫡”的戏码将如何发展也越来越引人瞩目。


之所以能牵动八卦群众心神,关键前提在于,这场继承之战,势在必行。


阿诺特家有5个孩子,与第一任妻子所生的“长公主”德尔菲娜(Delphine Arnault)、“太子爷”安托万(Antoine Arnault),分别是48岁和46岁,以及和现任妻子所生的三个儿子,31岁的亚历山大(Alexandre Arnault)、28岁的弗雷德里克(Frédéric Arnault)和24岁的让(Jean Arnault)。


这5个孩子,现在全部供职于 LVMH 集团,没有一个人脱离家族产业,都是已上牌桌的玩家。


据报道,阿诺特每个月都会叫齐人,和孩子们共进一次90分钟的午餐,绕着圈地挨个询问他们对商业事务和日常管理的见解。 这样的“午餐答辩”已经进行数年,据说目的是评估是否要在子女中选择继任者,又该选择谁。


唯一的女儿德尔菲娜年纪最长,经验也最足:2001年,被任命为迪奥产品总监,后又升任副执行董事,见证该品牌堪称最辉煌的时期;2013年,担任 LV 副总裁,继续管理产品部门;2020年初,成为首个正式加入集团董事会的“二代”,也是董事会中最年轻的成员和第二位女性成员;今年1月,执掌迪奥,任品牌 CEO 兼主席。


要知道,LV 和迪奥是 LVMH 集团内两棵最茁壮的摇钱树。汇丰银行据集团2022年12月的财报估算,这两个品牌分别拿下集团营收的49%和17%。


“太子”安托万入局只比姐姐晚一年,主攻品牌形象和营销。他2002年加入 LV,2007年成为宣传总监,2011年被任命为奢侈男装品牌 Berluti 的 CEO,2013年趁着热乎劲儿执掌刚收购的“羊绒界百达翡丽”Loro Piana,2018年又当上了 LVMH 整个集团的宣传和形象负责人。


说到宣传和形象,“太子”和“太子妃”的一段佳话也对安托万颇有助益。2020年,他和爱情长跑9年的俄罗斯超模“水果娜”Natalia Vodianova 结婚,个人知名度大大提升,也给自家各个品牌各种活动找了个活招牌。


2022年底,安托万被任命为家族控股公司 Christian Dior SE 的 CEO,这家名字很长的公司拥有阿诺特家族在 LVMH 集团的大部分股份。


长女和长子之间已是棋逢对手,三个弟弟也来势汹汹,数字化、潮流化的玩法开始凸显。


2016年,老三亚历山大说服父亲收购德国奢侈箱包品牌日默瓦(Rimowa)80%股份,并顺利当上了这个品牌的 CEO。他的主要策略就是年轻化,又是给日默瓦换logo,又是跟 Supreme、Off-White 这样的潮牌联名,让这个创立于1898年的老牌子在年轻人中刷脸刷了个够。


2020年,亚历山大当上蒂芙尼的“二把手”执行副总裁,依然大刀阔斧年轻化,一边找耐克等联名,一边找Z世代偶像代言,喊出了“Not your mom’s Tiffany”(不是妈妈辈的蒂芙尼)这样的口号。


同年,四子弗雷德里克也分到了一个 CEO。他2017年加入瑞士奢侈腕表品牌泰格豪雅(TAG Heuer),负责品牌策略和数字化,3年后就坐上头把交椅,时年25岁。


Frédéric与BLACKPINK合影,富二代追星也会脸红哈


一段令人不禁留下酸涩泪水的故事是,小弗11岁时收到了一块泰格豪雅表做礼物,后来这个品牌成为家族集团旗下最能敛财的腕表品牌——正是拜他所赐。


这个故事和安托万爱穿 Loro Piana 所以成为其掌门人、亚历山大青睐日默瓦于是得到日默瓦一样,属于是“儿子念念不忘,爸爸必有回响”。


如果说普通人的抉择就像从前射出的子弹,会在未来正中眉心,那么阿诺特们的直觉就是从前抛出的金币,会在未来落回手心。


2021年,最小的儿子让终于也入职 LV,做 LV 手表业务的营销和产品开发总监。


至此,五位选手入场完毕。


以防还有朋友没反应过来,上面提到的所有品牌,都是 LVMH 的,而且只是冰山一角——集团旗下足足有75个品牌。


博弈已在进行,暗流涌动中,五位选手各有侧重、各有赢面。


德尔菲娜身上有两个标签,一是“果决”。2011年,时任迪奥创意总监“海盗爷”John Galliano 陷入“歧视犹太人”争议,把迪奥也拖下水,她果断开除,并力排众议换上了设计师 Raf Simons。


第二个标签则是“爱才”。在时尚圈影响力极大,被视为“设计新秀风向标”的青年设计师大奖 LVMH Prize,正是在德尔菲娜的倡议与领导下,于2013年正式推出的。阿诺特曾表示,自己这个大女儿对设计师和创意人才的深入了解,是推动 LVMH 不断成长的关键。


长女有大奖,长子有开放日。2011年,安托万主导推出“Journées Particulières”开放日活动,每逢开放日,受邀公众能由导游领着,参观制表、裁缝、调香、酿造等多种工艺,还能给 LVMH 提意见。此外,安托万的营销运作还增加了品牌在影视中出现的频率。


三个弟弟则更了解电商、联名这些新潮玩法。老三亚历山大毕业于巴黎高科电信学院、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帮助自家集团推出了电商平台 24 Sevres;爱表的弗雷德里克让泰格豪雅线上销量暴涨,2020年增幅是329%,同时他还促成了泰格豪雅和保时捷的紧密合作关系;阿让目前没啥说头,但他也还只是个98年的孩子啊。


Bernard Arnault戴着泰格豪雅和保时捷合作的卡莱拉特别版计时码表


继承者们各自为战,而让悬念升级、吊足人胃口的,是裁判阿诺特始终不明确的态度。


虽说这个家族总被调侃和 HBO 新神剧《继承之战》特别像,但不同于《继承之战》里的大家长罗根(Logan Roy)喜欢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再打一巴掌,阿诺特老爷子的智慧在于“端水”。


对内,他将主要控股公司 Agache 转变为有限股份合伙企业。这个 Agache,简单来说是阿诺特家族控制 LVMH 的权杖,是拴在木偶关节处的提线。重组后,家里五个孩子组成管理委员会,均分股本且30年内不得出售或转让,除非5人一致同意,而过了30年,也只有阿诺特老爷子的直系后裔能持有股份。此举意图明确,即确保 LVMH 集团能长期姓阿诺特,同时让姐弟五人看起来平起平坐。


对外,他从不透露自己对“谁来继位”的判断,主动释放的相关信息,一是没打算退休,二是五个都超爱。2022年10月,当被问及对 LVMH 品牌的偏好时,Bernard 表示自己“没有最喜欢的品牌”,还顺势cue了一嘴,“怎么能说一个人更偏爱他的某一个孩子呢?”


得亏阿诺特这个“穿着羊绒衫的狼”够狠够能买,往LVMH集团里揽了这么多品牌,否则都不够5个备选继承人分。


阿诺特带着儿女来中国看看韭菜长势,韭而不自知的天真宝宝依然不少。


仍然有人忿懑感慨着“LV不就是让女人捧起来一个卖包的?”、“凭什么卖奢侈品的能当首富?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借用1997年时任LVMH集团总裁对《福布斯》说的一句话:“奢侈品跨越了年龄、种族、地域和收入,我们正在拓宽产品,不只供应富裕群体。”翻译一下意思是LV想要平等地收割世界上每一个人,雨露均沾,成就首富。


当你摸摸自己的口袋直呼好险“幸亏奢侈品不骗穷人钱”时,我就不得不讲讲LVMH的发家史(或者说疯狂收购史),一个只割有钱人的高级作坊,怎么在眼前这个和蔼可亲像个遛弯大爷的手里,变成了巨型暴利赚钱机器。


《五子夺嫡》的前传,叫《阿诺特为儿女们打下的江山 之霸道总裁收购你》。


30多岁时,阿诺特已经是一枚优质的地产霸道总裁,早年专为富豪开发度假住宅干得风生水起,由于想转换赛道开启新事业,安排自己的律师在法国帮他挑家公司买下来。


于是就相中了彼时半死不活的迪奥。80年代的迪奥财务状况乱成一锅粥,卖“正版”的总店在亏本,90%的销售额却全是“盗版迪奥”贡献的。因为迪奥曾经把品牌和经营权到处授权,以至于贴牌泛滥、质量参差,差点变成南极人。


阿诺特通过当时妻子的人脉关系、跟银行借钱,暗箱操作拿下了迪奥。按《奢侈的》书中对阿诺特的描述,这位现实里的霸道总裁丝毫没有old money圈里的“艺术追求”,“他对迪奥的态度无礼,而且不道德”。


阿诺特嫌迪奥办公楼里缝纫机的声音吵到他了,下令赶紧安上隔音设备;


阿诺特规定员工不得使用他办公室门前的走廊;通往高管办公室的电梯供他专用,员工不得使用。


这是什么玛丽苏人设照进现实?


虽然从来没干过奢侈品行业,但奢侈品的“等级”精髓被阿诺特精准拿捏。然后他大刀阔斧整改烂大街的迪奥,收回授权,自己生产经销,价格变高了,利润上来了,迪奥重回奢侈品行列。


霸总此时有了一个梦想,要搞一个大的,做奢侈品集团。苦哈哈地干土木,不如卖包卖香水,暴利又优雅。


随后阿诺特开启歪门邪道的收购之路。


为了收购Celine,步步为营撵走创始人老两口。当时Celine的创始夫妻想退休,因为得到承诺说可以留下来参与运营,老两口才把2/3的股权卖给阿诺特,然而几个月后,老两口就被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劝退“别来了”,夫妻店经验终究输给了商场上的老油条,剩下的股份被迫卖给阿诺特。


然后就是阿诺特走上人生巅峰的阶段——跟当时LVMH集团的副董事长雷卡米尔争“皇位”。


雷卡米尔也是个商业鬼才,当年路易威登80岁的女掌门人蕾妮·威登,让女婿雷米卡尔接手了家族生意。


丈母娘眼光毒辣,这个本来做钢板生意的商人彻底颠覆了奢侈品传统作坊模式,他不是什么时尚人,就是个生意人,不懂皮箱的制作工艺,但绝对懂怎么能赚更多。


雷米卡尔踢掉LV的代理,开直营店,不让中间商赚差价;自建工厂,大举营销,全球开店,上市发股票,又收购了拥有纪梵希的凯歌香槟集团,走上人生巅峰。


命运无常,1988年春天雷米卡尔做了个“违背祖训”的决定,就是给阿诺特打了个电话,邀请他加入LVMH集团,目的是希望拉拢阿诺特,跟集团内另一个竞争对手斗,没想道螳螂捕蝉,阿诺特在后。


夺位过程阿诺特使了不少阴招:找私家侦探挖对方黑料、怂恿警察陷害对方,77岁的雷米卡尔实在折腾不起,带着全家含泪离开。


之后的故事就是路易威登家族被阿诺特家族取而代之,阿诺特像一股带着铜臭味的泥石流,用“金钱的魅力”整顿高傲的老钱圈。


比如把迪奥的高定设计师替换成“成衣设计师”,惹怒传统时装圈,成衣设计师的山猪怎么懂高级时装的细糠?


阿诺特挖来宝洁的高管接手迪奥香水,因为原来的迪奥香水负责人太文艺,天天讲美学,压根不会向上管理,阿诺特要的是能帮他捞钱的生意人。


随后大换血的新设计总监们各个“离经叛道、颠覆传统”,迪奥最经典的“用报纸做裙子”,就是这时候诞生的,说灵感来自流浪汉,可把上流名媛们气坏了。


加上市场部门添油加醋的营销,LV旗下时装品牌达到了阿诺特的预期效果:大造声势,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


虽然这些举措惹怒了奢侈品圈的老钱们,没关系,那些一直被奢侈品们拒之门外的“大众客户”如狼似虎扑过来。LVMH的女装亏损了,但香水、手袋销量成倍增长。


老钱们从来不是奢侈品们的大客户,阿诺特颠覆奢侈品行业的一点在于,再贵的东西得卖给普通人才能赚大钱,老钱终究是少数人,中产往下才是广阔的天地——


“现在买得起一副迪奥的太阳眼镜就能高兴半天,感觉沾上了奢侈品的光。”至此阿诺特成功实现——把2万的包、10万的表,卖给月入4000的人。


阿诺特老来成首富,一切都有迹可循了。被网友称为“气质优雅、云淡风轻”的二代背后,是疯狂原始积累的一代。


五子夺嫡的“狗血”戏码总是比原始积累阶段更吸引人,没人谈论阿诺特一百八十个心眼子,大家都爱看财阀家的小儿子和松弛感是怎样炼成的。


但可以想象阿诺特家族应该松弛不下来。一家人得整整齐齐在一起,牢牢守住这一座座金山银山,毕竟这门生意可太赚钱了。


网民嚎叫:


munchenxx 发表评论于 2023-06-30 19:59:30

"成功人士的精力果然比较充沛。" 因为坐私人飞机说走就走自然很轻松

wang5zhao6 发表评论于 2023-06-30 12:31:53

老爷子74了还很帅,到中国逛街,身边的保镖还没有中国三流演员的保安多

ljcn 发表评论于 2023-06-30 12:19:49

女人的钱好赚,其实花的还是男人的钱。

goodmum 发表评论于 2023-06-30 11:14:00

韭菜特点是爱虚荣,无自信的妇女

逐风 发表评论于 2023-06-30 10:41:00

以前在国内花了差不多5美元买过一个登喜路的仿制钱包,用了十几二十年,刚刚坏了。

rayofday 发表评论于 2023-06-30 10:01:33

哈哈皮包公司靠卖假皮包成了世界首富,这必须得承认别人本事。这不,专门去调查和感谢天朝的败家娘们去了。

湾区范儿 发表评论于 2023-06-30 09:30:23

他家去中国视察韭菜的长势,计划割韭菜的速度。

rebe 发表评论于 2023-06-30 07:46:00

赶紧去买个LV帆布袋,向富人靠拢:)

秒秒 发表评论于 2023-06-30 07:26:04

人家有中国账号。可以用微信支付。不算是真正的外国人。

hagerty 发表评论于 2023-06-30 07:12:33

忽悠东亚人成了世界首富。

presto 发表评论于 2023-06-30 07:04:11

果然是賺中产。智商是个好东西

BananaeEggs 发表评论于 2023-06-30 06:56:40

真貨老闆實地視察仿冒的山寨版LV包發源地。

seewhatisee 发表评论于 2023-06-30 06:40:06

這是要拋棄中國市場的信號。

中航科工六院 发表评论于 2023-06-30 06:39:22

他小儿子很接地气,在成都上海到处和员工合影,大女儿不太行,高冷。

zhanglao9 发表评论于 2023-06-30 06:37:00

LV买高仿就可以了,支持国货。


谢选骏指出:法国老板也在兜售俄国人肉(俄罗斯超模“水果娜”Natalia Vodianova),和川普的两个老婆都是同一个共产党货源——只是这帮孙子狂坐飞机烧毁燃油,持续高温苦了地球。


谢选骏:克林顿开创了毒品政府

《联合国最新报告! 美国已成全球最大最大毒品消费国》(Newtalk 2023-07-04)报道: 


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NC)最新发布的报告,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毒品消费国,全球生产的毒品约 60%输入美国。去年,美国约有近 11 万人死于吸毒过量,这一数字不仅创下历史纪录,甚至比当年美国死于枪击和车祸的总人数还要多。


在毒品侵蚀下,英国《每日邮报》(Daily Mail)更将美国费城吸毒重灾区的肯辛顿(Kensington)大道形容为“僵尸之地”。据 TikTok、推特(Twitter)等平台中疯传的影片,吸毒者或蹒跚而行,或失去知觉趴在路上,而这犹如僵尸电影的场景,却真实发生在部分美国一线城市中。


据《美联社》报导,费城卫生当局今年 6 月发布的报告称,原先作为大型动物镇静剂的“赛拉嗪(Xylazine)”被加入古柯碱和芬太尼(fentanyl)等常见毒品中,并且出现在了费城约 90% 的吸毒者体内。


报导称,该类毒品可延长吸毒者经历的所谓“快感”时间。但这种俗称的“僵尸药”对身体的损害十分惊人,使用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皮肤溃烂等一系列症状。


曾使用过该类毒品的受访者现身说法,称自己仅使用过几次即遍体鳞伤,更有人称自己于胳膊注射毒品,感觉上皮肤像被穿了个洞似的。


据《路透社》报导,仅在纽约市,2021 年就有 2668 人因使用“赛拉嗪”死亡。而针对美国毒品泛滥的社会文化,美国药品监管部门难辞其咎。


1995年,美国普渡制药(Purdue Pharma)公司为推广其研发的鸦片止痛药羟考酮 (oxycodone ),率先打响了“鸦片类药物无害论”宣传攻势。隔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在该公司游说下,认可了其“上瘾率不足1% ”的描述,并允许在包装上著名该具误导性的讯息。


美国《纽约客》(The New Yorker)杂志指出,1999 至 2017 年,共有 20 万美国人死于过量服用羟考酮或其他处方鸦片类药物。国际医学期刊《刺胳针》(The Lancet)则预测,在“僵尸药”赛拉嗪的催化下,如果美国不采取新措施,从 2020 年到 2029 年预料将有约 122 万美国人死于过量服用鸦片类药物,位列世界第一。


网民嚎叫:


BigP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08:28:45

"弟兄 发表评论于 2023-07-04 15:06:14

六十年代美国就已经是这样的人间地狱了,那时候白宫门口都躺着吸毒者,结果是堕落的美国干掉了干干净净的苏联"——那就继续从胜利走向胜利,俺们美国没问题。有问题也是中国问题。

LISP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08:06:41

这肯定是中国的错

moremoney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07:43:50

美国人加油!争取人均毒品消费量翻倍。

西岸-影 发表评论于 2023-07-05 07:20:03

所谓魔鬼是在细节里,如今的吸毒与历史上的吸毒不同了,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过去在美国时髦的毒品,海洛因可卡因的,都是植物为基础的初级衍生品,这些植物在大多数国家也属于非法,因此有可能控制。但如今美国人时髦的芬太尼不太一样,属于合法有效使用的止疼片原料制作的,这些原料是可以合法贸易的,你拿到这些原料制作什么是另一回事,你也不可能禁止这种贸易,因为意味你失去医用的止疼片供应,而美国人使用止疼片的规模太大了,小手术后使用止疼片是很平常的事情,拔个牙也需要事后依靠止疼片。中国供应世界几乎所有医药原料,其中就包括这种东西,东西卖出去了你并没有办法控制最终用途,比如你无法控制购买方买了原料后干什么,总不能让印度们不能制药。从资本经济角度讲,美国必须控制买方市场,也就是需求方才是正路,而不可能控制供应方,只要有需求,就一定有人供应,何况还是合法的生意。但整体来讲西方文化是不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而是有错都是他人的,即使在美国国内,人们也是彼此这样,这是美国律师多的原因之一。因此都是别人的错,政府推卸责任的基本模式。中国对于止疼类药物控制极严,几年前大量华人海龟时有朋友要求我们回国玩时从美国带一瓶Tylenol,说这东西在中国是需要处方的,看看美国人怎么获得?超市里随便就可以买到。中国是强制吸毒的人进戒毒所,直到戒毒成功,美国这里一般是家里自己送孩子去rehab,这还是家里人负责的,你若是超过18岁了,也就没人能管了。rehab动辄几万美元费用,并不是所有人都负担得起。美国人吸毒人数和比例远比其他国家高,这个数据就已经说明问题,这是美国的问题,而不是其他国家的问题,就与枪支问题一样。与之对应的是抗生素,美国也是完全依赖中国提供的原料,难道也希望中国不生产?试想如果美国医院失去抗生素会是什么样。美国政府对这类问题的处理是我需要你生产多少你就生产多少,其他国家需要那是不允许的,只需要满足我的需求就行。这是不现实的,体现了美国人一贯的傲慢。而是需要控制自己的需求才行,这就包括需要学习中国政府的关于毒品的政策,强制吸毒的进戒毒所,贩毒者死刑,严格控制海关,和打击毒品走私,也就是禁止外来,类似虎门销烟的概念,让吸毒成本提高到难以承受。用这种方式控制需求,而不是供给,因为一个可以合法使用的医药原料对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供应是公平的,并不是针对美国,你无法禁止,没有人会打着墨西哥贩毒集团的名号去中国订货fentanyl原料。

说到底还是美国政府不愿意控制,或者不愿意有效控制,在美国任何事情都是一门生意,包括毒品。而既然是生意,就会有人做,而美国在过去二十年中做这门生意的就包括普渡制药公司,他们供应和刺激了这个市场,完全是合法的,可以看看连续剧dopesick,就是以这件事为背景。从合法使用止疼片,到最后医生自己也开始过量使用,因为公司宣传不会有副作用,一步一步陷进去无法自拔。而让你无法自拔,是公司有目的发展策略。

美国政府最终对普渡制药的惩罚也不过就是几十亿而已,大致是一两年的盈利,没人坐牢。

换个角度想问题,毒品公司放着可以生产原料,具有世界最大人口(当时)市场的中国不进入,而是舍近求远花运输费进入在世界另一端的美国,难道不说明什么问题?是中国出问题还是美国出问题?

美国平均每年交通事故死人4.5万,枪支死人4万,而毒品死人如今达到11万,以前毒品死人数量是排在交通和枪支之后的。

而美国从尼克松上台时开始对毒品的战争,至今已经超过50年,反而让美国吸毒人口更多,死亡数量更大,不应该反省什么吗?民主自由人权喊的再高尚,难道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是社会存在的目的?

深不可测 发表评论于 2023-07-04 22:45:50

看样子中国要大力增产才能满足了,中国失业可以缓和了哈哈

zzbb-bzbz 发表评论于 2023-07-04 19:37:11

枪杀多于车祸死,毒品死大于枪杀和车祸死总和,典型的黑社会乱象

Sam大树 发表评论于 2023-07-04 18:39:54

五十年前就是这个结论了吧!

鹭岛达叔 发表评论于 2023-07-04 18:23:40

一切责任都是中国的

LAOK 发表评论于 2023-07-04 18:21:00

多好啊!多普世价值观啊!台湾要向灯塔国学习。开放毒品交易!让蔡英文和唐部长一起嗨一把!

马年生 发表评论于 2023-07-04 18:18:59

美国社会癌症陆续爆发,这就是国运。

goldeyeball1 发表评论于 2023-07-04 18:17:03

政客们为了钱,什么脏事都干的出来,比如制定法律政策,鼓励人们吸食毒品,提供便利场所,提供免费针管和其他器材,暗中低价倾销毒品,然后又提供医疗保险。有这样的待遇,不成全球最大最大毒品消费国,都难!


谢选骏指出:1995年,正是黄赌毒总统克林顿当政的时候,他的属下为毒品泛滥大开方便之门,开创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毒品政府!在现在一代人过去了,千万个克林顿成长起来,美国选民终于为他她它们自己的短视贪婪,付出了代价。


《白宮搜出古柯鹼 拜登「吸毒兒」涉重嫌》(2023/07/05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


美國特勤局2日在白宮西廂辦公室發現可疑白色粉末,執法官員透露,初步檢測顯示白色粉末是古柯鹼。英國媒體報導,拜登總統的兒子杭特(Hunter Biden)上週曾在白宮停留,讓外界猜測是杭特就是白色粉末的來源,而拜登一對兒女吸毒的黑歷史,也再度受到外界檢驗。


《每日郵報》報導,白色粉末被發現時,拜登並不在場,但他和兒子杭特上週五(6月30日)在白宮停留,然後他前往大衛營渡過一個長週末。


報導稱,52歲的杭特離開白宮2天後,白宮就驚傳出現不明白色粉末,許多網友猜測總統吸毒成癮的兒子是非法藥物的來源。


杭特私生活放蕩淫亂眾所皆知,上個月還因被控未繳交所得稅和非法擁槍等罪名,和司法部達成協議同意認罪。杭特在2013年6月一次毒品測試中,對古柯鹼呈陽性反應,於翌年遭到海軍預備隊勒令退役,他與亡兄遺孀隨後還傳出不倫關係。


2021年4月,杭特自父親上任以來首次接受電視採訪,他透露父親曾為了他吸毒,而老淚縱橫地對他說:「我不知道怎麼辦,求你了。」杭特也說,先前那部裝有兒童色情、被一些媒體稱為「地獄筆電」(Laptop from Hell)的筆電「可能」是他的。


《每日郵報》當時曝光據稱是從該筆電流外的一段不雅影片,顯示杭特與一名應召女均全身赤裸,坐在床邊自爆自己過去的荒誕事蹟,還坦言有俄羅斯毒販為了勒索他,偷走他的筆電,也讓外界認為杭特可能成為拜登與美國國安機密的一道潛在「破口」。


拜登與續弦妻吉兒(Jill Biden)唯一掌上明珠艾希莉(Ashley Blazer Biden),持有大麻、吸食古柯鹼的毒品醜聞,也再度被翻出。艾希莉本身跟哥哥杭特一樣有毒癮,1999年曾因藏有大麻被捕,但沒有被定罪。她2002年又因為妨害公務被捕。


2009年,當拜登在歐巴馬政府擔任副總統時,艾希莉用紅色吸管吸食古柯鹼的影片曝光。但她的爭議行為多年來未有受到太大關注,她其後致力於發展其社工事業及推動社會公義,並創立慈善服裝品牌。


谢选骏指出:拜登副总统、总统的儿女都是吸毒成瘾,是否他她夫妇的言传身教?这是毒品政府的最新案例。

2023年7月10日星期一

谢选骏:美国最高法院开始痛改前非了吗

《美最高法院又一重大裁决 支持企业给员工提供宗教活动便利》(VOA美国之音 2023-06-30)报道:


美国最高法院周四(6月29日)就职场是否需要为员工提供从事宗教活动提供便利的案例作出裁决,提高了雇主在拒绝职工相关要求时的标准。


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一致作出了这一决定。他们依据的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南部乡村从事邮递工作的基督徒杰拉尔德·格洛夫诉德乔伊(Groff v. DeJoy)的案子。


格洛夫多年来一直是乡村地区的代班邮递员,也就是在其他邮递员休息的日子工作。但亚马逊与美国邮政局签订合同要求邮递员在星期日递送包裹,这剥夺了格洛夫去教堂做礼拜的时间,因此遭到格洛夫的反对。


最初,邮局为满足格洛夫的需要,将他调到一个尚未实行星期日工作的农村邮局。但后来那个邮局也需要星期日工作。于是,格洛夫在2019年被迫辞职,并就邮政局未能给他提供便利从事宗教活动并在他不工作的时候对他进行处罚提出诉讼。


他表示,他的星期日是为教堂和家人而保留的时间。


但下级法院对他的案子作出了不利于他的裁决,于是案子最终递交到最高法院。


在最高法院作出新的裁决之前,有关法律规定,只要雇主能够提供给雇员此类照顾会给公司带来“微不足道的”成本就可以拒绝员工的相关要求。


但最高法院这次的裁决对此作出了很大的改变,它要求雇主必须能够“证明提供相关照顾将在其特定业务进行中导致成本负担的大幅度增加”。


美国时代周刊说,这一裁决影响的不仅仅是星期天安息日的活动,还涉及到工作时间安排、员工着装甚至与堕胎有关的各种宗教活动提供便利。这可能包括允许穆斯林妇女戴头巾、基督徒参加星期天教堂活动,员工基于宗教原因拒绝接种疫苗的决定。


大法官塞缪尔·阿利托在意见书中写道:“一系列多样化的宗教组织已经告诉本法院,微不足道的测试在许多情况下都支持拒绝提供甚至是微小的便利,使少数宗教信仰的成员更难进入就业市场。”


格罗夫在周四裁决公布后发表声明说,他很感谢最高法院听取了他的案件。 他说:“我希望这个决定使其他人能够在不害怕因为他们的信仰而失去工作的情况下保持他们的信念。”


法律专家表示,最高法院的决定向下级法院传递了一个信息,即他们不应再坚持“微不足道”的成本标准。时代周刊引用红圣母大学法院学院宗教自由诊所主任约翰·迈瑟(John Meiser)的话说,“这个决定是对一个长期以来的错误进行的及时纠正。这个错误削弱了国会为保护职工权利而制定的保护措施。”


网民嚎叫:


Nevermind666 发表评论于 2023-06-30 12:41:28

这样会不会造成公司不招穆斯林了?不过微信里面的川粉都在点赞穆斯林。

京工人 发表评论于 2023-06-30 12:00:27

共和党高院做得好,这样公司里的穆斯林职员每天准时停下手里的工作向安拉祷告五次就得到法律保障了

京工人 发表评论于 2023-06-30 12:00:27

共和党高院做得好,这样公司里的穆斯林职员每天准时停下手里的工作向安拉祷告五次就得到法律保障了

老蜀人 发表评论于 2023-06-30 10:46:30

buy votes!

5m3incisal 发表评论于 2023-06-30 10:29:40

拜登的学生贷款减免政策1000亿,实在是不应该提出来。

Dalidali 发表评论于 2023-06-30 10:19:36

另一重大消息:最高法院驳回政府的学生贷款减免计划!免除学生贷款,鼓励年轻人不负责任,赖账等等, 本身对年轻人的成长不利,对那些辛苦打工还了贷款的学生更是不公平!可惜,学生贷款本身对中产阶级影响最大,特富们不在乎,特穷们有Need based奖学金! 苦的是中产阶级!无最佳“解”!

ROUTARD 发表评论于 2023-06-30 10:11:35

因为他是基督徒,所以赢了。要是穆斯林,你看赢不赢。

不允许的笔名 发表评论于 2023-06-30 09:44:32

我的宗教要求我在公司躺着工作,以后公司必须提供这个便利。

johnifanx98 发表评论于 2023-06-30 09:33:00

亚麻不敢干扰穆穆的跪地祷告,但是敢干扰基督徒的。这就是白左草泥马的地方。对这种虚伪的草泥马,就应该向高院这样。

Nevermind666 发表评论于 2023-06-30 08:56:17

TG 自己就是宗教,组织生活=礼拜,自我批评=忏悔

wang5zhao6 发表评论于 2023-06-30 08:38:44

不喜欢神棍的可以去中国,中共对神棍的打击就像秋风扫落叶,毫不留情,斩尽杀绝

只看不回贴1208 发表评论于 2023-06-30 08:45:00

没看见exxon在计算机上强制安软件,让员工每一小时休息几分钟,就是在开会,屏幕也会被屏蔽,人员工开始运动。

只看不回贴1208 发表评论于 2023-06-30 08:42:00

宗教应该被照顾。美国很多大公司有祈祷室,方便公司员工祈祷。几分钟的事,不影响公司业务,也尊重员工,给予尊严。

LaBrisa 发表评论于 2023-06-30 08:41:42

带薪

LaBrisa 发表评论于 2023-06-30 08:41:22

好啊,那穆斯林也可以一日几次丢下手头工作趴在小毯子上祈祷了。别忘了,是带新的:)

wang5zhao6 发表评论于 2023-06-30 08:38:44

不喜欢神棍的可以去中国,中共对神棍的打击就像秋风扫落叶,毫不留情,斩尽杀绝

wang5zhao6 发表评论于 2023-06-30 08:36:23

雇佣穆斯林之前三思而行

cwang28 发表评论于 2023-06-30 08:36:18

穆穆们一天五次定时的 高于一切的 雷打不动的祷告 在高速上时间到了停车跪地祷告?

阿拉丙 发表评论于 2023-06-30 08:34:24

这届高院的占多数的大法官很有特点,都是:白右神棍。包括找了个白人老婆的黑人大法官托马斯。高校招生亚裔粘了白人的光受益。但是别的奇葩裁决也越来越多。

zhanglao9 发表评论于 2023-06-30 08:09:19

非常短见。以后公司里面,都是穆斯林搞宗教活动,人家比较虔诚,一天要搞很多次。


谢选骏指出:美国最高法院开始痛改前非了吗?我看未必。这只是一个姿态。除非,美国最高法院恢复被它禁止的公共祈祷,或许可以避免美国社会的进一步分裂。

谢选骏:1989年北京学生为何不撤


《六四30周年特辑之六:大学生 不成熟的八九民运主体》(BBC 2019年5月26日)报道:


编者按:1989年春夏之交,中国爆发了一场历时近两月,波及中国各阶层和几乎所有大中城市的民主抗议运动。八九民运以当局在6月4日凌晨以坦克机枪镇压而结束。六四30周年之际BBC中文网特别推出这套10集系列,翔实记录六四事件始末,并对爆发八九民运的社会背景,学生,知识分子,民众和回归前的香港扮演的角色以及八九民运的政治遗产做全景分析。


自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以来,青年学生一直是中国社会的政治晴雨表。


1989年4月17日深夜,一批北京大学的学生走出校园,向市中心的天安门广场进发。这些年轻的大学生要为刚刚去世的前共产党总书记胡耀邦讨一个公道的说法。


一路上,不断有其它高校的学生汇入到行进的队伍,聚集在北大学生高高举起的“民族魂”的大旗下。正是这支队伍,在以后近50天的时间里,占据了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心,并成为全世界媒体的焦点。


运动主体


无论是当年的广场绝食学生程真,还是自由派知识分子严家其,或是北京个体户、“飞虎队”的发起者宋书元,在评价八九民运的运动性质时,都毫不怀疑大学生自始至终的主导地位。


程真:“这个运动从始至终,虽然说有各种各样的组织成立,但是整个运动的精神核心还是学生”。


严家其:“1989年的天安门运动是个学生运动。工人、市民、知识分子不过是表示支持”。


宋书元:“它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一种情绪,这是肯定的。老百姓就是跟着情绪走,就与学生走到一起了。”


一批平均年龄20岁左右、涉世不深、经验缺乏的大学生,为什么会成为一场空前规模的民主运动的领导者和主体?这是迄今人们仍在探讨和反思的。


美国出版的民主杂志《北京之春》主编胡平,是77级的老北大。他认为,比他晚10年入校的大学生,缺少对专制制度的恐惧感。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又给了他们一层天然的保护:


“八九民运是由一批非常年轻的学生充当先锋。这些学生无论怎么讲,受专制制度的迫害,比他们的父辈来讲,要少多了。他们是受压迫最少的,反抗却是最积极的,这是因为我们都是被专制制度‘吓大的’,而89年的大学生,他们这一代人生下来,看到的都是平反昭雪、纠正错案、思想文化文艺界的提倡自由,所以他们是在一种正常的心态下长大的。他们年龄相当、经历相似,所以很容易获得共同的看法,形成同仇敌忾的心理。”


社会号角


自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以来,青年学生一直是中国社会的政治晴雨表。已故作家,记者刘宾雁在1999年接受BBC中文记者采访时分析说,1989年大学生挺身而出,是与中国的这个传统一脉相承的:


“学生在中国社会群体中总是最敏感、最单纯的。他们顾虑少,没有拖家带口的负担,又容易接受吸纳西方的东西。但是,即使就当时中国的情况来说,学生作为运动的主要力量是可以的,但绝不能挑大梁。也就是说, 从数量上学生可以是主体,但是必定要有人从精神上、思想上、理论上对学生给予指导,这就是知识分子。”


然而,被中国政府指为六四黑手之一的流亡作家郑义认为,到了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依然要靠学生承担社会的脊梁,是悲剧性的:


“为什么学生运动会形成这么巨大的声势?这本身就说明这个社会是不正常的。这个社会造成的压抑,要靠一群最年轻的、最单纯幼稚的、最热情冲动的学生,用牺牲自己的安危和生命去冲破它。为什么那些知识分子迟迟不敢站出来?无非就是他们知道代价。比我们年长的那些知识分子,脊梁骨已全被打断了。”


是角色的错位也好,是别无选择也好,历史在1989年把大学生推到了最前台。


照猫画虎


在学生们第一次冲出校门走上街头的时候、在广场绝食与政府博弈最卓绝的时候、在血染长安街挥泪撤离广场的时候,学生们高唱的都是《国际歌》。


八九学运领袖之一、1989年在中国社科院读研究生的王超华回忆说,当她站出来面对黑压压的群众时,忽然发现,自己能动用的政治资源少的可怜:


“尤其是碰到大规模的群众运动的时候,学生新吸收的西方思想并不能给他们提供任何这方面的经验。所以所有能想到的,包括我自己一开始去见柴玲(学生领袖之一)时提出的一些建议,都与我自己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验和记忆有关。比我更年轻的学生,他们虽然没有文革的经历,但他们一说起来,一定与历史课本上的五四运动有关,与他们所学的党史有关”。


毛泽东的老乡、1989年在湖南师范大学政治系读书,后来成为湖南学运领袖的唐柏桥回忆说: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非常遗憾的说,我当时基本上是模仿共产党的模式。搞地下活动啊、模仿毛泽东的《湘江评论》出地下刊物啊、搞新民学会造校长的反啊,这些做法与共产党早期革命的方式基本上没有区别。”


王丹:宣布戒严后就没有人再提对话了,就是对抗。


经验缺乏


“用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是中国的一句老话。作为老师,为北大学生王丹主办的民主沙龙出谋划策,因而后来被政府指为操纵运动的“黑手”的李淑贤(方励之夫人)教授说,遗憾的是,同它的政治对手相比,学生们显得太稚嫩了:


“我觉得当时学生们并没有意识到共产党的残暴本质,他们还有比较多的幻想。所以事情该做到什么深度他们没有把握。”


学生们呼喊的口号,从最初的“为民请愿”直到最后要求“政府下台”。学生领袖王丹说,八九民运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从对话到对抗的过程:


“运动的分界是与政府对话还是对抗。人民日报发表4.26社论之前,人们还没有想过对话还是对抗,就是表达一个诉求。4.26社论出来了,就是与政府正面相对了,就是要对话。甚至到了学生绝食,也是要求与政府对话,用绝食的手段迫使政府对话。宣布戒严后就没有人再提对话了,就是对抗。我们当然希望社会变化是渐进的,对话是最好的,关键是能否做到。只是一厢情愿就是闭门造车了。”


分寸把握


作为王丹的老师和长辈的方励之教授(已故),在六四十周年时接受BBC中文记者采访时说,1989年的学运之初,学生们有效的组织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但运动后期的失控和无序,又让他叹息不已:


“我个人认为4月27日大游行后,学生的任务就基本完成了,以后的行动诉求都是不明确的。四月底你回到校园里可以看到,如果你想成立学生自治组织之类的民主要求,当局已经很难管了。从更广的社会层面,对舆论监督当局也很难说个不字,但六四以后,这些统统没有了。”


方励之提出的,实际上正是八九民运给人们留下的一个至今争论不休且仍没有答案的问题。


国际媒体的聚焦和绝食后广场上的气氛,已经把一些学生领袖推上了欲罢不能的境地。


胡平说:“八九民运败就败在没能见好就收。我们遇见了多少次‘好’,多少次共产党执政以来没有遇见过的‘好’。当然这离学生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但你喊价一万,对方还到五六千了,你还不满意。要知道过去是个负数,根本不承认你有资格喊价。人们问为什么中国的民运总是以失败结束,我说它不失败它就不结束。”


但是,89年学生对话团的负责人沈彤则认为,如果说机会一再丧失的话,那这些机会本来就没有掌握在学生手中:


“人们总说政府和学生双方都失去了很多机会。如果你把学生当作政治力量的一方,或许这么说是成立的。 但学生们实际上是没有斡旋余地的。学生提出来的最理性温和的做法,往往是最快被政府否定和欺骗的。”


“六四”导赏团──寻找1989年香港支援民运的踪迹

Facebook“误禁”香港纪念六四头像相框

观点:"六四"并未离我们远去

观点:六四武力解决是唯一历史选择吗?

一盘死棋


作家郑义当时一直在广场上与学生的领导核心呆在一起。他感觉,学生撤不下来,是因为政府一点台阶都不给:


“中共始终不肯做任何稍带一点实质性的让步,甚至连表面上的让步都不肯做。所以这个棋走成一个死棋了。甚至我们自己都想给自己找台阶下了,但对方就是不跟你配合,不让你找台阶,一步一步,步步紧逼。”


但是,六四镇压后被政府定为“黑手”之一的王军涛认为,当时的党内和政府中的温和派力量一直是在寻找与学生沟通的契机的。在学生与政府形成僵局后,当时的中共统战部部长阎明复找到时任《经济学周报》副总编的王军涛,希望他能帮助从中劝说。王军涛说,他的感觉是,学生的要求既不明确,也不专一,这让政府中的改革派十分为难:


“我觉得主导学生的想法也是每天在变。在跟不同人谈话的时候、在不同的阶段,都在变。后来邓小平说,他们就是想搞垮我们,我们退一步他们就进一步。所以我们建议学生,你们要澄清到底想要什么,确定后要负责任。”


学生领袖之一王超华承认,当年广场上的学生一直存在一种“要挟”心态:


“如果用‘要挟’这个词的话,它不是指哪一件具体的事,而是从整体上就是一种要挟心态,我可以做极端,我可以做的更极端,看你怎么办。这种心态一直存在且没有变,这也妨碍了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及时的反醒,考虑自己应该采取的步骤。”


运动起来后出现的失控状态、内部协调的困难,是所有参与了这场运动的人的共同感受。唐柏桥说,作为学生领袖,八九民运给他最深的教训,就是必须建立有效的组织:


“如果在运动起来之前,人们已经知道有这样的政治组织存在,我们的政治诉求是什么,我们的行动纲领是什么,那么运动起来后,我们就很容易把握运动的方向,很容易让运动产生一个结果。”


撤不撤出广场成了学运领导圈里争论的焦点。广场上300多个北京和全国各地高校的自治会代表们每天都要开会争论一番,但结果却每天都一样,主张坚守广场的一派占了上风。


勉为其难


历史不能假设,历史的事件也只能放在历史的进程中去分析。从这个意义上说,郑义认为,89年的大学生们已经做的相当出色了:


“从历史的宏观角度看,那天安门广场上的学生们做的已经好的不能再好了。动员了如此巨大规模的民众和青年,在政府的高压之下,他们保持了这样的理性和高度纪律,统一行动,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1989年时任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所长,赵紫阳改革智囊陈一咨(已故),在1999年接受BBC中文记者采访时指出,把中国实现民主的希望完全寄托在青年学生身上,也就注定了八九民运的失败:


“没有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是靠搞学生运动实现的。真正民主制度的建立,都是现实的不同利益集团折中、调和、妥协下形成的一种结果。民主是生长出来的,任何假象的乌托邦式的民主社会的工程都是不存在的。”


然而,调和、妥协需要的是高度的政治技巧。学生领袖王丹说,把这副担子完全压在学生肩上,实在是勉为其难了:


“从一个青年运动能够承担的社会角色来说,89年学生们已经做的很出色了。即便是失败了也是很出色,因为学生运动就是应该起到这样一个目的,它就是推动社会。至于怎么进行政治改革,那是年纪大的人的事了,学生就是一个社会的号角,他们在89年吹响了这个号角。如果说学生年轻容易冲动,那更理性的中国的知识界应该站出来,站到学生的前头。”


那么,中国的知识分子,特别是一批已经确立了民主理念的自由派知识分子,他们在八九民运中的角色和对运动的影响又是什么?


未完待续。明天请继续关注六四30周年特辑之七:知识精英 患软骨病的“黑手”


(注:文中受访者引语根据BBC中文记者在六四十周年等历次八九民运专访中的录音记录整理。)


谢选骏指出:1989年北京学生为何不撤?对于这个“大哉问”的问题,人说——“5月16号中午,几个知识分子劝说閻明复干脆直接对广场上的绝食学生喊话,不要再指望那些学生领袖了。

閻开始有些犹豫,问‘有用吗?’我说,现在不是有用没用的问题,是您自己的历史定位问题!

閻明复走出统战部大楼:‘豁出去了,我当一回中国共产党的纳吉!’閻明复走出统战部大楼,两边是夹道欢送的人群,不少人还在抹眼泪,颇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气氛!閻是个很重感情的人,看了这番情景也很受感动,竟然冒出一句大逆不道的话:‘豁出去了,我当一回中国共产党的纳吉!’我就在他身边,听得清清楚楚!”——“经过激烈讨论,对话团和高自联都同意了,在协议上签了字,只有绝食指挥部的又回去开会,然后拿出一份民意调查说90%的绝食同学不同意,于是没有撤。”——“但是,他的讲话,没有感动学生们退出广场。如果对话团和高自联,加上绝食指挥部的‘头头’都同意了,是不是广场上的学生就会撤出呢?”

我看——学生都是乌合之众,没有反对党就没有政治妥协;这种僵局是共产党专政自己造成的。


《从“六四”学生到“后浪”青年,中国青年世代变迁的背后》(美国之音

2020年6月3日 斯洋萧雨)报道:


1989年4月27日,33岁的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郭于华与同学们在北京的街头走了差不多整整一天,直到自己脚上的旧伤复发。但是,她依然觉得很振奋,充满了希望。


“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振奋,觉得有希望。觉得哪怕是一个人,哪怕学生的力量很弱,但是也觉得我们尽力了,在尽自己的力量。” 六四”31周年后,在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担任教授的郭于华回顾当年的自己,这样告诉美国之音。


郭于华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振奋,觉得有希望。” 嵌入 分享

郭于华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振奋,觉得有希望。”


郭于华参加的就是后来被称为“4.27”大游行的行动。此前一天,1989年4月26日,中国官方的《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将学生们4月17日以来的抗议活动定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动乱”。


1989年4月27日来自各行各业的数百万学生和平民参加了游行。

1989年4月27日来自各行各业的数百万学生和平民参加了游行。

曾经在北京高校学生自治联合会担任常委的周锋锁31年后回忆起1989年5月17日在天安门广场的21岁的自己时,说的最多的也是“振奋和希望”。


5月17日,是天安门抗议活动的高潮日。那一天,大量外地高校学生进入北京和北京各界人士一起,举行百万人大游行,支持在广场上绝食抗议的学生,其中包括党内人士,甚至还有穿制服的警察。


他说:“印象最深的就是天安门广场那么多人,非常兴奋,充满希望,有很多的声音发出来那种自由的滋味。……在天安门广场你就感觉,哇,这么多人,跟你有同样的梦想,而且敢于在青天白日之下说出来。那种激动是非常令人难忘的。……非常激动,充满希望的。”


周锋锁说:“印象最深的就是天安门广场那么多人,非常兴奋,充满希望,有很多的声音发出来那种自由的滋味。”


(1) “六四”学生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代人?

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孟捷慕(James Mann)曾在经1980年代中后期担任《洛杉矶时报》北京分社社长。1989年6月4日当晚,在中共当局出动军队镇压天安门广场及周围地区抗议腐败和要求民主的学生和市民的时候,他正在长安街的寓所里赶写有关抗议的稿件。


充满希望,锐意改革


孟捷慕告诉美国之音,1989年的中国与现在的中国完全不同,无论从政府层面还是学生来说,那是一个充满希望和锐意改革的年代。


他说:“中国刚刚走出文化大革命。而且,他们也得到了高层领导的鼓励,以适应新的变化。虽然这(变化)非常模糊,但是,人们认为中国在变,中国应该变。其中的一个改变途径就是对外开放。这意味着对西方开放,同时也意味着很多其他的东西。变革就是他们的想法,虽然没有人知道应该走多远。”


孟捷慕说,那个时候,中国年轻人渴望了解中国之外的世界、了解西方。哪怕美国的普通人的生活也让他们惊奇。


他说:“我记得我给两个中国朋友播放了《克莱默夫妇》的电影。他们全程睁大了眼睛。他们之前从来没有看到这些。我是说,他们看了一小部分类似的电影后,还希望看到更多。他们对能够了解西方的普通人的生活感到惊奇。”


事实上,上个世纪的80年代,在经历十年文革的禁锢后,中国刚刚开始打开国门。中国人除了开阔了眼界之外,思想上更是呈现出一派活跃、开放之势。那个时候,不仅是学生和知识分子,甚至是市民都积极参与国家大事以及中国未来道路的辩论,有时侯,这样的辩论是针锋相对的。这也是“六四”后三十一年间再也没有出现过的现象。


具有理想主义和爱国情怀


参加“4.27”大游行的郭于华说,其实当时大家心中只有一个简单的诉求:“我们是希望这个国家好,希望这个国家能走向一个正常的,民主共和的体制。人人有权利,人人有自由,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诉求。”


1989年学生抗议活动爆发的时候,24岁的张毅在武汉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法律。31年后,他告诉美国之音自己参与“八九六四”的初衷也是希望这个国家变得更好。


张毅说:“因为我学的是法律。学法律的人都有一种家国情怀,希望这个国家越来越好……”

 

他说:“因为我学的是法律。学法律的人都有一种家国情怀,希望这个国家越来越好,希望我们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希望我们一切运行在法制的轨道上,所以参与了反官倒、反腐败的(89民运),因为腐败和官倒和法制是格格不入的……作为一个有正义感的年轻人,既然我选择了学法律, 那么我就要选择用法律来武装自己,在自己的言行中体现出来, 所以我参与89年的民运,我希望这个国家越来越好。”


张毅1989年6月4日当天在武汉的长江大桥上被当局抓捕,后来他的两只耳朵在刑讯逼供中重度致残。


前驻华记者孟捷慕说,“六四”学生充满着理想主义和爱国情怀。他说:“爱国主义应该是一个更好的表述。他们觉得他们想提升自己的国家……他们认为自己是理想主义的,也是爱国的。……他们认为自己是在采取必要的行动来使得这个国家变得更好,使得它走向现代化的世界。我想,他们应该认为自己是与五四精神相通的。”


他说,与现在“反美”的中国爱国青年不同,那时候的年轻人的爱国主义和理想主义体现在希望限制中国共产党的权力上面。


他说:“1980年代的理想主义体现在为共产党的权力设定新的限制。这也被理解为是爱国主义。那些孩子以及那些支持他们的或是领导他们的知识分子是这么认为的。”


他强调说,这些权力限制谈不上是真正拥抱西方的民主和自由。他说,“六四”时期,被视为中共党内改革派的重要人物胡耀邦和赵紫阳也从来没有从民主选举的意义上来谈论民主。胡耀邦1987年1月,因被中共保守派认为支持“资产阶级自由化”被被迫辞职。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逝世。4月17日,学生们对胡耀邦的悼念和示威活动被视为是天安门民主运动的开端。


孟捷慕说, “六四”首先是反贪腐、反裙带关系,反共产党当时的所作所为。学生,特别是普通民众,当时对自由和民主的要求是模糊的。天安门广场的“民主女神”雕像也是在抗议的后期才竖立起来的。


美记者孟捷慕:六四后美朝野误判中共生命力

请同时参阅:

美记者孟捷慕:六四后美朝野误判中共生命力

虽然如此,对当年的周锋锁来说,高高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民主女神”雕像与毛泽东画像的对比让自己至今难以忘怀。他告诉美国之音,他是1989年5月31日,雕像被竖立起来的第二天看到这个画面的。他说:“刚刚下过雨,天空被洗刷的很蓝很蓝。学生们连夜架起的民主女神像在湛蓝的天空的衬托下显得那么的洁白。她骄傲地耸立着,正对着天安门上的毛泽东画像。”


31年后,回想自己和同伴们当年为自由和民主所做的努力,周封锁无限感慨地告诉美国之音,自由理想与专制的对峙到今天还在中国继续。


(2) 六四后,中国青年对政治“无感”、“冷漠”、甚至“恐惧”


1989年6月4日那场屠杀中的坦克,碾压了示威的学生和民众,也碾碎了中国有限的政治改革。从那以后,民主、群众示威以及政治体制改革成了中共眼中不可跨越的红线。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发展经济,以维持自己统治的合法性。


“爱国主义”洗脑教育


“六四”之后,除了对参加天安门广场民主运动的学生进行最后的“追剿”之外,(周锋锁就是当年二十一名被通缉的学生领袖之一,排名第五),中国共产党也立即着手对学生们,特别是此后入校的学生们进行所谓的“爱国主义教育”。


从1989年到1992年,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这两所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新生都需要参加为期一年的军事训练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其他地方的大学生们也参加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此后,军训在中国高校、甚至高中一直在延续。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90级北大学生告诉美国之音,她当年和同学们一起被送到了石家庄的一所军事院校进行军训。她说:“每天早上,我们要排队、踢正步、唱军歌、进行内务管理,叠被子等。……我想,他们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听话、规范化、听指挥、听命令吧。”


中国一大学新生因批军训、不爱国而遭退学

这位北大的毕业生说,他们当年也受到了思想上的“洗脑”教育,其中应该包括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


“六四”的记忆被抹杀


另一方面,共产党也想方设法要让后来的学生忘掉“六四”的存在。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大陆的历史教科书中,1989年春夏之交的“天安门大屠杀”是完全不存在的,取而代之的是一场受境外敌对势力蛊惑的“政治风波”。


2018年人教版新版历史教科书不仅对“六四”只字未提,中共的前领导人胡耀邦和赵紫阳的存在也难觅踪迹。在香港,目前中学教科书中对“六四”事件的叙述,也是轻描淡写。


在澳大利亚留学的中国90后Horror Zoo (化名)告诉美国之音,自己上学的时候, 没有人告诉她“六四”的事情,书上不会有, 老师也不敢说。她后来看到了大屠杀的画面,去问父亲,可是父亲特别轻描淡写地告诉她,“学生们做错了事,就应该把他们杀掉。”


至现在,“六四”31年后,中国的网路以及媒体上严禁一切带有“六四”字样的文字出现。每到“六四”周年纪念的时候,中国境内的一些与“六四”有关的人都会在这个“敏感时期”内“失踪”。


思想管控加强


2012年 11月,中共现任总书记习近平上台,中国对异见人士的压制,对新闻的管控,更加严重。对高校学生和老师的思想更是他管控的主要目标。2013年,官方要求高校老师“七不讲”,也就是不能讲普世价值、新闻自由、公民社会、公民权利、党的历史错误、权贵资产阶级和司法独立。


2019年12月,中国著名高校之一,上海复旦大学修改学校章程,删除了“思想自由”,把“学术独立”换了位置,另加上“爱国奉献”、“坚持党领导”和“贯彻党方针”。


与此同时,高校之外的中国民主和人权的环境也每况愈下,所有主张民主自由的派系和他们的声音,都遭到严重打压,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2008年12月的“零八宪章”事件,和2015年7月9日对维权律师的大抓捕。


飞速发展的高科技,例如人脸识别系统,也被中共用来追踪和掌控民众的思想和行动。



学生逐渐“安于现状”


事实上,在“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与网格化管控体系之下,“六四”以后的31年间,中国再没有出现过要求民主和自由的大规模群众运动。而中国高校的学生们,或许是出于主动选择,或许是属于被动遗忘,已经不再像他们的前辈那样热衷于讨论政治和国家前途命运,相反,他们选择安于现状。


曾经参加“六四”抗议活动的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的郭于华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安于现状并不奇怪。她说:“如果社会上普遍的是通过这种宣传、洗脑……在很多人都被这种东西欺骗了蒙蔽了,也有很多人不一定是那么糊涂,但是他也不敢,得小心翼翼地,有些人去了解一些情况,有些人说那样做不安全,那我干脆不了解,就安于现状了,我就把自己的事情顾好,年轻人中形成这样一种普遍的状况也就不奇怪了。”


更为糟糕的是,中国高校的老师们可能会因为发表敏感言论——对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执政的共产党有任何不忠迹象,而被“学生信息员”举报和告发。2019年,中国著名的清华大学就有两位教授因言论被学生举报。


郭于华说,学生的举报得到了校方的鼓励。而校方这样的“作恶“是对年轻人,乃至给所有中国人精神上的一种伤害,一种毒害。


在澳大利亚留学的中国90后Horror Zoo说,她觉得天安门大屠杀给后来的人留下了“白色恐怖”,学生逐渐把赚钱当作第一要著。



她说: “89年那一代是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上街的,但是有了这次大屠杀后,剩下的就是一种白色的恐怖氛围。现在的同龄人,正常工作的人, 如果你不把赚钱作为第一标准,所有人都会嘲笑你。”


她说,其实她的同龄人不少人也知道‘六四’,但是,如果有人提“六四”的话,却会被嘲讽。


在共产党的生态系统下努力生存


戴三才(Zak Dychatwald)是美国的一名90后,也是《年轻的中国:不安分的一代将如何改变中国和世界?》(Young China: How the Restless Generation Will Change Their Country and the World)一书的作者。为了完成自己的书,2011年起,他在中国生活了差不多7年时间,此后,每年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呆在中国。


戴三才告诉美国之音,写书之前,他走访了中国大部分地区,与中国二、三线城市的数百名同龄人交谈。他说,他和中国朋友交谈时,并没有回避“六四”,但是,他常常会因此与他们陷入争执之中。


他说,在中国,其实还是有数量不少的年轻人知道“六四”,也有人对“六四”表示同情,但是,或许是因为年代久远,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多年来的“教育”,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站在政府的角度为其辩护。


他说: “我有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感觉,也就是西方对六四的描述不被接受。他们认为这不只是屠杀那么简单。这种政府说法当然得到政府的支持,也是政府的宣传。(他们认为)当年年轻人进行了暴力抗议,后来这些暴力抗议被暴力镇压了。但是,中国政府是非常克制的,比世界其他地方在发生同类事件时要显得更为克制。”


戴三才说: “我有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感觉,也就是西方对六四的描述不被接受。”


戴三才还说,他的整体感觉是在他遇到的中国青年中,大约75%的人对政治无感。


他说:“和我聊天的大部分年轻人,这里不仅仅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也包括工厂的工人。大多数人是把政治当作天气来应对的。他们可以跟着它的改变而换衣,可以做好准备,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预测,也可以抱怨,很多人都这么做。但是,他们也意识到他们不可以改变它。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只是试图找到在政府创造的生态系统下生活的办法而已。”


他说,在中国“90后”和“00后”心中,有些人对政府有抱怨,但是是非常谨慎的抱怨;也有人有这样的想法,既然改变不了,为什么要抱怨呢?


前《洛杉矶时报》驻华记者孟捷慕说,反抗自己的政府及现行秩序几乎是全世界年轻人的传统。他能想到的中国年轻人不反对政府的唯一答案是“政治高压和恐惧”,而且,他说,“在中国,只要你不参与政治行动总是有就业机会的”。


孟捷慕提到的就业与政治行动的关系在西方被看作是中国政府领导层和老百姓之间有一种心照不宣的契约:你们别涉足政治,我们负责振兴经济,这样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小粉红”现象


《年轻的中国》一书的作者戴三才在采访中还提到自己的一个观察,他认为中国这一代的青年是中国最能平视西方的一代。由于成长在中国经济崛起的年代,看着中国从一个贫弱的国家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也亲历过西方国家的不完美,中国的年轻世代比中国以往的世代更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甚至更能接受自己国家的不完美。他说,这应该与近几年西方社会没有能够提供“榜样”的力量有关。


在中国,的确也有这样的一群年轻人,在“大国崛起”的心态下,几乎是“逢中必赞”。在网络上,他们以“小粉红”著称。有人认为“小粉红”“愚蠢、无知、幼稚、被洗脑、狂热、容易被煽动、不理智”。但是,在中国官媒上“小粉红”们具有“朴素的爱国情感”,本质上是爱国主义的、有正确历史观的、正能量的。在涉及台湾、香港、西藏和新疆问题上, “小粉红”们与中国政府的观点出奇地一致。


2019年,香港青年为“反送中”举行大游行,香港抗议学生的领袖罗冠聪甚至遭到“小粉红”们的人身攻击,甚至死亡威胁。


当新冠疫情在中国稍有缓解,在世界其他地方爆发的时候,“小粉红”们嘲笑其他国家从中国“抄作业”都不会。


“小粉红”们的这些反应让戴三才认为,有关香港青年的抗议会蔓延到中国,从而引发中国青年同样的抗议活动的担忧是多么的荒诞。他认为,在现在的中国,几乎没有什么事情会让中国青年再次走上街头抗议,虽然他本来以为2019年底的新冠病毒疫情会是个契机。


(3) 后疫情时代,“后浪”青年是否还会对政治冷漠?

2019年底,在中国武汉首先爆发的新冠病毒疫情让一直试图适应政府或是顺从政府的年轻人首次感到了愤怒。他们愤怒于疫情初期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疫情的隐瞒和淡化,他们也对政府试图掩盖失误作出反击。

 

“吹哨人”李文亮之死引发数百万中国网民大声疾呼言论自由,其中就有许多愤怒不安的年轻人,这应该是“六四”以来首次。一些人公开站出来讨论政府隐瞒疫情以及训诫“吹哨人”的代价;一些人冒险亲自前往武汉,试图找出真相;另一些人通过组织志愿捐赠活动,来考验中国共产党对民间独立团体的容忍度。


《年轻的中国:不安分的一代将如何改变中国和世界?》一书的作者戴三才说: “过去三四个月以来,由于疫情的爆发,在疫情开始的时候,特别在武汉爆发的时候,我看到了年轻人与政府间关系变得紧张,特别是纪念李文亮医生的时候。我看到了十年间政府与民众关系最紧张的一次。”


觉醒后的青年遭到打压


95后中国公民记者李泽华就是这愤怒的年轻人中的一员。在武汉封城后,李泽华前往武汉试图寻找疫情真相,但是,很快就遭到中国当局的抓捕。他在记录自己被中国国安人员抓捕过程的视频中说,自己再也“不愿吞炭为哑,我也不愿意闭目塞听。”


他在视频中特别提到了1989年的往事。他说:“我知道理想主义在当年的春夏之交(六四事件)已经破灭。静坐已经没有任何作用。……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什么。”


然而,即便是这样为了维护生存权而发出的小心翼翼的微弱呼声也遭到了打压。李泽华被“消失”前,试图披露武汉疫情真相的85后公民记者陈秋实、方斌也被失踪。李泽华在失踪两个月后现身视频,但是被疑似监视居住。陈秋实和方斌至今下落不明。


另外,网上纪念李文亮的帖子被大量删除;李文亮医生自己被“烈士”,官方一再强调,李文亮不是“对抗体制的英雄”和“觉醒者”。


5月份的时候,新冠疫情还在全球肆虐,但是在中国,青年们的呼声已经归于沉寂……


被中国官方盖章认证的“后浪”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


在5月,中国政府还推出了自己盖章认证的中国青年形象。他们的生活是去遥远的地方旅行和高空跳伞,是穿着汉服在闹市中肆意舞蹈,是凭着兴趣爱好自由探索,尽情享用文明的成果……。


这其实是中国商业视频网站哔哩哔哩(B站)在五四青年节期间推出的一个3分52秒的短视频《后浪:献给新一代的演讲》里描述的一切。该短片表示,要和“1.3亿B站年轻人一起表达自我,拥抱世界。”


虽然是商业频道推出的广告,但是,中国官方的央视新闻、《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环球时报》、《新京报》、澎湃新闻、观察者网等重要媒体,都发布了这个视频,给与背书。


视频意图通过展示中国现代青年的风貌和多元化的富足生活的图景,批评“一代不如一代”的说法。 视频强调,这代年轻人生逢盛世,且拥有了选择自由,他们“心里有火,眼里有光”,这令人羡慕,也让人满怀感激。


一位在中国高校任职的老师告诉美国之音:“学生们讨论过, 有些分歧。这个宣传腔比较浓,给领导看的。” 她说,许多学生看着视频广告里那个富足、快乐的年轻人形象,并不认为是自己。


中国左派的一个网站激流网这样评论这个视频说,“五四运动的风雷激荡至今已一百零一年,百年前的五四青年们运用批判的武器怀疑质问身处的周遭,用武器的批判为社会的困境寻找出路。而在今天的演讲之中却再看不到批判的身影,青年蓬勃的生命力被删减到只剩下被资本逻辑捆扎的精致文化产品。”


后疫情世代,青年是否还会继续顺应政府?


在后浪视频推出前几天,武汉大学一名叫“磊磊学长”的大四学生4月28日在微博上对自己的前途表达了很大的困惑:“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工作还没着落,还有资格谈诗和远方吗?”


他在微博中写道:“这几天,学校统计毕业去向。往年这时候, 读研、工作、中国,大家基本都找到了归宿。可如今,统计表示仍有许多留白。”


“磊磊学长”的这篇微博后来频频被媒体拿出来与《后浪》视频对比,被当成当代年轻人焦虑的缩影。2020年,像“磊磊学长”这样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有874万,比去年同期增长40万人,而他们将面临因疫情而萎缩的就业市场。


事实上,疫情对中国的影响可能会更为深远。疫情后,中国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的环境:美中关系进一步恶化、许多国家支持产业链“去中国化”。


美国密西根大学的高达伟( Daniel Kao )告诉美国之音,目前国际上广泛谈论的产业链去中国化“会产生骨牌效应,促使各国企业撤出中国,无可避免地会导致中国供应链上的公司大量倒闭,千百万人失业,生存艰难。


他还说:“从历史上来看,若当政者无法让百姓温饱,则民心思变,进而批评现有的体制。”


高达伟的观察,早在1990年3月,天安门大屠杀的9个月之后,当时的中国实际领导人邓小平就担心过。他在回顾中国改革开放历程时指出,中国人民拥护共产党,就是因为共产党带来了经济的发展。这也是西方所说的中国共产党与民众之间的那笔心照不宣的交易的由来。


邓小平当年问道:“假设我们有五年不发展,或者是低速度发展,例如百分之四、百分之五,甚至百分之二、百分之三,会发生什么影响?这不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


不过,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全球事务教授,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高级研究员哈尔·布兰兹( Hal Brands)认为目前还很难说中国青年就一定会走到政府的对立面。他认为,共产党一定会利用这样的困境来煽动中国青年的民族主义和所谓的爱国主义。


他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告诉美国之音:“中国共产党一定会利用外国对中国的批评来掀起国内的民族主义思潮,在某种意义上,这会更加巩固自己的统治。”


不过,他也认为, “去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一定会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增长,继而影响到共产党与民众之间达成的经济交易。


(美国之音记者莉雅对本文也有贡献。)


谢选骏指出:上文不懂,马克思是恩格斯主义的笔杆子——共产党自己当地主资本家。


1989年六四屠杀的三十年之后,香港也在2019年走到了和平抗议的尽头。香港虽有反对党,确实不受法律保护的,所以和1989年北京的“学生组织”一样不起作用。

谢选骏:天安门屠杀就是此前抗议的理由


《法国骚乱:一名少数族裔少年被警察枪杀如何引发大规模持续危机》(BBC 2023年7月2日)报道:


巴黎郊区楠泰尔(Nanterre )的骚乱尤其严重。


本周二,法国警察在巴黎郊区楠泰尔(Nanterre )枪杀了一名17岁的阿尔及利亚裔男孩,他的名字叫纳赫勒(Nahel M)。


开枪的警察目前正在接受调查,罪名是故意杀人。纳赫勒在驾车逃离警察时被近距离射杀。法国检察官认为,使用枪支在法律上是没有道理的。


这名少年的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法国种族问题的不满。


一名少年被警察枪杀后,法国经历第三个骚乱之夜


骚乱从周二开始,持续到周末。法国从南到北,从巴黎到马赛多个城市出现打砸抢烧事件,市政厅、学校和警察局被放火烧毁。


周四晚,法国内政部说,公共道路上发生了超过3880起火灾,而周三是2391起。


在巴黎郊区的拉伊莱罗斯,袭击者将一辆汽车撞向市长的房子,当他的妻子试图带着他们的两个孩子逃离时被撞伤。


在马赛,约30名年轻人闯入一家枪支店,至少偷走了四支猎枪。马赛市长呼吁国家政府立即增派军队。


里昂市长格雷戈里·杜塞(Grégory Doucet)称该市发生“前所未有”的骚乱,呼吁警力增援,他在市政厅开完危机会议后表示,该市“被前所未有的烈度、堕落和暴力的骚乱所困扰”。


法国内政部长热拉尔德·达尔马宁(Gérald Darmanin)透露,法国部署了4.5万名警察。从周二开始,每晚都有人被捕,少则三四百,多则上千人。


达尔马宁要求父母不要让他们的孩子参与骚乱,有些参与骚乱的孩子只有13岁。


政府还要求关闭通宵巴士和电车服务,并表示将使用装甲车来协助执法。


警察、母亲、马克龙


周二,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说,枪杀纳赫勒的行为是“不可原谅的”。但他的言论引起警察工会的愤怒,指责他急于评判涉案警察。警察工会呼吁,在发现有罪之前,应假定他们是无辜的。


另有法国警察团体发布了一条推文称,“向一个年轻罪犯开火”的警察“了不起”,并将少年的死亡归咎于他的父母,声称他们“无法教育他们的儿子。”


内政部长达尔马宁称该推文“卑鄙且不可接受”,并将采取法律行动。这条推文现已被删除。


纳赫勒的母亲莫妮亚(Mounia)在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中称,他们带走了她的孩子,并敦促人们参加游行,纪念她的儿子。“他还是个孩子。他需要母亲,”她说。“他早上和我吻别,说:‘我爱你,妈妈’。”“一小时后,我被告知有人向我儿子开枪。我应该怎么做?他是我的生命。他是我的一切。”


马克龙总统在马赛对记者说:“没有什么能证明一个年轻人的死亡是合理的,”他呼吁,“保持冷静,以实现正义。”“我想表达整个国家对所发生的事情和年轻的纳赫尔的死亡的感受,并告诉他的家人我们的声援和国家的情绪。”“我们有一个少年被杀害了。”他说:“这是令人费解的,不可原谅的。”他补充说,该案件已被立即移交给法院,他希望司法将“迅速完成其工作”。


2017年修法争议


纳赫勒是今年法国第二个在交通执法期间被警察开枪打死的人。去年,有13人以这种方式死亡,创下纪录。


枪击现场的截屏画面


人权组织批评了法国2017年修改的一项法律,扩大了警察用枪的范围,允许警察在司机无视停车命令的情况下开枪。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法律修改后,每年警察对行驶中的车辆开枪的数量一直在增加。


路透社称,自2017年以来,法国警察在交通拦截过程中的致命枪击事件中,大多数受害者是黑人或阿拉伯人。


当事警官说他开枪是因为觉得自己有生命危险。但网上发布并经法新社核实的录像显示,一名警察通过车窗用枪指向司机,并在他试图开车离开时似乎在近距离开枪。


法新社还报道,视频中可以听到一个人说“你将被射中头部”,但不清楚是谁说的。


枪击事件发生时,还有两人在车上。其中一人逃走了,而另一人也是未成年人,被警方逮捕并扣留。


法国警察是种族主义者吗?


这些抗议活动针对的核心问题是, 法国警察是种族主义者吗?


上街游行的骚乱者认为如此。BBC采访的许多来自巴黎的楠泰尔少数族裔社区的人都有同样的感觉。


起初是对警察杀害17岁纳赫勒的抗议,现在已经代表了对更深层次问题的关注。


周五,联合国安理会呼吁法国“认真解决执法中的种族主义和歧视的深层问题”。


作为回应,法国政府表示这些指控没有任何依据。但对抗议者来说,这就是问题所在。


他们说,除非法国政府承认并开始就他们的关切进行对话,否则他们将继续走上街头。


然而,社区的企业主和居民们正在付出代价,他们的财产每天都遭到破坏,他们希望骚乱停止。


法国城市街道上一片狼藉。


社交媒体短视频助长骚乱


许多评论说,过去几天的景象让人想起了2005年的班列骚乱。


那时,骚乱是由“局外人”拍摄的——大多数是在现场记录的摄影师或记者。


这一次,通过TikTok、Instagram和Snapchat的粗略观察,就能看到最新的骚乱的第一人称视角。


通过“Nahel”和“骚乱”等标签进行简单的搜索,可以看到数百个视频,显示青少年在法国城市中奔跑,闯入商店,放火烧毁汽车和垃圾桶。


在其中一个视频中,蒙面人拿着圆锯接近一台自动取款机,几十个人欢呼着。


在另一则新闻中,一位年长者无助地问正在拍摄的人:“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第三段视频显示,一个店面被一群人砸碎,还有许多人用手机拍摄。


许多视频都有幽默的语气,甚至还有几个视频以说唱来表现骚乱的场景。


马克龙总统指责社交媒体平台在煽动暴力和促进组织抗议活动方面发挥了作用。


谢选骏指出:法国骚乱就是一名少数族裔少年被警察枪杀的理由,就像是天安门屠杀就是此前抗议的理由——法国警察为何枪杀少数族裔少年?因为担心自己遭到少数族裔的少年骚乱。中国学生为何抗议共产党政权?因为担心自己遭到格杀勿论。结果两者都被随后发生的事情证实了!

谢选骏:“弱肉强食”比較健康——“資本主義”是僞造的命題!

網文《人类为何只吃食草动物的肉,而不吃食肉动物的肉呢?》(狩猎难度)報道: 肉类食品在人们的生活中,可谓是“香饽饽”的存在,只要是跟肉有关的,那绝对是美食中的美食。但是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我们日常所吃的肉都是鸡、鸭、鹅、牛、羊这种食草动物,这又是为何呢? 其实,人们的祖先—— 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