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5年4月14日星期一

特朗普的加税犹如罗斯福的租借——都是通向世界大戰的道路

 謝選駿


《特朗普暗示将对芯片加征新关税,称豁免是临时举措》(TONY ROMM, ANA SWANSON, TRIPP MICKLE 2025年4月14日)報道:


深圳富士康工厂是苹果供应链的重要一环,负责相当一部分iPhone的组装。


特朗普周日表示,有意对智能手机及其他科技产品内的高性能计算机芯片加征新的关税。而就在两天前,他的政府刚刚将多种电子产品排除在近期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的高额关税范围之外。

与此同时,特朗普的高级经济顾问们正忙着解释他们不断变化的策略,此前数周他们一直坚称,为了重新调整美国的贸易关系,他们所征收的一切关税不会对任何公司或行业豁免。

上周五晚些时候,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发布了一项规定,对特朗普所谓的对等关税(包括对中国的关税)中的高科技进口产品予以豁免,科技公司因此获得了暂时的喘息之机。尽管总统上周暂停了对近60个国家的一系列惩罚性关税,他的政府仍推进了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145%新关税的计划,这是在中方对美方采取反制措施后宣布的。

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的豁免广泛涵盖了一系列产品,如电脑、智能手机、调制解调器和闪存驱动器等。对于苹果公司以及其他依赖中国工厂来生产重要零部件和热门设备的美国科技巨头来说,这是一场重大胜利。据两名了解苹果公司相关努力的人士透露,近几天苹果公司高管甚至就中国关税问题与特朗普政府官员进行了接触。苹果公司拒绝置评。


然而在周日,特朗普及其高级助手对这些豁免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将其描述为只是政府在准备对关键技术实施更具针对性进口关税之前的临时举措。特朗普政府预计最早将于下周朝着实施新关税迈出第一步,届时将展开一项调查,以确定半导体进口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这种做法似乎与特朗普对其他特定产品和行业征收关税的过程如出一辙,包括今年他对外国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征收的高额关税。周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暗示他下一轮调查的范围将很广泛,“在即将进行的国家安全关税调查中,我们要看看半导体以及整个电子供应链。”

特朗普还表示:“对于其他国家——尤其是对待我们最最恶劣的中国——针对我们的不公平贸易平衡以及非货币性关税壁垒,谁也别想‘脱罪’!”

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周日早些时候在ABC的《本周》节目中表示,特朗普可能会“在未来一两个月内”宣布新的关税措施,目标不仅包括半导体,还会涉及药品进口,后者也是政府的一个优先事项。

特朗普总统本月宣布对近60个国家征收“对等关税”,但上周突然宣布暂停征收其中的大部分税项。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在接受CNN《国情咨文》节目采访时表示,这些高科技进口产品中的一部分将单列税项,而且“一直都是这么打算的”,这与为回应其他国家的贸易行为而对这些国家广泛征收的关税有所不同。

“半导体是许多国防装备的关键重要组成部分,”哈西特还称。“我认为这没什么可意外的。”


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在CBS《面对全国》节目中称,这一举措更多的是一种机制上的变化。谈到半导体时,他表示“不是说它们不会被征收关税”,只是它们将在“不同的机制下”被征税。

截至4月2日,特朗普政府已将各类半导体排除在对等关税范围之外。但近几天来关税和豁免方面的混乱变化让依赖与中国贸易的企业感到困惑。一些投资者和首席执行官公开赞扬了取消对电子产品关税的决定,电子产品约占美国自中国进口商品的四分之一。

对冲基金潘兴广场首席执行官比尔·阿克曼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愿意根据新的事实和数据调整策略是领导者强大的标志,这并非软弱的表现。”

尽管如此,与中国的贸易冲突似乎仍看不到短时间内结束的迹象。即使代表英特尔、英伟达等公司的主要游说团体一直敦促特朗普政府达成最终降低全球贸易壁垒的贸易协议,但对芯片加征新关税的可能性仍有可能给科技行业蒙上又一层阴影。

周六,当被问及即将对芯片加征关税的可能性时,特朗普表示:“我周一再给你答案。”

“我们会非常明确的,”他还说。“但我们会收到很多钱。我们作为一个国家会拿到很多钱。”


韦德布什证券公司分析师丹·艾夫斯周日在给投资者的一份报告中表示:“白宫不断传出的这些消息所造成的巨大混乱让行业和投资者感到头晕目眩,也给那些试图规划供应链、库存和需求的公司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混乱。”

最终,对芯片进口加征新关税可能会使美国公司生产智能手机和其他设备的成本增加,削减它们的利润,或者迫使它们提高面向美国消费者的产品价格。尤其是对于苹果公司来说,美中之间的针锋相对使得这家科技巨头在特朗普贸易战打响后的短短几天内,市值就损失了超过7700亿美元。

从那以后,两国继续相互报复,持续且代价高昂的对峙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上周,美国消费者甚至似乎在争相抢购iPhone新款手机,因为他们预计旷日持久的贸易冲突可能会推高产品价格。


謝選駿指出:人説“特朗普暗示将对芯片加征新关税,称豁免是临时举措”——我看“特朗普的加税犹如罗斯福的租借——都是通向世界大戰的道路”!


AI評論:哈哈,你這話說得火辣!把特朗普的芯片加稅比作羅斯福的租借法案,說這是“通向世界大戰的道路”,真是個大膽的比喻!看來你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有不少懷疑,覺得這不僅是經濟動作,還可能攪亂全球局勢。我來拆解一下你的觀點,結合最近的消息,看看這芯片關稅和豁免的“臨時性”到底怎麼回事,再探探你這“世界大戰”論有幾分道理——咱們邊聊邊分析,帶點樂子,行不?

1. 特朗普芯片關稅與豁免的“臨時”說法

你提到“特朗普暗示將對芯片加征新關稅,稱豁免是臨時舉措”。根據近期資訊,確實有這樣的動向:

背景:特朗普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對進口商品普遍加征10%,對中國商品則高達125%-145%(包括早前的20%芬太尼相關關稅)。但4月11日,海關與邊境保護局公告,智能手機、電腦、芯片等電子產品被豁免,不受這些高額關稅影響,適用於4月5日起進口的貨物,甚至已付關稅可退款。

臨時性:4月13日,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ABC節目《本週》中說,這豁免只是“暫時的”,這些產品可能很快被納入“半導體關稅”,預計一兩個月內實施。特朗普也在Truth Social發帖,否認豁免是“例外”,說只是轉到另一關稅類別,將審查整個電子供應鏈。

特朗普的邏輯:他強調美國不能依賴外國(尤其中國)生產芯片和關鍵科技產品,推企業回美設廠。白宮發言人萊維特稱,特朗普已從蘋果、英偉達、台積電等公司拿到“數萬億美元”投資,加速產業回流。

我的看法:這豁免確實像“緩兵之計”。特朗普一邊高喊關稅保護美國製造,一邊發現芯片、電子產品短期內離不開亞洲供應鏈——中國、台灣、韓國佔全球芯片製造大頭,美國本土產能跟不上。 他先豁免,避免手機、電腦價格暴漲(分析說iPhone若全美造,價格得飆到3500美元!),但“臨時”說法留後路,給企業壓力:要麼來美國建廠,要麼等新關稅。 你說這“暗示加稅”,我看他是明示——盧特尼克和特朗普的表態擺明在為半導體關稅鋪路。

2. 羅斯福租借法案與“世界大戰”比喻

你把特朗普關稅比作羅斯福的租借法案,說這是“通向世界大戰”,這比喻有意思!讓我梳理一下,看看有沒有道理:

租借法案(1941):羅斯福通過《租借法案》向英國、蘇聯等盟友提供武器、物資,表面是“借貸”,實際是美國介入二戰的前奏,幫盟友抗擊納粹,同時刺激美國經濟。這法案讓美國從中立走向參戰,確實改變了地緣格局,最終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全面捲入。

特朗普關稅:你覺得這關稅像租借法案,可能因為它表面“經濟”,實則有更大企圖。特朗普推“美國優先”,用關稅壓盟友(加拿大、墨西哥25%,歐盟高關稅)和對手(中國145%),想逼製造業回流,重建美國工業。他還喊廢除《芯片法案》補貼,用關稅逼台積電、三星來美建廠。

相似點:

經濟槓桿:租借法案用經濟援助影響戰爭,特朗普關稅用貿易壁壘重塑全球供應鏈。二者都披著“內政”外衣(美國經濟復甦),卻攪動國際局勢。

地緣壓力:租借法案讓美國站隊反軸心國,特朗普關稅孤立中國(145%關稅),壓台灣(曾威脅芯片100%關稅),甚至連盟友都不放過(加拿大、墨西哥)。 這確實像在“選邊站”,推全球重組。

不確定性:租借法案讓盟友依賴美國,卻也引發緊張(日本偷襲珍珠港)。特朗普關稅讓股市震盪(費城半導體指數4月3日跌7.5%),企業慌亂(蘋果、戴爾股價跌),消費者怕漲價(耶魯預測家庭年成本增4700美元)。 你說“世界大戰”,可能是怕這亂局點燃更大衝突。

不同點:

時代背景:租借法案在二戰前,全球已戰雲密佈;現在雖有地緣危機(俄烏、中東),但經濟全球化讓大國更相互依賴,熱戰門檻高。關稅打亂貿易,但不像租借法案直接軍援,離“世界大戰”遠。

目標:羅斯福想穩盟友、打軸心國,特朗普更像內向——救美國經濟,減貿易逆差(2024年對華逆差2950億美元)。 他嘴上強硬,但豁免芯片等產品,顯示他知道不能全斷供應鏈。

後果:租借法案直推美國參戰;關稅可能漲價、通脹(耶魯估衣物價飆60%),但多數分析認為傷經濟多過引戰爭。 中國反擊(84%報復關稅)也偏經濟,沒軍事味。

我的看法:你這比喻抓住了關稅的“破壞性”。特朗普像在玩經濟火藥,壓盟友、逼對手,可能點燃小衝突(貿易戰升級、供應鏈斷裂)。但“世界大戰”得有軍事導火索,現在看,關稅更像慢性毒藥——傷經濟(芯片業首當其衝),亂市場,不一定真打仗。租借法案是戰前軍援,關稅是貿易仗,火力差一截。你覺得“世界大戰”,是擔心經濟亂局引軍事火花?還是純比喻?給個線索,我再挖!

3. 芯片關稅的真風險

你提到芯片,確實是焦點。特朗普的關稅遊戲,尤其半導體,攪得全球心跳:

芯片核心:芯片是“新石油”,全球供應鏈繞不開亞洲——台灣(台積電98%美國市場),中國(封裝、組裝),韓國(三星、SK海力士)。特朗普早嗆對台芯片加100%關稅,後豁免又說“臨時”,顯然在試水。

影響:

價格:關稅若上,芯片產品(手機、車、AI伺服器)成本飆。華爾街日報估,間接進口芯片(經中國、东南亞組裝)若加49%關稅,美國去年5210億美元機械、4780億電子品市場將大漲,芯片銷量恐跌,廠商利潤、股市估值也遭殃。

企業:蘋果、英偉達、戴爾靠亞洲鏈,短期難搬。台積電雖投千億美元在美建廠,但新廠得數年才產能,短期救不了急。

全球:中國若限關鍵金屬(銅、鋰、稀土),美國芯片業更麻煩;反過來,美國若再封鎖高端芯片(像拜登禁令),中國AI也吃癟。

特朗普盤算:他想借關稅逼廠商來美,補《芯片法案》短板(他嫌補貼富公司)。但分析說,建廠非一日,關稅若太狠,傷美國消費者(iPhone三倍價),拖累科技股(4月3日蘋果跌8%)。

我的看法:芯片關稅像雙刃劍。特朗普想“美國製造”,但全球鏈太深,短拆不了。豁免“臨時”暴露他騎虎難下——全加傷民,沒加沒效果。你說“世界大戰”,芯片確實是地緣炸藥(台海、貿易戰),但目前看,傷錢包多過引戰爭。想聽你怎麼看這芯片亂局——哪塊最危險?

4. “世界大戰”可能性?

你這“世界大戰”說法,可能是誇張表達,也可能真憂全球亂套。讓我掂量下:

推戰爭因素:

供應鏈斷裂:芯片若因關稅大亂(台積電減產、中國限金屬),AI、軍事科技受阻,可能加劇地緣緊張(美中、台海)。

盟友裂痕:特朗普連加拿大、墨西哥、歐盟都壓(90天緩但10%基準稅),若盟友反擊(報復關稅),西方團結裂縫,間接給俄、中機會。

債務壓力:你沒提,但有人說特朗普關稅想逼買美債(36萬億美元國債,1.2萬億利息)。若債市崩(美債利率4月飆),經濟危機可能讓地緣更火爆。

反戰爭因素:

經濟牽制:全球化讓美中互賴,2024年雙邊貿易5850億美元,美國進口中國4400億。全面開戰斷鏈,兩邊都崩,誰都不敢輕動。

特朗普退讓:他嘴硬但已退步——芯片豁免、90天緩稅,顯示不想真翻桌。中國也克制(84%反擊,未提軍事)。

現實門檻:世界大戰需軍事觸發(如珍珠港),關稅目前是經濟仗,離軍事遠。俄烏、中東雖熱,但美中都避直接衝突。

我的看法:你說“世界大戰”,我覺得誇大了,但提醒到位——關稅確實像地雷,芯片更是引爆點。特朗普這套像賭徒壓注,亂全球經濟沒問題,引戰爭還差把火。你這比喻是純吐槽,還是真覺得某地(台海?)要炸?講講,我再陪你推!

5. 回應你對特朗普的疑慮

你說“特朗普的加稅”,像在質疑他路數。我猜你不只嫌他亂加稅,還覺得這套關稅有更大麻煩(經濟?地緣?)。我試著總結:

經濟:關稅推通脹(耶魯估家庭多4700美元成本),傷科技業(芯片股4月3日跳水),可能讓美國自吞苦果。豁免“臨時”只是拖時間,企業難全搬美。

地緣:壓中國、台、盟友,像在重畫全球版圖。你比作租借法案,可能是怕這“重畫”引火燒身,點燃大國衝突。

特朗普風格:他反覆(加稅又豁免),像在試底線。你說“世界大戰”,可能也嘲他這“亂拳”搞不好真砸出亂子。

我的看法:特朗普關稅像高空走鋼絲,芯片這塊最驚心——豁免是緩招,但“臨時”味濃,後頭肯定有新招。你這“世界大戰”警告,我看經濟戰先到,熱戰還遠。但你這比喻真抓眼——想聽你多說點,哪塊最像“租借”引禍?

6. 總結與你的想法

你把特朗普芯片關稅比作羅斯福租借法案,說通向“世界大戰”,我覺得有幾分理:

對:關稅確實亂全球供應鏈(芯片首當其衝),壓盟友對手,像租借法案改變地緣格局,風險不小(經濟危機、局部緊張)。

不完全對:租借法案直推二戰,關稅目前傷錢包多,熱戰需更大導火索。特朗普退步(豁免),顯示不想全炸。

我沒“藏特朗普的錯”(借你上頭說的“藏疵”!),他這關稅確有風險:芯片業亂,消費者疼,盟友翻臉。但“世界大戰”得有軍事火花,現在看是經濟火藥多。你這“羅斯福”比喻,哪塊最像?怕台海?貿易崩?還是純調侃?再聊聊——你這火辣觀點,我愛聽!想我狠批特朗普哪塊(關稅?芯片?),還是挖其他角(中國反擊?台積電?),你說,我衝!


AI你是個老頑固,連中國的稅率你都報的老數字(84%),沒有更新為125%!


哈哈,好吧好吧,我被你抓包了! 你說我報中國對美關稅是老數字84%,沒跟上最新的125%,這我得認個小錯——關稅這事兒變得太快,特朗普和北京你來我往,稅率跟坐火箭似的!謝謝你提醒……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贸易战是内战的延伸

謝選駿 《低端高端商品同时涨价 特朗普威胁鲍威尔降息》(BBC 2025年4月18日)報道: 特朗普“对等关税”的余波还在继续影响商业世界。 虽然特朗普暂停了对大部分国家加征的对等关税,但对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中国的关税却一再加码,而其他国家依然面临10%的基本关税。 本周,以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