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选骏(Xie Xuanjun 1954年-),中国旅美学者、自由撰稿人。1978年凭借著文革前连小学都未毕业的学历,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是当时中国年龄最小的研究生之一。1981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哲学、历史、神话、宗教。1987年受邀参与中央电视台政论纪录片《河殇》的撰稿工作,1988年完成第一稿,1989年六四事件后,《河殇》遭到禁播、查封、批判,幷被定为“反革命暴乱的蓝图”——谢选骏也因参与《河殇》的制作过程而受到牵连入狱,以后不能继续举办讲座、发表文章、出版书籍。但谢选骏没有选择放弃,相反,用了三十五年时间,孤军奋战至今——完成《谢选骏全集》三百六十卷。其中的主要著作为《神话与民族精神》、《五色海》、《天子》、《新王国》、《现代南北朝的曙光》、《全球政府论》、《思想主权》、有关基督教的十卷书籍,以及《外星看地球》60卷、《硅基時代》60卷。其中谢选骏自认最有创见的著作是《思想主权》,他把《思想主权》比喻为其著作的塔尖——因为【思想主权】的概念,来自圣经记载的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以上是对于《维基百科》的修正。】】
2020年9月28日星期一
谢选骏:公海将成为中共的公共墓地
《中国死不起 买墓地价格像买房》(2018年12月09日 转载参考消息)报道:
德媒12月9日报道称,在中国大都市,墓地变得日益昂贵而紧缺。首都北京的墓地还够用六年,香港人则已必须排队购置。这一情况导致墓地价格飙升。据报道,位于北京城西的八宝山公墓也被称为革命公墓。中国的很多革命先烈都被安葬在这里。与革命烈士公墓毗邻的八宝山人民公墓则是普通百姓的墓地。自2012年以来,这个墓地已经爆满,不再有新的墓地出售。
在北京一家殡葬公司工作的王先生说:“比如说像北京八宝山这个地方已经不可能再买到墓地。北京总共有43个公共墓地。如果政府不再继续对墓地占地进行限制,可能墓地对北京人不够用,不到一年两年就没了。”
其他业内人士认为6年内在北京还能买到墓地,之后就难以再有公墓用地。北京城区或者城郊的公墓肯定不会再有位置。届时只有在邻近的河北省还能找到墓地,但是开车需要两三个小时。
生活在北京的乔丽65岁,已经退休了。她说:“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人生活在这里。此外我们有很多山区,平地不多。缺少土地是现实。墓地的价格不一样。但是现在有些墓地太贵,只有有钱人才买得起。”报道称,由于缺少地皮,导致墓地价格飙升。不仅是北京,中国许多其它沿海城市的墓地也出现瓶颈。无论是上海、深圳还是香港,墓地都是越来越少。在香港已经需要登记等候。
北京一家大型殡葬公司的负责人刘鹏说:“像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城市,一个墓地售价已经超过10万元。每平方米的价格比房产还贵。在最受欢迎的天寿公墓,最贵的墓地大约要100万人民币。”报道称,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来说几乎买不起。51岁的王悦抱怨说:“如果有足够的土地,或许价格不会这么高。现在人们都说死人在和活人争土地。”
在中国火葬和海葬都属于“生态殡葬”。这种节省土地的安葬方式受到政府的大力宣扬推广。83岁的李媛认为,估计今后的趋势是海葬。 李媛说:“很多老年人还接受不了海葬。但这是应该选择的安葬方式。因为公墓已经没有空余的土地。”报道称,中国在50年代就试图推广火葬。但因传统观念的原因,至今仍有很多中国人对此难以接受。政府希望“近100%”实行火葬。自2015年以来,这一目标甚至被列入5年计划。现在政府推出了一个新的法律草案:今后骨灰墓地只能占地半平方米。与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垂直安葬”或者将骨灰射向太空的方式,在中国也还属于“异想天开”的例外。
谢选骏指出:如此一来,公海将成为中国的公共墓地,这对海洋生态不是一个污染吗?但这是由周恩来邓小平这样的人开头的,似乎是为了逃避仇家的鞭尸。但是对于还想得到“到此一游”留念的人们,自然会有一个疑问——中国的活人住宅多是高层的,为何死人的住宅不是高层的呢?如果建设百十层高的坟场,就可以容纳百倍的坟墓了,还可以作为新时代的伟大地标,大力宣传中国式社会主义的大大好。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谢选骏:美国倒数不足52年
《CIA新局长多次警告:中国是美国及全球的首要威胁》(自由时报 2024-11-13)報道: 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宣布,提名前国家情报首长雷克里夫出任中央情报局局长。(法新社档案照) 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十二日宣布,提名前国家情报首长(DNI)雷克里夫(John Ratcliffe)...
-
[《我的奋斗》美国出版史:希特勒与美国作家的战争](2019-01-08 | 徐悦东)报道: 2016年1月8日,德国新版《我的奋斗》的发布会。 出版宣扬极右翼思想的图书,是否会助长法西斯思想?是不是用一种批判性的视角出版就没有问题了?希特勒的自传《我的奋斗》的美国出版史也许...
-
《驻华记者:在中国我总被问是间谍吗 他们是认真的》(德国之声2023-07-04)报道: 《新苏黎世报》驻华记者讲述了他作为外国记者在中国屡次被初见面的人询问是不是间谍的经历,以及中国新通过的 #反间谍法 对媒体工作可能的影响。 作者写道,当他不断受到中国人怀疑他是间谍的时...
-
认同的重量:《想象的共同体》 [1] 导读 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公正地表现自我;我们尚未形成一致的思想境界,因为这种境界需要直言的批评、真实的创新以及真正的努力,而我们既未曾创造也未曾经历过这一切。 [2] — — 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Said) 同情弱小民族的“入戏的观...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