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3年1月7日星期六

谢选骏:儿童色情行业也总有一天会合法化



《传媒的战争:第一集——黄色狂潮》(zou johnny 2016-11-05 )报道:


传播力、传播力、传播力是我们公共生活中最大的道德因素和推动力。——普利策


1864年,一位匈牙利裔犹太人来到波士顿,他原本是看到美国南北战争招募壮丁的广告而来,但因其代理鲸吞其入伍费而悄悄离开原定前往部队的路线,前往纽约讨生活。此后他换了多个工作,但生活始终并不如意,甚至睡在马路边闲置的马车上。有一天他决定离开纽约,搭了一部破马车前往密苏里州的圣路易。1848年在欧洲所爆发的大革命,使得大量德裔人士移民往美国密苏里州,而恰好他精通德语,总算能在一个城市寻找到合适的归宿了。在圣路易,他找到了一份新闻记者的差事,在当地最大的德语报纸《西部邮报》担任记者,没想到他的新闻嗅觉显露无疑,不消多久就成为报纸的合伙人之一,并拥有公司股份,翌将其个人所持股权出售,并获取了大量收益,也成为他事业起步的第一桶金。他就是普利策。


1878年普利策以低价购得《圣路易急电》,后来将与同样陷入经营困境的《圣路易晚报》合并,成为《圣路易急电邮报》。在合并后的新报纸,普利策便开始实验未来的新闻模式——诱人的标题党、深度调查新闻、接地气甚至有些煽动性的文字,很快这一报纸就获得了巨大成功。后来普利策家四代人都掌管着这家报纸,直到1995年他的曾孙因为管理层矛盾而结束了普利策家族的世代传承。


世界报展露头角


1883年,已在报业小有名气的普利策从铁路大亨杰伊·古尔德手中以34万6千美元的价格买下了《纽约世界报》,当时该报纸每年亏损四万美元,是一个没有影响力的刊物。而1884年普利策作为民主党候选人成功当选代表纽约州的美国众议员,值得一提的是普利策曾是共和党人,但当时作为开明的共和党人,他反对较为保守的共和党人推举格兰特总统连任的提案,最终失败,导致他转为民主党一员。普利策的议员生涯十分短暂,不到一年他就因繁重的报业管理工作而选择放弃这一职位,专心世界报的发展。


普利策在世界报所采取的经营方法和圣路易经验别无二致——标题党、大量煽情报道、注重犯罪报道、社会运动等社会敏感话题。而在调查新闻记者中,娜丽·布莱(原名伊丽莎白·科克伦)是其中的佼佼者。她的成名作是她刚加盟世界报后前去秘密潜入一家位于布莱克韦岛的精神病院,假扮女精神病人,最后撰文揭露了当地精神病院虐待女病人的暴行,从此一炮走红。布莱此后模仿凡尔纳名著《环绕地球八十天》,来了个《环绕地球七十二天》,前往欧洲、香港、新加坡等地,在当时创造了"世界记录",进一步扩大了世界报的影响力。世界报的发行量从普利策收购前的1.5万份,飙升40倍到60万份,真正成功实践了屌丝到大V的跨越。


棋逢敌手


归根到底,美国普通民众识字率的提高导致新闻业的受众获取信息的需求大幅提高,也是普利策之所以能够成功的主要原因。但普利策并不是唯一的聪明人,当时纽约太阳报作为最早就开始面向大众发行的小报(tabloid),在19世纪90年代开始普遍在纽约街头流行,也经常攻击普利策的世界报对外发表的一些言论。但真正使得普利策感到实际威胁的还是赫斯特的新闻报。1895年,威廉·赫斯特,一名过去在旧金山小有名气的报业奇才收购了《纽约新闻报》,开始同普利策的《世界报》展开竞争。


双方的操作手法启示其实十分类似——抛出争议议题,制造冲突,增加报纸销量。而普利策在1895年成功由著名漫画家理查·奥特考特推出"小黄人"漫画系列,大受好评。"小黄人"从形象上跟后来中国的三毛有些类似之处(当然肯定是三毛鼻祖),只有几根头发,没有牙齿,穿着一件大黄衫,到处晃悠,发表口语化的评论,针砭时弊,获得纽约民众的喜爱。


然而内容创业的根本壁垒其实比想象中的要低得多,赫斯特抛出高薪直接将奥特考特团队挖到了新闻报,开始了两家报纸旷日持久的商战。在挖走漫画团队之后,普利策本想以更高价格想挽回团队,没想到最后还是被赫斯特出了高价。不仅如此,赫斯特还采用了"互联网思维",以一美分的白菜价出售报纸(世界报价格为两美分),新闻报发行量很快从零做到了15万;普利策发了火,不仅降价,还放言对方是少公子,总有一天老爸会不让他继续烧钱卖报纸。但在忙乱中,普利策有些"动作变型",使得其员工不堪其辱而纷纷逃离,有点像今日的。。南华。


搞笑的是,尽管双方斗争极其激烈,但双方的价值观却异常趋同——都是民主党人,都对劳工和移民采取同情态度,也都斥巨资将资本花在周日的每周周刊上,而跳出了每周一至五日报的范畴。尽管奥特卡特的小黄人被赫斯特抢走,作为王老吉老祖宗的普利策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他随即聘请另外一名知名画家乔治卢克斯(不是卢卡斯)绘制了新版小黄人,从此纽约民众可以看两个版本的小黄人,可谓是百舸争流。


美西战争


赫斯特和普利策都认为美西战争都是因为他们的报道而引起的,其实美国总统根本不会看微信公众号,更别谈他俩这种夸张的了。尽管如此,他们早在1895年开始就大肆渲染古巴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西班牙残暴的统治已经使得美国必须介入不可。然而各种文字的渲染和夸张都未经事实的考证,而事实则变得根本不重要,大家都是吃瓜群众来的,只要卖得动报纸就有钱赚。不断的渲染使得舆论反西情绪高涨,最后配合美国国家战略意图,美国与西班牙交战而当西美战争一旦打响,双方在主要版面上都刊登了关于西美战争的详细"报道"。其中,赫斯特亲自做为"战地记者",还声称自己要抢在所有报纸的前面,这一轮美西战争的舆论战也使得两张报纸的发行量纷纷突破百万。


由于双方的报业战争,历史学家将小黄人的元素作为主基调,称之为"黄色新闻"(yellow journalism),当然不是指色情内容,而是指双方为了发行量而在内容端疯狂地进行尝试。然而在后来,黄色新闻成了贬义词,泛指不择手段拉阅读量的行为。

美西战后,普利策开始收手,并为自己在美西战争中为了报纸销量的行为而感到后悔,但赫斯特却并没有停手,在1900总统选举中,他支持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莱恩输给了对手麦金莱,他的专栏作家居然鼓动大家刺杀总统,结果果然麦金莱总统于1901被刺,直接导致新闻报遭到公众舆论的强烈谴责和抨击,1906年新闻报发行量萎缩殆尽,赫斯特直接关掉了报社。与此同时,相对中立、客观的媒体——纽约时报开始蓬勃起来,在20世纪初期开始逐渐统治了美国纸媒。


引申开来。。。


然而,时至今日,被认为是"劣币"的黄色新闻系报纸,依然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力——默多克旗下的太阳报有着超过正经报纸泰晤士报几杯的阅读量,然而泰晤士报也是默多克的,它可以用流量惊人的太阳报养着影响上层建筑的泰晤士报,成为左右舆论的重要乱源;香港的苹果日报更是以"以天下八卦为己任,致他人死生与度外"的娱乐精神,在香港有着超人的影响力,且不说一些真正的黄色周刊,如壹周刊等。而在国内,渠道寡头化使得文字内容提供者愈发不则手段,严重失实的报道比比皆是,可见黄色新闻化,媒体弱智化,不是20世纪初的专利,更是媒体一直以来永恒的主题。


至于本文的主人公普利策,后来在1904年就将总编辑拱手让给年轻人弗兰克考伯,尽管他和考伯相爱相杀,经常闹矛盾,但好歹年轻人将他的事业继续传承下去。他死前就想要哥伦比亚大学开设新闻学院,但是当时哥大一开始是拒绝的,直到他死前才接受了其当时两百万美元的捐款,并在1917年成立"普利策奖",以表彰在新闻领域成绩卓著的人士。也使得普利策青史留名。而另一位主人公赫斯特则专注报业,并在20世纪初期控制了美国多家主流报纸,直到大萧条到来之时出现债务危机。然而赫斯特家族时至今日仍然在美国媒体界拥有影响力——旧金山纪事报、休斯顿纪事报、Cosmopolitan、ESPN(20%少数股权)都是赫斯特媒体集团旗下的媒体资产。


最后就用普利策的一段有名对话结束本集:


"有人问普利策:'为什么您老是对记者那么宽容,而对编辑那么严苛呢?' 普利策说:'我想那是因为每个记者都代表着希望,而每个编辑都会让人失望的缘故吧。'"


网民嚎叫:


哈哈,你能想象一百年后,中国最著名的新闻奖是由一个做微信公号的标题党颁发的吗

2016-11-05


野兽胖虎

我们学校的老师要是能这么给我们讲新闻史就好啦

2016-11-05


云欢小说

黄孩子,黄色杂志由他得名

2016-11-05


谢选骏指出:我预测,随着美国社会的大麻合法化、同性恋婚姻合法化以及一系列的除罪化、合法化,儿童色情行业也总有一天会合法化——就像臭名昭著的赫斯特家族那样的“媒体界的黄色鼻祖”,即将从中获得天文数字的“财富”。——“传播力、传播力、传播力是我们公共生活中最大的道德因素和推动力。”——普利策这样说。不过我认为他在说谎。事实真相则是——“传播力、传播力、传播力是我们公共生活中最大的金钱因素和推动力。”普利策是个四分之一犹太人啊!就像希特勒一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白宫里的黑社會還是一個想要翻盤的受气包

《特朗普向世界强硬宣告:美国不会接受任何人说不》(纽约时报 2025-01-21)報道: 在就职演说中,特朗普总统使用了一种咄咄逼人的语气。 “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 特朗普总统用这九个字的誓言描述他计划如何让自己的第二任期与第一任期有所不同。如今,经历了始于政治流亡、终于不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