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0年12月11日星期五

谢选骏:基辛格的和平就是出卖盟国



网文《亨利·基辛格》报道:


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英语:Henry Alfred Kissinger),本名海因茨·阿尔弗雷德·基辛格(德语:Heinz Alfred Kissinger),1923年5月27日-) ,是一位出生于德国的美国犹太裔外交官,与越南政治家黎德寿一同为1973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原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后担任尼克松政府的国务卿并在水门事件之后继续在福特政府中担任此职。作为一位现实政治的支持者,基辛格在1969年到1977年之间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发挥了中心作用。在这段时期内,他倡导缓和政策,使美苏之间紧张的关系得到缓解,并在1972年和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会谈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促成了中国的开放和新的战略性的反苏中美联盟的形成。


基辛格被公认为是国际政治学均势理论大师,其理论重点关注在美苏两极对抗的国际环境下如何运用国家外交手段,建立政治联盟,对抗苏联一极的压力;即在美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联合各种力量遏制苏联的强势状态,从而达到两极力量的相对的平衡。基辛格理论为西方在冷战中取得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后来被广泛运用于国家外交活动中、作为国家对外关系的理论来源;典型的表现在美国总统尼克松和里根的外交政策之中。


个人背景


基辛格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菲尔特市犹太人家庭。1938年,为了逃避阿道夫·希特勒迫害举家移居到纽约市。基辛格在1943年6月19日归化成为美国公民。


尽管中学年代在曼哈顿北部华盛顿高地度过,但他始终保留着显著德语口音。基辛格晚上在乔治·华盛顿高中上学,白天则在一家剃须刷工厂打工,高中毕业之后一边在工厂工作一边在临近的纽约城市学院用部分空闲时间学习会计。1943年,当他就读于纽约城市学院的时候,受征召入伍,在84步兵师(第970反情报集团军)担任德语翻译兵,以谍报部队身份被派遣到欧洲战场,于战略情报局所属。在部队中,他优越的洞察力被赏识,成为了北约间谍学校的教官。这也为越南战争时期他在国家安全保障会议下自设谍报委员会埋下伏笔。


1946年回国复员后,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在1950年以一等荣誉取得政治学学士学位。他分别于1952年及1954年获得哈佛大学的哲学硕士和哲学博士。他题为《被修复的世界:梅特涅、卡苏里及和平的问题1812—22(A World Restored: Metternich, Castlereagh and the Problems of Peace 1812-22.)》的19世纪的欧洲外交史研究,常被说为是哈佛博士论文中最长的一篇(Weidenfeld & Nicolson出版长达365页)。论文主要观点是认为1809年维也纳和约之后的欧洲协调国际秩序下百年和平主要归功于梅特涅和卡苏里并没有对战败的拿破仑法国采取过多的报复,而是更重视国际体系下的力量均衡(balance of power)。基辛格在哈佛是师从威廉·杨德尔·艾略特的指导,他的这位老师是有名的美国历史学家,曾为六任美国总统担任过政治和历史问题的顾问。在老师的关照和学院的有利条件下,他多次出席战后对国际形势的研讨会,积攒起了进入华盛顿从政的人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日后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就在这时候与其相识。博士毕业之后的基辛格开始在政治学部的教学工作,通过参加美国政府举办的外交问题评议会,为同时代的外交政策提出了积极的建议。作为一个渴望能对美国外交政策有更大的影响的开明的共和党人,基辛格成了纽约州州长纳尔逊·洛克菲勒的支持者和顾问,后者在1960年、1964年及1968年争取成为共和党总统提名人。在1968年,当尼克松明显地会成为共和党总统提名人的时候,基辛格担任了尼克松的顾问。在尼克松当选之后成为了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总统顾问,当时,尼克松对他的提名甚至排在国务卿和国防部长之前。被认为是尼克松对其抱有很大的期待。


亚洲


在担任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时,基辛格制定了对苏联的缓和政策以求缓解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他参与了限制战略武器谈判,并在1973年与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达成了《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和《反弹道导弹条约》(SALT I Treaty)。


为了继续对苏联施加外交压力,在1971年7月和10月,基辛格两度秘密访问中国大陆,与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协商,并负责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这为1972年尼克松破冰之旅的中美高峰会议铺路以及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石,结束了中美两国间23年的敌对与隔阂,从而完成了战略性的外交政策转变。基辛格亦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见面。基辛格常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与多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都有交情。基辛格的外交对两国的经济文化都带来了很大影响,在1979年美国放弃承认中华民国,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


越南化政策和轰炸柬埔寨


基辛格和越南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尼克松上任之前。在大选期间,他是尼克松阵营的秘密线人,曾给尼克松竞选团提供了约翰逊政府在巴黎和谈中的机密内容。1968年尼克松凭借尽快结束越南战争的口号当选总统,并在就任伊始就开始执行所谓的越南化计划——逐渐撤走驻越美军的同时,扶持南越的越南共和国军以继续独立抵抗北越的越南人民军和南方越共游击队。与此同时,基辛格在尼克松支持下,主持了轰炸柬埔寨(当时是主权独立国家)境内的越南人民军和越共游击队目标的行动。虽然行动计划一开始是秘密进行的,然而在美国国内,消息一经流出还是激起了一片片的反战浪潮。不仅如此,轰炸行动还间接引发了柬埔寨内战,导致后来的红色高棉崛起。


基辛格和越南的黎德寿同获197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以表扬他们为巴黎和平协约所作的努力。然而黎德寿以尚未达至和平为由,谢绝领奖。1975年北越军攻灭越南共和国,并在南越成立越南南方共和国。1976年北越吞并南越,统一越南。


孟加拉国(东巴基斯坦)战争


1971年孟加拉国解放战争期间,美国在南亚的外交官向尼克松和基辛格清楚无误地汇报了关于(尼克松扶持的)阿尤布·汗领导的巴基斯坦政权在东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国)的暴行。然而2002年12月6日乔治·华盛顿大学出版的解密档案却披露,基辛格建议尼克松低调处理这些事件。由于当时美国忌惮和苏联关系密切的印度,需要维持自己在巴基斯坦的利益;同时中国一向支持巴基斯坦,此举也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和中国的关系。


最近另一份解密文件显示因为美国害怕印度进犯巴基斯坦,基辛格曾希望中国在中印边境加强军事部署,然而美国期望中国参与战争的想法被中国婉拒了。


东帝汶战争


在1975年葡萄牙的非殖民化进程使美国关注东帝汶的前葡萄牙殖民地,位于印度尼西亚群岛内的东帝汶1975年宣布独立。印尼总统苏哈托是美国在东南亚地区一个强有力的盟友,并开始动员印尼军队,准备吞并这个新生的国家,当时左派革阵党越来越占主导地位。1975年12月,苏哈托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与基辛格和福特总统在会议期间讨论了入侵计划。福特和基辛格明确表示,美国与印尼关系将保持强劲,并表示不会反对拟议的吞并。他们只是想完成得“快”,直到他们回到了华盛顿提出延迟入侵。[1]因此苏哈托延迟操作一天。终于在12月7日印度尼西亚军队入侵这块前葡萄牙殖民地。美国对印尼继续给予军方军事援助,苏哈托径自与兼并计划。基辛格默许印尼的军事行动,美国继续给予印尼军方军事援助。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年的赎罪节(10月6日),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联军对以色列发动了突然袭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了。虽然以色列随后夺回了失地,基辛格要求以色列放弃部分领土以换取和平,并在停火谈判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在1978年以色列和埃及在戴维营签署了条约,以色列撤出西奈半岛,以换取埃及承认以色列独立和长久的和平。


尽管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时期极力在中东地区扩张,扩大了苏联在中东的势力范围,但当苏联支持的埃及和叙利亚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再次败给以色列之后,基辛格在以、阿之间的穿梭外交谈判,哈菲兹·阿萨德领导下的叙利亚开始谋求在美国与苏联之间进行平衡外交,不再专一依赖苏联。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领导下的埃及与苏联彻底闹翻、反目成仇。


拉丁美洲/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军事政变


1970年的智利总统大选中,来自社会主义阵营,左派的萨尔瓦多·阿连德以微弱优势胜出,他的马克思主义和亲古巴政策令华盛顿非常担心。尼克松政府曾考虑授权中情局组织军事政变来阻止阿连德就职并重新进行大选,不过计划因政府对反对派的信心不足而流产。基辛格是否支持这个计划已经不得而知。在阿连德执政期间美国和智利的关系一直处于冰封状态,许多涉及美国利益的智利企业被收归国有,其中包括有美资的铜矿,美国国际电报电话公司(AT&T)在智利的分公司等。美国以此对智利实施经济制裁,中情局也资助了1972和73年的反政府大罢工。在这期间,基辛格关于智利政府的一些言论颇具争议,他说“情况已经太严重了,我们不能再放手让他们的选民自己决定前途”,“我看不到有什么理由放任一个国家因为其不负责任的人民而走向共产主义”。这些言论激起了很多媒体的愤慨,认为这是对智利主权的干涉和践踏。在1973年9月11日,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阿连德政权。在政变中阿连德是被杀还是自杀直到现在仍无定论。


古巴—美国关系


自1962年美国与古巴断交之后,基辛格是最先提出和古巴重新建立关系正常化。然而他很快改变想法并追从肯尼迪的政策。在菲德尔·卡斯特罗参与了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的反殖民斗争后,基辛格支持了安哥拉全国独立联盟,莫桑比克抵抗运动等反共产主义组织的暴动,以及中情局支持的南非军队进驻安哥拉。基辛格很清楚的表明除非古巴从两国撤军,否则美国和古巴的关系将无法正常化。


阿根廷军事独裁政权


在豪尔赫·拉斐尔·魏地拉推翻伊莎贝尔·裴隆的政权后实施了一系列的报复行动,包括令一些政治对手“消失”。基辛格在和阿根廷外长的一次会面中向他保证,美国还是站在他们这边,不过敦促他务必在美国国会召开下次会议(有可能提出制裁)前,尽快“回到正常程序”。


非洲/罗德西亚布什战争


1976年9月,基辛格曾积极参与有关罗德西亚布什战争谈判。基辛格和南非总理约翰·沃斯特曾迫使罗得西亚总理伊恩·史密斯加速罗得西亚政治过渡至黑人多数统治的地位。并在莫桑比克解放阵线控制莫桑比克,甚至导致南非取消对他的支持,使得罗得西亚几乎完全被孤立。根据史密斯的自传,基辛格与其会面时告诉史密斯其夫人对他的爱慕之情,但史密斯表示,他认为基辛格要他所做等于签署罗得西亚的“死亡证明”。最后基辛格使美国加大力度并网罗其他有关各方向罗得西亚施加压力,迫使其结束政治上的少数白人统治。


后期职责


1976年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吉米·卡特击败杰拉尔德·福特,由此基辛格亦退出内阁。基辛格持续活跃于政策团体(如三边委员会)中,并参与政治顾问、演说及著作等活动。


1989年,基辛格在日本《读卖新闻》和西德《星期日世界报》上分别发表文章《天安门事件是内政问题》和《美国不能放弃中国》,支持中国政府处理天安门事件的措施,认为“对北京发生的事不可只用善与恶的观点去看”,“当时的冲突变得无法解决了”。


2002年11月,时任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任命基辛格为对美恐怖袭击国家调查委员会主席,以调查九一一袭击事件。2002年12月13日,在被讯问其潜在利益冲突后,基辛格无意公布其商业客户详情,故宣布辞去这一职位。


2015年1月3日,基辛格在日本《读卖新闻》说,“日本对本国安保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对国际安保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是难免的;总而言之,日本将成为一个普通国家”,普通国家意味着日本将和其他国家一样可以拥有军队并参加战争,但“如果日本推行独断且具有攻击性的外交政策,将成为地区隐患”;就亚洲局势,基辛格说,“亚洲地区缺乏一个可以关怀弱小国家、维护地区平衡的国家,中国周边国家都通过与美国合作来保持(和中国之间的)平衡”,“我反对美国对中国建立包围网,也不赞成以中美关系为核心的外交政策”。


个人与社会影响


基辛格的外交政策纪录使他受到左派人士争议,英国记者克里斯多弗·息金斯在他的著作《基辛格的审判》中指责他犯下“对战争罪、危害人类罪,以及犯罪对常见的或习惯法或国际法,包括串谋谋杀、绑架和酷刑”。2013年4月,维基解密曝光170万份基辛格时代美国机密文件,曝光了美国敢死队、秘密轰炸战争、暗杀等基辛格幕后操纵的丑闻。


2018年特朗普政府下的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听证会,95岁的基辛格出席再度强调表示中国崛起是政策和历史的必然,中美两国在维持权力平衡上都有审视的必要,不计代价阻止大国间的直接对抗是世界运转的底线,一个两大强权对抗的世界不会让人类得利只有全世界皆输的结局。


谢选骏指出:“基辛格和越南的黎德寿同获197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以表扬他们为巴黎和平协约所作的努力。然而黎德寿以尚未达至和平为由,谢绝领奖。1975年北越军攻灭越南共和国,并在南越成立越南南方共和国。1976年北越吞并南越,统一越南。”——由此可见,基辛格的和平就是出卖盟国、协助共产党获胜。黎德寿假惺惺地拒绝领受沾满了鲜血的诺贝尔和平奖,不过是在掩护基辛格的第五纵队,欲盖弥彰。仅仅两年之后,基辛格的和平就导致南越的沦陷了。美国出卖了南越,因为基辛格出卖了美国。

谢选骏:亨利基辛格还想混入民主党政府


《亨利-基辛格:“我喜欢乔-拜登”》(GM77 2020年11月 11日)报道:


曾担任理查德-尼克松和杰拉尔德-福特两位总统国务卿的亨利-基辛格上周表示,尽管他经常在外交政策上与乔-拜登意见相左,但他相信如果拜登就任总统,他的外交行动会是温和且深思熟虑的。“在竞选期间,非常有能力的外交政策顾问站在他一边,”基辛格上周五在巴黎举行的WELT经济峰会闭幕式上接受Axel Springer SE首席执行官马蒂亚斯-德普夫纳采访时说。(Axel Springer SE「阿克塞尔·斯普林格集团」为欧洲最大的数位出版公司之一,拥有众多新闻媒体品牌,如图片报、世界报、Fakt等)


这位97岁的前外交官在纽约的家中进行了实质性的发言。《商业内幕》报道了这次采访。”大选后会发生什么还不完全清楚,”基辛格说,”但我将利用我的影响力,尽管很小,促进国家的团结。”基辛格指出,他与拜登相识40多年,第一次见到他时,这位来自特拉华州的新当选小参议员出席了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的一次高级别会议。“所以他进来的时候,我不知道他是谁。我说,’我不知道工作人员可以参加这个会议’,而拜登当时并没有对此大惊小怪。这些年来,这个故事他(拜登)不知道讲了多少次。我喜欢他这个人。”


中共党媒《参考消息》随即在10日 转载了此文,基辛格一直被中共媒体尊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五十年多年前, 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和总统尼克松两人放弃了中华民国台湾,选择与中共建交。如果说那个时候,以基辛格为代表的美国单纯地相信了中共的谎言,寄希望中共会在国家强大后,给予中国人法治和民主自由,那么1989年6月4日,中共血洗天安门的残暴行径,应该足以让美国看到其伪善背后的邪恶。而基辛格先生却在中共独裁专政面临民主萌芽挑战的转型时刻,多次到访中国并呼吁保持中美之间的正常交往,让中国人民错失一次走向民主的机遇。


八九六四后,中共在美国精英们的“呵护”下经济飞速增长,当初对14亿中国人民的承诺被他们抛到九霄云外,“中美两国利益共同体“一起享受着中国加入WTO进入全球化的福利。早在1982年,基辛格就从高盛和其他三家银行的财团获得两年期的贷款,创建了基辛格联合咨询公司(Kissinger Associates,Inc. 以下简称KAI),KAI网罗了大批英美政要及跨国企业家,与包括黑石集团等多家公司建立了战略联盟,其主要业务是为美国大企业提供海外拓展的政策咨询,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帮助企业在中国拓展业务。


基辛格90%的客户都是跟中国做生意的欧美公司。信手拈来的知名客户就有摩根大通、美国运通、AIG、可口可乐、GTE通讯、亨氏食品、波音、韩国大宇、默克制药、自由港公司、渣打银行、爱立信、贝尔电话、沃尔沃等公司。


很显然,基辛格代表的是美国华尔街利益集团,中共集权家族绑架14亿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垄断市场给他们带去了源源不断的财富,从而使得这些利益集团们在中共对内遏制人民言论自由和重演8964的悲剧疯狂打压对待香港人民的行径选择视而不见。2020年 初病毒肆虐到美国本土祸及民众,直到如今的美国总统选举大规模造假,因此即便是损害美国民众的利益,他们也选择同流合污,而完全不顾美国的立国之本。这可能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最现实的例证吧。火烧眉毛的“基辛格们”已难以保持隔岸观火的悠闲,只有越来越深入、越来越露骨地与中共“合作”,才能掩盖被利益熏心曾犯下一个又一个错误。


然而,网络媒体时代永远掩盖不了全部的真相,美国总统大选舞弊的拙劣行径让8000万美国民众更加坚定地支持川普总统,本届大选已不是拜登与川普总统个人之间的竞争,而是“基辛格们”对中共从绥靖政策到共同参与作恶已严重威胁到美国民主体制,基辛格时代已成为历史, 8000万的民意绝不会允许“基辛格们”代表自己的意志,正如班农先生所说: “基辛格先生,我再也不想听你说什么自由世界秩序了。你是有罪的。你一开始就是中共的代言人,不止如此,你还从中共那里获取沾满鲜血的钱。中共几十年来都在给你钱。这一切都将会被揭露。”


网民哀嚎:

1、johnimse 2 天 之前

This man will ruin American.

2、Dzhang 3 天 之前

我靠,你个死变态基佬,真恶心!

3、PEDDINGTON 11 天 之前

這個老賊,這一世就會死於牢獄恐懼中,來世墮入無間地獄。班農說,基辛格雙手沾滿了中國人民美國人民的血。

4、kellyy 14 天 之前

这两个必须下地狱

5、文乐 15 天 之前

迟早会遭报应的

6、81301527 15 天 之前

基辛格是个老畜牲,罪该万死,手上沾满了中国人和美国正义人们的鲜血,海豹六队击杀假拉登后全部被死亡的惨剧里面就有这个老畜牲的一份罪恶在里面,一定要惩罚

7、Wuke 16 天 之前

现在的美国人民和政府如果不把基辛格送进监狱就是对这个世界最伟大国家的犯罪!因为基辛格出卖了太多美国普通百姓的利益和美国国家利益!

8、大大过瘾 16 天 之前

老狐狸的智慧是靠敲骨吸髓滋养的,一切总有轮回报应,华夏大地的至暗时刻在老狐狸主义的主导下至少延伸40年!是不是老狐狸还惦念土共301医院‘常委150岁生命生命保障计划’呢?

9、PEDDINGTON 11 天 之前

Reply to  大大过瘾——這樣的老賊應該有俠客去收拾。

10、smartant 16 天 之前

該這些假冒偽善的基辛格們付出代價的時候了,中國人被賤賣了歷史該結束了,該我們贏了,該讓他們為自己的行為,與魔鬼交易付出代價,下地獄去吧!

11、追随上帝 16 天 之前

就这个老王八蛋睁眼说瞎话,置中国人民自由与生命于不顾,助纣为虐、贪婪堕落。真该死!

12、AKLK 16 天 之前

基辛格,你的贪婪使你对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犯下了深深的罪行,忏悔吧!你会下地狱的!

13、Biubiu 16 天 之前

一头钻进历史的垃圾堆里

14、chrg764 16 天 之前

老不死的!听说你对毛泽东治下的中国很赞赏!沼泽地该进监狱了!


谢选骏指出:基辛格做着特朗普共和党的官,一看白登的民主党赢了,就赶紧溜须拍马,改换门庭了。难怪广大川粉哀嚎不已,怎么特狼扑用的都是这等的下脚料呢?大约饿得确实饥不择食了。


《最后一搏?美总统开始"大清洗",基辛格直接被开除》(2020-11-27 军情十一处举报)报道:


正如外界所预测的那样,在意识到自己败局已定之后,特朗普主要会着手做两件事。

1,大肆动用总统赦免权,以消除他下台后遭到起诉的可能性;

2,对白宫进行"清洗",开除那些三番五次和自己唱反调、"不忠诚"的官员。

就在一天之前,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了一项重大赦免,他表示自己"完全赦免"了前美国国安顾问迈克尔·弗林。此人是特朗普上台后首任国安顾问,也是"通俄门"事件中的关键人物,曾因两度在调查作伪证而被定罪。

这一赦免被认为是"特朗普上台以来最高调的一次赦免",被赦免之后,弗林与"通俄门"调查的冗长法律纠纷将一笔勾销。也消除了特朗普担心弗林成为"污点证人"的后顾之忧。特朗普对弗林的赦免,可以被视作为他一系列"大赦"的开始。弗林是第一个被特赦的人,但绝对不是最后一个。

相较于开启特赦进程,特朗普对白宫的清洗要更早一步。

本月9日,特朗普突然宣布开除国防部长埃斯珀,由国家反恐中心主任米勒担任代理国防部长。埃斯珀也不幸的成为了特朗普的首个"动刀对象"。

埃斯珀被开除后仅一个星期,特朗普又开除了美国网络安全与基础设施安全局(CISA)局长克雷布斯。和埃斯珀一样,布雷克斯也是在看到特朗普的社交动态后,才知道自己已经被开除。

然而特朗普的"解雇潮"才刚刚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劲爆的人事决定往往都在后头。

当地时间26日,特朗普对美国防政策委员会进行"大清洗",美国政坛超重量级人物、前国务卿基辛格直接被撤职。

除了基辛格之外,被特朗普除名的人还有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前高级成员哈曼、及众议院多数党前领袖康特、海军前作战司令拉夫黑德等人。

从撤职名单上不难看出,这些人无一不是美国政坛中有头有脸的人物。事实上,美国防政策委员会正是一个由由前任国家高级安全官员组成的外部咨询小组,他们主要为国防部就国防政策事项,提供知情、独立的建议。

十一处认为,特朗普开除基辛格主要有两大原因。

第1, 出于对基辛格的报复。

现年97岁的基辛格是美国政坛"活化石级"人物,虽然早已淡出政坛,但他早已将政治工作当成生命的一部分。自特朗普特朗普上台以来,这位美国前国务卿曾多次向白宫发出警告。

早在今年4月份,疫情刚开始在美国肆虐时,基辛格就提醒白宫,新冠疫情将永久改变世界秩序。

而在中美关系上,基辛格更是不止一次对特朗普发出警告,称不要一味地挑衅中国,否则后果将会很严重,白宫必须要学会收敛。

在本月中旬的一场访谈节目中,基辛格曾对本次大选结果发表看法。在访谈中,基辛格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拜登支持——"我喜欢乔·拜登这个人。"

同时他还表示,虽然不清楚选举后会发生什么,但他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促进美国的国家团结。

现在特朗普深知自己已无力推翻本次大选结果,但至少在明年1月20日之前,他还是美国总统,仍然拥有"开人"的权力。而三番五次和自己"唱反调"的基辛格,自然成了他"炒鱿鱼"的对象。

特朗普不按常理出牌是出了名的,管他基辛格是几朝元老、管他在美国政坛中有多大的影响力,这些根本不会影响特朗普的决定。

第2,特朗普可能想进行"最后一搏"。

目前不排除将对外发动战争的可能,毕竟这可是他继续留在白宫的唯一办法。

10天前,特朗普曾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召开一次国防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如何对付伊朗。特朗普提议对伊朗的主要核设施进行袭击,但遭到了包括副总统彭斯、国务卿蓬佩奥在内的多名高官反对。

目前代理国防部长米勒是特朗普一手任命的,如果再国防政策委员会的这些专家撤换上自己的心腹,特朗普想对外发动军事行动就会更容易一些。

时至今日,特朗普仍未承认败选,这足以表明他心有不甘,参照这位美国总统的脾气秉性,不排除他接下还会有更大的动作。不光是美国,全世界可都要注意了。


谢选骏指出:特朗普开吊基辛格,众人以为踢了这条基老狗一脚,其实拉了这条基老狗一把——这为基佬辛格进入白登政府谋职,又开方便之门也。


《基辛格喊话拜登:快恢复中美对话 否则或致军事冲突》(参考消息2020-11-16)报道:


据彭博社消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16日就新的美中冲突发出警告。基辛格在彭博新经济论坛开幕式上发言,呼吁即将上任的拜登政府迅速采取行动,恢复与中国的沟通渠道,否则危机可能升级为军事冲突。基辛格称:“除非有某种合作行动的基础,否则世界将滑入一场堪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他说,今天可用的军事技术将使这种危机比以前的危机“更难控制”。


基辛格建议中美为竞争设界限,否则——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0月8日援引彭博社报道,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说,中美必须为两国日趋激烈的竞争建立规则,否则有可能重演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全球政治的不确定性局面。报道称,现年97岁的基辛格当地时间7日在纽约经济俱乐部主办的视频研讨会上说:“两国必须要探讨超过哪个界限就不会再进一步威胁对方,然后,他们必须找到在较长时间内落实这种政策的方法。”他补充道:“你可以说这完全不可能,但如果这样,我们将陷入类似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局面。”


报道称,在尼克松时期促成中美建交的基辛格说,美国彼时和中国建交的目标是制衡苏联。他曾说,要越来越警惕中美发生新冷战的可能性——他将之归因于技术进步对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塑。基辛格认为,美国需要换一种“新思维方式”。要理解这个世界太复杂,以至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实现在战略和经济上都具有其他国家无法威胁的单方面优势”。


谢选骏指出:基辛格为了保住他在中国血汗生意,充当说客和事佬,可谓不惜颜面,拼了老命也。

谢选骏:特朗普帝国的斩首


《“败选”的川普,永远也不会“离开”白宫》(2020-11-22 OR商业新媒体)报道:


摘要:拜登只赢了一半。


选举结束将要满20天,两周前,拜登也被认为已经赢得未来四年总统职位,但现任总统唐纳德·川普仍旧不愿承认自己是失败者,并且不断地动用各种手段,希望形势能够峰回路转,让他可以在白宫继续待上四年。


他是那么地迫切,但可惜的是,美国各地的法庭都不太理会川普对大选结果发起的法律挑战。尽管他和他的律师,在各种场合不断地重复讲述他们发起的诉讼,但是法官们还没有让他们在法庭上获得任何有意义的胜利,因为,川普和他的支持者们其实并没有提交有力证据,能够证明选举中存在他们一直声称的舞弊行为。


这让本次总统选举成为一件非常尴尬的事,被认为败选的一方始终不承认不接受选举结果,而胜选的一方也一直没能获得相关机构的官方认证。这比2000年那次发生在小布什与戈尔之间,同样产生结果争议的大选可要麻烦得多,因为上一次的当事双方至少都还是被认为有底线的政治精英,而这一次,主角是川普,一位曾经的商人及脱口秀主持人,并且他在过去四年中履行总统职务时的表现有目共睹。

我们对商人和脱口秀主持人充满尊敬,并且也坚信职业出身并不一定会影响一个人的政治成就,比如我们直到现在还在赞扬结束冷战的里根总统,而他在竞选公职之前,是好莱坞的电影明星。

既然提到了小布什,也提到了里根,我们还可以多说一句,就像四年前川普以一个从政经历为零的参选人身份战胜希拉里从而创造美国政治的一项历史一样,这个11月,他又创造了一项历史:成为自里根总统以来,第二位连任失败的总统。上一位是老布什。

老布什连任失败有很多因素,但是把这一失败,放进历史坐标系,与美国历史上那些同样连任失败的总统们做个比较,不难总结出一些共同的影响因素——无论是政治的还是经济的突发事件,以及这些突发事件引发的社会的连锁反应,最终很可能会断送一个原本深受尊重的总统的政治生命,何况是川普这样原本就在美国国内饱受争议,被热爱和受厌恶集合于一身的总统。

直到2019年底,不止川普和他的支持者们,就是民主党以及川普的反对者们,也不敢过于奢望能够在大选中战胜他,这也能说明为什么在民主党内无论从政治资源到政治影响力都要更为深厚的希拉里、满脸写着“我想当总统”的希拉里连党内初选都没有参加,因为至少在当时,普遍的预测是,自己赢不了。而川普显然也对自己的顺利连任充满自信,所以在任期的最后一年,他表现出的气势,和推出的许多政策,完全像一个任期不是四年,而是八年的总统。

支撑他的信心的,是经济的增长、失业率的下降以及对竞选承诺的兑现。川普的商人本质,使得他的政治行为带有非常明确地商业特征,他反而比那些成熟的政治精英更具有契约精神,他像履行商业合同那样,对待自己的竞选承诺,特别是那些很明确地能够引起传播热度的对抗性承诺,这让他既像堂吉诃德,又像西西弗斯。事实上,这两个比喻不伦不类,唐纳德·川普更像是闯进瓷器店的牛,除了瓷器店店主,谁都会喜欢这出热闹的好戏。

2020年大选结果显示,尽管拜登赢得更多票数,但在过去四年,川普并未被更多人的讨厌,事实上,他获得的选票比四年前更多。这对拜登来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必须在未来四年小心应对的问题。拜登说未来四年,他将“重塑美国的灵魂”。但是,他必须清楚,这种重塑,不可能是打碎现在的一切,推倒重来,这既不聪明,也不现实。所以他也说他是全体美国人的总统,而不仅仅是把票投给他的选民的总统。这句话不只是政治正确,也不只是漂亮的空话,这就是拜登面对的政治现实。

四年前,信奉现实主义的保守主义者川普成为总统,这并不全是因为他说服了他的支持者,而是那一部分选民需要川普这样的总统。过去四年中,川普已经不可逆转地将自己的,以及他的支持者的痕迹写进“美国的灵魂”,就像从里根开始,到克林顿、到小布什、到奥巴马,每个人都在做的一样。

继任的总统只能像处理灶台污渍一样,永远难以把之前的陈年油渍彻底清除,只能继续开始在上面添加新的油污。请原谅,这个比喻同样有点不伦不类,但这其实就是美国政治的现实。

川普的选票实现了增长,尽管拜登认为自己赢得大选,但是同样要看到,有几个州从蓝转红。而选票数量的接近,意味着将近一半的选民,对川普饱含深情。拜登无法忽视川普的支持者的力量,他也必须尽力满足他们的诉求,因为这是现代政治的基本要求。何况,参议院还在共和党手中。


谢选骏指出:“败选”的川普,落掉了总统的头衔;永远也不会“离开”白宫,开辟了帝国体制的道路——“败选”的川普永远也不会“离开”白宫——这就是“特朗普帝国的斩首”。


《共和党重量级人士呼吁特朗普承认败选》(2020年11月23日 BBC)报道: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个重要盟友呼吁他结束挑战大选结果的法律斗争,并向拜登承认败选。


前新泽西州州长克里斯·克里斯蒂(Chris Christie)一直是特朗普的重要支持者,现在他形容,特朗普总统法律团队的行为令国家难堪。特朗普拒绝承认落败,并在没有充分证据下提出有广泛选举舞弊。许多共和党人支持特朗普以法律途径核查选举结果,在党内持反对声音的人虽然是少数,但有增长的趋势。


特朗普周六(11月22日)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诉讼遭到沉重打击,他的团队寻求取消数百万张邮寄选票,但遭一名法官拒绝受理案件。法官马修·布兰在严厉的判辞中指,控方在他的法院提交的都是没有论据和猜测性指控的法律论据。这一决定将让宾夕法尼亚州在周一正式宣布拜登获胜,拜登在这州领先八万票。但特朗普团队表明会上诉。


根据预测结果,拜登将以306比232张选举人票获胜成为总统,远超270票的门槛。“胜利很容易,落败从不容易。对我来说不容易,一点不易。” 特朗普罕有地谈及,一旦落败的内心感受。


克里斯·克里斯蒂说了什么?克里斯蒂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ABC)节目访问时说,“坦白地说,总统法律团队的行为令全国难堪。”他说,特朗普阵营经常只在法庭以外讨论选举舞弊,“但当他们走进法院,他们不会指控舞弊,他们不会辩论舞弊。”“我一直是总统的支持者,我投了他两次,但选举是有结果的,我们不能够继续装作一些没有发生的事情有发生。”


克里斯蒂是2016年时首名支持特朗普参选的州长,他在今年稍早,也曾协助特朗普应对与拜登的辩论。他特别批评了西德尼·鲍威尔。这名律师周四在新闻发布会上与特朗普的法律团队一起出现,她在没有提供证据的情况下表示,电子投票系统把数百万张选票转给拜登,拜登嬴出的原因是因为“共产党的钱”。但在周日,特朗普团队发出声明与鲍威尔保持距离,指她是自行执业的律师,并非特朗普法律团队成员。但特朗普本月初的一则帖文则特别点名她是团队成员之一。


大选结果未如所愿,我们该如何放下?周日,多名共和党成员也呼吁特朗普承认落败。


马里兰州州长拉里·霍根(Larry Hogan)对美国有线新闻网络(CNN)说,特朗普持续企图推翻选举结果的努力,“开始看起来像我们是香蕉共和国”。“香蕉共和国”是一个贬称,形容一些有广泛贪污或受强大外国势力介入间接支配的国家。霍根呼吁特朗普停止打高尔夫球,承认落败。


密歇根州众议员费雷德·阿普顿(Fred Upton)则对CNN表示,他所在州的选民已发声,选择拜登。而北达科他州参议员凯文?克莱默(Kevin Cramer)则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访问时表示,是时候展开新政府的过渡期,但他没有表态接受拜登获胜。


拜登阵营在做什么?尽管特朗普拒绝宣布败选,但拜登正在为过渡做准备。他在星期二会宣布首批内阁名单。美国媒体表示,58岁的资深外交官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 )将会被任命做新任国务卿,主理国家外交事务。布林肯长期是拜登的幕僚,在奥巴马政府也曾在国务院做过多份工作。


拜登选择罗恩·克莱恩(Ron Klain)出任白宫幕僚长一职,克莱恩呼吁特朗普政府协助过渡工作。他对ABC新闻表示,“破纪录的美国人拒绝特朗普担任总统,自此,特朗普拒绝了民主。”他透露,因为新冠疫情的关系,拜登阵营1月20日举行的就职典礼,将会缩减规模。拜登发说胜选演说 要让美国"重新得到尊重"


谢选骏指出:美国已经行进在帝国体制的道路上了!特朗普帝国虽被斩首,但谁也无法回头!《拒不承认败选:特朗普送给全世界独裁者的“大礼”》——纽约时报2020年11月12日哀嚎——但它不知道,这个独裁者也包括川普的继承人!如果不能沿着帝国道路继续前进,他将比川普更加悲惨。这就是帝国的逻辑!

谢选骏:刘文典为何不懂庄子

网文《刘文典 (国学大师、原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报道:


刘文典(1889—1958),原名文聪,字叔雅,笔名刘天民,祖籍安徽怀宁,出生于安徽合肥。现代杰出的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与研究庄子的专家。历任北京大学教授、省立安徽大学校长、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

1938年至昆明,先后在西南联大、云南大学任教。终生从事古籍校勘及古代文学研究和教学。所讲授课程,从先秦到两汉,从唐、宋、元、明、清到近现代,从希腊、印度、德国到日本,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专长校勘学,版本目录学,唐代文化史。著有《淮南鸿烈集解》 《庄子补正》 《三余札记》等。

1958年7月15日因屡遭批斗,突发急症,于昆明逝世。

刘文典,原名文聪,字叔雅。1889年12月生。1906年入芜湖安徽公学学习,因聪明好学,积极上进,为该校教师陈独秀、刘师培的赏识,并受到他们反封建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和熏陶。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

在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下,刘文典1909年赴日本留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青年时代的他怀着满腔激情,于1912年回国,在上海于右任、邵力子等主办的《民立报》担任编辑,宣传民主革命思想。1913年再度赴日本,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并任孙中山秘书。

1916年,刘文典回国,在北京大学任教,研究诸子著作。1923年出版专著《淮南鸿烈集解》,受到学术界极大重视。继《淮南鸿烈集解》之后,刘文典又从事《庄子》《说苑》等书的校勘,写了《三余札记》。这段时间是刘文典在学术上最有成就的时期。

刘文典1927年任省立安徽大学校长。1929年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主任,同时在北大兼课。除从事教学工作外,还陆续校勘古籍。1939年,完成了《庄子补正》《说苑斛补》等书的校勘编撰。著名学者陈寅恪为《庄子补正》作序:“然则先生此书之刊布,盖将一匡当世之学风,而示人以准则,岂供治庄子者必读而已哉。”1962年张德光教授为该书再版作《庄子补正跋》又曰:“补正乃校勘训诂专著;其兼综群言,发微补阙,实为精心刻意之作,足资治庄学者之借镜……先生勤搜前人微引,博采诸家校释。参稽互证,以为补正;其疏通疑滞,嫠定底本之功盖不可磨。”《庄子补正》,共十卷,全书共收列庄子内、外,杂篇全部原文和郭象注,成玄英疏及陆德明经典释文之庄子音义,校以历代之庄子重要版本,并广泛征引著名学者王念孙,王引之等人的校勘成果,而将其补正之文分繁于各篇相关内容之下。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文典没有来得及与清华、北大等校撤离南下,滞留北平。期间,日本侵略者曾多次派人请他出来教学并在日伪政府做官,他都断然拒绝,表现了一个正直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民族气节。

1938年刘文典先生逃离北平,辗转南下,历经磨难后到达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

1943年,刘文典被聘到云南大学任教,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聘请他在云大担任“龙氏讲座”,后一直担任文史系教授。在云南大学执教至新中国建立以后。

1949年末,昆明解放前夕,胡适曾动员他去美国,已替他找妥具体去所,并为他一家办好了入境签证。在这关键时刻,刘文典谢绝了,他说“我是中国人,为什么要离开我的祖国”。

全国解放后,刘文典的生活和工作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决心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他在云南大学先后讲授“杜诗研究”、“温李诗”、“文选学”、“文赋研究”、“历代韵文选”以及顾炎武、夏完淳评价等课程,并着手撰写《杜甫年谱》。1956年刘文典被评为一级教授,被推选为全国政协第一、二届委员。其主要著作有:《淮南鸿烈集解》《庄子补正》《说苑斛补》《三余札记》《进化论讲话》《进化与人生》等。

人物贡献

刘文典先生学识渊博,学贯中西,通晓英、德、日多国文字。他讲授的课程,从先秦到两汉,从唐、宋、元、明、清到近现代,从希腊、印度、德国到日本,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他先后讲授过“文选学”、“校勘学”、“先秦诸子研究”、“大唐西域记研究”、“庄子”、“淮南子研究”、“文心雕龙”、“史通”、“文赋”、“今古文研究”、“玄奘传校注”、“温庭筠李商隐诗”、“陶渊明”、“中国化的外国语”等课程,且有很多独到的见解。他专长校勘学,版本目录学,唐代文化史,是当代我国杰出的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和研究庄子的专家,是全国著名学者之一。他在学术上的地位和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贡献,值得我们永远纪念。

刘文典人物关系

刘文典并不是一概狂傲,对学问如渊似海精通十四种语言的陈寅恪先生敬重有加,不敢有半点造次。他公开承认他的学问不及陈氏之万一,多次对学生说:自己对陈氏的人格、学问不是十分敬佩,是十二万分的敬佩。刘文典对人宣称,西南联大只有三个教授:陈寅恪、冯友兰,他和唐兰算半个。

刘文典讲课时,有时候著名学者吴宓也会前去听讲,而且总是坐在最后一排。刘教授闭目讲课,每讲到得意处,便抬头张目向后排望,然后问道:“雨僧(吴宓的字)兄以为如何?”每当这时,吴教授照例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头一面回答:“高见甚是,高见甚是。”两位名教授一问一答之状,惹得全场暗笑不已。

与蒋介石事情经过

最早公开以刘文典顶撞蒋介石一事为论据的是胡适。1929年4月10日,胡适在《人权与约法》中说:“安徽大学的一个学长,因语言上顶撞了蒋主席,遂被拘禁了多少天。他的家人朋友只能到处奔走求情,决不能到任何法院去控告蒋主席。只能求情而不能控告,这是人治,不是法治。”两年后,即1931年12月11日,鲁迅发表的《知难行难》说,刘文典是因为不称蒋为“主席”而“被关了起来”。

刘文典的清华同事冯友兰1963年曾在一封信中提到:“刘先生任安徽大学校长时,蒋介石到安庆,与刘先生谈某事不协。蒋怒说:‘你革命不革命?’刘先生亦怒说:‘我跟中山先生革命的时候,你还不知在哪里!’蒋把刘先生囚起来。……此刘先生亲告我者。”(转引自章玉政编著:《刘文典年谱》,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23页)

后来提及此事的,还有学界名家金克木和张中行。金先生在《刘教授文典》中说,刘文典当时拒绝蒋介石到校“训话”,又拒绝学生“迎送如仪”。那时流行的刘文典的名言是“大学不是衙门”。张先生《刘叔雅》一文中则说,刘文典指着蒋,说“你就是新军阀!”蒋大怒,要枪毙他。

以上几位先生大都曾在民国时代的大学任教,可见,刘文典顶撞蒋介石一事在那个时代已经盛传于学界。但这个传说的传播趋势显然是层累式的,从“拘禁”、“关起来”到“枪毙”,越到后来内容越丰富,但离历史真相也越远。

近十几年,有人将此事发生的时间推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学潮则是为了反日,故刘不仅是对抗权贵有骨气的学人,也是维护民族尊严的英雄,而蒋顿成“民族罪人”。也有人对整个过程进行了文学加工,结果情节就成了:蒋不仅打了刘两记耳光,还照着刘的臀部踹了两脚,刘也不甘示弱,飞起一脚还击,据说瞄准的是蒋的小腹。

其实,从现存史料看,刘文典顶撞蒋介石时,既没有亲自动武,也没有传说的戏剧化,其丰富性也主要是内在的,而非浮于表面。

1928年11月23日晚,安徽大学学生与隔壁安徽省立第一女子中学发生了冲突。据说,这天晚上女中举办校庆晚会,安徽大学学生得知消息,前去观看,因多数学生无请柬,又不甘被拒于门外,便硬挤入会场,女中方面遂关电闸,结束晚会,这一举动引起安徽大学学生不满,开始砸门、毁窗,且打伤女中师生。后警察赶到,平息了事端。经几天协商,刘文典代表安徽大学表示,愿意道歉和赔偿损失,但不同意立即开除肇事学生,遂引发女中学生到安徽省政府(时在安庆)请愿,恰巧此时蒋到安庆视察。

蒋决意召见刘文典和女中校长,协商解决此事。下面的情节,彼时报纸杂志的报道和后来回忆文章的说法虽稍有出入,但有一点相同,它们都没有提到打耳光之事。

据记录最为详细的《教育杂志》第21卷第1号刊登的《皖省学潮之内幕》说,见面后,蒋要刘处理安徽大学肇事学生,但刘说,此事复杂,其中或有“黑幕”,因而拒绝简单处理。现在看来,刘文典所说的“黑幕”,恐既有政治的因素,比如两校的学生中,有国家主义者,亦有共产党员,他们是幕后的鼓动者;也有安徽教育界内部的问题,比如当时的教育厅长韩安,即在安徽大学筹备过程中,多方阻挠,引起刘文典不满。而据说,蒋介石只拟惩处安徽大学为首的几名肇事学生,而韩安则开除了安庆各校学生代表30余名,因而引起公愤。《安徽大学学生护校代表团成立宣言》又说到另一原因,刘文典的“学者态度,革命精神,一切行事,认理而不认人,故多树敌,致受此次之辱”(参见姜舲女士:《安徽大学风潮之由来》所附,《民国日报·觉悟》第12卷第23期)。

在程勉表示无意见后,蒋再询刘,问能否处理学生,刘仍不愿,并“出言顶撞”。至于顶撞的话语,《教育杂志》未明言,现存的两篇回忆说法不一。一篇说,蒋斥刘:“看你这样,简直是土豪劣绅!”刘回应道:“看你这样,简直是新军阀!”(石慧庐:《刘文典面斥蒋介石》)另一篇则这样描述:蒋说:“教不严,师之惰,学生夜毁女校,破坏北伐秩序,是你这学阀横行,不对你撤职查办,就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刘答:“提起总理,我和他在东京闹革命时,根本不晓得你的名字。青年学生虽说风华正茂,但不等于理性成熟,不能以三十而立看待,些微细事,不要用小题目做大文章。如果我是学阀,你一定是新军阀!”(参见唐鸣珂:《刘文典在安庆顶撞蒋介石经过》)

它们都提到蒋介石声称要“枪毙”刘文典,但石文说,刘听后“把脚向地下一顿说:‘你就不敢!你凭什么枪毙我?’”唐文则转述在场的经学家姚永朴的回忆:刘“神态自若”,听任卫兵绑架。 

不过,从蒋介石指示拘禁刘文典的地点——— 省府的“后乐轩”,以及交由刘文典的合肥老乡、国民党安徽省党部委员张亚威办理,亦可看出,蒋也有网开一面的考虑。而“枪毙”一语,不是一时气话,就是后人的夸张。但无论如何,刘文典顶撞蒋介石是确有其事的。人们后来合理地联想,也表明了对刘文典“大学不是衙门”名言的认同和渴望,这句话也体现了那个时代教授们的一点精神。

查台湾1978年出版、秦孝仪主编的《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未见记1928年“皖省学潮”及召见刘文典之事。大概在编者看来,此事不够“大”,故不必记。

刘文典离开安大后,于次年初拜访他的老师章太炎(炳麟),讲述了安大事件始末。章太炎听罢,十分欣赏刘文典的气节,于是抱病挥毫写了一副对联赠之:“养生未羡嵇中散 疾恶真推祢正平。”

民国风骨

今人喜谈“民国范”,尤喜谈民国知识分子之“风骨”;诸多“风骨”中,又尤爱津津乐道“刘文典与蒋介石对骂”之典故。其大略情形,如某学者撰文所述:“1927年,刘文典出任安徽大学校长。有一次发生了学潮,恰好蒋介石在安庆,就召见了刘文典,责令他交出共产党员的名单,严惩肇事者,刘文典当面顶撞,说他不知道谁是共产党。并以情况复杂为理由,不肯惩办学生。蒋骂刘文典是老封建、学阀,刘也毫不客气,当面骂蒋是新军阀,蒋大发雷霆,让卫士把刘文典抓起来,并扬言要枪毙他,此事在当时的教育界震动很大,安庆大中学生还举行了示威,后经蔡元培力保,才将他释放。”

其实,无待今人追述痛缅,事件发生当日,刘文典已因之暴得大名。譬如,鲁迅讽刺当局,即以刘文典“不肯称呼蒋介石为‘主席’而被关押多日”为案例;胡适也写文章说:刘文典“因语言上顶撞”被拘禁,其家人朋友“只能求情而不能控告(蒋介石),这是人治,不是法治”;更有章太炎抱病撰写对联,赞誉刘文典的行为,堪比三国时代宁死不向曹操屈服的祢正平。

学术成就

刘文典一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在校勘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成就尤为突出。

在高校开设过的课程有:《淮南子研究》《庄子研究》《先秦诸子研究》《大唐西域记研究》《论衡研究》《杜甫研究》《史通研究》《校勘学》《文选学》等,为培养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主要译作有:《近世思想中之科学精神》《叔本华自我意识说》《佛兰克林自传》《美国人之自由精神》。

主要著作有:《淮南鸿烈集解》《庄子补正》《说苑斠补》《三余札记》《群书校补》《杜甫年谱》等。

《淮南鸿烈集解》——《淮南子》也称《淮南鸿烈》,为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伍被等著,是一部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了儒、法和阴阳五行等思想的重要的杂家著作。学术性和文学性皆很强。淮南系指淮河以南一带的地方。据说它原有内篇二十一卷,外篇三十三卷,但现存只有内篇。书中提出的“道”和“气”的学说,反映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书中也包含不少自然科学史材料和一些封建迷信的糟粕。由于其深奥难懂,除东汉高诱有《淮南鸿烈解》外,历代很少有人对其作专门研究,注本更是鲜见。刘文典攻《淮南子》,从音韵、文字、训诂、版本诸方面全面深入,寒暑数易,其志不移。1923年,他的第一本专著《淮南鸿烈集解》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成为近现代史上《淮南子》研究的代表作。胡适在为该书写的序言中说:“整理国故,约有三途:一曰索引式整理,一曰总账式整理,一曰专史式整理。典籍浩繁,钩稽匪易,虽有博闻强记之士,记忆力终有所穷。吾友刘叔雅教授新著《淮南鸿烈集解》,乃吾所谓总账式国故整理也。淮南五书,折衷周秦诸子厖其自身亦可谓结古代思想之总账也。”

《淮南子》是汉代初期所编纂的百科全书,也是研究古代神话的宝典。《淮南鸿烈集解》则是近代著名学者刘文典先生在遍览前人注释的基础上对《淮南子》的最佳集解。

《庄子补正》——《庄子补正》全书共10卷,于1939年出版。陈寅恪作序亦给予较高评价,使刘的身价倍增,获得了“庄子专家”的美誉。每上《庄子》课时,他开头第一句总会自负地说:“《庄子》嘛,我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言下之意,他如不懂,别人就更不懂了。曾有人问他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口出傲言:“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文典。”

《三余札记》为笔记体,取三国董遇“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意,记录了自己平素积累的一些治学心得和体会,从中也可窥见他的勤奋不殆的钻研精神。

人物评论编辑

作家眼中的刘文典

“叔雅人甚有趣,面目黧黑,盖昔日曾嗜鸦片,又性喜肉食。及后北大迁移昆明,人称之谓‘二云居士’,盖言云腿与云土皆名物,适投其所好也。好吸纸烟,常口衔一支,虽在说话也粘着嘴边,不识其何以能如此,唯进教堂以前始弃之。性滑稽,善谈笑,唯语不择言。”(周作人,《北大感旧录·刘叔雅》)

“有一年,余适与同车,其人有版本癖,在车中常手夹一书阅览,其书必属好版本。而又一手持卷烟,烟屑随吸随长,车行摇动,手中烟屑能不坠。”(钱穆,《师友杂忆》)

“三十年代初,他在清华大学任国文系主任,在北京大学兼课,讲六朝文,我听过一年……他偏于消瘦,面黑,一点没有出头露角的神气。上课坐着,讲书,眼很少睁大,总像是沉思,自言自语。”(张中行,《负暄琐话》)

“他的长衫特别长,扫地而行。像辛亥革命以前中国妇女所穿的裙子一样,不准看到脚,走路不能踩到裙边,只得轻轻慢移莲步。他偶尔也穿皮鞋,既破且脏,从不擦油。”(文中子,《刘文典:“半个教授”》)

“记得那日国文班快要上课的时候,喜洋洋坐在三院七号教室里,满心想亲近这位渴慕多年的学术界名流的风采。可是铃声响后,走进来的却是一位憔悴得可怕的人物。看啊!四角式的平头罩上寸把长的黑发,消瘦的脸孔安着一对没有精神的眼睛,两颧高耸,双颊深入;长头高兮如望平空之孤鹤;肌肤黄瘦兮似辟谷之老衲;中等的身材羸瘠得虽尚不至于骨子在身里边打架,但背上两块高耸着的肩骨却大有接触的可能。状貌如此,声音呢?天啊!不听时尤可,一听时真叫我连打了几个冷噤。既尖锐兮又无力,初如饥鼠兮终类寒猿……”(清华门生《教授印象记·刘文典》,见《清华暑期周刊·1935.7》) 刘文典在西南联大讲《文选》课,不拘常规,别开生面。上课前,先由校役带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便一边吸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有时他是下午的课,一高兴讲到5点多钟才勉强结束。或称刘“俨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

刘文典先生上课也很有个性。讲到得意处,从不理会下课铃响,有时一高兴就讲到5点多才下课,有一次,刘文典上了半小时的课便结束了上一讲的内容。学生以为他要开讲新课。这时,他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 原来,下个星期三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届时,校园里摆下一圈座位,刘文典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生动形象,见解精辟,让听者沉醉其中,不知往返。

“当他解说《海赋》时,不但形容大海的惊涛骇浪,汹涌如山,而且叫我们特别注意到讲义上的文字。留神一看,果然满篇文字多半都是水旁的字,叔雅师说姑不论文章好坏,光是看这一篇许多水旁的字,就可令人感到波涛澎湃瀚海无涯,宛如置身海上一般。”(宋廷琛,《忆刘文典师二三事》,台《传记文学》第44卷第4期)

每逢讲授诗歌,刘文典常常摇头晃脑、浅吟低唱,每到激越处则慷慨悲歌。他不仅自己吟诵,还要求学生模仿。有的同学不遵命,他虽不悦,但也不苛责,只是打比方点拨:“诗不吟,怎知其味?欣赏梅先生(兰芳)的戏,如果只是看看听听而不出声吟唱,怎么能体会其韵味呢?”(傅来苏,《是真名士自风流》)

人物情趣

1932年夏,刘文典以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身份请陈寅恪拟国文试题,陈除出了“梦游清华园记”的作文题外,还出了对联题,上联“孙行者”以觅下联,刘氏也不以为然,许之,结果让久违了对对子的学生们多

刘文典

刘文典

不知所措,考糊了很多考生,一时传为新闻。有一次在课堂上学生问他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好,他说只要注意“观世音菩萨”就行了。众学生不解。他加以解释说:“‘观'是要多多观察生活;‘世'是要明白社会上的人情世故;‘音'是文章要讲音韵;‘菩萨'是要有救苦救难、为广大人民服务的菩萨心肠。”其实这种“观世音菩萨”理论对现在我们的写作也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刘文典上课征引繁富,经常一堂课只讲一句话,故而讲《文选》,一个学期只能讲半篇《海赋》。后因吸食鸦片,有时上课中间瘾发便狂抽香烟,由于发音多通过鼻腔,故而发音混混不清,讲《文选》时,只能听到嗫嚅而言:“这文章好!这文章妙!”

大名士吴宓对刘文典也很敬重,常把自己的诗作请他润饰,还喜欢听他的课。刘文典也不介意,他讲课时喜欢闭目,讲到自以为独到之处时,会忽然抬头看向坐在后排的吴宓,然后问:“雨僧(吴宓)兄以为如何?”每当这时,吴宓照例起来,恭恭敬敬一面点头一面说:“高见甚是,高见甚是。”惹得学生们在底下窃笑。

刘文典在清华任教时,需要查阅某种佛经,闻北京西山香山寺有此佛经。该寺藏书有严格规定,非佛教人士,不准借阅,借阅必须在寺内念经堂正襟危坐,也不得以手指沾口水翻书页,必须用寺院制作的蔑子翻阅,违者受罚。寺中和尚深知刘文典是知名学者,特准他借阅,阅前详细介绍了阅读规则,刘先生当即承诺,严守规约。和尚去后,刘文典先生静坐读经,因车马劳顿,未看多久,便生困意。见室内有一空床,便趁机持书卧床阅读,不料竟然进入梦乡,手中佛经也掉在地上。不知过了多久,正在梦中的刘忽然听到骂声,头面受到扑打,睁眼看到老和尚边打边斥责“您言而无信,竟把佛经丢在地上!”无奈,刘文典只好一面承认错误,一面“抱头鼠窜”(自称),佛堂是关闭的,既逃不出去,自己也不想逃出,因外面还有游人,出去难免丢人现眼!只有且喊且逃,苦苦求饶。和尚见刘先是狼狈不堪,后又甘心挨打,全无名教授的架子,竟然怒容一变,“噗哧”一声笑了,也便赦免了他。因这一打,刘竟和老和尚成为好友,还在清华园设素斋招待这位朋友。刘后来回忆此事说“我的脑袋虽然不太高贵,但也不是任何人可以打的。但这次挨打应该,君子不可失诺!”

个人思想

刘文典性滑稽,善谈笑,尝自称“狸豆乌”;因“狸”、“刘”古读通;“叔”者豆子也;“乌”则为“鸦”,乃“雅”之异体(刘文典字“叔雅”)。因刘喜自谑,与道貌岸然者有别,故“学生们就敢于跟他开点善意的玩笑”。

刘文典对庄子研究颇深,每次登堂讲授《庄子》,开头第一句必是:“《庄子》嘛,我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有人问刘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刘大发感慨道:“古今以来,真懂《庄子》者,两个半人而已。第一个是我刘文典,第二个是庄周,另外半个嘛……,还不晓得!”刘治《庄子》,作《庄子补正》,尝谓:“古今懂庄子者,唯二人半而已。”

“别人不识的字,我识,别人不懂的篇章,我懂。你们不论来问什么问题,我都会予以解答。”(郭鑫铨,《初识刘文典先生》)

“前人校释是书,多凭空臆断,好逞新奇,或者所得,亦茫昧无据。”(张德光,《庄子补正》跋)

刘文典曾讲元好问、吴梅村诗,讲完称:“这两位诗人(元遗山、吴梅村)的诗,尤其是吴梅村诗,老实说,比我高不了几分。”(王彦铭,《刘文典先生的一堂课》)

“只吃鲜桃一口”

刘文典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红学家,持论多有“索隐派”的色彩。吴宓在西南联大开过《红楼梦》讲座,自认红学家的刘文典对吴的观点不能苟同,就唱“对台戏”。有一次,原定在西南联大一小教室中开讲《红楼梦》,后因听讲者太多,容纳不下,只好改在教室前的广场上去讲。届时早有一批学生席地而坐,等待开讲。其时天已近晚,讲台上已燃起烛光。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慢步登上讲台,缓缓坐下。一位女生站在桌边从热水瓶里为刘斟茶。刘从容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如唱“道情”一般,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只、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满筐!”……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今天给你们讲四字就够!”接着在身旁小黑板上写了“蓼汀花淑”四个大字,然后大抒己见。说:“元春省亲大观园时,看到这幅题字,笑道:‘花滁'二字便好,何必蓼汀?花滁反切为薛,蓼汀反切为林,可见当时元春已然属意薛宝钗了。……”

刘文典一意钻研古典文学,很瞧不起搞新文学创作的人。他认为“文学创作能力不能代替真正的学问”。一次有人问他可知道当时以《激流三部曲》名噪一时的巴金,他沉思片刻后,喃喃自语:“我没听说过他,我没听说过他。”刘文典在西南联大中文系当教授时,不把朱自清这些“才子”出身的教授放在眼里。对讲授语体文写作的作家教师沈从文甚有偏见。当他获悉联大当局要提升沈为教授时,勃然大怒,说:“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四百块钱,我该拿四十块钱,朱自清该拿四块钱。可我不给沈从文四毛钱!他要是教授,那我是什么?”在讨论沈从文提升为正教授的教务会议上,大家都举手同意,惟有刘文典表示不满,他说:“沈从文是我的学生。他都要做教授,我岂不是要做太上教授了吗?”

刘文典自称“十二万分”佩服陈寅恪,二人曾在西南联大共事。在昆明时,某日空袭警报响起,师生们争先恐后到处跑,刘跑警报时,忽然想起他“十二万分”佩服的陈身体羸弱,视力不佳,行动更为不便。便匆匆率领几个学生赶赴陈的寓所,一同搀扶陈往城外躲避。同学要搀刘,刘不让,大声叫嚷:“保存国粹要紧!保存国粹要紧!”让学生搀扶陈先走。而沈从文碰巧从刘文典身边擦肩而过。刘面露不悦之色,于是他对同行的学生说:“陈寅恪跑警报是为了保存国粹,我刘某人跑是为了庄子,你们跑是为了未来,沈从文替谁跑啊?”

西南联大青年教师陶光是刘文典的得意门生。因教务繁忙,陶久没去拜见老师。某日,陶拨冗专门拜访。一见面,刘文典就劈头盖脸地把他一顿臭骂,说他是“懒虫”、“没出息”,“把老师的话当耳边风”。陶光被骂得莫名其妙,忍无可忍正要反击时,刘文典一拍桌子,更加大声说:“我就靠你成名成家,作为吹牛的本钱,你不理解我的苦心,你忍心叫我绝望吗?”口气由硬变软。陶光听到老师是想把自己当作“吹牛的本钱”后很受感动,几乎破涕为笑。师生的情谊从此更深了。后来刘文典特地请陶光为自己的著作题签。

西南联大时,刘文典的学生李埏在向他借的一本《唐三藏法师传》的书页中,发现了一张老师用毛笔画的老鼠,遂要求老师解释。刘文典听后大笑不已,说自己在乡下看书时点香油灯,灯芯上的油会滴在灯盘上。一天深夜他在灯下看书时,见有老鼠爬到灯盘上明目张胆地吃起了盘子上的油。他本想打死它,但转念一想,老鼠是在讨生活,我读书也是为讨生活,何必相残呢?于是随手用毛笔画了一幅老鼠像夹在书中。李埏感慨:“先生真有好生之德!”

1957年3月,刘文典在北京开全国政协会期间,在给次子刘平章的复信中称呼其为“kolya”,落款为“擦皮鞋者”。原来,开会期间他在书店看到《苏联画报》上有一幅名为《擦皮鞋者》的讽刺溺爱子女社会现象的漫画。画面上,一个满额皱纹、衣着褴褛的老头在严冬中蹲在地上为儿子“kolya”擦皮鞋。此时刘文典正好接到在成都读大学的儿子讨生活费的来信,想到自己对儿子的溺爱,不免自责。他没有摆出“老子”的架子,而是以一种幽默的方式来教育儿子。信中不提寄钱的事,反说自己在京费用大,钱已用完,要儿子汇点来解除经济危机。儿子平章读后,既感温馨又受教育。云南解放后,刘文典一直在云南大学执教。在思想改造中,他比较顺利地过了关。他承认自己缺点很多,但无罪行。他还把鸦片彻底戒掉了。他多次宣称:“出于反动统治的旧社会,走投无路,逼我抽上了鸦片,解放后,在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国家蒸蒸日上,心情舒畅,有活不够的好日子,谁愿吸毒自杀呢!”“今日之我,已非昨日之我,我再生了!”(刘兆吉,《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4期)时李广田为云南大学校长,对他十分尊重,言必称其“老师”、“刘老”。每每开会,都请他先作发言。因刘文典有杰出的表现,受到了党和政府的优厚礼遇。评定职称时,他是云南省唯一一名一级教授(文科),并被推选为全国政协第一届、第二届委员,在怀仁堂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他在政协大会上发言:“我很侥幸地、很光荣地赶上了这个伟大时代,更高兴的是以一个九三学社成员的身份来做一个共产党的助手。我愿意献出我的余生,献出我的全力,为国家社会主义化而奋斗!”(《在全国政协第二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发言》,《刘文典全集》卷四,第780页)

刘文典在西南联大时染上了抽鸦片的恶习,还赞美“云土”为鸦片中上品,又因他喜云南火腿,故有“二云居士”、“二云先生”的称号。后深受其苦,不能解脱。谁知解放后,刘竟彻底戒掉鸦片,思想改造也顺利过关。

治学格言

“一字之微,征及万卷”是刘文典的治学格言。

校勘古籍不仅字字讲究来历,就连校对他也从不假他人之手。在致胡适的信中,刘文典大叹校对的苦经:“弟目睹刘绩,庄逵吉辈被王念孙父子骂得太苦,心里十分恐惧,生怕脱去一字,后人说我是妄删;多出一字,后人说我是妄增;错了一字,后人说我是妄改,不说手民弄错而说我之不学,所以非自校不能放心,将来身后虚名,全系于今日之校对也。”(书信辑存,《刘文典全集》卷四,第795页)他所征引的材料,特别强调“查证原文”,以免以讹传讹灾梨祸枣。他的一位老学生李埏,在上世纪40年代曾向他借阅过一本有关唐三藏取经的书,发现书的天头地脚及两侧空白处都布满了他的批注。注文除中文外,还有日文、梵文、波斯文和英文。“其知识之渊博,治学之严谨,令人叹为观止。”(傅来苏,《刘文典先生教学琐忆》)

解聘始末

成立于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合大学,云集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所著名高等学府的大批知名学者。回忆与纪念西南联大的文章日益增多,且不说一个个学贯中西的泰斗、大师,以及名扬天下的联大学生,即便是一些当年联大附属中学的学生也成为回忆的对象。然而,在数以千计的文章中,却几乎没有提到同样是大师级的学术大家刘文典。难道他被人们淡忘了么,显然不是。追溯其因,则与他被清华解聘一事直接相关。

昆明的生活,随着战时形势的发展,渐渐艰苦起来。而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物价像断了线的风筝,更是扶摇直上。物价的飞涨,使战前每收入三四百元的教授们,越来越难以承受。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掌握着对华制空权,昆明上空警报不断,隔不了几天就有一次狂轰滥炸。刘文典的住宅,也被炸弹摧毁,不得已,和许多人一样搬到乡间居住。于是,每次上课都要进城,有钱人可以乘马车,刘文典没钱,只能徒步跋涉数里路。

说起来也是祸不单行,他的两个兄弟,也是这时先后在湘西病故,母亲也逝世于故里。可想而知,失去亲人是悲痛的,而无力营葬更让人痛苦。用刘文典的话说,这些年真是“贫病交迫”,“可谓备尝艰苦矣”。过去一直养尊处优的刘文典,对于战争形势渐渐有些悲观,因为看不到抗战何时才能到头,心情不免逐渐消极。于是,教书之余,常以读旧诗消磨时光,后来竟发展到用吸鸦片来麻醉自己。正是这一嗜好,最终断送了刘文典在清华的前途。

1942年春,普洱大盐商张希孟,专程派人来昆明,欲请学者为其母撰写墓志铭。普洱素有“瘴乡”之号,世人多有畏惧,不肯前往。于是来人找到刘文典,请其前去考察。来人还请他作一游记,说明所谓瘴气并不是水土空气中有什么毒质,只是虐蚊为祟罢了,现代医学完全可以预防,如此“瘴乡”之名倘能打破,其他学者才能敢来,地方富源亦可得到开发。这番话打动了刘文典,何况来人允诺提供巨额酬金,另外还付以足量鸦片,可保其数年生活无忧。就这样,刘文典在盐商派人的护送下,于4月1日踏上了普洱之路。

刘文典此行,立即受到联大同仁的鄙弃。虽然当时教授的薪水已经无法养活一家吃穿,虽然也有人开始自谋兼差职业,这些人们都能够接受。使人难以理解的是,为了生活居然向盘剥劳苦民众的盐商弯腰,而吸鸦片就更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了。此外,刘文典的外出,还使正常的课程受到影响。西南联大中文系由北大、清华两校教师组成(南开没有中文系),教授仅有七人,其中陈寅恪先生远在香港,一时无法回校,刘文典一走,就只剩下罗常培、朱自清、闻一多、王力等五个人。这些教授不仅要为中文系开课,还承担着全校各系一年级的通课。显然,刘文典不在就更使讲课人力捉襟见肘了。

西南联大是抗战开始后临时组建的,由于人们对抗战胜利始终坚信不疑,所以三所虽然合并了,各自却仍保留着各自的体系,以便胜利后复校。这种特殊体系在教师聘任上,就是各校分别给自己的教师发出聘书。换句话说,即每位教师都有两个聘书,一是联大聘书,一是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中某一校的聘书。如果三校中没有学校给其聘书,则联大也不给其发聘书。 刘文典是清华聘请的教授,因此他的出走最先引起清华同仁,特别是清华中文系主任闻一多的不满。这年5月,按往常惯例开始给各教师续发聘书。聘书发送前,学校没有与闻一多联系,迳直把聘书寄了出去。闻一多本来就不满刘文典去普洱,不跟他打招呼就寄出聘书无疑火上浇油。他立刻给刘文典写了封信,声称即使发了聘书,也要收回。闻一多也是个火性子,带着怒气的信里,出现了“昆明物价涨数十倍,切不可再回学校,试为磨黑盐井人可也”等讽刺之语。

闻一多发信之前,曾特意找了冯友兰,提出首先对刘文典停薪,然后考虑解聘。冯友兰是联大文学院长,亦是清华文学院长,责任所在,他也认为刘文典此行不足称道,更难为人师表。在教育独立的年代,系主任在人事方面有较大的发言权,聘任教师首先要系主任提出,解聘教师当然也很尊重系主任的倾向。冯友兰看到闻一多态度很是坚定,便接受了这种处理意见。

解聘教师,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是一件小事,况且解聘的刘文典还是一位知名的教授,因此不难想象有些人替刘讲情,王力就曾这此找过闻一多。王力在一篇回忆中说:“系里一位老教授应普洱某土司的邀请为他做寿文,一去半年不返校。闻先生就把他解聘了。我们几个同事去见闻先生,替他那位老教授讲情。我们说这位老教授于北京沦陷后随校南迁,还是爱国的。闻先生发怒说:‘难道不当汉奸就可以擅离职守,不负教学责任吗?’他终于把那位教授解聘了。”

刘文典接到闻一多的信时,认为这不过是“半官式信”,倚老卖老的性格使他并没有放在心上,也没有给闻回信。不过,刘文典还是有点内怯,于是给联大中文系主任罗常培(罗是北大教授兼北大中文系主任,同时兼联大中文系主任)写了封信,信中有“雨季一过,必然赶回授课,且有下学年愿多教两小时,以为报塞”的意思。

令刘文典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清华果然停止续聘他了。7月下旬,刘文典从一位朋友来信中获得“有更进一步之事”的消息,立刻如坐针毡。他认为自己“并无大过”,只是“徒因道途险远,登涉艰难,未能早日返校”罢了。不过,这回他耐不住了,7月25日提笔向清华校长、联大常委会主席梅贻琦写了长信,诉说事情经过。这封信是通过罗常培转到梅贻琦的,信中写到:典虽不学无术,平日自视甚高,觉负有文化上重大责任,无论如何吃苦,如何贴钱,均视为应尽之责,以此艰难困苦时,绝不退缩,绝不逃避,绝不灰心,除非学校不要典尽责,则另是一回事耳。今卖文所得,幸有微资,足敷数年之用,正拟以全副精神教课,并拟久住城中,以便随时指导学生,不知他人又将何说。典自身则仍是为学术尽力,不畏牺牲之旧宗旨也,自五月以来,典所闻传言甚多,均未深信。今接此怪信,始敢迳以奉询究竟。

刘文典不知道,梅贻琦尽管性情平和,但对他的普洱这行也很有看法。梅贻琦接到刘文典的信后,没有及时作答。直到9月10日,才草拟了一份复信,交清华大学秘书长沈履誊清。这封信是11日以梅贻琦名义寄出的,信文如下:

叔雅先生大鉴:日前罗莘田(案:罗常培)先生转来尊函敬悉,X切关于下年聘约一节,盖自琦三月下旬赴渝,六月中方得返昆,始知尊驾亦已于春间离校,致上学期联大课业不无困难,且闻磨黑往来亦殊匪易,故为调整下年计划,以便系中处理计,尊处暂未致聘,事非得已。想承鉴原,专函布X,藉颂

X祺不一 梅贻琦 九、十一

(X表示阙字)

就这样,刘文典最终被清华解聘了。这大概就是有关联大回忆中极少涉及刘文典的原因吧。

刘文典被清华解聘,经济生活上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相反由地方拨款的云南大学,对教授的待遇比联大还要稍高些。然而,对于他的学术影响,却有相当损失。试想,如果刘文典仍在清华的话,以他的学识和他所依存的文化氛围,其影响就绝不会是今天这样。

刘文典回到昆明,知道自己被清华解聘的事后,自然十分恼怒,曾与闻一多干了一仗。当时和闻一多住在一起的清华研究生王瑶先生回忆说:“刘文典回到昆明后,对解聘他的事很不服气。他曾到司家营清华文科研究所找闻先生论理。当时两人都很冲动,闻一多正和家人一起吃饭,他们就在饭桌上吵了起来。朱自清先生也住在文科研究所,看到这种情况就极力劝解。刘文典终归未能重返清华。”

刘文典被清华解聘后,被云南大学聘去做文史系教授,先后讲授《杜诗研究》《温李诗》《文选学》《文赋研究》等课程。全国解放后,他评为一级教授,并被邀请为全国政协第一、二届委员,属于特邀代表。1958年7月15日,刘文典因病在昆明逝世,享年70岁。

对于云南大学聘请刘文典一事,闻一多很有看法,这在吴宓1944年7月10日的日记里就有记载。那天,国民党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俊升邀集西南联大、云南大学、中法大学文法学院主任讨论《部颁课目表》修改问题,不知为什么闻一多在会上提到刘文典,“谓幸得将恶劣之某教授(典)排挤出校,而专收烂货、藏垢纳污之云大则反视为奇珍而聘请之”,而“云大在座者姜寅清无言,徐嘉瑞圆转其词以答,未敢对闻一多辩争”。 可见,闻一多对云南大学聘请刘文典很是不满。

不过,闻一多并不知道刘文典普洱之行,还有另一个连刘文典本人蒙在鼓里的内幕。而这件事,在客观上帮助了当时的中共下地党员和进步青年。

刘文典到普洱的前一年,即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共云南省工委根据南方局避免无谓牺牲、保存革命力量的指示,立即将昆明各大中学里比较暴露的党员和进步骨干,转移到各县。当时,联大转移出去的学生有100多人,其中吴显钺、董大成等到了普洱,任教于磨黑中学,吴显钺还担任了磨黑中学的校长。因为这层关系,不久萧荻、许冀闽、郑道津等联大同学也疏散到这里,在磨黑中学教书。

疏散到磨黑的联大同学,认真执行中共关于在蒋管区贯彻“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和勤业、勤学、勤交友的“三勤”方针,刻苦教学,培养学生,联络士绅,因而很快赢得了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好评,站稳脚跟。这就为后来联大黄平、陈盛年、钱宏、卢华泽、秦光荣、于产、刘波、曾庆华、曾庆铃、茅於宽等同学来此任教,并为后来将磨黑中学办成进步力量的一个重要据点打下了基础。

磨黑中学的董事长,就是请刘文典去普洱的大盐商张希孟。这个人也是大土豪,很有势力,但与国民党地方党部有矛盾。疏散到那里的联大同学很重视对其进行统战宣传,曾向其介绍世界形势和抗日战争形势,推荐阅读《大众哲学》、《西行漫记》、《新华日报》等。

这时,想附庸风雅的张希孟正在找人为其母撰墓志铭,于是提出请联大同学介绍一位有名的教授来此,同时以壮自己的声势。联大同学觉得此事有利于他们在当地的隐蔽,便派人回昆明找到了刘文典。刘文典到磨黑,有优厚的报酬,每天除教张希孟一两个字外,没有更多的事。但是,刘文典的到来,在客观上起到了掩护联大疏散同学的作用。 这内情,不仅外人一概不知,就是刘文典大概做梦也没有想到。 

人物传记《狂人刘文典》

章玉政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38.00元。本书为国内第一本关于刘文典的传记。刘文典是一位长期被历史忽略的国学大师,他“二十岁就名满大江南北”,极具传统士大夫的傲骨,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总是一副“狂生”模样。他师承刘师培、章太炎,结交胡适、陈寅恪,瞧不起闻一多、沈从文,追随过孙中山,营救过陈独秀,驱赶过章士钊,痛斥过蒋介石。刘文典为学人气节而坚守,也曾因时代弄人而无奈妥协,在他坚守与妥协的背后,正潜藏着对于整个社会命运的痛苦思考与深切悲鸣。作为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之一,刘文典内心追逐的永远是独立与尊严。本书作者历经三年多时间,搜集大量一手资料,为读者展现一个个看似平淡的历史片段,实则寄寓对当今知识分子命运的观照与叩问。


谢选骏指出:刘文典先说他不懂《庄子》,因为他那时候还未抽上鸦片;后来又说只有他懂得《庄子》,因为她已是瘾君子了!你看看他的这副模样——

“记得那日国文班快要上课的时候,喜洋洋坐在三院七号教室里,满心想亲近这位渴慕多年的学术界名流的风采。可是铃声响后,走进来的却是一位憔悴得可怕的人物。看啊!四角式的平头罩上寸把长的黑发,消瘦的脸孔安着一对没有精神的眼睛,两颧高耸,双颊深入;长头高兮如望平空之孤鹤;肌肤黄瘦兮似辟谷之老衲;中等的身材羸瘠得虽尚不至于骨子在身里边打架,但背上两块高耸着的肩骨却大有接触的可能。状貌如此,声音呢?天啊!不听时尤可,一听时真叫我连打了几个冷噤。既尖锐兮又无力,初如饥鼠兮终类寒猿……”(清华门生《教授印象记·刘文典》,见《清华暑期周刊·1935.7》)

——这是不是很像庄周的“枯项黄馘”?难怪刘文典说,只有庄周和他俩人懂得《庄子》!这不是什么魏晋人物,而是吸毒上瘾了,也许,所谓的魏晋人物,就是“古代南北朝开始期的瘾君子”吧。但是戒毒之后,刘文典又是不懂庄子了,于是不仅为五斗米折腰,而且为虎作伥,最终还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谢选骏:美国平民比中国流亡者还要悲惨



《美国数千万人明起居家隔离1月!一张震撼照疯传》(加西周末 2020-12-06)报道:


尽管12月的圣诞欢乐气氛日益浓厚,新冠疫情却也没有停歇,更为可怕的是,住院率和死亡率一路走高,ICU一床难求。今天,加州多个地区发布最新的居家隔离令,周日晚10点实施,一直延续到1月4日。


这个圣诞,对于美国人民来说,只怕是不好过了。周四,加州州长纽森宣布,计划实施为期3周的居家隔离令,只要当地的ICU容量下降至15%,就触发封锁令。不过,很多地区已经等不及了……


随着病例的激增和医院的爆满,加州旧金山湾区的6个地区自行发布了新的居家隔离令。这不是州长的意思,但当地官员认为,必须先发制人,阻止新一波海啸般的疫情。“我们不能到了悬崖峭壁了才踩刹车!”圣克拉郡卫生官如此表示。从明晚(周日)10点开始,湾区大部分地区将实施新一轮居家隔离令,一直到1月4日,民众应居家避疫,美发、美甲、酒吧及其他个人护理服务将全部关停,私人聚会全部禁止,餐馆只能做外卖。零售店的容客量将下调至20%。


卫生官员Lisa Hernandez说,人们不应该与不同住的人面对面交流,即使是小团体,甚至在户外也要小心。“不要让这个圣诞成为与家人的最后假期。”铁令发布的当天,加州又创纪录,日增病例2.2万例,住院人数首次突破9000。周五,全美1天新增22.7万确诊,的住院人数也创纪录超过10.1万人,同时,本周也为美国自4月中旬以来因疫情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周。


感染人数在不断上冲,不过,多地的住院人数的增加却在减速。令人悲哀的是,这并不是因为感染者的病情不重,而是,医院真的快没有床位了。南加地区,周五晚ICU容量就只剩下13%,预计最快6日明天就执行居家避疫令。


德州,医院不得不要求病人在急诊室等床位,一个地区警告说,他们可能很快就得要求人们在车里等了。


宾州,一位儿子已经走投无路,在社交媒体为母亲求一张ICU病床。


近日,一张“黑暗震撼照”在社交媒体疯传。照片显示,几排ipad被架在支架上,密密麻麻地,挤在医院的一个房间里。这里是iPad工作站,那些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只能通过iPad才能见到屏幕那头的亲友,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没有亲人在身边,只能通过这些冷冰冰的屏幕听亲友的告别。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James Hohmann在推特上写道:“这张照片让我毛骨悚然,那么多妻子在丈夫去世时无法握住他的手。那么多孩子在父母去世时无法握住他们的手。本不应该这样的。”


一个网友写道:“我的男朋友在iPad上跟母亲道别。没有拥抱,或者只是握一下手。他拿着iPad。见此情景,我很生气,我甚至没有悲伤,因为我很生气。”


网民哀嚎:


采菊客 发表评论于 2020-12-06 12:38:13

台湾人能量也不小,搞了几个月,把西方也忽悠得不得了。到底死多少?什么年纪组的死的?是很多病症齐发还是只有新冠?感觉现在一个老人死了,都只要算在新冠头上。反正美国庸医也是一大把。除了坑钱,其他没任何能耐。

Sam大树 发表评论于 2020-12-06 12:37:58

下月二十号,给蠢仆发个艾Pad

LengBuZhu 发表评论于 2020-12-06 12:34:22

窜普政府的严重失职。如果他应对有方,应该还能当选。瞌睡乔真是躺赢。

不允许的笔名 发表评论于 2020-12-06 12:31:29

加州自己搞成这个吊样还要怪川普。

海淀网友 发表评论于 2020-12-06 12:30:47

》海湾1013 发表评论于 2020-12-06 12:25:00 可怜的美国人,自由的价值在哪里?这个中国人来可怜美国人了。还不忘冷言冷语讽刺一句。幸灾乐祸的中国人嘴脸跃然屏上。

海湾1013 发表评论于 2020-12-06 12:25:00

可怜的美国人,自由的价值在哪里?


谢选骏指出:无法和死者告别,只能用电器和亲人永诀,美国平民一夕之间变成了中国流亡者!不过,美国平民可能比中国流亡者还要悲惨,因为他们的牺牲似乎没有悲壮的理由。美国平民怎么可能比中国流亡者还要悲惨呢?因为他们没有吸取天安门的血腥教训,选择与狼共舞,还听凭一位只会“交易”的“总统”纵情歌舞。结果等来的不是红色升平,而是红色瘟疫的血腥。


《感恩节后 美国单日新冠确诊病例再创新高》(2020-12-06 VOA)报道:

  

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 Hopkins University)的统计,美国4日新冠病毒单日确诊病例又创新高,有22万7885人染疫。


美国是全球新冠肺炎确诊和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近几周的疫情又见急剧升温。卫生官员警告,上周感恩节假期数以百万计美国人不顾当局呼吁出门旅行后,疫情可能再起。


最近两周以来,美国每天新增超过2000人染疫病故,和春天第一波疫情高峰时如出一辙。


目前的住院人数不断增加,特别是在人口众多的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纽约州以及德州。


感恩节前夕,纽约拉瓜迪亚机场等待办理登机手续的旅客。——至今美国已经有超过1460万人染疫,超过28万1千人因相关疾病死亡。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的最新模型预测,如果疫情仍然持续严峻,估计明年美国恐怕有超过53万人染疫死亡。


谢选骏指出:美国平民为了自己开心而生离死别,中国流亡者为了社会议题而生离死别——美国平民比中国流亡者还要悲惨,因为少一个“伟大的理由”。


《美疾控官员警告:不戴口罩 疫苗也救不了》(2020-12-06 法广)报道:


美国度过新冠疫情最惨烈的一周,明年一月底死亡人数或达40万,疾控官员警告,不戴口罩,疫苗也救不了骤升的疫情。


12月6日星期天,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前局长斯考特-戈特里布通过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呼吁民众加强防护意识,他认为“接下来六个星期,疫情将不容乐观,人们现在真的需要开始自我保护起来…截至明年一月底,因新冠病毒而死亡的人数可能会达到40万人”。目前,全美国因新冠病毒而死亡的人数总计28万人。


同一天,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前主任汤姆-福来登也在推特上警告人们,“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当中,疫情非常有可能和这两个月一样糟糕,后者更糟糕”。该中心在本周五第一次建议人们“普及化佩戴口罩,即,一旦走出家门,无论在室内还是在室外,都要佩戴口罩;美国已经进入了新冠病毒的高位传染期”。


五天以来,美国因新冠病毒死亡的日增人数每天都超过2500人,目前超过10万人因感染新冠病毒住院接受治疗,而日增确诊感染人数也在周五到周六之间逼近23万人,这些数字之下,是疫情在美国的继续恶化的警钟。星期天,美国卫生部门负责官员纷纷呼吁人们重视防疫,尤其是重视戴口罩,不要盲目等待疫苗。白宫的新冠疫情危机协调小组组长德博拉-博尔克斯指出,“现在依旧有人像鹦鹉学舌一样,重复着诸如口罩不管用,大型集会不会导致疫情超级传播等等错误的说法,这令人失望,美国正在穿越的不只是最恶劣的一场公共健康危机,而且可以说是最恶劣的一起事件”。


美国卫生部长阿扎尔在星期天宣布,今年年底之前,将会有2千万民众可以接种两种新冠疫苗,美国政府防疫“曲率计速行动”计划的首席科学家斯拉维也指出,得到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许可之后,可在36小时之内开展疫苗接种工作。但白宫新冠疫情危机协调小组组长博尔克斯警告称,“疫苗将会是至关重要的,但即便是疫苗,也没办法拯救我们脱离现如今这种疫情急剧恶化导致的后果”。


谢选骏指出:美国是个移民社会,严重缺乏同胞之爱,尽量在合法的范围内自私自利,美国平民因此比中国流亡者还要悲惨。


《医生提醒:新冠病毒可引起痊愈者终身并发症》(2020-12-06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2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1032626846.jpg


美国病毒学家丹娜·格雷森在芝加哥NBC电视台节目中说,战胜冠状病毒的患者可能在很长时间内要治疗其感染的后果。


医生对男性的健康问题表示特别的担心,因为勃起功能障碍是其中的负面结果之一。病毒学家说:“即使感染过冠状病毒,病人也不会很安全,因为病毒会潜在地引起终身并发症。”医生没有提到具体的研究。


此前传染病学家尼古拉·马雷舍夫对俄罗斯商业咨询杂志记者说,估计与冠状病毒有关的MIS-A新并发症可能不是唯一的冠状病毒后遗症。


谢选骏:美国平民比中国流亡者还要悲惨


《美国数千万人明起居家隔离1月!一张震撼照疯传》(加西周末 2020-12-06)报道:


尽管12月的圣诞欢乐气氛日益浓厚,新冠疫情却也没有停歇,更为可怕的是,住院率和死亡率一路走高,ICU一床难求。今天,加州多个地区发布最新的居家隔离令,周日晚10点实施,一直延续到1月4日。


这个圣诞,对于美国人民来说,只怕是不好过了。周四,加州州长纽森宣布,计划实施为期3周的居家隔离令,只要当地的ICU容量下降至15%,就触发封锁令。不过,很多地区已经等不及了……


随着病例的激增和医院的爆满,加州旧金山湾区的6个地区自行发布了新的居家隔离令。这不是州长的意思,但当地官员认为,必须先发制人,阻止新一波海啸般的疫情。“我们不能到了悬崖峭壁了才踩刹车!”圣克拉郡卫生官如此表示。从明晚(周日)10点开始,湾区大部分地区将实施新一轮居家隔离令,一直到1月4日,民众应居家避疫,美发、美甲、酒吧及其他个人护理服务将全部关停,私人聚会全部禁止,餐馆只能做外卖。零售店的容客量将下调至20%。


卫生官员Lisa Hernandez说,人们不应该与不同住的人面对面交流,即使是小团体,甚至在户外也要小心。“不要让这个圣诞成为与家人的最后假期。”铁令发布的当天,加州又创纪录,日增病例2.2万例,住院人数首次突破9000。周五,全美1天新增22.7万确诊,的住院人数也创纪录超过10.1万人,同时,本周也为美国自4月中旬以来因疫情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周。


感染人数在不断上冲,不过,多地的住院人数的增加却在减速。令人悲哀的是,这并不是因为感染者的病情不重,而是,医院真的快没有床位了。南加地区,周五晚ICU容量就只剩下13%,预计最快6日明天就执行居家避疫令。


德州,医院不得不要求病人在急诊室等床位,一个地区警告说,他们可能很快就得要求人们在车里等了。


宾州,一位儿子已经走投无路,在社交媒体为母亲求一张ICU病床。


近日,一张“黑暗震撼照”在社交媒体疯传。照片显示,几排ipad被架在支架上,密密麻麻地,挤在医院的一个房间里。这里是iPad工作站,那些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只能通过iPad才能见到屏幕那头的亲友,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没有亲人在身边,只能通过这些冷冰冰的屏幕听亲友的告别。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James Hohmann在推特上写道:“这张照片让我毛骨悚然,那么多妻子在丈夫去世时无法握住他的手。那么多孩子在父母去世时无法握住他们的手。本不应该这样的。”


一个网友写道:“我的男朋友在iPad上跟母亲道别。没有拥抱,或者只是握一下手。他拿着iPad。见此情景,我很生气,我甚至没有悲伤,因为我很生气。”


网民哀嚎:


采菊客 发表评论于 2020-12-06 12:38:13

台湾人能量也不小,搞了几个月,把西方也忽悠得不得了。到底死多少?什么年纪组的死的?是很多病症齐发还是只有新冠?感觉现在一个老人死了,都只要算在新冠头上。反正美国庸医也是一大把。除了坑钱,其他没任何能耐。

Sam大树 发表评论于 2020-12-06 12:37:58

下月二十号,给蠢仆发个艾Pad

LengBuZhu 发表评论于 2020-12-06 12:34:22

窜普政府的严重失职。如果他应对有方,应该还能当选。瞌睡乔真是躺赢。

不允许的笔名 发表评论于 2020-12-06 12:31:29

加州自己搞成这个吊样还要怪川普。

海淀网友 发表评论于 2020-12-06 12:30:47

》海湾1013 发表评论于 2020-12-06 12:25:00 可怜的美国人,自由的价值在哪里?这个中国人来可怜美国人了。还不忘冷言冷语讽刺一句。幸灾乐祸的中国人嘴脸跃然屏上。

海湾1013 发表评论于 2020-12-06 12:25:00

可怜的美国人,自由的价值在哪里?


谢选骏指出:无法和死者告别,只能用电器和亲人永诀,美国平民一夕之间变成了中国流亡者!不过,美国平民可能比中国流亡者还要悲惨,因为他们的牺牲似乎没有悲壮的理由。美国平民怎么可能比中国流亡者还要悲惨呢?因为他们没有吸取天安门的血腥教训,选择与狼共舞,还听凭一位只会“交易”的“总统”纵情歌舞。结果等来的不是红色升平,而是红色瘟疫的血腥。


《感恩节后 美国单日新冠确诊病例再创新高》(2020-12-06 VOA)报道:

  

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 Hopkins University)的统计,美国4日新冠病毒单日确诊病例又创新高,有22万7885人染疫。


美国是全球新冠肺炎确诊和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近几周的疫情又见急剧升温。卫生官员警告,上周感恩节假期数以百万计美国人不顾当局呼吁出门旅行后,疫情可能再起。


最近两周以来,美国每天新增超过2000人染疫病故,和春天第一波疫情高峰时如出一辙。


目前的住院人数不断增加,特别是在人口众多的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纽约州以及德州。


感恩节前夕,纽约拉瓜迪亚机场等待办理登机手续的旅客。——至今美国已经有超过1460万人染疫,超过28万1千人因相关疾病死亡。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的最新模型预测,如果疫情仍然持续严峻,估计明年美国恐怕有超过53万人染疫死亡。


谢选骏指出:美国平民为了自己开心而生离死别,中国流亡者为了社会议题而生离死别——美国平民比中国流亡者还要悲惨,因为少一个“伟大的理由”。


《美疾控官员警告:不戴口罩 疫苗也救不了》(2020-12-06 法广)报道:


美国度过新冠疫情最惨烈的一周,明年一月底死亡人数或达40万,疾控官员警告,不戴口罩,疫苗也救不了骤升的疫情。


12月6日星期天,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前局长斯考特-戈特里布通过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呼吁民众加强防护意识,他认为“接下来六个星期,疫情将不容乐观,人们现在真的需要开始自我保护起来…截至明年一月底,因新冠病毒而死亡的人数可能会达到40万人”。目前,全美国因新冠病毒而死亡的人数总计28万人。


同一天,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前主任汤姆-福来登也在推特上警告人们,“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当中,疫情非常有可能和这两个月一样糟糕,后者更糟糕”。该中心在本周五第一次建议人们“普及化佩戴口罩,即,一旦走出家门,无论在室内还是在室外,都要佩戴口罩;美国已经进入了新冠病毒的高位传染期”。


五天以来,美国因新冠病毒死亡的日增人数每天都超过2500人,目前超过10万人因感染新冠病毒住院接受治疗,而日增确诊感染人数也在周五到周六之间逼近23万人,这些数字之下,是疫情在美国的继续恶化的警钟。星期天,美国卫生部门负责官员纷纷呼吁人们重视防疫,尤其是重视戴口罩,不要盲目等待疫苗。白宫的新冠疫情危机协调小组组长德博拉-博尔克斯指出,“现在依旧有人像鹦鹉学舌一样,重复着诸如口罩不管用,大型集会不会导致疫情超级传播等等错误的说法,这令人失望,美国正在穿越的不只是最恶劣的一场公共健康危机,而且可以说是最恶劣的一起事件”。


美国卫生部长阿扎尔在星期天宣布,今年年底之前,将会有2千万民众可以接种两种新冠疫苗,美国政府防疫“曲率计速行动”计划的首席科学家斯拉维也指出,得到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许可之后,可在36小时之内开展疫苗接种工作。但白宫新冠疫情危机协调小组组长博尔克斯警告称,“疫苗将会是至关重要的,但即便是疫苗,也没办法拯救我们脱离现如今这种疫情急剧恶化导致的后果”。


谢选骏指出:美国是个移民社会,严重缺乏同胞之爱,尽量在合法的范围内自私自利,美国平民因此比中国流亡者还要悲惨。

谢选骏:日本为何不能民主化



《日本六七百万“下流老人”,如何把监狱变成养老院?》(2018-10-30 陈小刀)报道:


在刀哥的中学课本里,有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穷困潦倒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想到监狱里度过寒冬。为了被警察抓走,他吃霸王餐,扰乱治安,偷东西,还调戏妇女,干了不少坏事。


这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没想到,小说演绎的情节,在今天的日本却成为现实。现在日本的监狱,老年在押犯数量快速上升,监狱快成了养老院了。


且很多老人刑满释放后不愿离开,有的为了再次入狱,而故意犯罪。这是怎么回事呢?



日本的老龄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而随着老龄化的加剧,犯罪老人(即65岁以上)的数量也与日俱增。


根据日本法务省发布的《犯罪白皮书》显示:截至2017年,犯罪老人数量为4万6977人,占总数的20.8%,而1997年犯罪老人仅占总数的4.1%;65岁以上犯罪老人更是首次占到总数的20%以上;在犯罪老人中,约70%是因“盗窃”被捕的,共计3万3979人,占总数的50%左右。


另据日本警视厅的统计:2011年以后因盗窃被拘捕的老人开始超过未成年人,2013年占同类被捕总数的33%,即三个被拘捕的盗窃分子中就有一个是65岁以上的老人。


另外,涉嫌纠缠女性等流氓行为的老人数量,也比10年前增加了将近3倍。因此,犯罪老人成了日本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500


日本监狱的单人间


《朝日新闻》在去年曾报道过一则有关犯罪老人的新闻,读起来颇有些荒诞喜剧的感觉。


在鸟取县,一位名叫山田信之的79岁老人在出狱后不久,因在便利店偷三明治而再次被捕。一个三明治的价格大概将近300日元,但因为是再次被捕,所以一般会关两年左右。


不过,山田老人在接受警方调查的时候却十分轻松地表示,“监狱比养老院好!监狱不用花钱,而且还有吃的和喝的。”


除此之外,日本的监狱还会定期为犯人进行身体检查,这样比较来看,监狱确实比养老院好。这可能正是像山田这样的老人们对监狱“趋之若鹜”的原因之一。



那么,社会治安良好的日本,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犯罪老人呢?日本的经济学家、社会学者、研究机构,以及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各种角度的解读,不过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说法。


第一,老人基数扩大说。按照日本政府的统计,从1980年到2013年,日本的总人口增加了8.7%,而65岁以上老人则增加了将近3倍,老人占日本总人口比重由9.1%增加到25%。也就是说,即使老人的犯罪率不变,但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其犯罪人数也会增加。如果用咱们网友的说法,那就是“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第二,老人生活贫困说。日本作家藤田孝典在2015年出版了一本名为《下流老人》(生活在社会低层的老人)的书,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而“下流老人”一词也成为当年的流行语。


所谓“下流老人”有3个特征:老年后收入显著减少;没有充足的存款;身边没有可依赖的人。按照藤田的统计,日本的“下流老人”数量差不多在600万-700万人之间,而日本65岁以上老人的数量约为3514万人(2017年数据)。


日本政府对于“贫困“的定义是,年收入在100万-120万日元(约合6万-7万人民币)以下,每月在8万-10万日元(约合5千-6千人民币)以下的人。


经合组织在2015年曾发布一项有关各国老人贫困率的统计,其中日本老人的贫困率为19.4%,即每5个老人中就有1个老人处于贫困状态。正是因为很多日本老人处于贫困之中,所以才导致犯罪老人的数量增加。


500


藤田孝典的《下流老人》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日本老人生活不好为什么非要去监狱呢?这里得插一句题外话,日本的监狱有吃有喝,生活规律,而且还免费,对很多日本老人来说,俨然是理想的“养老院”。


日本监狱的房间一般分为单人间或多人间(6人),犯人可以选择自己住或共同居住。一日三餐有严格的规定,主食为米饭,并配有蔬菜、鱼肉、味增汤等。


然后,日本监狱的理念是通过劳动工作、学习各种技能来进行改造犯人,同时也是确保他们在出狱后能够适应正常的生活生活。工作内容一般是印刷、剪裁等,并且规定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而且每天还有固定时间进行运动,晚上到点休息睡觉。


正是因为监狱设计的比较人性化,才导致很多日本老人“喜欢”待着监狱里。尽管看起来挺荒诞的,但这确实是许多日本老人无奈的选择——“监狱比家好”。


除了老人基数扩大说法和老人生活贫困说法外,第三种则是老人孤独说。


虽然很多日本老人犯罪是生活窘迫所致,但也有一些老人是因为孤独寂寞的原因,才去犯罪。这一点在咱们中国人看来可能挺不可思议的,不过也确实是日本社会的现实写照。


日本人十分重视不给别人添麻烦,即使家人之间也是如此,所以子女结婚后,往往就会与父母分开住,而且子女并不是经常回家看望老人,一般也就是新年的时候。


刀哥以前在东京留学的时候,就只有在新年的时候才能看到房东老爷爷和老太太的女儿带着孩子回来,平时是看不到的。


因此,一些老人由于日常生活孤独寂寞的关系,就去偷盗犯罪,这样被关进监狱的话,还可以跟其他老人聊聊天、说说话。当然了,也有些老人偷盗犯罪纯粹是出于解闷、寻求刺激。


500


日本监狱餐


第四,老人缺乏教养说。在很多人眼中,日本人讲文明、有礼貌,但如果在日本生活久了,就会发现,也有很多言行粗鲁、缺乏教养的日本人,特别是日本老人。


现在日本这些65岁以上老人往往被称为“团块世代”,一方面战后日本能够复兴,并且迅速成为资本主义强国与他们的勤劳努力有着密切关系。


但另一方面,他们这代人出生于战后(1947-1949年),因为当时日本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他们的父母为了赚钱养家也就没有时间对他们进行充分的家庭教育,这也就使得现在的很多日本老人从小并没有受到什么有关礼节、规矩的教育。


因此,现在很多日本老人动不动就因为在公共场所发飙、大喊大叫等原因被逮捕。



以上四点仅是解释了为什么日本的犯罪老人越来越多,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令日本政府颇为头疼。事实上,日本政府并不希望有大量老人待在监狱里,倒不是觉得丢脸没面子,而是出于金钱方面的考虑。


500


在监狱进行活动的老人


按照日本法务省的计算,每名服刑犯每年在监狱消耗的成本约为320万日元(约合19万人民币)。如果一名老人因偷盗廉价商品入狱的话,最多可被判5年。


也就是说,这个老人在监狱服刑的5年里将花费国家1600万日元(约合98万人民币)。这对日本政府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这还不算日常其他费用的开销。


其实,日本政府希望能够减少在监狱的老人数量,并尝试了一些方法,但是目前也没有找出任何较为有效的办法。


比如,日本的经济学家开出了三个药方:一是尽量延长退休时间,以此增加工资收入(这一点日本政府正在商讨立法,但目前反对声音很大,认为这将促使日本人终身工作);



二是从30多岁就开始存钱,及早积累养老金(这一点并不现实,因为日本人往往是从三四十岁开始买房、还房贷);



三是压缩退休后消费,省下退休旅游的开销,作为今后的生活费(其实,日本老人现在已经很节省了,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因此,预计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犯罪老人现象还将在日本长期存在。


结合日本的现状,至少可以说长寿社会并非一片祥和,它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亟待人们去认真思考和解决,比如怎么让老人不为断炊发愁等。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今后可能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因此,日本的现状以及进行的各种尝试,倒是非常值得我们观察与研究。(图片来自互联网。感谢旅日学者马成三对本文的贡献。)


谢选骏指出:我早就说过了,日本不是一个民主社会,日本作为一个民主国家其实立足于美军的刺刀之下的。一旦美军撤离日本,不出一个世代,日本为何即将回归原位,成为一个“亚洲价值”的模范生。看看上述日本老人的追求就知道了,日本人要的不是自由,而是抱团取暖,就像中国人一样。日本因此不能民主化,台湾、香港也因此不能民主化,中国大陆就更不能民主化了——这些需要抱团取暖的东西,仅仅是些专制社会的原材料。

2020年12月10日星期四

谢选骏:庄子是不是一个吸毒者



网文《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不吸毒就得吸毒》(豆瓣2014-07-10)报道:


中学老师让学生背诵庄子的“吾生有涯,而知无涯”,却省略下半句“以有涯随无涯,殆矣”,老师想骗学生说你们要好好学习,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庄子的意思却是:拿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你就傻逼了。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评》中的让人们耳熟能详的话是“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不过放在语境里就不一样了,马同时还说了:“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无情世界中的良心。”马克思无疑是反宗教的,不过他的理论无处不沾染着犹太和基督教的宗教情怀,诸如反对异化、消除偶像、彼岸情怀等等。此外,鸦片对马来说是一个中性词,鸦片在19世纪一直作为药品使用,今天也不例外,是镇痛剂、麻醉品,手术不可或缺,医生的万金油,而鸦片战争对中国人的创伤记忆马克思是体会不到的,他认为鸦片战争是把中国人带入先进的历史秩序的棋子。他在中国纪事中说“看来鸦片没有催眠作用,反而起了唤醒功能”。总之,鸦片不管是马克思的本意,还是这种药品在当时社会的功能,恐怕都不是完全贬义的。


但褒贬并不重要,因为宗教本来是鸦片,是成瘾物。脑科学利用核磁共振发现唤起宗教意识的脑干区域,和使用毒品时的区域十分类似,这也在微观的生物层面上解释了为什么宗教信徒比非信徒更不容易使用毒品和成瘾物,因为宗教活动本身代替了毒品所带来的一些功能。


关键的问题是,虽然宗教和成瘾物有类似的性质,宗教也比毒品危害小得多,为什么人们非要从这两个里面选一个呢,为什么人类不能两个都不碰呢。奥古斯丁说,人是有恒定的精神信仰追求的,不拜独一真神的人,也一定会拜假神邪神,那些假神可以是佛像、木雕、转运珠、领袖主席、货币、性欲等等。撇开奥古斯丁的哲学不说,我等研究成瘾物的对此有类似的体会:几乎所有的毒品都是禁毒的结果,人总得“吸点毒”。


反对禁毒战争(War on Drug)的人的主要理由之一是,禁毒催生了新型毒品。本来对海洛因已经了如指掌的各国政府,最近发现海洛因已经不流行了,溜冰突然铺天盖地,而他们对冰毒的了解却少的可怜,此外摇头丸等弱成瘾性娱乐药物也让权力部门措手不及。吗啡的产生来自传统散装鸦片被禁止,人们开始从鸦片中提炼新的更强的毒品,并最开始作为医药用品(和鸦片一样),海洛因在吗啡之后作为更有效的医疗替代品,并很快流入民间。维多利亚时代鸦片出现在各类广告中,妇女痛经、老人眼花、小儿感冒,都可以合法获得鸦片。后来不许鸦片了,可卡因出现在各类类似广告中,并且以可口可乐的牌子大打出手(现在的可乐已经没有可卡因成分了)。2000年之前青年人从感冒药成分里弄high药,后来FDA禁止了这种成分,聪明的年轻人开始合成其他的药,现在自制high药的土法实验到处都是,有些安全,有些危险,有些胡闹,最胡闹的当属90年代后期的Jenkem,从大粪和尿里自制high药。合法成瘾物之间也存在类似的互补关系:在长期严格禁酒的地区,如大部分阿拉伯国家、马来西亚、伊朗,逐渐演化出了替代性的成瘾物:这些国家的吸烟率非常高,消费咖啡、槟榔、khat也在世界前列,在大麻逐渐非法之前也流行了一千多年的Hashish。


是什么造成了宗教和成瘾物的互补关系,也有许多说法,结合social bonding理论和符号化理论,我看还是:成瘾物本身是互动的工具,俗话说“酒是益友”,成瘾物本身带来的dopamine, serotonin虽然是真实的,但在与他人互动中快乐才能成倍放大。而事实上几乎所有成瘾物,不管合法还是非法,都是两三个人以上一起使用的,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lone drug,而成瘾物本身也成了人的映射。宗教活动一方面启动了大脑类似于成瘾物的报偿机制,另一方面又是集体互动的行动,和成瘾物形成了同类竞争的关系。


使徒保罗告诫信众不要醉酒,醉酒不如醉圣灵。从世俗的角度看,不醉酒的人不得不沉醉于圣灵,否则人类那点对成瘾物的恒定需求得不到满足。至于醉酒(成瘾物)还是醉圣灵(宗教),优劣不论,自由选择。但是一个既不醉酒也不醉圣灵的人,本犯罪学家提示你关注一下他。


网民哀嚎:


1、五石散(寒食散)起自东汉,自魏晋流行至中唐。除了嗑药本身带来的high感,借助该物获得文字文学以及学术(特别是玄学)的灵感,向小圈子展现与表达“本我”而不必担心被追究(如王忱借药力对桓温出言不逊,后者并不以为忤,反为对方开解),考察对药物作用于人产生的社会意义其实不就是现代社会学经常探究的事情嘛——《我的凉山兄弟》中重点考察过毒品对诺苏社区的影响,而这两年关于为何苏俄汉子多酗酒的著作也出过一些。

2、人们常常将宗教信仰看作与兴趣爱好、心理安慰品一样,实在是狭隘而无知。宗教如果没有各种史实证据、哲学性和逻辑性的广泛深刻思考讨论作为支撑,不可能像今天这样传播。就算宗教确如本文所写,是成瘾物,也没有什么理由来说服人们不要对其上瘾。或者问问,爱是成瘾物吗?对其上瘾是好还是不好?都在追求摇摇欲坠、必死无疑的健康和生命,却没人认真思考与对待灵魂及其归属。把人看作没有灵魂的物质,就算得到全世界,就算长生不死,又有何意义!

3、你不知道虚无主义本来就是吸毒的一种么?一边是享受着将一切现象拆解到基本状态的畅快感,同时又被随之而来的虚伪落寞所折磨。万事皆为瘾,没有瘾还活个什么劲啊。我常常怀念90年代以前管的不严的时候,如果自家种一小片罂粟取膏自用是合法的,我何必吞那么多阿莫西林和布洛芬啥的,少去几次医院,省多少医疗资源。

4、楼主的论点建立在宗教和毒品对人体都产生了同一作用的基础上,问题是对个人的作用真的能推广到对社会的作用吗?楼主在最后说宗教是一种集体互动的行动,但你忽略了在这一社会互动中的人并不是一个生物体的存在,而是一个符号的集合体。

5、"脑科学利用核磁共振发现唤起宗教意识的脑干区域,和使用毒品时的区域十分类似,这也在微观的生物层面上解释了为什么宗教信徒比非信徒更不容易使用毒品和成瘾物,因为宗教活动本身代替了毒品所带来的一些功能。"

只是区域类似,就能做出结论,太武断了吧。

6、就算不吸毒,不信宗教,还有纸牌可以玩,麻将可以打,在现在更有铺天盖地的网游等着你,实质上,有多大区别?


谢选骏指出:我用“庄子吸毒”这个词组在网上搜索,意外发现了上文。上文虽然触及了“庄子”、“吸毒”这两个主题,却没有把二者有机联系起来,更没有进入堂奥,真是可惜。因此我就不得不来说一说了——在我看来,庄子的许多意象都像是吸毒的幻觉,例如“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登天游雾、挠挑无极”、“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其核心皆与“逍遥游”同调,既可以说是一种梦游状态,也可以说是一种吸毒之后的忘乎所以。但总的看起来,这更像是吸毒而不象是梦游!为何呢?因为这是一种有意识的哲理行为,绝然不同于不由自主的出神梦游。


更有网文作者(錫鰹)指出,「衛生」一詞,最早見於《莊子》〈庚桑楚篇〉「老子曰:『衛生之經,能抱一乎?能勿失乎?能旡卜筮而知吉凶乎?能止乎?能已乎?能舍諸人而求諸己乎?能翛然乎?能侗然乎?能兒子乎?兒子終日嗥而嗌不嗄,和之至也﹔終日握而手不掜,共其德也﹔終日視而目不瞚,偏不在外也。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

為,與物委蛇而同其波。是衛生之經已。』」,當中的「衛生」意指「護衛生命」,但老子所言「衛生之經」艱澀難解,今日之「衛生」則泛指一切醫療保健之事。可见庄子的哲学是有其“卫生”考虑的,确实属于哲理行为。


而且我注意到,庄子本人的形象也确实像一个瘾君子——


网文《槁项黄馘》报道:


槁项黄馘,汉语成语,拼音是gǎo xiàng huáng guó,意思是指面色苍黄,形容不健康的容貌。出自《庄子·列御寇》:“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 


成语辨析:【近义词】:面黄肌瘦,【反义词】:肥头大耳。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不健康的容貌。示例:贤者槁项黄馘而死于下,不贤者比肩接迹而显于世。(明·瞿佑《剪灯新话·修文舍人传》)


谢选骏指出:话虽如此,但是历来的人们却没有从“庄子是不是一个吸毒者”的角度却考察庄子的生平及其哲学,这岂不是太可惜了。庄子的浑沌死,岂不就是吸毒的极境吗?

谢选骏:凍結存款就可以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出口国

《纽约时报:中国是如何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出口国的》(纽约时报 2024-12-03)報道: ​​​​​​ 仅仅二十年前,中国还几乎没有生产小汽车的能力,拥有汽车也被认为是一种新奇事物。如今,中国生产和出口的汽车比任何国家都多。 候任总统特朗普承诺对中国征收更多关税。包括美国在内的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