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选骏(Xie Xuanjun 1954年-),中国旅美学者、自由撰稿人。1978年凭借著文革前连小学都未毕业的学历,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是当时中国年龄最小的研究生之一。1981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哲学、历史、神话、宗教。1987年受邀参与中央电视台政论纪录片《河殇》的撰稿工作,1988年完成第一稿,1989年六四事件后,《河殇》遭到禁播、查封、批判,幷被定为“反革命暴乱的蓝图”——谢选骏也因参与《河殇》的制作过程而受到牵连入狱,以后不能继续举办讲座、发表文章、出版书籍。但谢选骏没有选择放弃,相反,用了三十五年时间,孤军奋战至今——完成《谢选骏全集》三百六十卷。其中的主要著作为《神话与民族精神》、《五色海》、《天子》、《新王国》、《现代南北朝的曙光》、《全球政府论》、《思想主权》、有关基督教的十卷书籍,以及《外星看地球》60卷、《硅基時代》60卷。其中谢选骏自认最有创见的著作是《思想主权》,他把《思想主权》比喻为其著作的塔尖——因为【思想主权】的概念,来自圣经记载的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以上是对于《维基百科》的修正。】】
2020年7月3日星期五
谢选骏:客西马尼园精神
对自己,该狠的时候要狠,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客西马尼园精神”:
(一)
客西马尼园(Gethsēmani),意为“榨油机”,是耶路撒冷的一个果园,根据新约圣经和基督教传统,耶稣在上十字架的前夜,和他的门徒在最后的晚餐之后前往此处祷告。根据路加福音 22:43–44的记载,耶稣在客西马尼园极其忧伤,“汗珠如大血点滴落在地上”。客西马尼园也是耶稣被他的门徒加略人犹大出卖的地方。此外,东正教传统上认为,客西马尼园是使徒安葬马利亚 (耶稣的母亲)的地方。
客西马尼园位于橄榄山山下汲沦谷,今天位于耶路撒冷市内。万国教堂就位于客西马尼园。614年,古教堂被萨珊王朝摧毁,十字军重建了教堂,大约在1219年再度被毁。在橄榄山上是俄罗斯东正教会的Maria Magdalene教堂 with 独特的金色洋葱形屋顶(拜占庭/俄罗斯风格),是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纪念他的母亲而兴建。
在《马太福音》26:36和马可福音 14:32中,“客西马尼”的希腊语名称是Gethsēmani,意为“榨油机”(指橄榄油),这可能是由于当时此处种植了许多橄榄树。马可福音(14:32)称为“一个地方”;约翰福音 (18:1)称为“一个园子”。
客西马尼园是早期基督徒朝圣的焦点。333年,匿名的“波尔多朝圣者”前来拜访,他的Itinerarium 是基督徒前往圣地朝圣留下的最早记载。在他的Onomasticon,Eusebius of Caesarea记载客西马尼园位于“橄榄山脚下”,又说“信徒习惯于前往此处祷告”。
(二)
《客西马尼园的耶稣》说,四卷福音书都记载了主耶稣上十字架之前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太26∶36-45,可14∶32-42,路22∶39-46,约12∶27-33)。四福音告诉我们,主耶稣在设立圣餐之后,带领门徒来到一个名叫客西马尼的地方祷告(太26∶36,可14∶32)。客西马尼的意思是“油醡”或“橄榄醡”,这地名已暗示出主耶稣将要承受极大的压力。因为圣餐后,犹大已出去了,耶稣知道,他会马上带人来抓他。要面对被抓、受辱、受苦、受死,这样一场巨大的争战,主耶稣认定,当时必须作的,也是最重要的事,就是祷告。于是就带门徒来到客西马尼。
1、客西马尼园的耶稣
许多人对主耶稣的尊荣,往往只是景仰高山一般,只看见它高入云霄的雄伟,却没有注意到高山经常独自地承受着雷轰闪电,风吹雨打,以及勇敢地在坚冰厚雪的侵袭下屹立不动的精神。当我们高声赞美十字架得胜的荣耀的时候,也不可忘记主在客西马尼园的经历和挣扎!
客西马尼园是耶路撒冷城外橄榄山侧的一个园子,这是“一个榨油之处”,我们的主耶稣就是在此地肝胆寸裂,身心俱疲,他要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在这里他看起来是那样的脆弱,完全不是我们所看到的尊荣,能力,得胜,强大,圣经有三处记载耶稣的表现:
(1)难过、伤心、几乎要死 (太26∶37—39)。
(2)惊恐、难过、忧伤、几乎要死 (可14∶33—34)。
(3)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路22∶44)。
客西马尼园的耶稣,他的心被撕裂在救赎的必须与求生的本能这两道悬崖之间。在这里他是完全的神,表现在他已经预知了未来要受到的痛苦,他又是完全的人,表现在这个已经预知的痛苦要他自己完全来承担,所以他的痛苦甚大,渴望门徒来扶持。他俯伏在地大声哀哭,流泪祷告三次祈求同样的话语:“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在主一生的经历里,何曾有过一次这样艰难沉痛的表现?在旷野在海上,在任何一个艰难的环境中,他总是很坚强乐观,而现在多么惧怕忧伤,盼望人的扶助,甚至找一个园子痛痛地哭泣。有一首诗说耶稣在客西马尼园:
今夜,他预尝明天死亡的滋味。
今夜,他预演明天十架的死刑。
今夜,他预喝明天断肠的苦酒。
他神性预知的能力,加深了他人性情绪的感受。
他预知犹大将献上毒吻出卖他。
他预知彼得将在小使女面前,三次发誓赌咒否认他。
他预知十个使徒一溜烟跑个不见人影。
他预知祭司长院子里掌掴的羞辱。
他预知所将要戴上的荆棘冠冕。
他预知蝎子鞭将会掀开他背上的肉。
他预知铁钉穿进掌心的剧痛。
他预知鲜血流尽的干渴。
他预知盲目人群的辱骂。
他预知罗马长枪穿心的滋味。
他预知的能力,更突显出客西马尼园的挣扎之艰巨。
他的指甲在坚硬的土地上,抓出深深的刻痕。
他的嘴唇,缓慢地吐出人性软弱对死亡的惧怕:
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撤去。
我们看到客西马尼园的耶稣是那么真实地面对苦难,面对人性的软弱,他在痛的时候向门徒诉说,希望得到他们代祷的支持,他在挣扎的时候向天父坦白自己的软弱。30多年的人生,耶稣一直都在孤独中度过,很少有人明白他的身份,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责任,很少有人相信他的自白。他最亲的人不理解他,但他从来没有灰心过失望过,因为他知道他的父上帝与他同在,他知道他的身后有一双大能者的手在加给他力量,伴他经历风霜;他知道虽然在这世上他孑然一身,可是并不孤单,因为神时刻与他同在。但今夜是那么不同,他却忍不住惊惧颤栗起来,那一直护庇着他的大能者的力量似乎一点一滴地从他身上抽离,而明天他要背负起全人类从远古到将来所有的罪孽,那样污秽肮脏的罪是圣洁的他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他多么不愿意沾染上其中的一丝一毫啊,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他要做出的选择,就是顺服上帝救赎人类的计划,为了爱,他决定默然不语!
客西马尼园的耶稣让我们看到人性的真实,也让我们知道面对苦难的时候耶稣是用祷告托住自己的软弱,更是在祷告中才有勇气放下自己的需要,顺服上帝的心意。
2、耶稣顺服上帝旨意
在客西马尼园的耶稣虽然对上帝的旨意有很多挣扎,但最后还是选择顺服,耶稣为什么要顺服上帝的旨意,愿意上十字架呢?是他害怕上帝吗?显然不是,圣经告诉我们耶稣是为我们死,“为”是“替代”的意思。耶稣替代我们死,因为他爱我们,耶稣甘愿被钉十字架,无异于公开宣告:“我要以自己来承担众人的罪债。”
耶稣为你死,为我死!
使徒保罗说:“神儿子……爱我、为我舍己。”(加 2∶20)是的,耶稣爱我们,为我们付上性命做赎价。为什么要付出赎价呢?人类犯罪以后,就要负上罪的工价:死,这个死不仅是肉体的死,更是与上帝的隔绝,与上帝隔绝的人类活在罪的生活状态下。神爱世人,希望人类归回,但上帝又是公义的,他不能自绝他的公义,于是让他的独生子为人类的罪钉死,上帝的爱就向人类最鲜明地表达出来。
耶稣来是为我们赎身,“赎身”的原意出自奴隶市场:一个人付上价银,买下一个奴隶,然后让奴隶自由离去,这就是“赎身”。替人赎身的人必须付出赎价——耶稣以十字架上倾流的血为我们付了赎价,使我们得自由。
我们得了什么样的自由呢? 他又怎样释放我们呢?
1. 摆脱罪疚
无论我们觉得内疚与否,总也不能抹杀一个事实:我们经常会在思想、言语、行为上触犯神的律法。人触犯地上的律法,尚且要面对刑罚,何况触犯神的律法?
“罪的工价乃是死”(罗6∶23) 。人触犯神的律法,所受的刑罚是死——与神永远隔绝。世人都犯了罪,都要接受永死的刑罚,但耶稣在十字架上替我们受了死刑,我们因此可以得着完全赦免,连罪疚也可以得除净,坦然无惧地回到上帝面前。
2. 摆脱罪律
犯罪会成瘾的。耶稣说:“所有犯罪的,都是罪的奴仆。”(约 8∶34) 耶稣为我们死,叫我们摆脱罪的管辖。耶稣在十字架上打垮了罪的权势,因此耶稣可宣告:“天父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约 8∶36)不要恐惧犯罪的律,只要相信耶稣一定可以为我们除去。靠着他每天得胜,知道养成好的习惯,在这个改变过程中,不要害怕失败,只要仰望耶稣,在哪里摔倒,就马上在哪里爬起来。
3. 摆脱罪果
“罪的工价乃是死”,但耶稣来到世间,“特要藉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来2∶14-15)。我们实在不用再惧怕死亡!——因藉耶稣得救的人,不用再惧怕死亡,因为死亡不再是基督徒的终点,却是通往天堂的门道——在天堂不再有任何痛苦,甚至不会见到罪的踪影!
我们也不必害怕人生的任何际遇,因为你经历的一切耶稣都经历过,孤独、不被理解、不被接纳、被所爱的人出卖、拒绝、贫穷、伤害……我们所要经历的难处他都经过,并且他已经得胜,所以我们在任何际遇中都不要惧怕,只要来到他的面前,耶稣一定给我们力量度过。
客西马尼园的耶稣在软弱中选择了刚强,在被伤害中选择了去爱,在被出卖面前选择原谅,在神旨意中选择顺服,在内心挣扎中选择放下自我。正是有了这客西马尼的挣扎和痛苦,才有了十字架上的刚强和胜利,才让我们知道这救恩是耶稣那么痛苦地为我们做成的,我们要特别的珍惜,让我们在客西马尼的耶稣面前,再次向上帝回转吧,耶稣的爱把客西马尼那块祷告的石头都暖热了,但却没有暖热我们的心,因为我们的心比石头还坚硬。在这受难周要开始的时候让我们怀着一颗温柔的心来朝见耶稣吧!!
(三)《 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三次祷告》说:
我们这里强调要学习将自己摆进去,讲法利赛人,我就是那常常自以为是的法利赛人,我愿不愿意好好揣摩一下耶稣的话?讲罪人,我就是那罪人,我能不能感受到主的爱?讲门徒,我就是门徒,我们想听谁的话呢?我们要不要接受主耶稣的提醒?“因为 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彼前5:5下),将自己摆进去了,我们就能从圣经中得到主耶稣的牧养。当然,正式分享时就要注意,其实耶稣的每一句话,对每一种人都是会有帮助的。
例二,再看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三次祷告(太26:39,42,44)。
背景:耶稣知道谁要卖祂(参太26:25),知道祂为何要受死(参太26:28),祂也知道死后第三日要复活(参太20:19,太26:32),耶稣虽然知道一切,但祂更知道责任之重大、事情之艰难、和影响之深远,所以祂要带着门徒来作这客西马尼园的祷告。让我们也跟着门徒,一起来学习耶稣教导我们如何祷告?特别是这种客西马尼园式的内室的祷告,我们说要回归圣经,其实,我们学习祷告也需要回归圣经。
1、三次祷告的比较:
第一次祷告“我父啊,倘若可行,求祢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祢的意思”(太26:39)。
这个祷告,显然可分为前半,后半,因为内容有很大差别,而且中间有个转折词“然而”。我们将前半和后半作个比较:前半是求父叫这杯离开我,而后半,发生了180o的转变,祂不再求父叫这杯离开我,反而求父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祢的意思,可见主耶稣愿意完全放下自己的意思,而去顺服父的意思。这也让我们知道祷告的功效,主要不是去改变神,乃是被神来改变。
第二次祷告“我父啊,这杯若不能离开我,必要我喝,就愿祢的意旨成全”(太26:42)。
这第二次祷告与第一次祷告有什么不同?在第二次祷告中没有“前半”,也没有“然而”,再也不提我的意思,所以祂的第二次祷告,是在第一次祷告后半的基础上的祷告。另外,第二次祷告也有它的递进,最后,不是“只要照祢的意思”,而是“就”,“就愿祢的意旨成全”,祂是与父完全站在一起,愿意与父一起来成就父的旨意。
“第三次祷告,说的话还是与先前的一样”(太26:44)。
第三次祷告与第二次祷告有什么不同呢?没有,因为圣经说了“说的话与先前一样”。既然,第三次祷告和第二次说的一样,为什么耶稣还要作第三次的祷告呢?因为当时的处境不同了,“…时候到了,…卖我的人近了”(参太26:45,46),意思离开耶稣被抓,受审,上十字架更近了。耶稣作第三次祷告,告诉我们越是接近十字架的挑战,越是要坚持祷告,既要坚固自己的心志,又要以祷告来胜过一切撒但可能的攻击。另外,我们也看到第三次祷告对耶稣的作用,前面祂看见门徒又睡着了(参太26:40,43),令祂感到失望;但是第三次祷告之后,祂却对门徒说:“现在你们仍然睡觉安歇吧(或作“吗”)!”(太26:45),祂说话的口气和心情都不一样了,祂接着说:“起来,我们走吧!”表明耶稣是满了信心、决心和勇气离开客西马尼园的。
2、警醒和祷告:
在这过程中,耶稣三次用“警醒”两字(太26:38,40,41)。“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太26:41),这是主耶稣上十字架之前,对门徒的最后一次教导,相当于耶稣的临终嘱咐,当然是最重要的。从和合本看“警醒”是修饰“祷告”的,针对性非常强,因为,门徒的祷告实在没有警醒,一次次地睡着了(太26:40,43)。耶稣要门徒警醒,门徒又警醒不了,出路在哪里?看英文原文,警醒和祷告是两个动词,“警醒”原意:警醒注意,留心观察,现在时主动态,命令语气;“祷告”现在时关身态,命令语气,表示一定要持续地警醒和祷告;新译本,“应当警醒、祷告,免得陷入试探”,吕振中译本“要儆醒,要祷告,免得入了试诱”。耶稣要门徒警醒地看什么呢?与祷告有什么关系呢?当时,耶稣是把三个门徒带在身边(参太26:37),要他们和祂一同警醒地看(参太26:38),祂仰望的是父神,而要门徒警醒地看着祂,所以祂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参太26:39)。耶稣讲完“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之后,就要求他们警醒地看,意思:要门徒既听见耶稣的心里话,把耶稣的话存在心里,又要门徒警醒地、用心地看着祂,深深地被耶稣客西马尼园的祷告所吸引,这样门徒的心才会愿意进到耶稣的心中,与祂一同去经历这场客西马尼园祷告的争战和得胜。“你们不能同我警醒片时吗?”(太26:40),这里“片时”是二个字,“片”原意:一个,“时”原意:钟点,意思:一个小时;我们能不能体贴一下耶稣的心?主耶稣教导我们祷告,如何才能避免进入迷惑?就是一定要定睛在耶稣基督客西马尼园祷告的情景上,定睛在祂将在十字架上的受死、和第三天复活上,我们的心完全归向祂,才有可能真正地进入持续地警醒和祷告。
客西马尼园的祷告,不仅是个重要的教导;而且耶稣身体力行,因为这对祂要面对的十字架的挑战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参考《马可福音》的记载:祂祷告说:“倘若可行,便叫那时候过去。”祂说:“阿爸,父啊!在祢凡事都能,求祢将这杯撤去。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祢的意思”(可14:35、36)。???这里相当于马太记载三次客西马尼园祷告的第一次,只是马可将这第一次祷告的前半,记载得更详细,增加了“便叫那时候过去”,“在祢凡事都能”。请问,如果耶稣祷告,只停留在第一次客西马尼园祷告的前半,这事不就大了吗?圣经要我们看见,主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得胜是从客西马尼园祷告的得胜开始的!今天,你我跟随主走十字架的路,我们要问问自己,是得胜多呢?还是失败多?如果是失败多,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学习客西马尼园的祷告,若没有客西马尼园祷告的得胜,又怎么会有跟从主走十字架道路的得胜呢?连耶稣自己都是如此,何况你我呢?可见,耶稣受死前的教导“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是多么地重要!
3、什么是客西马尼园式的祷告?
①敞开心门:耶稣“就忧愁起来,极其难过”(太26:37),便对他们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太26:38)这是耶稣在祷告前真实的心情,整本新约圣经,哪里还有描写耶稣心底深处的痛苦超过这里的呢?祂毫不隐瞒,决不退缩,敢于去面对里面的难处,向父敞开祂的心。同时,也是要我们警醒看着和摸着基督的心,要我们去体贴和进入祂的心,我们才能真正进入客西马尼园式的祷告。
②端正态度:祂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太26:39上),这里“俯伏”后面还跟着一个介词,原意:到上面,和一个名词,原意:前面的脸面;新译本,“把脸俯伏在地上,祷告说…”。作为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祂来到父的面前都是脸俯伏在地祷告,这不仅是个祷告的姿势,更重要是祂将自己的心,自己全人完全俯伏在父的面前。开口就称“我父啊!”因为祂当时“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所以祂要紧紧抓住与父的关系,意思是:我的父啊,祢知道我爱祢,我也知道,祢爱我;只有紧紧抓住与父的关系,才能进入客西马尼园的祷告。接着,“倘若可行”,作为圣子向圣父祷告,祂都是用商量的口气、征求的口气。不象有些人的祷告,以为口气越大、胆子越大,信心就越大。我们实在要学习主耶稣祷告的态度。
③情词迫切地直求(太26:39上,可14:36上)。
“基督在肉体的时候,既大声哀哭,流泪祷告,恳求那能救祂免死的主,就因祂的虔诚蒙了应允”(来5:7)。这里强调,耶稣的祷告蒙应允是因为祂的“虔诚”。其中“免死”,意思是“脱离死”,新译本,“恳求那位能救祂脱离死亡的上帝”。
人活在世上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内心世界隐藏起来,即使是基督徒有时也难免。但我们总要记得来到神的面前,特别是内室的祷告(参太6:6),一定要除去一切的假面具,心里怎么想,就要向神怎么说,无论怎样痛苦、争扎、无论怎样说不出口、见不得人,也要向神说真心话。就象诗篇中有些百姓咒诅的话(参诗69:27,28,诗137:8,9),神允许这些话记在圣经上,就是要我们学习说真话,咒诅的话不要对人说,但可以向神祷告,因为神是可以改变人的神。私祷和公祷的主要不同也就在这里,私祷不需要任何的顾虑,不需要讲究形式,因为神喜欢的,就是人愿意完全真心地相信祂,对祂说真心话,神看重的就是“虔诚”,就是我们的祷告要“真!”人只有肯真的向神敞开自己的心,神才能进入我们的心,来改变我们的心和生命。更何况神是洞察人心的神,我们想隐瞒,也瞒不过神啊!
④祷告是场争战,要坚持直到“通了”为止(参太26:39下,可14:36下)。我们看一下《路加福音》的记载“说:‘父啊!你若愿意,就把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有一位天使,从天上显现,加添他的力量。耶稣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路22:42~44)。显然,这里相当于马太记载的客西马尼园祷告的第一次祷告,路加把第一次祷告的整个过程描写得更详细,可见祷告争战之激烈,连主耶稣都要上面来加添祂力量,祂虽伤痛,却祷告更加恳切,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回想我何曾有过这样拼命祷告的经历?实在惭愧,求神赦免。什么叫做直到“通了”为止?意思就是说“要重新认识神,重新认识神的心意,直到愿意完全放下自己,去体贴神的心,愿意从内心深处真的去完全顺服神”为止。
过去我们内室祷告,讲自己的难处多、祈求多、交托多,但是强调“争战”不多。要争战,一方面就是要敢于面对,不要逃避里面的难处,另一方面,就是要仰望神、依靠神,靠上面来的力量,用心去进入基督的心。最关键的就是,耶稣要求我们“警醒和祷告”,要求我们警醒地看着祂、坚持持续地祷告,如果我们没有按照耶稣要求的警醒和祷告,那就不是客西马尼园式的祷告。意思就是:如果内室的祷告没有进入基督的心,人若不先去体贴和进入基督的心,就难以有真正对付和破碎的祷告;人若要学习祷告的争战,就要先让自己进入耶稣基督祷告的争战,让耶稣基督祷告的争战来带领我们祷告的争战,否则,我们的内室祷告就只有自己争战,我们却看不见基督的争战和得胜;耶稣基督是要我们看见神在成就十字架救恩中所经历的大争战和大得胜,以至就可以让耶稣基督争战和得胜作成的救恩,临到我们的身上,让我们也可以去经历耶稣基督的争战和得胜。
⑤坚持祷告,直到面对十字架的争战(太26:44)。
我们不要以为,一次祷告通了,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因为环境还在改变,我们还会看见不同的事,听见不同的声音,甚至撒但也会来搅扰。所以,总不能掉以轻心,总要藉着祷告,抓住与神的关系,靠着从上面来的力量,坚持祷告,去面对各种试探和争战。
4、最后,谈谈关于神学的问题。
我们因为是在讲释经,所以主要不是讲神学。但不等于神学不重要,或者不要讲神学,因为不可能没有神学,只是看你在讲什么神学?以及,如何来讲神学?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很重要,很多人也知道,但为什么分享的人不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很难处理耶稣的神性和人性。我们学习释经,就是要学习放下先入为主,完全地回归圣经、忠于圣经,好好地用历史背景、上文下理、文法字意来解经,才能比较容易明白圣经作者的原意,也就是神的意思。那么,还要不要神学呢?当然要,我们主张在解经之后,要用神学来把关,使解经不至越界。
这里可能我们会想,历世历代有多少神的仆人为了信仰,被逼迫至死,他们为主殉道,视死如归,相比之下,难道耶稣还不如他们?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思想一下,耶稣求父撤去“杯”,究竟是什么“杯”?
首先看,“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太27:46)。耶稣曾说:“我与父原为一”(约10:30),圣父、圣子、圣灵是永远为一的神,三位一体的神是独一真神。现在当耶稣在十字架上要背负世人的罪时,公义、圣洁的父只能暂时与主分离。父不愿意让子心痛,子也不愿意叫父伤心,但为了拯救你我的缘故,完全不可能分开的必须要忍痛撕开,这是连神也未曾经历过的痛苦。我们真的要思想一下,当主耶稣说:“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下)时,这是何等的牺牲、何等的顺服。
第二,就是“死”。耶稣是真实的人,祂在面对死亡时,要经历人在面对死亡时所要经历的一切痛苦;但是,耶稣基督更是永恒的神,是永活的主。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约11:25,14:6),祂不可能死。但是,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罗6:23),“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来9:22下),为了要赦免世人的罪,祂必须要去死,因为祂若不为我们去死,就不能成就十字架的救恩,就不能为我们开出一条出死入生的路。永活的主,永恒的神要去为我们死,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神却必须要去作成这不可能的事,这里到底有多大多大的难处,是人绝对无法想象的。
第三,就是“罪”。耶稣基督是完全无罪,完全圣洁,完全荣耀的神。神最痛恨罪,最不能容忍的就是罪,现在,在十字架上祂却要担当我们的罪(参来9:28,彼前2:24)。那些最污秽、下流、败坏的罪;那些最阴险、毒辣、残忍的罪;那些不信神、背叛神、与神为敌的罪,都要加在祂的头上。父神对罪恶的愤怒、惩罚也要完全倾倒在祂身上。神最痛恨的事,现在为了你我的缘故,祂却不得不去承担,我们能想象出祂要忍受的痛苦和要付出的代价吗?不能。按我们人去思想,这是最没有道理的事,这也是主耶稣最恨恶的事,但是主耶稣必需超越这一切,去接受这个苦杯,当主耶稣说:“就愿你的意旨成全”(太26:42下)时,祂是以何等神的公义慈爱超越了这世间最大的不义,面对这一切的超越和震憾,我们只有完全地俯伏敬拜,荣耀归给神。
所以,耶稣要受的苦杯,不仅仅是什么门徒四散逃离;不仅是什么被人鞭打、羞辱;也不仅仅是祂被钉在十字架,要经受精神上极大的折磨、肉体上巨大的痛苦、以至于死。祂所要经历的苦杯,是远远超出人能够想象的难处和痛苦,祂要遇到的难处和痛苦是空前绝后的,是神自己也未曾经历过的,所以,耶稣才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太26:38)。我们只有求圣灵给我们一颗敬虔的心去好好体会,让我们重新去认识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受的苦,所作出的牺牲有多大;神为了成就十字架的救恩,下了多大的决心,花了多大的代价,以至于我们才能更多地去摸着一点神的公义和慈爱到底有多真、多深,这样,我们对神的爱,可能才会更增加一点,我们愿意跟随主走十字架之路的决心,才会更坚定一点。看见神为了成就这个救赎计划,这完全不可能的事祂都已经作成了,神难道还不能作成在你我身上的拯救吗?我们为什么还不肯相信神救恩的确据呢?神在十字架上作成的事有多大、有多难,难道神的心意就只是为了救少数人?当我们静下心来,低头默想时,才能更认识到我们的亏欠有多大,我们为主付出的,与主耶稣为我们付出的相比,实在可以说是等于零,求主怜悯。耶稣基督客西马尼园祷告是得胜的祷告,耶稣基督十字架之路是得胜的路,耶稣基督的死而复活是得胜的死而复活,这些都激励我们,愿意重新立志,要舍己,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从主(参路9:23)。
对自己要狠,这就是“客西马尼园精神”。
对自己不狠,就无法背上十字架追随上帝和基督。
拿撒勒的帽子可以丢,客西马尼精神不能丢!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谢选骏:美国倒数不足52年
《CIA新局长多次警告:中国是美国及全球的首要威胁》(自由时报 2024-11-13)報道: 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宣布,提名前国家情报首长雷克里夫出任中央情报局局长。(法新社档案照) 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十二日宣布,提名前国家情报首长(DNI)雷克里夫(John Ratcliffe)...
-
[《我的奋斗》美国出版史:希特勒与美国作家的战争](2019-01-08 | 徐悦东)报道: 2016年1月8日,德国新版《我的奋斗》的发布会。 出版宣扬极右翼思想的图书,是否会助长法西斯思想?是不是用一种批判性的视角出版就没有问题了?希特勒的自传《我的奋斗》的美国出版史也许...
-
《驻华记者:在中国我总被问是间谍吗 他们是认真的》(德国之声2023-07-04)报道: 《新苏黎世报》驻华记者讲述了他作为外国记者在中国屡次被初见面的人询问是不是间谍的经历,以及中国新通过的 #反间谍法 对媒体工作可能的影响。 作者写道,当他不断受到中国人怀疑他是间谍的时...
-
认同的重量:《想象的共同体》 [1] 导读 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公正地表现自我;我们尚未形成一致的思想境界,因为这种境界需要直言的批评、真实的创新以及真正的努力,而我们既未曾创造也未曾经历过这一切。 [2] — — 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Said) 同情弱小民族的“入戏的观...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