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0年7月9日星期四

谢选骏:谁向“中国政府”特进一言



《临潼突降暴雨 放6000个兵马俑展厅被淹》(2017-07-18  华商报):

昨日临潼突降暴雨,雨水从秦始皇陵博物院1号展厅一出口飘进流到游客走廊,幸报未对兵马俑造成损坏——

昨日,一场暴雨让许多人为兵马俑的安全担心,雨水从1号展厅一出口飘进,并顺着台阶流至游客走廊。因及时采取了排水等措施,并未对兵马俑造成损坏。

1号展厅突然进水

昨日下午3时许,临潼突降暴雨,正在秦始皇陵博物院参观的游客被困展厅。这时,有人发现雨水从一出口流进1号展厅。

水顺着台阶流下来,很快就流到了游客走廊里。吴先生说,当时他正带着几位游客在1号展厅参观,一开始还不清楚水是从哪流进来的,看着哗哗流淌的水流,很担心水会流进旁边的1号坑内。

吴先生当时在1号展厅的西南侧,他逆水寻找,发现水是从该侧出口进来的。出口地势高,水顺着台阶流下来。吴先生沿着台阶来到出口处时,从门外不断飘进的雨水,借着风势,几乎打得他站不住。

华商报记者看到现场拍的一段视频:哗啦啦的水顺着台阶流进来,游客挤成一堆,都站在没过脚背的积水里,还有人喊:看,1号坑快被水淹了。

积水很快被排干

未损坏到文物

暴雨从下午3时许一直下到将近4时,据当时在秦始皇陵博物院参观的游客介绍,地面上很快就起了水,有些地方积水已能淹到小腿。

我当时就很担心,雨这样下下去,1号坑内的兵马俑会不会被淹了?吴先生告诉华商报记者,当时他想让工作人员关上出口的门,但不断有游客要出去,门只能半开着,仍有稠密的雨滴不断被风刮进来。

秦始皇陵博物院一位工作人员介绍,雨势刚一减小,他们就赶到1号展厅,发现该展厅西侧的游客走廊里已有积水,工作人员拿来面盆将积水向外排,一直往里飘雨的出口的门也被工作人员关上。

以前还未发生过这样的情况,雨水像小河一样就流进来了。这位工作人员告诉华商报记者,虽然积水很快被排干,也未损坏到坑内的文物,但大家还是虚惊了一场。过道和1号坑只隔了一道隔挡,像这样的雨再下一会儿,真担心会淹到坑里的兵马俑。

及时补救展厅已恢复正常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陵墓,位于秦陵封土以东约1.5公里处的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已发现3个俑坑,坑内埋藏有陶质兵马俑7000余件,木质战车100余辆。此次进水的1号展厅里,就是3个兵马俑坑中最大的1号坑,坑内埋有约6000个真人大小的秦陶俑,现已清理展示的有1000多个。

事情发生后,秦始皇陵博物院院长助理郭向东接受采访时表示,因突降大雨,一部分雨水通过展厅侧门飘进了1号展厅内,但雨水只流到游客走廊上,在展厅西南角形成了一些积水,距文物区还有一些距离,展厅内的文物包括兵马俑都安然无恙。在此过程中,博物院当即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及时排干了流进展厅的雨水,目前展厅内已恢复正常。

谢选骏指出:秦始皇兵马俑是“征服世界的象征”,当此中印边界紧张局势升高之际突然大量进水,实为上天预警:中印之争万万不可开战也!否则可能凶多吉少。此外,陕西又是当今主席的故乡,实为“龙脉之地”,当此中印边界紧张局势升高之际突然大量进水,实为上天预警:中印之争万万不可开战也!否则可能凶多吉少。本人布衣,不该进言,然天下兴亡,据说匹夫有责,不忍见到苍生涂炭,甚至文明进程不幸中断,特此相告。

网文《秦始皇兵马俑》报道:

秦始皇兵马俑,又称秦始皇陵兵马俑、秦陵兵马俑、秦兵马俑,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西阳村。

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秦朝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也是中国第一个规模宏大、布局讲究且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寝,现存陵冢高76米,陵园布置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2.5公里,外城周长6.3公里。陵冢位于内城西南,坐西面东,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为秦始皇陵墓建筑群的核心,目前尚未发掘完成。

据目前的考证,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封土以东约955.5米处,普遍认为兵马俑位于秦始皇陵的外围,有戍卫陵寝的含义,是秦始皇陵墓有机组成部分。1987年,秦始皇陵墓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历史
秦始皇即位后便开始兴建自己的陵墓,修建过程经其一生。秦始皇陵墓总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包括现在的秦兵马俑和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墓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帝陵。首先,各种原料来源要求严格,很多都是采自特定产地,由专门工匠开采、加工。在建造过程中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有历史学家认为最多时有70万人参加建设工程。

秦始皇陵墓兵马俑并未在史籍上有所记载,故未被人知,也因此历经二千余年而能保存原貌。1974年3月29日陕西大旱,临潼县村民杨志发在挖井打水时意外发现兵马俑碎片,当时村民称这些陶塑为“瓦爷”。在人们初次见到兵俑时,兵俑衣着、武器的颜色还十分鲜艳,非常好看,历经两千年威武不减;但是在考古学家挖出土时,受空气氧化影响,数分钟内即渐渐剥落消失,只剩下一般大众印象中的陶土色。1976年-1978年,考古队增添了考古、保护、照相、修复等人员,各项发掘工作全面开展。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始向国内外参观者展出。

军士俑
一般战车上有二十名军士,分别为车左俑和车右俑。车左俑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胫着护腿,头戴中帻,左手持矛、戈、刀、戟等长兵器,右手作按车状。车右俑的装束与车左俑相同,而姿势相反。他们都是战车作战主力。从秦俑坑战车遗迹周围发现的兵器看,秦代战车上的车左和车右均手持戈、矛等格斗用长兵器及弓弩等致远兵器,说明战车上车左、车右的分工并不十分明确。在战车上,除了矛驭手和车左、车右俑外、还发现有指挥作战的军吏俑。军吏有高低之分,负有作战指挥的职责。

立射俑
在秦俑中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兵种,出土于二号坑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跪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身着轻装战袍,束发挽髻,腰系革带,脚登方口翘尖履,装束轻便灵活。此姿态正如《吴越春秋》上记载的“射之道,左足纵,右足横,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儿,此正持弩之道也。”立射俑的手势,与文献记载符合,说明秦始皇时代射击的技艺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各种动作已形成一套规范的模式,并为后世所承袭。

跪射俑
与立射俑一样,出土于二号坑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立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而跪射俑位于阵心。跪射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发髻,脚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体微向左侧转,双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握弓状,表现出一个持弓的单兵操练动作。在跪射俑的雕塑艺术中,有一点非常可贵,那就是他们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针脚被工匠细致地刻画出来,反映出极其严格的写实精神,让后世的观看者从秦代武士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浓郁的生活气息。

武士俑
即普通士兵,平均身高约1.8米。作为军阵主体,在秦俑坑中出土数量为最多,可依着装有异分为两类,即战袍武士和铠甲武士。他们作为主要的作战力量分布于整个军阵之中。战袍武士俑大多分布于阵表,灵活机动;铠甲武士俑则分布于阵中。两类武士皆持实战兵器,气质昂扬,静中寓动。

军吏俑
从身份上讲低于将军俑,有中级、下级之分。从外形上看,头戴双版长冠或单版长冠,身穿的甲衣有几种不同的形式。下级军吏在兵阵中,以口令指挥阵势。

骑兵俑
出土于一、二号坑,有116件,主要与独立战车相配合。由于兵种的特殊,骑兵的装束显然与步兵、车兵不同。他们头戴圆形小帽,身穿紧袖、交领右衽双襟掩于胸前的上衣,下穿紧口连档长裤,脚登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铠甲,肩上无披膊,手上无护甲。衣服短小轻巧,一手牵马,一手持弓。从这种特殊的装束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从古代骑兵战术出发,骑士的行动敏捷是一项基本的要求。二号坊出土的骑兵形象,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史上发现的最早的骑兵实物。因而对研究当时骑兵服饰和装备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考古资料。

驭手俑
即驾驶战车者,在三座俑坑中均有出土,他们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臂甲长及腕部,手上有护手甲,胫着护腿,脖子上围有颈甲,头上带有巾帻及长冠,双臂前举作牵拉辔绳的驾车姿态。由于古代战争中战车的杀伤力极强,因而驭手在古代战争特别是车战中,地位尤为重要,甚至直接关系着战争的胜负。

高级军吏俑
俗称将军俑,在秦俑坑中数量极少,出土不足十件,分为战袍将军俑和铠甲将军俑两类,其共同特点是头戴鹖冠,身材高大魁梧,气质出众超群,具有大将风度。战袍将军俑着装朴素,但胸口有花结装饰,而铠甲将军俑的前胸、后背以及双肩,共饰有八朵彩色花结,华丽多采,飘逸非凡,衬托其等级、身份,以及在军中的威严。

马俑
与真马一般大小,双耳挺直、双眼圆睁,精神焕发。

兵俑和所配武器
历史学家推测当时的武器是由上千甚至是万名工匠加工烧制,全部为手工劳动,没有使用模具,但有八种常用脸型再做细部修改,并以装配线方式组装起来。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陶俑容貌各异,体态各不相同。所有陶俑的制作均按照秦军编制,包括各级军官、各兵种、战车、马匹等。在形状加工好之后,陶俑着色烧制。最后再加上真实的兵器、装备。各道加工完成后,按照秦军作战部署分兵种、级别逐一排列位置。因此有人认为我们看到的兵马俑,是秦军的精确复制,另存在一种观点,即兵马俑的仪仗性质多于实战,不具有代表性。但兵俑的确完美再现了秦军的风范,军事学者可以通过兵俑增加对“强秦”的了解。由于陶俑的原形来源于真实的秦军将士,所以有研究者尝试通过他们的容貌了解秦代的风土人情。诸多兵器上铸有“相邦吕不韦造”字样也定死了兵马俑制造年代,从而属于秦始皇的陵墓构成部分再无疑义。

从兵俑和所配备武器的分析中得到的结论是,秦军的弓箭部队配备多种箭矢,以应对复杂的战况。

秦军兵俑不戴头盔。有专家说,“不戴头盔是为了在战场上显出英勇的气势,可以压倒敌人。”有专家说是因为当时“刀”还没有大规模装备部队。当时的步兵武器主要是“刺杀武器”,如戟、剑。步兵作战,长距离用“戟”,近战用剑。因这些兵器大多用青铜制成,韧性差,砍杀时易折故多制成刺杀兵器。使用这些“刺杀武器”,攻击的部位大多是胸、腹部,因此秦兵马俑大都披有胸甲。因为作战时头部被“劈砍”的概率较小,普通秦军士兵是不戴头盔的。综合汉朝军队的情况来看,不戴头盔可能不是个别现象。汉朝步兵普遍不着头盔和护膊,头戴武冠。

另有一说兵马俑不配戴头盔,肇因于会遮盖士兵的面容,这与不选择大量制造相同人俑而选择真人面相的制作理念相违,故兵马俑之士兵不穿戴头盔应极其合理。

兵俑彩绘
实际上兵马俑原漆有紫黑红绿等十种颜色,但常出土与空气接触不到五分钟即氧化剥落。2009年采用中德合作的彩绘保护技术成功将出土兵俑颜色留存下来;在2015年日本NHK特集节目里,经处理的残留颜色兵俑,已可暴露于空气中展示。当中尤其以“汉紫”(Han Purple)最受瞩目,1950年代合成紫色出现前,人们是用颜色调合方式配出紫色,然“汉紫”却是人工合成的硅酸铜钡颜料(BaCuSi2O6)。

争议发现者
2015年6月1日,据中国之声报道,秦始皇兵马俑景点内售卖的由秦俑发现人签名的纪念书籍的签名颇受争议,每次所签出的签名都不一样,有学者认为此举误导游客。另外,秦始皇兵马俑发现人也一直有争议,先后出现过“三人说”、“七人说”、“九人说”,但各方说法不一。从考古意义上来说,秦俑的真正发现人是原临潼博物馆馆长赵康民。

希腊影响假说
主持过秦始皇陵考古发掘研究工作的段清波教授,与英国卢卡斯·尼可(Lukas Nickel)博士皆认为兵马俑可能受到古希腊雕像文化影响。盖因出土距兵马俑前100年内的秦墓兵俑并不像兵马俑如此巨大写实,往后80年汉皇帝墓俑亦小巫见大巫。不光兵马俑、青铜马车等精细作法,秦始皇巡狩天下所留之刻石,也是以往中国没有的。秦国位七国最西之处,既然可接纳东方六国技术、文化、人材,同理吸收西方来的文化应无隔阂才是。

卢卡斯·尼可(Lukas Nickel)认为依据主要有四点,包括:

在新疆地区发现了欧洲人BC 300年前的人体线粒体遗传基因,表明早在丝绸之路开通前已有欧洲人在中国活动。
于秦始皇以前,大陆并没有制作过真人大小的雕像,此想法很可能来自亚历山大大帝的东进运动。
新翻译的古代资料中说明,秦始皇建造兵马俑的灵感来是来自西方12尊真人大小的雕像。
秦皇陵附近出土的舞女及马戏杂耍雕塑,都明确地表现出运动中的骨骼、肌肉和肌腱结构,于逼真程度上能与希腊大师的作品媲美。
近代西方考古学家和艺术史学家一直希望找寻世界各地艺术和建筑作品上的希腊文化印记,这种做法是源于“希腊中心主义”,该主义否定一切非希腊文明的历史价值,然而兵马俑之艺术体现并没有妨碍到其作为该地区独立发展的合理性。

针对卢卡斯的论述,反对者提出下列观点:

两者在制作材料、制作工艺上的巨大差异。希腊雕像多是以大理石雕刻而成;而秦兵马俑则是以陶瓷制成,是一件陶艺作品。
兵马俑的制造动机有明显的中国传统因素。在兵马俑这类人俑之前,中国有人殉习俗,秦国并不鼓励这类当时被视作陋习的习俗,讲求传统而革新出全身像人俑应属合理且独立的演变。
在新疆地区的人群中的人体线粒体遗传基因虽然与生活在欧洲的某族群相类似,但并不一定就是希腊人,而事实上一些希腊人独有的遗传基因并没有能够在新疆地区的人群中找到。卢卡斯·尼可只留意到两者的相同之处,而没有办法看到他们之间明显的不同之处。
兵马俑之艺术体现并没有妨碍到其作为该地区独立发展的合理性。
中国以往古代文献对兵马俑并无记载及描述,因此卢卡斯所指之翻译资料有伪造之嫌。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建设于兵马俑坑原址之上,位于西安市临潼区东7.5公里的骊山北麓,西距西安37.5公里。于1979年10月1日开放。首先开放一号坑,至1991年9月,三号坑正式对外开放。1994年9月,二号坑以边发掘边展出的方式向外界开放。

谢选骏指出:我来调和一下上述两种观点曰——如果秦始皇兵马俑确系希腊人所造,那么秦始皇就不仅是远东世界的征服者了,他还征服了希腊殖民者的后代。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美国臨近“三百年魔咒” The United States Nears the "300-Year Curse"

硅基时代第三十八卷 Silicon-based Era Volume 38 美国臨近“三百年魔咒” The United States Nears the "300-Year Curse" (lulu.com)   硅基时代第三十八卷 Silicon-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