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选骏(Xie Xuanjun 1954年-),中国旅美学者、自由撰稿人。1978年凭借著文革前连小学都未毕业的学历,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是当时中国年龄最小的研究生之一。1981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哲学、历史、神话、宗教。1987年受邀参与中央电视台政论纪录片《河殇》的撰稿工作,1988年完成第一稿,1989年六四事件后,《河殇》遭到禁播、查封、批判,幷被定为“反革命暴乱的蓝图”——谢选骏也因参与《河殇》的制作过程而受到牵连入狱,以后不能继续举办讲座、发表文章、出版书籍。但谢选骏没有选择放弃,相反,用了三十五年时间,孤军奋战至今——完成《谢选骏全集》三百六十卷。其中的主要著作为《神话与民族精神》、《五色海》、《天子》、《新王国》、《现代南北朝的曙光》、《全球政府论》、《思想主权》、有关基督教的十卷书籍,以及《外星看地球》60卷、《硅基時代》60卷。其中谢选骏自认最有创见的著作是《思想主权》,他把《思想主权》比喻为其著作的塔尖——因为【思想主权】的概念,来自圣经记载的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以上是对于《维基百科》的修正。】】
2020年7月12日星期日
谢选骏:没有中国压力,印度瓦解更快
《印巴分治70年 对中国影响几何?》(2017-08-06 BBC)报道说:
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即将分别庆祝独立日(国庆)之际,人们重新回顾70年前大英帝国下属的印度次大陆分治的历史,及其对后来中国的国际关系产生的深远影响。
目前总人口约17亿的南亚次大陆与其北方的中国各占世界总人口的约1/5之多。联合国预计,占南亚土地面积约3/4的印度一国的人口将在7年内超过中国。要预计南亚对世界未来的重大影响,无法忽略70年前南亚次大陆在暴力和流血中分裂为印巴两大国家的历史。
南亚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又是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源地。但因为复杂的历史、宗教、种族、文化、经济、政治等原因,比如历史上受到亚历山大大帝、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土耳其帝国、蒙古帝国等入侵征服,曾有很多次民族融合分化,因此形成多达两千多种类的多元文化,语言数百种,为后来试图以大一统方式治理南亚的历代帝国统治者留下似乎无法破解的难题。
古文明的浩劫
1947年,受到二战摧毁性冲击、国内问题堆积如山的大英帝国在南亚已经无法维持,在和南亚最大的印度教与穆斯林政党领导人商定后,决定"分治"。1947年8月9日,此前从来没有访问过南亚、来自伦敦的律师拉德克利夫勋爵领导的划界小组在5周内潦草划出国界。5天后(14日),以穆斯林为主导的巴基斯坦独立当天,国界线对外宣布,次日,印度宣布独立。
1947年,印度民族主义领导人尼赫鲁,大英帝国末任印度总督蒙巴顿勋爵和全印穆斯林联盟主席真纳讨论分治问题;匆忙潦草的分治计划没有给南亚带来和平与稳定。相反,重重旧账,又被狂热的民族主义新仇点燃,把南亚次大陆投入一片刀山火海,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由此在血与火中,在痛苦和希望中诞生了。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人道灾难之一:1947年的分治期间,次大陆的印度教、锡克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爆发了大规模的暴行,种族、宗教仇杀,暴乱,加之饥荒、疫病等,造成约百万人口死亡,数百万人受伤,约1千两百万人无家可归。一些地方尸横遍野,断垣残壁,惨绝人寰。
BBC乌尔都语部的高级制作人贾韦德·苏穆罗对BBC中文表示,印巴分治对亚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来说,分治导致次大陆直接分裂为两国,而后来在历史上巴基斯坦继续分裂。中国和印巴分治无直接关系,但印巴分治对中国客观上产生的效果是:无论如何,中国都不再会在南方次大陆上面对一个更巨大的敌对国家的可能性了。
贾维德指出,分治没有经过认真的边界和社会规划而匆草进行,不仅没有解决多少次大陆的矛盾,反而制造出更多矛盾和问题,为后来数十年中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等国内外矛盾和长期的敌对埋下了伏笔。
1947年3月,阿姆利则市要求该市加入巴基斯坦的穆斯林和要求该市加入印度的印度和锡克教徒发生严重的暴力冲突,城市很多地方沦为断垣残壁。
人间炼狱
分治宣布前后,特别是在旁遮普等地爆发了不同种族宗教人士之间的疯狂攻击和大屠杀,难以计数包括老人、妇女、儿童在内的人民被杀戮、绑架、强奸、攻击,无数的房屋财产被焚毁。人们纷纷逃往和自己宗教信仰相同的地区。目击者称,一些载满难民的火车半路被截停,等火车抵达目的地,车上除司机外已经没有生存者。
大约1450万人逃过突然宣布的国界,成为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之一的难民迁移。
这些难民很多聚集到大都市附近,形成巨大的贫民窟,继续给两国各自造成严重社会隐患。在此之后的10年里,这些难民中多数才逐渐得到安置。
匆忙分治造成的地缘政治、文化、宗教、种族的深刻鸿沟并未得到修补,相反在后来的70历史中持续存在下来,并不断释放动荡的力量。
两国首都虽然相距并不远,但即使到今天,新德里和伊斯兰堡之间也没有直达的航班飞机。
自由的代价
时至今日,印巴在克什米尔停火线附近仍时有武装冲突。
印巴分治让主张分治的人士和团体认为获得了自由和解放,但惨痛的经历给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人民带来了无法忘却的惨痛回忆,仇恨的种子在无数人心中撒下,铺垫了之后70年里的新仇旧恨。
印巴分治并未解决新独立的两个国家间的边境和领土争议,目前两国最大的争议在于接壤中国的克什米尔地区。在后来70年里,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间爆发了三次大战,以及时缓时急、持续至今的小规模冲突。
1947年,由在次大陆独立运动中一直在政治、经济、人口等方面地位相对较弱的穆斯林组成的巴基斯坦,分治的灾难远未结束:巴基斯坦被分为在印度西边的西巴基斯坦(现巴基斯坦)和在印度东边的东巴基斯坦(现孟加拉)。
1947年分治时流亡到东巴基斯坦的比哈尔穆斯林和孟加拉穆斯林之间的种族、语言、文化差异在政治经济矛盾下1971年演变成不可调和的冲突,在印度军队击败巴基斯坦军队的战争支持下,孟加拉国成立,巴基斯坦被分裂为两国。这次分裂又伴随着一次不同种族、宗教派别群众之间残忍的大规模攻击和仇杀。
中国无暇南顾和西藏问题
正当1947年印巴分治、次大陆一片混乱之际,中国也陷入了二战结束后逐渐开始的国共大规模内战,中央政府无暇南顾。
但中国和南亚的历史文化联系却无法割断,特别是对南亚的文化、语言等有千丝万缕联系、和南亚多国直接接壤的西藏地区。
现在历史学者认为,出乎当时对世界可施加决定性影响的苏联和美国的意外,也可能出乎南亚统治者的意外,被认为相对弱小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1949年之后拿下除了台湾、香港等少数地区的中国大部地区(外蒙古在苏联控制下独立),包括新疆和西藏,一个前所未有的东方大国出现在次大陆的北方。
和过去的中国历朝历代与国民党政府不同的是,新疆和西藏不再由地方政府左右,而与北京保持一致不二的外交和国防政策。
长期以来次大陆和中国之间的模糊划界问题,包括清政府与大英帝国之间的合约与分歧,也在次大陆分治、民族主义意识强烈的新时期再次凸现出来。
中印交恶与中巴结盟
中国并没有在南亚的分治中起任何作用,但南亚分治及后来的印巴分别的外交行动却影响了中国的外交走向。
50年代初,巴基斯坦还是美国在亚洲反共军事同盟国成员,印度和中国却同在倡导发展中国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口号下立场更为接近。不过,中国对分治后的两国均未敌视,中国1950年同印度建交,1951年即与巴基斯坦建交,巴基斯坦也是和中国建交的第一个穆斯林国家。
但西藏问题和流亡海外藏人的精神领袖达赖喇嘛出走得到印度收留,使得与美苏均开始交恶的北京感觉得到美苏支持的尼赫鲁治下的印度"企图干涉中国内政"。特别是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与美苏交恶、台湾威胁反攻大陆、国内经济陷入困境之际,北京认为印度在中印边界划分问题上步步进逼、毫无谈判妥协的姿态和边境的敌对行动更让中国倍感威胁外,台湾国民党蒋介石政府与印度尼赫鲁政府(在中印边界冲突后)的秘密往来使北京难以容忍。
于此同时,巴基斯坦则不满美国和苏联在巴印、巴阿(阿富汗)争端等问题上巴方认为偏袒印度的态度,在与印度的长期敌对状态下的巴基斯坦和与印度爆发边境战争的中国迅速接近。
中国则依靠巴基斯坦在北京与华盛顿之间牵线搭桥,打破外交孤立,与美国最终建立外交关系。
中国崛起
南亚分治结果产生的印巴两国在90年代末都进行核武器试爆,让他们之间的敌对进入了一个可能影响全球的、令人担心的新阶段。时至今日,印巴在克什米尔停火线附近仍时有武装冲突。
在21世纪,中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际,印度近年来也开始进入迅速的经济发展阶段,与中国同被西方经济学者认为属"金砖国家"、"新兴市场"。国际学者越来越关注被称为"龙象之争"的中印两国全方位竞争。
中国和巴基斯坦半个世纪以来保持着"全天候"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友好合作关系。中巴关系被称"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历史文化国家间关系典范"。
近年来,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得到巴基斯坦的积极响应。连接新疆和瓜达尔的"中巴经济走廊"开建,中国获得瓜达尔港的建设和运营权,印度认为中国打通了南下印度洋的通道。北京和伊斯兰堡均称,未来中巴关系还会继续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前进。
新德里对中巴关系以及中国与其它南亚国家关系发展保持戒心,这常常在印度媒体上体现出来。虽然在冷战结束后中印关系改善,但两国在边境问题上的争端仍时而凸现。
中印两国在边境爆发的战争虽然过去半个世纪,边境问题不仅没有解决,还数次出现紧张军事对峙,包括 1967年再次发生小规模武装冲突。近期,中印在不丹(印度宣布武装保护)与中国边境上的洞朗地区的对峙又一次把两国争议推上风口浪尖。
在南亚分治70年到来之际,试想如果没有当年印巴分治,中国和南亚的历史又将如何书写?
谢选骏指出:BBC不懂“如果没有当年印巴分治,中国和南亚的历史又将如何书写?”那么我就来告诉他这个问题的答案。
在我看来,自从古代南北朝开始的第二期中国文明以来的一千七百年以来,中国核心地带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处在外族占领和统治之下,之所以会这么悲惨,就是因为中国接受了印度宗教。这个印度宗教也就是佛教,鼓吹的是吃素,而且还要不杀生,彻底剥夺了中国在先秦两汉的尚武精神,能把中国变成了一个贪生怕死的苟活民族和乞活社会。“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佛教精神,让中国人安于亡国奴现状,所以一直受到强盗政权的扶植。例如满清,不仅在汉人中传播“好男不当兵”的弱种思想,而且对蒙古人灌输喇嘛教,成功废去其武功。与此同时,满人自己却保持兵力,直到八旗子弟也变成了废物——于是整个中国如同无人之境,任凭列强宰割了。由此可见,佛教是中国复兴的致命软肋。
由于问题的答案浮现出来了:这个亡国灭种的佛教,恰恰是亡国灭种的印度思想。产生了亡国灭种的佛教的印度次大陆,因此比接受了佛教的中国更加悲惨——印度很少由自己本地人“统一”,在正常情况下,都是西北民族入侵印度。那么,仅有的那两个由印度本地人建立的王朝呢?所谓孔雀王朝,其实是马其顿帝国入侵的副产品;所谓笈多王朝,其实贵霜帝国入侵的副产品。也就是说,懒散的印度人,根本没有自发地建立帝国的愿望或意志。
虽然奉行佛教的孔雀王朝,后来被奉行印度教的笈多王朝取代了,但这两个印度宗教之间其实是血肉相连的。而且笈多王朝虽然统一了北印度,但在南方则并没有扩张得太远。
由此可见,没有外来力量,印度就无法整合,更不用说统一了。莫卧儿人瓦解、英国退出以后,印度应该维持不久。现在,印度就靠着和巴基斯坦以及中国的对立而勉力支撑着。但巴基斯坦太弱小了,只有把中国作为假想敌,才能凝聚印度内部,不至于分崩离析。所以说没有中国的压力,印度会瓦解得更快。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谢选骏:脱贫就要脱裤,脱裤就能脱贫——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6旬老汉囚禁50女子自己享乐还出租出卖》(星岛日报2024-11-16)報道: 2004年4月份,一宗重大拐卖强奸案,在广东茂名中级人民法院宣判。令人震惊的是,这宗案件涉案的18名被告,大都是住在村里的孤寡老人,平均年龄60岁。其中主谋李家全,69岁高龄。被害人更超过50人,而...
-
[《我的奋斗》美国出版史:希特勒与美国作家的战争](2019-01-08 | 徐悦东)报道: 2016年1月8日,德国新版《我的奋斗》的发布会。 出版宣扬极右翼思想的图书,是否会助长法西斯思想?是不是用一种批判性的视角出版就没有问题了?希特勒的自传《我的奋斗》的美国出版史也许...
-
《驻华记者:在中国我总被问是间谍吗 他们是认真的》(德国之声2023-07-04)报道: 《新苏黎世报》驻华记者讲述了他作为外国记者在中国屡次被初见面的人询问是不是间谍的经历,以及中国新通过的 #反间谍法 对媒体工作可能的影响。 作者写道,当他不断受到中国人怀疑他是间谍的时...
-
认同的重量:《想象的共同体》 [1] 导读 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公正地表现自我;我们尚未形成一致的思想境界,因为这种境界需要直言的批评、真实的创新以及真正的努力,而我们既未曾创造也未曾经历过这一切。 [2] — — 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Said) 同情弱小民族的“入戏的观...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