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乐观主义时代终结》(2023-07-04 江夏编译)报道:
美国《大西洋月刊》发表特约撰稿人、大西洋理事会全球中国中心非常驻高级研究员舒曼(Michael Schuman)的文章说,1919年,中国现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鲁迅写了一篇短篇小说《孔乙己》,讲述未能考上秀才的读书人孔乙己穷困潦倒的故事。
中共国青年人在内卷和躺平之间挣扎
一个多世纪后,中国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发现了对不幸的孔乙己的特殊亲近感。根据官方统计,16至24岁的中国人中有五分之一失业,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由于中国经济受到严厉的新冠肺炎疫症封锁后复苏乏力,以及中共意识形态驱动下对私营企业的打击,青年人来之不易的大学学位已经贬值。许多受过教育的年轻人面临着和孔乙己类似的选择——要么找一份专业不对口的普通工作,要么生活无着。
社交媒体上的一位评论员将他的大学教育比作“下不来的台,就像孔乙己无法摆脱他的长衫”。一个杂文作者甚至将当代孔乙己的痛苦归咎于中共领导人习近平,抨击说“经济在厕所,失业很严重”。“与其让孔乙己脱下长衫,不如剥掉皇帝的新衣又如何”?
审查人员从中国互联网上删除了这篇文章。但是,对孔乙己的同情激增,暗示了当代中国显而易见的一种幻灭的情绪。改革时代的标志之一是无限的乐观主义,认为明天总是比今天更好。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未来的机会似乎无限。新技术出现,国际旅行更容易,教育更好,使生活更加自由,即使在压迫性的共产党维稳国家也是如此。共产党能够利用这些良好的感觉来巩固对国家的控制,并建立一定程度的地方支持。
但近年来,人们有理由感到悲观。中国经济增长的岁月已经结束,习近平三年来无情的新冠肺炎疫症“清零”措施,将数亿人锁在家中或置于其他管制之下,暴露了中共政权的非理性和残暴。习近平正在通过一场运动来封锁任何自由思想的剩余缝隙,重申习近平思想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与党的路线一致。这种伎俩带来了更大的审查制度,压制私立教育,甚至限制玩电子游戏。
在没有新闻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情况下,几乎无法确定中国人民对习近平及其折腾的真实感受。然而,一些统计数据提供了蛛丝马迹。以创业的兴趣为例。一个人对未来越有信心,他或她就越有可能开始冒险创业。就在几年前,中国年轻人还渴望在这方面碰碰运气。孵化器在全国各地突然涌现,以容纳一波初创企业。现在,这种热情已经消退。根据追踪全球初创企业趋势的“全球创业监测”报告,最近中国创办新公司的成年人比例急剧下降,从2014年的15.5%下降到去年的6%。
中国人也开始不组建家庭了。根据中共政府自己的统计,从2016年到2022年,中国出生的婴儿数量下降了近一半,超过14亿人口只出生了960万个婴儿。有趣的是,在中共当局最终取消严厉的一胎化人口控制政策后,人口反而开始急剧下降。自2013年习近平巩固权力以来,中国的初婚率下降了一半以上。这是心态上的重大转变,是向悲观主义的转变。
美国企业研究所的人口统计专家埃伯施塔特(Nicholas Eberstadt)写道,生育率急剧下降“表明该政权臣民对当局为他们设计的黯淡未来深表不满”,并且“可以解读为对习近平主席统治无信心的压倒性投票”。
网民嚎叫:
蔚河 今天 07:46
确实如楼下所说,在恨国党嘴里,中国何时有过“乐观主义时代”,何时有过“经济腾飞时”,何时有过“盛世好日子”。没有以上时期,哪里来的“终结”,哪里来的“不再”,哪里来的“到头”?说老实话,欲揶先扬这套把戏骗骗老外还差不多。可惜的是这样的人永远不长记性,像章家墩的“中国崩溃论”,从崩溃到再崩溃,崩溃了不止两三次,直觉是章某自个儿脑壳已经崩了。
kshdjj 2023年07月05日 06:54
啊,中国什么时候有过乐观主义时代? 媒体不是连续不断地报道“中国每况愈下,贫穷不堪”吗?到底是哪个不是吹牛?
bananana 2023年07月04日 16:36
大河无水小河干。主子没钱,奴才五毛也大都失业了吧。不知奴才有几种写法。
sleepy_cat 2023年07月04日 13:21
哈哈哈,不过是把那个韬光养晦欺骗世界的贱民国,打回原形而已。
无云夜空 2023年07月04日 12:47
令人伤心。
谢选骏指出:网民哀悼“中国乐观主义时代终结”,却和美国的《大西洋月刊》一样不懂,那乐观主义时代是依靠喝血硬撑起来的——喝血的乐观主义时代,是无法持续的。如果美军撤出亚洲,那么同样的事情就会发生在新加坡、台湾、南韩、日本——不信看看,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香港,已经暴毙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