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0年8月1日星期六

谢选骏:吴小晖长得很像邓小平



《吴小晖被带走前后 邓卓芮与他签离婚协议》(2018年2月24日 转载BBC中文网)报道:

安邦前员工称,吴小晖个人风格明显,全公司大小事情都是他一支笔

近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对安邦原董事长吴晓晖提起公诉,涉嫌罪名为集资诈骗、职务侵占。

同时,中国保监会在官网发布消息称,鉴于安邦集团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经营行为,可能严重危及公司偿付能力,因此保监会决定对安邦保险实施接管,接管期限自2018年2月23日起至2019年2月22日止。中国保险法规定,若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对其实行接管。

接管工作组由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部门人员组成。安邦将完成股权重整,期间其民营企业性质不变。

吴小晖的红色权贵路

吴小晖出生于1966年,祖籍浙江平阳县。安邦前员工@Meredith hj 在知乎上称,吴小晖“精力特充沛,身后一群助理得小跑才跟得上这位CEO的脚步;讲话滔滔不绝,说好一个小时的全国视频会,从来没有按时结束的时候,脱稿再讲两个小时是常态;个人风格明显,全公司大小事情都是他一支笔。”

吴早年在浙江从事过汽车销售工作,此后在陈毅儿子陈小鲁旗下的上海标准基础设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工作。

《纽约时报》曾报道,吴小晖通过陈小鲁结识邓小平外孙女卓苒并与之结婚。卓苒是吴小晖的第三任妻子,吴的第二任妻子为前浙江省副省长、杭州市长卢文舸之女。

《南方周末》的报道称,2004年前后,北京曾派人到平阳县调查过吴小晖的背景,鉴于此,当地官员才知道,吴小晖离开了卢家进了邓家。

2000年,卓苒和陈小鲁共同出资两亿人民币成立了标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卓苒退出,陈小鲁成为占股90%的大股东。标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曾经是上海标准基础设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唯一股东,而后者是安邦保险的发起股东。

2017年6月14日凌晨,安邦集团在官方网站发布声明称,安邦保险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小晖,因个人原因不能履职。

2015年,财新网曾报道,吴小晖与卓苒“育有一子,但目前夫妻关系已确认中止。2014年,因海外媒体多渲染安邦与邓家的关系,邓家曾小范围开会讨论过安邦的事宜,确认已与邓家无关。”

2017年6月14日凌晨,安邦集团在官方网站发布声明称,安邦保险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小晖,因个人原因不能履职。一名不愿意透露名字的知情人士告诉BBC中文,在2017年6月8日,两辆警车就从北京的安邦办公楼带走了吴小晖。

另一位不愿意透露名字的知情人士告诉BBC中文,吴小晖被带走前后,卓苒与吴签署了离婚协议。

多位了解吴小晖与邓家关系的人士称,由于吴小晖与卓苒婚姻关系并不和谐,因此吴小晖与邓家关系并不密切。

安邦激进路

2004年,安邦在宁波注册成立,陈小鲁一直是公司的董事。

2015年1月,《南方周末》报道称,陈小鲁掌控的上海标基、浙江标基、嘉兴公路等3家公司合计持有安邦保险集团51.36%的股权,因此有意见认为陈小鲁才是安邦的实际控制人。

对此,陈小鲁坚决否认,他在微信称:“我与小晖合作快15年,就是顾问,一咨询,二站台,无股份,无工资,不介入公司的具体经营管理,只做战略咨询,如2013年建议安邦收购国外资产,特别是美元资产。如此而已。”

他通过财新网回应称:“我跟小晖的合作就是站台。什么叫站台,就是很多老干部受邀参加一些活动,往那一坐就完了。现在很多红二代也是这样的,钱都不(用)给的。”

财新网报道称,“安邦集团的终极控制人只有也只能是一个人,即吴小晖本人”。

“中国令安邦出售华尔道夫和其他海外资产”

安邦继中国人寿以及平安保险之后的中国第三大保险公司。成立十年后,也就是2014年,安邦突飞猛进,四处收购,成为多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

2013年起,安邦首先在国内开始了大规模收购,相继收购了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股权。2014年,安邦以19.5亿美元收购希尔顿旗下的纽约华尔道夫酒店,以及比利时保险公司FIDEA和比利时LLOYD银行。

2015年,安邦保险以14亿欧元全资收购了荷兰VIVAT保险公司, 16亿美元收购美国信保人寿公司,并且收购了韩国东洋人寿。2016年,安邦同意接手黑石旗下地产投资信托企业Strategic Hotels & Resorts Inc.集团,交易价约为65亿美元。2017年,安邦斥资50亿美元收购了黑石在日本的住宅地产组合。

安邦股权错综复杂,被视为中国最不透明的公司之一。2017年4月,财新报道称安邦在2014年虚增了90亿美元的注册资本,通过分析工商资料及公司年报,财新还原了安邦在2014年如何通过相互投资来放大自身资本,以及如何通过多层有限合伙公司实现两次巨额增资的手法。

对此,安邦予以否认,并在加拿大对财新《穿透安邦魔术》一文作者郭冰婷提起了诉讼。

谢选骏指出:上文关于吴小晖与邓家离婚的时间,有两个版本,一个是2015年,一个是2017年,扑朔迷离,莫衷一是。但有一点我看大家都没有提到,那就是——吴小晖长得很像邓小平,个人很小、满脸横肉,这可能是他能进入邓家、操盘大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谢选骏:纳粹德国为何不能创造历史

网文《盟军夺宝队中的名画十问》(zjj 评论 盟军夺宝队
2014-03-31)报道:

一、希特勒为何看重《根特祭坛画》?
希特勒曾是一位不得志的画家,他崇拜古典大师而仇恨现代艺术。纳粹在柏林举办的堕落画展对毕加索、马蒂斯等人的作品加以丑化和嘲笑,犹如一场面对艺术品的集中营清洗,而对那些他垂涎三尺的古典大师抑或是他认为符合日耳曼理想的作品,早在入侵那些国家之前,他就在心目中的元首博物馆中规划好了将要掳掠来的名画的摆放位置。《根特祭坛画》是影片中纳粹盗窃的重头之作,它是由12块门版、20副画面组成的大型作品,其真实细腻、注重细节画风在诞生的十五世纪是闻所未闻,更被誉为艺术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油画作品,拥有着崇高神圣的地位。
在希特勒眼中,根特祭坛画的风格足够日耳曼化,理应归他的元首博物馆所有;更重要的是一战前,祭坛画12副木板中的6副原本属于德国,在《凡尔赛条约》签订后作为赔偿被迫交给比利时,而希特勒决心纠正这种“错误”。1940年比利时被侵占之后,教堂将祭坛画移交给法国政府保护,后还是被纳粹窃走。五年后,当古迹卫士们打开奥地利阿尔陶塞地下矿场的铁门,凡艾克的圣母玛利亚王冠上的珠宝就在对着他们熠熠发光,“似乎把士兵手中乙炔灯的光线都吸引了过去。”历经数百年,这幅杰作依旧鲜艳、璀璨。在片中,比尔?默瑞的角色发现玛利亚门板被纳粹翻过来当成普通桌板使用,这显然是一处好莱坞式艺术“再创作”。

二、《达芬奇的晚餐》差点被盟军摧毁?
影片《盟军夺宝队》主要以古迹卫士在德国、比利时和法国等地行动为线索,而舍弃了拥有无数艺术瑰宝、情况更为复杂的意大利,原著作者埃德塞则另外写了一本书名叫《拯救达芬奇》。1944年,盟军飞机在意大利将巍峨的基督教圣地蒙特卡西诺修道院夷为平地,之后才发现这里并非是纳粹的据点,引发了纳粹媒体的大肆宣扬,将盟军冠以艺术毁灭者的头衔,这一事件得受到了盟军统帅重视,之后才有影片开头的古迹卫士分队登陆诺曼底。片中出现了米兰市民在盟军轰炸期间保护《最后的晚餐》的一幕,绘有这幅巨作的墙壁依靠沙包和木板的支撑得以保存下来,但还是遭受了巨大损坏。

三、《绘画艺术》是被希特勒非法占有?
维梅尔这幅作品原名《画家在画室中》,从被后世冠以“绘画艺术”这一通用名就可以想见它在的崇高地位。维梅尔在世时名气不够大,死后被遗忘两世纪之久,画家的身世让自诩“天才超前”的希特勒找到了“共鸣”。维梅尔是希特勒最喜爱的画家,他曾立志要收集其所有作品。然而在《古迹卫士》这部影片中,《绘画艺术》却是最不应该出现的一副作品,原因是它是被希特勒以165万马克的价格正常购得的。纳粹战败后,盟军在被奥地利阿尔赛陶的地下矿场发现了这幅画,但并没有把它返回给当初自愿售出的所有者,而是归奥地利国家所有。

四、最不该被影片所遗漏的名画是?
相反,我们在影片中遗憾地没有见到维梅尔的另一部作品《天文学家》。据希特勒身边人回忆,在纳粹大势已去之后,希特勒曾长时间静静凝视这幅画中那位手抚着地球仪,面前摊开一本神谕之书的科学家。希特勒曾打算在家乡林茨建立一座举世无双的艺术博物馆,而博物馆的中心位置留给了这幅《天文学家》。该画原本归巴黎收藏世家罗斯柴尔德家族所有,纳粹入侵法国后被强行带走。直到今天,在这幅画的背后依然可以看见一枚小小的纳粹黑色十字记号。1945年,盟军在阿尔塞陶地下矿区里发现了这幅画,并将它归还给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目前它是罗浮宫的镇馆之宝之一。

五、纳粹大元帅戈林是个艺术门外汉?
在希特勒带领下,收藏艺术品在纳粹军官中“蔚然成风”,希特勒和他的二把手戈林就因为争名画闹过矛盾。影片中巴黎的网球厅博物馆中存放着纳粹四处搜刮掠夺而来的艺术珍品,然而当戈林走进来,巡视一番后却对着一瓶香槟酒发出了赞叹。和流行观点一致,影片倾向于把戈林刻画成为爱慕虚荣的装腔作势者。战败后,戈林试图逃走时在身边留下几幅小尺寸的名画,其中包括维梅尔的《耶稣与娼妇》,然而最终在狱中戈林却得知这幅画是赝品,他当时的眼神“仿佛是头一遭知道世上有邪恶这种东西存在”。 (图为出现在片中,存放于网球厅博物馆的委拉士开兹名作)在《纽伦堡访谈》中留下了他的这样一段话,“在所有针对我提出的控诉大纲中,所谓我对艺术珍宝实施了掠夺的说法,给我带来的痛苦最大。”

六、《小艾琳》被纳粹下级军官藏私囊?
法国沦陷后,纳粹并没有碰那些被转移藏在乡间的卢浮宫珍品,光是罗斯柴尔德这些巴黎收藏世家的家族藏品就足以满足他们的胃口,这些人当中很多是犹太人。片中这幅出现在戈林的副手军官斯塔尔家中的《小艾琳》就是来自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一幅藏品。作为雷诺阿最为人熟知的作品,片中却被斯塔尔明目张胆地悬挂在家中,这样的处理有些“侮辱”纳粹的智商。斯塔尔这个角色有着现实原型,但他并非是纳粹军官而是一名艺术品经销商,戈林用这幅《小艾琳》向他交换了另一幅画。1945年,盟军找到这幅画后将它返还给了画中的人物小艾琳。现如今它被收藏于瑞士布尔勒展览馆。

塞尚的《加歇医生的家》同样出现在斯塔尔家中。就像片中所展现的一样,人物原型罗切里兹位于旧天鹅城堡附近的家中悬挂着22幅来自西斯莱、塞尚、莫内、德加以及雷诺阿等人的作品。加歇医生是艺术史上一个响亮的名字,他是许多印象派画家的挚友,梵高为他作了后来拍出天价的《加歇医生的肖像》,而初出茅庐的塞尚也曾受到他的款待和赏识。二战中,纳粹曾多次来到位于巴黎郊区的“加歇医生的家”,搜寻印象派画家的作品。尽管希特勒本人反对印象派,但戈林却了解这些画作能带来的巨大金钱利益。塞尚这幅作品同样是从罗斯柴尔德家族落入纳粹的手中,战后它被盟军归还,目前收藏于巴黎奥赛博物馆。

七、盟军解放的名画均为纳粹掠夺之物?
马奈这幅展现一对夫妇若即若即关系的画作出现在了影片片尾。然而从严格意义上说,它不能算作是被盟军拯救的艺术品之一。该画原本收藏于柏林德国国家美术馆,纳粹战败后,它与其他国家美术馆的众多件艺术品以及绝大部分德国的黄金储备、纸币一起被转移到了默克斯镇一处地下盐矿。1945年,盟军找到这一藏宝地点引发轰动,还留下了一张士兵们抬着这幅《在温室中》的黑白照片。储藏在默克斯的艺术品中,并没有来自其他国家的遭受纳粹掠夺而来的艺术品。后来它被返还给了德国,目前依旧收藏于柏林德国国家美术馆。

八、希特勒《尼禄法令》下令摧毁艺术品?
希特勒在战败前下达了《尼禄法令》,要求德军毁灭德国的一切基础设施以避免被盟军利用,,然而在影片中《尼罗法令》被解释为希特勒本人有意毁掉德国境内一切艺术则属于偷换概念。希特勒在他自杀前几小时写下的遗嘱当中,依然没有放弃在家乡林茨建立一所伟大博物馆的幻想。然而在纳粹战败后的无政府混乱下,许多艺术珍宝遭到了被偷盗甚至是灰飞烟灭的命运。其中最著名的一副消失的名画便是拉斐尔的《年轻人的肖像》。这幅作品与达芬奇《抱银鼠的女人》都是从波兰掠夺而来,被纳粹波兰指挥官弗兰克挂在私人府邸,准备献给希特勒的元首博物馆。

九、拉斐尔肖像真的被纳粹烧毁了吗?
1945年,汉斯弗兰克被捕之后,《抱银鼠的女人》被返还给了波兰克罗拉夫博物馆,但《年轻人的肖像》至今下落不明。影片中一场虚构的戏份显示,以汉斯弗兰克为原型的纳粹军官烧毁了这一名画。但在电影结尾,克鲁尼饰演的古迹卫士声称依然在寻找这幅作品。二战后,与《年轻人的肖像》一起消失的作品不断现身,有理由相信这幅拉斐尔同样存活了下来。2012年底,艺术品交易市场上又出现了这幅画的踪迹,目前藏身地依旧不明,但可以肯定它还“在世”。与《抱银鼠的女人》一起,这幅画是由波兰亲王1798年从意大利购得。它被美国FBI列为世界十大失踪名画之首,目前估计市值约1亿美元。

十、片中致敬伦勃朗的细节你发现了吗?
在片中的默克斯矿区我们还见到了荷兰大使伦勃朗的这幅自画像。片中年轻翻译官山姆出生于德国卡尔斯鲁厄,这幅画就收藏在离他家不远的博物馆中,身为犹太人的山姆却从未得缘一见。最终在默克斯,山姆第一次和伦勃朗这位他的“邻居”打了照面,这时电影以一种典型的伦勃朗式“三角打光法”来呈现出他的面部特写,这是一处精美的致敬细节。山姆这个角色的现实原型在看到这部电影时笑着说,“可是,电影里面的事情我一件也没有做过。”事实上,这幅伦勃朗是在海尔博隆而并非是在默克斯发现的,它并未经过纳粹之手,而是博物馆官员为了安全起见存放在了这里。

①米开朗基罗《布鲁日圣母像》
米开朗基罗的大理石雕塑《布鲁日圣母像》也是片中古迹卫士寻宝的重中之重,“唐顿老爷”唐纳德?杰弗里斯的角色用一句话来解释其重要性“它是米开朗基罗在世期间唯一不在意大利境内的作品”。这是事实,但显然并非布鲁日圣母像伟大的原因。和米开朗基罗同时期作品中慈爱的圣母形象不同(国内上映字幕将其翻译为《圣母怜子像》是一出混淆谬误),这里的圣母面目光忧郁,似乎遇见了孩子未来的命运。拿破仑上台时曾将这幅作品强行运往巴黎,而崇拜拿破仑的希特勒也把它列为掠夺艺术品的头号目标。1945年,圣母像在阿尔赛陶的矿区中被古迹卫士找回,但片中古迹卫士为其献出生命的情节则属艺术创作。

②罗丹《加莱义民》
影片中古迹卫士们在新天鹅城堡的门外找到了这组六个人物组成的青铜雕塑,马特·达蒙的角色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这是罗丹”。《加莱义民》是罗丹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创作于1884年,描绘14世纪百年战争期间的一个动人故事。当时英军围攻法国的加莱市,加莱市必须选出六个高贵的市民任他们处死,这六个人出城时必须光头、赤足、锁颈,把城门钥匙拿在手里,才可保全城市。这是法国历史上令人难忘的一个悲剧时刻。二战期间,纳粹将这组雕塑运到了德国,却最终把它遗弃在新天鹅城堡附近的一处树林中。据发现它的古迹卫士回忆,最初见到雕塑时,他还以为是树林中有埋伏在等着他。

谢选骏指出:纳粹为何不能创造历史?因为他们只是抢劫后霸占了这些艺术作品,而不是像回教徒那样摧毁了拜占庭和波斯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上,纳粹就像北欧人和蒙古人一样没有出息,当然,苏联人也有这个毛病。在这个意义上,斯大林还不如毛泽东,后者毕竟通过“破四旧”,完成了洪秀全的未竟之业。

谢选骏:艾尔塞差点就破坏了中国的崛起


网文《小木匠艾尔塞刺杀希特勒 差一点就改写了历史》(编辑:zhangyingchun 2016-01-18)写道:

在德国历史上,11月9日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在1919年11月9日,德意志共和国成立。
1923年,纳粹头目希特勒选择在11月9日发动武装政变,夺取德国政权。政变虽然失败了,希特勒却在这场政变中名声大噪,得到了越来越多暴力分子的追捧和膜拜。希特勒本人也因为这场政变意识到了处理好与国防军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并在狱中撰写了《我的奋斗》一书,此书后来成为了法西斯的理论和行动纲领。
由于政变发动地点是在慕尼黑贝克勃劳凯勒啤酒馆。1933年之后,希特勒在每年的11月9号都到慕尼黑贝克勃劳凯勒啤酒馆发表演说,纪念“啤酒馆政变”。
也由于每年都举行纪念活动,则在1938年11月9日又发生了“水晶之夜”事件:希特勒在出席庆祝啤酒馆政变15周年活动中,授意青年团、盖世太保和党卫军袭击德国和奥地利的犹太人,这是纳粹对犹太人有组织的屠杀的开始。当晚,许多犹太人的窗户被打破,破碎的玻璃躺了满街满巷,在月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犹如水晶。有人做过统计,仅这一夜被砸毁的玻璃,损失就达600万马克,相当于比利时全国半年生产玻璃的总价值。德国人因此讥讽这个夜晚为“水晶之夜”。

51年后,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被凿倒,这本应是个值得庆祝和纪念的日子,因为“水晶之夜”的“羞耻”,德国把将统一纪念日转定在了10月3日。
啤酒馆政变、“水晶之夜”事件、柏林墙倒塌都发生在11月9日。但鲜为人知的是,在1939年的11月9日,同样发生了一件值得德国人民纪念的大事。
1939年的11月9日这一天晚上,希特勒按照惯例在慕尼黑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举行了纪念“啤酒馆政变”活动。
不过,在这一次纪念活动中,希特勒有些魂不守舍,缺乏了许多往年举行该活动时的激情。
这是因为他的心里一直牵挂着他两个月前发动的战争。
这天晚上,他必须尽快赶回柏林。

可是这天,天空里出现了一场诡异无比的黑雾,飞机无法在慕尼黑机场起飞。要回柏林,就得改乘火车。
这样,在发表演讲时,希特勒心不在焉,没有作太多富于煽动性的表述,仓促而潦草地提前结束了演讲。
希特勒还拒绝老纳粹党人的举杯邀请,匆匆离开了酒馆。
希特勒离开酒馆的时间是9时12分。

9时20分,希特勒此前所站过的演讲台突然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轰隆”!火光闪亮,酒馆的屋顶被炸了一个大窟窿,演讲台也被炸得陷落一个大洞,演讲台周围有8个人被炸得面目全非、尸首不全,当场死亡,另有63人被炸伤,倒在地上哀嚎呼哭。
死者和伤者都是纳粹党的创造者或忠实走卒!
一场原本属于纳粹党的欢乐派对瞬间化为了一场人间惨剧。
正在赶往火车站的希特勒在半途上听到了酒馆发出的爆炸声,惊疑不定,赶紧派人掉头查询。
当他知道爆炸点正是自己作演讲的讲台,霎时石化,惊呆了!
这,分明是一场冲着自己来的蓄意谋杀!
许久,希特勒才从恐怖中缓过神来,脸色由煞白转红,又由红转青,最终,浑身发抖,歇斯底里地吼叫道,查!都给我查!二十四小时内必须揪出作案者!
不过,希特勒的生气很快就收到了效果。
当晚11时许,边境警察部发回一份紧急电报,声称嫌犯已经捉到。

嫌犯于是被由盖世太保押往柏林的安全机构总部。
接下来的日子,这个名叫乔治.艾尔塞的嫌犯遭到了惨绝人寰的严刑拷打。
乔治·艾尔塞对自己所做的一切直认不讳,他声称自己就是将炸弹埋藏在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的人,自己的目的,就是要送希特勒上西天。
艾尔塞不断重复着相同的话:“一定要这样做,希特勒一定要死,他会给德国带来不幸和灾难。”
乔治·艾尔塞是个小木匠,1903 年出生在德国西南部斯瓦比亚地区的一个穷苦家庭,没读过多少书,也不懂政治,他亲眼见到了纳粹党人许多丧尽天良的行为,非常不满——其实,在1933年前后,新执政的纳粹党势力如日中天,而希特勒又一个劲地吹嘘着恍若神话般的“经济奇迹”,很多人为之蛊惑,被蒙蔽住了双眼,每到节假日,都会聚在一起,祝福希特勒,祝福国家元首健康长寿,全民掀起一场场盲目而疯狂的崇拜大潮。

在这种背景下,艾尔塞却能清楚地认识到纳粹党的暴虐本质,诚为可贵。
艾尔塞只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他看到了无数青少年被应征如伍,而那些参加了纳粹青年团的人却连自己的父母是谁也不认。艾尔塞因此认定:战争狂魔希特勒正在把德国和欧洲推向一场灾难。

艾尔塞曾对自己的密友做过一番比较和分析:从1929年到1933年的四年时间内,工人的工资一直在减少,政府的税收却在不断加重。1929年木匠每小时的收入是1马克, 1933年已经降低至每小时68分钱。而且,工人受到监视和限制,连基本的人身自由也已经失去了。
艾尔塞说:“如果不推翻纳粹政权,德国人就没有好日子过。我决定以我的行动阻止更多的流血。”
1938 年夏,艾尔塞准备以一己之力来改变德国的现状,精心谋划刺杀希特勒的行动。
经过深思熟虑,艾尔塞把刺杀地点定为慕尼黑的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
艾尔塞认为,每年11 月9 日是纪念“啤酒馆政变”的日子,这一天晚上,希特勒都会来到这个酒馆发表演讲,而演讲的时间都是在晚上 8 点半开始,10 点左右结束。那么,只要在酒馆内安装上一个定时炸弹,将炸弹爆炸时间设置为演讲中间时段的九点钟,刺杀大计必定大获成功。
说干就干。
艾尔塞设法从一家兵工厂偷出 100 磅烈性炸药,又到一家采石场弄到甘油炸药和引爆装置。再用上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来制作定时炸弹。
功夫不负有心人。
制好了炸弹,艾尔塞将家安置到了慕尼黑,并将自己装扮成一个酒鬼,天天到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喝酒买醉,在买醉时详详细细地查看地形。
当大部分积蓄成为了买醉的酒钱后,艾尔塞也就把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张桌子、每一张椅子都摸了个遍,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艾尔塞也因此物色到了一个埋藏炸弹的绝佳地方——讲台后面的一根木柱子里。
这根木柱子距希特勒演讲的地方不足一米!只要炸弹一爆炸,嘭!……艾尔塞眼睛里仿佛已经看到了希特勒血肉横飞的景象。
1939 年 11 月 9日,夜幕降临,艾尔塞顺利地将定时炸弹安装在了木柱子里。
经过一番思量,他将引爆时间设在晚上 9 时 20 分。这个时间,应该是希特勒演讲的高潮时间。
想到在几个小时后,嗜血狂魔希特勒就将以人世间最为惨烈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艾尔塞的心情爽极了,他吹着口哨,轻松地离开了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收拾好自己的行囊,走向德瑞边界。
他准备越过边境去瑞士躲避一段时间。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黑雾挽救了希特勒,也将艾尔塞拖入了地狱。
当晚8时45分,艾尔塞在德瑞边界被警察逮捕了。
他身上的通行证已经过期,口袋里藏匿着啤酒馆的平面图,携带的行李包里还装有炸弹设计草图和导火线等工具。
这不是一个恐怖分子又是什么?警察拘捕了艾尔塞。这时,距离炸弹时间还有35分钟。
一个小时后,边境警察收到了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爆炸的消息,知悉希特勒险些遇刺。
第二天,艾尔塞被押往柏林,遭到了盖世太保的严刑拷打。艾尔塞一点也不后悔自己所做的一切,恨只恨老天作弄,让恶人逃过了一劫。他对着审讯自己的盖世太保大笑:“虽然大雾帮他侥幸逃过了死亡,他却终究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而我则会成为德国的英雄被永久纪念!”

原本,希特勒以为这次刺杀行动是英国情报机构策划的,当被告知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木匠所为时,大为不满,吼道:“是哪个白痴在进行这项调查?”为此,他专门安排党卫军秘密警察头子海因里希.希姆莱亲自调查。然而,海因里希·希姆莱的审查结果并没有什么改变。

希特勒接受了是艾尔塞单独作案的事实,变得怒不可遏,气急败坏地说:“你们简直是一群白痴,竟险些让一个小木匠的阴谋得逞,一定要让他知道刺杀领袖的后果!”艾尔塞从此被送到集中营,每天都遭受到非人的折磨和毒打。

1945年4月9日,纳粹政权覆亡前夕,艾尔塞被秘密处决。该日,距德国投降仅剩 29 天。

为了纪念乔治·艾尔塞的英雄行为,德国政府于 2011 年 11 月 8 日为乔治·艾尔塞雕像落成揭幕仪式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纪念活动中说:“虽然乔治·艾尔塞只是个小木匠,但他却以正义感和无畏勇气刺杀大独裁者,他几乎改写了德国和世界历史,但许多事情总是充满了种种巧合与意外。虽然如此,我们依然不能忘记艾尔塞的历史功绩,他才是德国的真正英雄,值得后人永世纪念。”

谢选骏指出:为何说“艾尔塞差点就破坏了中国的崛起”?因为如果不是天公作美,希特勒及其重要干部群体就可能在他们起步的啤酒馆里被一网打尽,于是二次大战很有可能就戛然而止——这样一来,日本就能霸住中国不走了,中国也就没有机会咸鱼翻身、再度崛起了。第三期中国文明的中心就会一直留驻日本,蔚蓝色的中国就将由日本主导了。但是,神道教的日本崇拜魔鬼、缺乏基督之爱,也就没有容量接受更为高级的全球文明——也许正是因此,上帝可能选择了基督教潜力更大的中国,予以引导栽培教化,以便展开下一轮世界历史的角逐。我看好这样一个中国。

谢选骏:孔子学院能否实现“中国文明整合世界”




2004年1月,谢选骏发表《全球政府论——中国文明整合世界》,其中有专论“文化战”的章节:

第二十八章 新文化战 
Chapter Twenty-eight The New Cultural War

一,文化战的定义
1. The definition of cultural war

二,文化战的最古范本和最新动向
2. The oldest model and newest change of cultural war

三,文化战与军事战的区别
3.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ultural and military
warfare

四,超越国际主义的天下文明
4. Global civilization beyond internationalism

五,防止大规模侵战的锁钥
5. The key to prevention of large scale invasions

六,整合的杠杆是异源的文明
6. Alien civilization as a leverage of integration

七,文明的圈回之“圆”
7. The returning cycle of civilization

八,摆脱血气,获得文明
8. Giving up militancy for the sake of civilization

第二十九章 文化战的战略 
Chapter Twenty-nine Strategy of Cultural War

一,战略的定义
1. Definition of strategy

二,战略的失败与成功
2. The success and failure of strategy

三,中国文明的战略观念
3. The concept of strategy in Chinese civilization

四,新文化战的战略观念
4. The concept of strategy in new cultural war

五,破坏现存的平衡结构
5. The break down of existent structure of balance

六,中国政略的集成〔《书经》〕
6. “Book of Documents,”(Shujing) the ultimate collection of Chinese political strategy

七,“王略”论
7. On strategy of rulers

八,文化战可以借鉴的战略
8. Strategies that may be helpful for cultural war

九,文化战可以借鉴的战术
9. Tactics that may be helpful for cultural war

还有,文化战的目标也很明确:

第四十一章 孔孟荀的见证
Chapter Forty-one Testimony of Confucius,Mencius and Xun Zi

一,谁是儒家三剑客
1. Who were the Three Musketeers of Confucianism

二,“述而不作”的启迪者
2. The initiator of “commenting without authoring”

三,礼乐思想二十一条
3. Twenty-One points of Rites and Music

四,塑造人类心灵的价值标准
4. Forging the value standard for human spirit


第四十二章 尚书经典整合全球
Chapter Forty-two Global Integration by “Documents of the Elder(Shangshu)”

一,孔子毫不掩饰地追求权力
1. Confucius openly pursued power

二,世界政府的官方文件汇编
2. The official compilation of documents by the global government
三,中国的三权分立与《逸周书》
3. The Chinese version of separation of powers and “The Lost book of Zhou(Yinzhoushu)”

四,道统与治统
4. Moralistic rule vs. administrative rule

五,“全球民族”
5. “Global race”

六,“存祀主义”
6. “Kinship Protectionism”


第四十三章 礼教的纪年
Chapter Forty-three The Chronology of Etiquette

一,从《山海经》到《五经》
1. From “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Shanhaijing) to Five Confucian Classics

二,社会控制的机械方式与教化方式
2. The mechanical and instructive methods of social control

三,《礼记》《仪礼》《周礼》《大戴礼》
3. “Records of Rites” “Etiquette and Ceremonial” “Rites of the Zhou”“Records of Rites by Dai Senior(Dadai Liji)”

四,秩序与仁爱
4. Order and compassion

五,阿育王、汉武帝、君士坦丁一世
5.Asoka,Emperor Hanwu,and Constantine I

六,礼制的复兴
6. The revival of rule of etiquette

七,礼制的毁灭
7. The demise of rule of etiquette

八,暴君具有异族背景
8. Tyrants with alien ethnic background


第四十四章 中国文明的普世功能
Chapter Forty-four The Universalit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一,割礼的梦魇如何结束?
1. When would the nightmare of circumcision come to an end·

二,种族三特性同归一路
2. Three racial characteristics converging into one

三,全球融合集团的整合功能
3. The integral function of the global integrating groups

四,科举与全球文官制度
4.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and the global system of civil servants

五,书院与全球大学制度
5. Academy of classic leaning and global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第五部 尘蒙之光
Part V Covered Light


第四十五章 王国时代诸子
Chapter Forty-five Various schools of scholars in times of kingdoms

一,五经是中国文明的结晶
1. The five classics are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二,中国五经与两河圣经
2. The Chinese Classics and the Bible

三,哲学就是“怀疑感觉的真实性”
3. Philosophy is “questioning the reality of sense perceptions”

四,孔墨显学
4. Prominent scholarship of Confucianism and The Mohist Canon

五,庄子的天籁
5. Zhuangzi’s music of nature

六,从庄子角度阐释的《老子》
6. “Laotz” interpreted by Zhuangzi

七,从韩非角度阐释的《老子》
7. “Laotz” interpreted by Hanfeizi

八,《韩非子》与主权国家的灭亡
8. “Hanfeizi” and the demise of sovereign states

九,郭店楚简与《太一生水》
9. Chu Tablets from Guodian and “The One that gave birth to water”

十,《太一生水》与海洋中国
10. “The One that gave birth to water” and Oceanic China

十一,从宗教神话到历史神话
11. From religious mythology to historical mythology

十二,中国历史神话的大背景
12. Background of Chinese historical mythology


第四十六章 帝国时代诸子
Chapter Forty-six Scholars of Imperial Times

一,董仲舒与中国精神
1. Dong Zhongshu and the Chinese Spirit

二,《新序》的历史教精神
2. The spirit of historicism in the “New Introductions(Xinxu)”

三,帝国精神的四次变形
3. Four times of mutation of imperial spirit

四,《文心雕龙》的文明论
4. Theory of civilization in “Mind of Literving Dragons(Wenxin Diaolung)”

五,禅宗祖师的绝处逢生
5. Reemergence of Zen masters

六,新儒学的准备阶段
6. Preparatory period of Neo-Confucianism

七,宋明理学与帝国精神
7. Neo-Confucianism of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and the spirit of imperialism

八,理学的开山者周敦实
8. The Pioneer of NeoConfucianism,Zhou Dunshi

九,诚与天理决非论古必恕
9. Integrity and the way of heaven do not mean forgiveness in historical studies


第四十七章 圣人教化刺破了黑暗时代
Chapter Forty-seven Instruction of Sages piercing through the dark ages

一,宗教圣战与政治原则
1. Religious holy war and political principles

二,经礼与变礼
2. Classic rites and flexible rites

三,《礼三本》与中国宗教
3. “Three Roots of Rites”(Lisanben) and the Chinese religion

四,《周礼》的战略理解
4. “Rites of the Zhou〔Zhouli〕” and the strategic understanding

五,怎样看待中国现有景况
5. How to assess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China

六,以法代礼是文明的危机
6. Replacement of rites with law is a crisis of civilization

七,圣人教化再造文明生机
7. Life of civilization renewed by instructions of sages

八,礼的节制及生命的绵延
8. Constraints on Rites and the continuation of life

2004年11月17日,美国马里兰大学与中国南开大学签署协议在马里兰大学建立北美洲第一家孔子学院——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汉城正式挂牌成立。2005年,欧洲第一所孔子学院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成立。截至2012年1月,全球已有358所孔子学院,另有500个孔子课堂,分布在105个国家和地区。

显然,孔子学院属于“文化战”的组成系统,那么,孔子学院能否实现“中国文明整合全球”的宏伟蓝图呢?

大概不能。

因为,孔子学院是被共产主义控制的。

孔子学院既然是马列主义的作品,它怎么能够推进“中国文明整合世界”呢?

附录

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是一个非营利性机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下属正司局级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管理,总部设在中国北京,中国境外的孔子学院都是其分支机构。其章程表示,孔子学院是中国政府为了向世界推广汉语,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而设立的官方机构,其最重要的工作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正规的汉语教学渠道。

宗旨
《孔子学院章程》称孔子学院作为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其宗旨是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自己力量。
课程设置
课程内容
纵观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课程设置大体可以分为:
语言类课程:
在各类孔子院校中,语言课在所有课程中比例最高,通常有以下几种划分方法:
- 按学习者的水平划分:初级汉语,中级汉语和高级汉语;
- 按照教育体系划分:小学汉语,中学汉语,高中汉语,大学汉语;
- 按照年龄划分:幼儿汉语,成人汉语;
- 按照专项技能划分:交际汉语、口语、会话、阅读、写作;
- 按照专门目标划分:社区汉语、家庭汉语、教职工汉语、公司汉语、夏令营、HSK考试等。其中初级汉语课程约占一半以上,在汉语课程中比例最高。

文化类课程:
文化类包括汉语文化、中国茶文化、太极语言文化班、中国文化研究、汉字演变与汉字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等。课时量在孔子学院课程体系中位居第二位。 文化类课程应充分体现多元化特征、不同时代特征,不能仅仅局限在儒家文化或者东部地区的传统文化,教学中要有“大文化观”。

文史哲课程:
文史哲课程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类课程,其中文学类课程居多,包括:中国文学、论语选读、中国古代文学。历史类课程包括:中国历史和中世纪中国。哲学类课程包括:中国哲学课程、中国宗教信仰、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哲学主题。这类课程总的学时量不大,开设的学校亦不多,以欧美国家的孔子学院为主。
特色课程: 特色课程指商务、艺术、电影、太极、茶艺、书法、相声、烹饪、音乐、舞蹈、剪纸、绘画、戏曲、表演、医疗、旅游课程等。这类课程是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首选课程,但特色不明显,整体发展情况良莠不齐。各地学校应明确自身定位,突出办学特色,侧重商务、中医、武术、烹饪、艺术、旅游等特色教学。

汉语教师培训课程: 包括本土教师培训班、汉语教师培训班等,这类课程对当地汉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开设的较少,与孔子学院人力、物力、财力有限有关。海外汉语教师缺乏一直是汉语教学发展的一大瓶颈,而孔子学院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本土汉语教师培训的基地,在孔子学院开设教师培训课程,可以为海外汉语教学提供师资支持,也可以为中外汉语教师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学习和合作的平台。

课程资源(教材、学习资源)
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吸纳相关领域专家参与制定孔子学院的教学大纲,研发配套教材和教学法材料,2009年出台了第一部国际通用的对外汉语水平测试标准。随着“ 汉语热” 的不断升温,为了适应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需求,孔子学院的教材编写越来越丰富灵活。一方面,作为提高各国孔子学院实际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本土化” 汉语教材是孔子学院教材编写的热点话题。目前孔子学院教材内容涵盖语言知识、诗词、书法、中医、传统工艺等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多个方面。但由于中外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教材内容并不一定完全被国外的学生所理解。中外合作编写教材可以最大限度地切合当地国教学对象的需求,真正做到教材本土化,避免输入教材“水土不服”。

教学方法
在汉语教学中,汉字是汉语的基础,也是帮助各国人民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把汉字教学和认知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寻求科学有效的方法,依据实际情况组织汉字教学,突破汉字教学与学习的瓶颈,用汉字教学促进汉语教学。常见的几种实用的汉字教学方法包括拼字、读字卡、猜字谜和成语接龙等。
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根据所在国的国情和当地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合作伙伴
孔子学院可采用总部直接投资、总部与国外机构合作、总部授权特许经营三种形式设立。现阶段主要以中外合作方式建设孔子学院,具体合作方式由孔子学院总部与国外合作方共同协商确定。
孔子学院的合作伙伴主要是国内外大学、中学、教育机构等,其中国际伙伴既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荷兰莱顿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一品世界一流大学,同时也包括一些高中等教育机构。
截止到2015年10月,全球已经建成493所孔子学院,998个孔子课堂,合作伙伴遍及世界上133个国家和地区。

孔子学院日
孔子学院日指的是2014年9月27日,为庆祝孔子学院成立10周年而诞生的节日,旨在提高孔子学院在各国的认同度和影响力。
2014年9月27日,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孔院“开放日”
2014年9月27日,全球孔子学院共同庆祝了自己的首个节日——“孔子学院日”。这一天,孔子学院总部也首次举办了“开放日”活动,主要包括:全球“孔子学院日”启动仪式、文化沙龙、名家讲座、汉语体验课、书法、绘画、中医、剪纸、舞蹈、武术、戏曲、民乐、故事会、知识竞赛、电影放映等,同时举办了孔子学院10周年展览、各国孔子学院纪录片展播、教学资源展览和业务咨询等。

经费
根据官方报导,每所孔子学院的开办费用共50万美元,由中国政府分五年支出,每年10万美元,之后自负盈亏。

办学影响
批评者认为孔子学院威胁学术自由,并认为孔子学院是一支全球思想斗争的舰队、以达到“弱西强中”的战略目标。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说:“孔子学院是中国海外宣传机构中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日报》则引用李长春的话“孔子学院的建立促进了汉语在国际上的普及,增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国走向世界,也有利于世界更好了解中国”,表示中国不会以孔子学院为工具从事任何秘密的政治宣传活动。
孔子学院在其所在地备受批评。部分评论家指,和其它文化学院(如英国文化协会和法国文化协会)不同的是,孔子学院一般是在大学内运作,并在这些机构的课程上行使一定的影响力。更指,这样可能威胁它们的诚信。
孔子学院亦引起西方诸国政府的关注。瑞典国会成员表示,孔子学院为中国政府提供了政治宣传的平台。加拿大国家安全情报局称,孔子学院是中国意图渗透西方的一步。
印度及日本的官员也曾怀疑,孔子学院本身不仅传授汉语,同时也亦传授有利独裁和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意图影响各国对中国的评价。
与英属哥伦比亚理工学院合办的加拿大温哥华市孔子学院也引起两极评价。支持者认为,教授中国语言语文化是好的;反对者认为,这是中国渗透、影响外国民众与政府的工具。
美国华盛顿智库“2049计画研究所”2013年10月公布一份报告,指孔子学院在传授汉语的同时,也在灌输有利中国的意识形态,借此影响对中国的评价。

争议与抵制事件

2009-2012年
2009年芝加哥大学设立孔子学院时,该校174名教授联名反对。
2012年5月17日,美国国务院向全美的孔子学院发布公告称,目前在美国持有J-1签证的孔子学院中国教师必须在6月30日离境,并不会得到签证续签,但可回到中国再申办适当的交流项目签证。美国官方2012年年初曾对持有J-1签证人员情况进行过调查。5月27日,经中方与美方交涉和磋商,美国务院承诺采取灵活态度,妥善解决有关美国大学孔子学院的中国教师签证问题,而且孔子学院也不需要进行资质认证。

2013年
2013年2月,加拿大哈密尔顿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宣布于当年7月31日关闭校内的孔子学院,因为招聘过程涉及宗教歧视,违反了加拿大法律。。公告表示,该校与北京语言大学合办孔子学院,中方负责在中国招聘教师,然而招聘标准不符合加拿大大学的标准,存在信仰歧视与言论控制的问题。
2013年9月,法国里昂第二大学及里昂第三大学关闭孔子学院,因为孔子学院是中方意识形态输出的工具,孔子学院干扰西方学术自由,中方以政治立场来影响学术。
2013年11月,芝加哥大学教授马歇尔·萨林斯在《国家》杂志发表文章,指出孔子学院以政治敏感为由干预学术的几个例子:如2009年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因孔子学院反对而取消达赖喇嘛的访问;2013年雪梨大学因孔子学院反对而一度考虑取消达赖喇嘛的访问;滑铁卢大学的孔子学院动员学生声援中国镇压西藏抗暴[中立性 有争议];麦克马斯特大学与台拉维夫大学因为孔子学院的反法轮功活动而遇到法律问题。
2013年12月17日,加拿大大学教师协会在网站上刊文,呼吁加拿大各大学和学院切断与“中国威权政府资助、监督的机构”的联系,呼吁各高校终止与孔子学院的合作。该协会是加拿大众多高校教师工会的联合组织,会员6万多。协会执行总监托克(James Turk)批评:“孔子学院本质上是中国政府的政治机构。他们限制讨论中国政府认定有争议的话题,因此,不应该出现在我们的校园。”

2014年
5月,芝加哥大学100多名教授请愿芝大校方不与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继续签订孔子学院合约,理由是担心大学的学术自由会受到有中国政府背景的孔子学院影响。组织这项连署行动的芝大宗教历史教授林肯(Bruce Lincoln)认为中国政府要推广其文化应另外成立自己的机构,孔子学院这种模式可能会使以色列、沙乌地阿拉伯等国效仿。
7月,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出席在葡萄牙召开的欧洲汉学学会第20届双年会时,在开幕典礼上当场要求将所有大会手册上有关蒋经国基金会的介绍整页撕去,引发与会国际学者不满。
9月,《经济学人》指出孔子学院在美国招致越来越多批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黄进兴表示,《经济学人》刊登的该文章引起欧美学术界的广大回响。
9月25日,芝加哥大学宣布中止与孔子学院继续合作;10月1日,宾州州立大学跟进,宣布将在年底中止与孔子学院长达5年的合作。
10月29日,多伦多教育局终止与孔子学院继续合作。

2015年
1月,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宣布将关闭孔子学院。
2017年
5月3日,美国全美学者协会发表《外包给中国:在美国高等学府的孔子学院及软实力》调查报告,揭发中共政府通过孔子学院向海外国家地区,输出其意识形态,干预美国高校学术自由情况,并呼吁关闭所有孔子学院。该协会并与美国捍卫自由联盟还举行纪录片《假孔子之名》美国首映会。该纪录片反映加拿大民众对于孔子学院态度。导演秋旻希望影片也能引起美国观众思考。全美学者协会研究项目主任雷切尔·彼得森( Rachelle Peterson)认为,有开办孔子学院的全美所有大学,都应将其立即关闭。若不关闭,这是对中共政府的不应有的妥协,也是对美国高等教育入侵。雷切尔·彼得森呼吁是该停止把大学课堂外包给外国政府行为。
7月,法国第一所孔子学院因贪腐被实名举报。七年期间,中方院长和教师均由无任何相关学历、教学经验的人员担任。并且存在虚报学生人数,通过虚假项目、伪造契约骗取资金等行为。
12月27日,美国《纽约时报》发布评论《中国伸向西方的手伸得太长了》,文章写道:“在美国的大学校园里,接受来自受北京支持的孔子学院的资金,已经带来了失去学术自由的代价:孔子学院资助的语言和文化中心禁止讨论用批判性眼光看待中国的议题,引起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担忧。”

2018年
2月13日,在美国国会一个年度公开听证会上,在美国遍地开花的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成为了一个讨论中国是否对美国家安全构成潜在威胁的话题。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克里斯托弗·雷表示,孔子学院的确是一个担忧,联调局目前正处在谨慎的观察阶段。
2月18日,美国专栏作家、外交和国家安全方面的媒体人乔希·罗金,在《华盛顿邮报》发表题为《认识中国对美国大学的渗透》的评论,表示中国对美国的大规模影响行动,在美国大学中采取了长远的播种的方式,意图多年甚至几十年后开花。而孔子学院正是中国政府与美国高校建立合作的重要方式。除了可能是中共的间谍窝点,孔子学院构成的更严重的挑战,是危害美国下一代领导人了解、思考和谈论中国现实及中共政权真实性质的能力。

谢选骏:站在霸权上的思考



环顾一下人类的历史,不难发现,几乎所有重要的思想,不论是宗教还是哲学和科学,都是“站在霸权上的思考”。这或是由于霸权造成了思考的视野和能量,或是霸权造成了思想的传播和名望。但无论如何,任何霸权都需要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并保护人的创造性,并且兼顾自身的自由和安全,这样才能培育思想并传播思想。

《美国人一片欢呼:我们终于又甩开了中国》(2018-02-07 参考消息)报道: 

北京时间2月7日凌晨,美国SpaceX公司旗下的新型火箭,也是现役运力最强火箭“猎鹰重型”发射成功。

这枚火箭有多厉害?有媒体评价说,它可以帮助人类奔向火星、重返月球。

短短几个小时之内,这只美国“鹰”就蹿升成为全球最热的一大新闻。

在中国,“猎鹰重型”同时引发的还有反思和讨论:“为什么不是中国?”“我们要用多少年才能赶超美国?”

更有人说,作为一家美国民营公司,SpaceX在把人类与宇宙关系更推进一步的同时,也给所有中国人上了一课……

“最强火箭”轰动世界,美国网友欢呼:甩开中国

“世界上最强大的火箭。”

——打开SpaceX公司的官网,这样一行大字赫然入目。今天看来,这是“重型猎鹰”当之无愧的称号。

美国时间2月6日,这枚号称土星5号以来运力最强的火箭成功发射,立即给全球媒体投下一枚“重磅弹”。

美国宇航局官网(NASA)6日报道说,当地时间下午3时45分,“猎鹰重型”火箭在肯尼迪航天中心顺利升空。

升空时,火箭上搭载着SpaceX公司旗下一辆特斯拉红色敞篷跑车Roadster和一个坐在驾驶座上的假人模型。伴随着戴维·鲍伊的经典歌曲《太空怪人》,这辆跑车将在太空中漂浮“数十亿年”。

据悉,“猎鹰重型”火箭共有3枚一级火箭和27个引擎,发射时可产生约227万公斤的推力。

英国BBC网站形容说,“猎鹰重型”的有效载荷,相当于将五辆伦敦双层巴士“安装”在太空中。

在报道中,许多外媒同时回忆了这枚火箭的起点:7年前,在华盛顿的一个会议室里,“猎鹰重型”的模型首次公开,当时只有一些记者,还有几张空椅子见证了这一刻。

如今,它的发射成为了现实——尽管三枚火箭芯中的一枚没有按照计划被成功回收,但这毫不折损“猎鹰重型”带给人类的强烈冲击。

《华盛顿邮报》报道,SpaceX公司的老板埃隆·马斯克后来对记者说:“我曾想象过火箭在天空中爆炸的场面,但幸运的是,事情并没有发生。”

“一手创立了特斯拉和SpaceX的、富有远见的人”,在法新社的描述中,46岁的马斯克用自己的火箭,将自己的一辆特斯拉电动车送上了太空,“且有一天可能向月球甚至火星运载物资”。

《日本时报》网站则关注了“猎鹰重型”在商业航天领域带来的革新:“猎鹰重型”已经震撼了火箭发射市场,它的发射价格为每次9000万美元,不到美国宇航局空间发射重型火箭进宇宙探险的估计成本的十分之一。SpaceX说,他们将继续研制更大的火箭,最终目标是在火星上建造城市。

据美国科技网站The Verge报道,“猎鹰重型”的成功发射对美国国家安全部署也有重要意义,可将美国大型安全卫星送入轨道。

就在全球媒体关注“猎鹰重型”给人类航天带来的革命时,美国网友则开始了另一场“狂欢”。

在社交媒体上,有美国网友掩饰不住兴奋地庆祝:有了“猎鹰重型”,美国终于可以“打败”中国。

美国前白宫与NASA联络人格里格·奥特利则在接受美国彭博社采访时称:“‘猎鹰重型’让美国远远超过了中国和俄罗斯。”

“猎鹰”太强大,中国落后至少10年?

“猎鹰重型”的首秀带给美国人巨大喜悦的同时,也给中国人带来一些思考。

有中国媒体这样感慨:我国目前不仅没有这种量级的火箭,且距离实现这一技术还需10年,甚至更久……

媒体公开报道显示,1年多前中国发射了目前国内最强的“长征5号”运载火箭,但相比之下,“长征5号”的运载能力连“猎鹰重型”的一半都达不到,这意味着,美国现在就可以凭借“猎鹰重型”实现的载人登月,中国则要等到12年后的长征9号超级火箭才能实现。

那么,中国与“猎鹰重型”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对此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某型号总体设计师秦瞳在接受小锐采访时指出,“猎鹰重型”运载火箭确实与我们传统上定义的“重型运载火箭”有一定差别:它的近地运载能力达到63.8吨,已经比现役世界上主流运载火箭翻了一倍还多。

“‘猎鹰重型’运载火箭之所以发展的那么快,是跟美国庞大的航天基础分不开的。”秦瞳说。

据他介绍,美国的航天工业走的是“从大到小”的发展路径,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开展了“阿波罗”和“土星5号”的研制工作。这次“猎鹰重型”火箭所在的发射工位就是当年“土星5号”发射的工位,其成功也得益于当时留下的基础设施和技术。

“主流运载火箭是根据国家需求来决定的,跟国家发展战略有关系,不像SpaceX公司可以根据马斯克的个人意志或构想就能够实施。”秦瞳说。而根据美国《大西洋》杂志网站报道,NASA目前正在制造自己的重型运载火箭“太空发射系统”(SLS),它的载荷性能将大大超越“猎鹰重型”。

“无需妄自菲薄,相信未来不久中国会赶超”

在国内,“重型猎鹰”也引发了热烈讨论,不少网友纷纷为其“点赞”。

而更多网友将目光落在中国与之的差距上,并直言“中国还需努力。”

在秦瞳看来,网友们从自我要求的角度看到差距,这种反思非常必要。而“猎鹰重型”的发射,也给中国乃至全球航天界带来启发。

“最直接的启发在于‘猎鹰重型’使用的动力冗余及助推捆绑冷分离等技术。其次在短短七年多时间里,就完成了从概念论证到首飞的过程,也提醒我们论证过程当中要及时、及早地开展研制,缩短研制周期,尽量的把论证的成果转化为真实的实验飞行。”秦瞳说。

但他同时也强调,中国作为前期技术积累有限的发展中国家,没有必要妄自菲薄。

“中国没有诞生‘猎鹰重型’有着多方面原因,最重要一点在于,我国的航天工业发展走的是‘从小到大’的路径,一步一步的发展,需要的技术积累时间比较长。而这种渐进式、系列化的发展也是国家规划,与国家需求相互联系,息息相关。”秦瞳说。

他介绍,从中国国家层面,包括2016年发布的航天白皮书、未来30年航天路线图,以及十九大关于航天强国发展的论述中,都提到了重型火箭的发展。重型运载火箭是航天强国的支撑,目前我国已经开展了关键技术的攻关以及深化论证工作,为未来重型运载火箭的发展积累经验,打好基础。

中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现场

秦瞳强调,民营航天技术公司在国内也有,这些商业公司主要面向客户执行商业任务,同时也有自己的规划。

“广大网友也不要着急,重型运载火箭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实力,我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已经制定了逐步发展重型运载火箭的规划,我相信未来不久,中国的重型运载火箭也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秦瞳如是说。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也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加油打气:

当前新闻共有9条评论 分享到:

咱老百姓 16分钟前

劳资是反对开发太空的。在这个领域所有的国家都是在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肿国的低效火箭尤甚。

闲汉凡人 19分钟前

都是五毛的小家子气的文章!

闲汉凡人 21分钟前

美国人没有那么小气短视!百年来的科学进步从来不是为了赌气,特别不为和中国赌气。

无云夜空 23分钟前

大小而已,有什么难的。美国早就有达火箭。中国把大小看得太重,国家规划有些问题。

Sans2000 47分钟前

“美国人一片欢呼”——这是真的。
“我们终于又甩开了中国”——美国人不会说这句五毛话。

wliao 今天 19:49

感觉还是要慎重,因为地球的运行轨道跟它的质量有直接关系。如果把大量物质从地球搬运到火星,月球或其他星球上去的话,地球,火星乃至整个太阳系的运行轨道都会受影响。试想有一天,地球、月亮都改变了现状将会是什么样子?看不见日月穿梭,也没有了寒暑易节。当然人类可能在这之前就灭绝了。哈哈。

sxymboy 今天 19:47

笑话,只是和他大哥金正恩有一拼罢了.

yala 今天 19:40

特斯拉送汽车进太空完全就是哗众取宠。汽车的轮子到了太空怎么行走?汽车四轮驱动在太空失重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行走也没有摩擦。太空行走工具靠四个轮子???那汽车进了太空整个就是一块太空垃圾在漫无边际的飘动没有任何的价值。

wxm_001 今天 19:33

美国赤佬与阿三怎么这么像,以后就称作阿四好了。

谢选骏指出:环顾一下人类的历史,不难发现,几乎所有重要的思想,不论是宗教还是哲学和科学,都是“站在霸权上的思考”。这或是由于霸权造成了思考的视野和能量,或是霸权造成了思想的传播和名望。但是,并非所有的把全都能促进思想的进步——只有伟大的霸权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并保护人的创造性,并且兼顾自身的自由和安全……这样的霸权不仅刺激了思想、培育了思想,并且传播了思想、巩固了思想。

谢选骏:《我的奋斗》其实是赫斯的作品



经销商广告《“Mein Kampf 我的奋斗”——世界上最危险的书,你敢读吗?》(德语助手 2016-07-25)写道:

希特勒自传《我的奋斗》一书的版权归巴伐利亚州政府所有的期限即将期满,德国政界为这本“禁书”在德国书店公开销售展开争论。而这一问题在世界其他国家看来并不引发争议。一起来了解一下。

Am liebsten signiert 亲笔签名版最受欢迎

Von Hitlers Hetzschrift gab es spezielle Sonderausgaben - als Hochzeitsgeschenk oder für die deutsche Beamtenschaft. Sie waren in der Regel handsigniert. Solche Exemplare sind bei Sammlern aus aller Welt besonders beliebt - und sie zahlen dafür Summen im fünfstelligen Eurobereich.
希特勒的这部具有煽动性的著作《我的奋斗》的合订本曾作为结婚礼物送给新婚夫妇和政府官员。带有希特勒亲笔签名的版本尤其受到世界各地收藏爱好者的欢迎。为此,收藏者甚至花费数万欧元。

Arabische Variante 阿拉伯语版
Diese arabische Ausgabe stammt aus dem Jahr 1950. Auf dem rückseitigen Cover ist das Hakenkreuz gleich mehrfach abgebildet.
阿拉伯语出版的《我的奋斗》一书可追溯到1950年。在该版本的底页出现多个纳粹标志。

"Mon Combat"《我的奋斗》(法语)
Links eine 1939 erschienene Ausgabe von Adolf Hitler mit der Aufschrift: "Jeder Franzose muss dieses Buch lesen." Die Empfehlung - oder Warnung - stammt von Frankreichs Marschall Hubert Lyautey, der im Ersten Weltkrieg Kriegsminister war und sp?ter in den Kolonien diente. Er starb lange bevor Hitler den Zweiten Weltkrieg anzettelte. Rechts im Bild ist eine sp?tere Ausgabe zu sehen.
1939年出版的《我的奋斗》一书封面上写着:“每个法国人必读此书。”这句类似推荐或警句的话语出自路易·赫伯特·利奥泰(Marschall Hubert Lyautey)。他曾在一战中任法国陆军元帅,也是一名殖民军人。希特勒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不久,赫伯特·利奥泰去世。图片右侧是《我的奋斗》的又一版本。

"Ein Werk der modernen Welt" 新时代的作品
Hitler hat lange versucht, Gro?britannien zu erobern - vergeblich. Der Kampfeswille der Briten blieb ungebrochen. So sehr sie den deutschen Diktator verabscheuten - mit der Ver?ffentlichung seines Buches nach dem Krieg hatten sie keine Probleme. Diese Werbung preist es als eines der meistdiskutierten Werke der modernen Welt an und empfiehlt gleichzeitig edle Einb?nde.
希特勒一直企图征服大不列颠,但最终他的计划破产。英国人是如此憎恶这位德国独裁者,以至于战争结束后,在当地出版该书并没受到任何阻碍。图片上是《我的奋斗》一书的宣传广告,称这是当代世界引发讨论最多的作品之一,并推出精装版。

Mein Kampf - ganz in Rot 红色版本
Wohl in kaum einem Land gibt es so viele Sammler von Kriegsdevotionalien wie in den USA. Auch Hitlers "Mein Kampf" ist stark nachgefragt. Startgebote bei Versteigerungen fangen meist bei 35.000 Dollar an.
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像美国一样拥有众多战争纪念品收藏家。希特勒《我的奋斗》一书在美国的需求量也很大。拍卖会的起拍价大部分在3.5万美元左右。

Hitler in Afganistan 希特勒在阿富汗

Bei Kabuls Stra?enh?ndlern kann man "Mein Kampf" ganz legal erwerben - ebenso wie entsprechende Poster.
在喀布尔街头,人们可以公开购买到合法销售的《我的奋斗》及相关海报。

Kandidat auf der Buchmesse 书展上的候选人

In Serbiens Hauptstadt Sarajevo wurde "Mein Kampf" 2013 auf der Buchmesse angeboten - allerdings in einer kommentierten Fassung.
《我的奋斗》塞尔维亚语译本曾出现在2013年萨拉热窝(Sarajevo )举行的国际书展上——尽管该版本是评论版《我的奋斗》。

Hitler im Schaufenster 橱窗里的希特勒

Wer durch die Stra?en Tiranas schlendert, kann sich schon mal Auge in Auge mit Hitler wiederfinden. In Albaniens Hauptstadt steht "Mein Kampf" wie selbstverstandlich im Schaufenster diverser Buchladen.
如果在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Tirana)散步,人们便可以在街头的橱窗里看到“希特勒的身影”。在地拉那的一些书店里,《我的奋斗》一书被“堂而皇之”的摆在书架上。
了解完之后,你想读一读这本书吗?

谢选骏指出:《我的奋斗》表面上是由纳粹德国头目希特勒口授的,实际上是由其同僚鲁道夫·赫斯执笔撰写的。初稿时,希特勒这条奥地利流浪狗只有能力为之取名为《四年来同谎言、愚蠢和胆怯的斗争》——因为希特勒他都不太清楚这本书到底都写了一些什么内容。它之所以能够影响二战前后的德国年轻人,就是因为这是一本“元首著作”,由此可见德国人的愚蠢。

鲁道夫·赫斯后来如何呢?疯了!由此可见,《我的奋斗》确实是一部疯子的作品,就像梵·高的绘画一样。而希特勒本人,不过是成功地推销了这部作品的经销商。

《我的奋斗》其实是赫斯的作品,希特勒不过是个不很成功的喜剧演员,希特勒只是为了证明《我的奋斗》是自己的作品,就冒冒失失地进攻俄国(苏联),而没有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在这一点上,希特勒远远比不上成功拿下了俄国的蒙古人。由此可见,日耳曼人远远不及蒙古人具有军事才华,更加不及汉人——日耳曼人被汉朝的手下败将匈奴人赶来赶去地逃命,就像草原上的牛羊一样。

谢选骏:历史上的修道院运动何以兴起



《中国“空巢青年”已超5800万,中枪了吗》(2018年2月9日 转载半月谈)报道:

“一个热爱人文科学的新闻记者,也是一个有新闻理想的文艺女青年。感谢这个专栏,治愈自己也治愈别人。”

独闯天涯的孤独寂寞、隐秘疏离的生活状态、狭窄专一的交际网络……当“空巢青年”成为一种普遍关注的现象,好像我们身边总有人可以对号入座。有意思的是,在人们不断深入的认知过程中,空巢青年的贬义色彩正在淡化。是迫于无奈被贴标签,还是人各有志的主动作为?热词背后是截然不同的奋斗阶段与人生态度。

“独身”与“独生活”

所谓空巢青年,舆论多指年龄介于20到30岁之间,背井离乡到城市打拼,工作资历不够丰富,并未在大城市站稳脚跟,租房的单身年轻人。有网友这样描述一个典型的空巢青年:“在大城市工作不久,住在月租三四千的一居室,唯一熟悉的室友是喂养的宠物,厨房有全套餐具但吃饭主要靠外卖,长时间在手机和电脑之间无缝切换……”

“留守儿童、空巢青年、空巢老人,可能是我这辈子要体验的三种状态。”“知乎”网民带着浓浓吐槽味的这句话,获得了超过4万个点赞。

既然是空巢青年,对“巢”的理解往往直接影响其悲伤和无力的程度。巢,对中国人而言,既是房也是家。有的空巢青年是有房没家,有的有家没房,最艰难的自然是又没房又没家——不断上涨的房租超过了收入的涨幅,不断选房、频繁搬家。

空巢青年有两个密切关联词,一个是“独身”,一个是“独生活”。实际上,很多以空巢青年自嘲的人,“独身”的几率会更高,不想将就不如独身,更何况手机游戏里都能养“总裁”了,机器人伴侣还会远吗?

至于“独生活”,其主动选择和追寻的意味更浓烈一些。无论国外还是国内,“独生活”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在《单身社会》一书中说,当今美国单身的成年人占比已超过50%,其中有3100万人独自一个人生活。而根据我国统计年鉴,在中国“一个人生活”的成年人已超过5800万。

“想做一点点看起来是实现梦想的工作,这样多年之后还会觉得自己是个有趣的人啊。”网民“图灵机”说,为此付出的代价,大概就是成了空巢青年。“在我独居的大部分时间里,确实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翻一下朋友圈,在老家的同学时不时就发些婚纱照、孩子满月照。而我自己修马桶、修水管、通下水道、换灯管,一转头还要继续做一个萌萌哒的少年。”

有意思的是,空巢青年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萌宠爱好者。“我大概就是传说中的空巢青年吧,幸好还有个它。”一位空巢青年这样理解他与宠物之间的羁绊,“在它陪伴的220天里,我看着它从孱弱的婴儿长成一个壮硕的姑娘,这个小小的生命,让独身的我学会了牵挂。”

逃不掉的个体特征,抹不掉的时代印痕

在空巢青年刚刚成为舆论热词的时候,因为同流动人口缺少保障、社会阶层板结、青年上升渠道受阻等问题相互捆绑,社会对空巢青年问题的批判色彩和悲观情绪较为集中。然而,随着观察研究的深入,对空巢青年的认知逐渐变得客观和开放。

在“北上广大学生群体比较研究”相关课题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春玲等认为,可以从3个维度去考量空巢青年的存在原因:

作为“社会中的人”——空巢青年在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利物浦出现过,在工业化的美国芝加哥和底特律出现过,甚至在今天的硅谷也依然存在着。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广大青年必然会经历从农村、中小城市、内地走向沿海大中城市或特大城市,再从大中城市或特大城市走向其周边城市的迁徙脉络。流动社会中,必然出现空巢青年。

作为“现实中的人”——现实中的当代青年,为了生存而活在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中,是造成空巢现象的主因之一。与此同时,还有另一种现实生存的选择萦绕在空巢青年周围,就是对更高生存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追求,包括居住条件和形式、与亲人关系、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生存条件等。

作为“个体化的人”——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认同自身的心理状况,以及独特的自我。这是当代青年逃不掉的个体特征,也是抹不掉的时代印痕。

显然,选择“独特的自我”与“以自我为中心”是截然不同的。在传统社会和观念中,即使是自主选择的“独生活”,如果超过一定年龄阶段,就可能被钉在“社交耻辱柱”上。似乎,一个人凭着自己的喜好选择独自生活,这在外人看来就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现代社会中,更加发达的市场经济、丰富的都市生活和开放的网络社交,让具有自主性的独居越来越有吸引力。“独生活”让人有更多的时间、空间和精力来管理和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以及实现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责任。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依据全国六大城市的青年抽样调查,恰好佐证了这一点。调查结果显示,空巢青年虽然生存压力大,但普遍生活控制感较强。多数青年对自己处理问题充满信心,并未表现出显著的焦虑、紧张、绝望、价值感缺失等问题。

从无巢、空巢到有巢

无论是此前的“蚁族”“北漂”,还是现在的空巢青年,说是一群人,不如说是生命中的一个暂时状态更确切,且中间暗含着某种进化过程。

高知、弱小、聚居的大学毕业生,被认为是“蚁族”的典型特征,需要用好多年漂泊在一线城市来换取一个梦想的小巢。而其中有一部分人,会在特定情境和心境下,自主选择成为空巢青年。从无巢、空巢到有巢的转变,是他们不断拼搏最终实现梦想的见证。

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其奋斗群像,空巢更是几代人的人生中必然经历的阶段。因为,真正建立起自己的家庭前,任何人都要经历这样的“中空”状态,在历练中积累生存技能、锻炼自理能力。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聂伟说,空巢青年并未出现严重的“空巢又空心”状态,但我们应该采取更多积极措施,为空巢青年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值得思考的是,对处在人生起航阶段,游走在“生存”与“尊严”边缘的许多青年而言,空巢应该是一种可以忍受的生存状态,但不应该成为一种让希望破灭的状态。曾有人说,当代的中国年轻人似乎总是很着急,前辈们用20年、30年甚至大半辈子实现的理想,他们却想在短时间内完成。现实的“贫困窘迫”与遥远的“荣华富贵”不断撕扯着年轻人的灵魂。

如果遭遇这种状态,空巢不失为一种自省和缓冲。正如叔本华在《关于独处》里所说,丰富而伟大的人节制交游,不远不近地欣赏着人群的火焰,既不一头扎进寒冷的孤独之中,也不被火焰灼伤。

所以,与其在空巢中顾影自怜,不如在这必经的阶段“寻找最真实的自己”,无问西东。

谢选骏指出:叔本华是个傻瓜,愚不可及。因为他虽然反宗教,却不懂得他自己过的日子,和修道生活其实相去无几。他哪里懂得,历史上的修道院运动得以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庭的瓦解,使得无家可归的单身狗们不得不抱团取暖。当然,修道院之所以成为可能,还需要一个个强有力的宗教理由,即使不是基督教这样的有神论,也是需要原始佛教那样的无神论。而无神论的宗教,迟早会走向有神论的,因为无神论只是死路一条,无法提供终极的出路。所以,后来的佛教也成为有神论的了。现在,随着“空巢青年”的涌现,宗教的兴起在中国将是莫之能御的了。

谢选骏:凍結存款就可以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出口国

《纽约时报:中国是如何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出口国的》(纽约时报 2024-12-03)報道: ​​​​​​ 仅仅二十年前,中国还几乎没有生产小汽车的能力,拥有汽车也被认为是一种新奇事物。如今,中国生产和出口的汽车比任何国家都多。 候任总统特朗普承诺对中国征收更多关税。包括美国在内的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