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3年8月4日星期五

谢选骏:前请与后清——内陆中国没有海洋文明的良心



《这场暴雨,让我们意外发现中国最有“良心”的城市》(智谷趋势 2023-08-02)报道: 


雨还在下。


截至8月1日8时,瓢泼大雨已在华北大地上连续泼了60个小时。北京11人遇难,27人失踪;河北9人遇难,6人失踪。


中国气象局预计,今天夜间北京大部分地区仍有暴雨到大暴雨。


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研判会商,认为北京洪涝灾害可能加剧,正进一步部署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这场暴雨的诡异成因,昨天文章已有详细分析。


不得不说,北方城市无论是下水道,还是河道行洪泄洪标准,较南方城市都偏低。而这次的暴雨又特别大,平心而论,北京的表现已经很好了。


但每当自己城市沦为威尼斯的时候,每当有无辜生命逝去的时候,总是有人忍不住羡慕那些不会被淹的地方,即便其中加了很多臆想的成分:


巴黎能通车行船的下水道、德国在青岛埋下的“城市良心”、还有哥本哈根这座堪称人类宜居天花板的超级海绵城市……而且在全球变暖、厄尔尼诺横行、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暴雨只会越来越频繁,那些不淹的城市也更弥足珍贵。


但如果我告诉你:德国人在青岛修的下水道,有杜撰的成分;哥本哈根完全是一份中国城市不能抄的作业呢?要知道,两年前720遭遇暴雨的郑州,恰好是海绵城市的试点城市。


这么说,地球上就没有不会被淹的城市?


有!不仅有,而且不在欧美,就在我们身边。


每当城市被淹,我们很难不感慨一句——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当时即将就任的纽约市长埃里克·亚当斯呼吁:“这不能是纽约。”


雨果在巴黎感慨“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不是没有原因的。


巴黎登上历史舞台很早,所以法国人很早就开始思考城市治理问题。而不是到了城市建成一定规模再修补。


1856年,拿破仑三世责成豪斯曼改善巴黎排污系统,随后总工程师贝尔格兰德设计并领导建设了下水道工程。1850年开始修建,前后花了一个多世纪才完工。如今巴黎下水道总长超过2000公里,比中国任何一座城市的地铁里程都长。


1892年开始,游客就能坐车参观巴黎下水道


伦敦则是疫情逼出来的。


1831年,欧洲爆发霍乱,夺去约32000名英国人的生命。1842年,大英帝国派出考察队去巴黎学习修建下水道的经验。1859年,伦敦地下排水系统改造工程正式动工,如今下水道总长也超过2000公里,与巴黎难分伯仲。


巴黎和伦敦的下水道理念,对后来的欧洲城市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欧城市普遍采用的雨水公式是根据雨水峰值(最大降水量)确定下水道的排水量,这也是德国100多年前在青岛修下水道那么宽的原因!


可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绝大多数城市最初是在苏联帮助下,开始建设下水道系统的。


苏联下水道排水量是根据莫斯科降水计算公式确定的,而且依据的是降水平均值(非极值)确定的最大排水量。


莫斯科年降水量582毫米,属于很温和的降水量。所以苏联模式采用了相对窄小的“管网式”排水系统。


所以中国城市更容易被淹是历史问题,不是城市良心问题。


而且别忘了,无论巴黎、伦敦还是莫斯科都处于温和西风带,大多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中国则处于不稳定的大陆季风气候,后者更容易出现极端暴雨。


即使没有暴雨,中国大多数城市的降水量,也远高于莫斯科年均降水量582毫米。


这意味着,中国城市沿用苏联“管网式”排水系统,一开始就注定了常常不够用。


还是要特别说明一点,青岛不淹的神话不都是德国人构筑的。当年的德租界,去过青岛的朋友都知道德租界在青岛只是很小的几个街区。


但德国的标准可能影响了青岛城市的“肌肉记忆”。即使到了新中国时期,青岛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依旧保持了极高的水准,相应的下水道系统也优于国内大多城市。


可惜不是每座城市下水道都是青岛的德国模式。考虑到国内城市已经建成一定规模,否定苏联模式容易,改造苏联模式很难。


为此我求助了土木工程的教授,教授认为:管网式并不比廊道式落后,只要设计合理、调度得当,都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许多问题并不是出在管道上,而是城市本身。随着城市的高速扩张,越来越多的硬化地面和不断被挤占的水域对城市内涝影响更大。城市硬化是关键问题,以前雨落到地上就可以渗入土里。现在水落在地上来不及排,下水管修得再粗也没用。


观点中很多已经不属于下水道的范畴,而属于海绵城市(sponge city)的范畴了。


如果说下水道是城市防雨防洪的上半场,海绵城市则是下半场。


海绵城市是一个比喻,指城市如海绵一样,降水时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而平时则可“挤”出收集的雨水来利用,是防洪防涝并兼有生态环保功能的新型城市模型。


尽管海绵城市的概念最早在北美提出,但欧洲才是成功的践行者与推广者。


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阿姆斯特丹……这些成功的海绵城市,同时也是人类宜居城市的天花板。


久而久之,海绵城市就成了理想之城的蓝本。


于是中国各地对海绵城市报以极大热情。投入巨资建设,每到雨季效果却不明显。


特别是2021年7月,作为海绵城市试点的郑州,出现严重水灾内涝,公众质疑到达顶点。


对此相关专家解释:海绵城市只能应对中小雨,无法应对特大暴雨。


海绵城市有个前提条件。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阿姆斯特丹这些城市,其实和伦敦、巴黎一样,它们同样都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西北欧,全年降水均匀,很少有暴雨。


真遇上暴雨洪水,其实西欧也是很狼狈的。下面这张图不是第三世界,而是莱茵河洪水时的德国。


另外哥本哈根市区人口62万,郑州人口1000万、北京人口超2000万,这作业怎么抄?哥本哈根的体量,搁在北京顶多就是几个小区。


中国城市更大,相应的城市治理难度也呈几何倍数增加。


所以面对更难问题的我们,可能抄了一份更简单的作业。


下水道发源于欧美,海绵城市同样兴起于欧美。但真论防洪防涝防雨防台的优等生,不是远在天边,而是在中国身边。


《唐人街探案3》将东京江户川工程(地下排水系统)作为最后一幕。这气势,巴黎看了都得跪。


我国对特大暴雨的定义是6小时内降水量达50毫米,东京下水道的承受能力为每小时50毫米。


也就是说,东京一小时内就可以排空一场“特大暴雨”的降水量。


说得更直白些,昨天北京的暴雨,东京一小时可以排空!


东京“首都圈外郭放水路”Metropolitan Area Outer Underground Discharge Channel


考虑到中国很多地方城市化进程过半,很难在地下塞一个这么大的江户川工程了。


但东京还有另一条经验——如果“首都圈外郭放水路”是“主动脉”,基础设施就是“毛细血管”。后者中国城市完全可以马上借鉴。


防止雨水在城市形成洪涝,就是要减慢雨水汇集的时间,为排水争取时间。


东京采取了“雨水流出抑制”对策,包括透水铺砖、绿色屋顶、蓄水模块、渗井、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等。


为了最大程度减缓雨水汇集!


在神田川等流域,开发建设用地必须采取措施控制600m3/ha(立方米/每公顷)的雨水,也就是要控制、调蓄或渗透60毫米的径流深。


除了东京,还有哪座城市不被淹?答案不是巴黎、哥本哈根,而是中国人熟悉的,由华人建立的新加坡。


作为城市化率达到100%的赤道岛国,新加坡经常遭受暴雨袭击。隔壁的东南亚人口第一城雅加达,因洪涝等问题,吓得印尼另选首都。


与雅加达气候和地理条件差不多的新加坡,洪水多发区从1970年代约3200公顷大幅减少到2016年30.5公顷,到如今完全没有了洪水。


除了抄欧美日作业,新加坡创造发明了ABC。


ABC全称“活跃、美丽与清洁水项目”(Active Beautiful and Clean Waters Programme),项目致力于整体性雨水管理(Holistic stormwater management),建设真正的平时作为景观,应及时作为行洪通道的水网。


洪涝监测方面,新加坡绝对有资格告诉其它地方,什么是真正的智慧城市。


新加坡国家水务署在新加坡各地安装了300多个水位传感器,有效增强了政府在暴雨和响应时间内实时监测现场情况的能力。


监控数据每五分钟更新一次,可以及时发出警报,甚至能有效辟谣。


东京不提海绵城市,但在局部地区将雨洪化整为零的微策略,正是海绵城市的核心要义之一。


新加坡也没炒作海绵城市,但城市治理理念却与海绵城市心意相通。


北大教授俞孔坚曾经在接受一次采访时表示:目前海绵城市的建设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没有跳出灰色工程的思维,把海绵城市狭隘化了,忘掉了海绵城市的核心是基于自然、利用自然的绿色途径,却往往变成了依赖工业技术灰色工程,甚至搞成了形象工程。过分依赖基于工业技术的灰色基础设施,就是常见的防洪堤坝、排水管道等人工系统,自然系统的绿地、湿地、河塘等没有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道路普遍低于绿地等,强降雨天气,地面径流就不能迅速排入自然水系。


新加坡ABC计划正是尝试将海绵城市从灰色工程变成绿色工程。


这样的治理智慧,并不专属于日本和新加坡,是古代中国就已经悟出的道理。


中国古代城市的水源也是水景,更是排水与蓄洪区域。这对只注重技术手段和工程设施来防涝排水的现代城市,无疑是一个重要启示。


中国古代庭院透水地面比例高达80%,还筑有池塘,下雨时可以蓄水,干旱时不至于缺水,这样的布局值得现代小区借鉴。我国古代园林绿地全部下凹,在雨天可充分接纳地表径流、涵蓄降水。


我国城市防洪的经验要比欧美悠久,江西赣州的福寿沟在900年前就成为典范。


更多改变正在发生。


中国最强地级市苏州,工业园规划先行,建设时先地下、后地上,留出了很大的地下综合管网空间。


这个空间里,埋着8000公里的地下管网,氮气、电信、给水、供电、混水、交通指挥信号、军用、路灯、燃气、污水、西气东输配套光缆、有线电视、雨水、蒸汽,共计14类管线相互交织,有序运行。


这也为苏州建设智慧城市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事实上,苏州确实是各大科技公司落地智慧城市和工业互联网的必争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苏州工业园是中国与新加坡深度合作的成果。


与洪水斗了上百年的百湖之市武汉,在多次看海后痛定思痛,汲取阿姆斯特丹经验,逐步建成了亚洲领先的泵站体系。


武汉用实际行动表明,我不想当威尼斯,以后别跟我提看海!


最后希望北京平安!天津平安!河北平安!


也希望不淹城市的神话里,有越来越多中国城市的身影!


参考资料:


《解决城市内涝 有好管理也不至于“看海”》长江日报


《全球暴雨洪涝,东京先把自己变成一块“海绵”》国家地理中文网


《新加坡,这个方面值得学习》地球知识局


《排水管道不能根本解决城市内涝 海绵城市应当与水共生》川观新闻


《中国城市为什么这么容易内涝》网易浪潮工作室


《不要用错误的期望毁了海绵城市》人民网


网民嚎叫:


有客西来 发表评论于 2023-08-02 22:45:49

降雨量的多少还有城市能不能把水派出去和人口有毛关系?

owya 发表评论于 2023-08-02 18:36:45

虽然都是马后炮,希望能做到亡羊补牢

henry008 发表评论于 2023-08-02 14:40:02

这水来自罗刹海,没治。


谢选骏指出:上文不懂,东京、新加坡,都在海边,只怕海啸,不怕大雨。不像郑州、北京,都在内陆,不怕海啸,就怕大雨。地理差异不是问题,问题出在土八路的脑袋,只会模仿,不会创新。更不懂得,等到全球暖化继续,所有人类都会变成落汤鸡。内陆中国为何没有海洋文明的良心?因为满洲人来自内陆,没有中国沿海地区的海洋文明传统,所以完全不能应对近代欧洲的海洋文明的挑战——后清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是大致如此。


谢选骏:“自由主义”就是“君主立宪”的灭亡



《从期待改革到呼唤革命——当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想变迁》(《民主中国》首发|2015-07-19)报道:


“民主转型与社会运动”征文


中国最近有一个新的倾向,就是革命思想的复兴。将来的历史很可能会证明,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向。这里所说的“革命”,并不是我们因深受其害而熟知的共产革命,而是摆脱共产革命所造成的奴役、压迫的民主革命。


自从1989年天安门民主运动被镇压之后,在超过20年的时间内,占主流的思想是希望通过渐进改革实现民主宪政。“告别革命”是许多人的共同看法,他们认为渐进改革才是通向自由的最现实和代价最小的路径。但是,2011年似乎是一个明显的分界线。从那时起,思想氛围开始变化,革命的呼声开始上扬,以至迅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滕彪博士提议汇编相关讨论,邀请我参与,目的就是为了反映这一新的、重要的转向,以方便关心中国前途命运的人阅读,同时也作为这个非常年代的一个记载。


在此,我将跨越30多年的历史为读者梳理这一转向的由来和意蕴。这一转向是对90年代以来的思想的一个反动,90年代的思想则是对80年代思想的一个反动,所以,我将追溯到80年代甚至更远一点。我将首先追溯当代中国独立思想、特别是自由民主思想的发祥,以及80年代人们对于如何实现民主的看法,然后进入90年代,评述渐进改革主义,最后讨论革命思想在今天的复兴。


一、


当代中国自由民主思想的出现,是从1970年代末极权主义衰落、向兼具极权主义色彩的威权主义过渡开始的。极权主义是二十世纪出现的一种新专制,它是一种全面、彻底的专制,专断权力从政治领域而深入到整个社会,不仅宰制外在行为也宰制内心思想。在思想上,它信奉、也只允许信奉一个主义,那是一种类似于宗教地位的、排他性的意识形态。那是一种一元论的(monistic)的意识形态,试图用一个理论原则来解释一切,包括终极意义、历史目的、社会现实。在政治上,它由信奉这一意识形态的政党实施一党专政,而该党通常又由一个最高领袖实施独裁领导。-一个主义、一个政党,是所有极权政体的共同特征。极权主义的第三个必备特征,就是所有国民、整个社会的政治化。国民被洗脑、动员、鼓励、强迫参加政治活动,包括被用作高层内斗的工具,人们连保持沉默、退缩到个人狭小圈子的自由都被剥夺了。[1]


具体到当代中国的极权主义,所谓“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最高领袖”是什么,是大家都再熟知不过的,我就不必说明了。至于全社会的政治化,所有曾经历或目睹过70年代末以前的种种批斗会、群众运动的人,都记忆犹新。此外,当代中国的极权统治,也像苏联等共产极权国家一样实行了国有化、计划经济。它不仅是没有效率的、对于作为常态的饥饿匮乏负责,也经由控制人的生计而控制了人的意志。


建立于1949年的当代中国极权主义,在持续了10年之久的“文革”达到顶峰,数十年中所造成的灾难和进行的迫害罄竹难书。迫害和灾祸孕育了极权统治的衰落,而作为极权统治巅峰的“文革”,是导致其衰落的尤其关键的事件,。


“文革”之所以对于导致极权主义的衰落是尤其关键的,因为它预备、造就了去毛化的力量。“文革”缘起于高层分歧和内斗。毛泽东以群众运动的方式清洗整肃其明显和想象的对手,打倒了一大批高级干部亦即所谓“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其中包括国家主席刘少奇、也包括后来主宰了中国政坛将近20年的邓小平等共产革命元勋。“祸起萧墙、殃及池鱼”,在这场整个国家被卷入的内斗中,遭受迫害的普通人远远多于党政官员。不过,正是被打倒或靠边站的那些革命元勋成为毛泽东死后去毛化运动的决定性力量。去毛化从华国锋上台后就开始了,但复出的元老、高级领导人们要求走得更远。平反毛时代的“冤假错案”,针对“两个凡是”[2]的、被称为“思想解放运动”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这些举措在全国人民面前暴露了毛泽东统治的荒谬,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强烈震撼。


然而,邓小平等复出的元老们所要求、推动的去毛化运动是有限度的。为了巩固自己重新获得的权位,以及将毛泽东的继承人华国锋排挤出局、控制最高权力,他们需要-一场去毛化运动。当他们达到目的、确立了自己的新正统地位后,便停滞不前了,守护他们在其中享有特殊权力和利益的后毛时代共产党政权成为最高考虑。作为老练的政客,他们深知自己的最大利益在于有限而不是彻底否定毛泽东,担心彻底否定会对共产政权-构成后果难测的伤害。


不过,正是在有限的去毛化的情境之下,以近30年共产统治的残暴与造成的苦难为大背景,当代中国独立思想发祥了。很长时间中,人们几乎普遍被共产党的欺骗宣传所左右。到林彪事件发生时,在极其有限的资讯下,一部分人开始对“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产生质疑,不过既没有机会表达,也不能确信质疑是否正确。当官方开始推动去毛化、纠正毛泽东时代的错误后,人们从中获得了进一步觉醒所需要的资讯,表达的机会或者说“缝隙”也来了。邓小平等元老们害怕彻底否定毛泽东而危及共产党一党专制,但是,知识分子和许多普通人——在见证、亲历了个人独裁和共产党统治所造成的灾难后——认识到毛泽东其实不是症结所在,产生了毛泽东的专制制度恰恰是症结所在,1949年以后共产党所竭力剿杀的对于自由、民主的渴望重回人们的心中。


极权主义从此无可挽回地衰落了。邓小平等强硬派一直试图将人们的思想统摄于所谓“四项基本原则”之下,曾数次发动“清除精神污染”、“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运动。但应者寥寥,“文革”及“反右”运动中那种大批判、大揭露的风光不再。共产党已经无法彻底控制人的思想,一种区别于官方意识形态的亚文化(subculture)逐步冲破障碍向前发展。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公有制的衰落(所谓“改革”其实是部分回归1949年前),专断权力失去了更多所能控制的领域。中国进入了兼具极权主义色彩的威权主义时代,或者说后极权主义时代。


在有限的空间里,以不同形式反思、批判共产专制,重新出发探讨和表达对自由民主的渴望与要求,是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独立思想的基调。要求民主的第一次明确而有影响的呼喊,来自于1978年的西单民主墙运动,虽然魏京生等运动的代表性人物没有受过较好的理论训练却表现出令人钦佩的敏锐洞察力。文学作品是读者最广泛的,一批记者、报告文学家、小说家揭露描述了共产统治下官员的专横、人性的扭曲、人的命运的怪诞悲惨,著名的作品例如刘宾雁的《人妖之间》、《第二种忠诚》,白桦的《苦恋》等。哲学家王若水、文学家周扬等试图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发现、突显马克思主义中的人道主义。政治学家严家祺不仅提出了领导职务限任制的共和制原则,还以文学的笔调介绍洛克、孟德斯鸠的分权思想,要求从非程序政治过渡到程序政治。法学界发生了一场“人治与法治”的争论,此后,“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是“专政工具”的观点也受到挑战。龚祥瑞的《比较宪法与行政法》虽然晦涩,却是一些青年学生了解西方法治和限权政府思想的启蒙读物。哲学家李泽厚通过研究思想史,得出了一个有名的判断,亦即中国近代以来一个教训就是“救亡压倒启蒙”,国家的危难、人民的饥饿痛苦,压倒对自由平等民主理想的追求和需要,压倒了对个体尊严、个人权利的注视和尊重。胡平发表了他广为人知的《论言论自由》,它迄今依然是汉语界关于言论自由的最佳作品。包遵信、金观涛等组织出版了《走向未来丛书》,介绍西方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新成就。西方学术著作开始被大量翻译出版,例如商务印书馆在累积的基础上集中推出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备受欢迎、影响了很多青年学子。


在80年代后期,“文化反思热”发生了,70余年前的“五四”精神重现。许多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对延续不断的专制主义负责、要得到民主就必须弃绝传统文化。在这个反思热中,刘晓波鼓吹摆脱正统道德束缚、解放人性;梁治平批判了中国传统中的法观念,有力地传播了法应以个人权利为本位的思想;苏晓康、远志明、谢选骏等人制作的系列电视短片《河殇》将反思热推上高潮,它认为中国文明是黄色即农耕文明、不同于孕育了民主的西方蓝色也就是海洋文明。正当“文化反思热”高潮之际天安门民主运动爆发了,它的结局将对中国知识界产生巨大震撼,特别是关于如何在中国实现民主的看法。


80年代理论界没有发生过民主转型路径问题的争论。有争论的是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时间、顺序问题,当然,这一争论并非与路径问题没有关系。当时,西方50年代至70年代流行的现代化理论开始传入,谈论现代化成为中国知识界的一种时尚。在现代化研究热中,产生了一种“民主缓行”的论调,它就是萧功秦、吴稼祥、张炳九等人鼓吹的“新权威主义”。新权威主义者们以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Huntington)对发展中国家政治秩序的研究为理论基础,推崇韩国、台湾、新加坡、香港“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模式,主张由具有现代化导向的新型专制权威推动经济改革、实现经济腾飞,然后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实行民主化。这种观点受到广泛的质疑。多数人认为经济体制改革中已经表现出来的困难和障碍需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应对,只有在民主的前提之下经济改革才有可能合理和成功。


在80年代后期一段时间曾流行“球籍论”,认为失败的社会主义试验导致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距离进一步扩大,如果不尽快进行包括政治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而奋起直追,再过几十年,中国将重现鸦片战争时的状况,由于落后而面临在这个地球上的生存危机——被开除“球籍”。文化反思热借批判传统文化、批判孔子来批判当下的专制,情绪的激昂充分体现了对专制的厌恶、对自由民主的急切渴望。


这里还想提到历史学家钱乘旦、陈意新所著的《走向现代国家之路》。它是“走向未来丛书”中的一本小册子,据我所知,也是80年代惟一一本研究现代化路径的专著。钱乘旦、陈意新归纳了三种政治现代化模式,即英国的“渐进改革之路”、法国的“人民革命之路”、德国的“民族失败之路”,并将印度、菲律宾、沙特、埃及、墨西哥等第三世界国家非别归列于“渐进改革之路”或“人民革命之路”两种模式之下,但没有进而讨论中国如何实现政治现代化,是通过“渐进改革”还是“人民革命”。




“改革还是革命”并不是80年代的争论。没有人出来说需要一场民主革命,也没有人争辩说应该告别革命、通过改革实现民主。这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于革命并没有90年代后那样多顾虑和负面看法,相反,人们对于历史上推翻专制暴政的革命普遍持正面看法。当时并没有像90年代那样反思所有的革命,无论社会革命还是政治革命,尽管社会主义试验的失败必定会导致一些人对共产革命的价值发生怀疑--。。另一方面,共产党已经开始了改革,气氛比以前大为宽松,而且经济改革迅速取得了成效,知识界总体的共识是促成进一步改革。在这种情况下,80年代最奇妙的一件事或许是,在官方主导的舆论氛围中,“革命”没有受到质疑、批判,而革命的话语却在让位于改革的话语。


靠革命起家的共产党在攫取政权后依然定位为革命党,认为自己在从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革命。在它的话语体系中,革命受到褒扬,改良遭到贬斥。凡是“革命的”都是好的、进步的,“改良”则是“保守的”、“反动的”[3]。但到了70年代末,共产党这个一贯高扬革命、贬斥改良的政党,不得不做出某些调整和改革。所以,进入80年代后,在官方一边,盛啸数十年的革命话语终于衰落,而让位于改革话语。根据已故异议人士、独立学者陈子明的统计,1977年中共十一大政治报告中“革命”出现225次,“改革”出现零次;1982年十二大政治报告71次提到“革命”,而仅有18次提到“改革”;1987年十三大政治报告中“革命”出现23次,“改革”出现175次[4]。


官方话语中的改革,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1980年,邓小平在中共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有一个著名的讲话——《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提出要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这应该是邓小平最开明的讲话了,但其真实意图所指是华国锋,为华的下台做理论、舆论造势,而非真要进行政治上的制度性变革。即便是这样一篇讲话,由于发表后不久赶上了波兰团结工会事件,要也被中宣部要求不要再做宣传。改革话语是围绕经济体制而兴起的。在80年代初,关于如何对待毛时代形成的经济体制,共产党高层分歧很大,1984年10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改革派对于保守派的重大胜利。从此,改革成为全国上下的热点话题这个决定没有涉及政治体制改革。不过,到了1987年赵紫阳在中共十三大所作的政治报告,则专门辟出一部分谈论政治体制改革。那是中共历次代表大会最开明的政治报告,但它的着眼点依然是经济体制改革,也就是,对政治体制中不适应经济改革需要的部分进行改革--,例如党政关系、中央地方关系、人事制度、社会矛盾的协调处理等。这与民主转型所要求的政治改革是两回事。


尽管如此80年代的知识界总体上比较乐观,对政治改革有一种期盼。自去毛化运动以后,官方调整了对知识分子的政策,比过去明显宽松一些。-邓小平曾数次发动的“反精神污染”、“反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似乎并没有妨碍人们对于改革的期盼,一如没有阻挡住“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蔓延。一个带来了人类罕见灾难和迫害的专制政权,当它开始改革以后,哪怕是有限的、跛足的改革,也同样能激起人们的乐观和期待。经济改革已经开始了,人们便联想到进而并非没有可能发生政治改革,虽然或许没有人能说清楚、敢说清楚到底能走多远。围绕经济体制,高层形成了改革派与保守派,人们认为改革派是开明的,由此想象他们在政治体制上也不是没有可能向前跨出一步。当时的领导人许多都曾在“文革”遭受迫害或冲击,根据陈子明的回忆,“在1980年代,人们普遍相信,觉醒后的受害者起来拆毁曾经加害于他本人的旧模式、旧体制,是有可能的”[5]。说这是人们普遍的看法也许有些夸大,但夸大得并不多。改变旧体制有多少和程度之分,我那时候是一个学生-,根据我的了解,没有人相信共产党会在短期之内放弃对权力的垄断,不少人只是希望尽快有部分政治上的开放。




一些的具体改革呼吁所要求的都是部分政治开放。曹思源在80年代以呼吁修宪而知名,他在1981年、1988年两次提出的修宪主张中,巧妙地提到了应该承认三权分立的合理性,但并没有清楚地将其作为尽快兑现的诉求。他走得最远的是要求删除宪法序言中的人名,其实也就是删除“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他特别希望宪法条文写得更细一些,从而划定政府对言论的干涉、惩戒边界,希望全国人大常委会能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共产党的政策主张需要拿到那里去讨论通过才能推行实施。另一个非常活跃的呼吁政治改革的人温元凯走得更远一些,提出了“直接选举人民议员”、执政党和其他党派“不能随意由国库支取活动经费”(“党理党费”)、“执政党要容忍其他政党(包括遵守宪法的反对党)”(“党容党派”)、“建立宪法委员会实行违宪审查”等主张。这些主张在那个年代是非常大胆的,已经超出了-有限的部分政治开放的范围。90年代以后的渐进改革主义者们鲜有提出如此系统的、直指原则性变革的要求。




有一个观点如果不提到,关于-80年代政治思想的记录,是严重残缺的。它只是一个常识性的看法,却非常重要,也不幸被经常遗忘。那就是,民主需要用实际行动去争取。“民主不是自上而下给予的,而是从下到上争取的”,当时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的方励之1986年12月4日学生集会上这样说的时候,他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80年代中后期频发的学潮,与知识界渴求变化的急切思想氛围有关,更是“民主需要争取”的思想的结果。




1989年天安门民主运动是自发性的,也就是并没有事先的战略计划。那一年4月中旬,没有人预料到会从悼念前中共温和的领导人胡耀邦开始而演变出一场规模空前的民主运动。运动的目的是希望撕开裂口、促成政治变革,而不是进行一场立即结束中共统治的革命。实现与政府对话、得到政府的合理回应,是激励运动坚持下去的重要因素之一。在5月14日与统战部长阎明复的对话中,学生的诉求除了要求改变官方视学潮为动乱的定性外,还要求进行政治改革、落实宪法规定的政治自由。运动导致了共产党高层的分裂,在温和派的努力授意下短暂地开放了部分媒体报道。假如1989年天安门民主运动真的如其参与者所愿,从转型政治学的角度看,由此在中国发生的转型则既不是完全的革命,也不是纯粹的改良,而是革命与改良的混合(可以简称“革改”)。




不幸的是,激昂的80年代是在北京城的血光中结束的。在等待它的90年代,知识界分化了,在政治上退却、转向保守。在一段跌入深渊般的沉寂之后,知识界会重新出发传播自由民主的价值,并超越80年代,然而,它的总体精神气质是保守的。







天安门民主运动的悲剧性结局、苏联东欧共产主义的崩溃以及1992年邓小平决定实行市场化改革,共同构成了90年代中国知识界重新出发、转向的大背景。1980年代最后一年北京城的呼喊与血光,给予有些人悲壮的激励,给更多人的则是沉重的打击[6]。1989年6月4日凌晨碾过北京宽阔街头的坦克,不仅粉碎了天安门民主运动,也终结了一个时代——纯朴而活跃、较少顾虑、勇于面对未来、强调政治改革的80年代。“六四”之后,人们不能公开谈论它,但它对知识界和对更广泛的领域的影响是巨大的。




同样是在1989年6月4日,在波兰,人们涌上街头庆祝团结工会在议会自由选举中出人意外的压倒性胜利,揭开了苏联东欧共产主义阵营整体性迅速崩溃的序幕。官方舆论对于东欧国家在民主建构和经济改革方面的成就讳莫如深,而对于俄罗斯、东欧国家原本就处于危机中的经济在市场化改革开始后的大幅但暂时的下滑,则着力渲染。许多人对于苏东转型的过程和成就并不了解,他们的看法总体上是相当负面、灰暗的;苏联的崩溃震撼很大,其原因后来被许多人想当然地归结于改革速度太快[7]。因而,本来是人类自由重大胜利的苏联东欧剧变,在中国留下的也是阴影,挫伤了对转型的渴望,激起的是对转型的惶恐。




“六四”镇压之后,知识界面临着一个不同的国内政治环境。统治集团清洗、整肃了内部的温和派,立法废止了宪法承诺的游行示威权利,加强了对大学的控制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反“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他们以前所未有的高调强调“稳定压倒一切”,似乎只有专制才能维持稳定、才能发展经济,如果实行民主就会乱、经济就发展不起来。在一段时间内,官方不再谈论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需要”,甚至经济体制改革也停滞了。不过,到了1992年,邓小平做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六四”之后最初的一段时间,知识界许多人都“有—种窒息感,一下子坠入没有边际的时间深渊”,“真的好像死过—次”[8]。但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他们的心情又变得轻松、乐观起来,因为“历史又在前进”了,因为向自由市场经济转型符合一个广为人知的理论——民主政治必须立足于自由市场经济之上。他们由此重新产生了对更广泛的改革的期待和联想。




在“痛定思痛”、重新活跃起来之后,知识界许多人对于自己曾置身于其中的80年代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可以说,80年代的思想是从反思共产极权、专制统治开始的,90年代的思想则是从反思80年代的知识界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天安门民主运动开始的,而且,在相当程度上,80年代更多地是反思、批判专制的年代,90年代则主要是重新思考转型路径的年代。




天安门民主运动盛大的场面和悲剧性的结局尖锐地提出了路径问题,一部分人更坚决地走上了对抗的道路,更多的人则退却了。由此,对激进主义的批判开始了,“告别革命”横空出世,渐进改革主义兴起——80年代呼吁“改革”,90年代无数人鼓吹“渐进改革”。




下面,我将简略追溯知识界的转向是如何在学理上发生的,“渐进改革主义”是如何在学理上得到论证的。限于篇幅和本文的目的,我的讲述只能着重于90年代以来知识界思想的一个侧面,但是,我相信,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到90年以来知识界思想的主线和精神特质。




90年代上半期发生的一场关于“激进与保守”的争论,是中国知识界思想转向的一个重要标志和来源。激发这一争论的是1988年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余英时在香港的题为《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的演讲。余英时在演讲中揭示了晚清以降中国思想演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现象,就是不断激进化——从主张西方政治制度,进而全盘否定中国的文化传统;从倡导政治改良到要求政治革命,到主张共产主义社会革命,最后发展到主张文化革命。余英时是最有影响的新儒家倡导者之一,他的演讲最后落在对80年代下半期比“五四”反传统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文化反思热的反思上。这篇演讲在90年代初传到大陆之后激起了热烈的反响,对激进主义的批判正式开始了。




在余英时那里,并非所有激进的都是不可取的,保守的是可取的,例如,他并不反对辛亥革命。他的观点是,“‘激进’和‘保守’应该在紧张中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在一个要求变革的时代,“激进”往往成为主导的价值,但‘保守’则对‘激进’发生一种制约作用”,“在一个要求安定的时代,‘保守’常常是思想的主调,而‘激进’则发挥着推动的作用”[9]。然而,大陆知识界经过这场“激进—保守”的讨论之后,在长期被官方舆论污名化的“保守”获得正名的同时,“激进”却被污名化了,似乎大凡“保守的”就是正确的、现实的、好的,“激进的”则是浪漫的、灾难性的。




在这一批判“激进”、转向“保守”的思潮中,李泽厚、刘再复的对话录《告别革命》1995年横空出世了。“我们所说的革命,是指以群众暴力等急剧方式推翻现有制度和现有政权的激烈行动”[10]。“我(李泽厚)赞成英国式的改良,不赞成法国式的、暴风骤雨式的大革命,这种革命方式付出的代价太沉重了”[11]。辛亥革命带给中国的是一个大烂摊子,是一大堆无序的混乱、破坏。“辛亥革命未必必要”,“戊戌变法可能成功”[12]。所以,他们要告别革命,无论推翻专制的政治革命,还是共产革命那种改造整个社会的革命。他们说,影响二十世纪中国命运的最重要的事件就是革命,对其充分反省才是最根本的反省,二十一世纪不能再革命了。。“改良比革命好”[13]。“法制、理性、渐进、建设”[14]。政治民主“远不是当今中国现实所急需”,中国未来的发展应该遵循“经济发展——个人自由——社会正义——政治民主”的逻辑顺序[15]。




李泽厚在80年代是思想界核心人物之一,到了90年代依然有影响,但并不像以前那样受欢迎。由于并不明确的原因,甚至没有人将他列为自由主义学者之列。然而,这并不影响知识界整体性地倒向保守主张渐进改良。反激进主义已成为时尚,李泽厚、刘再复的对话录也是这个已经开始的时尚中的一个插曲,著名的一个插曲。




西方学术界关于英美的自由主义传统与以法国为代表的欧陆自由主义传统的区分,是反激进主义潮流最主要的理论灵感来源。反思批判的对象则是从晚清到80年代末的所有激进主义,其中当然包括共产革命,以明确未来的目标和道路。法国的传统是理性主义的,法国革命是暴烈的,造成了历史的曲折,也是后来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源头。英国的传统是经验主义的,革命是温和的,道路是渐进改良,是通向自由的顺利、成功之路。推崇英国道路于是成为9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界思想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在许多人对英国道路的表述中有一个并非可忽略不计的矛盾。一方面,所有人都知道英国曾发生过革命,也不对英国革命持否定态度,另一方面,在概括英国道路时,却只说是“渐进改革”、“渐进改良”,似乎革命从来没有在英国发生过。实际上,英国不只发生过光荣革命。作为英国宪制开端的1215年《大宪章》就是贵族起义的结果,此后还发生过带来关键性制度变革的起义。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英国立宪政体大本大原之后,英国才没有发生过革命,只是渐进改良和演化,因为革命已经不需要了,立宪政体给了合理改革必要的政治前提和空间。但这些相反的历史事实并没有妨碍不少人视渐进改革为中国的最佳选择,认为它是我们过去在晚清的最佳转型选择,更是我们现在或未来的最佳选择[16]。




1990年代知识界的一个重大事件,是自由主义公开亮出旗帜。自由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传播当然不是到90年代才开始的。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个人权利、法治、分权、议会民主等自由主义基本政治原则都已经提出来了,不过并没有亮出自由主义的旗帜。作为启蒙的初始阶段,那时甚至较少提到自由,而更多地提到的是民主。自由、民主、法治、共和、宪政等自由政府元素在概念上不被区分,当谈到民主的时候指的可能是所有这些元素,它们彼此的复杂关系也有待探讨。1990年代以后,对这些元素的认识和阐释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17],使宪政成为一个流行词和诉求,并亮出了自由主义的旗帜、梳理了自由主义的不同传统。然而,90年代的自由主义虽然在理论知识上超越了80年代,在精神气质上却是退却、保守的。它认为自己承继、传播的是英美传统,是经验主义的、真正的自由主义。正是这一自认为找到了正宗的自由主义,为渐进主义提供了最有影响的学理论证,因为相较于其他思潮,自由主义更受信任,它被认为代表了中国政治的未来和希望。




有三个西方思想家对于90年代以来的中国自由主义特质的形成有着决定性影响。18世纪的英国政治家、思想家埃德蒙·柏克(EdmundBurke)对法国革命的批判,奠定了西方保守主义的原则。长期以来,深刻影响了法国革命者的卢梭在中国备受推崇,柏克却被污名化、不受重视。进入90年代后,在反激进主义思潮的激励下,以及随着对西方学术界关于柏克研究的接触的加深,中国学术界也重新认识、解读了柏克及其开创的保守主义。在重新解读保守主义和传播自由主义方面都很有影响的刘军宁认为,保守的柏克与自由的柏克是同一个柏克,保守主义实际上是自由主义传统的一个分支。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界限在中国因此被模糊了。深入讨论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区别已超出了这里的范围,但需要略加说明的是,柏克之被定义为思想史上的保守主义者,不是因为他否认自由的价值,而是因为他不只推崇自由的价值(他还推崇传统、宗教等),更是因为他对于变革的态度。保守主义者并不一定反对变化,保守主义的定义性特征是反对快速、剧烈的变革。哈耶克(FriedlichA.Hayek)就将保守主义定义为“反对急剧变革的态度”[18]。柏克生活在光荣革命以后的英国,担心法国革命的精神传染给英国人,强调历史的连续性,持一种演化主义的历史观,主张渐进改革的发展路径。




哈耶克将毕生的精力都用在了捍卫人类自由、反对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上。40年代,西方国家对于市场经济的前途缺乏信心,哈耶克写下了其成名作《通向奴役之路》,警告如果引入计划经济,结果将是纳粹的国家社会主义、极权主义。他继承了柏克的演化主义历史观,复兴了亚当·斯密的古典自由主义,提出了“自生秩序”(spontaneousorder)、又称“扩展秩序”(extendedorder)的概念,以批判建构理性主义(constructivisticrationalism),即试图对社会实施整体控制、根据理性原则来设计社会。所谓“自生自发秩序”并不是离开人们行为的自然秩序,它也是人的行为的结果,但却不是人类设计、强加于社会的秩序,而是人们在交流交易中所形成的规则、从社会内部逐渐演化产生的秩序。哈耶克的著作在90年代被大量引进到中国,其“自生秩序”概念风行于知识界。这一原本为了反对计划经济、极权主义的概念,在中国流行开来时计划经济已被宣布放弃,虽然仍有重要的批判、认知意义,所起的一个作用竟然是被许多人拿来反对快速的政治变革,主张逐步演化、发展的路径。




卡尔·波普(KarlPopper)批判了历史决定论即认为科学可以认识历史发展规律、预言人类未来的思想,以及与这一思想紧密相连的“整体或者说乌托邦社会工程”(holisticorutopiansocialengineering),而主张以符合人类认识逻辑的“零星社会工程”(piecemealsocialengineering)改良社会。整体或者说乌托邦工程“目的在于根据一个明确的计划或蓝图再造整个社会”,零星社会工程师总是“努力作出一些能够不断改进的小规模的调整和再调整来实现其目的”[19]。整体工程是不科学、不理性的、反民主的。科学不能研究作为整体的社会,只能研究社会的某些方面。人们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来制定改造整个社会的计划。改造整个社会将给许多人带来不便,革命者们会选择压制批评和不同意见。最终,他们极可能会形成一个新阶级,新社会的新统治阶级、新官僚贵族。零星社会工程是科学、理性、民主的。零星工程师的心态是开放的,知道自己的知识非常有限。其方法是试错的。它对治社会最严重、急迫的弊病,而不是追求最大的终极美善。零星工程不会导致权力的集中。其成败更容易评估,即使失败了,也不是大错,能容忍人们自由讨论。波普这一反极权主义、捍卫自由民主的学说,90年代在中国流传开来以后,也被用来反对快速的民主转型。结束专制、建立民主被当作了整体工程,被认为应该分解为许多细小的部分缓慢推进。




1998年被一些人界定为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亮出旗帜的一年。那年底,朱学勤在《南方周末》上发表文章宣布,经由李慎之为《顾准日记》和刘军宁所编《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所写的序言、王焱对陈寅恪的评价、围绕作家王小波生平的议论,自由主义“挤”出门缝开始了学理上的公开言说。朱学勤这样界说自由主义:“它首先是一种学理,然后是一种现实要求。它的哲学观是经验主义,与先验主义相对而立;它的历史观是试错演进理论,与各种形式的历史决定论相对而立;它的变革观是渐进主义的扩展演化,与激进主义的人为建构相对而立。它在经济上要求市场机制,与计划体制相对而立;它在政治上要求代议制民主和宪政法治,既反对个人或少数人专制,也反对多数人以‘公意’的名义实行群众专政;在伦理上它要求保障个人价值,认为各种价值化约到最后,个人不能化约,不能被牺牲为任何抽象目的的工具。”[20]




朱学勤被认为90年代以来中国自由主义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这一界说将渐进演化的变革观置于优先地位、视其为自由主义的定义性特征,从中近可以看到哈耶克、波普,远可以见到柏克,然而未必是完整解读的哈耶克、波普[21],也未必是恰当运用的柏克。




我并不打算断言我国所有的自由主义者都是渐进改革主义者或者退却到极点的演化主义者,但是,柏克的保守主义、哈耶克和波普为代表的20世纪英美自由主义,对于9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界影响的巨大,却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说90年代中国传播的自由主义是保守的自由主义,或者说是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合流的产物,大致是没有错的。




回顾西方政治思想史,自由主义曾与王权主义、保守主义相对立,积极要求改变现状,包括主张革命,是激进的。随着社会主义、极权主义的兴起,它反对人为设计改造整个社会,只赞成渐进的改良和演化,变成保守的。西方自由主义的这种转向,目的在于守卫西方社会的自由,并不是为了解决专制国家的转型问题。1990年代以来在中国传播的正是为了守护西方社会自由而发展起来的保守的自由主义。由于解读的偏差,其保守更超过了西方的保守的自由主义。




尽管9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界在传播自由民主价值上所作的贡献是显著的,对自由主义传统的界分选择、重新认识阐发丰富了对共产极权主义的缘起和荒谬性的认识,但是,所传播讲述的自由主义中保守的精神气质并不适合一个需要大变革的国度。







现在我就简略说明一下,在90年代以来的当代中国语境中,“渐进改革主义”究竟是什么意思,它的问题在哪里,并进而评述近年来在革命思想的兴起。为此,首先需要说明一下什么是民主转型。它的内容并不难理解,是一些常识性要求。民主转型包括两个阶段、两个维度,即政治自由化和政治民主化。政治自由化主要是开放言禁、党禁,关键是容忍政治反对派的存在。政治民主化指的则是自由、直接选举全国政府。




那么,中国学者所说的“渐进改革”是什么意思、它与民主转型有什么关系呢?无数的人鼓吹渐进主义,有的人有自己的理论视角和较系统的设想,有的人则没有。有较系统观点的,彼此也有差异。例如,在知名的渐进主义者中,俞可平、周天勇等官方学者与周舵、张千帆、张博树、胡星斗、季卫东等民间或偏民间的学者在论述和主张上就不一样,而且,官方学者之间、民间学者之间也各不相同。不过仍然可以厘清渐进主义的基本思路和倾向。




首先,看看渐进主义是什么或者说主张什么。从众多涉及渐进改革的作品,可以发现:第一,渐进主义主张逐步的、慢速的改革;第二,渐进主义主张先从较小的、不触动现制度大原则的问题改起,从小到大、从局部到整体碎片化地推进;第三,渐进主义假定小改革会导致大改革、开启民主转型之路,或者认为许多小改革累积起来最终会形成自由民主制度;第四,渐进主义认为只有逐步的、碎片化的改革,才能代价最小、最平稳地过渡到民主。那么,渐进主义不是什么或者说反对什么呢?第一,渐进主义既反对暴力革命,也反对快速、剧烈的整体性变革,认为这些都是激进主义;第二,除少数例外,渐进主义不要求政治自由化,也就是不要求尽快开放言禁、党禁,不认为民主转型要从自由化开始;第三,渐进主义不要求甚至反对尽快举行全国大选,认为中国还不具备举行全国大选的条件;第四,渐进主义假定或者说担心快速、剧烈的整体性变革会导致大的动荡甚至国家的分裂。




概而言之,在中国的语境下,所谓渐进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潮,即认为中国的民主转型应该从细小的改革开始,慢速地、碎片化地推进,转型的关键内容,也就是涉及整体原则的变革,特别是开放党禁、全国大选,可以也应该缓行,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平稳地、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自由民主。与刚才所说的民主转型所要求的种种政治上的开放比较一下,可以用7个字概括当代中国语境中的渐进改革主义的特点,那就是“回避要害”、“绕圈子”——民主转型所要求的重大变革被回避了。由于思维方式的扭曲,没有任何渐进改革主义者提出在近期内举行全国议会、领导人的直接选举即民主化。热情传播自由民主价值、将民主作为中国政治转型方向的人,竟然在实际上没有提出民主化的要求,这不能不令人诧异。




需要说明的是,在国外比较政治学著作中,有时也会出现“某某国家通过渐进改革转型为民主”之类的说法。但是,那些著作中所谓“渐进改革”(gradualreform)是与当代中国语境中的“渐进改革”很不相同的,须慎辨其涵义。例如,70年代西班牙的转型是由政府主导的,首先放宽了媒体控制,报纸、杂志展开了政治改革的热烈讨论,在大量沟通基础上起草的《政治改革法》获得议会通过后交付全民公决,然后开放了党禁(先开放了除共产党之外的党禁,不久后也取消了对共产党的限制),几个月之后举行了全国议会大选。转型从自由化到民主化即第一次全国大选所历经的时间不到1年7个月。它是由西班牙政府分阶段、分步骤进行的,所以,西方学者可能会说那是渐进改革。然而,再明显不过,那种“渐进改革”与当代中国语境中的“渐进改革”别如天壤(为了能区分开来,不致引起误解,我宁愿称前者为“逐步改革”)。




不论主张者们的初衷如何,当代中国话语中盛行的渐进改革主义,其实是对民主转型的性质和过程缺乏基本认识而提出的一种想当然的路径设想。就其将重大的、整体性的变革推迟到无限期的未来而言,当代中国的渐进主义,客观上不是一种关于民主转型的战略。毋宁说,它是一种在头脑中想象为以实现民主为导向、实际上乃是回避甚至反对民主转型的言说,是一种伪渐进主义。




支配着渐进主义者们的种种观念和假定,是不成立的或有疑问的。渐进主义者们很注意“策略”。他们认为,只有提出较低、不触动现制度根本原则的要求,统治集团才有可能接受,从而开启政治变革之门。然而,以统治集团是否可能接受来作为提出诉求的标准,表明他们缺乏一种动力观、不懂得民主转型的发生原理。民主转型在许多情况下,是依靠民众抗争所造成的强迫性形势发生的,而不以统治集团单方面的意愿为转移。他们回避开放党禁、全国大选之类的关键性要求,试图通过降低要求来说服或诱惑使统治集团开始改革,不仅高估了统治集团的公益心,也减轻了统治集团的压力,方便了统治集团回避任何有意义的变革,将民主转型推迟到无限期的未来。事情非常明显,如果连要求都不提出来,实现的可能性不会更高,而会更低。渐进主义者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启动政治改革,只要改革开始了,即使是微小的,也会由小到大直线向前发展,而实际上,微小的、不具有关键性意义的改革,即使开始了,也是可以停止、取消、逆转的,在世界范围内可以找到许多这样的案例。他们想当然地认为,慢速、小步向前推进才是稳健的、安全的,大步走会摔倒,实际上,一旦变革开始了,如果太慢、转型的过程太长,不确定性会更高。他们反复渲染快速、大幅变革会乱,营造了一种“转型恐惧症”,使人们没有信心、勇气面对未来,从而也使转型更不可能发生了。




渐进主义者们总是强调“渐进改革是代价最小的”,这种反复渲染传递的是不愿付代价的信息,几乎无异于在鼓吹免费午餐主义。可是,这个世界的真相是,自由不是免费的(Freedomisnotfree)。渐进主义者们认定“统治集团主动启动的改革是代价最小的”,而实际上,历史表明,主动改革的代价可能是小的,也可能是惨重的。改革者的诚意、决心和战略选择,改革的速度、节奏和改革的程度,以及制度架构的设计选择等,决定改革的成败和代价的多少。渐进主义还有一个严重的政治后果,就是导致了一种等待主义,坐等“渐进”改革的发生。




渐进改革主义从90年代开始,在中国流行了20余年。它与民主转型只有想象而非真实的联系,但这种联系正是它能流行20余年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产生和流行的原因不止来源于理论的认知,也来源于内心的怯懦。90年代以后知识界保守的自由主义所提供的复杂的理论背书,使其为许多人所深信不疑。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如果有人对它提出质疑,会被冠以在当代中国语境中已经被污名化、意味着不“现实”不“策略”的“激进”一词。鼓吹渐进主义的人如此之多,使得它的影响没有止于中国国境。流亡海外的一些异议人士也一度认同“渐进改革是最佳路径”[22]。甚至一些经常与中国学者接触的西方学者也受到了影响,认为中国是如此之大,最好是慢慢地改,快了会乱。




但是,到了2011年左右,它正式开始走向衰落。2011年前后,发生了两件对渐进改革主义思潮非常不利的事情。如果按时间顺序说,一是本人拙著《大转型:中国民主化战略研究框架》从2010年底开始在网络杂志《中国人权双周刊》连载,在互联网上流传开来。我在书中,以1970年代以来发生在世界范围内的民主转型案例研究为基础,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对于当下中国语境中渐进改革主义的批评,并提出了一种我成为称为“大转型”的替代性战略思考框架。我批评了李泽厚、刘再复的“告别革命”,解释了“非暴力革命”是革命概念在当代的发展,并介绍了“革改”即“革命+改革”的转型模式。在此之前,已有一些人对“告别革命”论非常不满,也有人对渐进主义提出了质疑,但一直没有系统的论述与之抗衡。




另一件事情是2011年早春发生在北非的“茉莉花革命”浪潮,它开始于突尼斯,席卷埃及、利比亚,波及也门叙利亚等中东国家。它的消息、进展通过不能被彻底控制的互联网及时传播到处于远东的中国,像是在进行一种实况的民主转型发生学教育,对许多人产生了强烈的震撼。有网民利用推特上一个发布匿名消息的推特账户「秘密树洞」,号召中国人也到各大城市一些特定地点聚集举行「茉莉花革命」,结果基本上什么也没有发生,只是使警察疲于奔命。那是一场“影子革命”,虽然没有成为真革命,却有力地传播了革命的观念。




此后,关于“革命”的讨论和对改良、渐进改良的批评,在推特、微博等“短平快”网络空间的讨论多了起来。莫之许是这些空间在这方面最活跃的发言人之一。2011年底,萧瀚发表了《简议“改良”与“革命”》、《论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它们是身居国内的学者近年来最早主张革命的文章。




2012年初的一个事件,清楚地表明了思想氛围有了一个大变化,一种主张革命的文化兴起了。它就是韩寒三篇博客文章——《论革命》、《说民主》、《要自由》所引发的一场罕见的热烈争论。韩寒是一位人气很旺的青年作家和评论家,他在这三篇文章中反对革命、主张渐进改良,像当年李泽厚一样断言“民主并不是当今中国所急需”,立即引来了许多人的批评,“革命——改良”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2013年,由于中共领导人王岐山向官员们推荐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研究法国革命的名著《大革命与旧制度》,该书一时有些洛阳纸贵,围绕托克维尔再次发生了“革命——改良”讨论的一个小热潮。博源基金会举办了“中国能否告别革命”的座谈会,秦晖、朱学勤、荣剑等受邀参加,从与会者的发言看,有人从过去保守的立场有所退却。




这次革命话语的复兴,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越来越多的人对改革期望的破灭。从70年代末开始,就有人盼望政治改革。80年代的共识是促成政府不仅进行经济改革,也进行政治改革。1989年北京城的呼喊仍然是寄希望于政府开始政治改革。“六四”镇压给了人们沉重的打击,但是1992年重启经济改革并且是走向市场经济,人们又恢复了乐观的情绪,开始对政治改革的联想和期盼。在排斥了革命的情况下,人们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政府改革上了,对改革的期盼不是降低了而是提升了。当胡温接掌权力的时候,人们曾对他们寄予很高的期望,希望他们站稳脚跟后会有所作为。可是,不仅政治改革没有发生,经济改革也停止了,停在一种半吊子的市场经济上,或者说权贵资本主义中。畸形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导致的社会不公、两极分化等问题越来越尖锐地表现出来。2008年以后经济的下滑加剧了人们的焦虑和不安。人们愿意给政府渐进改革的机会,但一直没有看到有实质意义的突破。现实的状况不仅是停滞,没有表现出政治改革的真诚意愿,而且对艰难弱小的公民社会的打压更加严厉。对于改革的呼吁已经太多了,改革还是没有发生。在现实面前,原本就没有给出清晰路径的、90年代以来的渐进改良主义显得越来越没有说服力。




当然,并不难理解,在这次革命话语的复兴中,知识界不会像90年代整体性倒向保守那样,整体性地倒向另一边——激进或比较激进的立场。而且,那样也未必是好事。压迫性的政治环境、自我否定勇气的不够、学术地位个人利益的考虑、认知的原因等,都会使不少人继续坚持保守、渐进改革主义的立场,特别是那些在这方面有过著述的人以及在生存上需要依赖官方学术机构的人。自由的渴望和保守的言论在他们那里还会继续纠结在一起。不过,“革命”的话语终究回归了,一种革命的文化终究在兴起了。在一个需要大变革的时代,弥漫的不再是保守的精神了。这会对未来中国的政治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呼唤革命”是指什么革命,特别是它应该是暴力的还是非暴力的。经典的革命概念指的是暴力革命。不过,革命概念在当代有一个新发展,就是将民众的大规模和平抗议击败专制建立民主也视为革命。关于暴力与非暴力,中国的异议人士中间一直有争议。随着革命话语的回归,这种争议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发生了。我是一直主张非暴力的。基于2008年以后到海外所作的民转型研究,我更加坚信应该走非暴力抗争之路。




国际著名智库“自由之家”2005年完成的一项统计研究-发现,过去30年近70个政治转型中,绝大多数依靠的是非暴力抗争。在67个人口100万以上、发生了转型的国家中,非暴力抗争起了关键性作用的达50个、多于70%;由掌权者自上至下的改革所推动的转型只有14,还有3个则是在西方民主国家的干预下开启的;反对派没有或几乎没有使用暴力的占40个,诉诸过暴力但对转型的发生没有起关键作用的有20个。




这个统计还发现,非暴力抗争对于转型起了关键作用的国家,也比通过自上至下的改革转型或反对派诉诸过暴力的国家,享有自由度更高、更稳定的民主:在14个发生过自上至下改革转型的国家中,到2005年,只有2个变成了自由国家,有8个是部分自由国家,有4个回归了不自由国家;反对派使用过暴力的20个国家中,只有4个成了自由国家,12个部分自由国家,4个回归了不自由国家。[23]




上述数据表明,经由改革实现转型是小概率事件,暴力革命则更加不现实,由于改革的局限性和暴力行为的副作用,也更少可能获得和保持充分的自由。所以,民主派既不能坐等改革的发生,也不能在当今时代梦想暴力革命,而应该诉诸非暴力抗争、追求通过天鹅绒即温和革命造成强迫性的形势开启民主转型。




那么,这样的革命是否可能呢?特别是在习近平接掌政权以后,是否可能呢?习近平不属于这个时代,他的头脑是毛时代的。他上台以来,不仅没有表现出向前走的意愿,相反,所有的迹象都表明他要往回走。在统治集团内部,他追求个人绝对独裁;对于思想、舆论和公民社会,其控制与打压是“六四”以来最严厉的。过去20多年来异议群体和维权运动所艰难找到、取得的有限空间,被挤压殆尽。在这种情况下,革命的需要更明显了,似乎也更困难了。不过,革命是否可能归根结底只能由未来的历史回答。




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提出一个更积极的问题,那就是革命如何可能?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经济正在陷入大麻烦。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经济改革和数十年高速的经济增长帮助延长了共产党的寿命,然而,这次它可能没有30多年前那样的好运气了。习近平往回走是在进行一场冒险,他很可能成为中国最后一位独裁者。改革期望在他的统治下快速破灭,这未必是坏事。当人们对中南海绝望了的时候,才更有可能回头发现并释放自己的力量。




本书文章收录的重担主要是滕彪博士所承担的。原本打算不仅收录主张革命和主张改良两方面的文章,以体现一种“激辩”的气氛。但是,鼓吹渐进改良主义的文章太多,从90年代一直到现在,人们对其中许多观点是熟悉的。多选近几年出现的倾向革命的文章,反而更能体现出“激辩”的气氛,因为读者知道另一方在哪里。关于选文标准等,请看滕彪博士撰写的编选说明。




注释:




1、这里的描述系基于胡安?林茨(JuanLinz)关于极权主义的经典解释。参见JuanLinz(2000):TotalitarianismandAuthoritarianism,PP.65-75。




2、“两个凡是”指“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它首先出自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关于“两个凡是”与毛泽东的继承人、时任中共主席的华国锋的关系,目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去毛化在华国锋当政后就已经小心、然而速度并不慢地开始了。不过,1980年底华国锋被迫辞去中央主席职务,对他的指控之一就是坚持“两个凡是”。




3、在官方的话语体系中,伯恩斯坦的改良主义是反动的,清末的立宪改良是骗局;法国革命、美国革命、辛亥革命等“资产阶级革命”有进步意义,尽管有局限性;最“伟大”、最“正确”的是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作为最“伟大”、最“正确”的革命,当然不允许反对,反对共产党、试图革它的命则是“反革命”,罪莫大焉,必须坚决镇压。这些都是是官方历史、政治教科书中的标准话语。




4、陈子明《从“改革”到“革政”——近三十年话语与思想史片论》,《领导者》总第44期(2012年2月)。




5、同上文。




6、由于时间的仓促,本文第二、第三部分有些内容直接摘自我的《大转型:中国民主化战略研究框架》(香港晨钟书局,2012年)。




7、2007年,著名的“加图研究所”(CatoInstitute)发表了经济学家奥拉?哈夫里立辛(OlehHavrylyshyn)的研究报告,总结了前苏东地区转型15年后的结果:变革快速、广泛的东欧国家要比变革较慢或只进行了有限改革的独联体国家,在经济增长、制度建构、吸引外资、贫富差距、减少贫困等方面的表现都明显要好,社会所承受的痛苦、付出的代价也更少。当时在经济转型上存在两种战略主张,一是快速的,二是渐进的。大爆炸战略主张者们认为,变革的迟缓会导致严重的寻租行为,产生对变革的抵制甚至使变革逆转。他们认为组织、制度的建构是非常重要的,但应在经济自由化之后实现。渐进主义者们担认为步子太快会导致更大的社会代价、给人们带来更大的痛苦。他们主张在自由化、私有化之前应先建立组织、制度,以保证得到最大效应。后来的历史证明大爆炸主张们的担忧和判断是正确的。独联体国家的改革速度普遍要慢一些,经济自由化程度也明显不及东欧国家。其中,白俄罗斯、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体制仍然非常类似于过去的计划经济。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贫富差距悬殊,少数寡头控制了庞大的财富。(长期以来,国内知识界以为俄罗斯的经济改革是快速、激进的,但实际上并不准确。俄罗斯的休克疗法流产了,改革速度放慢,改革也并不彻底,只实行了中等程度的经济自由化)。参见OlehHavrylyshyn:FifteenYearsofTransformationinthePost-CommunistWorld:RapidReformersOutperformedGradualists.(TheCatoInstitute.CenterforGlobalDevelopmentandProsperity.DevelopmentPolicyAnalysis.November9,2007,no.4(http://www.cato.org/pub_display.php?pub_id=8781))。




8、刘再复的一段表述体现了许多人在“64”之后的心境:“一九八九年下半年我有—种窒息感,一下子坠入没有边际的时间深渊,这种体验真是“刻骨铭心”。“经历了一次大沉重之后,反而轻松了。我真的好像死过—次,开始了第二人生。”(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第2页,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4年,第5版)。




9、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见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激荡》第1-29页。




10、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第24页。




11、同上书,第60页。




12、同上书,289页。




13、同上书,289页。




14、同上书,294页。




15、同上书,第22页。




16、李泽厚之后,以渐进改良主义的观点来审视晚清的改革和革命的人很多,例如,中山大学教授袁伟时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位。过去几十年一直受到赞颂的辛亥革命被不少人否定了,完全被污名化的预备立宪得到了肯定,甚至要求缩短预备立宪期限的立宪派也被一些人认为是激进的,未来应该从中吸取教训。这方面的文章、著述构成了“自由主义言说”的一部分,其“应用”而非其“学理”部分。




17、2011年,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高全喜出版了《立宪时刻:论<清帝逊位诏书>》,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新看法,认为《清帝逊位诏书》的颁布是使得辛亥革命成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18、讨论基础概念的、辨析基础价值的文章很多,比较有代表性、传播较广的,包括刘军宁的《共和?民主?宪政》和我的《论共和国》等。




19、哈耶克说,“严格说来,保守主义是一种正统的,或许是必要的,无疑是广泛传播的反对急剧变革的态度。”“法国革命以后的一个半世纪里,保守主义在欧洲政治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兴起之前,保守主义(在欧洲)的对立面是自由主义。”FriedlichA.Hayek:TheConstitutionofLiberty,p397(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78)。




20、朱学勤《1998:自由主义学理的言说》(《南方周末》,1998年12月25日)。




21、国内学者将哈耶克的“自生秩序”、波普的“零星工程”用于民主转型路径的思考,作为反对快速大幅变革、支持渐进改良主义的依据,其实是对他们学说的片面解读和滥用。在哈耶克那里,“自生秩序”的范围是有限制的。在波普那里,“整体社会工程”并不泛指所有重大的变革,指的只是该找试图改造整个社会的“乌托邦工程”。波普也不相信在专制政体下会发生合理的改革,认为专制政体只能通过暴力推翻。关于这方面的论述,请参见本人《大转型:中国民主化战略研究框架》108-113页。




22、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长期坚持在国内抗争,他对转型路径的看法也被弥漫的、“渐进改革是最佳道路”的观点所裹挟。他2008年被捕后在法庭上说,他所主张的是“渐进、可控、有序”的转型道路。这一表述直接来自于另一位渐进主义者周舵。




23、参见AdrianKaratnyckyandPeterAckerman:HowFreedomisWon:FromCivicStruggletoDurableDemocracy(AspecialreportofFreedomHouse,2005);


StephenZunes:WeaponsofMassDemocracy:NonviolentResistanceIstheMostPowerfulTacticAgainstOppressiveRegimes(2009)(http://is.gd/G6CMSE)。









上一个内蒙所抓外国游客看了啥?成吉思汗纪录片?下一个美国对靖国问题说“不”

相关文章

抹去十七大神秘色彩胡温借国际舆论造势

抹去十七大神秘色彩胡温借国际舆论造势

2007-02-2702:31:33


九死一生--我的“右派”历程(2)

九死一生--我的“右派”历程(2)

2007-05-0710:15:30


国保扣留维权人士刘安军暗中破坏奥运采访自由

国保扣留维权人士刘安军暗中破坏奥运采访自由

2007-06-1906:57:09


向南,再向南

向南,再向南

2007-07-1216:04:20


最新文章

曾建元:新媒體的新聞自由及其界限

国安部敦促公众参与反间谍斗争“儿子揭发老子”将卷土重来?

拜登总统呼吁立即释放被政变推翻的尼日尔总统

面对中国加强稀有金属出口管控,美国与蒙古深化稀土开采合作

哪管洪水滔天民生凋敝,习近平照旧率高官赴北戴河避暑

沈阳:公义与良善:自由民主的十字架路标(书籍连载十一)九、现代化中的“绝望”:印度教佛教与“特蕾莎修女悖论”

为救卢思位前中国法官与老挝警察打斗逾60国际组织促当局放人

《零八宪章》十周年

吴严:中国大变将进入快车道

施英:一周新闻聚焦:伟大的殉道者,永远的道义典范,纽约举行刘晓波逝世六周年纪念活动

陶业:晓波被害六周年祭

陶业:愚民,反智与权力愚化——极权主义的中国特色(十四)

周锋锁:去世六周年前夕,刘晓波纪念长椅在中央公园永久树立(中英文)

蔡楚:纪念刘晓波先生殉难六周年——CommemoratingtheSixthAnniversaryoftheMartyrdomofLiuXiaobo

胡平:伟大的殉道者,永远的道义典范—纪念刘晓波逝世六周年

刘路:刘晓波在青岛的日子

民主转型译丛

SavetheThreeChildren救救三个孩子紧急行动公开呼吁书

全球57笔会呼吁释放中国作家董郁玉

視覺藝術家協會:在線六四紀念頒獎活動(中英文)

美国总统拜登国会山骚乱一周年演讲全文(肖国珍译)

解颜:爱默生《美国学者》选译

重審建立民主制度的先決社會條件:1993年度大選的致詞

非暴力抗争在中国:一个目击者的记录

公民抗争的三大成功要素:一致、计划和纪律

民主转型与十字方针

SavetheThreeChildren救救三个孩子紧急行动公开呼吁书

全球57笔会呼吁释放中国作家董郁玉

視覺藝術家協會:在線六四紀念頒獎活動(中英文)

美国总统拜登国会山骚乱一周年演讲全文(肖国珍译)

解颜:爱默生《美国学者》选译

重審建立民主制度的先決社會條件:1993年度大選的致詞

非暴力抗争在中国:一个目击者的记录

公民抗争的三大成功要素:一致、计划和纪律

民主中国编辑部mzzguo@gmail.com

English|推特|编辑部|征文启事|友好链接|过期刊物



首页

本站首发

思想

时政

维权热线

台海和平

书籍下载

王天成:从期待改革到呼唤革命——当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想变迁

本站首发|2015-07-1910:07:00|王天成




“民主转型与社会运动”征文








中国最近有一个新的倾向,就是革命思想的复兴。将来的历史很可能会证明,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向。这里所说的“革命”,并不是我们因深受其害而熟知的共产革命,而是摆脱共产革命所造成的奴役、压迫的民主革命。




自从1989年天安门民主运动被镇压之后,在超过20年的时间内,占主流的思想是希望通过渐进改革实现民主宪政。“告别革命”是许多人的共同看法,他们认为渐进改革才是通向自由的最现实和代价最小的路径。但是,2011年似乎是一个明显的分界线。从那时起,思想氛围开始变化,革命的呼声开始上扬,以至迅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滕彪博士提议汇编相关讨论,邀请我参与,目的就是为了反映这一新的、重要的转向,以方便关心中国前途命运的人阅读,同时也作为这个非常年代的一个记载。




在此,我将跨越30多年的历史为读者梳理这一转向的由来和意蕴。这一转向是对90年代以来的思想的一个反动,90年代的思想则是对80年代思想的一个反动,所以,我将追溯到80年代甚至更远一点。我将首先追溯当代中国独立思想、特别是自由民主思想的发祥,以及80年代人们对于如何实现民主的看法,然后进入90年代,评述渐进改革主义,最后讨论革命思想在今天的复兴。







当代中国自由民主思想的出现,是从1970年代末极权主义衰落、向兼具极权主义色彩的威权主义过渡开始的。极权主义是二十世纪出现的一种新专制,它是一种全面、彻底的专制,专断权力从政治领域而深入到整个社会,不仅宰制外在行为也宰制内心思想。在思想上,它信奉、也只允许信奉一个主义,那是一种类似于宗教地位的、排他性的意识形态。那是一种一元论的(monistic)的意识形态,试图用一个理论原则来解释一切,包括终极意义、历史目的、社会现实。在政治上,它由信奉这一意识形态的政党实施一党专政,而该党通常又由一个最高领袖实施独裁领导。-一个主义、一个政党,是所有极权政体的共同特征。极权主义的第三个必备特征,就是所有国民、整个社会的政治化。国民被洗脑、动员、鼓励、强迫参加政治活动,包括被用作高层内斗的工具,人们连保持沉默、退缩到个人狭小圈子的自由都被剥夺了。[1]




具体到当代中国的极权主义,所谓“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最高领袖”是什么,是大家都再熟知不过的,我就不必说明了。至于全社会的政治化,所有曾经历或目睹过70年代末以前的种种批斗会、群众运动的人,都记忆犹新。此外,当代中国的极权统治,也像苏联等共产极权国家一样实行了国有化、计划经济。它不仅是没有效率的、对于作为常态的饥饿匮乏负责,也经由控制人的生计而控制了人的意志。




建立于1949年的当代中国极权主义,在持续了10年之久的“文革”达到顶峰,数十年中所造成的灾难和进行的迫害罄竹难书。迫害和灾祸孕育了极权统治的衰落,而作为极权统治巅峰的“文革”,是导致其衰落的尤其关键的事件,。




“文革”之所以对于导致极权主义的衰落是尤其关键的,因为它预备、造就了去毛化的力量。“文革”缘起于高层分歧和内斗。毛泽东以群众运动的方式清洗整肃其明显和想象的对手,打倒了一大批高级干部亦即所谓“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其中包括国家主席刘少奇、也包括后来主宰了中国政坛将近20年的邓小平等共产革命元勋。“祸起萧墙、殃及池鱼”,在这场整个国家被卷入的内斗中,遭受迫害的普通人远远多于党政官员。不过,正是被打倒或靠边站的那些革命元勋成为毛泽东死后去毛化运动的决定性力量。去毛化从华国锋上台后就开始了,但复出的元老、高级领导人们要求走得更远。平反毛时代的“冤假错案”,针对“两个凡是”[2]的、被称为“思想解放运动”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这些举措在全国人民面前暴露了毛泽东统治的荒谬,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强烈震撼。




然而,邓小平等复出的元老们所要求、推动的去毛化运动是有限度的。为了巩固自己重新获得的权位,以及将毛泽东的继承人华国锋排挤出局、控制最高权力,他们需要-一场去毛化运动。当他们达到目的、确立了自己的新正统地位后,便停滞不前了,守护他们在其中享有特殊权力和利益的后毛时代共产党政权成为最高考虑。作为老练的政客,他们深知自己的最大利益在于有限而不是彻底否定毛泽东,担心彻底否定会对共产政权-构成后果难测的伤害。




不过,正是在有限的去毛化的情境之下,以近30年共产统治的残暴与造成的苦难为大背景,当代中国独立思想发祥了。很长时间中,人们几乎普遍被共产党的欺骗宣传所左右。到林彪事件发生时,在极其有限的资讯下,一部分人开始对“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产生质疑,不过既没有机会表达,也不能确信质疑是否正确。当官方开始推动去毛化、纠正毛泽东时代的错误后,人们从中获得了进一步觉醒所需要的资讯,表达的机会或者说“缝隙”也来了。邓小平等元老们害怕彻底否定毛泽东而危及共产党一党专制,但是,知识分子和许多普通人——在见证、亲历了个人独裁和共产党统治所造成的灾难后——认识到毛泽东其实不是症结所在,产生了毛泽东的专制制度恰恰是症结所在,1949年以后共产党所竭力剿杀的对于自由、民主的渴望重回人们的心中。




极权主义从此无可挽回地衰落了。邓小平等强硬派一直试图将人们的思想统摄于所谓“四项基本原则”之下,曾数次发动“清除精神污染”、“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运动。但应者寥寥,“文革”及“反右”运动中那种大批判、大揭露的风光不再。共产党已经无法彻底控制人的思想,一种区别于官方意识形态的亚文化(subculture)逐步冲破障碍向前发展。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公有制的衰落(所谓“改革”其实是部分回归1949年前),专断权力失去了更多所能控制的领域。中国进入了兼具极权主义色彩的威权主义时代,或者说后极权主义时代。




在有限的空间里,以不同形式反思、批判共产专制,重新出发探讨和表达对自由民主的渴望与要求,是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独立思想的基调。要求民主的第一次明确而有影响的呼喊,来自于1978年的西单民主墙运动,虽然魏京生等运动的代表性人物没有受过较好的理论训练却表现出令人钦佩的敏锐洞察力。文学作品是读者最广泛的,一批记者、报告文学家、小说家揭露描述了共产统治下官员的专横、人性的扭曲、人的命运的怪诞悲惨,著名的作品例如刘宾雁的《人妖之间》、《第二种忠诚》,白桦的《苦恋》等。哲学家王若水、文学家周扬等试图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发现、突显马克思主义中的人道主义。政治学家严家祺不仅提出了领导职务限任制的共和制原则,还以文学的笔调介绍洛克、孟德斯鸠的分权思想,要求从非程序政治过渡到程序政治。法学界发生了一场“人治与法治”的争论,此后,“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是“专政工具”的观点也受到挑战。龚祥瑞的《比较宪法与行政法》虽然晦涩,却是一些青年学生了解西方法治和限权政府思想的启蒙读物。哲学家李泽厚通过研究思想史,得出了一个有名的判断,亦即中国近代以来一个教训就是“救亡压倒启蒙”,国家的危难、人民的饥饿痛苦,压倒对自由平等民主理想的追求和需要,压倒了对个体尊严、个人权利的注视和尊重。胡平发表了他广为人知的《论言论自由》,它迄今依然是汉语界关于言论自由的最佳作品。包遵信、金观涛等组织出版了《走向未来丛书》,介绍西方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新成就。西方学术著作开始被大量翻译出版,例如商务印书馆在累积的基础上集中推出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备受欢迎、影响了很多青年学子。




在80年代后期,“文化反思热”发生了,70余年前的“五四”精神重现。许多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对延续不断的专制主义负责、要得到民主就必须弃绝传统文化。在这个反思热中,刘晓波鼓吹摆脱正统道德束缚、解放人性;梁治平批判了中国传统中的法观念,有力地传播了法应以个人权利为本位的思想;苏晓康、远志明、谢选骏等人制作的系列电视短片《河殇》将反思热推上高潮,它认为中国文明是黄色即农耕文明、不同于孕育了民主的西方蓝色也就是海洋文明。正当“文化反思热”高潮之际天安门民主运动爆发了,它的结局将对中国知识界产生巨大震撼,特别是关于如何在中国实现民主的看法。




80年代理论界没有发生过民主转型路径问题的争论。有争论的是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时间、顺序问题,当然,这一争论并非与路径问题没有关系。当时,西方50年代至70年代流行的现代化理论开始传入,谈论现代化成为中国知识界的一种时尚。在现代化研究热中,产生了一种“民主缓行”的论调,它就是萧功秦、吴稼祥、张炳九等人鼓吹的“新权威主义”。新权威主义者们以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Huntington)对发展中国家政治秩序的研究为理论基础,推崇韩国、台湾、新加坡、香港“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模式,主张由具有现代化导向的新型专制权威推动经济改革、实现经济腾飞,然后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实行民主化。这种观点受到广泛的质疑。多数人认为经济体制改革中已经表现出来的困难和障碍需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应对,只有在民主的前提之下经济改革才有可能合理和成功。




在80年代后期一段时间曾流行“球籍论”,认为失败的社会主义试验导致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距离进一步扩大,如果不尽快进行包括政治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而奋起直追,再过几十年,中国将重现鸦片战争时的状况,由于落后而面临在这个地球上的生存危机——被开除“球籍”。文化反思热借批判传统文化、批判孔子来批判当下的专制,情绪的激昂充分体现了对专制的厌恶、对自由民主的急切渴望。




这里还想提到历史学家钱乘旦、陈意新所著的《走向现代国家之路》。它是“走向未来丛书”中的一本小册子,据我所知,也是80年代惟一一本研究现代化路径的专著。钱乘旦、陈意新归纳了三种政治现代化模式,即英国的“渐进改革之路”、法国的“人民革命之路”、德国的“民族失败之路”,并将印度、菲律宾、沙特、埃及、墨西哥等第三世界国家非别归列于“渐进改革之路”或“人民革命之路”两种模式之下,但没有进而讨论中国如何实现政治现代化,是通过“渐进改革”还是“人民革命”。




“改革还是革命”并不是80年代的争论。没有人出来说需要一场民主革命,也没有人争辩说应该告别革命、通过改革实现民主。这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于革命并没有90年代后那样多顾虑和负面看法,相反,人们对于历史上推翻专制暴政的革命普遍持正面看法。当时并没有像90年代那样反思所有的革命,无论社会革命还是政治革命,尽管社会主义试验的失败必定会导致一些人对共产革命的价值发生怀疑--。。另一方面,共产党已经开始了改革,气氛比以前大为宽松,而且经济改革迅速取得了成效,知识界总体的共识是促成进一步改革。在这种情况下,80年代最奇妙的一件事或许是,在官方主导的舆论氛围中,“革命”没有受到质疑、批判,而革命的话语却在让位于改革的话语。




靠革命起家的共产党在攫取政权后依然定位为革命党,认为自己在从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革命。在它的话语体系中,革命受到褒扬,改良遭到贬斥。凡是“革命的”都是好的、进步的,“改良”则是“保守的”、“反动的”[3]。但到了70年代末,共产党这个一贯高扬革命、贬斥改良的政党,不得不做出某些调整和改革。所以,进入80年代后,在官方一边,盛啸数十年的革命话语终于衰落,而让位于改革话语。根据已故异议人士、独立学者陈子明的统计,1977年中共十一大政治报告中“革命”出现225次,“改革”出现零次;1982年十二大政治报告71次提到“革命”,而仅有18次提到“改革”;1987年十三大政治报告中“革命”出现23次,“改革”出现175次[4]。




官方话语中的改革,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1980年,邓小平在中共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有一个著名的讲话——《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提出要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这应该是邓小平最开明的讲话了,但其真实意图所指是华国锋,为华的下台做理论、舆论造势,而非真要进行政治上的制度性变革。即便是这样一篇讲话,由于发表后不久赶上了波兰团结工会事件,要也被中宣部要求不要再做宣传。改革话语是围绕经济体制而兴起的。在80年代初,关于如何对待毛时代形成的经济体制,共产党高层分歧很大,1984年10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改革派对于保守派的重大胜利。从此,改革成为全国上下的热点话题这个决定没有涉及政治体制改革。不过,到了1987年赵紫阳在中共十三大所作的政治报告,则专门辟出一部分谈论政治体制改革。那是中共历次代表大会最开明的政治报告,但它的着眼点依然是经济体制改革,也就是,对政治体制中不适应经济改革需要的部分进行改革--,例如党政关系、中央地方关系、人事制度、社会矛盾的协调处理等。这与民主转型所要求的政治改革是两回事。




尽管如此80年代的知识界总体上比较乐观,对政治改革有一种期盼。自去毛化运动以后,官方调整了对知识分子的政策,比过去明显宽松一些。-邓小平曾数次发动的“反精神污染”、“反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似乎并没有妨碍人们对于改革的期盼,一如没有阻挡住“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蔓延。一个带来了人类罕见灾难和迫害的专制政权,当它开始改革以后,哪怕是有限的、跛足的改革,也同样能激起人们的乐观和期待。经济改革已经开始了,人们便联想到进而并非没有可能发生政治改革,虽然或许没有人能说清楚、敢说清楚到底能走多远。围绕经济体制,高层形成了改革派与保守派,人们认为改革派是开明的,由此想象他们在政治体制上也不是没有可能向前跨出一步。当时的领导人许多都曾在“文革”遭受迫害或冲击,根据陈子明的回忆,“在1980年代,人们普遍相信,觉醒后的受害者起来拆毁曾经加害于他本人的旧模式、旧体制,是有可能的”[5]。说这是人们普遍的看法也许有些夸大,但夸大得并不多。改变旧体制有多少和程度之分,我那时候是一个学生-,根据我的了解,没有人相信共产党会在短期之内放弃对权力的垄断,不少人只是希望尽快有部分政治上的开放。




一些的具体改革呼吁所要求的都是部分政治开放。曹思源在80年代以呼吁修宪而知名,他在1981年、1988年两次提出的修宪主张中,巧妙地提到了应该承认三权分立的合理性,但并没有清楚地将其作为尽快兑现的诉求。他走得最远的是要求删除宪法序言中的人名,其实也就是删除“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他特别希望宪法条文写得更细一些,从而划定政府对言论的干涉、惩戒边界,希望全国人大常委会能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共产党的政策主张需要拿到那里去讨论通过才能推行实施。另一个非常活跃的呼吁政治改革的人温元凯走得更远一些,提出了“直接选举人民议员”、执政党和其他党派“不能随意由国库支取活动经费”(“党理党费”)、“执政党要容忍其他政党(包括遵守宪法的反对党)”(“党容党派”)、“建立宪法委员会实行违宪审查”等主张。这些主张在那个年代是非常大胆的,已经超出了-有限的部分政治开放的范围。90年代以后的渐进改革主义者们鲜有提出如此系统的、直指原则性变革的要求。




有一个观点如果不提到,关于-80年代政治思想的记录,是严重残缺的。它只是一个常识性的看法,却非常重要,也不幸被经常遗忘。那就是,民主需要用实际行动去争取。“民主不是自上而下给予的,而是从下到上争取的”,当时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的方励之1986年12月4日学生集会上这样说的时候,他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80年代中后期频发的学潮,与知识界渴求变化的急切思想氛围有关,更是“民主需要争取”的思想的结果。




1989年天安门民主运动是自发性的,也就是并没有事先的战略计划。那一年4月中旬,没有人预料到会从悼念前中共温和的领导人胡耀邦开始而演变出一场规模空前的民主运动。运动的目的是希望撕开裂口、促成政治变革,而不是进行一场立即结束中共统治的革命。实现与政府对话、得到政府的合理回应,是激励运动坚持下去的重要因素之一。在5月14日与统战部长阎明复的对话中,学生的诉求除了要求改变官方视学潮为动乱的定性外,还要求进行政治改革、落实宪法规定的政治自由。运动导致了共产党高层的分裂,在温和派的努力授意下短暂地开放了部分媒体报道。假如1989年天安门民主运动真的如其参与者所愿,从转型政治学的角度看,由此在中国发生的转型则既不是完全的革命,也不是纯粹的改良,而是革命与改良的混合(可以简称“革改”)。




不幸的是,激昂的80年代是在北京城的血光中结束的。在等待它的90年代,知识界分化了,在政治上退却、转向保守。在一段跌入深渊般的沉寂之后,知识界会重新出发传播自由民主的价值,并超越80年代,然而,它的总体精神气质是保守的。







天安门民主运动的悲剧性结局、苏联东欧共产主义的崩溃以及1992年邓小平决定实行市场化改革,共同构成了90年代中国知识界重新出发、转向的大背景。1980年代最后一年北京城的呼喊与血光,给予有些人悲壮的激励,给更多人的则是沉重的打击[6]。1989年6月4日凌晨碾过北京宽阔街头的坦克,不仅粉碎了天安门民主运动,也终结了一个时代——纯朴而活跃、较少顾虑、勇于面对未来、强调政治改革的80年代。“六四”之后,人们不能公开谈论它,但它对知识界和对更广泛的领域的影响是巨大的。




同样是在1989年6月4日,在波兰,人们涌上街头庆祝团结工会在议会自由选举中出人意外的压倒性胜利,揭开了苏联东欧共产主义阵营整体性迅速崩溃的序幕。官方舆论对于东欧国家在民主建构和经济改革方面的成就讳莫如深,而对于俄罗斯、东欧国家原本就处于危机中的经济在市场化改革开始后的大幅但暂时的下滑,则着力渲染。许多人对于苏东转型的过程和成就并不了解,他们的看法总体上是相当负面、灰暗的;苏联的崩溃震撼很大,其原因后来被许多人想当然地归结于改革速度太快[7]。因而,本来是人类自由重大胜利的苏联东欧剧变,在中国留下的也是阴影,挫伤了对转型的渴望,激起的是对转型的惶恐。




“六四”镇压之后,知识界面临着一个不同的国内政治环境。统治集团清洗、整肃了内部的温和派,立法废止了宪法承诺的游行示威权利,加强了对大学的控制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反“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他们以前所未有的高调强调“稳定压倒一切”,似乎只有专制才能维持稳定、才能发展经济,如果实行民主就会乱、经济就发展不起来。在一段时间内,官方不再谈论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需要”,甚至经济体制改革也停滞了。不过,到了1992年,邓小平做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六四”之后最初的一段时间,知识界许多人都“有—种窒息感,一下子坠入没有边际的时间深渊”,“真的好像死过—次”[8]。但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他们的心情又变得轻松、乐观起来,因为“历史又在前进”了,因为向自由市场经济转型符合一个广为人知的理论——民主政治必须立足于自由市场经济之上。他们由此重新产生了对更广泛的改革的期待和联想。




在“痛定思痛”、重新活跃起来之后,知识界许多人对于自己曾置身于其中的80年代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可以说,80年代的思想是从反思共产极权、专制统治开始的,90年代的思想则是从反思80年代的知识界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天安门民主运动开始的,而且,在相当程度上,80年代更多地是反思、批判专制的年代,90年代则主要是重新思考转型路径的年代。




天安门民主运动盛大的场面和悲剧性的结局尖锐地提出了路径问题,一部分人更坚决地走上了对抗的道路,更多的人则退却了。由此,对激进主义的批判开始了,“告别革命”横空出世,渐进改革主义兴起——80年代呼吁“改革”,90年代无数人鼓吹“渐进改革”。




下面,我将简略追溯知识界的转向是如何在学理上发生的,“渐进改革主义”是如何在学理上得到论证的。限于篇幅和本文的目的,我的讲述只能着重于90年代以来知识界思想的一个侧面,但是,我相信,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到90年以来知识界思想的主线和精神特质。




90年代上半期发生的一场关于“激进与保守”的争论,是中国知识界思想转向的一个重要标志和来源。激发这一争论的是1988年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余英时在香港的题为《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的演讲。余英时在演讲中揭示了晚清以降中国思想演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现象,就是不断激进化——从主张西方政治制度,进而全盘否定中国的文化传统;从倡导政治改良到要求政治革命,到主张共产主义社会革命,最后发展到主张文化革命。余英时是最有影响的新儒家倡导者之一,他的演讲最后落在对80年代下半期比“五四”反传统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文化反思热的反思上。这篇演讲在90年代初传到大陆之后激起了热烈的反响,对激进主义的批判正式开始了。




在余英时那里,并非所有激进的都是不可取的,保守的是可取的,例如,他并不反对辛亥革命。他的观点是,“‘激进’和‘保守’应该在紧张中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在一个要求变革的时代,“激进”往往成为主导的价值,但‘保守’则对‘激进’发生一种制约作用”,“在一个要求安定的时代,‘保守’常常是思想的主调,而‘激进’则发挥着推动的作用”[9]。然而,大陆知识界经过这场“激进—保守”的讨论之后,在长期被官方舆论污名化的“保守”获得正名的同时,“激进”却被污名化了,似乎大凡“保守的”就是正确的、现实的、好的,“激进的”则是浪漫的、灾难性的。




在这一批判“激进”、转向“保守”的思潮中,李泽厚、刘再复的对话录《告别革命》1995年横空出世了。“我们所说的革命,是指以群众暴力等急剧方式推翻现有制度和现有政权的激烈行动”[10]。“我(李泽厚)赞成英国式的改良,不赞成法国式的、暴风骤雨式的大革命,这种革命方式付出的代价太沉重了”[11]。辛亥革命带给中国的是一个大烂摊子,是一大堆无序的混乱、破坏。“辛亥革命未必必要”,“戊戌变法可能成功”[12]。所以,他们要告别革命,无论推翻专制的政治革命,还是共产革命那种改造整个社会的革命。他们说,影响二十世纪中国命运的最重要的事件就是革命,对其充分反省才是最根本的反省,二十一世纪不能再革命了。。“改良比革命好”[13]。“法制、理性、渐进、建设”[14]。政治民主“远不是当今中国现实所急需”,中国未来的发展应该遵循“经济发展——个人自由——社会正义——政治民主”的逻辑顺序[15]。




李泽厚在80年代是思想界核心人物之一,到了90年代依然有影响,但并不像以前那样受欢迎。由于并不明确的原因,甚至没有人将他列为自由主义学者之列。然而,这并不影响知识界整体性地倒向保守主张渐进改良。反激进主义已成为时尚,李泽厚、刘再复的对话录也是这个已经开始的时尚中的一个插曲,著名的一个插曲。




西方学术界关于英美的自由主义传统与以法国为代表的欧陆自由主义传统的区分,是反激进主义潮流最主要的理论灵感来源。反思批判的对象则是从晚清到80年代末的所有激进主义,其中当然包括共产革命,以明确未来的目标和道路。法国的传统是理性主义的,法国革命是暴烈的,造成了历史的曲折,也是后来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源头。英国的传统是经验主义的,革命是温和的,道路是渐进改良,是通向自由的顺利、成功之路。推崇英国道路于是成为9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界思想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在许多人对英国道路的表述中有一个并非可忽略不计的矛盾。一方面,所有人都知道英国曾发生过革命,也不对英国革命持否定态度,另一方面,在概括英国道路时,却只说是“渐进改革”、“渐进改良”,似乎革命从来没有在英国发生过。实际上,英国不只发生过光荣革命。作为英国宪制开端的1215年《大宪章》就是贵族起义的结果,此后还发生过带来关键性制度变革的起义。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英国立宪政体大本大原之后,英国才没有发生过革命,只是渐进改良和演化,因为革命已经不需要了,立宪政体给了合理改革必要的政治前提和空间。但这些相反的历史事实并没有妨碍不少人视渐进改革为中国的最佳选择,认为它是我们过去在晚清的最佳转型选择,更是我们现在或未来的最佳选择[16]。




1990年代知识界的一个重大事件,是自由主义公开亮出旗帜。自由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传播当然不是到90年代才开始的。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个人权利、法治、分权、议会民主等自由主义基本政治原则都已经提出来了,不过并没有亮出自由主义的旗帜。作为启蒙的初始阶段,那时甚至较少提到自由,而更多地提到的是民主。自由、民主、法治、共和、宪政等自由政府元素在概念上不被区分,当谈到民主的时候指的可能是所有这些元素,它们彼此的复杂关系也有待探讨。1990年代以后,对这些元素的认识和阐释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17],使宪政成为一个流行词和诉求,并亮出了自由主义的旗帜、梳理了自由主义的不同传统。然而,90年代的自由主义虽然在理论知识上超越了80年代,在精神气质上却是退却、保守的。它认为自己承继、传播的是英美传统,是经验主义的、真正的自由主义。正是这一自认为找到了正宗的自由主义,为渐进主义提供了最有影响的学理论证,因为相较于其他思潮,自由主义更受信任,它被认为代表了中国政治的未来和希望。




有三个西方思想家对于90年代以来的中国自由主义特质的形成有着决定性影响。18世纪的英国政治家、思想家埃德蒙·柏克(EdmundBurke)对法国革命的批判,奠定了西方保守主义的原则。长期以来,深刻影响了法国革命者的卢梭在中国备受推崇,柏克却被污名化、不受重视。进入90年代后,在反激进主义思潮的激励下,以及随着对西方学术界关于柏克研究的接触的加深,中国学术界也重新认识、解读了柏克及其开创的保守主义。在重新解读保守主义和传播自由主义方面都很有影响的刘军宁认为,保守的柏克与自由的柏克是同一个柏克,保守主义实际上是自由主义传统的一个分支。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界限在中国因此被模糊了。深入讨论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区别已超出了这里的范围,但需要略加说明的是,柏克之被定义为思想史上的保守主义者,不是因为他否认自由的价值,而是因为他不只推崇自由的价值(他还推崇传统、宗教等),更是因为他对于变革的态度。保守主义者并不一定反对变化,保守主义的定义性特征是反对快速、剧烈的变革。哈耶克(FriedlichA.Hayek)就将保守主义定义为“反对急剧变革的态度”[18]。柏克生活在光荣革命以后的英国,担心法国革命的精神传染给英国人,强调历史的连续性,持一种演化主义的历史观,主张渐进改革的发展路径。




哈耶克将毕生的精力都用在了捍卫人类自由、反对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上。40年代,西方国家对于市场经济的前途缺乏信心,哈耶克写下了其成名作《通向奴役之路》,警告如果引入计划经济,结果将是纳粹的国家社会主义、极权主义。他继承了柏克的演化主义历史观,复兴了亚当·斯密的古典自由主义,提出了“自生秩序”(spontaneousorder)、又称“扩展秩序”(extendedorder)的概念,以批判建构理性主义(constructivisticrationalism),即试图对社会实施整体控制、根据理性原则来设计社会。所谓“自生自发秩序”并不是离开人们行为的自然秩序,它也是人的行为的结果,但却不是人类设计、强加于社会的秩序,而是人们在交流交易中所形成的规则、从社会内部逐渐演化产生的秩序。哈耶克的著作在90年代被大量引进到中国,其“自生秩序”概念风行于知识界。这一原本为了反对计划经济、极权主义的概念,在中国流行开来时计划经济已被宣布放弃,虽然仍有重要的批判、认知意义,所起的一个作用竟然是被许多人拿来反对快速的政治变革,主张逐步演化、发展的路径。




卡尔·波普(KarlPopper)批判了历史决定论即认为科学可以认识历史发展规律、预言人类未来的思想,以及与这一思想紧密相连的“整体或者说乌托邦社会工程”(holisticorutopiansocialengineering),而主张以符合人类认识逻辑的“零星社会工程”(piecemealsocialengineering)改良社会。整体或者说乌托邦工程“目的在于根据一个明确的计划或蓝图再造整个社会”,零星社会工程师总是“努力作出一些能够不断改进的小规模的调整和再调整来实现其目的”[19]。整体工程是不科学、不理性的、反民主的。科学不能研究作为整体的社会,只能研究社会的某些方面。人们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来制定改造整个社会的计划。改造整个社会将给许多人带来不便,革命者们会选择压制批评和不同意见。最终,他们极可能会形成一个新阶级,新社会的新统治阶级、新官僚贵族。零星社会工程是科学、理性、民主的。零星工程师的心态是开放的,知道自己的知识非常有限。其方法是试错的。它对治社会最严重、急迫的弊病,而不是追求最大的终极美善。零星工程不会导致权力的集中。其成败更容易评估,即使失败了,也不是大错,能容忍人们自由讨论。波普这一反极权主义、捍卫自由民主的学说,90年代在中国流传开来以后,也被用来反对快速的民主转型。结束专制、建立民主被当作了整体工程,被认为应该分解为许多细小的部分缓慢推进。




1998年被一些人界定为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亮出旗帜的一年。那年底,朱学勤在《南方周末》上发表文章宣布,经由李慎之为《顾准日记》和刘军宁所编《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所写的序言、王焱对陈寅恪的评价、围绕作家王小波生平的议论,自由主义“挤”出门缝开始了学理上的公开言说。朱学勤这样界说自由主义:“它首先是一种学理,然后是一种现实要求。它的哲学观是经验主义,与先验主义相对而立;它的历史观是试错演进理论,与各种形式的历史决定论相对而立;它的变革观是渐进主义的扩展演化,与激进主义的人为建构相对而立。它在经济上要求市场机制,与计划体制相对而立;它在政治上要求代议制民主和宪政法治,既反对个人或少数人专制,也反对多数人以‘公意’的名义实行群众专政;在伦理上它要求保障个人价值,认为各种价值化约到最后,个人不能化约,不能被牺牲为任何抽象目的的工具。”[20]




朱学勤被认为90年代以来中国自由主义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这一界说将渐进演化的变革观置于优先地位、视其为自由主义的定义性特征,从中近可以看到哈耶克、波普,远可以见到柏克,然而未必是完整解读的哈耶克、波普[21],也未必是恰当运用的柏克。




我并不打算断言我国所有的自由主义者都是渐进改革主义者或者退却到极点的演化主义者,但是,柏克的保守主义、哈耶克和波普为代表的20世纪英美自由主义,对于9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界影响的巨大,却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说90年代中国传播的自由主义是保守的自由主义,或者说是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合流的产物,大致是没有错的。




回顾西方政治思想史,自由主义曾与王权主义、保守主义相对立,积极要求改变现状,包括主张革命,是激进的。随着社会主义、极权主义的兴起,它反对人为设计改造整个社会,只赞成渐进的改良和演化,变成保守的。西方自由主义的这种转向,目的在于守卫西方社会的自由,并不是为了解决专制国家的转型问题。1990年代以来在中国传播的正是为了守护西方社会自由而发展起来的保守的自由主义。由于解读的偏差,其保守更超过了西方的保守的自由主义。




尽管9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界在传播自由民主价值上所作的贡献是显著的,对自由主义传统的界分选择、重新认识阐发丰富了对共产极权主义的缘起和荒谬性的认识,但是,所传播讲述的自由主义中保守的精神气质并不适合一个需要大变革的国度。







现在我就简略说明一下,在90年代以来的当代中国语境中,“渐进改革主义”究竟是什么意思,它的问题在哪里,并进而评述近年来在革命思想的兴起。为此,首先需要说明一下什么是民主转型。它的内容并不难理解,是一些常识性要求。民主转型包括两个阶段、两个维度,即政治自由化和政治民主化。政治自由化主要是开放言禁、党禁,关键是容忍政治反对派的存在。政治民主化指的则是自由、直接选举全国政府。




那么,中国学者所说的“渐进改革”是什么意思、它与民主转型有什么关系呢?无数的人鼓吹渐进主义,有的人有自己的理论视角和较系统的设想,有的人则没有。有较系统观点的,彼此也有差异。例如,在知名的渐进主义者中,俞可平、周天勇等官方学者与周舵、张千帆、张博树、胡星斗、季卫东等民间或偏民间的学者在论述和主张上就不一样,而且,官方学者之间、民间学者之间也各不相同。不过仍然可以厘清渐进主义的基本思路和倾向。




首先,看看渐进主义是什么或者说主张什么。从众多涉及渐进改革的作品,可以发现:第一,渐进主义主张逐步的、慢速的改革;第二,渐进主义主张先从较小的、不触动现制度大原则的问题改起,从小到大、从局部到整体碎片化地推进;第三,渐进主义假定小改革会导致大改革、开启民主转型之路,或者认为许多小改革累积起来最终会形成自由民主制度;第四,渐进主义认为只有逐步的、碎片化的改革,才能代价最小、最平稳地过渡到民主。那么,渐进主义不是什么或者说反对什么呢?第一,渐进主义既反对暴力革命,也反对快速、剧烈的整体性变革,认为这些都是激进主义;第二,除少数例外,渐进主义不要求政治自由化,也就是不要求尽快开放言禁、党禁,不认为民主转型要从自由化开始;第三,渐进主义不要求甚至反对尽快举行全国大选,认为中国还不具备举行全国大选的条件;第四,渐进主义假定或者说担心快速、剧烈的整体性变革会导致大的动荡甚至国家的分裂。




概而言之,在中国的语境下,所谓渐进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潮,即认为中国的民主转型应该从细小的改革开始,慢速地、碎片化地推进,转型的关键内容,也就是涉及整体原则的变革,特别是开放党禁、全国大选,可以也应该缓行,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平稳地、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自由民主。与刚才所说的民主转型所要求的种种政治上的开放比较一下,可以用7个字概括当代中国语境中的渐进改革主义的特点,那就是“回避要害”、“绕圈子”——民主转型所要求的重大变革被回避了。由于思维方式的扭曲,没有任何渐进改革主义者提出在近期内举行全国议会、领导人的直接选举即民主化。热情传播自由民主价值、将民主作为中国政治转型方向的人,竟然在实际上没有提出民主化的要求,这不能不令人诧异。




需要说明的是,在国外比较政治学著作中,有时也会出现“某某国家通过渐进改革转型为民主”之类的说法。但是,那些著作中所谓“渐进改革”(gradualreform)是与当代中国语境中的“渐进改革”很不相同的,须慎辨其涵义。例如,70年代西班牙的转型是由政府主导的,首先放宽了媒体控制,报纸、杂志展开了政治改革的热烈讨论,在大量沟通基础上起草的《政治改革法》获得议会通过后交付全民公决,然后开放了党禁(先开放了除共产党之外的党禁,不久后也取消了对共产党的限制),几个月之后举行了全国议会大选。转型从自由化到民主化即第一次全国大选所历经的时间不到1年7个月。它是由西班牙政府分阶段、分步骤进行的,所以,西方学者可能会说那是渐进改革。然而,再明显不过,那种“渐进改革”与当代中国语境中的“渐进改革”别如天壤(为了能区分开来,不致引起误解,我宁愿称前者为“逐步改革”)。




不论主张者们的初衷如何,当代中国话语中盛行的渐进改革主义,其实是对民主转型的性质和过程缺乏基本认识而提出的一种想当然的路径设想。就其将重大的、整体性的变革推迟到无限期的未来而言,当代中国的渐进主义,客观上不是一种关于民主转型的战略。毋宁说,它是一种在头脑中想象为以实现民主为导向、实际上乃是回避甚至反对民主转型的言说,是一种伪渐进主义。




支配着渐进主义者们的种种观念和假定,是不成立的或有疑问的。渐进主义者们很注意“策略”。他们认为,只有提出较低、不触动现制度根本原则的要求,统治集团才有可能接受,从而开启政治变革之门。然而,以统治集团是否可能接受来作为提出诉求的标准,表明他们缺乏一种动力观、不懂得民主转型的发生原理。民主转型在许多情况下,是依靠民众抗争所造成的强迫性形势发生的,而不以统治集团单方面的意愿为转移。他们回避开放党禁、全国大选之类的关键性要求,试图通过降低要求来说服或诱惑使统治集团开始改革,不仅高估了统治集团的公益心,也减轻了统治集团的压力,方便了统治集团回避任何有意义的变革,将民主转型推迟到无限期的未来。事情非常明显,如果连要求都不提出来,实现的可能性不会更高,而会更低。渐进主义者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启动政治改革,只要改革开始了,即使是微小的,也会由小到大直线向前发展,而实际上,微小的、不具有关键性意义的改革,即使开始了,也是可以停止、取消、逆转的,在世界范围内可以找到许多这样的案例。他们想当然地认为,慢速、小步向前推进才是稳健的、安全的,大步走会摔倒,实际上,一旦变革开始了,如果太慢、转型的过程太长,不确定性会更高。他们反复渲染快速、大幅变革会乱,营造了一种“转型恐惧症”,使人们没有信心、勇气面对未来,从而也使转型更不可能发生了。




渐进主义者们总是强调“渐进改革是代价最小的”,这种反复渲染传递的是不愿付代价的信息,几乎无异于在鼓吹免费午餐主义。可是,这个世界的真相是,自由不是免费的(Freedomisnotfree)。渐进主义者们认定“统治集团主动启动的改革是代价最小的”,而实际上,历史表明,主动改革的代价可能是小的,也可能是惨重的。改革者的诚意、决心和战略选择,改革的速度、节奏和改革的程度,以及制度架构的设计选择等,决定改革的成败和代价的多少。渐进主义还有一个严重的政治后果,就是导致了一种等待主义,坐等“渐进”改革的发生。




渐进改革主义从90年代开始,在中国流行了20余年。它与民主转型只有想象而非真实的联系,但这种联系正是它能流行20余年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产生和流行的原因不止来源于理论的认知,也来源于内心的怯懦。90年代以后知识界保守的自由主义所提供的复杂的理论背书,使其为许多人所深信不疑。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如果有人对它提出质疑,会被冠以在当代中国语境中已经被污名化、意味着不“现实”不“策略”的“激进”一词。鼓吹渐进主义的人如此之多,使得它的影响没有止于中国国境。流亡海外的一些异议人士也一度认同“渐进改革是最佳路径”[22]。甚至一些经常与中国学者接触的西方学者也受到了影响,认为中国是如此之大,最好是慢慢地改,快了会乱。




但是,到了2011年左右,它正式开始走向衰落。2011年前后,发生了两件对渐进改革主义思潮非常不利的事情。如果按时间顺序说,一是本人拙著《大转型:中国民主化战略研究框架》从2010年底开始在网络杂志《中国人权双周刊》连载,在互联网上流传开来。我在书中,以1970年代以来发生在世界范围内的民主转型案例研究为基础,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对于当下中国语境中渐进改革主义的批评,并提出了一种我成为称为“大转型”的替代性战略思考框架。我批评了李泽厚、刘再复的“告别革命”,解释了“非暴力革命”是革命概念在当代的发展,并介绍了“革改”即“革命+改革”的转型模式。在此之前,已有一些人对“告别革命”论非常不满,也有人对渐进主义提出了质疑,但一直没有系统的论述与之抗衡。




另一件事情是2011年早春发生在北非的“茉莉花革命”浪潮,它开始于突尼斯,席卷埃及、利比亚,波及也门叙利亚等中东国家。它的消息、进展通过不能被彻底控制的互联网及时传播到处于远东的中国,像是在进行一种实况的民主转型发生学教育,对许多人产生了强烈的震撼。有网民利用推特上一个发布匿名消息的推特账户「秘密树洞」,号召中国人也到各大城市一些特定地点聚集举行「茉莉花革命」,结果基本上什么也没有发生,只是使警察疲于奔命。那是一场“影子革命”,虽然没有成为真革命,却有力地传播了革命的观念。




此后,关于“革命”的讨论和对改良、渐进改良的批评,在推特、微博等“短平快”网络空间的讨论多了起来。莫之许是这些空间在这方面最活跃的发言人之一。2011年底,萧瀚发表了《简议“改良”与“革命”》、《论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它们是身居国内的学者近年来最早主张革命的文章。




2012年初的一个事件,清楚地表明了思想氛围有了一个大变化,一种主张革命的文化兴起了。它就是韩寒三篇博客文章——《论革命》、《说民主》、《要自由》所引发的一场罕见的热烈争论。韩寒是一位人气很旺的青年作家和评论家,他在这三篇文章中反对革命、主张渐进改良,像当年李泽厚一样断言“民主并不是当今中国所急需”,立即引来了许多人的批评,“革命——改良”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2013年,由于中共领导人王岐山向官员们推荐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研究法国革命的名著《大革命与旧制度》,该书一时有些洛阳纸贵,围绕托克维尔再次发生了“革命——改良”讨论的一个小热潮。博源基金会举办了“中国能否告别革命”的座谈会,秦晖、朱学勤、荣剑等受邀参加,从与会者的发言看,有人从过去保守的立场有所退却。




这次革命话语的复兴,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越来越多的人对改革期望的破灭。从70年代末开始,就有人盼望政治改革。80年代的共识是促成政府不仅进行经济改革,也进行政治改革。1989年北京城的呼喊仍然是寄希望于政府开始政治改革。“六四”镇压给了人们沉重的打击,但是1992年重启经济改革并且是走向市场经济,人们又恢复了乐观的情绪,开始对政治改革的联想和期盼。在排斥了革命的情况下,人们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政府改革上了,对改革的期盼不是降低了而是提升了。当胡温接掌权力的时候,人们曾对他们寄予很高的期望,希望他们站稳脚跟后会有所作为。可是,不仅政治改革没有发生,经济改革也停止了,停在一种半吊子的市场经济上,或者说权贵资本主义中。畸形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导致的社会不公、两极分化等问题越来越尖锐地表现出来。2008年以后经济的下滑加剧了人们的焦虑和不安。人们愿意给政府渐进改革的机会,但一直没有看到有实质意义的突破。现实的状况不仅是停滞,没有表现出政治改革的真诚意愿,而且对艰难弱小的公民社会的打压更加严厉。对于改革的呼吁已经太多了,改革还是没有发生。在现实面前,原本就没有给出清晰路径的、90年代以来的渐进改良主义显得越来越没有说服力。




当然,并不难理解,在这次革命话语的复兴中,知识界不会像90年代整体性倒向保守那样,整体性地倒向另一边——激进或比较激进的立场。而且,那样也未必是好事。压迫性的政治环境、自我否定勇气的不够、学术地位个人利益的考虑、认知的原因等,都会使不少人继续坚持保守、渐进改革主义的立场,特别是那些在这方面有过著述的人以及在生存上需要依赖官方学术机构的人。自由的渴望和保守的言论在他们那里还会继续纠结在一起。不过,“革命”的话语终究回归了,一种革命的文化终究在兴起了。在一个需要大变革的时代,弥漫的不再是保守的精神了。这会对未来中国的政治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呼唤革命”是指什么革命,特别是它应该是暴力的还是非暴力的。经典的革命概念指的是暴力革命。不过,革命概念在当代有一个新发展,就是将民众的大规模和平抗议击败专制建立民主也视为革命。关于暴力与非暴力,中国的异议人士中间一直有争议。随着革命话语的回归,这种争议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发生了。我是一直主张非暴力的。基于2008年以后到海外所作的民转型研究,我更加坚信应该走非暴力抗争之路。




国际著名智库“自由之家”2005年完成的一项统计研究-发现,过去30年近70个政治转型中,绝大多数依靠的是非暴力抗争。在67个人口100万以上、发生了转型的国家中,非暴力抗争起了关键性作用的达50个、多于70%;由掌权者自上至下的改革所推动的转型只有14,还有3个则是在西方民主国家的干预下开启的;反对派没有或几乎没有使用暴力的占40个,诉诸过暴力但对转型的发生没有起关键作用的有20个。




这个统计还发现,非暴力抗争对于转型起了关键作用的国家,也比通过自上至下的改革转型或反对派诉诸过暴力的国家,享有自由度更高、更稳定的民主:在14个发生过自上至下改革转型的国家中,到2005年,只有2个变成了自由国家,有8个是部分自由国家,有4个回归了不自由国家;反对派使用过暴力的20个国家中,只有4个成了自由国家,12个部分自由国家,4个回归了不自由国家。[23]




上述数据表明,经由改革实现转型是小概率事件,暴力革命则更加不现实,由于改革的局限性和暴力行为的副作用,也更少可能获得和保持充分的自由。所以,民主派既不能坐等改革的发生,也不能在当今时代梦想暴力革命,而应该诉诸非暴力抗争、追求通过天鹅绒即温和革命造成强迫性的形势开启民主转型。




那么,这样的革命是否可能呢?特别是在习近平接掌政权以后,是否可能呢?习近平不属于这个时代,他的头脑是毛时代的。他上台以来,不仅没有表现出向前走的意愿,相反,所有的迹象都表明他要往回走。在统治集团内部,他追求个人绝对独裁;对于思想、舆论和公民社会,其控制与打压是“六四”以来最严厉的。过去20多年来异议群体和维权运动所艰难找到、取得的有限空间,被挤压殆尽。在这种情况下,革命的需要更明显了,似乎也更困难了。不过,革命是否可能归根结底只能由未来的历史回答。




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提出一个更积极的问题,那就是革命如何可能?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经济正在陷入大麻烦。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经济改革和数十年高速的经济增长帮助延长了共产党的寿命,然而,这次它可能没有30多年前那样的好运气了。习近平往回走是在进行一场冒险,他很可能成为中国最后一位独裁者。改革期望在他的统治下快速破灭,这未必是坏事。当人们对中南海绝望了的时候,才更有可能回头发现并释放自己的力量。




本书文章收录的重担主要是滕彪博士所承担的。原本打算不仅收录主张革命和主张改良两方面的文章,以体现一种“激辩”的气氛。但是,鼓吹渐进改良主义的文章太多,从90年代一直到现在,人们对其中许多观点是熟悉的。多选近几年出现的倾向革命的文章,反而更能体现出“激辩”的气氛,因为读者知道另一方在哪里。关于选文标准等,请看滕彪博士撰写的编选说明。




注释:




1、这里的描述系基于胡安?林茨(JuanLinz)关于极权主义的经典解释。参见JuanLinz(2000):TotalitarianismandAuthoritarianism,PP.65-75。




2、“两个凡是”指“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它首先出自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关于“两个凡是”与毛泽东的继承人、时任中共主席的华国锋的关系,目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去毛化在华国锋当政后就已经小心、然而速度并不慢地开始了。不过,1980年底华国锋被迫辞去中央主席职务,对他的指控之一就是坚持“两个凡是”。




3、在官方的话语体系中,伯恩斯坦的改良主义是反动的,清末的立宪改良是骗局;法国革命、美国革命、辛亥革命等“资产阶级革命”有进步意义,尽管有局限性;最“伟大”、最“正确”的是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作为最“伟大”、最“正确”的革命,当然不允许反对,反对共产党、试图革它的命则是“反革命”,罪莫大焉,必须坚决镇压。这些都是是官方历史、政治教科书中的标准话语。




4、陈子明《从“改革”到“革政”——近三十年话语与思想史片论》,《领导者》总第44期(2012年2月)。




5、同上文。




6、由于时间的仓促,本文第二、第三部分有些内容直接摘自我的《大转型:中国民主化战略研究框架》(香港晨钟书局,2012年)。




7、2007年,著名的“加图研究所”(CatoInstitute)发表了经济学家奥拉?哈夫里立辛(OlehHavrylyshyn)的研究报告,总结了前苏东地区转型15年后的结果:变革快速、广泛的东欧国家要比变革较慢或只进行了有限改革的独联体国家,在经济增长、制度建构、吸引外资、贫富差距、减少贫困等方面的表现都明显要好,社会所承受的痛苦、付出的代价也更少。当时在经济转型上存在两种战略主张,一是快速的,二是渐进的。大爆炸战略主张者们认为,变革的迟缓会导致严重的寻租行为,产生对变革的抵制甚至使变革逆转。他们认为组织、制度的建构是非常重要的,但应在经济自由化之后实现。渐进主义者们担认为步子太快会导致更大的社会代价、给人们带来更大的痛苦。他们主张在自由化、私有化之前应先建立组织、制度,以保证得到最大效应。后来的历史证明大爆炸主张们的担忧和判断是正确的。独联体国家的改革速度普遍要慢一些,经济自由化程度也明显不及东欧国家。其中,白俄罗斯、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体制仍然非常类似于过去的计划经济。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贫富差距悬殊,少数寡头控制了庞大的财富。(长期以来,国内知识界以为俄罗斯的经济改革是快速、激进的,但实际上并不准确。俄罗斯的休克疗法流产了,改革速度放慢,改革也并不彻底,只实行了中等程度的经济自由化)。参见OlehHavrylyshyn:FifteenYearsofTransformationinthePost-CommunistWorld:RapidReformersOutperformedGradualists.(TheCatoInstitute.CenterforGlobalDevelopmentandProsperity.DevelopmentPolicyAnalysis.November9,2007,no.4(http://www.cato.org/pub_display.php?pub_id=8781))。




8、刘再复的一段表述体现了许多人在“64”之后的心境:“一九八九年下半年我有—种窒息感,一下子坠入没有边际的时间深渊,这种体验真是“刻骨铭心”。“经历了一次大沉重之后,反而轻松了。我真的好像死过—次,开始了第二人生。”(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第2页,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4年,第5版)。




9、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见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激荡》第1-29页。




10、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第24页。




11、同上书,第60页。




12、同上书,289页。




13、同上书,289页。




14、同上书,294页。




15、同上书,第22页。




16、李泽厚之后,以渐进改良主义的观点来审视晚清的改革和革命的人很多,例如,中山大学教授袁伟时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位。过去几十年一直受到赞颂的辛亥革命被不少人否定了,完全被污名化的预备立宪得到了肯定,甚至要求缩短预备立宪期限的立宪派也被一些人认为是激进的,未来应该从中吸取教训。这方面的文章、著述构成了“自由主义言说”的一部分,其“应用”而非其“学理”部分。




17、2011年,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高全喜出版了《立宪时刻:论<清帝逊位诏书>》,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新看法,认为《清帝逊位诏书》的颁布是使得辛亥革命成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18、讨论基础概念的、辨析基础价值的文章很多,比较有代表性、传播较广的,包括刘军宁的《共和?民主?宪政》和我的《论共和国》等。




19、哈耶克说,“严格说来,保守主义是一种正统的,或许是必要的,无疑是广泛传播的反对急剧变革的态度。”“法国革命以后的一个半世纪里,保守主义在欧洲政治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兴起之前,保守主义(在欧洲)的对立面是自由主义。”FriedlichA.Hayek:TheConstitutionofLiberty,p397(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78)。




20、朱学勤《1998:自由主义学理的言说》(《南方周末》,1998年12月25日)。




21、国内学者将哈耶克的“自生秩序”、波普的“零星工程”用于民主转型路径的思考,作为反对快速大幅变革、支持渐进改良主义的依据,其实是对他们学说的片面解读和滥用。在哈耶克那里,“自生秩序”的范围是有限制的。在波普那里,“整体社会工程”并不泛指所有重大的变革,指的只是该找试图改造整个社会的“乌托邦工程”。波普也不相信在专制政体下会发生合理的改革,认为专制政体只能通过暴力推翻。关于这方面的论述,请参见本人《大转型:中国民主化战略研究框架》108-113页。




22、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长期坚持在国内抗争,他对转型路径的看法也被弥漫的、“渐进改革是最佳道路”的观点所裹挟。他2008年被捕后在法庭上说,他所主张的是“渐进、可控、有序”的转型道路。这一表述直接来自于另一位渐进主义者周舵。




23、参见AdrianKaratnyckyandPeterAckerman:HowFreedomisWon:FromCivicStruggletoDurableDemocracy(AspecialreportofFreedomHouse,2005);


StephenZunes:WeaponsofMassDemocracy:NonviolentResistanceIstheMostPowerfulTacticAgainstOppressiveRegimes(2009)(http://is.gd/G6CMSE)。



谢选骏指出:如果说,“从期待改革到呼唤革命”就是“当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想变迁”——那么,现在的“自由主义”岂不就是清末的“君主立宪”了。可以看到,“君主立宪”转向革命,那就是满清的末日了;可以想到,“自由主义”转向了革命,那就是后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末日了。所以我十几年前的2009年就写过了《<零捌宪章>与君主立宪》,以警世人。而刘小波之死,可以视为“自由主义=立宪派”的灭亡。

谢选骏:满洲人的愚蠢不减当年



《坍塌事故背后的齐齐哈尔排球往事:被誉为女排“宝地”》(南方都市报 2023-07-24)报道:


7月23日下午,齐齐哈尔市第三十四中学的体育馆轰然坍塌,屋顶砸向正在集训的学校女排姑娘和教练。


在同学的眼中,姑娘们乐观、大方、爽朗,“打球很厉害”“是学校的骄傲”。


一名在校生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齐齐哈尔市第三十四中学是一所排球强校,平时很注重排球的培养,“训练很辛苦,强度挺大”。贡献了以胡铭媛、李盈莹为代表的排球国手的齐齐哈尔,被誉为中国女排的“宝地”,当地区县及各单位也曾多次举办排球比赛活动。


发生在这座城市的女排姑娘和教练身上的悲剧,令各方揪心。惠若琪、胡铭媛、刘晏含、李盈莹等多名女排运动员发文为事故伤者祈福,向遇难者致哀。24日晚间,中国排球超级联赛通过官方微博表达哀思,账号头像已变成黑白色。


女排姑娘是“学校的骄傲”


发生在7月23日的体育馆坍塌事故,带走了齐齐哈尔市第三十四中学(以下简称“三十四中”)女排队伍11条生命。


“她平时沉默寡言,但在排球方面真的很优秀。”在此次事故中遇难的小林,是三十四中的女排队员。小林的同班同学告诉南都记者,小林在23日晚被发现并搜救出,后经救治无效不幸离世。


根据官方通报,23日下午,三十四中女排2名教练和17名队员在体育馆内集训。14时56分,齐齐哈尔市消防救援支队接到体育馆屋顶坍塌报警,接警后救援队伍快速到达事故现场,已有4名队员自行脱险,其余15人被困。


被埋人员位置不确定、搜救时持续下雨以及温度较低,是救援人员面临的主要挑战。


“楼顶整体塌了下来,楼顶底部是一个钢结构框架,再加上楼板的厚度,导致人员被埋三四米深。”24日晚,带队参与救援的齐齐哈尔蓝天救援队胡队长告诉南都记者,被埋人员不太集中,位置比较分散。


经过19个小时的搜救,截至24日10时,15名被困人员全部找到。当中有4人无生命危险,6人经抢救无效死亡,另外5人现场已无生命体征。当地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也尽全力组织了施救,但仍然没有挽回他们的生命”。


三十四中拥有一支有光荣历史的排球队。


小林的同学介绍,三十四中是一所排球强校,平时很注重排球训练,队员们通常是上午上课、下午训练,假期期间则是训练一整天,小林所在排球队中的成员全是初中生。


“那是学校的骄傲。”同学们如是形容。


“我几乎天天都能看见她们训练。”该校一名初三学生向南都记者介绍,排球队的训练很辛苦,强度挺大。她还说,队里的姑娘们都很乐观,“每次见面都是笑嘻嘻的,人也很好,我认识的几个女孩都是那种很大方爽朗的,打球也很厉害”。


另一名在校生向南都记者提及,学校有面向普通学生开设的排球“综合实践课程”,由这群排球队员们负责授课,“她们都很耐心、负责、有活力,队员间的关系也很不错”。


就在事故发生前一天,三十四中专门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祝贺该校女子排球队再创佳绩——在黑龙江省第十八届学生运动会的赛场上一展风采,经过激烈的苦战和顽强的拼搏拿下亚军。


学校女排刚在省级比赛获得亚军。


这篇题为《叩响青春 点燃激情》的图文纪实介绍称,这次运动会是学生比赛中规格最高、参赛人数最多的比赛,队员们在主教练高嵩的带领下,代表齐齐哈尔市参赛,“面对强劲的老对手伊春队,队员们敢打敢拼,虽然未能成功战胜对手,但是她们用顽强不屈的精彩表现书写了最动人的青春,用实力和汗水完美展现了排球精神的魅力……”


体育馆被珍珠岩压垮


齐齐哈尔三十四中女排屡创佳绩。


2021年10月27日,黑龙江省中学生排球锦标赛落下帷幕,来自齐齐哈尔、哈尔滨、七台河等地的36支队伍进行了为期8天的激烈角逐,齐齐哈尔市第三十四中学女排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2019年,该校女排在黑龙江省中学生排球锦标赛中获得冠军。


该校一名在校生向南都记者介绍,那座坍塌的体育馆,平时只对排球训练开放,其他同学基本不让进。对这座有些陌生的场馆,她的印象是“外墙比较破旧”。


小林的同学也告诉南都记者,学校的体育馆平时只供球队使用。她曾经去过体育馆,里面很空荡。那时的她怎么也想不到体育馆会坍塌。


今年暑假期间,齐齐哈尔市龙沙区永安小学的排球队也曾到此训练。


从这支小学校队的训练视频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场馆的地板较新,但墙皮有多处破损脱落,天花板上有桁架加固。事发后,该校教练回复关心此事的网友说,自己带的这批孩子刚到辽宁盘锦参加小学生排球比赛,所以没有遇险。


据了解,永安小学女子排球队成立多年,一直与三十四中是排球“一条龙”学校,每年都会挑选培养适合排球运动的孩子。近日,作为全市唯一一个小学女子排球队,永安小学女子排球队正在抓紧时间集训,因为她们即将代表齐齐哈尔市出征全国小学生排球锦标赛。


事故发生次日,一位知情人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自己的朋友是当地另一所学校的排球队员,事发当天也在三十四中的体育馆训练。不过因为近期天气潮湿导致了过敏,她的朋友便请假提前回家,“到家不到半小时,体育馆就发生了坍塌”。


在那之后,她的朋友一直很低落,哭了一晚上。第二天看到持续更新的消息,也忍不住落泪。


“明明昨天还在互相开玩笑,今天就发生这样的事情,让她感到后怕。”


目前,事故原因已初步查明,与体育馆毗邻的教学综合楼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违规将珍珠岩堆置体育馆屋顶。受降雨影响,珍珠岩浸水增重,导致屋顶荷载增大、引发坍塌。公安机关已对教学综合楼施工单位相关责任人立案侦查,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在7月24日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齐齐哈尔市委书记、市长沈宏宇表示,这起坍塌事故,是齐齐哈尔近年来最为严重的安全事故。在这起事故中,暴露出安全隐患排查不到位、安全监管不到位、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黑龙江省政府已经成立联合调查组,将对该起事故进行全面深入调查,尽快查明原因,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绝不姑息。


走出多名女排国手


齐齐哈尔素有“冰球之城”之称,实际上,其排球领域的实力亦不容小觑。这里被誉为中国女排的“宝地”。


在中国排坛素有“小胡飞刀”之称的胡铭媛,正是出自三十四中女排队伍。


胡铭媛于2010年入选辽宁队,从此走上了专业排球运动之路。2018世界女排国家联赛对战巴西队的铜牌赛中,胡铭媛进攻成功率高达80%以上。


赛后,胡铭媛获得巴西主教练吉马良斯的称赞:“她让我们吃尽了苦头!”此后,胡铭媛入选中国女排,并入选2022女排亚洲杯最佳阵容。


被郎平称为“秘密武器”的李盈莹,同样来自齐齐哈尔。


在2018年女排世锦赛中,李盈莹一战成名。赛场上,她曾发挥出色,强攻制胜,最终帮助女排逆转了对手,赢下比赛。


据了解,李盈莹自幼在齐齐哈尔中小学校园排球青训体系接受排球训练。9岁时她被天津女排主帅王宝泉相中,进入天津女排青训体系受训,作为左手球员,在主攻位置上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多次入选国家少年女排和国家青年女排,在世少赛和世青赛上均有不俗表现。2017-2018赛季中国女排超级联赛,李盈莹从天津女排青年队升入一队参赛。


今年7月17日,中国排球超级联赛官方微博发布2023年世界女排联赛最佳阵容,中国女排三人入围,李盈莹为最佳主攻。


齐齐哈尔的排球氛围浓厚,从当地区县及各单位多次组织排球比赛可见一斑。


今年6月3日,龙江县直机关工委举办了为期三天半的职工排球赛,共有24支代表队、200多名机关干部参与比赛。2022年9月6日,齐齐哈尔市税务系统职工排球联赛第三赛区比赛在讷河市举行,共有讷河、富裕、甘南、梅里斯4支代表队参加比赛。2021年10月21日,讷河市在文化广场举办全民健身排球赛,比赛为期两天,吸引了16支代表队100多名选手参赛。2020年10月24日,讷河市中学生排球比赛举行,共有来自全市各校的36支男女代表队、280多名选手参与角逐。


发生在女排姑娘和教练身上的悲剧,更加令人揪心。


7月23日晚,胡铭媛发微博表示:“事情发生在母校更加心痛,希望大家都平安,尽快都能被救出。”


前中国女排主攻手、2019年女排世界杯赛冠军成员刘晏含连夜录制视频表达关切:“我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就心头一紧……期待所有人一定要平安。”


24日中午,女排奥运冠军惠若琪发文悼念:“太难过了,这些孩子还参加了松原站的比赛,有几个人还入选了最佳阵容。希望另一个世界也有你们热爱的排球相伴。”


同日晚间,中国排球超级联赛通过官方微博表达哀思:“中国排球超级联赛所有俱乐部及球员、教练员、工作人员,向齐齐哈尔三十四中体育馆坍塌事故中罹难的球员、教练致哀。”


南都记者注意到,其账号头像已变成黑白色。


齐齐哈尔不少市民自发前往三十四中校门前献花悼念罹难的姑娘和教练们。学校附近一位花店店主告诉南都记者,从24日中午至晚间,她的店已有百余单悼念花束的订单。


“(订花的人)全国各地的都有,他们要求附上卡片,送去三十四中。”



谢选骏指出:齐齐哈尔是满洲人的聚集地,连名字都没有汉化,现在满洲人虽然不那么多了,但是遗风犹在,愚蠢不减满洲人当年。由此可见,中国落到了这帮蠢货手里,不得不贫病交加,直到如今还是漏洞百出……满洲人的愚蠢依然不减当年。共产党假装改革开放,但是清宫戏火爆却露了尾巴,结果飞流直下三千尺,语不惊人死不休。满洲人妄自尊大,实属心虚。


2023年8月3日星期四

谢选骏:大丈夫能屈能伸为何沦为大乌龟能屈能伸


《怎么才能做到能屈能伸?能屈能伸会有什么好处?知乎 2021-01-10》报道:


看到这个问题,很自然地想到了乌龟,它算得上是能屈能伸的一个代表。因为能屈,所以在遭遇进攻时,乌龟能有效保护自己;因为能伸,所以在需要进食时,乌龟能快速觅得食物。这主要得益于乌龟拥有一个坚固的龟壳。而且乌龟还具有极强的忍耐力,在天气寒冷时,它可以快速进入冬眠状态。因此,可以认为乌龟是一个十分典型的风险规避型的生物,既懂得趋利避害,又善于抓住机会,而且还擅长厚积薄发。或许正因为如此,乌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与较长的生命周期。与乌龟不同,人类既没有龟壳保护,又不能适时冬眠,所以更加需要懂得能屈能伸!真正读懂乌龟,人生应该更加精彩!


动物界中的刺猬可以算得上是弹性处事的智者,它以一种柔软的方式保全着自己。顺境时,它会昂起自己尖尖的脑袋,竖起满身尖刺,向目标发起最猛烈的冲锋;逆境时,它会缩回脑袋,蜷缩成球,暗暗观察,让敌人无从下手,在等待中积蓄力量。就这样,它一次次的保全了自己,还实现了目标。


做人同样不能太刚硬,尤其是在人生低潮、逆境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控制情绪,暗自修行,厚积薄发,等待时机一鸣惊人。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只要抓住它,你不仅能收复失地,更有可能成就新的高度。


人生就像是登山,有人攀爬而上,有人拾级而上,也有人乘坐缆车......不论脚下的道路如何,都需要我们暗自修行,积蓄力量,找准时机勇攀新高。


能屈能伸其实能做到,就是看你到那个时候想不想去做,好处的话得看自己如何衡量,自己认为有好处那就是有好处的。


网文《大丈夫能屈能伸》报道:


大丈夫能屈能伸是一句经典名句,指人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大干一番。出自《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示例

1、这就叫大丈夫~。 ——冯德英《苦菜花》第三章

2、柳青《创业史》:“那些为了事业能屈能伸,能忍能让的人,才是最坚强的人。

3.[例]企鹅在上岸前,总是先扎入海中.潜得越深,海水产生的浮力越大.企鹅依靠这种浮力上岸.

所以 能屈能伸 又指先蓄势,后迅猛发展.

4.尺蠖是一种蛾的幼虫,样子有点像蚕,脚生在头部和尾部.行动时要将长在尾部的脚,移到了齐近头部的脚,在头部的脚,再向前移去,如此反复。所以它前行,就是不断弯成弓形再放直。

5、韩信受胯下之辱,日后做成将军,更是说明了大丈夫只有能屈能伸,才能做成大事。

6、越王勾践为了重振国业,20年卧薪尝胆,亦是能屈能伸。

7.姜溪边垂钓得遇文王奠定周朝八百年基业;诸葛亮高卧隆中,后帮助刘备建立蜀国;韩信忍辱钻胯,成为兴汉名将;司马迁甘受腐刑,终于完成《史记》流传千古……这些都是历史上名人“屈”与“伸”的成功范例。

8.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屈腰而挂印辞官,虽然给后人留下不少诗词,但他胸中治国安民的才华却失去施展的机会。同样是清官,郑板桥却采取忍让策略,智斗贪官,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这是“屈”与“伸”留给后人的思考。

总括

“识时务者为俊杰,大丈夫能屈能伸”,这是一条千古锤炼而锻造陈酿的古训,多少风云人物、英雄豪杰都因能屈能伸而叱咤风云,所向披靡。立大志者,需以“屈”处世;成大业者,需靠“伸”显才。“屈”是遇锋芒时的避让,退一步海阔天空。“伸”是看时机而动,英雄视时机而动 


大丈夫能屈能伸就是说明男人遇事能够挺胸抬头同样也可以放低身段,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成就一番事业。而很多人都是只能听动听的话,但是只要遇到不同的意见就不满意,这如同可以接受表扬不能接受批评是一样的道理,这就说明这个人的心胸是狭隘的,俗话说宰相肚子能撑船,只有凡事都能吞咽下去……


谢选骏指出:人说“大丈夫能屈能伸”,我看“大乌龟能屈能伸”——为何古代人的“大丈夫,能屈能伸”,变成了现代人的“大乌龟能屈能伸”?这是因为,西方的海盗文化进入了中国的乡土社会。

谢选骏:中美竞争全球政府



《美南方司令部司令:中国都逼到我们眼皮底下来了!》(自由亚洲 2023-07-25)报道:


美国南方司令部司令劳拉·理查德森(Laura Richardson)将军近日在接受美国《新闻周刊》独家专访时称,中国的影响力已经逼到美国眼皮底下来了。


她分析说,中国不断在努力靠近美国门槛的“红色地带”,亦即中国在加勒比地区、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她说,“他们距离我们的本土只有20码,在进攻区内。”她将这种情况与印太地区的情况作比较,说这种情况就像美国印太司令部的第一岛链一样,中国的所有国家权力工具都具备了:外交、信息、军事和经济。


但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对外表示,中国在该地区的合作只是为了共同利益,而不是战略游戏的一部分,也不针对任何一方。


理查德森将军还专门提到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她说,南方司令部所辖区域31个国家中超过一半都参与了这个倡议;而美国正在与中国投标竞争该地区的一波波基础设施项目。她强调,美国是美洲的一部分,这非常重要,本地区的合作伙伴更愿意与美国合作,美国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出现。


网民嚎叫:

南海青莲 发表评论于 2023-07-26 17:32:44

真奇怪,米国不是对中国天天抵近侦察吗?


谢选骏指出:看来中美正在竞争全球政府,无论输赢,结论如一。


《中美对决!李尚福高调结盟 美国6大司令部展开行动》(Newtalk 2023-07-26)报道:


李尚福最近在北京会见巴基斯坦空军参谋长巴伯尔。李尚福向巴伯尔表示,双方要保持高水平合作,要利用好“雄鹰”系列联训平台。


由于美国政府对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进行制裁并拒绝撤消,美国与中国的军方一直无法进行正式对话,6 月初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明明中美防长都有到现场,但李尚福却拒绝与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举行双边会谈,让两国军事上一直处于对立。


最近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访中,李尚福亲自接见。当日白宫发言人却表示,基辛格仅代表他个人,不代表美国政府,美国防长奥斯汀可以去跟李尚福谈。不过中国没有任何回应。在此事已过去数日后,李尚福近期又一次高调露面。


根据陆媒专栏《千里客》今(26)日的报导,李尚福最近在北京会见巴基斯坦空军参谋长巴伯尔。李尚福向巴伯尔表示,双方要保持高水平合作,要利用好“雄鹰”系列联训平台。中国向来称巴基斯坦是铁杆兄弟,常用“巴铁”这词来形容两国关係。


《千里客》指出,在中美关系紧张之际,巴基斯坦军方派人过来,代表巴基斯坦将联合中国,与美国抗衡。李尚福的话,算是给巴基斯坦明确的答覆。


美军同样有所动作,美军 6 大司令部近期才结束了“机动卫士 23”军演。此军演由美国、英国、加拿大、澳洲、纽西兰、日本与法国共同参与,范围广达 7,800 平方公里。演习内容主要是测验长距离飞行、运输与快速投射任务等能力。


美国官宣这件事时,还表示他们的目的是,证明美军实力。美国要证明,美国可在全球范围内同步开展联合行动,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交战。


美军的 F-35 战斗机、B-52 轰炸机和法国的飙风战斗机、英国的 A330 MRTT 加油机参与“机动卫士”演习。美军近期才结束了“机动卫士 23”军演。


网民嚎叫:


退齋 发表评论于 2023-07-26 09:36:58马年生 发表评论于 2023-07-26 09:28:55

A:“老美纠集北约面对虚弱的俄罗斯尚且不敢下场,还想对付中共?他们自己都心虚得很。无非想起韩战拉16国都打不赢中共的往事。”

B:你是如何得出韩战中国没有败的结论的?是黄继光告诉你的还是在看完《长津湖》以后?

C:志愿军入朝后是在哪里和美军开始交手的,最后的停火线在哪里,难道是美军主动转进到停火线的?

一点小看法 发表评论于 2023-07-26 19:28:56

美国至少挽救了中国两次。一次是用核武打败了日本,一次是震慑了苏联使苏联放弃了核武打击中国的企图。


《"寻秦记"终结 谜团未止 欧美各国主流媒体怎么说?》

(德国之声 2023-07-26)报道:


中国原来的外交部长秦刚消失1个月后被免职,但中国官方并未公布原因。德国和英美多家媒体对这一事件的报道摘编如下:


《南德意志报》:"人们几乎要同情北京外交部的工作人员过去一个月不能就他们的上司秦刚失踪给出解释。可以感觉到这个权力机构运作瘫痪。外交部长就这么消失了。没有一句解释。…秦刚本人仍然下落不明。不透明和肆意一直在共产党政权的基因里。后果就是潜藏的紧张气氛,经常各个层级都深怀恐惧。在这个体系里,没有谁是安全的,永远没有。"


《斯图加特报》:"这是怎么一个国家,甚至连外交部长都能毫无痕迹地从屏幕上消失,然后被免职?秦刚因为彗星般的升职受到不少人的嫉妒。但他也有最佳的保护伞--国家主席习近平。…重要得多的问题是,想要解决掉这颗政治新星的势力,是怎么把习近平拉到他们那一边的。以及中南海共产党总部的高墙背后这场阵地战,是否会让国家主席的光荣形象受损。"


《每日镜报》:中国问题专家何青山(Nis Grünberg):"一位重要的部长这么长时间不在,很罕见。但这一事件过程的模式并不罕见。如果中国官员受到调查,通常会从公众视线消失,直到有关部门----以及领导层----决定,要对他怎么样,以及对外怎么讲述这件事。对领导层而言,全面的信息控制一直是重中之重。外国对中国的不透明、难以预测一直存有顾虑,而这一事件不会让这一顾虑减少。"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过去,中国高官也曾从公众视野中消失,几个月后宣布他们受到秘密的纪律调查。但最近几周围绕秦刚的情况,则让中国政治体制的这些特征进入了全球视野。"


《华盛顿邮报》:"无论最终的解释如何,秦刚被免职都意味着,在习近平任下,高官缺乏职务上的安全感。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的中国政治专家裴敏欣表示:'如今,习近平是唯一能保护你的。如果你在他那里失宠,你就没戏了。'"


《华尔街日报》:"'秦刚被免职不应被理解为习近平的权力缩小,因为他的权力远超过一次人事任命的深度和广度',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中国问题分析人士布兰切特(Jude Blanchette)说道。'如今,事实是,秦刚还保留着部分党和政府的职务,这显示,还有一些尚未解决的内部事务。'"


《外交政策》:"秦刚突然被免职--即便在中国的政治体系里这是正常的--或许意味着他被卷入双规。…如果那样,他将会完全失联,加剧过去一个月在他的下属中间散播的恐惧感和不确定性。…北京如今提醒(外国)伙伴们,中国官员不但可能随时消失,而且政府还会假装他们从未存在过。秦刚过去数月任期内,与他的任何讨论或成果如今都归为零。"


《卫报》:"周二的会议后,秦刚还留在国务院-中国的最高管理机构,这只让关于他命运的困惑更加增多,因为这显示他还没有被完全地清除出权力体系。"


《每日电讯报》:"智库亚洲协会的中国政治研究员托马斯(Neil Thomas)表示,有证据显示,秦刚已经被整肃,而不是健康原因。他说,外交部网站已经除去了秦刚的姓名。…但其他分析人士则表示,在中国国务院的中英文网站上,仍有秦刚的名字。"


《经济学人》:"共产党顽固地青睐不透明,即便是付出世界范围内外交窘境的代价,这是这场暗黑传说中如今唯一确定的。过去这个月的离奇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为了解习的中国的权力本质打开了一扇非同寻常清晰的窗户。然而,剧情的终结是,尽管高楼大厦光怪陆离、电动汽车熙来攘往,北京仍然是一个马列政权的首都,所通行的是其自有的残酷规则。"


网民嚎叫:


義正詞嚴 发表评论于 2023-07-26 20:01:40

中国反而是讲规则的国家,只不过是走内部程序,不为外界知道——外面不知道,奴才们先知道了?

说说也罢 发表评论于 2023-07-26 17:20:56

这就是草包习要推向全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特色、中国规矩,可究竟是什么特色是什么规矩他自己也稀里糊涂。几年前就说了,它只会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最后也不知道会剩下或者捡起哪一个。不要说欧美各国了,实际上连不似同盟又胜似同盟的朝鲜、俄罗斯对这位草包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他想干什么能干什么?

天地間22 发表评论于 2023-07-26 14:39:06

咸吃蘿蔔淡操心,早該終結了!

世界規則可改,内政外交算啥?!


谢选骏指出:“祸起萧墙”、“内忧导致外患”——内乱是中国的软肋。什么时候中国可以结束两个世纪的内战,那才有望获得竞争全球政府的胜算。否则的话,都是“出口转内销”的假动作。

谢选骏:搞不懂的才喜欢



《马斯克为何对“X”情有独钟》(STELLA BUGBEE 2023年7月27日)报道:


最重要的是,X是一种否定。


这个字母有它明显的魅力。X形状灵活,是少数几个无论在垂直或水平等分都能保持对称的大写字母之一(其他三个是H、O和I),无论怎么翻转,它都很容易辨认。它预示着结束。地图上的一个标记。一部电影太过分了,没法给它评级,就用X来代表。它属于革命者(马尔科姆·X)和朋克(乐队X)。它代表亲吻,在数学中代表一个未知量。XXX是色情——互联网上第一种真正的货币。X可以是《X档案》(The X-Files)中隐藏的阴谋,也可以是摇头丸(Ecstasy)的简称,在90年代的狂欢派对上,这种毒品很受欢迎。

周一,Twitter公布了它的新名字和新标识。自伊隆·马斯克去年10月收购Twitter以来,它的每一步发展都充满了混乱的能量,新品牌的发布也不例外。X(它之前曾被一些人半带亲昵地称为“鸟应用”)的用户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思考。比如:如果它不再被称为Twitter,那么帖子还能叫推文吗?X飞过硅谷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嗖嗖声?马斯克为什么选择它?

可能与他的年龄有关。20世纪90年代,在道格拉斯·库普兰1991年的小说《X世代——加速文化的故事》(Generation X: Tales for a Accelerated Culture)风靡一时后,“X”占据了崇高的地位。

“我们被称为X世代时才20多岁,”50岁的安东尼·斯佩杜蒂说道,他是品牌工作室——神话的创始人。“所以,也许X对我们来说感觉不错,因为它渗入了我们的大脑。”现年52岁的马斯克正好属于这个群体。


在20世纪90年代,X用于营销确实显得有点酷。它体现了对权威的拒绝——你可以想像巴特·辛普森用记号笔在卧室的墙上写X的样子——同时也被大众消费主义所同化。X是非商标产品的象征,所以X可以是叛逆的,也可以是批量生产的。

大企业也加入了“X”的行列,试图将这十年的另类能量装入瓶中。极限运动会(X Games)始于1995年,X是“极限”(extreme)一词的缩写,指的是单板滑雪等运动,直到1998年才被允许进入奥运会。2001年,Xbox视频游戏机问世。

音乐家和潮人在创建公司时大量使用这个字母。1991年,艾利·博纳兹和亚当·席尔瓦曼在洛杉矶开了服装店XLARGE(它是“小兽孩”的最爱)。金·戈登和黛西·冯·福斯于1994年创立了她们的服装品牌X-Girl。

但是X也有它的局限性。

“作为一种标识形象,它没有意义,”64岁的迈克尔·洛克在谈到新标识时说。他是总部位于纽约和北京的品牌咨询公司2x4的合伙人。“它的意义在于否定或取消。划掉。”

不论如何,X世代是以字母作为世代名称的第一代人,即使他们不喜欢这个绰号,他们也为自己的无法定义而感到自豪。总之,这个名字被保留了下来。而且,它似乎真的在马斯克的心里留下了最长久、最强烈的印象。(马斯克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的确,马斯克似乎对字母X情有独钟。他给自己的火箭公司命名为SpaceX,给一款特斯拉车型命名为Model X,给自己的一个孩子起名叫X ? a-12,简称X。马斯克的第二家公司X.com成立于1999年,那是“X世代的风头还在继续”的年份,2001年,该公司与另一家公司合并,成为PayPal。

作为一个单独的字母,X在打造品牌方面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直到1998年,苹果公司在iMac的命名中使用了小写i。与X的暴力斜线相比,i显得乐观、自我指涉,而且具有欢快的拟人化风格——一个小圆点,就像一个脑袋,栖息在一个小巧挺拔的身体上,准备接管世界。你可能会说,这是一个千禧年的字母,用来取代自我否定的X和它无人管束的能量。

马斯克用X来标记他接触到的一切,似乎是在乞求世界记住他开始建立自己帝国的黄金岁月(这不是典型的X一代本能)。

洛克说,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别无选择的选择,先不提供背后的叙事,日后再说。”他认为,该公司在网站上放置什么样的标志并不是重点。“反常似乎是它的核心。”

洛克把它比作“特斯拉发布会上的摩托车皮夹克”,更像是Xbox或 X Games的品牌塑造,并没有上世纪90年代那种真正的反主流文化用途。

“我可以想象,它符合伊隆·马斯克另类、前卫、神秘或朋克的形象,但它给人的感觉是科技小子的尴尬感,”他说。


马斯克,全球政治舞台的混乱制造者


最后,如果马斯克成功地把X打造成他想要的“无所不能的公司”,那么这个标志也就无所谓了。这也许是最符合X世代的结果。


谢选骏指出:马斯克为何对“X”情有独钟?因为这体现了喜新厌旧的劣根性——搞不懂的才喜欢。


《从Twitter到X:马斯克正在抛弃一个标志性互联网品牌》(RYAN MAC, TIFFANY HSU 2023年7月25日)报道:


周一在Twitter旧金山总部,一名工人开始移除该公司的标牌。 JIM WILSON/THE NEW YORK TIMES


十几年来,人们已经十分熟悉Twitter蓝底白鸟的标识,它成为该社交网络独特文化和语汇的象征。“发推”成了一个动词。“推文”指的是一个帖子。“Tweeps”成为Twitter员工的绰号。

周日晚些时候,埃隆·马斯克开始抛却这一切。

去年收购了Twitter的这位科技亿万富翁在该网站上将这一社交平台重新命名为X.com,并开始用拉丁字母表第24个字母的艺术字体取代小鸟标识。

据《纽约时报》看到的照片,周一,在Twitter位于旧金山的总部内,自助餐厅里出现了X标识的投影,而会议室也被重新命名为带有X的单词,包括“eXposure”、“eXult”和“s3Xy”。工人们还开始拆除与小鸟标识有关的装置,例如自助餐厅里的巨大蓝底标识。在大楼外,工作人员取下了Twitter名字的前六个字母,根据旧金山警察局发出的警情通报,随后警局以“未经许可”为由阻止了他们。


周一,在Twitter总部外,旧金山警察局以“未经许可”为由,阻止工人拆除该公司的标牌。 JIM WILSON/THE NEW YORK TIMES


虽然马斯克早就表示他可能会更名,他在周日早些时候的一条推文中加快了这一进程,他宣称“很快我们将告别Twitter品牌,然后逐渐送走小鸟”。他曾表示,希望将Twitter打造成一款名为X的“超级应用程序”,不仅是社交网络,还涵盖银行业务和购物。

周一早些时候,马斯克还分享了一张照片,显示Twitter旧金山办公楼上的巨型X标识投影,并配上说明文字:“今晚我们的总部。”


这些正在进行中的举措是马斯克自去年10月完成收购该公司的交易以来对Twitter所做的最明显的改变。在幕后,他采取了许多措施对公司进行彻底改革,他裁减了数千名员工,并改变了平台的功能,包括认证用户的徽章,以及在该平台上可以说什么和不能说什么的规定。

然而,更换名字和标识是无法忽视的。通过开始去除Twitter名称,马斯克抛弃了一个自2006年该公司成立以来就一直存在的标志性的品牌,无论是名人、政客、运动员还是其他用户,都同样对这个平台有过喜悦和不满。Twitter于2010年推出了蓝色小鸟吉祥物,并于两年后进行了更新。

多年来,一直在Twitter上发推并在该网站上建立影响力的许多许多用户似乎对这种转变存在排斥感。“大家都看到新的(不堪入目的[eXecrable])标志了吗?”演员马克·哈米尔周一在Twitter上发布了带有#ByeByeBirdie#标签的推文。还有人则认为,此举是马斯克对该网站的最新打击,一些人固执地表示,他们仍会将该网站称为Twitter,并将继续“发推文”。

福里斯特研究公司副总裁、研究总监迈克·普鲁克斯表示,品牌名字成为动词是一个品牌成功的“圣杯”,因为这意味着它们已经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该应用程序本身已经以各种方式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他说。“埃隆·马斯克一举抹杀了Twitter 15年的品牌价值,现在基本上是从头开始。”

马斯克冒着激怒Twitter用户的风险,尽管他承受不起惹恼他们的后果。他的公司面临着财政困难和日益激烈的竞争,竞争对手Meta本月发布了一款名为Threads的实时公开对话应用,在不到一周时间内迅速获得了一亿次下载量,不过它的使用情况正受到密切关注。

品牌公司NameStormers的联合创始人迈克·卡尔说,马斯克的X标志可以被解读为可怕的“老大哥”科技霸主之感。他说,蓝鸟标识温暖可爱,但可能有点过时,而且受到负面新闻的影响,相比起来,新标志则“非常刺眼”。

自去年10月收购该公司的交易结束以来,将公司更名为X是埃隆·马斯克对Twitter所做的最明显的改变。

卡尔说,尽管如此,它还是让人联想到“这就是确切地点(X marks the spot)”这样的说法,可以帮助马斯克让这个平台摆脱Twitter的包袱。

“如果他们这件事没做对,而且不是埃隆·马斯克在做的话,风险会更高,因为人们可能会取笑他,”卡尔说。他曾帮助数千家客户取名字,包括二手车公司CarMax。


马斯克一直对X这个名字很感兴趣。1999年,他参与创建了网上银行X.com。该公司与另一家初创公司合并后更名为PayPal。

2017年,马斯克表示,他从PayPal手中回购了X.com域名。“目前还没有计划,但它对我来说有很大的情感价值,”他当时在Twitter上写道。

马斯克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Tesla也有一款名为Model X的运动型多用途车。马斯克的一个儿子X ? A-12·马斯克经常被简称为X。为完成对Twitter的收购而成立的控股公司被命名为X控股。马斯克还领导着一家名为xAI的人工智能公司。

“我喜欢字母X,”他周日发帖说。

马斯克看不起Twitter之前的企业文化。他对公司内部团队名称和产品中提及鸟类的次数颇有微词。有一次,他把一个众包事实核查功能的名称从“Birdwatch”(鸟观)改为“Community Notes”(社区笔记)。最近,在旧金山的Twitter总部,他还让人把Twitter名字里的w盖上。

Twitter创始人兼前首席执行官杰克·多西似乎并不在意这种变化。他在周一的一条推文中表示,虽然重塑品牌对于实现马斯克的愿景并非“必不可少”,但这是有理由的。


马斯克,不典型的Twitter典型用户


“Twitter这个品牌背负着很多包袱,”多西写道。“但重要的是它所提供的实用性,而不是它的名字。”

2011年,旧金山艺术家马丁·格拉瑟所在的团队帮助设计了最新的Twitter蓝鸟标志。他说,这个标志是为了传达“简单、简洁和清晰”的感觉。他说,他们的目标是创造一个苹果或耐克那样令人难忘的标志。

格拉瑟说,马斯克可以对这个品牌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但是,“我希望这只鸟在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一段快乐的记忆,或者成为那些属于文化而非公司的标识之一。”


谢选骏指出:马斯克是个孬种——他虽然撤掉了蓝鸟,却不撤“Twitter”的按键字眼——革命不彻底,不如不革命。

2023年8月2日星期三

谢选骏:内卷就是革命造反全面内战



《上海地铁疯狂一幕:禁欲的东亚人 早就想发疯了》(小椰子 2023-07-25)报道:


01、


最近有这样一个现象,不知道你有没有同样的感受:


打开各大社交平台,各种冲突、互殴、互骂事件频繁刷屏。


比如上海地铁2号线陆家嘴站,有2名女子因踩到互相的脚,就发生了口角。


之后,深色衣服的女生就开始打紫色碎花衣服女生的脸,还咬她的手臂。


紫色碎花衣服女生就冷静地将她一把拽住,请周围人帮忙拍摄留证。


而深色衣服的女生还在一直边捶打着对方的手,边怒骂着:“有病啊?放手!”


上海某餐厅内,有两名女子就因为争抢一个座位,在众目睽睽之下大打出手。


她们用餐具、餐盘互相砸对方的脸,推搡、互殴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有什么深仇大恨。


江苏南京街头,一位光头男司机与一对情侣发生了争执,互相指着鼻子骂。


紧接着,光头男司机与女生就开始对着对方拳脚相加,据说女生的牙齿都被打掉了2颗。


湖南长沙,一位男生因为要等朋友,就卡着电梯,外卖员就着急了,问能不能让他先上去,订单快超时了。


结果男生就推了外卖员一把,外卖员也将手里的外卖砸向男生,互殴事件又是一触即发。


江西武功山景区,索道排队的地方,乌泱泱一片全是游客。


几名游客就因为排队时的一些小矛盾,就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武林争霸”。


拳头、棍棒、铁架子……互殴的人越来越多,很难不怀疑他们上武功山就是为了切磋武艺来了。


评论区里,大家都被最近的互殴事件之多震撼到了:


“刚刷过蜜雪冰城打架的,旅游区打架的,这又来个饭店打架的。”


“看得出来大家今年的心情都不好。”


线下情况尚且如此,更不用说网络上了,越来越充满戾气。


无论哪个平台,只要打开评论区,充斥在眼前的总是一片乌烟瘴气,动不动就是各种怒骂、对立横飞。


不排除天干气燥、以及一部分人生性就是喜欢到处惹事的“垃圾人”。


但更大一部分原因,也许和这个时代很多人的心理状态有关:


压抑、迷茫、焦虑、抑郁,太多人都憋着一肚子怨气,不知道该往哪里撒。


有些人表面上看起来很正常,其实内心早已千疮百孔,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点就爆炸。


博主“推拿熊”曾说:“很多人意识到,温良恭俭让没有用了。讨人喜欢没有用了。


这个世界很残酷,要靠抢靠搏命,才有一丝存活的机会。


优雅,体面,吃相好看,完全不重要了。慌张,狼狈,讨人嫌,也无所谓了。


某个世界从增量博弈变成了存量博弈,很多人都活得很狼狈。


一直以来都压抑、沉默、禁欲着的东亚人,背地里其实早就想发疯了。


02、


前两天,有这样一条帖子很火,博主晒出了韩国2000年的畅销书和2020年的畅销书对比。


2000年的时候,最火的书基本都是一些成功学,每个人都像打足了鸡血似的,迫不及待地想要改变自己:


《请疯狂学习》、《请疯狂投资股票》、《请疯狂开发自己的潜能》、《请疯狂准备买房》、《请疯狂管理人脉》……


而如今,连畅销书似乎都在暗示着这一届年轻人已经卷不动了:《虽然想死,但还是想吃炒年糕》、《已经在家里了,但还想回家》;《想怎么过就怎么过也没关系》、《我决定给自己一些时间》……


韩国人似乎在慢慢觉醒了,以前总是被规训着:“考上大学就可以好好享受了”、“找到工作就可以好好享受了”;“熬到管理层就可以好好享受了”、“等孩子大了就可以好好享受了”、“退休以后就可以好好享受了”。


然而,梦想中的安逸、幸福生活却迟迟未来,内卷伴随着韩国人的一生。


对现实的不满,让一部分韩国人心中充满了戾气,而另一部分则早早就选择了躺平,治愈自己。


类似的,国内的这一届年轻人,也早已不再相信鸡汤了,就像最近很火的“你明白了什么”文学:比如,一只金光闪闪的鱼,从挤满了其他小鱼的鱼缸里,跳往另一只空荡荡的鱼缸,问:你明白了什么?


传统鸡汤也许想说:强者不愿与平庸为伍,即使不合群也要开辟自己的道路。


而反矫达人则做出了这样的解读:“变黄才会为自己的人生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


比如,两个拿着锤子的人在挖钻石,其中一人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却选择了打道回府,问:你明白了什么?


鸡汤说:“要坚持不要放弃。”


反矫达人则说:“挖不到钻石就会头臭。”


两个人在看风景,一个人忧心忡忡地看着灰暗面,一个人则开心地看着山川湖海。


鸡汤说:“我们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反矫达人则说:“黄色衣服在呕吐,绿色衣服绷不住。”


有人拿书垫桌子,用来看电视;有人则拿电视垫桌子,用来看书。


鸡汤说:“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不同的人生。”


反矫达人则说:“好家伙,什么样的价值观会把电视天线掰弯放杯子里。”


年轻人已经喝不动鸡汤了,也越来越不好糊弄了,他们明白,成功学根本无法解决他们的痛苦。


03、


上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的动物行为学家约翰·卡尔霍恩,就用老鼠做过一个实验,用来模拟人类的命运。


这个实验的名字叫作“25号宇宙”,8只健康年轻的老鼠被安排着生活在一个天堂般的实验区域:取之不尽的粮食和水源、舒适的通风和温度,能容纳4000只老鼠的宽敞空间。


一开始,8只老鼠高兴极了,立刻划分领地,疯狂进行繁殖,老鼠数量每两个月就会翻倍。


但在第315天时,老鼠数量达到2200只后,生育率却突然下跌,各种社会心理问题不断浮出,比如:


①老一辈的老鼠占据着领导位置和土地守卫权,一部分地位低的雄鼠,因为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而迷茫,拒绝一切社交,吃饱了就自己待着。


同时还伴有强烈的攻击性,被攻击的老鼠,不逃避也不反抗,但会去攻击更弱的。


而另一部分地位低的雄鼠,拒绝一切形式的暴力,对异性失去兴趣。


它们除了吃和睡,其余时间都在打理自己,对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被称为“美丽鼠”。


②地位低的雌鼠,会选择位置较高的巢穴中隐居,对异性没兴趣,没有暴力,也没有社交,被称为“隐士鼠”。


整个实验进行不到两年半的时候,就已经没有老鼠怀孕,只有老鼠死亡,整体老鼠数量开始急速下滑。


期间,卡尔霍恩也尝试过引入新的老鼠进行繁衍,但均以失败告终。


当整个实验进行到1780天(大概不到5年)时,最后一只老鼠也已经死亡,整个实验结束。


卡尔霍恩认为,在老鼠身上发生的悲剧,也预示着人类可能遭遇的未来。


在逐渐加大的社会竞争下,尽管一部分人仍斗志昂扬,想要获得更好更优越的生活。


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像“美丽鼠”一样,过着摆烂、躺平式生活的人。


04、


对普通人来说,我们究竟要如何才能过好这一生?


我很喜欢《明朝那些事儿》中的一句话:“所谓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与一件事相比,其实都算不了什么。这件事情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是啊,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必勉强自己去过一种世俗定义的“成功”生活,把自己逼得神经紧绷、戾气加倍。


活在人间,看花怎么开,水怎么流。太阳怎么升起,夕阳何时落下。


所谓的英雄主义,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旧热爱生活。


网民嚎叫:


o88 发表评论于 2023-07-26 12:07:41

中國人和老鼠比有一個不同,中國人性欲大爆發,男的女的都荷爾蒙汎濫。

西岸-影 发表评论于 2023-07-26 08:49:50

真是扯淡,这是资源不够的结果,如果大街上有美国这种警察的比例,而且可以开枪,你试试哪个溜子敢闹事?这是警察资源相对少的因素,如果换成针对贩毒吸毒的,中国就少很多,至少远比美国少,因为警察资源和法律资源相对充足。任何社会,人均资源是一个最重要的指标。

gege59866 发表评论于 2023-07-26 08:30:00

革命! 革命!革现在权贵的命!打富豪!分权力!还中华优良民族!!

徐州雪花大如习 发表评论于 2023-07-26 07:33:34

这个老鼠实验太伟大了。觉得有些像眼下的中国社会。习包子带领的中共官员就是那批占据着领导位置和土地守卫权的老鼠。而老百姓就是地位低下的老鼠,因为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而迷茫,拒绝一切社交,吃饱了就自己待着。同时还伴有强烈的攻击性,被攻击的老鼠,不逃避也不反抗,但会去攻击更弱的。这些老鼠最后也不再繁殖,最后老鼠数量剧减。眼下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很多都躺平也不生孩子。就像这些老鼠。觉得这个伟大的实验也许可以用猩猩这样更像人类的动物再重复一次。如果出现相似的猩猩数量剧减时,应该试验各种不同的方法,以达到使猩猩行为恢复正常,数量再次增加。如果有这样的方法,这个方法也许对人类社会也有用。

樊哙 发表评论于 2023-07-26 06:50:00

美国也是直接动手动拳动枪,国内还要像美国一样多提高愤怒指数

zzbb-bzbz 发表评论于 2023-07-26 05:22:52

打架属于常见摩擦,不像那些伪民主国家,变态多,不打不骂,直接杀人

风云再起888 发表评论于 2023-07-26 05:14:11

偌大一个中国几个打架斗殴还不是沧海一粟?某些国家和地区,没有禁欲,不止有打架斗殴,还有枪击,零元购,贩毒等——和禁欲有什么关系?

已经4段 发表评论于 2023-07-26 03:42:57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打得好!

已经4段 发表评论于 2023-07-26 03:42:05

已经4段 发表评论于 2023-07-26 03:40:00

一次国内同学在群里说我们是礼仪之邦, 我感觉太好笑了, 中国的礼仪都是留着给熟人的, 陌生人之间都是火药桶。礼仪绝对是全球倒数, 特别是49年后。

天涯散客 发表评论于 2023-07-26 00:54:09

不敢直说中国人的戾气,就拉其他东亚人来分担罪责。

躺平与否 发表评论于 2023-07-25 22:35:34

我也刚从台湾回来,只有七天,公车看到两次大吵架。

envy4525 发表评论于 2023-07-25 22:33:00

中国目前的社会文化跟日韩完全不搭界 倒是跟北边邻居饿螺丝比较像 充满了好斗的基因 但是真正打起来又不行

stillsingle 发表评论于 2023-07-25 21:07:16

啥时候土共国代表东亚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干脆代表全宇宙吧。

驷马难追 发表评论于 2023-07-25 20:51:55

今年我自由行去过了日本, 韩国和台湾。从来没见过一次民众吵架的,彼此都彬彬有礼,和和气气。都是东亚人,为什么他们的社会风气迥然不同?笔者认为:一是未曾接受过仇恨教育,而是儒家里的好的部分相传相授。尽管大家看到过台湾议会里大打出手的场面,然而民间起码我看到的都是陌生人之间友好礼貌相待。这就对了,官场上不一言堂,党派之间针锋相对,人世间和睦相处,反之则无解,则不正常。

man008 发表评论于 2023-07-25 20:50:41

以实际行动批驳了西方“中国人只崇文不尚武”的辱华谬论

義正詞嚴 发表评论于 2023-07-25 20:50:04

丫素质真低,一句话,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衡山老道 发表评论于 2023-07-25 18:34:36 NMD,十四亿人,有几个打架的,不是很正常?只有那些脑子不正常的鸟人,把小概率事件串联起来,夸大为社会风气。NMD,美国每天死于枪下冤魂有多少?把那些小概率事件串联起来,能代表美国社会?

Huilianghu5 发表评论于 2023-07-25 20:09:27

改革开放,人的觉悟高了,知道维护自己的利益。利益受损就武力维护。

RedSurfer 发表评论于 2023-07-25 19:43:00

培养狼性,不分雌雄。

pandali 发表评论于 2023-07-25 19:35:35

作者十三点一个,鉴定完毕

驻日评论员 发表评论于 2023-07-25 19:31:37

冲着这个奇怪东亚人的称呼进来一看,好像没有日本什么事儿。。

蓝金黄 发表评论于 2023-07-25 19:13:00

国人一向如此,何分东西南北富贵贫穷

ali88 发表评论于 2023-07-25 19:07:11

楼下老道怎么那么激动?

我看你回墙内也会跟人揪头发扯衣服。老道也要发疯了?

groogle 发表评论于 2023-07-25 18:44:49

说明中国人站起来了 是不好惹地 惹翻了 是很麻烦滴

争争日上 发表评论于 2023-07-25 18:42:28

女人打架,应该是扯头发,撕衣服,片甲不留才对

明初 发表评论于 2023-07-25 18:13:56

资本权贵势力贪得无厌的结果。由于权贵资本的关照,有了资本家而资本家反过来又扶植权贵。贪得无厌的资本家缺乏各方面的制度法规的约束使得民众的工作不稳定,收入及未来难以规划或预测,精神高度压抑、紧张,也就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之一。严重的,犹如法国大革命,民众要起来砍这些资本权贵的脑袋了。资本家啊,不要贪得无厌否则届时谁都没好日子过了……:-)

cwang28 发表评论于 2023-07-25 17:44:43

在这个实验模式找到答案

556517 发表评论于 2023-07-25 17:39:06

以前国人就一贯如此,只是你还没有出生而已,因为境外势力的触角太长了!

zzbb-bzbz 发表评论于 2023-07-25 17:34:38

禁欲的肉搏,不禁欲的用枪

GuoLuke2 发表评论于 2023-07-25 17:29:08

应该打打仗了

wenzun8224 发表评论于 2023-07-25 17:22:00

不是最近,记得国人一直有这样的光荣革命传统!

ljcn 发表评论于 2023-07-25 17:18:31

美国打不起来的唯一原因:人人拥枪。你永远不知道你的对手是否有枪,所以打不起来,连吵架都尽量避免。

体制内 发表评论于 2023-07-25 17:13:08

黄命贵

Capitaltwo 发表评论于 2023-07-25 17:05:09

因为没有足够去当兵的机会,平民只能用各种方式发泄对反华势力的不满。

MacGyver 发表评论于 2023-07-25 17:03:00

压抑闹的

roliepolieolie 发表评论于 2023-07-25 16:47:00

我早就注意到这一点。一般说来当一个国家逐渐走向富裕时,国民会越来越文明,社会风气也变得礼貌和关爱弱势群体。但是中国是个例外,社会戾气极重。动不动俩人就吵起来动手打。看到别人遇到紧急也很少有人出手帮助非常冷漠,连老人倒地都没有人帮助扶起。


谢选骏指出:美国的老鼠实验好像是为东亚的人民量身定制的——因为美国的军事力量造就了东亚现在的格局。这就挤压成为“内卷”——内卷就是革命造反、全面内战。这都是由于美国的封锁制裁导致的。

谢选骏:美国民主的最后窗口

《赶在特朗普重掌白宫前,俄罗斯和美国争夺在乌克兰的优势地位》(保罗·科比(Paul Kirby)BBC记者 2024年11月21日)報道: 几天之内,拜登当局和俄罗斯分别采取了重大举措,旨在影响乌克兰战争的结果。此时,距离唐纳德·特朗普重返白宫仅有两个月。 人们有一种感觉,在特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