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0年8月29日星期六

谢选骏:中共壮大之谜在于孙文——“社会主义大家庭”是罗斯福总统创建的



(一)

《日本学者:中共与日军共谋对抗国军》(童倩BBC中文网驻东京特约记者2015年 12月25日)报道:

远藤誉手持好不容易才找到的岩井英一的回忆录《回想的上海》。

今年抗日战争结束七十周年之际,中台双方围绕国共两党当时谁才真正抗日发生争论。

虽然在中国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大阅兵时,日本各大传媒均指出,在抗战胜利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没诞生,当时中国的中央政府是国民党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抗战的主流不是中共,但日媒也没有提出证据来说明共军在抗战中的表现。

今年11月,日本筑波大学名誉教授远藤誉撰写的《毛泽东:与日军共谋的男人》一书在日本出版。作者远藤根据她收集的中国、台湾、日本三方面资料,来论证中国国民党军队抗日时,前中共领导人毛泽东率领的中共与日本驻上海的特务机关-岩井公馆合作打击国民党的史实。
远藤的这本书在出版后立即引起不少日本国民的关注,一个月内增印了5次。
日本《每日新闻》、《富士晚报》等媒体也就此书发表了书评,富士电视台、朝日电视台等更邀请远藤介绍其这本历史书。

远藤誉的书《毛泽东:与日军共谋的男人》正以一个月增印5次的速度在日本畅销。
BBC中文网则成为了专访远藤誉的全球首家中文媒体。

远藤对BBC中文网记者说,她是读了《潘汉年传》等中国书籍后,开始怀疑中共的解释,然后着手准备写书的。她希望通过日本方面的资料来解开有关疑问,而结果则令她自己也震惊了。

中共特务与日本特务

《毛泽东:与日军共谋的男人》叙述说,“1937年日中全面战争开始后不久,毛泽东就向上海和香港派遣中共特务,与日本外务省旗下的特务机构‘岩井公馆’的岩井英一、设置日本陆军参谋部特务机构‘梅机关’的影佐祯昭等接触”。

远藤收集的中方资料对此解释说,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取得抗战胜利,收集日本秘密情报,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勇敢地与日军作战发挥了作用。

但远藤收集的岩井回忆录《回想的上海》中则明确说,“事实完全相反,是中共特务把通过国共合作得到的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军队的情报提供给日方,目的存在弱化国民党的意图”。

远藤的书详细记述了1932年作为日本驻上海领事馆情报部副领事的岩井赴任后,因汉语流畅,负责接待记者中日双方20多名记者,包括后来被称作“五重间谍”的新声通讯社中国记者袁殊(袁学易)。当时中共报章上不时有岩井和影佐的名字,在延安的毛泽东也获悉。岩井还建议在上海加强收集情报工作、并获准设置了“公使馆情报部”。

1935年6月岩井解救了被国民党逮捕的袁殊,更增添了两人交情。岩井虽知袁殊多重间谍身份,但不介意并援助袁殊再次留学日本,直至西安事变后才回到中国。岩井本人也在1937年回国,1938年2月重返上海,目的是“早期结束军方挑起的战争”。

共产党人与岩井公馆

2002年旅美中国学者谢幼田的《中共壮大之谜》也根据中文资料叙述中共向岩井出卖国民党情报得以壮大的史实。

岩井在上海领事馆设置了特别调查班,搜集蒋介石政府内部情报,寻求“讲和”的机会。岩井全权委托袁殊组织新党,并说:“为了达成全面和平的共存共荣日中新关系理念,不光是党名,还要以真正理解这一理念的民众、知识分子为对象,前身是蓝衣社、中统团、以及其它党派相关者,共产党员都不要紧”。

结果袁殊招募了大批中共地下党员,而所有经费由岩井取得公使馆情报部长河相达夫同意,由日方支付。不过最终新党运动演变成“兴亚建国运动”,并在袁殊建议下,兴亚建国运动总部起名“岩井公馆”。

这个时期,袁殊还把匿名为胡越明,直接在毛泽东指挥下从事特务活动的前中共特工头子潘汉年介绍给岩井,袁殊形容潘汉年地位相当于周恩来(中国前总理)。

岩井在《回想的上海》中描写首次见潘汉年的印象是“非常稳重的知识人,却又是潇洒的都市人而令人好感”。并回忆说,此后每次都是潘汉年求见、提供国民党政府和国军情报,且以岩井公馆作据点,扩大中共在香港的间谍活动。

日本情报费资助中共

岩井委托日本驻香港领事馆的小泉清一每月向潘汉年支付2000港元作为收购情报费,加上由潘汉年筹办多种定期出版的刊物费等,每次另支付潘汉年1万港元。
当时,2000港元相当于一名香港华人警员5年的薪水,而日本每年向潘汉年支付的费用相当于一名香港华人警员60年薪水,而且尚不包括刊物费,最终这笔可观的收入落入中共手中。

远藤在书中指出“这就是谢幼田(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中心前客座研究员)著书《中共壮大之谜》的中共壮大理由”,而日本支付的费用大部分源自外务省机密费,岩井回忆说,支付的总额达30多亿日元(超过2500万美元)。

1937年,面对入侵的日军,中共八路军和新四军希望抗战,但毛泽东则坚持只拿出10%兵力用于抗战。岩井《回想的上海》还披露,潘汉年通过袁殊向岩井提议,商谈共军与日军在华北战场上“停战”的事宜,岩井因不懂军事,把该建议转手影佐,潘汉年从此开始直接与日军接触。

曾著书谈在华经历

远藤1941年出生在中国长春,父亲在长春经营自己研制的戒毒药品“吉福德禄”的制药厂,父母都是日本人,本来还有哥哥和弟弟。但在1948年八路军围困长春之战中,远藤的哥哥和弟弟都饿死,而她也几近饿死并遭遇流弹受伤,导致两臂残疾。
1953年,12岁的远藤回到日本,又受到日本本地人的欺凌。她取得物理学博士以后,从1983年起从事指导中国留学生的工作至今,并从那时起还兼任中国社科院社会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教授,上海交大客座教授。

1983年远藤在日本出版《不合理的彼方》,自述其当年在长春的生活经历,获得《读卖新闻》女性人类记录优秀奖。

后来,远藤应《读卖新闻》邀请,在1984年再著书《卡子——没有出口的大地》,描述她在中国12年的苦难经历。90年代,她希望此书译成中文版,可是中国出版社一直以“过于敏感”的理由拒绝和拖延此事,去年她觉得年事已高,不能再等下去,于是选择在台湾出版中译本。

“只想追求历史真相”

远藤对BBC中文网记者说,“我对中国爱恨交集,但到了这个年龄,我只想追求历史真相”。

远藤说,《毛泽东:与日军共谋的男人》“最大的难题是找日本有关岩井的记载,我去了外务省和防卫省研究所都找不到,后来在网络上偶然看到岩井出版过回忆录《回想的上海》,于是开始找,并终于在网络上买到,我如获至宝!现在觉得我小时候没饿死、活到现在,就是为了找到这本书”。

当记者问到,日本是否也刻意抹去当年岩井与中共合作的记录,远藤则说“不是,岩井对中国来说重要,但日本当时对他重视不够”。

对于台海两岸官方有关谁是真正抗日力量的争论,远藤表示“日本不知道也不关心,我在防卫研究所里看战史资料,厚厚的一本防卫研究所编写的战史资料,居然是引用中共党史来编写,简直令人大失所望,所以我才要挖掘真相,来填补真实的历史空白”。

谢选骏指出:“日本防卫研究所里的战史资料,厚厚一本不过是引用中共党史来编写”,这固然说明日本人的眼界确实狭窄;但是另外一方面,中共壮大之谜也并非“与日军共谋”就可以获得解释——看看北朝鲜我们就可以知道,“中共壮大”这主要还是美苏《雅尔塔协定》瓜分势力范围的结果。如果没有苏联把整个东北和日军的武装移交给中共,就像如果苏联没有占领三八线以北——共产党中国和共产党朝鲜都不会出现的!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大家庭”,其实都是罗斯福总统通过《雅尔塔协定》这个“远东慕尼黑”创建出来的!也正因为这样,“社会主义大家庭”最后也和美国这个连任四次、“比华盛顿和林肯还伟大”的窃国大盗的僭越任期一样,无疾而终!

(二)

网文《雅尔塔协定》报道:

雅尔塔会议(又称克里木会议)是美国、英国和苏联三个大国在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间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之际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皇宫内举行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秘密首脑会议。会后签订了《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瓜分了战后远东势力范围。

简介
雅尔塔协定全称《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
这个协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决定了直到今天许多国家的命运与方向。参加这次会议的国家首脑是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美国)、温斯顿·丘吉尔(英国)和斯大林(苏联)。
这次会议是继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后的第二次同盟国首脑会议。这次会议的结论在1945年7至8月的波茨坦会议就有所争议。许多人批评此次会议使苏联以及各国共产党得以控制中欧、东欧以及亚洲许多国家,因为在会中美国总统罗斯福以及英国首相邱吉尔都没有依照当时被占领的国家之期望,要求战后被苏联"解放"的国家交由联合国代管。此外为争取苏联对日宣战,会中部分内容侵犯中国权利甚大。会前其他国家并不知情,故其结论亦有"雅尔塔密约"之称。
会议内容
在战时(1939~1945)被解放的欧洲国家应举行民主选举 4月在旧金山进行就联合国成立的会议。联合国的组织方式基本被确定,联合国安理会的主意被采纳。美国和英国同意当时属苏联的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独立的联合国成员。
德国被分裂,德军被解散,德国不准再拥有军队。美英苏认为这是“今后和平和安全的必要条件”。德国应该被分裂为同盟国家的占领区。法国也应该有自己的占领区,应该成为同盟国对德国控制委员会的一员。
德国应该为“她对同盟国在战争中造成的损失”负战争赔款。战争赔款可以以德国国家资源(机器、船只、企业所有等)、一段时间内应该支付的偿款或劳动力的方式赔偿。美国和苏联达成协议偿款总额为约220亿美元。英国认为在当时偿款总额还无法估计。
战争罪问题被暂时搁置。
在波兰,一个“广泛的民主临时政府”应该“尽快进行自由的和不受他国控制的、全民的和秘密的选举”。
在南斯拉夫,一个保皇党和共产党的联合政府应该被建立。
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苏联向日本宣战。其报酬是苏联获得库页岛、千岛群岛以及其对大连、旅顺及其铁路连接的控制。
关于意大利—南斯拉夫、意大利—奥地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伊朗以及土耳其管理的黑海与地中海之间的海峡使用的问题被暂时搁置。
雅尔塔协定内容
对苏联:所有被俘的苏联公民被遣返苏联,不论他们愿不愿意。
在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後二至三个月之内,苏联依据以下条件协助同盟国参加对日战争:
1.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
2.对1904年由于日本背信攻击(日俄战争)所受侵害的帝俄旧有权利,应予恢复如下:
(a)库页岛南部及其邻近的一切岛屿均须归还苏俄;
(b)维护苏联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并使该港国际化;同时恢复旅顺港口俄国海军基地的租借权;
(c)中苏设立公司共同经营合办中长铁路、南满铁路,并保障苏俄的优先利益。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
3.千岛群岛让与苏联。

《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
(1945年2月11日订于雅尔塔)
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其条件为:
1. 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
2. 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即:
(甲)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
(乙)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丙)对担任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
3. 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经谅解,有关外蒙古及上述港口铁路的协定尚须征得蒋介石委员长的同意。根据斯大林大元帅的提议,美总统将采取步骤以取得该项同意。
三强领袖同意,苏联之此项要求须在击败日本后毫无问题地予以实现。
苏联本身表示准备和中国国民政府签订一项苏中友好同盟协定,俾以其武力协助中国达成自日本枷锁下解放中国之目的。
影响及性质
雅尔塔协定建立在美国和苏联势力均势的基础上,在后来美国放弃了战时与苏联的同盟。其规定了二战结束后的国际方针,有积极的一面。
但是美国为争取苏联参加太平洋对日作战,以及讨好苏联以保得自身太平,居然出卖中国的利益,强行把中国(国民政府,1927~1949)的国土分割开来,要求国民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这是绥靖政策的完美体现。
1945年8月14日,中国国民党政府在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24~1991)会商的基础上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基本上接受了《雅尔塔协定》中有关中国的规定。
谢选骏指出:国民党政权卑躬屈膝、委曲求全,使“十四年抗战”沦为“惨胜”,也使得自己沦为瓦片,宁为瓦全、不为玉碎的结果,在外交内政上都陷入了完全的被动,结果帮助共产党迅速夺取了大陆政权。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这三条半死的猪,就这样通过《雅尔塔协定》决定了中国的命运!

网文《雅尔塔会议》报道:

雅尔塔会议(英语:Yalta Conference),又称雅尔达密约,是美国、英国和苏联三国领袖——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和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约瑟夫·斯大林于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期间,在苏联克里米亚雅尔塔里瓦几亚宫内举行之一次首脑会议。这次会议,制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的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方针,形成了“雅尔塔体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次会议是继1943年德黑兰会议后,第二次同盟国首脑会议,惟结论在1945年7至8月之波茨坦会议就有争议。许多人批评此次会议,使苏联及各国共产党得以控制中欧、东欧以及亚洲许多国家,主要是会中罗斯福以及邱吉尔都未尊重战时被占领国家之期望,将被苏联“解放”之国家先交由联合国代管(联合国1945年10月才成立,甚至连联合国宪章于雅尔塔会议结束2个月后才签署。且战后盟军没有任何一方将位于欧、亚的曾被占领国交由联合国代管;联合国曾托管的11个地区,其中7个在非洲、4个在大洋洲)。此外,为争取苏联对日本宣战,包括帮助中国从日本关东军手中夺取满洲国,会中部份内容“侵犯”中国权益甚大。会前其他国家并不知情,故有“雅尔达密约”之称。
1944年6月,随着诺曼底登陆,盟军在德国西线展开大规模反攻,第三帝国已无力回天。1945年2月,美英认为有必要和苏联商讨德国战败后对欧的权力分配问题,并商讨下一步对日作战。对欧洲大陆,希望苏军加强对德攻势,基本原则以谁攻克的地区战后由谁控制,辅以对重要地区相互交换。在东南亚,美军在菲律宾开展一系列登陆战,开始把对日作战的重点从海战转向陆战;同期自1944年6月起对日本本土的B29大规模无差别轰炸效果有限,1945年2月4日李梅刚展开烧夷弹战术试验;在东亚大陆上中国军队尚与日军僵持,日军占领大片中国土地;而东北亚满洲地区则拥有大片土地,重工业设施,70万关东军尚未直接参战。因此美英希望苏联尽快转入对东北亚日军的进攻,打消日本依托东亚、东北亚,与盟国长期僵持并得以谈判的念头。

背景

1944年7月19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致函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史达林,希望再次举行美、英、苏三国首脑会议。斯大林回信表示,他要亲自指挥苏军对德作战,不可出席。1944年10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赴莫斯科会晤斯大林,英苏单独讨论欧洲和巴尔干问题。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以观察员身份列席丘吉尔与斯大林之会谈(史称第四次莫斯科会议)。1944年12月,哈里曼奉命拜会斯大林,询问苏联有关参加对日作战及参战条件等事项。1944年底,三国一致同意三国首脑再次会晤。
在1945年2月4日至11日,三巨头——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温斯顿·丘吉尔和斯大林聚集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前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之行宫里瓦几亚宫)举行会议。这是二战期间,继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之后,盟国领袖的第二次重要会议。罗斯福去世后,再举行波茨坦会议。
这次会议在苏联境内进行,是因为斯大林拒绝到黑海雅尔塔行宫以外开会。结果,丘吉尔和罗斯福必须再度远涉重洋。
会前未邀请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参加。一方面,斯大林向来讨厌蒋介石[来源请求];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此时对蒋介石失去信心。

概观

三巨头各自带来自己之议程。罗斯福希望游说苏联终止与日本不作战的协定、对日宣战,并且支持盟国在太平洋作战;邱吉尔希望斯大林在东欧战后能放弃部分控制权,“自由”选出“民主”政府;斯大林则认为战争中苏联付出巨大代价,希望控制东欧,因为对苏联的战略布局极重要。
还有,三方领袖尚须建立章程以管理战后的德国。1943年,威廉·克里斯林·布利特之论点预告“红色阿米巴变形虫”正进入欧洲。1943年12月底时,战线仍在苏联境内;到了1944年8月,苏联红军已经在波兰及罗马尼亚境内,且继续向西前进。会议进行时,格奥尔吉·朱可夫元帅之部队已经到达柏林40英哩外地方,史达林自信可在会议上采取强势以争取条件,而罗斯福则希望史达林承诺苏联加入联合国。
“对于俄国人来说,波兰问题不仅是荣誉问题,而且是安全问题。在整个历史上,波兰一直是敌人入侵俄国的走廊,波兰是关系到俄国生死存亡之问题。”因此,斯大林清楚表达他对于波兰的所求是没有谈判空间:苏联将从波兰东部获得领土,而波兰将扩张西面领土作为补偿。在这个要求下,波兰西面数以百万计的德国人将要离开。尽管建立了一个共产党政府,斯大林答应波兰会有自由选举。1947年1月波兰举行选举,结果在1949年,波兰就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有人认为罗斯福要求苏联对日宣战之焦虑是多余;事实上,斯大林很紧张能否一雪昔年日俄战争之失败;他也想得回昔年损失之领土,并扩张苏联的影响力及于东亚。
不过,对于罗斯福是否有意让红军登陆日本本土,就存在争议。后来1945年的战场情势有所变化,美军在2月雅尔塔会议后即在西太平洋开展2月硫磺岛战役、4月冲绳战役等一系列夺岛战,遭遇日军强烈抵抗,伤亡惨重,预计进攻日本本岛,需付出伤亡美军百万,英军五十万的代价。而李梅于2月提出的烧夷弹战术,在日本则取得比在欧洲使用的高空轰炸更好的效果,因此美国高层希望能以无差别战略轰炸迫使日本投降,而避免登陆战的巨大伤亡。德国U-234潜艇因德国战败,于5月在大西洋上浮,向盟国投降,所载运往日本的540kg氧化铀235被美军秘密截获并被用于曼哈顿计划,并可能成为以铀235为燃料的小男孩(Little Boy)原子弹的材料来源。继罗斯福之位的杜鲁门,认为使用原子弹即可结束战争,希望阻止红军攻进日本本土,使苏联无法如在德国般地瓜分日本的利益。事实上美国对日本本土的B29无差别轰炸,造成的伤亡比后来的原子弹攻击还要多,可用的原子弹也仅2枚,日本籍希望苏联中立,决心以满洲为依托,僵持、拒绝投降且最终迫使盟国与其谈判,使盟国无法如在德国般地瓜分日本的利益。无论如何,俄国人并没有因此解决当初日本南千岛群岛的主权问题至今。

“重建欧洲的秩序和国民经济的大前提是:彻底消灭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和由被解放的人民建立他们自己选择的民主体制。”

协定最重要是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这样保证盟国团结,盟国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和纳粹有任何谈判空间。战后德国和柏林将被分成四个占领区。在德国统一前,柏林将由四国占领。 德国被分裂,美英苏认为这是“今后和平与安全的必要条件”。
斯大林同意法国将在德国和奥地利拥有第四个占领区,但必须成立于美国和英国区以外;并同意法国有资格进入同盟国对德国控制委员会。
德国将会进行非军事化和去纳粹化。
德国战争赔款部份以强迫劳动形式来支付。
建立一个位于苏联之赔偿理事会。
波兰地位问题。盟国同意重组当时之波兰政府,加入其他组织,例如波兰临时政府进行民主选举,但排除了1939年所成立的波兰流亡政府参与其中。
波兰东部边界将按照寇松线,同时波兰将从德国得到西部领土补偿,而精确的边界将晚些决定。
斯大林承诺允许在波兰自由选举。
无视苏联和南斯拉夫战俘意愿,他们将会被送回国。
斯大林同意在击败德国以后三个月内,加入对日本作战。苏联战胜日本后,将可收复库页岛南部、获得千岛群岛,并保障其在大连港、中东铁路、南满铁路的利益,以及恢复俄罗斯海军在旅顺口的租赁作为报酬。
罗斯福得到斯大林承诺,苏联将加入联合国,同意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均将享有否决权。
纳粹战犯都会惩处,并绳之以法。
将成立一个“决定分裂德国之委员会”。委员会将决定德国是否要分成六个国家,如果要分割,几个新德意志国家之间的边界和相互关系又将如何确定。
成立新国际组织(联合国),取代失败的国际联盟。
会议协议
所有被解放之欧洲国家内应该举行民主选举。
4月在旧金山进行就联合国成立之会议。基本确定联合国组织方式,采纳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之主意。美国和英国同意当时属于苏联之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为联合国独立成员。
分裂德国,解散德军,德国不准再拥有军队。美英苏认为这是“今后和平和安全之必要条件”。
德国应该为“她对同盟国在战争中造成的之损失”负战争赔款。战争赔款可以以德国国家资源(机器、船只、企业所有等)、一段时间内应该支付的之偿款或劳动力的之方式赔偿。美国和苏联达成协议偿款总额约220亿美元。英国认为在当时偿款总额还无法估计。
暂时搁置战争罪问题。
一个“广泛民主临时政府”,应在波兰“尽快进行自由和不受他国控制、全民和秘密之选举”。
应在南斯拉夫建立一个保皇党和共产党联合政府。
暂时搁置关于意大利—南斯拉夫、意大利—奥地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伊朗以及土耳其管理之黑海与地中海间之海峡使用之问题。
不论被俘苏联公民愿不愿意,一律遣返回苏联。
就未来德国问题之处理,雅尔塔协议相当含糊,用词也为后来诠释造就许多想像空间,亦有人认为这次会议为战后冷战之滥觞。
这次会议的结果,就事后来看,永远的改变了许多国家的命运(东欧诸国、南北韩分裂、中国国共内战),也悬留许多问题(南千岛群岛)至今尚未解决。

后果

雅尔塔会议是二战欧洲战事结束前及罗斯福总统去世前,最后一次的重要会议。东欧大部分地区的纳粹军队已被红军消灭了,所以斯大林有条件和美英谈判,结果苏联在东欧得到一个梦寐以求之缓冲区。过程中,一些小国利益因为要保持盟军内部稳定而被牺牲,苏联继续统治波罗的海国家: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
雅尔塔会议促使苏联对满洲关东军发动进攻,而苏联曾承认满洲国,将满洲作为独立的敌对国看待,随后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以苏联击败关东军后退出满洲为条件,允诺外蒙古在战后进行公民投票以决定其前途。最后在苏联和中华民国监视下,公民投票赞成独立。1946年1月,中华民国政府通知库伦方面,同意其独立;1947年7月28日,中华民国驻联合国代表徐淑希在联合国安理会发表演说,指责蒙古人民共和国军队入侵中国新疆,反对外蒙古加入联合国。1955年12月13日,中华民国代表在安理会否决蒙古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理由是全蒙古是中国的一部分。1961年在美国和苏联的联合压力下,中华民国最终不得不在缺席的情况下让外蒙入联。
另一方面,雅尔达会议更造成了今日的领土、领海问题。邱吉尔、罗斯福为了要让苏联参战,同意了史达林的要求:“南库页半岛、北方四岛和部分的阿留申群岛归苏联所有,不得异议,苏联便参战。”在苏联参战之后又有部分反悔,造成了今日的北方四岛、钓鱼台列岛和靠近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几个离岛的经济海域、荷兰港外围的海底资源探勘等地的诸多国际问题。
经此会议后。苏联即对日宣战促成五日后日本投降(一次性出动89个师包括1,500,000人、3,704辆坦克、1,852辆自行火炮、85,819辆车辆及3,721架飞机,彻底地压垮日军已打算“举国玉碎”的顽抗意志),并出兵进攻日本关东军侵占的中国东北的嫩江省、黑龙江省和察哈尔省等地。在战后亦不退还给中华民国政府,而是交给扶植的中国共产党。当时东北没有国民政府所属的军队,跟从重庆国民政府的军队如东北军早已溃败入关,跟从南京国民政府的军队,则在汪伪政府承认伪满洲国的背景下,转化为伪满军队,只有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坚持抗战14年,其间在未受重庆援助又遭日伪联军清剿的情况下数次几近灭绝,又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扶植下几度壮大。1946年蒋介石要求苏联暂缓从东北撤军,3月22日苏联大使通知国民政府,4月底以前苏军将全部撤离东北,但国民政府的军队仍没有足够的兵力进入东北。

谢选骏指出:中共壮大之谜除了号称“远东慕尼黑协议”的《雅尔塔协议》之外,更早可以追溯到推行“联俄容共”政策的大汉奸孙文——正如“社会主义大家庭”是罗斯福总统创建的,共产党中国也是孙文创建的,难怪中共“国庆”都会在北京长安街上搬出孙文的狗头,和马恩列斯四狗一起示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美国倒数不足52年

《CIA新局长多次警告:中国是美国及全球的首要威胁》(自由时报 2024-11-13)報道: 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宣布,提名前国家情报首长雷克里夫出任中央情报局局长。(法新社档案照) 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十二日宣布,提名前国家情报首长(DNI)雷克里夫(John Ratclif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