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0年8月30日星期日

谢选骏:行为艺术的基础就是令人作呕


《威尼斯双年展:惨遭海难的移民沉船是艺术吗?》(BBC
 2019年6月28日)报道:

如果说艺术的目的是为了引起人们的强烈反应,那么在世界最大型艺术展上展出的一艘失事船只就做到了这一点。
但是,此举是否超出了品味的界限呢?威尼斯双年展(Venice Biennale)上展出的这艘遇难的船壳遭到了评论家的猛烈抨击。这艘船在海上沉没,船上数百名移民遇难。
2015年,这艘渔船从利比亚前往意大利的航行途中沉没,至少700人遇难,大多数都来自非洲。来自瑞士,在冰岛创作的艺术家比谢尔(Christoph Büchel)将这艘沉船带到了双年展供公众参观。他认为他的展品,“我们的船”(Barca Nostra)将会成为“当代移民的纪念碑”。
那次海难发生于欧洲难民危机期间,是人们记忆中地中海地区最严重的沉船事件。2016年,欧洲难民危机达到顶峰,预计有5096人在横渡地中海时死亡或失踪,这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数字。
一些艺术评论家严厉抨击了比谢尔的这种行为。瑟尔(Adrian Searle)在《卫报》上称这是一种粗俗的行为。
“我认为比谢尔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这艘让众多难民丧命大海的沉船很卑鄙且令人作呕。”“唯一的一点可取之处是这艘船让我们能直面死亡。观展者会停下来在沉船前自拍。”
参观者与这艘船的互动方式警醒了评论家。一位名叫赫伯特(Martin Herbert)的网友在推特上发布了一张图片,这艘沉船紧挨着就是一个咖啡馆,他将这个场景称之为“巅峰艺术之作”。联合国难民署的比格(Matthew Mpoke Bigg)指出,人们“晒着阳光在旁边的咖啡馆里啜饮着开胃酒,有些人显然不知道旁边那艘船曾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
鲁伊斯(Cristina Ruiz)在《艺术报》(Art Newspaper)上发表文章,称这是双年展上“最令人不安”的展品,并解释了为什么艺术爱好者的反应可能并不像预期所想的那样心情沉重。“艺术能够也应该反映我们这个时代最紧迫的问题。如果比谢尔能在锈迹斑驳的沉船旁摆放标签或说明,那这艘船很可能成为双年展上最重量级的展品。”“展会目录上确实有这艘船的资料和历史,但只有一小部分参观者会购买。”“虽然不是大多数,但确实有许多观众会在这艘海难船的阴影下吃吃喝喝,全然不知这背后的悲剧。”
2015年4月18日海难的遇难者是谁?来自约20多个国家的难民。这些国家有亚洲的孟加拉国,也有西非的毛里塔尼亚
大多数来自非洲的萨赫勒(Sahel)地带。据信,他们一路搭顺风卡车来到利比亚海岸截至2018年12月,调查人员仍未能正式确认任何一名死者的身份。死者中有一名男孩,他在夹克上缝了一个包,里面装着来自祖国厄立特里亚的泥土。还发现了古兰经、佛教念珠和东正教十字架。
在这些批评家看来,整件事的背景能说明一切。
BBC艺术编辑冈珀茨(Will Gompertz)解释说,需要考虑的一个细节是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鲁戈夫(Ralph Rugoff)的动机。他在推特指出:“我明白为什么比谢尔想在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2015年致数百名移民丧生的遇难船。艺术让我们观察和思考,但展出这件作品无疑是错误的且不合时宜的,尤其是这场展览的策展人曾说过艺术应该‘娱乐大众’。”
批评家们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挖掘,开始质疑艺术在社会中的目的。被这个展品吓到的普里乍得(Stephen Pritchard)在自己的博客《文化中的色彩》中写道,该艺术家在消费这场悲剧:“看到艺术界对这艘让这么多人葬身大海的沉船赞不绝口,实在太可恶了。”“将这艘船作为‘遗迹’或‘纪念碑’展出所利用和消费的不仅仅是那些葬身大海的人,还包括所有难民。”
“野蛮残暴的展品”
而埃里布汗布朗(Yasmin Alibhai-Brown)在《I》报纸上说,这个展品反映了艺术界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缺乏真诚”。“比谢尔为了宣扬自己的艺术和政治虚无主义,不惜利用那些流离失所最后葬身大海的人们。”她所在意的并不是人们在这艘悲惨的沉船旁自拍或吃喝,而是没有任何信息告诉人们这个展品是多么的野蛮粗暴。“死去的灵魂已荡然无存,连影子都没有。有人认为,或许对于‘只想煽动大众’的比谢尔来说,他们根本不重要。”
当BBC联系到比谢尔本人时,他拒绝置评。
他说他想说的一切都写在最开始发布的新闻稿里了。
在这篇新闻稿中,他说“我们的船”是这场人间悲剧遗留下的残骸,同时还是当代移民的纪念碑。
“这艘船骸已经成为了一种象征物,是纪念2015年那场悲剧的受害者及参与打捞工作的人士,同时还提醒着我们海难的发生人人有责,及其背后的政策和政治原因。”

谢选骏指出:上面这些假仁假义的批评家们忘记了一个事情——那就是不仅这个作品,而且大多数“行为艺术”的作品,其基础就是在生理上令人反感,甚至达到了令人作呕的程度。这就是那些“行为艺术家”他们的“艺术效果”。

《科学家宣称找到了解决难民危机的办法》(BBC 2018年2月3日)报道:

根据联合国难民署(United Nations Refugee Agency)的数据,全世界目前因为冲突、迫害和腐败等各种原因而背井离乡的难民总数约为6,560万人,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和德国都是难民心目中的热门国家,他们渴望在那里开始美好的新生活。但如何安置难民却成为这些国家面临的最具争议的复杂问题之一。
抛开政治因素不谈,这套系统面临很大的障碍。许多国家目前安置难民的方式都很随机,只会考虑某个地方是否有足够的地方容纳额外的人口,据此来把难民分配到不同的地区。但这样却不能确保这些地方能为这些难民提供足够的工作——失业会成为难民在新家正常生活的巨大障碍。
但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一个研究团队开发了一套系统,他们认为可以帮助新安置的难民极大地改善就业前景。该团队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的论文中表示,他们开发了一套数据驱动的算法,可以学习如何优化难民分配方式,以便大幅提高他们找到工作的概率。该系统尚未在现实世界中测试,但研究人员相信,这最多可以把每个家庭的就业率提升到70%。
斯坦福移民政策实验室研究员延斯·海恩穆勒(Jens Hainmueller)表示,政府目前根据容量限制,用电子表格来决定难民家庭前往何处。"明尼苏达(Minnesota)有一张床,你就去明尼苏达。但并没有形成有目的的匹配。"
如果负责安置的机构能够分析难民的人口统计学资料,然后把他们送到更容易找到工作的乡镇、城市或地区,那就可以提高成功率。该团队分析了两个发达国家的数据,分别是美国(使用三万多18至64岁的难民数据,他们在2011至2016年间来到美国)和瑞士(涵盖1999至2013年来到该国的两万多难民)。该算法可以计算每个难民在新的国家找到工作的可能性。
首先,该团队会查看难民的人口统计学数据:教育程度、年龄、性别、英语流利度。之后,他们便会寻找"协同效应",将这些特征与具备这些特征的人更容易找到工作的地区进行匹配。之后,他们便会发现各种趋势:例如,某些非洲移民会说法语,他们在瑞士法语区比在德语区更容易找到工作。通过算法,安置机构可以分析难民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并利用可用的数据将这些人分配到他们最有可能成功的地方。"如果有一家肉类工厂聘用了年轻男性难民,而且有这方面的需求,这套算法就能挑选出来。"海恩穆勒说。
研究人员表示,想要让这套系统通俗易通,可以用两个年轻阿富汗男性的例子来说明。这两个人的教育程度和年龄相同,但到了新的国家之后,被送到了两个不同的地方。被送到A地的人找到了工作,送到B地的人没找到。该团队的机器学习算法了解到这个情况,于是,下次有第三个拥有相似背景的人出现时,如果有可能,程序就会自动把他送到A地。
需要明确的是,每个环境和每个人都各不相同。该团队也承认,人类官员有时候不得不推翻系统的匹配结果。与很多人工智能一样,该系统在这种情况下的作用就是为人类提供补充,而不是取代人类。

"我们正在使用的机器学习技术非常灵活。"该团队另外一名成员科克·班萨克(Kirk Bansak)说,"他们可以在十分复杂的数据中寻找和发现各种模式。"例如,如果这套算法在2011至2016年间部署在美国,研究人员认为平均就业率就会从34%增长到48%(增幅达41%)。瑞士可能从15%增长到26%。
不平等和不公平哪个才是问题?
"我们发现难民更有可能找到工作,他们学习语言的速度也会加快,融合速度加快,而且最终不会占用太多健康福利资源。他们会从经济上融合起来,还会纳税,并为社会做出贡献。"海恩穆勒说。
当然,仍然需要展开更多研究,但该团队正在与政府和各类组织合作建立试点项目,以便测试实际应用效果。最终,他们希望美国和瑞士等地可以使用这套算法(斯坦福大学表示,可以免费提供运算代码给相关组织使用)来匹配难民和他们的新家。该团队称,瑞士政府已经公开表达了兴趣。他们也在与美国的安置机构就部署这套系统展开沟通。
如果能够实际部署,斯坦福研究人员希望他们的算法能够巩固劳动力市场,为地方经济重新赋予活力——这有望帮助国家处理棘手的政治问题。"总之,我们有历史数据。"海恩穆勒说,"或许可以从中学习一些东西。"

谢选骏指出:当科学家宣称找到了解决难民危机的办法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变成了一些行为艺术家!因为他们提供的都是一些纸面上的东西,并无实际操作的可能——除了为他们自己博取一些科研经费之外。行为艺术的结果是解决了某些人的温饱问题。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美国倒数不足52年

《CIA新局长多次警告:中国是美国及全球的首要威胁》(自由时报 2024-11-13)報道: 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宣布,提名前国家情报首长雷克里夫出任中央情报局局长。(法新社档案照) 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十二日宣布,提名前国家情报首长(DNI)雷克里夫(John Ratclif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