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选骏(Xie Xuanjun 1954年-),中国旅美学者、自由撰稿人。1978年凭借著文革前连小学都未毕业的学历,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是当时中国年龄最小的研究生之一。1981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哲学、历史、神话、宗教。1987年受邀参与中央电视台政论纪录片《河殇》的撰稿工作,1988年完成第一稿,1989年六四事件后,《河殇》遭到禁播、查封、批判,幷被定为“反革命暴乱的蓝图”——谢选骏也因参与《河殇》的制作过程而受到牵连入狱,以后不能继续举办讲座、发表文章、出版书籍。但谢选骏没有选择放弃,相反,用了三十五年时间,孤军奋战至今——完成《谢选骏全集》三百六十卷。其中的主要著作为《神话与民族精神》、《五色海》、《天子》、《新王国》、《现代南北朝的曙光》、《全球政府论》、《思想主权》、有关基督教的十卷书籍,以及《外星看地球》60卷、《硅基時代》60卷。其中谢选骏自认最有创见的著作是《思想主权》,他把《思想主权》比喻为其著作的塔尖——因为【思想主权】的概念,来自圣经记载的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以上是对于《维基百科》的修正。】】
2020年8月29日星期六
谢选骏:第二次内战将使美国成为全球政府
《美国5年内将发生内战?民调:31%美国人为此担忧》(2018-06-28 海外网)报道:
近一段时间,美国因移民等问题陷入更为广泛的政治分化,以及特朗普政府多位官员与民众爆发公开对抗,都令广大的美国民众感到不安。据一项最新民调显示,几乎三分之一的美国选民都认为,美国境内可能正在酝酿一场新的内战。
据“今日美国”网站报道,当地时间27日,拉斯穆森报告给出的一份民调结果显示,31%的美国选民们认为美国“可能会在未来5年内经历第二次内战”,其中的11%甚至表示发生战争是极有可能的。其中,民主党人(37%)要比共和党人(32%)更为感到担心。尽管也有超过半数的美国选民(59%)认为美国不太可能再次发生内战,但认为国内绝无可能打响战争的人只有29%。
除了忧心内战,还有59%的选民担忧那些反对特朗普的人会选择诉诸暴力,其中的33%对此格外担心。相比前总统奥巴马在其第二个任期内分别为53%和28%的占比,此次的数据都有所提升。
此次的调查在6月21日到24日实施,对象为1000名可能会在下届大选中投票的美国选民。在特朗普就职之前,有一半(50%)的选民认为美国在奥巴马总统执政8年后成为了一个更加分裂的国家。而在特朗普当选后,55%的选民认为美国已经更加分裂。
美媒指出,此次的民意调查正值特朗普政府因其“零容忍”移民政策而遭到猛烈批评之时。特朗普政府的官员,包括白宫新闻秘书桑德斯、国土安全部部长尼尔森和白宫顾问斯蒂芬?米勒,在移民政策等问题上都面临着来自其政治对手和公众的公开对抗。
《美国会陷入“第二次内战”吗?》(2017年08月23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
美国会陷入“第二次内战”?这不是侠客岛耸人听闻,而是《洛杉矶时报》前不久的一句感慨。
不久前,美国发生了轰动性的骚乱。围绕内战中南方将领罗伯特·李雕像的拆掉与否,形成了激烈对立的两方——主张拆掉的认为,不应该让拥护奴隶制的雕像出现在市政府、议政厅这样的公共空间;反对拆掉的则认为,这是在消解白人的主体认同。反对者中,也不乏“白人至上主义”、新纳粹、3K党等种族主义者。而特朗普刚开始对冲突双方“各大五十大板”的言论,更是招致了美国主要媒体以及朝野的猛烈炮火。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也许未来若干年后回看这一事件,会发现某些种子已经种下。在我们看来,在冲突与骚乱的背后,更深层的问题是美国的“身份政治”。对美国社会来说,它曾引领社会进步,也可能是一项长期困扰。
美国今天发生的事情或许足以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借鉴,包括中国。因此,我们专访了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院长范勇鹏。作为深谙美国种族主义历史的学者,范教授的讲述会给我们更深层次的历史和现实观察。侠客岛进行了编辑整理,分享给各位。
1、
从民族国家的构成来看,所谓state building(国家建构),任何一个统一的国家,都要构建凝聚性的文化,把不同的民族人口往一个方向凝聚。美国历史上也是这样,也有很多重要的例子。
我们知道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但历史上,美国曾经一度德裔比英裔还多,差不多是后者的两倍。当时的美国政府怎么做的?强行禁止讲德语,拆散德国居民区。爱尔兰后裔历史上也经历过很多压抑,看电影都能看出,在纽约,好多爱尔兰裔从事着下层黑社会、黑手党、洗衣房的生意。再比如曾经增长迅速的东欧裔、俄罗斯裔,包括亚裔、黑人,都是一样的——只有你接受主流文化,才不会被排斥。包括华人,甚至我们的留学生,到美国第一件事就是学美国腔,特别有意识地去学习发音。这是个普遍现象。
今天我们看到美国似乎种族冲突、分裂很严重,但实际上从美国建国到1964年之前,都是在实行民族同化的政策。他今天批评其他国家“不尊重少数民族的权益”,但他们以前也一直都是这么干的。马丁路德金那个时代的黑人依然没有平权我们就不说了,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美国还强行从印第安家庭中带走儿童,送到学校里“洗脑”。
说起来呢,作为一个统一国家,这些可能都无可厚非,因为要形成“共同体”(political community)。英国历史上的苏格兰、威尔士,法国的布里塔尼亚地区,西班牙的加泰洛尼亚、巴斯克,这些国家的中央政府都曾严厉打击这些地方的分离主义势力。这是很正常的历史过程。但是美国的缺点在于,相对于欧洲统一、融合的过程,美国的“大熔炉”并未完成。
最大也最明显的隔离就是白人与黑人的界限。1863年林肯宣布解放黑奴,1865年内战结束,但到1896年的“普莱西案”,联邦最高法院从法律上确立了白人与黑人“隔离但平等”的原则。包括林肯、杰斐逊这样的总统,也都认为黑人应当解放、但应该送回非洲,或者另辟一块地。黑人的“黑豹党”、穆斯林组织,也经常呼吁“黑人黑土地”。今天的利比里亚,实际上就是美国的解放黑奴回到非洲建立的共和国,国名Liberia都是美国殖民协会给取的。
而从二战后拉美裔大量进入美国开始,问题开始起变化了。这个族群有个特点,一是特别自信,基本不接受英语文化;二是家族伦理观念很重,七大姑八大姨聚居,很容易形成一大堆讲西班牙语、信天主教的移民群体。事实上如果你在美国工作过就会发现,只要你办公室有一个拉丁人,那大家上下班打招呼都会用西班牙语。很有趣。
所以1960年代开始,在拉美裔聚居的加州,这些人开始抗议,要求实行双语教育。要知道,美国从建国到1960年代都是单语教育,其他语言从来没有获得过合法性,包括曾经是主流语言的德语,都硬被打下去。但在60年代“平权”的东风下,双语教育的游行获得了理想的结果。所以亨廷顿在《我们是谁:挑战美国的民族认同》中就不断说“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两个国家”,很担忧。而在拉丁裔之后,其他的族群也就跟上了这一潮流。
那么美国为什么会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搞平权运动?这就涉及到下一个问题。
2、
今天一般我们说“平权运动”,我更倾向于将其译为“积极行动”。它有多方面因素的压力和推动。
首先,美国当时面临来自外部世界、尤其是苏联的挑战。1917年,苏联先实现了女性的普选权,美国是1920年;黑奴解放,英国、法国、西班牙都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做了,美国拖到1864年,而一直到1954年的布朗案,黑人才逐渐有平等权利;更重要的是,苏联的民族自治共和国制度,给美国国内以不小的冲击和压力。
事实上,如果你今天去跟年纪稍微大一点的美国人去聊会发现,1960-70年代的时候,有相当大比例的美国知识分子是认为“苏联会赢”、“美国国内社会主义会兴起”的。当时,全世界最流行的政治形式是“阶级政治”,这一点我们都很熟悉。如何对抗、消解掉“阶级政治”?就是推出了“身份政治”。
身份政治当然是多元的,社会中的族群以身份划定。这个身份可以是肤色,可以是语言,可以是移民地……逐渐地,也可以发展到性向、甚至是不同的意见。黑人、拉美裔、亚裔、印第安人、女性、不工作的穷人、老年人(senior citizen)、LGBT(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到奥巴马下台前,其实这种身份政治已经走向极端。
身份政治消解了阶级政治,又带来了什么后果呢?答案是在压抑了“阶级”之后,导致了社会不平等,积聚了矛盾。大量的劳动阶级,包括工人、白人,在过去30多年事实上长期受压抑。在经济ok的时代,政治正确有“道德光环”不敢说。那代人在70年代“美国梦”的高峰买车、住郊区别墅,生活过得去。但事实上,这些劳动阶级的实际工资收入下降了30年,虽然消费力并未衰减——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廉价商品的涌入,也使美国在70年代后长期维持了低物价水平。
美国劳动生产率与非管理层工资水平变化曲线,下面为工资线
但在2007年之后,矛盾集中爆发了。这些人发现,40年过去了,自己丧失了一切斗争的土壤。特朗普上台,我们说很多处于“锈带”的白人劳工支持他——是的,这些劳动工人,就是戴棒球帽、开皮卡的那些人,突然发现自己在美国的政治舞台上没有代言人。而这些投票给特朗普的人,其实跟四年前八年前投票给奥巴马的人,是同一拨人。奥巴马说要改变,要change,而这些人的确期待改变。奥巴马时代过去了,情况依然没有改变,所以转头去投特朗普。就是这样。
那么我们看今天的“白人至上”。之前“身份政治”,几乎都是少数人。但白人是多数。当白人也开始搞身份政治这一套,攻击的方向就多了。这里面掺杂了阶级政治——事实上这场骚乱可能跟2011年的占领华尔街都是一脉相承的。当时占领华尔街,大家心里还有进步主义的成分,指出“1%”和“99%”的现实差异固然勇敢,但是其实并不知道那1%是谁。到最后这些人发现,无论自己怎么投票怎么选,那1%都在台上。如果说六年前大家还有攻击上层精英的成分在,6年后,攻击的对象就变成了跟自己的阶层接近的人。
比如,纽约时报有个文章就说,这些愤怒的白人中产最恨谁呢?恨比自己稍微高一点、又能接触到的,比如律师、教授、医生等倾向;他们不恨失业者、不恨无家可归者,恨那些吃社保的移民。反对的矛头,一方面指向倾向自由主义多元化的“白左”,一方面则指向移民。这次骚乱机会,开车冲撞人群的是白人,撞死的也是白人。他们之间的差异只是见解的差异,而非肤色族群的差异。
事实上,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民粹主义思潮,还有更深的历史和现实背景。标准的叙事是“1864年林肯解放了黑奴”,但其实,解放黑人之后,北方政治势力搞不定南方,南方强大的政治势力还经历了一个重建时期,于是南方政治又回到南方精英手中。而这一时期,恰恰才是空前绝后的黑人悲惨时期——他们失去了农场的保护,也在市场上经受残酷奴役。那些跑到北方的大多赤贫,比以前还惨。
最关键的是,南方的奴隶主文化没有被肃清,在美国有很深的土壤。美国建国时,元勋一半北方、一半南方,联邦主义有一定的南方贡献;而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言论自由,代表分裂、引发此次骚乱的邦联旗、内战人物雕像,也没有去清算,甚至是在1920年代重新抬头。要一直到二战后,六七十年代民主党兴起,南方在文化上才发生转变。
在过去民主党得势的三十年中,这次骚乱中很扎眼的3K党也是被压抑了,现在又重新冒头。在以前,3K党都得穿白袍蒙住头,现在居然都能剃光头、穿希特勒言论的衣服招摇过市,甚至头目都可以去参加选举。中国俩游客在德国行纳粹礼就被捕了,美国人在德国行纳粹礼被打了,但美国国内呢?这一次有不少纳粹的东西。很明显,这是历史的遗存,也是美国在肃清种族主义上不彻底的表现。他们甚至不像欧洲那样规定这些东西是非法的。
其实,种族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公平问题。1960年代为什么黑人不闹事?因为给了他们公平的权利。现在呢?现在是普遍不公平、普遍不满意,所以种族主义会回潮。当蛋糕没有办法再做大的时候,分蛋糕就会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黑人小孩写一百遍“Black live matters”(黑人的生命很重要)就能被名校录取这种例子,对普通白人来说会不会是“逆向歧视”?几乎也接近“按闹分配”了。
在任何一个国家,“身份政治”无原则地推进都不是好事。身份政治信奉的多元主义,必然导致对共同体的背离。如果共同体内的所有人都只考虑个人,一定会导致分裂。所以政治学上才会有那个经典的命题:个人权利、公民美德、社会秩序三者究竟应该如何排序?哪个更大?美国和西方在全世界推行的就是一套权利观念,本质上又和国家、共同体建构有矛盾。经济过得去的时候,也许玩得转,当经济条件差的时候,一定行不通。用孟德斯鸠的话说,小共和国亡于外部威胁,大共同体亡于内斗。
3k党头目喊话特朗普:回家照照镜子,记住,是白人让你当选的!
而美国的政治制度恰恰又是信奉多元民主的,其制度设计初衷就是要让不同的群体在制度中发出声音。毕竟,如果下层没有团结和组织能力,就一定会让资本精英阶层控制政府。但问题在于,在单一民族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一点或许行得通;但在移民国家中,就会出现bug。你的人口不是均质化的,分各个部分;为了阶级、资产阶级统治搞了多元政体,各个族裔也会借这个发声。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一个政治家要当选,就要计算选民的结构,就会刻意迎合某个族裔、甚至是海外移民给他们投票。白人占主体是吧?但是白人主体的政见可能是比较稳定的,共和党民主党各50%,虽然占大多数,但不是变量。变量就在少数上。比如这次特朗普当选,很多华裔就要摆到了共和党这儿。因此,在这样的选举体制中,少数族裔反而变成了关键变量;因此,任何一个政党上台,都要迎合移民和少数族裔,也就会强化族裔和身份证址。
说实话,这是真正的“体制问题”。别说特朗普,任何总统上来,如果还是这个政体、这样的玩法,身份政治的势头是不可能逆转的。
谢选骏指出:美国的敌人希望美国发生内乱,最好发生第二次内战。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第一次内战使得美国成为西半球的统治者,第二次内战可能将使美国成为整个地球的统治者——因为那将完成美国再次蜕变——从“仅仅对自己选民负责的共和国”,变成为“还要对上帝负责的全球政府”。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谢选骏:美国倒数不足52年
《CIA新局长多次警告:中国是美国及全球的首要威胁》(自由时报 2024-11-13)報道: 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宣布,提名前国家情报首长雷克里夫出任中央情报局局长。(法新社档案照) 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十二日宣布,提名前国家情报首长(DNI)雷克里夫(John Ratcliffe)...
-
[《我的奋斗》美国出版史:希特勒与美国作家的战争](2019-01-08 | 徐悦东)报道: 2016年1月8日,德国新版《我的奋斗》的发布会。 出版宣扬极右翼思想的图书,是否会助长法西斯思想?是不是用一种批判性的视角出版就没有问题了?希特勒的自传《我的奋斗》的美国出版史也许...
-
《驻华记者:在中国我总被问是间谍吗 他们是认真的》(德国之声2023-07-04)报道: 《新苏黎世报》驻华记者讲述了他作为外国记者在中国屡次被初见面的人询问是不是间谍的经历,以及中国新通过的 #反间谍法 对媒体工作可能的影响。 作者写道,当他不断受到中国人怀疑他是间谍的时...
-
认同的重量:《想象的共同体》 [1] 导读 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公正地表现自我;我们尚未形成一致的思想境界,因为这种境界需要直言的批评、真实的创新以及真正的努力,而我们既未曾创造也未曾经历过这一切。 [2] — — 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Said) 同情弱小民族的“入戏的观...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