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选骏(Xie Xuanjun 1954年-),中国旅美学者、自由撰稿人。1978年凭借著文革前连小学都未毕业的学历,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是当时中国年龄最小的研究生之一。1981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哲学、历史、神话、宗教。1987年受邀参与中央电视台政论纪录片《河殇》的撰稿工作,1988年完成第一稿,1989年六四事件后,《河殇》遭到禁播、查封、批判,幷被定为“反革命暴乱的蓝图”——谢选骏也因参与《河殇》的制作过程而受到牵连入狱,以后不能继续举办讲座、发表文章、出版书籍。但谢选骏没有选择放弃,相反,用了三十五年时间,孤军奋战至今——完成《谢选骏全集》三百六十卷。其中的主要著作为《神话与民族精神》、《五色海》、《天子》、《新王国》、《现代南北朝的曙光》、《全球政府论》、《思想主权》、有关基督教的十卷书籍,以及《外星看地球》60卷、《硅基時代》60卷。其中谢选骏自认最有创见的著作是《思想主权》,他把《思想主权》比喻为其著作的塔尖——因为【思想主权】的概念,来自圣经记载的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以上是对于《维基百科》的修正。】】
2020年8月28日星期五
谢选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就是低端人口
《自认香港人身份创10年新高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者持续最低》(2018年6月20日 转载法广 RFI 香港特约 甄树基)报道:
尽管中国越来越厉害,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的香港居民,在身份认同的各类选项中,持续最少人认同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民,甚至比起自认是“世界公民”还少,反而自认是香港人身份的,创了10年新高。
根据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最新公布的港人身份认同最新调查结果,如以100分满分计,受访市民对“香港人”身分的认同指数较半年前升4.1分,至83分,为2008年有纪录以来新高,但受访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认同指数,却较半年前跌1.7分,至56.3分,续为6项身分中最低分。
北京对港大的港人身份认同调查,一直持以批评态度。中联办前科教文体部部长郝铁川就曾撰文抨击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存在不科学和误导之处。
港大民研于6月4至7日以电话随机访问1001名香港市民。认同指数由认同感和身分重要性组成,认同感方面,10分满分计,“香港人”在6项身分中得分最高,达8.54分,较半年前升0.27分,其后得分顺序为亚洲人、中华民族一分子、中国人、世界公民,最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仅得5.85分。
民调同时要求受访者从“香港人”、“中国的香港人”、“中国人”及“香港的中国人”4项身分中,选一项认同的身分,相关受访者占比依次为40.7%(较半年前升1.9个百分点)、26.8%(跌2.2百分点)、17.8%(升3.3百分点)和12%(跌4.1百分点)。换言之,混合身分的认同占比下跌,但单一身分的认同占比上升。
港大民研表示香港巿民中,无论是狭义或广义地自称为香港人(即香港人和中国的香港人) 的比率,都比中国人(中国人和香港的中国人)比率高,显示香港巿民继续最认同香港人的身分。
谢选骏指出:为何自认香港人身份创10年新高,而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者持续最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得到的认同仅有5.85分?这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就是低端人口,他们连去一趟港澳都要办一个通行证,又怎么可能得到势利眼的港澳同胞的尊重和认同呢?认同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大约都是大陆来的新移民,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的标签,这对香港本地人就是一个侮辱了,这等于让他们承认自己是低端人口——这就像大陆的城市户口认同自己是进入大城市的民工,或是让民工们认同自己是“乡下老土”一样……他们怎么可能认同呢。要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非“中国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并非“中国护照”——真正的“中国国籍”和“中国护照”,那要等到中国的百年内战结束以后才会出现!现在的大陆和台湾,都是地区(白区/红区、国统区/解放区、台湾地区/大陆地区),而非国家!它们怎么可能获得香港人的认同呢?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谢选骏:俄罗斯要川普代表美国低头认輸
《川普乌克兰“和平方案”被曝 无须割让领土》(澎湃新闻 2024-11-07)報道: “我不会发动战争,我要停止战争。”当地时间11月6日凌晨,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川普在向支持者宣布自己胜选时说。 在美国总统大选的同一天,共和党也在参议院选举中至少拿下超过半数的52席,获得控制权...
-
[《我的奋斗》美国出版史:希特勒与美国作家的战争](2019-01-08 | 徐悦东)报道: 2016年1月8日,德国新版《我的奋斗》的发布会。 出版宣扬极右翼思想的图书,是否会助长法西斯思想?是不是用一种批判性的视角出版就没有问题了?希特勒的自传《我的奋斗》的美国出版史也许...
-
《驻华记者:在中国我总被问是间谍吗 他们是认真的》(德国之声2023-07-04)报道: 《新苏黎世报》驻华记者讲述了他作为外国记者在中国屡次被初见面的人询问是不是间谍的经历,以及中国新通过的 #反间谍法 对媒体工作可能的影响。 作者写道,当他不断受到中国人怀疑他是间谍的时...
-
认同的重量:《想象的共同体》 [1] 导读 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公正地表现自我;我们尚未形成一致的思想境界,因为这种境界需要直言的批评、真实的创新以及真正的努力,而我们既未曾创造也未曾经历过这一切。 [2] — — 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Said) 同情弱小民族的“入戏的观...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