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0年8月1日星期六

谢选骏:赫斯为何不能阻止欧洲的毁灭;美洲和亚洲合组一个“太平洋世纪”




鲁道夫·沃尔特·理查德·赫斯(Rudolf Walter Richard Hess,1894年4月26日-1987年8月17日),纳粹党的副元首,生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赫斯于1941年5月10日搭乘飞机前往英国进行未授权的和平任务,并遭英方扣留直到大战结束。二战后判处终身监禁,最后于柏林施潘道军事监狱内的小别墅上吊自杀,不过当时赫斯的脖子上有绳索多次缠绕过的迹象,勒痕呈平行状,因此有不少人认为赫斯的死并不单纯。赫斯后来成为了新纳粹的崇拜对象,而他的儿子沃尔夫·赫斯成了著名的右翼分子,并声称他的父亲死于谋杀。

早期生涯

1894年4月26日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港的德国商人家庭。赫斯先后在亚历山大港的德国教会学校、德国的巴德戈迪斯堡教育学院、瑞士的纳沙泰尔商业学校和德国的慕尼黑大学学习,赫斯与慕尼黑大学教授、地缘政治学创始人豪斯霍弗关系颇为密切,豪斯霍弗的地缘政治学理论对赫斯的世界观影响极大。
在那个时代,精忠报国是德国年轻人的主流思想,赫斯也不例外。1914年8月赫斯报名参加了巴伐利亚第七步兵团,先后在西线和东线参战,两次身负重伤,获得二级铁十字勋章,最后转入德国空军服役,成为战斗机飞行员(巴伐利亚第三十四战斗机中队),直到战争结束。并因表现英勇被晋升为少尉。
赫斯在慕尼黑修读经济学、历史与地缘政治学的时期开始与纳粹组织接触,随后并加入图勒社。1920年加入国社党,1923年11月9日在慕尼黑市中心参加了啤酒馆暴动。后失败被捕,与希特勒一同在Landsberg监狱服刑。狱中完成由希特勒“口述”、赫斯撰写的《我的奋斗》。

希特勒的副手

1923年1月,赫斯追随希特勒在慕尼黑的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举行暴动。暴动失败后,赫斯逃至奥地利,稍后回到德国,被判在兰德斯堡监狱(当时希特勒正在其中服刑)服刑7个月。正是在兰德斯堡监狱,赫斯激起希特勒对地缘政治学的兴趣,笔录了希特勒的名作《我的奋斗》。不仅如此,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赫斯是《我的奋斗》的作者之一。因为赫斯调整过希特勒的一些构思,对全书的内容提出过建议,对文字作过某些修改,对某些部分作过删节并加进赫斯的某些观点。纳粹党于1925年重组之后,赫斯成为希特勒的私人秘书。这是赫斯青云直上的起点。1932年12月,赫斯被希特勒任命为纳粹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就在1932年,赫斯成为德国国会的纳粹党议员,晋升为党卫军上将,继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纳粹党登上国家权力舞台之后,1933年4月21日,赫斯被任命为纳粹党副元首。同年6月29日,赫斯还被任命为德国不管部长,统管除外交政策和武装部队以外的一切事务。
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当天,希特勒宣布如果他和赫尔曼·戈林发生意外,赫斯将会是继任元首的第三顺位。

飞往英国

1941年5月10日约18:00,赫斯单独搭乘一架梅塞施密特Bf 110D战斗机从奥格斯堡出发,途经达姆施塔特与波恩,前往苏格兰。爱丁堡机场控制中心报告入侵者在23:09分于格拉斯哥南方坠毁。赫斯从他的Bf 110D跳伞降落,在格拉斯哥南方的Eaglesham附近著陆,降落过程中脚踝受伤。

赫斯首先被当地农夫David McLean所发现。赫斯声称他的名字是Hauptmann Alfred Horn,并且有重要的讯息要亲自给汉密尔顿公爵。赫斯被送到当地医院处理脚伤。汉密尔顿公爵得到通知,并拜访这名俘虏。与汉密尔顿公爵亲自会面后,赫斯才透露他的真实身份。汉密尔顿公爵立刻告知温斯顿·邱吉尔,并证实了赫斯的身份。赫斯遭到英方拘留,直到大战结束和接下来的纽伦堡审判。

希特勒声称对于赫斯的行动毫不知情,随后纳粹党宣布赫斯精神失常。赫斯的家人没有遭到纳粹清算,希特勒给予赫斯的妻子一笔抚恤金,但是剥夺赫斯在党和国家所拥有的一切职务,并私下命令如果赫斯回到德国便格杀无论。马丁·鲍曼继承了赫斯的职位。

赫斯飞英引起了苏联领袖约瑟夫·史达林的怀疑,史达林担心英国真的会与德国进行秘密会议一起对付苏联。后来当邱吉尔与史达林会面,邱吉尔发现史达林仍相信英方曾与赫斯进行某种秘密协定,邱吉尔严正驳斥才化解苏方的疑虑。

战后

赫斯在英国牢狱中待了将近四年,在大战中缺席了大半时间,例如讨论灭绝犹太人的“万湖会议”是在1942年1月20日举行,因此不像其他纽伦堡的战犯,盟军对于赫斯到底该负多少战争与种族灭绝责任一直存有争议。

在苏联的坚持下,1945年10月赫斯被送到纽伦堡接受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赫斯被起诉四项罪名:破坏和平罪、密谋罪、战争罪与反人道罪。赫斯在前两项罪名被判有罪,处无期徒刑;至于战争罪与反人道罪的审判结果则获判无罪。

1947年赫斯被转移到柏林施潘道监狱。在1966年席拉赫与施佩尔获释后,赫斯便成为施潘道监狱唯一的囚犯。

飞英臆测

赫斯前往英国的动机一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大的谜团之一;英国当局至今并未公布档案。

1941年初,德国在这时对英国仍有战略上的优势-盟军在巴尔干与爱琴海战役失利、连年败战与食物短缺造成英国国内民心士气低落、邱吉尔内阁承受庞大压力责难而地位难保、英国境内不论王室民间也的确存在亲德势力。在入侵苏联前夕,也许是受到他的顾问影响,赫斯希望与英国内部亲德势力取得联系、撤换邱吉尔内阁、与英国和解,甚至成为盟友,联手对付苏联或至少保持中立。赫斯希望借由他的顾问Albrecht Haushofer(卡尔·豪斯霍弗尔之子)与汉密尔顿公爵的关系,与英方达成和平协议,并取得外交上的胜利。

1943年5月,杂志《美国信使》(The American Mercury)刊出一则匿名来源的小道消息,指出英国情报单位MI6利用与汉密尔顿公爵亲自会面的条件来引诱赫斯自投罗网;然而这则消息被希特勒所否认。赫斯在牢房里受到非常严密的监视,包括所有的警卫和监狱人员都不可与赫斯说话,一直到赫斯死亡为止,因此赫斯当年到底和英国讨论何种事务,显然是最高机密。

身后

赫斯于1987年8月17日被发现在施潘道监狱上吊身亡,时年93岁。死因是外力窒息。随后依照遗愿与其父母合葬在拜仁州的小镇文希德尔(Wunsiedel)。此后每年忌日前后,许多新纳粹会到他的墓地举行纪念活动。赫斯死后,施潘道监狱被拆除,以防止成为纳粹崇拜者的圣地。赫斯是希特勒内阁中最后生存的成员。2011年7月20日,经与其后人协商之后,他的墓地被清除,遗体被火化,骨灰撒入大海。

谢选骏指出:赫斯案件的水显然很深,黑幕重重,但是,和平努力为何被英国阴险扼杀?疯狂的赫斯为何不能阻止更加疯狂的欧洲肆意进行更加疯狂的自我毁灭?在我看来,这是因为欧洲各国已被敌基督的邪恶势力完全控制,虽然浴火,未能重生。从此,世界历史的重心,开始转向欧洲的两翼——美洲和亚洲,合组一个“太平洋世纪”。事实证明,英国人在战略上其实比德国人更加愚蠢,因为德国战败不过失去了一部分领土,而英国战胜却失去了整个帝国——因为英国人毕竟是一批比德国人更杂乱的杂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美国臨近“三百年魔咒” The United States Nears the "300-Year Curse"

硅基时代第三十八卷 Silicon-based Era Volume 38 美国臨近“三百年魔咒” The United States Nears the "300-Year Curse" (lulu.com)   硅基时代第三十八卷 Silicon-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