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3年3月26日星期日

谢选骏:近代的“日本梦”就是成为“脱亚入欧”的龟奴


佚名网文《脫亞論》》(針對日本治國理念和國之根本的短文)报道:

脫亞論(日語:脱亜論〔脫亞論〕/だつあろん/ダツアロン Datsuaron,直譯為「逃離(或擺脫)亞洲理論」)是於1885年3月16日(明治十八年)在日本報章《時事新報》發表的著名不署名短文。現在普遍認為是福澤諭吉所作。在東亞批判知識份子討論東亞論述的可能性時,常以此文與岡倉天心的《東洋的理想》、孫文的「大亞細亞主義」,竹內好的《亞細亞主義》、宮崎市定的《大東亞史概說》,來互相比較對照來討論脫亞、興亞,以致於大東亞共榮圈的概念轉折。以至延伸出日本現時的《脫亞入歐論》與《脫亞入美論》。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脱亜論

假名

だつあろん

平文式羅馬字

Datsuaron

日語舊字體

脫亞論

目次

寫作背景


福澤諭吉終其一生都致力於在日本弘揚西方文明,介紹西方政治制度以及相應的價值觀。他積極提倡在當時正經歷明治維新的日本應該放棄中國思想和儒教的精神,而吸收學習西方文明。寫作當年,他所支持的朝鮮人嘗試在朝鮮籌組改革黨派,但沒有成功。他曾邀請一些韓國的年輕貴族到他的學校,但他們只是嫖飲揮霍、浪費光陰,福澤便減少他們的旅費,於是他們就去偷錢,使他決定不再支持這些貴族,然後寫作《脫亞論》。

長期以來日本學者坂野潤治主張的「脫亞論」為福澤諭吉對朝鮮現代化的「敗北宣言」一說成為日本學界主流說法。但也有研究表明,「脫亞論」的背景不僅是福澤對朝鮮現代化的失望,還有他對當時正在進行的中日兩國就朝鮮善後事宜談判進展緩慢的焦慮感,以及面向正在關注中日兩國談判的歐美國家塑造親日輿論等因素。


內容


《脫亞論》開篇說道:「世界交通,日益便捷,西洋文明之風東漸,所到之處,無不風靡於一草一木。」福澤又寫道:「文明猶如麻疹之流行,……我輩斷乎不具(治癒)其術。有害無益之流行病尚且不可阻擋其勢,何況利害相伴且常以利為主之文明乎!」他認為西洋的文明必將征服世界,東洋各國對它絕對沒有抵抗能力,就像東京人無法抵禦從長崎傳來的麻疹;既然無法避免,因此明智的做法應當是「助其蔓延」,使人民「早浴其風氣」。福澤在日本也正是這樣做的。


基於福澤對日本現代化的看法,他很支持甲午戰爭。一如不少日本政府的官員,福澤深信要實行亞洲的現代化,最好的途徑就是戰爭。他認為清朝的弊病在於其制度陳腐且一成不變。清軍和日本軍隊交戰時,清朝仍有纏足的陋習;酷刑在日本早已被廢除,但仍在大清帝國內盛行;鴉片大量出口到大清帝國內,令國人精神萎靡。清朝的政治制度未能防範外國侵凌:朝廷被迫出賣鐵路、採礦等權利,以償還國債。當時的日本,同樣要承受不平等條約的委屈。對福澤而言,戰爭不但可以給日本一個翻身的機會,還可以藉此令它強大,讓其他亞洲國家早日「警醒」,變革圖強。但是,日本尚未完全承認戰爭對它們的傷害。


福澤曾寫道:「依吾之見,以西方文明猛擊東方之勢,此兩國(大清帝國與朝鮮國)誠不能存活矣……此如一城以愚昧、法斁、暴橫與無情而惡名昭彰,一義者居於此,其德鮮有人知,此為鄉人醜行之所蔽也。」


對於東亞的鄰國,由於福澤諭吉基於優勝劣汰的思想,認定東方文明必定失敗,因此他呼籲與東亞鄰國絕交,避免日本被西方視為與鄰國同樣的「野蠻」之地。他對當時的東亞其他國家採取蔑視的態度,比如將中日甲午戰爭描述為一場「文野之戰」;認為朝鮮王朝、清朝是「惡友」。故而《脫亞論》又被認為是日本思想界對亞洲的「絕交書」。在主張與東亞鄰國「絕交」之外,福澤還主張「東洋連帶論」。他認為東亞各國只有進行改革舊體制的革命,才有可能擺脫被西洋國家殖民的宿命。因此,福澤主張對鄰國的革新派給予實際支持,幫助西洋文明在東洋的「蔓延」。福澤曾支援朝鮮的金玉均等人,並將自己的財產投入到朝鮮首份以朝鮮文字出版的報紙《漢城旬報》的創辦上。


福澤諭吉對於西洋文明並非沒有取捨。可以說在其自由主義的表象之下,始終貫徹不移的是他的民族主義思想。此後,也有人批評福澤是一位肯定侵略行為的法西斯主義者。但是,根據平山洋的《福澤諭吉的真實》(文春新書)的文字,其實這應該歸因於《福澤諭吉傳》的作者、《時事新報》的主筆、《福澤全集》的主編石河干明。根據平山的論點,雖然福澤批評了中國和朝鮮的政府,但是並不是貶低其民族本身。至於將清朝的士兵稱為「豬玀」等侮辱性說法,其實是石河將自己的觀點偽造成福澤的說法寫入全集的。但是,對於這種觀點,仍有不少人表示質疑。


2006年發現的一則新史料,似乎表明福澤諭吉的「脫亞論」出於擔憂中國的威脅。1885年4月28日,中日《天津條約》簽訂後福澤給田中不二麿(收信人田中不二麿和福澤之間關係匪淺,所謂的「文部卿在三田」形容的便是田中擔任文部省最高負責人時候的事)的信中福澤表示:去年(1884年)十一月天長節,在京城公使館的宴會席上,中國的領事辱罵日本人是無骨的海參一事。這可能是在宴會上的公開演說。……此次之事最終以和平告終,難以遮蔽我國體面。我胡亂地訴諸開戰是不對的。尤其是《時事新報》一個勁地高唱開戰。新報的報道和實情完全不同,迫切為了掩蓋我國的不利,因此不言及對我不利之處。堂堂正正地提出開戰來了局,是想讓中國人永遠立於被告之地位而已。


影響


此文自昭和26年(1951年)以後才在日本民間廣泛流傳,在此之前似乎並未對日本文化及明治維新的現代化帶來巨大影響。但上述說法並非完全正確,《朝野新聞》在脫亞論一文發表後,針鋒相對地發表了社論,希望中日兩國能平等合作,批評了當時《時事新報》為代表的對清開戰論。只是《朝野新聞》對「脫亞論」的反駁在當時很快便湮沒在了蔑視中國、主張開戰的強硬輿論聲音之中。


參見

東洋盟主論

參考文獻


坂野潤治 「解説」『脫亜論 他』 富田正文編、岩波書店〈福沢諭吉選集 第7巻〉、1981年3月。

丸山真男『福沢諭吉の哲學 他六篇』岩波書店、2001年。

平山洋『福沢諭吉の真実』文藝春秋、2004年。

尤一唯「初期『時事新報』の清國論説の一分析」『慶應義塾大學大學院法學研究科論文集』第58號、2018年6月。

 坂野潤治 「解説」『脫亜論 他』 富田正文編、岩波書店〈福沢諭吉選集 第7巻〉、1981年3月、317-338頁

 尤一唯「初期『時事新報』の清國論説の一分析」『慶應義塾大學大學院法學研究科論文集』第58號、2018年,p.147。

 尤一唯」兩個「福澤諭吉」的相似和迥然 黒木彬文:「甲申政変と『朝野新聞』」,徳本正彥編:《ナショナリズムの動態―日本とアジア》,福岡:九州大學出版會,1994年,第67-68頁。

佚名网文《脱亚入欧

脱亚入欧?》报道:


脱亚入欧,是日本近代化以来,明治维新开始后产生的社会文化符号,即倡导“全面西化”。公元7-8世纪,日本模仿中国唐朝都城长安建造起奈良,全国掀起了自上而下全面学习当时世界强国中国的风潮。19世纪中叶,随着日本封闭的国门被美国人用炮舰打开,日本人首次接触到西方工业革命的先进成果。从此,日本走上了全盘西化,学习欧美先进制度的“脱亚入欧”之路。

无论从文化教育、国家制度、企业发展、科技研究,乃至个人装束,日本全面学习欧美先进国家。教育方面,日本陆续设立了以东京大学为首的西制高等学府,大力派遣赴欧美的留学生。但维新中日本仍保留了大量封建糟粕思想。随着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侵略道路,给亚洲各国和其自己带来深重灾难。日本帝国海军、帝国大学等一系列充满军国主义性质和强烈民族荣誉感的事物应运而生。


人物生平

福泽谕吉(1835-1901)是日本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日本近代文明的缔造者之一。他一方面介绍先进国家情形,以促进“文明开化”;另一方面又鼓励日本人发扬独立精神,以保持在列强环伺下的日本民族的独立。著名的口号“脱亚入欧”,即是福泽谕吉首先呼喊出。福泽谕吉生于日本一个下级武士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汉学家。受父亲影响,福泽谕吉熟知孔孟等儒家名著和中国历史,青年时代在长崎学习荷兰文。曾在大阪师从著名兰学家绪方洪庵,并成为优秀的兰学学生。福泽谕吉在26—34岁的时候,三次出访欧洲和美国,并将在欧美的所见所闻写成《西洋事情》、《西洋导游》和《西洋衣食住》等书。这三本书轰动一时,影响甚大。福泽谕吉目睹了欧美国家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坚船利炮、富国强兵和工商繁荣,也反思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封建主义的相继没落,遂萌生“脱亚入欧”的思想。福泽谕吉在其所著《文明论概略》中说:“如果想使日本文明进步,就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一切议论的标准,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事物的利害得失”。福泽谕吉还在报纸上发表《脱亚论》文章,主张日本“所奉行的主义,惟在脱亚二字。我日本之国土虽居于亚细亚之东部,然其国民精神却已脱离亚细亚之固陋,而转向西洋文明”。他还呼吁说:“我国不可狐疑,与其坐等邻邦之进,退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离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福泽谕吉为日本选择的振兴之路,就是摆脱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进而使日本成为欧洲型的民族国家。在日本完成"脱亚入欧”的历史进程后,曾经用支那歧视中国。因此,他也成为歧视中国的第一人。

明治维新

19世纪以福泽谕吉为代表的日本近代思想家,推动和促成了“明治维新”,也奠定了日本实行一个多世纪的脱亚入欧国策的思想理论基础。日本的“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戊戌变法”在时间、变法取向、主导思想上都非常相像。“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初叶,“戊戌变法”发生在19世纪90年代末叶,其先导运动“洋务运动”则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初叶。“明治维新”的那些改革措施,如废藩置县,摧毁封建制度,成立新的常备军,实行全民教育,统一货币等等,其实远不如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六书》中的制度设计周密。中国光绪皇帝虽然也发布了《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图新,但最终慈禧太后政变后发布训政谕旨,变法流产,前后只持续了103天。

人物影响

福泽谕吉的“脱亚入欧”论,就是倡导“全面西化”。但中国与日本不同的是,封建制度根基太深太久,这种制度已经发展到它自身极精制和极完备的地步,不改变它已经无法与时代共同发展,要改变它又必然触及那些深层的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这就好比旧时单身娶亲、妻丧续弦或者只是纳妾,都比较好办,但若喜新厌旧、休妻另娶,问题就复杂了。好比在废墟上另起高楼,相对容易,但要把已经建好的楼房推倒重来,谈何容易。所以中国骨子里也想全盘西化的戊戌维新领袖,实际上为了操作的可能性,与“洋务派”一样,也是“中体西用”。中国当时主流的“中体西用”话语和实践与日本维新派“脱亚入欧”的“西体中用”,其实不是思想观念上的差异,而是思想观念背后的那个制度基础和利益格局的差异。

日本是一个孤悬于太平洋上的群岛国家,在世界新航路开辟以前,日本与远在亚欧大陆西面的西方文明几乎没有任何接触和联系。在历史上,日本也曾实行过闭关锁国政策,且比中国的“锁国令”早颁行10多年。1633年,德川幕府由于害怕西方枪炮,同时也担心宣传“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天主教涌入会威胁和动摇其封建统治,颁布了以“禁止日本人与西方人贸易”为主要内容的“锁国令”。但日本的“锁国令”有一个例外的保留,即特许日本人与中国、荷兰人在九州长崎附近的种子岛通商,并允许荷兰人在种子岛长期生活居住。几代日本人从荷兰人那里获得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和近代科学技术知识,即所谓“兰学”,为日本在19世纪的“明治维新”播下了种子,长崎因此成为日本人了解世界的窗口和培养通晓时代先进科学知识和社会制度人才的摇篮。

脱亚入欧论编辑 播报

背景

1860年,福泽谕吉随幕府官员乘船访问美国。当这些腰佩武士刀、脚踏草鞋的日本使节走进饭店时,立刻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在日本,只有那些非常富有的人才舍得买一寸见方的绒毡做钱包或烟盒,而美国人竟然把整块绒毡铺在地上,穿着皮鞋在上面走来走去。两年后,福泽谕吉再次随团远赴欧洲,周游了法英荷俄葡等国。由于听说外国食宿不便,他们随船带了几百箱大米和几十个铁丝灯笼。可到了巴黎一看,他们住的旅馆是五层楼,无数汽灯将室内外照得亮如白昼,饭厅里摆满了山珍海味……百闻不如一见,通过考察医院、银行、邮政、兵制、议会等,福泽谕吉深刻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的发达,深感日本以前的制度非变不可。

内容

《脱亚论》开篇说道:“世界交通,日益便捷,西洋文明之风东渐,所到之处,无不风靡于一草一木。”福泽又写道:“文明犹如麻疹之流行,……我辈断乎不具(治愈)其术。有害无益之流行病尚且不可阻挡其势,何况利害相伴且常以利为主之文明乎!”他认为西洋的文明必将征服世界,东洋各国对它绝对没有抵抗能力,就像东京人无法抵御从长崎传来的麻疹;既然无法避免,因此明智的做法应当是“助其蔓延”,使人民“早浴其风气”。福泽在日本也正是这样做的。

基于福泽对日本现代化的看法,他很支持甲午战争。一如不少日本政府的官员,福泽深信要实行亚洲的现代化,最好的途径就是战争。他认为清国的弊病在于其制度陈腐且一成不变。鸦片大量出口到清国,令国人精神萎靡。清朝的政治制度未能防范外国侵凌:朝廷被迫出卖铁路、采矿等权利,以偿还国债。当时的日本,同样要承受不平等条约的委屈。对福泽而言,战争不但可以给日本一个翻身的机会,还可以借此令她强大,让其他亚洲国家早日“警醒”,变革图强。但是,日本尚未完全承认战争对她们的伤害。

福泽曾写道:“依吾之见,以西方文明猛击东方之势,此两国(清国与朝鲜)诚不能存活矣……此如一城以愚昧、法斁、暴横与无情而恶名昭彰,一义者居于此,其德鲜有人知,此为乡人丑行之所蔽也。”

对于东亚的邻国,由于福泽谕吉基于优胜劣汰的思想,认定东方文明必定失败,因此他呼吁与东亚邻国绝交,避免日本被西方视为与邻国同样的“野蛮”之地。他对当时的东亚其他国家采取蔑视的态度,比如将甲午战争描述为一场“文野之战”;认为朝鲜王朝、清朝是“恶友”。故而《脱亚论》又被认为是日本思想界对亚洲的“绝交书”。在主张与东亚邻国“绝交”之外,福泽还主张“东洋连带论”。他认为东亚各国只有进行改革旧体制的革命,才有可能摆脱被西洋国家殖民的宿命。因此,福泽主张对邻国的革新派给予实际支持,帮助西洋文明在东洋的“蔓延”。福泽曾支援朝鲜的金玉均等人,并将自己的财产投入到朝鲜首份以朝鲜文字出版的报纸《汉城旬报》的创办上。

福泽谕吉对于西洋文明并非没有取舍。可以说在其自由主义的表象之下,始终贯彻不移的是他的民族主义思想。根据平山洋的《福泽谕吉的真实》(文春新书)的文字,其实这应该归因于《福泽谕吉传》的作者、《时事新报》的主笔、《福泽全集》的主编石河干明。根据平山的论点,虽然福泽批评了中国和朝鲜的政府,但是并不是贬低其民族本身。至于将清朝的士兵称为“猪猡”等国籍歧视的说法,其实是德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意大利、日本等国家评价的。

完成

如同千年前模仿唐朝长安建造奈良一样,明治时期,日本人在东京银座建起了西化一条街。这里仿照欧美街市,盖起两层楼的洋式砖瓦房,街道上电车穿梭,夜幕降临时煤气灯就会点亮。日本在甲午战争前后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日俄战争后的十多年间,又进行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电力产业革命”,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经济上完成了“脱亚入欧”。一战后,日本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与新老帝国主义国家英、法、美等共同主持和参与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从而在政治上完成了“脱亚入欧”。

参考资料

1  日本一直要脱亚入欧,为何没有废除汉字改用英语呢?百度[引用日期2019-04-16]

2  徐志民:近代日本海军与侵华战争.社科院[引用日期2019-04-17]

3  为何日本海军能在数十年内迅速崛起?   .百度[引用日期2019-04-17]

4  一 帝国大学の発足と拡充.帝国大学令の公布[引用日期2019-04-16]

5  脱亚入欧论 ——读《脱亚论》  


谢选骏指出:倭人缺乏主体性格,因此没有自己的骨头——不是亚就是欧,唯独没有自己的人格国格。简而言之,脱亚入欧论使得沐猴而冠的自称“大和民族”的倭人原形毕露了!“和”不就是“倭”的转译吗?由此可见,倭人自称华族、日本、天皇、京都、东京甚至“中国”,都是模仿中国文明的做秀而已。——近代的“日本梦”就是“脱亚入欧”,就像古代的日本梦就是变身为神州中国——为此,岛国必须篡改也就是优化自己作为古代中国文明边区的倭人历史——这不过是为了夺取东亚大陆的统治权。可是最后功败垂成,反倒沦为美军的龟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四大自由来源于四大家族

《“罗斯福家族”风云300年,1人连当4届总统,2人跑中国猎杀大熊猫》(2018-11-15 子屠龙)报道: 17世纪初,当英国在北美开拓殖民地的时候,罗斯福家族就漂洋过海来扎根。 这个在新大陆超过300年历史的家族,最终发展成为美国赫赫有名的政治家族,尤其是诞生2位美国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