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4年1月28日星期日

谢选骏:中囶人喜欢两脚羊圈吗


《这就是中国人要面临的、不可逃避的未来》(2024-01-22 老蛮)报道:


现在,我们必须再次总结一下已知的信息。首先,我们所有分析的前提在于:工业文明与极权政体不相容,最多只能并存一代人的时间。按时间上来说中国到了2014年,也就到了工业文明与极权政体并存的极限,中国的政府必须在继续发展工业文明,还是全力保住极权政体之间做出抉择,没有中间路线可以选。只要认可了这一条前提,那么其后所有的事情都顺利成章。


各位必须记住的是:我们判断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永远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而要看他做了什么。再强调一次:判断一个组织的真实意图,永远不要看它说了什么,而要看它做了什么。


近十年来,政府通过腾笼换鸟、环保一刀切等措施,大幅恶化了工业企业的经营环境,而且,这些对工业企业的压制性政策持续至今,没有任何修正的迹象;外资企业被成规模地驱离;人民币发行机制中的外汇因素被尽可能的弱化;网格化管理的社会大抑制模型也建立了起来。如此综合来看,在真实的执行层面,政府早已经做出了抉择:放弃工业文明,放弃经济发展,全力保政权。这个结论斩钉截铁,没有任何可驳斥的余地。如果各位依然幻想其对发展经济保有热情,这只不过是因为各位实在是过于恐惧,缺乏勇气,不敢面对这个冷酷的现实罢了。


在这里,必须提醒的是,近十年来,几乎所有的重大政策,都是自上而下,由中央一言而决。比如说,环保一刀切,就来自于中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句指示;股灾起源于中央“活跃资本市场”的指示;“地产去库存”就更不用说了,从口号到实施细则,全部都由中央一手包办。各位,这种对于重大事务的“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在2014年前是不存在的。早年的决策机制,讲究的是自下而上,基层在处理具体事务时,积累了应对经验并形成成熟的方案,再上报中央进行通盘考虑和修订之后,再推行全国。从1979年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到2013年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都是自下而上,地方上提出改革方案,充分积累经验之后,再归总到中央,向全国推行。但是2014年后,整个决策机制突然就变了。决策层发布一道指令,让部委脱离现实,凭空制定成政策,地方上也不需要再探索经验,不需要再思考问题,所有的政策会非常突然的从顶层一直下发到最基层,地方上只需要负责执行就好了,也就是只需要执行力就够了。执行力这个词,成为了中央唯一重视的地方官员考核导向,而这样的决策模式,恰恰就是为了自上而下的顺利推行“去工业化”的战略,舍此再无其它。地方政府,乃至各部委都不需要了解各项指令背后到底有什么深意,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照着决策层的指令,盲目执行就是了。并且,中央对于地方上的执行效果还要进行严厉的考核,你关停的企业数量不够,水稻上山的亩数不足,市长就要被一票否决,直接免职,你敢不敢抵抗违命,坚决不去弄死企业,也不毁林砍树?


整个行政体系根本就不敢有任何抵抗,甚至连私下发牢骚都不敢!对于这种自上而下的乱政,地方政府当然更不敢进行任何深入的解读,尝试去理解这种种乱政背后“去工业化”的真正意图,他们只能盲目的执行,盲目的冲锋,盲目的将经济带入萧条的境地。


理解了近十年来的“自上而下”的决策模式,理解了近十年的所有顶层政策,都奔着“去工业化”的目的而去。各位才能真正理解,2024年以及往后的时间,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会朝什么方向走。


在这里,我们依然假设自己就是决策层的一员。我们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自上而下的发布指令,实现“去工业化”的目的。当然,我们现在已经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果,距离最后的成功只有一步之遥。


现在,我们还需要做什么呢?


首先,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想尽办法,把国门关起来,也就是说,一方面,我们与欧美日韩的关系必须进一步恶化下去;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参与挑动更多的国际冲突,并在这些冲突中坚定的站在欧美日韩的对立面。比如说,南朝鲜之间的冲突就可以再刺激一下,激化一下;中东的局势也可以再恶化一下,最好是绿教不同的派系之间都打起来,闹成一锅粥;南美洲的经济已经倒塌了,政治秩序也可以乱一下;全球几个大的运河和海峡,从巴拿马运河到苏伊士运河最好都别通航了。外面越乱,全球经济秩序越混乱,国内去工业化的步伐就可以迈得越快。同时,我们必须挑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神经,让战争的阴影时刻笼罩着这个国度。以战争为借口,封锁国门,当然是最好的方式。记住,我们的目的是封锁国门,而不是战争本身。战争只是借口,所以我们不需要真的打赢什么战争,打输了也没关系,对内在宣传包装上做好控制就行。关键就是,长期保持战争阴云的存在,这就够了。


基于这样的考虑,南海边界问题就是非常不错的借口,毕竟,那几条边境线的问题根本就说不清楚,普通中国人又特别富有国土情怀,寸土不能让,用这个借口来搞事情,一下子就可以煽动国民情绪,转移内部矛盾,非常好用。所以,与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等国的南海边境冲突会越来越剧烈,冲突程度会越来越高。现在还只是双方玩碰碰船游戏,很快就会逐步升级。我的预想步骤是:水炮互喷,接舷互殴,流血死人,一直到有限度的武装冲突,发展到这一步就差不多了,不需要正式宣战,也就是不需要恶化到打国战的程度。双方在南海上形成正式的军舰武装对峙局面,并彻底扰乱南海航线,击溃海运秩序,这就达到了目的。欧美日韩的船只,我们就在简单检查之后让它们通过,这就减小了国际阻力;中国的船只一律禁止通航。当然,最好用的借口还是台湾问题。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冲突可以被定义为“内部冲突”,即使发生战争,也可以定义为内战,不算对一个独立国家的侵略战争,在道义上,欧美各国就难以出手。当然了,再强调一次,我们的目的是要封锁国门,去工业化,对台战争本身并不是目的,真的拿下台湾了反而非常麻烦,本来大陆的人矿就多,去工业化就是个长期工程,再把台湾的产业和人矿拿下来毫无意义。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要做的就很明确了:要逐步将局面升级。先从收复台湾诸离岛开始,第一步收复金门马祖,然后收复澎湖列岛和东沙群岛,实际控制台湾海峡,阻断海运。做到这一步,就可以与台湾形成长期武装对峙的局面。为了强化紧张局势,我们可以派出无人机,对台湾的战略要点进行日夜轰炸。记住,我们不需要真的炸毁这些目标,无人机的装弹量可以非常低,意思一下,形成表面上的持续战斗的局面就行。同样的,对于欧美日韩的船只,也在简单检查之后就让它们通过,减小国际阻力;中国的船只还是一律禁止通航。作为决策层的各位大可以放心,这种禁止本国外贸船只通航的禁令,根本就不会引发国人任何的抗议,在战争动员令之下,所有的司法流程和立法流程全都要停止,全都要让位给战争,政府主管可以一言而决老百姓的生死,不需要经过正常的司法流程。战争期间你还一心想着外贸挣钱,那就是明确无误的通敌,当然可以不经审判立刻枪毙,连尸体都不用还给家属。而伴随着关闭国门,现有的商品市场必然会陷入完全的坍塌状态,整个供应、物流和价格系统都会出现大问题。这个时候,我们筹谋已久的内循环系统就可以完全启动了,也就是已经准备已久的大杀器——“供销社系统”。


中共内循环经济的大杀器供销社系统


这个系统从2017年开始建设,经过整整六年的发展,事实上已经完整的布局到了全国的乡镇一级。供销社的货物供应充沛,物流体系完备,从日用百货到家用电器,可以说应有尽有,我们完全可以用这一套体系替代现在的商品供应体系。在支付工具上,我们也早有安排:数字人民币。数字人民币从2019年开始测试,现在在技术上也已经完全成熟。我们完全可以规定,供销社的货品交易必须使用现钞,而如果要使用电子支付,那么只接受数字人民币。这就完全规避了所有可能的囤积居奇和价格失灵现象,将关闭国门可能造成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当然,政府的组织架构也需要随之变化。去工业化之后,上层政府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专业部门,而基层政府的人力严重不足。工业化的过程,就是日益精细的专业分工过程,政府的管理部门也必须随之专业化。去工业化之后,那些专业政府部门都没有存在的意义。基于这样的考虑,中央各部委、省和市这两级的政府部门必然迎来大的调整,所谓的多部门合并,大部制改革,必然会强势推行。与此同时,区县和镇街的管控权限和人力配置都会大幅增强,也就是大力强化终端的管控力量,以匹配大抑制模型,建立起真正的社区化和网格化的基层管控网络。这也就意味着,大量的部委和省、市级的公务人员会下沉到基层,以充实基层的管控力量。这件事广东已经于2022年底开始实施了,也就是“百千万工程”,这是中央直接在广东进行试点的一次组织架构方面的改革,到2023年底已经取得了足够多的经验,并在2024年1月份由中央批复,同意在全广东范围内推行(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来看看,这里就不多介绍了)。


与此同时,作为决策层的我们,早已准备了其它成系统的配套措施,比如,为了减少人矿数量,降低管理难度,我们自上而下,强力推广中药,尤其是杀人于无形之中的中药注射液,更是推广的重点。我们从来没有撤销新冠期间的通行码系统,它一直到今时今日都在有效运转,可以精准而快捷的记录每个人的通行轨迹。


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清洗队伍,尤其是军队中的异己分子,以确保我们的计划可以百分百的实现,不会发生任何纰漏。注意,上面这些事情,都是他们为了完成“去工业化”大计而提前做好的准备。而到了现在,2024年只需要按部就班,一步步的往前走就是了。


上面讲述的那些事情,他们可以在一到两年之内耐心的予以推行。如果说,接下来的整个过程,还存在什么意外因素的话,那就是人的意外。我们务必要找到执行力超强的人,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也就是纯粹的执行机器。凡是主动思考、提出疑问、质疑我们意图的人,我们一律要把他们拿下。因此,2024年会有更多的官员,因为“阅读有害读物”这样的罪名而被捕。这没什么,我们就是要把这样的罪名公开给所有的官员看,让他们知道,质疑和思考本身就是对我们的背叛。我们不需要他们有大脑,只需要盲目的执行指令,这就够了。


所以,说到这里,2024年会发生什么,已经非常清晰了。小结一下吧:与欧美日韩的关系会持续恶化;国际冲突会增加;南海和台海局势会日益紧张,在2024或者2025年就可能进入武装对峙的局面;国门会开始封闭起来;供销社体系会大幅强化并与数字人民币捆绑;政府组织架构会大幅调整,基层的管控力量会大幅强化。


各位,这就是中国人要面临的未来,不可逃避的未来……


网民嚎叫:


101Beijing 2024年01月23日 12:53

这是反共人士希望的未来,但不是“不可逃避的未来”。这些人一直预言中共倒台,却总是低估了它的智商和灵活性,估计这次还是这样,中共会削弱,但不会自杀。

lijunzy 2024年01月23日 02:41

作者懂个屁!所有这一切,都是为统一台湾做准备。难道等那时再让外资添乱吗?

yaleboy 2024年01月22日 23:12

。。。做伟人——老习就是偏执地要维持中共的统治,不要像前苏共那样垮台。当年他曾说过苏共没有一个是男儿。而在国内要继续统治,必须提出一个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复兴的最大象征就是要统一台湾,而他自己想与毛比肩作为人,毛建国,他统一。所以,这么多年来他不断弱化邓江胡,只把毛抬起来,因为他还不敢否定毛。而要实现他的抱负,势必要集权,要集权就要打压民企,因为民企做大了,财力雄厚就会威胁倒他的统治。所以基于这个思路和结果就是国进民退,牺牲民企,也就是牺牲经济。他曾经放话,北朝鲜没什么不好的,经济差一些,但是人民忠诚,这就够了。因此,他并非深谋远虑下什么大旗,十多年来按计划有步骤地故意破坏经济,他是没有智慧,北京人叫他二愣子,撞到南墙也不回头罢了。

谁啊你是 2024年01月22日 21:40

大方向有些对,目前发展经济不是他关心的。他关心的还是为下一届连任布局。但是至于大部分内容有些扯。封锁海峡,欧美船过来检查放行,就减少阻力?战争启动了,你能随意控制规模?看看普京就明白了。

好人64 2024年01月22日 21:31

去工业化不是目标,但是其他的结论没有什么问题。看蔡奇这样驱赶低端人口的狠人可以上位到第二号人物,就应该知道习的爱好和政策方向。

jincao 2024年01月22日 17:41

又是一篇毫无根据的编造之文。闭关锁国不现代的选项,去工业化更是不可想象的幻想。制造业2025,2049年建国百年目标放弃了吗?没有放弃只能制造业等继续发展,提供实现百年目标的基础,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建造世界一流军队多缺不了工业化。此文胡扯也超出了限度。就是现在的中共领导人更换,这个国家目标变更的可能性也不大。

相食 2024年01月22日 17:16

万维终于发了第一篇关于中国时政的高水平文章。我早几年在万维说过几次了,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完全是故意为之顶层设计的结果,而不是象费拉右派知识分子儿们愚蠢认为的和改开贪腐既得利益集团们故意渲染的那样,因为蠢猪领导造成的。如果想做一个有质量的新闻网站,建议万维以后少发那些臆想意淫的垃圾文章。

大海怪 2024年01月22日 17:13

讓百姓吃草,不會內亂嗎?不會造反?


谢选骏指出:上面所描述的“中国人要面临的不可逃避的未来”,无非是一个“两脚羊圈”,但是,中囶人真的喜欢这个专供两脚羊繁殖待宰的圈吗?


《<繁花>拍的太夸张?90年代的北上广真长这样》(谷雨数据 2024-01-23)报道:


“90年代”,总是文艺创作的热土。


上海滩《繁花》似锦,东北却迎来了《漫长的季节》。跨过《大江大河》,沿海地区时势造英雄,中西部心系《山海情》,尚在脱贫中。


不同剧目,书写同一年代,但好似不在同一时空。网友感慨,世界折叠,黄金年代原来在三十年前悄然而至。


重返90年代的历史现场,当年的北上广,都发展成什么样了?


快马加鞭的城市化


90年代的主轴是一桩关于城市化的故事。


北上广为首的都市群开始第一轮扩张。城郊的独户联结成集镇,打工者们驻扎定居,家乡成为故乡。


与此同时,新一批大学生来到城市求学,并努力留下,学子化身游子。


企业改制,翻身入海,不确定性拥抱机遇。人们迁徙,各地徘徊,难以预言十年后将长居何处。


相伴而行的,是港澳回归、申奥、申请加入WTO的历史车流,滚滚向前。


城市化让房地产有了变化。1998年,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正式深化,住房福利分配制全面转向货币购买。


北上广市场首先响应。那时,房价跟股票一样,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牵动着预期消费与喜怒哀乐。


1999年,北京市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是4787元/平方米,全国居首。


北京城不大,三环内的房子拉起了均价。彼时,天通苑、回龙观尚未成为“睡城”,房价尚在两千元左右。通州、顺义,还在全面开发的前夜。


但4787元/平,已是全国多数职工买不起的价格——1999年,全国城镇在岗职工的平均年收入为8346元,一年不够买两平。


在那年,上海、广东房价位列北京之后,分别为3102元与2911元每平。


总体来看,全国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为1857元每平,主要由北上广拉动。更多省市的房价仅为千元上下。


一平方米的北京内环房子,可以在重庆、陕西、河南等地买下五平方——今天的房价差距,在当年就已形成。


高楼平地起。城市化总会爱上摩天大楼。90年代,中国前100名高的建筑,一半云集香港与上海。


其中,上海拥有21座,为内地城市第一。其余城市,要在多年后才出现的高楼林立,在90年代的上海,不算稀奇。


去如火如荼建设中的陆家嘴看看,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作为“三件套”成员还在酝酿,但你已能看见多个超高层建筑:


其中,东方明珠,468米,1994年建成;金茂大厦,421米,1999年建成。它们迄今位列上海摩天大楼排行榜的第三与第四名,90年代的建设成就,至今还很能打。


浦东施工忙,但上海居民对于迁居浦东还是心存疑虑,房价自然低于浦西。“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疑虑带来机遇——在90年代开工建设的陆家嘴房子们,如今报价不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地产造福的故事,在当年为勇敢者埋下了注脚。


第一批富起来的人


热气腾腾的城市里,诞生了第一批富起来的人。他们主要来自个体工商与外贸。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1995年,北京与上海各有49%与39%的从业者属于第三产业,即从事农业、工业外的各项销售服务业,而第一产业,包括农畜牧渔业的人数仅为一成。


这与全国已经截然不同。比如,《山海情》故事里的宁夏,第一产业的从业者占比59%。云南的第一产业从业者比例达到了76%。传统畜牧业,都是其要务。


那时候,沿海地区的社会热词不是“上岸”,而是“下海”。


在深圳,乡音不同的到访者,摆地摊、买鞋子,也算创业。绿皮火车与招待所里装着的,都是满满当当的志向。


与此同时,外贸业务员出现。他们协助国产货物走向世界,让国际品牌向中国市场涉足,而上海已是中国外贸业务最兴旺的城市。


其中,第一批外贸专业的年轻人,从国企派遣至外企,或全职于外企。企业用工性质带来了惊人的薪水,如同乘着时光机来到当今的中国——90年代,位于上海的外企中国员工的月薪,可能达到数千元乃至万元。


《新闻晨报》曾报道,随着1993年上海劳动制度改革完成,外企经理月薪可达4000多元,首席代表的月薪可达七八千元,津贴、补助、绩效等另算。


市场化改革,让办公室脑力工作者得以职业化。这是新中国的第一批白领,也是理想的全球化故事里的受益者。


技术型劳动力的外派收入也很可观。根据《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志》,1991年,派往新加坡某公司的上海工程师每月基本工资在1500新元以上,按照1:5的大致汇率换算,也超过7500元。


享受的不仅是工资,还有出国、见识,以及“洋货”产品的购买能力,生活改头换面。


1992年,《关于商业零售领域利用外资问题的批复》发布,上海第一八佰伴、华润时代广场、东方商厦和佳世客,成为第一批外企通过合资形式参与投资的零售商场。


次年,上海华亭伊势丹开业,兰蔻、雅诗兰黛等美妆品牌进入中国,价格不会便宜。但外贸白领的收入,足以成为第一批尝鲜者。


外贸与工商业发展,而股市是它们的镜像。1990年底,深圳证券交易所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先后成立。


上证所初期只有八支股票,但曾一度不设涨跌停限制,指数狂飙。深交所情况类似。且哪怕设置了涨跌限制,股市也几近只涨难跌。“中国第一股民”、上海人“杨百万”(杨怀定,于2021年去世),便在那时候为此后上亿散户树立了标杆。


这样的暴富故事,每天会落在不少人头上。家境曾贫寒的人们,错愕、忐忑、踌躇满志。



背后是乡土中国,身前是一腔抱负。


物价也如同穿越时代。蒜油石斑鱼,每斤130元,青蟹,每斤70元,基围虾,每斤80元……这是一份90年代初的上海和平饭店的菜价,价格不菲,但有人消费得起。


根据《天津物价志》的记载,1990年,天津猪肉的零售价格是2.3元一斤,羊肉的价格是2.98元一斤,带鱼价格4元一斤,鲳鱼价格8.5元一斤。


奢侈品也不再是遥不可及。90年代起,Cartier、Burberry,CHANEL等品牌,陆续在北京、上海与广州设置销售点,“三大件”之后有了新目标。


梦特娇、皮尔卡丹、鳄鱼等轻奢商务品牌,买的人多点。穿上去谈生意,每件都是当年的战袍。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是外贸白领,但北上广的居民比全国人民收入的确高不少。


还是以1995年为例。上海与广州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总收入突破7000元。北京为6237.9元,其他省市,多为三四千元每年。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的城乡收入差距维持得较好。1995年,上海农村人均纯年收入也有4000多元,达到城镇的一半。同时,绝对值较高,甚至超过大多数省市城镇居民的平均收入——沧海桑田,浦东农村也不差。


收入的提升,体现在普通人的消费上。在那一年,上海居民的奶与奶制品的全年人均支出为114.2元,是全国唯一破百元的地方。北京为73.6元,而全国平均只花了31.4元。


南京西路、淮海路、徐家汇,商圈接连形成,店面林立,街道繁华,购物似今天一样便利。时至今日,吸引海外品牌中国首店的能力,上海也是遥遥领先。


90年代,北上广领先的还有国际餐饮。1987年,中国第一家肯德基餐厅在北京前门开业;1989年,肯德基来到上海东风饭店。1990年,麦当劳在深圳西华宫开设中国内陆首家分店,这家店当时一份“麦当劳巨无霸”的标价为百元港币,据中经数据,百元港币在90年代初期约为人民币70元。


直到20年后,这些快餐品牌才陆续在中国地级市涌现,姗姗来迟,成为中国95后与00后的集体记忆。


商品经济的旺盛生命力,还为上海与北京的婚恋世界,早早带来了一些变化。


如今天一样,90年代,上海人的离婚率就不低,在1999年达到4.62‰,而北京为4.25‰,均高于全国1.91‰的水平。


反观结婚率,一直在全国中流,处于不高不低的水平。这早与安徽、广东、山东等地差异悬殊。


这不算坏事。


过低的离婚率,带来的是社会结构的稳定,但暗藏着个体家庭里的隐忍与委屈。


一般假设认为,繁荣的经济贸易,更容易带来自由婚姻观念的出现。因为人人挣钱,人人有话语权。尤其是在码头,多的是接触更多新鲜事物与思想的机会。


电视剧《繁花》里的“汪小姐”率真、有韧劲和冲劲,她是第一批沿海白领女性持有新婚姻观念的缩影。


这成为人们敢爱敢恨的底气。


追忆黄金年代


年代剧上新,总要引起怀念。重返90年代,北上广虽繁荣,发展水平也很难比过今天,但“黄金年代”是对它最多的赞颂。


社交媒体平台,聊到90年代,人们谈及最多的有“未来”“希望”“生长”“心态”“舍得”等词。


“10年前我是舍得花1000元买个短袖送给妈妈的人,现在啥都没有。”


“99年毕业上班买了腾氏套装1000多,工资900。现在抖音直播,买一件打底衫几十块钱。”网友回忆。


热评认为,回顾三十余年,最大的差别在于,90年代敢花的钱,放到今天,不敢花了。未雨绸缪,总要准备周全。中年人的日子少了勇气,而年轻人把目标从“下海”换成了“上岸”。


“那个年代,年底的奖金也近六位数。同事们一起聚餐,桌上杵着大哥大,还有认定未来越来越好的眼中光芒。”


有人感慨:“那是一个不断向上的电梯,你不用自己蹦跶也会上去。”当年的电梯如今变成了楼梯,且楼梯的跨度越来越高。


于是人们念旧,作为对抗时间的方式。回过头来看,90年代,世界参差,人们的生活还是比不过今天的成熟与便利,但生活像刚升起的太阳。尝到了甜头,以为会有一辈子的甜头。


“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就变成了牛。牛以后啊,馒头就长大了。馒头长大了就不骑牛啦,就坐火车,坐飞机,那个时候啊,日子就越来越好。”《活着》中福贵与家珍的对话,也是北上广与无数县城已经历过的红利故事。


旧的故事落脚。从故事里走出来的年轻人,在新的章节里,等待下一次繁花。


谢选骏指出: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两脚羊圈无论如何修饰装潢现代化养殖,还是羊圈。问题是,中囶人喜欢两脚羊圈吗?看来喜欢,因为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如果不喜欢呢?那么中囶人就不是中囶人,而成世界公民了——那就中国文明整合世界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绿色技术下面隐藏着血红的机密

《中国加快开采绿色技术所需金属 但在多国引发焦虑》(BBC 2024年4月30日早上8点46分)报道: 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位于“锂三角区”,是锂的重要产地。 今年早些时候的一个夜晚,在位于阿根廷北部的宿舍里熟睡的艾清突然被屋外愤怒的口号声惊醒。 她向窗外望去,看到阿根廷工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