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4年5月9日星期四

谢选骏:《老子道德经》的三千多字是谁混杂进去的


《英语世界最牛中国经典<道德经>——2000多种译本,到底流传着多少种“道”?》(《文汇报》2023年1月27日 辛红娟)报道:


自17世纪开启西译历程以来,《道德经》成为被译介得最多的中国传统典籍,在英语世界的发行量和发行频次仅次于《圣经》。据美国汉学家邰谧侠统计,截至2022年7月,《道德经》已经被译入97种语言,凡2051种译本。迈克尔·拉法格在《道德经之道》(1992)一书中说,有多少个读者,就有多少本《道德经》,也就有多少种“道”。“道”因其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外延而留下的阐释空间,造就了英语世界繁复各异的道家哲学形象。


为准确讲好老子与道家故事,传播好中国传统文化,我们需要系统、全面地分析了解老子和道家宇宙观核心术语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接受情况,甄辨英语世界对其二度重构的价值,并为我们构建包括道家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海外话语体系提供借鉴。历经十年的艰辛,爬梳海量的文献,章媛教授为学界推出了一部厚重力作《〈道德经〉西传之云变》,从思想史、概念史传播与流变角度深入挖掘,以系统分析《道德经》思想文本西译传播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向世人说明重译《道德经》的重要性、紧迫性与必要性。


概念史的研究方法,就是通过研究概念在时间和空间中的移动、接受、转移和扩散,来讨论影响和形成概念的要素是什么、概念的含义和这一含义的变化。《〈道德经〉西传之云变》一书从老子核心概念“道”“德”“无为”“自然”等入手,通过对几百种《道德经》译本中的翻译选词归类讨论和研究发现,译者的选词、造句一方面深受译者本人的宗教信仰、文化背景、历史环境和政治背景的局限和影响,另一方面西方译者对“道”“德”“无为”和“自然”等老子核心概念的解读,缺乏共通的文化基础、历史环境的了解、辩证哲学的思维、“东方精神”的体验等,也是造成差异和误解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作者深入剖析东西方历史文化根源不同而导致的概念术语二度构建中的得与失,并进一步探究其中的症结所在,从而得出普遍性问题产生的根源——话语权的归属。


章媛著作的一大研究亮点是关注老子“正言若反”的言说方式,聚焦老子之“无”的跨语际误读与建构问题研究。《道德经》全文5722字中“无”字出现98次,与“无”表达相同或相近否定概念的“不”字出现235次、“莫”字出现20次、“弗”字出现4次。毫无疑问,“无”是老子哲学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范畴,对老子而言,“无”本身是一种作用,一种力量,发挥着“有”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和力量。《道德经》开宗明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正是这“无名”(wuming/ nameless)之“道”,激发起老子对“无为”“无欲”“无知”“无事”“无争”等各种无“为”(doing, action)的探索热情。基于对道家“无”“无为”的深刻解析,以及对所收集到的100多种《道德经》英译本的分析,章媛明确指出,《道德经》中出现13次的“无为”不等于“不为、不做”,英语世界那些将“无为”译为“without doing”, “doing nothing”等做法,显然是对老子思想的误解。


《道德经》中“道”字出现74次(因版本不同,有说73次),“德”字出现43次。目前对于“道”的译介与传播研究已相对丰富,而“德”字的海外话语体系构建研究相对阙如。章媛系统考察有代表性的译本对“德”字的翻译和阐释,以及选词用句时的意图,进而探究译本之“德”与老子之“德”的差异性及原因。相对于“道”字英译的渐趋统一和规范,译者选来对译“德”字概念的英文术语十分丰富,如:efficacy(功效)、power(某方面的力量或影响)、energy(能量)、intelligence(才智)、outflowing operation(流溢的力)、integrity(完整)、life(生命)、character(品质)、humanity(仁慈)、self(自我)、virtue(美德)、charisma(上天赋予的能力)、inner potency(内在力量)等等,不胜枚举。章媛指出,之所以出现如此繁复芜杂的“德”字跨语际构建,主要是因为译者没有从深刻的文化内涵去理解,没有从哲学范畴去理解,而是浮在表面,把《道德经》当做镜子,他们的翻译过程竟成了镜子折射的过程,字里行间流露的只是译者自我化、个性化的《道德经》,而非老子的《道德经》。章媛呼吁,让《道德经》在世界文化交流传播中不被误译误传,杜绝异化他化,使老子思想原质相传,这是翻译家永远的梦想,也是翻译的最高境界。


作为一名从外语切入的学者,章媛敏锐地意识到,在老子哲学中“自然”这一概念的地位仅次于“道”“德”和“无为”,能否正确理解这个概念,关系到对整个老子哲学思想的准确理解与把握。陈鼓应说,《道德经》中所有关于“自然”一词的运用,都不是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而是指一种不加强制力量而顺任自然的状态。章媛在书中创建性地突破学界习见的《道德经》英译纵向历史分期的做法,而是将所收集到的《道德经》译本,根据文本解读视角不同划分为宗教类、哲理类、语文类和演义类四大类型文本,对“自然”“道法自然”等不同术语构建方式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研究,为学界译界提供了更有价值的借鉴。


诚如学者韩震教授所言,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构成中国特色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基本表达方式或特定符号,是构成中国话语体系中链接思想观念的关节点,很多思想文化的学术理论或学说,都有普遍的世界意义。毕生致力于向西方讲述中国哲学故事、为中国哲学争取在世界上的合法性地位代言的安乐哲教授认为,有意或无意地将思想术语文本从其自身历史和文化的土壤中,移栽到另一个截然不同的哲学园地,是对该文本的严重冒犯,对其生命之根的损害十分深重,他呼吁中国哲学文化必须要通过自己的“文化语义环境”,以中国自己的观念去讲述,“让中国文化讲述自己”。


《〈道德经〉西传之云变》采用传播学、翻译学、历史学等方法,对《道德经》在西方世界的翻译传播做了深入系统的分析、比较、梳理,全书文献厚重,行文论述大气。章媛指出,西方人对《道德经》及道家思想的接受与传播是一种“创造性的误解”,呼吁学界从中华文化的本源与话语权入手,“擦亮”关键术语以复原情景化的、原生的意义,对《道德经》核心概念的翻译采取无限靠近原则,以提升《道德经》西译西传的准确性,从而真正构建一个具有普遍价值与意义的《道德经》海外翻译传播话语体系。


谢选骏指出:正解与误解,都是解释,而不是原本——原本是无法究竟的。甚至连作者都不太清楚自己说的是什么——不是我们说语言,而是语言说我们。尤其考虑到,《老子道德经》本来只有两千多字,三千多字是别人附会上去的。


网文“英语世界《道德经》的传播和接受情况分析”(沈忆雯)报道:


摘要:《道德经》在西方英语世界的传播是中华典籍走向世界的成功案例。本文首先利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梳理了《道德经》在西方英语世界的翻译情况,然后采用数据量化分析的方法,对《道德经》在西方英语世界的译本销售量、借阅流通量、学术引用量和译著再版量进行了调查,并且分析了各种相关原因。调查发现:《道德经》在西方英语世界传播广泛,西方学术界研究《道德经》的热情高涨,这主要跟《道德经》文本的开放性和思想的普世性有关。


1. 引言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哲学的经典之作,其中的思想对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自21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道德经》的研究兴趣不断增加,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类为《道德经》的英译研究,研究的重点是不同译本之间的对比,以及基于某一翻译理论对不同译本的解读;第二类为《道德经》的传播情况研究,主要采取文献研究的方法,对《道德经》在美德等西方国家的传播和接受情况进行综述研究和总结;第三类是关于《道德经》的核心概念:“道”、“无为”、“自然”等的研究。目前,鲜少有学者采用数据量化分析的方法,对《道德经》在西方英语世界的传播和接受情况进行调查。因此,本文拟采用数据量化分析和文献研究的方法,根据搜集到的《道德经》在海外传播的数据,明确其在西方英语世界的传播和接受情况,并对《道德经》在西方英语世界的传播现状进行原因分析。


2. 英语世界《道德经》的翻译现状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圣经》之外翻译数量最多的书籍。自十八世纪比利时传教士卫方济(Joseph Needham)的首部拉丁文译本出现之后,关于《道德经》外译的数量不断增多。美国学者邰谧侠(Misha Tadd)在其论文《<老子>译本总目》中指出,《道德经》的外译已经涉及73种语言,共计1576种译本 [1]。同年杨玉英在其主编的《<道德经>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指出,《道德经》的英译横跨了19、20和21三个世纪,英译本多达143种。书中,杨氏陈述了《道德经》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情况,她一一列举了各个时代的《道德经》的英译本,并且还在比较视域下对比了不同的译本。同时,依据《道德经》在英语世界的应用研究成果,她还展示了《道德经》在英语世界的接受情况 [2]。


3. 英语世界《道德经》的传播现状


3.1. 《道德经》英译本的销售和阅读情况


3.1.1. 《道德经》英译本在亚马逊购物网站中的销售情况


亚马逊是全球最大的跨境电商平台,同时也是最大的图书销售网站。根据搜集的数据统计发现,截至2022年5月,亚马逊平台上仅2022年出版的有关《道德经》的书籍就多达十余本,可见《道德经》在海外的传播依旧处于风靡期。同时亚马逊网站上的商品评论数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商品的销售情况,因此在下表1中,我们列举了评论数排名前十的《道德经》译本。


根据表1的调查结果显示,《道德经》在海外受到读者们的欢迎。在上述排名前十的译本中,从销售量来看,我们发现销售量较好的多为海外译者的作品,但是部分国内译者的译本也受到青睐,尤其是冯家福、刘殿爵和林德瑞三人的译本也跻身前十。从读者评分看,我们发现《道德经》译本整体评分在4.5分以上(满分5.0),评分情况较好。从出版社来看,我们发现这十本中销量最好的译本都是由海外知名出版社出版的。同时,我们还在平台上发现最畅销的100本道家哲学书籍中,《道德经》译本就有35本,其中销量最好的是Sam Torode和Dwight Goddard的译本。可见《道德经》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情况较好。


3.1.2. 《道德经》英译本在好读网站中的读者评分情况


Goodreads网站是全球最大的在线阅读和书评社区,通过调查网站上的读者评分情况,就可以从侧面了解作品在海外读者中的接受状况。因此,本文以“Tao Te Ching”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显示2135条结果,我们在下表2中统计整理了评分人数排名前十的译本。


《道德经》译本在海外读者中的总体接受度较好。从评分人数来看,冯家福与简·英格里希的合译本最受欢迎,并且受欢迎程度较好的多为外国译者的译本,其中国内学者刘殿爵翻译的《道德经》排在第七位。从评分结果来看,《道德经》译本的读者评分较高,以上译本的评分都在4分以上(满分5分)。从书籍形式上看,我们发现排名前十的译本中除了有纸质版外还有两个是kindle版本的译本,所以我们推测书籍的形式也会影响译本的接受度,书籍出版的形式越丰富,读者的阅读量就越高。


除了译本的销售量和读者评论数可以反映译本的接受度之外,读者的评价也是考察译本接受度的一个指标。李书影、王宏俐利用Python技术,对亚马逊和好读网这两个平台上的读者评论文本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他们于2020发表的论文《<道德经>英译本的海外读者接受研究》中指出,海外读者对于《道德经》的关注度呈持续走高趋势,大部分读者的阅读体验极佳,可以精准把握《道德经》的思想内涵和典型特征,并且读者评价中持正面态度的占多数,持负面评价的约占30%,且均与文本的翻译质量有关,与《道德经》作品的内涵和思想价值无关 [3]。综合以上数据可知,《道德经》在英语世界中的读者接受度较高。


3.2. 《道德经》英译本的馆藏、引用、再版等情况


3.2.1. 《道德经》英译本的全球馆藏量


图书馆的馆藏量也是衡量书籍传播度的一个指标。因此,我们借助世界上最大的联机数目和机构元数据库——WorldCat搜集了《道德经》英译本在世界各地图书馆中的馆藏情况。下表3显示的是图书馆馆藏量2000以上的《道德经》英译本。


通过检索发现,图书馆馆藏量在2000以上的《道德经》英译本有六个,说明这六个译本的全球传播度最广。这些译本中除了四位海外译者的译本有很高的馆藏量外,国内译者冯家福和刘殿爵的译本也被广泛收藏。


3.2.2. 《道德经》英译本的引用情况和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Google Scholar是一个大型文献检索平台,根据《道德经》译本在Google Scholar中的被引用量多少即可知道译本在海外学者中的传播现状。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很多《道德经》译本都有被引用的记录,因此在下图1中,我们汇总了几部被引量在100次以上的译本。


根据以上统计数据可知,Google Scholar中与《道德经》相关的论文数量随着年份的递进而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第一篇与《道德经》有关的论文出现于1950年,在2010~2019年间,相关的论文数量呈急剧增加的态势。这说明海外学者对于《道德经》的研究热情一直高涨,尤其是近年来对于《道德经》的关注度持续走高。与此同时,我们在学术期刊专业数据库JSTOR上以“Tao Te Ching”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到8800条数据,与《道德经》相关的期刊有6380篇,研究报告有8篇,可见《道德经》在海外学术界的传播度很广,且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3.2.3. 《道德经》英译本的重印和再版情况


书籍的重印和再版情况是反映其传播现状的一个重要指标。梁勇、何昆罡于2020年发表的论文《<道德经>在美国的译本出版和传播特色》中列举了五个在美国重印和再版《道德经》译本。他们认为《道德经》译本的出版具有连续性,受欢迎的译本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行重印,所以《道德经》译本在美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4]。之后,2022年何明星在其论文《经典图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思想基础》中列举了再版数量排名前三十位的世界名著,其中《道德经》(Tao Te Ching: The Classic Book of Integrity and the Way)的再版次数达到了850次,位于第十七位 [5]。根据以上信息可知,《道德经》英译本的重印和再版数量之多,由此可见,《道德经》在海外读者中的传播度和接受度都很高。


3.2.4. 与《道德经》有关的海外网站和学术论坛


是否有专门网站和学术论坛也是考验一个思想传播的重要指标。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国外有一个关于《道德经》的专门网站。林德瑞是中国的道家文化研究者,他创建的Derek Lin网站(https://dereklin.com)上展示了其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他主编的书籍、DVD、以及相关视频。其次,2004年美国学者妮娜·科里亚(Nina Correa)翻译完《道德经》之后,创立了开放的道这一网站(www.daoisopen.com),其内容包括对老子的介绍,《道德经》的翻译、内涵阐释以及《庄子》“道”的解释。


2021年10月,南开大学主办了“全球老学”国际研讨会,大会吸引了来自12个国家的学者共同讨论全球化背景下《道德经》的翻译和传播状况。由此可知,《道德经》在海外的传播情况较好。


4. 《道德经》中的思想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和接受情况


除了分析《道德经》英译本在西方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情况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整理西方学术界发表的关于《道德经》的论文来了解其思想在海外世界的传播和接受情况。Springer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出版社之一,JSTOR是学术期刊的储存平台,我们通过研究这两个平台上的论文就可以了解《道德经》中的思想在海外传播的情况。我们以“Tao Te Ching”为关键词,在这两个论文平台上检索文献,结果发现西方英语世界对《道德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阐述《道德经》中的主要哲学思想(“道”、“无为”、“柔弱”、“自然”等);第二,对比《道德经》中的哲学思想与其他西方哲学思想;第三,论述《道德经》中主要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以“道”为例。1963年Arnolds G发表了Tao: An Age-old Concept in Its Modern Perspective, 文中作者从现代物理学角度阐述了对“道”的理解,聚焦于“道”的创造性潜能方面,文章将“道”的形象与现代物理学中的“场张力”等同起来,通过物理学的概念描述了“道”的特征 [6]。Ellen M C于1974年发表了Tao as the Great Mother and the Influence of Motherly Love in the Shaping of Chinese Philosophy一文,作者注意到《道德经》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贵柔”,他认为“道”如同母亲,所有关于母亲的特征都在“道”上体现。作者通过对中国哲学家——孟子、墨子、庄子和杨朱的研究来证明“道”的独特性、创造性力量 [7]。


此外,还有学者以比较哲学为切入点,将《道德经》中的思想与其他不同的哲学思想进行比较。“道”与西方“神”、“逻各斯”的比较是研究的热门。2021年Richard J W发表了Teaching the Dao: Monotheism, Transcendence, and Intercultural Philosophy一文,文章在比较哲学视域下展开,将西方的“一神论”与“道”进行了对比。作者不认同以西方“一神论”的视角来解释“道”。作者认为“道”既不是超越的理想,也不是形而上学的基础,而是一种整体性原则,而道家哲学是一种精神哲学,它激励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且创造性地生活。《道德经》将女性的地位提高,这不同于蔑视性别差异的“一神论”,“道”更不是像“神”一样的基本原则或绝对起源 [8]。1998年Leung发表Tao and Logos一文,文中作者把“道”理解为真理,把“逻各斯”理解为事物的终极顺序,从而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共性,“道”和“逻各斯”就是人们要遵循的秩序,它们是连接人类心灵和现实的关键 [9]。Steven B在其2018年发表的文章“Logos“ and “Dao” Revisited: A Non-Metaphysical Interpretation中从非形而上学的角度对比了海德格尔的“逻各斯”和《道德经》中的“道”。作者赞同这两个概念有相似性。首先,这两个概念都向形而上学的存在、指称和再现发起挑战,其次,“逻各斯”和“道”的相似性还在于它们都是事物运作的方式。最后,作者指出“逻各斯”和“道”其实都是话语,是我们与世界的对话,所以两者具有相似性 [10]。


海外学者们对于《道德经》的研究除了以上两个方向外,还包括《道德经》中重要思想在现实中的体现。2004年,Subash D在其发表的文章The Tao of Organization Behavior中用《道德经》中的阴阳思想考察了人格理论、学习、动机、领导和组织文化这些内容。Subash认为阴阳平衡是环境和谐的基本动力,和谐时,阴阳两极一直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而以上内容恰好隐含了这种动态平衡的状态 [11]。Alex F于2010年发表Governing Through the Dao: A Non-Anarchist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Laozi一文,作者对前人用无政府主义理论理解《道德经》中的“无为”概念提出质疑。文中,作者首先阐述了无政府主义的特征,然后从《道德经》的文本内容、中西方个体概念的差异以及两者的不同目的这三个角度进行论证,并且作者认为很多学者用无政府主义理解《道德经》是因为翻译中词汇选择不当造成的,他认为“无为”是一种治理国家的方式,而不是无政府主义 [12]。


以上是西方学术界对《道德经》思想研究的部分成果,可以看到《道德经》中的思想在学术界讨论众多,传播广泛。


5. 《道德经》在西方英语国家传播现状的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道德经》在西方英语世界的传播度和接受度较高,但是在传播的过程中仍存在障碍。本文试从以下几个角度对产生这种传播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


5.1. 中西方思想的共性


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与西方的“二元对立”思想之间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是双方也有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道”与“逻各斯”这两个相似的概念上。《道德经》中“道”一共出现了73次,根据陈鼓应的著作《老子今注今译》可知,“道”的内涵包含三个方面,一为形而上学的实存者,二是规律性的“道”,三是作为生活准则的“道” [13]。而作为事物变化总规律性的“道”与西方的“逻各斯”存在共性。“逻各斯”的概念首先由赫拉克底特提出,它在客观上就是指一种规律或者秩序,万物的运动都受到“逻各斯”这个内在规律的制约。所以这也是西方学者对《道德经》感兴趣的一个原因。


5.2. 《道德经》中的思想具有现实意义


《道德经》中思想的普世性是其广泛传播的一个原因。《道德经》中“自然”、“无为”、“贵柔”等思想有极高的现实意义。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西方中心主义不断瓦解,人们越来越关注中方的人道主义、全球治理观,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这些早在《道德经》中有所体现。所以西方读者对于《道德经》有极高的阅读兴趣。


5.3. 《道德经》译本的多样性


翻译的多样性也是影响《道德经》传播广度的一个因素。根据我们搜集的文献发现,学界一致把《道德经》的翻译分为四个时期,不同时期的翻译特色也不尽相同。萌芽期的西方译者多为传教士,他们的翻译目的是传教而且缺少对中国文化背景的了解,所以会产生误译现象。发展时期的译者多为传教士和西方学者,他们的翻译目的是介绍中国,迎合目的语读者的喜好,也会产生误译的情况。繁荣期的西方由于遭遇了世界大战的失败,因此开始关注《道德经》本身的哲学内涵。成熟期的译者在翻译时考虑了《道德经》的产生背景、思想渊源,因此翻译也更贴近源文本。所以不同的翻译目的以及译者的主体性介入都增加了《道德经》译本的多样性,赋予《道德经》更多的解读,读者可以按需阅读。


5.4. 《道德经》开放性文本的特点


《道德经》共81章,全书共五千言左右,每章篇幅较短,最长的仅八十余字,这便于阅读和传播。其次,《道德经》文本富有文言特色,同一句话有不同的断句方式,这也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同时《道德经》中富含丰富的隐喻,使得文本有更多的解读性。


5.5. 《道德经》译本的传播媒介


书籍的传播媒介和出版社的知名度是影响书籍传播的两大因素。根据之前的调查研究发现,读者接受度高的译本都是由国外知名出版社出版的,包括冯家福和刘殿爵两位的译本都由影响力较大的出版社出版。其次,传播媒介越丰富那么其阅读量也越高,很多《道德经》译本都有电子书版本和有声书版本,所以它的传播度广。


6. 结语


研究表明,《道德经》译本在西方英语世界的传播取得了优异成绩,读者接受度较高。它的传播具有以下特点:时间久、译本多、影响广、跨度大、传播远。但是在传播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考察《道德经》在西方英语世界中的传播和接受情况,初步明确了《道德经》在海外传播的状况,为推动《道德经》在海外更好的传播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邰谧侠. 《老子》译本总目[J]. 国际汉学, 2019(1): 7-122.

[2] 杨玉英. 《道德经》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研究[M]. 北京: 学苑出版社, 2019.

[3] 李书影, 王宏俐. 《道德经》英译本的海外读者接受研究——基于Python数据分析技术[J]. 外语电化教学, 2020(2): 35-41.

[4] 梁勇, 何昆罡. 《道德经》在美国的译本出版和传播特色[J].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20, 23(4): 107-111.

[5] 何明星. 经典图书: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思想基础——基于再版数据统计的世界图书生命研究报告[J]. 中国出版, 2022(5): 26-33.

[6] Arnolds, G. (1973) Tao: An Age-Old Concept in Its Modern Perspective.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23, 457-470.

https://doi.org/10.2307/1397717

[7] Ellen, M.C. (1974) Tao as the Great Mother and the Influence of Motherly Love in the Shaping of Chinese Philosophy. History of Religions, 14, 51-64.

https://doi.org/10.1086/462712

[8] Richard, J.W. (2021) Teaching the Dao: Monotheism, Transcendence, and Intercultural Philosophy.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8, 271-284.

https://doi.org/10.1007/s40636-021-00225-1

[9] Leung (1998) Tao and Logos.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25, 131-146.

https://doi.org/10.1111/j.1540-6253.1998.tb00501.x

[10] Steven, B. (2018) “Logos” and “Dao” Revisited: A Non-Metaphysical Interpretation.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68, 23-41.

https://doi.org/10.1353/pew.2018.0001

[11] Subash, D. (2004) The Tao of Organization Behavior.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52, 401-409.

https://doi.org/10.1007/s10551-004-0156-2

[12] Alex, F. (2010) Governing through the Dao: A Non-Anarchist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Laozi. 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9, 323-337.

https://doi.org/10.1007/s11712-010-9176-z

[13] 陈鼓应. 老子今注今译[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谢选骏指出:《老子道德经》本来只有两千多字,三千多字是别人附会上去的。那么请问,《老子道德经》的三千多字是谁混杂进去的呢?我想,参照今天的情况看,大概率是由那些虽有创新能力却又不敢署名的“匿名网民”加上去的!群众的力量真是大,欧耶。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美国已经陷入两條路线的斗争、临终病人的死磕

《百日新政 川普將優先實施減稅 還有終止疫情補貼、限制糧食券、驅逐無證…》(記者胡玉立綜合報導 2024-12-01): 共和黨全面執政後,白宮與國會計畫推出新政,在川普上任百日內推動減稅、限制社會福利、削減預算赤字等重大施政。 川普與國會共和黨人贏得大選並全面掌權後,正雄心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