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选骏(Xie Xuanjun 1954年-),中国旅美学者、自由撰稿人。1978年凭借著文革前连小学都未毕业的学历,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是当时中国年龄最小的研究生之一。1981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哲学、历史、神话、宗教。1987年受邀参与中央电视台政论纪录片《河殇》的撰稿工作,1988年完成第一稿,1989年六四事件后,《河殇》遭到禁播、查封、批判,幷被定为“反革命暴乱的蓝图”——谢选骏也因参与《河殇》的制作过程而受到牵连入狱,以后不能继续举办讲座、发表文章、出版书籍。但谢选骏没有选择放弃,相反,用了三十五年时间,孤军奋战至今——完成《谢选骏全集》三百六十卷。其中的主要著作为《神话与民族精神》、《五色海》、《天子》、《新王国》、《现代南北朝的曙光》、《全球政府论》、《思想主权》、有关基督教的十卷书籍,以及《外星看地球》60卷、《硅基時代》60卷。其中谢选骏自认最有创见的著作是《思想主权》,他把《思想主权》比喻为其著作的塔尖——因为【思想主权】的概念,来自圣经记载的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以上是对于《维基百科》的修正。】】
2020年8月27日星期四
谢选骏:俄罗斯是一个毒药强权
《纳瓦尔尼事件再度掀开的俄罗斯毒药暗杀史》(劳伦斯·彼得Laurence Peter BBC记者)报道:
纳瓦尔尼被飞机从鄂木斯克紧急送到柏林。
过去20年,对克里姆林宫政策的好几个有名的批评者——前间谍、记者和政客——都曾被投毒。
在英国,两名俄罗斯前特工成为了目标: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Alexander Litvinenko)在2006年被放射性元素钋-210(polonium-210)毒死,谢尔盖·斯克里帕尔(Sergei Skripal)则在2018年被神经毒剂诺维乔克(Novichok)毒害。克里姆林宫否认有任何不当行为。
阿列克谢·纳瓦尔尼(Alexei Navalny),这个过去曾经被袭击过的人,似乎成了最新的一个受害者。不过,有很多事情仍然未明。
与俄罗斯人有关的那些神秘投毒事件常常都会一直神秘下去——比起像街头枪杀这种旧式手段,这种神秘感对暗杀者更有利。
英国皇家联合研究所(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的俄罗斯专家马克·加里奥蒂教授(Prof Mark Galeotti)向BBC表示:“毒药有两大特征:既低调又有戏剧性。”
“它如此低调,低调到你可以否认,或者令它更难于证实。要证实就要做很多工作,这中间有各种各样的障碍,而且投毒者还能一边否认一边狡猾地对你单眼,所以所有人都会明白这种暗示。”
克里姆林宫的眼中钉
阿列克谢·纳瓦尔尼是俄罗斯最有名的反腐败倡议者和反对派活动人士。他在社交媒体上那些精明、尖锐的视频换来了数以百万计的观看量,也令他成为克里姆林宫的眼中钉。
纳瓦尔尼多年来在俄罗斯各地有大量支持者。
在受害者即将进行长途飞行之前投毒,可以令受害者被困在飞机上足够长的时间,让凶手可以轻松地逃走。44岁的纳瓦尔尼就是在8月20日西伯利亚的托木斯克起飞的航班上身体严重不适——严重到飞机不得不转飞鄂木斯克。
2006年被枪杀的俄罗斯调查记者、普京的批评者安娜·波利特科夫斯卡亚(Anna Politkovskaya)就曾宣称,自己在2004年飞往北高加索的一个航班上中毒,当时她身体不适至昏倒。
相似地,一种缓慢起效的毒药钋-210令利特维年科离奇地死去,几个星期之后才确认死因是这种罕见的毒物。作为一个α粒子的放射性物质,它的辐射逃过了盖革计数器(Geiger counter)的侦测。
据后来英国进行的调查,两名被指控的俄罗斯杀手均是政府特勤人员,在事件中有足够的时间在不被怀疑的情况下飞回国。
纳瓦尔尼在俄罗斯树了很多敌人,他们不仅在总统普京的支持者当中。他将普京的统一俄罗斯党(United Russia)称为是“骗子和盗贼的党派”。普京在2000年成为总统之前,曾是苏联克格勃(KGB)的秘密特工。
俄罗斯疑似遭下毒反对派领袖抵德国住院治疗
加里奥蒂表示,在这宗案中,“俄罗斯政府似乎是被抓了个措手不及,这表示它不是一次由中央策划的行动”。“这显示它是一名有权力的俄罗斯人所为,但不一定是政府。”
神经毒剂的症状
如今在柏林夏里特医院(Charité Hospital)为活命而挣扎的纳瓦尔尼正处在诱发性昏迷当中,治疗的方向是“胆碱酶抑制剂类物质中毒”。医院表示,具体的毒物是什么仍然未知——目前正在进行检测来鉴定,但是毒药的效力“已经通过独立实验室的多次检测确定”,是抑制人体内的胆碱脂酶。
那是像沙林毒气、VX甚至毒性更强的诺维乔克等军用神经毒剂才有的作用。他们干扰大脑传导至肌肉的化学讯号,造成痉挛、呼吸急促、心悸和虚脱。
德国当局在柏林的夏里特医院布置严密保安。
纳瓦尔尼的发言人基拉·亚米什(Kira Yarmysh)怀疑,毒药是在托木斯克机场的咖啡厅里被投进了他喝的一杯红茶里。亚米什说,他在上飞机前没有吃过任何东西。
这与利特维年科的案情如出一辙,他是在伦敦一家酒店里喝了有毒的茶。
身在美国的著名反普京活动人士弗拉基米尔·卡拉-穆尔扎(Vladimir Kara-Murza)表示,他在2015年和2017年也曾遭受过与纳瓦尔尼类似的症状。他所指的投毒事件目前仍然是个谜。
他向BBC表示,毒药“正在变成俄罗斯特工偏爱的工具”,而且是“一种残暴成性的工具”。
“这个过程很痛苦……在第一次中毒和昏迷之后,我要重新学习走路。”
飞机于8月20日降落在鄂木斯克的时候,医护人员就急忙将已经昏迷的纳瓦尔尼送到重症监护室(深切治疗部),并给他装上了呼吸机。
被推迟的调查
普京的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表示,柏林的医生对中毒的诊断尚未是最终定论,所以目前开展官方调查为时尚早。较早前,他说,克里姆林宫希望纳瓦尔尼安好,当时发出了批准,让他飞到柏林。
有猜测指,在鄂木斯克逗留至纳瓦尔尼被送往柏林这段时间,可能对消灭毒药的线索有帮助。
鄂木斯克的医生受到批评,因为他们曾指问题可能是“低血糖”造成,而似乎没有发现有神经毒剂中毒的症状。
身在美国的麻醉师康斯坦丁·巴洛诺夫医生(Dr Konstantin Balonov)向BBC表示,这种失误“至少是奇怪的”。莫斯科的毒理学家也曾经向鄂木斯克的医生咨询过,而“他们肯定应该能够得出结论是那一类的毒物”。
外界有怀疑是包庇,因为没有表明的身份的警察很快就到了现场封锁。医生则坚称,当时在纳瓦尔尼的尿液中没有毒物。
普京执政20年:从克格勃到克里姆林宫最关键的那几步——后来有消息流出,指神经毒剂的解毒药阿托品(antidote)就是在鄂木斯克进行管理的。
不过,曾在彼得斯堡做深切治疗专家的米哈伊尔·弗雷德曼(Mikhail Fremderman)则说:“在这一类的中毒案例里,阿托品必须是长时间的静脉注视。”他向BBC俄语部表示,或许这在鄂木斯克并没有做,他还补充说医疗纪录仍未公布。
化学物光谱
英国领先的毒理学和化学武器专家阿拉斯泰尔·海耶教授(Prof Alastair Hay)称,这类神经毒剂在有机磷酸盐的广阔光谱当中是自在“极有毒”的那一端。
有可能被使用的毒物范围之广已经使真正的毒物难以锁定。一些毒性弱得多的有机磷酸盐在杀虫剂和药物治疗当中也有被使用。
他向BBC表示:“只要很少量就能杀死一个人,它能够很有效地隐藏在饮料里。”
从杀手的角度看,还有其他有利之处。“简单的血检不会告诉你毒剂是什么——你要做更深入的检测,要用到非常昂贵的器材。很多医院也并没有那样的专项知识,”海耶教授说。
在英国,那一类检测能力仅限于波顿当(Porton Down),一个高度保安的生化研究中心。
英国与俄罗斯都在《化学武器公约》(Chemical Weapons Convention)的190个签署国之列。该公约禁止使用和研究化学武器,而只允许少量研究作为开发解毒剂和保护设备之用。
海耶指出,“冷战”之后,俄罗斯在国际监督之下,销毁了其巨大的化学武器库存——约4万吨。
乔吉·马可夫的活体组织检验当中发现了这个小小的颗粒,被认为当中包含蓖麻毒蛋白。
“冷战”时间的一些“袭击”行动当中也用到了外来的化学物——比如1978年发生在保加利亚反共产主义记者乔治· 马可夫(Georgi Markov)身上的臭名昭著的伦敦“雨伞谋杀”事件。当时保加利亚是苏联的盟友。
当中的疑似毒剂是蓖麻毒蛋白,是在后来尸检中发现的一个小颗粒里释放的。杀手是用雨伞的尖头直接将它插进马可夫的血里——这比起呑食毒物是更加简单粗暴的投毒方式。
谢选骏指出:一等黄俄认为俄罗斯是一个文化强权——普希金、柴可夫斯基、托尔斯泰、甚至门捷列夫、巴普洛夫……二等黄俄认为俄罗斯是一个政治强权——列宁……三等黄俄认为俄罗斯是一个军事强权——斯大林……但是现在,四等黄俄还认为俄罗斯是一个毒药强权——普京……吗?至少,俄罗斯的毒药强权在北朝鲜的兄弟相残中,还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美国臨近“三百年魔咒” The United States Nears the "300-Year Curse"
硅基时代第三十八卷 Silicon-based Era Volume 38 美国臨近“三百年魔咒” The United States Nears the "300-Year Curse" (lulu.com) 硅基时代第三十八卷 Silicon-base...
-
[《我的奋斗》美国出版史:希特勒与美国作家的战争](2019-01-08 | 徐悦东)报道: 2016年1月8日,德国新版《我的奋斗》的发布会。 出版宣扬极右翼思想的图书,是否会助长法西斯思想?是不是用一种批判性的视角出版就没有问题了?希特勒的自传《我的奋斗》的美国出版史也许...
-
《驻华记者:在中国我总被问是间谍吗 他们是认真的》(德国之声2023-07-04)报道: 《新苏黎世报》驻华记者讲述了他作为外国记者在中国屡次被初见面的人询问是不是间谍的经历,以及中国新通过的 #反间谍法 对媒体工作可能的影响。 作者写道,当他不断受到中国人怀疑他是间谍的时...
-
认同的重量:《想象的共同体》 [1] 导读 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公正地表现自我;我们尚未形成一致的思想境界,因为这种境界需要直言的批评、真实的创新以及真正的努力,而我们既未曾创造也未曾经历过这一切。 [2] — — 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Said) 同情弱小民族的“入戏的观...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