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1年1月13日星期三

谢选骏:美中合力围剿墙头草民



《美华人教授证实 千人计划学者被FBI约谈》(2018-09-12 《财经》)报道:

  

今年以来,美国限制对中国的科技交流行为愈演愈烈,目前,范围已经拓展到了在美国的中国千人计划学者。


近期,一则美国休斯顿安德森癌症治疗研究中心正在解雇中国“千人计划”华人学者的传言甚嚣尘上。传言称,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提供了一份华人教授学者名单,并要求该机构对这些人无条件开除或解雇。


对《财经》记者的求证,该研究中心回复说,作为机构,安德森癌症治疗研究中心不对机密的人事行动发表评论。安德森癌症治疗研究中心遵守州和联邦就业法,尤其是不会有基于种族或国籍的歧视。


“千人计划”是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国家战略,2008年至今已有近8000位海外高层次专家入选——一头已经回国的千人计划专家也向《财经》记者透露,美国有关部门早已开始关注和调查中国专家学者,其中“千人计划”学者是重点关注对象,但他表示:“是否直接辞退清除,我目前还没听到具体的案例。”


可以肯定的是,“千人计划”学者在美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日子并不好过。在华人学者中间,千人计划及其处境也变成了敏感话题,《财经》记者采访的一些华人学者都表示不愿深谈,有学者表示,目前的趋势是美国大学逐步在采取措施,至少那些加入“千人计划”的专家学者需要给一个解释和说法。


一位美国知名大学华人教授向《财经》记者确认透露说,仍留在美国的千人学者,有一些已经被FBI约谈,有些地方甚至连警察局也在参与排查。


对此,美国国务院相关部门对《财经》记者表示,美国国务院通过国务院教育文化事务局(ECA)与Education USA合作,鼓励各国与美国进行文化学术交流,促进各国赴美进行学习、研究。美国的学校和大学内有很多中国学生和学者,美国会继续欢迎中国学生和学者。不过,作为美国司法部下属的执法单位,联邦调查局(FBI)有独立执法权。


此前,美国限制对中国的科技交流还停留在企业和资本层面,如今已经蔓延到个人学者身上。今年6月,美国白宫加大了对华裔科学家的限制力度,美国国务院将在敏感研究领域学习的中国留学生签证停留期限从五年缩短为一年。


过去几十年,美国一直是科技创新的高地,对于中国前沿科技领域来说,人才交流受限无疑是一次打击,但同时,中国科技界也应该重新思考,应该如何更好的建立人才培养体系。


全面排查开始


《财经》记者获得的一份来自美国德州理工大学的声明称,美国国会两党正在审议立法,将对参与中国千人计划的美国教师实施制裁,目前该校已经取消了一名中国客座教授的访问邀请。“还好我已经回国了。”一位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工作的“千人计划”成员说,“现在还只是辞退,之后说不准还会发生什么更严重的事。” 该“千人计划”成员后来回到中国创业。


美国重点关注中国千人计划学者一事,早有迹象。


今年5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一项国防授权法案,其中包括一条修正案,允许国防部中止向参与中国、伊朗、朝鲜或俄罗斯的人才计划的个人,提供资金和其他奖励。


当时,该修正案的提出者,众议员MIke Gallagher称,如果中国学者正在参加“千人计划”类项目,可能无法获得美国国防部的教育培训以及研究经费。


中国于2008年开始推行“千人计划”,即海外高层人才引进计划,除千人计划外,国内还有不少类似的人才引进计划,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及其他部门和各省、区、市的人才引进项目。


参与这些人才引进计划的专家学者,能够获得人均约100-200万人民币的资助经费,回国工作后,薪资水平也会高出岗位平均工资的2-4倍,此外还有不少特殊福利。


国家支持的“千人计划”学者的前提是,要求这些学者必须保证每年在国内有一定的任职时间。这一点是让美国相关部门警惕的主要原因。


“确实有一些千人学者向美国隐瞒了在中国有长期职务的事实,依然保留在美国的全职职务,这很有可能违反了他们在美国供职单位的一些规定,可以因此辞退你。”前述华人教授说道,“当然,大背景还是中美贸易战的升级。”


千人计划又分为“大千人”和“小千人”(又称青年千人计划),“小千人”名单是公开可查的,“大千人”详细名单并不公开,不过,国内很多单位会把自己引进的千人学者名单在网上公布。这些都为美国的排查计划提供了直接信息。


一时间,人心惶惶,一位回国创业千人计划专家的创业项目正在准备融资,消息一出他非常紧张,他说,“担心投资人对我们的背景有疑虑”。他立刻向正在接触的投资方表示,自己已经彻底回国,并没有在美国继续做科研的计划。


是否存在“科技间谍”?


美国相关机构的警惕也并非空穴来风。今年7月,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指控苹果公司前华人员工张晓浪窃取商业机密,涉及苹果的自动驾驶技术,并试图带回中国,7月7日,张晓浪在美国机场被捕。


此事也在国内科技圈引发热议。过去几十年里,美国一直处于科技创新的高地,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国家的学者和科技行业从业者,都在积极与美国科技界进行交流互动。但不少人也同时思考,将在美国获得的科研成果或是核心技术,带回本国的做法,是值得鼓励,还是有违道德?


德州理工大学的声明中提到,中国大力推行“千人计划”,旨在建立有高度竞争力的研究项目,使中国能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美国国会对该项目的进展十分关注,FBI认为这一项目与正在调查的中国“科学与工业间谍”有关联,并认为千人计划的部分成员与中国军方关系密切。


一位在多年在美国从事医疗研究的中国学者向《财经》记者表示,确实有类似“科技间谍”的案例出现,此前与该学者共同在美国从事医疗研究的一名教授,将在美国的科研成果带回国,现已经被美国政府禁止入境,“如果你的科研用了美国的经费,你做出的成果是不能带回中国的。”


不过,上述旅美医疗学者称, “他回国教书之后,很受学生欢迎,但我认识的几乎所有美国的华人学者和国内的学者,并不认同他的做法。”


需要厘清的一点是,有美国科研背景,回国从事相关工作,并不等同于“科技间谍”,科学技术没有国界,但知识产权需要严格保护。企业与企业之间判定“间谍”行为相对容易,一旦上升到国家层面,似乎就很难轻易判定是非。


另一位中国千人计划专家认为,学术交流和科技间谍之间的界线应该厘清,仅就学术交流方面,出国学习先进技术,回国帮助国内相关产业和科研发展,“这不是所有国家都在做的事情吗?”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人才交流遇冷,对中美双方来说都有损失。对于中国来说,一旦遭遇技术封锁,不少涉及前沿技术的行业发展将受限。海外人才引进对于国内先进技术产业发展,起到了明显促进作用,以人工智能(AI)行业为例,目前国内AI独角兽和准独角兽公司中,大部分创始成员都有美国学习、工作背景,而大科技公司的AI负责人,也多以留美背景为主。


美国在人工智能基础科研领域一直走在前面,此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投资人也提到,在AI创业领域,有美国科研背景的创始人,更能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而对美国来说也并非有利无害。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近几十年,美国科学家中,移民比例增长迅速,此前,美国两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谢宇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提到,美国科学家中移民的比例增长迅速:从1960年的7.2%增长到2007年的27.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院长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在今年9月10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通过跨国人才交流合作,我们也有很大的收获。”


美国针对中国千人计划学者的无差别排查,以及限制敏感专业中国学生签证的行为,对于吸引更多华人学者加入美国科研行业,将产生消极影响。


从中国企业到中国资本,再到中国学者,美国限制对中国的科技交流已经全面发动,这对中美两国的科技发展,都将带来负面影响。


谢选骏指出:千人计划无异于引蛇出洞,共产党中国竟然主动上网提供“间谍名单”给美国警察——形同“美中合力围剿墙头草民”,真是可悲可叹的蝇营狗苟!其结果呢?约谈事小,逮捕事大——


《恐怖:千人计划学者接二连三被捕被判刑》(2018-09-13 世界日报)报道:

  

中国在2009年启动「千人计画」。维吉尼亚理工大学前教授张以恆是中国「千人计画」学者,去年9月被捕,被起诉罪名共有七项,包括涉嫌欺骗美国政府、伪证等。


密西根州立大学自动化机器人专家席宁(Ning Xi)今年5月因涉嫌以虚假帐单,向任职的密西根州大及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学会(IEEE)骗取近43万元经费,被联邦调查局(FBI)逮捕后被控电汇诈骗(wire fraud)罪。


维吉尼亚理工大学生物系统工程系前教授张以恆(YiHeng Zhang)主持开展糖制氢,及生物燃料电池等多项极具前瞻性科研项目,颇受校方器重。但张以恆去年9月被捕,被起诉罪名共有七项,包括涉嫌欺骗美国政府、伪证等;联邦调查局指出,张以恆和实验室的两名中国研究生从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利用公司于2015年7月开发完成的低卡代糖低成本生产新技术,向美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能源部申请上百万元科研经费,所得款项却并未用在学校。


通用电气公司(GE)主任工程师郑小清8月1日被FBI逮捕,他涉嫌盗窃公司动力涡轮技术机密,试图以图片档掩盖文件档,并下载至私人电脑。


司法部今年2月22日发布消息,指海洋和大气管理署(NOAA)前华裔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春在(Chunzai Wang),因从2010年起参与中国政府数项重点人才计画并接受来自中国的薪水,违反美国法律被判刑。


美籍华人精英组织"百人会"3月初曾以声明,关切王春在被不公正起诉一案,并引用王辩护律师蔡登博格(Peter Zeidenberg)所言:"王博士被自己的政府不公正地当成了靶子并迫害,这是法官在案件中承认的事实。他只是美国政府针对美籍华裔科学家攻势的牺牲品。不幸的是,他不会是最后一个。"


郑小清、王春在、张以恆和席宁,都是在上世纪中国改革开放后来美国深造,取得博士学位并在专业上取得突出成绩的科研精英;他们都已入籍美国,但也都是中国"千人计画"学者。


这些案例加上休士顿安德森癌症中心传出数位"千人计画"学者被裁事件后,让过去在美、中两边都吃香的华裔科研人士忐忑不安。


此前彭博新闻引述美国情报官员说,中国推行的"千人计画"的关键,就是让那些原在中国受教育、现受雇于美国机构的科研人员转移、复制美国的尖端军事和商业科技给中国,最终让中国取代美国的科技地位。


谢选骏指出:千人计划这样的“技术交流”其实就是鼹鼠行为,坐实了“中国间谍”的指控。所以我说,这真是“美中合力围剿游走太平洋两岸的墙头草民”。


《隐瞒参与千人计划 哈佛大学化学系主任被捕》(2020-01-28 综合新闻)报道:

  

哈佛大学化学系主任周二(1月28日)被美国联邦调查局(FBI)逮捕,美国司法部指控他参与中共“千人计划”、却没有对美国国防部以及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说实话。


《华尔街日报》报导说,这是美国政府针对北京在美国大学进行“野心勃勃”招募努力,进行的反制升级举措。根据刑事指控书,哈佛大学化学系教授查尔斯·利伯(Charles Lieber)涉嫌对国防部和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撒谎,他参与了中国(中共)的“千人计划”,但没有向美国当局透露他获得中国(中共)政府资助。

利伯是纳米电子领域的杰出人才,从武汉理工大学哈佛大学纳米联合实验室获得5万美元的月薪、15.8万美元的生活费以及174万研究经费。司法部周二在波士顿共指控了三名为中国工作的科学家。因为利伯他既不是中国人、也不是中国血统;此外, 作为哈佛大学的系主任,他的业内声望远超之前被捕或起诉的美国科学家。他的被捕在美国国内引发巨大反响,媒体用突发新闻报导此事。


哈佛大学声明 利伯被无限期休假


随后,哈佛大学的一名发言人就此事发表声明。“美国政府对利伯教授的指控极为严重。 哈佛大学正在与包括国立卫生研究院在内的联邦当局合作,并开始对被指控的不当行为进行自我审查。”声明还说,利伯教授被无限期休假。声明指,利伯目前正在休行政假,校方不允许他进入校园, 他也不能参加教学或研究活动。


美锁定千人计划 聚焦知识产权盗窃


《纽约时报》报导说,美国政府正在调查数百起科学家涉嫌盗窃知识产权的案件,其中几乎所有案件都是中国公民或华裔。 一些人被指控在美国政府资助的基础上在中国获得专利,其他人则被指控在中国建立秘密复制美国研究成果的实验室。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在周二发出的新闻稿中说,千人计划奖励个人窃取专有信息以及违反出口管制。周二遭起诉的两位两名科学家是华人。


一位是哈佛大学附属研究机构的癌症研究人员郑早松(Zaosong Zheng,音译),他涉嫌从贝丝·以色列女执事医院的实验室窃取21瓶癌细胞样本、在美国机场被捕。郑已承认,计划回国后、以自己的名义在中国发布研究成果,促进自己的研究事业发展。他被美国政府指控作虚假陈述,法官之前因他有逃跑危险、没有准予保释。


另一位是在波士顿大学就读的叶燕青((Yanqing Ye,音译),她被指控向当局撒谎隐瞒她的中共军方中尉身份。叶被指控犯有签证欺诈罪、作虚假陈述,充当外国政府代理人以及串谋罪。目前叶人在中国,并未被捕。


美国当局已经对中共政府实施的海外人才招募计划提出警告,官员们说,这种人才计划在制造利益冲突,并为海外科研人员将美国的知识产权带回中国提供了一种激励。


美国司法部最近几个月针对“千人计划”起诉了数人,指控这些美国大学和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没有披露他们从这类中共官方赞助的计划中获得资金,或者是指控他们试图窃取信息带到中国。


谢选骏指出:哈佛大学不仅藏污纳垢,孵化那些游走太平洋两岸的墙头草民;而且收受贿赂报送不合格的各国差生,哈佛大学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贼窝。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白宫里的黑社會還是一個想要翻盤的受气包

《特朗普向世界强硬宣告:美国不会接受任何人说不》(纽约时报 2025-01-21)報道: 在就职演说中,特朗普总统使用了一种咄咄逼人的语气。 “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 特朗普总统用这九个字的誓言描述他计划如何让自己的第二任期与第一任期有所不同。如今,经历了始于政治流亡、终于不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