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1年1月23日星期六

谢选骏:哲学的起源为何没有起源



网文《【思辩的历史】米利都学派》(林先生)说:


1、哲学的起源

讲起哲学的起源,我们就要回到人类的开始。

话说,人类从树上刚下来,尽管此时的人类,还尚未进入文明社会。人类与自然融为一体,人类就如同动物一样活在自然之中。

但是,随着人类不断调动智能,人类发现这个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并且变化不定。

这实在是个大问题。如果世界是多样的,我们怎么把握这个世界?

如果世界是变动,我们都不知道明天的世界和今天的世界是否一样,我们怎么生活?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有些人想到,这世界虽然变化万千,他是否有个主宰者存在呢?

于是在此基础上,诞生了神学。将世界、宇宙都诉诸于神灵,一个部族都信奉这个神灵,使得智人,体能逊于其他动物,智能和尼安德特人不相上下的物种,打败了一切动物,自诩为万物之灵。

可是这并没有解决所有问题,还残留一个问题?

既然存在神灵,那么神灵是怎么统治我们这个世界?神灵是不是主宰着我们的所有行为?神灵是如何产生的?甚至有些人,大逆不道的问道,神灵真的存在吗?

于是神灵被取代,一群对世界拥有好奇心的人,成为了哲学家。他们研究世界终极问题,但是不再诉诸于封闭的神灵,而是运用理性工具,通过精密逻辑,去探寻常人看来无聊的问题。

这群人成为了古希腊哲学家。

而在遥远的东方古国,中华大地上也有一群人,面对同样的问题。据说,一位名叫伏羲氏的原始领袖,看到地上的树棍,心有所悟。

他拿起树棍,折断。摆开一个图形,号称“一画开天”,并通过排列组合,图解整个世界和宇宙。这就是“易学”的起源。

“易学”有三大原则,即简易-变易-不易。

所谓简易,指的是尽管世界繁杂多样,但是核心是简单的。即思维经济原则,用一个简单的理论,解释复杂的世界。

所谓变易,指的是,世界是变化,一刻都没有停息。

所谓不易,指的是,世界尽管是变化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总有不变的,是为规律。


2、泰勒斯

公元前585年5月28日,吕底亚人和米底人正在交战,突然间风云变色、太阳突然不见了,两军士兵,抬头看着这个异像,内心惊恐万分。

到底怎么了?

此时在米利都城内有个人人,宛然一笑,他知道他的预言应验了。

他叫泰勒斯,是哲学家的鼻祖。

泰勒斯有许多贡献,比如他是最早的天文学家。

须知,人类最早的知识都是为了定位时空,在茫茫的平原之上,在隐秘的丛林之中,如果找不到方位,这真是一个致命的问题。在农业社会,如果不知道一年的时间,如何播种?如何收获?

于是对于原始的人类而言,找准时空,是部落和国家的头等大事。

而时间定位相对于地理定位更为重要。时间定位哪里来?从天象上来,通过天象制定历法。

泰勒斯可谓是天文观测的翘楚,后人评价他,说他是当世最聪明的天文学家,米利都和伊奥尼亚的骄傲。可谓一语中的。

话说,有一天,泰勒斯抬头仰望星空,突然间只感觉虎躯一震,他掉到了井中。正巧被一个女奴看到了。这个女奴嘲笑他,说他只知道天上发生的事情,却不知道脚下是什么。

泰勒斯在天文中,他将一年分成365天,一个月分成30天。并且发现了小熊星座。

所谓小熊星座,是定位地理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如果找见了就可以找到北极星。而地轴“一直”指向北极星。这样一来,就可以找见北方在哪。

除此之外,日食、日晷,都是他发现、发明的。

泰勒斯还精通几何学,几何学是一门极具精密逻辑的学科。欧几里得后来著作《几何原本》的时候,很多定理都是泰勒斯提出的。

据说,有一次他在一个圆中,画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非常高兴,杀了头牛庆祝。

他还能通过计算金字塔的影子和我们的影子的比例,测量出金字塔的高度。

这些都体现了古希腊哲学家,运用逻辑的纯熟。古希腊的几何学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实用,而成为一门具备精密逻辑的演绎科学。

书归正传,对于哲学家而言,自然科学是必备的知识。但是与常人不同,泰勒斯是第一位找寻流变的世界背后的本原。

所谓本原,在哲学上有明确的定义。

所有事物都由它构成,它们最初从它产生,最后又复归于它。(《形而上学》)

我们看这段话,很明显体现这么几个特点:

1、哲学是从神学中增长出来的,这个所谓的本原,是将原有的人格化的神灵,变换为自然物质。这种状态,是为自然哲学。

2、循环和辩证思维,早期的哲学家,具备着辩证思维,他们总是相信,本体产生了万物,万物又复归于它。

3、早期哲学家,都倾向于用某种质料图解世界,这是因为他们尚未了解到逻辑形式对于哲学的作用。

特别注意的是,米利都学派的哲学家,并没有提出本体不变的概念(当然这有争议,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认为,米利都学派的哲学家提出来本体不变的思想)。他们所提出的质料元素,是可变的。

对于泰勒斯而言,他只提出一句话,足以成为圣哲,水为万物的始基。

“水为万物的始基”,这句话实在太为粗疏,泰勒斯并没有提出他的理论的理由。后人猜想,他可能看到地中海、埃及附近的水,水滋养万物,万物不能离开水而独存。

其实重要的不是泰勒斯为什么提出这套理论。而是这套理论的意义。

我们可以看到这套理论至少有这么几个意义。

其一、出现了“万物同质”的理论,即流变的世界,它是由一个单一的质料构成的。

其二、出现了“万物演化”的理论,即暗含着,这个单一的质料,演化出整个复杂的世界。

其三、给出了其后哲学家一个逻辑极点,想想如果是神灵创造万物,你拿什么来反驳?而用自然的质料,后世哲学家就可以以此为基础,通过批判继承的方式,发展泰勒斯的思想。

其四、人类的认知开始出现从特殊到一般的过渡,这点和第一点,侧重于认知的变化。

既然,泰勒斯提出,万物的本原是水。他必须解释,水怎么派生万物?泰勒斯并没有正面回答。但是通过一点线索,我们可以知道这么几点:

其一、他提出关于“水”的宇宙观,他提出,宇宙都是靠水来滋养,水蒸发,形成气,气形成以太,以太形成火。而水如果坚实的时候,就会化成土。

其二、他提出万物都有灵魂。他为什么提出这么奇怪的理论。我们可以想到,如果水是本原,而我们感受的世界是变化的。那么变化哪来的?

他说,这是因为,万物都有灵魂,这种灵魂导致运动。这里的灵魂不是常规意义上的精神,而是引起运动的能力。

比如,磁铁吸起磁铁,这就是因为磁铁有灵魂。

他进一步发挥,说万物都有神灵,这里的神灵和灵魂的意思大体一致,都是指一种活力。

然后他说,大地浮在水上。这话暗含什么呢?

我们知道,水是流变的,刚好契合万物流变的观念。大地浮于水上,也代表大地是流变的。而大地上的人们,他们的生活同样是流变的。这样就把自然和社会贯通在一起。

总而言之,泰勒斯的思想,不在于粗疏,而在于前瞻。他前瞻于哲学的探讨问题的方式(终极追问)、前瞻于万物演化的思脉。由他开始,哲学脱离神学,真正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3、阿那克西曼德

阿那克西曼德,是米利都学派第二位代表人物。

阿那克西曼德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因为泰勒斯的思想只是给了一个逻辑探讨的起点,一堆问题都没有解决。

最重要的,就是单一的质料,怎么演化出万物?

首先,他提出本原是“无限”,音译的话,名叫“阿派朗”。

所谓无限,是否定性语言。他并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质料,他应该觉得,泰勒斯的思想有些问题。

比如,水很明显没有普遍性,至少可以在逻辑上推出,在水后面支配水,还有一个本原。

可是,说是,金木水火土都会出现相同的问题。

于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本原不是一个具体的质料,而是无限定。因为任何质料都是被限定。换言之,万千世界只是本原的“寄居者”,他都是被限定的。

限于他的认知,他只能提出无限定。

很显然,无限定,他的普遍性更强,更具有包容性。比如,泰勒斯的“水”,很难解释为什么能派生出火?

而无限定,很明显是可以解释的。

但是,问题在于,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到底和泰勒斯的“水”是不是一个层次呢?即是问,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到底是一种抽象的物质概念,还是特定的物质形态?

很明显,应该属于后者。为什么呢?

任何思想总是有其他的特点的,比如米利都学派,他们总是倾向于用某种具体的物质来解释世界。而阿那克西曼德的思想一样,只不过他发现,泰勒斯的“水”有其局限性。故形成“无限定”的思想。

其实,同时代的老子,虽然他用玄之又玄的“道”来视作万物的本原,但不免也折射出他的认知局限性,他曾经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都暗示着,他的“道”仍然逃不出同时代哲学家一致的认知。

不管怎么说,“无限定”的思想解决了泰勒斯思想的第一个漏洞。那么他如何解决第二个问题,即本原如何派生万物?

这就要提到他的第二个理论即“对立和分离”。

也就是说,“无限定”并不是一步到位形成万物,它是通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的。

首先,从“无限定”分离出一对“对立物”,比如“冷热”、“干湿”等等。“对立物”可以各种各样,通过各种各样的“对立物”就可以派生出丰富多彩的万物。

可以看出,“对立物”通过对立的运动,形成万物,然后再复归于它。

这种原始的“辩证法”思想,是早期哲学家都有的思路。比如老子曾经说反者道之动——这种辩证法思想,蕴含着“循环”思想(从它产生,复归于它)、“对立”思想。

通过这种思想,阿那克西曼德提出他的“宇宙观”,他认为

首先,“无限定”通过产生一组“对立物”,比如“冷热”,产生了一个火球,包围着空气,当火球破裂的时候,日月星辰就由此诞生了。

这种思想,很明显以大量想象为主,但是蕴含着演化的思想,可谓了不起。

这种演化思想,他提出人是从另一种动物变来的。

阿那克西曼德的思想可谓前瞻,这提示出,哲学是科学的先声。

注:无限定可以这么理解,在质上是无规定性的。


4、阿那克西米尼

米利都学派第三位哲学家,是阿那克西米尼。

阿那克西米尼的思想,较前辈而言,吸收批判他们的思想。

首先,他批判什么呢?

我们就要说回泰勒斯,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水演化出各个万物。可是问题在于,比如水,演化出气、气演化出土等等。那既然如此,凭什么说是水是万物的本原,事实上,任何一个质料都可以成为本原。

于是阿那克西米尼提出“气”,因为气比水更为本质。

他的主体思想是“万物本原是气”。

这就很奇怪,阿那克西曼德应该否定了一个具体质料本原的可能性,为什么阿那克西米尼又回归泰勒斯那路思脉呢?

不管如何,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他的思想。

1、他提出,万物的本原是气。

2、气是永恒运动的,通过气的稀疏浓聚,生成宇宙和万物。再复归于气。

这个思想,为什么说,是对前辈的超越呢?

首先,他解决了泰勒斯的“水”和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定”的矛盾。这两人的矛盾在于,泰勒斯的“水”,过于粗疏。

虽然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定”的理论,解决了泰勒斯的遗留问题,但是他对“无限定”本身语焉不详,即问“无限定”是什么?

他无法回答,因为他的立足点就是否定性语言。并且我们讲过,这不是一个普遍的物质概念,而是一个立足于泰勒斯理论上的粗疏的猜测。

而阿那克西米尼的“气”,即是一个具体的质料(符合当时的认知,又易于把握)、又能兼顾“无限定”的特点,因为“气”本身也是混沌的,他的包容性相较于“水”而言,普解性更强。

其次,他怎么解决单一本原派生万物的问题呢?

他通过“气”的稀疏、聚散来解释。当“气”的空间量变的不同,导致“质”的变化。

比如,当“气”稀疏的时候,就会变成“火”。当“气”变得浓厚的时候,就会变成“风”。当变得更为浓厚就可以变成“水”,继续变成“土”、“石头”。

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思想呢?

因为根据直观上,“火”的重量很轻(所以他能升上去)、而“石头”最重(所以他总是沉下去)。这种重量的不同,被他解释为“气”的稀疏不同。

很明显,尽管他蕴含着“量变质变”的思想,但是这是通过直观得到的,符合米利都学派的认知水平。

并且他通过观察发现,生命不能脱离“空气”而独自存在,因此通过“气”来解释生命,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所以他提出“气”是灵魂的本原(这里的灵魂是常规意义上的精神)。他把提出灵魂=生命=气。

前两者,是神学的特点,认为在肉体后面有个灵魂在支配,而“气”则是一个纯粹直观的观察。

最后,他凭借“气”来提出他的宇宙观。

他认为,宇宙的本原是“气”,气产生宇宙,并包围宇宙。他认为大地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他运行。

但是,这里的大地并不是球形,而是扁平的。因此,他认为日月星辰是做半圆形运动。

这种思想,是纯粹直观上的宇宙观,和中国的“天圆地方”的盖天说几乎一模一样。

我们可以想见,通过直观上,大地是一个平板(因为如果是球形,为什么人不会掉下去?),由于太阳东升西落,所以太阳必然是按照半圆形运动。并且,大地是不能动的,因为一旦动了,人就掉下去了。

了解米利都学派的思想,不能用以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生搬硬套来解释他们的思想。因为他们的认知,并没有意识到精神存在对于存在论讨论的重要意义。他们是不自觉的唯物主义者。

并且米利都学派三杰的核心就是在变化的世界中,找寻规律,然后去把握他。

附:

每年11月第三个星期四,是“世界哲学日”。(2017年11月16日)。很多人问学哲学有什么用?

欧几里得曾经有个故事,有个人问他,学几何学(本质上是哲学)有什么用?

他叫仆人拿几个金币给那个人,并说道:这人竟然要像通过学习几何获得好处。

我不愿列出一条条,告诉你哲学有什么用。相对于历史,哲学更为务虚。

我只想说,哲学的兴盛和衰弱,跟一个国家的兴盛和衰弱有明显的关系。

并且很多新的概念,其实是被哲学家反复讨论过的命题。正所谓太阳底下无新事。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从客观上讲,原有哲学蕴含的学科都被分科到了各个学科,比如自然哲学,被划分成化学、物理学,精神哲学,被划分成心理学。还有好多好多学科都是从哲学分科出来的。

哲学就如同垂垂老矣的父亲,看着这些子孙。或许“哲学已死”,导致,世界还要设立一个日子来纪念他。

但是他至少在历史中存留过,有很多人为他陶醉。


谢选骏指出:上文说,“‘水为万物的始基’,这句话实在太为粗疏,泰勒斯并没有提出他的理论的理由。后人猜想,他可能看到地中海、埃及附近的水,水滋养万物,万物不能离开水而独存。”这种猜测毫无根据。事实上,“水为万物的始基”,是从苏美尔神话来的,苏美尔人看到的水,并非地中海、埃及附近的水,而是两河流域的水、波斯湾的水,他们认为诸神从水中产生。“水滋养万物,万物不能离开水而独存”一类的思想,在中国古籍《太一生水》中也有叙述。

在中国,类似哲学的思想是有其起源的,那即是八卦,伏羲的先天图或文王的后天图。在印度,类似哲学的思想也是有其起源的,那就是《吠陀》。但是在希腊,哲学为何没有起源?因为,希腊哲学的起源不在希腊,而在巴比伦的神话和埃及的几何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白宫里的黑社會還是一個想要翻盤的受气包

《特朗普向世界强硬宣告:美国不会接受任何人说不》(纽约时报 2025-01-21)報道: 在就职演说中,特朗普总统使用了一种咄咄逼人的语气。 “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 特朗普总统用这九个字的誓言描述他计划如何让自己的第二任期与第一任期有所不同。如今,经历了始于政治流亡、终于不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