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3年5月19日星期五

谢选骏:“反抗权威”不是教育出来的而是基因的产物

《当一位女老师教学生反抗权威》(2023-05-12 极昼工作室)报道:


提出规则


一年以后,再回想起那一堂课,高中生徐莉莉仍觉得“震动”。


那是高一暑假,她参加了陈漠寒的1对1课外阅读网课。隔着屏幕,老师告诉她,第一节课的内容只是——制定课堂规则。之前她听说,这位小个子的年轻女老师很特别,上课氛围自由,不照本宣科,但面对这个问题,她还是一下子愣住。


在她熟悉的学校环境里,规则都来自于老师,不能谈恋爱、不能染发、不能在课上吃东西,以及更多的“不能”。现在,对于这个习惯听从的学生,主动提出规则成为一件难事。


课堂陷入短暂的沉默,陈漠寒没有继续让她回答,而是抛出更多具体的场景来讨论:老师是否可以体罚学生、是否可以言语侮辱学生、是否可以没收学生的物品、是否可以占用下课时间?


每一个问题,陈漠寒都会找出相应的法律条文,指向学生的权利——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受教育权等等。


当时16岁的女孩第一次意识到,曾经习以为常的学校生活里,有那么多不合规的事情。更让她难过的是,“我已经到了为自己争取一点权利,都不知道应该争取什么的程度了吗?”


“上厕所自由”,徐莉莉脑海里蹦出了第一条规则。在学校时,原本10分钟的课间休息,总会遇到老师拖堂,想去厕所她也不敢举手表达。之后的提议变得顺畅,她连续说出几条规则,和老师达成共识:征得允许可以吃东西;上课时间提前预定;如果不满意教学方式,可以随时提出调整。


这门阅读课开设了近三年,陈漠寒很少见到可以马上提出规则的学生。“因为没有人告诉过他们享有哪些权利。”她很理解学生茫然的反应,这也是她坚持在课程第一节做规则共建的意义——告知他们应有的权利,破除教师权威。


陈漠寒还会根据议题进行情景模拟。她记得一次,让几个小学生扮演老师,处理偷东西的学生,其中有一个孩子说到,人人都可以犯错,偷东西只要还了,就可以被原谅,其他孩子也纷纷附和。


接着,她假装训斥一个孩子偷东西:“你怎么这么糟糕?其他人不要和他玩!” 有的学生立刻去安慰这孩子,有的跑出教室要告诉家长,也有的什么都不做。然后,陈漠寒才会告诉学生,老师的行为是错误的。


她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都直接反抗,而是学会“温和而坚定地”捍卫自己的权利:“根据心理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方式,但即使是旁观者,也不要起哄、嘲笑。”课后,一个之前认为偷东西就该被惩罚的学生也改变了想法。


上课前,陈漠寒都会提前告知家长课堂设置。他们中有工薪阶级,也有中产家庭,都很认同这门课。一位家长看到这堂课后很欣喜,说孩子在体制内学校的环境里,变得有点苛责同学,希望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而上这门课的学生大都来自国际学校、私立创新教育学校,少有普通学校的。陈漠寒观察到,他们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前者处在被尊重的氛围里,会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也敢于表达观点,而普通学校的孩子阐述观点时,需要她引导,回答常是“没问题”。


在陈漠寒的印象里,李涛属于后者。在第一节课上,这个15岁的男孩回答大都是一个字——“嗯”、“好”。两年后,李涛把当时的沉默解释为不适应,“感到奇怪,在学校里都是被规定的,第一次让我自己说。”


那时,李涛正在家自学准备中考。他一直被视为“问题少年”,不听话、成绩不好、还会打架,初中转了一次学,最后学校要求他做全班检讨,否则不能再去上课。“不公平”,李涛认为自己是受到同学言语侮辱才动了手,而那个同学却没有被批评,他最后放弃了去学校。“也不太喜欢那种集体环境,学生表面非常顺从,其实私底下会骂老师。”


如今,李涛已经记不得,在陈漠寒的课上到底建立了什么规则,但他认为那是对的,心中模糊的原则也在那节课有了确定的答案——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相互尊重的。


开始举报


五年前,刚刚工作的陈漠寒也陷入困惑:告诉学生们所拥有的权利,反抗老师的权威,是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小学时,她经历过老师的言语侮辱,看到同学被随意体罚。作为班长,在这种权威之下,她成了忠实的告密者,甚至模仿老师的方式,去打骂一些不听话的男生,而自己会努力考取好分数来获取表扬。


矛盾的是,她内心极度厌恶这种权威,在一篇作文里写,“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倾听、理解,不体罚学生的老师。”后来她考入一所师范学院,感受到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自由思辨的课堂氛围,更坚定了这个想法。


大学毕业后,陈漠寒考研失败,本来想去教学理念更为契合的创新学校教课,担心没有实践经验,决定先到普通学校锻炼。2018年8月末,她进入四川乐山一家私立体制学校,担任初一两个班的语文老师。看到学校育人目标是“让每个生命成为更好的自己”,她觉得一切至少不算太坏。


头一个月,陈漠寒感觉氛围还可以。没多久,有一个班的气氛开始变得压抑,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少了,大家看起来都很累。直到目睹了一次班会,陈漠寒才知道变化的原因——班长拿出一个笔记本宣告:“现在我们来开始举报。”全班同学都举起手,挨个站起来讲“我举报谁……”


后来,一个学生说到,我举报XXX喜欢在寝室裸奔。被举报的男生马上站起来反驳,其他同学也开始起哄。陈漠寒原本在思考怎么干预这件事,听到这里她立刻走上讲台,打断了这场班会,平时温柔的语气变得严肃,“举报这个行为是不对的,极其恶劣。”


接下来的三堂课,陈漠寒都在和大家讨论这个制度。学生们分成不同派别,有人认为老师是为自己好,“班主任说这是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方式。”有的同学坚决反对举报,有的很无奈地说没得选,“犯错会扣分,必须想办法加分,举报是最便捷的方法,而且别人也会举报自己,不会有道德负担。”


制度是这个班的班主任在这学期,基于学校操行分制度下新增的。学生可以24小时举报,场所覆盖教室、食堂、寝室,事无巨细——上课回答问题错误、在讲台上玩扫把、不穿校服、跷二郎腿……违规的同学扣分,举报者加5分。被举报的同学可以申诉,但跟班长观点不一致时,可能会被认定为不尊重班干部而扣分。


另外,做好人好事也可以加3分。每周,老师会和正分数的同学一起拍合照,发到家长群里作为表彰,而扣分轻的要批评、检讨,重的有可能影响在这所高中读书。但陈漠寒看到,实行举报制度后,这个班的成绩并没有提升,特别是班主任所教的英语科目,考试分数一路下滑。


陈漠寒只能提出,在她的语文课上绝对不可以出现举报,但学生们没有停止。一个孩子告诉她,得知自己第一次出现在合照里时,他爸爸正在开车,赶紧刹车停在路边,不停拍着方向盘,“看起来特别高兴”。


也有学生尝试过反抗。有人坚持不参与,写周记讽刺这个班级就是一座“大型监狱”,还有的想放弃,但结果,对他的举报反而越来越多,为了不扣分,最终只能举报别人。也有人选择疯狂做好人好事加分,捡同学的笔、夸赞同学,把分数冲上去。


陈漠寒也想过和这位班主任沟通,但又考虑,对方已经50多岁,其他老师和校领导肯定是知道甚至默认这件事。作为刚入行的年轻老师,她还是害怕沟通后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一起任课的几位年轻老师都认为举报不对,在自己课堂上明令禁止。但每次上课,仍然有同学拿出本子偷偷观察记录,老师们也只能私下吐槽“受不了那个班的班级氛围。”后来,陈漠寒私下找了教学部部长。部长说也反感这个行为,表示会想办法处理,但直到陈漠寒离开学校,这个制度依旧存在。


此外,体罚在这里也极为普遍,年轻老师也开始模仿这种方式。陈漠寒在办公室看到,一位平时和她交好的年轻老师处罚学生,学生头顶着书、嘴里咬着尺子,要做满20个下蹲,每一次站起来时还要说一句,“老师,对不起,我错了。”


陈漠寒没有制止,反而是恐惧占据了上风。她害怕如果提出来,可能会被大家边缘化。在同事们习惯、甚至炫耀家长送礼的风气下,她曾悄悄推掉礼物,但为了不被孤立,还得告诉家长不要说出去。


身处这个环境里,陈漠寒也发现了自己的变化。


本来,她排斥所谓阅读理解题的标准答案,鼓励学生表达更多的想法,但面临考试和成绩压力,还是不得不让学生把答案记下来。在学生又没有完成作业时,她第一次撕掉了作业本。那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愧疚、不安瞬间向她袭来,“感觉自己好可怕,完全是在以一种羞辱的方式去对待我的学生。”


第二天,陈漠寒在讲台道歉,然而学生却告诉她,“没事,就应该这么管。”看着孩子们的反应,她小时候那些具体的记忆忽然翻涌出来。


当时小学班主任老用皮鞋蹬学生、扒掉裤子打屁股、罚跪在煤炭渣上。陈漠寒对这样的权威感到害怕,甚至憎恶,而对于她写在作文里的那句当老师的愿望,班主任留下的评语是:“你长大后会变成像我一样的老师”。


她不想让面前的学生们成为当时那个恐惧的自己。那节课上,她告诉他们,老师需要尊重学生的尊严,如果做错事,必须向你们道歉,你们也可以对老师制定惩罚,也有捍卫自己的选择。


课后,一个女生找到她,“终于发现有人站在我们这边。”


个体是有选择的


经历了这样的一年,陈漠寒选择离职。看着年轻老师们的变化,她感觉自己像一座“孤岛”,也担心不可抗拒地被同化。而面对学生的痛苦,她无力改变。


离开学校后,陈漠寒从乐山去了成都,做主教阅读课的独立教师。最初的生源只有朋友推荐的几个孩子,一个月4堂课,每节100块,碰上疫情时常取消,要和亲戚朋友借钱维持生活。


父母不支持她的选择,希望她尽快去到公立校。可她想到,在曾经的学校里,教室装了监控,很难自由选择一些文本,和学生放开讨论。更让她难以释怀的是,学生们遭遇不公时的痛苦,还有自己曾经的沉默。


离职后,陈漠寒陷入了深深的怀疑,当学生们处在权利完全得不到保障的环境里,自己鼓励他们去做“正确的判断”,但尝试发现无一例外全都失败,她不知道这样是不是只会加深他们的无力感?


“面对权利被侵害,个体是有选择的。”这是陈漠寒常常告诉学生的一句话。在朋友的鼓励下,她决定把这些事记录下来,“给学生做一个示范。”


2019年年末,她找到以前的学生谈话,录下他们在学校的遭遇,又复印出记录举报内容的本子,把学生控诉举报制度的周记做成图片,也写下她那一年的教学经历和思考。


当她在网上发出这篇文章后,才突然感觉到解脱。曾经的学生纷纷转发,之前体罚学生的年轻同事也留言,说后悔那些行为。可有个学生跟她说,自己准备和好友去找老师辩论举报制度,被批评“搞小团体”,“你总相信在任何情境下,个体都是选择的。可是我想告诉你,我们真的没得选。”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这个年轻的女老师开始思考。她最终发现,“一开始就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有哪些权利,然后如何捍卫。”


她搜到了《联合国儿童公约》,才了解到,原来有个课程专门教学生认识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之后,她又被美国芝加哥一所公立学校的入学通知震撼,那里第一页就写着学生权利,详细说明学生有人格尊严权、安全权、健康权、受教育权等等,之后是学生义务,然后是老师的权利和义务,“每一个错误行为都有一个适度的惩罚。”


给学生们上一堂关于权利和规则课的想法逐渐形成,陈漠寒设计了一套教案,题目叫“师生共建规则”,展示、对比国内外针对师生的法律条文和校规,再和学生们进行情景模拟、案例分析。


最后,这成为她阅读课的第一节。第一次上时,面对的是几个6、7岁的孩子,一起制定了“老师不能体罚学生、不能够骂学生”的规则,孩子们还写下了具体的要求,比如不能说学生笨、蠢之类。


其中一个孩子说起,曾被老师认定偷了钱,要站上讲台承认自己是小偷。从那之后,这个孩子就害怕老师,甚至不敢进学校。讲完后,身边的同学上去拥抱,说“你的老师做得不对。”孩子原本整节课都必须挨着陈漠寒坐,显得缺乏安全感,后来开始能和其他同学坐在一起。


之后,陈漠寒也去一些小微国际学校授课,或者独自组班,有时1对1,最多不会超过5人,都先和学生们共建课堂规则。但达成共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陈漠寒发现,年龄小的孩子对于老师的体罚、辱骂会直觉性认为不对,但需要构建一些具体场景教会他们如何处理。而初高中的学生们思维相对固化,有的认同老师可以体罚、辱骂,她就用大量的法律条文、理论概念、实际案例去改变他们的认知。


她也找过之前班上的几位学生,15岁的“问题少年”李涛就是其中之一。男孩曾告诉过妈妈,无法理解班上有举报制度。这位母亲虽然不认可,但有时看着家长群里的“表彰合照”,也隐隐希望儿子有一天能出现在上面,其他家长聊起来,也多是认为老师管得严是件好事。


她忽略过儿子在小学时有过的自杀倾向。当时的班主任告诉她,李涛课间坐在窗台上。她回家问儿子,得知上课被老师冤枉讲话、撕了书,生气想爬上窗台吹吹风,就没在意。后来开家长会,听到其他班老师谈到她,会说“那个跳楼孩子的家长”,她难以接受,才给孩子找了心理咨询,又转了学。


李涛妈妈没有细问更多。而从李涛现在的讲述中,他觉得自己曾经也听老师的话、爱发言、积极为班级干活,但后来举手提问时,老师回应“都讲了好几遍了”;看到班长仗着权利不给关系好的同学记扣分,几次找老师反映,得到的回答只有“知道了”。


“我说不过,只有动手。”他小时候调皮就常挨父亲的打,也学会了使用暴力。慢慢地,他成为班上不受同学、老师喜欢的学生。李涛妈妈也感觉到老师的处理有些问题,但还是告诉儿子,要听老师的话,认为抗争会有更多麻烦。


直到上高中的第一天,儿子告诉她,再也不去学校了。现在,得知陈漠寒的联系,她很支持儿子去上阅读课。李涛第一次在学校上陈漠寒的课,回家就告诉她,“班上来了一个很酷的老师,说‘起立’‘老师好’这些不重要。” 她很少听到孩子用惊喜的语气提到一个老师。


她记得家长会上,“其他老师谈最多就是孩子的问题,很少谈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很少夸奖孩子。”但陈漠寒说了李涛的优缺点,还提出建议,可以怎么让孩子变得更好。


在湖水中丢下一颗石子


李涛妈妈清晰感觉到儿子一天天在变化,比如今年三八节收到了祝福短信,还告诉她以后想去日本的大学学习游戏设计专业。


去年,在放弃体制学校后,李涛妈妈在陈漠寒的引荐下,将儿子送去了成都一家去日本留学的预备学校,在那里可以根据李涛的爱好选择相关的课程,日本历史、烹饪、日语课等等。李涛在这里感受到了陈漠寒所教的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的氛围,有问题会举手表达,有时和老师互相请客吃饭,“就像朋友一样”。


看着这些变化,李涛父母意识到,孩子不是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对于像我们在小城市里,以前觉得只有走应试教育这一条路。”李涛也感受到,爸爸现在会为小时候打他致歉,妈妈开始尊重他的想法,还会鼓励他出门和朋友玩耍。


而提出“上厕所自由”的徐莉莉还是回到了那所私立中学,开始念高二。但那个暑假的课程带给她的余波,依旧在震荡。


回到学校里,再次遇到老师拖堂,她会想起共建规则课上提到的学生权利;看到试卷上一些文字华丽冗长、“假大空”的阅读文本时,她会想念阅读课时读到一些的作品;而听到老师念其他同学的高分范文,她也产生怀疑,思考文章的内容是否在进行真实表达。


她有过一阵割裂的感觉,脑海中一个声音告诉她,在学校里就要学会去接受、服从,另一个声音在说学校制度是不对的,应该去反抗。


在语文课上,遇到和老师观念有分歧时,这个女孩开始站起来,表达不同的想法。还在老师因为课堂沉闷的气氛发火后,写了一封信,指出课堂设置的一些问题,并说“我们会和老师一起找到应对的方法”。最后,老师和她进行了一场谈话,坦承有些价值输入也不是他想做的,很欣慰她终于敢在课堂上大声陈述观点。


之后,徐莉莉还尝试了一些小小的反抗。学校规定每个寝室长必须在午休、晚自习回宿舍后,巡楼15分钟,很多学生都在吐槽这个规定。她和另外一个女生决定找班主任辩论,但结果并没有让制度被彻底废除。


“至少我觉得自己迈出那一步了。如果一群人都觉得有问题,但没有人敢去说,就是我们的问题。”这个曾习惯保持缄默、听从规则的女孩坚定地说道。


尽管28岁的陈漠寒也不知道,这样一节权利课到底可以改变什么,身边很多人也告诉她不会有多大效用,但她说,至少“要在湖水中丢下一颗石子”。


学生们在课堂习得的方式,也延续到了家庭里。一位女孩的母亲告诉陈漠寒,她和丈夫互相打趣时,女孩却认为她使用了一些不好的语言,羞辱了爸爸,说“如果很生气,也不要用言语去伤害对方,要温柔地表达自己。”


在陈漠寒离开体制学校的第二年,一位曾经的学生告诉她,学校要求早自习站着念书,班主任不满一位同学站姿,就辱骂道“你不是个东西”,那位同学马上反驳说老师没有权利骂他,“人人都是平等的。”


班主任直接讲,班风这样变差,是受了陈漠寒的影响。有学生立刻站起来说,“她不是你说的那种人。”教室里其他同学也纷纷站起来支持。


得知这个消息后,陈漠寒想到了她最爱的电影《无声革命》。影片里,学生们被要求出卖同学时,班里一个接一个同学站起来,都说是自己。最后,没有任何人帮助的情况下,这群学生集体从东德逃往了西德。现在,她感觉过往丢下的石子,终于荡起了一点波澜。


(为保护隐私,文中陈漠寒、徐莉莉、李涛均为化名。)


网民嚎叫:


那时烟花乱 2023年05月12日 23:26

没有学生互相举报,党还能生存吗?

lary 2023年05月12日 21:15

和我党唱反调。


谢选骏指出:上文不懂,“反抗权威”不是教育出来的而是基因的产物!至于那些东德学生,不过是从一种权威逃向另一种权威——从社会主义逃向资本主义,从东德逃向西德……从一种奴隶变成另种奴隶,而不是什么反抗权威。因为“反抗权威”不是教育出来的而是基因的产物,所以不可能是一种“组织活动”的产物!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白宫里的黑社會還是一個想要翻盤的受气包

《特朗普向世界强硬宣告:美国不会接受任何人说不》(纽约时报 2025-01-21)報道: 在就职演说中,特朗普总统使用了一种咄咄逼人的语气。 “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 特朗普总统用这九个字的誓言描述他计划如何让自己的第二任期与第一任期有所不同。如今,经历了始于政治流亡、终于不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