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3年5月24日星期三

谢选骏:内圣外王是强盗的装潢

佚名网文《內聖外王》报道:

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观点。但是最早却出现自道家典籍《庄子·天下篇》「是故内圣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后被儒家所继承,其含义指的是个人修养与政治主张。「内圣」,即将道藏于内心自然无为;「外王」,即将道显示于外,推行王道。「内圣外王」,意谓内有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即人格理想以及政治理想两者的结合。其中,内圣是体,外王则是用。

思想内涵

作为儒家思想之一,孔子时代并没有明确提出「内圣外王」这一概念,而《庄子·天下篇》明确提出了「内圣外王之道」,但其思想内涵与孔子在《大学》所提到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统治天下的准则, 即把个人修身的好坏看成政治好坏的关键这一观点相吻合,三大纲领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步骤)被视为实现儒家「内圣外王」的途径,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被视为内圣之业,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被视为外王之业。「内圣外王」这一儒家思想也对中国的政治、伦理、文化以及哲学等产生重要影响。


历史发展

孔子以德才把人划分为君子与小人两类,并让有德才之人居于高位,在其六艺教育中,把礼、乐、书、数分为文,把射、御分为武。可见其重视文武并重。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儒家思想出现了重文轻武、内圣强外王弱的局面。 儒家内圣外王理论形成与发展历史可分为:宋代改革派与功利派阶段;明代心学与实学阶段;清代提倡实学阶段,清王朝末期在欧洲列强的打击下出现洋务派与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阶段;民国时期三民主义、当代新儒家文化现象出现阶段这几个过程。 

影响

「内圣外王」作为一种人格理想和政治理想,其强调的是在既定的社会体制下的自身修行,并不对外部社会制度有所诉求,要求制度的建设与改善,即要求完善自己的精神层次,但不要求外部制度对人身的保障。与西方民主、宪政、自由主义制度相比,「内圣外王」中的通过内修的济世功用,以实现个人理想和达济社会,进而达到王道社会这一中国传统政治理想,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在中国 封建社会,由于专制皇权导致人治膨胀而法治不及,加上其思想主张缺少分权制衡、社会制度建构的非正义性而导致其实施起来较难,常常出现「内圣不外王,外王不内圣」的局面,是一种政道有余但治道不足的表现。


参考文献

 浅析“内圣外王”思想与大学生人格塑造. 龙源期刊网. [2009-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0) (简体中文).

 崔建林 主编. 《四书五经》. 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6-12. ISBN 9787104024927.

 范亚峰:内圣归内圣,外王归外王――自由主义与儒家传统初论. 公法评论网. 2003-08-14 [2009-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1) (简体中文).

 (簡體中文)第13節 - 第二章 內聖外王:感化力的智慧之源[永久失效連結] 管理人網

 3.2.3内圣外王的文化自救. 儒家氣學網. 2009-07-14 [2009-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25) (簡體中文).

 内圣外王的困境与基督教原罪说的启示. 四川大學哲學系網. 2006-03-03 [2009-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0) (簡體中文).

 制度重要还是内圣外王重要. 烏有之鄉網. 2007-12-12 [2009-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17) (簡體中文).

 政治学视域中的“内圣外王”. 中國期刊網. 2009-09-19 [2009-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3) (簡體中文).

 辛若水:走出内圣外王. 中國藝術批評. 2009-09-23 [2009-09-30] (簡體中文).[永久失效連結]

 从政治学视角看儒学:“内圣”缘何开不出“外王”?. 新國學網. 2008-04-23 [2009-09-30] (簡體中文).[永久失效連結]

外部連結

黃俊傑:〈內聖與外王─—儒學傳統中道德政治觀念的形成與發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吳震:〈對「內聖外王」的一種新詮釋〉(2010)

李明輝:〈由「內聖」向「外王」的轉折──現代新儒家的政治哲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谢选骏指出:我认为“内圣外王”其实是道士对儒家的讽刺。因为,孔子曾说,尧舜都不是圣人,他本人就更加不是圣人了。而且我认为,内圣与外王完全是两回事情。但是不幸被待业的小儒们拿来谄媚权力、奉承当权派了——如此一来,内圣外王就变成了强盗的装潢。化身为儒家的官迷们,像苍蝇一样叮在内圣外王的装潢下,鼓吹内圣外王的强盗逻辑,分得一些脏钱苟且偷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與gemini討論死亡與人生

(一)如何理解“死亡幫助我們認清了自己作爲碳基生物的這一處境”? 如何理解「死亡幫助我們認清了自己作為碳基生物的這一處境」? 這句話乍聽之下有些抽象,但其實蘊含著深刻的生命哲學。讓我們來逐層剖析: 1.碳基生物的本質 物質組成:所有地球上的生命形式,包括人類,都是以碳元素為基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