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3年12月13日星期三

谢选骏:马基雅维利的偶像凯撒·波吉亚属于真正的人渣


《马基雅维利与凯撒·波吉亚的交道》(法广 11/27/2022)报道:


「提要」深厚的学识和对现实政治的观察,让马基雅维利具备了一显身手的条件。他被任命为佛罗伦萨第二秘书团的秘书,由此步入仕途。他的理想是,服务于佛罗伦萨,让他的国家稳固地立于众强之林,使他的人民有安全的生活。


问:马基雅维利(Machiavelli)并没有正式的文凭、学位,也没有强大的政治靠山。佛罗伦萨的参议会为何会任命他担负重任?


答:那是因为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人文修养的重视,远胜过重视大学文凭。马基雅维利在佛罗伦萨人文主义者的小圈子里有很高的声望,而且佛罗伦萨有这样一个传统,共和国的秘书通常由人文学者担任,比如萨鲁塔蒂和布鲁尼这种大学者,都曾担任过秘书长的职务。推荐马基雅维利的阿德里亚尼就是佛罗伦萨大学的教授,在那个不大的圈子中,他知道马基雅维利的才学,远在那些拥有学位的书生之上,而且在当时的意大利半岛,各城市国家呈现的政治面貌,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国家内部的斗争也极为复杂,现代政治中出现的各种斗争形式,在当时的意大利正以丰富的面目呈现出来。布克哈特大师总结说,在佛罗伦萨人的著作中,“贵族的统治,暴君专制,中产阶级和无产者的斗争,有限的和无限的民主,假冒的民主,单一家族的专权,萨夫纳罗拉的神权政体,和为美第奇专制铺平道路的混合政府,都被加以描述,因而历史舞台上的人物的最隐秘的动机,在光天化日之下,暴露无遗”。可见,就政治理论的发展而言,当时的意大利实在是个观察的好样板。


问:可这些观察,并不是理论讨论,而是服从于现实的斗争需要。


答:你说得很对。维罗利在《马基雅维利传》中有一段话,总结得很到位。他说,“马基雅维利当时是个毫无政治经验,默默无闻的青年。但是,他亲见的或者听亲见者所讲的重大事件,在他心中留下了印迹,被拖过佛罗伦萨街头的尸体,被绞死的人的尸体,被挂在旧宫的窗户上摇荡,查理国王进城,和佛罗伦萨以及意大利其他国家的软弱无力,萨夫纳罗拉的尸体在市政广场上焚烧时,火葬堆所发出的恶臭,关于5个被指控犯有阴谋罪的著名公民的死刑判决所引发的激烈讨论,当马基雅维利登上旧宫的楼梯去就职的时候,他早已熟知政治的残酷了”。马基雅维利上任不久,他就被派往法国,在法王的宫廷中,他受到冷遇,他明白,要想在法国为佛罗伦萨争取一些好处,就必须在宫廷中有人帮忙,而为了获得这种援手,就需要大量的金钱,而这正是他所缺乏的。他一无所获地回到佛罗伦萨,又接受了一个任务,那就是前往乌尔比诺,与当时意大利最有野心,最心狠手辣的政治人物凯撒·波吉亚谈判。这个波吉亚是当时的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私生子,这段故事我在前面已经给听友们介绍过了。他是马基雅维利研究政治生活的一个样板。他以狡诈又果断的手腕,迅速崛起,成为意大利最有权势的人。又以同样迅速的方式垮台。马基雅维利观察他的兴亡,总结出许多统治者应该汲取的经验。日本女作家盐野七生曾说过,“波吉亚并没有彻底改变马基雅维利的思想,只是给马基雅维利模糊的思想赋予了清晰的形式,他是对马基雅维利的想象力刺激最大的人物”。


问:你讲到达芬奇曾经为这位凯撒·波吉亚服务,有可能是马基雅维利介绍的。


答:这是一些历史学家的推测,但确实有一段时间,这三位人物都在伊莫拉城。马基雅维利后来目睹了波吉亚残忍却干净利落地用诡计消灭了他的对手维泰罗佐和奥利维罗托,波吉亚为了麻痹他的这两个死敌,让人杀死了自己最亲近的助手,拉米罗·德·洛尔卡,因为他曾经得罪过这两个敌人,波吉亚故意把洛尔卡砍成两段的尸体扔在广场上,旁边放了一把血淋淋的刀。马基雅维利说,“拉米罗先生这天上午在大广场上被砍成两段,他现在仍被扔在那里,所有人都可以看见他,没有人晓得他的死因,只知道他的死让波吉亚公爵感到快意。公爵以行动表明,他可以凭一己之好恶,根据功过,提拨或贬黜他人”。但马基雅维利当时没有明白,波吉亚杀害自己最亲近的助手,是为了借他的头,向自己另外的敌人表明自己的善意。而当这些人放松警惕,来见波吉亚时,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他们捉住,关进密室谋杀。靠这些邪恶阴险的手段,波吉亚在短时间内势力大增。马基雅维利对他的手段,并没有从道义上加以谴责,而认为他这么做,有正当理由。他在《君主论》中说。“当我回顾公爵的一切行动之后,我认为他并没有可以非议之处。相反,我觉得应当指出他的行为,让那些由于幸运或者依靠他人的武力而取得统治权的人效法。因为他具有至大至刚的勇气,和崇高的目的,他只能采取这种行动,舍此别无他途”。这个结论,从道德上讲,我是完全不赞成的。但是如果我们从当时政治斗争的形势和人们为了取得胜利所常常采用的方法的角度去看,马基雅维利的说法,也有一定的理由,这些我们到后面再分析。我们现在只需要记住一个事实,凯撒·波吉亚最后完全失败了,他以邪恶手段夺得的一切,又统统丧失掉。


问:看来在政治斗争中,依靠邪恶手段,即使一时得逞,最终也是要失败的。


答:是的。这里有个天道在主宰着,那些依附暴君得势的小人,终归不会有好下场。所以,正统的儒家,如孟子,就强调,“从道不从君”。这才是真正的中华民族正大的思想传统。果然,凯撒·波吉亚也逃不过天道轮回。1503年8月18日,他的父亲,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去世,新上任的教皇尤里乌斯二世骨子里就仇恨凯撒·波吉亚,马基雅维利分析此时的波吉亚,认为他想重返政治生活,但他是一个已然接近毁灭的人,思路开始不清晰,决断力也衰弱了,他变得“变化无常、优柔寡断、胆小怕事,不能坚持任何决定,他由于不能承受命运的打击,他的心智已经迷乱”。果然,新教皇下令逮捕波吉亚。后来作为交换条件,教皇要他交出罗曼涅公国的土地,但随后教皇又让西班牙国王费迪南把波吉亚囚禁起来,至此,这位曾经以阴险手段闻名的枭雄,不得不承认,“命运女神已经离我而去”。不过他到底不服输,从囚禁他的莫塔城堡逃出,逃往纳瓦尔王国,最终在西班牙军队与纳瓦尔军队的战斗中,战死疆场。马基雅维利说,“我们曾经在某个人身上看到过一束光芒,使我们认为上帝可能派他来拯救意大利,不过非常遗憾,在他鼎盛之年,命运抛弃了他。好,今天就先讲到这儿。


谢选骏指出:上文不懂,十九世纪的瑞士人布克哈特,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后三四百年之后做出“总结”的——他离我们更近,离文艺复兴更远。用他的总结来当文艺复兴的实况,那是以讹传讹。


《什么是“开挂般的人生”?看看这位意大利美男你就知道了》报道:


“三岁识字、五岁背诗、七岁写文……”这种烂大街的“杰克苏”情节,通常只会出现在意淫过度的庸俗小说中。


然而世事无绝对。在十五世纪后半叶的意大利,还真就出了这么一个有着“开挂般人生”的男人,他的名字叫凯撒·波吉亚。


他的人生开挂有多离谱?首先在起跑线上就跑赢了大部分人:凯撒出生在意大利的波吉亚家族,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传奇家族之一。到了他这一代,家族中已经出了两位教皇:他的父亲亚历山大六世,以及他的叔祖父加里斯都三世。


其实凯撒·波吉亚的真实身份是私生子,毕竟教皇是不能结婚的。但教皇的私生子是一般人能比的吗?


在教皇父亲的有意培养下,凯撒·波吉亚7岁就成为了牧师,8岁被任命为教皇的秘书长,到了9岁那年,直接晋升为教区长、同时还身兼两个教区的教务长,以及一座大教堂的司库。注意,这些职务并非虚衔,全都有教廷俸禄的!


假设凯撒·波吉亚是一个生活在今天的“斜杠青年”,大家想象一下这个画面:一张稚气未脱的小屁孩大头照下,跟着一长串省部级头衔;当同龄人还管父母要零花钱的时候,人家已经比同龄人的父母赚得还多……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这是仗着家族的权势,算不得他自己的本事。如果你这样认为,那真是太小看凯撒·波吉亚了,人家的才能同样是“开挂”般的存在。


譬如23岁这个年纪,今天的年轻人不过刚刚从象牙塔走出,而凯撒·波吉亚已经在枢机主教的位置上待了5年,距离教皇之位仅一步之遥。但是他却毅然放弃了这份让无数人眼红的荣耀,脱下教袍,批上戎装,踏上统一意大利全境的征途。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凯撒·波吉亚对外联合法王路易十二,对内厉兵秣马,加上自身的军事才能,他很快便将教皇国内的敌对势力驱逐干净,成为教皇国军队的领袖。


随后以教皇国为中心,陆续吞并了周边一系列小诸侯国,让松散的亚平宁半岛一度出现统一的曙光。在其巅峰时期,甚至能威逼曾经如日中天的佛罗伦萨,并把后者的一小块领地握在手中。


当然,一个人有多厉害,除了看他作出的成就以为,还得看看别人对他的评价。在这一点上,凯撒·波吉亚同样“开挂”。因为这些对他赞许有加的人,也都是人类历史上的精英。


譬如达芬奇曾经担任过他的工程师,前者对他外貌的评价为“宁静的面孔和天使般清澈的双眼”。考虑到传闻中达芬奇特殊的取向,以及宗师级画家的审美,凯撒·波吉亚的颜值估计非常高。


又如著名思想家马基亚维利,曾经以佛罗伦萨书记官的身份,驻节于他的王廷。注意,此时佛罗伦萨与教皇国属于敌对态势。马基亚维利的身份是敌国使者。


然而就是这位敌国使者,在旁观了凯撒·波吉亚高超的治国手腕后,对其王者之才佩服得五体投地,后以他为楷模,创作出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君主论》。


有着如此“开挂”的人生,不知上帝作何感想,但波吉亚家族的敌人们早就看不过眼了。终于到了1503年的夏天,凯撒与他的教皇父亲在家中离奇中毒,虽然凯撒本人侥幸活了下来,但失去教皇的位置,波吉亚家族从此走向衰落之路。


谢选骏指出:马基雅维利和他的偶像凯撒·波吉亚,都不懂的历史的力学法则——那并非来世的轮回,而是历史的现世报!


《恺撒·博尔吉亚》报道:

恺撒·博尔吉亚(英文名:Cesare Borgia;西班牙语名:César Borja,音译塞萨尔·博尔哈/西泽尔·波尔金/切萨雷·波吉亚,拉丁文为恺撒·博尔吉亚/凯撒·波吉亚,1476?-1507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罗德里格·博尔吉亚)的私生子,瓦伦蒂诺公爵,罗马尼阿的主人,伊莫拉、弗利、佩鲁贾、皮奥姆比诺、比萨、卢卡、锡耶纳等无数属地征服者。

曾经担任过瓦伦西亚大主教和枢机主教,却以他的邪恶、残忍和征战的天才,将一个教皇国的梦想献给他的家族。他是波吉亚家族中最恶名昭彰同时也是最具魅力的一个,在14、15世纪的欧洲历史上,再没有第二个像他那样背负如此之多恶名却又为同时代人所同情并毫不吝惜地给予赞美的统治者。

他被列奥纳多·达·芬奇形容拥有“宁静的面孔和天使般清澈的双眼”,却残酷贪婪,为了权力和财富不择手段,但是在欧洲追随他的大有人在,认为他勇敢、果断、坚强、才华横溢,是个极为优秀的统治者。

尼可罗·马基亚维利以他为原型写下传世名作《君主论》,而希特勒、墨索里尼等更是对他顶礼膜拜。他曾经呼风唤雨,权倾一时,令人谈之色变,但自从与父亲一同中毒之后,命运急转直下,在一次可疑的战斗中长矛穿胸而死。

人物关系

家族

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影响整个欧洲的波吉亚家族,其前身为西班牙瓦伦西亚(Valencia)地区的贵族,历代担任瓦伦西亚的教职。家族可上溯至阿拉贡王室,拥有庞大的政治势力和财富。

在1455年之后,由于原为瓦伦西亚主教的阿方索·德·波吉亚(Alfonso de Borgia,1378-1458)被选举为教皇加里斯都三世,使整个家族在十五世纪中叶开始大放异彩。接着加里斯都三世的侄子罗德里格·波吉亚(Rodrigo Borgia,1431-1503)也在1492年成为教皇亚历山大六世。

恺撒是亚历山大六世与情妇瓦诺莎·卡塔内(Vannozza dei Cattanei,1442-1518)的私生子,诞生于罗马,这时的亚历山大六世尚未登上教皇之位,尽管依天主教教义,主教、教皇不能结婚生子,但是在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里,恺撒以及他的兄弟姐妹都是人尽皆知的教皇和他的情妇瓦诺莎的私生子女。亚历山大六世由此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教廷腐败堕落的象征,他不仅私生活上毫不检点,政治上也拥有超出寻常的野心。他计划把自己的长子培养成军事统帅,把次子恺撒培养为宗教领袖,以使波吉亚家族在政教两方面都成为意大利的统治家族。因此恺撒在18岁就成为了红衣主教。

兄弟姐妹

路易吉·波吉亚(西班牙语:佩德罗·路易斯),甘迪亚公爵(Pier Luigi de Borgia,1460?-1488),同父异母的哥哥,早逝,爵位由乔瓦尼·波吉亚继承。

乔瓦尼·波吉亚(西班牙语:胡安),甘迪亚公爵(Giovanni Borgia,1476?-1497)。目前还不清楚乔瓦尼是出生在1474年还是1476年,他曾长期被认为是亚历山大和瓦诺莎的长子。但现代历史学家,基本赞同他最有可能在1476年出生,比他的兄弟恺撒年轻。

卢克雷齐娅·波吉亚,费拉拉、摩德纳和雷吉奥公爵夫人(Lucrezia Borgia,1480-1519)。

杰弗里·波吉亚,斯奎拉切王子(Gioffre de Candia Borgia,1482-1522)。

配偶

夏洛特·德·阿尔布雷,(Charlotte of Albret,1480-1514),纳瓦拉国王胡安三世的妹妹,法国国王路易十二的表妹。

女儿

路易丝·波吉亚,瓦伦蒂诺女公爵(Louise Borgia,1500-1553)。

履历

教育

恺撒是亚历山大六世喜爱的儿子,是教皇竭尽所能不顾名声的袒护的爱子。虽然是“私生子”,然而由于父亲位高权重,恺撒的出生被教会认为是“合法的”,并被教廷授予圣职。

7岁,成为瓦伦西亚的牧师;8岁,被任命为教皇的秘书长;9岁,成为甘迪亚(Candia)的教区长、Albar和哈蒂瓦(Jativa)的教务长,以及卡塔赫纳大教堂(Cartagena)的司库。当然,这些职务都是带薪的,享受教廷的俸禄。恺撒在12岁之前,一直居住在罗马并接受家庭教师的教育。

恺撒早期的导师是保罗·蓬皮里奥(Paolo Pompilio)和乔凡尼·维拉(Giovanni Vera),两个加泰罗尼亚人。恺撒被公认为非常有才华,以及被认为是“意大利最英俊的男子”,1489年于佩鲁贾(Perugia)大学学习法律,后转入比萨大学,师从著名法学家菲利波Decio,学习民俗法和教会法,并很快获得了学位。之后,于比萨继续学习神学。

1491年,16岁的恺撒完成了所有的学业,被授命为西班牙潘普洛纳(Pamplona)的主教。

1492年,被任命为瓦伦西亚大主教,一年后升为枢机主教。

恺撒年纪轻轻就已几乎距象征宗教世界最高掌权者的教皇之位只有一步之遥,这是当时绝无仅有的事。在父亲成为教皇的头几年里,恺撒在梵蒂冈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

军事

1496年1月25日,法国国王查理八世为征服那不勒斯(又名那不勒斯,Naples)途经罗马时,恺撒被作为保证教皇支持的人质陪伴在查理八世身边。但从维莱特里(Velletri)逃回罗马后,恺撒很快就显露出其野心勃勃的本质。

1497年6月,恺撒的兄弟胡安被谋杀。7月,恺撒作为教皇的使节到那不勒斯为阿拉贡的弗雷德里克(Frederick of Aragon)加冕。由于胡安的死,教皇需要恺撒来完成他的政治计划,并且设法为他安排一桩有利的婚事。恺撒希望迎娶卡洛塔(Carlotta),那不勒斯国王的女儿,但是那不勒斯国王父女坚决的拒绝了这个教士和教士的私生子。

1498年8月17日,23岁的恺撒在枢机主教会议上向枢机主教们和教皇提出允许他结束主教生涯的申请,这是史上第一个自请辞职的神职人员。他的教皇父亲为满足他的愿望,解除了所有他的神职义务,与其说是要让他一心于收复教皇国的辖地,不如说是要成全他一统意大利的野心。

1498年4月7日,查理八世无嗣而终,10月1日,恺撒带着衣饰华丽的邑从们作为教皇的使节来到法国,为新任法国国王路易十二带来了教皇取消他和法兰西的珍妮(Jeanne of France)的婚姻消息,因为路易十二需要和布列塔尼的安妮(Anne of Brittany,查理八世的遗孀)结婚,确保布列塔尼和勃艮第两公国留在法国版图之内。作为交换,恺撒被路易十二册封为瓦伦蒂诺公爵(Duke of Valentinois),以及对他事业的军事进行援助。据说法王为了拢络恺撒,特意将封地选在和瓦伦西亚(Valencia)这个地名相似的瓦伦蒂诺(Valentinois)。恺撒在法国遇见了那不勒斯的卡洛塔,却没能获得她的芳心。

1499年5月,恺撒接受了同路易十二表妹夏洛特·德·阿尔布雷的婚姻。同时,恺撒开始征服罗马涅(又名罗马尼阿,Romagna)地区,随后占领了伊莫拉(Imola)和弗利(Forli)。 [1]恺撒带领着一支小的雇佣军军队就在短时间里将教皇国内的封建势力驱逐出去,使他的权力迅速增长并成为教皇国军队领袖,掌旗官(中世纪意大利共和国的长官)。

1500-1501年,恺撒先后占领了里米尼(Rimini)和法恩扎(Faenza),佩萨罗(Pesaro)等地。 [2]

1501年7月,在取得博洛尼亚(Bologna)后,恺撒回到罗马参加与西班牙瓜分那不勒斯的阴谋。此时,他已是意大利广阔领土的统治者,教皇所封的罗马尼阿公爵(Duke of Romagna)。之后,他继续攫取厄尔巴岛(Elba Island)、凯马里诺、 [3]皮昂比诺和乌尔比诺公爵领地,进而觊觎佛罗伦萨共和国属地阿雷佐(Arezzo)。

1502年6月,乌尔比诺(Urbino)投降,乌尔比诺公爵古达保度·达·蒙特费尔特罗(Guidobaldo da Montefeltro),一度是他盟友,直到恺撒认为他不再有利用价值,迫使他连夜只身逃跑。

1502年9月,恺撒与列奥纳多·达·芬奇签署合同,雇佣达芬奇为其军事建筑师及工程师。

1499至1503年间,是恺撒权力的巅峰,他自身的强大及非凡才干(或许还有那些残忍手段),加上背后强硬的后台(法国国王以及教皇父亲),他的残忍,他的审慎,他的好运使全意大利为他而恐惧。他的贪婪是无穷无尽的,他不能容忍任何反对者;但是,不同于他的父亲,他是怪癖,沉默而无情的。

1502年,任佛罗伦萨共和国书记官的马基亚维利曾奉使驻节于博尔吉(Borghi)的王廷,企图与恺撒修好,以求返还占地。他亲眼看到恺撒如何交替使用不同的手法,有时是冷静矜慎,有时是旁若无人;常常是口头上说尽了甜言蜜语,行动上则残暴无比;同时又以伪装善良与背信无义的作风处世待人。他对于那些属于他强权之下的被征服的人民,不惜使用种种残酷恐怖的手段,压制反侧;对于那被征服的国家,更是以独裁高压的手段,做最有效的箝制。

马基雅维利对于恺撒玩弄权术的手段十分佩服,他认为:为王者固当如是。

转折

1503年8月,恺撒和他的父亲同时被投毒(一说为疫病),导致恺撒病入膏肓,以及他父亲的突然死亡(1503年8月18日)。此时在他的背后,只有罗马尼阿是坚固的,其他一切都处于风雨飘摇中,而仍然在生死边缘挣扎的恺撒,无法采取任何行动。而正是这一没有任何防备的偶然的事故,导致了他的梦想毁灭。他父亲去世的消息抵达时,正在计划征服托斯卡纳(Tuscany),虽然他在圣天使堡(Castel Sant'Angelo)进行康复治疗,但他的军队仍控制着秘密会议(枢机主教选举教皇的会议)。

1503年10月18日,恺撒所扶持的新教皇庇护三世在位仅仅27天即死于腿部溃疡。期间庇护三世曾计划逮捕恺撒,但被恺撒从圣天使堡逃脱。随后,恺撒不得不被迫支持宿敌朱利安诺·德拉·罗韦雷(Giuliano della Rovere,1443-1513年,前教皇西克斯图斯四世的侄子),朱利安诺许诺保持凯撒的头衔及荣誉;同年11月1日,罗韦雷顺利继任教皇(即尤利乌斯二世)。但是,当恺撒前往罗马尼阿平息反叛时,却在佩鲁贾附近被吉安·保罗·巴廖尼(Gian Paolo Baglioni)扣押监禁。

至此,恺撒不得不交出他在罗马尼阿所有的城堡。但是,侧泽纳、弗利和贝特诺罗(Bettinoro)的管理者拒绝接受已经成为囚犯的主人的投降命令,最后他们与尤利乌斯二世达成协议,以释放恺撒为条件放弃这些城堡。恺撒被释放后去了西班牙占领下的那不勒斯,那不勒斯的西班牙统治者冈佐洛·多·卡多瓦(Gonzalo do Cordova)为他提供了安全通行权。

结局

1504年5月,恺撒正在为将来打算时,他所信任的冈佐洛接受了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Fernando Ⅱ el Católico)的命令,以扰乱意大利的和平的罪名逮捕了他。

1504年9月,恺撒被带回西班牙,秘密囚禁在梅迪纳坎波(Medina del Campo)的拉·莫塔城堡(Castle of La Mota)。

1506年11月,恺撒从西班牙监狱逃脱,逃到了他妻子的兄弟纳瓦拉国王的宫廷,并与之结盟。

1507年3月12日,恺撒进攻勒林伯爵(Count of Lerin)占据的维安纳(Viana)城堡,在这场可疑的小型战斗中,孤身一人陷入圈套而阵亡。年仅31岁的恺撒手握着武器战斗到了最后一刻,他的佩剑上刻着:不为恺撒,宁为虚无(Aut caesar,aut nihil)。

恺撒最初被安葬在西班牙Viana圣玛利亚大教堂祭坛下面的一个大理石墓里,上面题词:"Here lies in little earth one who was feared by all,who held peace and war in his hand."1537年,一位鼓吹爱与仁慈永无止尽的卡拉奥拉主教,认为这是对神明的亵渎,下令摧毁坟墓,并将遗骸转移到教堂外。2007年,为了纪念他去世500周年,潘普洛纳大主教费尔南多·塞巴斯蒂安·阿吉拉尔(Fernando Sebastian Aguilar),授权将他的骨灰转移到教堂内。如今这里有一尊他的雕像。

恺撒·博尔吉亚是典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的冒险家之一,但他比其他的竞争者来更加聪明和无所顾忌。他征服的手段是凶残而狡诈的,但一旦征服完成,他能够稳定而公正的统治他的领地,所以他的统治比起政治混乱的小集团和地方暴君更可取。但他的成功主要是由于教皇的支持,当他的父亲去世他的事业也随之结束,无法再继续对意大利产生突出的影响。

毒药公爵

恺撒长相英俊,风流不羁,但后因沾染了梅毒导致毁容,以致于余生中常以面具示人;他阴险狡诈,冷酷无情,为实现目标无所不用其极,常用家传毒药“坎特雷拉”(Cantarella)暗杀政敌而被称为“毒药公爵”。世人闻其名便心惊色变,称只有他“坏得足以执行教皇的阴谋诡计”。

恺撒依靠父亲的权势翻云覆雨,成为教廷世俗权力的代言人,凭借暗杀、战争和联姻几乎实现统一意大利的目标。尽管恺撒行事很残酷无情,不过他却给当时的意大利带来了整治严明的纪律,恢复了国家秩序,让军队衷心与服从。马基雅维利在著作《君主论》中肯定了他的这些功绩。

另外,在法国史学家兼文学评论家伊波利特·阿道尔夫·丹纳(Hippolyte Adolphe Taine,1828-1893,简称H·丹纳)的《艺术哲学》里也有关于恺撒的一些段落,记录了这个狠厉决绝到一种境界的人。

教皇的儿子——瓦伦蒂诺公爵,仪表堂堂的恺撒·博尔吉亚,所犯下的杀人案数也数不清。在鲍格才(Borghese)画廊可以看到此君的画像。他是一个有品味的政治干才,喜欢宴请宾朋和雅致的谈话。他那标致的身段穿起黑天鹅绒的紧身装,极尽风流,还有一双漂亮的手和一副世家公子的镇定表情。但他维护尊严和处理私事的方法,通常是通过长剑或者短刀。

有教皇的侍官布尔奇阿德这样写道:“第二个星期天,有个戴面具的人在博格镇说了几句辱骂瓦伦蒂诺公爵的话。公爵听说后,派人把那人抓来,割断一只手和舌尖,再把舌尖黏在断手的小指头上。”还有一天,公爵派人从监狱里提几个犯人。他穿着华丽的衣衫,当着众人和几位上流人物的面,亲手用弓箭射穿了他们的胸膛。“他还在教皇的袍子下面杀死了教皇宠爱的佩洛托”,当时,血都溅到了教皇的脸上。以及提到著名的西尼加亚陷阱等斑斑劣迹,这里丹纳对恺撒的评价很负面:“马基亚维利心目中的另一位英雄就是恺撒·博尔吉亚——那个世纪的杀人魔头,彻头彻尾的小人,也是那一类货色中成就最高的。这个人看待和平,如同休伦人和易洛魁人对待战争的态度。也就是说,他认为虚伪、阳奉阴违、背信弃义、暗设埋伏是一种权利、职能和造诣。他把这些手段施用在每个人身上,甚至他的家人和亲信。”

恺撒·博尔吉亚的双手如同他的意志一样强悍,同他的头脑一样灵活。看他的肖像,是个漂亮人物;看他的历史,是个能干的外交家、卓越的将领和狡猾的统治者;而看他的个人生活,还告诉我们他是一名出色的斗牛士。正如人们在他的原籍西班牙所见过的,一个与他同时代的人说:“这一年他二十七岁,体形极为健美,他的教皇父亲都有几分怕他。他手持长枪,骑在马背上斗牛,先后杀死六头野牛,其中他只用了一枪就把一头牛的脑袋刺开了花。”

传闻

乱伦

1493年6月12日,为同强大的米兰公爵斯福尔扎家族结盟,亚历山大六世安排恺撒的妹妹卢克雷齐娅嫁给佩萨罗的领主乔瓦尼·斯福尔扎(Giovanni Sforza,1466-1510)。种种迹象看来,这并非一桩幸福的婚姻,乔瓦尼曾试图挑动米兰反对波吉亚。教皇所期待的政治、外交的利益全然落空,此外,卢克雷齐娅在佩萨罗亦不快乐。

1497年1月,乔凡尼从战场返回罗马,发现妻子特别热情,亲友格外友好,认定这是不祥的信号,立刻乔装改扮飞奔回佩萨罗,接着又要求妻子追随他而来,但卢克雷齐娅拒绝回到那“乡下人”的愚蠢宫廷。随后,教皇提出离婚,并要求乔瓦尼的舅舅,红衣主教阿斯卡尼奥斯·斯福尔扎(Ascanio Sforza)劝说其同意离婚。乔瓦尼拒绝后,教皇宣称他的女儿尚未圆房,因而婚姻无效。

1497年3月,乔瓦尼在多方施压下勉强同意离婚,被迫签署了因为自己“性无能”而解除婚姻的合同,6个月后,他提供宣誓证词,证明卢克雷齐娅是处女。

受到公开羞辱的乔瓦尼控诉教皇之所以迫使他与卢克雷齐娅离婚,是为了把她留给自己享用。随后,乱伦的指控迅速扩展到恺撒。对此,历史学家们各执一端,过去,几乎所有人都深信确有其事,但如今,发展出了全新的观点。乔瓦尼要么是渴望着复仇,要么他相信是真的,他是一个来自于冷漠家庭的冷漠男人,根本理解不了波吉亚成员之间的亲密与温暖。

事实上,波吉亚的儿女之间,确实存在着相当特殊的关系。卢克雷齐娅爱她的三个兄弟,也为他们钟爱,其中又与恺撒和胡安特别亲厚。然而,恺撒和胡安之间更多是嫉恨而非友爱。乱伦指控一经传出,就立刻传为二人不和的主因。真实缘由更可能是亚历山大六世对胡安异常偏爱,不顾恺撒的长子身份,并且恺撒就智力,才干,仪表而言都远为优越。

当他们的异母兄弟,彼得罗·路易吉身死,胡安跳过继承顺序,取得了甘迪亚公国,这深深激怒了恺撒,而为了筹备胡安的婚姻,教皇把他打扮得如此豪华,一位首饰大师辛劳数月制作他的珠宝。这极端傲慢自负的年轻人,连同他荣膺的地位,叫恺撒怒火中烧。

罗马之子

1497年6月,教皇开启了离婚议程,卢克雷齐娅即远离罗马避入圣西斯托修道院(the convent of San Sisto)等待与第一任丈夫离婚的结果,期间只有佩洛托·卡德隆(Perotto Calderon)作为信使负责与外界联络。1498年2月,佩洛托·卡德隆和一个女仆潘塔斯拉的尸体在台伯河中被发现。1498年3月,费雷拉塞大使报告卢克雷齐娅已经分娩。虽然这件事情被否认,但的确有一个孩子在那年出生了,在卢克雷齐娅嫁给她的第二任丈夫之前。这个孩子被起名为乔瓦尼·波吉亚(Giovanni Borgia),史学家称之为“罗马之子”。

关于教会、关于这个孩子、乔瓦尼·波吉亚的谣言产生了。一开始,他被认作是恺撒的孩子。后来的说法又和第一个说话相矛盾,他又被认作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秘密的孩子。而卢克雷齐娅的名字没有在任何一个说法中被提起,关于她是这个孩子的母亲的说法也从来没有被证实。其真实性至今仍在争辩之中,但是人们普遍相信,在修道院,她和自己父亲的信使佩洛托·卡尔德隆有染并怀了孕。佩洛托是一名年轻英俊的西班牙人,也是教皇的宠儿,人们在台伯河里发现了他,谋杀的时间,正是传说中卢克雷齐娅生产的前后。

1502年,恺撒征服了卡梅里诺(Camerino)后不久,乔瓦尼·波吉亚作为罗马尼阿公爵的长子继承了卡梅里诺,成为卡梅里诺公爵(1501年,恺撒为罗马尼阿公爵)。然而,亚历山大六世去世后不久,乔瓦尼前往费拉拉(Ferrara)和卢克雷齐娅一同生活时,在那里他又被人们接受为卢克雷齐娅同父异母的弟弟。

虽然有多样化的谣言及前后矛盾的事实,但是更多人相信这个孩子的父亲是恺撒。那时恺撒还是枢机主教,如果他和妹妹有不正当性关系,这个消息一定会被知情人极力隐瞒,尤其是他们的教皇父亲。

谋害弟弟

1497年6月14日,恺撒的弟弟胡安被谋杀了,尸体被扔在台伯河中。在当时,恺撒并不被看成嫌犯,但在纪年史中他被指为凶手,因为恺撒似乎是整件事情的最大获益者。据说谋杀调查突告终止,就是因为教皇要为恺撒洗清罪责。但更符合逻辑的是波吉亚确信主谋是奥西尼家族(罗马最显赫的世袭贵族),他们决心复仇,而非调查起诉。

不论是不是恺撒主导了这一次的刺杀,无庸置疑的,胡安的死让恺撒得以踏上他期盼已久的征伐之路。关于这个刺杀事件还有另一种的解释,整件事情是始自一个女人,那不勒斯的公主桑查(Sancha of Aragon)是恺撒的幺弟杰弗里的妻子,据说同时也是恺撒和胡安两兄弟的情妇,由于忌妒和争风吃醋因而导致了这个血腥的结果。

(另外,关于胡安的死也有杰弗里才是主谋一说,因为桑查的特殊关系,杰弗里和胡安公开对立。)

谋杀姻亲

1498年,恺撒在见到卢克雷齐娅的第二任丈夫那不勒斯的王子阿方索·阿拉贡(Alfonso of Aragon)第一面之后,非常满意他英俊的外貌和良好的性格。事实上,阿方索在这些方面远近闻名,有着良好的名声,有许多确切的证据表明,卢克雷齐娅与阿方索真心相爱。

据说恺撒的喜爱在卢克雷齐娅恋爱之后,很快转变成了嫉妒和仇恨,认为阿方索代替了自己在妹妹心中的位置,夺去了妹妹的喜爱。再之,恺撒因梅毒容貌遭毁,即使是在痊愈之后依然留下疤痕,这令他非常在意,由此,他更加憎恨阿方索。一次阿方索拜访罗马时,恺撒的侍从在晚上袭击了他。作为报复,阿方索的侍从也趁恺撒在花园里踱步的时候向他射箭,这大大激怒了恺撒。

很快家族结束了卢克雷齐娅的幸福,那不勒斯的卡塔洛拒绝嫁给恺撒,而法兰西国王许给恺撒一位公主。随着政局形式的变化,波吉亚家族希望和法国结盟,于是,卢克雷齐娅的婚姻成为了结盟的巨大障碍。阿方索隐隐感到自己的下场,逃离了罗马,但是卢克雷齐娅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丈夫并一同返回罗马。约拿·布卡杜斯,亚历山大六世的典礼官,在他的日记中,简要记载了紧跟着年轻人返回所发生的灾难。他写道,1500年7月15日晚上十点,阿方索在圣彼得宫的台阶上遇刺,袭击者随后与四十个骑马者逃走。他勉强还活着。

一个月后,8月18日,据说阿方索在恢复的时候,恺撒来到他的房间在他身边耳语道:“早餐时刻不被终结的将会在晚餐之前干掉。”那一天稍晚的时刻,恺撒便指使刺客米凯莱托(Micheletto Corella)在恢复室里扼死了正在恢复伤情的阿方索,卢克雷齐娅年轻的丈夫。

与达芬奇

1502年至1503年,恺撒聘请列奥纳多·达·芬奇为其军事建筑师和工程师。这意味着,达·芬奇曾协助恺撒征战,并为他的城堡构筑防御工事。据说达·芬奇为恺撒发明了许多战争机器,以此换来他的保护。同时,恺撒也允许达·芬奇在他的领域内拥有所有计划和持续建设的完全控制权。为了答谢达·芬奇的功绩,恺撒将他家族的一个葡萄园送给了达芬奇,但是后来达芬奇不得不放弃,因为波吉亚帝国的覆灭。达芬·奇为恺撒完成了最后的工作,之后,他继续在意大利寻找其他赞助人,但他陷入了困境。最后,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说服了达·芬奇回到自己的领域并为他服务,在那里达·芬奇渡过了他生命里的最后3年。

评价

这位被后世无数历史学家斥为堪比尼禄、卡里古拉之流暴君甚至更残酷邪恶的意大利大公,在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里,是作为最可效法的君主典范和意大利统一的破碎梦想反复出现的。马基雅维利不吝笔墨地花费了整整一个章节来论述他生平的武功成就,并且饱含惋惜地认为,倘若不是“命运之异乎寻常的和极端的恶劣”,让他在盛年之际染上重病,那么他是极有可能完成他的雄心壮志,将意大利建造成为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国家。在其他各章节里,马基雅维利也就君主所应该具有的品质和行为或多或少地论及恺撒和他的教皇父亲。在全文的最末,马基雅维利呼吁当时佛罗伦萨的统治者美第奇家族顺应时势,奋发图强,将意大利从蛮族手中解救出来时,这样写道:

“虽然最近在某人身上一线光明闪过,使人们认为可能是上帝派来救赎意大利的,但后来他在事业正值高峰之时,却被命运抛弃了。于是意大利似乎毫无生机,在等待任何一位能够医治她创伤,制止伦巴底的劫掠以及那不勒斯王国和托斯卡纳勒索的人……”

马基雅维利所曾经寄予厚望的“某人”,显然隐指恺撒·博尔吉亚。马基雅维利将恺撒的失败归咎于命运的阻扰和他在推选教皇一事上的失策,但他同时又强调恺撒是“令人惊讶的旷世奇才”,“他的事迹应当像我所做的那样把它摆出来,让所有那些由于幸运或是依靠他人的军队而取得统治权的人们去效法。”

“如果有人认为,为了在敌人面前确保他的新君主国的安全,有必要为自己争取朋友,依靠武力或是欺诈而制胜,使人民对自己既爱戴又畏惧,使士兵们既服从又崇敬自己,消灭那些能够或是有可能伤害自己的人们,以新的方式改革旧的制度,既严厉又亲切,大度而且慷慨,灭除不忠诚的军队而创建一支新的军队,与各国的国王和君主们保持友好,使他们必须喜欢帮助你,或者即使想伤害你亦会犹豫不决——如果有人认为这一切都是必要的,那么他不可能找到比公爵这个人的行动更鲜明的范例了。”马基雅维利以此对恺撒·博尔吉亚的一生作出了极其之高的评价。

为了更好的了解恺撒·波吉亚,有必要对他的家族、他的生平作一番简略的回顾。由于缺乏完整的恺撒传记,我所作的回顾也只能是依照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辅以伏尔泰和布克哈特的论著所述,所幸在公爵的作战事迹方面,还没有什么较大的分歧意见。

西班牙裔教皇罗德里戈·博尔吉亚(1492-1503年在位),当选教皇后他被称为亚历山大六世。他在欧洲历史上以大肆敛财和为儿子所进行的处心积虑的谋夺而臭名昭著,但他却并非这些劣迹的首创者,他的前任们诸如西克斯图斯四世、英诺森八世之流为他树立了一个很坏的榜样。西克斯图斯四世甚至为了儿子在教堂里谋害美第奇家族的洛伦佐和朱利安兄弟,所幸那位佛罗伦萨的光荣洛伦佐·德·美第奇从这场灾难中幸运逃离并报了仇。出售圣职聚敛财富也是从西克斯图斯四世首开先河。亚历山大六世与他的情妇育有五个子女,除了长子甘迪亚公爵,次子恺撒,其下还有胡安、卢克雷齐娅和幼子杰弗里。卢克雷齐娅以美貌著称,据说还是位颇具才气的美人,对意大利的文化艺术事业很有热情。但在欧洲历史上,比她的美貌和才华更令人侧目的是她和兄长恺撒的不伦之恋。她前后出嫁过三次,又复三次被父兄从她的丈夫们手中夺走。她的第二任丈夫,阿拉贡家族的阿方索为恺撒所杀,第三任丈夫属埃斯特家族,即费拉拉公爵阿方索一世。那时私生子似乎并不特别受人歧视,至少他们也能当上国王,比如阿拉贡家族的私生子费尔南多就曾经统治那不勒斯王国。而教皇有私生子似乎也非什么惊人的丑事,西克斯图斯四世、英诺森八世莫不如此,由此可以想见那个时代的教廷有多么荒淫无耻。

由于教皇国在意大利的政权体系中处于极其特殊的地位,当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决定提高他的儿子恺撒的权力地位时,他就面临着重重困难,首先他既不能使他的儿子成为任何一个不属教会管辖的国家的君主,亦不能拿走属于教会管辖的国家给予恺撒,以免遭致强大的米兰公爵(此时是斯福尔扎家族的摩尔人路易统治着米兰)和威尼斯人的反对。除此之外,军队的掌握权尽归罗马贵族奥西尼家族和科隆纳家族以及他们的追随者之手,他们被称为“教皇的手铐”,长期以来蔑视教皇并钳制着教皇势力的扩张,因此亚历山大不可能信赖他们。在路易十二基于政治方面的原因急需离婚,以及他对米兰公爵领地的兴趣,而表现出与教皇结盟的意愿之后,亚历山大也就欣然同意了。恺撒受命把准许离婚的教皇谕旨带到法国,并就法国的征服计划同法国国王谈判。恺撒在路易十二保证他能得到瓦伦蒂诺公爵领地,一个100名全副武装的骑兵连,2万利弗的年金以及让他娶纳瓦尔国王的姐妹(路易十二的表妹)的允诺后,才离开罗马。教皇同时给他的儿子和法国国王以特许状,特许前者离开圣职,后者离开妻子。在这之前,恺撒原本是西班牙瓦伦西亚的大主教和枢机主教。于是路易十二在威尼斯人的帮助和亚历山大教皇的同意下进入意大利,开始他征服米兰和那不勒斯的计划。而路易一到米兰,教皇就向他借兵去攻打罗马尼阿,以为他的儿子挣得一顶王冠。恺撒在1499年(24岁时)开始征服罗马尼阿,既而铲除奥尔西尼和科隆纳家族、削弱罗马贵族门阀的势力,然后武力与计谋并用,进一步吞并弗利、法恩扎、里米尼、伊莫拉和皮昂比诺、乌尔比诺等地。及至1503年教皇去世时,他已经实际上成为教皇国、整个罗马尼阿和包括佩鲁贾、皮奥姆比诺、比萨、卢卡和锡耶纳在内的意大利广大领土的主人,剩下的只有托斯卡纳、米兰(法国占领)、威尼斯、那不勒斯(为斐迪南和路易十二所瓜分)、热那亚(法国占领)等少数大公国领地……在这一过程中,诚然伴随着无数的阴谋、欺诈、屠杀、背信、毒害;恺撒对罗马贵族集团的笼络、分化和进而铲除;对卡梅里诺城领主的欺骗和绞杀;血腥的西尼加利亚陷阱;派遣冷酷机敏的雷米诺整顿罗马尼阿秩序,之后复将其腰斩示众以安抚民心的铁血手腕;以及为了夺取教廷旗官和最高军事长官的职位,对甘迪亚公爵的谋害;对姻弟兄的谋害和对其领地的强占;对枢机主教和反对派们的毒杀等等。

如上所述,前四项行为并不能构成公爵的罪证,相反的,它们是一位有卓越才智和宏远抱负的人开辟前路所必将采取的一切手段。对于恺撒而言,在当时那种情势下,除此之外不能寄希望于其他手段。即便在孔孟之学奉为王道的古中国,许多英主明君在登上王座之前都曾或远或近地循行着恺撒的道路。历史证明不是“道德支配政治”,而是权力决定道德。“许多人曾经幻想那从未有人见过更没有知道曾经在哪里存在过的共和国和君主国。可是从人们实际上怎样生活到人们应当怎样生活,其距离是如此之大,以致一个人要是为了应当怎样而忘记了实际怎样,那么他不但无法生存,而且会自取灭亡。”诚如马基雅维利所言,君主具有人们通常所说的那些美德,诸如诚实、慷慨、守信、仁慈等等,当然是值得赞扬的,然而君主之为君主,其首要的任务是维护自己的政权和国家,在这样的意义上,君主拥有善良的品行受人赞扬固然是好事,但君主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拥有所有善良的品行。君主固然应该避免那些可能导致亡国的罪行,但如果某些恶行可以挽救国家的话,君主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它们可能受到责备而良心不安。总而言之,“目的总是为手段辩护”。

人们可以诟责公爵的,仅仅可能是一些更隐蔽但却证据确凿、甚至完全只涉及到个人品德或利益方向的行为:他用来孤立父亲、谋害弟兄、姻弟兄和其他亲属或廷臣的方式;他与妹妹卢克雷齐娅的乱伦;他纵容军队在占领地的破坏、掠夺和虐待,彼得罗·阿尔塞俄尼据此指斥“西班牙籍人的特点是只关心西班牙人而不关心意大利人的利益和幸福”;更甚的是,他伙同他的父亲出卖圣职、兜售免罪券、毒杀教会高级僧侣大肆敛财的恶行,威尼斯大使保罗·卡佩洛在1500年宣称“每夜都发现四五个人被谋杀,其中有主教、高级教士等人,整个罗马都战战兢兢,惧遭公爵毒手。”恺撒的残酷、贪婪都至足过分,这些令人皱眉的邪恶的品质与他天性中那些勇敢、果断、坚强而有才华的品质融合在一起,使他成为一个至足矛盾的人。即便我们认为他在教皇国消灭那些小暴君使他赢得的完全是同情,即使那支由意大利的精锐官兵组成的,有列奥纳多·达·芬奇作总机械设计师,在1503年和他同命运的军队是他的远大计划的证明,可上述事实仍然具有不合理和完全不能解释的性质,尤其是他对新得到的国家虽仍想予以保持和统治,但却又加以破坏和虐待。

最终目的

在他的统治的最后几个月里,当他已经在西尼加利亚谋杀了雇佣兵队长,和实际成为教皇国的主人时,他的左右给人以谦虚的回答:大公本心只要平服那些反对党和暴君们,而这一切都只是为了教会的利益;至大公本人,除罗马尼阿的君主身份外,别无所求,而且由于他为以后的教皇们除去了奥尔西尼和科隆纳两大家族,他已经得到了他们的感激。但显然没有人相信这是他的最终目的。亚历山大本人在和威尼斯大使的一次谈话中,把他的儿子托付给威尼斯保护时说:“我将设法使教皇政府将来有一天或者属于他或者属于你们。”他父亲的话足以证明他对教皇宝座的冀望。此外,在埃科尔·斯特罗齐的诗篇中也主要谈到了这点(“他也曾想望父亲宝座的崇高荣誉”),但有时也暗示他对全意大利最高统治权的属望(“有朝一日,亚历山大的后裔将会来到,为意大利立法,恢复他的黄金时代。”)。

综上,似乎可以得出结论:作为世俗的统治者,恺撒有最远大的计划,“他为取得更大的光荣而放弃了圣职(指他的枢机主教的职位)的光荣”。据此,瑞士史学家布克哈特作出了一个推断:在亚历山大死后,无论恺撒是否被选为教皇,他将不惜任何代价来占有这个教皇国家,而在他犯了种种重大罪行之后,即使他作为教皇也不能永远这样占有下去却是不容怀疑的。如果说有任何人能够使教皇属邦世俗化,则他正是此人,而为了保持住这些属邦,他必将被迫这样做。如果我们没有深受欺骗,那么这就是马基雅维利对于这个重大的罪犯抱有隐秘的同情的真正理由;除恺撒外,不能希望任何人“从伤口里抽出刀来”,换言之就是不能希望消灭这个教皇政权,这是一切外国干涉和所有使意大利分裂的根源。

无论怎样努力,命运最终还是抛弃了恺撒。在他坚定无情、朝向自己的野心与想望一步步靠近时,亚历山大教皇突然辞世。据马基雅维利所说,恺撒已经预见到他父亲去世时可能发生的一切变故并已作周全应对,只是他万万没有预料到的是,父亲死时他自己也已经是病入膏肓了。在他的背后,只有罗马尼阿是坚固的,其他一切都处于风雨飘摇中。假如他身体康健的话,我相信公爵仍然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度过这一次危机。但是,恶劣的局势急剧改变了博尔吉亚家族的命运。宿敌朱利奥二世当选为新教皇,继而罗马爆发动乱,科隆纳家族和奥尔西尼家族的人武装返回罗马,被占领的城市也纷纷起来反对他,朋友、亲戚、同盟者,没过多久就都离弃了他,就像他过去离弃过他们一样。他信赖的科尔多瓦的贡萨尔弗把他当作俘虏解送到西班牙。路易十二剥夺了他的瓦伦蒂诺公爵领地和年金。最后,他孤身逃亡到纳瓦尔,在那里得到他内弟的庇护,率领了纳瓦尔国王的一支军队。他在一次性质可疑的战役中死去。年仅三十二岁的恺撒·博尔吉亚就这样结束了辉煌、恐怖而又悲剧的一生。他手握着武器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在他短促的一生中,他拼命紧攥权力,无论是出于野心,还是统一意大利的宏愿,最终权力却又背叛了他。

我无法想象,当数支长矛刺入他的脊背,当他跌落马鞍,乌黑的长发沾满泥土,奄奄一息之际,他在想着什么?他迷蒙的双眼又望见了什么?是地中海畔美丽的意大利,是他的卢克雷齐娅,还是一生的戎马倥偬,他的雄心、光荣和梦想?

“死者朝天的面孔仍然是美丽的,他死了和活着一样,从不畏惧,也从不后悔。”

即使在仅有极少量篇幅论及此段历史且辞锋锐利的《风俗论》中,伏尔泰也以他一贯严厉而因此更显难得的态度这样写道:他在拘押期间仍然没有丧失的,不是一种德行,而是一种为恶人和伟人所共有的品质——勇敢……他被人杀死时手执武器。他的死是光荣的,我们在这段历史过程中看到的只是一些合法的君王和有德行的人在杀人犯的手下丧生。

当我们回过头来评价公爵的一生时,尽管后世舆论和史学界对公爵的诟责远多于对他的肯定,我们仍然能从中找到一些闪光点,即便他们认为,那并不是出于恺撒·博尔吉亚的本意。也就是说行善或者带来任何积极的后果,并不是恺撒谋取权力和领地的真正目的。

伏尔泰承认,罗马曾有一时短暂的强盛地位,还应归功于他(原文中指亚历山大六世,但教皇与其子在很多时候是同一概念),是他使他的继承者们能够在某些时候保持意大利的平衡。对教廷来说,他的罪恶行为比以前许多靠宗教的武器支持的教皇的精明强干,要有用得多。马基雅维利说得更坦率直白:“虽然他(同上)的意图并不是为了壮大教会的势力,而只是为了壮大公爵的势力,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却使得教会强大了起来。在他去世之后,公爵也被消灭了,而教会则成了他的劳动果实的继承者。”在朱利奥二世做了教皇之后,教会的势力已经如此强大,他保有整个罗马尼阿,罗马的贵族们已经被弹压了,而那些党派则在恺撒所施加的打击之下被消灭了。长期以来,罗马贵族在教廷中心的权力代言人枢机主教在罗马城内外培植他们自己的党羽势力,而其他贵族则被迫起来自卫。贵族之间的骚乱与纷争都是由教会高级僧侣们的野心所引起来的。但是亚历山大的继任者们利用前人的劳动成果尽力削弱了这些纷争根源造成的恶劣影响。

最后,我想把罗马皇帝尤里安的临终遗言赠予恺撒,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是一位叛教者,尽管性质截然不同。

“如果说我没能实现我想做的一切,那么,请人们不要忘记,人世间的事情是由命运的力量掌管的。现在,我在感谢永恒之神,因为他没有让我死于长期患病,没有让我死在刽子手或恶人歹徒的屠刀下,而是死在战场上,死于风华正茂的年华,死在许多功勋尚没有建立之时……”

他作为一个诚实的借债者把生命归还给了大自然。恺撒倘若不能像恺撒一样活着,作为,那么他便注定将以这样一种方式死去。

“不为恺撒,宁为虚无。”

相关研究

1942年,伯厄夫:《恺撒·波吉亚:一个马基雅维利式的君主》(Carlo Beuf,Cesare Borgia:The Machiavellian Prin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2.;

1955年,卢卡斯·杜布里顿:《波吉亚家族》(J.Lucas Dubreton,The Borgias),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Philip John Stead,E.P.Dutton & Co.,Inc.,1955.;

1972年,伏塞罗:《波吉亚家族》(Clemente Fusero,The Bogrias),translated from the Italian by Peter Green,Praeger Publishers,Inc.,1972.;

1992年,克娄拉斯:《波吉亚家族》(Ivan Coloulas,The Borgias),translated by Gilda Roberts,Dorset Press,1992.;

电视剧作品

1、2010年美国加拿大制作电视剧《波吉亚家族》(The Borgias by Showtime)

作为15世纪西方历史上第一个黑手党家族的鼻祖,罗德里戈·波吉亚以各种黑暗手段爬上罗马天主教廷的高位,在欧洲大地呼风唤雨、显赫一时。而他的继承人恺撒·波吉亚,全意大利最令人恐惧的野心家、强权者和完美的阴谋制造家,演绎了一场腥风血雨跌宕起伏的权力游戏。这部由Showtime精心打造的剧集糅合了权力争夺、情欲纠缠、宗教与政治的各种明争暗斗,于缓慢的节奏中造就出一段糜烂诡谲、波澜壮阔又令人毛骨悚然的罪恶史诗。

剧中,出演亚历山大六世的是奥斯卡影帝杰瑞米·艾恩斯,他将狡猾沉稳、攻于心计的教皇塑造得栩栩如生。饰演恺撒的弗朗柯斯·阿诺德的表现一样非常抢眼,成为本剧质量的绝对保证。

该剧于2011年4月3日在SHOWTIME播出。

2、2010年法国制作电视剧《波吉亚》(Borgia by Canal+)

事实上《波吉亚》的故事和《波吉亚家族》的大同小异,也是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不过演员的知名度确实比不上《波吉亚家族》,但是从预告片来看,血腥、暴力和情色程度,CANAL+的原创剧应该不比《波吉亚家族》差。要知道,《波吉亚》背后的主脑可是当年HBO风靡一时的《监狱风云》(OZ)的主创,汤姆·方塔纳。

该剧于2011年10月17日在法国播出。

电影作品

2006年西班牙电影《波奇亚》(Los Borgia)

描绘了15世纪叱吒意大利的西班牙波吉亚家族。血腥的博尔吉亚家族堪称最早的黑手党家族,贪财谋权而臭名昭著的亚历山大六世、教皇罗德里戈·波吉亚,他的私生子、马基雅维里《君主论》的原型、英武而野心残暴的恺撒·波吉亚,拥有无上美貌、被父兄当作政治筹码丈夫情人无数而被冠以邪恶之名的卢克雷齐娅·波吉亚。

影片是以波吉亚家族的恺撒·波吉亚为视角,以市井传闻为题材,讲述霸权主义的恺撒·博尔吉亚助纣为虐,树敌甚多,最终在其父被毒杀后,遭到敌对势力的新教皇暗算,逃脱后去投奔妹妹卢克雷齐娅,结果却被当年有过节的妹夫谋害的故事。

相关书籍

君主论

《君主论》(The Prince),作者:尼科洛·马基雅维利(Niccolò Machiavelli,1469-1527)。

马基雅维利是第一个使政治学独立,同伦理家彻底分家的人,有西方政治学奠基人之称。在马基雅维利面前,恺撒·博尔吉亚作为一个“全新的君主”登场。他认为恺撒为了扎根自己的地位,采取了各种措施,做到了一个明智的人所能做到的一切。对于一位“新君主”来说,恺撒的行为是典范并且是值得效法的。《君主论》使马基雅维利身后获得举世周知的臭名昭著。此书在马基雅维利里死后五年即1532年印行,从西方到东方,在宗教界、政界、学术领域和社会上广泛地引起各种强烈的反响。在20世纪80年代被西方国家一些舆论界列为当代最有影响的世界十大名著之一。该书论述了君主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认为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君主要拥有自己的军队,并应靠残暴和讹诈取胜。认为君王在统治之时要以实力原则,不择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时要效法狐狸与狮子,有狐狸的狡猾,狮子的勇猛。被称为邪恶的圣经,是很多君主的床头或身上必带书。

传记

《Cesare Borgia》(1950年)

作者:Gusravo Sacerdote(1867-1948)

这是研究意大利史所用的最重要的基本文献和意大利人名事典,也是书目繁多的恺撒·博尔吉亚相关资料中评价最高的传记之一。此书的特点是,把最大限度所能搜集到的庞大历史资料都收录在册。关于恺撒的资料多是由同年代人,比如Burchard或Gucciardini等抱有诸多偏见的记述。

小说

1、《The Life of Cesare Borgia》(1912年)

作者:拉斐尔·萨巴蒂尼(Rafael Sabatini 1875-1950),意大利文/英文浪漫和冒险小说作家。

背负着叛国,乱伦,谋杀等罪名的恺撒·博尔吉亚,在他死后的近五个世纪,他的名声还是投下了一个邪恶的影子。然而,这是一个令人着迷的男人,他启发了马基雅维利写下《君主论》,并被其视为君主的典范。

在他占领意大利的短暂时间内,他吓坏了他的同时代人。他的远大的抱负以及为所欲为,使之成为当时意大利人最担心、最憎恨、最嫉妒的人。年仅31岁就去世的恺撒·博尔吉亚,他的故事可以和希腊悲剧相媲美。

2、《家族》(The Family,2010年)

作者:马里奥·普佐、卡罗尔·基诺。

本书为《教父》作者马里奥·普佐未完成的遗作,由他的好友卡罗尔·基诺续写完成,讲述了出过两任教皇和许多政治及宗教领袖的波吉亚家族的一段历史。道貌岸然文艺复兴教皇化身最邪恶“黑帮教父”,以最圣洁外貌施行最污秽统治的罪恶世家传奇,再现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代黑手党家族恩怨情仇。罗德里戈·波吉亚——教皇亚历山大六世——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争议的教皇,权力无人能敌,然而权力斗争无休无止,他面临着各方的威胁。在极力恢复天主教教会的光辉形象、统一意大利城邦之时,他也在为巩固和增强家族的势力而费心筹划,同时帮助他的子女寻找人生的方向。遗憾的是,他的权力和爱未能让子女脱离厄运,他的规划反而使波吉亚家族在亲人之爱和各自无法抗拒的欲望之间饱受挣扎。本书不仅是被称为“家族犯罪源头”的波吉亚家族的兴衰史,也是一幅十五世纪宗教、政治、军事斗争的宏伟画卷。

3、《天之炽》 江南

4、《七日约》 悠世

漫画

欧美:《传奇家族博尔吉亚》(BORGIA),4卷连载中,由金牌写手亚历山德罗·乔多洛斯基(Alexandro Jodorowsky)和意大利情色艺术家米罗`曼纳拉(Milo Manara)合著,由Albin Michel公司发行。

日本:《凯撒·破坏与创造者》,8卷连载中,作者:物领冬实。类型:青漫。

日本:《花冠安琪儿》(1993年),7卷完结,作者:齐藤千惠,以及其短片故事集《恋物语》中的Vol.10。类型:少女漫画

日本:《禁断毒天使》(2010年),12卷完结,作者:冰栗优。类型:耽美BL。

中国:《寻找前世之旅》漫画版

网络小说

《风玫瑰》,作者:沧月,江南。

《荆棘王座》,《漫客·小说绘》已经成坑,作者:江南

《寻找前世之旅》,作者:vivibear

相关游戏

《刺客信条:兄弟会》是育碧公司的蒙特利尔工作室开发的一款第三人称历史奇幻类游戏。

1499年12月文艺复兴时期,40岁的艾吉奥放弃刺杀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罗德里格·博尔吉亚(圣殿骑士团大团长)后回到蒙特里久尼。1500年1月,教宗之子恺撒·博尔吉亚一天晚上领兵对城市发动攻击。西泽尔于城破之时夺回艾齐奥伯父马里奥·奥迪托雷保管的古代遗物“伊甸苹果”、将之枪杀并命士兵枪伤艾齐奥。艾吉奥负伤带领佣兵及家人逃走后独自前往意大利首都罗马,并发现波奇亚家族已几乎完全控制了整个罗马市,市区百业萧条,市民被剥削而生活困苦。以市内台伯河上的小岛台伯岛为基地,艾齐奥联结市内妓女、盗贼及佣兵势力,以及招揽反抗的市民加入其刺客兄弟会以解放在教宗势力控制下的罗马。于各方协助下,艾齐奥得知恺撒的财政由其兄长胡安·博尔吉亚负责,而恺撒则欲借助法国瓦卢瓦公爵路易十二的军事力量以及发明家达芬奇研发的战争机器以征服意大利。

在把恺撒的财源和军队瓦解以及把达芬奇制造的的战争机器毁灭后,艾齐奥于1503年潜进梵蒂冈圣天使城堡。在欲与教皇对质时得知“伊甸碎片”已落入教皇手上,而教皇因不满其子无穷的野心(包括对蒙特里久尼发动攻击)而对恺撒下毒。恺撒得知后反用毒苹果杀死教皇并到圣彼得大教堂夺回伊甸园碎片金苹果但被艾齐奥先行夺得。同年12月教皇儒略二世即位并下令拘捕西泽尔。1507年3月艾吉奥前往西班牙维安纳并于围城战中与恺撒在城墙上进行决斗,艾吉奥把恺撒击败后,将其从城墙投下,最后把伊甸苹果藏在罗马斗兽场的一个密室内。

相关音乐

波吉亚

《波吉亚王朝——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堂与宗权》,这是西班牙-甘迪亚市议会(Gandia City Council)为纪念“圣·弗兰西斯·波吉亚”诞辰500周年而出版的唱片。3-SACD的精致编辑,附带长达394页的小册子和相关的DVD(约第·沙瓦尔与波吉亚家族-本项目创作历程的影像资料)。从1063年摩尔人占领瓦伦西亚到1670年圣·弗兰西斯·波吉亚册封为“圣徒”,通过同时期的音乐展示了波吉亚这个欧洲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家族之一的兴盛和衰亡。

涉及恺撒的曲目

阐述

CD1 16. El cervel mi fa (instr.)

1474年,恺撒于罗马出生

CD2 10. Donna contro la mia voglia-

1499年,恺撒娶阿尔布勒特的夏洛特为妻

CD2 16. Epitafio: Aquí yaze en poca tierra

1507年,恺撒在维亚纳陷入了对方的圈套而阵亡

【CD2】17. Castalios latices ploranda (réc.)

哀歌:瓦伦蒂诺公爵之死

-

日文歌曲

日文歌曲《Cantarella》「カンタレラ」坎特雷拉,又译做禁断之毒,“坎特雷拉”是波吉亚家族所使用的秘方毒药,在历史上被赋名为“波吉亚之毒”又称“罗马教皇之毒”。

这首歌,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瓦伦蒂诺公爵恺撒·博尔吉亚(有毒药公爵之称,常年带着面具)及之后的费拉拉大公妃卢克雷齐娅为原型,描写KAITO与初音之间的禁忌之恋。

原本的《Cantarella》是KAITO的歌曲作品,在《初音未来》(初音ミク)中也有过。

暗夜玫瑰

写在前面的自注:首先要从故事背景说起。西泽尔·波尔金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私生子,在动荡的成长中认为应该不要和平而要意大利的统一。于是寡言、暴虐、冷酷得残忍的他用阴谋和武力向他的野心一步步迈进,一生大量的时间在征战上,也最终死于征战。他与亲生妹妹琉克勒茜的不伦之恋流传于世,而琉克勒茜作为政治婚姻的工具被西泽尔父子亲手送出远嫁再掠夺回来,如此三次,最后西泽尔阵亡时琉克勒茜仍远在费拉拉公国当着公爵夫人。回到原词,第1、2是写西泽尔逝世后琉克勒茜的感情,从延伸往事引出下面3~5的往事倒叙,6、7为高潮开始写西泽尔的阵亡,8、9是西泽尔临终前“越过现实看到的真实”,10总结、呼应前文,并再回到开头的现实。结构基本是这样。

暗夜玫瑰 记西泽尔&;琉克勒茜

词:野野 曲:王子归来

唱:落红逐青裙

我用碎钻般眼泪浇灌玫瑰枝

直到拂晓时绽放光芒真挚(1)

我用纯黑发丝绣玫瑰和你名字

暗夜的光泽延伸往事(2)

教皇之子你却弃绝神的意旨

触碰王冠时热血沸腾将我灼刺(3)

红与黑相遇沉沦暗夜的玫瑰紫

昼与夜摩擦火花是神的预示(4)

生命随血液凝滞在朝阳升起时

荣誉权势只是手握不住风的流逝(5)

战场冷血弩车齐发万千箭矢

如被诅咒的野心充斥(6)

最后你胸膛穿刺

拂晓撕裂侵蚀

谁打破含毒葡萄酒杯子(7)

琉克勒茜名字

最后再高喊一次

目光越过现实看到真实(8)

我不相信神旨

如果有灵魂在世

就让比永远更长的一直

相伴你一直(9)

生命随血液凝滞在朝阳升起时

荣誉权势只是手握不住风的流逝(5)

战场冷血弩车齐发万千箭矢

如被诅咒的野心充斥(6)

最后你胸膛穿刺

拂晓撕裂侵蚀

谁打破含毒葡萄酒杯子(7)

琉克勒茜名字

最后再高喊一次

目光越过现实看到真实(8)

我不相信神旨

如果有灵魂在世

就让比永远更长的一直

相伴你一直(9)

信奉神的女子 眼泪浇灌玫瑰枝

拂晓的光芒是你的真挚

相伴我一直(10)

写在后面:开始想写的是一个阴毒冷酷有野心的男子形象,在阅读资料之后我感觉那些都在西泽尔和琉克勒茜的最后感情前黯然失色,于是我选择了最动人的这一段作为填词材料。曲子选的是薛之谦的《王子归来》,这首歌原本表现的是征战的王子归来后面对的是死去的公主,那种破碎感情下的凄美和无法扭转的懊悔,我想用来表达西泽尔和琉克勒茜的爱情悲剧。而西泽尔死去不久琉克勒茜也与世长辞了。不信神的男子和信神的女子,会有灵魂的相遇相伴到一直么?

参考资料

1马基雅维利《全集》,米兰版第五卷。

2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3出自列奥纳多·达·芬奇《诸神复活》


谢选骏指出:马基雅维利的偶像凯撒·波吉亚,属于“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的神职人员”——他和他的同类们的共同特征,就是过得比耶稣基督还有“排场”、还要“尊贵”。而马基雅维利竟然崇拜这样的人渣,就好像特别喜欢吃臭豆腐的上海人一样,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因为马基雅维利的偶像凯撒·波吉亚属于真正的人渣、极品的臭豆腐——就像毛泽东的僵尸腊肉一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白宫里的黑社會還是一個想要翻盤的受气包

《特朗普向世界强硬宣告:美国不会接受任何人说不》(纽约时报 2025-01-21)報道: 在就职演说中,特朗普总统使用了一种咄咄逼人的语气。 “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 特朗普总统用这九个字的誓言描述他计划如何让自己的第二任期与第一任期有所不同。如今,经历了始于政治流亡、终于不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