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3年12月24日星期日

从对孔子和耶稣的进化心理学分析角度初探中西文化差异的形成

 网文《从对孔子和耶稣的进化心理学分析角度初探中西文化差异的形成》(佚名)报道:

我在阅读一篇进化心理学论文时看到一个很惊人的理论:“中国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朱熹都是早年丧父,父亲的角色与形象是想象的完美状态,直接导致了对代表父亲角色的君王的完美想象,对他们的权利不加以约束,儒家理论缺乏对君王权利的约束补偿机制。为了维护君父的完美形象就需要进行心理的补偿,这一补偿主要通过想象的美化与对不好形象的删减,因而孔子在写春秋时删掉了那一时期君王的不好的行为的描述。儒家代表人物的心理疾病与欠缺在学说流传中进行传递,导致儒家士子带有类似的心理疾病,在心理补偿过程中形成了维护君王、父亲、当权者形象的面子机制。为了面子需要抑恶扬善,因而在宣传时都只宣传好的方面,对坏方面宣传进行抑制,维护君父的完美形象。”

用我的话来说:就是说孔子,孟子,朱熹,因为从小在没有父亲的环境中长大,对父亲这个角色会天然保持着完美的想象,并且会有意识地不断强化这种完美的想象,进而把这种想象投射在现实生活中的权威人物身上——如君王,或者其他男性领袖人物,下意识把这种君王角色当做是完美父亲形象的替代者,以求得心理寄托,进而有意识无意识地去拼命维护君王和其他男性当权者的权威和形象。

我看到这个理论,马上就去翻查孔子的出身历史,结果发现孔子从小没有父亲的出身和成长环境确实对他思想的形成有非常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他的父亲是在集会时和他母亲野合生的他,也就是说孔子是一个私生子,在那种年代,可想而知孔子为此从小受到了多少歧视和欺辱;然后他的父亲在他刚生下时就去世了,也就说孔子从小就没有爸爸,不仅如此,孔子的母亲还向孔子隐瞒了孔子父亲的葬地,使得孔子无法去拜祭。这也许是因为孔子母亲对自己二奶身份和孔子私生子身份的自卑,不敢面对男方家人。一直到孔子母亲死后,孔子在乡邻的指点下,才知道自己父亲的葬地。

可想而知,孔子从小会多么地渴望有一个父亲,而且毫无疑问地会把自己的父亲想象得无比完美,英明神武。实际上,孔子从小别的事不爱干却非常喜欢玩那种摆家家祭祀祖先的游戏,很明显就是渴望父亲心理的一种反映,因为一般的小孩很难想象会喜欢玩这么严肃的游戏,即使玩过家家也是扮演小夫妻过日子的游戏。

还有一个细节,孔子的母亲死后,孔子还在守丧期间,就跑到别人家去蹭饭吃,结果被人赶了出来。按那个时代的习俗来说,父母死后的守丧期间是不能到处乱跑的,更不能到外面去吃喝玩乐蹭饭吃,从这个小细节来看,孔子应给对他母亲的感情很淡漠。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孔子似乎从未谈起过自己的母亲,但对父亲却念念不忘,甚至在论语中这样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者,可谓孝矣”,也就是说父亲死了守丧三年才算是孝顺,但母亲死了他却好像觉得无所谓。

但孔子却从来没有“父在”过!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父亲。但却对这个从未见过的父亲如此念念不忘,但对在一起生活了很久的母亲却从来提都不提一下。

而且孔子非常地歧视女性,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也许就是与母亲的家庭生活不和谐的一种反映吧。

所以儒家思想就是在这样一种恋父情结的驱动下形成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父亲,心理上很需要父亲,同时又把父亲想象得很完美,于是就会有意无意地把这种心理需要寄托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很具有父亲权威性的形象上,如君王,或其他男性领袖人物。

实际上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直接将君臣关系比作父子关系。也就是说君王要像当爸爸一样端好架子,臣子要像当儿子一样恭恭敬敬。实际上就是孔子的一种恋父心理的潜意识反映。

但孔子从来就没有父亲,他怎么知道当爸爸应该怎样?当儿子应该怎样?也就是说全是他自己的完美化想象,然后他就将这种完美化想象投射和移情到君王身上,作为心理寄托(当然,孔子后来生了儿子当了爸爸,对父子关系也有单向体验,但他却是体验不到从儿子的角度看待父亲的那种感觉的)。

正是因为孔子从小没有父亲,跟母亲感情又淡薄,所以造成孔子对父亲形象的过于完美想象,过于心理渴求,于是拼命在现实中寻找父亲的替代角色,才造成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伦理。

如果孔子不是从小丧父,而是从小在一个正常家庭长大,有一个跟父亲关系逐渐成长变化的过程,那么他最后会跟大多数人一样发现:父亲并不神秘,他也是普通人,不需要崇拜。那么很可能儒家理念也就不会产生出来了。

实际上我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会觉得父亲很伟大很英明神武,长大以后就会越来越觉得平平无奇,甚至年龄越大以后越觉得“这死老头真烦人!”

但大多数人对母亲却一般不会有这种感觉“这死老太婆真烦人!”

为什么呢?我想可能是因为父亲母亲在家庭中的角色定位不同造成的,一般做母亲的会给你做饭洗衣,但做父亲的不会给你做这种事情,却会喜欢干涉你的私事(母亲虽然也会唠叨但一般不强力干涉),所以一般人才会觉得“这死老头真烦人!”但一般不会觉得“这死老太婆真烦人!”

由孔子我进而联想到耶稣,有趣的是,耶稣的家庭情况正好跟孔子相反,也许这正是中西方文化差异形成的历史根源所在吧。

大家可能会说,飞虎兄,你搞错了吧?耶稣怎么会跟孔子相反?耶稣不是跟孔子一样也没有爸爸吗?

但是,耶稣的没有父亲跟孔子的没有父亲在性质上是完全不一样的。起到的心理作用恰恰相反。

没错,耶稣也是一生下来就没有生父,但他却有一个继父约瑟,而他的这个继父对他心理成长起到的作用正好跟孔子的情况相反:耶稣有一个现实的父亲角色,他从小到大可以活生生地体验到这个有血有肉的父亲角色并不神秘,不需要崇拜。但同时这又是一个继父,左邻右舍和家里人大家一开始都知道耶稣母亲玛利亚是未婚先孕一开始都知道耶稣不是约瑟亲生,也就是说耶稣也一开始就知道约瑟不是他的生父。

那么,耶稣也需要寻找一个父亲的替代角色,但是,耶稣要寻找这个父亲却不能在地上找,只能到天上去找。

因为耶稣已经有了一个现实中的继父活生生地做示范,所以他完全能够推想得出来:即使我有一个生父,我就算再找到一个这样的活人做爸爸,又能比眼前的这个糟老头好得到哪里去?

实际上,从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一个人如果是在继父抚养下长大的话,一般对生父也不会有什么很大的向往;但如果一个人是在根本就没有任何父亲角色的环境下长大的话,往往对寻找生父就很向往,甚至对连有一个继父都会能比较接受。

实际上,还在耶稣十二岁的时候,他父母带他去耶路撒冷朝圣,回家的时候他却跑了,他父母找了他好几天才找到他,结果发现他出家了(用我们中国人的话来说吧),父母劝他回家去,他却说:他要服侍他的父亲——上帝。他才十二岁就已经明明白白对他继父是这种态度了:你不是我爸爸!我爸爸是上帝!

也就是说,耶稣要寻找他的父亲不是在地上找,而是要到天上去找;而孔子寻找他的父亲却是在地上找。

同时也就是这个含义:耶稣是要找一个神来做父亲,而孔子是要找一个活人来做父亲。

这大概就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本所在吧。

其实,耶稣的这个继父约瑟,对耶稣母子两人还是很不错的,没听说怎么虐待过他们,毕竟不是亲生的,能够做到这样已经算很宽厚了。但似乎跟耶稣感情终究不是很深。

相反耶稣跟他母亲的感情却很不错,因为在最后耶稣被钉上十字架殉难的时候,只有耶稣的母亲玛利亚一路跟随着儿子,这个继父约瑟却没有出现(但也不知道是不是已经先去世了),而且耶稣的门徒也只来了一个。其他还有几个老大妈(可见耶稣很有女人缘,但孔子却很歧视女性)。

而且耶稣死前还特别嘱咐门徒约翰照顾自己的母亲,把她托付给门徒才放心,这说明他是很关心自己母亲的。

另外,耶稣和孔子倒是有一个很相似之处:两人都是到了三十岁的时候才开始出来传道,那之前都在干嘛呢?史书上没有说得很明确,有点模糊化。我初步估计两人在三十岁之前其实本来也是准备安安稳稳过家庭生活的,但是家庭生活实在太痛苦太压抑,孔子是从小没有父亲长大后母亲又去世了,孤零零的一个人难受;而耶稣是跟继父和母亲兄弟妹妹八九个人挤在一起,吵吵闹闹难受。所以忍受到三十岁了实在忍受不了那只好出来社会上讨生活。

所以,根据孔子与耶稣的这些成长差异(进而影响到性格差异):孔子没有父亲把父亲想得很好很渴望有父亲但跟母亲感情不深,而耶稣虽然也没有生父但有一个继父所以对父亲感觉不神秘而且跟母亲感情深。从这些成长差异可以推出两者在思想和性格上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孔子要找一个父亲就会很自然地在地上的活人中去找,因为他从没有体验过对活生生父亲的感觉,所以活人对他很有吸引力,而且还必须找一个很有权威的,因为他把父亲想得很完美很英明神武,所以孔子找到了君王(他的后继者则找到了皇帝,伟大领袖);而耶稣要找一个父亲就不能从活人中找了,因为他已经有了一个不完美的活人继父,他对活人已经不感兴趣了,他只能到天上去找,找一个神来代替缺位的父亲的角色。

同时因为孔子和耶稣跟各自母亲感情的差异,以及对待女性的态度根本不同,造成两人思想差异并进而影响到此后两千年中西文化走向的巨大差异:

其一是中国从儒家得势之后就一直男尊女卑了,但西方不仅此前此后都比较男女平等而且在基督教成为主流之后更是把耶稣的母亲玛利亚奉为圣母抬高到了跟上帝和耶稣同样的地位(一直要到差不多一千多年后的新教才抛弃这一点)。

其二是孔子这种恋父情结造成的儒家对男性皇权者的非理性无条件崇拜心理,就造成了中国两千年来全世界罕见的极其绵长而稳定且极端绝对化的君主专制和帝王崇拜。实际上在全世界范围内你很难再找得到像中国乃至整个儒家文化圈这么极端绝对化和时间长久且状态稳定的帝王崇拜和专制。其他文化圈和民族要么君主或帝王的权威没有中国这么绝对性,要么专制时间不长,专制稳定性不高。

而更对比鲜明的是:以耶稣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圈,对活人的男性领导人崇拜远没有中国这么极端化,对女性领导人的崇拜倒是比较多(相反中国只出过一个女皇,还是毁誉参半),崇拜神比崇拜活人多,专制性弱,民主化倾向强。

确实,你想想看,本来按照进化生物学上的自然本能,雄性和雄性之间,或者说男性和男性之间,本来应该是彼此之间都会本能地天然地是一种竞争关系:生存竞争,争夺配偶竞争,权力竞争。但绝大多数中国男性自古以来绝对性地对男性帝王的这种无条件崇拜和服从,这实在是很扭曲的一件事情。这只能用儒家思想对人的异化来理解了,或许也可以这样解释:孔子开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个头之后,到了孟子,因为他也是跟孔子同样的无父有母状况(不过他跟他母亲关系似乎要亲密一些),所以他本能地倾向于了孔子,接受了他的思想,并把这种心理倾向扩大开来,在东亚族群中逐渐占了上风,于是此后两千年里,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倾向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个体就容易存活,繁殖得越来越多,基因扩散得越来越广泛;而不太接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个体就逐渐被淘汰了。

而且这也很可能是基督教进入中国这么几百年了仍然没能在中国人中传播开来的重要原因:因为一般中国人很难接受得了去把一个看似虚无的上帝当做父亲来看待。但是中国人从古到今却能够很自然地把皇帝或者伟大领袖之类的当做父亲看待。

写到这里,我突发奇想:如果孔子不是自幼丧父而是从小有父亲却没有母亲,而且跟父亲感情平淡,那么孔子就不会去现实的活人中寻找父亲的替代角色,而是会去寻找母亲的替代角色,但是母亲的替代角色可不像父亲的替代角色那么好找,一是女性一般在社会中地位比较低,抛头露面不多,且难以形成权威(想想看中国几千年就一个女皇),那么孔子在地上的活人中找不到母亲的替代角色,那么很可能就会转向天上,向神灵中去寻找。

那么,中国古代的女神,我马上就想到了女娲(她还是造人的始祖),特别是在先秦时,中国的神灵崇拜或者宗教崇拜似乎还是很繁盛的不像后来那么弱化,而且在中国上古时代的神话体系宗教体系中女神男神地位还是比较平等的,女娲的地位跟什么盘古伏羲神农不相上下,且女神的数量似乎也不少,除了女娲,还有什么嫘祖洛神西王母,还有什么楚怀王梦见过的女神,可以选择的很多。

那么很可能这个有父无母渴望找到一个母亲但在现实中又找不到的镜像版孔子,就会转而去向天上寻找,在神灵中寻找,在女神中寻找,从而开创出一种历史本来意想不到的全然不同的中国文化,那么,我们今天的中国人,可能就会是一个信仰女娲教的民族了吧。^_^

谢选骏指出:上文有关于“孔子与耶稣”的称谓并不对等——你要么称为“孔丘与耶稣”,要么称为“孔子与耶稣基督”;这算是没有文法错误。但是上文却抹去了耶稣和孔子之间的神人差异,而仅仅把耶稣定位成为一个凡人。这种人文主义的态度显然是有偏差的。但对帮助理解一孔之学与一孔之教的形成,还是有所启发的。


一孔之学与一孔之教

百家争鸣与家族组织械斗
The Study of One Hole and the Teaching of One Hole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ing and Family Organizations Struggle)


2023年11月第一版
November 2023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56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56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四大自由来源于四大家族

《“罗斯福家族”风云300年,1人连当4届总统,2人跑中国猎杀大熊猫》(2018-11-15 子屠龙)报道: 17世纪初,当英国在北美开拓殖民地的时候,罗斯福家族就漂洋过海来扎根。 这个在新大陆超过300年历史的家族,最终发展成为美国赫赫有名的政治家族,尤其是诞生2位美国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