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不懂佛法_密海灯塔:多识仁波切驳论文集》(2021-12-14 理论教育)報道:
摘要:如他在很多地方用诬蔑性的言辞,说宗喀巴“不懂佛法”、是“凡夫”,“密宗师无一人懂佛法”,而其理由是因为宗喀巴“主张六识”,“不说八识”等等。宗喀巴持应成中观,故不承认八识说,并不是不懂八识理论。
宗喀巴不懂佛法?
萧平实又说:“宗喀巴对小乘基本佛法十八界中七八识之理懵然无知,尚且不可谓世俗有智之真正研究佛学者,更无资格称为小乘见道之人”。(见《狂密与真密》,217页)
这句话证明,萧平实不但对佛法一窍不通,就连小学算术的十位数运算都不懂。
说什么“对十八界中七八识之理懵然无知”。那什么是十八界呢?十八界是: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中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6×3=18界。如果在“十八界”中还有“七识”、“八识”,18+2=20,那就是“二十界”,而不是“十八界”。
因此,不仅是宗喀巴,就连《俱舍论》的作者世亲、《集量论》的作者陈那、《释量论》的作者法称、《毗婆沙论》的作者世友等人,以及《身足论》的作者迦多衍尼子等,也皆“懵然”不知“十八界”中有“七八识”,只说“十八界”而未说“二十界”。因此,世亲等人亦别说称“小乘见道之人”,就连称作“世俗有智佛学研究者的资格”都不具备了。不但如此,在开示蕴处界法时,“懵然不知”有“七识、八识”而只说六尘、六根、六识为“十八界”的释迦牟尼也别说成佛,就连称“小乘见道人”的资格都没有了,甚至连称“世俗有智佛学研究者”的资格都没有了——这是根据萧平实的观点推出的结论。
难道这就是“正觉会”的所谓“正觉”和“道种智”所悟得的结果吗?
如果说在“六识”中的意识中包含着七识、八识的话,那也只是唯识论者对意识的内部分类,中观等其他学派压根儿就不承认这样的分类,绝不是什么对此“懵然无知”。“不知”和“不承认”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不知”属于知识范畴,而虽然知道,却不承认某种观点的正确性,那是属于“见解”。萧平实却好像连这两个概念都分不清楚,因此闹出很多笑话。
如他在很多地方用诬蔑性的言辞,说宗喀巴“不懂佛法”、是“凡夫”,“密宗师无一人懂佛法”,而其理由是因为宗喀巴“主张六识”,“不说八识”等等。
宗喀巴持应成中观,故不承认八识说,并不是不懂八识理论。宗喀巴是历史上少有的世界级显密佛学大师,他的许多有创见性的佛学理论名著如《般若金珠蔓论》、《中观论大疏》、《入中论显理疏》等至今未被翻译成其他文字。在唯识学方面,他著有《辨了义不了义论》、《阿赖耶本颂》、《阿赖耶释难论》等作品,对唯识论研究的深度可以和法护、玄奘分庭抗礼。中国当代著名佛学家于吕说:
以宗喀巴之说组织完满超越古今,推论正宗独系于此。试举以于汉土流行之佛教相较,则其得失短长,实有不容轻议者。
自宗喀巴而后,以瑜伽学为广行,中观学为深观,合龙树、无著两大家浑然为一大乘学,实际显现,匪托空言,以谈修学,似无间然矣。(见于吕《西藏佛学原论》)
易里沙伯·乃波博士在《缘起与性空》一书中说:
源于印度大学者龙树的中观学派是大乘佛教的核心,而中观学派在西藏的探索与发展,又把这学派的精密性与细致性都提到了新的水平上。
十四、十五世纪之交,伟大的西藏学者宗喀巴在谨慎地以印度佛教疏释为据的情况下,发展出对中观学的优秀阐述。
佛教在西藏早期的数百年传播中,呈现出智性上的活跃……在这段发展期间,涌现出一批才华显赫的思想家,他们的诠释赢得大群支持者,后经由门人的再精炼及充实,他们观点的影响力得以一直延续到现在。其中一位这样的人物,就是伟大的学者及修行者——宗喀巴,其学术及禅修成就使他在世时已享有崇高声誉与广泛热烈的支持。
故认为宗喀巴是“不懂佛学的笨蛋”,那真是井蛙蝼蚁之见。
不要说宗喀巴这样的龙象,就连藏传佛教辩经院中普通的学僧都对唯识学理论了若指掌,而且随便找一个学僧出来,他的佛学理论知识水平也比萧平实师徒强百倍。这绝不是吹牛。当今世界上保留了古代那烂陀学制并系统全面地精研细读佛教五部大论的,也只有藏传佛教而已。所以当今西方学者称藏传佛教为“学术性宗教”。
因此,把藏传佛教知识界贬为“不学无术”,那只能证明自己极端无知的白痴本质。
谢选骏指出:人説“宗喀巴不懂佛法”——我看不懂佛法的,才能發展佛教。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