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4年12月21日星期六

谢选骏:门罗主义已經瓦解

《从钱凯港到两洋铁路:一文读懂中国如何在美国拉美后院扩张》(2024年12月5日吕嘉鸿BBC中文记者)報道:


钱凯港位于秘鲁首都利马近郊,由中国最大的国有海运公司中远集团(COSCO)出资60%,并于今年11月14日正式启用。

即将强势重返白宫的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川普)将如何重塑美中关系已经成为各界关注所在。而近期,北京已经加速其在“美国后花园”行动的脚步,加强其在拉丁美洲的影响力,业已引起外界高度关注。


在西太平洋岸的秘鲁,由中国央企远洋海运港口公司参与的巨型港口钱凯港(Chancay)正式开港,习近平高调出席,显示出中国对该项目的重视程度。外界分析称这是中国与拉美合作,希望创造全新的贸易路径,完全绕过北美。


习近平上个月访问秘鲁的主要目的是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峰会,但各界的目光仍然集中在钱凯港及其背后日益增强的中国影响力。


有专家指出,美国正为多年来对拉美邻居的合作及需求表现的冷漠付出代价。还有专家认为,美国在拉丁美洲“缺席已久”,而中国却在本世纪迅速进场,情势已彻底改变,“美国后院”正在与中国直接交往。


美国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中心主任凯文·葛拉格(Kevin P. Gallagher)向BBC中文解释,中国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务实投资已有20年”,他批评称美国总是认为拉丁美洲与自己亲近合作是“理所当然”,“或者更糟的是试图让该地区接受美国自己都不会接受的那种贸易协定”,而最近美国孤立主义的倾向会加剧美国在该地区影响力的坠落。


不过,台湾淡江大学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研究中心主任宫国威副教授则强调,中国在拉丁美洲的投资或脚步相对在其他地方的举动比较低调,多半是透过经济合作,特别是基础建设与拉美各国往来。


他向BBC强调,虽然中国影响力在当地已经稀释了美国势力,至于经济影响力如何渗透到政治,还需要多观察:“拉美维系美中关系可以说是一种走钢索的关系,两边都不想得罪。特别是面对川普的回归,未来如何在贸易上同他打交道,拉丁美洲其实是很战战兢兢,并非已经全部站边中国。”


“美国在当地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如果你说中国在拉丁美洲经营20年,那么美国人在那里的经营已经有200年了!”宫教授补充说。


从钱凯港到上海

根据公开资料,钱凯港位于秘鲁首都利马近郊,由中国最大的国有海运公司中远集团(COSCO)出资60%,并于今年11月14日正式启用。钱凯港能够容纳全球最大的货柜船,预计在运营初期的货柜吞吐量可高达150万标准箱(按20英尺货柜计算)。若再加上利马与钱凯港之间的该国最大港口卡亚俄港,未来钱凯港周边区域的吞吐规模有可能超过南美最大的巴西桑托斯港。根据路透社报导,该港口的货柜起重机已实现自动化,并具备远端管理功能。


秘鲁和中国均表示,开港标志着南美贸易的新时代,预示着连接亚洲和南美的贸易效率将大幅提升。


两国对该港的投资及期望甚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抵达南美的首日,便以视讯方式参加了钱凯港开港仪式。他表示:“从钱凯港到上海,我们所见证的,不仅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秘鲁的生根开花,也是新时代亚拉陆海新通道的诞生。”


中共官媒《环球时报》也在上个月发表评论,称钱凯港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太平洋彼岸的新旗舰项目,“有助于深化中秘及中拉关系。”


中远海运负责钱凯港项目的企业事务经理卡萨斯(Mario de las Casas)向媒体表示,现阶段钱凯港将以每年100万个货柜的运输量起步,未来计划逐步增至150万个。


尽管两国强调钱凯港纯粹为服务全球经贸,但中国在南美的发展仍被许多人解读为具有军事战略考量。


美国军方人士认为,若钱凯港能够容纳超大型货柜船,则也能接纳中国的军舰。刚从美军退伍的美国前南方司令部司令劳拉·理查森(Gen Laura Richardson)在接受《金融时报》访问时批评北京在钱凯港等地发展“双用途设施”。她表示,中共在拉美“玩长期游戏”,这些港口设施可能成为“解放军未来多域接入的据点和战略海军要道”。


美国海军退休上尉、海军战争学院(Naval War College)中国海事研究院主任克里斯托福·沙曼(Christopher Sharman)向BBC中文解释,习近平已指示中国海军转型为“世界一流海军”,因此要求中国海军全球部署,以支持中国的战略利益。“这样的部署将需要能够用于补给和维修的深水港口。而钱凯港作为中国‘一带一路’计画中的商业国际港口之一,解放军海军可以利用这些港口来支持未来的海外部署。”


他补充道,“在拉丁美洲国家周边的中国海军常态存在将为中国提供更多工具,以促进中国的战略利益,如扩大中国的区域影响力及获得高价值商品和服务的可靠渠道。未来的中国海军部署将支持中国在美国后院中超越美国的努力。”


中共官媒《环球时报》11月11日发表社论高调驳斥美方的质疑,称所谓钱凯港的“军事用途论”完全是抹黑。该社论批评“门罗主义执念令一些华盛顿政客对钱凯港抱有偏见……钱凯港是中拉务实合作的桥梁,绝非地缘政治竞争的工具。”


华盛顿智库“美洲对话”(InterAmerican Dialogue)拉美与世界项目主任麦沛宜(Margaret Myers)则向BBC中文分析,美国仍是拉美各国的重要经济和政治夥伴。然而,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并将继续增长,这主要基于中国在该地区建立的广泛贸易关系。对于一些国家来说,中国是主要的贸易夥伴,许多农产品和原材料的出口目的地,同时也被视为重要的投资者:“考虑到这一点,该地区许多国家倾向于考虑中国的利益。”


麦沛宜强调,预计港口将对秘鲁与中国的贸易产生重大影响,尽管其中大部分将以中国对秘鲁的出口形式出现。她说,中国正在寻求开发和扩大全球市场,以释放过剩产能。秘鲁和拉丁美洲其他国家当然也都观察到并考虑到了这个因素。


拉丁美洲经贸专家,宫国威副教授分析指出,中国在全球投资管理的港口已超过百个,但钱凯港计画是中国第一个“从零到有”积极与秘鲁合作打造的大型港口,从小渔港转变为南美超级大港,显示出中国对此的重视。宫教授对BBC表示,北京如此积极参与钱凯港的建设,目标不仅限于秘鲁,还包括南美大国如巴西内陆和阿根廷北部的资源输出。


换言之,钱凯港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港口背后的内陆物流能否配合起来,这里的物流指的是中国与巴西、秘鲁等国筹划已久的“两洋铁路”(Twin Ocean Railway),该铁路将横跨南美洲,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


两洋铁路

两洋铁路计划最早可追溯至1960年代,由拉美国家领导人提出。然而,由于各种经济和地理环境的限制,该计划一直未能真正启动。习近平上台以来,中国通过加速推进“一带一路”项目,与拉丁美洲的关系日益紧密,并开始对至少需要500亿美元投资的两洋铁路计画展现出高度的兴趣和主导意识。


2014年,时任中国总理李克强访问秘鲁,两国同意对这条穿越亚马逊河和安第斯山脉、超过3000英里长的铁路进行可行性研究。中国认为,两洋铁路能降低谷物和矿物的运输成本,并使中国能够输出产能及进行投资。此外,铁路一旦建成,将大大提速巴西铁矿石和大豆的出口,并能直接从秘鲁港口运送粮食和原材料至亚洲最大的市场——中国。


然而,要经过亚马逊雨林的这条铁路所需资金量庞大,面临环境挑战以及各国官僚和利益团体的阻碍。宫国威教授强调,这条铁路的建设仍面临诸多困难,最终连接两大洋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他告诉BBC,从外国的角度来看,这条昂贵且希望连接太平洋的铁路对欧洲国家吸引力有限,主要还是中国最为积极。这是因为中国非常需要从巴西等国进口原料和农作物。“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对这些原物料的需求很大,当然希望东西能按时到达。如果不符合其经济利益,中国不会投入过多的精力和资金参与这个铁路的基建。”


美国自家后院着火 门罗主义已死?


刚从美军退伍的美国前南方司令部司令劳拉·理查森(Gen Laura Richardson)称钱凯港这类港口设施可能成为“解放军未来多域接入的据点和战略海军要道”。

无论如何,从钱凯港到两洋铁路,从商业到军事战略,外界普遍认为中国透过在拉美的一系列“超级工程”已经深入渗透,挑战美国在其“后院”的势力范围。


宫国威教授向BBC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经济因素。他指出,拉丁美洲国家在向美国借贷时面临种种要求,如人权、民主及环保等条件,而向中国借款则相对容易。“美国从未积极投资外国基础设施,相对而言,中国透过‘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对外借贷,这非常符合拉丁美洲国家的需求。”


波士顿大学的凯文·葛拉格(Kevin P. Gallagher)教授也向BBC表示,拉丁美洲人希望与尽可能多的国家进行经济活动,而中国已成为他们的最佳客户。“他们并不想与中美结盟,只是希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不过,宫国威认为,将拉丁美洲完全视为向中国靠拢并不正确。他指出,中国的影响力确实在渗透,但美国在当地的实力仍然很大,拉美人只是想与中国做生意,小心翼翼的维系战略平衡:“说到底,拉美人在生活方式和民主价值观等等,与千里之外的社会主义中国仍有不小的距离。即使是巴西左派的鲁拉政府迄今也不准备加入‘一带一路’倡议。”


他补充道,美国强调的门罗主义(The Monroe Doctrine)在拉丁美洲仍是主导价值观。


国际关系学者沈旭晖在其个人网站上解释,二战后美国成为全球帝国,但门罗主义已逐渐名存实亡。他举例称,自二战结束以来,白宫几十年来提供最多财政援助的盟友首先是以色列,主要贸易夥伴则是日本和中国。而拉丁美洲对美国的重要性主要在于防止非法移民流入,“这使得拉丁美洲开始左倾反美,形成一定的意识形态背景,其他势力的进入自然难以阻止。如今,不少拉美国家的最大贸易夥伴竟然是遥远的中国,这一点已不言而喻。”


沈旭晖认为,美国的门罗主义要继续,最佳方法是扶植“可靠的拉美代理人”,协助美国处理拉美的秩序,让白宫能专注于其他全球问题。“如果巴西和阿根廷能长期承担这样的角色,那是一劳永逸,但这些国家近年来却在激烈的左右博弈中,政策延续性并不存在。”他表示。


事实上,面对中国势力进入“后院”,美国并非没有察觉。台媒中央社报导,位于秘鲁邻国智利的中部沿岸大港圣安东尼奥港(Puerto de San Antonio)在钱凯港开港后,已成为美中角力的新据点。今年9月,美国副国务卿康贝尔(Kurt Campbell)与智利高层会面后,公开强调白宫会加强对拉丁美洲的科技投资,并包括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


除了美国表态加码投资南美港口之外,候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也提到正在考虑对钱凯港出口的商品征收高达60%的关税,以反制中国。其他不受制裁国家的港口可能因此受益,成为贸易进出口的替代选择。


从拉美国家的立场来看,麦沛宜强调,尽管许多拉美国家可能渴望对美中采取“不结盟主义”,并实际追求与这两国的多元夥伴关系,但在美国和中国在许多层面上截然对立及激烈竞争的背景下,这些国家“最终仍然必须作出选择。”


谢选骏指出:人説“美国在当地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如果你说中国在拉丁美洲经营20年,那么美国人在那里的经营已经有200年了!”——我看島民不懂,20年的滲透足以瓦解200年的經營。人説“从钱凯港到两洋铁路:一文读懂中国如何在美国拉美后院扩张”——我看门罗主义的瓦解清楚不過了。


《中國和美國在南美的鋰礦之爭》(塞西莉亞·巴里亞(Cecilia Barria)BBC國際部2023年4月26日)報道:


世界上一半以上的鋰儲量位於阿根廷、玻利維亞和智利,這三個國家已經引起了其他政府和投資者的興趣。


鋰是用於製造電動汽車電池的關鍵金屬,像中國和美國這樣的國家,正在努力確保鋰的供應,越來越多的參與者正在湧入這個日益擴張的市場。


「主要大國正在爭奪能源轉型所需的礦物,拉丁美洲是它們的主要戰場。」威爾遜中心拉丁美洲項目主任本傑明·格丹(Benjamin Gedan)告訴BBC。


「美國來晚了,華盛頓顯然對中國的先發優勢感到擔憂,」他補充說。


鋰被稱為白色黃金,中國公司多年來遍尋全球,特別是在拉丁美洲,那裏聚集世界上最大的鋰儲備。


根據美國地質勘探局的數據,玻利維亞的探明儲量居於首位,約為2100萬噸,其次是阿根廷(1930萬噸)和智利(960萬噸)。


而墨西哥,儘管只有170萬噸(排名第九),但已經入局了北美市場,不僅因為它在地理上靠近美國和加拿大,而且那里正在成為電動汽車的生產中心(特別是特斯拉和寶馬等汽車巨頭最近宣佈將在那裏建立工廠)。


智利的計劃


智利是僅次於澳大利亞的世界第二大鋰生產國。


到目前為止,開採資源一直掌握在私人公司手中,但智利總統加布裏埃爾·鮑立克(Gabriel Boric)提出的一項新計劃希望改變這種商業模式,將鋰的利潤留在國內。


從鋰等礦物中賺得的大部分利潤,並不來自於開採原始資源,而是來自於在供應鏈的後期增值——例如,使用鋰來製造車用電池。


智利總統希望建立公私合營的企業,促進技術發展,以將智利納入這個蓬勃發展的供應鏈中。但這將是一個相當困難的挑戰,因為世界上不少國家都在試圖從中分一杯羹。


「惡意行為」


美國南方司令部司令勞拉·理查森將軍(Laura Richardson)3月在眾議院軍事委員會的一次演講中警告說,中國「繼續擴大其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經濟、外交、技術、信息和軍事影響」。


她說,「這個地區資源豐富,我擔心對手的惡意行為,他們正在利用它,假裝在投資,而實際上他們則在開採。」


談到南美的「鋰三角」——由阿根廷、玻利維亞和智利組成,她說,中國在鋰資源的爭奪上非常進取且有進攻性。


中國怎麼說?


正如美國和其他國家一樣,中國也在尋求確保自身的能源獨立,中國為此凖備數年盯著那些在全球貿易中奇貨可居的礦物,包括鋰。


中國自然資源部部長王光亞在1月初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說,中國的一些重要礦產資源對外依存度很高,一旦國際形勢發生變化,肯定會影響經濟安全甚至國家安全。


中國政府在2016年公布的《國家礦產資源規劃》中列入了24種戰略礦產,其中包括鐵、銅、鋁、金、鎳、鈷、鋰和稀土等金屬,此外還有石油、天然氣、頁岩氣和煤炭等傳統能源資源。


該計劃指出,礦產是「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關鍵。


中國投資急劇增加

在中國公司巨額投資南美礦產的同時,南美「鋰三角」的三個國家打算利用中國公司的技術和資本來促進當地的工業發展。


僅在今年前三個月,中國公司就簽署了數個雄心勃勃的投資協議,遍及玻利維亞、阿根廷和智利。


據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 )稱,在玻利維亞,中國公司寧德時代、廣東邦普和洛陽欒川鉬業已經承諾在波托西省和奧魯羅省的鋰礦項目中投入近10億美元。


在阿根廷,奇瑞汽車將投資約4億美元,在羅薩里奧建設一個生產電動汽車的工廠。


而在智利,青山控股集團、瑞普能源公司、瑞浦蘭均能源和麥田能源等中國企業已經承諾在安托法加斯塔市投資建設一個鋰產業園,具體金額尚不清楚。


阿根廷和中國在鋰礦方面的商業合作同樣越來越密切,僅在2022年就宣佈在薩爾塔、卡塔馬卡和胡胡伊地區至少有九個投資項目。


巨頭之間的技術和地緣政治競爭


智庫大西洋理事會阿德里安娜·阿爾斯特拉美中心副主任張佩佩(Pepe Zhang )稱,「美國正在積極尋求加強其在關鍵礦產和綠色技術的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


這意味著「鋰被證明是美國和中國之間技術和地緣政治競爭中一個越來越關鍵的領域」,他告訴BBC。


而中國已經狠狠地踩下了油門。


張佩佩估計,今年對於中國在南美的礦產投資來說將是一個重要的年份。


預測表明,今年已承諾的14億美元將超過2021年和2020年的11億美元的投資。


「僅在1月份,我們就看到三家中國公司承諾在玻利維亞投資10億美元,」張佩佩說。


「國家安全」因素


由於戰略原因,美國白宮也明確表示,將確保礦產供應鏈作為其優先事項之一。


拜登政府在去年的一份聲明中說:「關鍵礦產是許多現代技術的基石,對我們的國家安全和經濟繁榮至關重要」。


鋰、鈷和稀土等礦物,用於從計算機到家用電器的一系列產品,更是電池和電動汽車、風力渦輪機,以及太陽能電池板等技術的關鍵組成部分。


聲明中稱,全球試圖在向清潔能源過渡,在未來幾十年內將對這些關鍵礦物的需求激增400%至600%。


而且美國總統拜登還補充稱,對於鋰和石墨等礦物,「需求將增加得更多,最高可達4000%」。


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拉鋸戰

「中國有一個優勢,因為北京願意在拉丁美洲投資電池生產,」格丹認為。


同時,「美國主要關注的是為美國公司獲取原材料,以發展(自己的)綠色技術。」


面對這種兩難境地,拉美國家很可能認為中國的提議比出口其附加值極低的原材料更具吸引力。


「很顯然,美國急於追趕,」這位專家說。「難怪南美發現自己陷入了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拉鋸戰」。


谢选骏指出:人説「難怪南美發現自己陷入了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拉鋸戰」——我看這還不足以説明门罗主义已經瓦解了嗎?因爲美國已經淪落到了需要重新奪回拉丁美洲的時候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白宫里的黑社會還是一個想要翻盤的受气包

《特朗普向世界强硬宣告:美国不会接受任何人说不》(纽约时报 2025-01-21)報道: 在就职演说中,特朗普总统使用了一种咄咄逼人的语气。 “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 特朗普总统用这九个字的誓言描述他计划如何让自己的第二任期与第一任期有所不同。如今,经历了始于政治流亡、终于不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