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1年1月8日星期五

谢选骏:辩证唯物主义是普列汉诺夫硬扣在马恩头上的


普列汉诺夫为何把辩证唯物主义硬扣在马恩头上?他的行为似乎在控诉马克思恩格斯——你们既然可以剽窃历史唯物主义,我为何不能硬扣辩证唯物主义?


网文《真的存在“辩证唯物主义”吗?》(知乎 已注销 2016-12-25)报道:


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经常说“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历史和社会领域的应用和推广。然而,马克思和恩格斯真的是如此看待两个唯物主义的关系吗?这种说法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概括还是纯粹无中生有的凭空杜撰?这种说法的提出者又是谁?两个唯物主义的关系又是经过怎样的过程被写进教科书的?更为值得商榷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真的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这种哲学体系吗?换句话说,“辩证唯物主义”真的存在吗?目前来看,如果不阐释清楚这些问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进步与发展会日益受到原有僵化框架的严重阻碍,也会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实践产生致命性的影响:由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独断论、机械论、二元论、经济决定论倾向,使得马克思主义无法吸收当代科学和哲学的优秀成果,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无法跟上实践发展的要求。


本文是《“辩证唯物主义”是怎么来的?》一文的续篇。


普列汉诺夫正式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概念,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第一次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他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部分,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的应用和推广。1897年,他在《论‘经济因素’》中谈到: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如我们刚才所看到的,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历史。无论是在自然界或是在历史方面,这种世界观“都是本质上辩证性的”。但因为辩证唯物主义涉及到历史,所以恩格斯有时将它叫作历史的。这个形容语不是说明唯物主义的特征,而只表明应用它去解释的那些领域之一。”(《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二卷,768页)他又在《评弗·吕根纳的一本书》中指出:“他(指吕根纳,笔者注)甚至还不完全了解历史唯物主义是怎么一回事。在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看法中,他没有摆脱许多庸人的成见。他说:‘马克思和恩格斯证明了唯心主义的错误,并且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根据这种世界观,我们现在把经济条件看作是法律观念和道德、宗教观念的基础’。但是怎么会这样呢?难道人们的世界观,即对整个世界体系的看法,就限于他们对‘经济条件’同法律制度和道德宗教观念的关系的看法吗?换句话说,难道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整个世界观吗?当然不是!它只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三卷,337页)


普列汉诺夫依据恩格斯的文本所建构的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系也深深影响了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认识。后来,列宁承袭普列汉诺夫关于两个唯物主义关系的看法: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就是唯物主义。……马克思加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而且把它贯彻到底,把它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1913年3月))


“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或者更确切地说,把唯物主义贯彻和推广运用于社会现象领域,消除了以往的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列宁:卡尔·马克思(节选)(1914年11月))

最后,现在我们熟知的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的表述由斯大林所提出: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世界观。其所以叫作辩证唯物主义,是因为它对自然界现象的看法,它研究自然界现象的方法,它认识这些现象的方法,是辩证的,而他对自然界现象的解释,它对自然界现象的了解,它的理论,是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生活,把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应用于社会生活现象,应用于研究社会,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三版,1页)

斯大林的说法成为苏联官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米丁所编写的哲学教科书中关于两个唯物主义的关系的权威表述,这种表述后来被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艾思奇沿用到新中国的第一本马哲教科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中。经过这样的过程,苏联哲学体系杜撰出的“两个唯物主义”的关系获得了我们的广泛性接受。


然而,两个唯物主义的关系的确如此吗?如果我们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的推广和运用的话,那么在时间顺序上,辩证唯物主义的出现必然要早于历史唯物主义。可是根据现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在19世纪50年代之前,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未曾对自然科学进行专门的研究。马克思对于自然科学兴味索然,只是后来为了创作《资本论》刻苦钻研过数学,然而这只是工具性地学习而已。恩格斯则是在19世纪50年代之后为了研究军事问题而广泛涉猎自然科学,而后来恩格斯萌生建构自然辩证法的想法,则是在1873年:当时恩格斯想写一本《反毕希纳论》(最后这个写作计划并没有完成),就为此做了一批札记。这些札记后来被看作是恩格斯未完成的《自然辩证法》创作计划的雏形。我们要注意,19世纪50年代(或者更准确的说是1848年)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是一个关键时期:我们通常把这个时期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公开问世的年代前后。那么,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依据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自然辩证法》等文本建构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就很可疑了。正如南京大学教授胡大平指出:“……这个年代直接表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形成几乎与自然科学无涉。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因为它说明:并非如通常解释的那样,以自然观为核心内容的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历史唯物主义仅表现为它在历史领域的运用,甚至相反,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辩证的自然观,仅仅是其在自然领域的运用!”(胡大平《回到恩格斯:文本、理论和解读政治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89页)


更值得商榷的是,作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唯物主义”真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正式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吗?马克思在其理论生涯中从未对创立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表露出任何兴趣,对于恩格斯关于《自然辩证法》的构思,也是毫不关心:恩格斯1873年5月30日在致马克思的信中阐述了他“关于自然科学的辩证思想”:“今天早晨躺在床上,我脑子里出现了下面这些关于自然科学的辩证思想。……由于你那里是自然科学的中心,所以你最有条件判断这里面哪些东西是正确的。……如果你们认为这些东西还有点意义,请不要对别人谈论,以免被某个卑鄙的英国人剽窃,对这些东西进行加工总还需要很多时间。”(马恩全集第三十三卷――恩格斯致马克思 1873年5月30日)对此,马克思在次日回信到:“亲爱的弗雷德:刚刚收到你的来信,使我非常高兴。但是,我没有时间对此进行认真思考,并和“权威们”[注:指卡·肖莱马和塞·穆尔。——编者注]商量,所以我不敢冒昧地发表自己的意见。”(马恩全集第三十三卷――恩格斯致马克思 1873年5月30日)之后马克思在信中便转移话题,谈论梯也尔辞职的事情。


而恩格斯呢,是他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吗?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往往认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创作计划表现出恩格斯对于创立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雄心。但是在恩格斯公开发表的,马克思亲自做序并将其誉为“可以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的文本中,他已经说明地很清楚了,恩格斯否定了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这一看法:


“……现代唯物主义都是本质上辩证的,而且不再需要任何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的哲学了。一旦对每一门科学都提出了要求,要它弄清它在事物以及关于事物的知识的总联系中的地位,关于总联系的任何特殊科学就是多余的了。于是,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还仍旧独立存在的,就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其他一切都归到关于自然和历史的实证科学中去了。”(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恩格斯认为唯物主义不需要任何“科学之上的哲学”、“关于总联系的特殊科学”,除了“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以外,自然世界的问题应该由实证科学去研究。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恩格斯也十分清楚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组成部分:“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破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已经变成了科学,现在的问题首先是对这门科学的一切细节和联系作进一步的探讨。”


如前所述,“辩证唯物主义”并非是如苏联体系所说是恩格斯创立的,苏联哲学体系所建构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更是没有位置的,根本不存在苏联教科书体系所说的“辩证唯物主义”这种东西。那么我们如何看待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创作计划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的位置呢?我认为胡大平教授的观点很好,我谨摘抄他的观点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对于“自然辩证法”计划的基本性质及其在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标准的解释是“‘自然辩证法’,即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恩格斯的著作《自然辩证法》一书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确立的重要标志。”(徐琳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三卷,北京出版社1991年版,第212页。转引自胡大平书,笔者注。)在今天,这个结论必须予以改变。因为,“自然辩证法”作为一个旨在为唯物主义历史观科学性提供更广泛论证的计划,是一个未完成的计划,以这样一个粗糙计划来创造出一个辩证法唯物主义体系或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不仅违背恩格斯的愿意从而压抑这项研究本身的意义,而且可能与目标相反,真正阻碍在今天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的发展。实际上,全部计划,焦点问题是辩证法而非自然。作为恩格斯叙述辩证法的载体,自然的含义不是实体性自然界,而是作为生成和消逝(即运动)规律体现者的自然界,套用恩格斯自己关于自然界的一个描述来说,即是“自然界不是存在着,而是生成着和消逝着。”(《回到恩格斯:文本、理论和解读政治学》,294页)

注:题图为约瑟夫·狄慈根(Joseph Dietzgen, 1828—1888)


本文撰写参考了:


爱真、程建康:《狄慈根第一次提出“辩证唯物主义”概念——兼与鲁丁同志商榷》,《中州学刊》1989年第五期

鲁丁:《关于“辩证唯物主义”概念的历史考察》,《中州学刊》1989年第一期


胡大平:《回到恩格斯:文本、理论和解读政治学》,江苏人民出版社


网民哀嚎:


华飔霖2016-12-21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是方法论而不是世界观。到现今,人们从马克思的文本中,依旧没有找到马克思对于唯物主义的全面的论述。甚至都没有找到什么是唯物主义的直接论述。但,马克思的确讲过他是唯物主义的。而这个唯物主义或许和你理解的不一样…


允冠百王2016-12-21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不符合科学,哪有什么科学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


ERI KRN2016-12-21

还是首赞。我觉得可以读一读A·施密特的那本书……


允冠百王2016-12-21

如此来看试图说对某项自然科学研究说其“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很可笑的行为咯?


赤酶烯酮回复知乎用户 (作者)2016-12-21

科学不涉及本体论。自然哲学学科并未完全解构。

本体论问题不能仅由历史唯物论回答。

马克思主义不等于经典文本。


顾威2016-12-21

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唯物主义历史观,也不是唯物主义在历史方面的运用,关于这一点是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关键,需要从存在论的高度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以及为何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新的唯物主义和之前的唯物主义有根本性的不同。


「已注销」2016-12-22

洛夫克拉夫特并没有把自己的小说称为“克苏鲁神话”,所以世界上是不存在克苏鲁神话的,对吧?后人把马克思的一整套哲学体系称为“辩证唯物主义”,那么历史唯物主义当然是这套体系的子集。你来回折腾这个,让我想起了“封建是封邦教土的意思,马克思原字也不是封建,所以中国没有封建时期”那群人。


「已注销」2016-12-22

要反对辩证唯物主义,把定义贴出来,一句一句哪句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应该怎么改,这叫思辨。搞个似是而非的考证出来,有什么意思?搞大新闻也要按照基本法啊。


回复「已注销」2016-12-22

因为从内容上分析,往往被污蔑为修正主义嘛。那我就先考据考据,到底是我正统还是教条主义正统,教条主义手里的教条到底是不是马恩原创嘛。教条主义见到见到理论创新就先扣帽子,唯我独革,唯马恩列斯毛是瞻,那咱就先从考据搞死教条主义!


谢选骏指出:上述网民还不明白,辩证唯物主义是普列汉诺夫捏造的!为何说是“捏造”而不说是“创造”呢?因为,如果“辩证唯物主义”是普列汉诺夫在说自己拿来的概念,可以说是“借用”,如果他要把这个张三的概念强加在李四头上,那就是“捏造”了。普列汉诺夫夫如此不诚实,说明他和列宁是一路货色,完全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家伙!


网文《“辩证唯物主义”是怎么来的?》(已注销 2016年12月21日)报道:


辩证唯物主义历来被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两大组成部分之一,是马克思主义者的自然观。然而,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或者说,是谁最先提出和使用的?可能你会想当然地说:既然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那么也必然是他们最先提出和使用的嘛。比如列宁就如此认为:“所有这些人都不会不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几十次地把自己的哲学观点叫作辩证唯物主义。”(《列宁全集》第十八卷,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一版序言)然而恐怕,我们并不能如此想当然地认为。在目前已经发现的马恩著作和文稿中,从未出现“辩证唯物主义”一词,他们在表述其无产阶级世界观时常用的是“实践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等词,而这些词汇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了。


在探讨“辩证唯物主义”概念提出的源流时,我们要注意分为两种情况讨论: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在语言学意义上的能指层面的提出。也就是说,这个概念的具体的表述形式的提出。第二,“辩证唯物主义”在传播学意义上的提出,传播学意义上的提出深刻影响了后来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建构路径和语用环境。“辩证唯物主义”在传播学意义上的提出更为重要,这种提出决定了我们所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首先讨论“辩证唯物主义”在在语言学意义上的能指层面的提出。能指层面上的第一个提出者是1 9世纪后半期德国社会民主主义运动中杰出的思想家、活动家和工人哲学家约瑟夫·狄慈根(Joseph Dietzgen,1828—1888)。1886年,狄慈根在《一个社会主义者在认识论领域者的漫游》这部重要哲学著作中首次使用了 “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在这本著作中,狄慈根依据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18世纪唯物主义哲学和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经过自己的深刻分析和研究提出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哲学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论断。狄慈根在具体论述中,以恩格斯关于“了解了以往的德国唯物主义的完全首足倒置,这就必然导致唯物主义,但是要注意并不是导致 18世纪的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语出《反杜林论》)的论述为理论依据,指出:


“因为唯心主义的首足倒置的最后的著名人物,特别是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等人的唯心主义的首足倒置的产物,完全是德国的,所以,这种首足倒置的产物,辩证唯物主义,也主要是德国的产物。”(《狄慈根哲学著作选集》,三联书店1978年版,241页)对自己的这一观点,狄慈根还进一步论证和说明,指出:因为旧唯物主义不理解这一事实,因为它不知道把物质和精神这两个概念看成具体事物的抽象图象,“……而因为这种无知,它就不可能克服形而上学,正因为这样恩格斯称这种不懂概念学的唯物主义为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而称社会民主主义的唯物主义为辩证的唯物主义,社会民主主义通过在它之先的德意志唯心主义获得了更好的教益。”(《狄慈根哲学著作选集》,255页)

不过,我们现在很清楚的是,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在目前我们所接受的苏联式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并没有传承狄慈根的思想。1913年,列宁在《纪念约瑟夫·狄慈根逝世二十五周年》中指出:“工人们要想成为有觉悟的工人,应该阅读约·狄慈根的著作,但一刻也不要忘记,他阐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并不总是正确的,只有从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才能学到哲学。”(《列宁全集》,第二十三卷)


在传播学意义上提出的第一人是最先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俄国的著名革命家、理论家格奥尔基·普列汉诺夫(Georgi Plekhanov,1856—1818)。1891年,他在文章《黑格尔逝世六十周年》中首次使用“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较之唯心主义更加阐明了这个真理,即人们创造历史是不自觉地的: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历史进程归根结底并不是人的意志所决定的,而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一卷,三联书店1962年版,495页)


在这之后,这一术语被他大量使用,为列宁等人所接受,遂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通用术语。


普列汉诺夫为什么使用“辩证唯物主义”来概括和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呢?他有自己的解释。1898年,他在著作《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指出:“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它是唯一能够正确说明马克思的哲学的术语。……‘经济唯物主义’这一名字是非常不恰当的。马克思从来没有自称为经济唯物主义者。”(《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一卷,768页)


网民哀嚎:


若羽2017-04-23

对了,西马三大祖师爷卢卡奇、柯尔施和葛兰西讨论过所谓辩证唯物主义提法,他们一般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说法,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基于实践范畴谈的,不能推演到自然界,当然卢卡奇好像提过一种方法论、认识论上的唯物辩证法。


Da Thirty2017-06-10

哲学这种破玩意在各自然科学不发达时候,和中医等一样,能解释一些东西从而忽悠人。能忽悠人被人能为政治提供各种服务。比如马哲忽悠人搞乌托邦实践。实践的结果无不造成人间惨剧,祸害人类。一句话,哲学和中医一样,在科学还不发达时候,能解释一些事情,但主要用来忽悠。和政治一结合就有宗教的味道了。祸害人间是经常的。


wangzeshi2018-01-19

辩证历史唯物主义是用批判为武器,以证据为依据,以时间历史为生命对大脑产物加以认识与实践。

王大兴2018-01-20

太初有道,道是世界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


雨打尘2018-04-19

辩证唯物主义就是诡辩,预设结论,然后再挖证据。事物都有两面性,多解释解释总能找到支持自己理论的客观证据。如果还找不到,就从历史孤证里面找,历史那么长,就算万分之一概率的事情也能找到细枝末节当证据。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这都是某些政治家妖言惑众的传家宝。


小美人朴实金鹏2019-08-06

万物生长靠太阳,还得与生长战斗[捂脸]


求理问道2019-11-24

政客不会系统地读书的,列宁就是最好的例子。


谢选骏指出:普列汉诺夫为何拿“辩证唯物主义”的屎盆子硬扣在马恩的头上?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个政客,政客需要简化复杂的思想。


网文《格奥尔基·瓦连京诺维奇·普列汉诺夫》报道:


格奥尔基·瓦连京诺维奇·普列汉诺夫(俄语:Георгий Валентинович Плеханов;格里历:1856年12月11日-1918年5月30日,合儒略历:1856年11月29日-1918年5月17日),俄国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是俄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运动的开创者之一,被称为“俄国马克思主义之父”,是列宁的导师,曾出版过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作序的《共产党宣言》。


生平

1856年11月29日生于坦波夫省的古达洛夫卡,1918年5月30日在芬兰的特里奥基逝世。他开始自己的革命生涯时,是一个革命民粹主义的信徒。他反对当时居支配地位的政治恐怖主义路线,是最早倾全力于城市工人工作的民粹派鼓动家之一。到1878年,他已公开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捍卫自己的下述观点:俄国公社的公社土地占有制是,并将继续是俄国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1882年,他所翻译并由马克思作序的《共产党宣言》出版,次年,他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反对民粹主义的长篇论文,并在日内瓦组建了劳动解放社。这个受普列汉诺夫才智支配的劳动解放社是19世纪晚期俄国马克思主义的领导中心。它的权威出版物有助于确立俄国马克思主义的正统观念,并对列宁1914年前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被恰当地誉为“俄国马克思主义之父”的普列汉诺夫,在他所撰写和编辑的书籍、小册子和杂志上,不仅对民粹主义作了广泛的批判,而且使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知识界取得支配地位,并概略地提出了支配1914年以前的运动的长期战略。由于认识到俄国多类型混杂的社会经济结构具有独特的和病态发展的特点,所以普列汉诺夫坚持革命必须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应当是进行反对沙皇制度和封建残余的民主革命。这一民主革命将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加速阶级分化,并为第二阶段,或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提供结社和出版自由的条件。这两种革命虽然目的截然不同,但在时间上却并不一定相隔很远。普列汉诺夫还断言,由于俄国资产阶级的特殊软弱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不得不领导这场民主革命,加之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在人数上相对较少,在思想意识上又很落后,因此,它的任务就特别艰巨复杂。因而,普列汉诺夫要求社会民主党的知识界发挥重要作用,使工人阶级具有组织性、觉悟性和凝聚力。他一贯坚持,没有“知识界这一革命疫苗”的坚定的能动作用,运动就不可能取得胜利。


作为一位具有创见和权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在广泛的和国际的范围内所赢得的声誉仅次于考茨基。他的《论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探讨了近代哲学和社会思想的整个发展,并特别强调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对马克思成熟思想的贡献,普列汉诺夫是把马克思成熟思想表述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一个人。他认为这种辩证的和唯物的方法阐明并统一了一切知识,他是把这种方法运用于政治学、经济学和哲学,而且也运用于语言学、美学和文艺评论的一位先驱者。由于他相信以辩证方式加以运用的经济决定论是一种完美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的整个使命所必需的,因而强烈反对任何用输入其它哲学要素来“改良”马克思主义的企图。因此,他是使马克思主义“一元论”不受伯恩斯坦及其支持者的折衷主义影响的主要捍卫者。


从1905年开始,普列汉诺夫作为俄罗斯社会民主工党的政治领导者的地位迅速下降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他对1905年俄国革命持犹豫态度。于是他愈益献身于历史和哲学的研究。他在1914年成了毫无保留的“护国主义者”(即战争的支持者)。他在流亡35年后于1917年3月返回俄国。在其余生中,他坚决反对他认为是无原则的布尔什维克的活动,并痛心地认为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为时过早并有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尽管如此,列宁仍极高地评价他的著作,认为它们是战斗唯物主义的,而且这些著作已成为共产国际和苏联几代积极分子的主要读物。


所谓“政治遗嘱”

1999年11月30日,俄罗斯《独立报》发表了普列汉诺夫的所谓“政治遗嘱”, 在俄罗斯立即引起很大反响。围绕“遗嘱”的真伪问题,俄学者展开了热烈讨论。据称,“遗嘱”是物理数学博士、副教授,当时在非洲博茨瓦纳大学任教的俄侨尼·尼热戈罗多夫交给俄罗斯《独立报》的。他是从格·瓦·巴雷舍夫那里得到的这一“遗嘱”。巴雷舍夫自称是普列汉诺夫姐姐柳博娃·瓦连廷诺夫娜的远房亲戚。普列汉诺夫博物馆馆长塔·菲利莫诺娃认为“政治遗嘱”系伪造。普列汉诺夫的遗孀罗·马·普列汉诺娃的档案也保存在普列汉诺夫博物馆,在她的档案中对此只字未提。普列汉诺夫的亲戚们对“遗嘱”也一无所知。普列汉诺夫的遗产继承人,也就是他的妻子及两个女儿都从未谈起过这件事。菲利莫诺娃在她的《我们同时代人编造的文献》一文中谈到普列汉诺夫确实有个“遗嘱”,但决不是《独立报》上发表的所谓“政治遗嘱”。


《独立报》的文章称,普列汉诺夫于1918年4月重病时以半个多月时间口授,由列夫.捷依奇记下,全文约2.8万字。普列汉诺夫将遗嘱放在巴黎银行保险箱禁止观看,并嘱咐当布尔什维克不再掌权的时候才可以公布。“遗嘱”中写到:


“马克思所理解的无产阶级专政无论现在还是未来,永远不能实现。”随生产力发展,知识分子队伍将比无产阶级增加得更快,在生产力中的作用跃居首位,在电气时代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将会过时。

布尔什维克的无产阶级专政将迅速演变成一党专政,再变为领袖专政;维持领袖权力的方式,会从“阶级恐怖”到“全国恐怖”。布尔什维克不能给人民以民主和自由,因为他们一实施民主和自由,马上就会丧失政权。

布党将会依序遭遇四大危机:饥荒危机、崩溃危机、社会经济危机、意识形态危机,政权土崩瓦解,这过程可能持续数十年,但谁也无法改变这结局。

20世纪是伟大发现的世纪,启蒙和急剧人道化的世纪,将推翻和谴责布尔什维主义。到那时布尔什维克的社会主义将像纸牌搭的小房子那样坍塌。

国家的伟大,不在于其领土、历史,而是民主传统、公民生活水平。只要公民还承受贫穷,只要没有民主,国家就难保不发生动荡,直至崩溃。

2000年3月4日,《独立报》刊登了哲学博士叶列娜·彼得连科等人合写的文章《真有这个“遗嘱”吗?》文章对是否存在这个遗嘱提出质疑,并认为该遗嘱是当代人编造的。他们认为,该“遗嘱”的内容存在以下问题:


“遗嘱”中到处充斥着绝非普列汉诺夫式的谈论当前迫切问题的语句和当代报刊上的套话。


《关于列宁及其他一目失明的领导人》这一部分,使人明显感到受了列宁《给代表大会的信》的影响。

说普列汉诺夫在临终前“恍然大悟”,从一个有着40多年革命生涯的人变成了彻底的进化论者,这是当今社会学家的观点。

普列汉诺夫那个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对未来从不作带有任何具体时间的预测。


著作

《我们的分歧》Our differences 中的“劳动社的社会民主主义纲领”(1885)

《论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nist View of History (1894)

《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1899~1900)

《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Fundamental Problems of Marxism(1908),1969年英文版。

《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On the Question of the Individual's Role in History (1898)

参考文献

 潘世伟,徐党哉主编.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年鉴 2013.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02: 415. ISBN 978-7-208-12024-2.

 欧阳向英. 普列汉诺夫“政治遗嘱”真伪辨.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3, (07).

 普列漢諾夫的《政治遺囑》.

 靳树鹏. 我看普列漢諾夫的政治遺囑 (PDF). 《二十一世纪》17期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2003-08-30.

 翟民刚. 俄学者彼得连科等认为普列汉诺夫的“政治遗嘱”是编造的. 国外理论动态. 2000, (06).

书目

A.阿舍尔:《巴维尔·阿克雪里罗德和孟什维主义的发展》,1972年英文版。

S.H.巴伦:《普列汉诺夫:俄国马克思主义之父》,1963年英文版。

同上作者:《介于马克思和列宁之间的格奥尔基·普列汉诺夫》,1962年英文版。

L.H.海姆森:《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起源》,1955年英文版。


谢选骏指出:不论普列汉诺夫遗嘱真伪,他捏造辩证唯物主义的行径,却有效地愚弄了比他更加不学无术的列宁一伙,从而给布尔什维克主义灌注了先天的劣质奶粉,终于在七八十年以后导致了苏联帝国这个豆腐渣工程的在第一个历史周期(据我所知一般是七八十年)的总崩溃。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共產黨不想放下屠刀——比阿薩德還要着急!

《叙利亚危在旦夕,为何西方又要考虑保卫阿萨德》(漂移 2024-12-07)報道: 12月5日,在无数叙利亚老铁喜迎叛军进城的视频流出后,叙利亚政府军不得不承认哈马(叙第四大城市)失守。这意味着,大马士革最后防线仅剩霍姆斯,阿萨德政权已危在旦夕……难道,2011年叙利亚战争失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