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1年8月29日星期日

谢选骏全集第162卷: 无垠宇宙

 无垠宇宙

Boundless Universe


《宇宙朝圣》第二卷

"Cosmic Pilgrimage" Volume Two



2021年7月第一版

July 2021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162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162

(另起一页)


内容提要

宇宙像一个万花筒,随着人类的观测能力而不断延伸……


Synopsis

The universe is like a kaleidoscope, continuously extending with the observation ability of human beings... 


(另起一页)

目录


导论1、“星际文明”是为了保存最后的人种

导论2、光线弯曲是一种视觉错误

导论3、国际空间站是个贼窝

导论4、人类不仅需要共通的语言

导论5、太空垃圾迟早会砸扁人类的脑袋

导论6、太空领域的新冷战促成登陆火星的计划

导论7、太空移民可能耗尽地球资源

导论8、宇航员就是实验鼠

导论9、主动接触比被动接触好

导论10、庄子是银河年的鼠目寸光


001、宇宙起源

002、宇宙简史——行星的形成

003、嬰宇宙

004、平行宇宙

005、多重宇宙

006、宇宙中的天体究竟是从何而来?

007、宇宙火环!天文学家发现110亿光年外罕见环形星系

008、宇宙万物的诞生,都要感谢这个未解之谜

009、破解宇宙历史悬疑 密码就在天外飞来的宝石里

010、你一定误解了大爆炸,这是5个常见误区

011、射电望远镜

012、射电天文学

013、哈勃深场 

014、太空

015、引力波天文学

016、宇宙奥秘知多少:一组数字让你脑洞大开

017、“棉花糖”世界!一颗奇怪系外行星被发现,它叫WASP-107B

018、“中国天眼”发现 212颗暗弱脉冲星,挑战通用银河系电子密度模型

019、2万亿,科学家确定宇宙中星系数量,却发现另一绝望真相

020、3亿光年外出现2亿光年巨大空洞,如有智慧生命或被禁锢至灭绝!

021、39个古老大质量暗黑星系颠覆现有宇宙模型

022、A1689-zD1

023、BX442

024、ESO 146-5

025、Gliese 876 d

026、HD 85512 b

027、室女座70b

028、IC 1101宇宙中最大的星系,看到最后你就知道它到底有多大了!

029、IC1101星系:目前人类已知的最大星系,是银河系直径的二十多倍

030、IC1101真的是宇宙最大星系吗? 

031、SN 1987A

032、比较行星学

033、比最远还远的星图:哈勃超深空场!

034、不可思议!光也可以被完整移动,这让科学家很兴奋

035、4种关于宇宙的理论,我听过一种,结果还几乎被推翻

036、11个科学发现塑造了我们现在的宇宙观

037、60亿颗类地行星在银河系

038、NAOJ发布银河系新地图:地球跟人马座A的距离比想象中更近

039、残酷的宇宙,这颗恒星正在吞噬它周围的天体,看着就让人揪心

040、超级地球

041、超巨星周围环绕明亮彩虹涡流气体星云

042、传说中的白洞在哪里?宇宙中能找到吗?是上百亿光年外的类星体? 

043、大型望远镜揭示宇宙最冷之处

044、道破3000多个星系秘密

045、德国数学家证明了4维空间存在

046、地面上的望远镜,比太空里的哈勃还强?

047、多重宇宙可能存在的10个理由

048、俄成功发射天体物理观测卫星 可拍银河系外图

049、关于宇宙的4个神秘现象,人类至今都没有“解开”

050、哈勃镜头下的宇宙星云图像

051、哈勃望远镜发现迄今最古老螺旋星系

052、赫歇尔望远镜首次捕获银河最年幼恒星图像

053、恒星的一生,何等壮丽?科学家将宇宙最大恒星的故事讲给你

054、哈勃空间望远镜

055、近代科学家对于“宇宙岛”的争论被哈勃画上了句号

056、距离地球最近的星团正在解体

057、哈勃太空望远镜30周岁纪念——给自己的生日礼物

058、哈勃太空望远镜的5大重要发现,哈勃升空前的天文观测有多难

059、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宇宙深场图片,带你看看宇宙有多么浩渺

060、绝美宇宙!哈勃望远镜为梅西耶天体拍出12幅新图 

061、科学家:每2600万年地球生命周期性灭绝,现还有1500万年

062、科学家发现,6000多年前的“飞行器”,或能随意穿梭宇宙太空

063、科学家发现24颗超宜居行星,比地球更适合生命生存

064、科学家发现120亿年前“宇宙网” 数十亿矮星系现踪

065、天文学家发现罕见旋涡星系 形成于100多亿年前

066、科学家发现寻找宜居系外行星的新方法

067、科学家发现已知最古老星系 距今135亿年

068、科学家理论认为暗能量是宇宙加速膨胀的幕后黑手

069、科学家亲眼目睹降维“打击”,惊叹物理之奇妙!

070、科学家首次发现“超级地球”大气中有水或能支持生命

071、科学家提出宇宙可能在“大爆炸”中灭亡

072、科学家在120光年外发现两颗新系外行星:其中还有一颗超级地球

073、科学家在遥远恒星系统中,发现奇怪有机分子

074、科学解读:宇宙到底有多大?

075、科学界关于宇宙诞生的三种假说

076、美国宇宙模型震惊科学界宇宙有限形如足球 

077、美射电望远镜拍到宇宙星系壮观“超级火山”

078、欧洲南方天文台拍摄美丽“室女座之眼”星系

079、欧洲新射电望远镜首次拍到遥远星系清晰照片

080、人类将视野拓展到越来越远的宇宙深处,探索距离已达360亿光年

081、人类首次发现银河系内超高能宇宙射线

082、人类眼前的宇宙都是假的?

083、人类已知的宇宙有多大,只能说心有多大,宇宙就有多大

084、如果两个宇宙高级文明在太空中打战,人类如何才能观察到?

085、如何理解平行宇宙/平行世界?

086、三裂星云区域天体碰撞演绎“暴力美学”

087、谁在操控着整个宇宙的命运?

088、神秘的宇宙之谜

089、生活在银河系中的最佳时间和地点找到了…

090、实验揭示宇宙大爆炸发生的可能机制

091、世界上有另一个你?平行宇宙不否认这种可能

092、适宜居住的行星

093、首次观测到神秘宇宙网

094、首颗系外行星的发现故事:“飞马座 51”摆动立大功

095、斯蒂芬森体积是太阳的100亿倍,可容纳1亿个地球,却存在重大弊端

096、天上有哈勃,地上有FAST 天文望远镜究竟能“看”多远?

097、天文学家用这9个方法,测量宇宙有多大

098、天文学家怎么知道河外星系真的存在呢?

099、外媒:科学家发现新宇宙之谜“巨婴行星” 

100、为什么说:至少需要四种恒星?

101、为什么我们生活在一个多重宇宙中?

102、未来的智慧文明可能会“错过”宇宙大爆炸

103、我们的宇宙存在,是因为有无数个宇宙存在?

104、我们能看到最遥远的恒星有多古老?

105、我们生活在不对称的宇宙中?

106、我们生活在高维宇宙的一张膜上

107、新發現31光年外超級地球 可能適於孕育生命

108、新型超新星获证实 解开上千年的恒星之谜

109、旋涡星云是银河系内天体还是银河系外的“宇宙岛”

110、一张 “宇宙深场” 照片,延伸了人类的想象!

111、异常美丽:哈勃望远镜捕捉到一个正在消亡的星系

112、银河系发现一颗地球大小的流氓行星

113、有哪些奇异有趣的系外行星?

114、又见“地球2.0”,“宜居”到底是什么?

115、又一发现!这颗太阳系外行星比地球大50%,质量为地球的三倍!

116、宇宙暗物质分布图出炉 揭星系间存无形桥梁

117、宇宙大爆炸并不是你所认为的“砰”的一声

118、宇宙大爆炸证据消失 暗能量加速宇宙膨胀

119、宇宙大爆炸之前发生了什么?

120、宇宙诞生于180亿年前的大爆炸,哪此前是什么呢?

121、宇宙到底有多不真实!一文让你怀疑人生

122、宇宙的尽头在哪儿?

123、“宇宙尽头”的星系A1689—ZD1,人类还会在观测到更远的星系吗?

124、宇宙年龄多大?有的星系“静悄悄”?答案可能是……

125、宇宙膨胀,我们会跟着一起膨胀

126、宇宙如何度过了138亿年?它经历了什么时期?这些都有答案

127、宇宙是不是无限的?

128、宇宙是否处于伪真空状态?

129、宇宙首个星系诞生于大爆炸之后2亿年

130、宇宙外面是什么样子的?

131、宇宙网

132、宇宙网究竟有多“黑暗”?

133、宇宙为什么要限制光速,限制光速背后到底有什么的玄机?

134、宇宙物质汇总:星系,恒星,暗物质,重子物质,暗能量

135、宇宙有道理:宇宙的星球大都在转个不停,但这几个星球很特别

136、宇宙之大无奇不有!在早期宇宙中,有我们银河系的“双胞胎”

137、宇宙之大无奇不有,新“恒星之王”粉墨登场,碾压群雄

138、宇宙之外的恐怖世界,盘点宇宙十大迷人星系

139、宇宙之网——我们所处在这张“宇宙之网”之上

140、宇宙中的灯塔——脉冲星

141、生命起源又有了新发现!哈勃望远镜在宇宙中,发现了重要线索

142、宇宙中类地行星可能很常见

143、宇宙中奇怪的海洋世界——甲烷、焦油和熔岩海洋

144、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碳基生物?

145、宇宙中有多少个“地球”?

146、宇宙中有多少星系?大吃一惊

147、宇宙中最大结构在自转!“宇宙网”每小时转36万公里

148、宇宙中最明亮的爆炸,超超新星能量达超新星的100倍!

149、宇宙中最奇特的15个星系

150、宇宙最大天体?这个新发现的巨大星系团质量为1000万亿个太阳

151、宇宙最诡异十八个天体合集 索伦之眼注视宇宙

152、远古星系内,恒星或经历了“生死时速”

153、在宇宙最大系统中,发现热气体晃动,前所未见!

154、早期宇宙中庞大发光气泡 是中心星系所驱动

155、这不是好消息!4.2光年外疑似出现地外文明,朝着地球方向前进

156、这个星系诞生在宇宙大爆炸的4亿年后,质量约10亿个太阳

157、这群年轻恒星不到100万岁,而且位于1167光年的相似距离上!

158、重大突破!宇宙大爆炸溯源:第一微秒发生什么

159、壮观!数百个星系全景令人叹为观止

160、最新发现宇宙奥秘:宇宙大爆炸证据或消失

(另起一单页)

无垠宇宙

Boundless Universe


《宇宙朝圣》第二卷

Cosmic Pilgrimage Volume Two



【导论1、“星际文明”是为了保存最后的人种】


(一)

《为什么说人类不能跨入星际文明就没有未来?》(salong365)报道:

许多学者认为,如果人类不能跳出地球,不管是殖民火星,还是移民到比邻星,还是其它开普勒系类地星,只要能够成为星际文明,能在另一个星球发展独立的文明体系。那么,不管地球发生任何变故,就能保留人类的火种延续,而不会因为各种原因造成人类的灭绝。否则一旦地球受到打击,就有可能断绝人类文明的传承,而下一次地球文明的兴起,可能就不关人类的事了,也许几百万年几千万年后会变成猫星文明,猿类文明等类似的另一种地球文明,就如假设6000万年前如果恐龙不灭绝,也许现在的地球文明就是一个恐龙世界文明了。现今各种末日论中,存在着几种灭世观点。(当然,这是指人类文明的灭世。因为不管人类怎么灭绝,地球总会进化出各种物种。)

1是陨石灭绝说。具体可以参照6000万年前的恐龙世界灭绝,当地球天降陨石达到一定大小时,不管是掉落陆地还是海洋,其产生的地震,海啸,火海,以及随后发生的大气环境变化就足以灭绝陆地上大部份动植物,而人类这种生物更是首当其冲。

2是战争说。当自从有人类起,人类世界就不停的发生战争,从原始的弓箭到现代的枪弹,以及未来可能产生的核战,人类的战争规模及破坏性越来越大,而总有一天,当资源消耗将尽时,大规模的战争将无法避免,也许到时核战的规模将彻底断送人类文明,而使人类文明终结。

3是病毒说。也许是人为制造的,也许外来陨石携带的,或是病毒进化而来的。当人类技术无法解决时,人类灭绝就成了一件无法抵抗的事情。

4是外星入侵说。这种可能性相对来说更低些,因为只要不是遇到变态的文明,一般人类还可苟活着,最多是灭绝大部份或是成为殖民奴隶。而不太可能全部灭绝,但文明也不复存在。

5是资源耗尽说。人类文明要发展,就离不开能源,而地球能源目前不可再生资源中,不管是石油还是核能,如果技术不能进步,当所有能源资源都消耗完后,却又无法发展新的能源,如可控核聚变能源时,仅依靠太阳能,人类文明将无法把人类殖民到其它星球,那么人类在地球上只能倒退发展,将有可能不断产生战争,直到一步步退到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甚至倒退到原始社会。虽然人类仍在,但人类文明也就不再存在。

6是科学技术瓶颈说。我们无法知道如果要走出地球,未来需要怎样的技术,也不知这种技术人的大脑能不能发现和理解,如果不能发展改造火星的技术,我们不能移民火星,如果无法解决航行以光年计的行程所需要的生态技术,冬眠等长时间航行所需要的技术,我们甚至无法到达最近4.22光年远的比邻星。那么我们将困在地球,直到所有的资源耗尽,直到人类文明的终结。

所以,如果人类不能在危机来临的时间内向其它星球移民,寻找更多的资源时,一旦地球遇到不可控的灾难,人类文明将遭受灭顶之灾,人类文明将难以为续,而这样的事情也许就发生在未来几年,也许几千年或是几万年后,但只要地球人类文明一天不能够跨入星际文明,就终有一天会面临种种绝境。 

(二)

《人类在火星上的房子将会是什么样子?》(王作家)报道:

虽然人类移民火星的计划还遥遥无期,但已经有家具厂商为地球之外的居住环境操心了。

最近宜家在位于犹他州的火星沙漠研究中心(MDRS),重新设计了一个模拟火星环境生活舱,探索在这种不太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里,如何通过设计来改变人们的居住体验。

宜家改造的这个模拟火星生活舱,是一个高约 8 米的圆柱体,由上下两层甲板组成,下层甲板中有设有共享实验室和操作车间,上层甲板则有个小厨房,以及六个包含双层床的睡房。

六名研究人员在这个狭小的生活空间内居住了数周到数月不等的时间,来研究如何更好地在另一个星球生活,他们在温室中种植作物,并在实验室中研究土壤样本,看上去就像是电影《火星救援》中的场景。

而宜家的任务,就是通过设计让火星环境的中居住空间看起来「更像家」。据这个生活舱的设计师 Christina Levenborn 介绍,居住舒适的一大因素让保障居住者的隐私,营造空间感,即便是面积不大的居住环境也是如此。

Levenborn 通过改变家具设计来解决这个问题,宜家在操作车间安装了 BROR 巴拉搁架单元来放置各种工具,而在实验室中尽可能采用多用途的家具,比如书桌和凳子可以同时满足研究人员坐着办公或者站立式办公的需求。

其中六个卧室可以说是最大的挑战,因为分配给这六间房的空间实在很小,但这确实是这个生活舱里研究人员唯一可以独处的空间,宜家设计师为房间配备了悬挂式的收纳袋和 USB 充电插口,并通过暖黄台灯让整个房间看起来更加温馨。

虽然这个生活舱为了地球以外的环境而设计,但宜家希望将这些设计经验改善地球上的居住体验,尤其是居住在空间较小的公寓和宿舍,这些设计理念可以帮助消费者改造小户型的房子。

其实火星沙漠研究中心(MDRS)这个项目最早是由 NASA 和瑞典隆德大学的工业设计学院合作推出的,宜家后来加入,还在 2017 年派出了一组设计团队在模拟火星的环境中居住了 7 天。

宜家设计师在体验中记录下自己的想法,为 NASA 的火星居住计划提出设计建议,建筑师 Constance Adams 指出「太空中每一件东西都应该具备多种功能」,否则成本将难以承担。

设计师 John Karlsson 认为太空设计和宜家北欧的设计风格十分契合,「因为那是挖掘少数物品的功能性,当你制造工业化产品时,必须要追求效率,无论是生产过程还是使用过程。」

不过没有人知道宜家家具在火星上是什么样子,毕竟连火星是否适合人类居住也在存在争议,但在房价高企、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今天,通过设计来让人们的幸福感尽量不受空间大小限制,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三)

《贵州“天眼”有了新的使命,为人类寻找第二家园》(知乎用户)报道:

美丽的贵州,风景宜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地貌,注定未来有许多奇迹会在此发现。盛名全球最大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坐落在贵州平塘县的山坳坳,建成于2016年9月,便成为全人类探索和认识宇宙的一只“天眼”。犹如一名严阵以待的战神,默默的潜伏在深山中,并密切窥听天上的一举一动。

近年来,外界对天眼的评价,似乎有些失落。主要因为它还没有全面正式工作,处于调试阶段,功能没有全面爆发。在中科院与全球十多个国家天文科学团队联合工作下,历经3年的周密计划调试,已取得了一系列非凡的探测效果。并决定,将于2019年9月正式启航,洞察宇宙深处的秘密。

在此之前,探测太阳系外的行星任务,主要由美国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担任。由于,开普勒早期的规划与设计,它只能寻找500光年外的行星。一旦发现可宜居的星球,依靠目前还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所掌握的飞船推进动力系统,也抵达不了。为了弥补开普勒的短板,全球天文学家决定在“天眼”正式投用后,将赋予它一个新的使命,为人类寻找第二家园,探寻100光年以内的宜居行星。

新的使命,意味着人类新的出发点。那么,在浩瀚的宇宙中,是否有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还很多,如何挑选很有讲究。宇宙内,含藏着不计其数类似于太阳恒星系统。而确定行星是否适合生命的繁殖,核心是需要观测她是否拥有磁场。地球之所以被生命选中繁衍生息,主要是因为她拥有强大的磁场保护,可以让生物免受宇宙内各种辐射。除此外,水、适宜的温度和大气层也是探测重点。

在太阳系内,就有六颗行星具有尺度磁场,除了地球外,另外五颗分别是: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她们都能够在电子与磁层相互作用下拥有强射电源。因此,射电望远镜的诞生,就是为了研究具有磁场,并能够产生射电辐射的星球。这样,就能够在茫茫宇宙中筛选,找到人类可以赖以生存有保障的第二家园。

众所周知,随着发展与变化,促使地球生态持续恶化,资源枯竭。以此平台为生存的生命,在未来将会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延续人类文明的火种,星际移民或将是唯一的选择。

(四)

《移居火星这件事儿,又多了五种可能》(TOPYS)报道:

最近,NASA公布了他们自2014年启动的3D打印火星栖息地大赛的获奖方案,让人类移居火星这件事儿又多出了几种更可行方案。

之所以说“更可行”,是因为这次评选的,可不仅是天马行空的理念,而是来真的。

建筑效果图、材料技术、结构部件等都是此次比赛的考核因素,而且NASA要求参赛选手必须使用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软件绘制方案。这一建筑工程领域的全新工具的应用,意味着所有方案从建筑结构到内部机电设备搭建等,都必须符合实际建设要求。

来看看NASA帮你们的曾曾曾孙挑选的五个最佳方案吧。

(本次获选的五个方案,分走了10万美元奖金)

第一名:Zopherus

奖金:$20,957.95

Zopherus是本次拿走最多奖金的方案,以蜜蜂筑巢、蜘蛛织网为灵感。

一台形似蜘蛛的大型打印机,会在着陆火星后寻找一块最适宜建造的场地,而后在其内部完成整个小建筑的打印。当完成一所小房间后,它只要“起身”,向旁边挪几步,就可打印另一所房子。

体内正“孕育”着一座小房子的打印机

由于所有房间的打印都是在机器内部完成,让整个建造过程可以不受火星外部环境影响。另外,这一方案让所有活动空间如蜂巢一样,互相联通,是所有获奖方案中唯一将每个单独打印出的建筑串联起来的方案。

大概,考虑到在这样陌生的外太空,人类会更渴望聚居吧。

第二名:AI. SpaceFactory

奖金:$20,957.24

AI SpaceFactory的创作团队花了很大篇幅强调,从结构、用料、内部空间分配各方面来看,上窄下宽的圆柱体是最合适的建筑形体。

各层分工明确,互不干扰

另外,这一方案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内外“双层蛋壳”的设计,来应对火星上的极端天气带来的压力和结构应力问题。

第三名:Kahn-Yates

奖金:$20,622.74

Kahn-Yates的外壳设计很具有特点。他们也为栖息地设计了多层外壳,最外层光滑的表面可应对火星上的风沙,而里层通过一些镂空,让更多光线能进入内部。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设计,Kahn-Yates表示,他们的方案非常适合种植。而且,透过这些空洞,还能看到外面是否有危险靠近。

第四名:SEArch+/Apis Cor

奖金:$19,580.97

如果说Kahn-Yates的设计是为了让更多光线进来,那SEArch+/Apis Cor则在想“要有光,但不要有辐射”。

通过各种精心测算(此处省略具体测算方法),他们选择用一个造型酷似悉尼歌剧院的外壳,包裹核心活动空间,让居住期内的人可以在享受自然光的同时,免受各种辐射危害。

第五名:Northwestern University of Evanston

奖金:$17,881.10

第五个方案是个十分简单的建造方案,通过他们设计的可膨胀舱体,让3D打印机能轻松打印出一个简易的居住舱。

不过,这一方案的明显缺点,就是AI. SpaceFactory团队想回避的:半球体的建筑造型,因为这种形态会造成很多内部空间浪费。

上述五个获奖团队还没有真正结束他们的火星建造之旅。

在NASA这次比赛中,要赢取后续的200万美元奖金,获选团队要将他们的方案以1:3的比例,通过3D打印方式,实际建造出来。

因为,NASA在大赛介绍中说到,此次比赛不仅是为了在火星建造栖息地,更是为了推进建筑技术发展,以寻找在地球或其他地方建造可持续住房的更多方案。

所以,知道这次比赛为什么这么认真了吧。

发布于 2018-08-06

(五)

《重返月球,这是人类星际移民计划前奏》(极客公园)报道:

即使人类的火星梦再美好,跨出去的第一步可能依旧要踩在月球上。

虽然无论是马斯克还是登月英雄巴兹·奥尔德林都已经表示上月球已经没有意义了,人们宇宙探索的下一步应该是火星。但事实上,人类最早的地外星体基地依旧会选择在月球。至少你我有生之年,看见人类在月球短暂生活这件事距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近了。

「纯天然」的探测基地

谁也没想到,其实月球上原本就存在着「完美」的探测基地。

就在几天前,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 (JAXA) 刚刚宣布,日本探月卫星「辉夜」(又称「月亮女神」) 的观测数据显示,月球的地下存在全长约 50 公里的巨大坑洞。据分析,可能是因为过去的大规模火山活动而形成。月球地下存在如此巨大坑洞,这给了人类探索月球一种前所未有的思路——利用坑洞作为探测基地。

坑洞所在的位置是月球表面「马利厄斯丘陵」的地下。从卫星拍摄的图像中可以看到直径和深度约 50 米的竖坑,遂使用电波进一步调查了地下结构。而结果发现,距离竖坑 3 公里远的地方有长约 50 公里的细长坑洞。虽然不清楚是否全部相连,但没有发现崩塌的痕迹,甚至还可能有水的存在。

其实,人类想要殖民月球已经是由来已久的想法,虽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这次的发现或许能让这种未来提前几十年到来。

目前的人类想要在裸露的宇宙环境中生存,依旧面临着诸多困难,唯一的可行办法就是在月球表面搭建全封闭的遮蔽场所,而就目前的技术而言,这种计划所需要的时间、成本、面对的复杂状况都是非常巨大的。选址、建筑器材的研发、建筑器材的一趟趟运输和搭建,期间还要担心诸如巨大的温度波动、以及来自太空的各种辐射等等。

而如果尝试让宇航员们在相对恒温的月球坑或熔岩管道中生活,这将可以有效的避开上述那些麻烦,非常轻松的建立一个探索基地。发现月球坑洞的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 JAXA 的研究人员,就提出了这样一个潜在可行的解决方案,充分利用月面上自然产生的空心熔岩管道作为临时避难所。这些天然管道的体型很巨大,宽度有百米、甚至延伸至一英里远。只需给它加上一个厚厚的盖子,就可以让「月球人」避免月面上大量辐射带来的冲击、同时避免小陨石等微小的撞击。一个「加了盖」的天然庇护所,有助保持温度的恒定且避开宇宙辐射。这让还没开始月球栖息地规划的 NASA,都对此兴趣浓厚。

不过在这些科学教和研究者们开始行动之前,美国的两家私企可能就会让自己的生意现在月球上开张……

月球轨道上的酒店

就在日本宣布发现月球大坑洞的同一天,坐落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 Bigelow Aerospace(毕格罗航空公司)就宣布了一项脑洞大开的决定——他们决定在月球上空的轨道开一家酒店,旨在为宇航员和太空旅行者提供住宿。

毕格罗航空公司宣布将和联合发射联盟公司合作,在 2022 年年底前把一个充气式太空栖息舱安置到月球轨道上,充当「月球航空站」。在这份声明中两家公司计划向月球轨道发射 B330 太空栖息舱,这将能够支持美国重返月球的计划,其实也是对最终送人上火星等其他任务的一个有力补充。

按计划,联合发射联盟将利用其正在研制中的新一代火箭「火神」把 B330 太空栖息舱发送至近地轨道,测试它能否在太空正常工作。在此期间,联合发射联盟再发射两次「火神」火箭,每次携带 35 吨低温燃料,其中一枚火箭的第二级将为另一枚火箭的第二级加「油」。加满「油」的火箭第二级将与通过测试的 B330 对接,通过多次操作把它送至月球轨道。

这种月球酒店和国际空间站有所不同的是,这种 B330 太空栖息舱每个都有国际空间站的三分之一大,足够容纳六个人在里面生活。它的内部空间能达到 330 立方米,安装有太阳能电池和热辐射片、半私人床位、一个零重力厕所、4 个窗户和两套控制推进系统。不过它是通过充气的方式让其膨胀,可以一次成型并开始运作。

按照目前的设想,这座「月球酒店」的配置以及几乎可以算作一艘完整的太空飞行器了,一旦这座特殊的「酒店」真的在绕月轨道上开始运行,可以围绕它开展很多的月球项目,这其中自然就包括了月球探测基地的建设、月球资源开发等等的未来幻想。

在去年这家毕格罗航空公司其实就曾把一个充气式试验性太空舱发送到国际空间站并与其对接,通过这种方式来测试充气式太空舱的可行性。先前发射的重启太空舱由「毕格罗扩展式活动模块」(BEAM)组成,发射上天之后,需要宇航员花费大约 7 个小时来帮助它完成充气。对接成功以来,空间站的宇航员每年都会进入舱内空间做一些简单的例行试验,例如:收集空气样品、监测阻挡辐射的有效性等,以此来验证毕格罗公司的充气太空舱的安全性。而 NASA 表示,迄今为止,Bigelow 用于制造 BEAM 的柔性充气模块证明,它们与目前在太空中执行任务的刚性金属材料效果是一样好的。

所以,原计划要在国际空间站待上两年的 BEAM,最近美国航天局表示正考虑延长其停留时间。

其实这种充气式太空舱的优势很明显,体积小、重量轻、可扩展,造价便宜、发射成本……这些都是让 BEAM 能够成为未来宇宙探索中建立空间站全新方式的重要因素。

而再想想,2022 年其实距离我们不过也只剩下 5 年时间了,也就是说,5 年之后,人类就在月球轨道上开一家酒店了。

月球是「移民火星」的最佳演练场

月球肯定是人类太空殖民计划的第一站,但也必然只是一个开始。

最近几年人类又重新燃起了对太空和宇宙的想往,也是自从俄美冷战之后人类重新开始将大量的资源和金钱投入到太空探索中,可以算是人类的第二次「大航天时代」了。美国副总统 Mike Pence 日前就称「要把美国太空计划的重点重新调整到人类的探索与发现上,美国将重返月球,为未来前往火星奠定基础。」

这波浪潮中,冲在最前面的无疑就是「硅谷钢铁侠」马斯克,他曾无数次向公众展示过自己殖民火星的伟大计划,更是将在火星上构建城市,把火星表面「地球化」等看来遥遥无期的事都提上了日程。

但在所有的设想和航天计划中,无论是加速还是运送、甚至构建城市,月球都无疑是人类最近也最优的演练场地。

当我们真的以及可以在月球上开酒店时,或许距离人类开始成为一个多星球物种也就没那么远了。

(六)

《科幻作品为什么都是写移民到火星上?》(赵泠)报道:

遗迹是曾经讴歌繁荣的生命留下的缺页的梦。

这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我们现在知道火星没有任何适合移民的特点,还有一些不适合地球型碳基生命的特点,但大部分关于移民外星球的科幻小说是在知道这些之前创作的,不能奢求作者掌握超越时代的知识。

19世纪,一些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用现在看来很是简陋的望远镜观察火星,发现火星上有一些疑似地形的条纹、明暗变化、颜色变化,引起一些人幻想火星上有季节、植被、城市乃至运河。这催生出一批关于火星智能生命的作品,尤其是威尔斯的名作《世界之战》,在广泛的读者群体里形成了“火星能够支持智能生命存活”的印象。从这些读者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作家写了更多的这种故事,将“火星可以居住”变成了刻板印象。在科幻作品里,火星殖民地的总人口经常突破百万。

现实不是人们的美好愿望里那个样子。火星的环境对地球生物是致命的,将它改造得像地球需要至少一千年时间和天文数字的投入(后详),在近未来无需考虑。在本世纪,火星上种植的农作物需要被温室完全覆盖以隔绝火星的低温和低气压、使用处理过的土壤或水培(火星土壤不能直接支持植物生长)。SpaceX的计划是40~100年内达到让一百万人自给自足的水平——这很难兑现。

火星地表的重力大约是地球的37.5%,长期生活在这样的低重力环境会造成不可抵御的伤害,还可能破坏人的生殖能力。火星地表强烈的辐射对人是致死性的。生活在火星地下或建设具有辐射屏蔽作用的厚重基地可以减缓辐射的损害,但随着在火星上生活的时间延长,癌症发病率将出现几何级数上升。

人类是否可以在火星上完成繁衍目前是一个开放性问题。火星的强辐射对人类胚胎没有任何好处。虽然精子可以运动,但由于低重力,发育中的胚胎在子宫里的位置将偏高,可能对孕妇的横膈膜产生压迫、引发呼吸困难。低重力环境也可导致妊娠阶段异常,出现大量早产。你可能需要每天将孕妇用离心机甩一甩。

在可预见的未来,所谓火星基地里的人们不得不长时间生活在采用人工光源的地下设施或厚重掩体里,可能会整月不见天日,最大限度控制外出时间。长期生活在封闭环境将导致其它健康问题:精神沮丧,视力减退,高血压,缺乏外界刺激引起的反应迟钝和注意力涣散。

此外,火星基地和空间站一样缺乏微生物多样性,对维持人体微生物菌落平衡也有害。

火星轨道上的太阳辐射强度约为591~594瓦每平方米,约为地球轨道上的43.3%。由于火星轨道偏心率比地球大(达0.09),接收的太阳辐射强度随时间变化幅度较大,加之卫星与着陆器受运行轨道、火星大气、火星自转等影响,能利用的太阳辐射要比这少。根据NASA实测,火星同步卫星随火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内,在其轨道上接收的平均辐射强度约为311瓦每平方米(包括斜对太阳导致的强度减弱和被火星遮挡)。对于降落在火星赤道上的着陆器,由于昼夜变化和火星时常有沙尘暴等天气影响,每个火星年接收的平均辐射强度只有同步轨道上的约六分之一,你当做52瓦每平方米就可以了:这微弱的光照就是人类在火星上的主要能源了(火星大气稀薄,风能效率更低)。

根据NASA估计,在火星赤道上居住时,每个人需要约64平方米的效率为28%的太阳能板提供的电能,才能过跟地球上相似的生活(此时火星居住者人均年耗能8000千瓦时)。这还只是为小规模科考行动做的打算。谈在火星大规模居住(特别是在火星地下居住),一百万人需要的64平方千米太阳能电池板只是毛毛雨,农业那压倒性的使用面积与能耗会成为严重问题。

在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方面,一个人纯素食的话每天要服食约3千克谷物和蔬菜,生产肉类来食用的能量效率是直接吃植物的十分之一。因此,100万人的居住区平均每天要生产出至少3000吨谷物和蔬菜,每26个月约238万吨[1]。这么多食物是无法期待从地球上运输的,只能在火星上种植。

在地球上,一个人纯素食需要的最低耕地面积为600平方米,想吃到肉类或蛋类就需要更多的耕地面积,目前全球人均耕地面积为3200平方米,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为867平方米。而火星的光照情况远逊于地球——你可以想象接下来会是什么情况了。

地球植物光合作用的理论效率极限是百分之十三,实际上只有百分之一程度[2]。植物身上又只有一小部分可以给人作为食物,例如一棵玉米或小麦身上人可以吃的部分只有约百分之一,这样植物性食物的效率是万分之一。

一个人躺在床上睡大觉,新陈代谢的平均功率约为67~87瓦。过正常生活的人,新陈代谢的平均功率约为120瓦。一百万人正常生活的新陈代谢功率约为1.2E8瓦,按照万分之一的农业生产效率,对一百万人来说农业的最低能量输入是1.2E12瓦。对于平均光照效率是52瓦每平方米的火星赤道来说,即使农业技术保证植物在每个白天尽可能地接收太阳照射、收割速度极快且全无浪费,一百万人需要的最低限度的温室总面积也会达到23077平方千米——这个温室总面积,已经超越了在地球上中国大陆现有的温室设施总面积!

光是建设和维持这样巨大的温室群,就已经不是40年里能做的事情了——连建设它的钱都不知道从哪里来。但这还不算完。在这么巨大的耕地面前,一百万人撅着屁股耕作是没用的(何况那还增加他们的能耗),需要大机器整地、播种、管理、收割,需要化肥,需要运输系统。要知道,人类文明在地球上2%程度的能耗是用来生产氨水作为化肥的合成材料了。

也有好消息:这么多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给一百万人使用是绰绰有余的(它们足够支持1667万人呼吸),多出来的氧气可以往火星大气里排放。

关于改造火星的困难与低价值,以下截图引自《巫师、外星人和星舰》:

以上是对火星地球化改造的困难与低价值的简单介绍。

可以看到,相当乐观的学者认为改造火星要花超过300年、或许长达30000年的时间,1E25~1E26焦耳的能量,这能量约为现在每年全球能耗的10万~100万倍。即使改造火星只要1000年时间且发电成本变成现在的千分之一,从现在开始需要每年投资2020年不变价1000亿美元、连续投资一千年,在年通货膨胀约3%的情况下也会成为天文数字。人类并不一定能存在到这个工程结束。

就像上面的截图里谈到的那样,无论是科幻小说还是科研报告,人们经常考虑将火星冰盖的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里。但NASA资助的一项研究已经发现火星表面的二氧化碳总量并不足以让火星有你想要的大气:

拿核武器去炸也是一样的:你把火星极地冰盖炸了也只能将其大气密度从地球的0.6%提升到地球的1.2%程度,整个火星地表的二氧化碳全部弄出来也只能达到地球大气密度的7.5%。

无论你认为人类今后的发展是顺利还是不顺,人类可能永远不需要大量居住在火星上。地月拉格朗日L1基地、月球挂绳、火卫一双侧长绳之类比“火星科考站”更值得建设。人类现在的社会形态和身体能力还没达到要考虑“太空资源”的时候。照目前的不可持续发展和瘟疫流行、社会分裂的状况,用不了几百年我们就可能自我毁灭。所谓“去太空开拓新的生存空间”,不是说“地球装不下的人口扔到天上去”,而是在地球上发生灾难性的战争、超级传染病、严重天体撞击、巨大火山爆发等全球性自然灾害乃至失控纳米机械风暴等状况的时候,让人类还有延续下去的可能。执行这个任务的居住区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几百万人,几百个人就够多了。

能够进行宇宙航行的技术可以轻易建造巨大的太空建筑。不锈钢就可以撑起10万倍地球表面积的片状刚性体,行星支持生物圈的能力根本就是垃圾。

在有限技术下的太空环境中,水是最有价值的东西之一。你可以把它分解成氧气和氢,用于呼吸、推进剂、燃料电池。你可以喝水,也可以用水支持藻类生产食物。水也可以用来保护你免受辐射。将水从地球送入轨道确实很贵,所以规划太空居住区的人们首先要考虑从哪里取水。月球环形山的阴影里有大量的水冰,而火卫二在数百年内可能成为重要的水供应中心,并顺带发射硅酸盐、金属和碳,需要的速度改变量远小于从月球上发射。

小行星带非常稀薄。实际上,以人的视力,站在一个小行星带天体上很难看见其它的小行星带天体。整个小行星带的总质量只有月球的4%。尽管如此,我们已经知道超过200颗直径大于100千米的小行星,还有70万~170万颗直径大于1千米的小行星。其中,小行星16 Psyche几乎是纯粹的铁镍合金,大概可以搞个矿场。

在人类有效抵达巨行星与冰巨星的时代,我们可以在这些天体附近建立资源工厂和空间居住区。如果有少数人就是喜欢住在火星上,土星环的冰可以被投向火星来为其增加水量。小天体的轨道距离太阳越远,射向火星需要的速度变化量就越小——当然,这对射向地球也适用。为了防止有人蓄意破坏,主要航天势力得在这些星环附近设立基地并互相牵制。在大型工业与军事基地建立起来后,服务业站点会跟着发展起来。

而且,根据现代地球上的情况,30~50%的食物会被人们浪费,因此每26个月要搞出476万吨食物才能安心——这还是少数很厉害的植物,大部分低于0.5%……

谢选骏指出:看来建设“星际文明”,仅仅是为了能在“地球末日”的时候,保存最后的人种。但是这一切,岂不都是基于现代人的“文明末日”幻想?



【导论2、光线弯曲是一种视觉错误】


《爱因斯坦世纪:爱因斯坦的四大错误》(2015年11月22日 《环球科学》)报道:

和所有人一样,爱因斯坦也犯过错误。和大多数物理学家一样,他有时把这些错误写入论文发表出来。对于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来说,误入歧途的事很容易遗忘。但对于爱因斯坦,即使是错误也是值得一提的。通过这些错误,我们可以看出爱因斯坦的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关于宇宙的科学观念随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爱因斯坦的错误也为前沿发现带来了挑战。在推进人类知识的极限之时,我们很难知道写在纸上的理论是否与真实现象相符,也很难知道激进的新想法究竟是会带来更深刻的认识,还是会不了了之。

多年以来,爱因斯坦——大胆地重新了定义空间和时间的人——低估自己的发现并在事后批评自己的次数多得有点惊人。今天,宇宙学中三个蓬勃发展的领域均建立在他曾误判的想法之上 :引力透镜、引力波和宇宙的加速膨胀。

引力透镜

在引力透镜的问题上,爱因斯坦的关键错误是轻视了自己的一个最重要的成果 :光会在引力场中弯曲。1936年12月,爱因斯坦在《科学》杂志(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恒星通过引力场偏折光线的类透镜行为》(Lens-Like Action of a Star by the Deviation of Light in the Gravitational Field)的短文。这篇文章以一种现代学术论文中不可能找到的方式开头:“不久以前,R·W·曼德尔(R.W.Mandl,一位捷克工程师)拜访了我,让我把在他请求下进行的一点计算的结果发表出来。这篇短文实现了他的愿望。”这个“一点计算”探讨了引力导致光线极端偏折的可能性。

对于爱因斯坦来说,很容易就可以证明,如果天体质量足够大,且来自这个天体后方的光线与它的距离足够近,那么这些光就可以被引力强烈地扭曲,从而可以汇聚到一起,产生远方天体放大或者多重的像。这种效应与光线通过透镜时的弯折类似,故得名引力透镜。引力透镜已经发展成为了现代宇宙学中最重要的观测工具之一,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得到宇宙中质量分布的方法,甚至对不可见的物质也能奏效。

然而,爱因斯坦没有意识到引力透镜效应的强度和重要性。相反,他在1936年的文章中得出结论,光线经过临近恒星时形成的多重像之间的间隔太小,实际上是分辨不出来的。毫无疑问,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他文章的引言会如此自谦。严格地说,爱因斯坦的结论是对的,但是他显然没有意识到恒星不是唯一能导致光线弯曲的天体。

考虑到引力透镜对其科学声誉的重大影响,爱因斯坦的健忘就更令人惊奇了。光线被大质量天体弯曲是广义相对论的一个关键性的观测预言。在1919年,物理学家亚瑟·爱丁顿(Arthur Eddington)领导的一个远征队观测了日食,确认经过太阳的星光正如爱因斯坦所预言的那样发生了弯曲。这个广义相对论得到证实的新闻出现在了世界各地报纸的头版上,英国远征队在一战末期证实德国科学家工作的戏剧性情节无疑也助长了公众的兴趣。爱因斯坦很快获得了无与伦比的科学知名度。

故事还有另外的插曲。爱因斯坦在1912年已经计算了同样的光线弯曲。那时,他同样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结果在宇宙学中的重要性。更糟糕的是,他犯了一个近乎灾难性的数学错误:他使用了一个早期版本的广义相对论进行计算,得出引力造成的光线偏折程度只有真实值的一半。当时,有研究者已经计划组织考察队,在1914年日食期间寻找太阳造成的光线弯曲,不过这个计划被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断了。这次观测未能进行对于爱因斯坦而言是幸运的。如果这次观测成功进行,那么爱因斯坦新引力理论的第一个预言就会和观测数据不符。无法预料这将如何影响他的生活以及之后的科学史。

在1936年的文章发表之后,爱因斯坦给编辑写了一封信,错误评价了自己的研究:“谢谢您帮忙发表这篇小文章,这篇文章是米斯特·曼德尔从我这里榨取出来的。它几乎没有什么价值,但它会让这个可怜的家伙感到高兴。”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脾气暴躁但绝顶聪明的弗里茨·兹维基(Fritz Zwicky)在爱因斯坦发表文章几个月之后投稿到《物理评论》(Physical Review)的一篇文章中尖锐指出,爱因斯坦所忽略的是,恒星结合起来可以形成星系。兹维基指出,单独恒星产生的引力透镜效应或许太弱而观测不到,但包含千亿颗恒星的大质量星系造成的引力透镜是有可能观测到的。

兹维基于1937年发表的篇幅仅有一页的论文极为成功。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引力透镜的三个用途,预言了天文学家在接下来几十年中设法实现的几乎所有应用:检验广义相对论、使用星系的引力透镜放大本来看不到的遥远天体,以及用引力透镜测量宇宙中最大尺度结构的质量。兹维基错过了第四个,后来被证明同等重要的应用,即用星系的引力透镜在最大尺度上探索宇宙的几何结构和演化。谈到对某种计算重要性的低估,很难想象物理学中还有比这更严重的例子了。

引力波

在引力波(时空涟漪)的问题上,爱因斯坦很早就意识到他的理论暗示了引力波的存在,但一段时间后他收回了自己原本正确的论断。今天,探测来自黑洞碰撞和恒星爆发,或来自暴胀时期(大爆炸后紧接着的一个极快速膨胀的时期)的引力波有希望打开新的窗口,帮助物理学家更好地探测宇宙。

爱因斯坦在1916年完成广义相对论后不久,就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尽管引力波背后有很复杂的数学,但是他的推导思路并不复杂。根据电磁学定律,如果我们来回移动电荷,那么就制造出了振荡扰动。这种振荡将表现为电磁波,例如光。类似地,如果在池塘水面来回移动一块鹅卵石,那么就制造出了水波。爱因斯坦已经证明了物质会令空间弯曲,故运动物质应该可以产生类似的、空间本身的振荡扰动。不过,他随后开始怀疑这样的扰动在物理上是不是真实存在。

爱因斯坦在1936年提交给《物理评论》(发表了兹维基的引力透镜文章的著名学术期刊)的论文中宣布自己的想法有所改变。他如何犯了这个错误以及之后如何发现自己错误的故事近乎滑稽。此时,他已经在三年前从德国移居到了美国,但他显然还没有适应新世界的行事方式。在投出题为《引力波是否存在?》(Do Gravitational Waves Exist?)的文章之时,爱因斯坦写了一封信给他的同事马克斯·波恩(Max Born)说,“我和一个年轻的合作者一起得到了有趣的结论,引力波不存在,尽管在一级近似下它们被认为确实存在。这告诉我们,广义相对论场方程比我们过去认为的更复杂,可以告诉我们更多信息,更确切地说,对我们的限制更大。”

爱因斯坦投到《物理评论》的文章原版已经不存在了,因为它从未在那里发表。按照通常的流程,杂志编辑将他的文章[共同作者为随后成为他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助手的纳森·罗森(Nathan Rosen)]发给同行评审。一位匿名审稿人返回的批评性审稿意见被转给爱因斯坦。他惊异于他的文章还需要评审,因为他之前在德国发表论文时,学术期刊都没有这样的流程。

作为回复,爱因斯坦写了一封傲慢的信给编辑:“我们(罗森先生和我)把文章发给你是用于发表的,并没有授权你在出版之前给其他专家看。我觉得没有必要回复匿名专家的这些意见——无论如何都是错误的。基于此,我将在别的地方发表这篇文章。”他此后再也没有给《物理评论》投稿。显然,他也没有阅读审稿意见。这份审稿意见是美国著名宇宙学家霍华德·珀西·罗伯逊(Howard Percy Robertson)写的,正确地解释了爱因斯坦思考中的关键错误。

爱因斯坦和罗森尝试写出平面引力波(平的、间隔均匀的波,类似于远处落入池塘的石头产生的涟漪)的公式,但是在计算过程中他们碰到了一个奇点——一个物理量变为无限大的地方。这个难以理解的结果让他们推断,这样的波不可能存在。

实际上,爱因斯坦误解了自己理论中的数学。广义相对论告诉我们,自然规律与科学家如何在空间中定义坐标系是无关的;现在我们知道,解相对论方程得到的许多看似奇怪的结果,其实只是使用了错误坐标系而导致的人为产物。例如,在黑洞周围有一个名为事件视界的区域,在此之内物体无法摆脱黑洞的引力。在分析一个黑洞周围的时空几何结构时,很多物理量——包括距离和时间——看起来都在视界上发散,变成了无穷大。

然而,这些无穷大是非物理的。通过光在空间中的运动定义另外一组坐标系,这些无穷大就都消失了。引力波也是如此。没有任何单一坐标系能消除平面引力波的奇异性,但这种奇异性依然是不真实的。使用两个不同的、互相重叠的坐标系,这些奇异性就消失了。

爱因斯坦仍然坚信其论断,他把文章重新投到《富兰克林研究所杂志》(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但在文章发表之前,他意识到了问题,并告诉编辑他发现了错误。最终发表的版本,标题变为《关于引力波》(On Gravitational Waves),文章提出了用一个不同坐标系得到的广义相对论方程的解。这个坐标系适用于柱引力波而不适用于平面引力波,其中没有奇异性。而这正是罗伯逊所建议的。

爱因斯坦最终是怎么得到正确结论的?根据他后来的助手利奥波德·因费尔德(Leopold Infeld)所说,罗伯逊找到因费尔德并善意地向他解释了最初那篇论文中的错误和可能的解决方法,因费尔德把这些都告诉了爱因斯坦。罗伯逊显然从未透露他是审稿人,而爱因斯坦也从未提到最初的审稿意见。结果是,爱因斯坦从未发表他关于引力波是否存在的错误论断,但这多亏了一位特别勤奋的审稿人的干预。

关于黑洞,爱因斯坦的运气就没有这么好了。他一直困惑于事件视界上非物理的奇异性,并认为自然必然会通过某种手段禁止事件视界的存在。他认为角动量守恒会导致一个塌缩天体中的粒子稳定在一个半径有限的轨道上,使得事件视界无法形成。他从未接受黑洞是一个物理上真实存在的天体。

宇宙学常数

爱因斯坦最著名的错误是他修改广义相对论来让宇宙不膨胀。这个错误变得广为人知,是因为他自己称其为一个“大错”。在他1915年完成广义相对论时,学术界普遍的看法是,我们的银河系被一个静态、永恒且无穷大的虚空所环绕。是爱因斯坦意识到,在广义相对论中(与牛顿理论一样),物质产生的引力无处不在地互相吸引,因而宇宙的静态解是不可能成立的。引力应该会导致物质向内塌缩。

在1917年的一篇文章《使用广义相对论的宇宙学思考》(Cosmological Considerations in the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中 ,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方程中引入了一个额外的常数项,以保证宇宙是静态的。这个宇宙学常数项在整个空间中提供了抵抗引力的排斥作用,如爱因斯坦所希望的“抵挡住引力”。除了避免塌缩,这一项没有任何物理依据。

引入宇宙学常数后的十年内出现了很多宇宙并非静态的证据。起先,爱因斯坦是抗拒这些结果的。比利时物理学家、天主教神父乔治·勒梅特(Georges Lematre )在1927年建立了一种类似大爆炸的膨胀宇宙模型——还得等到两年之后,埃德温·哈勃(Edwin Hubble)才会发表其关于星系退行的里程碑文章。

勒梅特后来回忆,自己曾被爱因斯坦告诫:“你的计算是对的,但是你的物理是恶劣的!”最终爱因斯坦转过弯来了。他访问了哈勃并且观摩了哈勃在威尔逊山天文台的望远镜。1933年,爱因斯坦赞扬了勒梅特的宇宙学理论:“这是我听过的最优美和令人满意的对自然的解释。”

在一个膨胀宇宙中,不再需要宇宙学常数来保持静态,这对爱因斯坦来说不算损失。他甚至在1919年就指出这个常数“严重损害了这个理论的形式美”。在乔治·伽莫夫(George Gamow)的著作《我的世界线》(My World Line :An Informal Autobiography)中经常被引用的一段文字中,伽莫夫提到了以下轶事:“很久以后,当我和爱因斯坦讨论宇宙学问题时,他说引入宇宙学常数是他一生中所犯的最大错误。”

现在再回头看,爱因斯坦认为宇宙学常数没有价值,这也是完全错误的。但他当初引入宇宙学常数的确是个重大错误,原因有两个。如果他当时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他可能会认识到广义相对论和静态宇宙的不一致是一个预言。在那个没人能想到宇宙在大尺度上运动的时代,爱因斯坦就有可能预言宇宙膨胀而不需要在后来勉强接受这一点了。

引入宇宙学常数也是一个更基本的错误。简单地说,这个常数并不能起到爱因斯坦相要的那种效果:它并不允许爱因斯坦想让方程与之匹配的那种静态宇宙存在。之所以出现这个错误,部分还是因为爱因斯坦在计算中使用了错误的坐标系。但从物理的角度来看,他的概念也是错的。尽管有可能简单地用宇宙学常数的排斥去平衡物质引力的吸引,但是最小的扰动也将导致失控的膨胀或塌缩。无论有没有宇宙学常数,宇宙都必然是动态的。

事实证明,宇宙学常数本身的生命力比催生这个常数的那些有限的天文知识强韧。虽然这个常数是人为加入爱因斯坦方程的,但是物理学家现在认识到,从量子理论的角度来看,这个常数对应于可能存在于真空中的能量。实际上,量子物理要求存在这样一个宇宙学项。此外,真空能不仅是一个理论概念。

在近几十年最为惊人的一项研究中,两个团队在1998年观测到,虽然宇宙学常数是人为加入爱因斯坦方程的,但是物理学家现在认识到,从量子理论的角度来看,这个常数对应于可能存在于真空中的能量。

在某种类似宇宙学常数的东西的驱动下,宇宙膨胀是在加速的。在这种情况下,或许可以说爱因斯坦实际上犯了两次错误:一次是因为错误的理由引入了宇宙学常数,另一次则是丢弃它而没有探索它的意义。

他从未承认的错误

爱因斯坦的错误是有营养的,因为它们都根植于爱因斯坦关于物理学如何运作的宏大而富有挑战性的思想。即使是公认的他的最大错误——拒绝接受量子力学是自然的基本理论,也是如此。

尽管爱因斯坦用光电效应理论(他随后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但他从未摆脱经典物理学的思维定式。粒子的位置要用概率描述或一个粒子可以瞬时远距离影响另一个粒子的想法对于他来说是荒谬的,尽管他对量子理论的见解比人们以为的更加深刻(参见本期文章《爱因斯坦被误解了》)。他在晚年花了大部分时间试图在经典框架下统一引力方程和电磁学方程,建立所谓的统一场论。

在努力研究统一场时,爱因斯坦被德国数学家托德·克鲁扎(Theodor Kaluza)在1921年提出,随后经瑞典物理学家奥斯卡·克莱因(Oskar Klein)改进的一个假设所吸引。他们指出,如果宇宙有五个维度——三个我们熟悉的空间维、一个时间维和一个蜷曲而不可见的第五维——则有可能构建一个对电磁力和引力的统一描述。对于爱因斯坦而言,这个理论迷人的一面是,它是纯经典的。克莱因证明,在这个模型中,电荷的表观量子化可以是电磁作用对闭合的、圆形的第五维几何的反映。

爱因斯坦建立统一场论的努力最终一无所获,但是他有缺陷的想法又一次带来了重要的突破。在关注克鲁扎和克莱因的额外维的过程中,爱因斯坦可能为现代弦论(当前流行的一种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融合起来的理论)中的高维数学提供了灵感。爱因斯坦或许会排斥广义相对论产生于量子层面而不是反过来的想法,但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他也会犯错。

谢选骏指出:爱因斯坦的成就——瞎猫碰着死耗子,摔了跟头捡到钱。因为他不懂“光线弯曲”乃是一种视觉错误!这里人眼所谓的“弯曲”,其实就是那里宇宙的直线。正如太阳的“升起和降落”,从银河系看来岂不都是正确的。


《爱因斯坦说引力使光线弯曲,地球上的光线为什么没有发生弯曲?》(2020-04-01  科学美少男)报道:

最早人类对于引力的理解是牛顿的万有引力,两个物体会互相吸引,跟物体间的距离和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引力和光扯上关系是源于《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描述了引力其实是时空扭曲的产生的现象,并非是力的作用,约翰·惠勒,解释时空几何时说:“质量告诉时空如何弯曲,时空告诉质量如何运动。”

1919年,爱丁顿团队拍摄了日食太阳的照片,发现了星光偏转证实了广义相对论。太阳背后的星光,路过了由于太阳质量扭曲的时空,发生了角度的偏转,星光表述的星系位置与实际位置不符,就如同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发生了弯折。所以不能说能让光发生弯曲的引力有多大,而是说让光发生弯曲的时空扭曲曲率需要多大。

爱因斯坦的引力——等效原理

光线在引力场中弯曲源于《广义相对论》,而《广相》又基于《等效原理》,等效原理其实就是一个在电梯称体重的故事。

当我们进入电梯的时候,电梯还未上升时,我们与电梯是相对静止的,人受到了地球的引力,还受到了电梯的底部对人的支撑力,所以人静止不动。

假设电梯里有一个体重秤,人在站上面。突然你感觉到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变大了,秤上的示数增加了。原因很容易想到,因为电梯动了,匀加速上升,有了一个向上的加速度a。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电梯并没有动,因为某些原因,地球的引力突然间增加了,也就是重力加速度g增大了,电梯对人的支持力也增加了,所以人相对于电梯静止不动。

如果你看到秤上的示数重100斤涨到了120斤,其实并不是你变胖了。爱因斯坦说:如果这个电梯是封闭的,那么你无法清楚电梯到底是在上升,还是地球引力变大了,这两种情况是等效的,并且我们可以发现这个过程中其实变量是加速度a和g,所以恒星引力(引力场)与加速度(惯性场)是等效的,这就是广义相对论的基础《等效原理》。于是,描述物体下落,恒星之间相对运动的关系,就不需要万有引力中的相关概念,牛顿就可以领盒饭了。

光线弯曲

当爱因斯坦悟出等效原理之后,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如果在一个可以透光的电梯里射入一道光线也会出现等效原理。

当电梯不受任何力,一束光不受任何力从电梯中的一个小孔中射入,就会从同一高度射出。

惯性场:如果电梯处于加速上升的状态,那么光线在电梯内的轨迹就会发生弯曲,但在电梯之外的人看来,光线是同一高度进出的。

引力场:如果电梯处于恒星当中,因为恒星中具备向下的加速度(重力加速度),那么光线在电梯内的轨迹也会发生向下弯曲,在引力场外的人看来,光线发生了向下偏移。

如果我们拿掉地球上静止的电梯,地球之外的人,就可以发现地球的引力场,使光发生了偏转。

为什么地球上的人感受不到光线发生偏转?

加速度a有强弱之分,g也有强弱之分,宇宙学中常用强引力场和弱引力场来表述,因为爱因斯坦描述引力的现象是时空的几何性质,所以也可以说是时空曲率大或时空曲率小,决定这一性质的是天体的质量。

2019年,人类首张黑洞的照片,就是强引力场的证明,黑洞产生的时空曲率最大。太阳使光发生轻微的偏转,而光一旦进入黑洞的视界中,将无法逃脱。

地球在太阳面前更不够看了,不过地球并非没有引力场。宇宙中的任意一处时空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扭曲,因为物质在宇宙中无处不在,大到天体,小到一颗粒子。只要有物质就有质量,有质量就会产生时空弯曲,哪怕质量极其小,曲率接近于0,那也是产生了时空弯曲。

我们之所以可以在地面上行走,之所以有上下之分,因为地球也存在引力场,火箭发射需要达到第二宇宙速度11.2km/s,就是为了摆脱地球的引力场。

地球的引力场太小,曲率太小,并且人类的视野有局限性,所以光线偏转的角度太小,人类无法感知。就像虽然你知道地球是圆的,但是如果你站在地面上,你无法用肉眼观察到地球表面的弯曲。

谢选骏指出:地球表面的弯曲,是文明的发现,是思考的结果,正如光线弯曲是一种视觉错误。


网文《光线弯曲》报道:

光线在通过强引力场附近时会发生弯曲,这是广义相对论的重要预言之一。

基本信息

广义相对论光线弯曲预言的验证,通过直接面对大众的媒体,和一些科学文化类书籍,往往被戏剧化、简单化和夸张地再现给观众和读者。譬如在一部艺术地再现爱因斯坦一生的法国电影《爱因斯坦》中,有这样一个镜头,1919年秋季某一天在德国伯林,爱因斯坦举着一张黑乎乎的照相底片,对普朗克说:(大意)多么真实的光线弯曲啊,多么漂亮的验证啊!而一些科学类读物中的说法,譬如“爱丁顿率领着考察团,去南非看日食,真的看见了”这样的描述也过于粗略,容易产生误导。

理论预言是否已经被观测证实,直接关系到该理论应否被人们接受为正确理论。因此,笔者以为,广义相对论作出光线弯曲的预言后,对该预言验证的真实历史如何,值得做一番认真的考查。并且,在此考查基础上,笔者将对广义相对论在何种意义上、在什么时候才成为正确的理论作进一步的讨论。该讨论对于如何看待科学史上其他理论的正确性问题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预言和证实简要澄清

围绕光线弯曲的预言和证实,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史实容易产生混淆。在叙述验证光线弯曲预言的真实历史之前,先分别作简要澄清。

首先,光线弯曲不是广义相对论独有的预言。早在1704年,持有光微粒说的牛顿就提出,大质量物体可能会像弯曲其他有质量粒子的轨迹一样,使光线发生弯曲。一个世纪后法国天体力学家拉普拉斯独立地提出了类似的看法。1804年德国慕尼黑天文台的索德纳(Johann von Soldner,1766-1833)根据牛顿力学,把光微粒当做有质量的粒子,预言了光线经过太阳边缘时会发生0.875角秒的偏折。但是在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里光的波动说逐渐占据上风,牛顿、索德纳等人的预言没有被认真对待。

1911年,时为布拉格大学教授的爱因斯坦才开始在他的广义相对论框架里计算太阳对光线的弯曲,当时他算出日食时太阳边缘的星光将会偏折0.87角秒。1912年回到苏黎世的爱因斯坦发现空间是弯曲的,到1915年已在柏林普鲁士科学院任职的爱因斯坦把太阳边缘星光的偏折度修正为1.74角秒。

其次,需要观测来检验的不只是光线有没有弯曲,更重要的是光线弯曲的量到底是多大,并以此来判别哪种理论与观测数据符合得更好。这里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观测精度。即使观测结果否定了牛顿理论的预言,也不等于就支持了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只有观测值在容许的误差范围内与爱因斯坦的预言符合,才能说观测结果支持广义相对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有一种新的引力理论――布兰斯-迪克理论(Brans-Dicke Theory)也预言星光会被太阳偏折,偏折量比广义相对论预言的量小8%。为了判别广义相对论和布兰斯-迪克理论哪个更符合观测结果,对观测精度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光线弯曲的效应不可能用眼睛直观地在望远镜内或照相底片上看到,光线偏折的量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观测、测量、归算后得出。要检验光线通过大质量物体附近发生弯曲的程度,最好的机会莫过于在发生日全食时对太阳所在的附近天区进行照相观测。在日全食时拍摄若干照相底片,然后等若干时间(最好半年)之后,太阳远离了发生日食的天区,再对该天区拍摄若干底片。通过对前后两组底片进行测算,才能确定星光被偏折的程度。

预言的验证历史

这里还需要指出,即使是在日全食时,在紧贴太阳边缘处也是不可能看到恒星的。以1973年的一次观测为例,被拍摄到的恒星大多集中在离开太阳中心5到9个太阳半径的距离处,所以太阳边缘处的星光偏折必定是根据归算出来的曲线进行外推而获得的量。靠近太阳最近的一、二颗恒星往往非常强烈地影响最后的结果。

在广义相对论光线弯曲预言的验证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英国物理学家爱丁顿(Arthur Eddington 1882-1944)。1915年爱因斯坦给出太阳边缘恒星光线弯曲的最后结果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各方交战正酣。处在敌对国家中的爱丁顿通过荷兰人了解到了爱因斯坦理论,并对检验广义相对论关于光线弯曲的预言十分感兴趣。一战结束后,爱丁顿说动了英国政府资助在1919年5月29日发生日全食时进行检验光线弯曲的观测。英国人为那次日食组织了两个观测远征队,一队到巴西北部的索布拉尔(Sobral);另一队到非洲几内亚海湾的普林西比岛(Principe)。爱丁顿参加了后一队,但他的运气比较差,日全食发生时普林西比的气象条件不是很好。1919年11月两支观测队的结果被归算出来:索布拉尔观测队的结果是1.98″±0.12″;普林西比队的结果是1.61″±0.30″。1919年11月6日,英国人宣布光线按照爱因斯坦所预言的方式发生偏折。

但是这一宣布是草率的,因为两支观测队归算出来的最后结果受到后来研究人员的怀疑。天文学家们明白,在检验光线弯曲这样一个复杂的观测中,导致最后结果产生误差的因素很多。光线在不同密度的空气中是弯曲的。这个我们在海市蜃楼和强光照射的马路上都是知道原理的,所以光线经过太阳周围,由于空气密度不同发生弯曲也可以成为误差的一个因素。其中影响很大的一个因素是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导致大气扰动的模型发生变化、望远镜聚焦系统发生变化、照相底片的尺寸因热胀冷缩而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导致最后测算结果的系统误差大大增加。爱丁顿他们显然也认识到了温度变化对仪器精度的影响,他们在报告中说,小于10°F的温差是可以忽略的。但是索布拉尔夜晚温度为75°F,白天温度为97°F,昼夜温差达22°F(室内温度或是经过一定处理后温差会减小一些)。后来研究人员考虑了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重新测算了索布拉尔的底片,最大的光线偏折量可达2.16″±0.14″。

底片的成像质量也影响最后结果。1919年7月在索布拉尔一共拍摄了26张比较底片,其中19张由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的天体照相仪拍摄,这架专门用于天体照相观测的仪器聚焦系统出了一点问题,所拍摄的底片质量较差,另一架4英寸的望远镜拍摄了7张成像质量较好的底片。按照前19张底片归算出来的光线偏折值是0.93″(《天文学名著选译》,p.460), 按照后7张底片归算出来的光线偏折值却远远大于爱因斯坦的预言值。最后公布的值是所有26张底片的平均值,只不过前19张底片的加权值取得较小。1929年德国的研究人员对英国人的观测结果进行验算后发现,如果去掉其中一颗恒星,譬如成像不好的恒星,会大大改变最后结果(《日全食》,200-201页)。

后来1922年、1929年、1936年、1947年和1952年发生日食时,各国天文学家都组织了检验光线弯曲的观测,公布的结果与广义相对论的预言有的符合较好,有的则严重不符合。但不管怎样,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天文学家开始确信太阳对星光确有偏折,并认为爱因斯坦预言的偏折量比牛顿力学所预言的更接近于观测。但是广义相对论的预言与观测结果仍有偏差,爱因斯坦的理论可能需要修正。

1973年6月30日的日全食是二十世纪全食时间第二长的日全食,并且发生日全食时太阳位于恒星最密集的银河星空背景下,十分有利于对光线偏折进行检验。美国人在毛里塔尼亚的欣盖提沙漠绿洲建造了专门用于观测的绝热小屋,并为提高观测精度作了精心的准备,譬如把暗房和洗底片液保持在20°C、对整个仪器各个部分的温度变化进行监控等等。在拍摄了日食照片后,观测队封存了小屋,用水泥封住了望远镜上的止动销,到11月初再回去拍摄了比较底片。用精心设计的计算程序对所有的观测量进行分析之后,得到太阳边缘处星光的偏折是1.66″±0.18″(《日全食》,206页)。这一结果再次证实广义相对论的预言比牛顿力学的预言更符合观测,但是难以排除此前已经提出的布兰斯-迪克理论。

光学观测的精度似乎到了极限,人们想到通过观测太阳对无线电波的偏折来检验广义相对论的预言。从1970年左右开始进行了这样的观测,1974年到1975年间,福马伦特(A. B. Fomalont)和什拉梅克(R. A. Sramek)利用甚长基线干涉技术,观测了太阳对三个射电源的偏折,最后(1976年)得到太阳边缘处射电源的微波被偏折1.761″±0.016″。终于天文学家以误差小于1%的精度证实了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到1991年利用多家天文台协同观测的技术,以万分之一的精度证实了广义相对论对光线弯曲的预言。只不过这时观测的不再是看得见的光线而是看不见的无线电波。

认识历程

根据前述的对光线弯曲的验证历史,似乎就存在这样一个疑问:难道只能说直到1973年甚至1991年才能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才成为“正确”的理论?为了消解这个疑问,笔者认为需要在三个层面上谈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问题,

公众眼中

第一个层面是在一般公众眼里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问题。

在1919年11月6日召开的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和皇家学会联合举行的大会上,天文学家罗伊尔宣布:“星光确实按照爱因斯坦引力理论的预言发生偏折”。第二天,历来谨慎的英国《泰晤士报》(Times)赫然出现醒目的标题文章:“科学中的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Pais, p.306-307)。1919年12月14日《柏林画报》(Berliner Illustrierte Zeitung)周刊的封面刊登了爱因斯坦的照片,并配上这样的标题说明:“世界历史上的一个新伟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他的研究标志着我们自然观念的一次全新革命,堪与哥白尼、开普勒、牛顿比肩。” (Pais, p.308)

从广义相对论提出之后半个多世纪里人们对光线弯曲预言的检验情况来看,1919年所谓的验证在相当程度上是不合格的。但毋庸置疑的是,爱因斯坦因这次验证的公布获得了极大的荣誉。在媒体的宣传下,爱因斯坦迅速成为一个传奇人物,一个万人敬仰的英雄。1921年爱因斯坦首次访问英国,下榻在负责接待的霍尔丹勋爵在伦敦的住所,霍尔丹的女儿见到这位著名的客人来到她家时激动得晕了过去。

英雄的行为总与正确、正义等属性联系在一起。在那个世界上还没有几个人能理解广义相对论的年代,《泰晤士报》和《柏林画报》等媒体的读者们显然大多已把广义相对论当作正确的理论接受了。而事实上,如今的媒体和大多数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也都把1919年的日食观测当作证实了爱因斯坦理论的观测。

爱因斯坦本人

第二个层面是广义相对论提出者爱因斯坦本人眼里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问题。

爱因斯坦是如何看待他的理论作出的预言和观测验证的呢?早在1914年,爱因斯坦还没有算出正确的光线偏折值,就已经以十分的自信在给贝索(Besso)的信中说:“无论日食观测成功与否,我已毫不怀疑整个理论体系的正确性(correctness)。”(Pais, p.303)

还有一个故事也广泛流传,说的是当光线弯曲预言被英国人的日食观测证实的消息传来时,爱因斯坦正在上课,一位学生问他,假如他的预言被证明是错的,他会怎么办?爱因斯坦回答说:“那么我会为亲爱的上帝觉得难过,毕竟我的理论是正确的。”(Pais, p.30)

关于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和观测验证,爱因斯坦有他自己的观点。1930年爱因斯坦写道:“我认为广义相对论主要意义不在于预言了一些微弱的观测效应,而是在于它的理论基础和构造的简单性。”(Pais, p.273)在爱因斯坦看来,是广义相对论内在的简单性保证了它的“正确”性。1919年的证实确实给爱因斯坦带来了荣誉,但那是科学理论之外的事情;1919年的证实或许还让更多的人“相信”广义相对论是“正确”的,但这种证实很大程度上只是起到了“说服”的作用。

从科学史上来看,精密的数理科学的进步模式确实有着这样的规律和特点:它们往往是运用了当时已有的最高深的数学知识而构建起来的一些精致的理论模型,它们的“正确”性很大程度上由它们内在的简单性和统一性所保证。虽然它们必然会给出可供检验的预言,譬如哥白尼日心说预言了恒星周年视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光线弯曲,霍金的黑洞理论预言了霍金辐射,但不必等到这些预言被证实,那些理论就应该并已经被当做科学理论。

科学家和研究人员

第三个层面是科学家和相关研究人员眼里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问题。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在1921年获得诺贝尔奖物理学奖是由于他提出的光量子理论。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主席阿雷纽斯在颁奖致辞中总结爱因斯坦的主要物理学工作时提到“爱因斯坦第三方面的研究是关于普朗克在1900年所创立的量子理论的研究,他特别是为此项研究才获得诺贝尔奖。”阿雷纽斯在致辞中当然也提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工作,但他把相对论说成是“从根本上说是与认识论有关的”,“著名的哲学家柏格森(Bergson)在巴黎批评了这个理论”,并且“天体物理学界也对此理论持怀疑态度,因为相关结论目前正在受到严格的检验。”显然在这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主席眼里,两年前英国人的所谓验证似乎没有发生过。

所谓天体物理学界的怀疑,可以从下面的例子可见一斑。1920年在华盛顿召开了一次天文学史或者说宇宙学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为沙普利(Harlow Shapley)和柯蒂斯(Heber Curtis)提供场所,为他们各自关于宇宙结构的观点展开了辩论。这次会议在科学史上被称作“大辩论”。“大辩论”的组织者阿伯特(C.G.Abbot)拒绝把相对论当作为一个可能的会议议题,他说:“我向上帝祈祷,科学的进步会把相对论送到第四维空间之外的某个地方,它就永远不会从彼处回来折磨我们了。”

虽然说,可以把这位阿伯特看作是反对广义相对论的极端例子。但科学史的史实是,在专业领域内,广义相对论走过了比狭义相对论更为曲折的道路。在广义相对论提出后的较长一段时期里,物理学家对广义相对论不感兴趣。正如斯蒂芬·温伯格曾指出的那样,当时在最基本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全部现代物理学,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两大支柱:一是狭义相对论,二是量子力学。也就是说,广义相对论与狭义相对论不同,它对于当时主要的研究课题如物质理论和辐射理论并不是必须的。

除了对广义相对论不感兴趣的一部分科学家之外,另外一部分对之感兴趣的,则在对广义相对论进行更严格更精密的检验。就光线弯曲预言来说,从1919年到1973年,进行了12次光学观测检验;另外从1970年到1991年又还进行了12次射电观测检验。

在爱因斯坦看来,似乎无须这些检验,早在1914年他的理论已然由内在的简单性保证其正确了;在一般大众看来,1919年的检验就已经足够证明广义相对论是正确的。那么1919年以后几十年里对光线弯曲的检验还有什么意义呢?

笔者以为,通过观测来证实某一理论,对于该理论被科学共同体接受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理论提出者譬如爱因斯坦来说,他自信理论的正确性有内在的保证。而对于更多的其他人,他们并没有能力在深刻理解理论的基础上来判断该理论的正确性,所以只能采取“预言-证实”这样一种在其他场合也能行之有效的模式来判断理论的正确性。假如那位阿伯特能活到1991年,只要他使用科学共同体通行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对待问题,那么他也必定承认广义相对论在万分之一的精度范围内是正确的。

谢选骏指出:“广义相对论在万分之一的精度范围内是正确的”?那么,在万万分之一的精度范围内它是否正确呢?毕竟,对于宇宙来说,万分之一、亿分之一的精度范围都太太太小了。


《爱因斯坦的宇宙:弯曲和波动的空间》(《大科技》杂志 2005-04-18)报道:

我们的宇宙是一个弯曲而波动的宇宙,一种最隐秘的宇宙涟漪——引力波,将成为人类洞察宇宙世界的秘密通道。这个宇宙是爱因斯坦发现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宇宙就是爱因斯坦的宇宙。

上篇:这是一个弯曲的空间

月球为什么不离开地球,地球为什么不离开太阳,恒星为什么不离开星系?牛顿说,那是因为万有引力;爱因斯坦说,那是因为空间在弯曲。牛顿认为,引力就像联系宇宙万物的纽带,将物体拴在空间中运动不止;爱因斯坦认为,引力其实不是一种真正存在的力,而是看不见的空间弯曲不平造成的假象。从广义相对论提出以来,越来越多的实验和天文观测结果都在表明,我们这奇异而美丽的宇宙,到处都是坑洞,到处都是坡坎,到处都是褶褶叠叠的弯曲。

在镜子中放大的宇宙——弯曲空间中的引力透镜效应

当你凝视星空的时候,你会感到自己很渺小而宇宙如此宏大,你会惊叹宇宙像一个复杂的难解之谜一样幻象万千。但是,真正的宇宙也许并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广袤无边,也不是你眼中看到的那样拥挤嘈杂。在一个立满哈哈镜的屋子里,空间可以被无限放大,房间中的事物也可以反复出现,满世界都变得热闹非凡。我们的宇宙太空,也立满了这样的哈哈镜,那就是天文学家眼中的“引力透镜”,它让星系光影交错,让空间繁复莫辨,让物体虚实共存。这其实是空间弯曲后最奇诡的特性。

在1979年以前,关于空间弯曲在宇宙中形成庞大的引力透镜的观点,还只是爱因斯坦理论上的推测。他预言,在一些具有大质量星系聚集的太空区域,空间会像一张“橡皮毯子” 被铁球一般的大质量天体压出凹陷,原本笔直经过的光线在这里也要沿着凹陷的空间转弯,产生像凸透镜一样使光线转弯的效应,并最终汇集起来。实际上,这将得到跟我们透过照相机看物体一样的效果,在我们的底片上将落下另一个有光的影像。但是这个透镜比较怪,越靠近中心部位的地方聚焦能力越强,越远离它聚焦能力越弱。因此爱因斯坦预言,如果我们观察的位置选取得当,将可以同时看见遥远星体的数个虚像。

这个有趣的推测在1979年得到了证实。科学家们首次观察到银河系外一个遥远明亮的类星体Q0597+561,被它前面一个较大的星系挡住了,这个巨大星系对空间的弯曲使类星体Q0597+561穿过附近的光芒转折、汇集,形成了另一个一模一样的类星体影像。这个类星体和它的像在宇宙中看起来像一对双胞胎紧紧靠在一起,形成虚实莫辨的奇观。

但是与所谓的“爱因斯坦光环”比较起来,这种只形成单个星像的景观实在太平常了。如果观察者恰好站在远方发光星体、星系引力透镜所成的一条直线上,将能够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地看见星像连续出现在天空中,形成一圈由星星组成的光明耀眼的环,就像晚会表演时观众手里拿的荧光圈一样。哈勃望远镜观看到的牛眼星云,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爱因斯坦光环。并且当引力透镜对远方星体聚焦后,产生的新的星体像会比星体本身明亮数百数千倍。如果你有足够的能力将黑洞、中子星或者大质量的星系移动,你就随意控制了一个硕大无比威力无穷的放大镜了,你可以用它来汇集太阳光芒,就像你用放大镜聚焦阳光点燃一张纸一样,你可以制造一个比太阳灼热几千倍的亮点,当地球碰到亮点时,就像水滴落在烧红的铁板上一样,“滋啦”一声地球烟消云散了!

因为引力透镜的出现,天空更加热闹,各种星体的面貌更加离奇,有的星光被放大,有的星体仿佛被克隆,整个宇宙都呈现出虚幻的放大,在这样的空间里,你能够不被迷惑吗?我们又该怎样理解“有限无界”宇宙的真正来由?牛顿所设想的平直空间是无法解决这些疑问的,平面透镜一样的空间不会形成哈哈镜中的奇迹,也无法帮助人们识别谁是星体中的“真假美猴王”。只有爱因斯坦设想的弯曲、崎岖的空间——虽然我们无法用肉眼感知它——才能告诉我们真实的一切。

陷阱里,鬼魅般闪耀的光芒——弯曲空间中光的红移与蓝移

经过弯曲空间的光线产生的引力透镜效应,看起来好像被一种力量暂时劫持了一样。那么当光线垂直落入弯曲空间中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光的颜色丰富多彩。但每一束光的颜色一般是不会改变的,所以,人们才能利用不同颜色的光做成信号,如以红绿灯来指挥交通,以穿透力强的红色氖灯在迷雾中引导飞机和船只航行等等。但是,假设我们人类可以像在地球上一样生活在中子星甚至黑洞上面,希望依靠光的颜色来传递信息的梦想将永远不可能实现,因为在强引力场中,按照与空间弯曲的不同走向,光的颜色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产生所谓的“光的红移或者蓝移”现象。人们发现光有这样的特性,它的速度是绝对不变的,但它的频率或者波长能够改变,影响光子能量的惟一因素就是频率,也就是它的颜色。颜色越暗红,频率越小,能量就越低,反之,颜色越蓝紫,频率越高,能量也就越高。当光子失去能量时,频率降低、波长变长,颜色变红,物理上把这种现象叫做“红移”;相反,如果获得了能量,光的特征就会反着改变,而颜色也变得更幽蓝,这叫“蓝移”。

还让你回到我们未来设在中子星上的城市,你马上就会发现自己到了一个到处是鬼魅光芒的世界:海边巨大灯塔发出的本来橘黄色的光芒,你越远离它,它就越变越橙红、褐红、暗红直到不再发出光芒;而正朝在灯塔上守望的你驶来的船只上橘黄色的信号灯光,你将发现越来越绿、越蓝、越紫直到变成刺眼的电弧一样的闪光,最后你也会看不见灯光了,不过不是它太暗了,而是变成了X射线甚至伽马射线,超出了你的视觉范围。地球上如此稳定的光的颜色,为什么在中子星上就变成了最捉摸不定的鬼魅呢?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告诉我们:引力场对于质量是一种陷阱,空间在那里弯曲,有质量的物体会自然地沿着倾斜的陷阱壁下落。对于光线也是这样的。中子星上的灯塔使它的周围空间凹陷成倾斜的井,光在这样的陷阱中,当沿着井壁下滑时,它就获得了能量,就像人顺着斜坡下滑一样,人体会获得更大的能量;相反,要从井底爬上来,你要消耗很多能量。越靠近巨大质量的地方,空间弯曲越厉害,越陡峭,光线在这个井中运动时获得能量与消耗能量越厉害。所以你就自然地看到了光的颜色在中子星上剧烈地变化。

其实,中子星只是地球上情景的夸大。我们地球上一样存在这样的现象,只是微小得任何人都无法去感觉,因为地球质量所引起的空间弯曲非常微不足道。但是,我们的仪器能够感觉到。

所有的光都属于电磁波,引力场中光子的行为改变可以用各种电磁波来实验。20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的研究者们将一个发射伽马射线的放射性铁块放置在20米高的塔尖上,当他们在地上测试接受到的射线时发现,伽马射线的频率的确变强了,产生了蓝移现象;反过来,在塔顶测试塔底下传过来的射线发现,其能量损失了,频率降低,产生了红移。所以你在自己家中看见的节日的灯火颜色,和你在太空飞船或者月球上俯视它们时看见的颜色一定不一样(如果你能看见的话),光在地球的空间陷阱中“爬”到月球上你的眼中时红移了。

行星,在看不见的井中飞驰——弯曲空间中的水星进动

即使如光子这样急速而又极轻的物质也会驯服地被空间摆布,更不用说那些行星恒星等天体了。用万有引力来解释天体运动,总是很虚幻而抽象,但当你想到它们不过是在倾斜的空间舞台上转动时,不但能够形象地感知,而且会觉得更合理。

被摇动的骰子可以在碗沿上转动而不落到碗底;驾驶摩托车前进的井底飞车演员可以在倾斜的井壁上转圈而不摔落下来。一旦它们都停止前进,只有一个结果:落到最低处。我们的地球以每小时10万多公里的速度绕太阳公转,如果它停下来,不但马上失去四季更替的自然景观,而且将携带着所有生命落入太阳的熔炉中化为乌有。对于地球是这样,对于太阳系的其它行星也是这样,这就是行星公转运动的必要性。为什么行星停止公转就必然落入太阳的熔炉中呢?因为太阳利用自身重量在它的周围空间制造了一个凹陷的陷阱,地球和其它行星像一个个弹珠一样在这个陷阱的边缘向前快速滚动而不至于落入井底的太阳中。

当然,有人一定马上跳出来反对这样的说法,他们列出的理由是:应该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像一根无形的绳子一样牵住了地球在绕行,就像你用绳子拉住一个铁球转圈一样简单。但是在解释水星的进动现象中,牛顿的引力定律遭受了彻底的失败。

1846年,法国巴黎天文台的青年天文学家肋维烈根据天王星的运动,采用万有引力公式进行计算准确预测了海王星的位置,这使他更坚信太阳系内还有新的行星没有被发现,并把目光转向了水星轨道以内。他很快发现,水星绕太阳的轨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每转一周,其椭圆轨道的长轴便会像时钟上的时针一样前进一点,形成所谓的“水星近日点进动”现象。水星近日点进动幅度很小,在天空中每年约挪动0.12度的位置,相当于时针在钟面上走了面前书中逗号大小的1/6,这样大约每3002年水星的长轨道轴将会像走动的时针一样转过整整一圈。按照发现海王星的经验,这就意味着水星轨道内还有一颗未知的行星。这个发现使肋维烈十分兴奋,他甚至为它取好了名字叫“祝融星”。可是直到肋维烈去世后的100年中,所有根据牛顿理论寻找“水内行星”的努力都只是竹篮打水。“水星近日点进动”现象成了牛顿引力理论无法破解的谜。

直到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并用这个理论计算出水星的近日点进动幅度与当时的观测值只有千分之二的误差,达到惊人的一致。爱因斯坦是这样用相对论来描述水星进动的:水星最靠近太阳,这里的引力场比其他行星所处的引力场强多了,时空也就弯曲得更厉害,形成一个陡峭的深井。特别是在近日点,水星不得不在那里下陷得更靠近太阳,就像飞车在更陡直的井壁下滑了一段距离一样,这段距离改变了它的轨道。其实后来测量到地球、金星等行星都在近日点有进动现象。这使我们相信,行星的运动不是平面运动,它们在空间里转圈的同时,还顺着倾斜的弯曲空间下滑。

对空间弯曲的崭新认识,使人们抛弃了寻找“祝融星”的陈旧观点,也使人们认识到牛顿建立在平直空间认识上的万有引力理论不过是对宇宙小范围观测上的近似处理。

时空为什么这样崎岖?

空间为什么会弯曲,在弯曲的空间中物体究竟怎样行走才能最省力省时?

空间弯曲在常态下是不容易感知的,而像黑洞和中子星这样的极端环境人们又无从达到。所以在人类连续几千年的智慧中,都没有实现过对空间弯曲的感知。包括牛顿,他把平直的引力观念推广到了整个太阳系,并认为可以推广到整个宇宙。是爱因斯坦从那种错误中将真理拯救了出来。爱因斯坦认为,空间是四面八方立体交错的有纹理织物,是一张厚厚的看不见的网,在这样的网中,任何物体也不可能真正实现自由运动,而且我们眼中看见的物体因为吸引产生运动的动力其实甚至不是一种力,而是处在时空倾斜情况下的必然行为。

牛顿曾经无法弄清引力是怎么回事,他只好把引力的来源归之于“上帝”。只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才使人们明白,空间曲率才是引力现象真正的原因。在这个曲面中,我们中学一直学习的平面几何理论都只是对空间弯曲极小情况下的近似描述。所以一到弯曲厉害的空间中,它就完全失灵甚至成为彻底的谬论。

有了物质才有空间,但空间又与物体截然不同。空间为物体存在提供了一个支撑的舞台,这个舞台的形状只会被质量改变,密度越大质量越大的物体,在空间舞台上会凹陷得越深,这就跟在一块橡皮毯子上放一个哈密瓜和一个同样大小的铅球一样,后者会把毯子压出一个深深的坑。不过,我们的空间才不是像橡皮一样柔软呢,虽然你能非常自由地在地面上穿行。让空间发生形变的难度有多大?我们让一块钢板发生弯曲、凹陷这样的形变已经很困难了,但让空间发生同样形变的难度是钢板的1032倍。这个数字在牛顿看来是无穷硬,是不可弯曲的,但爱因斯坦告诉我们,不管使空间有多难,它总有一个度。所以在空间的毯子上面放上一个太阳,它产生的凹痕也只有几个原子大小!但黑洞就不同了,它能将附近的空间拉过来包住自己,所以你看不见黑洞,只能发现它周围的空间捂得严严实实。

总之没有质量的地方空间确实是非常平直的,是质量改变了这一切,而质量无处不在,所以空间无处不崎岖。

谢选骏指出:真理是地球人的错觉,因为人的知觉和感觉都是服从于自己的生存需要的,因而都是地球生命的产物。任何仪器都是感官的延申,任何理论都是试错的结论。



【导论3、国际空间站是个贼窝】


网文《国际空间站 (一项国际太空合作计划)》报道:

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是目前在轨运行最大的空间平台,是一个拥有现代化科研设备、可开展大规模、多学科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的空间实验室,为在微重力环境下开展科学实验研究提供了大量实验载荷和资源,支持人在地球轨道长期驻留。国际空间站项目由16个国家共同建造、运行和使用,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耗时最长且涉及国家最多的空间国际合作项目。自1998年正式建站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于2010年完成建造任务转入全面使用阶段。

目前,国际空间站主要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欧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加拿大空间局共同运营。

2020年8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发布声明称,国际空间站发生轻微漏气,泄漏点可能在美国舱段,3名宇航员将集中在俄罗斯舱段三天,并于本周末查找漏气原因。声明表示,这次漏气没有对驻站成员或国际空间站构成威胁。10月14日,俄罗斯载人飞船仅用3小时抵达国际空间站。11月18日,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表示,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已经在俄罗斯“星辰”号服务舱裂缝处打上了“补丁”,以此来阻止空气泄漏。

建造历程

国际空间站于1993年由美国、俄罗斯、11个欧洲航天局成员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比利时、丹麦、荷兰、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日本、加拿大和巴西共16个国家联合建造,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航天工程。国际空间站最初的大体分工是:

美国研制试验舱、离心机调节舱、居住舱、节点-1舱、气闸舱、夯架结构和太阳能电池阵。

俄罗斯研制多功能货舱、服务舱、万向对接舱、对接段、对接与储存舱、生命保障舱、科学能源平台和2个研究舱。

欧洲研制试验舱、自动转移飞行器及节点舱-2、3。

意大利研制3个多用途后勤舱。

日本研制试验舱,它由增压舱、遥控机械臂系统、暴露设施和试验后勤舱组成。

加拿大负责研制移动服务系统,该系统包括空间站遥控操作机器人系统――加拿大机械臂-2、移动基座系统和专用灵巧机械手。

巴西提供一些特殊试验设备。

空间站计划装配13个增压舱,其中6个是用于科学试验的研究舱,1个是为空间站提供初始推进、姿控、通信和存储功能的多功能货舱,以及3个对接用的节点舱。

建造阶段

国际空间站的建造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4年-1998年),主要进行了9次美国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的交会对接,取得了宝贵的经验。第二阶段(1998-2001年),初期装配阶段。1998年11月20日,国际空间站首个组件——曙光号功能货舱(美国出资,俄罗斯制造)发射成功。1998年12月4日,美国团结号节点舱由奋进号航天飞机送入轨道,并于12月7日与曙光号成功对接。第2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建成1个具有载3人能力的初期空间站。第三阶段(2001年-2006年),最终装配和应用阶段。装配完成后的国际空间站长110米,宽88米,大致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大小,总质量达400余吨,将是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庞大、设施最为先进的人造天宫,运行在倾角为51.6°、高度为397公里的轨道上,可供6~7名航天员在轨工作,之后国际空间站将开始一个为期10~15年的永久载人的运行期。  

基本参数

加压模块长度240英尺(73米)

桁架长度357.5英尺(109米)

太阳能电池阵列长度239.4英尺(73米)

质量925,335磅(419,725公斤)

可居住体积13,696立方英尺(388立方米),不包括对接飞船体积

加压体积32,333立方英尺(916立方米)

毕格罗可扩展活动舱(BEAM)体积32,898立方英尺(932立方米)

发电量8个太阳能电池阵列提供75至90千瓦的功率

计算机代码约230万行

主要结构国际空间站装配状况 (至2011年5月为止)

国际空间站装配状况 (至2011年5月为止)

国际空间站总体设计采用桁架挂舱式结构,即以桁架为基本结构,增压舱和其它各种服务设施挂靠在桁架上,形成桁架挂舱式空间站。其总体布局大体上看,国际空间站可视为由两大部分立体交叉组合而成:一部分是以俄罗斯的多功能舱为基础,通过对接舱段及节点舱,与俄罗斯服务舱、实验舱、生命保障舱、美国实验舱、日本实验舱、欧空局的“哥伦布”轨道设施等对接,形成空间站的核心部分;另一部分是在美国的桁架结构上,装有加拿大的遥操作机械臂服务系统和空间站舱外设备,在桁架的两端安装四对大型太阳能电池帆板。这两大部分垂直交叉构成“龙骨架”,不仅加强了空间站的刚度,而且有利于各分系统和科学实验设备、仪器工作性能的正常发挥,有利于航天员出舱装配与维修等。 

俄罗斯部分

1.曙光号功能货舱(Zarya)

曙光号(Zarya)功能舱为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组件,于1998年11月20日由俄罗斯“质子-K”火箭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曙光号是国际空间站的基础,能提供电源、推进、导航、通信、姿控、温控、充压的小气候环境等多种功能。它由“和平”号空间站上的“晶体”舱演变而来,寿命13年,电源最大功率为6千瓦,可对接4个航天器。曙光号重量为24.2吨(其中包括4.5吨燃料),长13米,内部容积约72立方米(可用面积为40平方米)。它可以在不补充燃料的情况下连续飞行430昼夜。

命名由来:Zarya名字源于俄语Заря,用英语解释是dawn,Sunrise的意思。“曙光”号功能舱源于俄罗斯当年为“礼炮”号空间站所研制的TKS飞船,由美国出资,俄罗斯制造,命名为“Zarya”的含义在于此功能舱的发射标志着航天领域国际合作新时代的到来。

2.星辰号服务舱 (Zvezda)

星辰号(Zvezda)服务舱是国际空间站的核心,是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星辰号服务舱由俄罗斯出资和建造,于2000年7月12日发射,7月26日与国际空间站联合体对接。星辰号长13米,重19吨,由过渡舱、生活舱和工作舱等3个密封舱,和一个用来放置燃料桶、发动机和通信天线的非密封舱组成。生活舱中设有供宇航员洗澡和睡眠的单独"房间",舱内有带冰箱的厨房、餐桌、供航天员锻炼身体的运动器械。 星辰号发射之后,对接的3个舱段和辅助设备组成了质量为73吨、运行在397千米、倾角为51.6度的轨道上的空间联合体,每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使国际空间站具备了接待航天员居住和工作的基本条件。

命名由来:Zvezda 源于俄语 Звезда,用英语解释是“star”的意思。该舱基本框架结构被称为“DOS-8”,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俄罗斯计划建造的“和平号-2”(Mir-2)空间站的核心,因此在制造过程中,“星辰”号服务舱常被称为“Mir-2”。1999年初,俄罗斯正式将其命名为“星辰”号。 

3.码头号对接舱

码头号(Pirs)对接舱由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研制,重约4吨,体积为13立方米,于2001年9月15日发射。舱外有1mm厚的微流星防护板和多层隔热材料。共有2个对接口,1个主动对接口和1个被动对接口,主动对接口与星辰号服务舱对接,被动对接口留给联盟飞船和进步飞船等对接。对接舱的一侧还有一个隔舱,当航天员穿上宇航服,调节好隔舱中的气压后,就可以打开隔舱门进行太空行走,出舱舱门直径为1000mm。码头号有助于增加国际空间站与地面间的货物、人员运输。

4.搜寻号小型研究模块

搜索号小型研究模块(Poisk )于2009年11月10日发射,为舱内和舱外的基础和应用实验和研究提供支持,在停靠到星辰号服务舱后为联盟号载人飞船和进步号货运飞船等提供对接口。可作为气闸舱提供2个航天员的出舱口。在密封舱内为实验设备和货物存储提供2立方米的可用空间,它还有2个基准点用于安装舱外实验载荷及货物,在其密封舱内可储存870kg的货物。 

5.黎明号小型研究模块

黎明号小型研究模块在2010年5月由美"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运送至国际空间站。黎明号实验舱长约7米,重约7.8吨,主要用于科学实验。

美国部分

1.团结号节点舱 (unity node module)

团结号(Unity)节点舱是国际空间站的第二个组件,也是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节点舱,于1998年12月4日由“奋进”号航天飞机送入轨道。舱体长5.49米,直径4.57米,重11612千克,用于存贮货物和调节电力供应,是国际空间站上负责连接6个舱体的主要节点舱。

命名由来:由于该舱是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节点舱,因此也常被称为“节点1”(Node 1)。根据NASA国际空间站计划主任兰迪·布林克利的解释,“Unity”这个名字代表了NASA、波音还有全世界国际空间站团队的共同努力,反映了国际空间站计划中的国际合作。 

2.命运号实验舱 (destiny laboratory module)

命运号实验舱(Destiny)是NASA在1974年2月“空间实验室”(Skylab)退役后的第一个永久性运作的在轨实验室,由美国波音公司制造,形似圆筒,长9.3米、直径4.3米,重13.6吨。于2001年2月与团结号节点舱顺利对接。命运号实验舱是美国进行微重力科学与研究的场所,包括材料加工、生命科学、生物医学实验、流体试验和地球科学等。

3.寻求号(Quest)

寻求号(Quest)气闸舱是国际空间站主要的气闸舱,由美国于2001年7月14日发射升空的。气闸舱的作用是为航天员提供出舱活动前穿戴航天服的场所。寻求号被连接到空间站之前,俄罗斯航天员只能在星辰号服务舱内穿戴航天服,美国航天员只有在有航天飞机停靠的情况下,在航天飞机里穿戴航天服。寻求号气闸舱能同时兼容美国和俄罗斯航天员穿戴使用航天服。

4.和谐号(Harmony)

和谐号(Harmony)节点舱是国际空间站3个节点舱中的第2个,于2007年10月23日由“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在国际空间站所起的作用是把美国“命运”号实验舱和后来送入太空的欧洲航天局“哥伦布”号空间实验舱、日本“希望”号空间实验舱连接在一起。

命名由来:之前被称为“节点2”舱,2007年3月15日更名为“和谐”号。这个名字源自于一个名叫“节点2挑战”的校园竞赛,来自全美32个州的2200多名高中生参加了这个竞赛。这个竞赛要求参与学生学习国际空间站知识,制作比例模型,并解释自己所取名字的含义。最后六个不同的学校提交了“Harmony”这个名字。由NASA教员、工程师、科学家和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的评选小组选定这个名字,并解释称这个名字不仅体现了国际空间站国际合作的精神,还形象地表现出“和谐”号节点舱在国际空间中所担负的把各合作伙伴的实验舱连接在一起的职责。 

5.宁静号节点舱(Tranquility)

宁静号(Tranquility)节点舱是国际空间站的第3个节点舱,由意大利泰利斯阿莱尼亚航天公司为NASA建造,长约7米,直径约4.5米,在轨重量约18,160千克。宁静号能够为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以及包括氧气生成器、水循环系统、废物清理-卫生维护系统和“科尔贝尔”跑步机等在内的许多生命支持和环境控制系统提供额外的空间。与宁静号节点舱相连的“瞭望塔”观测舱是国际空间站机械臂的控制站,长约1.5米,直径约2.96米,在轨重量约1882千克。观测舱四周有6个窗口,顶部有1个窗口,能够帮助航天员以一个全景的角度观察地球、宇宙星体以及与国际空间站对接的飞船,窗口能抵御空间碎片的撞击。“宁静”号节点舱和“瞭望塔”观测舱于2010年2月8日随“奋进”号航天飞机被运往国际空间站。 

命名由来:宁静号节点舱在2009年4月之前一直被称作“节点3”,名字源自于NASA所举办的征名活动——“帮节点3取名”。活动期间,公众可登陆NASA官网参与活动,可选择NASA提供的4个名字中的其一,也可以建议自己认为合适的名字。2009年3月20日活动截止时,NASA收到数千个提议,“Tranquility”是建议次数最多的前十名之一。在经过评选之后,曾经作为国际空间站第14和第15远征考察团成员的女宇航员苏尼塔·威廉姆斯在一档晚间电视节目中宣布“节点3舱”被命名为“宁静”(Tranquility)。NASA空间运行部副主任比尔·格斯登迈尔表示选取“Tranquility”这个名字与纪念“阿波罗”—11有关。40年前的7月,“阿波罗”—11飞船在月球上的静海(Sea of Tranquility)登陆,“Tranquility”与探索和月球有关,同时“Tranquility”也象征了空间站的国际合作精神。

6.穹顶号观测舱

该舱由ESA研制但属于NASA,它为机械臂操作提供直接视角,并可看到航天飞机有效载荷设备区域。

7.莱奥纳尔多号多功能后勤舱

莱奥纳尔多号多功能后勤舱由意大利研制,价值1.6亿美元。它是一个由金属铝制成,长21英尺(约为6.4米)、直径为15英尺(约4.6米)的圆筒,分为16个货箱,能携带9.1吨货物。后勤舱可重复使用,其功能是为国际空间站运送必需的物资,再将空间站上的废弃物带回地面。莱昂纳多后勤舱于2001年进行了首次太空飞行。意大利航天局根据与NASA的协议建造了前三个“莱昂纳多”服务后勤舱。2010年3月,“发现”号航天飞机将携带莱昂纳多后勤舱执行最后一次货运任务。返回地面后,莱昂纳多后勤舱进行了改装,具备了更好的碎片防护功能,并能使航天员更容易使用其内部的设备,并更名为“永久性多功能舱”。 

命名由来:该舱是由意大利制造的多用途后勤舱(MPLM),以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命名。

8.毕格罗可充气活动模块(BEAM)

BEAM由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毕格罗航天公司生产。该模块由柔软的、可折叠的适应太空严酷环境的纤维构成,重达1.4吨。由铝和可折叠的特殊面料制成,在飞行时会被压缩起来,形成一个长2.4米、直径2.36米的“大包裹”。与空间站对接后,长度和直径分别会增加到3.7米和3.2米,内部空间将从3.6立方米扩展到16立方米,与一间小型卧室大小相当。 

与金属制成的传统太空舱相比,充气式太空舱的优势是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也更为便宜。由于在运输的过程中可大幅缩小体积,这种太空舱能为火箭省出大量的空间,这也意味着可以节省燃料和降低发射成本。按照计划,BEAM将会在空间站上停留两年,在此期间,宇航员每年会进入其中数次,安装仪器设备、收集数据并对其状态做出评估,但不会在这个充气舱内居住。

欧洲部分

哥伦布实验舱

哥伦布实验舱是继美国命运号之后的第二个国际空间站实验舱,它由欧洲10个国家的40家公司共同参与制造,是欧空局最大的国际空间站项目。“哥伦布”实验舱装备有多种实验设备,能开展细胞生物学、外空生物学、流体和材料科学、人类生理学、天文学和基础物理学等多方面的实验,其使用寿命至少10年。

日本部分

希望号实验舱

日本实验舱 (Japanese Experiment Module,JEM),命名为“希望”号,日语为Kibō(Hope),意为希望。“希望”号实验舱是日本对国际太空站的贡献,由JAXA于2001年9月制造完成,也是国际太空站上最大的舱组。“希望”号实验舱是日本有史以来第一座连接到空间站上的载人太空舱,是日本的载人航天器。

“希望”号实验舱是日本首个载人航天设施,最多可容纳4人。它由舱内保管室、舱内实验室、舱外实验平台、舱外集装架、机械臂和通信系统6大部分组成。舱内保管室主要作为保管仓库使用,室内有实验设备、维修工具、实验材料以及万一仪器出现故障时供替换的设备。舱内实验室是一个外径4.4米、内径4.2米、长11.2米的圆筒状设备。实验室内的气体成分和地表大气几乎相同,保持着1个标准大气压以及便于宇航员活动的温度和湿度,所以宇航员可以身穿普通衣服在实验室内工作。舱外实验平台可利用宇宙微重力、高真空等特殊条件进行地球观测、通信、材料实验等研究。 舱外集装架是向舱外实验平台运送以及回收实验设备的过渡平台。机械臂分主臂和子臂两大部分,主臂可抓起7吨重物。宇航员可在舱内实验室里利用监视器,通过操纵台控制机械臂工作。希望号实验舱在日本设计和组装完毕之后被运送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然后其各部件由美国航天飞机分3次运往国际空间站,并在太空完成组装。实验舱的第一部分——保管室于2008年3月11日由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携载先期运往国际空间站。

运输方式

俄罗斯联盟号载人飞船

联盟号载人飞船由俄罗斯科罗廖夫能源火箭航天集团研制,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并定期升级。 联盟号可以独立支持三名机组乘员长达5.2天,并在国际空间站停靠200天。 该飞船具有自动对接系统,可以自动驾驶或由机组乘员手动驾驶。 联盟号负责乘员和货物往返国际空间站的运输。 

进步号货运飞船是由俄罗斯科罗廖夫能源火箭航天集团研制,是基于联盟号设计的货运补给飞船,用于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推进剂、水和天然气。 停靠在国际空间站后,推进器可以帮助国际空间站升到更高的轨道高度,并控制国际空间站的方向。 通常情况下,每年向国际空间站发射四次进步号飞船。 进步号可以自动驾驶或由机组乘员手动驾驶。进步号在装满国际空间站产生的垃圾之后,在再入地球大气层过程中焚烧。 在自主飞行(最多30天)期间,进步号可以作为开展空间实验的研究实验室。

日本HTV货运飞船

HTV货运飞船是JAXA专门为国际空间站计划研发、由三菱重工制造的非载人货运飞船。使用空间站远程操纵系统(SSRMS)停靠在国际空间站。 HTV货运飞船能够在其内部的加压载体和外部非加压载体中携带物流材料,可以运送货物、天然气和水。 HTV货运飞船在装满国际空间站产生的垃圾之后,在再入地球大气层过程中焚烧。

美国航天飞机

1998年12月4日-2011年7月21日期间,NASA的三艘航天飞机——发现号、亚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帮助建造了国际空间站,并运送了大部分国际空间站舱段和主要部件,是一种能够重复使用的运输方式。

欧洲ATV货运飞船

ATV货运飞船是欧洲宇航防务集团研制的一种自动后勤补给飞船,可以运送货物、大气、水和推进剂。 货物卸载后,重新装载垃圾和废品,与空间站脱离,在再入地球大气层过程中焚烧。2008年3月-2015年2月期间共发射了五艘ATV货运飞船,分别是:Jules Verne,Johannes Kepler,Edoardo Amaldi,Albert Einstein和GeorgesLema tre。

研究领域

国际空间站上的科学实验项目主要由NASA、Roscosmos、ESA、JAXA和CSA合作进行,涵盖物理科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技术开发与验证、人体研究、地球与空间科学以及教育活动与推广6大研究领域。

1.生物学与生物技术

微重力环境下,细胞核组织生长方式与形状可能与地面不同。该领域的实验重点研究空间飞行状态下生物体( 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 的生命活动,生物组织破坏过程,器官和组织再生特性,细胞间相互作用,生物技术产品试验性开发,获取关于生命科学基本问题的新认识。

2.技术开发与验证

该领域的实验旨在发展并改进空间技术及其组件,开发新的空间技术提高舱段利用率,开发未来空间基础设施关键组件。

3.地球与空间科学

国际空间站运行的近地轨道为收集地球空间科学数据提供了独特优势。该领域的实验旨在研究地球表面、大气层和电离层的物理过程。收集地球冰川、农田、城市和珊瑚礁等信息,并与轨道卫星数据互补,获得全面的地球信息。

4.物理科学

国际空间站是在微重力环境下长期研究物理现象的唯一场所。该领域的实验重点研究微重力环境下各种物理和化学过程;空间材料科学,制备在陆地条件下无法获取或难以获取的新物质与材料; 地面技术现代化研究;为先进载人空间设施和无人探测器开发关键技术进行技术储备。

5.教育活动与推广

国际空间站为鼓励学生参与航天活动提供了独特平台,对数千名学生产生了积极影响。

6.人体研究

利用国际空间站研究长期微重力环境对人类健康造成的风险,并制定降低这些风险的对策,有助于解决未来近地轨道以外长期任务的相关问题。

典型科学发现

1.阿尔法磁谱仪

“阿尔法磁谱仪”是迄今为止在太空运行的最强大,最灵敏的粒子物理探测器。自从2011年5月安装在国际空间站上,开始获取数据,将一直持续运行到国际空间站使命结束。AMS谱仪精确测量多种宇宙线粒子的结果是宇宙线观测的一个里程碑,并对暗物质和反物质的寻找等物理学前沿研究有重大意义。 

2016年12月8日24时,国际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在瑞士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总结发布了阿尔法磁谱仪(简称AMS)在国际空间站运行五年来的物理成果。目前,AMS已经收集了超过900亿宇宙线事例,更多的数据分析还在进行中。丁肇中报告的AMS最新结果涵盖多种宇宙线粒子的精确独特的数据,包括在宇宙空间测量的正电子流强和正电子比例,反质子—质子比,以及电子、质子,反质子、氦核以及其它核子的流强。

2.双胞胎实验

航天员迈克·凯利和斯科特·凯利参与实验,他们是一对出生于1964年的双胞胎。兄弟俩从1996年开始为太空飞行训练。斯科特参与了1999年 "发现"号航天飞机STS-103太空飞行和2007年 "奋进"号航天飞机STS-118太空飞行、2010年俄罗斯"联盟TMA-M"号飞船太空飞行和国际空间站第25次和第26次长期考察。迈克·凯利曾四次前往太空,分别参加2011年 "奋进"号航天飞机STS-108太空飞行、2006年的"发现"号航天飞机STS-121太空飞行、2008年 "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STS-124太空飞行、2011年"奋进"号航天飞机太空飞行。

2015年3月,斯科特·凯利再次参与太空飞行,在国际空间站上度过了创纪录的340天8小时42分钟。迈克·凯利留在了地球上,在这段时间与在国际空间站的斯科特接受同样的检测和分析。研究覆盖面很广,从肠道细菌的组成到各种基因和认识能力的活跃性。获得的结果交由10个研究小组分析。 

最意外的结果产生于观察端粒之后。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部分,保护 DNA主要部分不在细胞分裂期间受损。每一次细胞分裂后,染色体都会缩短一些。为了这种缩短不影响编码区,端粒都位于染色体末端。在新的分裂和分裂周期后,染色体变得更加短,细胞衰老就是这样发生的。斯科特的端粒在太空中变得比迈克的端粒更长,原因尚不明确。 

3.空间DNA测序

2016年8月30日,NASA航天员凯特·鲁宾斯在国际空间站(ISS)上利用MinION微型测序仪成功完成首次微重力条件下的DNA测序,这标志着人类已经迎来“在空间对活体生物进行基因测序”的新时代。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科学领域——太空基因组和系统生物学。

这次空间测序是“生物分子测序研究项目”的一部分。测序使用的是英国牛津纳米孔公司提供的MinION测序仪,只有手掌大小,既方便又快捷。测序原理是通过纳米孔施加电流,同时让含有检测样本的液体流经检测仪,不同的DNA分子会引起不一样的电流变化,通过电流变化就能识别出这种基因序列的生物。项目组将事先准备好的老鼠、病毒和细菌的DNA样本带到空间站,由鲁宾斯在太空进行检测,而地面团队成员同步对类似样本进行测序。比较后发现,太空和地球上的两种测序结果能完美匹配。有了在空间中测序DNA的方法,就能识别出国际空间站内的微生物是否威胁航天员的健康,帮助地面科学家随时了解航天员们的生活环境,及时告知他们是否要做清洁或服用抗生素。空间DNA测序仪对未来造访火星等需要长时间待在空间站的航天员来说,是保护他们健康的重要工具。

4.空间蔬菜种植

“蔬菜生产系统”(Veggie)是迄今为止国际空间站上最大的植物种植实验设施,此项研究将为延长航天员驻留时间提供支持,还将用于研究植物对重力的感知和回应,改善地球上的植物生长并提高产量。Veggie探索种植能够制作色拉的蔬菜,未来可能用于提供新鲜食物以改善航天员的食欲、营养,也可能用于帮助航天员减压放松和娱乐。在实验中,Veggie为作物提供光照和营养,国际空间站提供温控和二氧化碳。

2014年5月,航天员利用Veggie系统成功种植了“Outredgeous”红色长叶莴苣,并在最近第一次品尝了这种宇宙蔬菜。这是太空种植上重大的一步,同时,NASA也希望进一步扩展作物的数量和种类,以满足未来登陆火星的宇航员的营养需求。在Veg-01验证之后,航天员于2016年10月25日对Veg-03进行检测。Veg-03改良了输水系统,并测试确认不同环境对作物的影响,让六株生菜同时生长。 

飞行控制中心

美国地面中心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总部(HQ),负责管理NASA各领域中心、制定管理政策、评估国际空间站计划项目的各个阶段;

约翰逊空间中心(JSC),负责管理国际空间站计划计划以及美国舱段的任务控制,并与合作伙伴国控制中心合作共同管理整个ISS上进行的活动;

肯尼迪空间中心(KSC),为每次任务开展ISS模块和航天飞机准备工作,协调发射,并管理航天飞机的发射以及着陆后的运行;

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MSFC),其载荷运行和集成中心(POIC)负责控制美国实验的运行并协调合作伙伴国的在轨实验;

远程科学支持中心(TSC),美国有多个TSC来实施国际空间站计划上科学实验的运行,分别位于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埃姆斯研究中心(ARC)、约翰逊空间中心和格兰研究中心(GRC)。

俄罗斯地面中心

莫斯科任务控制中心(TsUP),是俄罗斯最主要的国际空间站计划计划相关机构,负责俄罗斯载人空间飞行活动控制和俄罗斯舱段的运行;

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GCTC),负责提供俄罗斯舱段全尺寸训练器、出舱行走用训练水池、模拟重力离心机,以及天体导航用天文馆。

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是俄罗斯载人和非载人航天器的主要发射中心。 

欧洲地面中心

欧洲空间研究与技术中心(ESTEC),是欧洲航天局(ESA)最大的研究机构和技术核心;

哥伦布控制中心(COL-CC)和自动转移飞行器控制中心(ATV-CC),COL-CC和ATV-CC负责控制和运行欧洲的ISS项目。COL-CC负责控制和运行哥伦布研究实验室、协调欧洲实验载荷,ATV-CC负责控制和运行自动转移飞行器(ATV);

圭亚那空间中心(GSC),最初由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创建,由法国航天局和欧空局共同资助和使用,作为阿丽亚娜5运载火箭的发射场;

欧洲航天员中心(EAC),欧洲航天员培养基地;

用户支持和运行中心(USOC),欧洲各国在各自国家空间中心中建有用户支持和运行中心,这些中心负责空间站欧洲载荷的使用和布置。

日本地面中心

筑波空间中心,是一个综合运营中心,拥有各类测试设施,具备航天员培训能力;

种子岛发射基地,是日本最大的火箭发射中心。

加拿大地面中心

移动服务系统(MSS)运行综合中心(MOC),提供MSS工程设计和监控所需的资源、设备、专家,同时负责航天员训练工作;

有效载荷远程科学操作中心(PTOC),支持在轨加拿大有效载荷的实时运行。 

相关新闻

2020年8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发布声明称,国际空间站发生轻微漏气,泄漏点可能在美国舱段,3名宇航员将集中在俄罗斯舱段三天,并于本周末查找漏气原因。声明表示,这次漏气没有对驻站成员或国际空间站构成威胁。

2020年9月28日,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发言人表示,国际空间站俄罗斯“星辰”舱再次发现漏气,将排除故障。 

2020年10月14日,俄罗斯和美国的三名宇航员乘坐俄罗斯的“联盟号”MS-17载人飞船,从哈萨克斯坦发射升空前往国际空间站(ISS),仅3小时又3分钟即抵达并成功对接,创下新纪录。 

2020年1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飞行工程师最近拔出了在空间站高级植物培养环境中种植的20根萝卜,用锡纸包裹好,以便冷藏至2021年送回地球。研究人员称,这一成果为较长期月球和火星之旅的食物生产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2021年3月14日,美国宇航局(NASA)社交网站官方账号称,国际空间站两名美国宇航员维克多·格洛弗和迈克·霍普金斯完成了一次太空行走,对空间站进行了技术维护。美国宇航局表示,此次太空行走共计持续了6小时47分钟,于美东时间13日下午3时01分结束。

2021年4月9日,载有3名宇航员的俄“加加林”号飞船在发射入轨后仅绕飞地球两圈,便与国际空间站顺利对接。这3名宇航员将开展大量科研工作,并负责拆换空间站的部分舱体。

谢选骏指出:这个国际空间站,不仅缺乏对于上帝的敬畏,而且完全彻底地言不及义,是个妄图瓜分太空的贼窝。他们这样胡搞下去,在糟蹋完了地球之后,还要祸害太空。他们这样做的唯一结果,不仅毁灭他人,而且毁灭自己。



【导论4、人类不仅需要共通的语言】


《赴中国太空舱训练 欧洲宇航员苦练中文》(BBC 2018年7月7日)报道:

当莫伊雷尔(Matthias Maurer)报名参加海上生存训练时,他可没想到会是现在的状态。这个训练是与中国宇航员一起进行的。

“这里的生活真是太美好惬意了”,这名欧洲航天局 (European Space Agency ) 的德国宇航员说道,“我在救生筏上漂浮着,仰望苍穹,这时只要再来一点音乐,就足以让我有在夏威夷度假的感觉了。”

这项演习是去年在烟台附近的一个新建的培训中心里进行的。烟台是北京东南方向的一个沿海城市,乘飞机仅需一个小时。两周时间里,莫伊雷尔和同样来自欧洲航天局的宇航员克里斯托佛雷提(Samantha Cristoforetti)与他们的中国同行一起生活、工作。

“我们和中国宇航员呆在同一栋大楼里,一起训练,吃着同样的伙食,那真是一次印象深刻的经历。”莫伊雷尔说:“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大家庭的一部分,这与我之前生活和训练完全不同。那时我在休斯顿,住在租来的公寓里,只有在两三个小时的航天训练中才会看到我的同事们。”

其它太空机构都是用专门的团队建设活动来促进宇航员间的合作,而中国人的方法更为直接。

“中国宇航员甚至连节假日都呆在一起,他们彼此非常了解,就像兄弟姐妹一样”,莫伊雷尔说,“当我们在中国时,能感受到他们十分热心地接纳我们加入他们的大家庭。”

中国已宣布了雄心勃勃的太空探索计划,包括到达月亮远端的任务。

中国已宣布了雄心勃勃的太空探索计划,包括到达月亮远端的任务。

中国宇航员在2003年乘坐神舟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神舟号可容纳三名宇航员,这是基于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设计的,两者外形看起来也相差无几。但联盟号已经载人飞行了50年,其设计受在太空时代早期最先服役的运载火箭的局限。相比之下,神舟号是更加先进的21世纪产品。

“我对中国宇宙飞船的空间大小颇感惊讶。”莫伊雷尔说,“它的直径比联盟号的太空舱大得多。中国设计师对俄罗斯的硬件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已经掌握了哪些是好的部分、哪些是可以改进的部分。”

例如,如果太空舱溅落(特指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返回地球时,按预定计划内落入海洋)在海上,神舟号的设计使得更换太空服,再从漂浮的太空舱里爬出来这个过程变得更加容易。

“太空舱里有这么大的空间,甚至还配有充气橡皮船,这在联盟号上是没有的”,他说,“在俄罗斯的海洋生存训练中,你要跳入水中,因为没有船,周遭异常寒冷,那条件要困难的多得多。”

莫伊雷尔最近才获得宇航员资格,但他曾经在德国科隆的欧洲宇航员中心(European Astronaut Centre)工作,因此早在2012年就开始与曾经高度机密的中国人类太空计划建立了联系。一年后,他参观了北京培训中心,看到了那里的设施和模拟器。在 2016年,一名中国宇航员也参加了欧洲航天局定期举办的洞穴探险活动。

与克里斯托佛雷替和法国宇航员佩斯奎(Thomas Pesquet)一道,莫伊雷尔也一直在学普通话。他说,“我的普通话还好,但需要提高。”莫伊雷尔还告诉我,他的名字在中国翻译成“天堂之马”。

来自外太空的钻石

回收式航天器美梦成真

先锋号:仍然在轨运行的世界最早科学卫星

在此项目中,已有一些欧洲航天局的宇航员与中国同行一起进行溅落训练。

在此项目中,已有一些欧洲航天局的宇航员与中国同行一起进行溅落训练。

美国不会在太空领域与中国合作,甚至在国际空间站项目上也不会。但欧洲航天局在将宇航员送入轨道以及其它项目上,一直保持对中国开放的态度。

中国在2023年将发射第一个大型空间站,今年晚些时候该国的机器人任务也将在月球的远端执行任务。欧洲航天局在与美国和俄罗斯保持联系的同时,与新兴的太空超级大国中国保持伙伴关系,这似乎是一个明智之举。

“欧洲航天局已经是个拥有23个成员国的合作组织,因此我们知道将合作伙伴团结到一起需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莫伊雷尔说,“我们讲多种语言,我们有跨文化意识,我们正是将中国完美融入这个国际空间大家庭的胶合剂。”

中国最近与联合国外太空事务厅(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Outer Space Affairs)签署了一项协议,将新的空间站对国际研究开放。这也可以扩展到载行宇航员,类似于二十世纪70和80年代的苏联国际宇宙理事会方案,该计划中同盟国(包括蒙古、古巴、阿富汗和叙利亚)的宇航员都可前往俄罗斯空间站。

“在我印象中, 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可以通过联合国与中国取得联系,并有可能送宇航员搭乘中国空间站在外太空飞行。”莫伊雷尔说,“不仅是欧洲国家,还有目前可能没有宇航员计划的发展中国家。”

欧洲率先参与这个计划,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欧洲航天局宇航员将开始在中国的太空舱进行训练,希望他们中的一员能在未来的任务中获得副驾驶的地位。

美国不允许中国宇航员登陆国际空间站。

“在联盟号设计中,左座椅是副驾驶,所以我们到中国时以为我们需要进行艰苦的谈判才能得到那个左座椅位置”,莫伊雷尔解释道,“他们说'哦,好的,没问题'……, 我们当时认为这简直也太容易了嘛,直到我们意识到在神舟号中右侧座位才是副驾驶的。”

莫伊雷尔希望能在2020年在国际空间站上进行他的首次太空飞行。此后,他将成为首批在2023年左右与中国宇航员一起飞往中国空间站的外国宇航员之一。

部分因为目前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公开开展与中国的太空合作计划。然而从长远来看,美国和中国都在考虑重返月球甚至是登陆火星的探索,问题是这两个太空强国是否会继续视对方为竞争对手,还是最终会通力协作。

“一旦超出地球轨道,飞向月球或火星,我们就需要团结在这个星球上所能找到的所有合作伙伴,因为太空探索正变得更困难、更昂贵,我们需要最好的技术”,莫伊雷尔说,“我们的目标是把中国宇航员带进太空大家庭和未来的月球研究站。毕竟,中国有句老话,人多力量大。”

谢选骏指出:在走向太空的过程中,人类不仅需要共通的语言,而且需要共同的意愿、近似的意识形态——否则话,各怀鬼胎只能导致同床异梦、互别苗头、车毁人亡。



【导论5、太空垃圾迟早会砸扁人类的脑袋】


《卫星会不会砸中你的脑袋?》(2016年7月1日 BBC)报道:

“这些东西还不是最疯狂的,”我此时正在访问德国航天局位于科隆的风洞设施,科学家塞巴斯蒂安·威廉(Sebastian Willems)一边带我走过一个摆满了造型科幻的亮银色流线型航天飞机模型的玻璃箱,一边对我说。除此之外,复古风格控制室里的指针式仪表、开关和旋钮也不算是疯狂的东西。

我们通过一个大型防爆门,走进一个没有窗户的房间。房间的墙壁被熏成黑色,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不安的硝烟气味。这是一个测试火箭发动机空气动力学特征的实验室。

但是这仍然不是真正疯狂的东西。

威廉真正的“疯狂”实验是:用该中心的风洞模拟卫星再入大气层的过程。

“轨道上有很多卫星,它们迟早都会掉到地球上来,”他说。“再进入地球过程中,卫星可能会解体。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坠落物造成损失的概率有多高?”

换句话说,坠落卫星的碎片是否会在经历“再入”的过程后留存下来,并且击中物体,甚至人?

威廉在实验里使用的风洞类似一个与高压锅连接起来的,被拆解后的巨大吸尘器,整个系统安置在混凝土地面上。闪闪发光的设备表面覆盖着错综复杂的管道和电缆。这台风洞能够生成11倍音速的气流,用来对超音速和极超音速飞机设计方案进行测试。

风洞的核心是一台两米高的球形金属实验舱,测试样本通过特殊夹具固定在实验舱里。威廉在自己的实验里没有使用这些夹具,而是让样本在速度达3000千米/小时(1860英里/小时)的高速气流中自由运动,从而模拟卫星碎片再入大气层的过程。

大多数卫星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会崩解成碎片——

“我们让样本在气流中下落,”威廉说。“我们想研究样本在气流中坠落的自由落体过程中呈现的特性。”

我们只有0.2秒的实验时间,”他说,“但是在这短短的一瞬间我们能拍摄大量照片,并且采集海量测量数据。”实验数据输入计算机模型后,能够帮助人们预测卫星的坠落轨迹。

环绕地球轨道运行着多达50多万件太空垃圾。这些太空垃圾尺寸相差悬殊,小至极小的金属碎片,大至公共汽车大小的大型卫星,例如2012年4月突然和地面失去联系的欧洲航天局Envisat卫星。

“我们正在跟踪的太空垃圾数量不断攀升,”位于英格兰南部的南安普顿大学航天工程学讲师休·刘易斯(Hugh Lewis)说。

随着轨道上太空垃圾数量不断增加,太空垃圾击中其他卫星或载人飞船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事实上,国际空间站就必须定期移动至新轨道以防止遭遇此类撞击。

“从太空时代刚刚揭幕时起,就不断有航天器坠入大气层,”刘易斯说。“一般来说,每隔3-4天就会有一个大型物体坠入地球大气层——在未来很长时间里,这都是一个持续困扰我们的问题。”

尽管卫星会在再入大气层的猛烈过程中四分五裂,但是很多大型碎片会存留下来。“比如,卫星燃料箱,”刘易斯说。“菱形燃料箱的尺寸大概和小型轿车差不多。”

多数卫星在受控情况下坠落,从而让碎片落入远离人群的海洋——

德国航天局的风洞不可能给威廉测试小汽车大小物体的机会,但却足以据此分析大型物体的崩解规律,从而了解哪些碎片会最终在再入后存留并坠落在地球表面。

“不同碎片周围的气流会相互影响,”他说,“和分别单独再入相比,它们的存留规律存在差异。”

既然这些太空垃圾每天都在从太空中坠向地面,那么它们为什么没有遍布我们的花园,砸穿屋顶,甚至直接砸中我们的脑袋?

多数情况下,航天任务控制专家会对失效卫星返回地球的过程进行规划——专家会使用剩余燃料将卫星推入受控轨道,从而使其在坠入偏远海洋的过程中燃烧殆尽。与之相比,非受控坠落过程则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最近的一次非受控坠落是2011年美国航天局的“上层大气研究卫星”(UARS)。尽管地球表面70%的面积为海洋,并且绝大多数陆地地区的人口也非常稀少,但是刘易斯说,UARS卫星坠落后会导致地面人员伤亡的概率仍然有2,500分之一。

“如果卫星坠落伤人概率达到1万分之一,我们就要对此提高警惕,”他说。“这个概率并不是你被砸中的概率——这个概率极低——而是有任何人遭到伤害的概率。”

考虑到每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高达100万人,被退役卫星的碎片砸中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然而,各国发射航天器受到联合国公约的限制,必须在法律和经济方面承担责任。各国航天部门都致力于把太空垃圾坠落造成损害的风险降至最低。德国航天局进行的实验将帮助科学家更深入地了解太空垃圾的性质并增强跟踪能力,即便对于非受控坠落,也能实现更精确的监控。

随着航天发射费用不断降低,卫星尺寸不断缩小,在未来数十年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航天器进入太空。“我们通过利用太空获得了更多利益,但太空垃圾问题却日趋严重,”刘易斯说。“更多的卫星意味着更多的坠落事件。”

所以,尽管你被坠落卫星砸中的概率微乎其微,但是每年从太空掉向地面的太空垃圾数量却在不断增长。任何东西发射进入轨道最终都会叶落归根。

谢选骏指出:上文轻描淡写,过于乐观了——在我看来,在魔鬼欲望的驱使之下,太空垃圾迟早会砸扁人类的脑袋。



【导论6、太空领域的新冷战促成登陆火星的计

划】


《大国加强太空角逐 地缘政治进入外层空间》(BBC 2020年5月8日)报道:

中国成功发射了长征五号B型火箭,测试了新型飞船原型和货物返回太空舱,向建立太空站迈出重要的一步——

5月5日中国成功发射了长征五号B型火箭,测试了新型飞船原型和货物返回太空舱。报道说这是中国向建立太空站以及最终在月球建立基地迈出重要的一步。

同一天美国媒体报道说,特朗普政府正计划联合“志同道合”的国家制定规范月球采矿的太空法律框架。俄罗斯报道指美国的做法违反了冷战时期签订的外层空间条约。

《卫报》报道说,中国成为太空大国的雄心促使其他国家的太空机构重新对月球产生兴趣。美国,印度,日本和俄罗斯都在制定各自的月球探索计划。

在美国强调要建立太空行为的国际准则的同时,美国及盟国也一直关注太空防务威胁。美国智库专家建议用冷战时期军事和外交两手,遏制新出现的太空挑战。

中国发射的嫦娥4号探测器是第一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器。

中国的太空崛起

周二(5月5日)中国发射了长征5号B运载火箭,进行运送新型载人飞船和柔性充气式返回货舱试验。54米长,起飞重量849吨的长征5B火箭推送可携带6名宇航员的飞船进入太空。中国媒体报道说,中国载人航天计划进入建立太空站的实质阶段。

中国用长征5号系列火箭发射高轨和低轨大型卫星,飞船,载人空间站的太空舱。按照计划,中国将利用新型飞船把宇航员送进2022年前部署的太空站。

中国媒体报道说,今年下半年将用长征5号火箭发射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在年底前还用长征5号火箭发射嫦娥5号月球探测器,在月球采样并返回地球。

中国在2019年把登月飞船发送到月球背面着陆。目前正在努力在10年后成为美国之后把宇航员送上月球的国家,并且中国还计划在月球建立永久性基地。

在过去20多年,中国迅速扩展了外层空间的存在。自1992年中国开始制定载人航天计划以来,中国成功地进行了十多次重大外空发射,先后把11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美国和北约把俄罗斯和中国的反卫星能力视为在外层空间的主要威胁。

规范外层空间

考虑到今后中国会继续增加在外层空间的存在并且发挥更大作用,美国智库专家认为美国必须要制定相应的应对计划,遏制中国的太空影响,同时寻求合作实施外层空间管控。

布鲁金斯学会的安全和战略和外交问题专家罗斯(Frank A. Rose)在4月发表的文章中说,面对中国在外层空间的活动急剧增多,美国要加强同中国在民用太空领域对话,寻找应对轨道碎片,太空交通管理,以及巨型卫星群问题的解决办法。

在中国成功发射长征5号B运载火箭的同一天,路透社报道说,特朗普政府正在起草一个关于规范月球采矿活动的法律蓝本。美国计划同“志同道合”的国家在太空采矿方面达成协议。

消息人士对路透社说,在未来几周美国官员将同加拿大,日本,欧洲国家以及阿联酋讨论规范月球采矿,以及在将来的月球基地周围建立“月球安全区”的问题。

而美国宇航局在国际太空站的重要合作伙伴俄罗斯却没有被列入初期的谈判伙伴名单。消息人士说,因为俄罗斯在地球轨道上操纵卫星对美国间谍卫星有威胁性行为,受到五角大楼的敌视。显然,中国也不在“志同道合”的国家之列。

俄罗斯报道指出,美国的上述做法似乎违反了1967年的外层空间条约,该协议禁止所有国家对地球以外任何天体部分拥有权利。莫斯科多次批评华盛顿,说美国要把太空变成“野蛮西部”,把外太空军事化,图谋在其他行星上取得领土。

在经济实力和航天技术的支持下,中国计划在2050年前建立地球-月球经济区。

太空军事竞争

美国国防部认为,中俄都把太空当做现代战争的组成部分。 中国和俄罗斯也一直指责美国挑起新太空军备竞赛。

美国国防情报局去年公布报告,把中国和俄罗斯在太空发展威胁其他国家的能力列为对美国的挑战和威胁。报告认为,中国和俄罗斯都把太空视为现代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太空反制能力当做降低美国及盟国军事有效性的手段。

俄罗斯和中国外层空间能力提高了他们军队在世界范围的指挥和控制能力,让他们能够监视,跟踪美国和盟国的军事目标。美国国防部的情报机构认为,中俄的空间侦察网能在轨道空间对卫星进行搜索,跟踪,而且都在发展信号干扰和网络空间能力,发展定向能武器和轨道空间的能力,以及发展陆基反卫星导弹。

北约防长去年6月开会通过了一个太空政策文件,具体细节没有公开。布鲁金斯学会的战略专家罗斯4月22日撰文说,去年12月在北约伦敦峰会上,北约领导人强调要面对未来在外层空间的挑战以及维持技术领先的重要性。

罗斯建议北约延续冷战时期对苏联集团的“双轨政策”,即防务和外交两手并用,把军控作为遏制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特朗普政府总体上反对军控,但对在外层空间建立行为规范持开放态度。因此北约则积极加强防务能力的同时,也要用外交手段解决外层空间的威胁,诸如让盟国在制定外太空行为准则方面发声。

谢选骏指出:上一次冷战促成了登月计划。这一次冷战能够促成登陆火星的计划?

《中俄合建月球基地?俄罗斯官员提出“弃美联中”主张》(2020年7月20日 BBC)报道:

俄罗斯航天机构负责人日前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拒绝同美国联合探月的计划,打算同中国合作登月建基地。上述一番话引发中国和美国媒体关注。美国媒体评论指,俄中太空轴心令冷战后的太空竞争更错综复杂。

俄罗斯太空机构负责人罗戈津(Dmitry Rogozin)表示,美国送宇航员再次登月的计划是个“庞大的政治项目”,并且说俄罗斯正同中国协商建立月球基地的计划。

美国宇航局去年宣布了《阿尔忒弥斯协议》(Artemis Accords),并计划实现特朗普总统在2017年提出要美国人在2024年前重新登月的计划。美国计划在月球表面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存在的基地,同时美国希望能够规范各国登月和在月球的行为。

对于特朗普政府计划联合“志同道合”国家制定规范月球采矿的太空法律框架,俄罗斯媒体报道曾指美国的做法违反了冷战时期签订的外层空间条约。

今年五月,美国宇航局正式公布了涉及制定探月标准的《阿尔忒弥斯协议》,并计划将其作为未来月球探索和资源利用的国际协议的基础。该协议的内容之一是规定所谓的“安全区”,让未来探月者在月球上的操作空间不受其他国家的干扰。协议还规定如何保证各国能开采并利用他们在月球上发现的资源。

最近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公司(Roscosmos)的负责人罗戈津说,俄罗斯不打算加入同美国的合作计划。

地球与月球的中俄太空轴心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7月13日刊登了对罗戈津的采访。罗戈津在采访中说,“对于美国来说,现在这是个庞大的政治项目。关于登月计划,我们观察,美国正在退离合作互利的原则,国际太空站就是基于这种原则。他们没有把他们的项目看作是国际项目,而是类似北约的项目”。

他说,俄罗斯对参加美国航天局的《阿尔忒弥斯协议》没有兴趣,同时他说“还有其他俄罗斯感兴趣的项目”。报道说,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公司面临的一个选项就是同中国合作在月球的南极上建立基地。

近年来中国的太空项目加速发展,去年年初中国发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是世界第一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月飞船。

罗戈津说:“现在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非常好。这就是中国成为我们的伙伴的原因,中国在过去几年中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

罗戈津谈到俄罗斯和中国打算率先在月球建立基地的同时也没有排除同其他国家合作的可能性。

美国媒体关注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商业频道(CNBC)报道说, 今后10年在月球表面建立永久性基地的计划本质上是同美国宇航局的阿尔忒弥斯计划展开竞争。

太空政治事务作者惠廷顿(Mark Whittington)在国会山报(The Hill)发表评论说,中国和俄罗斯太空轴心可能正在形成,可能会改变国际太空竞争。

在罗戈津讲话发表后,美国宇航局发表了他们的局长吉姆·布莱登斯汀(Jim Bridenstine)对全国广播公司商业频道发表评论强调,美国宇航局的阿尔忒弥斯计划得到传统的和新兴的国际太空机构的大力支持。

惠廷顿认为,美国宇航局在登月中领先地位能够提升美国的政治软实力,有助于美国保持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

美国宇航员梅厄2019年9月乘坐俄罗斯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2020年4月17日返回,赶上新冠疫情,发现很多新情况。

超级大国软实力

五月SpaceX公司的太空船载人龙(Crew Dragon)首次将美国宇航局的宇航员送入太空,标志着该公司和美国宇航局的历史性成功。CNBC报道说,过去9年中美国一直依赖俄罗斯的联合号太空船(Soyuz)送宇航员上国际太空站,现在SpaceX的成功对俄罗斯意味上述依赖合作关系将要结束。

自从美国在2011年停止了航天飞机飞行后,美国在使用俄罗斯火箭方面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报道说,最近美国要为每个宇航员进入太空站投入8600万美元。

不过罗戈津对SpaceX的成就不以为然,他强调俄罗斯联合号太空船无与伦比的成功记录。

他说无论媒体如何报道,美国人的新载人飞船的挑战才刚刚开始,而俄罗斯的联合号太空船“现在是唯一的太空运输系统,积累了大量成功发射记录,而且有经过证明的紧急逃生系统”。

1960年代在冷战时期只有美国和苏联实现过探测器和载人登月。在今天冷战后的太空竞争中,十多个国家和跨国航天机构都在制定不同的登月计划,加上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日益对立,太空竞争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谢选骏指出:登月计划、地月经济,只是为了商业利益,不仅贪婪落伍,而且缺乏朝圣的新意。太空领域的新冷战,唯有促成登陆火星的计划,才有助于人类深入朝圣之旅。



【导论7、太空移民可能耗尽地球资源】


《太空移民》(2017年1月11日)报道:

太空殖民(又称地外殖民、太空移民、太空定居)是指在地球以外建立永久的人类居住地,以及对太空中的资源取得控制权。人类天生是具有开拓探索精神的,太空殖民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写于1904年,笔名荒江钓叟的《月球殖民地小说》,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科幻小说。写道:“……中国虽大,已非容身之地。中、日有志探险之士,都打算乘气球奔赴月球。”是中国最早有关太空殖民的描述。

太空殖民是富有争议性的,支持对太空进行殖民的,有两个最常见的论点,其一是为了确保文明能够在行星级自然灾害或核战争中存活下来,以及获取太空中的庞大资源。非实用主义的观点认为,文明是美丽的,应在整个宇宙中传播开去。而最常见的反对论点包括:太空的商品化令敌人更强大,这里包括了主要的经济和军事机构的利益,以及加剧预先存在的威构,例如战争,恐怖活动向太空蔓延等等。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太空殖民地被建立起来。况且建立太空殖民要面对一系列巨大的技术和经济挑战。太空定居点必须能够在,对人类生活非常不利的环境中,提供几百或几千人的物质需要。涉及一些从未曾被开发的技术领域,例如受控的生态生命支持系统。他们还必须处理关于如何使人类在这些地方永久生存和社会繁荣等领域的未知问题。以目前地球的太空物流成本(每千克二千五百美元,未来可望会变得廉价)推测,太空殖民地会是一个非常昂贵的项目。目前还没有任何计划,或任何大型组织(无论是政府还是私人)要组织太空殖民地。然而,多年以来,人们已经提出了许多关于太空定居点的建议,猜测和设计,有相当多的太空殖民倡导者和团体积极参与。其中有几个著名的科学家,如美籍英裔数学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已经出来支持太空定居。目前持续的技术创新,包括获得廉价的太空物流系统(可重复使用的发射系统可以达到每轨道十美元),以及在自动化制造和施工技术等方面技术进展,令太空殖民在不远的将来变得可能。

太空殖民的各种理由

确保文明的安全

要求对太空进行殖民的主要论点,是为了确保文明的安全。通过在地球以外,开发居住地及迁移地球上的物种,包括人类,可以在确保文明在行星级的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的情况下存活。

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斯蒂芬·霍金曾两次表示,太空殖民是拯救文明的唯一方法。在2001年,霍金预测,人类将在未来一千年内灭绝,除非在太空建立殖民地;2006年,他说,人类面临两个选择:要不我们在未来两百年内殖民太空,在其他行星上建造定居点,或者面临灭绝。

英国物理学家保罗·戴维斯也支持这样的观点,如果一个星球灾难灭绝地球上的人类文明,一个自给自足的地外殖民地可以对地球重新殖民,恢复人类文明。美国作家威廉·B·布罗斯和美国生物化学家罗伯特·夏皮罗提出了一个私人项目――拯救文明联盟,目的是建立文明的地外“备份”。

控制太空资源

太空中的资源,包括材料和能源,都是巨大的。根据不同的估计,单单是太阳系中的物质和能量,就足以支持当前地球人口的数千至十亿倍。在太阳系外,在可观测的宇宙中有数千亿颗其他恒星,提供了庞大的殖民化和资源采集的机会,尽管在不使用世代飞船或其他革命性的恒星际旅行方法,例如超光速引擎,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旅行到任何一个恒星系。

所有这些行星和其他物体提供几乎无限的资源供应,伴随着无限的增长潜力。如果能够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将带来极大的经济发展。

新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

与太空相关的技术,已经从多方面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这里包括了通信卫星的使用、地球观测卫星在气象学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和其他许多被用于工业和商业部门的技术,如航空、可再生能源、塑料、陶瓷等。太空殖民化将对经济、技术,以至整个社会,有更大的正面影响。

从月球发射的物质的重量比地球小六倍,殖民太空将允许建造和发射更大的太空栖息地。研究表明,在月球上组装宇宙观测望远镜,会有比地球上的太空望远镜更好的观测条件。

较少负面影响的扩张主义

人类的扩张和技术进步通常导致某种形式的环境、生态系统的破坏,及其伴随的野生动物的减绝。过往西班牙、葡萄牙等殖民帝国的扩张,往往是要牺牲许多土著为代价的,无论是最初的入侵战争,到后来的种族灭绝,都会带来极坏的恶名。因为太空中没有已知的生命,太空殖民没有这种负面影响。

缓解人口过多和资源需求问题

支持太空殖民的另一个论点,是减轻人口过剩的负面影响。如果控制了太空资源,建立地外生物栖息地,地球将不再有增长的限制。虽然地球的许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但是地外殖民地可以满足地球上大部分的资源需求。随着对太空资源的取用,对地球资源的需求将下降。

其他论点

在整个宇宙中传播生命和美丽

保障文明的持续进步和繁荣

在太空商业化中创造财富

通过将工业活动转移到太空,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各种目标

由于进入太空的高成本,对太空殖民地和任何其他永久性太空基础设施,将有高昂的初始投资成本。然而,支持者认为,发展太空基础设施带来的长远利益,将远远超过初始的启动成本。由于目前的发射成本如此之高(每公斤4000美元至40000美元),任何太空殖民计划必须包括发展低成本的太空物流,然后发展原位资源利用。因此,必须在开发低成本太空开发方面,进行初始投资,然后拥有这些必需品的基本技术能力:材料,能源,推进剂,通信,生命支持,辐射防护,自我复制和人口。

上述基础设施要求的一些资源,已经可以轻易地在地球上生产,因此这些资源(氧气,水,贱金属矿石,硅酸盐等)作为贸易物品而言,并不是非常有价值的。然而有些更高质量的资源,只能或更容易在太空中生产,是极具价值的。这长远而言,会对太空基础设施的初始投资提供非常高的回报。

其中一些高价值的贸易产品包括贵金属、宝石、能量、太阳能电池、滚珠轴承、半导体,及药品。

最小的越地小行星 3554 Amun 是一块两公里宽的,含有铁、镍、钴、铂和其他金属的金属块;它含有的金属是人类历史上挖掘的金属的三十倍,虽然它只是仅有的几十个已知的金属小行星中最小的,但如果把它开采起来,以满足二零零一年金属市场,它的价值会高达二十万亿美元。

太空殖民是一些国家的太空方案的长期目标。自二十一世纪商业化太空出现以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多,一些私营公司已经宣布了火星殖民化的计划。在领导太空殖民化的企业家中,有美国富商伊隆·马斯克,丹尼斯·蒂托和荷兰富商巴斯·兰斯多普。

太空殖民地的潜在地点,包括月球、火星、小行星和一些在太空自由浮动的栖息地。所有必要的材料,如太阳能和水,可以从月球、火星、近地小行星或其他行星体获得充足的数量。这些资源的商业开发的障碍,主要是初期投资的成本非常高,这些投资的预期回报需要很长时间(爱神项目计划五十年的发展),由于是高风险的投资,该计划一直未进行。主要政府和资金充足的公司,开始了其他新的太空活动,例如:太空旅游和酒店、太空太阳能生产卫星的原型、重型起重机和小行星采矿(行星资源公司),为人类奔赴太空创造需求和能力。

各类型的太空殖民地

有两种主要类型的太空殖民地:1、位于行星、卫星等星体的表层;2、太空栖息地——自由浮动的太空站,它将处于围绕行星、月球或太阳的轨道上,一般所说的太空殖民地便是专指这类。

太空定居倡导者,对于哪种类型的太空殖民地是更好选择,存在相当大的争论。

各种太空栖息地

太空中的这些地点将建立一个太空栖息地,也称为太空殖民地、轨道殖民地,或者一个太空站,将作为一个永久定居点,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分流站或其他专门设施。他们将是太空中的“城市”,人们将在那里生活和工作,并抚养家庭。科幻作家和科学家都提出了许多不同程度的现实主义的设计。太空栖息地可以先与人类的其他地方隔离,只能在紧急情况下,取得地球的援助。这可以在成千上万的人完全脱离地球前,测试他们可否自给自足。

需要的资源和技术

各种材料

月球、火星或小行星上的殖民地可以提取当地的材料。月球的挥发成分,如氩、氦,以及结合了碳、氢和氮的化合物,是不足的。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曾对月球上的卡比厄斯环形山进行实验性的撞擎(卡比厄斯环形山被认为具有高浓度的水分)。撞擎后喷出的材料中,检测到一些水分。任务首席科学家卡拉普瑞特(Anthony Colaprete)估计,卡比厄斯环形山含有一个百份比的水分或更多。月球背面极点附近的坑应该还存在着水分结成的冰。虽然月球表面上只存在低浓度的氦,因为它已被太阳风沉积到地壳中,然而地壳中的氦估计有百万吨。月球上还存在其他具有工业价值的材料:氧、硅和金属,例如铁、铝和钛。

从地球发射材料是昂贵的,因此殖民地的散装材料可能要取自月球、近地天体、火卫一或火卫二。使用这些地方的材料的好处包括:其较低的重力、货船不用应付大气阻力、并且对生态不会造成损坏。许多近地天体含有大量的金属。在一些近地天体干燥的外壳(非常类似于油页岩)下,包含了数十亿吨的冰和油母质碳氢化合物,以及一些氮化合物。更远的木星的特洛伊小行星群被认为是含有大量的冰和其他挥发物。

回收一些原料几乎肯定是必要的。

能源

太阳能可能作为主要能源,在太空中没有夜晚,日照充分。

健康风险和限制

在太空失重条件下生活

肌肉萎缩症:在无重状态下,人体失去重量,支持人体的肌肉处于松弛状态,于是渐渐萎缩,尤其是背部的抗重肌肉。

航天运动症:在失重的最初几天,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和嗜睡。通常数天后会恢复正常。

可能的位置

接近地球的太空

就目前来说,太阳系内的移民计划聚焦于地球附近的区域。一方面距离近风险小、费用低;另一方面,日照条件相似,能源等人工设备需求大大减少。

太空站、月球基地、火星基地是3个优先的方案。金星条件太恶劣,不在考虑范围内。

地球轨道太空站:在一条适合的地球引力范围内建造巨大的太空站即太空居民点,比找一个行星地球化容易,所以一般认为地球轨道太空站是太空殖民的第一站。更长远来说可以在太阳系内外的不同轨道上建立或搬动太空居民点,甚至人造行星。

火星殖民:火星环境和地球相似,即使是最恶劣的环境,也只不过是类似于地球上的沙漠环境。火星殖民主要是把地球的开拓历史重演,但首先要把火星地球化。

火卫一、火卫二:可建在一些卫星或小行星上如月球,使用封闭式的居住区,如果天体重力极小的话,可以建立内部有人造重力的太空居民点。

外行星的卫星

主小行星带外侧的区域有较大的固态星球。这里较大的固态星球包括十五个大中型卫星和一些矮行星,可以作为登陆建设的目的地。另外,这一范围的微型天体数量巨大,可以为太空站的工业活动提供原材料来源。

较另类的设计

在一些不像太空恶劣到没有空气和重力,但又比现实中地球最困难的定居地差的场合,例如:

在没有陆地的行星上,建立人工岛和海底城市。

在气压过高的行星上,建立空架的云中城市。

在空气性质和气压可以接受,气温不适合人的环境,仿效现代极地的基地,建立空气可以交流的但不露天的居住区。

太阳系外的移民

与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距离地球远达四光年。假设太阳系只有硬币大小,那么比邻星的位置就是在这个硬币一百米半径以外。

正是因为系外星体距离如此远,现时我们基本上是没有能力抵达任何一颗系外星体:我们最快的飞行器不仅要依靠火箭引擎,还要加上星体重力助推,才能达到上百马赫。而火箭助推加太阳系内星体重力助推的极限应该在一千马赫以内(一千马赫的速度可以花两分钟绕地球半径一圈,或五个月出行星圈)。按这个极限速度走一光年的距离要八百八十一年。以目前飞行最远的人造物体——旅行者1号的速度,将要花上七万三千六百年的时间到达比邻星。

其他恒星际旅行方法,有“反物质引擎”,和其他想像性的方法∶“时空传递”、“超光速飞行”、“虫洞”、“反物质引擎”、“曲速引擎”,“三维复制”等。(某些方案存在着理论性的缺陷)

如果采用承受远距离漫长飞行的方案,如:

世代飞船

冬眠飞船:将人体冷冻起来暂停生命,到达目的地后解冻。由几个亚当夏娃式的人物创建殖民地,也可以采用冷冻细胞或胚胎到目的地克隆人的方法。但后续步骤极端复杂,仍有极大风险。首先,和登陆新大陆不同,地球任何地点可以提供的氧气和食物在地球外都必须自己携带或生产,温度和气压也需要坚固保温且高度密封的建筑和自带的设备维持,这就意味着必须是高科技拓荒,而独立的可持续的高科技拓荒就需要全套工业生产装备。

地球Ⅱ号:这是相对可行的一个方案,建立一个巨大而自给自足的太空站,太空站拥有自己的政府、医院、工农业等等。该太空站拥有数万人;利用核能获得太空站的一切能源(包括农业能源);人们可以制造太空站的一切设备,因此太空站可自我修复、自我更新。因此,此太空站建成之后,可以离开太阳系,作为太阳系外移民的“种子”。

太空殖民地在地球的类似物

在试图建立一个模拟一个自给自足的殖民地中最有名的是生物圈二号,它试图复制地球的生物圈。另一个封闭生态系统BIOS-3是在西伯利亚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在1972年完成。

谢选骏指出:如果出于殖民心态从事太空探险,欧洲人可能会赔上老本——把他们从地球殖民活动中获取的暴利,全数吐出,同时加速耗尽了地球资源。试想一下,从欧洲殖民全球的过程,已经消耗了多少难以再生的资源;那么从地球殖民外星呢?太空移民显然可能耗尽地球资源!



【导论8、宇航员就是实验鼠】


《加加林太空飞行60周年:人类首次载人航天少为人知的危险》(BBC 2021年4月13日)报道:

“在这里/我是坐在一个锡罐中吗?/远离这个世界/地球如此的湛蓝/我却什么都没办法做……”

大卫·鲍伊(David Bowie,大卫·宝儿)《太空怪谈》(Space Oddity)中的这段歌词,概括了尤里·加加林(Yuri Gagarin)进行人类首次太空旅行时可能有的感觉。

在他那艘直径只有两米多一点的小小飞船里,飞向太空的加加林更多是一个乘客而不是宇航员。

当时,这名“飞行员”甚至都没有碰过飞船里的控制台。

根据一份与地面控制中心沟通的文字记录,加加林当时被飞船窗外的风景震撼了。他评论了一番我们的星球“美丽的光环”,还有云朵投射在地球表面震撼人心的影子。

加加林在1961年4月12日进入太空,那是当时苏联对美国太空竞赛当中的一次胜利,而他成功回到地球,是无可争议的凯旋。

但是,为了创造历史,加加林当时接受的是一个危险的挑战,需要极大的勇气。他飞向太空——一个当时完全未知的神秘空间——乘坐的飞船并没有救援操作。

与此同时,送他上天的那种火箭,在当时的升空试验当中失败和成功的次数一样多。

加加林当时担当了一只天竺鼠的角色,而他的任务是旨在回答好几个问题——人体是否可以在太空中生存?飞船能不能完成这样的一次旅程?而飞船能不能与地面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确保安全着陆?

在当时,没有一个人有信心确定火箭、飞船、沟通控制和操作系统是安全的——甚至连人体能不能在太空中生存也不确定。

“假如东方号(Vostok)飞船放到今天的科学家面前,没有人会投票赞成,将这样一块不靠谱的东西送上太空,”那次任务近半个世纪后,工程师鲍里斯·切尔托克(Boris Chertok)在《火箭与人民》(Rockets and People)一书中这样写道。

“(当时)我签署了文件,宣称我认为一切看来都可以,并且保证任务的安全。我今天绝对不会签那样的东西。我得到了很多经验,也意识到我们当时冒了多大的风险。”

东方号的几次失败

运载同名飞船的东方号发射器,是基于R-7火箭设计的,那是1957年8月首次试飞的一个二级洲际弹道导弹。

同年,卫星一号(Sputnik 1),第一枚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也是从R-7脱胎而来。

结果证明R-7的设计非常成功——这个火箭家族时至今日仍然是俄罗斯唯一用于载人航天的火箭。虽然历时已久,它仍然是将飞船送入轨道的可靠设备。

然而,在1961年,情况颇为不一样。

“如果我们用的是现代的火箭安全标准,我们在1961年之前是没有任何理由乐观的。在那一年,我们至少有连续八次成功发射,”切尔托克在他的书中说。

“(但是)从1960年的五次卫星发射来看,有四次成功离开地面,当中只有三次进入地球轨道,后来只有两次成功着陆。而在那两次回到地球的任务当中,只有一次是正常落地的。”

东方号项目的第一次发射是在1960年5月15日——这里距离加加林的任务还有不到一年。在当时的卫星飞船上有一个外号叫伊万·伊万诺维奇(Ivan Ivanovich)的人体模型。

飞船飞进了地球轨道,但是却没有回来。它的导航系统失灵了。

8月19日,两只狗贝卡(Belka)和斯特里卡(Strelka)乘飞向上太空并成功返回,成为整个1960年代唯一一次成功完成的发射。

但是之后的尝试却没那么顺利。

12月1日,另一次同样是载狗的发射——这次是穆什卡(Mushka)和普切尔卡(Pchelka)——却未能按原定计算轨道返回,并且开始在苏联边境之外坠落。之后整艘飞船连同船上的动物一起被毁灭,以避免其他国家获取苏联的技术。

几近完美

1961年4月12日,在加加林的飞行过程中,火箭的表现几近完美。但是在太空科技当中,没有任何细节是多余的,而这个“几近”的完美,仍然可能要了加加林的命。

在很多技术瑕疵当中,他的飞向进入轨道时的高度比预算高了一点。

他有减速装置,但是如果它没有奏效,加加林就有可能要等候飞船自行下降,才能回到地球。

虽然东方号里有足够维持一星期以上的氧气、食物和水,但是更高的高度可能会令飞船需要比这更长的时间才能开始下降。

那样的话,加加林就很有可能因为物资供应不足而死亡。幸运的是,制动器奏效了。

在加加林回归地球之前,连接飞船太空舱和机械舱的电缆未能及时分离。于是加加林的太空舱在着陆时,是在没有预期的情况下启动了额外的模块。

太空舱内的温度因此高得危险,而且加加林遭遇强烈地旋转,几乎失去知觉。

“我当时在一团火当中冲向地球,”这名太空人后来回忆说。10分钟后,电缆才终于烧透,载人的返回舱此时才摆脱负担。

加加林在太空舱着陆之前跳伞,在伏尔加河附近安全落地。

这违反了国际航空联盟(Federation Aeronautique Internationale,简称FAI)对太空人应该在太空船中着陆,否则太空飞行将不被计算的要求。

官员拒绝承认加加林没有在飞船中完成落地前最后几公里旅程。

他的太空飞行纪录得到了FAI的认证。后者也改变了对安全发射、轨道飞行和太空人返回等重要步骤的认可规定。

“我知道得太多”

BBC俄语访问了三名俄罗斯太空人,如果是在1961年东方号飞船那样的状况下,他们是否会飞上太空。

在1997、2006和2016年先后三次进入太空的帕维尔·维诺格拉多夫(Pavel Vinogradov)表示,尽管有这些危险,但是他仍然会飞,但这仅仅是因为自己喜欢冒险的性格。

但是他说,加加林当时是处在不一样的位置,而且很可能并没有意识到所有的风险。

“你必须明白,我第一次飞行所具备的知识,”维诺格拉多夫说,“我是一名工程师,我知道得太多了。加加林很可能不知道这些。”

2010和2015年两次进入太空的米卡伊尔·柯尼恩科(Mikhail Kornienko)说,如果他在加加林的位置,也绝对会在1961年飞上太空,但是现在就不会了,因为现在知道,风险是极高的。

“我肯定,任何人在他的那位置也是会走进那架飞船的,”这名太空人说。

谢尔盖·里亚赞斯基(Sergei Ryazansky)曾两次进入太空,他指出,首批太空人兵团召入的是军队战斗机飞行员——这些讲求纪录的人,随时准备为祖国牺牲性命。

他说,首批太空人很年轻。“很可能,如果我在那个年龄,因为我对冒险的向往,我会同意(坐上东方号飞船进入太空)。现在,我当然是不会。我有四个小孩,并且对我的家庭有责任。”

里亚赞斯基说,即使在现在,太空飞行仍然是很令人害怕的。

“一个正常人会有恐惧,而这是好事。人会变得更加自律,更加专注和更负责任。”

“我们的生活永远地改变了”

加加林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他进入了未知的太空,并且在回归的一刻成为地球上最有名的人。

他的飞行令他成为国家英雄和世界名人,而他在之后也游历世界各地,宣传苏联的成就——包括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芬兰、英国、冰岛、古巴、巴西、加拿大、匈牙利和印度。

“当然,它意味着我们的生活永远改变了,”伊琳娜·加加林娜(Elena Gagarina)在2011年接受BBC访问时说。

“我的父亲当时要有私人生活是极度困难的。那次飞行之后,我的父母绝少有机会在私人场合单独和对方在一起。”

“即使他给自己计划了一些事情,也会被想要见他、跟他说话和触摸他的人包围着。他意识到,这是他工作的一部分,他无法拒绝。”

虽然加加林很渴望再次飞行,但是因为他身为国家英雄的身份,他没有被允许再次作太空飞行。

他之后参与培训了其他几个飞行员,并入读著名的茹科夫斯基航天工程研究院(Zhukovsky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Engineering)。

1968年2月,加加林取得荣誉学位毕业。

同年3月,在一次米格15战机的常规试飞当中,他的飞机坠毁了,他与副机师当场死亡。当时,他34岁。

谢选骏指出:加加林其实就是一只实验鼠,完全被动地周游了一圈。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可悲的命运,所以此后一直浸泡在酒精里面了。我不知道这代表了多大比例的宇航员,但我想,这起码可以代表无神论的宇航员。圣经上说过,无神论者们死的时候就像动物一样。



【导论9、主动接触比被动接触好】


《与霍金观点相同!美学者布坎南发出警告》(2021-06-15 自由时报 )报道:

美国军方证实许多不明飞行物(UFO)影片,美国《自然-物理学》期刊 (Nature Physics)专栏作家、物理学家布坎南(Mark Buchanan)在《华盛顿邮报》表示出与霍金相同的观点,他认为,“接触外星人恐将‘终结地球上的生命’。”

布坎南指出,“我们应该庆幸人类还没有任何与外星文明接触过的证据”,他认为,其他星球的访客对人类而言是危险的,“如果外星人确实存在,尝试与外星人交流,对我们来说恐怕是极其危险的举动”。

布坎南堤到,“我们需要弄清楚‘接触外星人’是否明智或安全,以及如何有组织地处理这方面的事情”,来自其他星球的生物可能远比人类先进,如此一来,对人类就是更大的威胁,也恐怕会使外星人“终结地球上的生命”。

英国知名学者霍金生前也提出相同论调,他认为外星人一旦来到地球,恐怕会像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一样,对于原住民而言情况相当不妙,因此人类不应该主动寻找外星人,甚至应该避免接触,真正的挑战不是找到外星人,而是弄清楚外星人究竟有什麽意图。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接触外星人可能使人类学习到外星技术,进而造福人类社会,可能有助于提高地球的永续能力或治癒疾病。

谢选骏指出:霍金是个心怀鬼胎的骗子,担心灭绝美洲原住民的欧洲罪恶得到恶报,所以害怕得夜不能寐,一直昏头胀脑了。但是,他的胡说正好是真理的反面——事实上,原住民就是因为未能主动接触欧洲人,所以被他们端了老窝、主客易位了。在我看来,主动接触比被动接触好——如果中国人能在明朝初年主动接触欧洲,就不会在清朝末年狼狈不堪了。在我看来,主动接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怀好意。



【导论10、庄子是银河年的鼠目寸光】


网文《银河年》报道:

银河年(GY),也称为宇宙年,是太阳系在轨道上绕着银河系中心公转一周的时间,估计在2.25亿至2.5亿“地球年”之间。

解释

银河年相较于地球年(地球在轨道上绕着太阳转一圈的时间间隔)和月(月球在轨道上绕着地球转一圈的时间间隔),可以提供一个更“易于理解”的单位来说明宇宙和地质时代的期间。相较之下,“十亿年”的尺度对于地质是太大的单位而不适用,“百万年”又太小会呈现相当大的数字。

历史年表

这份年表开始于太阳系的诞生,被认为是第20个银河年。

4 GY:地球出现海洋

5 GY:生物出现

6 GY:原核生物出现

7 GY:细菌出现

10 GY:稳定的陆地出现

13 GY:真核生物出现

16 GY:多细胞生物体出现

17.8 GY:寒武纪爆发

19 GY:大灭绝

19.6 GY: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

《银河年,大四季论,是否可以解释一切物种的灭绝,新生,变迁!》(自然解码 2019-10-11)报道:

大四季理论,太阳系绕银河系一圈,近银心点、远银心点、两个特征点示意图。

太阳系每2.5亿年绕银河系中心一圈,每隔6200-6500万年呈现一次周期性大灭绝,自38亿年以来,地球历史上每个阶段都有旧的物种灭亡和新的物种诞生,渐进式的演化是存在的,新的高级生物门类突然爆发式出现在地球上,而在另一些时期,各种门类的生物却突然大规模地灭绝。 这种突发的诞生和灭绝有什么规律呢?这就要从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运动说起。银河系是一种涡旋星系,围绕银心做圆周运动,运动轨迹近似一个椭圆。这个椭圆上有4个的点,分别是近银心点,远银心点,和两个特征点。当太阳经过这4个特殊的点时,向银心值(G值不一样,太阳在近银心值最大,在远银心点时G值最小,经过两个特征点时,G值的变化速率最大,地质史上的古生物大灭绝与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有关。

在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运动过程中,几大行星包括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的半径,公转速度,自转的角速度大小是不断变化的,随着太阳的公转,太阳系的向银心力会发生变化,当太阳位于近银心点时,太阳系与银心的引力最大,位于远银心点时最小,位于特征点时,变化速率最大。太阳系与银心之间引力的变化导致了太阳辐射强度,地球半径的变化,并最终引起了地球上气候和生物的巨大变化。

第一,太阳辐射强度在近银心点最小(冰期和七亿年前的雪球事件),远银心点最大(株罗纪和早石炭纪温暖气侯),位于近银心点时则陆地面积最大,而位于远银心点时地球海洋面积最大,并且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是不均匀的,在近、远银心点最为稳定,而在两个特征点,变化速率最大。

第二,地质构造的周期性变化。地球的半径不是固定不变的,在近银心点最大,远银心点最小,在特征点的变化速率最大。这造成地球内部岩浆和构造应力场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地表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同时在近、远银心点,地球地质活动相对稳定,而在两个特征点时往往会出现大规模的造山运动,板块加速漂移,地质活动进入活跃期,沧海变桑田,火山大量喷发,物种大灭绝。

第三,地球的气候变化。在近银心点时地球的气候变得干冷,出现大冰期;而在远银心点时,地球气候相对湿热,而在特征点附近,地球气候剧烈变化。

第四,生物的变化。当太阳位于近、远银心点附近时,地球上生物十分繁盛,出现爆炸式增长(寒武纪冰期生命大爆炸,第四纪冰期人类出现)。当太阳位于特征点时,发生大规模生物灭绝。

当地球由远、近银心点飞向特征点时,它的磁极是向回归线方向偏转的,这是地球的个别局部的综合发展过程。当地球飞到特征点时,地球的综合发展达到顶峰而结束,这时的地球磁极就落在回归线上。这种综合发展的表现,就是地震火山越来越多,地壳、地幔和地心发生了大分化改组,地球上发生了沧海变桑田的巨大变化,以及气候剧烈变化。灾难来临。灾难造成了毁灭,但也同时造就了新生,它使动物界实现了综合发展而不断走向高级程度,直至产生了不受自然管制的精灵——人类。

当地球由特征点向远、近银心点飞去时,是它的分析发展阶段,同时也是动物界的分析发展阶段。地球磁极逐步向地轴两极方向回轨。当地球飞到远、近银心点时,它的磁极就回复到离地轴最近的地方。当它由远、近银心飞向另一个特征点时,就又开始了它的另一个综合发展过程。

目前太阳系和地球离开近银心点已有几百万年时间了,它正在向特征点飞去。这是地球的综合发展过程,地球磁极正在向回归线方向偏转。火山地震会越来越多,气候变化幅度会越来越大,动物灭亡越来越多。

从地球上的高山主要集中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看,地球磁极肯定是偏转到回归线附近。因为银心对地球的排斥力与太阳对地球的吸引力只能集中在回归线上,南北回归线受力永远都是最大的。当地球飞离特征点之后,它就逐步降低。当地球飞向另一个特征点时,它就可能再升高,但也可能是降低的,所以喜马拉雅山也不会一直升高下去,尤其重要的是,在地球综合发展中的这种造山运动的重点地域也是不断有所变化的。它也可能在太平洋中产生一座高山而使喜马拉雅山不断降低甚至变为海洋的。问题就在于地球飞到另一个特征点时所受银心吸引力的受力点在何处。受力点在哪里,哪里就会产生高山。当然,这种造山运动也与地壳的构造有关系。地壳越薄弱,越可能被撕裂而在火山喷发中形成高山。

可得:太阳系绕银河系银心运动过程中,行星、太阳自转的转动惯量和角速度大小是变化的。太阳系由远银点到近银点,行星、太阳的转动惯量逐渐增大,行星、太阳的子午平面液态区域会形成环流,如果行星表面层是固态,就会由两极向赤道漂移;同时,行星、太阳自转角速度大小也逐渐减小,行星、太阳的纬线平面液态区域会形成环流来减缓自转速度,环流方向与行星、太阳自转方向相反,其中带电粒子的环流形成了行星、太阳的磁场。太阳系由近银点到远银点,反之亦然。太阳系绕银河系银心运动一周,地球、太阳的磁场方向会反转一次,地球版块漂移方向也反转一次,所以十多亿年来地球板块运动规律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某一时期板块往赤道漂移,某一时期板块又向两极地区漂移。

可得:太阳系绕银河系银心运动过程中,行星绕太阳运行轨道半径、公转速度、自转的角速度大小是变化的。太阳系由远银点到近银点,行星绕太阳运行轨道半径逐渐增大;同时行星公转速度、自转角速度也逐渐减小。太阳系由近银点到远银点,行星绕太阳运行轨道半径逐渐减小;同时行星公转速度、自转角速度也逐渐增大。地球的冰河期,是太阳系由远银点到近银点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半径逐渐增大接受太阳能量逐渐减小造成的。

从地球本身的运动来看,地球在自转的运动中,它的形状轴、动量矩轴、自转轴和磁轴,受到液核的影响很难保持共面关系,并不重合。自转轴在地球自转的运动中也不固定,常常发生极移,有时甚至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旋转的离心力作用,地壳的各板块以不同的速率向赤道方向滑动。这时候板块的水平运动较小,而地幔对流的垂直运动较大。当太阳运动到两特征点附近,由于宇宙环境的改变,如宇宙中的某些狭道、星际物质的密集、引力的增大、其它天体对地球的撞击,导致了太阳和地球自转轴的摆动或改变方向,这时候地壳板块的水平运动就较大,地幔的垂直运动就较小。由于地壳的各板块又向新的坐标系统的赤道方向滑行,地壳上就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大规模的造山运动,板块加速漂移,沧海变成了桑田,火山喷发和物种灭绝。

在远、近银心的两个点上,地球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最多,其中近银心点的种类和数量要大大多于远银心点。这表明近银心点恰恰是最适合生物生存发展的时期(寒武纪生命大爆炸),而远银心点次之。两个特征点上,是生物种类和个体数量最少的时期,也是一切生物大灭绝的时期。这样,我们就看到,地球生物在绕银河中心一周中是经历了两个连续的分析与综合发展过程。人类就是在近银心点上诞生的。这样划分是完全正确的,因为事物分析发展是由一到多的过程。在两个远、近银心点上,都是动物种类与数量最多的时刻。这表明该点就是生物分析与综合发展全过程的质变临界点,即分析阶段与综合阶段的临界点。在此之前是动物的量变发展阶段,之后是它的质变发展阶段。在一个循环内,在它的综合发展阶段产生的动物要比分析发展阶段高级,这就构成了动物由低级向高级的循环发展过程。每经历一个循环,都会把动物推向更高阶段。

动物要产生和繁荣,必须有一个适合的地球环境。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动物界发展的永恒规律。一切动物都是一定环境的产物,当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它们不能适应环境,它们也就该灭亡了。这就造成了动物界的生生灭灭的不断循环发展。旧物种灭亡,新物种产生,是动物界走向永恒繁荣的必由之路。人们总是说,动物界曾发生了多次大灭绝事件,然而,事实是动物界本身并没灭绝,它反而更高级更繁荣。是通过综合发展而演化成了更高级动物。当人类综合完成后,全球化,地球村,一切民族就消亡,原来的一切民族本身都不见了,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灭绝,但这是不科学的说法。一切事物能实现综合发展,其根本原因就是外力的推动,外力是事物实现综合发展的根本动力。动物大灭绝是地球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必然产物。这就是说,地球由远、近两个银心点飞向两个特征点过程中,由于银心对它吸引力的变化,使地球环境逐步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到达两个特征点时,这种变化达到了最大值。这时,动物的综合发展过程也结束,而进入下一循环的分析发展阶段。在分析发展阶段,虽然地球环境也会发生一定程度变化。

生物界在地球飞过两个特征点时,都完成了综合发展过程而开始了新的循环的分析发展过程,到综合发展过程结束时,在分析发展阶段所产生的一切生物就几乎全部消亡了。人们是无法挽救那些因自然环境变化而灭绝的动物种族的,生生灭灭正是动物本身不断向高级发展所必需,在综合发展阶段尤其如此。那么,在地球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过程中,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灾变呢?在地球由远、近银心点飞向特征点过程中,银心对地球吸引力是不断增大的,而其飞行速度又是不断大幅度的增大的。地球所受引力越大,它的面向银心的一面就会向银心方向拉长,直至拉断地壳而产生巨大火山喷发,使地壳发生巨大变迁,这会产生新的高山,大海变陆地,陆地变大海。巨大的火山灰会冲入云霄,遮云蔽日,使地球温度大大降低,甚至会使地球磁极发生偏转,同时也会增加地球被小行星撞击的机率。

所谓动物界的综合发展,就是由于环境的全面巨大变化,使一切动物都面临了生存危机,迫使一切动物都努力改变自己。当这种努力失败后,为了求生存,就会发生不同物种之间的交配现象而产生新物种。这种综合发展所产生的新动物有些不能适应环境,一生下来就死掉了,而有一些则会生存下来。这就是动物大灭绝的实质所在,正因如此,动物界才会不断向高级程度发展而产生了人类。一般说来,动物界的生存在分析发展阶段的动物种族,在综合发展阶段结束时基本都消亡,只有极个别种族能延续到下一循环的分析发展阶段中,而且在下一循环中它也一定会灭绝的。这是由事物的分析与综合发展规律决定的,即下一阶段会有一定的上一阶段遗留物存在。在动物界的分析发展阶段,也会有不同物种之间交配而产生新物种的现象,但这只是一种个别局部的现象,只会有少量的新物种产生。只有在动物界的综合发展阶段,不同物种之间的交配才会成为普遍现象,几乎每个物种都会与其他物种交配而产生大量新物种,其实这是动物界综合发展的表现。如果我们说动物大灭绝,那么,以后出现的新物种又是怎样产生的呢?难道它们是从原始单细胞直接演化而来的吗?如果是这样,动物就不该向高级发展了。况且,新物种的产生过程要比动物界总的演化过程短得多,在这么短时间内,原始单细胞决不会演化为较高级动物的。既然旧物种灭绝,又产生了新的高级物种,那么,新旧物种之间就一定会有内在本质联系。这种解释只能有一个,那就是新物种是由旧物种演化而来的。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物种大灭绝了而动物本身却还存在,而且还不断向高级程度发展的这样一个事实。所以,只有从分析与综合发展的角度,我们才能认识动物界的演化过程和规律,从而使我们弄清生物和动物及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规律,进而在实验室中从基因层次上真实地重复这一历史过程,并从中造出我们现代人造环境所需的一切物种和改造一些物种与消灭一些物种,这是人类在地球自然中实现自由的内在要求。地球绕太阳一周过程中,造成了植物的分析与综合发展问题。从春天万物复苏开始,植物开始了它的分析发展过程。从总体上看,它表现为万物都开始生长。从具体看,就是植物种子开始发芽生长。植物种子开始发芽生长过程,就是由一到多的过程。它由一粒种子分化出了植物的根径叶和花,以及由花所产生的多个不成熟的果实。当植物果实成熟时刻,它的分析发展阶段就结束而进入综合发展阶段,从而使植物灭亡。它能实现综合发展的根本原因,银河系绕更大星系旋转一周的过程,也肯定会产生类似太阳系绕银心一周那样的分析与综合的发展过程。

谢选骏指出:《庄子·逍遥游》说,“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这种中国思想中里的空前吹牛,在科学的银河年面前,真可以说是鼠目寸光了。


网文《劫(时间)》报道:

劫数,又称劫波或劫簸(梵语:kalpa),简称“劫”,是印度教及佛教宇宙观术语,原是古印度人用以计算时间单位的通称。意思是一段对人类来说极长或极短的时间,长可以长到无限长,短也可以短到一刹那。首次提到这个概念的是《摩诃婆罗多》。西方有时会将“劫”译成“aeon”。

当今世界所处的劫是贤劫,故贤劫也称“现在劫”。

劫的种类

印度教中,根据《往世书》(特别是Vishnu Purana和Bhagavata Purana),成纪(krita yuga)为172万8000年。

劫=1000大纪(mahayuga),1大纪=4小纪(yuga)=12000天年,1天年 = 360太阳年,故得1劫=43亿2000万年,即梵天的一天。梵天的一天一夜即人间86亿4000万年。梵天的一年(360日夜)即人间3兆又1104亿年。梵天的一个世纪或说一个大劫即人间311兆400亿年。

佛教也有劫的概念,分为三等:小劫、中劫、大劫,且劫数自有其算法:《大智度论》1=自寿自十岁,百年增一至八万四千岁为止,然后再百年减一至十岁为止,如是一增一减,为一小劫((84000-10)x 100 x 2 = 1679万8000年),二十小劫为一中劫(1679万8000年 X 20 = 3亿3596万年),经成、住、坏、空,四中劫为一大劫(3亿3596万年 X 4 = 13亿4384万年|

二十小劫为一中劫见于《三藏法数》 ﹝出佛祖统纪﹞: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谓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历过百年,则寿减一岁;如是减至人寿十岁则止。复过百年,则增一岁,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此一增一减,名为一小劫。如是二十增减,名为一中劫。总成、住、坏、空四中劫,名为一大劫。

一、成劫。成劫者,谓世界初成立也。有二十小劫。第一小劫,因过去劫坏空之后,第二禅光音天空中布金色云,注大洪雨,积风轮上,结为水轮;有大风起,吹水生沫,而成须弥等山。时一切有情皆集光音天中。天众既多,居处迫窄。其福减者,下生世间。最初有一天子从光音天没,来生大梵天中,是为梵王,其寿六十小劫。第二小劫,光音诸天来生初禅梵世天中,为梵辅天,其寿四十小劫。第三小劫,光音诸天复有来生梵世天中,为梵众天,其寿二十小劫。如是渐渐下生欲界天中。时光音诸天,有福尽者,化生为人,飞行自在,无有男女之相;地涌甘泉,味如酥蜜,因试尝之,遂生味着,失其神通,及以身光。世间大暗,黑风吹海,漂出日月,置须弥山腹,照四天下,乃有昼夜。彼时众生由耽地味,颜色麤悴;复食自然粳稻,残秽在身,为欲蠲除,便生二道,成男女根。宿习力故,便生淫欲,夫妻共住。光音诸天后来生者,入母胎中,遂有胎生。时自然粳稻,朝刈暮熟,刈复随生,米长四寸。后因人多,贪取渐生,糠刈已不生。第四小劫,乃至第二十小劫,皆悉一增一减,名为成劫。

二、住劫。住劫者,谓世界安住也。有二十小劫。第九小劫,人寿减至五万岁时,第一拘留孙佛出世;减至四万岁时,第二拘那含牟尼佛出世;减至二万岁时,第三迦叶佛出世;减至一百岁时,第四释迦牟尼佛出世。第十小劫,人寿减至八万岁时,第五弥勒佛出世;第十五小劫,于减劫中,第六师子佛乃至欲乐佛,凡九百九十四佛相继出兴,说法度人。第二十小劫,于增劫中,楼至佛出世,满足一千也。已上二十小劫,皆悉一增一减,名为住劫。   

三、坏劫。坏劫者,谓世界坏减也。有二十小劫。如火灾起时,坏至初禅天。始从地狱,终至梵天,有情众生,经十九增减劫,次第坏尽。唯器世间空旷而住,乃至一切有情都尽,最后一增减劫,方坏器世间。有七日从海底出,大海尽竭,须弥崩坏,风吹猛焰,烧上梵天,悉成灰烬;乃至三千世界一时烧尽,名为坏劫。(器世间者,世界如器故也。梵天,即初禅天也。三千世界者,小千、中千、大千也。)

四、空劫。空劫者,谓世界空虚也。有二十小劫。坏劫之后,自初禅梵世已下,世界空虚,犹如墨穴,无昼夜日月,唯大黑暗,名为空劫。

佛教认为,我们所处的地球,正处于上述的“成、住、坏、空”四大阶段,每一阶段的时间过程均为二十个中劫,在这四大阶段中,唯有“住”的阶段,可以供人类生存。初“成”的阶段是由气体变化至液体,再由液体而凝固成固体,如此循环往复的一种环境,所以不适宜人类的生活。到了“坏”的阶段,地球正处于剧烈的自我破坏之中,也不适合人类生存;据佛典记载,地球是经过四十九次大火灾,七次大水灾,一次大风灾之后才消亡的。“坏”劫终了,“空”劫便随之开始,在空无一物的状态中再经过二十中劫,另一全新状态下的地球便又逐渐形成,进而进入另一期的“成”的阶段。佛教把这“成、住、坏、空”四大阶段,分别称为成劫、住劫、坏劫、空劫。

在《俱舍论记》卷第十二:经二十中劫世间‘成’,二十中劫成已‘住’,此合名成劫。经二十中劫世间‘坏,二十中劫坏已‘空’,此合名坏劫。总八十中劫合名“大劫”。 朱芾煌《法相辞典》中解释一大劫:《瑜伽二卷六页云:又此世间,二十中劫坏,二十中劫坏已空,二十中劫空已成,二十中劫成已住。如是八十中劫,假立为一大劫数。》因此,一大劫相当于268.768亿年。

也有以佛与辟支佛出世与否来计算的,分为“大劫”(mahākalpa)和“中劫”(antarakalpa)两种,“小劫”同“中劫”。这种算法的“劫”没有固定长度,但80中劫即等于1大劫,若按以上算法推度,此一大劫为268亿7680万年。

大劫大灾

现在大劫为贤劫,上一大劫为庄严劫,下一大劫为星宿劫

每大劫必终于一灾,或火灾,或水灾,或风灾;其规律是:七大劫终结于火灾,第八大劫终结于水灾,第六十四大劫终结于风灾,三大灾总共六十四大劫组成一个循环。

火灾烧至初禅天

水灾淹至二禅天

风灾吹至三禅天

四劫

每大劫有成、住、坏、空各二十小劫

成劫:四中劫第一劫。

住劫:四中劫第二劫。

坏劫:四中劫第三劫。

空劫:四中劫第四劫。

增减劫

增劫:从人寿十岁初始,每一个一百年增寿一岁起算,渐增至人寿八万四千岁,这段期间称为增劫,一个增劫即是半个小劫(84000-10)x 100 = 839万9000年;

减劫:从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开始,每一个百年减寿一岁起算,递减至人寿十岁便死,这段期间称为减劫一个减劫也是半个小劫(84000-10)x 100 = 839万9000年。

三灾

刀兵劫:战争。

疾疫劫:瘟疫。

饥馑劫:饥荒。

道教五劫

道教指天地初分及化生万物的五大劫,万物演化的五个时期。

《隋书·经籍志四》:“道经者,云有元始天尊,生于太元之先,禀自然之气,冲虚凝远,莫知其极。所以说天地沦坏,劫数终尽,略与佛经同。以为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至天地初开,或在 玉京之上,或在穷桑之野,授以秘道,谓道教谓元始天尊年号之一。又为五劫之之开劫度人。然其开劫,非一度矣,故有延康、赤明、龙汉、 开皇,是其年号。其间相去经四十一亿万载。”

《双槐岁钞》:老氏之书曰:“天地之数有五劫。东方起自子,曰龙汉,为始劫。南方起自寅,曰赤明,为成劫。中央起自卯,曰上皇,北方起自午,曰开皇,俱为住劫。西方起自酉终于戌,曰延康,为坏劫。

派生

“劫”的本意是一段极长的时间,一劫过后宇宙毁灭并重新开始。

现代汉语和日语均有很多词汇与“劫”有关。“劫”自取灾难的意思时有“劫难”、“劫火”等词;取极长乃至无限的时间的意义时则有“亿劫”、“永劫”等词,无灾难的意义。现代中文里一般借指天灾人祸,而日文更多的是保留了时间的概念。

围棋术语“劫”借自佛教的“劫”,指争夺某一从属未定的棋眼,因在填回前可无限次提对方的子而得名(故规定一方提子后另一方不得立即回提)。

谢选骏指出:如上所述的“劫时间”,似乎婆罗门教(而非印度教)比佛教清楚,佛教又比道教清楚……为什么越早越清楚,越晚反而越糊涂呢?在我看来,可能越是晚出的,就越是要对这不可思议新的大牛进行文饰与合理化。由此可见,牛皮真是吹得越大越好,因为宇宙时空实无止境也。仅以目前来说,可观测宇宙的范围,已经达到了九百多亿光年。而回望道家的庄子,不啻是银河年里的鼠目寸光,不可与语矣!而我相信,未来的天文学将证明,印度的大劫也远不够数——因为人类是无法知道宇宙的终极秘密的。


(另起一单页)

无垠宇宙

Boundless Universe


《宇宙朝圣》第二卷

Cosmic Pilgrimage Volume Two



【001、宇宙起源】


宇宙是广袤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宇宙起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宇宙是物质世界,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直到今天,许多科学家认为,宇宙是由大约137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宇宙内的所存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极高,密度极大,瞬间产生巨大压力,之后发生了大爆炸,这次大爆炸的反应原理被物理学家们称为量子物理。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

宇宙起源外文名The origin of the universe。

研究经历

空间和时间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从2000多年前的古代哲学家到现代天文学家一直都在苦苦思索的问题。经过了哥白尼、赫歇尔、哈勃的从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的探索宇宙三部曲,宇宙学已经不再是幽深玄奥的抽象哲学思辨,而是建立在天文观测和物理实验基础上的一门现代科学。

直到20世纪,出现了两种“宇宙模型”比较有影响。一是稳态理论,一是大爆炸理论。20世纪20年代后期,爱德温·哈勃发现了红移现象,说明宇宙正在膨胀。20世纪60年代中期,阿尔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两个发现给大爆炸理论以有力的支持。

相关理论

爆炸

现代宇宙系当中最有影响的大爆炸宇宙学

一种学说,又称大爆炸宇宙学。与其它宇宙模型相比,它能说明较多的观测事实。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我们的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历程。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这一从热到冷、从密到稀的过程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发。根据大爆炸宇宙学的观点,大爆炸的整个过程是:在宇宙的早期,温度极高,在100亿度以上。物质密度也相当大,整个宇宙体系达到平衡。宇宙间只有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的物质。但是因为整个体系在不断膨胀,结果温度很快下降。当温度降到10亿度左右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它要么发生衰变,要么与质子结合成重氢、氦等元素;化学元素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温度进一步下降到100万度后,早期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结束(见元素合成理论)。宇宙间的物质主要是质子、电子、光子和一些比较轻的原子核。当温度降到几千度时,辐射减退,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大爆炸模型能统一地说明以下几个观测事实:

(1)大爆炸理论主张所有恒星都是在温度下降后产生的,因而任何天体的年龄都应比自温度下降至今天这一段时间为短,即应小于200亿年。各种天体年龄的测量证明了这一点。

(2)观测到河外天体有系统性的谱线红移,而且红移与距离大体成正比。如果用多普勒效应来解释,那么红移就是宇宙膨胀的反映。

(3)在各种不同天体上,氦丰度相当大,而且大都是30%。用恒星核反应机制不足以说明为什么有如此多的氦。而根据大爆炸理论,早期温度很高,产生氦的效率也很高。WMAP拍摄到大爆炸发生后宇宙微波背景的影像,则可以说明这一事实。

(4)根据宇宙膨胀速度以及氦丰度等,可以具体计算宇宙每一历史时期的温度。大爆炸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伽莫夫曾预言,今天的宇宙已经很冷,只有绝对温度几度。1965年,果然在微波波段上探测到具有热辐射谱的微波背景辐射,温度约为3K。

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单独的无维度的点,即一个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无尺度但却包含了宇宙全部物质的奇点。至少是在120~150亿年以前,宇宙及空间本身由这个点爆炸形成。

在一次无与伦比的大爆炸中分裂成无数碎片,形成了今天的宇宙。1948年,俄裔美籍物理学家伽莫夫等人,又详细勾画出宇宙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于150亿年前一次大爆炸后,经一系列元素演化到最后形成星球、星系的整个膨胀演化过程的图像,该理论存在许多使人迷惑之处。

宏观宇宙是相对无限延伸的。“大爆炸宇宙论”关于宇宙当初仅仅是一个点,而它周围却是一片空白,即将人类至今还不能确定范围也无法计算质量的宇宙压缩在一个极小空间内的假设只是一种臆测。况且从能量与质量的正比关系考虑,一个小点无缘无故地突然爆炸成浩瀚宇宙的能量从何而来呢?

人类把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确定为衡量时间的标准——年。宇宙中所有天体的运动速度都是不同的,在宇宙范围,时间没有衡量标准。譬如地球上东西南北的方向概念在宇宙范围就没有任何意义。既然年的概念对宇宙而言并不存在,大爆炸宇宙论又如何用年的概念去推算宇宙的确切年龄呢?

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提出了星系的红移量与星系间的距离成正比的哈勃定律,并推导出星系都在互相远离的宇宙膨胀说。哈勃定律只是说明了距离地球越远的星系运动速度越快——星系红移量与星系距离呈正比关系。但他没能发现很重要的另一点——星系红移量与星系质量也呈正比关系。

宇宙中星系间距离非常非常遥远,光线传播因空间物质的吸收、阻挡会逐渐减弱,那些运动速度越快的星系就是质量越大的星系。质量大,能量辐射就强,因此我们观察到的红移量极大的星系,当然是质量极大的星系。这就是被称作“类星体”的遥远星系因质量巨大而红移量巨大的原因。另外那些质量小、能量辐射弱的星系(除极少数距银河系很近的星系,如大、小麦哲伦星系外)则很难观察到,大小恒星都能看到,所以恒星的红移紫移数量大致相等。

导致星系红移多紫移少的另一原因是:宇宙中的物质结构都是在一定范围内围绕一个中心按圆形轨迹运动的,不是像大爆炸宇宙论描述的从一个中心向四周作放射状的直线运动。因此,从地球看到的紫移星系范围很窄,数量极少,只能是与银河系同一方向运动的,前方比银河系小的星系;后方比银河系大的星系。只有将来研制出更高分辨程度的天文观测仪器才能看到更多的紫移星系。

宇宙中的物质分布出现不平衡时,局部物质结构会不断发生膨胀和收缩变化,但宇宙整体结构相对平衡的状态不会改变。仅凭从地球角度观测到的部分(不是全部)可见星系与地球之间距离的远近变化,不能说明宇宙整体是在膨胀或收缩。就像地球上的海洋受引力作用不断此涨彼消的潮汐现象并不说明海水总量是在增加或减少一样。

1994年,美国卡内基研究所的弗里德曼等人,用估计宇宙膨胀速率的办法计算宇宙年龄时,得出一个80~120亿年的年龄计算值。然而根据对恒星光谱的分析,宇宙中最古老的恒星年龄为140~160亿年。恒星的年龄倒比宇宙的年龄大。

1964年,美国工程师彭齐亚斯和威尔逊探测到的微波背景辐射,是因为布满宇宙空间的各种物质相互之间能量传递产生的效果。宇宙中的物质辐射是时刻存在的,3K或5K的温度值也只是人类根据自己判断设计的一种衡量标准。这种能量辐射现象只能说明宇宙中的物质由于引力作用,

至于大爆炸宇宙论中的氦丰度问题,氦元素原本就是宇宙中存在的仅次于氢元素的数量极丰富的原子结构,它在空间的百分比含量和其它元素的百分比含量同样都属于物质结构分布规律中很平常的物理现象。在宇宙大尺度范围中,不仅氦元素的丰度相似,其余的氢、氧……元素的丰度也都是相似的。而且,各种元素是随不同的温度、环境而不断互相变换的,并不是始终保持一副面孔,所以微波背景辐射和氦丰度与宇宙的起源之间看不出有任何必然的联系。

大爆炸宇宙论面临的难题还有,如果宇宙无限膨胀下去,最后的结局如何呢?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指出,能量从非均匀分布到均匀分布的那种变化过程,适用于宇宙间的一切能量形式和一切事件,在任何给定物体中有一个基于其总能量与温度之比的物理量,他把这个物理量取名为“熵”,孤立系统中的“熵”永远趋于增大。但在宇宙中总会有高“熵”和低“熵”的区域,不可能出现绝对均匀的状态。那种认为由于“熵”水平的不断升高而达到最大值时,宇宙就会进入一片死寂的永恒状态,最终“热寂”而亡的结局,当宇宙膨胀到一定程度,所有星系行星会疏离,分子分解至夸克,而至更小。整个宇宙继续膨胀,变成死寂状态。这项预测是根据数百个A1超新星的亮度作出的。

根据天文观测资料和物理理论描述宇宙的具体形态,星系的形态特征对研究宇宙结构至关重要,从星系的运动规律可以推断整个宇宙的结构形态。而星系共有的圆形旋涡结构就是整个宇宙的缩影,那些椭圆、棒旋等不同的星系形态只是因为星系年龄和观测角度不同而产生的视觉效果。

奇妙的螺旋形是自然界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物质运动形式。这种螺旋现象对于认识宇宙形态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大至旋涡星系,小至DNA分子,都是在这种螺旋线中产生。大自然并不认可笔直的形式,自然界所有物质的基本结构都是曲线运动方式的圆环形状。从原子、分子到星球、星系直到星系团、超星系团无一例外,毋庸置疑,浩瀚的宇宙就是一个大旋涡。因此,确立一个“螺旋运动形态宇宙模型”,比那种作为所有物质总和的“宇宙”却脱离曲线运动模式而独辟蹊径,以直线运动方式从一个中心向四面八方无限伸展的“大爆炸宇宙模型”,更能体现真实的宇宙结构形。

还有一点,大爆炸是循环的,有科学家声称:宇宙将变成一个高密度、小体积的球体。缩小到一定程度后,将再次发生大爆炸。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宇宙的能量并没有消亡。但是,却没有人能解释,大爆炸每次循环时间、空间、分子结构等等,都是像上次一样(几千几百亿年以后,又有太阳系,又有地球,又有中国,又有你),还是重新排列(光凭空可以弯曲) 。

稳态理论

宇宙起源的问题有点像这个古老的问题:是先有鸡呢,还是先有蛋。换句话说,就是何物创生宇宙,又是何物创生该物呢?也许宇宙,或者创生它的东西已经存在了无限久的时间,并不需要被创生。直到不久之前,科学家们还一直试图回避这样的问题,觉得它们与其说是属于科学,不如说是属于形而上学或宗教的问题,然而,人们在过去几年发现,科学定律甚至在宇宙的开端也是成立的。在那种情形下,宇宙可以是自足的,并由科学定律所完全确定。

关于宇宙是否并如何启始的争论贯穿了整个记载的历史。基本上存在两个思想学派。许多早期的传统,以及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认为宇宙是相当近的过去创生的。(十七世纪时邬谢尔主教算出宇宙诞生的日期是公元前4004年,这个数目是由把在旧约圣经中人物的年龄加起来而得到的。)承认人类在文化和技术上的明显进化,是近代出现的支持上述思想的一个事实。我们记得那种业绩的首创者或者这种技术的发展者。可以如此这般地进行论证,即我们不可能存在了那许久;因为否则的话,圣经的创世日期和上次冰河期结束相差不多,而这似乎正是现代人类首次出现的时候。

另一方面,还有诸如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一些人,他们不喜欢宇宙有个开端的思想。他们觉得这意味着神意的干涉。他们宁愿相信宇宙已经存在了并将继续存在无限久。某种不朽的东西比某种必须被创生的东西更加完美。他们对上述有关人类进步的诘难的回答是:周期性洪水或者其他自然灾难重复地使人类回到起始状态。

理论比较

两种学派都认为,宇宙在根本上随时间不变。由于人类生命——整个有记载的历史是如此之短暂,宇宙在此期间从未显著地改变过。在一个稳定不变的宇宙的框架中,它是否已经存在了无限久或者是在有限久的过去诞生的问题,实在是一种形而上学或宗教的问题:任何一种理论都对此作解释。1781年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写了一部里程碑式的,也是非常模糊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他在这部著作中得出结论,存在同样有效的论证分别用以支持宇宙有一个开端或者宇宙没有开端的信仰。正如他的书名所提示的,他是简单地基于推理得出结论,换句话说,就是根本不管宇宙的观测。毕竟也是,在一个不变的宇宙中,有什么可供观测的呢?

然而在十九世纪,证据开始逐渐积累起来,它表明地球系及宇宙是其他部分事实上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地学家们意识到岩石以及其中的化石的形成需要花费几亿甚至几十亿年的时间。这比创生论者计算的地球年龄长得太多了。由德国物理学家路德维希·玻尔兹曼提出的所谓热力学第二定律还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宇宙中的无序度的总量(它是由称为熵的量所测量的)总是随时间而增加,正如有关人类进步的论证,它暗示只能运行了有限的时间,否则的话。

稳恒宇宙思想所遭遇到的另外困难是,根据牛顿的引力定律,宇宙中的每一颗恒星必须相互吸引。如果是这样的话,它们怎么能维持相互间恒定距离,并且静止地停在那里呢?

牛顿晓得这个问题。在一封致当时一位主要哲学家里查德·本特里的信中,他同意这样的观点,即有限的一群恒星不可能静止不动,它们全部会落某个中心点。然而,他论断道,一个无限的恒星集合不会落到一起,由于不存在任何可供它们落去的中心点。这种论证是人们在谈论无限系统时会遭遇到的陷阱的一个例子。用不同的方法将从宇宙的其余的无限数目的恒星作用到每颗恒星的力加起来,会对恒星是否维持恒常距离给出不同的答案。然后加上在该区域之外大致均匀分布的更多恒星。恒星的有限区域会落到一起,而按照牛顿定律,在该区域外加上更多的恒星不能阻止其坍缩。这样,一个恒星的无限集合不能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如果它们在某一时刻不在作相对运动,它们之间的吸引力会引起它们开始朝相互方向落去。另一种情形是,它们可能正在相互离开,而引力使这种退行速度降低。

相关说法——虫洞喷发说

虫洞喷发说认为:我们现在所生存的宇宙起源于一次时空之门的开启。在许许多多平行宇宙中,有一个极其普通的平行宇宙,在这个宇宙中,质量最大的一个黑洞的不断地吞噬宇宙中的其他天体,它的质量不断增大,大到其万有引力可以摧毁一切物质形态,首先将其核心变为能量体,能量逐渐积蓄,最终冲破其外壳,向外释放能量,形成虫洞,时空之门打开。当能量释放完全后,虫洞停止喷发,时空之门关闭。而喷出来的高能粒子,经过漫长的演变后,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生存的宇宙;那个喷发的虫洞则变为先前那个平行宇宙中的一个普通的天体,这也是我们不能找到宇宙的中心的原因。

新的怀疑

长期以来,“大爆炸”宇宙诞生理论一直被天文学界普遍认同——“哈勃”太空望远镜本次拍摄到了一些宇宙深处的星体,这些星体大概形成于宇宙诞生后的5亿年内(约130亿年前)。然而,这些星体的数量却远远少于科学家们原来的估计。

哈勃拍摄的这些照片可以说明以下二点:要么大爆炸发生后恒星物质的形成并没有科学家们原来设想的那么积极,这并不符合现阶段通行的理论;

由安德鲁·邦克博士领导的英国科学家小组在对哈勃拍摄的照片研究后得出了上述令人吃惊的结论。以便于解开上述这些迷惑。

根据许多科学家数十年来一贯支持的大爆炸理论,我们的宇宙大约诞生于140亿年前。按照该理论的解释,宇宙形成于140亿年前一个体积极小且密度极大的物质的爆炸,爆炸发生后喷发出物质微粒和能量,也正是从那时起才开始产生了时间和空间、质量和能量。在大爆炸发生前,既没有物质,也没有能量,当然也没有生命。

太阳系形成

太阳系是由受太阳引力约束的天体组成的系统,其最大范围可延伸到约1光年以外。太阳系的主要成员有:太阳(恒星)、八大行星(包括地球)、无数小行星、众多卫星(包括月亮),还有彗星、流星体以及大量尘埃物质和稀薄的气态物质在太阳系中,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其它天体的质量总和不到太阳系的0.2%。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它的引力控制着整个太阳系,使其它天体绕太阳公转,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在接近同一平面的近圆轨道上,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金星例外)。宇宙有起源也会有消亡,科学家预计,若干亿年后,宇宙会急剧收缩,以至于回到大爆炸以前的相貌。

最新理论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2013年7月16日报道,近百年来,标准宇宙学理论认为:宇宙源于一次大爆炸而且正在不断膨胀,这似乎已成了一个根深蒂固、颠扑不破的“真理”,他认为,宇宙根本不是在膨胀,粒子质量的不断增加或可解释为一些距离地球遥远的星系似乎离地球越来越远。

德国海德堡大学的理论物理学家克里斯托弗·维特里克在arXiv上撰文指出,他已经构建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宇宙学框架,在这套框架内,宇宙并非在膨胀,而且,万事万物的质量一直在增加。这一理论或许有助于科学家们理解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比如宇宙大爆炸中出现的“奇点”等。

天文学家们通过分析物体的原子释放或吸收的光来测量物体是在远离还是接近地球,这些光会以独特的颜色或频率出现。当物体远离地球时,这些频率会移向光谱上的红色(低频)。上世纪20年代,包括埃德温·哈勃在内的很多科学家发现,大多数星系都展现出了这样一种红移,而且,星系距离地球越远,红移越大,据此,他们认为宇宙一定在不断膨胀。

正如维特里克所说的那样,原子释放出的这种独特的光也被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尤其是电子的质量所控制。如果某一原子的质量增加,那么,其释放出的光子的能量也会变得更高。因为能量越高,频率越大,因此,释放和吸收频率将前移到光谱中蓝色的部分。相反,如果粒子变得越来越轻,频率将变成红移。

因为光速是有限的,当我们看着遥远的星系时,在时间上,我们是在朝后看。如果所有的质量一直在增加,那么。因此,红移将使星系似乎离人们越来越远,即使它们并非如此。

维特里克认为,在名为暴胀的短期之内,宇宙仍然在快速膨胀,在暴胀之前,宇宙大爆炸不再包含有一个宇宙密度无限大的“奇点”时刻。

这一想法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理,但它也有一个大问题:它无法被检验。地球上万事万物的质量最终都是相对于国际千克容器这一千克标准得出的数值。如果包括国际千克容器在内的万事万物的质量一直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增加,那么,我们就找不到检验办法了。

而对维特里克来说,缺乏实验测试并非大事,新模型的主要优势在于摒弃了困扰物理学界的宇宙大爆炸奇点。

尽管该文还没有经过同行评议,但有些《自然》杂志的评审专家认为,这一想法值得深究。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天文学家赵洪生(音译)表示:“我认为探究另一种解释是一件趣事。维特里克的解释似乎很严谨,值得推敲。”

也有科学家表示,最新解释或许可以帮助天文学家们避免落入单一思维的窠臼。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宇宙学家阿琼·贝雷拉表示:“现在,天文学家们在追寻一个以暴胀和大爆炸为中心的标准模型。在一切盖棺论定前,看看是否还存在另外一种解释至关重要。”

宇宙起源有新说

宇宙起源于大爆炸?其实还有一种可能:宇宙在大爆炸之前也是存在的,只不过它一直在收缩,后来由于某种原因发生“反弹”,转而进入膨胀的状态,演化为我们现在所知的世界。

宇宙为什么有可能是永恒的?鉴于我们对早期宇宙缺乏了解,有这样的疑惑也在情理之中。真正的知识应基于实在的证据,而不仅仅是猜想。在假想的“大爆炸”后几秒内,宇宙就像个核聚变反应堆,将核子转化为氦、锂、氘等轻元素。

今天,我们通过测量宇宙深处这些轻元素的丰度,可以观测到这些早期反应的结果。测量结果和广义相对论以及传统宇宙学模型的预言吻合得相当好。早期宇宙的确极端致密,并且膨胀迅速。

那么,既然这些都是真的,更早一些时,宇宙理应更加致密,膨胀得更快。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大爆炸附近的某个时刻发生了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会是什么呢?

最简单的答案是“反弹”。我们可以想像大爆炸之前,宇宙也是存在的,只不过它一直在收缩。而其微妙之处在于,由于某种原因,宇宙没有撞到一起变成密度无限大的诡异状态,而是发生“反弹”,转而进入膨胀的状态,演化为我们现在所知的世界。

说得更清楚些,这样的反弹完全不符合我们已知的物理定律。但是作为科学家,我们承认我们并非完全了解终极定律,特别是在与日常经验相去甚远的极端条件下。所以,宇宙在过去也很有可能发生反弹。

但是为什么呢?我们还是不知道,不过这并未阻碍理论物理学家通过丰富的想像力做出有理有据的猜测。有种简单的论调:我们对引力的理解还不够。当然,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通过了所有已有实验的验证,但是这些实验进行的环境与早期宇宙的极端条件完全不同。在足够致密的条件下,引力说不定不再是引力,而变成斥力。我们没有客观理由来认定它是对是错判断它的对错,但这确实是一种可能。

发现最远氧原子

2018年,日本国立天文台及名古屋大学等组成的团队宣布,在距地球132.8亿光年的狮子座方向银河中,发现存在氧。此次发现刷新了迄今发现氧的最远记录,将有助于查明宇宙最初期星体如何形成。

膜宇宙学

标准的宇宙大爆炸模型显示,宇宙爆发自一个密度无穷大的奇点。但是不了解是什么触发了这场爆发:已知的物理定律不能适用。

同时科学家很难解释如此激烈的大爆炸留下的宇宙何以拥有一个几乎完全均匀的温度,这是因为自从宇宙诞生以来似乎没有足够的时间达到温度平衡。

对于大部分宇宙学家而言,有关一致性最合理的解释是,在宇宙形成后不久,一些未知的能量形式使年轻的宇宙以超过光的速度膨胀。在这个模型中,三维宇宙是一张膜,漂浮在具有四个空间维度的“体宇宙”之上。

如果体宇宙包含有其自身的四维恒星,那么其中的一些恒星会塌缩,最终形成四维黑洞。这些四维恒星会像超新星一样爆发,而它们的内层则塌缩为一个黑洞。

在宇宙中,一个黑洞被一个名为视界的球面联系起来。鉴于普通的三维空间需要一个两维的物体(一个表面)来创建一个黑洞内部的边界,那么在体宇宙中,四维黑洞的视界应该是一个三维物体——一种被称为超球面的形状。三维宇宙可能就是这样一个膜,而膜的生长被认为是宇宙的膨胀。

由于四维体宇宙可能在过去已经存在了无限长的时间,因此它有足够的机会使不同区域的四维体宇宙达到一种平衡,膜宇宙学是一个物理学上超弦理论和M理论的分支,专门研究宇宙膜,该理论认为宇宙其实是镶在一些更高维度的膜上。该学科同时研究那些更高维度的膜是怎样影响着我们的宇宙。



【002、宇宙简史——行星的形成】


网文《我为天文狂》(2021.04.13)报道:

大多数天文学家都同意太阳系是太阳形成时的天然副产品。太阳系的起源要回溯到45亿年以前,一个巨大的气体和尘埃云在自身引力下收缩,大银物质盘旋着被拉到中心,形成原太阳。剩余的残块则有序地进入一个环绕源阳的扁平的盘中。这个盘充塞着尘埃大小的颗粒,它们彼此碰撞,偶尔粘连形成物质的团块。几百万年后,这些团块形成类地行星(岩石行星)或者形气态巨行星的核。

今天,人们认为,不仅我们的太阳系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级形成行星,在很多其他恒星系也是如此。我们的银河系把2000亿颗恒星集结在一个宏伟的旋涡结构里,可能包含无数个太阳系外行星,它们环绕着众多的类太阳恒星旋转。可能存在数百万个行星系,这让天文学家激动不已,他们研发望远镜、探测器和新技术,克服巨大困难,希望最终找到这些行星。搜寻环绕其他很年轻的恒星的巨大的气体尘埃盘,是我们直接面临的挑益之一。这些气体尘埃盘称为原恒星盘,是一种环状结构,从恒星向外延展几十亿千米,并被认为是孕育中的行星系统。

这些由残块组成的原恒星盘不仅说要恒星正在形成,而且行星也将从其中诞生。这个盘表明有固态物质存在于恒星周围,形成一个扁平结构,十分类似于孕育出我们的太阳系的一个原行星盘。在过去几年内,哈勃空间望远镜已经清楚地鉴别出在尘埃物质盘里新诞生的恒星。拍摄到名为“显微镜座AU”的红矮星周围的残块盘,是最最重大的观测成果之一。这颗星的年龄只有1200万年(太阳已有几十亿年),与地球的距离只有32光年,拥有我们迄今所见的最近的盘。从侧面看去,它的翼展为640亿千米。

哈勃空间望远镜光力强大的照相机揭示了这个盘铰接、扭曲的结构,人们认为这是由于正在形成中的行星或已经存在的行星的引力影响。另一个有意义的发现,是204年观测到的图绕恒星HD107146的盘。HD107146是一颗十分类似太阳的黄矮星,但是比太阳年轻。人们通过照片发现,HD107146的盘包含许多颗粒,约是一般的灰尘的1%,但含量比原先环绕太阳的盘内的颗粒含量大得多。

哈勃空间望远镜也揭示了环绕恒星北落师门(南鱼座a星)的壮观的尘埃盘。这颗恒星的年龄为2亿年,尘埃环的直径是太阳系柯伊伯带直径的4倍(柯伊伯带是位于冥王星轨道以外,包含冰质物体和凝聚彗星的、范围很广的中空圆盘状区域)。尘埃盘的形状和结构表明有一颗潜藏的行星已经形成,并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母恒星运行。行星运行时产生的引力使盘的形状随时改变,同时也有助于将盘内物质束缚在一个比较狭窄的范围内。2005年,具备红外观测能力的斯匹策空间望远镜通过对位于船尾座、离地球41光年远的恒星H980进行观测,揭示了那里存在一个大质量小行星带的证据,其中可能已经铸造出岩态的类地球行星。

这一发现令人欣喜,因为太阳系也有一个小行星带。恒星HD69830的大质量小行星带可能有助于我们增进对类地球行星起源的理解,因为这个巨大的小行星带可能是由这类恒星形成后的剩余物质生成的。对年轻行星周围的尘埃残屑盘值得期待的观测,让我们亲眼目睹了这些行星的组件如何集结。今天,红外波段的探测使我们能穿透黑暗的气体和尘埃,目击行星形成的极早期阶段。已知的原恒星盘的数目日益增加,这说明行星形成过程的启动并不困难,这样就会大大增加银河系里行星的数量。下一个问题是我们能否发现确凿的证据,证明在其他恒星系统里存在脱离了幼年期的太阳系外行星。

引力相互影响会有的远离或靠近恒星。靠近的被恒星吹散气体和液体,只剩固体核心,最靠近的甚至只剩金属内核,比方说水星,宜居带附近的保留了岩石地表,其中因碰撞会产生卫星或小行星,如月亮及小行星带,远的保持气态行星状态或彗星团状态,固体外星行是近恒星轨道抛出去的。这么简单的事实,怎么环球科学家拍出这么多误人子弟的纪录片?

看了那么多BBC、国家地理之类科教片,不知专家学者都是干什么吃的,基本都是尘埃变小岩石再碰撞成大岩石,再形成球星,再碰成岩石行星。呵呵傻呀,氢亥为主体的尘埃云会变成石头?无知,幼稚。行星的形成一定先是气态行星,内部在压力下形成固体核心,引力相互影响会有的远离或靠近恒星。靠近的被恒星吹散气体和液体,只剩固体核心。



【003、嬰宇宙】


《霍金脑中宇宙的不同面貌:虫洞、婴宇宙与黑洞》(2018/03/18 维加斯新闻报)报道:

1980 年代晚期,霍金以名流身分游遍全球,然而他在心中游历的距离,让那几趟行程相形见绌。早先惠勒便曾在 1956 年引进一种量子虫洞(quantum wormhole)观点,这时霍金更试行穿越这类虫洞,行险深入更特异的地带,他要进入婴宇宙(baby universes)。让我们随他站在空间和时间之外,从更好的角度审视。

霍金要我们想像一个庞大的气球以高速膨胀。那个气球就是我们的宇宙,球面的小点是恒星和星系,小点让表面凹陷或起皱折。根据爱因斯坦的预测,当物质和(或)能量出现,时空也随之扭曲。

当我们以一台倍率不高的显微镜来检视宇宙气球(cosmic balloon),表面尽管遍布皱折,看来却仍相当平滑。改用倍率高的显微镜,我们就会察觉表面终究并不平滑。球面看来仿佛剧烈颤动,形成一团朦胧模糊的景象。

测不准原理让量子层级的宇宙变成非常模糊,一颗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永远不可能同时明确得知。我们能以一种设想来描绘出这种量子不确定性的相貌,想像每颗粒子都不断颤抖并表现随机细微的振动。我们愈贴近观察,颤抖也愈剧烈。全神贯注详细审视量子层级,我们充其量只能表示,一颗粒子有这个机率出现在这里,或有那个机率像那样移动。宇宙气球的表面也同样无法预测。若以够高的倍率来观看,量子扰动就会变得极度混沌,于是我们就可以说,那种扰动有可能正在进行任何事情。

霍金认为这种「任何事情」有可能是指什么?他在 1980 年代晚期曾经投入思忖,宇宙气球里面生成一个细小凸起的机率为何。就我们比较熟悉的派对气球而言,若球面有一点脆弱部位,那里就会鼓起。通常派对气球一出现这种情况就会立刻爆裂,不过偶尔会出现罕见事例,表面鼓出一个细小气球。假使你能见到我们的宇宙气球出现这种情况,那么你就见证了一个婴宇宙的诞生。

这看来相当壮观:一个宇宙的诞生。

我们有没有机会目睹这种事件?不可能。首先,那不是一种发生在「实」时间的现象,而是发生在讨论的「虚」时间。还有个理由让我们见不到它:霍金表示,因为若有任何东西真正称得上从小开始,那就是宇宙了。我们的宇宙和新生婴儿之间的连接通道(称为脐带亦无不可),宽约只为十的负三十三次方厘米。若想写成分数,你可以在分子处摆个「1」,分母则写上「1」后面跟着三十三个「0」。那是相当小。开口处(号称虫洞)就像细小的黑洞,闪烁现形倏忽消失,间隔短得无从想像。

我们可以把能量场的扰动现象想成一对对非常短命的粒子。虫洞同样是构思这种扰动的一种方式,不过这次扰动的是时空纹理:宇宙气球的表面。

霍金的设想是,附着于这种脐带的婴宇宙有可能并不短命,同时,开头很小也不见得永远保持很小。他的想法是,到头来新生宇宙就有可能膨胀成像我们的宇宙这般模样,延伸跨越数十亿光年。就像我们的宇宙,里面什么都没有?不尽然。

霍金指出:「任何尺寸的宇宙都有可能从重力能量生成物质。」接下来就有可能形成星系、恒星、行星,说不定还有生命。

婴宇宙和成年宇宙都为数众多吗?宇宙会不会从任意地方分支出来?从厨房洗碗槽内?从你体内?霍金说:会!新生宇宙有可能在我们周遭不断生成,甚至从我们体内各点现形,我们的感官却完全察觉不到。

你说不定会感到纳闷,我们的宇宙初生之时,会不会就是另一个宇宙的侧边凸起。霍金宣称是有可能的。我们的宇宙有可能是处于宇宙无边迷宫的一环,各个宇宙分支出现彼此结合,就像无穷无尽的蜂巢,里面不只有婴宇宙,连成年宇宙也在其中。两处宇宙有可能在不只一处定点生成虫洞连接管道,说不定有好些虫洞与我们自己这处宇宙的其他区域相连,或者连往其他时间。



【004、平行宇宙】


多元宇宙是一个理论上的无限个或有限个可能的宇宙的集合,包括了一切存在和可能存在的事物:所有的空间、时间、物质、能量以及描述它们的物理定律和物理常数。多元宇宙所包含的各个宇宙被称为平行宇宙(parallel universes)。也称平行世界(parallel worlds)、平行时空(parallel spacetimes)、平行次元(parallel dimensions)和代替宇宙(alternative universes)。

通常所说的平行宇宙,一般是指在我们的宇宙之外还可能存在的与我们所认知的宇宙类似的其他宇宙(即分类上的第一层平行宇宙)。

平行宇宙是指从某个宇宙中分离出来,与原宇宙平行存在着的既相似又不同的其他宇宙。在这些宇宙中,也有和我们的宇宙以相同的条件诞生的宇宙,还有可能存在着和人类居住的星球相同的、或是具有相同历史的行星,也可能存在着跟人类完全相同的人。同时,在这些不同的宇宙里,事物的发展会有不同的结果:在我们的宇宙中已经灭绝的物种在另一个宇宙中可能正在不断进化,生生不息。

平行作用力的平行宇宙,对立人类的万有引力星球宇宙,平行作用力既不重合,也不相交,可谓“井水不犯河水”,导致纯基本粒子宇宙,与人类的万有引力宇宙纯星球刚好对立。

有学者描述平行宇宙时用了这样的比喻,它们可能处于同一空间体系,平行作用力平行运动,就好像同在一条铁路线上疾驰的先后两列火车;它们有可能处于同一时间体系,但空间体系不同,就好像同时行驶在立交桥上下两层通道中的小汽车。 

提出背景

平行宇宙的概念,并不是因为时间旅行悖论提出来的,它是来自量子力学,因为量子力学有一个不确定性,就是量子的不确定性。平行宇宙概念的提出,得益于现代量子力学的科学发现。

在20世纪50年代,有的物理学家在观察量子的时候,发现每次观察的量子状态都不相同。而由于宇宙空间的所有物质都是由量子组成,所以这些科学家推测既然每个量子都有不同的状态,那么宇宙也有可能并不只是一个,而是由多个类似的宇宙组成。 

哥本哈根解释

从20世纪20年代起,许多物理学家都为量子力学中,微观粒子的状态用波函数(Wave function)来描述。当微观粒子处于某一状态时,它的力学量(如坐标、动量、角动量、能量等)一般不具有确定的数值,而具有一系列可能值,每个可能值以一定的概率出现(宏观物体处于某一状态时,它的力学量具有确定的数值)。也就是说,微观粒子的运动具有不确定性和概率性。波函数就能描述微观粒子在空间分布的概率。

物理学中著名的“单电子双缝干涉”实验正是微观粒子运动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的体现。在这个实验中,单电子通过双缝后竟然发生了干涉。在经典力学看来,电子在同一时刻只能通过一条缝,它不可能同时通过两条缝并发生干涉;而根据量子力学,电子的运动状态是以波函数形式存在,电子有可能在同一时刻既通过这条狭缝,又通过那条狭缝,并发生干涉。但是,当科学家试图通过仪器测定电子究竟通过了哪条缝时,永远只会在其中的一处发现电子。两个仪器也不会同时侦测到电子,电子每次只能通过一条狭缝。这看起来好像是测量者的观测行为改变了电子的运动状态,这种反常的现象又作何解释呢,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著名的“哥本哈根解释”:当人们未观测时,电子在两条缝位置都有存在的概率;但是,一旦被测量了,比如说测得该电子在左缝位置,电子有了准确的位置,它在该点的概率为1,其他点的概率为0。也就是说,该电子的波函数在被测量的瞬间“塌缩”到了该点。

玻尔把观察者及其意识引入了量子力学,使其与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发生关系。但观察者和“塌缩”的解释并不十分清晰和令人信服,也受到了很多科学家的质疑。例如,塌缩是如何发生的,是在一瞬间就发生,还是要等到光子进入人们的眼睛并在视网膜上激起电脉冲信号后才开始。 [2]  [5] 

多世界解释

那么,有没有办法绕过这所谓的“塌缩”和“观测者”,从本应研究客观规律的物理学中剔除观察者的主观成分呢。

埃弗雷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波函数没有“塌缩”,则它必定保持线性增加。也就是说,上述实验中电子即使再观测后仍然处在左/右狭缝的叠加状态。埃弗雷特由此进一步提出:人们的世界也是叠加的,当电子穿过双缝后,处于叠加态的不仅仅是电子,还包括整个的世界。也就是说,当电子经过双缝后,出现了两个叠加在一起的世界,在其中的一个世界里电子穿过了左边的狭缝,而在另一个世界里,电子则通过了右边的狭缝。这样,波函数就无需“塌缩”,去随机选择左还是右,因为它表现为两个世界的叠加:生活在一个世界中的人们发现在他们那里电子通过了左边的狭缝,而在另一个世界中,人们观察到的电子则在右边。以“薛定谔的猫”来说,埃弗雷特指出两只猫都是真实的。有一只活猫,有一只死猫,但它们位于不同的世界中。问题并不在于盒子中的发射性原子是否衰变,而在于它既衰变又不衰变。当观测者向盒子里看时,波函数本身会坍塌,整个世界分裂成它自己的两个版本。这两个版本在其余的各个方面是完全相同的。唯一的区别在于其中一个版本中,原子衰变了,猫死了;而在另一个版本中,原子没有衰变,猫还活着。前述所说的“原子衰变了,猫死了;原子没有衰变,猫还活着”这两个世界将完全相互独立平行地演变下去,就像两个平行的世界一样。量子过程造成了“两个世界”,这就是埃弗雷特前卫的“多世界解释”。

这个解释的优点是:薛定谔方程始终成立,波函数从不塌缩,由此它简化了基本理论。它的问题是:设想过于离奇,付出的代价是这些平行的世界全都是同样真实的。这就难怪有人说:“在科学史上,多世界解释无疑是目前所提出的最大胆、最野心勃勃的理论。”

发展历程

思想雏形

公元前5世纪,德谟克利特就提出“无数世界”的概念,认为“无数世界”是原子通过自身运动形成的。他说:“原子在虚空中任意移动着,而由于它们那种急剧、凌乱的运动,就彼此碰撞了,并且,在彼此碰在一起时,因为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就彼此勾结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世界及其中的事物,或毋宁说形成了无数世界。”

公元前4世纪,伊壁鸠鲁表述了世界多元性的思想:“存在着无限多个世界,它们有的像我们的世界,有的不像我们的世界。”“在一切世界里,都有我们这个世界里所见到的动物、植物以及其他事物。”

公元前1世纪,卢克莱修指出,在我们这个“可见的世界”之外还存在着“其他的世界”,居住着“其他的人类和野兽的种族。”

莱布尼茨提出了他的“可能世界”的概念,设想在必然世界(可观测的宇宙)范围之外还存在着无穷多个“可能世界”。他认为世界由无限的单子组合而成,单子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而是某种前定的和谐关系,单子虽然各自独立,但它们之间有品极高低的差异。莱布尼兹把某个现实事件的出现,例如,具体的人,阐释为许多单子组合的结果,各种不同的组合的结果与单子中更胜一筹的单子的主导作用有关。这意味着世界可以用不同的样子,任何事件都是偶发的,甚至整个宇宙也是如此。

正式提出

物理学家休·艾弗雷特三世提出了自己对量子测量问题的想法。他指出,在量子力学中,存在多个平行的世界,在每个世界中,每次量子力学测量的结果各自不同,因此不同的历史发生在不同的平行宇宙中。多世界解释认为,对测量装置的观察,会使得测量装置被分解为两个。并且在这个测量链上,这种分解会不断地进行下去。伴随着这种分解,一定有一个完全的宇宙的复制。也就是说,只要有一个量子测量发生,那么,每个宇宙分支,以及这个分支中的分量就会导致一个可能的测量结果。每个处在特殊宇宙分支中的人都会认为,他的测量结果和所处的宇宙是唯一存在的。也就是说,一次测量产生了一次新的宇宙。这些各自不同的新宇宙,除非完全相同,否则绝无重合的可能。这一理论的发表,标志着平行宇宙概念的正式提出。

类型层次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宇宙学家马克斯·泰马克(Max Tegmark)热衷于研究平行宇宙,他说道:“对于我来说最有意思的问题不是平行宇宙是否存在,而是到底有多少种平行宇宙。”在2003年的《科学美国人》杂志里,有一篇由他所写的关于平行宇宙的专文,文中他将平行宇宙分成四类。根据泰马克的分类,越处于上位的宇宙,越容易扩张,越容易涵盖处于下位层次的宇宙。

第一层:视界之外

即其他哈勃体积,具有不同的初始条件

如果空间是无限的,而且物质分布在大尺寸上是足够均匀的,那么即使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也必然发生在某处。特别地,应该存在无限多有人的行星,而且包括不是一个而是无限多和你一样的外表、姓名、记忆的人。无限多和我们可观测宇宙大小一样的区域确实存在,在那里任何可能的宇宙历史都会实际存在。这就是第一层平行宇宙。

第一层平行宇宙的存在证据

也许这些推断看上去都很疯狂,而且违反直觉,但这个空间无限大的宇宙学模型确实是市场上最简单也是最流行的。它是宇宙学和谐模型的一部分,与所有观测证据一致,而且被用作天文学会议大部分计算和模拟的基础。相反、分形宇宙、封闭宇宙、多连通宇宙倒是受到了很多观测的挑战。

但是第一层平行宇宙的观点,曾经也是有过争议的(事实上,梵蒂冈教廷就曾把上述观点看作异端邪说,并以其为理由之一,于1600年在火刑柱上烧死了布鲁诺),所以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两种假设(无限空间和“足够均匀”的分布)的地位。

空间有多大。从观测来看,我们宇宙大小的下限已经戏剧性地增长了很多,并且没有停下来的迹象。我们都接受这样的事实,即我们暂时看不见,但经过移动或等待后可以看见的事物是存在的,例如地平线之下的船只。宇宙视界之外的物体也一样,随着更远的光花更多的时间到达我们这里,可观测宇宙的半径每年都扩大一光年。既然我们都在学校学过简单的欧几里得空间,所以很难想象空间不是无限的——谁能想象某处插着几块牌子,上书“空间到此结束,当心下面的沟”。但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允许空间是有限的,只要是以不同欧几里得空间的方式相连,例如四维球或一个甜甜圈的拓扑结构,从而使朝一个方向的旅行最终可以把你带到相反方向。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可以用来细致检验这样的有限模型,但至今还没有给出任何支持——平坦的无限模型非常符合观测数据,而空间弯曲和多连通拓扑结构的模型都有很强的限制。而且,空间无限宇宙是暴胀宇宙理论的直接预言。下面所列出的暴胀理论的巨大成功进一步支持了空间就是像我们在学校里学的一样简单而无限。

大尺度的物质分布有多均匀呢。在一个“岛宇宙”模型里,时间是无限的,但物质都集中在在一个有限区域,于是第一层平行宇宙几乎所有的成员都死气沉沉的,只有空空的空间。在历史上这样的模型曾经流行过,一开始认为这个岛就是地球和裸眼可见的天体,在20世纪早期认为银河星系的已知部分。另一个非均匀的选择就是分形宇宙,其中物质分布是自相似的,宇宙星系分布的所有结构都只是一个更大的自相似结构的一小部分。岛宇宙和分形宇宙的模型都是最近的观测推翻了。三维的星系分布图显示,观测到的特殊大尺度结构(星系群,星系团,超星系团)让位给大尺度上的单调均匀,自相似结构都不超过10^24米。更量化一下,设想在不同的随机位置上放置一个半径为R的球,测量里面每次包含多少质量,并计算每次测量值的变化,用标准偏差△M来表示。已知测量的相对波动△,在R~3×10^23米的尺度以下,偏差在1的量级,而在更大的尺度上,偏差变小。斯隆数字巡天计划(Sloan Digital Sky Survey)显示,在R~3×10^25米的尺度上△就只有1%了,而且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测量也确认,均匀化的趋势一直延续到我们的可观测宇宙边缘(R~3×10^27米),这时△~10-5。不考虑认为宇宙的设计整个就是愚弄我们的怀疑论论调,观测结果明确表明:我们熟悉的空间必然延伸到可观测宇宙之外,那里也同样充满星系、恒星和行星。

第一层平行宇宙是什么样的

对世界的物理描述传统上分为两部分:初始条件,以及决定初始条件如何演化的物理定律。住在第一层平行宇宙的观察者和我们观察到完全相同的物理定律,但初始条件却和我们所在的哈勃体积中的不同。比较看好的理论认为,初始条件(早期的密度和不同类物质的运动)由暴胀时代的量子波动所产生。量子力学形成了实际上是随机的初始条件,产生了被数学家称为遍历随机场(ergodic random field)所描述的密度波动。遍历意味着,如果你假想一个许多宇宙的集合,每个宇宙都有着自己随机的初始条件,在一个给定提及范围内出现各种结果的概率分布,和你在同一个宇宙的不同体积取样得到的概率分布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任何在原则上可以发生在这里的事情,在其他的某个地方实际上就会发生。

暴胀实际上导致了所有概率不为零的可能的初始条件,最可能的是那些波动在10-5量级,均匀分布的初始条件。这些波动被引力聚集(gravitational clustering)过程加强放大,从而形成星系、恒星、行星以及其他结构。这意味着,不仅几乎所有可以想象的物质构成都发生在某个遥远的哈勃体积内,而且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的哈勃体积是相当典型的——至少在那些包含观察者的哈勃体积中是典型的。一个粗略估计显示,距你最近的那个和你一模一样的人将远在10^(10^29)米之外。而在10^(10^91)米外才会有一个半径100光年的区域,它里面的一切与我们居住的空间完全相同,也就是说未来100年内我们的所有经历都会和我们的副本一致。而至少10^(10^115)米之外该区域才会增大到哈勃体积那么大。这就引起了一个有趣的哲学问题,它不久之后将会困扰我们:如果真的存在那么多和“你”有完全一样的经历和生活的副本,即使你掌握了整个宇宙态的完全知识,你也不能计算你自己的未来。原因是,你将不能决定哪一个副本才是“你”(他们都自认为是)。但他们的人生最终将是不同的,所以你最多只能预计你今后各种经历的概率。传统决定论的观点就此终结。

怎样证明或证伪一个平行宇宙理论

平行宇宙这一理论是不是属于形而上学而非物理。正如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所强调的,物理和形而上学的区别就在于,理论是否能被实践证明和证伪。一个理论包含不可观测的实体,本质上并不能说明它不可检验。例如,一个理论宣称666个平行宇宙,每个都缺少氧,从这个理论可以做出可检验预言,那就是我们在这里应该不能观测到氧,所以这个理论能被观测排除。

一个更严肃的例子是,第一层平行宇宙的框架常常被用来排除现代天文学的理论,虽然很少有人明确地那么说。例如,关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观测显示,空间几乎没有弯曲。CMB图上温度高和温度低的点都有一个特征尺度,这一尺度取决于空间曲率,观测到的点都过大,不符合先前流行的“开放宇宙”模型。但是,平均的点的大小在每个哈勃体积上有些随机的差别,所以做到统计精确是很重要的。当宇宙学家说开放宇宙模型以99.9%的置信度被排除时,他们真正说的是,如果开放宇宙模型是正确的,那么显示出我们所观测到大小的CMB点的哈勃体积少于总数的千分之一——所以拥有无限多哈勃体积的模型就被排除了,即使我们只在自己的特殊哈勃体积中(当然)显示了CMB图。

我们从这个例子上得到的经验是:平行宇宙这一理论可以被实践证明或证伪,但这要求理论给出平行宇宙集合的预言,并给出其概率分布(或更一般的,给出数学家所说的测量)。我们接下来将会看到,解答测量问题不容易,有些平行宇宙理论中,这一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第二层:后暴胀泡沫

即其他后暴胀泡沫,具有不同的有效物理定律、物理常数、时空维度、粒子种类。

若觉得第一层平行宇宙太大,简直无法容忍。那么试着想象一下无穷多个完全不同的宇宙(每个在图1.1用一个泡沫表示),这些宇宙甚至有不同的维度和物理常数。这就是现在流行的混沌暴胀理论所预言的,我们称之为第二层平行宇宙。这些宇宙属于不同的范畴,离开得比无限远还要遥远,也就是说即使你以光速前进无穷长的时间也到不了那里。原因是,我们的第一层平行宇宙团和邻近的第一层平行宇宙团之间的空间仍在暴胀,空间延展和创造新体积的速度远大于你能穿过它的速度。不过,你可以到达任意远的第一层平行宇宙,只要你足够耐心,而且宇宙膨胀减速的话。

第二层平行宇宙的存在的证据

到20世纪70年代,大爆炸模型,已经被证明是一个成功解释了我们宇宙的大部分历史的理论。它揭示了原始火球怎样膨胀并冷却,在40万年后怎样变得透明,怎样发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并通过引力聚集过程形成密度起伏,产生了星系、恒星和行星。但仍然存在恼人的问题,最初到底发生了什么。是无中生有吗。所有那些超重粒子,例如粒子物理预言的磁单极子,早期时应该在哪里被创造(“磁单极子疑难”)。为什么空间是现在这么大,这么老,这么平坦,而一般的初始条件都预言在10-42秒量级之后,弯曲度会随时间增长,密度要么趋于0要么趋于无穷大(“平坦性疑难”)。是什么机制导致了没有因果联系的空间区域上CMB温度都是基本一致的(“视界疑难”)。又是什么机制产生了在10-5水平上的原始密度起伏,从而长出所有宇宙结构。

暴胀过程一举解决了所有这些疑难,成为关于宇宙极早期的最流行理论。暴胀是空间的快速拉伸,它稀释了磁单极子和其他残余物,使空间就像一个膨胀气球的表面一样平坦均匀,并使量子真空波动演变成宏观大的密度波动从而形成星系。从一开始,暴胀就通过了附加的检验:CMB观测显示,空间是极端平坦的,并测出初始波动具有近乎随尺度不变的波谱,没有物质的引力波成分,所有这些都和暴胀所预言的完全一致。

暴胀是很多基本粒子理论中的普遍现象。在流行的混沌暴胀模型中,暴胀在空间的某些区域停下来,使得我们所知的生命能够出现,同时量子波动导致其他区域暴胀得更快。本质上,一个暴胀中的泡沫产生出其他暴胀泡沫,这些暴胀泡沫再产生更多的泡沫,从而形成无限的连锁反应。暴胀停止的泡沫就是第二层平行宇宙的构成元素。每个泡沫在尺度上都是无限的,而因为永不停止的连锁反应,泡沫数量也是无限的。(虽然泡泡宇宙的产生能以 2^n 的形式增长,而n 趋势于无穷,这或许与整数集的取幂很像,但这依旧是可数无穷的。)在这种情况下,同样不存在时间的开端和绝对的大爆炸: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永远只是存在无数的暴胀泡沫和后暴胀区域,就像我们居住的地方一样,形成一个分形图样。

第二层平行宇宙是什么样的

大家普遍认为,人们观察到的物理,只是一个更加对称的理论的低能极限,这个理论只在极端高温下才起作用。基础理论也许是二维的,超对称的,包含自然界四种基本作用力的大统一。这种理论的一个共性是,驱动暴胀的场的势能有着几个不同的最小值(被称为“真空态”),相应于破缺对称的不同途径,也相应于得到的不同的低能物理。例如:可以把除三个空间维度之外的所有维度都卷起来(“压缩”),形成有效的三维空间,就像我们所处的空间一样。或者也可以把更少的维度卷起来,留下一个七维空间。驱动混沌暴胀的量子波动可以造成各个泡沫中不同的对称性破缺,导致第二层平行宇宙中不同的成员具有不同的维度。在粒子物理中观测到的很多对称性,也来自于对称性破缺的具体途径,所以,也许存在只含有两代而非三代夸克的第二层平行宇宙。

除了维度和基本粒子这些离散的特性之外,我们的宇宙还被一组无维度的数——物理常量所刻画。其中包括电子/质子质量比≈1836,即宇宙学常数,它在普朗克单位中约是10-123。有模型显示,这样的连续参量在各个后暴胀泡沫中互不相同。

(※注:虽然物理基本方程在所有第二层平行宇宙中都是一样的,但支配我们观察到的低能世界的近似有效方程却是不同的。例如,从一个三维空间移到(非压缩的)四维空间,会改变观察到的引力方程,从一个反平方定律变成一个反立方定律。同样,用不同方式破缺粒子物理中的基本对称性,会改变基本例子的排列以及描述它们的有效方程。但是,我们会等到第四层平行宇宙中再使用“不同的方程”和“不同的物理定律”,在那里不只是近似方程改变,基本方程也发生了改变。)

这样,第二层平行宇宙就可能比第一层平行宇宙更为多样化,不仅初始条件不同,而且维度、基本粒子和物理常数都不相同。

在继续之前,先来评论一下几个密切相关的平行宇宙概念。首先,如果能存在一个第二层平行宇宙,并不断以分形的形式自我复制,那么将会出现无限多个完全分离的其他第二层平行宇宙。但是,这些宇宙变体是不可检验的,因为它既没有增加任何实质上不同的世界,也没有改变它们所含物质的概率分布。在每个第二层平行宇宙中,所有可能的初始条件和对称性破缺都已经实现了。

托尔曼和惠勒教授层提出一个想法,(第一层)平行宇宙是周期性的,要经历一系列无限的大爆炸。这个想法已经被斯坦哈特和图尔克阐明了。如果确实存在,那么这些不同时期的集合也形成了一个多元宇宙,可以证明,它和第二层多元宇宙有着相似的多样性。

斯莫林(Smolin)也提出过一个想法,一个和第二层多元宇宙的多样性相似的集合,但不是在暴胀中,而是通过黑洞、变异和产生的新的宇宙。这就预言了一个自然选择的形式,倾向于产生最多黑洞的宇宙。

在膜世界的设定中,存在另一个和我们的世界非常类似的三维世界,只是在高纬上有一定差别。但是这样一个世界(“膜”),是否可以被称为和我们的世界不同的平行世界还不一定,因为我们也许能够用引力和它相互作用,就像我们跟暗物质那样。

微调和选择效应

物理学家不喜欢没有解释的巧合。确实,他们把这一点作为排除各种模型的证据。先前可以看到,开放宇宙模型如何以99.9%的置信率被排除,因为它暗示了观察到的CMB波动图样是极端罕见的,是千分之一的巧合,在所有哈勃体积中只有0.1%的可能发生。

假想你住进一座旅馆,被分到一个房间,门牌号码是1967。你惊奇地发现,这数字正是你出生的年份。不过你随即反应过来,这完全不算什么巧合。整个旅馆有成百上千的房间,其中有一间门牌数和你生日相同很正常。然而你若看见的是另一个数字,便不会引发上面的思考。于是你认识到,即便对旅馆一无所知,也可以推断出还有很多房间,因为如果只有一个房间,那么你就遇到了一个没有解释的巧合。

再举一个更贴切的例子,考虑太阳质量M。M影响太阳的发光度,通过基本的物理计算就可以得出,只有在M处于1.6×10^30~2.4×10^30千克这样一个狭窄范围内时,地球上我们所知的生命才可能存在——否则地球上的气温将比火星更冷,或者比金星更热。测量值正好是2.0×10^30千克。乍看之下,可居住的M值无疑是种令人困惑的巧合,由计算可知绝大多数恒星的质量分布于10^29~10^32千克的巨大范围内。然而有了旅馆的经验,我们便明白这种表面的巧合实为一个集合中的选择效应:如果存在许多太阳系,其中心恒星和行星轨道有一定分布,我们显然应该生活在适于居住的太阳系里。

更普遍地来说,某些物理参量正好是可居住的观测值,这样的巧合可以被看作一个更大的集合的存在证据,而我们观察到的只是其中一个元素。虽然其他的旅馆房间和其他太阳系的存在,是毋庸置疑并被观测证实了的,但平行宇宙的存在还没有,因为它们不能被观测到。但是如果观察到物理常数的微调,那就可以通过和上面同样的逻辑来论证它们的存在。实际上,存在很多微调的例子,显示具有不同物理常数的平行宇宙确实存在,尽管微调的程度仍然在大家仍在激烈争论,并需要由进一步计算所澄清。

例如,如果电磁力减弱4%,太阳就会瞬间爆炸(双质子能形成束缚态,使太阳的发光度增大1018倍)。如果电磁力再强一点,那么稳定原子会少很多。实际上,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影响低能物理的参量都在某个水平上被微调过,也就是说即使只改变少许,我们的宇宙也会变得太不相同。

如果弱相互作用再弱一些,宇宙中就不会有氢,因为它会在大爆炸后迅速变成氦。无论它是变得更强还是更弱,超新星爆炸形成的中微子都不能喷出超新星,而且生命形成所需要的重元素,能否离开产生它们的恒星也值得怀疑。如果质子的质量增加0.2%,它们立即衰变成中子,没法束缚电子,原子也就无法稳定存在。如果质子-电子质量比更小一些,就不会存在稳定的恒星;如果它更大一些,像晶体和DNA分子这样的有序结构就不会出现。

一旦有人提到人择这一“A打头的词”,关于微调的讨论就常常变得激烈起来。所谓的人择原理定义五花八门,解释各种各样,它所引发的混乱已经盖过了它所带来的启迪。但下面所说的MAP一般没有争论,即最小化人择原理(minimalistic anthropic principle):

MAP:用观测数据检验基础理论时,忽略选择效应会得出不正确的结论。

从我们前面的例子来看,这是很显然的:如果我们忽略选择效应,围绕一个太阳这么重的恒星旋转是非常令人惊奇的,因为更轻更暗的恒星也大量存在。同样,MAP说明,混沌爆炸模型并没有由于我们正好生活在暴胀停止的极小的分形空间而被排除,因为暴胀的部分不适合我们居住。幸运的是,正如玻尔兹曼一百年前就指出的那样,选择定则并不能拯救所有的模型。如果宇宙处于经典的热平衡(热寂),热波动仍然能够使原子随机结合在一起,从而千载难逢地形成了拥有自我意识的一个你,所以你正好存在这一事实并不能排除热寂宇宙模型。但是,你在统计上应该看到,世界的其他部分都应该处于高熵的混乱状态中,而不是看到的有序的低熵状态,从而排除了这个模型。

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中有28个独立参量,而宇宙学中可能还有更多。如果我们真的住在第二层多元宇宙中的一个,那么对于那些在平行宇宙之间的数值不同的物理量,我们永远不能根据第一性原理预言出它们的观测值。将选择效应考虑在内,我们也只能计算出这些数值的概率分布。我们也会发现,这些可能有不同取值的物理量在我们宇宙中的观测值,应该普遍的和我们的存在一致。从下面的具体讨论中将会看到,如何定义“普遍”,具体地说也就是,如何用物理理论计算概率,变成了令人困窘的棘手问题。

第三层:量子力学中的多世界解释

即量子波函数的其他分支,没有增加任何实质的新东西

前两层平行宇宙如此遥远,但这一层平行宇宙却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如果物理基本方程一直都是被数学家称为“幺正的”,那么宇宙就会像漫画上那样,不断分叉处平行宇宙:只要一个量子事件可以有随机结果,那么所有结果实际上都会发生,每一个形成一个分支。这就是第三层平行宇宙。虽然与第一层、第二层平行宇宙相比,第三层平行宇宙备受争议。我们仍会看到,这一层次并没有增加新型的宇宙。

第三层平行宇宙存在的证据

在20世纪早期,通过解释原子领域出现的新现象,量子力学理论革新了整个物理学。量子力学的应用包括化学、核反应、激光,以及半导体等。在量子理论取得瞩目成功的同时,它的理论解释却引发了激烈的争论。直到至今,争论仍在继续。在量子理论中,宇宙的状态,不再用所有粒子的位置和速度那样经典词汇来描述,而是用一种叫波函数的数学客体来描述。根据薛定谔方程,宇宙的态按照名为“幺正的”方式随时间确定地演化,这对应着希尔伯特空间(波函数所在的无穷维抽象空间)中的一个旋转。比较别扭的地方在于,对于经典上违反直觉的情形,例如你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描述它们的波函数却完全是合理的。更糟的是薛定谔方程能让无辜的经典状态演变成令人崩溃的状态。一个怪异的例子就是,薛定谔描述的那个著名的理想实验,如果放射线原子发生衰败,那个一个令人不快的装置就会杀死一只猫。因为放射线原子最终进入衰败和不衰变的叠加态,一只既死又活的猫就产生了。

在20世纪20年代,为了摆脱这一不可思议的现象,物理学家们假设,一旦做出观察,波函数立即“塌缩”成某种确定的经典结果,其概率由波函数给出。爱因斯坦对破坏了幺正性的这种自然内在随机性很不高兴,他坚持认为“上帝不掷骰子”。其他人也抱怨没有具体指导塌缩何时发生的方程。1957年,普林斯顿的学生休·埃弗雷特(Hugh Everett)在他的物理学博士论文里提出,这个有争议的塌缩假设完全是多余的。量子理论预言,一个经典实在会逐渐分裂成许多态的叠加。他指出,观察者主观上只会将这个分裂体验成一种随机性,随机概率恰好等于原理的预言。这种经典世界的叠加就是第三层多元宇宙。

埃弗雷特的工作仍然留下了两个问题没有回答:首先,如果这个世界真包含了荒谬的宏观叠加,为什么我们没有感觉到。直到1970年才有人回答这个问题,迪特尔·泽(Dieter Zeh)指出,薛定谔方程自己引发了一种审查效应。这个效应叫“退相干”,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沃伊切赫·祖雷克(Wojciech Zurek)和泽等人对其进行了仔细研究。研究发现,相干的量子叠加只要不被世界中的其他部分知道,就会保持下去。和一个爱打听的质子或空气分子的一次碰撞,就足以让我们在图1.5中的人永远无法意识到,平行的故事线中还有自己的一个拷贝。埃弗雷特图像中第二个没有回答的问题更为微妙,但同样重要:什么物理机制选出近似经典的状态(例如一个物体一次只能在一个地方)。它在极端巨大的希尔伯特空间中是相当特殊。退相干同样回答了这个问题,它认为,经典状态就是最坚决抵制退相干的那些态。总的来说,退相干既确定了希尔伯特空间中的第三层平行宇宙,又给它们划清了界限。退相干已经无可争议,在各种情况下都被实验测量到。既然退相干实际上能起到波函数塌缩的效果,那么人们就失去了研究非幺正量子力学的动机,埃弗雷特的多世界诠释日益流行。要了解这些量子文献的详细内容,可以在泰格马克和惠勒的文章中找到流行观点,朱利尼等人的著作中有技术性的回顾。

如果波函数的时间演化是幺正的,那么就存在第三层平行宇宙,物理学家都在竭力地检验这个关键假设。目前还没有发现对幺正行性的偏离。最近几十年,巧妙的实验证明了更大体系的幺正性,包括极重的碳60巴基球原子,以及千米尺度的光纤系统。在理论方面,一个反对幺正性的重要争论涉及黑洞蒸发时可能的信息丢失,这意味着量子引力效应是非幺正的,从而使波函数塌缩。但弦理论上的一个突破,叫做AdS/CFT对应的理论指出,量子引力也是幺正的,在数学上它和一个低纬的无引力量子场论是等价的。

第三层平行宇宙是什么样的

在讨论平行宇宙时,我们必须先区分考察物理理论的两种方法:从外面开始,研究数学基本方程的数学家所持的,也称为“鸟的视角”;生活在方程所描述世界里的观察者所持的内部观点,也称为“青蛙视角”。以鸟的视角来看,第三层平行宇宙非常简单:只用一个波函数就能描述,并且它随时间平滑而确定地演化,没有任何分裂或平行。由整个演化的波函数描述的抽象量子世界内部,包含了大量平行的经典故事线,它们一刻都不停的分裂、合并,经典理论无法描述的许多量子现象也是如此。然而,以青蛙视角来看,每个观察者只能感知全部真相的一小块碎片:她只能看见自己所在的哈勃体积(第一层),退相干使她无法感知到自己的第一层平行副本。当她被问问题时,做出快速的决定并回答时,大脑内神经元水平上的量子效应分出多重结果。从鸟的视角看,她唯一的过去分叉出多重的未来。而从青蛙视角来看,她的每个副本都不知道其他人的存在,所以这个量子分叉在她看来不过是一次小小的随机事件。实际上,后来出现了拥有完全相同的记忆的无数个副本,直到她回答了问题。

存在多少个不同的平行宇宙

尽管听起来很奇怪,图1.5说明完全相同的情况也发生在第一层平行宇宙中,唯一的区别只在于她的副本在什么地方(要么住在以往旧的三维空间的其他地方,要么住在无限维的希尔伯特空间的其他的量子分支)。在这个意义上,第三层不比第一层奇怪多少。实际上,如果物理理论是幺正的,那么暴胀中的量子涨落,通过随机过程并没有产生唯一的初始条件,而是同时产生了所有可能的初始条件,形成量子叠加,之后退相干再使这些涨落在分立的量子分支中按照本来的经典方式演变。这些量子涨落的遍历本性意味着,一个给定的第三层哈勃体积(如图1.3所示在不同的量子分支之间)中结果的分布,和你通过取样一个量子分支中不同的哈勃体积(第一层)得到的分布是一致的。如果物理常数,空间维度等再第二层中都可以改变,那么它们在第三层的平行量子分支中也是各不相同的。原因在于,若物理是幺正的,自发的对称性破缺过程就不会产生唯一(虽然是随机的)结果,而是产生所有结果的叠加,并迅速退相干形成各个独立的第三层分支。简而言之,第三层平行宇宙如果存在,也没有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上增加任何新东西——它不过是它们更难以区分的复制品罢了,同样的事情在各个量子分支中一遍遍重复。这种重复显然不符合奥卡姆(Occam)剃刀原理,不过要是为了摆脱第三层宇宙,硬假设一个还没看到的非幺正效应出来,奥卡姆也满意不到哪里去。

关于埃弗雷特的平行宇宙一度激烈的争论,在发现了一种恰好差不多大,但争议较少的多重宇宙之后,突然销声匿迹了。这让人不禁回想起20世纪20年代中著名的夏普利一柯蒂斯(Shapley-Cur—tis)争论:到底是有大量的星系(在那时的标准来看就相当于平行宇宙)还是只有一个。考虑到现在的研究已经转移到其他星系团、超星系团,甚至哈勃体积,再来看这场争论,不过是茶杯中掀起的一场风暴罢了。事后来看,无论是夏普利一柯蒂斯争论还是埃弗雷特争论,这些争论的产生无疑都是离奇的,反映了我们对扩展视界的本能抗拒。

一个普遍的反对意见就是,不断的分叉会使宇宙的数目随时间以指数方式增长。然而,宇宙数目N也很可能保持常数。这里“宇宙”数目N,是指在一个给定时刻,以青蛙视角来看(以鸟的视角来看当然只有一个)不可区分的宇宙数目,也就是,宏观上不同的哈勃体积。虽然明显存在大量的宇宙(诸如行星运动到随机的新位置,和某人结婚等),但可以肯定N是有限的——即使我们迂腐地在量子水平上区分出哈勃体积,过分谨慎的结果是,在108开温度以下也“只”有10^(10^115)个。从鸟的视角看到的波函数平滑幺正的演化,在一个观察者的青蛙视角看来,相当于不停播放这N个经典宇宙快照的幻灯片。现在你处于宇宙A——你正在读这句话的宇宙。现在你处于宇宙B——你正在阅读另一句话的宇宙里。不同的是,宇宙B存在一个与宇宙A一模一样的观测者,仅多了几秒钟额外的记忆。在图1.5中,我们的观察者先处于左边那张画板所描述的宇宙中,但现在平滑的接入两个不同的宇宙,就像刚才的B接上A,无论在两个中哪一个宇宙中,她都不会意识到另一个的存在。想象画出一系列分立的点,每点对应一个可能的宇宙,再用箭头标出以青蛙视角来看,这些点是怎样连在一起的。每个点可以只指向唯一一个点,或者指向好几个点。同样,好几个点也可以指向同一个点,因为可以有很多方法达到同一个结果。所以第Ⅲ层平行宇宙不仅包含分裂的分支,还同样包含合并的分支。

遍历性意味着,第三层平行宇宙的量子态在空间平移下是不变的,和时间平移一样,是一个幺正操作。如果在时间平移下也是不变的(可以通过这样实现:构建一组无限多量子态的叠加,其中每个态是同一量子态的不同时间平移态,这样不同的时间发生的大爆炸就在不同的量子分支中),那么宇宙数目就会自动保持常数。所有可能的宇宙快照在每时每刻都存在,而时间的推移不过是观看者眼中的景象——这是在科幻小说《排列城》(Permutation City)中提出的想法,而后被多伊奇(Deutsch)、巴布尔(Barbour)等人发展了。

两种世界观

经典力学如何从量子力学中涌现出来,有关这个问题的争论仍在继续,退相干的发现表明,这远比让普朗克常数h趋于零更为复杂。而就像图1.7所揭示的那样,这还只是巨大疑团中的一个小问题。确实,关于量子力学解释的无止境争论——甚至更广泛的关于平行宇宙的课题——在某种意义上都只是冰山一角。

正如在科幻讽刺电影《银河系漫游指南》(Hitchhiker's Guideto the Galaxy)中说的那样,已经发现答案就是“42”,而困难在于找出真正的问题。关于平行宇宙的问题,就像关于实在的疑问一样深刻,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深刻的问题:就是关于物理实在和数学的地位问题。这个问题存在两种都有道理但截然相反的观点,这一分歧的形成甚至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问题是:谁才是正确的呢。

亚里士多德模型:主观感觉上的青蛙视角是真实的物理,而鸟的视角和它所有的数学语言都不过是一种有用的近似。

柏拉图模型:鸟的视角(数学结构)才是真正的“真实”,而青蛙视角和我们用来描述它的所有人类语言,都只是对我们主观感觉的有效近似。

哪个更为基本——青蛙视角还是鸟的视角,人类语言还是数学语言。你的回答将决定你怎样看待平行宇宙。如果你倾向于柏拉图模型,你会觉得平行宇宙是很自然的,我们感觉第三层平行宇宙是“不可思议的”,只是反映了青蛙和鸟的视角的极端不同。我们破坏了对称,把后者当作不可思议的,只是因为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了亚里士多德模型,那时我们还远没有接触数学——柏拉图观点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品位。

在第二种(柏拉图)模型下,任何物理学最终都归结为一个数学问题,一个拥有无穷智慧的数学家,给他宇宙的基本方程,原则上他就能计算出青蛙视角,也就是,宇宙中会包含怎样的有自我意识的观察者,他们可以感知到什么,他们会发明何种语言来向同类描述他们的感知。换句话说,在图1.7中,树的顶部是“大统一理论”(ToE),其公理都是纯数学的,而英语中的假设,是指可以被推导出来,从而是多余的解释。而另一方面,在亚里士多德模型中绝不会有TOE的存在,我们终究只是用一些语言表述来解释另一些语言表述——这被称为无限回归问题。

第四层:终极集合

即其他数学结构,具有不同的基本物理方程

假设你认同了柏拉图模型,相信在图1.7的顶部确实存在一个TOE——只是我们还没找到正确的方程。那么就会遇到这样一个令人困窘的问题,也是惠勒教授所强调的:为什么是这些特殊的方程,而不是别的。就让我们来探索数学的民主思想,由此得到其他方程所支配的宇宙也同样真是。这就是第四层平行宇宙。不过,我们先要消化另外两个想法:数学结构的概念,以及物理世界也是一个数学结构的观点。

数学结构是什么

很多人认为,数学就是我们在学校里学的一堆用来操纵数字的小技巧。但大多数数学家对他们所研究的领域持有不同观点。他们研究更抽象的物体,例如函数、集合、空间和算符,并试图证明它们之间某种关系的定理。事实上,现代数学的文章如此抽象,以至于你在里面能找到的唯一的数字就是页码。一个十二面体能和复数集合有什么相同之处。尽管数学结构明显过剩,但它们在20世纪显现出惊人的基本统一性:所有数学结构都只是同一个东西——所谓形式系统(for—mal system)的特殊情况。

形式系统包括一些抽象的符号,以及操纵它们的规则,具体规定新的符号(称为定理)应该怎样用已有的符号(称为公理)推导出来。这一历史性的进步,是解构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它去掉了传统上赋予数学结构的所有意义和解释,只留下它们最根本的抽象关系。结果,现在计算机能够不借助任何关于空间是什么的物理直觉,直接证明几何定理。

图1.8显示了某些最根本的数学结构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虽然这棵学科树的延伸是不确定的,但它仍然说明数学结构一点都不模糊。它们就在“那里”,从某个意义上来说数学家发现了它们,而不是创造了它们,沉思的外星文明也会发现同样的结构(不管是由人、计算机,还是外星文明来证明,这个定理都同样成立)。

第四层平行宇宙存在的证据

我们以猜测程度越来越高的顺序描述了四层平行宇宙,那么为什么要相信第四层的存在呢。逻辑上,这主要依赖两个独立的假设:

假设1:物理世界(特别是第四层平行宇宙)是一个数学结构。

假设2:数学民主性:所有数学结构在同一个意义上都在“那里”。

在一篇著名的评论中,魏格纳(1967)写道“数学对自然科学的帮助大得神乎其神”,而“这并没有理性的解释”。这个论点可以被看作是对假设1的支持:数学在描述物理世界上的便利,正是后者本身就是数学结构的自然结果,而我们正逐渐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现有物理理论中的许多近似理论很成功,原因在于,简单的数学结构能够较好地近似描述SAS怎样感知更复杂的数学结构。换句话说,我们成功的理论并不是模拟物理的数学,而是模拟数学的数学。魏格纳的评论并不是建立在侥幸的巧合基础上,在他提出这个观点的数十年后,自然中更多的数学规则被发现,包括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

支持假设1的第二个论据就是,抽象数学是如此的一般,以至于任何可用纯形式术语(不依赖模糊的人类语言)定义的TOE也必定是数学结构,例如,一个包含一组不同类型的实体(比如,用词语表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用附加词语表示)的TOE,就是一个集合理论模型,而且我们可以一般地找到它所在的规范体系。

这个论据同样使假设2更令人信服,因为它意味着,任何可能想到的平行宇宙理论都可以在第四层被描述。第四层平行宇宙,被泰格马克(1997)称为“终极集合”,因为它包含了所有的集合,从而终结了平行宇宙的层次,不可能再有第五层。考虑一个数学结构的集合也没有增加新内容,因为它只不过是另一个数学结构。考虑另一个经常被讨论的观点,即,宇宙是一个计算机模拟吗。这个想法常在科幻小说中出现,并且实质上也被相信阐述过。数字计算机的信息内容是一串比特,比如“1001011100111001…”,虽然很长但仍有限,等价于一个很大但有限的整数n用二进制写出来。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就是将一个记忆态变成另一个的确规则(反复应用),所以在数学上就是一个函数f,反复地将一个整数映射到另一个上去:

n∣→f(n)∣→f(f(n))∣→…

换句话说,即使是最复杂的计算机模拟,也只是一个数学结构的特殊情况,包含在第四层多元宇宙里(顺带一提,迭代连续函数,而不是整数函数,能形成分形)。

假设2的另一个吸引人的特性在于,目前,只有它唯一回答了惠勒教授的问题:为什么是这些特殊的方程,而不是别的。让宇宙随着所有可能方程的曲调而起舞,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微调问题,即使是在基本方程层次:虽然很大数学结构都是死的,而且不包含SAS们,不能形成SAS们需要的复杂性、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但我们当然以100%的概率住在能支持生命的数学结构中。由于这个选择效应,对问题“到底是什么把活力注入方程,使宇宙能被其描述”的答案,就是“你,SAS。”

第四层平行宇宙是什么样的

我们应用、检验和排除理论的方法,就是用我们过去的经验来计算未来事件的概率分布,并把这些预言和观测结果相比较。在多元宇宙论中,一般而言,不只有一个SAS和你经历了过去同样的生活,所以不能确定哪一个才是你。因此,为了做出预言,你必须计算他们中多大比例的人能够预见未来,这就导致了下面几个预言:

预言1:描述我们世界的数学结构是与我们的观测一致的数学结构中最普遍的一种。

预言2:我们未来的观测是与过去的观测一致的最普遍的观测。

预言3:我们过去的观测是与我们的存在一致的最普遍的观测。

数学结构有一个令人惊异的特性,那就是对称性和不变性是普遍的,而正是它们造就了宇宙的简单和有序。它们更像是常规而不是例外,数学结构倾向于自动具有这些性质,而为了除去它们,必须增加复杂的公理等。换句话说,正因为这一点和选择效应,第四层平行宇宙中的生命不再是一团混乱。 [12] 

研究现状

存在证据

宇宙学家认为平行宇宙有可能被探测到,当人们所在的宇宙与另一个平行宇宙之间发生碰撞时,会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留下痕迹。一旦轨道望远镜发现背景辐射中的可疑痕迹,暗示这可能是来自另一个平行宇宙。英国天文学家称找到了支持平行宇宙论的证据。通过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图的研究,他们发现了四个由“宇宙摩擦”形成的圆形图案,这表明我们的宇宙可能至少4次进入过其他宇宙。

2007年8月,科学家在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信号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冷斑(cold spot),其中完全是“空”的,没有任何的正常物质或者暗物质,也没有辐射信号,为什么宇宙中会存在如此怪异的时空。为了寻找这个答案,科学家认为这是另一个宇宙的证据,冷斑现象可能使得宇宙学家推出一种结论,暗示人们所处的宇宙之外还存在平行宇宙。科学家通过普朗克望远镜观测到的辐射数据发现我们的宇宙可能是10亿个宇宙中的一个,第一次有证据显示平行宇宙是存在的。

普朗克望远镜绘制的地图显示了微波背景辐射的分布情况,科学家认为大爆炸后期残留的辐射均匀分布于宇宙空间中,尤其是在南天。北卡罗莱纳州大学教堂山分校理论物理学家劳拉·梅尔西尼-霍顿博士与来自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理查德·霍尔曼在2005年就预言了异常辐射的存在,并认为由于平行宇宙的存在导致了辐射分布异常。梅尔西尼-霍顿博士认为普朗克探测器的数据支持了平行宇宙存在的假设,这意味着在人们所处的宇宙之外还存在无限多的宇宙,正是由于其他宇宙的拖拽效应使得南天出现分布不均的辐射。

根据普朗克探测器的数据,梅尔西尼霍顿博士认为自己的假设已经被证明,在人们所处的宇宙之外还存在更多的平行宇宙,由于这些宇宙的存在,导致了背景辐射的异常,这一切都体现在宇宙学理论无法解释的冷斑时空中。隶属于欧空局的普朗克空间望远镜具有非常高的观测精度,其绘制的精确CMB图像为科学家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时空的大门。

据《星期日泰晤士报》称,剑桥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马尔科姆·佩瑞认为,该发现有极高的可能来佐证“多重宇宙”的存在。他的同事天体物理学教授乔治·埃弗斯塔西欧对此也表示支持:“多重宇宙的论调现在听起来仍然让有些人感到怪异,这情况就像当年大爆炸理论的提出一样。不过,现今我们已经掌握了有力的证据,这必将彻底改变人们对于宇宙的认知。”

理论进展

2014年10月31日,物理学家称,“平行宇宙”的确存在,给不同版本的“我们”提供生存空间。不仅如此,平行宇宙之间还会相互影响,所以才会出现微观层面种种奇怪的物理学现象。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学者联合提出上述理论。他们认为,平行宇宙不仅存在,而且相互影响,并非各自独立地发展变化;而相互作用,恰好能够解释微观物理研究发现的粒子奇怪的反应。

格里菲斯大学物理学教授霍华德·威斯曼说:“大概在1957年左右,量子物理学界出现了平行宇宙的想法。照此推断,量子测量每进行一次,一个宇宙就会产生出新的分支宇宙。所以就产生了无数的可能性——在有的宇宙里,陨石没有砸中地球,恐龙们幸存下来。再换一个宇宙,澳大利亚就成了葡萄牙人的殖民地了。

威斯曼和同事们认为,人们所处的宇宙不过是浩如烟海的众多的宇宙中的沧海一粟。这些宇宙同时存在,有的和人们所在的宇宙相似,有的则大不相同。威斯曼还表示,比较“靠近”的宇宙会相互排斥,增加相互之间的差异。

2015年,西班牙《趣味》月刊1月号报道,该领域最权威的两大专家、物理学家安德烈·林德和阿兰·古思认为,即便存在其他的宇宙,也是在离我们非常遥远的空间,我们永远不会与其发生接触;他们的同行保罗·J·斯坦哈特和尼尔·图罗克择坚持认为平行宇宙存在于不同的时间点;而马克斯·特格马克和已故科学家丹尼斯·夏默则认为其他的宇宙与我们所在的时空是彻底远离的。

研究前景

科学家将会有多种方法检验这些平行宇宙的理论,甚至可能排除其中的一些。在今后几十年,随着宇宙测量技术的巨大进步,通过诸如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探测、大尺度物质分布测量等,科学家会进一步限定空间的弯曲和拓扑结构,从而检验第一层平行宇宙理论。而更精确的暴胀测量,可以用来检验第二层平行宇宙的理论。天体物理学和高能物理学的共同进步,也会确定物理常量的微调程度,从而削弱或加强第二层的存在可能。

如果全球制造量子计算机的努力能够成功。那么它将会为第三层宇宙的存在提供进一步的证据,因为它在本质上要利用第三层平行宇宙的平行性来做平行计算。相反,纠正不守恒的实验证据则会排除第三层。最后,现代物理的重大挑战,统一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场论的成功或失败,会给第四层宇宙的研究带来更多启示。科学家可能最终找到一个和人们的宇宙相匹配的数学结构,也可能突然碰到不可思议的数学有效性极限,从而不得不放弃第四层。 [12] 

理论争议

针对平行宇宙的主要争论在于,它们很浪费并且很离奇,来依次考虑这两点。首先,平行宇宙理论很容易被奥卡姆剃刀原理所攻击,因为它们假设了其他宇宙存在,而人们却永远观测不到。为何自然在本体上如此浪费,并沉溺于这些多到无穷无尽的不同世界,但这一点也可以反过来支持平行宇宙。当人们觉得自然过于浪费时,人们到底是在困惑关于它浪费的哪一点,显然不是“空间”,因为标准的平坦宇宙模型中无限的体积并没有引起这样的反对。也不是“物质”或“原子”——理由相同,一旦已经浪费了无限的东西,谁在乎再浪费多点呢。所以,这种令人困惑的“浪费”倒不如说是一种简化,它减少了说明所有这些不可见世界所需的信息量。然而,正如泰马克详细讨论过的那样,整个集合往往要比集合中的单个元素简单得多。例如,一个普通整数n的算法信息内容在量级上,这就是将它用二进制写出来所需要的比特数。然而,所有整数的集合,1、2、3、…,只需要寥寥几行计算机程序就能生成,所以整个集合的算法复杂度要远小于其中某个整数。同样,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全部理想流体解的集合,算法复杂度要远低于其中某个特解,因为前者只需要很少几个方程就能描述,而后者要求在某个超曲面指定大量的初始数据。不严格地说,当人们把注意力局限在一个集合中的某个特定元素上时,表观信息的内容增加了,却失去了将所有元素考虑进来时整个系统内在的对称性和简单些。在这个意义上,更高层的平行宇宙具有更低的算法复杂度。从通常宇宙升到第一层平行宇宙,就不再需要指定初始条件,升到第二层,就不需要指定物理常数,到了包含所有数学结构的第四层平行宇宙,本质上就不存在算法复杂度了。只有从青蛙视角,从观测者的主观感觉来看,才有那些信息富余和复杂性。可以证明,平行宇宙论要比只取一个集合元素作为物理存在的单个宇宙理论经济得多。

第二个普遍的抱怨是,平行宇宙太离奇了。但这个反对多半来自审美上,而非科学上的考虑,然而正如上面提到的,这个意见只有在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中才有意义。在柏拉图模型中,如果鸟的视角和青蛙视角足够不同,很可能看到的是,观察者会抱怨正确的TOE如此离奇,而每个迹象都说明这正是人们所处的情形。人们所感到的离奇也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因为进化只赋予了人们对日常物理的直觉,能够使人们远古的祖先生存下来。但由于有了智慧和创造,人们已经比只有一般内部观点的青蛙视角稍微多窥见了一些东西,可以确信的是,人们在超出人类原始认知的任何地方到遭遇了奇异现象:高速(钟慢效应)、小尺度(量子粒子能同时存在于好几个地方)、大尺度(黑洞)、低温(能向上流的液氦)、高温(碰撞粒子能改变身份),等等。所以,物理学家大体上已经接受了,鸟的视角和青蛙视角是很不相同的。量子场论的一个现代流行观点是,标准模型也仅仅只是一个有效的理论,是另一个还没发现的理论的低能极限,而后者与舒服的经典概念相去甚远(例如,包含十维的弦)。许多实验学家已经对这么多“离奇”(但重复性很好)的结果感到麻木了,他们简单地接受了“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比人们原想的世界更离奇”这样的观点,然后埋头继续计算。



【005、多重宇宙】


多重宇宙论(英语:Multiverse或Meta-universe),或者叫多元宇宙论,指的是一种在物理学里尚未证实的假说。在我们的宇宙之外,很可能还存在着其他的宇宙,而这些宇宙是宇宙的可能状态的一种反应,这些宇宙可能其基本物理常数和我们所认知的宇宙相同,也可能不同。多重宇宙这个名词是由美国哲学家与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在1895年所提出的。外文名Multiverse或Meta-universe。

平行宇宙分类

2003年《科学美国人》杂志中,有一篇由美国宇宙学家马克斯·铁马克写的平行宇宙专文,文中他将平行宇宙分成4类:

第一类:这类的宇宙和我们宇宙的物理常数相同,但是粒子的排列法不同,同时这类的宇宙也可视为存在于已知的宇宙(可观测宇宙)之外的地方;

第二类:这类的宇宙的物理定律大致和我们宇宙相同,但是基本物理常数不同

第三类(艾弗雷特的多世界诠释):根据量子理论,一件事件发生之后可以产生不同的后果,而所有可能的后果都会形成一个宇宙,而此类宇宙可归属于第一类或第二类的平行宇宙,因为这类宇宙所遵守的基本物理定律依然和我们所认知的宇宙相同(上述“一颗球落入时光隧道,回到了过去撞上了自己因而使得自己无法进入时光隧道”诡论的平行宇宙解决办法属于此种);

第四类(数学宇宙假说):这类的宇宙最基础的物理定律不同于我们宇宙,而基本上到第四类为止,就可以解释所有可能存在(也就是可想像得到的)的宇宙,一般而言这些宇宙的物理定律可以用M理论构造出来。

无穷宇宙理论

开放宇宙理论认为,我们所知的宇宙只是整个宇宙中可观测的一小部分。在这个部分以外,整个宇宙尚有无限大的未被观测的空间;根据相对论,光速为宇宙最快的速度,我们所看到的部分(可观测宇宙)为已经到达地球的光线,而我们所观测到的范围又被称做哈伯体积,哈伯体积直接取决于宇宙的年龄(因为若宇宙诞生于n年前,则能到达地球的光线最远只能在n光年处,再更远的光线则尚在路途上,故未能被地球上的观测者所观测),哈伯体积的膨胀是因为有越来越远处的光线到达地球。 且根据铁马克教授的推论,在距离约10米的宇宙远方(此值是根据质子配置而可能出现的模式总数所算出)可能有“另一个地球”“另一个自己”,换句话说,就是存有与我们可观测宇宙(半径约10米)完全相同的分身,亦即开放宇宙理论说明了第一类平行宇宙的可能性。

泡沫宇宙理论

泡沫宇宙理论认为存在有无限多的开放宇宙,而这些开放宇宙本身有着不同的物理常数,这些开放宇宙的“距离”比我们的开放宇宙的“边缘”还要远,意即这些宇宙存在于无穷远的地方之外。 

这个理论由安德烈·林德最早提议,而泡沫宇宙理论本身能和暴胀理论在相当程度上契合,而这个理论本身牵涉到宇宙可能是由某个“亲宇宙”的量子泡沫中所诞生的可能,而这些量子泡沫产生于能量的起伏,这些能量的起伏可能会产生微小的“泡沫”和虫洞。若这些“泡沫”不是非常巨大,它们会像膨胀的汽球般,到了最后消失无踪,不过如果能量起伏大于某个常数,这个泡沫就会不断膨胀,甚而产生一个“子宇宙”,而“子宇宙”的体积可能大到足以让宇宙大尺度结构存在的地步。

2005年,美国的理论物理学家Laura Mersini-Houghton和Richard Holman预言宇宙辐射存在不规则分布的原因是其他宇宙的牵引。普朗克天文望远镜的宇宙背景辐射图在理论上是分布均匀的,但实际结果显示南半部天空中存在一个强大的中心,以及一个无法用现有物理学知识解释的冷斑点。Mersini-Houghton认为这证实了自己的预测。

大反弹理论

根据循环量子引力理论,大爆炸可能只是宇宙不断膨胀和收缩的周期中,一个新的膨胀时期的开始而已。每个周期开始于大爆炸、结束于大挤压(Big Crunch),而这个周期的轮回是无限的,被称为“振荡宇宙”,在大爆炸之后宇宙膨胀,而之后在重力的作用之下宇宙开始收缩,然后接着是大挤压,在大挤压之后的下一次大爆炸被称为大反弹,虽然这个模型曾经一度被否决,但是膜宇宙论近年来已重拾此模型(振荡宇宙模型)。

在每个周期中,宇宙可能会有不同的宇宙常数,而因此这些不同周期时的宇宙可视为第二种平行宇宙。

泡沫宇宙理论和大反弹理论使第二种平行宇宙的存在成为可能。

多世界解释

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解释是一种主要的量子力学解释,在由此解释方式中的众平行宇宙共有一个关于时间的变数,而这些平行宇宙彼此之间有着相同的起源,而这些宇宙彼此之间的基本物理定律相同,但物理常数可能会有所不同,而它们亦可能处于不同的状态,而且这些宇宙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的联系,因此它们彼此之间没有任何讯息互通,这些宇宙彼此之间的关系由它们之间的叠加态决定。

此理论为第三类平行宇宙的基础。

M理论

根据M理论,我们的宇宙很可能是产生于11维薄膜的碰撞与撕裂当中,基本上由此产生的宇宙可以和多世界诠释里所说的宇宙极为不同的宇宙。

由M理论可推出第四种平行宇宙的存在。

弦论“地景”

根据IIB型弦论,从十维弦论的世界到我们所知的四维世界有极多种的变换方式,而不同的变换方式会产生相当不同的宇宙。

平行宇宙

科幻小说尤其喜欢以平行宇宙作为故事的内容,有时有些人会以平行宇宙来探讨“若一个历史的事件的结果或过程和我们所知的不同,那么世界会变成怎样”这类的主题,并因此写出一篇故事来说明可能的发展,例如中国大陆在2012年以前风行的穿越剧。

电影中

《彗星来的那一夜》欧美片。故事讲述有一群朋友在彗星画过的夜晚相聚在其中一人的家。慧星画过时改变了与地球的磁场与引力,让满足“一样有八个人”和“去那个人家聚会”的平行空间会回互相交错。两个平行空间隔着一条黑色地带,当你跨越那条黑色地带,你将再也无法回到原本的时空,当你做出了不一样的决定,平行世界将又分裂,导致有无数个平行世界。反之如果待在原本的地方,等彗星画过将不会有任何改变。女主角最后找到了一个和平的时空,于是将那个时空的自己打昏,并取代她,但等到早上时女主角被困在这个世界里,而这个世界将会有两个她。

动画里

许多动画都有引入平行宇宙的概念。

大雄的魔界大冒险

在大雄的魔界大冒险里,大雄利用“如果电话亭”改变了世界,后来当(被魔王追杀的)他想用如果电话亭回复原来世界时,多啦美曾提醒此举会造成平行世界,亦即魔法世界仍然继续下去,但跟原来的世界却毫无关系。

另外,在动画前半段,大雄及哆啦A梦发现了他们的石像,正当他们好奇之际,在动画后半段,他们发现原来那两尊石像就是未来的自己。原来,因为他们想利用时光机回到原来的世界时,被恶魔追杀而变成石像。(在此运用了平行宇宙理论,就是用时光机返回过去,其实就是去了另一个时空。)

《你的名字》

主角回到三年前,产生了完全不同发展的平行宇宙。

游戏里

《Steins;Gate》描述的世界中存在多个平行宇宙,主角冈部伦太郎可以通过“电话微波炉”向过去发送邮件来改变事件的结果,将自己导向事件结果不同的平行宇宙,亦可以向过去的自己发送未来的记忆或使用时间旅行技术,迫使历史发生偏移。游戏也以此来解释于2000年自称“时间旅行者”的John Titor之言论中对平行宇宙理论的阐释。

《UNDERTALE》玩家在游戏里拥有读取存档让时间回到过去的能力,让世界的未来产生不一样的结果,就像是不同的平行世界。屠杀路线里,跟最终boss———sans战斗时,在对话中sans疑似提到了平行世界的相关观念,并说到也许在另一个世界里玩家和sans是朋友。若玩家选择游玩和平路线,的确会跟sans成为朋友。



【006、宇宙中的天体究竟是从何而来?】


2021-03-16 科学发现号

每当我们仰望夜空,会看到满天繁星,如果我们借助天文望远镜,还能看到不计其数天体,这里面有行星、卫星、彗星、恒星、星云、星系等等,那么这些天体究竟是何来,目前科学能解释吗?

在古代,不同的文化会把夜空中的星星想象成不同的事物,比较多的就是添加到神话故事中,比如中国有牛郎和织女,西方有诸神人物等等,那时候人们还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天体都在围绕地球运转。

现代科学发展起来后,我们对宇宙的认识更加深刻,由地心说到日心说,由银河系到宇宙岛,随着天文观测方式的改进,人类看得更远,也看得更清晰,却发现我们地球是多么的微小,人类在宇宙中更是微不足道。

近代天文学发展起来后,我们已经能很好地解释宇宙的起源和演化问题,虽然其中还有很多未解之谜,但是也基本能解释宇宙中各天体的构造、形成、演化和运动规律。

天体有哪些?

人类最初发现的天体有行星、恒星、彗星、卫星、小行星等等,后来理论的发展和观测技术的进步,科学家又发现我们宇宙中还存在黑洞、中子星、白矮星等等奇异天体,经过数百年发展起来一套完整的天文学理论。

各类天体的演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天体本身也有自己的演化周期,比如一颗大质量恒星经过超新星爆炸后形成星云,以及留下一个中子星或者黑洞,而星云塌缩又形成行星和中小质量恒星,中小质量恒星最后又可能形成白矮星等等。

天体从何而来?

目前解释宇宙起源和演化最佳的理论是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我们宇宙诞生于138亿年前的一次暴涨,宇宙从一个半径无穷小的奇点,逐渐膨胀为如今的宇宙。

在宇宙爆炸之初,温度高达1.416833*10^32 K(普朗克温度),最初的能量首先转化为各种类型基本粒子,首批粒子是轻子,随着宇宙温度的降低,宇宙中开始出现质子、中子等重子,然后基本粒子结合,形成了大量的氢元素和氦元素。

氢和氦是宇宙中最初的化学元素,也是现阶段宇宙中最多的化学元素,两者丰度就占了大约98%,宇宙中的氢和氦形成密集的原始星云,原始星云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坍缩,就形成了宇宙中的首批恒星。

恒星就是一个元素加工厂,源源不断地把氢和氦聚变为其他元素,恒星在经历超新星爆炸后,还会合成大量重元素,这些元素都是今后形成行星的基本物质。

我们地球也是这样来的,按照天体的演化理论,我们太阳系的上一代恒星经过超新星爆炸后形成星云,星云坍缩就形成了我们的太阳以及八大行星,一些残片则形成了无数的小行星,在我们太阳系边缘的奥尔特星云,就是当初太阳系原始星云坍缩后残留下来的。

不过现阶段天文学上还存在许多谜团,比如暗物质、暗能量等等,这些都是当前理论不完善造成的,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些谜团终有解开的一天。



【007、宇宙火环!天文学家发现110亿光年外罕见环形星系】


2020年06月02日 参与互动

据外媒报道,一个由澳大利亚人领导的多国天文学家小组日前发现了一个以前不为人知的罕见环形星系。这一发现可能会改变人们对早期星系如何形成的认识,具有重大意义。

据《自然天文学》介绍,这个名为R5519的“碰撞环形星系”距离我们108亿光年,是迄今发现的首个早期宇宙中碰撞形成的环形星系。

“这是一个我们以前从未见过的非常奇怪的物体”,首席研究员袁博士称,“它看起来既陌生又熟悉。”

天体动画师詹姆斯·约瑟夫德斯制作的一段有关环形星系的动画视频报道,这个中间有一个大洞的巨大星系是一种超级罕见的星系——“碰撞环形星系”,这可能会动摇有关最早的星系在宇宙大爆炸后如何形成,以及如何进化的理论。

“它产生恒星的速度是银河系的50倍”,“大部分的活动都发生在它的环上,所以它确实是一个火环”。

另外,R5519是在早期宇宙中发现的第一个已知的“碰撞环形星系”,它很可能是与其他星系发生剧烈碰撞的结果。这一发现对于理解像我们银河系这样的螺旋星系是如何形成的具有重要意义。

《环状星系》报道:

环状星系是外观上有环状结构的星系,环中包含了质量大、相对较年轻且极端明亮的蓝色恒星,中央区域则仅有少量且相对昏暗的物质。

环状星系外文名ring galaxy——因为大部分的环星系中心都是很空洞的,因此天文学家相信环星系是较小的星系穿越大星系的中心之后形成的,而且这种碰撞很少会发生恒星之间实际的碰撞。然而,穿越过大星系时造成的引力的扰动可能导致波动促成恒星的形成。霍格的天体是阿特·霍格在1950年发现的这种星系的一个例子。

例子

最早被辨认出来的四个极环星系是NGC 2685、NGC 4650A、A 0136 -0801、和ESO 415 -G26。,当这些星系被广泛的研究之后,许多其他的极环星系也被辨认了出来。极环星系在邻近的透镜星系中仅占了0.5%,但是可能有5%的透镜星系在其一生中曾经历过极环星系的过程。

形态特征

极环星系的形状很奇特,它由一个侧向着我们的透镜状SO盘星系和过盘面两极的恒星、气体、尘埃圆环组成,因而得名。在已发现的二十几个极环星系中,其盘与环几乎都是互相垂直的。但因为它们既远且暗,增加了观测上的困难。对于极环星系是如何形成的,认为至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气体贫乏的SO星系与另一个富气星系吞并的结果,另一种可能是一个星系的物质被吸引到其近邻星系的外围,在那里一些物质形成后者的低光度壳层,而大部分物质则在近邻星系引力场瓦解影响之外过其两极的轨道上运行。

研究历史

1987年3月15日出版的美国天体物理学报上刊登了两篇有关极环星系的文章。其一,是J.H.vanGorkom、PaulL.Schechter和JeromeKristian用甚大天线阵射电望远镜绘制了三个极环星系的中性氢分布图。他们还摄取了星系的可见光像及光谱。结合以前的观测资料,发现环的形态不都是一个式样的。一些环的物质处于相对稳定的形态,恒星均匀地分布在环中,也有物质分布不均匀的环,恒星在氢气环的内沿。环态各异可能标志着星系年龄的不同。两星系吞并时产生的垒块式环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平滑。在极环星系可见光像中不太规则的环附近所发现的恒星残迹是对上述解释的支持,可以认为,这些是来自两星系相互作用还未分散开去的残留物质。

在另一篇文章中,Bradley C.Whitmore、Douglas B.MeEIroy及Francois Schweizer讨论了星系中的暗物质问题:由于极环星系中有恒星分布在远离SO星系盘面的上、下,天文学家们能够通过测量这些星绕星系盘运行的快慢来研究星系引力场的分布情形。他们用位于光学望远镜终端的电荷辐合器件摄取了两个极环星系的像,显示出在星系环之外的恒星组成的暗壳层。远离星系盘面有物质存在,表示曾与另一星系发生过某种形式的相互作用。他们还发现极环中的星与在盘中的星有相同的轨道速度,这一现象表明极环中的星也在“不可见质量”的影响之下。三位天文学家认为,绕极环星系分布的暗物质壳层一直延伸到至少是星系发光盘直径的3倍处。如果暗物质是均匀地绕星系分布的,则看不见的物质充斥着一个比发光星系占据的空间大20倍的体积。

《环星系结构形成机制》(2018年10月26日 digitalpaper.stdaily.com)报道:

用数值计算盘状星系与矮星系通过偏心碰撞产生星系外环结构,分析盘状星系的核球—盘质量比(英文缩写B/D)对星系外环结构的影响,可以发现B/D值越小的盘星系,碰撞后形成的外环结构越强。该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天体物理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环星系是具有明亮环结构的星系,环的成分是气体和恒星。从形态上,环星系可分为无核球的空环星系、带核球的环星系及多结不连续的环星系。环星系的形成理论包括星系棒旋驱动的Lindblad共振、对邻近气体丰富的星系的吸积、星系的并合以及盘星系与其伴星系的近距离交会等。其中,盘星系与其伴星系的碰撞是形成环星系的重要机制,能直接解释多种形态的环星系形成过程,特别是偏心碰撞能解释带核球且不对称的环星系的形成。

科研人员研究的是盘星系与其伴星系偏心次碰撞,即盘星系与伴星系质量相差一个量级(质量比10∶1),伴星系与盘星系的盘面带夹角碰撞,伴星系穿越盘面但不经过盘星系正中心。盘星系的两个主要成分是星系盘(质量为B)和核球(质量为D),B/D比值和星系的形成历史密切相关。但是,此前天文学家尚未系统地研究盘星系B/D比值与碰撞环星系的形态之间的关系。该研究主要针对盘星系具有不同的B/D值与碰撞之后产生的环结构强度之间的关系,做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发现,盘星系作为环星系的前身星系,其B/D值越小,碰撞之后形成的环结构越强。

这一研究偏重于一般性的理论研究,其结果的一个应用是,可用于解释最近观测到的一个碰撞环星系SDSS J1634+2049的形成。

《中国新发现:破解环星系结构的秘密》2018-10-26 报道:

中国近年来越来越重视“抬头看天”,在天文学研究方面开始跻身世界前列,终于补上一块块历史遗留的缺项和短板。链科技小编今天获悉中国科学家再次取得突破成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队用数值计算了盘状星系与矮星系通过偏心碰撞产生星系外环结构,发现B/D值越小的盘星系,碰撞后形成的外环结构越强。该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天体物理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环星系是具有明亮环结构的星系,环的成分是气体和恒星。从形态上,环星系可分为无核球的空环星系、带核球的环星系及多结不连续的环星系。

天文研究具有投入大、线路长、成果缓慢的特点,需要科学家们长期耐得寂寞,在“无用”领域默默深耕,对此,科学家自然是甘苦自知,但是他们不会放弃这一“看天”的事业,因为这关涉人类的未来。盘星系的两个主要成分是星系盘(质量为B)和核球(质量为D),B/D比值和星系的形成历史密切相关。

但是,此前天文学家尚未系统地研究盘星系B/D比值与碰撞环星系的形态之间的关系。该研究主要针对盘星系具有不同的B/D值与碰撞之后产生的环结构强度之间的关系,做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发现,盘星系作为环星系的前身星系,其B/D值越小,碰撞之后形成的环结构越强。这一研究偏重于一般性的理论研究,其结果的一个应用是,可用于解释最近观测到的一个碰撞环星系SDSS J1634+2049的形成。

链科技成果库项目:银河系和邻近星系的磁场研究。该项目发现了法位弟旋律相对于银道坐标的反对称分布,从而认识了银道面上下反向的环向磁场。

并进一步提出理论解释:银冕和银晕中存在有A0发电机,主导了该磁场结构。这是在比地球、太阳更大一级天体上认识到该机制的存在。关于邻近星系磁场,该项目发现其总体强度与星系盘的柱密度成正比,认识到该星系中磁场与重力相匹敌的证据。观测M31视场内的背景射电源之后,分析出M31的磁场不仅仅局限于磁环,而已发现了M31内S0发电机运作的证据,为M31磁环解释的难题找到了出路。

观测到NGC 2997内旋向星系中心的规则磁场和星系盘外的磁臂,理论上是难以解释的。

链科技ChainTech 专家咨询,技术推广,研发外包,数据推送,为技术供需各方提供一站式服务,更快促进成果转化、技术转移,更快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速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高效转变。



【008、宇宙万物的诞生,都要感谢这个未解之谜】


2021年03月15日 环球科学

在宇宙诞生之初,正反物质本应是等量产生的,但在当前的宇宙中,物质却明显占据了上风,构成了我们看到的一切,反物质几乎完全消失不见。

物质和反物质的性质存在微小的不同。物理学家正在亚原子层面上寻找这一现象的原因。

物理学家认为,这是由于正反物质并非完全对称所导致的,但却不能解释正物质的巨大优势。研究者希望,对介子这种由正反两种夸克组成的粒子的研究,能找出破坏平衡的额外力量。

撰文 | 乌尔里希·乌韦尔(Ulrich Uwer)、约翰内斯·阿尔布雷希特(Johannes Albrecht)

翻译| 刘彬

我们所处的世界,物质和反物质明显不平衡,这是当今物理学的一大难题。目前看来,宇宙中并不存在由反物质组成的行星、恒星或星系,至少我们尚未发现任何相关的迹象。然而在宇宙的早期阶段,正反两种物质应该是等量存在的。在那时,高能辐射不断创造出大量粒子反粒子对,两者仅有电荷不同,之后它们又相互碰撞,一起湮灭。到了今天,在宇宙已经充分冷却之后,每10亿个辐射粒子只留下了1个物质粒子。这点小小的盈余足够创造出我们的物质世界,但是,那些反粒子去哪了?

1967年,俄罗斯物理学家安德烈·扎哈罗夫(Andrei Sacharow)提出,物质之所以在数量上占据了优势,原因是物质粒子和反物质粒子之间存在细微差别。两者之间必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同,而不是完全对称——科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对称性破缺。

对称性在物理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日常都会体验到的一种对称是空间镜像对称:当我们从镜子里观察世界时,乍看上去镜中世界和本来的世界一模一样。但如果仔细看,我们会发现,右撇子在镜子里成了左撇子,右旋螺丝变成了左旋螺丝。

这同样适用于微观世界中的粒子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物质的粒子都具有自旋,即内在的旋转性质。根据自旋是指向运动方向还是背离运动方向,科学家把粒子分为“右手征”和“左手征”。左手征粒子的镜像是右手征的,就像右旋螺丝经空间反射变换后成了左旋螺丝一样。

然而,早在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就发现在放射性β衰变中只会产生左手征粒子或相应的右手征反粒子。通过β衰变产生的中微子甚至全是左手征的,对应的反粒子则总是右手征粒子。由于没有右手征中微子的存在,所以左手征中微子不存在空间镜像。于是物理学家提出,在自然界中,这种名为宇称(P)的镜像对称是破缺的。

除了空间对称以外,还存在与电荷等内在属性有关的对称。科学家把粒子与反粒子之间的对称叫作电荷镜像对称,或电荷共轭对称。这种对称性在中微子身上也被打破了。目前为止没有观察到左手征反中微子的存在,所以左手征中微子也没有对应的电荷镜像。

那么,也许粒子和反粒子之间的对称并非单纯的电荷共轭对称,而是将空间镜像(P)和电荷镜像(C)组合起来的联合对称?在这个“CP镜子”中,左手征中微子变成了右手征反中微子——正如我们在自然界中所观察到的那样。物理学家期望,至少在理论上,CP镜子能将物质世界完美转换成适用相同物理定律的反物质版本。若果真如此,我们所在的宇宙是带正电的质子、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物质世界,还是由带有相反电荷的反粒子组成的反物质世界,就只是叫法不同而已了。

夸克和轻子(包括电子和中微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们都有与之对应的带有相反电荷的反粒子。这些带有分数电荷的夸克在自然界当中都是相互结合在一起的。比如每个质子和中子都是由三个上夸克和下夸克组成。这些三个夸克组成的粒子被称为重子。另外,我们也观察到了夸克和反夸克组合而成的粒子,即所谓的介子。

然而,研究人员在1964年对中性粒子K介子进行的实验,粉碎了粒子-反粒子完美对称的希望。他们观察到,K介子的衰变行为与其反粒子并不相同。领导该研究的两位科学家詹姆斯·克罗宁(James Cronin)和瓦尔·菲奇(Val Fitch)凭借这一发现于1980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由于这种对称性破缺,粒子世界现在可以明确地与反粒子世界区分开来。对于我们宇宙的演化,这种CP破坏发挥了关键作用,它有可能解释为何物质占据了主导地位。

寻找对称破缺

这样看来,似乎一切都说的通了——但前提是实验室中测出的对称破缺强度足以造成宇宙中正反物质的不平衡。通过大量的K介子和B介子测量实验,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在微观世界的某个地方,可能还存在其他违反CP对称的全新物理过程和现象。现在,借助高精度实验,科学家已经察觉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介子是研究粒子与反粒子不对称性的良好对象,因为介子是由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组成的——可算作是物质和反物质的混合系统。此外介子不稳定,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衰变。其中的一个夸克会转变成新的夸克。原子核发生放射性衰变时,由三个夸克组成的中子也会经历类似的过程。为了描述这种衰变过程,物理学家借助了所谓的费曼图。这种图表最初是为了更简洁直观地表示计算规则而发明的。不同夸克的相互转化是基本作用力弱相互作用的标志性效果。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带正电或负电、负责传递弱相互作用的W玻色子,带有2/3正电荷的上夸克、粲夸克和顶夸克可以转变为带有1/3负电荷的下夸克、奇异夸克和底夸克,反之亦然。

夸克通过弱相互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夸克,会导致一些复杂的物理过程。例如,由奇异夸克和反底夸克组成的Bs介子能转变成反粒子,在极短时间内后者又会变回Bs介子。整个系统会在粒子和反粒子之间不断振荡。在全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有一个名为LHCb的实验装置在追踪这类特殊过程。

有趣的是,在正反粒子的中间态里出现了顶夸克,这种夸克的质量要比原始Bs介子高很多倍。乍眼看去,这似乎并不可能——产生它们的能量从何而来?答案来自于量子力学,根据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在极短的时间内,能量守恒定律可以暂时被打破。这些粒子处于虚拟的过渡态,它们会显著影响振荡频率,因此科学家可以通过精确测量振荡频率,来验证过渡态的理论假设是否正确。同样,科学家还能从中寻找未知新粒子发挥作用的迹象,即便那些粒子质量极大。

到目前为止,把误差考虑进去的话,理论计算的结果和测量值可以说是一致的。不幸的是,即便借助计算机,对振荡频率进行实际计算也是困难重重,只能得到近似值。因此,理论计算结果的不确定性现在还远远大于测量误差。

量子效应不但能导致粒子在正反状态振荡,也能打破粒子和反粒子的对称。另一种名为B0的B介子特别适合用来研究此类现象,因为据很多理论物理学家的预测,这一类粒子在衰变时更容易受到对称性破缺的影响。与之前描述过的粒子反粒子振荡相似,我们可以通过介子的衰变来测量CP破坏,这种介子可以衰变为一个带正电的K介子(由上夸克和反奇异夸克组成)和一个带负电的π介子(由下夸克和反上夸克组成)。结果非常明显:发生衰变的B0介子数量明显大于介子的数量,确切地说,多了8%。对于更为少见的Bs介子来讲,正反粒子的差异甚至更为明显,测量显示,衰变为K介子的Bs介子比其反粒子要多出近27%。

未知的物理机制

通过大量的B介子衰变,我们已经能非常准确地测出CP破坏的强度。LHCb的物理学家在此前斯坦福大学BaBar实验和日本筑波大学Belle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系列精确的测试实验。不过,这次他们为大多数测量制定了新的精确度标准。与中性B介子粒子-反粒子振荡有所不同的是,衰变过程中观测到的很多不对称性可以在理论上精确地计算出来。因此,测量成为了一种更有效的工具,可在衰变的量子修正中搜寻新粒子。同时它们也能帮我们找出可能导致粒子和反粒子不对称的新机制。研究人员也希望能从中间接得出答案,解释我们宇宙的物质为何不对称。

到目前为止,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对基本粒子世界相关现象的描述是非常成功的。在这一理论中,只有在弱相互作用过程中才会出现CP破坏。各种夸克转变过程,例如上夸克转变为下夸克、上夸克转变为底夸克,是紧密关联的——这些转变的概率存在固定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幺正三角形来表示,其面积表示的就是观测到的CP破坏强度。两位日本理论物理学家小林诚(Makoto Kobayashi)和益川敏英(Toshihide Maskawa)凭借对这些现象的描述获得了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三角形的角度和边长无法计算,只能通过实验确定。把三角形的底设为单位长度1,测出另外两个参数,就能确定整个三角形。

通过B0介子衰变为K介子和J /ψ介子(B0→J/ψ Ks)时的CP破坏强度测出三角形的β角,再根据B介子振荡频率得出侧边长,就得到了目前此三角形的最佳测量结果。其他每种夸克转变也必须能用三角形的参数描述,而三角形的任何不自洽之处,可能都标志着某种标准模型之外的粒子或作用力。因此,LHCb的物理学家正通过多种不同方法测量三角形参数,找寻可能存在的偏差。

通过几何计算,可以得出此三角形的另一个角γ是65度。这一结果的不确定性很低,大概是2%~3%。不过,与此同时,这一角度也可以借助B±→D0K±等衰变反应中的CP破坏强度完全独立地测量出来。当然,这些过程非常罕见,因此γ角的测量结果到目前为止都很不准确。LHCb的研究人员通过记录大量的B介子,能将误差降低到大约5度。目前,实验测量出的结果是73.5度,虽然比几何方法计算出的结果要高,但在统计学上仍然是相符的。下一步要确定的是,随着测量精度的提高,这种差异是会消失掉,还是会变得越来越明显。

到目前为止,标准模型似乎仍能正确描述粒子物理的这一领域。鉴于B介子相关物理过程中粒子和反粒子的不对称性测量相对繁琐,原理也十分复杂,得出这样的结果虽不算惊人,但也相当可观。然而,前面γ角计算那个例子表明,现在要给出明确的结论还为时尚早。任何未知粒子给量子效应和CP破坏带来的影响都可能非常小,从而隐藏在仍然很大的不确定性背后。尽管物理学家在重子衰变中没有发现CP破坏的明确证据,但LHCb的研究者首次发现了与之相关的线索。

所谓的λ重子(即Λb,含有底夸克、上夸克和下夸克)会衰变成一个质子和三个带电荷的π介子。相应的反λ重子则衰变成反质子和三个带电荷的π介子。这类衰变非常罕见,如果不是因为LHCb实验反应速率快,反应量大,真的很难发现这种现象。首次测量显示,λ和反λ重子的衰变之间存在微小差异。然而,由于这类测量误差很大,所以物理学家宁愿暂时将他们的观察结果称为有力的线索。但是,如果更多的数据证明重子衰变中的确存在CP破坏,那么也许这种现象实际上也存在于此前的各类粒子系统当中。这将为我们打开一扇新的大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基本作用力和粒子。

在B0介子衰变为K介子和π介子过程中,可以看出正反B0介子的行为存在差异:发生 B0→K+π–衰变的B0介子数量要远远大于发生  →K-π+衰变的介子。

除重子外,目前还有另外一类粒子也很难被精确测量:那就是中性D介子。这种粒子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唯一一种拥有三分之二电荷夸克(即上夸克和粲夸克)的中性介子。虽然中性D介子是在B介子之前被发现的,但是直到2013年,科学家才通过LHCb实验明确无误地证明它也存在混合,或者说振荡现象,也就是介子和自身的反粒子能相互转变。之所以很难观察到中性D介子的振荡,是因为它的振荡频率过慢。在经历足够长时间,得以转化为反粒子之前,大多数粒子已经衰变了。因此,首选需要大量的D介子,只有这样才能有一些非常长寿的粒子最终经历正反粒子的转化,并让物理学家观察到。在D介子身上,粒子-反粒子不对称更是难以观察到,因为根据理论预言,这个数值非常小。

尽管目前在LHCb上进行的对称性测试最高精度能达到0.1‰,但是采集到的数据还远远不足以观察到预期的不对称性。不过,由于这种不对称性很小,需要极为精确的测量,所以一些意想不到的效应可能相对来说很强,能够明显影响测量结果。因此,我们还是可以期盼有惊喜出现的。

在测量结果的不确定性相当大的情况下,新的物理现象有时会被掩盖住,比如说,被当成大质量的未知粒子带来的效应。LHCb的科学家计划在2030年前将数据集扩大十倍,同时还要优化探测器以能适应更大的数据传输率,这样就能显著降低测量中的不确定性。LHCb将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夸克物理中的粒子-反粒子对称性破缺。如果真的存在未知的新效应,LHCb应该能够发现它们。此外,物理学家也在通过其他实验研究中微子可能存在的CP破坏。也许,早期宇宙中真的还存在一些我们此前未知的粒子或CP破坏机制,因为很明显,我们目前在介子实验中所观察到的CP破坏强度,并不足以解释为何宇宙中物质是过剩的。一定还有一些未知的东西做出了贡献,而它们一定会在粒子世界中留下蛛丝马迹。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去找到它们。



【009、破解宇宙历史悬疑 密码就在天外飞来的宝石里】


BBC 2018年4月26日

原行星印象图。努比亚沙漠里发现的天外飞来的宝石可能是太阳系早年一颗原行星爆炸后产生的碎片。

数十亿年前,浩瀚太空里两颗游荡的星球相遇、相拥,金石迸裂火光缤纷……碰撞的结晶四散。这是解释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理论对太阳系最初1000万年间星际事件的一种推测。

这种推测描述了原行星以及它们的碰撞、消失,但从来没有找到碰撞产生的残骸,数十亿年前是否存在过这种“失踪”的行星,遂成宇宙历史悬疑。

现在,瑞士科学家声称找到了破解这个悬疑的证据。论文今年4月发表在《自然》系列期刊旗下《自然通信》上。

天外飞来的宝石洒落在苏丹北部的努比亚沙漠里。它们被命名为2008 TC3陨石,是一颗陨星的碎片。

10年前,非洲苏丹北部的努比亚沙漠,许多陨石碎片自天而降。后来人们在这些天外来客粗糙的岩石表层下发现了宝石。

它们是一块太空陨石穿越地球大气层时炸裂后的碎片。

2018年4月,《自然通信》上一篇研究报告称,嵌钻陨石的母体是一颗数十亿年前的原行星。

根据现在普遍接受的说法,太阳系形成于大约46亿多年前。学者们认为,原行星碰撞的场景发生在最初1000万年。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学者奈比埃(Farhang Nabiei)和课题组成员认为,努比亚沙漠里陨石里的宝石,是"第一个强有力的证据",证明这种庞大的原行星曾经存在,后来在剧烈碰撞中消失。

他们认为,这些天上掉下来的宝石,正是一颗失踪原行星的残骸。

这些陨石碎片因为散落地区有一个火车站叫“第六站”,阿拉伯语是Almahatta Sitta,故此得名。

一颗原行星在只有1000万年历史的太阳系游荡,后来跟别的星球发生剧烈碰撞,金石迸裂,化作万千碎片。在这个过程中,高压高温促成了宝石。

其中一块宝石陨星飞往地球,在非洲苏丹北部上空37公里处爆炸,碎片洒落努比亚沙漠。

那天是2008年10月7日。这颗宽约4米的陨石被命名为2008TC3。

后来陆续敛集了大约50个陨石碎片,直径从1厘米到10厘米不等。它们散落的区域有一个火车站,叫第六站(Station Six),阿拉伯语是阿尔玛哈塔·西塔(Almahata Sitta),所以被统一冠名为第六站陨石。

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第六站陨石里可以看到宝石生成过程中掺进去的夹杂矿物成分,包括铬铁矿,磷酸盐和硫化物。

这些矿物质仅能在相当于地球海平面大气压约20万倍的压强下形成,因此这些陨心钻石可能在体积相当于水星或更大的原行星核心附近形成。

奈比埃和课题组成员认为,这些夹杂成分的组成和形态特征表明,只有像火星或水星体积那么大的星球碰撞时才足以产生如此"点石成钻"的压强。

2008 TC3陨石碎片叫"橄辉无球粒陨石(ureilites),它们占陨石、陨铁等撞击地球的天体的总量不到1%。

太阳系模型

解释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星云假设只是一种理论

奈比埃和课题组成员推断,可能地球上所有的橄辉无球粒陨石都来自“失踪”的原行星。

他们的研究为星云假说模型之一所描述的“失踪”的大行星提供了重要证据。

星云假说理论最早是18世纪由康德、拉普拉斯等科学家提出,基本观点是太阳系由一团星云逐渐演变而成。随着科技发展,星云假说出现多种版本,但核心不变。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课题组的研究报告总结:"(在太阳系形成后的头几百万年里)火星般大小的天体很常见,它们抑或聚合成更大的行星,抑或跟太阳相撞,或者被逐出太阳系。“

努比亚沙漠里的那些天外来的宝石,则“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橄辉无球粒陨石的母体就是在碰撞中粉身碎骨的一颗巨大的'失踪‘行星”。



【010、你一定误解了大爆炸,这是5个常见误区】


2021年04月19日 

许多有关大爆炸理论的描述都描绘了一幅有误导性的图像。

来源 Science Nordic

撰文 Elise Kjerstad

翻译 武大可

编辑 戚译引

“整个宇宙被‘打包’成一个无限小的点,然后发生了爆炸,将组成如今宇宙的物质散播到空间中。”——天体物理学家会告诉你,这条陈述中的所有内容都错了。

“这完全不是我们认识大爆炸的正确方式,”挪威奥斯陆大学(University of Oslo,UiO)教授、宇宙学和天体粒子物理学者Torsten Bringmann说。UiO 的理论物理教授 Are Raklev 也注意到,许多有关大爆炸理论的描述都描绘了一幅有误导性的图像,与大爆炸理论所描述的不同。他们向我们澄清了一些最普遍的误解。

真实的大爆炸:热而致密

首先,“大爆炸”真正所指的是什么?

“大爆炸理论认为,大约在 140 亿年前,宇宙处于一个远比今天热且致密的状态,然后发生了大幅膨胀。这就是大爆炸理论,仅此而已。”Raklev 说。从那以后,空间继续膨胀,变得越来越冷。

基于大爆炸理论,科学家们更清晰地了解了宇宙历史,例如基本粒子何时形成,原子、恒星和星系何时形成。他们已经很好地了解了宇宙年龄约 10-32 秒时所发生的事情。也就是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 秒,天体物理学家 Jostein Riiser Kristansen 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现在来看误区。

误区 1: “这是场爆炸”

Are Raklev 表示,“大爆炸”这个说法让它听起来像是一场爆炸,但这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描述。你会很快明白原因。

20 世纪 20 年代初,数学家 Alexander Friedmann 发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提供了一个不断膨胀的宇宙。比利时神父 Georges Lematre 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很快,Edwin Hubble 发现星系的确正在远离彼此。星系正在离我们而去。来自星系的光是红移的,这意味着波长变长,朝着光谱的红色端移动。不仅如此,星系的退行越来越快。

终有一天,几乎所有我们现在能通过望远镜观察到的星系都会离开我们的视野,最终所有的恒星都在夜空中“熄灭”,观察者将望向永恒黑暗的孤寂天空。幸运的是,这离我们还很远很远。

我们也可以反向来看这个故事。星系正在远离,意味着它们曾经靠得很近。“如果你把整个可观测宇宙倒放回去,一切都将出现在一个非常非常小的区域内,”Raklev 说。

那么我们就到了大爆炸的时间点。这时发生了什么?

很容易将大爆炸想像成一场爆炸,其中物质被抛出,如同一颗手雷爆炸后飞射的木块。“但在大爆炸中,扩散出去的并不是物质,”Raklev 说,“是宇宙本身在膨胀,时空本身在膨胀。”

一场物质向各个方向飞出的爆炸,并不是描述大爆炸的准确图景。

误区 2:“宇宙在更大的某物内膨胀”

其实并不是星系在互相远离,而是空间本身在膨胀。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带有葡萄干的生面团,其中面团代表空间,而葡萄干代表星系。随着面团膨胀,葡萄干自然会彼此离得更远,但它们并未在面团中移动。Bringmann 用气球的表面举例。在未充气的气球表面画上点,这些点之间的距离也会随着气球的膨胀而增大。

“与此同时,星系也在受万有引力的作用而发生移动——这是另一个效应,”Rakelv 说。

少数一些星系是蓝移的,这意味着它们正在向我们靠近。但只有我们附近的少数星系是如此。在较大的距离上,这种效应完全被哈勃定律所覆盖——星系离我们远去的速度与距离成正比。事实上,在相距极远的点之间,距离增长的速度甚至超过了光速。

面团只能在烤箱内的有限空间中膨胀。但宇宙呢?宇宙的“外面”是什么?

宇宙不是在什么东西内部膨胀。科学家不认同宇宙存在边界。我们所称为可观测宇宙的,像是一个直径 930 亿光年的气泡。其中看起来离我们越远的地方,我们所观测到的实际时间越早。而我们所能观测或测量的范围,不超过光从大爆炸时起向我们传播的距离。

也正是因为膨胀,可观测宇宙的大小才反直觉地超过了 140 亿光年(宇宙年龄约 140 亿年)。但科学家计算出这个范围以外的宇宙甚至更大,或许是无限的。

看起来宇宙应该是“平坦的。这意味着两条平行的光束会保持平行,永不相交。如果尝试去往宇宙的尽头,你永远也无法到达。宇宙是无穷的。

如果宇宙具有正曲率,则理论上可以是有限的。但这一情况类似于三维中的二维球面。如果试图到达球面的“边界”,无论从哪里出发,你都会最终回到起点。就像环游世界后回到了出发点。

无论哪种情况,宇宙都在膨胀,并且它不是在什么东西内部膨胀。不断变大的无限宇宙也仍然是无限的。一个“球形”的宇宙并没有边界。

误区 3:“大爆炸有一个中心”

如果我们把大爆炸想象成一场爆炸,很容易认为爆炸是由一个中心出发、向外发生的。这确实是一场爆炸的特征。

但大爆炸并非如此。几乎所有方向的全部星系都在远离我们,令人以为地球就是宇宙开始的中心。但这并不是事实。其他星系的观测者也会看到同样的现象,Bringmann 解释道。

宇宙中的所有部分都在同步膨胀。大爆炸并非在某个特定区域发生。“它发生在所有的地方。”Rakelv 说。

误区 4:“起初,整个宇宙都聚集在一个小小的点上”

在大爆炸开始时,整个可观测的宇宙的确是被聚集在很小的一块空间中的。但整个宇宙怎么可能既是无限的,同时又具有极小的确定尺度呢?

你可能会读到,宇宙最初小于一个原子大大小,后来小于一个足球的大小云云。但这样的类比给出了时空起初存在边界的错误暗示。

Raklev 说:“并没有什么能表明宇宙在大爆炸发生时不是无限的。当时的宇宙更小这一描述的意义是,当时一米的尺度通过宇宙膨胀,对应的是如今的数十亿光年。”

而当我们在特定场合下讨论宇宙的确切大小时,指的实际上是我们可观测的宇宙。“整个可观测的宇宙是来自于一个很小的区域,可以称其为一点。但是这一点旁边的点也同样在膨胀,再旁边的点也是如此。只是它们离得太远了,我们无法观测到。”Raklev 说。

误区 5:“宇宙无限小,高热而致密”

你或许听说过宇宙是从一个奇点开始的。或者说它是无穷小而高热的。这或许是对的,但很多物理学家不认为这是正确的理解方式。

根据宇宙学家 Steen H. Hanse 所说,奇点是一种对数学形式破坏的表达,不能够被一般的物理学所描述。

Bringmann 总结了大爆炸的意义:“今天的宇宙比昨天的要大一些,也比一百万年前的要大一些。大爆炸理论正是将这一过程沿着时间向回推演。而进行这样的推演需要的理论工具正是广义相对论。”

“如果沿着时间向回如此推演,宇宙会越来愈小,越来越致密,温度越来越高。最终达到一个极端小、极端热、极端致密的状态。这就是大爆炸理论:整个宇宙开始于这样的状态。而这一推演也只能到此为止。”Bringmann 说。

一直使用广义相对论向回推演,当体积变为零,理论上密度和温度都会到达无穷。“这只是纯粹的数学上的推论,超出了物理理论实际允许的范围,”Bringmann 说,“当到达能量密度和温度都如此之高的地步,我们所拥有的物理理论已经无法描述了。”

他说,物理学家需要不同的理论来描述这样的状态,也有一些人正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我们需要什么来描述这样的极端条件呢?我们需要进入一个结合了引力和量子理论的领域。暂时没有人能整合这两种理论。量子引力理论恰恰被预期是无法给出所有东西回到同一点的结论的。”

所以至少到目前为止,宇宙历史的最早一点,仍对我们隐藏。

参考来源:

https://sciencenorway.no/astronomy-astrophysics-physics/five-myths-about-the-big-bang/1831951 



【011、射电望远镜】


射电望远镜(英文名称radio telescope)是指观测和研究来自天体的射电波的基本设备,可以测量天体射电的强度、频谱及偏振等量。包括收集射电波的定向天线,放大射电信号的高灵敏度接收机,信息记录﹑处理和显示系统等。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取得了四项非常重要的发现:脉冲星、类星体、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星际有机分子,被称为“四大发现”。这四项发现都与射电望远镜有关。

基本原理

经典射电望远镜的基本原理是和光学反射望远镜相似,投射来的电磁波被一精确镜面反射后,同相到达公共焦点。用旋转抛物面作镜面易于实现同相聚焦,因此,射电望远镜天线大多是抛物面。射电望远镜表面和一理想抛物面的均方误差率不大于λ/16~λ/10,该望远镜一般就能在波长大于λ的射电波段上有效地工作。对米波或长分米波观测,可以用金属网作镜面;而对厘米波和毫米波观测,则需用光滑精确的金属板(或镀膜)作镜面。从天体投射来并汇集到望远镜焦点的射电波,必须达到一定的功率电平,才能被接收机检测到。检测技术水平要求最弱的电平应达10 -20瓦。射频信号的功率首先在焦点处放大10~1000倍﹐并变换成较低频率(中频),然后用电缆将其传送至控制室,在那里再进一步放大﹑检波,最后以适于特定研究的方式进行记录、处理和显示。

天线收集天体的射电辐射,接收机将这些信号加工、转化成可供记录、显示的形式,终端设备把信号记录下来,并按特定的要求进行某些处理然后显示出来。表征射电

望远镜性能的基本指标是空间分辨率和灵敏度,前者反映区分两个天球上彼此靠近的射电点源的能力,后者反映探测微弱射电源的能力。射电望远镜通常要求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高灵敏度!

射电望远镜是主要接收天体射电波段辐射的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的外形差别很大,有固定在地面的单一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有能够全方位转动的类似卫星接收天线的射电望远镜,有射电望远镜阵列,还有金属杆制成的射电望远镜。

基本指标

射电天文所研究的对象﹐有太阳那样强的连续谱射电源﹐有辐射很强但极其遥远因而角径很小的类星体﹐有角径和流量密度都很小的恒星﹐也有频谱很窄﹑角径很小的天体微波激射源等。为了检测到所研究的射电源的信号﹐将它从邻近背景源中分辨出来﹐并进而观测其结构细节﹐射电望远镜必须有足够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灵敏度

灵敏度是指射电望远镜"最低可测"的能量值,这个值越低灵敏度越高。为提高灵敏度常用的办法有降低接收机本身的固有噪声,增大天线接收面积,延长观测积分时间等。

分辨率

分辨率指的是区分两个彼此靠近的相同点源的能力﹐因为两个点源角距须大于天线方向图的半功率波束宽度时方可分辨﹐故宜将射电望远镜的分辨率规定为其主方向束的半功率宽。为电波的衍射所限﹐对简单的射电望远镜﹐它由天线孔径的物理尺寸D 和波长λ决定,即天文望远镜的极限分辨率取决于望远镜的口径和观测所用的波长。口径越大,波长越短,分辨率越高。由于无线电波的波长要远远大于可见光的波长,因此射电望远镜的分辨本领远远低于相同口径的光学望远镜,而射电望远镜的天线又不能无限扩大。这在射电天文学诞生的初期严重阻碍了射电望远镜的发展。

对单天线射电望远镜来说,天线的直径越大分辨率越高。但是天线的直径难于作得很大,单天线的最大直径500米。对射电干涉仪来说,两个天线的最大间距越大分辨率越高。另外,在天线的直径或者两天线的间距一定时,接收的无线电波长越短分辨率越高。拥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射电望远镜,才能让我们在射电波段"看"到更远,更清晰的宇宙天体。

发展简史

1931年,在美国新泽西州的贝尔实验室里,负责专门搜索和鉴别电话干扰信号的美国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卡尔·央斯基(Karl Guthe Jansky)发现:有一种每隔23小时56分04秒出现最大值的无线电干扰。经过仔细分析,他在1932年发表的文章中断言:这是来自银河系中射电辐射。由此,央斯基开创了用射电波研究天体的新纪元。当时他使用的是长30.5米、高3.66米的旋转天线阵,在14.6米波长取得了30度宽的 “扇形”方向束。此后,射电望远镜的历史便是不断提高分辨率和灵敏度的历史。

自从央斯基宣布接收到银河系的射电信号后,美国人G·雷伯潜心试制射电望远镜,终于在1937年制造成功。这是一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抛物面型射电望远镜。它的抛物面天线直径为9.45米,在1.87米波长取得了12度的 “铅笔形”方向束,测到了太阳以及其它一些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1939年,G·雷伯接收到了来自银河系中心的无线电波,并且根据观测结果绘制了第一张射电天图。射电天文学从此诞生。雷伯使用的这架天线是世界上第一架专门用于天文观测的射电望远镜,雷伯也被称为是抛物面型射电望远镜的首创者。

1946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开始建造直径66.5米的固定抛物面射电望远镜﹐1955年建成当时世界上最大的76米直径的可转抛物面射电望远镜。与此同时﹐澳﹑美﹑苏﹑法﹑荷等国也竞相建造大小不同和形式各异的早期射电望远镜。除了一些直径在10米以下﹑主要用于观测太阳的设备外﹐还出现了一些直径20~30米的抛物面望远镜﹐发展了早期的射电干涉仪和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六十年代以来﹐相继建成的有美国国立射电天文台的42.7米﹑加拿大的45.8米﹑澳大利亚的64米全可转抛物面﹑美国的直径 305米固定球面﹑工作于厘米和分米波段的射电望远镜(见固定球面射电望远镜)以及一批直径10米左右的毫米波射电望远镜。因为可转抛物面天线造价昂贵﹐固定或半固定孔径形状(包括抛物面﹑球面﹑抛物柱面﹑抛物面截带)的天线的技术得到发展﹐从而建成了更多的干涉仪和十字阵(见米尔斯十字)。

1960年,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马丁·赖尔(Ryle)利用干涉的原理,发明了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大大提高了射电望远镜的分辨率。其基本原理是:用相隔两地的两架射电望远镜接收同一天体的无线电波,两束波进行干涉,其等效分辨率最高可以等同于一架口径相当于两地之间距离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赖尔因为此项发明获得197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射电天文技术最初的起步和发展得益于二战后大批退役雷达的"军转民用"。射电望远镜和雷达的工作方式不同,雷达是先发射无线电波再接收物体反射的回波,射电望远镜只是被动地接收天体发射的无线电波.。20世纪50、60年代,随着射电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人们研究成功了射电干涉仪,甚长基线干涉仪,综合孔径望远镜等新型的射电望远镜射电干涉技术使人们能更有效地从噪音中提取有用的信号;甚长基线干涉仪通常是相距上千公里的。几台射电望远镜作干涉仪方式的观测,极大地提高了分辨率。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不仅建成了一批技术上成熟﹑有很高灵敏度和分辨率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还发明了有极高分辨率的甚长基线干涉仪这种所谓现代射电望远镜。另一方面还在计算技术基础上改进了经典射电望远镜天线的设计﹐建成直径100米的大型精密可跟踪抛物面射电望远镜(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波恩附近。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欧洲的VLBI网﹑美国的VLBA阵﹑日本的空间VLBI相继投入使用,这是新一代射电望远镜的代表,它们的灵敏度﹑分辨率和观测波段上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望远镜。其中,美国的超长基线阵列(VLBA)由10个抛物天线组成,横跨从夏威夷到圣科洛伊克斯8000千米的距离,其精度是哈勃太空望远镜的500倍,是人眼的60万倍。它所达到的分辨率相当让一个人站在纽约看洛杉矶的报纸。

21世纪后,射电的分辨率高于其它波段几千倍,能更清晰地揭示射电天体的内核;综合孔径技术的研制成功使射电望远镜具备了方便的成像能力,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相当于工作在射电波段的照相机。为了更加清晰的接受到宇宙的信号,科学家们建议把射电望远镜搬到太空。

2015年02月10日,科学家正计划从地球向宇宙发射信息,希望主动与太阳系其他生命取得联系,获取它们的信号。天文学家将通过射电望远镜把信号发射到数百个遥远的星系,希望获得开创性发现。

这个计划由加利福尼亚州“地外智能生物搜索研究所”科学家负责。他们认为这个计划是人类太空探索的重要一步。如果计划进展顺利,距地球20光年的太空区域将收到这些信息。

分类

根据天线总体结构的不同,射电望远镜按设计要求可以分为连续和非连续孔径射电望远镜两大类。

连续孔径射电望远镜

主要代表是采用单盘抛物面天线的经典式射电望远镜。按机械装置和驱动方式,连续孔径射电望远镜(它通常又是非连续孔径的基本单元)还可分为三种类型。

全可转型或可跟踪型

可在两个坐标转动,分为赤道式装置和地平式装置两种,如同在可跟踪抛物面射电望远镜中使用的。

部分可转型

可在一坐标(赤纬方向)转动,赤经方向靠地球自转扫描,又称中星仪式(见带形射电望远镜)。

固定型

主要天线反射面固定,一般用移动馈源(又称照明器)或改变馈源相位的方法。

射电观测在很宽的频率范围进行,检测和信息处理的射电技术又远较光学波段灵活多样,所以射电望远镜种类繁多,还可以根据其他准则分类:诸如按接收天线的形状可分为抛物面﹑抛物柱面﹑球面﹑抛物面截带﹑喇叭﹑螺旋﹑行波﹑偶极天线等射电望远镜;按方向束形状可分为铅笔束﹑扇束﹑多束等射电望远镜;按工作类型可分为全功率﹑扫频﹑快速成像等类射电望远镜;按观测目的可分为测绘﹑定位﹑定标﹑偏振﹑频谱﹑日象等射电望远镜。关于非连续孔径射电望远镜,主要是各类射电干涉仪。

非连续孔径射电望远镜

以干涉技术为基础的各种组合天线系统。20世纪60年代产生了两种新型的非连续孔径射电望远镜——甚长基线干涉仪和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前者具有极高的空间分辨率,后者能获得清晰的射电图像。世界上最大的可跟踪型经典式射电望远镜其抛物面天线直径长达100米,安装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射电天文研究所;世界上最大的非连续孔径射电望远镜是甚大天线阵,安装在美国国立射电天文台。

为了观测弱射电源的需要,射电望远镜必须有较大孔径,并能对射电目标进行长时间的跟踪或扫描。此外,还必须综合考虑设备的造价和工艺上的现实性。

特点优势

射电望远镜与光学望远镜不同,它既没有高高竖起的望远镜镜筒,也没有物镜,目镜,它由天线和接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巨大的天线是射电望远镜最显著的标志,它的种类很多,有抛物面天线,球面天线,半波偶极子天线,螺旋天线等。最常用的是抛物面天线。天线对射电望远镜来说,就好比是它的眼睛,它的作用相当于光学望远镜中的物镜。它要把微弱的宇宙无线电信号收集起来,然后通过一根特制的管子(波导)把收集到的信号传送到接收机中去放大。接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普通收音机差不多,但它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接收系统将信号放大,从噪音中分离出有用的信号,并传给后端的计算机记录下来。记录的结果为许多弯曲的曲线,天文学家分析这些曲线,得到天体送来的各种宇宙信息。

观测网络

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科学家正利用他们共同构建的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阵,探测银河系结构、超大质量黑洞等深空奥秘。

三国天文学界在各自独立开发的射电天体探测网基础上,整合了东亚地区直径约6000公里范围内19台射电天文望远镜,覆盖了从日本小笠原、北海道至中国乌鲁木齐、昆明的广阔地域,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射电天文观测网络。如果配合日本“月亮女神”绕月卫星上搭载的观天设备,这个望远镜阵的直径将会扩展到2.4万公里。

东亚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观测计划中方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沈志强31日说:“中国天文学家经过30多年努力建成的VLBI网,对国际上射电天文学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还成功地将VLBI技术用于中国首颗绕月卫星的测轨工作,已取得巨大成功。”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是国际天文学界使用的一项高分辨率、高测量精度的观测技术,用于天体的精确定位和精细结构研究。一个完整的VLBI观测系统通常由两个以上射电望远镜观测站和一个数据处理中心组成。中科院VLBI观测系统由上海25米直径、北京50米直径、昆明40米直径和乌鲁木齐25米直径等4台射电天文望远镜,以及上海数据处理中心组成。

沈志强说,各观测站同时跟踪观测同一目标,并将观测数据记录或实时传送到数据处理中心,计算机依靠这些观测值计算得出目标天体的精确位置。

中国VLBI网三周前刚进行了一次远程数据采集、海量存储、数据处理实验,利用高速互联网将VLBI观测数据,实时传送到数据处理中心并进行实时相关处理,以取代传统的VLBI数据邮寄方式。半个月前,包括上海和乌鲁木齐两个观测站在内的世界17个射电望远镜观测站进行的实时接力观测演示,也获得成功。

东亚VLBI观测网的主要工作将是完善日本射电天体探测计划正在绘制的银河系图。日本科学家相信,由12台望远镜组成的日本射电天体观测网,加上中国的4台望远镜以及韩国刚建成的3台21米口径望远镜,恒星定位的精度将成倍提高。

“这一独特的工作将帮助我们获得关于星系结构的优质数据。”日本国立天文台电波天文学教授小林秀行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韩国和日本科学家正在开发一种特制的计算机,用于整合海量的观测数据,这套计算设备,计划于在韩国首尔投入使用。科学家预计,东亚VLBI观测计划将于2010年全面展开。

自400年前意大利人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测星空,人类通常靠光学设备进行天文学研究。人们后来发现,天体除了发出可见光,还发出电磁波。1932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工程师卡尔·央斯基偶然发现了来自银河系中心的电波,射电天文学从此发端。碟状天线一般的射电天文望远镜,通过接收天体无线电波或主动发射电波并接收回波,确定遥远天体的形状结构。

典型项目

上海佘山65m口径可转动射电天文望远镜

2012年3月,65米口径可转动射电天文望远镜工程在上海佘山脚下紧张施工,这将是亚洲最大的该类型射电望远镜,总体性能在国际上处于第四位。据介绍,这台望远镜属于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政府重大合作项目,已于2012年10月28日在沪启动。

性能参数

据了解,这台65米的射电望远镜是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于2008年10月底联合立项的重大合作项目。其接收范围覆盖8个波段,总体性能列全球第四。

这台65米的射电天文望远镜如同一只灵敏的耳朵,能仔细辨别来自宇宙的射电信号。它覆盖了从最长21厘米到最短7毫米的8个接收波段,涵盖了开展射电天文观测的厘米波波段和长毫米波波段,是中国口径最大、波段最全的一台全方位可动的高性能的射电望远镜,总体性能仅次于美国的110米射电望远镜、德国的100米射电望远镜和意大利的64米射电望远镜。

望远镜采用的修正型卡塞格伦天线能在方位和俯仰两个方向转动,下方轨道上有6组共12个轮子驱动天线的方位转动,上方的俯仰大齿轮控制天线的俯仰运动,这使得望远镜可以高精度指向需要观测的天体和航天器,其最高指向精度优于3角秒。

望远镜的主反射面面积为3780平方米(相当于9个标准篮球场),由14圈共1008块高精度实面板拼装成,每块面板单元精度达到0.1毫米,代表了国内大尺度高精度面板设计与制造技术的最高水平。

主反射面的安装则采用了国内首创的主动面技术,在面板与天线背架结构的连接处安装有1104台高精度促动器,用以补偿跟踪观测时重力引起的反射面变形,提高高频观测的天线接收效率。促动器的单位精度可达15微米,即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一半左右。

望远镜坐落的轨道由无缝焊接技术全焊接而成。这是国内首次采用全轨道焊接技术,解决了轨道焊接变形等多项技术难题。

首个信号-距地球3.7万光年

养在佘山“深闺”数年的一位探索宇宙奥秘的世界级“高手”正式“出山”。不必受限于天气的好坏,凭借它多个波段的“耳朵”,这座亚洲最大、总体性能世界第四的大型射电望远镜,可以灵敏地“倾听”来自宇宙深处各类天体发出的射电信号,进而展开测量和研究。该望远镜接收到的首个信号,来自距离地球3万7千光年的区域。

口径可转动射电天文望远镜

为了争取国际最大规模的射电望远镜合作计划来华,中国正在贵州省“筑巢引凤”,建设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这是中国2007年批准立项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项目,日前已经在贵州省开始基建,项目总投资6.27亿元,建设期5年半,已于2011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预计于2016年9月建成。建成之后不仅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单口径天文望远镜,并将在未来20年至30年内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中科院院士、原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主席叶叔华表示,FAST最大的技术成就是解决了球面镜随时变抛面镜这一难点,中国是世界上首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选择贵州省,是因为要做一平方公里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估计要有30个望远镜拼在一起。中国贵州有很多巨大的山谷,足可以放这样一个望远镜。

科学家们自1994年提出项目建设规划后,就苦苦搜寻、反复论证近10年,才确认大射电望远镜FAST探测基地落户在贵州省平塘县一片名为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地。“大窝凼不仅具有一个天然的洼地可以架设望远镜,而且喀斯特地质条件可以保障雨水向地下渗透,而不在表面淤积,腐蚀和损坏望远镜”,FAST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张海燕说。这里是喀斯特地貌所特有的一大片漏斗天坑群——它就像一个天然的“巨碗”,刚好盛起望远镜如30个足球场面积大的巨型反射面,望远镜建成后,将会填满这个山谷。

由于望远镜坐落于“大窝凼”凹坑内,所以非常适合观测。另外,大射电望远镜的观测虽然不受天气阴晴影响,但在选址中对无线电环境要求很高。调频电台、电视、手机以及其他无线电数据的传输都会对射电望远镜的观测造成干扰,就好像在交头接耳的会议上无法听清发言者讲话一样。大射电望远镜项目要求,台址半径5公里之内必须保持宁静,电磁环境不受干扰。

大窝凼附近没有集镇和工厂,在5公里半径之内没有一个乡镇,25公里半径之内只有一个县城,是最为理想的选址。有了FAST,边远闭塞的喀斯特山区将变成世人瞩目的国际天文学术中心,成为把贵州展现给世界的新窗口。

中国为建超级天文望远镜,将搬迁近万名当地居民。中国官方报道说,当地政府已经着手搬迁事宜,提出对搬迁居民经济补偿和住房帮助。报道透露,贵州省水库和生态移民局按照每人1.2万元标准进行补助;贵州省民宗委按照每户1万元标准对少数民族住房困难户进行补助。

7月3日,位于中国贵州省内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顺利安装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标志着FAST主体工程完工,进入测试调试阶段。FAST主动反射面由4450块反射面板单元组成,面积约25万平米,近3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用于反射无线电波。据介绍,FAST旨在实现大天区面积、高精度的天文观测,其科学目标包括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观测脉冲星、探测星际分子、搜索可能的星际通讯信号等,其应用目标是在日地环境研究、搜寻地外文明、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等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发挥作用。

其他项目

当代先进射电望远镜有: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00米望远镜为代表的大﹑中型厘米波可跟踪抛物面射电望远镜;以美国国立射电天文台﹑瑞典翁萨拉天文台和日本东京天文台的设备为代表的毫米波射电望远镜;以即将完成的美国甚大天线阵。

重要功能

探测遥远的“地外文明”

这座巨大的望远镜外形与卫星天线相似,单口径500米,犹如一只巨大的“天眼”,将探测遥远、神秘的“地外文明”。千百年来人类大多是通过可见光波段观测宇宙。事实上,天体的辐射覆盖整个电磁波段,而可见光只是其中人类可以感知的一部分。

该射电望远镜可以用来监听外太空的宇宙射电波,其中包括可能来自其他智能生命的“人工电波”;在电力充足的条件下,这只巨大的“天眼”还能发送电波信号,几万光年远的“外星朋友”将有可能收到来自中国的问候。

可寻找第一代诞生的天体

据FAST工程办公室研究人员介绍,项目建成后,它将使中国的天文观测能力延伸到宇宙边缘,可以观测暗物质和暗能量,寻找第一代天体。

其能用一年时间发现数千颗脉冲星,研究极端状态下的物质结构与物理规律。而且无需依赖模型精确测定黑洞质量就可以有希望发现奇异星和夸克星物质;可以通过精确测定脉冲星到达时间来检测引力波;还可能发现高红移的巨脉泽星系,实现银河系外第一个甲醇超脉泽的观测突破。

用于太空天气预报

FAST还将把中国空间测控能力由地球同步轨道延伸至太阳系外缘,将深空通讯数据下行速率提高100倍。脉冲星计时阵,为自主导航这一前瞻性研究制作脉冲星钟。

同时,可以进行高分辨率微波巡视,以1Hz的分辨率诊断识别微弱的空间讯号,作为被动战略雷达为国家安全服务。还可跟踪探测日冕物质抛射事件,服务于太空天气预报。

带动中国制造技术发展

FAST研究涉及了众多高科技领域,如天线制造、高精度定位与测量、高品质无线电接收机、传感器网络及智能信息处理、超宽带信息传输、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等。FAST关键技术成果可应用于诸多相关领域,如大尺度结构工程、公里范围高精度动态测量、大型工业机器人研制以及多波束雷达装置等。FAST的建设经验将对中国制造技术向信息化、极限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发展产生影响。

服务中国航天项目

65米射电望远镜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一台主干观测设备,将在射电天文、天文地球动力学和空间科学等多个领域中取得一流的科学成果,将执行探月工程三期的VLBI测定轨和定位任务,以及我国未来月球和火星探测等各项深空探测任务,同时用于射电天文观测等多项科学研究。它作为一个单元参加中国VLBI网,将使其灵敏度提高42%。参加欧洲VLBI网,将使其灵敏度提高15%—35%。作为东亚VLBI网中口径最大的天线,它将起到主导作用。此外,该望远镜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深空测定轨能力,为嫦娥探月工程和更长远的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

未来展望

把造价和效能结合起来考虑,今后直径100米那样的大射电望远镜大概只能有少量增加,而单个中等孔径厘米波射电望远镜的用途越来越少。主要单抛物面天线将更普遍地并入或扩大为甚长基线﹑连线干涉仪和综合孔径系统工作。随著设计﹑工艺和校准技术的改进﹐将会有更多﹑更精密的毫米波望远镜出现。综合孔径望远镜会得到发展以期获得更大的空间﹑时间和频率覆盖。甚长基线干涉系统除了增加数量外,预期最终将能利用定点卫星实现实时数据处理,把综合孔径技术同甚长基线独立本振干涉仪技术结合起来的甚长基线干涉仪网和干涉仪阵的试验,很可能孕育出新一代的射电望远镜。

FAST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比世界上最大的美国阿雷西博天文望远镜观测面积大幅增加,灵敏度提高了2.25倍。

世界上著名射电望远镜

位于美国波多黎各岛上的阿雷西博望远镜,为固定在天然火山口当中的单口径球面天线,口径305米,后扩建为350米。

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沙漠中的甚大天线阵(VLA),由27面架设在铁轨上的口径25米的天线组成,排列成Y字形。

阿塔卡玛大型毫米波天线阵。

位于格陵兰的格陵兰望远镜次毫米波特长基线干涉仪。

日本的VSOP,利用日本HALCA卫星携带的8米射电望远镜与地面上的射电望远镜组成干涉仪。

德国的埃菲尔斯伯格射电望远镜,口径100米。

位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坡卡洪塔县绿岸的绿堤望远镜,天线尺寸为100米x110米。

中国上海佘山天文台的65米射电望远镜。

中国北京市密云县密云水库北岸国家天文台,5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

中国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大窝氹洼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日本野边山宇宙电波观测所的45米射电望远镜和野边山毫米波阵列。



【012、射电天文学】


射电天文学(英语:Radio astronomy),是天文学的一个分支,通过电磁波频谱以无线电频率研究天体。射电天文学的技术与光学相似,但是无线电望远镜因为观察的波长较长,所以更为巨大。这个领域的起源肇因于发现多数的天体不仅辐射出可见光,也发射出无线电波。

从天体而来的无线电波的初步探测是在1930年代当卡尔·央斯基观察到从银河到来的辐射。随后观察已经确定了一些不同的无线电发射源。这些包括恒星和星系,以及全新的天体种类,如射电星系,类星体,脉冲星和微波激射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被视为通过射电天文学而被做出大爆炸理论的证据。

历史

约瑟琳·贝尔·伯奈尔首次认识到脉冲星证据的图表,在剑桥大学图书馆展出。

在发现天体会发射无线电波之前,就已经有天体可能也会发射无线电波的想法。在1860年代,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就已经显示来自恒星的电磁波辐射可以有任何的波长,而不会仅仅是可见光。一些著名科学家和实验者,如爱迪生、欧里佛·洛兹和马克斯·普朗克都预言太阳应该会发射出无线电波。洛奇曾尝试观察太阳的无线电信号,但局限于当时仪器技术的极限而未能成功。

最早识别出的天文学射电源是偶然发现造成的意外收获。在1930年代的早期,美国贝尔电话公司的一位工程师卡尔·央斯基在使用巨大的定向天线研究越洋无线电话的声音在短波上受到的静电干扰时,他注意到以纸带记录器记下的模拟信号,持续的有着来源不明但会一直重复的信号。由于这个信号每天有一个峰值,因此央斯基起初怀疑干扰的来源是太阳。持续的分析显示,来源不随着太阳的出没变化,而是以23小时56分的周期重复著,这个特征显示来源是一个固定在天球上的天体,才会与恒星时同步转动。

通过它的观测和与光学天文的星图比对,央斯基认为辐射是来自银河,并且朝向中心星座的人马座方向最强。他在1933年公布了这项发现,央斯基本想再进一步的详细研究来自银河的无线电波,但贝尔实验室重新分配了另一项工作给央斯基,使他不能继续在天文学的领域内完成进一步的工作。

1937年,格罗特·雷伯修建了一架9米直径的抛物面碟形无线电望远镜,成为射电天文学的先驱。他以仪器重做了央斯基早期的工作和一些简单的工作,也进行了第一次的无线电频率巡天。在1942年2月27日,英国陆军的研究官员J.S. Hey发现太阳散发出无线电波,开始协助射电天文学的推展。在1950年代初期,英国剑桥大学的马丁·赖尔和安东尼·休伊什使用剑桥干涉仪描绘天空的无线电图,制做了有名的2C和3C无线电源巡天星表。

技术

射电天文学家使用不同的技术来观察无线电频谱中的物体。仪器可以简单地指向高能无线电源以分析其发射。为了让“成像”区域更加详细,需要记录多个重叠的图像并将其拼凑称马赛克图像。使用的仪器类型取决于信号强度和所需的细节量。

从地球表面进行的观测仅限于可以穿过大气层的波长。在低频或长波长下,传输受到电离层的限制,电离层会反射频率低于其特征等离子体频率的电波。水蒸气会干扰较高频率的射电天文学,因此需要在非常高非常干燥的地方建造射电观测站,以便以毫米波波长进行观测,并使水蒸气的影响最小。最后,地球上的传输设备可能会导致射频干扰。因此,许多无线电台都建在偏远的地方。

射电望远镜

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星系M87光学影像,使用VLA干涉仪拍到的同一星系,以及使用VLBA获得的中心区域影像,这些天线分别位在美国、德国、意大利、芬兰、瑞典和西班牙。颗粒的喷流被怀疑是由位在星系中心的黑洞提供的动力造成的。

射电望远镜需要如此的大是因为需要接受信号和获得高的信噪比,也因为角分辨力是"物镜 "直径的函数,与被观测的电磁辐射波长的比例,相较之下射电望远镜就必需比光学望远镜大上许多。例如,一架1米口径的光学望远镜是观测的光波波长的200万倍,解析力是数个弧秒;而一架盘面大上许多倍的射电望远镜,依据他所观测的波长,也许只能分辨满月(30弧分)大小的天体。

射电干涉仪

光学天文观测一般是利用光的粒子性,而射电天文观测技术则是利用光的波动性(无线电波也是光的一种)。射电天文观测往往能记录下电磁波的相位信息,这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干涉原理,将多台射电望远镜的观测数据进行相干计算,得到更高的分辨率。理论上,射电干涉仪在某一方向上能达到的最佳分辨率取决于该方向上相距最远的两台望远镜的距离。

射电干涉仪的发明意义重大,它的使用,不仅可以使得射电天文观测所能达到的分辨率超过光学天文,也能通过创建射电望远镜阵列来增加观测灵敏度,突破了射电望远镜单镜的口径限制。射电干涉仪的发明者,英国剑桥大学的马丁·赖尔(Martin Ryle,1918-1984)和安东尼·休伊什(Antony Hewish,1924-)因此获得了197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也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一次授予天文学研究。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从1970年代开始,射电望远镜接收器的稳定性得到了提高,使得全世界(甚至在地球轨道上)的望远镜可以组合起来进行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通常不从物理上连接天线,而是将每个天线处接收到的数据与通常来自本地原子钟的定时信息配对,然后存储以供以后在磁带或硬盘上进行分析。在那以后的时间,该数据与来自类似记录的其他天线的数据相关,以产生结果图像。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合成实际上是地球尺度大小的天线。望远镜之间的大距离可以实现非常高的角分辨率,实际上比任何其他天文学领域都大得多。在最高频率下,小于1毫秒的合成波束是可能的。

今天运行的最重要的VLBI阵列是超长基线数组(其中的望远镜遍布北美洲)和欧洲VLBI网络(欧洲,中国,南非,和波多黎各的望远镜)。每个阵列通常单独运行,但是偶尔会观察到一些在一起观测的项目,从而提高了灵敏度。 这被称为全球VLBI。 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还有一个称为LBA(长基线阵列,Long Baseline Array)的VLBI网络,在日本,中国和韩国的阵列也一起观测,形成了东亚VLBI网络(EAVN)。

天文电波源

利用无线电技术测得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资料转换成的图像。

射电天文学为天文知识带来了相当的进展,特别是好几种天体的新发现,包括脉冲星、类星体和活动星系。这几种天体的表现可算得上宇宙中最激烈、能量最高的物理活动。

射电天文学测量了星系的旋转速度,发现星系中有大量物质是看不见的,但是它们的引力是可察觉的,这就是暗物质。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射电天文学上的一个重要发现,它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射电天文望远镜也用来研究离地球近得多的东西,包括太阳活动、太阳系行星的表面。

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宣称可见光只是电磁波的一种,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是在可见光波段,那么是不是可能用电磁波来观测宇宙呢?

1931年,美国贝尔实验室里无线电工程师卡尔·央斯基在监测电话干扰信号时发现,有一种无线电干扰每隔23小时56分04秒就出现峰值,仔细分析后,他断言:这是来自银河系中射电辐射。

由此,卡尔·央斯基开创了用无线电波研究天体的新纪元。

1937年,美国人雷伯在自家后院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射电望远镜,1939年,雷伯接收到了来自银河系中心的无线电波,并且根据观测结果绘制了第一张射电天图,射电天文学从此诞生。

和光学望远镜不同的是,射电望远镜已经不能叫望远镜了,因为我们的肉眼是看不到电磁波的,应该说“听”比较合适,如果说光学显微镜使千里眼,那么射电望远镜就是顺风耳。

二战结束后,大量的大功率军用雷达纷纷“军转民”,这极大地推动了射电望远镜的发展,和雷达不同的是,雷达需要主动发射电磁波,而射电望远镜只要被动的接收就行了。

1955年,英国建成了直径76米的射电望远镜,随后,世界各国都纷纷建造射电望远镜,宇宙发现的春天来了。

196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架设了一台喇叭形状的天线,用以接受“回声”卫星的信号。为了检测这台天线的噪音性能,他们将天线对准天空方向进行测量。他们发现,在波长为7.35cm的地方一直有一个各向同性的讯号存在,这个信号既没有周期的变化,也没有季节的变化,因而可以判定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无关。

1965年初,他们对天线进行了彻底检查,发现天线上有一些鸟屎。他们清理了天线上的鸟屎。然而噪声仍然存在,于是他们在《天体物理学报》上以《在4080兆赫上额外天线温度的测量》为题发表论文正式宣布了这个发现。不久狄克、皮伯斯、劳尔和威尔金森在同一杂志上以《宇宙黑体辐射》为标题发表了一篇论文,对这个发现给出了正确的解释,这个额外的辐射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宇宙微波辐射背景

通过射电望远镜,我们找到了宇宙之初。

脉冲星、类星体、行星有机分子都通过射电望远镜发现了,通过射电望远镜我们逐步看到了更绚丽的宇宙。

在射电望远镜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口径的问题,因为可见光的波长远大于电磁波,射电望远镜需要的口径更比光学显微镜大。

1962年,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马丁·赖尔利用干涉的原理,发明了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大大提高了射电望远镜的分辨率。其基本原理是:用相隔两地的两架射电望远镜接收同一天体的无线电波,两束波进行干涉,其等效分辨率最高可以等同于一架口径相当于两地之间距离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赖尔因为此项发明获得197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似乎解决了射电望远镜的口径问题,但是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分辨率不高,突破技术瓶颈后,人们还是倾心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其中最大的当属美国的直径350米的固定球面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

这个时候,中国在做什么呢?中国曾有最早的“小孔成像”的光学记录,也有最早的《甘石星经》,但在二十世纪光学望远镜大赛中,中国已经被甩在了后面。



【013、哈勃深场 】


哈勃深空视场(Hubble Deep Field, HDF)是一张由哈勃空间望远镜所拍摄的小区域夜空影像。拍摄位置在大熊座,影像的范围仅144弧秒,等于是100米外的一颗网球。由于拍摄目标太暗淡,整张影像由342次曝光叠加而成,拍摄时间是1995年12月18日至12月28日。

此后,哈勃分别于2003-2004年和2012年9月25日再次对该区域更小视场和更深区域进行了拍摄,分别获得了哈勃超级深场(HUDF)和哈勃极端深场(XDF)两张太空影像。

“哈勃深场”揭示了数以千计的前所未见的星系,其中一些星系的光可追溯到早期宇宙。

又称哈勃深空,所包含的区域几乎没有银河系中的恒星,可见的3,000多个物体全部都是遥远的星系,其中更包含了目前所知最早、以及最遥远的星系。这张前所未有的影像被引用于400多篇科学论文,对于宇宙学研究宇宙起源有很大的帮助。

哈勃深空观测三年之后,哈勃空间望远镜于南天的杜鹃座再度以同样的方式拍摄了哈勃南天深空的影像。两张影像的雷同之处,使天文学家更加坚定地相信宇宙的星系散布并非是紊乱的,而有统一的构造。2004年,再度拍摄哈勃超深空影像,这是人类以可见光观察宇宙得到最远的影像。

哈勃超级深场(Hubble Ultra Deep Field,HUDF),又称哈勃超深空,是一张外太空照片,显示的是天炉座的一小部份。该照片是由哈勃空间望远镜于2003年9月24日至2004年1月16日期间得到的数据累积而成的,相当于113天的曝光,是截至2006年为止以可见光拍摄的最深远的宇宙影象,显示的是超过130亿年前的情况,当中估计有10,000个星系。

哈勃超深场中所显示的范围为3平方角分,只有全天空12,700,000分之一的面积,位于赤经3h 32m 40.0s,赤纬-27°47' 29"(J2000)天炉座的一小片天区。而照片的左上角则指向天球的北方。选择这个范围的理由是因为附近(约为满月十分之一大小的面积)没有较光亮的星体。虽然通过红外线,在地面望远镜也能观测到照片中大部份的物体,但只有在哈勃空间望远镜才能以可见光观测这些遥远的目标。

哈勃超级深场(HUDF)

在天空中的位置

随着哈勃空间望远镜在轨道运行共400圈,照片是由800次曝光合成,当中先进巡天照相机(Advanced Camera for Surveys)及近红外线照相机和多目标分光仪(Near Infrared Camera and Multi-Object Spectrometer)分别累积共11.3天及4.5天的拍摄时间。照片中最暗的星体只有30等,即望远镜每分钟只接收到一粒来自星体的光子。

根据大爆炸理论,宇宙的年龄有限;而因为远处星系的光线需要较长时间才到达地球,哈勃超深空有助于人类了解宇宙形成初期星系形成及合并的情况。另外因为照片所呈现的星系都是较为年轻的,故亦发现其性质与地球附近较年老的星系有所不同。然而有意见指出部份的不同是出于拍摄的光波波长,因相对论性多普勒效应关系,照片实际上是拍摄光谱中紫外线部份。

哈勃极端深场

哈勃拍摄的XDF场全景

2012年9月25日,NASA发布了一张哈勃拍摄的宇宙深处影像即哈勃极端深空场(XDF)。美国宇航局(NASA)和欧洲空间局(ESA)合作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在原先的哈勃超级深空场(HUDF)基础上,选取了10年研究发现的最深远的一块中心区域拍摄的。XDF区域非常窄,角直径不到满月的十分之一。

十年以后,哈勃再次把镜头对准南天的一小片夜空,持续观测了50天,累计曝光时间超过200万秒。哈勃的两个主要相机——高级巡天相机(ACS)和第三代广域相机(WFC3)共拍摄了2000余张图像,组合成XDF视场,并把哈勃视角延伸到了近红外区域。

哈勃超级深空场2009项目(HUDF09)主要研究者、加州大学圣圣克鲁兹分校的Garth Illingworth解释说:“XDF是我们已知的最深远的宇宙图像,揭示了最遥远最黯淡的星系。XDF使我们得以回溯比以前更早期的宇宙。”

宇宙诞生于137亿年前,而XDF能回溯到132亿年的星系。XDF中的星系大多很小,处于年轻的成长时代,经常激烈地碰撞、合并。早期宇宙正是星系激动人心的形成期,包含大量格外灿烂的蓝巨星。它们的光刚刚抵达地球,因此XDF就是“遥远过去的时光隧道”。成长在斯皮策红外图像中看起来特别明亮的星系——意味着其中的XDF中最年轻的星系,离宇宙大爆炸仅有4.5亿年。

在哈勃1990年发射之前,天文学家只能看到70亿光年外有限的几个星系,仅为宇宙年龄的一半。地面望远镜无法观测早期宇宙中的星系是如何诞生和演化的。

XDF场中星系按距离(时间)呈现的分层结构

哈勃让天文学家头一次看到年轻星系的真实外形是怎样的。这提供了强烈的直接视觉证据,证明宇宙真是在演化的。就像回放电影的一个个单帧画面,哈勃深空巡天揭示了婴儿宇宙结构的雏形和随后星系的动态演化阶段。

NASA计划中的詹姆斯·韦伯红外望远镜(JWST),将以XDF为向导。JWST有望发现更暗的星系,它们离宇宙大爆炸仅2~3亿年。因为宇宙膨胀,来自古老宇宙的(紫外)光波已经拉伸到红外波段。JWST的红外视力非常适合把XDF推向更早的年代,抵达第一代恒星和星系诞生的年代,那个星光照亮 “黑暗宇宙”的时代。

XDF、HUDF09团队成员包括: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 Garth Illingworth 、Daniel Magee、Pascal Oesch、V. Gonzalez;荷兰莱顿大学 Rychard Bouwens、Marijn Franx、Ivo Labbe;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全名缩写ETH)Marcella Carollo;太空望远镜科研所 Massimo Stiavelli;剑桥大学 Michele Trenti;耶鲁大学 Pieter van Dokkum等(相比2009年,部分人员已经更换了大学)。



【014、太空】


太空(英语:Space),汉语字典解释是极高的天空。位于瑞士日内瓦的国际航空联合会定义了大气层与太空的界线:以离地球海平面100千米(约62英里)的高度为分界线,称为卡门线。卡门线以美国科学家西奥多·冯·卡门的名字命名。 

地球物理学家将大气空间(或称为空气空间)分为5层。对流层,海平面至10千米。对流层有浓密的空气,称为浓密大气层。浓密大气层随高度增加,空气越来越稀薄。平流层,10-40千米之间。中间层,40~80千米。80-370千米为热层,属于电离层的下部。外大气层,370千米以上的空间,属于电离层的上部。从地球表面到100千米的高度,随高度增加,空气越来越少。地球上空的大气约有75%存在于对流层内,97%在平流层以下。热层的空气密度为地球表面的1%,在外太空1.6万千米高度空气继续存在,甚至在10万千米高度仍有空气粒子。因此,空气空间与外层空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最佳太空图片

残骸:超新星爆炸释放的蓝色炽热气体填充了黄绿色壳状结构,该壳状结构是环绕超新星残骸的红色爆炸分子云残留下来的,同时,恒星释放明亮光线渗透其中。

日冕洞

太阳顶部黑色区域是日冕洞,它是太阳磁场开放区域,使太阳物质释放至太空。日冕洞能够在地球附近产生磁暴,导致极光现象出现。2015年,美国宇航局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大气成像组件拍摄到了一片巨大的“黑洞”出现在太阳的南极区域,几乎覆盖了太阳的1/4。

高真空更多

自宇宙大爆炸以后,随宇宙膨胀,温度不断降低,太空已成为高寒环境,平均温度为-270.3℃。太空是一个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的环境。

相关资料

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大气层空间以外的整个空间。物理学家将大气分为5层:对流层(海平面至10千米)、平流层(10~40千米)、中间层(40~80千米)、热成层(电离层,80~370千米)和外大气层(电离层,370千米以上)。地球上空的大气约有3/4在对流层内,97%在平流层以下,平流层的外缘是航空器依靠空气支持而飞行的最高限度。某些高空火箭可进入中间层。人造卫星的最低轨道在热成层内,其空气密度为地球表面的1%。在1.6万千米高度空气继续存在,甚至在10万千米高度仍有空气粒子。从严格的科学观点来说,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而是逐渐融合的。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科学和技术小组委员会指出,当前还不可能提出确切和持久的科学标准来划分外层空间和空气空间的界限。近些年来,趋向于以人造卫星离开地面的最低高度(100~110)千米为外层空间的最低极限界限。 

划分

关于领空(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的划分问题,历来就有两种对立的主张。

空间论

主张是以空间的某种高度来划分领空和外层空间的界限,以确定两种不同法律制度适用的范围。

功能论

认为应根据飞行器的功能来确定其所适用的法律,如果是航天器,则其活动为航天活动,应适用外空法;如果是航空器,则其活动为航空活动,应受航空法的管辖;整个空间是一个整体,没有划分领空和外层空间的必要。

就“空间论”而言,关于确定外层空间的下部界限大致又有以下几种意见:

①以航空器向上飞行的最高高度为限,即离地面20~40公里

②以不同的空气构成为依据来划分界限。由于从地球表面至数万公里高度都有空气,因而出现以几十,几百,几千公里为界的不同主张,甚至有人认为凡发现有空气的地方均为空气空间,应属领空范围

③以人造卫星离地面的最低高度(105~110公里)为外层空间的最低界限。

1976年,巴西、哥伦比亚、刚果、厄瓜多尔、印度尼西亚、肯尼亚、乌干达和扎伊尔等8个赤道国家发表《波哥大宣言》。主张各赤道国家上空的那一段地球静止轨道 (离地面35267公里)属于各该国的主权范围。上述主权要求,使外空划界问题进一步复杂化。近些年来,一些持“空间论”者逐渐趋向于接受上述第三种意见,即离地面100公里左右为外层空间的下部界限。1975年,意大利在外空委员会提出以海拔90公里为领空(空气空间)的最高界限。1976年,阿根廷、比利时和意大利支持以海拔150公里为界。1979年,苏联建议离海平面100~120公里以上为外层空间,同时各国空间物体为到达轨道和返回发射国领土,有飞越其他国家领空(空气空间)的权利。但另外一些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则认为从空间科技现状来看,仍然无法规定一定高度作为领空(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的界限。他们强调划定外层空间的条件和时机还不成熟。

外空的定义和界限以及地球静止轨道的法律地位问题尚在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审议之中。外空委员会正在审议卫星直接电视广播、卫星遥感地球,以及在外空使用核动力源等问题,以便草拟有关的法律原则。

核动力源

外空委员会科学和技术小组委员会在1979年研究报告的结论中称,只要充分履行有关使用核动力源的安全标准和规定,核动力源可以在外空安全使用。如今法律小组委员会正在上述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审议能否在现有的国际法规范方面,补充有关在外空使用核动力源的规定问题。 [6] 

外层空间法

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简称“外空委员会”)作为永久性机构,于1959年成立。外空委员会设立了法律和科技两个小组委员会,分别审议和研究有关的法律和科技问题,即《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条约》(1966,简称《外层空间条约》)、《营救宇宙航行员、送回宇宙航行员和归还射入外层空间的物体的协定》(1967)、《空间物体所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1971)、《关于登记射入外层空间物体的公约》(1974)和《关于各国在月球和其它天体上活动的协定》(1979),中国于1983年12月加入了《外层空间条约》。

原则和规则

上述条约提出了一些重要原则和规则,对外层空间法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它们包括:外空的利用应为全人类谋利益;外空和天体供一切国家在平等基础上自由探测和利用;任何国家不得将外空和天体据为己有;探测和利用外空应遵守国际法和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禁止将载有核武器或其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人造卫星或航天器放置在地球卫星轨道和外层空间;发射国对射入外空的物体及其所载的人员具有管辖权和控制权;对紧急降落的宇航员应给以一切可能的协助,尽力予以营救和送回发射国,发现的外空物体应予归还;发射国为其外空物体对地面上或对飞行中的飞机造成的损害负有赔偿的绝对责任;发射国在切实可行范围内将所发射的外空物体和有关情报通知联合国秘书长;各国探测和利用外层空间应进行合作和互助;在外空进行活动时,应照顾其他国家的利益;从事外层空间活动应避免使外空遭受有害的污染和使地球环境发生不利的变化;月球和其他天体应限用于和平目的,禁止各种军事利用;月球和其他天体及其自然资源为人类共同财产;公平分配这些资源带来的利益并对发展中国家和对探索作出贡献的国家给予特殊照顾,等等。

在国际法上,尽管有些学者曾经提出过领空无限的主张,但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整个太阳系的运动,认为国家主权无限制地延伸到宇宙中去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对外空的探测和利用以及数以千计的人造卫星不断地在围绕地球的轨道上运行的事实,表明外层空间依其性质是难以成为国家主权控制的对象的。196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各国在探索与利用外层空间活动的法律原则的宣言》,确定了外层空间供一切国家自由探测和使用,以及不得由任何国家据为己有这两条原则。

除上述1963年联大通过的宣言外,外空委员会先后草拟了5项有关外空的国际条约,即《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条约》(1966,简称《外层空间条约》)、《营救宇宙航行员、送回宇宙航行员和归还射入外层空间的物体的协定》(1967)、《空间物体所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1971)、《关于登记射入外层空间物体的公约》(1974)和《关于各国在月球和其它天体上活动的协定》(1979),中国于1983年12月加入了《外层空间条约》。由柳洪平创建。各国正在积极建立太空司令部。

科学探秘

太空站

太空站又称为“空间站”、“轨道站”或“航天站”,是可供多名宇航员巡航、长期工作和居住的载人航天器。在太空站运行期间,宇航员的替换和物资设备的补充可以由载人飞船或航天飞机运送,物资设备也可由无人航天器运送。1971年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太空站———“礼炮”1号,此后到1983年又发射了“礼炮”2—7号。1986年前苏联又发射了更大的太空站“和平”号。美国1973年利用“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剩余物资发射了“天空实验室”太空站。

太空旅游

太空旅游是基于人们遨游太空的理想,到太空去旅游,给人提供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最新奇和最为刺激人的是可以观赏太空旖旎的风光,同时还可以享受失重的味道。而这两种体验只有太空中才能享受到,可以说,此景只有天上有。太空游项目始于2001年4月30日。第一位太空游客为美国商人丹尼斯蒂托,第二位太空游客为南非富翁马克·沙特尔沃思,第三位太空游客为美国人格雷戈里·奥尔森。聂海胜就是其中的一位。

太空行走

太空行走(Walking in space)又称为出舱活动,即航天员在载人航天器之外或在月球和行星等其他天体上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它是载人航天的一项关键技术,是载人航天工程在轨道上安装大型设备、进行科学实验、施放卫星、检查和维修航天器的重要手段。要实现太空行走这一目标,需要诸多的特殊技术保障。

太空探索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拉开了人类航天时代的序幕。前苏联宇航员、大名鼎鼎的加加林,于1961年4月12日,乘坐前苏联“东方号”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了一圈,历时近两个小时,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

前苏联空间探索

探测器名称 年份 成就

斯普特尼克1号 1957 第一颗人造卫星

斯普特尼克2号 1957 动物首入太空

月球1号 1959 世界上首艘脱离地球引力的飞船

月球1号 1959 第一颗人造太阳卫星

月球2号 1959 第一艘撞击其他星体的人造飞船

月球3号 1959 首次拍到月球背面的照片

东方1号 1961 人类第一次进入太空

东方1号 1961 人类第一次绕地飞行

金星1号 1961 第一批飞向其他行星的飞船

火星1号 1962 飞向火星

东方6号 1963 女性航天员首次进入太空

上升1号 1964 第一次多人在太空飞行

上升2号 1965 首次太空漫步

金星3号 1966 首艘进入其他行星大气的飞船

月球10号1966 首颗环绕其他星体飞行的飞船

月球9号 1966 首次在其他星体上进行软着陆

月球16号1970 首次从其他星体上取回样本的遥控飞行

月球17号1970 首辆在其他星球上行驶的车辆

火星3号 1971 首次在另一颗行星上软着陆

金星8号 1972 首次在科学上成功着陆另一颗行星

联盟35号1980-1981首次时长约为一年的载人飞行

金星15号1983 首次环绕另一颗行星进行雷达探测

维佳1号 1985 首次在另一颗行星的大气中设置气球站(金星)

维佳1号 1986 首次与彗星近距离相会

和平号 1986 首个宇航员轮换的空间站

美国空间探索

探测器名称 年份 成就

探险者1号1958 首项空间科学发现——范艾伦辐射带

探险者6号1959 首次从天空观看地球电视图像

水手2号 1962 行星际空间的首项发现——直接观测到太阳风

水手2号 1962 首次在科学上成功的行星观测

轨道太阳

观测台1号1962 太空中的首次天文观测

阿w波罗8号1968 首次绕另一星体作载人轨道飞行

阿波罗11号1969 人类首次在另一星体上着陆

阿波罗11号1969 首批在另一星体采集样品送回地球

阿波罗15号1971 首辆在另一星体上由人驾驶的车辆

水手9号   1971 首艘环绕其他行星的空间飞船(火星)

水手10号  1974 首艘探测了两颗行星的飞船(金星、水星)

海盗1号   1976 首次成功着陆火星、第一艘探索其他行星生命的飞船

先驱者10号1973 首次飞越木星,首批抵达太阳逃逸速度的飞船

先驱者11号1974 第一批达到太阳逃逸速度的飞船

水手10号  1974 首次飞越水星

先驱者11号1977 首次飞越土星

旅行者1/2号1977 首批抵达太阳逃逸速度的飞船

哥伦比亚号

航天飞机  1981 首艘可重复使用的载人空间飞船

太阳极大使者1980-1984 首艘能在太空回收、维修和重新安置的卫星

国际彗星探测器1985 首次远距离与彗星会合(贾可比尼金纳彗星)

旅行者2号1986首次飞越天王星

旅行者2号1989首次飞越海王星

旅行者1/2号1992 首探太阳风层顶

伽利略飞船 1992 首次与一个主带小行星会合(第951号小行星加斯普拉)

伽利略飞船 1994 首次发现小行星的卫星(第243号小行星艾达)

登月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约38万公里),是人类进行太空探险的第一站。前苏联1959年发射的月球2号探测器在月球着陆,这是人类的航天器第一次到达地球以外的天体。同年10月,月球3号飞越月球,发回第一批月球背面的照片。1970年发射的月球16号着陆于丰富海,把100克月球土壤送回了地球。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雄心勃勃的“阿波罗”计划的目的就是将人类送上月球进行实地考察。在此之前的1961年到1967年间,9个“徘徊者”、7个“勘测者”探测器和5个月球轨道器先后对月球进行了考察。它们拍摄了月球的照片,并分析了月球的土壤,为登上月球做好了准备。随后美国便使用“土星”5号运载火箭先后向月球发射了17艘“阿波罗”飞船。其中“阿波罗”1-3号是试验飞船,4-6号是无人飞船,7号飞船载人绕地球飞行,8-10号载人绕月飞行,11号至17号是载人登月飞行。

1969年7月16日发射的“阿波罗”11号使人类首次登上了月球。执行该次任务的是阿姆斯特朗、阿尔德林和柯林斯。飞船抵达月球轨道后,柯林斯驾船绕月飞行,另两名宇航局驾驶登月舱于7月20日降落在月球表面的静海。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宇航员在月球表面进行了实地的科学考察,并把一块金属纪念牌和美国国旗插上了月球。此后又有5次成功的登月飞行,宇航员在月球上停留的时间总共约300小时。

此后对月球的考察几乎停滞,直到1994年,美国又发射了“克莱门汀”号无人驾驶飞船,对月球进行了新的地貌测绘,其目的是为在不久的将来建立月球基地和月基天文台作准备。1998年1月6日发射升空的“月球勘探者”携带有中子光谱仪探测氢原子。它发现在月球两极的盆地底部存在水。

金星和水星

金星的半径、质量、密度等与地球接近,是地球的姐妹行星。人们对它的兴趣很大,然而,地面观测所得的资料比较贫乏,对金星的研究充满了未知数。航天器可以使人们了解它更多的信息。虽然最初的几次探测器发射都失败了,但1962年美国发射的水手2号从距金星35000千米处飞过,成功地实现了航天器首次飞越行星,同时它发现金星表面温度高达400多度。1969年至1981年,前苏联的金星5号至14号探测器先后在金星表面着陆成功,执行了多项科学考察任务。美国1978年5月20日发射的先驱者-金星1号经过长距离飞行,于同年12月4日到达金星并围绕它飞行,它用雷达探测了金星地形。先驱者-金星2号到达金星后向金星大气释放了4个探测器,探测器在向金星表面坠落的过程中,获得了金星大气、云层、磁场等各方面的数据。1989年美国发射的“麦哲伦号”探测器又运用综合孔径雷达对金星表面进行了探测。这些探测使我们了解到金星的磁场很弱,表面气压是地球海面气压的90倍。金星12号还探测到了闪电。

美国发射的“水手10号”飞船在考察了金星之后,曾3次飞临水星。是它发现了水星的磁场和磁层,并探测出水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氦。飞船上的两个摄像机拍摄了多幅图象,揭示出水星地形是由大量的陨石坑和盆地组成的。

火星任务

火星很像地球,有坚硬的表面和四季的交替。同时它还拥有随四季变化的极冠。在望远镜观测时代,人们还曾有认为火星上有人工的运河。人类对火星的兴趣一直是非常浓厚的,因此到如今已经20多艘飞船执行了探测火星的任务了。1962年前苏联发射了“火星1号”、“宇宙21号”,美国发射了“水手3号”,但均遭到了失败。1964年1月28日发射的“水手4号”于1965年7月14日在距离火星的一万公里的高空成功掠过,获得了第一批火星的照片。1974年,前苏联发射的“火星5号”宇宙飞船首次拍摄了火星的彩色照片。随后两国又相继发射了多个绕火星飞行的轨道器,更加详细地了解了这颗行星的情况。

1976年,美国的海盗1号和海盗2号登陆器分别在火星上降落,并在降落的过程中,测量了大气温度的分布情况、火星大气压的情况。火星上有干涸的河床,有流水冲击的特征,这表明在过去有过大量的水。海盗号飞船的分析结果表明火星大气和表层物质中没有有机分子存在。摄像机监视结果也表明火星上没有生命活动的迹象。因此我们也许可以下结论说,火星表面如今可能没有生命,如果更严格的说,是没有与地球上类似的生命。人们不仅对火星感兴趣,也对火星的两个卫星感兴趣。在1988年,7月7日和7月12日,前苏联发射了火卫飞船1号和2号绕火卫一飞行并着陆。

到最近几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可望在下世纪初直接登上火星进行实地考察,彻底弄清火星生命问题。因为它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在人类踏上火星之前,将进行一系列的准备。

1993年美国“火星观察者”探测器在进入环绕火星的轨道之后,与地球失去联系,导致计划失败。1996年12月,美国又发射了“火星探路者”探测器,经过7个月的星际飞行,在火星的阿瑞斯平原着陆。火星探路者携带了一个六轮小车,可以在火星的表面漫游,因而叫做火星漫游者,价值2500万美元。它分析了火星岩石和土壤。照片证实了海盗号的结论,火星上曾发生过大洪水。

1996年11月美国发射了“火星全球勘测者”,在绕火星的轨道上研究火星表面、大气和磁场的情况。它还向地球发射无线电波,经过火星大气后到达地球,由此了解火星大气的温度、引力和化学组成。1999年1月3日,“火星极地着陆者”发射成功。然而,在飞行了11个月并登陆到火星上以后,就与地面失去了联系,宣告了这次航天活动的失败。此后发射的火星气候观测器也遭失败。2001年,美国又发射了“火星奥德赛”探测器,现已成功抵达火星并成功进入环火星轨道。

欧洲空间局计划于2003年发射“火星快车”探测器考察火星,这标志着欧洲空间局在行星探测方面跨入了新纪元。它将由轨道器和着陆器组成。轨道器上有一个着陆器通信包用于支持国际上在2003年至2007年间开展的火星探测活动。

带外行星探测

美国的“先驱者10号“于1973年12月4日首次在掠过木星,并传回了木星和木卫的照片。它最后在1983年越过海王星轨道后成为飞出太阳系的第一个人造天体。接着“先驱者11号”、“旅行者1号”、“旅行者2号”也相继飞越木星和木卫。

“先驱者”10号、11号各自携带了一块相同的镀金铝板,上面刻有人类男女的裸像,以及太阳与九大行星位置的示意图,还指明了它来自太阳系的第三颗行星。“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则各自带有一套“地球之声”的光盘,唱片上有照片、60种语言的问候语、35种各类地球上的声音和音乐。包括了中国长城和中国人家宴的照片,粤语、厦门话和客家话的问候,和中国古曲“流水”。它们作为地球的名片希望有朝一日能被“外星人”收到。

从旅行者号拍摄的木星黑夜半球的图象上可以看到木星上有极光。有趣的是,木卫一上有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喷发的高度达到30公里,喷发速度是每秒几百米到1公里。“旅行者”飞船还发现了土星有射电辐射,频率在3千赫到1.2兆赫之间。1986年1月,“旅行者2号”飞船又测出天王星的自转轴和磁轴有很大的交角。飞船还拍摄了天王星卫星的照片,随后它又拜访了海王星,并发回了照片。

“伽利略”号的任务是观测木星系统,它观测了木星的大红斑,还向木星云层释放了一个探测器。这个探测器依靠降落伞进入木星大气,在它被巨大的木星大气压力摧毁前向地球传回了许多宝贵的资料。“伽利略”号对木卫二和木卫四的观测的结果还显示这两个木星卫星的表面之下可能有液态水海洋。有液态水存在就意味着可能有生命生存,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美国于1997年10月15日发射了“卡西尼”号飞船,它是第一艘使用核动力电池的飞船。“卡西尼”号的主要任务是探测土星系统,并将向土星最大、最神秘的卫星——土卫六释放出一个名为“惠更斯”的探测器。土卫六是一个被浓厚的大气包裹着的星球,其环境与早期的地球有些类似,使用一般观测手段无法看清它的表面。“卡西尼”号将于2004年七月抵达土星系。

此外美国宇航局还计划进行更多的行星探测计划,以便更多地了解我们生存的太阳系。其中包括向木卫二发射一个探测器,用以探测木卫二隐藏在冰层下的巨大液态水海洋。如果技术成熟,有可能向木卫二表面释放一个水下探测器,找寻可能存在的地外生命。

彗星和小行星

宇宙飞船不仅仅用于对太阳系内的大行星及卫星进行近距离观察。1985-1986年哈雷彗星回归过程当中,有5艘飞船对它进行了近距离观测,有许多令人惊奇的发现。例如,哈雷彗星的核并非人们想象的球状,而是椭球状,气体和尘埃从核的表面几个活动区域喷出。

欧洲空间局的计划中,已经或即将开始对7个短周期彗星进行空间探测。它们是“深空1号”(DS1)计划、“星尘”计划、“等高线”计划、“罗塞塔”计划、“深空4号”(DS4)计划。其中DS1和DS4计划是与美国国家宇航局合作的。

于1998年10月发射的“深空1号”飞船,将飞越小行星3352号McAuliffe、火星、以及威尔逊-哈林顿彗星。飞船与彗星将于2000年6月相遇。DS1将以约15公里/秒的速度距彗核约500公里处飞过,对彗发、彗核进行观测。它首次采用了离子发动机。飞船于2010年5月将样品送回地球。

“星尘”在1999年2月发射,飞向怀尔德-2彗星,并将首次带回珍贵的彗星样品。

“罗塞塔”将于2003年发射,对Wirtanen彗星及其环境进行长达近两年的仔细研究。9年之后,飞船与彗星相遇,总重20公斤的仪器将降落在彗星表面。这些仪器将采掘彗星表面和近表面样品进行研究,并用声波法探测彗星内部结构,研究周围等离子体与太阳风相互作用等。

“深空4号”飞船将于2003年4月发射,于2005年12月进入环绕Tempel 1彗星的轨道,并于2006年4月将着陆器送上彗星表面作实验。最后,将彗星表面下不同深度的物质分装在3个不受外界影响的密封金属罐内,由着陆器的上半部将样品送回飞船。飞船于2010年5月将样品送回地球。

空间科学研究

1946年,美国用缴获的德国V-2火箭将一支果蝇送入太空,成为第一个生物火箭。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史泼尼克一号。空间站是人类在太空进行各项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场所。1971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座空间站“礼炮”1号,由“联盟”号飞船负责运送宇航员和物资。1986年8月,最后一座“礼炮”7号停止载人飞行。1973年5月14日,美国发射了空间站“天空实验室”,由“阿波罗”号飞船运送宇航员和物资。1974年天空实验室封闭停用,并于1979年坠毁。

1986年2月20日,前苏联发射了“和平”号空间站。它全长超过13米,重21吨,设计寿命10年,由工作舱、过渡舱、非密封舱三个部分组成,有6个对接口,可与各类飞船、航天飞机对接,并与之组成一个庞大的轨道联合体。自“和平”号上天以来,宇航员们在它上面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还创造了太空长时间飞行的新纪录。“和平”号超期服役多年后于2001年3月19日坠入太平洋。1983年,欧洲空间局发射了“空间实验室”,它是一座随航天飞机一同飞行的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是建造中的新一代空间站。它由美国和俄罗斯牵头,联合欧洲空间局11个成员国和日本、加拿大、巴西等16国共同建造运行。空间站从1994年开始分多个步骤建设安装,至2006年全部建成。建成后空间站将长110米,宽88米,质量超过400吨,将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庞大、设施最先进的人造天体。可供6至7名宇航员同时在轨工作。

1981年全世界第一颗红外天文卫星发射升空。而对于天文学上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是1990年4月25日由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送入太空的哈勃空间望远镜(HST)。它的目的是探测宇宙深空,了解宇宙起源和各种天体的性质和演化。HST耗资21亿美元,对天文学特别是天体物理学的推动是巨大的。在空间放置望远镜可以摆脱大气的干扰,没有大气消光的问题,同时因为没有大气,设计的望远镜可以达到衍射极限。它的镜面不受重力的影响,不会变形,望远镜有极高的分辨率。它是人类的千里眼,探索宇宙奥秘的利器。此后美国和欧空局又相继发射了“钱德拉”空间X射线望远镜和XMM空间天文台等。

美国的航天飞机是当前世界上唯一一种用于在地面和近地轨道之间运输人员物资,并可重复利用的航天器。它也可以在太空中进行各种科学实验活动。

中国航空

中国1964年7月19日,成功发射了一枚生物火箭。1966年10月27日,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1975年11月26日,发射了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1980年远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2年以后,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1984年4月8日,我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1986年2月1日,我国发射了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了一颗试验气象卫星“风云1号”。1999年11月2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艘“神舟号”试验飞船。2003年10月15日9:00,中国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飞船在太空中飞行了21小时,绕地球运行14周后,于16日清晨6:23安全返回地面。宇航员杨利伟成为第一个乘坐中国人自己的飞船进入太空的中国人。展望未来,在2010年以前,中国的宇宙飞船将访问月球。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中国将建立自己的空间站天宫一号发射升空。之后,中国将进一步开展月球探测、建设月球基地、探测火星、登陆火星等一系列航天活动。

太空环境

自宇宙大爆炸以后,随着宇宙的膨胀,温度不断降低,当前,太空已成为高寒的环境,平均温度为零下270.3℃。

在太空中,各种天体也向外辐射电磁波,许多天体还向外辐射高能粒子,形成宇宙射线。如太阳有太阳电磁辐射,太阳宇宙线辐射和太阳风,太阳宇宙线辐射是太阳在发生耀斑爆发时向外发射的高能粒子,而太阳风则是由日冕吹出的高能等离子体流。

许多天体都有磁场,磁场俘获上述高能带电粒子,形成辐射很强的辐射带,如在地球的上空,就有内外两个辐射带。由此可见,太空还是一个强辐射环境。

太空还是一个高真空,微重力环境。重力仅为百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g (g-重力加速度) ,而人在地面上感受到的重力是1g。

太空垃圾危害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进军宇宙以来,人类已经发射了4千多次航天运载火箭。据不完全统计,太空中现有直径大于10厘米的碎片9千多个,大于1.2厘米的有数十万个,而漆片和固体推进剂尘粒等微小颗粒可能数以百万计。

不要小看这些太空垃圾,由于飞行速度极快(6-7公里/秒),它们都蕴藏着巨大的杀伤力,一块10克重的太空垃圾撞上卫星,相当于两辆小汽车以100公里的时速迎面相撞——卫星会在瞬间被打穿或击毁!试想,如果撞上的是载人宇宙飞船……而且人类对太空垃圾的飞行轨道无法控制,只能粗略地预测。这些垃圾就像高速公路上那些无人驾驶,随意乱开的汽车一样,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刹车,什么时候变线。它们是宇宙交通事故最大的潜在“肇事者”,对于宇航员和飞行器来说都是巨大的威胁。

当前地球周围的宇宙空间还算开阔,太空垃圾在太空中发生碰撞的概率很小,但一旦撞上,就是毁灭性的。更令航天专家头疼的是“雪崩效应”——每一次撞击并不能让碎片互相湮灭,而是产生更多碎片,而每一个新的碎片又是一个新的碰撞危险源。如果有一天,等地球周围被这些太空垃圾挤满的时候,人类探索宇宙的道路该何去何从呢?

太空垃圾是人类在进行航天活动时遗弃在太空的各种物体和碎片,它们如人造卫星一般按一定的轨道环绕地球飞行,形成一条危险的垃圾带。太空垃圾可分为三类:一是用现代雷达能够监视和跟踪的比较大的物体,主要有种种卫星、卫星保护罩及各种部件等,这类垃圾当前已达8000多个;二是体积小的物体,如发动机等在空间爆炸时产生的,其数量估计至少有几百万;三是核动力卫星及其产生的放射性碎片,到2000年,这类卫星送到地球轨道上的碎片达3吨。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揭开了人类空间时代的序幕,同时也为太空送去了第一批垃圾。当时,宇航员完成飞行任务,把卫星的装载舱、备用舱、仪器设备及其他遗弃物都留在了卫星轨道上。此后,随着人类太空史上的一次次壮举,太空垃圾与日俱增。人类先后已将4000余颗卫星送入太空,当前仍在正常运转的仅有400余颗,其余的或坠毁于地球表面,或遗留在太空,成为太空垃圾。据统计,当前约有3000吨太空垃圾在绕地球飞奔,而其数量正以每年2%—5%的速度增加。科学家们预测:太空垃圾以此速度增加,将会导致灾难性的连锁碰撞事件发生,如此下去,到2300年,任何东西都无法进入太空轨道了。

太空垃圾给航天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隐患,它们成为人造卫星和轨道空间站的潜在杀手,使宇航员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要知道,太空垃圾是以宇宙速度运行的。一颗迎面而来的直径为0.5毫米的金属微粒,足以戳穿密封的飞行服;人们肉眼无法辨别的尘埃(如油漆细屑、涂料粉末)也能使宇航员殒命;一块仅有阿司匹林药片大的残骸可将人造卫星撞成“残废”,可将造价上亿美元的航天器送上绝路。在人类太空史上,太空垃圾造成的事故和灾难屡见不鲜。1983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与一块直径0.2毫米的涂料剥离物相撞,导致舷窗被损,只好停止飞行。1986年,“阿丽亚娜”号火箭进入轨道之后不久便爆炸,成为564块10 厘米大小的残骸和2300块小碎片,这枚火箭的残骸使两颗日本通信卫星“命赴黄泉”!1991年9月15日,美国发射的“发现者”号航天飞机差一点与前苏联的火箭残骸相撞,当时“发现者”号与这个“不速之客”仅仅相距2.74千米,幸亏地球上的指挥系统及时发来警告信号,它才免于丧生。据计算,当前太空轨道上每个飞行物发生灾难性碰撞事件的几率为3.7%,发生非灾难性撞击事件的可能性为20%。以此计算,今后将每5—10年可能发生一次太空垃圾与航天器相撞事件,到2020年将达到2年一次。

相关信息

研究发现太空让人类活的更长久

在80年代末90时代初期的联盟号飞船宇航员中,只有4个人真正意义上在太空中生活长达一年之久(技术上讲Vladimir Titov 和 Musa Manarov这俩人只待够了364.9天,但是我们不会计较这0.1天)。而其中的Sergei Krikalev是在太空中生活最长时间的记录保持者,他通过6次航天飞行在太空中生活了长达2.2年。对于航天旅行来说,这绝对算的上非常长的时间了,因为都可以很轻易的观察出你的肌肉是怎么萎缩,你的骨头是是怎么变脆恶化的。当然在太空无重力环境待够这么长的时间,宇航员还会承受很多其他方面的负面影响。

由诺丁汉大学Sergei Krikalev博士牵头的一项新的研究对上述的现象没有表示任何的反驳,他们的研究发现,在送往国际空间站的虫子体内,一种特定的基因表达级别要比在地球要低很多,于是在太空中,该蠕虫肌肉里会积累大量的毒蛋白。而当Szewczyk博士改变了c型蠕虫的该基因表达量后,这种实验蠕虫会生存的更久。(由于c型蠕虫的肌肉萎缩变现与人类惊人相似,于是经常被用语太空环境研究。)

当然,我们不能就光拿虫子说事,比较太空中的人体反应与试验蠕虫的反应还是有很大不同。在一个博士的实验团队还没有完全搞清楚造成蠕虫存活长久的其他因素是什么。但是Szewczyk 博士表示他还是相信人体内还是有相同的机制反应,让太空中生活的人体能生存的更久。他说:“我们一共定位了7个基因片段,这些基因能在太空环境下将生物的有效生命时期缩短……当然我们还不是很确定其中的具体机制,但能肯定的是这7条基因涉及到蠕虫如何感知外界环境变换并且改变自身新陈代谢以适应这种环境的。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定位基因中的一条可以转录翻译生成胰岛素,因为它涉及到体内激素代谢的控制以免患上糖尿病。而在蠕虫,苍蝇,以及老鼠体内,胰岛素还会和生命长短的调节有关系。”

谈到这个研究对于宇航员的身体状况以及未来太空旅行的意义时,Szewcyzk博士只能推测说:“我们都知道在太空中肌肉会萎缩,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这种萎缩是一种本能的适应性反应而非人们所理解的病态反应。肌肉的年龄在太空中也要比在地球长的多,这也许还是因为航天旅行减慢了肌肉的新陈代谢。”

很难说这种变化机制在人体中会实现多少,即使这种调节代谢的技术授权可以实施在宇航员身上,但是真正的航天旅行会引起人体很多部位的问题比如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甚至有可能是最基本的生物系统。

要进行太空旅行的话,宇宙中无处不在的有害辐射会让任何延缓衰老的措施都无济于事。但是如果人类要进行常年的航程来对外星进行探索时,那么我想对于到达目标星球的时间宇航与是绝对够了。

人类送上太空的怪异物长啥样?

自从1977年,航海家1号和航海家2号探测器被发射到太空中(它们目前仍旧停留在那里),那些具有听觉系统的潜在生命形式都可能已经听到了来自地球的声音。都是什么声音呢?这些声音包括来自不同文化和地区的音乐,既有来自自然界的,也有来自人类自身的(比如,一个母亲亲吻孩子的声音,风、雨和海浪的声音),都被刻录在一张12英寸镀金的铜质光盘上。这些声音是由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领导的委员会负责挑选的,此外还以模拟编码的形式收录了当时美国总统吉米·卡特的一份短信和115张图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还配备了易于播放光盘的唱机。

詹姆斯敦铅质标签

这是考古学家在研究弗吉尼亚州詹姆斯敦城(英国人在美洲的第一个永久殖民地)时在一个井底发现的。这个写着“Yames Towne”字样的标签很可能是贴在货船上的行李箱或运货箱上的。2007年3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这个铅质标签,以及两枚詹姆斯敦城的纪念币放到了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中。



【015、引力波天文学】


正处于旋近态的双白矮星RX J0806.3+1527,当前它们之间的距离只有八万千米左右,其后是它们发生合并的想象图;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已经提供间接证据支持RX J0806.3+1527可能是已知的最明亮的引力波源之一,更直接的证实需要借助像LISA这样的引力波空间探测器的观测,2016年2月11日,人类公开宣布首次探测到引力波信号。

引力波天文学(英语:Gravitational-wave astronomy)是观测天文学20世纪中叶以来逐渐兴起的一个新兴分支,其发展基础是广义相对论中引力的辐射理论在各类相对论性天体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传统天文学主要是使用电磁波来观测各种天体系统,而引力波天文学则是通过引力波来观测发出引力辐射的天体系统。由于万有引力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相比强度十分微弱,引力波的直接观测需要利用到当今最高端科技。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于1915年发表广义相对论,隔年他又在理论上预言引力波的存在。然而,在之后一世纪时间,引力波都未能在实验上直接被检测到。间接的观测最早是1974年普林斯顿大学的拉塞尔·赫尔斯和约瑟夫·泰勒发现的脉冲双星,PSR 1913+16,其轨道的演化遵守引力波理论的预测,两人因此荣获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随后,又观测到很多其它脉冲双星,它们的轨道的演化都符合引力波理论的预测。

2016年2月11日,LIGO科学团队与处女座干涉仪团队于华盛顿举行的一场记者会上宣布人类对于引力波的首个直接探测结果。所探测到的引力波来源于双黑洞并合。两个黑洞分别估计为29及36倍太阳质量,这次探测为物理学家史上首次由地面直接成功探测引力波。同年6月15日,LIGO团队宣布,第二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所探测到的引力波也来源于双黑洞并合。两个黑洞分别估计为14.2及7.8倍太阳质量,之后,又陆续确认探测到多次引力波事件。巴里·巴里什,莱纳·魏斯及基普·索恩因领导此项工作而荣获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概述

广义相对论预言下的引力波来自于宇宙间带有强引力场的天文学或宇宙学波源,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天体物理学研究表明,引力辐射在天体系统中出现的场合非常丰富。这些可期待的波源包括银河系内的双星系统(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等致密星体组成的双星)、河外星系内的超大质量黑洞的并合、脉冲星的自转、超新星的引力坍缩、大爆炸留下的背景辐射等等。

引力波的观测意义不仅在于对广义相对论的直接验证,更在于它能够提供一个观测宇宙的新途径,就像观测天文学从可见光天文学扩展到全波段天文学那样极大扩展人类的视野。传统的观测天文学完全依靠对电磁辐射的探测,而引力波天文学的出现则标志着观测手段已经开始超越电磁相互作用的范畴,引力波观测将揭示关于恒星、星系以及宇宙更多前所未知的信息。

天文学者可以兼用电磁辐射、中微子、引力波来做天文观察,就好像同时使用视觉、听觉、味觉来品尝食物一般,这门学术领域被称为多信使天文学。

特点

与基于电磁波观测的传统观测天文学不同,引力波天文学具有如下特点:

引力波是由波源整体的宏观相干运动所产生,而非如电磁波那样来自很多单个原子或电子的运动的叠加,因此引力辐射所揭示的信息与电磁辐射观测到的完全不同。例如对一个双星系统观测到的引力波的偏振揭示了其双星轨道的倾斜度,这类关于波源运动的宏观信息通常无法从电磁辐射观测中取得。

如果比较波长与波源尺寸的关系,宇宙间的引力波并不像电磁波那样波长比波源尺寸小很多,这使得引力波天文学通常不能像电磁波天文学那样对波源进行拍照成相,而是类似声波直接从波形分析波源的性质。

大多数引力波源很难或根本无法通过电磁辐射直接观测到(例如黑洞),这个事实反过来也成立,即大多数电磁波源无法被引力波探测器观测到。考虑到现在一般认为宇宙间不发射任何电磁波的暗物质所占比例要远大于发射电磁波的已知物质,暗物质与外界的唯一相互作用即是引力相互作用,引力波天文学对这些暗物质的观测具有重要意义。

引力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非常弱,在传播途径中基本不会像电磁波那样容易被吸收、散射或色散,这意味着它们可以揭示一些宇宙角落深处的信息,例如宇宙诞生时形成的引力辐射至今仍然在宇宙间几乎无衰减地传播,这为直接观测大爆炸提供了仅有的可能。

当代引力波天体物理学

引力辐射在很多已知的天体系统的动力学中都起到了很显著的影响。这里列举了几个引力辐射在某些天体系统中的著名应用,某些应用如脉冲双星PSR1913+16是引力波间接观测的典型实例,但更多的应用还只是理论上的解释。

激变变星

最早的天体系统中的引力辐射效应解释是由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的约翰·福柯纳(John Faulkner)首先提出的,他的模型是一个激变双星系统。这类系统一般都包含有新星,存在着白矮星从其伴星(在福柯纳的模型中是一颗红矮星)吸积物质的过程。与中子星的吸积过程中氢元素很快转变为重元素不同,白矮星吸积过程中的氢元素会不断积累最后导致链式核反应,从而形成系统对外可见的突发辐射,因此系统被命名为激变变星。

福柯纳计算了一个同时满足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圆轨道激变变星模型。从简单的牛顿动力学就可以推导出在吸积过程中,如果质量从较大质量恒星向较小质量恒星转移,系统的轨道会收缩,相反方向的转移则会造成轨道扩张。存在有白矮星吸积的变星系统中,随着质量向较小质量恒星的转移,两颗恒星的距离逐渐被拉近,其结果会进一步使吸积速率越来越快;直到两颗恒星质量通过吸积达到相等状态后,吸积过程成为了较小质量恒星向新的大质量恒星的质量转移,这将导致系统的轨道扩张和两颗恒星距离拉开。在这种情形下,吸积的速率本该逐渐降低,但实际观测到的是吸积速率保持基本恒定。福柯纳指出轨道运动辐射出的引力波会携带一部分角动量,从而使两颗恒星的距离保持接近的趋势,即轨道扩张和引力辐射两种效应整体上共同决定了吸积速率保持恒定。福柯纳运用四极矩公式与简单牛顿轨道动力学来计算激变变星的引力辐射效应,其结果和实验观测相当符合。

双星系统PSR1913+16轨道因引力辐射而逐年衰减

轨道系统的引力辐射效应中,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1975年普林斯顿大学的赫尔斯和泰勒发现的脉冲双星,PSR 1913+16(也被称作PSR B1913+16)。这一系统由两颗围绕着它们共同质心运转的中子星所构成,是首个被发现的脉冲双星。脉冲星是一个稳定的时钟,这使得人们能够运用非相对论的数据分析方法,从脉冲信号的抵达时间,推算出系统轨道的基本参量(如脉冲星轨道的半长轴的投影、偏心率、轨道周期等),而从广义相对论导致的抵达时间变化能够推算出与相对论效应有关的参量(如近星点的进动角速率、引力红移等),从这些参量可以进一步推算出双星系统的倾斜度、质量等(得到的两颗恒星质量都在1.4倍太阳质量左右)。

引力辐射导致的系统动能损失表现为双星轨道的衰减,进一步表现为轨道运动周期的逐渐降低,理论计算得到的每秒钟内的周期变化为{\displaystyle -2.40242\pm 0.00002\times 10^{-12}\,}-2.40242\pm 0.00002\times 10^{{-12}}\,秒。这一理论预言和实验观测结果符合得相当好,而实验观测误差则低于1%。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在引力辐射领域对爱因斯坦方程正确性的验证中,这个实验是精确度最高的。

CFS不稳定性和r模式不稳定性

1971年,应用四极矩公式,印度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计算自转星体的简正模式振动的本征频率的修正,他很惊讶地发现,在某些模式下,引力辐射的耦合可能会导致星体的不稳定性。之后,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的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和卡迪夫大学的伯纳德·舒尔茨的研究揭示,在牛顿力学中某特定模式下呈稳定状态的星体在广义相对论中会变得不稳定,这一改变有一个关键的表征:模式的图样的速率,也就是说,图样的波峰绕着星体的旋转轴做旋转运动的角速度。如果旋转中的星体是一个理想流体星体,并且波峰的旋转方向与星体的旋转方向相同,而波峰的角速度比星体慢,这模式会不稳定,这种不稳定性被称为CFS不稳定性。

之后,马里兰大学的黎伊·林德布洛姆(Lee Lindblom)和史蒂芬·戴特维勒(Steven Detweiler)指出,对于非理想流体星体的案例,因星体粘性作用产生的不稳定性和因引力辐射造成的CFS不稳定性,两者倾向于相互抵消,固此波长最常的模式会展示出最为强劲的不稳定性,这模式即为四极矩模式。然而,后来从使用完全相对论性模型来做研究得到的结果暗示,这稳定性论题应归属天文物理学的边缘研究。

1997年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尼尔斯·安德森(Nils Andersson)首先提出,自转星体在另一类牛顿力学下的模式同样地也会不稳定,这模式被称作“罗斯比模式 ”或“r模式”。这是 动量主导的模式,即引力辐射源自于质量流的四极矩,而非质量的四极矩。其后,安德森等人的诸多研究表明,这种引力辐射导致的不稳定性在高温高速旋转的星体中表现得非常强劲,而这类星体正是对应着处于r模式的高速自转的年轻的中子星,其引力辐射的效应要强于星体本身的粘性,其结果就是不稳定性严重限制了中子星的自转频率。在这些中子星形成初期它们的自转频率都很高,伴随着引力辐射损失大部分角动量,估计算在约一年的时间内其频率可降至最大值的7.6%,温度也可从设定的初始值{\displaystyle 10^{11}K\,}{\displaystyle 10^{11}K\,}降至{\displaystyle 10^{9}K\,}10^{9}K\,。加州理工学院的林德布洛姆、本杰明·欧文(Benjamin Owen)和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的莎朗·莫辛克(Sharon Morsink)预计,随着星体的逐渐冷却至超流体的临界温度,中子星具有的超流动性会完全抑制了r模式的不稳定性,这些较老的中子星有可能通过吸积的途径重新获得角动量从而使自转加快。这一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所有已知的年轻的中子星,相对于较老的毫秒脉冲星,自转速度较慢十倍左右,从而对中子星的早期演化有一个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低质量X射线双星

罗西探测器的观测证明某一类特定的X射线源:低质量X射线双星系统内存在具有相当窄频自旋的中子星,它们的特性是,吸积的速度很快(每年可传递10-11倍太阳质量),磁场比较微弱(小于1011高斯)。这些中子星被认为能够通过吸积获得持续增长的角动量,从最初的低频自旋逐渐变为高频的毫秒脉冲星。从这个假设直接推导出的论述是,对这种类型的中子星进行观测时会观测到它们的频率覆盖了一个很宽的频谱范围。但事实并非如此,它们的自旋频率都大于250赫兹但小于500赫兹,其中有很多都在240-360赫兹区域内。

对这一现象目前最合理的解释是由拉尔斯·比尔德斯滕提出的,即引力辐射消耗了吸积得到的角动量,从而限制了自旋速率。他提出如下机制:各向异性的吸积在中子星表壳形成了一个温度梯度,从而导致在核心形成了处于定域平衡态的质量梯度,更导致形成密度梯度,然后通过星体的自旋使得发射出引力辐射。增加的角动量被引力辐射消耗殆尽,因此使中子星的自旋速度保持稳定。在这种机制下,中子星放射出的引力波的光度将和测量到的X射线的通量成正比,因为X射线的通量本身也和被引力辐射消耗的角动量增量成正比。如果这种机制是正确的,天蝎座的X射线源X-1将同时辐射可观测的X射线和引力波,现今运作中的第一代干涉仪或许有可能探测到该引力波。

宇宙背景辐射

宇宙背景探测者(COBE)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在各向异性方面的最初观测开启了对早期宇宙研究的新窗口。而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的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和由欧洲空间局发射的普朗克探测器能够显著提高对这种小尺度的各向异性观测的灵敏度。这些小尺度的各向异性有可能来自大爆炸留下的微波背景辐射,也有可能来自宇宙早期的质量密度微扰形成的引力背景辐射,因此原则上能够为早期宇宙形成时留下的引力背景辐射的能量密度提供约束条件。

尽管这些探测器不能区分来自不同原因的各向异性,但目前为止这是对极低频的引力背景辐射探测的唯一手段。这些引力波所携带的信息将有助于理解早期星系形成以及利用各向异性测量宇宙学参数。而现有的引力波探测器原则上也能够测量引力波的背景辐射,但即使它们的灵敏度达到了能够测量的程度,它们的测量也仅限于较短波长的范围内,因为受干涉臂长的限制,引力波探测器无法对太长波长的引力波进行测量。

研究对象

引力波天文学这个名称现在已经脱离了单纯意义上的观测天文学范畴,粗略来讲引力波天文学涉及以广义相对论为基础的理论和实验天体物理学、激光物理、数字信号处理、控制论、概率统计等多方面的领域。伯纳德·舒尔茨曾列出成功观测引力波的五条关键要素:

良好的探测器技术。

良好的波形预测。

良好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技术。

多个独立探测器间的齐步测量。

引力波天文学和电磁波天文学的齐步测量。

从这五条要素可以将引力波天文学大致划归为三个方向:引力波源、引力波探测器、数据分析。

引力波源

研究对象为第2条和第5条,主要研究被认为可观测引力波源的物理性质,从理论上计算具体的引力波源产生的引力波的波形,以及这些特定的波源在星系中的数量和在某一时空范围内被观测到的几率。

天体物理学中研究的电磁波谱是从{\displaystyle 10^{7}\,}10^{7}\,赫兹开始,向上延伸20个数量级;而引力波谱通常最高为{\displaystyle 10^{4}\,}10^{4}\,赫兹,也向下延伸20个数量级左右,范围从最高频的超新星引力坍缩和毫秒脉冲星到最低频的宇宙早期量子涨落,涵盖种类繁多的天体系统。

微波背景辐射探测器

近年来关于引力辐射理论的研究着重于使用不同的近似来研究二体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双星系统是重要的引力波源,而且在相对论力学中二体问题并不像牛顿力学中的二体问题那么容易解析,必须彻底了解二体系统的演化,才能够从观测数据中萃取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在相对论力学中,二体问题只能得到近似解,这是因为在处理辐射场以及处理非线性的爱因斯坦方程方面碰到严峻瓶颈。最直接的办法是后牛顿力学近似方法、数值模拟或摄动理论。

后牛顿力学近似方法是一种典型并且常用的解析方法,这种近似试图模仿牛顿力学的形式来解决较弱引力场的相对论问题。具体做法是对微小的牛顿力学量加以展开,可供选择展开的项为速度 {\displaystyle \left(v\right)}{\displaystyle \left(v\right)} 或者牛顿引力势 {\displaystyle \left(M/R\right)}\left(M/R\right);其中,{\displaystyle M}M 是波源的质量,{\displaystyle R}{\displaystyle R} 是波源与探测器之间的距离。这实则是对相对论一种弱场低速的近似。这两个量是相联系的,因为对自引力系统,甚至相对论性引力系统而言,{\displaystyle v^{2}\sim M/R\,}v^{2}\sim M/R\,。

对于一般的双星系统,最常见的解法是用后牛顿力学近似方法做出的解析近似,这方法可以在低阶近似时给出牛顿力学描述,在高阶近似时给出广义相对论效应。后牛顿展开至最低2.5阶才会出现引力辐射效应,即展开至{\displaystyle \left(v/c\right)}\left(v/c\right)的2.5幂次方项(展开至2阶时系统动量-能量仍然守恒,无引力辐射),习惯记做2.5PN。为了要预测双星系统的物理行为,后牛顿方法必须至少展开到3PN。研究3PN展开获得重要结果主要有两个团队,一个是塞包特·达莫(Thibault Damour),皮欧特·杰拉诺斯基(Piotr Jaranowski)和葛哈德·萨法(Gerhard Schefer)团队,其采用广义相对论的ADM-哈密顿量形式,另一个是范妮莎·德·安德雷德(Vanessa de Andrade)、路克·布兰谢(Luc Blanchet)和纪尧姆·法耶(Guillaume Faye)团队,其直接在谐振坐标下计算运动方程。这两种算法的结果在物理上被证明等价,为寻找来自双星系统的引力波信号提供了可信的模板。当今,后牛顿展开近似的最高阶数为5.5PN,为大阪大学的佐佐木节(佐々木 节,罗马字Sasaki Misao)等人所得出。

原则而言,任意实际可能出来的相对论性系统都可以用电脑进行数值模拟,不论引力场有多么强劲,不论速度有多么快捷。数值模拟能够被用来研究双星演化的最终阶段,这包括了它们的并合,以及任何后牛顿近似方法不适用之处。然而,尽管这方法能够处理完全相对论性与非线性的广义相对论问题,它仍旧被视为只是一种近似方法,因为时空并没有被分解至无限精确度。数值模拟的准确度通常可以用收敛考验来作判别,更详细地说,使用不同的分辨率来做数值模拟,所获得的结果应该找不出任何意想不到的差别,否则可以判别这数值模拟不够准确。

当应用摄动理论来解析双星系统时,双星系统的质量比率是摄动参数,第0阶解答是较大质量星体的引力场,第1阶解答是另外一个星体所贡献的线性引力场修正,其可估算双星系统的轨道运动与所发射出的引力辐射。摄动理论可以延伸至更高阶,给出更精确的解答。特别是对于用来研究密致星体或小型黑洞掉入超大质量黑洞时所发射出的引力辐射与其它信号,摄动理论是很理想的工具。

引力波探测器

引力波探测器的研究对象为第1条和第4条,主要研究引力波探测器的设计和构造原理,噪声分析以及探测器对引力波的响应。引力波探测器一般分为共振质量探测器与电磁波束探测器两类。由于共振质量探测器的灵敏度欠佳,现在探测引力波主要是使用的是电磁波束探测器,其使用电磁波束来测量引力波所产生的效应,从而寻找引力波的蛛丝马迹。电磁波束探测器有很多种系统,主要的地面激光干涉仪有LIGO与VIRGO等等,LISA是正在筹划与兴建中的空间激光干涉仪,除了干涉仪以外,航天器测距与脉冲星计时也是很好的方法。在这些电磁波束探测器中,物理学者认为,干涉仪的灵敏度最高,它们最有可能探测到引力波。干涉仪有两个优点,第一是灵敏度可以大幅度改善,应该没有什么基本因素给出限制,第二是它可以操作的频带很宽广,不像韦伯棒只能探测共振频率附近的引力波。

现今一般的激光干涉仪的基本构造是一个干涉测量系统,在探测器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如何正确测量到干涉信号,以及如何测量到有用的引力波信号。引力波探测器是否能够达到探测各种引力波源的要求,探测器的灵敏度是决定因素。探测器的灵敏度应该相当于或优于可观测的引力辐射,地面引力探测器的灵敏度通常为 h ≈ 10-21 至 10-22,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各种随机噪声的影响总是存在,这些噪声是制约探测器灵敏度提升的主要原因。对于干涉仪而言,主要的燥声源有震动噪声、热燥声、散粒燥声、量子燥声、引力梯度燥声。每一种引力波探测器都有其特定的频域下的灵敏度曲线,灵敏度曲线是由特定频域下的主导噪声决定的,例如,地面引力探测器的频带大约为40 Hz 至 1kHz。在低频带,主要限制是震动燥声;在中间频带,限制改为热燥声;在高频带,必须克服散粒燥声。通常情况下,噪声的数量级远超过探测器的灵敏度要求,因此需要找到所有可能造成影响的噪声源,并尽可能将这些噪声降低至灵敏度的要求,否则真正的引力波信号就会淹没在噪声的海洋中无法识别。

如何降噪是引力波探测器设计制造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实际应用中探测器有各种降噪手段,包括被广泛采用的自动控制的方法,通过反馈信号将参数稳定在规定的目标范围内。例如对激光干涉空间天线(LISA)而言,主要的噪声源来自探测器本身的激光频率噪声,LISA因此有其相应的激光频率降噪技术,包括光学谐振腔相位调变的解调技术、时间延迟干涉测量术等。而引力波信号传播到探测器时,由于受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多普勒调制,频率、振幅、相位等参数会发生改变;加上坐标变换、探测器本身对引力波存在特定的响应模式(即天线样式,Antenna Pattern)等因素,探测器得到的引力波信号和其在TT规范下的形式会很不相同,这也是引力波探测器的研究内容之一。

数据分析

激光干涉仪示意图:假设引力波通过探测器,从量度两只光储存臂的长度可以计算出{\displaystyle h_{+}\,}h_{{+}}\,和{\displaystyle h_{\times }\,}h_{{\times }}\,,光探测器因此可量度到幅照度差值,从而给出与此差值成正比的{\displaystyle s(t)\,}s(t)\,。

研究对象为第3条和第4条,通过对观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寻找到可能的引力波信号。

引力波探测器的探测结果是一个同时遍布噪声和探测器对引力波信号响应的时间序列:

{\displaystyle s(t)=F_{+}(t)h_{+}(t)+F_{\times }(t)h_{\times }(t)+n(t)}s(t)=F_{{+}}(t)h_{{+}}(t)+F_{{\times }}(t)h_{{\times }}(t)+n(t);

其中,{\displaystyle s(t)\,}s(t)\,是测量到的带有噪声的引力波信号,{\displaystyle F_{+}\,}F_{{+}}\,和{\displaystyle F_{\times }\,}F_{{\times }}\,分别是探测器对引力波两种偏振态的响应模式(天线样式),{\displaystyle h_{+}\,}h_{{+}}\,和{\displaystyle h_{\times }\,}h_{{\times }}\,分别是引力波的两种偏振态的分量,{\displaystyle n(t)\,}n(t)\,是随机噪声。

数据分析的基本出发点是通过傅立叶变换(例如应用快速傅立叶算法)将这个时间序列转换到频域。但由于随机噪声的存在,分析这些数据时需要考虑到其不确定性,这需要用到概率论。对于概率存在两种诠释:频率概率和贝叶斯概率,引力波信号的数据分析一般也分为相应的方法,其中对应频率概率的最常见的分析方法叫做模式匹配算法。在通信工程中,模式匹配算法是辨识信号的常用算法,它的基本思路是将信号模板(已知信号)和观测结果(未知信号)进行互相关运算,然后从观测结果中找到信号模板是否存在。对于波形能够得到准确预知的引力波信号,这种算法理论上是可行的。

除此之外,某些场合还对数据结果有特殊要求,例如LISA在处理数据时需要对结果进行高精度的插值以消除计时误差的影响,这种算法叫做分数延迟滤波。



【016、宇宙奥秘知多少:一组数字让你脑洞大开】


2018年11月27日

宇宙之浩瀚是我们常人所无法想象的。同时,它也是一个由多轨道共存组成的宇宙空间。

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是一颗围绕太阳的寻常行星。而太阳本身也只不过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太阳系又是银河系中的一部分。

在理清这个简单关系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一组关于宇宙星际的重要而有趣的数字,共同探索宇宙星际间的关系与奥秘。

银河系

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其中心是超大质量的黑洞。在围绕其中心旋转的同时,银河系也在以每小时51.4万英里(1英里等于1.609公里)的速度在不断膨胀的宇宙中运行。

即使这样,其公转一圈的时间也需要2.3亿年,可见宇宙有多么浩瀚无边。太阳系在轨道上绕着银河系中心公转一周的时间也被称为银河年。

如果按银河年来计算的话,我们的地球迄今为止一共经历了18个银河年。

说到这,你一定对我们地球在这个宇宙中的位置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

地球与太空交接处——车辆在道路上奔驰——假如可以开车直接到星星上去的话,其实只需要1个小时。

从我们的地球放眼望去,可以看到天边无数颗星星。假如可以开车直接到太空上去的话,其实只需要1个小时,因为太空距离地球上空距离只有100公里。这条线也叫卡门线(the Karman Line )。

卡门线是公认的外太空与地球大气层的分界线,位于海拔100 公里处。它是负责国际的航空航天标准制定、记录保存的机构国际航空联合会所承认的大气层和太空的界线。

银河系中心是一个巨大的黑洞。

银河系的中心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它的体积是我们太阳的400万倍大。

它距离我们大约有2.8万光年之遥。打个比喻,银河系的黑洞可以装得下几百万个地球。

但是黑洞是看不见的。黑洞的引力如此之大,即使光线都无法穿透外泄。

海王星——风力星球

海王星表面风速极高。

海王星是太阳系中九大行星之一, 它也是太阳系中最狂风大作的一个星球。海王星上的风速可以达到每小时1600英里。它距离太阳大约有4个光速小时。

海王星的卫星海卫一(Triton)是太阳系中最冷的地方之一。它表面温度为-391华氏度(华氏温度中冰点温度为32,而摄氏温度的冰点温度是0)。

遗憾的是,你无法用肉眼在夜空中找到海王星,必须要用望远镜才能看见。

银河系有多大?

银河系直径巨大(大约621,000,000,000,000,000英里)。如果以光速来测量的话,大约要用10万光年才能横穿银河系。

相对而言,我们地球的赤道直径只有7926英里。

越行越远的月球——月亮渐行渐远。

月亮是我们熟知的地球卫星。它和我们关系非常密切。但实际上,月亮渐行渐远。

1969年,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首次登陆月球,其意义不仅仅是人类第一次登月,他们当时的任务还包括鉴定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是恒定的,还是在不断变化的。为此,他们在月亮表面装置了镜子。

科学家利用激光脉冲来测量地球与月亮之间的距离,他们发现,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每年增加3.8厘米。

太阳是一颗很普通恒星

太阳核心物质密度高,温度热,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而且,太阳核心物质密度高,温度热。太阳内部原子核的核聚变可产生巨大能量。

太阳只不过是宇宙中一颗很普通的恒星。但即使这样,它也比地球大100万倍。



【017、“棉花糖”世界!一颗奇怪系外行星被发现,它叫WASP-107B】


2021-05-20 天文在线

发现一个“棉花糖”世界:WASP-107B是一颗具有奇怪的小内核且超级疏松的行星

随着4300多颗已确认的系外行星(绕行在太阳系外恒星周围的行星世界)的发现,我们注定会遇到一些奇异的星球。

编号为WASP-107b的行星正是其中之一。这是一颗松软的行星:大尺寸、小质量、具有极低的密度。最新的研究显示它甚至更加奇怪:行星的内核远小于天文学家对气体巨星的通常估计,甚至让人无法理解它最初是如何形成的。

WASP-107b于2017年被发现,它的奇怪之处很快就显露出来。这是一颗炙热的木星一样的天体,一颗气体巨星,距离其恒星仅仅9百万公里。而我们太阳系内,距离太阳最近的水星,其和太阳距离却有6千万公里,可见WASP-107b是多么近。其绕行的恒星WASP-107,是一颗橙矮星,比太阳更小更冷,但即使如此也不应这样近,除非想烤干这颗行星。WASP-107b的温度估计在1000摄氏度(华氏温度1800度)左右。

“炙热木星”的艺术想象图 — 象木星一样大小,但却以远小于地球到太阳距离的尺度绕着其恒星旋转的一颗系外行星 (贡献者:华威大学/马克·格里克)

这颗巨大的“木星”其它方面都显得很普通,真正奇特的地方在于它的质量。当它绕着恒星旋转时,它的引力会吸引其恒星,因此可以得知它的质量。最新研究发现它只有地球质量的30多倍,听起来很大,但木星却是地球质量的300倍,也就是说WASP-107b和木星大小一样,却仅有其十分之一的质量。

这让它的密度接近棉花糖,非常蓬松。这也意味着它实际上不是一颗炙热的木星,而更像一颗炙热的海王星。

那么是什么让它成为一颗小于海王星两倍质量,却膨胀为木星大小,几乎比海王星宽三倍的天体呢?

有一条线索在于它可能的形成过程中:通常,在行星形成的物理模型中,要在这样近的距离形成一颗如此巨大的行星很难,更别说是这种低质量的行星了。因此它有可能是在距离恒星较远的地方形成的,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靠近其恒星。

这种靠近过程通常通过“积盘迁移”实现:行星从环绕在恒星周围的一个扁平的气体尘埃积盘中形成,当一颗大质量行星形成时,它的引力开始作用于积盘,同时积盘又反向作用于行星,减弱其旋转能量,于是行星开始向恒星靠近。这种向内的迁移只有当行星靠近积盘内侧边缘的时候才会停止,最终积盘消失,剩下一颗大行星以近距离围绕其恒星旋转。

这也许就是WASP-107b上发生的事情,最新的研究还发现了同样被WASP-107b的恒星所吸引的,位于更远的椭圆轨道上的另一颗大质量行星。

但是以上并没有解释WASP-107b为什么会这样“轻”。通常我们认为一颗巨大的气体行星会先形成一颗岩质核心,当它质量足够大时,就会开始吸引它周围的气体。当它达到类似海王星质量时,这个过程会开始加速,形成所谓的“极速吸积”过程:气体快速下落聚集,同时行星极速生长。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到行星周围不再有气体为止。WASP-107b在向恒星移动的这个过程中应该是恰好处于这个阶段,但它的“食物”供应被切断了,使它的质量更接近于海王星而非木星。

因此天文学家用了一系列的计算机模型来研究这颗行星是如何形成的,通过改变不同的参数来看如何才能最好的解释其特征,最终他们得到了一个古怪的结果:行星的核心应该要比地球质量小4.6倍,这对于一个接近海王星质量的行星来说实在太小了,意味着该行星的大气质量和内核质量之比大约在85%,这是非常高的比例,作为对比,海王星的该比值在5-15%之间。

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对于这是如何发生的,科学家们已经有了一些思路(比如当它形成时没有太多的尘埃,气体吸积速度非常快,即使它仅具有一个小的核心仍然可以飞快的生长)。但无论如何,这是一颗足够古怪的行星。

像棉花糖一样超级松软的行星WASP-107b艺术想象图。(贡献者:欧洲航天局/哈勃,美国航空航天局,M.科恩梅塞尔)

在这里要提醒一下,气体巨星的核心可能很奇特。以木星为例,其具有一个模糊的核心,就好像它的核心和周围的物质混合在一起(很可能由于它形成早期的一些巨大影响导致)。也许发生在WASP-107b行星内核上的一些事情使它变小了。

很明显这颗棉花糖状行星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通常更多的观测会有助于了解它,科学家们希望继续观测WASP-107b,特别是借助于即将上线的一些新望远镜(如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在我们的太阳系内并没有这类行星,因此对其每一个研究进展都有助于理解行星的形成过程。我们会从特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这颗行星对我们的意义正在于此。

BY: Phil Plait。FY: TelescopeX。



【018、“中国天眼”发现 212颗暗弱脉冲星,挑战通用银河系电子密度模型】


2021-05-20 DeepTech深科技

520,中国科学家用新发现的 212 颗脉冲星向祖国表白!

“这项工作是中国脉冲星研究的里程碑,不仅仅是发现这么大批量的脉冲星,而是因为我们在世界上率先进入微 Jy 高灵敏度脉冲星搜寻区。” 被自己的新闻刷屏了一天的中国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韩金林,谈起团队刚发表的成果,依然十分激动。

同事告诉他 “今天圈里被您刷屏了”,他却答道:“这个是祖国的希望,最高领导的嘱托!”

他表示:“脉冲星的发现和研究,是国际上大射电望远镜关键科学目标之一,是在科学前沿‘逐鹿中原’的必争之地。”

韩金林团队使用 FAST 望远镜开展了银道面脉冲星巡天,最新发现了 212 颗脉冲星,这些脉冲星中包含 42 颗毫秒脉冲星、16 颗脉冲双星、一批最暗弱的脉冲星、一批模式变化和消零脉冲星、可挑战当代银河系电子分布模型的大色散量脉冲星、以及射电暂现源等。

通过 FAST 的 19 束接收机三次切换形成 4x19 波束的天空快照,完整覆盖 0.1575 平方度的天空面积。

北京时间 5 月 20 日,相关论文以《FAST 银河系飞机脉冲星快照调查:项目设计和脉冲星发现》(The FAST Galactic Plane Pulsar Snapshot survey:I. Project design and pulsar discoveries)为题发表在《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上,并作为当期封面文章。

据了解,该期刊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和中国天文学会主办,是目前中国天文领域唯一的 SCI 期刊。

又迷人、又奇异的脉冲星

脉冲星(Pulsar)是宇宙中磁场最强、自转最快、密度最高、相对论效应较为显著的天体,其特质迷人且奇异,被认为是研究宇宙极端环境中物理规律的理想实验室。

脉冲星的主要特征是会发射周期性的脉冲,其周期一般在 1.4 毫秒 - 23 秒之间。针对 10 年以上的脉冲星测时观测表明,脉冲星周期具有长期稳定性,而一类短周期脉冲星的周期,能跟地球上最好的原子钟相媲美,又被称为 “毫秒脉冲星”。

1967 年 10 月,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发现了一些有规律的脉冲信号,它们的周期十分稳定,为 1.337 秒。起初该实验室还以为是外星人发来的信号,但之后被确认为一类新的天体。这就是脉冲星的发现和确认,并被认为是 20 世纪 60 年代天文的四大发现之一。

后来天文学家发现了双星,通过监测对引力波辐射做出了首次物理验证。由于意义重大,与脉冲星相关的研究获得了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从 1967 年至今的 54 年间,天文学家总共发现大约 3000 颗脉冲星,其中大约有 400 多颗是毫秒脉冲星。

来自中国的 FAST 是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简称,别称 “中国天眼”,是当前全球灵敏度最高的射电望远镜,其配备的 19 波束 L 波段接收机,使其成为目前世界最强的脉冲星搜寻利器。它肩负的关键科学目标之一正是发现并研究脉冲星,其中还涉及精确验证广义相对论、限制极端物理条件下的物态方程、高精度时空基准建立、引力波探测等重要问题。

本次韩金林团队提出使用 FAST 进行脉冲星快照巡天(the Galactic Plane Pulsar Snapshot survey,GPPS),对银道面区域轮流进行 5 分钟的暗弱信号积分,使银河系大面积脉冲星系统性搜寻得以进入 μJy 量级的灵敏区域。

相比此前最灵敏的美国 Arecibo 望远镜 PALFA 巡天,此次 FAST 发现了 212 颗新脉冲星来看,其灵敏度高出美国的大约一个数量级,即新一批被发现的最暗弱脉冲星流量仅为 5μJy 左右。

具体而言,新发现的脉冲星主要包含这几类:

第一类,是在业内被称为正常脉冲星的星星,此次占比也最大;

第二类,有 42 个是周期特别短并且转动高度稳定的毫秒脉冲星,占总数的 20%;

第三类,有 16 个脉冲星有非常亲密的伴侣,是密近双星;

第四类,还有一部分经常停止辐射的脉冲星,甚至仅仅偶然辐射脉冲的脉冲星;

第五类,还有几个超长周期的脉冲星,周期达到 5 秒以上。

韩金林说,特别有意思的是几个脉冲星居然显得特别远,好像是银河系之外的。

此次新发现的脉冲星,给当代通用银河系电子分布模型带来了挑战。具体而言,FAST 的探测结果表明,部分特殊脉冲星的色散量,远超当下最好的银河系电子分布模型(NE2001 和 YMW16)的估计。

如果利用模型来估算脉冲星的距离,就会发现脉冲星大概率均位于银河之外。可能的原因是银河系在相关方向存在旋臂(Spiral Arms),其中含有大量电子气体云团,因此在银河系模型中的云团数目、或者是云团中的电子密度可能被严重低估。对此,韩金林表示:“这些脉冲星可能对我们理解银河系的电子分布有重要的意义。”

其展示的是新发现脉冲星的色散量、和两种银河系电子密度模型估计的最大色散量值的比较,上面显示所有脉冲星的色散量,均超出银河系电子密度模型 NE2001 在此方向的最大值,而 6 颗脉冲星则超出银河系电子密度模型 YMW16 给出的最大值。

在 GPPS 巡天早期结果中,42 颗毫秒脉冲星也被发现,而且至少有 14 颗毫秒脉冲星位于紧密近双星系统中。这一成果可用于探测遥远星系的低频引力波、以及建立脉冲星时间和空间基准,此外其中一些脉冲星还可作为检验引力理论的 “绝佳利器”。

另外,大约 12 颗模式变换或消零脉冲星、1 颗旋转射电暂现源(RRAT)以及与超新星遗迹成协的脉冲星,也是本次 GPPS 巡天的探索成果。这些特殊的脉冲星对于研究脉冲星辐射物理机制,将起到重要意义。

随后,GPPS 巡天团队记录并分析了偏振数据,并公开了 8 颗脉冲星的偏振参数和法拉第旋率,并使用这些高清灵敏的数据对 64 颗已知脉冲星的物理参数做了改进。

为何能有这样大规模的集中发现?

谈及为何能有这样大规模的集中发现?韩金林告诉 DeepTech :“首先是有 FAST 这个高灵敏度的望远镜,得到运行团队支持,使得望远镜好用;其次我们团队采取 5 分钟凝视和快速切换的方式观测,增加了灵敏度和望远镜的使用效率。团队成员紧密合作,每个步骤都做到位,不然很难有这么大批量的发现;再就是,当这些发现和验证需要大量望远镜观测机时,感谢 FAST 科学委员会批准让我们用。”

谈及此次成果的意义,他表示:“这次大批量发布的脉冲星,种类非常齐全。对这些脉冲星进行长期监测,可能对天体辐射、引力理论检验等学科前沿有重要推进作用。长期以来,一直都是西方国家对科学前沿研究做非常大的主导性的贡献,这次我们中国天文学家终于做了比较好的贡献。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争取成为全世界脉冲星的研究中心。”

回顾过往,该团队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着自己的科研:2019 年 3 月,该团队刚刚完成初期观测模式试验,就忙着搭建数据处理平台。一群年轻人 “五一”、暑假甚至国庆节都一直忙碌着,经过初步处理,结果发现了一批脉冲星。当年年底 FAST 科学委员会将其选定为重大优先观测项目之一。

2020 年初,GPPS 巡天项目的观测正式开启,直到 2021 年 3 月,GPPS 累计观测约 126 平方度银道面区域,尽管只占不到 5% 的巡天项目总体规划,所取得的成果已经颇为丰硕,发现一大批脉冲星。

美国康奈尔大学 (Cornell)的吉姆·柯迪斯(Jim Cordes)教授表示:“毫无疑问,后续对这些毫秒脉冲星的测时观测可以用来探测来自遥远星系的低频引力波,还可用于建立脉冲星时间和空间基准,其中一些脉冲星将会成为检验引力理论的绝佳利器,因此这些发现是对该领域的一个显著贡献。”

澳大利亚 CSIRO 天文和空间科学研究员、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 R. N. (Dick) Manchester 教授(R.N.(Dick)曼彻斯特)是本次论文的特约审稿人之一,他在《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专栏发表评论称:“作为一个巡天项目早期阶段,这数目令人印象非常深刻。论文揭示了 FAST 在脉冲星天文学特别是脉冲星搜寻方面的大好前景。”



【019、2万亿,科学家确定宇宙中星系数量,却发现另一绝望真相】


2021-05-22 大杂汇

想要知道宇宙中究竟有多少恒星,首先要知道宇宙究竟有多大。在探索宇宙的懵懂时期,人们以为银河系就是整个宇宙,星河中那些模糊的光点只是在空间中四处飘荡的云团尘埃。

那个时候,人们还不明白什么是天文学,因此就造就出各式各样的神话传说来表述大家头上的天上、表述月亮、太阳光、大行星……

如今我们知道,星空,也就是宇宙,有着成千上万和大家太阳系行星一样或是更为怪异的星体——-超级黑洞、中子星、红巨星……这种星体基本上沒有独立存有的,只是分别遭受一片引力场的拘束,集中化在一起,那便是星系。

在大概100年前,人们还觉得银河系便是宇宙。虽然有一些人早已意识到宇宙包括的不仅有银河系,但她们“胆大的念头”或是被吞没在了流行的叫法中。直至英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根据造父变星发觉仙女座大星系的间距远远地超出银河系直徑,不太可能坐落于银河系中,才解决了此次争夺。

到此大家坚信,银河系仅仅是宇宙中的一座“海岛”。在宇宙这片大海深处中,也有大量和大家一样的星系。

这种星系大的直徑足够装下数千个银河系,內部包括大概100万亿颗行星;而小的星系仅有可怜的1000颗行星,亮度仅有太阳光的900倍,不够银河系的1/2000万。

依据他们的样子,哈勃将他们归类为涡旋星系、棒旋星系(例如银河系)、椭圆形星系、镜片星系和不规律星系,这就是哈勃分析法,也是现阶段通用性的星系分析法。现阶段的科学研究表明,这一分类方法也的确能够反映星系的演变过程。

那麼,宇宙中究竟有多少星系呢?

事实上,仅有在近期这么多年,大家才可以大概分辨一下宇宙中究竟有多少星系。我们知道,可观测宇宙的直徑大概是940亿光年。生物学家推断,在这个范畴内,大概有20000亿次星系。

这一数据信息,归功于哈勃太空望远镜、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和欧洲地区南方地区天文台认证坐落于澳大利亚的甚大望眼镜列阵等观测机器设备的强劲观测工作能力。恰好是这种强劲的观测机器设备,使我们推测宇宙星系数量变成了很有可能。

你很有可能认为20000亿这一数据是天文学家编的——没有错,大家的确没有办法准确地了解宇宙中有多少星系,也还没找到更强的方式 ,可是现阶段的这一方式 ,最少或是有一些大道理的。

最先,天文学家能够在夜空寻找一块十分小的地区(这一小仅仅相对性于宇宙),随后依靠这种强劲的望眼镜开展观测,寻找这片地区内一共有是多少星系。这并并不是一项简易的每日任务,天文学家要运用各种各样光波长的探测设备来观测,防止星际帝国浮尘遮盖住后边的星系,而且也要想办法捕获全部自身就十分微暗的星系。

哈勃太空望远镜在1995年公布的哈勃深空场、2003年公布的哈勃超深场、2012公布的哈勃极端化深场、2019年公布的哈勃财产场,都协助大家了解了宇宙有多无际、一小块人眼看上去仅有一根手指头那么大的宇宙室内空间能够容下是多少星系。而这种照片的演变史,也是人们对宇宙了解的发展历程。

哈勃极端化深场拍攝了全天1/3200万的地区,在其中呈现了大概5500个星系。依据这一数据信息,天文学家推断,宇宙中大约有1000-两千亿个星系。

但是,就在四年后,来源于诺丁汉大学的一个科学研究工作组再次剖析了哈勃极端化深场,又参照了别的天文台认证的观测数据信息,下结论:(可观测到的)宇宙中90%的星系都还没被科学研究出去,这代表着宇宙中的星系数量很有可能比2012年时大10倍上下,也就是前边大家提及的大概20000亿次。

在得到这一结果的情况下,美国诺丁汉大学的星体科学家Christopher Conselice也表明:“这很难以置信。”

此外,也有一些星系大家很有可能始终也看不到。因为一些历史悠久的星系产生于爆发后很短的時间内,它们坐落于宇宙边沿。因为宇宙膨胀的功效,他们随室内空间避开大家的速率乃至超出了光的速度,因而大家始终也看不见这种星系。

但是,因为星系的退变速率和和他们与地球上的间距成线性相关,因此在这种星系中,或是有一小部分有可能被大家观测到的。只不过是他们的间距早已超出了目前天文学机器设备的观测范畴,仅有下一代网眼镜才可以见到,那便是勒布朗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

天文学家品牌形象地形容说:“这就好像我们在和宇宙玩一场猫抓老鼠的手机游戏,大家拼了命地产品研发更为优秀的机器设备,而宇宙中的星系则蜂拥而至地要想解决大家的观测。”因而,人们开发机器设备的速率有多快,也决定了大家能见到多远的宇宙。

对于这些退变速率早已超过光速的星系,依照目前的基础理论早已没法被大家见到。对于人们将来是不是可以摆脱这层界限,见到他们的身上掩藏着的宇宙最开始的密秘,那就得看人们的高新科技可以发展趋势到哪些水平了。



【020、3亿光年外出现2亿光年巨大空洞,如有智慧生命或被禁锢至灭绝!】


徐德文科学频道

在我们银河系的周围,有大小麦哲伦、仙女座、三角座等约50个大小不同的星系,覆盖着一个直径约1000万光年的宇宙区域,组成了本星系群,浩浩荡荡,星光璀璨。在更外围的地方,则是室女座星系团,直径大约5380万光年,包含着约2000个星系。

但宇宙并不总是这么热闹,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在我们银河系周围很远很远的距离内,都没有一个星系存在,那我们将会是怎样孤独的存在?最近,科学家们就在我们银河系的“近邻”,发现了宇宙中最孤独、最寂寞的奇怪天体,离它最近的星系,都在1亿光年以外!

这个是一个编号为MCG+01-02-015的天体,是个和我们银河系一样的棒旋星系,可以说,它处于一个巨大的宇宙空洞之中,相当于在一个巨大的礼堂中间,飘荡着一颗孤零零的尘埃。

为什么会这样呢?没有人可以解释,在宇宙的大尺度结构中,确实有很多巨大的空洞,直径甚至可达数亿光年。然而,我们观察到的这些巨大空洞并不是空无一物,只是星系的密度比其它地方低而已,甚至看似热闹的我们银河系及周围星系,本身就处于一个稀疏的宇宙区域中。

然而像MCG+01-02-015这样,周围1亿光年没有其它星系的空洞确实非常罕见,不,应该说迄今还仅此一见。它离我们银河系很近,只有2.93亿光年,在大尺度结构上基本不值一提,一些人认为这个空洞中应该还存在其它星系,只是它们太小,亮度又太低,我们还没有观察到而已。然而距离如此近却没有观察到,这种可能性也不是太高。

有人可能会问,那又怎么样呢?宇宙中这个巨大的空洞,孤独的星系,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大有关系。假如这个星系是我们的银河系,周围1亿光年内没有任何其它星系,那么我们现在的天文学知识,对宇宙的了解将极为匮乏。

我们可能会认为宇宙中只有恒星,其大小不过就十万光年而已——超出银河系就是黑暗无垠,再也看不到其它光明;

一直要到上世纪60年代,我们的观测技术才能发现1亿光年外的星系,我们才会知道,原来宇宙还可以这么精彩,星光还可以这么灿烂;

我们到现在可能都还不知道宇宙大爆炸,因为我们通过测量周围星系的距离,发现所有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进而发现宇宙正在膨胀之中,测算出在137亿年前,宇宙中所有物质都处于一个无限小的奇点中。如果我们无法观察到周围的星系,现在的宇宙天文学根本就没有任何可能建立起来。

所以假如这个星系中有智慧生命,他们的命运该有多惨,他们被完全禁锢在一个封闭的宇宙空间,一直到灭绝可能都无法像我们一样认识宇宙。孤立永远是愚昧的代名,看不到更远的星辰,就总以为簸箕大的地方,是自己的全部天空;总以为自己的米粒珠光外,就全然是无垠的黑暗。殊不知外面的世界更大,星光更璀璨!

发布于 2019-05-29



【021、39个古老大质量暗黑星系颠覆现有宇宙模型】


2019-08-09 科技日报

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7日报道,科学家们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撰文称,他们发现了39个来自早期宇宙的大质量星系。这些“原始巨兽”无法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到,并且颠覆了现有宇宙模型,目前还没有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存在一群如此黑暗的、恒星正在形成的大质量星系。

于1990年发射升空的哈勃望远镜为天文学家提供了一双无与伦比的观看宇宙的“眼睛”,但它无法看到所有物体。来自日本东京大学天文研究所的王涛(音译)等人认为,有些星系是哈勃看不见的,因为它们发出的光被拉伸得太厉害,而且它们被尘埃覆盖,使它们看起来很暗,所以他们求助于位于智利的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阵列(ALMA)。

科学家在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拍摄的红外图像中发现了63个极红的天体,随后,该团队借助ALMA对这些天体进行观测,发现其中39个是恒星正在形成的大质量星系,它们产生恒星的效率是银河系的100倍,每年孕育出约200颗恒星。

王涛表示,这些星系在大爆炸(发生于约138亿年前)后的20亿年里就存在,“我们以前看不到这些星系,这一发现与目前的宇宙演化模型相违背。”

王涛补充说:“在这些暗黑星系中,恒星形成活动不那么强烈,但它们的数量比极活跃的正在形成恒星的‘星爆’星系(每年产生约1000颗太阳大小的恒星)丰富100倍。”

目前的宇宙模型无法解释它们为何如此丰富。研究小组估计,每一平方度天空中大概就有530个这种暗黑星系,远远超出了早期宇宙演化模型的理论和模拟预测。研究宇宙历史中如此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理解星系形成非常重要。

王涛说,要理解这些星系还需进行更多研究,“这些大质量星系在光学波长中看不见,所以做光谱分析(研究星系中恒星数量和化学成分的方法)非常困难。ALMA不擅长这个,我期待即将到来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等,能向我们揭示这些原始‘巨兽’真正由什么构成。”



【022、A1689-zD1】


A1689-zD1是已知距离最遥远和最古老的星系之一,它在2008年2月被发现。星系距离约130亿光年。因为其128亿光年的遥远距离,和高达~7.6的红移量,使此星系抵达地球的微弱光线主要是红外线。因此,它是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近红外线照相机和多目标分光仪以及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的红外线阵列相机利用引力透镜现象发现的:横亘在地球和A1689-zD1之间,距离我们22亿光年的星系团阿贝尔1689,如同放大镜般的将正后方更遥远处的星系放大并扭曲。在大爆炸之后约7亿年,其光线增强,才能在地球处被看见。

此次发现还有赖于一个自然放大镜——Abell 1689星系团,它位于我们和这个遥远星系之间,其重力非常强大,像一个巨型变焦透镜一样可以使通过其附近的光弯曲,放大我们的观测物体。罗萨提说:“这个星系位于Abell 1689星系团附近,后者使得前者成为哈勃和Spitzer望远镜的囊中之物。现行理论认为宇宙是137亿年前诞生的,这个被称为宇宙大爆炸的事件是一切的起点,包括时间和空间。宇宙大爆炸后的1亿年内是宇宙形成阶段重要的婴儿期。然而,科学界对这个时期知之甚少,由此将其称作黑暗时代。天文学家一直在搜寻那些在黑暗时代形成的天体。而该星系的发现无疑将为探索宇宙形成初期的情形提供新的证据。该星系内部仍然在以每年1至5个太阳质量的速度形成星体,而它的总质量仅为银河系的万分之一。”



【023、BX442】


BX442(Q2343-BX442[1])是一个Sc型的宏观螺旋星系,并有一个伴随的矮星系。它是已知宇宙中距离最遥远的宏观螺旋星系,红移z=2.1765 ± 0.0001[1]。 虽然,通常所说的宇宙中已知最古老的宏观螺旋星系,但更准确的说法是在回顾的时间上,这种类型的星系早已存在于宇宙(现在的宇宙年龄和光离开星系的时间是不同的),在和谐宇宙模型是107亿年。这次估计BX442所显示的结构大概是大爆炸之后30亿年展现的。

BX442展现的螺旋型态类似于许多现代的星系,使得它不同于年轻的宇宙。

根据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共同研究者爱丽丝 E 夏普的说法:绝大多数的古老星系看起来像火车的残骸。我们最初的想法是:为什么这一个如此不同,是如此的美丽?

这个型态不寻常的星系BX442,是以多伦多大学David R.为首的一群天文学家,从哈伯太空望远镜取得的影像发现的。

尽管哈伯的影像建议这是个螺旋星系,但它并没有决定性的证明它和现代的螺旋星系一样的旋转。因此,这个小组使用夏威夷的凯克天文台称为OSIRIS(OH-Suppressing Infrared Imaging Spectrograph)的积分场光谱仪来确认他们的发现。结合激光导引星与调适光学系统修正地球大气引起的湍流,天文学家能够观察来自星系不同部分的光线样本。来自不同样本的微量多普勒位移显示BX442的确是如同银河系一样快速旋转的螺旋星系,并且更厚实和迅速的形成恒星。

BX442不仅透漏是真正的螺旋星系,还是所谓的宏观螺旋星系分类的一种子分类。多数的螺旋星系有些微妙的特征和不是可以很明显界定的螺旋臂。宏观螺旋星系则很清楚有明显展出来的标准格式和不同的螺旋臂环绕着星系的中心。所有的螺旋星系中,大约只有10%可以归类为宏观螺旋星系。

依据首席作者David R. Law的叙述: 这个星系的存在令人震惊!目前的观点认为在宇宙历史的早期根本不存在着这种宏观螺旋星系。

存在于BX442附近的矮星系提供了这个早熟的螺旋结构可能出现了什么的线索,是不同于大多数早期的星系,而不是混沌的恒星团块集合体。最近针对银河系的一个卫星星系,人马座矮椭圆星系(SagDEG),显示当SagDEG在过去数亿年重复的通过银河系的平面,可以说明一些银河系螺旋臂的生成。同样的,在许多宏观螺旋星系(例如旋涡星系)的附近也都有卫星星系。电脑模拟表明BX442的矮伴侣可以有同的效应。然而,恒星在年轻的BX442内部的混沌运动,如果就是这样的情况,以宇宙学的术语而言目前的螺旋结构不会长期的存在,可能在一亿年左右就会消失。



【024、ESO 146-5】


ESO 146-5(ESO 146-IG 005)是在阿贝尔3827星系团中心一群交互作用中的巨型椭圆星系。这个集团由于其强大的重力透镜效应而受到注意。

物理性质

这个交互作用中的星系群是在离14亿光年的阿贝尔3827星系团的中心被发现的,一个巨大的星晕环绕着这个交互作用中的核心。这个集团被认为有着巨大的质量聚集,因此拥有巨大的引力。这个集团不寻常的形状,被认为是多次较小的星系多次碰撞,结果形成了每个核,然后这些核合并成为一个巨大的椭圆星系。

质量

双子南望远镜的观测显示ESO 146-5对两个星系有重力透镜效应,一个星系距离27亿光年,另一个距离51亿光年。使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测得这组星系群的质量大约是30兆太阳质量,使它成为宇宙中已知质量最大的星系群。

《宇宙中有没有可能存在一些地方,其物理规律和性质与我们这里不同?》(烟芷云2019-09-12)报道:

首先,我们所在的银河系确实有点儿奇特地偏大:广义漩涡星系(包含了棒旋星系——银河系已经被近年来的观测认定为棒旋星系了)的质量大小,横跨了四个数量级(最大的比最小的大了一万倍);在这些星系里,银河能被归入非常大(几乎是最大)的那一批了。但,这绝不意味着更大的星系不该存在:比银河系大十倍甚至更多的星系,宇宙里头多的是。哪怕局限于宇宙里我们已经看到过的那部分,星系的数量就已经上千亿了;找两个“大力出奇迹”的,还不是轻松写意?

说近的,天文爱好者的最爱之一——M31(仙女座大星系),就有个恒星,比银河系中恒星的数量大了接近一个量级(当然,算上暗物质之后的总质量倒是跟银河系差不多)。

说远的,星系团 Abell 3827 的核心星系 ESO 146-5 的总质量差不多够银河系总质量的三十倍了(它在八十年代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人类发现的最大质量星系”的纪录)。

哪怕局限在漩涡星系里头,另一个天文图片界的现象级高颜值明星——NGC 6872(也叫“秃鹰星系”),就比银河系和 M31 加起来都大(事实上,至少是银河系的五倍):宇宙里比银河系大“八倍”以上的星系多了去了,但为啥人们从来不提什么“不能用物理理论解释”?我倒是经常听到“哪怕漩涡星系的质量大大小小横跨好几个数量级,但它们统统都呆在 Tully-Fisher 关系(盘状星系光度和旋转速度的幂律关系)预言的曲线附近”之类的说法。

顺带一说,有一个经常被科普工作者忽略的事实:基于宇宙的膨胀历史,在超过某个距离之后,若一个星系离我们越远,则它看上去是越大的。当然,这个 UDF 423 的距离并没有远到能发生这种看上去挺奇怪现象的地步(它的红移大概只有 0.29,但在 UCLA 天文系的人所做的一个海报里头被写成了 z ~ 1,估计后者是笔误)。横轴是红移(红移越大,则离我们的距离越大,虽然红移和距离的关系在远处并不是简单的正比),纵轴是所谓的“角直径距离”(数值越大,则相同大小的天体看上去越小)。



【025、Gliese 876 d】


格利泽876d (Gliese 876 d)是围绕着红矮星格利泽876公转的太阳系外行星。在2005年被发现时,它是除围绕PSRB1257+12脉冲星公转的行星之外,已知质量最小的太阳系外行星。格利泽876d在其行星系统中位置最靠内侧,它和母恒星格利泽876之间的距离只有地球到太阳之间距离的五十分之一。因此格利泽876d只用不到两天的时间就完成一次公转。

发现

像当时大多数已知的太阳系外行星一样,格利泽876d是根据分析其引力导致的母星径向速度变化而被发现的。径向速度可以用观察恒星光谱线的多普勒效应来测量。在它被发现时,天文学家已经发现格利泽876的另外两颗行星,分别是格利泽876b 和格利泽876c,它们的轨道共振是2:1。在考虑了这两个行星之后,径向速度仍然显示存在另一个周期大约为两天的行星。2005年6月13日,尤金尼亚·里维拉(Eugenio Rivera)领导的团队宣布了Gliese 876 d的发现,估计这颗行星质量约为地球的7.5倍。

轨道

格利泽876d围绕一颗名为格利泽876的M型红矮星旋转。恒星格利泽876的质量为0.33M☉(太阳质量),半径为0.36R☉(太阳半径)。格利泽876的表面温度为3350 K,具有25.5亿年的历史。相比之下,太阳大约有46亿年的历史,表面温度为5778K。格利泽876d的热平衡温度估计约为614 K(341°C; 646°F)。格利泽876d位于半长轴只有0.0208个天文单位(311万千米)的轨道中。在离恒星这么近的地方,潮汐相互作用理论上应该使轨道变成正圆。然而测量结果显示,它的偏心率高达0.207,与太阳系中的水星的偏心率相当。 

格利泽876系统,格利泽876d是已知最内侧的一颗。模型预测,如果它的非开普勒轨道能被平均到0.28的开普勒偏心率,那么潮汐加热将会在这颗行星的地质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使它完全处于熔融状态。预计行星表面的热通量大约为104-5 W/m2,相比之下,木卫一的表面热通量约为3 W/m2。其表面的热通量与它从母星接收到的大约40000 W/m2的辐射能量差不多。

物理特性

通过径向速度计算格利泽876d的质量存在一个局限性,那就是只能获得其质量下限。这是因为质量计算通常还取决于未知的轨道倾角。但是,结合外层行星轨道共振之间引力相互作用的模型,可以大致确定其轨道倾角。研究表明其外层行星几乎共面,与天球平面的倾角约为59°。假设格利泽876d与其他行星在同一平面上运转,则该行星的真实质量被估计为地球质量的6.83倍。 

因为该行星质量较低,很可能是类地行星。这种类型的超级类地行星可能是由气态巨星向内迁移时推向恒星系统内层的物质所聚集形成的。或者,这颗行星可能在形成时就是一个离恒星格利泽876较远的气态巨星,并与其他气态巨星一起向内迁移,这将导致行星成分富含挥发性物质(例如水)。当行星内迁到特定位置时,恒星会通过日冕物质抛射将其氢层吹走。在这种模型的情况,行星将有一个高压的液态水海洋(超临界流体形式),一层被行星内部高压维持冻结状态的热冰将海洋与硅酸盐核心隔开。在这样的情况下,行星将拥有一个大气层,其中包含水蒸气和通过紫外线分解水而产生的游离氧。

判断是以上两种模型哪种正确,需要有关行星半径或成分的更多信息。然而,该行星不会通过其恒星表面形成凌星现象,因此以当前的观测能力无法获得这些信息。基于模型,通过质量计算得到系外行星的半径可能约为1.65R⊕。



【026、HD 85512 b】


HD 85512 b是一颗太阳系外行星,是绕行位于船帆座的K型主序星HD 85512(又称为格利泽 370)轨道上的行星,距离地球约36光年,又称为格利泽 370b(Gliese 370 b)。因为HD 85512 b的质量至少是地球质量的3.6倍,所以HD 85512 b被认为是一颗超级地球,也是科学家直到目前为止所发现最小的行星之一,正好位于适居带的边缘。2011年8月17日发现的HD 85512 b与格利泽581d被认为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候选行星。

瑞士日内瓦天文台的天文学家斯特凡·乌德里(Stéphane Udry)等人于2011年8月17日使用欧洲南方天文台位于智利拉西拉天文台(La Silla Observatory)3.6米望远镜的高精度径向速度行星搜索器(High Accuracy Radial Velocity Planet Searcher,简称为HARPS)来发现HD 85512 b。的研究小组利用多普勒光谱学技术,借由行星通过母星运动时的细微变化,来决定该行星质量的最小值。

物理特性

2011年8月17日,研究人员公布研究报告,认为HD 85512 b是科学家迄今所发现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太阳系外行星,也是科学家借由高精度视向速度行星搜索器所发现最稳定的太阳系外行星之一。HD 85512 b质量的最小值为地球质量的3.6 ± 0.5倍,表面重力约为1.4G,大气层顶部的温度估计为热力学温标298度(摄氏25度或华氏77度)。天文学家所估计的温度与法国南部的气温相类似,但是HD 85512 b普遍存在的各种大气条件必须由科学家加以分析后,才可以估计出行星的表面温度。HD 85512 b的公转轨道距离母星约0.26天文单位(AU),公转周期约为54天。

气候

如果HD 85512 b的温度低于热力学温标270度(摄氏-3.15度),而且绕行圆形轨道公转,行星反照率应该是0.48 ± 0.05;如果偏心率为0.11,行星反照率则应该是0.52。如果HD 85512 b覆盖着50%的云层,水可能以液态的形式存在于行星表层,制造出的大气层类似我们居住的地球,也让HD 85512 b可以适合生物居住。此外,如果行星的反照率由于云层覆盖而增加,水可能以液态的形式存在于行星表层,意味着HD 85512 b位于适居带的边缘。

温度

天文学家在测量格利泽370的恒星光度后,得知格利泽370的光度为太阳的0.126倍,天文学家可以计算出HD 85512 b的有效温度(又称为黑体温度),但是可能会因为表面温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数值。根据上述的反照率,得知HD 85512 b的有效温度将是摄氏24.138度(华氏75度)。



【027、室女座70b】


室女座70b是一颗位于室女座、距离地球约60光年的系外行星。1996年,杰弗里·马西和R·保罗·巴特勒宣布发现了该行星,从而使室女座70成为第一颗被发现拥有围绕其运转行星的恒星。最初,该行星被认为处于适居带内,但是后来发现该行星的轨道离心率较大,距离中央恒星也较近。

物理特性

室女座70b的轨道离心率较大,轨道周期为116地球日,质量为7.5倍木星质量。其表面重力为木星的2-3倍。

室女座70b是一个星星的位置在星座中处女座,从地球上约60光年的太阳系外行星。1996年,杰弗里*马和Paul R.巴特勒宣布发现的星球,因此,该星座处女座的70成为第一个星是发现了与周围的操作的行星星。最初,这个星球被认为是在居住区,但后来发现,行星的轨道偏心率较大,距离中心的星星是相对较近。

《室女座超星系团是目前已知的星系集团中最大的》(黄姤)报道: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构成它的成分主要是铁、氧、硅、镁等一些元素,而地球的质量达到了6×10^24千克,它的半径大约有6400千米,所以在地球表面上那些个高山大海,其实从地球的整体来看只是微小的起伏,但是地球从太阳系的角度来看是一颗并不起眼的行星。

行星系统

太阳系是由太阳和八大行星作为主体来构成的,除了太阳和八大行星之外还有一些称为矮行星、小行星、彗星等等的小天体,在行星系统里面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它们主要是由岩石来组成的,而另外几颗行星是气态的行星,而在行星系统里面最大的是木星,其次是土星,以地球的轨道半径作为一个单位去度量太阳系的大小,最外面的那颗行星就是海王星,它的轨道半径达到了30倍的地球轨道半径,把地球的轨道半径称为「天文单位」,所以说海王星它的轨道半径大约是30个天文单位。

室女座超星系团是目前已知的星系集团中最大的

30个天文单位并不是真实的太阳系的疆界的大小,因为在30个天文单位之外,还有一个称为「柯伊伯带」的小天体聚集地,荷兰天文学家柯伊伯和其他天文学家在研究太阳系的过程里面发现,有一些小行星、彗星它们的运动特征反映了它们是来自于海王星之外的,在200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冥王星从行星降级为矮行星,因为在太阳系的外面半径大约50个天文单位的地方有一个叫做柯伊伯带的区域,这个区域分布着很多类似于冥王星这种比较小的天体,以及一些短周期的彗星、小行星等等,所以八大行星并不是太阳行星系统的整体。

另外一位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他猜测在一个更大的空间存在着更多的小天体,这些小天体往往是长周期彗星的发源地,这个区域叫做「奥尔特云」,目前并没有直接的观测证据支持它,但是通过去研究那些周期长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年的彗星,发现它们的轨道大小确实可以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个天文单位,所以奥尔特云的存在是非常可能的。

无论是奥尔特云还是柯伊伯带它们的存在其实都反映了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行星和其他的小天体曾经发生过剧烈的相互作用,一方面行星从周围的气体里面吸收原料,另一方面它们相互之间有可能会发生碰撞,而这种碰撞过程会抛出非常多的小天体,它们一部分聚集在柯伊伯附近,还有一部分落到了奥尔特云的区域。

星际空间

离开太阳系进入到星际空间的话,这个时候天文单位作为距离的单位又显得太小了,所以需要一个更加适合的来描述天体距离单位,这就是 「光年」,光年其实是「光」在一年里面所走的路程也就是9.46×10^12千米,除了光年之外可以有相似的、其他的以光速来表征长度的量,譬如光秒、光分、光时、光天等等,所以用这样的单位可以描述离我们远近不同的天体。

举例说明:

月亮离我们大约是1.3光秒,太阳离我们是8.3光分啊,所以你每看一次月亮,你看的都是大约1秒前的月亮,而你每次看到的太阳其实是8分钟前的太阳,而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是半人马座 α它距离我们是4.3光年,而武仙座星团离我们达到了2.5万光年,仙女座星系是远到250万光年,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仙女座星系其实是在250万年前发出来的光。

在星际空间里面,距离其实是一个很难以想象的一个量,半人马座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但实际上它不是一颗恒星,而是一个「三星系统」,其中最近的一颗叫做「人马座Proxima」,如果把银河系的太阳比方成一个网球的话,那么地球的大小就相当于一粒沙子,而这粒沙子如果在1米的距离上在绕着这个网球在运转,那么最近的半人马座它就远在270千米之外。

在太阳附近恒星的密度分布是一个非常小的量,每280立方光年里面才有1颗恒星。在地球上人口平均密度最低的地区是格陵兰岛,每大约100平方千米的面积里面才只有不到3个人,如果用格陵兰岛和恒星的平均密度相比的话,其实恒星的分布要更加稀疏1000倍以上,这也是李商隐在他的诗里面提到:“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因为到了天上之后,其实感觉到的就是孤寂和清冷。

恒星类比

恒星的大小相差很大,有许多跟我们太阳类似的,但是也有不少比太阳大很多的,当然也有比太阳更小的,所以根据它们的大小对恒星进行分类,有些恒星的半径可以比太阳大100~1000倍,这一类恒星称为「巨星」,更大的称为「超巨星」,这些天体同时也往往是特别明亮的、光度特别的高,所以恒星在大小和光度上的差异,一种可能性是它们在形成的时候就天然地具有了在这些物理参数上的差别,另外一种可能性是恒星在演化的过程中它们的大小和光度发生了变化,为了去区分这两种可能性,就必须要对恒星整体的演化路径做详尽的研究。

「巨星」和「超巨星」虽然特别明亮,但其实数目是非常稀少的,所以著名的天文学家赫茨普龙就比喻说:“巨星和超巨星就像海洋里面的鲸鱼一样的,分布最多的还是那些小鱼、小虾,鲸鱼虽然庞大但是它们的数量非常的稀少。”

星际物质

在恒星之间是分布着叫做「星际物质」的这样一些气体和尘埃,而它们的密度是非常低的,平均来讲在1立方厘米里面才有1个粒子,但是它们的分布很不均匀,有些相对来讲稠密一些,有些非常稀薄,比如「马头星云」的暗星云,它的密度就比较高,所以它可以遮挡背后的星光产生了一个类似马头一样的形状,这也导致我们对于银河系的认识在很长时间里面一直没有一个特别科学的概念,原因就是在于星际物质对星光会产生吸收、会产生散射。

银河系

在光学波段上看到的银河系,那些明亮的区域就来自于恒星的辐射,那些黝黑的区域就是由于星际物质的遮挡而产生的,而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对银河系的研究的历史经历了一段非常曲折的过程,正如苏轼在他的诗里面讲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我们的太阳系就恰好位于银河系的盘上面,往周围看的时候受到的星际物质的影响就变得特别的严重。

但是如果换一个波段,在更长的红外波段观看银河系的时候星际物质的影响相对就比较少了,所以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到恒星的分布,在红外波段观看银河系就会特别清晰地展示出恒星分布在一个盘上面,中央隆起形成了一个称为「河球」的结构,所以银河系实际上是一个盘星系。

如果我们处于银河系外去观察银河系的话,看到的银河系是一个漩涡形的,银河系的盘并不是一个恒星均匀分布的盘,在盘上面有几条旋臂,正因为这个特点银河系称为「漩涡星系」,我们的太阳就位于其中一条旋臂上面,银河系是一个特别庞大的恒星系统,恒星的数目达到1000~4,000亿颗,它的大小达到了10万光年,总质量达到了10,000亿倍的太阳质量,但是银河系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星系。

本星系群

银河系和其他星系一起构成了一个称谓「本星系群」的星系集团,而在这个星系集团里面有几十个成员星系,其中有两个主角,一个是银河系,另外一位是仙女座星系,它们是本星系群里面最大的、也是最重的两个星系,本星系群的大小达到了大约400万光年,而在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周围都有一些小星系在围绕着它们,并且仙女座星系正在大约以100千米每秒的速度向着银河系运动,最终这两个星系会发生一次「银河与仙女」的大冲撞,在未来的40亿年之后,仙女座星系和银河系发生碰撞、并和,最后合并成一个更大的椭圆形的星系,所以它也揭示了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其实并不是孤立的,在很多情形下它们受到外界非常严重的影响,特别是那些比银河系大很多的椭圆星系它们的形成过程很可能就经历了大碰撞后的合并,通过大量的星系碰撞并合之后形成的。

室女座超星系团

从更大的尺度比如说达到了上亿光年,这个时候我们去看银河系在宇宙空间的位置的话,本星系群是从属于一个更大的星系集团,它称为「室女座超星系团」,而在室女座超星系团里面包含了上百个星系团或者说星系群,它的中心位置处于室女座的方向,所以,但是在我们可观测宇宙里面,至少有1,000万个超星系团,它们构成了所谓的宇宙的大尺度结构。

大尺度结构·蜘蛛网

在利用星系红移得到的物质分布的图里面,就展示了在几十亿光年大小的尺度上面星系的分布,图上面的每一个点都代表一个星系,星系的分布呈现出一种类似于蜘蛛网的结构,而它们相互之间是连接的,在这里就涉及到我们没法去展示的一种未知的物质,称为「暗物质」,就是它们控制了星系的形成和演化的历史。

总结:时间切片

上面展示的是星系的整体的空间分布,如果说我们想看看星系诞生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话,那么我们就得往更远的距离, 往更早的历史的方向去看,也就是所谓的越暗即越远,越远即越早,如果看到越暗的天体就意味着它离我们越远,而越遥远就意味着它诞生的时候距离我们的时间就越长。在3个时间切片里面展示的而是在不同的宇宙的年龄阶段,星系的形状的变化,尤其是在最早期的哈勃极深场的观测里面发现星系的形态往往是不规则的,跟今天我们看到大量的漩涡星系或者说椭圆星系等等差别非常的大,所以说星系的形成演化的历史是非常复杂的。

往更早、更远的地方去看终究会有一个边界,为什么呢?因为光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的宇宙有一个可观测的边界,这个边界的大小大约是465亿光年,宇宙本身或许是无限大的,但是可观测宇宙是有限的,并且观测者位于这个宇宙的中心,当然每一个不同的观测者都有一个他独特的可观测宇宙,所以我们对于宇宙的认识其实是依赖于我们对于宇宙内天体的研究来获得的。



【028、IC 1101宇宙中最大的星系,看到最后你就知道它到底有多大了!】


2019-11-06 黑眼睛看宇宙

大家好,我是黑眼睛看宇宙。

在茫茫的宇宙海洋中,千姿百态的“岛屿”,星罗棋布,上面居住着无数颗恒星和各种天体,天文学上称为星系。它也是宇宙中最大、最美丽的天体系统之一。我们居住的地球就在一个巨大的星系——银河系之中。在银河系之外的宇宙中,像银河这样的太空巨岛,还有上亿个,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

它们中有的离我们较近,可以清楚地观测到它们的结构;有的非常遥远,目前所知最远的星系离我们有近200亿光年。当天文学家发现银河不过是存在于不断膨胀的宇宙中众多星系之一的时候,一系列新的问题立即浮出水面,如:星系究竟是怎么样形成的,来自哪里?我们的宇宙是怎样演变成适合生命存在的?为了破解这些谜团,几十年来,无数天文学家绞尽脑汁,一方面使用了各种先进的观测工具,一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虽然有时也有惊人的发现,可是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征服世界的答案,探索之路仍然在山重水复之间蜿蜒……

人类对星系的所有认识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一般认为,星系的形成速度因地点和环境的不同而异,可能是密度大的地方星系形成更早、星系也更大。

关于星系形成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当时,由于受观测技术的局限,科学家们认为整个宇宙就是由太阳系所在的银河系组成的。那些在天象图中不能被确认为恒星的、规模不大的模糊斑迹被称作“星云”。它们曾被看作银河之内的气体物质所组成的云团,或许是遥远的太阳系的雏形。

20世纪20年代,由于显著改善了测量距离的方法和精度,天文学家对上述有关“星云”的观点进行了纠正:许多星云其实是无穷远处由若干单个恒星组成的星团,发现那些遥远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运动,我们所在的银河也不过是宇宙中众多星系中普通一员……正因为有了这些惊人的重大发现,关于“星系的形成”、“宇宙是怎样演变成适合生命存在的”等问题,随即成为天文学的热点。随后,人们破解了与星系相关的一些秘密。

银河系在我们面前非常巨大,但把它放在星系巨无霸面前,它像一只小蚂蚁一样,这个星系是IC-1101,它直径600万光年,是银河系的60倍,它拥有100兆颗恒星,是银河系的100倍,它之所以如此庞大,是无数个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大小星系碰撞形成的。

IC 1101是位于距离地球大约10.45亿光年的阿贝尔2029星系群的中心星系,其半径约为200万光年(包含星系晕),相当于银河系直径的20多倍,是已知最大的星系。

这个星系是在1790年6月19日由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所发现的。它于1895年被约翰·路易·埃米尔·德雷耳收录在星云和星团索引目录(IC)中的第1101个天体。当它被发现时,以它的外观被认为是一个星云。后来爱德温·哈伯在1932年发现一些具有星云外观的天体实际上就是独立的星系,对这些天空中的物体进行的后续分析,发现IC 1101是一个独立的星系。

IC 1101是位于阿贝尔2029星系团中心最亮的星系,被分类为超巨大椭圆星系到透镜状星系,位于室女座,距离地球10.45亿光年。这个星系的形态类型是有争议的,因为它可能形状像一个平坦的圆盘,但从地球上观测只能看到其最宽处。 然而,大多数双凸透镜星系的尺寸范围从15到37千秒差距(5万到12万光年)。

IC 1101是已知最大的星系之一,它的体积非常巨大,足以容纳数千个银河系。以前的资料显示该星系半径为210±10万光年,但是如何定义这种星系的大小,在天文学的文献中仍有争议。来自星系的蓝光摄影干版(对恒星的取样不包括扩散的晕)给予的有效半径(辐射出一半光量的半径)是65 ±12千秒差距(21.2±3.9万光年)。这个星系有非常大的低强度漫射光,半径延伸至600千秒差距。IC 1101的研究人员确认可能是宇宙中最大和最亮的星系。估计IC 1101内有100万亿颗恒星,远多于银河系2500亿颗或仙女座星系的4000亿颗。充满炽热气体的阿贝尔2029星系团释放发光X射线,它包含着质量相当于100万亿颗太阳的暗物质,这个星系团可容纳上千个星系。如果IC 1101位于我们银河系的位置,大麦哲伦星系、小麦哲伦星系、仙女座星系、三角座星系将被包含在内。

1995年6月哈勃望远镜拍摄到的IC 1101,像多数巨大星系,IC 1101拥有大量的富金属恒星,其中有些比太阳还古老70亿年,因此呈现金黄色的色泽。其中心有非常明亮的射电源,可能与一个400~1000亿倍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相关联。

IC 1101星系,银河系的个头在所有星系中属于中等偏小的,我们的邻居“仙女星系”个头就比银河系大,据观测仙女星系的直径大约为22万光年,在30至40亿年后,“银河系”和“仙女星系”会发生碰撞,最终会融合成一个规模更为巨大的“椭圆星系”。目前人类已知的宇宙中最大星系是位于阿贝尔2029星系团中的中心星系“IC 1101”,距离地球大约10.45亿光年。



【029、IC1101星系:目前人类已知的最大星系,是银河系直径的二十多倍】


地理沙龙

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集合,是人类了解很少,十分渴望了解的地理事物之一,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物质我们称为“天体”,包括恒星、行星、卫星、彗星、黑洞、流星体、星云、星际尘埃等等,这些天体之间由于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了不同等级的“天体系统”。

目前人类已知的最大星系

天体系统是多层次的,目前人类理解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应该是整个宇宙,但是到现在为止人类依旧没有清楚了解宇宙的范围,现在人类能够观测到的宇宙范围大约是半径466亿光年,我们称为可见宇宙,也是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被称为“总星系”。在总星系中包含了包括银河系在内的超过1250亿个星系,而银河系内又包含了级别更低的类似太阳系的“恒星天体系统”和类似地月系的“行星天体系统”。

银河系

那么,在超过1250亿个已知星系中,哪个星系的个头最大呢?我们先来看看星系的分类,我们根据星系的形态可以分为椭圆星系、旋涡星系、螺旋星系、棒旋星系、矮星系、活跃星系和不规则星系。如果从星系的个头上来看,“矮星系”的个头通常较小,而“椭圆星系”的个头通常较大。我们银河系属于棒旋星系,直径大约为10万光年(推测银河系直径为8至16万光年),包含超过2500亿颗恒星。

IC 1101星系

银河系的个头在所有星系中属于中等偏小的,我们的邻居“仙女星系”个头就比银河系大,据观测仙女星系的直径大约为22万光年,在30至40亿年后,“银河系”和“仙女星系”会发生碰撞,最终会融合成一个规模更为巨大的“椭圆星系”。目前人类已知的宇宙中最大星系是位于阿贝尔2029星系团中的中心星系“IC 1101”,距离地球大约10.45亿光年。

哈勃星系分类法

IC 1101星系就是一个巨大的椭圆星系,在天空中位于室女座,是阿贝尔2029星系团中最亮的星系,在分类中属于超巨大椭圆星系(E)至透镜状星系(S0)之间,其形状像一个巨大的圆盘。IC 1101星系的直径大约为200万光年,相当于我们银河系直径的20多倍,估计包含超过100万亿颗的恒星。

IC 1101星系的体积十分巨大,可以容纳下数千个银河系,如果IC 1101星系位于我们银河系的位置,那么周围的仙女星系、大小麦哲伦星系、三角座星系等都将被包含在内。IC 1101星系也是一个古老的星系,拥有大量的富金属恒星,有些恒星比太阳还古老70亿年,呈现金黄色,在星系中心可能有一个1000亿倍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



【030、IC1101真的是宇宙最大星系吗? 】


2020-10-12

地球位于太阳系之中,在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之前,人们看着天空中的点点繁星,从来都不曾想过它们来自于哪里,理所当然的认为它们与太阳、月亮一样,都是地球的一部分,而地球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这种思想统治了中西方数千年,当“日心说”被提出后,很多人都非常的气愤,认为哥白尼完全是在胡说八道。

当然,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终于意识到地球之外还有太阳系,在太阳系之中还有很多比我们大很多的天体,地球与它们一样,都围绕着太阳进行旋转,如果有一天太阳消失了,我们也将不复存在。那么,太阳是世界的中心吗?答案同样是否定的,太阳处于银河系之中,在银河系中恒星的数量在1000亿颗-4000亿颗之间,这是什么概念呢?太阳系只不过是银河系边缘地带的一个小亮点,丝毫不值得一提。

那么,银河系是不是宇宙中最大的星系呢?在宇宙中,与银河系一般大小的星系数量至少有数千亿个,而这还是我们目前所观测到的930亿光年的宇宙范围之内,如果这真的只是宇宙的冰山一角,实际宇宙中银河系的数量,或许数也数不清。

目前科学家们发现的宇宙最大星系是哪一个?距离地球10.45亿光年之外的阿贝尔2029星系群中,存在着一个叫做IC1101的星系,它的直径在400万光年左右,是银河系的20多倍,是目前宇宙中已知的最大星系,不过,它“第一名”的头衔并不会一直保持下去,未来伴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当我们可以看得更远,或许就会找到更大的星系来取代IC1101,当然,在那之前,它仍然是宇宙星系中的“巨无霸”。

早在18世纪末期,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就发现IC1101星系了,不过当时由于技术条件有限,IC1101星系被当做是一个星云,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天文学家哈珀才通过研究观测,将IC1101星系定义为独立星系。

天文学家介绍,IC1101星系很难可能是一个圆盘型结构,它的内部恒星数量至少在100万亿颗以上,这个数据要比38亿年之后与银河系发生碰撞的仙女座星系,还要多出不少,如果将IC1101星系与银河系互换位置,那么银河系周围的很多星系都将被收纳其中。同时,因为IC1101星系所在的阿贝尔2029星系团不断释放X光线,相当于100万亿颗太阳的暗物质蕴含其中,所以,天文学家猜测,IC1101星系应该是宇宙中最亮的一个星系。

IC1101星系的内部很多恒星都要比太阳老很多,它们大约诞生于120多亿年之前,那个时候宇宙也刚刚诞生不久,因为它非常的明亮,所以天文学家判断它或许与银河系一样,中心也是一个超大的黑洞,只不过IC1101星系的中心黑洞质量大约是太阳的1000亿倍左右,这也让它的射电源异常的明亮和可怕。大家认为未来IC1101星系的“第一名”头衔会被取代吗?IC1101星系中是否有地外生命的存在呢?



【031、SN 1987A】


SN 1987A是1987年2月24日在大麦哲伦云内发现的一次超新星爆发,是自1604年开普勒超新星(SN 1604)以来观测到的最明亮的超新星爆发,肉眼可见,位于蜘蛛星云的外围,距离地球大约51,400秒差距(约168,000光年)。由于是在1987年发现的第一颗超新星,因此被命名为“1987A”。SN 1987A爆发的光线于1987年2月23日到达地球,亮度于5月左右到达顶峰,视星等达3等,之后渐渐转暗。这是现代的天文学家在近距离观测到一颗超新星的第一次机会,提供了核心坍缩超新星的许多深入了解。

发现

SN 1987A残迹的合成像。阿塔卡马宇宙望远镜数据(红色)展示在残迹中心新形成的灰尘。哈勃空间望远镜的数据(绿色)与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蓝色)展示扩张中的冲击波。

1987年2月24日,伊恩·谢尔顿(Ian Shelton)和奥斯卡·杜阿尔德(Oscar Duhalde)在智利拉斯坎帕纳斯天文台用望远镜对准大麦哲伦云拍照时共同发现了这次超新星爆发,同一时间观测到的天文学家还有在新西兰的阿尔伯特·琼斯(Albert Jones)。在1987年3月4日-12日,它被当时的最大的紫外线空间望远镜Astron卫星从太空观察到。

中微子爆发

在SN 1987A爆发的光线来到地球的3小时前,世界各地有三台中微子探测器同时侦测到一股中微子爆发,广泛接受的理由是中微子于超新星爆发时比可见光更早被发射出来,而不是中微子比光速快。在7:35(UTC),日本的神冈探测器探测到11个反中微子,美国的厄文-密歇根-布鲁克海汶侦测器(IMB)探测到8个反中微子,俄罗斯的BAKSAN侦测器则探测到5个反中微子。中微子爆发历时少于13秒。大约在三小时之前,勃朗峰液体闪烁体检测到了一个有五个中微子的中微子爆发,但一般不认为与SN 1987A相关。

虽然侦测到的中微子数目只有24颗,但相比起平时的背景水平已是非常高的一个数字。这也是史上首次直接侦测到由超新星爆发出的中微子,标志着中微子天文学的开端。侦测亦印证超新星爆发理论模型的能量分布。该模型指出在超新星爆发中,中微子爆发占总能量的99%,喷发量为1058颗,总能量为1046焦耳。

从数据中得出了一个重大发现。中微子与反中微子差不多同一时间到达地球,时间差少于12秒。这是首次得到实际证据证明引力对物质、反物质和光子的作用是非常接近的。之前已有理论预测到这个现象,这次得到数据的印证。

前身星

SN 1987A的X-射线和光学照片

SN 1987 A的前身是蓝超巨星Sanduleak -69° 202a,估算质量为18个太阳质量。在这恒星未发生爆发前,天文学界普遍相信超新星爆发只可能出现在红超巨星身上,事后,有关大质量恒星演化的模型都须要进行修正。

失踪的中子星

珠链状残骸于2003至2005年间的光度化[1]

SN 1987A的超新星遗迹是其中一个最被深入研究的天体。

SN 1987A似乎是向核心塌缩的超新星,理论上爆发后应该遗下一颗中子星,可是由爆发至现在仍未有发现。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了SN 1987A最清晰的照片,但仍然找不到那颗理论上存在的中子星。有数个解释消失的中子星之可能,但是并无较明显较佳者。 其一是该中子星被浓厚云气包围而不可见,另一个解释是形成了脉冲星,但有着不寻常强或弱的磁场,也有可能大量物质掉回中子星,进而崩塌为黑洞。中子星和黑洞会在有物质掉落时放出电磁波,如果有这样的天体在超新星遗迹中而无物质向它掉落,它会非常黯淡而没有被侦测到。有另一些被考虑的可能状况,如爆发后留下的天体崩塌成了夸克星。



【032、比较行星学】


以地球为基础,对比研究各行星的物质组成、表面特征、物理场、内部构造和演化历史的学科。1959年,伽莫夫(G.Gamow)首次应用“比较行星学”(comparative planetology)这个术语。20多年来,随着行星际探测技术的发展和探测范围的扩大,以及天文学、地球科学和的相互渗透,比较行星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定义

比较行星学——comparative planetology,经由比较行星间特质的差异性来研究行星的学问。

比较行星学主要奠基于:①大气外观测和一系列宇宙探测器获得的月球地质、构造、磁场以及自月球取回样品的分析资料;②“水手”号“金星”号“火星”号、“海盗”号、“旅行者”号等行星际飞船获得的大量科学资料;③地球的研究成果;④各种类型的研究结果。

比较

行星体的组成和内部构造难于直接测定,但可由行星密度、地震波速及其传播特征,太阳系的元素丰度和太阳系的化学演化理论进行估算。

类地行星的密度近似地随与太阳距离增大而下降,这说明行星中的铁/硅酸盐比值随与太阳距离增大而减小。按计算密度,类地行星可分为两种类型:月球和火星型,密度约为3~4克/厘米(;水星、金星、地球型,密度约为5~5.5克/厘米(。类木行星,它的密度反映行星中(铁+硅酸盐)/(气体+冰)的比值。由木星至天王星,密度随与太阳距离增大而增大,这说明行星中的气体量随与太阳距离的增大而减少。

所有的类地行星和月球均是分异的天体,它们由壳、幔和核 3个部分组成(见表[类地行星的内部构造模型])。但壳、幔和核的相对厚度不同,行星核的相对大小一般随与太阳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木星可能由液态氢和液态氦组成的外层以及硅酸盐和铁组成的核构成。外层厚约 55000公里,内核半径为15000公里。

土星的组成和内部构造与木星类似。

天王星、海王星可能主要由H2、He和NH3组成。内部构造可分为3层:中心是硅酸盐组成的核,中间层是H2O、CH4和NH3组成的冰,外层是分子氢。

冥王星直径2700公里,密度为1.5~2克/厘米(,因此它的组成和内部构造应与天王星和海王星类似。

行星大气比较编辑

行星的大气特征与行星的质量、大小和与太阳距离密切相关。

类地行星大气

地球和金星的质量大,它们的气体较难逃逸,可由星体内部释出的气体形成浓密和复杂的大气。火星由于质量较小,表面温度较低,因此大气密度较小,但成分和金星相似,是以CO2为主的复杂混合物。早期地球大气主要成分预计也是CO2,只是由于后来地球水圈和生物圈的发育,碳酸盐的沉积和植物光合作用的结果,才形成了近年来的低CO2的大气。水星和月球由于质量小,气体易于逃逸。类地行星距离太阳近,早期的驱赶作用强烈,行星形成时表面所捕获的太阳星云气体已被驱赶殆尽,现今的大气是行星内部物质通过熔融、除气过程释放和被行星捕获保留下来的次生气体。金星、地球、火星的(C/(C、(O/(O的比值相一致,(Ar/(Ar比值大致为5。

类木行星大气

以木星、土星为代表,它们的质量大,距太阳远,温度低,太阳风的驱赶作用较弱,行星大气主要为星体形成时捕获的星云气体。木星大气含H2约89%,He约11%,H2O、NH3和CH4等气体均为微量成分。土星、天王星的大气组成与木星相似,但由于温度更低,不少NH3结晶而脱离气态,大气中甲烷相对含量增高。各行星大气层特征,参见。

行星磁场比较编辑

由残留铁磁和行星内部电流产生的电磁场组成的磁场是行星的最基本特性之一。

地球的磁场为偶极场,场强30000~70000纳特,赤道磁场平均值为30800纳特,偶极子与行星自转轴间的夹角为11.5°。未发现月球的全球性磁场,局部月壳的剩磁强度范围约为6~300纳特。水星磁场强度约为350~700纳特。金星有一个微弱的磁场,磁矩约为地球的0.00005。火星磁场强度约为60纳特。木星表面的磁场强度,北半极为1.4×10(纳特,南半极为1.1×10(纳特,磁场大致为偶磁场,但比地球更不规则。土星的磁矩介于木星和地球之间,比地球大550倍,而约为木星的1/35。

太阳、水星、地球、木星和土星,它们的磁矩随角动量增大而增大,但金星、火星和月球的磁矩,与它们的角动量相比是十分小的。这表明除了角动量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对行星的磁矩起重要作用。当下流行的行星磁场成因学说是发电机假说。但也有人认为行星的磁场是行星壳的剩磁,而不是活动的内部发电机磁场,行星壳剩磁可能是原始的内场或外场产生的。实际上,行星磁场可能由内部电流产生的电磁和行星早期历史残留的铁磁两部分组成,但两者的比例随行星而异。

表面特征比较编辑

行星表面特征反映行星的内部成因和外部成因的地质活动,以及行星的地质演化历史。按表面地形特征,类地行星(包括月球和木卫一)的主要地质活动可分为两组:内成过程,包括火山和构造作用;外成过程,包含大气和水的侵蚀及星子(或陨石)的撞击成坑作用。

撞击坑

这是行星表面的共同特征,其大小从微米级的微陨石坑(由宇宙尘撞击产生)至直径大于2000公里的盆地(由大星子撞击产生)。环形撞击坑是无大气的比较小的行星(如月球和水星)最显著的表面特征。火星的撞击特征也比较突出。地球上已证认出约91个环形撞击坑,其中大部分位于古老的前寒武纪地盾区。地球上撞击坑稀少是由于后来强烈的地质作用改造地表的结果。一般的情况是,行星体越小,高密坑表面区的百分比越高。

火山活动

是类地天体的主要内部成因的地质过程。其重要表现是玄武岩浆喷出和玄武岩广泛覆盖天体的表面。月海玄武岩覆盖约17%的月面。广阔的水星平原是玄武岩平原。火星表面有广阔的玄武岩平原和巨大的火山地质。地球上广泛分布的火山与海底扩张和俯冲带相联系,大洋玄武岩覆盖地表的面积约达60%。

类地行星各有其不同的构造特征月球有一个东北-西南向的网格状构造体系,可能代表古月壳中的早期构造应力分布。水星上存在许多舌状悬岩,一般认为这种构造由水星铁核收缩形成。火星的主要构造特征是火星大裂谷和与塔西斯高原相连接的地堑。地球的构造特征则与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活动密切相关。

类地行星的表面高度显示双峰分布特征,这种分布与两半球的撞击坑高地和火山平原的比例相关。月球高地平均比月海表面约高 1公里。火星南半球的环形坑高地比北半球平原高1~2公里地球的大陆比洋底约高4~5公里一般情况是低高度表面区(火山平原)占行星表面积的百分数,以及低地与高地的高度差,随行星增大而增大。

地球是惟一的具有浓密大气、水圈和生物圈的类地行星,地表受到流水、 冰川、 波浪、风和生物的改造。火星表面经受风积作用和永久冻土活动的改造,火星上存在大量古代的流水侵蚀作用的证据。水星和月球无大气和水圈作用的表面特征。

演化比较

行星热历史

行星的演化与其热历史密切相关。行星热历史主要是研究行星热能的现状、演化历史及其起源等问题。行星的分异、火山活动、构造活动和岩浆活动是行星热历史的反映。行星热历史是太阳星云聚集时的重力能、早期太阳产生的能量、潮汐作用产生的能量、星子(或陨石)撞击行星表面产生的能量,以及短半衰期和长半衰期放射性核素衰变产生的能量等多种来源的能量储聚和释放的综合平衡的反映。

行星的质量是制约行星演化阶段和行星热历史的主要因素。

演化阶段

星云说一致认为,行星是在太阳星云盘内形成的。行星的演化和现今的特征主要受行星的质量、组成及其与太阳的距离所制约。一般认为,类地行星具有共同的演化途径。按洛曼(P.D.Lowman)的意见,类地行星的演化可分为5个阶段:①行星形成和行星核的分离(约47亿年前);②初始行星壳的形成和随后发生的高密度星子轰击阶段,预计在第一阶段后数亿年里发生;③第二次分异阶段,伴随广泛的玄武岩浆喷出;④连续的构造活动阶段;⑤板块构造活动和物质再分异阶段,约在25亿年前,地球开始进入这个阶段。

类地行星演化

太阳系类地行星按质量可分为大(金星、地球)、中(火星)、小(水星、月球)3类。它们的演化特征如下:

质量小的类地行星,形成后急剧加热,发生熔融和分异成壳、幔和核,但内部物质分异不充分。由于这类行星体积小,热量散失快,固化快,除气过程产生的气体不被行星捕获,因此不能形成大气层。在经历了广泛的玄武岩喷发阶段之后(约30亿年前),便开始走向地质上的宁静期,没有行星演化后期的构造岩浆活动。这类行星的演化程度低,表面能较好保持古老的火山地形以及星子撞击形成的盆地和环形坑。

质量大的类地行星,形成后也受到急剧加热、熔融和分异,从而形成壳、幔和核,内部物质分异程度高。由于行星质量大,内部的热量积累多而失散慢,到如今仍保持明显的构造岩浆活动。这类天体的演化程度高,经历的演化阶段长,如地球进入到了板块构造活动阶段。行星内部物质除气过程产生的气体被行星捕获,形成浓密的大气层。地球由于和太阳的距离适宜,形成了水圈、生物圈和富氧的大气。各种内、外营力使行星的地形重新改造,表面保持的古老地形少,岩石圈厚度薄,核心较大,大部分的表面被年轻的岩石所覆盖,如地球的3/4表面积被5亿年或更年轻的岩石所覆盖。

火星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具有过渡型的特征。早期急剧加热熔融,分异形成壳、幔和核,内部物质的分异程度高于水星,低于地球。热量的积累和失散以及演化程度也介于水星和地球之间,火星形成后的20亿年,构造岩浆活动最激烈,通过连续的构造、岩浆活动和火山喷发,逐渐形成火星上的各种火山地形、断岩和峡谷。火星现今没有明显的构造岩浆活动和火山喷发,接近于地质上的宁静期。内部物质除气过程产生的气体仅部分被火星捕获,构成稀薄的大气层。火星表面有明显的风蚀和堆积作用,火星地形受到一定程度的改造,古老地形和环形坑地形的保存程度比地球好。



【033、比最远还远的星图:哈勃超深空场!】


我们有幸目睹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张最遥远的可观测宇宙的极限照片——「哈勃深空场」,看到宇宙第一代恒星和星系的星光,这是人类追寻宇宙起源的重大里程碑。尽管如此,但这不是终点,还有更多未知地带需要探索。

1995年「哈勃深空场」仅仅锁定的是,北斗星附近的一小块天区(北天极),天文学家担心,这或许并不能代表宇宙整体。于是,关注点转向南天极。这就是著名的「哈勃南天深空场」Hubble Deep Field South。与此同时,1995年那次观测就被改叫「哈勃北天深空场」Hubble Deep Field North。

在1998年9月、10月期间,哈勃专门拍摄了「哈勃南天深空场」,为期10天,观测杜鹃座附近的一小块天区,曝光130万秒,拍摄995张照片,几乎是3年前北天深空场拍摄量的3倍。

这就是「哈勃南天深空场」。

这是之前的「哈勃北天深空场」。

对比这两次深空场星图,到底有何不同?这背后又隐藏着什么重要信息?

在这两次巡天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遥远的星系与银河系附近可见的旋涡星系、椭圆星系明显不一样。这意味着什么呢?一度占据主流的「稳态宇宙理论」不攻自破,再也站不住脚了。

就在上世纪中期,多数天文学家相信非常遥远的星系跟较近的星系本质都相同,因此宇宙并非起源所谓的一次大爆炸,而是存在于无限时空里,也就是说不管在多大尺度范围内,任意时间内,观测宇宙几乎都是差不多的。

但是,事实远胜于理论,通过这两次哈勃深空场的巡天照片却发现星系的性质并不是这样,旋涡星系、椭圆星系明显不一样。因此戏剧性地证明稳态宇宙理论的不可信。更富戏剧化的是,这一铁证恐怕让一位天文学家最没面子了(如果有的话),他就是已故天文学家弗雷德·霍伊尔,因为他在生前是一位稳态宇宙的坚定鼓吹者,就是他最早叫响的「宇宙大爆炸」Big Bang,不过是为了讥讽大爆炸理论。

故事还在继续。尽管哈勃两次深空场大获全胜,但是业界都心知肚明,哈勃还没有捕捉到来自最早恒星和星系的光,一个比最远还远的星图拍摄计划开始启动了。

不过这一次没让哈勃单打独斗,而是联手其他大天文台——斯皮策太空望远镜、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地面望远镜和欧洲空间局的赫歇尔天文台、XMM-牛顿空间天文台,联合开展「大型天文台宇宙起源深空场巡天」Great Observatories Origins Deep Survey,简称GOODS计划。

结果诞生了「哈勃深空场」升级版——「哈勃超深场」Hubble Ultra Deep Field,简称HUDF。

2003年和2004年,哈勃在此期间历时4个月的观测,对准天炉座Fornax附近的一个微小天区,利用新安装的哈勃第三代广角相机WFC3和红外相机IR camera,进行了800次曝光,实际观测时间持续11多天,大约100万秒,拍下几万个呈现不同颜色、形状、尺寸的星系。NASA一份观测报告这样描述:「这片区域中随意分布着古怪星系动物园。一些看起来像牙签,还有一些就像手镯上的连接扣。」

这就是2004年公布的哈勃超深场。大家知道,因为红外线是无色不可见的,要想被我们肉眼看得见,就得在图像处理时分配颜色,转换成我们看得见的光。所以,图中不同颜色的星光分别对应着红外线的短、中、长、近红外光波——蓝光1.05微米;绿光1.25微米;红光1.6微米。图中,最暗的天体是我们肉眼可见光的十亿分之一。

重点在于,「哈勃超深场」包含130亿年左右的星系,也就是宇宙大爆炸后4到8亿年形成的星系,是否意味着这就是宇宙最早一批正在形成恒星的星系呢?天文学家们争论不休。

但最终答案是否定的。因为2004年公布的哈勃超深场缺少关键的一环,没有覆盖紫外线波段的星光图像。于是,在之后的十年间,来自国际各大天文台的GOODS计划,收集大量相关数据,继续升级设备,补拍紫外线波段,最终补上了这一环。

这就是2014年公布的新一代「哈勃超深场」。跟2004年版相比,增加的深紫外光谱清晰可见,这些紫外线星光来自最大、最小和最亮的形成期的恒星。

问题来了,这就是宇宙第一代星系吗?答案还是否定的。天文学家们认为,宇宙大爆炸后不到4亿年时,就有星系诞生了。只是暂时还无法被哈勃观测到。

就这样,新一轮捕捉最深远的宇宙图像即将到来,这就是比「哈勃超深场」最远极限还远的「哈勃极深场」!下期再会。(2017-03-31科普)



【034、不可思议!光也可以被完整移动,这让科学家很兴奋】


2021-05-19 天文在线

这是特制的真空室,实验就在这里进行。

光真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你可以扭曲它,也可以反射光。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一种方法来捕捉光,移动它,然后再释放。

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物理学壮举在约翰内斯·谷登堡-美因茨大学得到了证明并被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研究人员在量子存储器里捕捉光,这是一团超冷铷原子云,然后将量子存储器移动1.2毫米,释放出的光对其性能几乎没有影响。

“可以这么说,我们把光放在手提箱里储存起来,只是就我们而言,这个手提箱是由一团冷原子组成的。我们把这个手提箱移动一段很短的距离,然后再把光放出来。这不仅对于一般的物理来说很有趣,而且对于量子通信来说也是如此,因为光是不容易被’捕捉’的,而且如果你想以一种可控的方式将它运输到别处,最后都会丢失。”资深作家帕特里克·温德帕辛格教授在一份报告中说。

量子通信网络对计算机技术的未来至关重要,它利用自然界的量子特性来产生不可思议的计算能力。储存甚至移动光的能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如果没有这个能力,是不可能扩大量子网络的规模的。

移动原子云是不容易的,如果不扰乱它们的话。如果你想让被困在它里面的光保持安全,你对它们施加的影响要非常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光传送带”。在不丢失或加热原子云的情况下,两个激光器被用来移动原子云。

商业量子计算机和网络中仍然有许多障碍存在,但在这项工作中克服了一些困难。量子系统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和噪声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量子系统被维持在非常低的温度下,以便控制系统的特性。

由于多种因素,目前传输距离较短,但归根结底是因为光只能以这种方式储存在有限的时间内。与许多量子现象一样,当前的存储方法很容易被破坏。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让光保持不变。所以尽管1.2毫米看起来很短,但对这个领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相关知识

电子云是物理学中原子结构——电子云模型所衍生的一个概念,意在以几率描述电子的方位,而非像先前的轨道模型来描述电子运动的轨迹。

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小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其运动规律跟一般物体不同,它没有明确的轨道。根据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我们不可能同时准确地测定出电子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和运动速度,也不能描画出它的运动轨迹。因此,人们常用一种能够表示电子在一定时间内在核外空间各处出现机会的模型来描述电子在核外的运动。在这个模型中,某个点附近的密度表示电子在该处出现的机会的大小。密度大的地方,表明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机会多;反之,则表明电子出现的机会少。由于这个模型很像在原子核外有一层疏密不等的“云”,所以,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电子云”。

电子云对应的是原子电子轨道,是解薛定谔方程的结果。 薛定谔方程的解称为“波函数”,又称“轨道”,表示的是电子在该空间范围出现的概率,而不应该理解为电子在空间中的运动轨迹。 其中有四个量子数: 主量子数n n=1,2,3,4,5…… 在原子轨道理论中称“能层”

角量子数l l=s,p,d,f,g,h,i…… 在原子轨道理论中称“能级”

磁量子数m m=2l+1 (s=0,p=1,d=2……) 在原子轨道理论中称“电子云伸展方向”,同一亚层的轨道称简并轨道。

by:Alfredo Carpineti。Fy:知野。



【035、4种关于宇宙的理论,我听过一种,结果还几乎被推翻】


2018-01-27 由 80影院 發表于科学

当人类第一次仰望苍穹,看到了广阔无垠的天空和闪闪发光的星屋,不禁想知道这一切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在今天,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使人类有了强大的认识自然的工具,但关于宇宙的成因却还没有定论,还处在假说阶段。人们总结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几种假说:

第一种假说:宇宙永恒论。

这种假说认为,宇宙并不是动荡不定的,宇宙中的星体、星体的数目和分布以及它们的空间运动从开天辟地时开始,就一直处于一种稳定状态,宇宙是永恒的。例如中国的宇宙生成论在公元前四百多年的《老子》中已有出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漠!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第二种假说:宇宙分层论。

这一观点认为字宙的结构是分层次的,恒星是一个层次,恒星集合组成星系是一个层次,若干个星系结合在一起组成的星系团是一个层次,一些星系团再组成超星系,成为一个更高的层次。

第三种假说:目前为止许多科学家都比较赞同的“字宙大爆炸”理论。

这一观点是由美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加莫夫和弗里德曼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大约在200亿年以前,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天体的物质都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密度极大、温度高达100亿度的原始火球。后来由于某种原因产生大爆炸,并且开始向外扩散,开始产生中子质子原子等,最终产生我们现在的宇宙。

第四种假说:亚稳状态宇宙论。

这个理论是1999年9月,印度著名天文学家纳尔利卡尔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宇宙起源理论。他们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命名为“亚稳状态字宙论”。他们认为,宇宙不是由一次大爆炸形成的,而是由若干次小规模爆炸共同形成的。

在这个能量场中,接二连三的爆炸逐渐形成了宇宙的雏形。此后小规模的爆炸还在不断地发生,导致局部空间的膨胀,局部膨胀时快时慢,综合在一起便形成了整个宇宙范围的膨胀。

以前,人们认为宇宙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在空间上是无穷无尽的,是无限的。后来在观测中人们发现宇宙仍在膨胀,但速度却慢了下来,这就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字宙有限观。

或许在亿万年后,宇宙膨胀到极限,会重新坍塌,最终又会形成原始的奇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原始火球。那时候可能又在孕育一个新的宇宙。

各位看官,你们觉得哪个理论更靠谱?



【036、11个科学发现塑造了我们现在的宇宙观】


2017-07-25 由 牧夫天文 發表于科学

周一 · 最新发现 |周二 · 牧夫专栏

Quote how you want to

Sponsored by Progressive

周三 · 太空探索/ 周三· 天文测试

周四 ·观测指南|周五· 深空探测

周六 ·星空的诗| 周日· 天文周历

“时间回到100年前,人类眼中的宇宙和现在大不相同。我们认为:银河系上千光年的遥远恒星就是宇宙的边际,天空中的漩涡星系和椭圆星系被认为就在银河系中。宇宙还被认为是静态的,并且牛顿的经典力学仍未被爱因斯坦的新理论所动摇。那时,还没有大爆炸、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概念。随后的100年,一个个重要的科学发现逐渐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宇宙…

斯隆数字巡天红外波段下的银河系。100年前,银河系就是我们概念中的整个宇宙。

1910s-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相对论被证实!广义相对论因能解释让牛顿经典力学费解的水星进动而闻名于世,但作为一个科学理论,仅仅解释已有现象是不够的,需要能够正确的预测未知,并能够被进一步验证。此后的一个世纪里,相对论预测的时间膨胀、引力透镜效应、惯性系拖曳效应和引力红移等,均被一一验证。第一个成功预言而被验证的是引力场下星光弯曲。1919年,爱丁顿和他的伙伴远征观测日全食。经测量,星光在太阳附近的弯曲程度与爱因斯坦的测算值相近。从此,我们的宇宙观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1919年伦敦新闻报道这一事件的插图

1920s-银河系外的世界

在此之前,人们认为银河系就是宇宙的全部,哈勃彻底改变了这一认知。他持续观测天空中的几个涡状星云,通过比对那些“星云”中的和银河系内的造父变星,认为这些昏暗的恒星是在百万光年以外,远超过银河系的范围。除此之外,哈勃还测量了很多星系的距离和退行速度,揭示了庞大的、膨胀中的宇宙。

哈勃对仙女座星系造父变星的研究

1930s-暗物质

之前,很长时间人们认为测量出恒星的质量,还有气体和尘埃的质量,如果把这些加起来基本就是宇宙的质量。弗里茨·兹威基通过观测致密的星系团,发现仅仅是星系团中的恒星、尘埃和气体,无法解释他们的内部运动速度。他认为存在我们直接观测不到的暗物质,这一重大发现一直到七十年代才被重视起来,现在我们认为暗物质大量存在于宇宙当中,这些暗物质与常规物质的质量比大约是5:1。

后发座星系团中心两个明亮的大星系NGC4889(左)和NGC4874(右),他们的直径都超过100万光年。但他们外围的星系正快速分离,说明很有可能存在庞大的暗物质环贯穿整个星系团。

1940s-大爆炸

这个年代,虽然大量的实验和观测资源投入到火箭和核技术上,理论物理学家仍未停止努力工作。1945年,乔治·伽莫夫做出宇宙大爆炸的猜想:如果宇宙在膨胀和冷却,那在过去它一定是炽热和致密的。在过去的某个时间,它的炽热和致密程度足以让中性原子无法形成,在此之前甚至原子核也无法形成。这样,在恒星还没有形成的时候,最初的宇宙会存在特定比例的轻量“元素”,而现在宇宙的各个方向应该残存略高于绝对零度的“余光”。

大爆炸后的可见宇宙

1950s-恒星物质演化

霍伊尔等科学家并不认同大爆炸理论,他们坚守“稳恒态宇宙模型”,双方阵营激烈辩论重元素是何时和如何产生的。后来,“稳恒态宇宙模型”渐渐退出理论物理学的舞台,但是霍伊尔为代表的科学家关于重元素形成的理论是成功的,宇宙中的重元素并不是在大爆炸时形成的,比如地球上的重元素是太阳系几代恒星演化的产物。

太阳的结构

1960s-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经过20年的争论,一个重大发现确立了大爆炸理论!1965年,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发现了宇宙大爆炸残留2.725开尔文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如果我们可以看到微波,整个夜空都应该是像绿色区域这样的背景辐射

1970s-宇宙暴涨理论

1979年,美国科学家阿兰·古斯提出了“暴涨理论”:宇宙的初期是一个异常炽热和致密的状态,是一个指数级膨胀的状态,所有的能量都束缚在宇宙结构中。也就是在大爆炸前也存在着一个快速演化的状态和过程。后来,更多研究让阿兰·古斯的理论更加丰满,逐渐发展成现在我们的宇宙膨胀理论。

宇宙膨胀示意图

1980s-超新星

1987年,位于大麦哲伦云的一个超新星被观测到,这是自1604年以来有历史记录的第一个可以被肉眼观测到的超新星。因为距离相对较近,这次超新星能够让我们捕捉到它带来的中微子,这次超新星让全世界多个探测器探测到20多个信号,标志着中微子天文学的开始,分支研究包括中微子振荡、中微子质量以及百万光年外超新星的中微子研究。

2011年拍摄的超新星1987A的残迹,位于16.5万光年的大麦哲伦云

1990s-宇宙膨胀的结局

对宇宙膨胀的未来,之前我们会有几种猜想:从膨胀到收缩、加速膨胀或趋向于匀速的膨胀。1998年,科学家通过对大量Ia型超新星的观测,提出震惊的结论:宇宙在加速膨胀。这样,宇宙的结局不仅将进入冷寂,而且星系之间的距离将越来越远,1000亿年以后,我们很可能看不到其他星系。

猜想中的几种宇宙膨胀发展

2000s-宇宙的物质构成

1965年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之后,我们继续深入研究,逐步了解了宇宙的构成。从宇宙背景探测器到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再到普朗克卫星,获取了大量宇宙背景辐射的数据,再加上诸如斯隆数字巡天等对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研究以及遥远的超新星数据,现代宇宙的构成包括:

0.01%光子辐射

0.1%中微子

4.9%通常的物质(即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27%暗物质

68%暗能量

普朗克卫星数据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波

2010s-宜居带行星、引力波等

这个十年还没有结束,但目前为止我们通过开普勒等任务已经从成千上万的地外行星中发现了宜居带类地行星。并且,我们通过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台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这是爱因斯坦1915年基于相对论的一个大胆预测。

恒星系统开普勒186、开普勒452和太阳系的对比

示意图展示了计算机模拟中的黑洞合并,即首次探测到的引力波的来源

对宇宙的探索还在继续,我们还有很多疑惑。这11个重要发现,让我们的视野扩大到银河系外;让我们认知了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存在;让我们知道138亿年前宇宙发生了大爆炸;让我们了解了宇宙在加速膨胀。我们窥探到了宇宙的起源还有未来的宿命,今后伴随着科技进步,还会发现更多惊天的奥秘!

翻译:毛明远 | 校对:李可为

编排:毛明远 | 配乐:解仁江

『天文湿刻』 牧夫出品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science/53zv932.html



【037、60亿颗类地行星在银河系】


2021-04-10 科学宇航员

对生命来说,地球是一颗宜居行星,那么按照地球上的生命形成和发展的标准来看,宇宙中只要是拥有地球生态环境条件的星球上,就有可能存在生命,只要时间足够,生命就有可能进化到高级阶段。

地球是一颗岩质行星,有岩质表面和大气层,由于位于太阳系的宜居带中,因此表面有着适宜的温度,允许水以液态存在,而水的蒸发和降落形成了水在大气中的循环,种种有利条件下,生命在地球上出现并发展了起来,经过30多亿年的演变进化,造就了复杂多样的生物世界,其中最高等的生物是我们人类,也是唯一一种拥有创造科技文明能力的物种。

在宇宙中的宜居行星上,很可能也有我们地球上这样的情况,上面的生命体已经进化到了高级阶段,甚至已经创造了文明,而且很可能有些星球上的文明已经比我们地球更先进。

那么在地球之外,宇宙中有宜居行星吗?其实我们人类目前的观测能力还不足以判断太阳系之外的星球是否宜居行星?只可以判断较近距离上的星球是否类地行星,也就是岩质行星,因为行星中主要包括两类,就是内地行星和气态行星,气态行星是像木星土星那样的,没有岩质表面的星球,依照地球上的生命形成标准,这样的星球显然是不适合生命存在的,因此科学家们在寻找地外生命的时候对类地行星更感兴趣。不过这里所说的类地行星,不仅是说具有岩质表面,而且是说的位于主恒星的宜居带,质量与地球相差不大的行星,在这样的星球上,很可能存在大气层、液态水和适宜的温度等生命必须的条件。

那么宇宙中有多少类地行星呢?据加拿大媒体报道,近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给一份最新研究显示,仅在银河系中,很可能就存在约60亿颗类地行星。

该大学的米歇尔·库伊莫托和杰米·马修斯在检索全部开普勒二号数据时,预估FGK型恒星的发生率,发现每一个G型恒星所拥有的类地行星上限为0.18颗,而假设我们的银河系拥有4000亿颗恒星,其中7%属于G型恒星,那就意味着我们的银河系中有60亿颗恒星可能有类地行星。当然这只是一种保守估计,实际上银河系中仅红矮星的数量就占到了70%以上,这些恒星的附近都有可能存在类地行星。

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已经观测到了数百颗类地行星,但是还无法判断这些星球上是否真的宜居,不过或许几十年后,天文观测技术或许就可以帮助我们分辨某颗行星是否宜居了。



【038、NAOJ发布银河系新地图:地球跟人马座A的距离比想象中更近】


2020年11月29日 cnBeta.COM 科学探索

据外媒报道,由日本国家天文台(NAOJ)绘制的一幅银河系新地图显示,地球螺旋运动的速度比想象中更快,其距离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距离比之前认为的要近2000光年。1985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宣布,地球距离这个名为人马座A*的黑洞有27,700光年。

但日本射电天文学项目VERA通过15年的时间分析发现,地球实际上离我们只有25800光年。另外他们还发现,地球的移动速度比他们之前认为的要快7km/s。

人马座A*及类似的黑洞之所以被称为超大质量黑洞是因为它们的质量是太阳的数十亿倍。

但NAOJ表示,对此没有必要担心,因为最新的数据并没有表明我们这颗星球正在坠入黑洞。它只是意味着现在有了一个“更好的银河系模型”。

科学家通过利用VERA天体测量目录创建了一张位置和速度图以此展示银河系的中心和驻留在其中的物体。其中第一份VERA天体测量目录于今年出版,当中包含了99个天体的数据。

而定位表明,地球以227km/s的速度绕黑洞所在的银河系中心运行。天文学家最初认为该轨道的速度为220km/s。

NAOJ在一份新闻声明中说道:“由于地球位于银河系内部,所以我们无法后退一步从外部看银河系是什么样子。天体测量显示,准确测量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是了解银河系整体结构和我们在其中的位置的重要工具。”

VERA全称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Exploration of Radio Astrometry,于2000年制造,其使用干涉测量法来收集遍布日本的射电望远镜的数据。NAOJ表示,通过这个项目,科学家们得以创造出跟直径2300公里的望远镜相同的分辨率,“理论上,这个望远镜的清晰度足以分辨放在月球表面的一枚美国硬币”。

NAOJ的科学家们希望能收集更多天体的数据来重点关注那些靠近人马座A *的天体。

039、残酷的宇宙, 这颗恒星正在吞噬它周围的天体,看着就让人揪心



【2021-05-18 天文在线】


御夫座在距离我们1400光年外的星群中,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最奇怪的系外行星之一。

Wasp 12B是一个黑暗的蛋状世界,它被归为系外行星并称之为“超热木星”,这是一颗巨大的气体行星,在物理特性上与木星相似,但由于其轨道非常靠近其宿主星,就像水星更靠近太阳,因此它具有灼热的大气层。

事实上,这颗超热木星离它的母星如此之近,以至于它只需要大约26个地球小时就能完成一个轨道。Wasp 12B离它的恒星只有340万公里或210万英里,且正在被慢慢地吞噬。但尽管它每秒钟都在被撕裂,它仍然是一颗巨大的行星,半径约为木星的1.8倍,质量为木星的1.4倍。然而,它的形状像个鸡蛋而且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最黑暗的世界之一,这些特征使Wasp 12B行星很有趣。这种不寻常的形状是由于它的恒星施加的巨大潮汐力扭曲了这个巨大的气体行星,并带走了数百万吨炽热膨胀的大气层。

最近的研究表明,仅仅在300万年后,Wasp 12B将被完全吞噬,再也观察不到了。然而为什么它如此黑暗,还没有被完全探究。但有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它太靠近其宿主星,无法形成反射云。取而代之的是,入射光渗透进行星大气层中,被氢原子吸收并转化为热能。

尽管这个过热巨星非常暗,但它可能不是漆黑一片,因为它灼热的温度可能会让它发出昏暗的光芒,可能像熔化金属那样的光。这颗命中注定要毁灭的行星还被潮汐锁定,这意味着这颗气态巨星总是面对恒星的同一侧,使得Wasp 12B的白天温度达到2500摄氏度,或4600华氏度,这也导致它的部分大气层表现得更像一颗低质量的恒星。

另一方面,行星较冷的晚上是一个不同的故事,因为早在哈勃观测就已经探测到可能的云、大气霾甚至水蒸气。Wasp 12B是在2008年4月被发现的,由一个SuperWASP行星调查部门通过凌星方法发现的,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系外行星搜寻方法。这种类型的检测方法通过下面结论得以实现:当一颗行星直接通过它的恒星和观测者之间,阻挡了一些恒星的光,并在短暂的时间内使恒星变模糊,这就向观察者证明存在系外行星。

从这儿天文学家完成了进一步的研究,揭开了这颗神秘行星的面纱,诸如它的尺寸大小,质量及大气组成,表面温度等等。在三百万年后,这个奇怪的超热木星可能被它的主序星撕裂,直至完全吞噬,而后便消失不见了。但在遥远的地方——一颗来自行星地球的好奇心将继续研究WASP-12B巨星并且进一步调查它的极端条件。

木星是距离太阳第五近的行星并且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它是颗巨行星,质量为太阳系中其它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多,仅略小于太阳质量的1/4。木星是除月球和金星外在地球夜空亮度排名第三的自然物体。由于它的巨大尺寸,木星在史前时期便被发现且由罗马主神朱庇特命名。 木星主要由氢构成,但只构成其体积1/10的氦却占了总质量1/4。它可能有岩石核心和重元素,但像其它巨行星一样,木星缺乏可以明确界定的固体表面,并且其内部持续收缩释放的热量远高于从太阳那儿接收的热量。

由于快速自转,木星外观形状为扁球体。从外表上看,它有着微弱却可观测到的赤道隆起。可以明显发现,木星的外部大气被分隔成了不同纬度的几个波段,而在波段与波段的交界处,存在着湍流和风暴。这样显示的突出结果便是大红斑,一种至少在17世纪第一次被望远镜看到前便已经存在的巨大风暴。 围绕木星的是一个昏暗的行星环系统和强大的磁层。木星的磁尾接近8亿千米长,覆盖了到土星轨道的整个距离。木星有着近一百种已知卫星并且可能拥有更多,包括在1610年被伽利略发现的四大伽利略行星。木卫二是伽利略卫星中体积最大的一颗,直径比水星还大。

先驱者10号是第一个探测木星的航天器。在1973年12月取得了木星表面的最近距离。木星至今已被自动化飞船探测过多次,比如最初在1973——1979实行探测的先驱者号和旅行者号,1995年抵达木星的伽利略号。2007年,木星被新视野号探测器观测。新视野号利用与木星之间的引力提速并在前往冥王星的途中改变自身轨道。最新探测木星的飞船是朱诺号,在2016年6月抵达木星轨道。未来在木星系统的探索中,包括可能存在冰雪覆盖的木卫三海洋。



【040、超级地球】


超级地球是太阳系外行星,其质量高于地球,但远低于太阳系的冰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后者分别是地球的14.5和17倍。它仅是指行星的质量,并不意味着有关表面状况或可居住性。自从2005年格利泽876d被尤金尼亚·里维拉(Eugenio Rivera)所率领的团队发现之后,相继有数颗超级地球被世人发现。地球作为太阳系中最大的类地行星,其所身处的太阳系并不包含这一类能被当作范例的行星,举凡那些体积大过地球的行星,质量至少都在其十倍以上。

定义

在一般情况下,超级地球只以质量作为判定条件,而温度下、组合成分、轨道属性、适居性、或星球环境等条件则不包括在内。目前在超级地球质量上限定义上,普遍认同为地球质量的10倍(约天王星质量的69%,这是太阳系的气体巨型最小的质量),而下限为地球质量的1倍、1.9倍、5倍不等,在不同的大众媒体下有不同的标准。一些学者进一步指出,在超级地球定义上应该增加是否有显著的大气层;或是不但有大气层,还有固态表面或如海洋行星般,有着广大的海洋且有一层大气层覆盖其上,这种类型的行星没有出现在太阳系内。若系外行星超过地球质量10倍的上限,依照其是否由岩石、冰、或是气体组成成分,确定该行星是否为类地行星、巨无霸行星、或是气体巨行星。

发现

在太阳系内没有超级地球类别的行星,因为地球在太阳系内为最大的类地行星,而太阳系内大于地球的行星其质量皆至少地球质量的14倍。

首颗被人发现的超级地球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任务候选行星分类表。此数据建立在2013年11月4日。(NASA)

亚历山大·沃尔兹森(Aleksander Wolszczan)与戴尔·费雷欧(Dale Frail)在1992年发现脉冲星PSR B1257+12旁有着系外行星,其外围两颗行星质量皆为地球的4倍左右。

以尤金尼亚·里维拉为主的一支团队于2005年发现了首颗围绕主序星的超级地球,它因绕行格利泽876公转,而被命名为格利泽876d(先前已有两颗体积近似木星的类木行星在其星系中被发现)。它的质量估计有地球的七点五倍大,轨道周期相当短,只有两天左右。鉴于格利泽876d的与日距离,它高温的表面最高可到华氏650度。

第一颗位在适居带的超级地球

2007年4月,由斯特凡·乌德里所领导一支根据地在瑞士的团队,宣布在格利泽581周边可栖息区域的边陲发现两颗新的超级地球,其表面有可能存有液态水。有地球质量五倍大,距离格利泽581为0.073天文单位或一千一百万公里的格利泽581c,座落在可栖息区域的“暖陲”,其平均温度(不考虑来自大气的影响),估计在反照率可比照金星的摄氏零下三度,至反照率可比照地球的摄氏四十度之间。

其他被发现的超级地球

2006年两颗超级地球陆续被发现,经由微引力透镜所发现的OGLE-2005-BLG-390Lb,质量为地球的五倍,另一颗HD 69830 b的质量则是地球的十倍。

2008年

2008年,一颗名为MOA-2007-BLG-192Lb的超级地球被发现,这颗星球是已知的质量最小的超级地球之一。该星球是由天体物理学家大卫.P.巴内特等人于新西兰约翰山大学天文台进行天文物理重力微透镜观测(HARPS)时,于2008年6月2日发现。该星球的质量约是地球的3.3倍大,其母星为一褐矮星,发现该星球时是因为发生一次微引力透镜现象而发现之。

2008年6月,欧洲南天天文台研究团队宣布在一颗名为HD 40307恒星周边,发现三颗超级地球。这三颗行星其质量从小到大分别为地球质量的4.2倍、6.7倍、及9.4倍,发现时都是使用高精度径向速度行星搜索器以径向速度法于智利发现。

欧洲南天天文台研究团队另外也宣布,在一颗名为HD 181433恒星周围,发现一颗地球质量7.5倍大的超级地球,该恒星另有两颗行星为气体巨行星。

2009年

2009年2月3日,一颗名为柯洛7b的超级地球被发现,该星球质量初步估计为地球质量的4.8倍,轨道周期为0.853天。在估计柯洛7b的密度时,显示它可能是一颗硅酸盐行星,类似于太阳系类地行星。在柯洛7b被发现后,一颗名为HD 7924 b的超级地球被发现,该星球是首颗在G型主序星等级以上发现的超级地球。

2009年4月21日,瑞士日内瓦大学天文学家米歇尔·麦耶所带领的团队宣布发现一颗名为葛利斯581e超级地球,该行星的质量至少为地球的1.9倍,半长轴为0.03AU,公转周期约3.15天,显示其并非在适居带上,该星球显示有潮汐加热现象,并且比木卫一至少剧烈100倍。

2009年12月,MEarth计划大卫·夏邦诺等人发现一颗名为GJ 1214 b的超级地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2.7倍,其围绕之恒星格利泽1214发光度及体积比太阳小。哈佛大学天文学教授兼MEarth计划主持人大卫·夏邦诺认为该星球可能有液态水,然而之后的星球模型显示,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不具有液态水。

总计至2009年11月为止,共有30个超级地球被发现,其中24个是首次发现是使用高精度径向速度行星搜索器(HARPS)观测的。

2010年

2010年1月5日,名为HD 156668 b被发现,其质量至少为地球质量的4.15倍,这是利用径向速度法发现第二小系外行星,仅大于2009年发现的格利泽581e。

2010年8月24日,日内瓦大学教授克里斯多福·洛维斯(Christophe Lovis)领导的团队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智利拉西拉天文台ESO 3.6米望远镜上的高精度径向速度行星搜索器(HARPS),于太阳型恒星HD 10180发现其拥有至少7颗系外行星环绕着。当中HD 10180 b初估其质量至少为地球质量的1.35 ± 0.23倍,这是至此发现在主序星轨道上质量最小的系外行星。虽然未经证实,但此7颗系外行星存在的几率为98.6%。

2010年9月29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宣布在红矮星葛利斯581上,发现一颗名为葛利斯581g的超级地球,该星球质量至少为地球质量的3.1倍,半长轴为0.146AU,公转周期约36.6天。在葛利斯581星系上,距恒星距离从里到外排第四,于葛利斯581c与葛利斯581d之间。此行星由华盛顿卡内基学会和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UCSC)等机构利用径向速度法发现。然而有部分天文学家及团队包括ESO和HARPS研究小组对葛利斯581g的存在产生质疑,目前太阳系外行星百科仍将葛利斯581g列为未证实系外行星。

2011年

2011年2月2日,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任务宣布一项主要研究结果,至少列出1,235颗候选行星,其中68颗为地球等级〈Rp < 1.25 Re, Rp:星球半径、Re:地球半径〉,288颗为超级地球等级(1.25 Re < Rp < 2 Re),另54个已确认位在适居带。有6颗位在适居带的候选行星的半径小于地球半径两倍,6颗候选行星分别为KOI 326.01(Rp=0.85)、KOI 701.03 (Rp=1.73)、KOI 268.01(Rp=1.75)、KOI 1026.01(Rp=1.77)、KOI 854.01(Rp=1.91)、KOI 70.03(Rp=1.96)。近期研究显示,其中一颗候选行星(KOI326.01)其体积可能比首次结果显示更大,表面温度也比首次结果显示更热。基于近期开普勒太空任务的发现,美国天文学家赛思.肖斯塔克〈Seth Shostak〉估计在距离地球一千光年内,至少有30,000颗星球是人类可居住的世界。开普勒太空任务团队也基于研究结果,估计银河系至少有500亿颗行星,其中至少5亿颗行星在适居带上。

2011年8月17日,两组欧洲科学家团队分别发现HD 85512 b,以及绕行天园增三的三颗系外行星,这两组发现的超级地球皆可能位在适居带上。如果HD 85512 b覆盖着50%的云层,水便可能以液态的形式存在于行星表层。在随后不到一个月期间,包括10颗超级地球在内的45颗系外行星被科学家发现。

2011年12月5日,NASA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第一个位于类太阳恒星适居带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名为开普勒22b,半径为地球半径的2.4倍,距离其母恒星开普勒22b的距离比地球距离太阳少15%。母恒星开普勒22半径比太阳略小,温度比太阳低,依此推论开普勒22b表面温度类似于地球,显示开普勒22b可能存在于液态水。

2011年12月5日,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任务小组宣布已经发现2,326颗候选行星,其中207颗与地球大小相似、680颗是超级地球、1181颗为海王星大小、203颗为木星的大小、55颗则比木星更大。相较于2011年2月的数据,与地球大小相似及超级地球等级的行星数量分别增加了200%和140%。此外,48颗候选行星被发现在适居带,该数据对照于2月期间为下降,这是由于十二月数据使用的是更严格的标准来判定候选行星是否在适居带。

2011年,巨蟹座55e星球密度计算结果显示略大于地球密度,该星球半径约地球半径的2倍,直至2014年为止确认其没有氢气组成的大气层前,巨蟹座55e是发现最大的行星。

2011年12月20日,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任务小组宣布第一次发现2颗与地球体积类似的行星,分别为开普勒20e与开普勒20f,两颗行星皆位在开普勒20行星系统上。

葛利斯667Cb是由HARPS团队宣布与其他29颗行星同时于2009年10月19日发现,而葛利斯667Cc则由相同团队于2011年11月21日的论文公开,另葛利斯667Cc详细资料于2012年2月公布。

2012年

2012年9月,葛利斯163旁发现2颗系外行星。其中一颗行星葛利斯163c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6.9倍,表面温度略高于地球,并可能位于适居带上。

2013年

2013年1月7日,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团队发现开普勒69c,其半径为地球半径的1.5倍,轨道位置在该恒星的适居带中,其母恒星开普勒69为类太阳恒星。开普勒69c可能是有外星生命的星球之一。

2013年4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以威廉.伯鲁奇(William Borucki)领导的团队,以凌日法搜寻太阳系外行星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观测视野时,在距离地球约1200光年开普勒62,其适居带内发现5颗系外行星。这五颗超级地球的半径从小到大为地球的0.54、1.3、1.4、1.6、及1.9倍。其中开普勒62e与开普勒62f的理论模型显示,这两颗行星可能拥有固体表面,其表面可能是岩石,或是岩石与固态水组成。

2013年6月25日,欧洲南天天文台发布消息,宣称在葛利斯667C的适居带内同时找到3颗超级地球,并且显示很可能有外星生命存在。葛利斯667C拥有7颗系外行星的行星系统,位在天蝎座一带,在内的3颗超级地球约距地球22光年。这3颗超级地球包括在太阳系外7颗最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在观察这3颗超级地球与母恒星的距离,以及表面平均温度,推论3颗行星皆可能有液态水存在,而不是被恒星辐射带走,或是以固态冰存在。

2014年

2014年5月,先前发现的开普勒-10c,其质量约地球质量的17倍,类似于海王星。半径约为地球的2.35倍,是目前已知最大的类地行星。由于开普勒-10c的质量超过超级地球等级的地球质量10倍上限,因此提出将其归类为“巨无霸地球”(mega-Earth)。

2015年

2015年1月6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由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第1000个被确认的系外行星。三个新确认的系外行星被发现在适居带内;其中两个行星开普勒438b和开普勒442b接近地球尺寸,其组成成分可能是岩石;第三个行星开普勒440b则为超级地球。

2015年7月30日,天文与天体物理学报宣布他们发现一个行星系统,当中有三颗超级地球绕着一颗明亮的矮星。位于仙后座的格利泽892发现其拥有四行星系统,但这些行星并不在适居带内。当中最短轨道的行星是HD 219134 b,是当时已知距地球最近的超级地球。

2015年12月17日,澳洲天文学者宣布发现至今为止离地球最近的超级地球沃夫1061c,距离地球只有13.8光年。

2016年

2016年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哈伯太空望远镜在分析巨蟹座55e的大气层中,检测到氢和氦(可能是氰化氢)等元素,但是没有检测到水蒸气。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并宣布首次针对超级地球大气层分析任务成功。

2016年8月,天文学家宣布发现一颗系外类地行星比邻星b,其位红矮星比邻星的居住区,是目前已知距太阳系最近的系外行星,也是已知距离最近的适居带内系外行星。由于比邻星b非常靠近地球,该行星可能突破倡议中,像系外天体探测前进的小探测器其中之一目的地。

特性

密度与组成成分

在科学计算上,如果可以同时利用径向速度及凌日法侦测到某超级地球,那该星球的质量与半径便可确定,并可延伸计算出出该星球的平均总体密度。低密度的星球可能是由氢和氦元素组成,类似于迷你海王星;中密度的星球主要元素组成可能包括水,类似于海洋行星,或是该星球内部有一颗密度大的核心,但外围被一层广大的气体覆盖着,类似于较小的气体行星。另一项常用的推论条件是当某超级地球的星球半径大于地球半径1.5倍条件下,其密度随星球半径增加而增加;但若是其密度随星球半径增加而下降,则该行星可能是其内部为岩石核心,但其被一层气体包覆着;这推论条件主要建立在观察过65个小于地球半径4倍的超级地球统整出来的资料。高密度的超级地球推论是由岩石、金属或岩石与金属混和组成的,如地球和太阳系其它类地行星。而在超级地球内部可能是分层不明显,部分明显或内部分层完全明显。研究人员在美国哈佛大学天文系开发用户友好的在线工具来表征超级地球的主体组成。由哈佛天文系的研究员开发一套简单的模拟软件来分析超级地球内部组成特性。

鉴于超级地球相对较大的质量,它们与地球在物理特性上有着一定的差距。一份以戴安娜·巴伦西亚(Diana Valencia)为主的团队针对格利泽876d的研究报告显示,使用经由检测行星及其相应质量的凌日法所测得出来的半径,有可能推测出超级地球的组成结构。计算绕行格利泽876的行星所得出的范围,可以是在九千两百公里(约为地球半径的一点五倍)的固态行星到地核大到超过一万两千公里以上(约为地球半径的两倍)有着冰层覆盖表面的液态行星。在这半径的范围之内,超级地球格利泽876d的表面引力为~3.3g与~1.9g之间。巨大的表面引力(通常大过海王星与土星这样的行星,在某些情况下则大过木星)是超级地球一项众所周知的特性。

温度

由于大气层的影响,对于测量超级地球上的反照率、温室效应与表面温度无法得知,通常只能得知该星球的行星平衡温度。例如:地球的行星平衡温度为254.3 K(19 °C 或 2 °F),这是由于地球上的温室气体让地表温度能保持温暖;但像金星的行星平衡温度为184.2 K(89 °C 或128 °F),然而金星表面实际温度却是737 K(464°C 或867°F),因其浓厚的大气层让热量无法散发出去。在以上的例子可以得知,目前无法从行星平衡温度来推算外星球的反照率、温室效应与表面实际温度。

磁场

地球的地磁场主要成因为地球内部的液态金属外核,但在超级地球上,其质量高的状况下在超级地球内部会产生高压,伴随着超级地球内部核心组成成分黏度更大,熔点也更高,导致内部核心地核与地幔分界不明显,成为无核心之星球。如果能在某个超级地球的岩石中找出氧化镁之存在,可推估氧化镁会以液态形式存在于超级地球内部,从而可推导出该星球地幔处可产生磁场。



【041、超巨星周围环绕明亮彩虹涡流气体星云】


2011年06月24日腾讯科技

[导读]这张最新甚大望远镜照片是由该望远镜上中红外VISIR仪器拍摄的,显示近距离接近恒星的羽状气体很可能连接至星云外部的结构。这个超大质量的恒星育儿所不能通过可见光线观测到。

腾讯科技讯(悠悠/编译) 据美国太空网站报道,明亮的涡流气体星云环绕在一颗著名超巨恒星周围呈现出彩虹般的色彩,该图像显示壮观的气体星云在红外线下呈现出的详细状况。

超巨星周围环绕明亮彩虹涡流气体星云

明亮的涡流气体星云环绕在一颗著名超巨恒星周围呈现出彩虹般的色彩

天文学家使用智利帕拉纳尔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来研究环绕参宿四(猎户星座中的一等星)的星云,这颗红色超巨恒星位于猎户星座,距离地球600光年。甚大望远镜是欧洲南方天文台运营的望远镜之一,部署在智利地势较高的阿塔卡马沙漠。

如图所示,这张最新拍摄的甚大望远镜图像是于6月23日发布的,显示环绕的美丽气体星云比这颗超巨恒星更大,在恒星表面延伸至600亿公里。该束状纤细结构类似于从恒星释放的火焰苗,是该恒星向外喷射大量物质形成的。

参宿四位于猎户星座的右肩侧位置,该恒星非常巨大,大约是太阳体积的600倍,太阳质量的20倍,也是天空中最明亮的恒星之一。事实上,该恒星的直径相当于木星轨道直径,也是地球轨道直径的4.5倍。

参宿四周围的“火焰”

像参宿四这样的红色超巨恒星是超大质量恒星生命最后阶段,在这短暂的生命阶段,该恒星体积进行膨胀,并以惊人的速度向太空喷射大量物质,在仅仅1万年里脱落的恒星物质就相当于太阳的质量。

此前甚大望远镜上敏锐的NACO自适应光学仪器也探测到类似参宿四恒星喷射的宇宙物质形成从恒星表面至太空壮观的巨型羽状气体现象,参宿四喷射宇宙物质也是由于该恒星大气层中巨型气泡上下移动所导致的,它就像在茶壶中循环的沸水,该过程加速了羽状气体喷射。

这张最新甚大望远镜照片是由该望远镜上中红外VISIR仪器拍摄的,显示近距离接近恒星的羽状气体很可能连接至星云外部的结构。这个超大质量的恒星育儿所不能通过可见光线观测到。

喷射物质的无规律非对称性外形表明参宿四并未以对称性形式释放物质,所产生的恒星物质气泡和巨型羽状气体形成多块状星云结构。

满是灰尘的星云

研究人员称,这张最新照片中的可见物质很可能是由硅酸盐和氧化铝灰尘构成。这是形成地球和其它岩石行星地壳的主要物质,在远古时期,地球的硅酸盐来源于一颗类似参宿四的超巨恒星。

欧洲南方天文台发布的这张合成图像重现了NACO自适应光学仪器早期观测的中心盘的羽状喷射物,在图像中心的较小红色圆形区域跨越大约4.5倍地球轨道,呈现出参宿四可见表面的所在位置。

黑色环状结构是该图像中非常明亮的一部分,它使相当光线昏暗的星云清晰可见。这张VISIR图像是通过红外过滤镜拍摄的,对不同波长的放射线均十分敏感,图中蓝色部分是波长较短的喷射物质,红色部分是波长较长的喷射物质。



【042、传说中的白洞在哪里?宇宙中能找到吗?是上百亿光年外的类星体? 】


2019-07-08

如果说宇宙中黑洞吞噬一切物质,那白洞是否会吐出一切物质?

黑洞曾经是广义相对论预言中的天体,当然随着天鹅座X-1以及发现越来越多的黑洞,再是2019年4月10晚上的M87*黑洞的实锤,至此全世界都确信黑洞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天体!那么白洞呢?是不是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而被证实也会在宇宙中存在?

一、什么是白洞?

白洞是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黑洞而描绘出的一种对应天体,或者说是一个数学模型,甚至对于白洞仅仅只停留在猜想中,从来没有科学理论涉及过这种传说中的天体!

根据白洞与黑洞相反的特性勾勒出所谓白洞的特征:

1、白洞周围将会堆积物质,很明显质量将会产生强大的引力,导致它将成为某处的质量中心!

2、同样可能存在吸积盘,因为强大的引力会使附近的物质成为吸积盘高能辐射的源头。

3、假如黑洞是一个物质与能量的压缩过程,那么黑洞似乎是一个物质与能量的解压缩过程 很明显这个位置将会有大量的诸如X射线和γ射线等整个射电全频段的辐射产生!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根据类似黑洞辐射特征来寻找白洞?

二、宇宙中有类似对应的天体吗?

也许类星体是唯一能对号入座的天体,因为它的特征似乎很像那么回事!

1、距离地球超过100亿光年以上

2、类星体比星系小很多,但释放的能量是星系的上千倍!

3、光度极高,100亿光年外都能被观测到。

但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每个星系都有难以计数的黑洞,比如距离地球最近的黑洞是2800光年外的麒麟座V616,而银河系中黑洞数量保守估计高达上亿个,白洞是不是也应该有一一对应?还是到达了某个阀值的才能打通虫洞、开通升级白洞?

即便是黑洞达到了某个阶段才能打通白洞,那么从理论上来看白洞的分布也应该是随机的,为什么都统一到了上百亿光年以外?当然这上百亿光年外代表另一个意义就是这些天体事件是在上百亿年前发生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类星体是宇宙诞生约38亿年时发生的天文事件!我们所有发现的类星体都在100亿光年以外,这表示它就是在宇宙发展某个阶段时存在的天体,而不是所谓的白洞!



【043、大型望远镜揭示宇宙最冷之处】


2016-07-15 光明网 

了解了更多有关这一“宇宙最冷之处”的特征信息,并确定了它的真实形状。

天文学家最初是用地面望远镜对回力棒星云进行观察,发现其呈现弯曲的,类似澳洲原住民使用的回力棒形状,这也是其名称的由来。之后,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察显示,该星云呈现类似蝶形领结的形状。最新的ALMA数据显示,哈勃望远镜其实只给出了一部分信息,其观察到的双叶形结构可能实际上只是可见光波长下的一个“误会”。

研究负责人,来自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拉夫温德拉·萨哈伊(Raghvendra Sahai)说:“这个超级寒冷的物体让我们非常感兴趣,通过ALMA,我们对它的本质有了更多的了解。”NASA的喷气推进实验室位于加州的帕萨迪纳。萨哈伊及其同事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天体物理期刊》(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从地面的光学望远镜,我们看到的似乎是一个双叶形,或‘回力棒’形状的星云,但实际上这却是一个更加宽广,正快速扩展到太空中的结构。”萨哈伊说道。

回力棒星云距离地球大约5000光年,位于半人马座,是一个相对年轻的“行星状星云”。与其名字刚好相反的是,行星状星云其实是恒星(如太阳)生命末期时的形态,此时恒星的外层抛散,留下中心的白矮星,白矮星能发射出强烈的紫外辐射,导致星云中的气体发光并产生明亮的色彩。

目前,回力棒星云即将进入行星状星云阶段,届时其中心的恒星温度将不足以维持足够的紫外线辐射,因而也不能产生标志性的光亮。到了这一阶段,该星云只有通过其尘埃颗粒反射的恒星光线才能看到。

天文学家观察到,星云中心恒星所流出的气体正迅速扩散,并在扩散过程中冷却下来。这与冰箱通过气体膨胀来进行冷却的原理相似。研究者通过观察气体吸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过程,来确定星云中气体的温度。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很均匀,为2.8开氏度(零下270.35摄氏度)。

“当天文学家在2003年通过哈勃望远镜观察这一星云时,他们看到的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沙漏’形状,”萨哈伊评论道,“许多行星状星云具有类似的双叶形状,这是高速气体流从恒星中发射出来而形成的。这些气流会在周围的气体云中制造空洞,而气体云则是由较早时期,当恒星还是红巨星的时候喷射出来的。”

通过单碟毫米波射电望远镜的观察,天文学家并没有发现哈勃望远镜所看到的狭窄“腰部”结构。与之相反,他们发现了一个更加均匀,几乎呈球形的物质外流结构。ALMA具有无与伦比的分辨率,这使得研究者可以将这两种形状差异统一起来。

通过观察在毫米波长可发出明亮光线的一氧化碳分子,天文学家发现,哈勃望远镜图像上的双叶形结构只位于星云的内部区域。在更外层,他们发现了拉长的、近乎圆形的低温气体云。此外,研究者还发现了包围恒星的一道密集的毫米级尘埃颗粒,这解释了为什么在可见光下,外层的气体云具有类似沙漏的形状。这些尘埃颗粒形成了一个遮蔽物,减弱了中心恒星的一部分光线,使光线只能从狭窄而且相反的方向进入气体云,从而形成了类似沙漏的外形。

“这对理解恒星的死亡过程,以及它如何变成行星状星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萨哈伊说,“利用ALMA,我们可以一窥似太阳恒星垂死挣扎时的景象。”这项研究还表明,回力棒星云外圈的温度已经开始上升,尽管还是稍低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种升温有可能是由于光电效应所致。光电效应最早是由爱因斯坦提出,指光子能被固体物质吸收,而后者重新发射出电子的现象。

第九行星再次撞击地球恐龙灭绝真相揭晓,科学家终于发现了疑似第九行星的X星球,这将成为宇宙的又一大发现,然而经过众多专家的推论,这颗第九行星目前可能正在向地球进发,可能会在年底撞上地球,恐龙灭绝的事件又要再度重演。

可能会在年底撞上地球,恐龙灭绝的事件又要再度重演。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行星天文学家Mike Brown和他的同事指出已经找到有力的证据证明太阳系边缘存在一个未被发现的星球,这颗神秘的星球暂时将其命名为“行星九”,据信是一个巨型气态行星,几乎有海王星的两倍大。这一发现震惊了整个科学家,这可能又是人类宇宙史上的重大发现。

这一发现震惊了整个科学家,这可能又是人类宇宙史上的重大发现。

而最近,位于伦敦的航空总局表示地球正处于危险之中,他们观测到一个比地球大十倍的小行星可能正在接近地球,持续下去将会撞击到地球,到时候地球将会毁灭。

持续下去将会撞击到地球,到时候地球将会毁灭。

超过100位科学家和宇航员联名签署了一份声明要求增加行动对抗这个行星,为此还将在2015年的6月30日安排一场现场音乐会来告诉人们如果不采取行动,我们将会处于危险之中。这个时间正好是1908年在西伯利亚通古斯卡事件的107周年纪念日。西伯利亚通古斯卡是历史上最大的行星撞击地球事件,受灾面积约有800平方英里(约合2000平方公里)。

西伯利亚通古斯卡是历史上最大的行星撞击地球事件,受灾面积约有800平方英里(约合2000平方公里)。

第九行星是一个很近的星球,虽然它所处的位置比地日距离要远大约700倍。”天体物理学家估计,第九行星是天王星和海王星的缩小版,是一个包裹在氢气和氦气之中的巨大的冰封星球。

大量由于轨道扰动而进入内太阳系的彗星体不仅会撞击地球造成大灭绝事件,同时彗星在接近太阳时造成的大批解体也将部分遮盖太阳光并减少地球接收太阳的光热总量。这样的结果可以造成地球生命的大灭绝,其中可能就包括恐龙的灭绝事件

科学界对于周期性出现的彗星大撞击事件主要有3种解释。其中就包括在太阳系边缘可能存在一颗未知的大行星,被称作“行星X”( Planet X);其他可能性还包括可能存在一颗太阳的伴星,以及太阳在围绕银河系核心公转时产生的垂向震荡。

而目前,虽然这颗第九行星撞地球还只是推测,但也希望宇航局能够尽快研究出解决方案。防止灾难的发生。

无论什么时候UFO永远是人们争论的焦点,近日UFO再次成为热点,有视频拍到了月球附近的不明飞行物。

不明飞行物

根据外国媒体报道,近日有人观看月球表面视频时有了惊奇的发现,一个神秘的物体在飞速移动,此后视频被转发到互联网上便引起热议,月球出现UFO的呼声越来越高。

拍摄月球视频惊现不明飞行物 UFO再次成为热点

视频中显示,一个白色物体自飞速移动,此前在黑暗处他并不明显,在明亮处它则十分显眼,且运动速度极快。

观看视频的丹尼斯-詹森最先发现了这个奇怪现象:“我刚开始认为这仅是个卫星,但随后我发现它的速度比一般卫星快许多,而且运行轨迹并不稳定,我想或许它是其他东西,UFO的可能性很大。”

随后网络中次视频也引起热议,网友们大多将其认为是UFO,但目前为止官方还没有最终的消息。近日UFO事件在美国连发,德克萨斯州的石油工人就爆料,他连续多次在夜晚发现UFO。

据报道,美国“51区”可堪称是世界上最为神秘的地方。不仅仅是美国军方对于“51区”守口如瓶,民用飞机等等一切飞行器都禁止飞跃“51区”。这就给本来神秘的“51区”蒙上了一层极为神秘的面纱。

“51区”究竟有着什么,让得美国军方如此小心翼翼的对待!直到,几名曾在“51区”工作过的科学家终于破例接受采访,首次向外界披露了“51区”的内幕。

日前,72岁的“51区”前工程师索恩顿·巴尼斯、87岁的美军前牌飞行员休·斯莱特上校等5名美军研究专家首次打破沉默,披露了发生在“51区”内的种种惊人内幕和鲜为人知的美军“牛车计划”。据称,他们在“51区”的地下掩体中所从事的研究“飞碟”,主要就是为了打造出一种几乎超出人类想象的高科技间谍飞机。

这些专家暗示称,许多美国人和英国人看到的一些被疑为外星飞碟的UFO,其实就是他们在“51区”花费成年累月时间打造出来的“未来派”高科技间谍飞机。

上世纪60年代初,由于经常有目击者看到速度奇快的不明飞行物飞越世界各地的天空,从而引发了蔓延全世界的UFO热。然而事实上,那些UFO其实就是A-12间谍飞机。A-12间谍飞机是个球状钛金属体,外形看起来就像是一艘外星飞船。

斯莱特上校称,他曾驾驶A-12间谍飞机飞过“51区”上空,它比以前或现在的任何飞机都要飞得更高和更快,这种高科技间谍飞机的飞行速度高达每小时2300英里,比一颗子弹射出后的速度还快!

美国核物理学家、UFO研究人员斯弗里德曼说:“这些出面谈论 51区 的研究人员,也许说的都是真相,但他们不知道在 51区中发生的其他事件。”几年前,弗里德曼曾访谈过美国空军少校杰西·马塞尔,马塞尔是1947年罗斯维尔飞碟坠毁事件中负责找回飞碟残骸的美军官员。

马塞尔当时透露称,这艘外星飞碟在坠毁前3天,就被雷达跟踪到了,它以一种不规律的方式快速飞行,它的飞行速度甚至快过一颗流星。马塞尔坚持称,美国军方不得不向外界掩盖他们发现了一艘外星飞碟的真相。

罗斯维尔事件过去几十年后,许多绝密档案开始浮出水面,一些目击者也走出来宣称他们当年在飞碟坠毁现场看到了一些身材矮小的黄色外星人和外形怪异的飞碟残骸,可是美国军方很快就封锁了飞碟坠毁现场,并将所有证据都运送到了“51区”。美军中校菲利浦·科索透露称:“外星人个子很矮,长着4根手指,脑袋像灯泡。”

77岁的前化学专家马丁说:“我们在 51区打造飞碟形状的秘密间谍飞机,我们本来认为自己要将这个秘密带进坟墓。然而,即使说出了某些事实,人们仍会质疑。

科学家探测到太阳系在形成初期,曾拥有一颗超级地球,但后来消失了,据说,那颗超级地球就是外星人最初诞生的地方,也就是外星人的祖辈,远古外星人的老家,这是真的吗?太震惊了。

在数亿万年中宇宙中的变化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据科学家研究发现,太阳系在形成的初期,曾经拥有一颗超级地球,但是后来因为刚诞生的太阳系还没有那么稳。

在轨道发生迁移的时候,超级地球坠入太阳系之后神秘消失了,最近,科学家发现那颗超级地球,竟然是诞生远古外星人的地方,外星人诞生的时时间竟然可以跟太阳系差不多,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科学家称如果要形成一颗超级地球,需要聚集大量的尘埃、气体等物质,需要原始行星盘具有较高的密度。通过计算机模拟结果。

科学家发现在太阳系内侧轨道上很有可能具备这样的条件,原始材料会聚集在太阳附近,时间大约为太阳系形成之后的1000万至1亿年之间。

科学家称这样的超级地球是跟地球差不多的,不管是环境,还是生存条件,完全可以有生命的存在,所以在先出现的远古外星人,很可能就是在那颗不幸坠落的超级地球中诞生的,超级地球就是我远古外星人的老家。

银河系中心的超级黑洞是银河系中最危险的地方,也是宇宙中磁场最强的,恒星密度最高的地方,这样的超级黑洞中会有外星人吗?近日,银河系超级黑洞即将苏醒,外星人的行踪被暴露了。

2013年年底,一团质量相当于地球3倍的气体,将落入银河系中心超大黑洞的口中。得到食物补充的黑洞,也将从沉睡中苏醒,转入爆发模式。

尽管超大质量黑洞被认为是太空中最具破坏性的存在,完全不适宜生命居住,但生命体仍有可能存在于超大质量黑洞之中。

俄国科学家道库恰耶夫表示,如果真有生命存活于超大质量黑洞中,它们将进化成为星系中最先进的文明。他近期在康奈尔大学在线期刊上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

也就是说外星生命很可能存在于超级黑洞中,超级黑洞将苏醒的消息,我们都收到了,隐藏在黑洞中的外星人真的慌了吧,它们隐藏地马上就会被曝光在宇宙中。

不管是频发的外星人事件还是UFO目击事件,UFO和外星人已经成为了宇宙文明的代名词,但实际上在地球UFO和外星人是否存在这个问题上现在还不确定。

UFO是不明飞行物的统称,而外星人则是外星生命的统称,这两者之间本来是不存在联系的。但是外星人会乘坐UFO前来已经这种观点已经深入骨髓。中国天文科学家认为,UFO大多是由地球的特殊天象造成的,而就算真有外星人也不一定会乘坐UFO前来。

另外,关于UFO和外星人的传闻最多的是美国,其次是英国和俄罗斯。只要研究一下历史就会发现,这些国家都是战争时期的主力国。那些UFO目击报告,很可能是国家暗地里不了告人的实验,或者外形惹人怀疑的武器。

另外说说外星人,科学家认为,外星生命是存在的,但是在地球上有没有就很难说,外星人造访地球的概率低到不能再低。宇宙中虽然物质构成是相似的,但是生命生存的环境则差别很大,他们无法在地球生活。

科学家表示,在宇宙中,外星生命即使存在,大部分也停留在低级阶段,植物或者简单的动物,这些生命是没有办法迁徙的。不排除存在一些神级外星文明,但如果他们到来,一定是来掠夺的。

一个神级的外星文明,到地球之后肯定不会只是躲着,偶尔吓唬一下人,唯一的解释是他们出现了幻觉,甚至是被催眠被他人设计伤害。

该科学家认为,目前,地球处在安全的阶段,我们暂时不用担心外星人入侵,地球的环境本身就是天然的保护屏障。即使真的有外星人,我们也不会处于下风。

宇宙空间真实存在的5大神秘太空信号!

1、洛里默爆发

在天文学家分析了帕克斯射电望远镜所采集的数据后,于2007年首次发现所谓的“洛里默爆发”。研究小组检测到一段持续5毫秒的高强度电暴,这段录制于2001年的电波来自数十亿光年外的神秘源头,分析结果显示最高频率最先抵达,下面奇闻吧(www.qiwen8.com)网站小编和大家一起来了解这表明信号捕获前穿越了银河系以外的星际介质。

该信号起初被认为来自地球,而没受到重视,但在2013年,研究人员宣称发现了4段相似的射电脉冲。其放射源头位于50至110亿光年以外,而信号产生时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太阳4个月释放的总量。虽然源头依然未知,但根据光线传播时间理论,这些信号可能来自于类似中子星的致密星体或其附近,又或者是磁星的超级耀斑。

2、消失的宇航员

1961年4月12号,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号载人飞船,完成了绕地飞行,从而成为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人类,但有些人称加加林只能算是首位生还的宇航员,还有些宇航员在太空发射中一去不返。

该理论有朱迪卡和科尔德两兄弟制作的录音作为支持,他们是一对来自意大利的业余无限电通讯员。这对兄弟声称收听到了来自苏联秘密航天任务的无线电通信,似乎是说一名女性宇航员在返回大气时失事。他们还听到了来自受困飞船的微弱求救信号,随着飞船逐渐远离地球,信号变得愈来愈弱,而事故发生在加加林正式飞行的4个月前。

3、宇宙巨响

当将绝对辐射计悬挂在高飞的气球上,在高空搜寻来自宇宙第一代恒星的微弱热量信号时。这种用于宇宙学,天体物理学以及漫辐射的仪器,探测到了神秘而洪亮的宇宙射频噪声。

这个来自遥远的宇宙边缘的信号,比预计的要响亮得多,测量结果显示它的信号强度,是宇宙中所有已知射电信号总和的六倍。尽管天文学家已经排除了已知的射电源,比如原恒星和射电星系,但该信号的源头仍然未知。

4、射电源 SHGb02+14a

在2003年SETI计划的天文学家把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对准了200个地外玩命的最佳候选信号,所有信号中只有SHGb02+14a这一信号重现了。

该信号在约1420兆赫兹的频率探测到3次,而这正好是氢气吸收和辐射能量的主频率之一,同时也是电磁波谱中外星人广播的可能频段。SHGb02+14a被定位于双鱼座和白羊座之间,距其源头1000光年内不存在任何星体,而它的真正源头还有待发现。

5、“哇”信号

1977年8月15日,一项在大耳朵射电望远镜的SETI计划在人马座x星团附近探测到一段强烈的窄频射电信号。

信号的发现者杰瑞.伊曼圈点了信号的电脑打印图,并在页边写下“哇!”打印图上的每个数字代表着从0到35到射电信号强度,当信号强度超过9时用字母表示,在持续72秒的探测时间内,信号逐渐增强,并在字母U处达到峰值,比外太空噪声强度高整整30倍,信号频段非常集中,且极为接近1420兆赫兹的频率,因为它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来自外星智能的信号。

1929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塞拉伊图书馆,人们发现了一张用羊皮纸绘制的航海地图,当然这不是原图,而是精美的复制品。地图上有土耳其海军上将皮里·赖斯的签名,日期是公元1513年。

据查,赖斯确有其人,他是著名海盗马尔·赖斯的侄子。一生以大海为生的人,拥有一张航海图本来算不了什么,但他这张海图却与众不同。这张地图上准确地画着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北美和南美的地理位置也准确无误,特别是将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委内瑞拉湾的合恩角等地也标注得十分精确。

远古航海地图之谜 震惊人类世界

更令人惊叹不已的是,这张地图上竟然十分清楚地画出了整个南极洲的轮廓,而且还画出了现在已经被几千米厚的冰层覆盖下的南极大陆两侧的海岸线和南极山脉,其中尤以魁莫朗德地区最为清晰。

南极洲现在公认是1818年发现的,比赖斯的地图晚了300多年,而且南极大陆被冰层覆盖也是15000多年以前的事情了。这幅地图的存在说明,在南极大陆还没有被冰雪覆盖以前,曾经有人画出过当时的地理面貌。但是,人类在1.5万年以前还处于原始石器时代,当时既到不了四周环海的南极地区,也不可能有绘制地图的先进文化。那么这幅地图的原作者又是谁呢?

1531年,奥隆丘斯·弗纳尤斯也有一张古地图,上面标出的南极洲大小和形状与现代人绘制的地图基本一样。这张地图显示,南极大陆的西部已经被冰雪覆盖,而东部依然还有陆地存在。根据地球物理学家的研究,大约在6000年以前,南极洲的东部还比较温暖,这与弗纳尤斯的地图所反映的情况十分吻合。

1559年,另一张土耳其地图也精确地画出了南极大陆和北美的太平洋海岸线,使人惊讶的是,在这张地图上有一条狭窄的地带,像桥梁一样把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连在了一起,地图上所表示的无疑就是现在的白令海峡地区。但是,白令海峡形成已经有1万多年了,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中间的这条地带就是在那时消失在碧波万顷之下。不知为什么,这张地图的作者竟对1万多年以前的地球地貌了如指掌,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还有一桩怪事发生在古希腊一些普托利迈斯年代的地图上。人们从这张地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瑞典还被埋在厚厚的冰层下,而这个地质变动的年代已经距今很远很远了。

这些地图是否正确呢?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1952年,美国海军利用先进的回声探测技术,发现了南极冰层覆盖下的山脉,与皮里·赖斯的地图对照,二者基本相同。这不亚于在科学家的头顶上炸响了一枚巨型炸弹,在震惊之余产生了一系列疑问:是谁在1万多年以前绘制了如此精确的地图和后人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一组北大西洋至北极附近的照片引发了外界关注,根据法国超自然杂志的介绍,这些照片来自1970年代,披露了北极附近海域出现不明飞行物的情景。从图中可以看出,拍摄者似乎位于海面上,事实上这些照片来自美国海军SSN674号潜艇,为该艇在执行冰岛至挪威扬马延岛巡弋过程中拍摄。

超自然调查机构认为美军正在跟踪不明飞行物在冰岛至挪威海域的活动,但也有分析指出,这是美军自己在测试飞行器或者航空器溅落的测试。法国超自然杂志同时该披露,拍摄这些照片的是美国海军潜艇艇员,当时舰队司令为海军上将迪恩-雷诺兹,他是本项秘密计划的负责人。

从披露的照片可以看出,图片上注有绝密的字样,这意味着当时泄露这些图片将面临刑事制裁。不明飞行物调查手册的作者奈杰尔-沃森认为世界各地经常发现不明飞行物,它们都是一些功能和类型不同的飞行器。

比如美国就经常发现飞艇型、雪茄型的不明飞行物。奈杰尔-沃森还透露,他曾经考察过一个1908年的极地探险记录,描述的是爱斯基摩人如何谈论一个飞艇状的飞行器。

于不明飞行物的调查,奈杰尔-沃森也承认自己也不确定它们是否是真实的,许多人猜测地球上存在不明飞行物,并且认为北极有一个飞碟基地,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外星人的飞碟抵达了地球。

每月一般能够收到400至700份不明飞行物的目击报告,其中10至20%为天气现象或者人为因素。



【044、道破3000多个星系秘密】


中国科学报

新研究揭示宇宙星系演化——

一个星系是如何旋转、成长、聚集、消亡的?澳大利亚科学家领导的一项长达7年的大型天文学研究项目,通过对其间收集到的数据的分析,揭示了星系演化背后的复杂机制。

在该项目中,科学家使用了澳大利亚英澳望远镜(AAT)的悉尼—AAO多对象积分场光谱仪(SAMI),一次观测13个星系,总共观测了3068个。

该项目由澳大利亚ARC全天体物理学卓越中心(ASTRO 3D)监督,利用成束的光导纤维捕捉和分析每个星系多个点的色带或光谱。

上述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世界各地的天文学家探索这些星系间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它们是如何随时间成长、加速或减速的。

宇宙中没有哪两个星系是一样的,尽管都依靠超大质量黑洞提供动力,但它们有着不同的突起、光环、圆盘和圆环。它们中的一些在形成新一代恒星,而另一些已经沉寂了数十亿年。

“SAMI让我们看到了星系的实际内部结构,结果令人惊讶。”研究论文第一作者、来自ASTRO 3D和悉尼大学的教授Scott Croom说,“SAMI调查规模之大,让我们既能识别星系间的相似之处,也能识别不同之处,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影响星系漫长寿命的各种力量。”

这项始于2013年的调查,是数十篇天文学论文的基础,还有几篇论文正在准备中。其中一篇描述研究最终数据(首次囊括了星系团内888个星系的细节)的论文,近日发表于预印本服务器arxiv和《皇家天文学会月刊》。

“星系的性质既取决于它们的质量,又取决于它们所处的环境。” Croom说,它们可能孤独地呆在虚空中,或者挤在星系团稠密的中心,又或者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何地方。通过调查星系的内部结构是如何与其质量和所处环境相关的,可以理解星系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目前,该研究项目已经得出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如星系的旋转方向取决于它周围的其他星系,并随星系的大小而变化;星系的自转程度主要取决于其质量大小,而周围环境对此产生的影响很小;许多星系是在漂移到星团密集的内部区域10亿年后才开始形成恒星形的。

“目前调查研究已经完成,我们希望通过公开数据,在未来取得更多研究成果。” Croom说。

论文共同作者、来自ASTRO 3D和悉尼大学的副教授Julia Bryant介绍,下一步,这项研究将在现在的基础上使用一种新的仪器——Hector进行研究,以增加可观测到的星系细节和数量。据悉,该仪器2021年内将开始运行,当其完全安装在AAT上时,Hector将能观测到15000个星系。



【045、德国数学家证明了4维空间存在】


2021-05-18 郝星

如果人类进入4维空间,会变成啥?

有人称现实中的4维空间仅存在理论之中,不过也有数学专家经过反复的推论研究后,声称自己证实了4维空间的存在。

从普遍常识来讲,目前人们看到的一切都处在三维空间里,当4维空间概念被科学家提出来后,一些艺术作品均出现过4维空间的剧情,甚至有的主角还进入了4维空间。

如果人类进入4维空间,会变成什么

首先需要适应它的生存环境,四维空间与三维空间的差别却有些大。在四维空间中,所有的事物都是同步的。如果人类真的能适应四维空间的生活,那么人类将不会受到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时空限制。

另外,人类还可能拥有一些“特技”。比如穿墙,瞬移,将不会受到空间上的制约。有人甚至说人类还可以知道其他人的内心想法,还可以预知未来。这意味着,人类相互之间将会没有秘密存在。

如果真的是这样,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大家可以在评论处留下宝贵的想法。

那么,四维空间真的存在吗?

然而,在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数学家波恩哈德·黎曼,证实四维空间是真实存在的。他研究的微分几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黎曼空间概念,包含把欧式几何、菲欧几何纳入自己的体系中,从而证明了四维空间是真实存在的。

不过,人类目前无法适应四维空间。人类作为三维物体,可以理解四维空间,但无法认识以及存在于其中。人的眼睛能看到二维,二维生物看对方只有一条线,人的眼睛看到的是两个二维的投影,经大脑处理形成的一个整体视觉。

那么,如果真的有机会去到四维空间,我们的生活将发生怎样改变呢?

我们知道,从低维空间进入高维空间十分困难,但从高维空间回到低维空间会相对容易。适应了四维空间并掌握了相关技能的我们若再次回到三维空间内,我们或会成为传说中的“神”,我们能做到瞬间转移、穿墙而过等从前不敢想象的高难度动作。

到那时,我们不需再为忘记带家中钥匙而苦恼,因为我们可直接穿墙进入家中。同时,工作日内我们也不需要起早挤地铁或公交,我们完全可能轻松“飞”到公司。

随着科技不断的提升,全球科学家们对维度空间研究的越来越深入,并且提出了“多维度空间”的假设,最终把我们现在的宇宙划成了十一个维度空间。因此人类所在的3维空间,有可能是由4维空间里的超高文明生物所建立,那么如果人类能够进入4维空间将是什么样的现象呢?

这里举例一下知名科幻小说家刘慈欣的成名小说《三体》,当中有一个涉及4维空间的剧情,说人们终于飞离三体的追杀,意外闯入神秘的4维空间,此时进入者在4维空间里发现3维宇宙的一切事物变换都在他们眼里,犹如“天眼”一般,能看到千万事。

闯入者当知道4维空间的情况后,细思极恐,匆匆忙忙想拯救人类的方案,最终他们察觉4维空间里的高智慧生物属于硅基性命,因此找到办法弄垮了4维空间,并且顺利返回了自己的生存的3维世界。

根据刘慈欣《三体》的描绘中,宇宙原本有11个维度,那就是宇宙的田园时代,那个时候里面光速是最为极限的状态,但是随着各个宇宙文明的崛起,他们开始展开星际战争,而常规的战争武器无法满足他们的战争需求,所以他们开始使用降维攻击。

作为刘慈欣的《三体》迷,讲到空间维度脑海立刻浮现了书中的一种“降维攻击”,据说这种袭击手段发出的杀伤力超乎想象。那么它到底可怕在哪里呢?

该攻击概念出现在《三体·死神永生》一书中,大概在2010年11月份正式出版发行,也是《三体》最后一部。故事背景定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大改革”时期,三体的世界开始侵入地球,之后展开漫长的“斗争”。

然而人类在与三体文明作战的过程,出现了许多新式武器跟超前的攻击方法。

当中的“降维攻击”就惊艳了读者,此种袭击方式,大体是指利用先进科技将受击方所在的空间维度下降,直接又把对方弄消失。

不过《三体》里面有一点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那就是“黑暗森林法则”的定义:

整个宇宙好比一片黑暗森林,每个拥有文明的都是带着枪的猎人,他们穿梭在黑暗森林里的每一个角落,不让自己发出一点点声响,哪怕是呼吸。

因为在其他地方也有和你一样带着枪的猎人,谁先暴露自己的位置,便会遭到其他文明的侵略,甚至被消灭!

而《三体》里面的人物叶文洁,因发送信息探索外星文明,最终被三体人接收到,甚至因为对人性的绝望,不顾三体人“不要回复”的警告,依旧暴露了地球在宇宙中的坐标。

此时的三体人正在寻找合适的生存环境,最终向地球发起了攻击,双方由此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

最终,由于科技发展受到限制,地球的所有防御被攻破,就在此时,地球人类发现了三体星球的位置,如同黑暗森林法则一样,人类将三体星球位置暴露,宇宙中更加高级的文明将三体星球毁灭。

通过黑暗森林法则,我们不难发现,任何一个暴露自己目标的人,都会是高级文明的猎杀对象,这就好比你走在路上,突然看见一个毛毛虫,很可能会去踩死它。很多企业家也利用这一点,用来完善自己的企业制度,小米的雷军、360的周鸿祎、马化腾等,都对《三体》里面的一些概念表示赞同。

这就是《三体》给人的感受,有人说它在科幻小说中绝对是最能打的,如今距离《三体》获得雨果奖已经时隔五年。

再借着世界读书日,向没有看过《三体》的朋友们推荐这套书,《三体》一共分为《地球往事》、《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三部。

早在之前就有朋友推荐我看《三体》,但是直到现在我才开始阅读,结果就沉迷其中,里面的世界真的是太震撼,颠覆了人们的固有的思维。

而这次疫情,也让《三体》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借此,推荐此书给大家看,当然我不会说太多,这样读者在书中的乐趣就会被我剥夺,如同透剧一样。

书中剧情环环相扣,从悬念到两次铺垫,再到最后的大反转,给人极大的冲击力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刘慈欣把我们带到一个崭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中国的文字从未创造过的。

每一部都很精彩,很震撼,从引入三体文明的设定,让人耳目一新,再到黑暗森林法则,触发了每个人的思维,到最后的弱肉强食,才发现人类是如此的渺小,怪不得奥巴马也感叹,看了这部书,感觉当总统都没什么了不起的!

人们被他带到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是中国的文字从未创造过的、一个恢弘而逻辑自洽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地球如海中一片树叶,微不足道,朝不保夕。



【046、地面上的望远镜,比太空里的哈勃还强?】


2021/03/28综合报道

摘要

它的观测能力预计将是哈勃望远镜的十倍,可能会改变我们对宇宙的认知。

3月中旬,巨型麦哲伦望远镜宣布已经完成了第六块镜子的熔铸。这个曾经因工程量巨大而引起担忧的巨型地面工程,在建成的路上再次迈出重要一步,让人更加期待它投入使用的那一天。

巨型麦哲伦望远镜(Giant Madellan Telescope),简称 GMT,属于地基极端巨大望远镜,位于智利的拉斯卡姆帕纳斯天文台。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科学项目,参与方包括美国、巴西、韩国、澳大利亚等,自 2015 年开始动工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目前耗资已经达 10 亿美元。

据该项目的相关人员介绍,投入使用后,GMT 捕捉到的图像将比哈勃太空望远镜清晰 10 倍,同时会比人们期待已久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清晰 4 倍。

哈勃望远镜远在外太空,已经服役 30 年,不断为人类传送回许多让人叹为观止的遥远恒星和星系的图像,如今快要退休的它,一度被认为是最强的空间望远镜,而 NASA 耗资 100 亿美元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则被认为是比哈勃更强的接班人。

巨型麦哲伦望远镜比这两位太空望远镜还强是什么概念?

意味着从地面上看星星,将比在宇宙飞船上看星星还要清晰。

从地面到太空

作为人们与未知星空的连接桥梁,望远镜的功能从诞生之初,就是帮助天文学家观测未知的宇宙,要看的远,还要看的清晰。

1609 年,伽利略制作了一架口径 4.2 厘米的望远镜,观测到了凹凸不平的月球表面。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天文望远镜按照不同波长和不同的设计和运作方式,可分为:射电望远镜、红外线望远镜、光学望远镜等。

射电望远镜比如中国天眼,接收的是肉眼不可见的的射电波段,而光学望远镜比如 GMT 和哈勃,则是接收可见光波段,形成具体的可视图像。值得一提的是,哈勃望远镜在接收可见光的同时,还能观测到部分的红外和紫外光线。因为捕获的光的波长的范围与人眼相近,更接近人眼观察特点,我们目前看到的绚丽多彩的宇宙图像,大部分都来自光学望远镜。

但想要看到更清晰的宇宙,从地面观察受限太多:地面和太空之间存在着一道天然屏障——大气层,这是光学望远镜自诞生以来就一直面临的问题,初中地理知识:大气层会吸收并且反射绝大多数来自太空中的紫外线、红外线等各种电磁辐射,只有可见光,少数红外线和射电波可以穿过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加上大气层的流动循环,人们只能不断选择在更高的海拔,找寻更稀薄的云层,利用更好的观测条件来建造天文台。

1946 年,在望远镜出现的 300 年后,美国天文学家莱曼斯必策提出「如果人类能够把天文望远镜放在太空中,那么人类就有了一双更厉害的眼睛,能够看的更远」。随后,航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一设想最终变成现实,人类开始将望远镜送入太空。

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哈勃太空望远镜问世,由于资金等问题,口径从最初的预计的 3 米缩短至了 2.4 米,发射时间也不断推迟。1990 年,发现号航天飞机最终将哈勃望远镜送上了太空,带着探测宇宙深空,解开宇宙起源之谜的任务,哈勃在近地轨道一直运行至今。

太空望远镜是一座人类天文史上的里程碑,这相当于将眼睛直接放到太空,打开了全新的宇宙窗口,成功弥补了地面观测的不足。目前哈勃的超深空现场则是天文学家目前所能获得的最敏锐和深入的光学影像,是可见光影像中宇宙的最深处。而目前最有可能成为老兵哈勃的继任者的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的主镜口径为 6.5 米,是哈勃望远镜的 2.7 倍以上,聚集能力是哈勃的 6 倍,理论上,韦伯望远镜甚至可以目睹宇宙的第一缕光芒。

耗资巨大,被认为是天文学未来的太空望远镜,如今要被地面工程赶超了?

地面上的巨人家族

GMT 为什么这么强?因为它够大。

对于光学望远镜而言,想要看到更远更暗的地方,就需要更强的集光能力,也就是更大口径的镜子。但太空望远镜的高成本、运输承载能力等技术限制,更大口径的光学望远镜目前只能建在地面。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国际上掀起了制造新一代大型望远镜热潮,地基望远镜中的巨人家族计划问世。极大望远镜计划,指的是天文台使用的直径大于 20 米的望远镜。包括在建中的 39 米口径的欧洲极大望远镜(E-ELT)和位于夏威夷的 30 米口径望远镜(TMT)等。

作为巨人家族其中一员,巨型麦哲伦只能排老三。

GMT 包含七个直径 8.4 米的主镜,一片中央主镜片,6 片离轴镜片,像花朵一样的排列方式,6 个环绕在四周的镜片能够观察到中心镜片不能观察到的任何角度的光线。因此,这种设计令这台望远镜将形成 24.5 米直径的集光区域,这样的集光能力足以在近 160 公里(100 英里)外看到刻在硬币上的火炬。而如今地面上最大的光学望远镜是凯克 10 米级望远镜,可以从 10 公里外读出报纸上的标题文字。

如此大的镜片,制造时间相当漫长,刚铸造完成的第六面镜子,站在边缘时约有两层楼高,为 GMT 进行镜子制作的是亚利桑那大学镜头实验室——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镜头制造领军者。纯手工制作的每一面镜子,都需要 20 吨硼硅盐酸玻璃来铸造,耗费将近三个月的时间铸造完成后,还需要大约 6 个月的时间来冷却。随后需要经历耗时两年的抛光过程,弯曲成一个精确的形状。最终使得每一面镜子的表面光学精度小于人类头发宽度的千分之一,新冠病毒颗粒的 5 分之一。

其实从 17 世纪开始,人们一直在追求更大的口径。

但传统方法下的大口径受到当时的技术限制,制作出的镜片十分厚重,为了维持表面形状,避免自重过大等原因带来的变形,口径也相应受到限制。

80 年代后,更轻薄的镜面制作、分割镜面以及主动光学技术出现。薄镜面主动光学就是用一个动态支撑系统来进行控制主镜形状,通过改变主镜形状来补偿由于外界力量,像风、重力等带来的扭曲,从而维持最佳成像状态。从此,光学望远镜有了向更大口径前进的条件。

躲过了口径上的限制,是所有地面望远镜都会遇到的问题——大气。同样的,口径越大,集光过程中受大气湍流的影响也就越大,眼前的「雾霾」会更重。对此,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出现则相当于给望远镜戴上了一副矫正「眼镜」。自适应光学是一种智能的精密仪器,系统中的波前传感器可用于检测光波的失真,然后再对图像实时计算和校准,镜片的厚度可以自动变形,用来应对地面望远镜遇到的大气湍流问题。

极大望远镜计划中的这些「巨人」全都采用分割式镜片来组成主镜,配备更强的自适应光学系统,用来减少由于大气层干扰引起的图像失真,捕捉到比目前更清晰的星体图像。 

目前 39 米口径的欧洲极大望远镜和位于夏威夷的 30 米望远镜都正在建造中,因为工程量巨大,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预计完工时间在不断推迟。虽然排行老三,但作为巨人家族中第一台开始施工,也是完成进度最高的超大型地面望远镜,巨型麦哲伦如果按计划顺利投入使用,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光学望远镜。

仰望星空

距离人类第一台望远镜发明至今,已经有 400 多年。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从单片发展到多片,从地面观测发展到上天巡视,从最初只有 4.2 厘米,到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远镜"的称号数易其主。不仅是利用人眼可见的可见光进行观测,现代望远镜同时利用了射电波和×射线来探测宇宙的奥秘,但不论是地面望远镜还是太空望远镜,射电望远镜还是光学望远镜等等,它们最终的目标都是浩瀚的宇宙。

告别过去人们只能用肉眼进行天文观测,望远镜成了人类探索宇宙最有效的电子「眼睛」。

太空望远镜曾经一度打破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那些夜空中人眼无法观测到的灰暗部分,被拍摄成清晰的图片传回地球,引来一片惊呼,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3 月 7 日,NASA 对外官宣称哈勃望远镜在再一次进入了安全模式。外界一直好奇哈勃究竟还能正常运行多久,可以肯定的是已经超额完成任务的它离退休不远了。与此同时,詹姆斯韦伯望远镜迎来好消息:已经完成了最终的功能测试,预计将在今年 10 月份发射。这个 NASA 和欧空局最初预算 5 亿,最终完工耗资将近 100 亿美元的太空望远镜项目,尽管发射时间一再推迟,但它将会帮助我们洞察宇宙的过去:从大爆炸之后的第一缕光,到银河系的形成和演变。

而目前预计 2029 年投入使用的 GMT 也将会透过朦胧的大气层,在加速膨胀的茫茫宇宙中,担负探寻宇宙中恒星和行星系的生成、黑洞和暗物质的奥秘,以及银河系的起源等重任。

当第一批地基极大望远镜投入使用,将会是人类探索宇宙进程中的一次巨大飞跃。人们可以从地面出发,看清更多外太空的奥秘。

我们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物吗?最初的星系是怎么形成的?宇宙最终将走向何方?不知道第一个仰望星空的人类,心中是否也带着这样的疑惑。

探索外太空奥秘的脚步,从地面到太空,从试图登天的万户,到如今好奇号登上火星,太空酒店概念诞生,下一步将会是如何,没有人有确切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断发展的人类文明,将会探测到庞大神秘的宇宙中更多的色彩。



【047、多重宇宙可能存在的10个理由】


多重宇宙可能存在的10个理由:“现实”可能有无穷多

我们是只存在于一个宇宙中、还是多重宇宙之中?有些事情也许值得我们多加考虑。我们是只存在于一个宇宙中、还是多重宇宙之中?有些事情也许值得我们多加考虑。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1954年,一位名叫休·艾弗雷特三世(Hugh Everett III)的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和朋友们喝酒聊天时,突然产生了一个疯狂的想法,而这个想法或许能解决量子力学中最令人费解的问题之一:在微观尺度上究竟存在多少个现实?根据量子理论,电子等基本粒子不会以一个单独态存在、而是以叠加态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说,粒子可能同时处于多个位置、以多个速度、朝着多个方向运动,但在我们能够观测和体验的宏观层面上(即肉眼可见的层面),物体在同一时间似乎只能以一个状态存在。这对我们的世界究竟有何影响呢?

作为一名充满创意的思想家,艾弗雷特提出了一个绝妙而奇特的想法,简单来说,他设想了一个多重宇宙,其中不止有一个现实,而是充满了多个不同的现实领域,由量子力学决定的所有可能性都可以同时存在。

艾弗雷特将这一理论作为他在1957年撰写的博士论文的主题,但这个想法在当时看来太过离奇,因此没能在任何科学期刊上发表。据称,这一经历对他打击很大,以致于他彻底放弃了理论物理研究,转而去美国国防部做起了研究工作。

但在此之后的数十年间,艾弗雷特的多重宇宙理念在物理学界逐渐为人所认可。不仅如此,“多重宇宙”还开始在科幻作品中频频出现,成为了流行文化的高频词,就连对量子理论一无所知的普通人也开始对其幻想连连。毕竟,假如多重宇宙真的存在,那么在每一个宇宙中都会有另一个版本的自己、在每次面临抉择时做了另一种决定,大到和谁结婚、在哪里居住,小到给头发染了什么颜色、午饭吃什么等等。

那么,我们是否真的生活在多重宇宙中呢?目前暂时还无法确定。但有10点理由说明,我们也许真的应该对这一设想多加重视。

理由10:再也不用担心“薛定谔的猫”

在多重宇宙中,你就不用担心自己会“好奇心害死猫”了。在多重宇宙中,你就不用担心自己会“好奇心害死猫”了。

在艾弗雷特提出多重宇宙说之前,物理学家一度陷入了困境:他们不得不在量子力学主宰的亚原子世界中采用一套规则,而在我们日常经历的宏观世界中采用另一套规则。在两种尺度之间的切换太过复杂,物理学家不得不绞尽脑汁、苦苦思索。

例如,在量子力学中,粒子在无人观察时的性质是不固定的。相反,它们的性质可以用“波函数”来描述,其中囊括了粒子可能拥有的所有性质。但在单一宇宙中,这些可能性无法同时存在,因此当你观察某个粒子时,它就会固定在其中一种状态上。这一理念可以用著名的“薛定谔的猫”来阐述:假如把一只猫关在盒子里,在你打开盒子进行观察之前,猫都同时处于“生”和“死”两种状态,而你的行为迫使猫变成其中的一种状态。

但在多重宇宙中,你就不用担心自己会“好奇心害死猫”了。相反,每当你打开盒子,现实都会自动分裂为两个版本。当然,在其中一个世界里,你打开盒子后会看到一具冷冰冰的尸体。但在另一个版本的现实世界中,你就可以开开心心地撸猫了。

理由9:“现实”可能有无穷多

就像把一副牌洗了足够多次之后、它就会开始重复之前出现过的次序一样,假如宇宙是无限的,它最终一定会自我重复。而多重宇宙很符合无限宇宙对重复性的要求。

就像把一副牌洗了足够多次之后、它就会开始重复之前出现过的次序一样,假如宇宙是无限的,它最终一定会自我重复。而多重宇宙很符合无限宇宙对重复性的要求。

在2011年的一次采访中,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家、《隐藏的现实:平行宇宙是什么》作者布莱恩·格林(Brian Greene)解释道,我们不确定宇宙有多大,它可能非常非常大,但大得有限;也可能没有边界,从地球朝任意方向出发,空间都会永远延伸下去。大多数人对宇宙的想象大概都属于后一种。

但格林指出,如果宇宙是无限的,就意味着它一定是一个由无数个平行现实构成的多重宇宙,理由如下:将宇宙和其中的一切物质想象成一套扑克牌,就像一套牌只有52张一样,宇宙中物质的形式也是有限的,但如果洗牌的次数足够多,最终这些牌的次序一定会出现重复。与之类似,假如宇宙是无限的,那么物质最终也一定会发生重复、并以相似的规律排序分布。而多重宇宙恰恰符合这样的描述,因为其中有无数个平行的现实领域,每个领域中都包含相似、但略有不同的世间万物,很契合无限宇宙对重复性的要求。

理由8:解释宇宙的开始与结束

艺术家绘制的宇宙大爆炸概念图。艺术家绘制的宇宙大爆炸概念图。

也许因为人类的大脑倾向于寻找有规律的信息,我们总想知道每个故事的开始与结束,宇宙本身的故事也在此之列。假设大爆炸是宇宙的开端,那么它是如何被触发的?在此之前又有什么事物存在?宇宙有一天会终结吗?终结后又会发生什么?这些问题在不断引诱着我们的好奇心。

而这些问题也许都可以通过多重宇宙解释。有些物理学家提出了一种假设,认为多重宇宙的无限区域可能由所谓的“膜世界”(braneworlds)构成。这些“膜世界”存在于多个维度上,但我们无法探测到它们,因为我们在自己的膜世界中只能感知到三个空间维度和一个时间维度。

一些物理学家认为,这些膜世界可能呈平板状,就像塑料袋里的面包片一样、相互堆叠挤压在一起。大多数时候,它们都彼此分离、无法触及对方,但偶尔也会“闯入”另一个世界中。按照假设,这种碰撞将导致灾难性后果,使宇宙大爆炸重复发生,导致这些平行宇宙一次又一次地重启。

理由7:观测到的迹象显示多重宇宙有可能存在

图为普朗克轨道天文台搜集的宇宙微波背景,即大爆炸留下的辐射残余。图为普朗克轨道天文台搜集的宇宙微波背景,即大爆炸留下的辐射残余。

欧空局的普朗克轨道天文台正在收集宇宙微波背景(CMB)数据,即宇宙早期炽热阶段留下的残余背景辐射。但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还发现了可能证明多重宇宙存在的证据。

2010年,一支由英国、加拿大和美国科学家构成的团队在宇宙微波背景中发现了四个古怪的、似乎不可能出现的圆形图案。他们猜测,这些可能是我们的宇宙撞进其它宇宙时留下的“伤痕”。

2015年,欧空局研究人员Rang-Ram Chary也做出了一次类似的发现。Chary利用普朗克轨道天文台拍摄的太空照片,制作了一个宇宙微波背景模型,然后将其中我们认识的一切物体移除,包括恒星、气体、星际尘埃等等。此时的宇宙应当变得非常空旷、只剩下一些背景噪音才对。

但事实并非如此。相反,在特定频段上,Chary能够在宇宙图上探测到一些散布各处的斑块,这些区域的实际亮度竟高达应有亮度的4500倍左右。对此,Chary提出了另一种可能的解释:这些斑块可能是我们的宇宙与另一个平行宇宙发生碰撞留下的痕迹。

理由6:宇宙太大,无法排除平行现实存在的可能性

哈勃望远镜的观测显示,在黑暗广阔的宇宙之中,有成千上万个五彩斑斓的星系。宇宙的规模如此之大,谁能断言平行现实一定不存在呢?

哈勃望远镜的观测显示,在黑暗广阔的宇宙之中,有成千上万个五彩斑斓的星系。宇宙的规模如此之大,谁能断言平行现实一定不存在呢?

尽管我们从未见过任何平行现实,但多重宇宙也许真的存在,因为我们无法证明它不存在。

这听上去像是狡辩,但不妨这么想:即使在这个世界里,我们也已经发现了许多此前根本不知道其存在的东西,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此之前,人人都认为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发生。人们甚至给这类事件起了个名字,叫做“黑天鹅事件”。因为在发现黑天鹅之前,大家都认为天鹅只有白色的。

由于宇宙的规模极大,多重宇宙的存在也变得更加可信。我们知道宇宙极其广袤,甚至可能无限大。这就意味着,我们也许永远都无法将宇宙万物探测个遍。科学家指出,宇宙大约已经138亿岁了,这就意味着我们只能探测到在这段时间里能够到达地球的光线。假如某个平行现实位于这138亿光年之外,即使它存在于我们能够感知的维度中,我们也无从知晓它的存在。

理由5:对无神论者而言,多重宇宙更说得通

这张美丽的银河系磁场图由普朗克轨道天文台对银河系中星际尘埃释放的极性光展开的首次全天空观测结果制作而成。

这张美丽的银河系磁场图由普朗克轨道天文台对银河系中星际尘埃释放的极性光展开的首次全天空观测结果制作而成。

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林德(Andrei Linde)曾在2008年的一次采访中解释道,假如主宰物理世界的法则稍有变化,生命就无法存在。例如,假如质子的质量只比现在多0.2%,就会因为不够稳定而分裂成更简单的粒子,原子也就不可能存在。而假如引力的作用比现在稍强一些,结果更是可怕:像太阳这样的恒星会被压缩得更厉害,导致燃料在几百万年内就会燃烧殆尽,地球这样的行星也就彻底失去了演变的机会。这就是所谓的“微调问题”(fine-tuning problem)。

有些人将此视作“造物主”存在的证据,认为只有在上帝之手的精心校准下、各种条件才能实现精确平衡。这种说法令无神论者很难接受。但假如存在多重宇宙,我们所在的这个宇宙就可能只是碰巧集齐了所有利于生命存在的因素而已,也就给了无神论者一个申辩的机会。

林德在采访中表示:“对我而言,多重宇宙在逻辑上是可以成立的。你可能会说,‘这也许只是一次神秘的巧合。也许上帝创造宇宙是为我们的利益着想。’我并不了解上帝,但宇宙本身可能会无限复制,最终将每一种可能性都呈现出来。”

理由4:有了多重宇宙,时间旅行者就不会搅乱历史了

在电影《回到未来》中,主角马丁不得不为自己扰乱了历史而担忧。但多重宇宙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在电影《回到未来》中,主角马丁不得不为自己扰乱了历史而担忧。但多重宇宙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经典电影《回到未来》三部曲让许多人迷上了时间旅行这一概念。但自电影播出后,至今无人成功打造出电影中那样的时间穿梭机。不过,仍有一些科学家认为,时间旅行至少在理论上可行。

假设可以进行时间旅行,我们还得设法避免电影主角马丁遇到的危险情况:无意间改变了过去的某次事件,结果触发了一系列事件,最终改变了历史进程。比如在《回到未来》第一部中,主角马丁无意间阻止了使他父母相遇并相爱的那次事件,险些导致自己被整个抹去。电影为此设计了一系列情节,确保马丁的父母能够走到一起、生下马丁。

但正如科普作家乔治·德沃斯基(George Dvorsky)在2015年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的那样,如果存在多重宇宙,就没必要设计这些滑稽情节了。“平行世界的存在意味着时间线不只有一条。”假如有人回到过去、改变了某个事件,只会生成一系列全新的平行宇宙,并不会改变原本的时间线。

理由3:我们也许是一个先进文明的模拟版本

足够先进的外星文明(与这些文明的科技水平相比,人类就像旧石器时代的穴居人一样)也许能造出无比强大的计算机,可以复制出整个人类历史。

足够先进的外星文明(与这些文明的科技水平相比,人类就像旧石器时代的穴居人一样)也许能造出无比强大的计算机,可以复制出整个人类历史。

前文针对平行宇宙展开的讨论也许已经让你足够头大了,但下面还有更奇怪的呢。

2003年,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所主任、哲学家尼克·博斯特罗姆(Nick Bostrom)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眼中的世界(即我们所处的宇宙)有没有可能只是另一个宇宙的数字模拟呢?博斯特罗姆认为,要想栩栩如生、事无巨细地复制出整个人类历史,需进行的计算次数将高达10的36次方。

而足够先进的外星文明(与这些文明的科技水平相比,人类就像旧石器时代的穴居人一样)也许能造出如此强大的计算机。事实上,就算将有史以来的每一位人类都模拟一遍,耗费的电子资源也并不算多,因此由计算机生成的“人类”也许比真正的人类还要多。这意味着,我们也许生活在现实版的《黑客帝国》之中。

但情况还能更复杂些:模拟我们的文明会不会本身也是另一个文明的模拟呢?

理由2:人类从很早之前就开始设想多重宇宙的存在了

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希帕克(Hipparchus)编制了已知的第一份星表。古希腊哲学中有“原子论”学派,认为在一个无限的虚空中分布有无数个世界。

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希帕克(Hipparchus)编制了已知的第一份星表。古希腊哲学中有“原子论”学派,认为在一个无限的虚空中分布有无数个世界。

这当然算不上什么有力的证据。但有一句谚语很有意思:凡是你能想象到的事物,都必定存在。这句话也许有一定道理。毕竟早在休·艾弗雷特提出他的多重宇宙假说之前,历史上已经有很多人先后设想出了多个多重宇宙版本。

例如,古印度宗教作品中就充满了对平行宇宙的描述。古希腊也有一个学派认为,世上存在无数个世界,分散在一个无限大的空间之中。

中世纪时期,多重宇宙的概念也引发了人们的共鸣。1277年,巴黎主教甚至指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只存在一个世界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这质疑了无所不能的上帝创造平行世界的能力。而到了17世纪,科学革命的带头人之一、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也提出有可能同时存在多个世界,每个世界都由一套不同的物理法则主宰。

理由1:这符合我们对宇宙的认知规律

图为葡萄牙宇宙学家和制图师巴尔托洛梅乌·维力乌(Bartolomeu Velho)在1568年绘制的地心说宇宙模型。而如今我们知道,就连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地位都无足轻重,更别提地球了。

虽然多重宇宙的概念看似奇怪,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它很符合人类对自身和宇宙的认知在现代历史中的变化过程。

曾有物理学家指出,西方人在不断发掘现实的本质的过程中,逐渐变得越来越谦卑。一开始,人们认为地球才是万物的中心。但我们逐渐认识到事实并非如此,就连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也无足轻重。

而多重宇宙的理念则将这一规律在逻辑上发挥到了极致。假如多重宇宙真的存在,就意味着我们毫无特殊性可言,因为每个人都有无数个版本,绝非“独一无二”。

但有些人认为,在这条思维扩展之路上,我们才刚刚起步而已。正如斯坦福大学理论物理学家李奥纳特·苏士侃(Leonard Susskind)指出的那样,也许在几个世纪之后,未来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会将我们这个时代称作“从狭隘、偏颇的20世纪宇宙观开始向更广大、更完善的多重宇宙观转变的黄金时代”。

作者手记:

自从我读了莱斯特·德·雷(Lester Del Ray)在1966年出版的小说《无限个可能的世界》之后,就一直对平行宇宙这一概念着迷不已。在这本书中,两位发明家创造了一台设备,能够将人在不同版本的现实之间来回输送。例如,在其中一个宇宙里,哥伦布从未发现过新大陆;而在另一个宇宙里,美国南方赢得了南北战争。自这本书之后,多重宇宙的概念便开始频频出现在科幻作品中。(叶子)

网民留言:

ask1890后辽宁大连

宇宙不存在什么中心,也就不存在什么边界,既然没有中心没有边界,那么也就无限,既然无限,也就无需多重存在。现在的所谓宇宙膨胀理论,其实是建立在一个狭隘的视角下的,人类就像高速公路中间路面上的一只蚂蚁,从蚂蚁的视角看过去,所有的车子都飞速的向自己冲过来,所以就以为远处有一个点,源源不断的向自己的方向发出车子,如果蚂蚁的眼界足够宽广,那么它有可能发现对面公路上朝反方向奔流的车子,如果蚂蚁的站位足够高,它还会发现远处的地面上还有更多的车子朝各个方向飞奔。是渺小,限制了人类的想象,为了让自己的有限想象能够合理,人类不断的创造这些理论。52张扑克牌反复洗牌会出现重复,那是因为扑克只有52张,每增加一张扑克牌,重复的几率就会缩小若干倍,再增加一张,又缩小若干倍,只要你不限定扑克牌的张数,重复的几率就会无限小,当你认为扑克牌的数量是无限的时候,也就不存在重复的几率了。

hqh1950_10mnz浙江宁波

宇宙中任何事物存在,不论是大是小,极小如量子,都是质能时空信息基础场模式的存在,无一例外。时间是个矢量运动,事物时间是内化在事物之内的,空间是事物所之位。也就是说:任何事物人不去观察它,它都是个在时空上有各种可能的一叠加态。人一观察,它是什么状态,在时空上定格了,对观察者是个确定。而不是人一观察发生叠加态的塌缩。

宇宙中事物,都是以质为中心核心的质能时空信息基础场存在模式的有始会终的存在。比如一座砖木结构房子,开始是新的,很结实有用。随着时间一年年过去,它会慢慢变旧,变坏,最终消亡。若最初十年有人去观察,会看到较新的房子。三十年之后去观察,会发现房子已旧。再十二十年去看,会发现房子已破,百十年之后,房子可能已变成一堆破砖瓦了。这样的变化,不能认为是人去观察才发生的。这里房子的新、旧、坏、破、无,是房子在时空存在上的叠加态。它们並不因为人去观察发生塌缩了,是人在确定的时空位看到了确实的房子状态。

量子虽小,也是质能时空信息基础场模式的存在。它在极小的空间内以较快的速度运动着,所谓波函数,就是它的运动轨迹的描述,也就是它不同态的叠加。人一观察,不是叠加态塌缩了,而是在一定的时空位它存在状态、被观察者确定的观察到了。

有了宇宙自在的自性自为的无事物不存的质能时空信息基础场存在模式的发现,当今科学上的许多疑难问题都能得到确定无误的解释说明。



【048、俄成功发射天体物理观测卫星 可拍银河系外图】


2011年07月19日科技日报耿锐斌

[导读]俄罗斯航天部门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成功将“波谱-R”天体物理观测卫星发射升空。

俄罗斯航天部门于莫斯科时间18日6时31分(北京时间当日10时31分)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成功将“波谱-R”天体物理观测卫星发射升空。借助该卫星,研究人员可以获取银河系内外天体的高精度图像。

俄联邦航天署发布消息说,装载着“波谱-R”天体物理观测卫星的“天顶-3SLBF”运载火箭在预定时间顺利升空。按计划,卫星与火箭推进器完全分离后,将进入地球高椭圆轨道。其轨道远地点距地面约35万公里,近地点约600公里,绕地公转周期约为9.5天,在轨运行期限将不少于5年。

“波谱-R”卫星由俄拉沃奇金科研生产公司负责设计,是俄罗斯近20多年来研发的第一个自动化天体物理观测卫星,其携带的射电望远镜由俄罗斯和数家国外科技企业共同研制。

俄天文学家指出,“波谱-R”卫星堪称“通往宇宙的窗口”。科学家们将借助该卫星上的射电望远镜,观测类星体、黑洞、中子星等,并就电磁场对电磁波的影响、光测高温学、超光速等一系列课题展开深入研究。

据介绍,该卫星携带的射电望远镜将同地面台网的射电望远镜构成空地一体观测网络。通过同时观测一个宇宙射电源,专家将能获得包括天体图像、坐标和角位移等在内的精确综合数据。



【049、关于宇宙的4个神秘现象,人类至今都没有“解开”】


2021-04-15 明李

1、宇宙是如何诞生的

关于宇宙的起源,自古以来有很多观点。在一些古老的神话传说里,神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而中国古代神话认为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了世界。但这些只是神话和传说,不足为信。古往今来的科学家对此进行了不懈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科学假说。

一种假说认为宇宙是永恒的,既无始又无终。虽然一些恒星会死亡,星体也会发生变化乃至爆炸,但新的天体会不断产生,随之产生新的星系,因而宇宙的总质量似乎是始终不变的。这种假说认定宇宙是相对稳定的,在大尺度范围内,各种星体之间处于一种力和物质的平衡状态。

另一种假说是著名的大爆炸理论。这种观点目前最为流行,大爆炸理论是美国天文学家在20世纪提出的新理论。

基本观点是,宇宙曾有一段从密到稀、从热到冷、不断膨胀的过程。大约在200亿年前,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天体的物质都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密度极大、温度高达100亿摄氏度的原始火球。当时的天空充满了辐射,恒星和星系也并不存在。

后来某种未知的原因,使原始火球发生了爆炸,火球中的物质喷射到四面八方,并逐渐冷却下来,密度也开始降低。大约1万年以后,氢原子和氦原子产生,这期间散落在空间的物质开始局部联合,这些物质凝聚成了星云、星系和恒星。大部分气体在星云的发展中变成了星体。

虽然大爆炸理论为人们广泛认可,但近年来,它也面临挑战和冲击。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进行观测后发现,宇宙正在迅速膨胀,其速度比大爆炸理论所认为的还要快。以这个速度推算,宇宙可能只有80亿年的历史。

而银河系的一些恒星却比这个年龄大得多,银河系的历史就有可能长达160亿年。难道恒星比宇宙还要老?这简直无法想象。一种可能是对恒星年龄估算不正确,另一种可能是宇宙大爆炸理论错了,还有一种可能是有某种未知的力量在加速宇宙的膨胀。

此外,对于宇宙起源的第一种假说也开始有人质疑。他们提出宇宙有限观,认为宇宙会经历膨胀再收缩,最后消散。这大约要经过800亿年,现在过去160亿年了,宇宙中的一切将在以后的600多亿年里逐渐向中心聚拢,当时空都到了尽头,宇宙就不存在了。

宇宙到底是什么东西?宇宙从何而来?它究竟是无限的还是终将消亡?浩瀚的天际和神秘的宇宙等待人类的进一步研究和发现。

2、银河系有哪些秘密

如果说太阳系是一户人家,地球与其他七颗行星是太阳的子女,那么银河系就是这户人家所居住的城市。这个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这个城市的中心是什么呢?

先来回顾一下人类对天体认识的演变过程,古希腊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16世纪,哥白尼经过观察和推算,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18世纪,赫歇尔认为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20世纪,美国天文学家沙普利发现太阳只是在银河系的一条旋臂上,离银河系中心还有几万光年。

于是“银心”成了天文学家特别关注的问题。但是,银心处充满了尘埃,观测很困难,要想了解银河系中心的真相并不容易。

首先探索到的方法是,接收尘埃无法阻挡的红外线和射电波,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天文学家通过红外线和射电波送来的大量信息来观测银河系的内部结构。最早从事此项研究的美国工程师詹斯基认为,银心好像不是一个简单的恒星密集核心,很有可能是质量极大的矮星群。

1971年,英国天文学家认为,银河系的中心可能存在黑洞,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100万倍。20世纪8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探测到围绕银心高速运转的气体流,而这种气体流离银心越远,速度越慢,他们认为这是黑洞影响的结果。

但这一说法遭到了苏联天文学家的质疑,他们认为此说证据不足,进而提出自己的看法,银心可能是恒星的诞生地,因为其中有大量的分子云,总质量为太阳的10万倍。天文学家对银心是否有黑洞的问题争论不休。

不过,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发现银河系有四条对称的旋臂,其中人马座旋臂、猎户座旋臂、英仙座旋臂三条靠近银心。太阳系就位于猎户座旋臂上。20世纪70年代,发现了第四条旋臂。1976年,法国天文学家绘制出了这四条旋臂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目前人们对银河系整体结构已有了初步了解,但对银心的问题还存在争议,同时各方证据也不够充分,有待于进一步探测和发现,只能说我们揭开了银河系的面纱,但还没有看清楚它的真面目。

3、金星上的城市遗址

人们可能都听说过火星上曾经有人居住,不管信不信,根据考证火星上也确实有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但你听说过金星上可能也有人住吗?

在布鲁塞尔的一个科学研讨会上,苏联科学家尼古拉·里宾契诃夫却披露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他说金星上曾有2万个城市的遗迹。苏联的宇宙飞船已经发现金星表面散布的城市遗迹。

这些遗址形状类似马车轮,中间的轮轴可能就是繁华的大城市,还有一个庞大的公路网,将这2万个城市连接在一起。他的依据是苏联宇宙飞船飞过金星表面所扫描到的图像。但他提供的这些照片不是十分清晰,很难辨认这些建筑物的具体形状。

20世纪80年代,美国发射的探测器发回的照片也显示了金星上的废墟。经分析有2万多个。这些废墟建筑呈三角锥形金字塔状。事实上每个城市都相当于一个巨型金字塔,没有门窗。人们猜测也许地下有出入口。这2万多座巨型金字塔摆成了很大的马车轮形。

难道金星上真有人居住过?要知道金星的自然环境很严酷,它的表面温度高达近500摄氏度,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到90%,经常降腐蚀性极大的酸雨,时不时刮起猛烈的特大热风暴。金星周围还被浓密的云层包围,因此它不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时人们不相信,以为是探测器出了问题,或者是大气层干扰造成的海市蜃楼幻象。但经过反复验证、深入研究,断定其就是废墟。这些城市废墟有可能是高智能生物留下的。

从规划合理的城市布局可以看出这是个伟大的文化遗迹,但是金星表面环境很差,人类还不具备派宇航员去实地考察的条件。根据掌握的资料科学家甚至猜测,也许金星和火星一样,都经历过文明毁灭的悲惨命运。迄今为止,月球、火星、金星都已经找到了文明遗址。原来太阳系不只是地球有生命存在。

但金星上的城市废墟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它隐藏着多少秘密呢?希望实地探测那一天能够早点儿到来,让人类揭开这个谜团。

4、天狼星为什么会变色

天狼星是大犬星座中最亮的星,也是夜空中一颗比较明亮的星,其亮度在天空中排行第六。天狼星和地球相距8.7光年,因此人们很早就开始观察它了,但令人不解的是它的颜色问题。古巴比伦、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书籍里记载它是“红色的”,但今天人们发现的天狼星却是一颗白色的星。

天狼星为何会变色呢?有人认为,这不过是视觉错误造成的结果。天体学家解释说,这是因为天狼星接近地平线的缘故。接近地平线的星球,总呈现红色,犹如朝阳和落日的颜色。

很明显这种说法不能令人信服,斯地劳瑟和伯格曼这两位德国天文学家提出了异议。他们以6世纪的史料为依据,即法国历史学家格雷拉瓦·杜尔主教写给修道院的训示手稿中有关天狼星的记载。这份资料里谈到天狼星是“红色的”。

要知道在罗马的上空天狼星仅在地平线停留几分钟。因此德国天文学家认为,古代不同时期和国家的人观测到的这些现象,不是视觉错误,很可能是天狼星本身发生了重大变化。

那么天狼星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1834年,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发现,天狼星在天空中移动的轨迹是波纹状的,而不是像其他恒星那样沿着直线行进。根据这种现象,贝塞尔推测,天狼星实际上是个双星,但还无法观测到天狼星的伴星在哪里。

1862年,美国光学家克拉克发现了这颗伴星,终于证实了贝塞尔的推测。他观测到主星即天狼星A是一颗普通的白色星球,亮度十分微弱;伴星即天狼星B是一颗白矮星。由此可以看出,天狼星的颜色是由天狼星B起主导作用。

天狼星的伴星是一颗白矮星,它的表面温度很高,大约为23 000摄氏度,因而看起来呈白色;因为体积小,所以光度也很小。在天文学上,把这种光度很小的恒星称为“矮星”,白色的矮星就称为“白矮星”。

从现有的星球演变理论得知,白矮星是天体中一种变化较快的巨星。它的前期阶段是红巨星,那时核心温度高达1亿摄氏度,十分明亮。而随着内部的燃烧变化,内部燃料逐渐耗尽,它就暗淡下来。这个过程大约需要几万年。就是说白矮星是由红巨星演变而来的。

所以,天狼星的伴星在红巨星阶段,人们看到它是又红又亮的星,而随着伴星逐渐变成白矮星,天狼星也就跟着改变颜色。假如事情真是这样,那还有一个让人惊讶的现象就是,天狼星的伴星演变速度太快了,仅仅2 000年时间,它就完成了从红巨星变白矮星的过程。

这在恒星演化史上绝无仅有。如果天狼星改变颜色真的是这个原因,那么伴星演变速度为什么这么快?如果不是这个原因,那么天狼星又为什么会改变颜色?也许,人类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探讨。

(本文节选自《神秘的现象》,作者:李问渠)



【050、哈勃镜头下的宇宙星云图像】


2020-05-19 宇宙解码

蟹状星云,是梅西耶天体的第一个天体,又称M1或NGC 1952,位于金牛座ζ星东北面,距地球约6500光年。它是个超新星残骸,源于一次超新星爆炸。气体总质量约为太阳的十分之一,直径六光年,现正以每秒一千公里速度膨涨。星云中心有一颗直径约十公里的脉冲星。

泡状星云,也称为NGC 7635,是距离我们8000光年远的发射星云。

马头星云(Horsehead Nebula),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巴纳德33(Barnard 33),像巨大的海马一样从汹涌的尘埃和气体波中升起。该图像显示的是红外光区域,其波长比可见光长,可以穿透通常遮蔽星云内部区域的尘埃物质。结果是一个相当飘渺和脆弱的结构,由精致的气体褶皱组成 - 与星云在可见光下的外观非常不同。

泻湖星云

泻湖星云,又称为M8,位于人马座方向约5000 光年远处。这个令人惊叹的星云于1654年由意大利天文学家乔瓦尼·巴蒂斯塔·霍迪耶纳首次编目,他试图在夜空中记录模糊物体,这样他们就不会被误认为是彗星。

一只蝴蝶在行星状星云ngc6302的恒星死亡中出现

这个天体看起来像一只精致的蝴蝶。但它远未平静。 像精致的蝴蝶翅膀一样的东西实际上是搅动着加热到近2万摄氏度的气体大锅。这种气体以超过95万公里/小时的速度在太空中穿行——足以在24分钟内从地球到达月球! 一颗曾经是太阳质量五倍的濒死恒星正处于这一狂怒的中心。它喷出了它的外壳气体,现在释放出一股紫外线辐射,使被丢弃的物质发光。 NGC 6302位于我们的银河系内,距离天蝎座大约3800光年。炽热的气体是恒星的外层,在2200年的时间里被排出。这只“蝴蝶”绵延两光年,大约是太阳到最近的比邻星比邻星距离的一半。 中央的恒星本身是看不见的,因为它隐藏在一个环状的尘埃环中,看起来像一个黑色的带子在中央挤压星云。厚厚的尘埃带压缩了恒星的流出,形成了一些行星状星云所呈现的典型的“两极”或沙漏状。 这颗恒星的表面温度估计超过22万摄氏度,使其成为我们星系中已知最热的恒星之一。地面望远镜的光谱观测显示,这种气体大约是2万摄氏度,与典型的行星状星云相比,这是异常高温。

猎户座大星云

猎户座大星云是一颗恒星形成的教科书,从形成星云的巨大的年轻恒星到可能成为崭露头角的恒星之家的密集气体的支柱应有尽有。明亮的中心区域是星云中最重要的四颗恒星的家园。这些恒星被称为梯形星(又称四边形星团或四合星),因为它们以梯形图案排列。这些恒星释放的紫外线在星云上雕刻出一个空洞,破坏了数百颗小星星的生长。位于梯形星附近的恒星仍然很年轻,足以包围它们的圆盘。这些磁盘状的结构称为原行星盘或“proplyds”,太小而无法在此图像中清晰地看到。原行星盘是太阳系的基石。 左上方的明亮光芒来自M43,这是一个由巨大的年轻恒星的紫外线形成的小区域。天文学家将该地区称为微型猎户座大星云,因为只有一颗恒星在雕刻景观。猎户座大星云有四颗这样的恒星。M43旁边是浓密,黑暗的灰尘和气体支柱,指向梯形。这些柱子抵抗了梯形的强烈紫外线侵蚀。右侧的发光区域显示出恒星风——从梯形恒星喷出的带电粒子流——与物质碰撞时形成的弧和气泡。底部附近隐隐约约的红色恒星是哈勃在可见光下星云第一次发现的无数褐矮星。褐矮星有时被称为“失败的恒星”,它们因为太小而不能成为普通恒星,因为它们不能像我们的太阳那样在它们的核心中维持核聚变。左下方的深红色柱显示了腔壁的照明边缘。猎户座大星云距离我们1500光年,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形成区域。天文学家使用了五种颜色的520张哈勃图像来拍摄这张照片。

鹰状星云

这个物体看起来就像一个在基座上站立的有翅膀的童话生物,这个物体实际上是一个滚滚的冷气体和灰尘塔,从一个名为鹰状星云的恒星育婴室升起。高耸的塔高9.5光年或高约90万亿公里,是太阳到下一个最近恒星的距离的两倍。鹰状星云中的恒星诞生于寒冷的氢气云中,这些氢气云存在于混乱的区域中,年轻恒星的能量在气体中塑造出梦幻般的景观。这座塔可能是那些新生恒星的巨大孵化器。

麒麟座的V838 Mon

这是位于麒麟座的V838 Monocerotis(V838 Mon),距离约2万光年。这团星云本来是不发光的,2002年1月,它内部的恒星发生爆炸,照亮了这片星云。恒星的爆发超过了太阳亮度的60万倍,两个月后才开始变暗。恒星正在吹开星云,同时发出与以前所知道的新星完全不同的极红色。上图反映了2002年-2004年该星云的变化图。

锥状星云

类似于一只从深红色的大海中抬起头来的噩梦般的野兽,这个天体实际上只是一个气体和尘埃的支柱。被称为圆锥状星云(在NGC 2264中) - 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在地面望远镜拍摄的图像中它具有圆锥形状 - 这个巨大的支柱位于一个湍流的恒星形成区域。锥状星云位于距离地球约3000光年的麒麟星座,距离人们熟悉的猎户星座不远,因为天文爱好者利用小型望远镜观看时它看上去像一个倒挂的圣诞树,树上装饰有各种颜色的节日小灯,所以该星团又叫做圣诞树星团。

红蜘蛛星云

红蜘蛛星云,又名NGC 6537,距离地球6000 光年,在距离射手座星座3000光年远的这个两瓣星云中雕刻出巨大的波浪。这个温暖的行星状星云拥有众所周知的最热的恒星之一,其强大的恒星风产生1000亿公里高的海浪。波是由超音速冲击引起的,当局部气体在快速膨胀的叶片前被压缩和加热时形成。

鹰状星云及创生之柱的位置关系

创生之柱

创生之柱是鹰状星云的一部分。鹰状星云又名M16星云,含有成千上万颗恒星和孕育这些恒星的尘埃云。创生之柱中也有一些黯淡的气体团,今后可能会坍塌并形成新的恒星。鹰状星云长约70光年,宽约55光年。与之相比,创生之柱仅占了一小部分,最高的一根柱体高度也不过4光年。

螺旋星云

螺旋星云,又称IC 418或IRAS 05251-1244,位于天兔座方向,距离地球2000光年,像多面宝石一样发光。

环状星云(Messier 57)

环状星云,又称M57,梅西耶57或NGC 6720,从地球的角度来看,星云看起来像一个简单的椭圆形状,边界粗糙。然而,结合现有地面数据和新NASA / ESA哈勃太空望远镜数据的新观测表明,星云形状像扭曲的甜甜圈。这个甜甜圈有一个低密度材料的橄榄球形区域,在其中央“间隙”中开槽,朝向和远离我们伸展。

巴纳德的梅洛普星云

该星云位于金牛座方向,距离地球450光年。这张照片显示了一颗黑暗的星际云,它被梅洛普(Melope)的通过所破坏,梅洛普是Ple宿星团中最亮的恒星之一。正如火炬光束从洞穴的墙壁反弹一样,这颗恒星正在反射来自黑暗的冷气体云层表面的光线。当星云接近梅洛普时,强烈的星光照射在尘埃上,使尘埃粒子减速。星云以大约每秒11公里的相对速度漂移穿过星团。

猎户座的反射星云

反射星云,位于猎户座,又名NGC 1999,距离地球1500光年。

面纱星云

面纱星云,位于天鹅座方向,又名NGC 6960,距离地球2100光年,这张照片显示了美国宇航局/欧空局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到的一小部分面纱星云。著名的超新星遗迹的外壳的这一部分位于一个称为NGC 6960的区域,或者更通俗地说是巫婆的扫帚星云。

三裂星云

三裂星云,梅西耶 20号天体,又称M20,位于射手座方向,距离地球9000光年,巨大的新生恒星在三裂星云的这个戏剧性的撕裂图像中创造出来。三裂星云是数千个新创造的恒星的家园。喷射气体的来源是埋在云中的年轻非常热的恒星。这张照片还可以看到在命运多尘的尘埃和气体中形成的胚胎恒星,它注定会被巨大邻居的眩光吞噬掉。

双喷射星云

双喷射星云,或PN M2-9,是双极行星状星云的一个突出例子,位于蛇夫座方向,距离地区4000光年,当中心物体不是单个恒星而是二元系统时形成双极行星状星云,研究表明,星云的大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并且这种增加率的测量结果表明形成海啸的恒星爆发仅发生在1200多年前。

船底座星云

船底座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是一个狂暴的恒星托儿所,距离船底座星座有7500光年远。在可见光下拍摄的图像显示了三光年长柱的尖端,沐浴在图像顶部的热大质量恒星的光线中。来自这些恒星的灼热辐射和快速风(带电粒子流)正在雕刻支柱并在其中形成新的恒星。可以看到气体和灰尘的飘流从结构的顶部流出。

沙漏星云

沙漏星云,又名MyCn18,这是一个距离我们大约8000光年远的年轻行星状星云,其形状像一个沙漏,其侧壁上有“蚀刻”的错综复杂图案。该图片由三个独立的图像组成,这些图像是根据电离氮(由红色表示),氢(绿色)和双电离氧(蓝色)拍摄的。

幽灵星云

幽灵星云,又名NGC 2080,绰号“鬼头星云”,位于大麦哲伦星云的多拉杜斯星云南部的一系列恒星形成区域之一。两个明亮的区域(“幽灵的眼睛”),分别是A1(左)和A2(右),是非常热的,发光的氢和氧的“斑点”。A1中的气泡是由一颗大质量恒星发出的炽热、强烈的辐射和强大的恒星风产生的。由于更多的尘埃的存在,A2具有更复杂的外观,而且它包含几个隐藏的大质量恒星。A1和A2中的大质量恒星一定是在过去的10000年里形成的,因为它们的出生气团还没有被新生恒星的强大辐射所破坏。

节日星云

节日星云,又名NGC 248,位于小麦哲伦星云中,这是银河系的卫星星系,离地球约20万光年。



【051、哈勃望远镜发现迄今最古老螺旋星系】


2012年07月20日 科技日报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18日报道,天文学家18日宣布,他们用哈勃望远镜首次探测到一个宇宙早期形成的螺旋星系,距今约107亿年,比其他许多螺旋星系早了几十亿年。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现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大爆炸之后星系是如何形成的。该发现发表在7月19日的《自然》杂志上。

哈勃望远镜拍下了约300个早期宇宙形成的遥远星系。这一最古老星系叫做BX442,根据其距离测算,它形成于大爆炸之后约30亿年,这里发出的光到达地球要花107亿年。它比其他早期宇宙中的星系要大得多,据分析,宇宙中这种质量的星系只占约30%。

“早期宇宙中的星系看起来很奇怪,是一块块的,不规则也不对称。”论文合著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物理与天文学副教授艾丽斯·夏普利说,“大多数古老星系看起来就像火车残骸。”在早期宇宙中,星系经常撞在一起,星系间气体沉降下来,将恒星滋养得越来越大,那时恒星和黑洞成长的速度比今天要快得多。

现在宇宙中的星系分许多类型,包括螺旋星系,比如银河系是一个旋转着的大圆盘,由恒星和气体组成;椭圆星系,其中包含更古老的红色恒星,它们随机运动;混合星系,存在于宇宙早期,其中包含的星系更多样化,而且不规则。论文领导作者、多伦多大学邓拉普天文与天体物理学院博士后大卫·罗说:“目前的观点认为,这种‘宏观设计’螺旋星系不可能存在于早期宇宙中。”“宏观设计”星系是指有着突出的、形状优美的螺旋手臂的星系。

“BX442看起来离得并不远。”夏普利说,为了确定这不是两个星系在照片中碰巧连在了一起,他们用夏威夷W.M.凯克天文台的OSIRIS(光学光谱仪与红外成像系统)摄谱仪,进一步分析了围绕BX442的约3600个位点发出的光谱,最终确定它是一个旋转着的螺旋星系。

“当我们拿到星系光谱图,一眼看到它的螺旋手臂时,第一感觉是被照片误导了,这可能只是个幻觉。”夏普利说,但他们还在星系中心发现了有巨大黑洞存在的证据,可能黑洞对BX442的进化起了一定作用。

夏普利说,BX442看起来更像今天宇宙中的普通星系,而在早期宇宙中十分稀有,它代表了早期混乱星系和旋转螺旋星系之间的一种联系。“它有可能揭示在每个产生‘宏观设计’螺旋结构的宇宙时期,合并作用的重要性。”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还将继续研究BX442。“我们希望以其他波长拍下它的照片,这样可以判断出该位置的星系属于哪种类型,并绘制出BX442内的恒星及气体混合物。”夏普利说。(常丽君)



【052、赫歇尔望远镜首次捕获银河最年幼恒星图像】


2013-03-28 网易探索

核心提示:赫歇尔望远镜首次捕获到了迄今为止发现过的最年幼的恒星图像,以绚丽的色彩向人们展示了这些银河系“新生儿”的模样,并使天文学家得以透彻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的恒星。

美国宇航局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已经在猎户座分子云团里发现7颗新形成的原恒星。而赫歇尔望远镜在相同区域发现15颗这种恒星。

赫歇尔望远镜的宇宙生命即将在未来几周内结束,不过其强大的能力一如往昔。据英国《每日邮报》在线版消息,赫歇尔望远镜首次捕获到了迄今为止发现过的最年幼的恒星图像,以绚丽的色彩向人们展示了这些银河系“新生儿”的模样,并使天文学家得以透彻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的恒星。相关研究刊登于《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赫歇尔望远镜敏感的红外摄像头能比其他望远镜更容易地识别出年轻、寒冷的星体。在探测猎户座分子云团发出的70到160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的直径)波长的红外光时,它有了新发现:在这片天文学家曾经搜寻过恒星诞生的地方,15颗恒星中的一些形成只有2.5万年,以宇宙标准来看,实在非常稚嫩——相比我们生存的太阳系已有46亿岁。赫歇尔望远镜捕获到其中11颗新星的光谱,它们能量特别低,或者说格外的年幼。

“最近的研究结果,在恒星家庭相册上弥补了一幅此前缺失的重要成员的相片。”赫歇尔项目科学家格伦·沃尔格伦表示,“赫歇尔望远镜使我们得以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的恒星。”

这项发现非常及时。因为据《赫芬顿邮报》在线版消息,本月稍早时间欧洲航天局(ESA)已发布公报称,其下属赫歇尔太空望远镜3年多的“职业生命”走到了尽头。原因是其携带的超流氦将在几周内耗尽——该望远镜携带2300多升超流氦以确保冷却,防止其内部工作温度过高于绝对零度(零下273.15摄氏度),并避免太空辐射对观测效果的影响。但这也意味着,一旦冷却物质耗尽,该望远镜便再也无法进行红外波段的敏锐观测工作。

与美国宇航局(NASA)百花齐放的各大望远镜不同,赫歇尔望远镜在欧空局的地位无人能敌。它几乎是有史以来人们发射到太空中去的体积最大红外望远镜,镜面直径达到3.5米,是哈勃望远镜的约1.5倍,更是它的“前任”——欧空局1995年发射的远红外线望远镜的6倍。项目团队一开始便知道其生命非常有限,因而抓住了它工作时的每分每秒——自2009年5月升空后,赫歇尔望远镜搜集到了重要的关于星体和星系形成过程的数据,挑战了人们旧的理论理解,并发回一系列此前设备无法企及的精彩图像以飨人类。

在3月份超流氦使用殆尽后,赫歇尔望远镜仍会在一段时间内与地面控制中心保持联络,预计5月份将永久退役。该项目科学家约兰·皮尔布莱特表示:“目前的任务就是使赫歇尔的数据宝库为现在和未来贡献其价值,赫歇尔完成的观测将有助于今后几年内的太空发现。”

而关于这架望远镜在结束任务之后的去向,此前有科学家提案可以物尽其用,让赫歇尔望远镜撞击月球以此来探测月球地表下水冰的线索。(来自:科技日报 记者 张梦然)



【053、恒星的一生,何等壮丽?科学家将宇宙最大恒星的故事讲给你】


2021-05-22 天文在线

许多年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Carl Sagan)说过一句十分著名的话,宇宙中的星星要比地球海滩上的沙粒还要多。要去准确知道宇宙中有多少星星是不可能的,但是据估计宇宙中至少有一百万亿亿颗星星(1后边有24个0)! 并且他们的形状和大小各不一样。有一些星星虽然十分小但是却有很大的重量,比如奇妙的中子星。

然而其他更常见星星的质量和温度都比较低,比如红矮星。太阳是我们每天都能见到并且能感受到的星星,它在科学上被归为黄矮星。尽管与地球相比,太阳十分巨大,但是在宇宙中它也只是平均大小。因为宇宙中有一些真正意义上非常巨大的恒星,比如雄壮的UY Scuti。这个巨大的红色等离子体恒星被归类为红超巨星,并一度被认为是已知的最大的恒星。这颗位于盾牌座的恒星最初被认为要比太阳大1700倍。

尽管多年来它一度被认为是宇宙中最大的恒星,但是现在它甚至已经跌出了宇宙中恒星大小的前十名。造成这样快速下降的原因是它与地球的距离比一开始估计的距离更近。最近,通过使用更加精确的测量方法,科学家估计这颗星星的大小大概是太阳大小的775倍。虽然它仍然是一颗十分巨大的恒星,但是已经远远不及已经发现的其他恒星了。那么宇宙中已知的最大的恒星是哪一颗呢?目前这个头衔属于史蒂文森2-18(Stephenson 2-18)。

这颗恒星的半径估计是太阳的2150倍,是一颗真正意义上巨大的恒星。事实上,如果把这个恒星放在太阳系中太阳的位置,它可以很轻易地吞没地球,火星,木星甚至土星轨道,平均可以覆盖8.86亿英里(14亿公里)的范围。这颗巨大的恒星位于一个相对较小的斯蒂芬森2号星团中,距离我们大概2万光年。同时,这个星团还包括了其他26颗已经被确认但是比史蒂文森2-18小的红超巨星,这远超宇宙中其他任何已知的星团。这颗已知的最大恒星同样非常年轻,大约只有一千四百万年到两千万年的历史。并且根据目前恒星演化的理论,这颗恒星在未来甚至会变得更大并且在有朝一日变成黄超巨星。

几百万年以后,这颗庞大的发光的等离子体球可能也会进入它生命的后阶段,因为它快速的燃烧它的燃料,最终发生毁灭性的爆炸。但壮丽的超新星甚至可能留下一个黑洞作为史蒂文森2-18曾经的极限参数的提醒。当然,恒星的大小都只是基于远距离计算测量的估计,所以我们不得不等待,直到进一步的研究完成,才能知道史蒂文森2-18是否是真的恒星之王,或者是否有另一颗恒星正在等待夺取榜首。

超新星,是一个强大且明亮的恒星爆炸,这个瞬时的天文现象发生在大质量恒星的最后阶段,或者白矮星在被触碰发生失控的核聚变时。最原始的物体,被叫为前身,要么坍缩成为中子星或黑洞,要么被完全摧毁。超新星在消失的几周或几个月前,其峰值光光度可以与整个星系的光度所媲美

超新星比新星更有活力。拉丁语中,nova的意思是“新的”,在天文学中的意思是一颗暂时出现的明亮新星。加上前缀“超级”, 能把超新星和亮度要低得多的普通新星区分开来。超新星这个词是沃尔特-巴德和弗利兹-兹威基在1929年创造的。

银河系中近期最直观的超新星是1604年的开普勒超新星,但更近的超新星遗骸已经被发现。对于其他星系的超新星观察发现,它们在银河系平均每世纪出现三次 这些超新星几乎都肯定能用现代的天文望远镜观测到。最近的一颗肉眼可见的超新星是SN 1987A,它是银河系卫星大麦哲伦星系的一颗蓝色超巨星的爆炸。

理论研究表明,大多数超新星是由两种基本机制中的其一所触发的: 一种是退化恒星的核聚变的突然重新点燃,如白矮星;另一种是大质量恒星核心的突然引力坍缩。在第一类事件中,物体的温度升高到足以触发失控的核聚变,完全扰乱恒星。

可能的原因是一个双星伴星通过吸积或恒星合并而积累物质。在大质量恒星的情况下,大质量恒星的核心可能会发生突然坍缩,释放出超新星的重力势能。一些观测到的超新星比这两种简化的理论要复杂得多,所以天体物理力学被建立起来,并为天文学界所接受。



【054、哈勃空间望远镜】


哈勃空间望远镜(英语:Hubble Space Telescope,缩写:HST)是以美国天文学家爱德温·哈勃为名,于199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位于地球的大气层之上的光学望远镜。

2019年5月,哈勃太空望远镜科学家公布了最新的宇宙照片——“哈勃遗产场”(HLF),这是迄今最完整最全面的宇宙图谱,由哈勃在16年间拍摄的7500张星空照片拼接而成,包含约265000个星系,其中有些已至少133亿岁“高龄”,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科学家深入了解更早的宇宙历史。

2021年3月7日。哈勃太空望远镜由于一个软件故障导致暂停运行;3月12日,望远镜已经部分恢复工作,但仍有故障没有排除。 

项目简介

哈勃空间望远镜(英语:Hubble Space Telescope,HST),是以天文学家爱德温·哈勃为名,在地球轨道的望远镜。哈勃望远镜接收地面控制中心(美国马里兰州的霍普金斯大学内)的指令并将各种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回地球。由于它位于地球大气层之上,因此获得了地基望远镜所没有的好处:影像不受大气湍流的扰动、视相度绝佳,且无大气散射造成的背景光,还能观测会被臭氧层吸收的紫外线。于1990年发射之后,已经成为天文史上最重要的仪器。它成功弥补了地面观测的不足,帮助天文学家解决了许多天文学上的基本问题,使得人类对天文物理有更多的认识。此外,哈勃的超深空视场则是天文学家目前能获得的最深入、也是最敏锐的太空光学影像。

哈勃空间望远镜和康普顿γ射线天文台、钱德拉X光天文台、斯皮策空间望远镜都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大型轨道天文台计划的一部分。哈勃空间望远镜由NASA和ESA合作共同管理。

研制历程·理论基础

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46年天文学家莱曼·斯皮策(Lyman Spitzer, Jr.)所提出的论文:《在地球之外的天文观测优势》。在文中,他指出在太空中的天文台有两项优于地面天文台的性能。首先,角分辨率(物体能被清楚分辨的最小分离角度)的极限将只受限于衍射,而不是由造成星光闪烁、动荡不安的大气所造成的视象度。在当时,以地面为基地的望远镜解析力只有0.5-1.0弧秒,相较下,只要口径2.5米的望远镜就能达到理论上衍射的极限值0.1弧秒。其次,在太空中的望远镜可以观测被大气层吸收殆尽的红外线和紫外线。

斯皮策以空间望远镜为事业,致力于空间望远镜的推展。在196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在一份报告中推荐空间望远镜做为发展太空计划的一部分,在1965年,斯皮策被任命为一个科学委员会的主任委员,该委员会的目的就是建造一架空间望远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科学家利用发展火箭技术的同时,曾经小规模的尝试过以太空为基地的天文学。在1946年,首度观察到了太阳的紫外线光谱。英国在1962年发射了太阳望远镜放置在轨道上,做为亚利安太空计划的一部分。1966年NASA进行了第一个轨道天文台(OAO)任务,但第一个OAO的电池在三天后就失效,中止了这项任务了。第二个OAO在1968至1972年对恒星和星系进行了紫外线的观测,比原先的计划多工作了一年的时间。

轨道天文台任务展示了以太空为基地的天文台在天文学上扮演的重要角色,因此在1968年NASA确定了在太空中建造直径3米反射望远镜的计划,当时暂时的名称是大型轨道望远镜或大型空间望远镜(LST),预计在1979年发射。这个计划强调须要有人进入太空进行维护,才能确保这个所费不赀的计划能够延续够长的工作时间;并且同步发展可以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技术,才能使前项计划成为可行的计划。

前期准备

轨道天文台计划的成功,鼓舞了越来越强的公众舆论支持大型空间望远镜应该是天文学领域内重要的目标。在1970年NASA设立了两个委员会,一个规划空间望远镜的工程,另一个研究空间望远镜任务的科学目标。在这之后,NASA下一个需要排除的障碍就是资金的问题,因为这比任何一个地面上的天文台所耗费的资金都要庞大许多倍。美国的国会对空间望远镜的预算需求提出了许多的质疑,为了与裁军所需要的预算对抗,当时就详细的列出了望远镜的硬件需求以及后续发展所需要的仪器。在1974年,在裁减政府开支的鼓动下,杰拉尔德·福特剔除了所有进行空间望远镜的预算。

为回应此,天文学家协调了全国性的游说努力。许多天文学家亲自前往拜会众议员和参议员,并且进行了大规模的信件和文字宣传。国家科学院出版的报告也强调空间望远镜的重要性,最后参议院决议恢复原先被国会删除的一半预算。

资金的缩减导致目标项目的减少,镜片的口径也由3米缩为2.4米,以降低成本和更有效与紧密的配置望远镜的硬件。原先计划做为先期测试,放置在卫星上的1.5米空间望远镜也被取消了,对预算表示关切的欧洲空间局也成为共同合作的伙伴。欧洲空间局同意提供经费和一些望远镜上需要的仪器,像是做为动力来源的太阳能电池,回馈的是欧洲的天文学家可以使用不少于15%的望远镜观测时间。在1978年,美国国会拨付了36,000,000元美金,让大型空间望远镜开始设计,并计划在1983年发射升空。

在1980年初,望远镜被命为哈勃,以纪念在20世纪初期发现宇宙膨胀的天文学家艾德温·哈勃。

设计制造

1979年5月,在康涅狄格州丹柏立的珀金埃尔默公司抛光中的哈勃主镜。出现在图中的是服务于该公司的工程师马丁椰林博士。

空间望远镜的计划一经批准,计划就被分割成许多子计划分送各机关执行。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MSFC)负责设计、发展和建造望远镜,金石太空飞行中心(GSFC)负责科学仪器的整体控制和地面的任务控制中心。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委托珀金埃尔默(Perkin-Elmer)设计和制造空间望远镜的光学组件,还有精密定位感测器(FGS),洛克希德被委托建造安装望远镜的太空船。

光学望远镜的组合安装(OTA)

望远镜的镜子和光学系统是最关键的部分,因此在设计上有很严格的规范。一般的望远镜,镜子在抛光之后的准确性大约是可见光波长的十分之一,但是因为空间望远镜观测的范围是从紫外线到近红外线,所以需要比以前的望远镜更高十倍的解析力,它的镜子在抛光后的准确性达到可见光波长的廿分之一,也就是大约30纳米。

珀金埃尔默刻意使用极端复杂的电脑控制抛光机研磨镜子,但却在最尖端的技术上出了问题;柯达被委托使用传统的抛光技术制做一个备用的镜子(柯达的这面镜子现在永久保存在史密松宁学会)。1979年,珀金埃尔默开始磨制镜片,使用的是超低膨胀玻璃,为了将镜子的重量降至最低,采用蜂窝格子,只有表面和底面各一吋是厚实的玻璃。

镜子的抛光从1979年开始持续到1981年5月,抛光的进度已经落后并且超过了预算,这时NASA的报告才开始对珀金埃尔默的管理结构质疑。为了节约经费,NASA停止支援镜片的制作,并且将发射日期延后至1984年10月。镜片在1981年底全部完成,并且镀上了75 nm厚的铝增强反射,和25 nm厚的镁氟保护层。

因为在光学望远镜组合上的预算持续膨胀,进度也落后的情况下,对珀金埃尔默能否胜任后续工作的质疑继续存在。为了回应被描述成"未定案和善变的日报表",NASA将发射的日期再延至1985年的4月。但是,珀金埃尔默的进度持续的每季增加一个月的速率恶化中,时间上的延迟也达到每个工作天都在持续落后中。NASA被迫延后发射日期,先延至1986年3月,然后又延至1986年9月。这时整个计划的总花费已经高达美金11亿7500万。

太空平台系统

安置望远镜和仪器的太空船是主要工程上的另一个挑战。它必须能胜任与抵挡在阳光与地球的阴影之间频繁进出所造成的温度变化,还要极端地稳定并能长时间的将望远镜精确地对准目标。以多层绝缘材料制成的遮蔽物能使望远镜内部的温度保持稳定,并且以轻质的铝壳包围住望远镜和仪器的支架。在外壳之内,石墨环氧的框架将校准好的工作仪器牢固的固定住。

有一段时间用于安置仪器和望远镜的太空船在建造上比光学望远镜的组合来得顺利,但洛克希德仍然经历了预算不足和进度的落后,在1985年的夏天之前,太空船的进度落后了个月,而预算超出了30%。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的报告认为洛克希德在太空船的建造上没有采取主动,而且过度依赖NASA的指导。

地面支持

在1983年,空间望远镜科学协会(STScI)在经历NASA与科学界之间的权力争夺后成立。空间望远镜科学协会隶属于美国大学天文研究联盟(AURA),这是由32个美国大学和7个国际会员组成的单位,总部坐落在马里兰州巴尔地摩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园内。

空间望远镜科学协会负责空间望远镜的操作和将数据交付给天文学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想将之做为内部的组织,但是科学家依据科学界的做法将之规划创立成研究单位,由NASA位在马里兰州绿堤,空间望远镜科学协会南方48千米的哥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和承包厂商提供工程上的支援。哈勃望远镜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运作,由四个工作团队轮流负责操作。

空间望远镜欧洲协调机构于1984年设立在德国邻近慕尼黑的Garching bei München,为欧洲的天文学家提供相似的支援。

发射历程

1990年4月24日,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由“发现者”号航天飞机成功发射,哈勃太空望远镜的主要任务是:探测宇宙深空,解开宇宙起源之谜,了解太阳系、银河系和其他星系的演变过程。

早在1986年,就已经计划在当年10月份发射哈勃空间望远镜。但是挑战者号的事故使美国的太空计划停滞不前,航天飞机的暂停升空,迫使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发射延迟了数年。望远镜和所有的附件都必须分门别类的储藏在无尘室内,直到能够排出发射的日期,这也使得已经超支的总成本更为高涨。

最后,随着航天飞机在1988年再度开始升空,望远镜也预定在1990年发射。在发射前的最后准备,用氮气喷射镜面以除去可能累积的灰尘,并且对所有的系统进行广泛的测试。终于,在1990年4月24日由发现号航天飞机,于STS-31航次将望远镜成功的送入计划中的轨道。

从它原始的总预算,大约4亿美金,到现在的花费超过25亿美金,哈勃的成本依然在不断的累积与增高。美国政府估计的开销将高达45至60亿美金,欧洲所挹注的资金也高达6亿欧元(1999年的估计)。

在轨运行·携带仪器

在发射时,哈勃空间望远镜携带的仪器如下:

广域和行星照相机(WF/PC)

戈达德高解析摄谱仪(GHRS)

高速光度计(HSP)

暗天体照相机(FOC)

暗天体摄谱仪(FOS)

WF/PC原先计划是光学观测使用的高分辨率照相机。由NASA的喷射推进实验室制造,附有一套由48片光学滤镜组成,可以筛选特殊的波段进行天体物理学的观察。整套仪器使用8片CCD,做出了两架照相机,每一架使用4片CCD。"广域照相机"(WFC)因为视野较广,在解像力上有所损失,而"行星照相机"(PC)以比WFC长的焦距成像,所以有较高的放大率。

GHRS是被设计在紫外线波段使用的摄谱仪,由哥达德太空中心制造,可以达到90,000的光谱分辨率,同时也为FOC和FOS选择适宜观测的目标。FOC和FOS都是哈勃空间望远镜上分辨率最高的仪器。这三个仪器都舍弃了CCD,使用数位光子计数器做为检测装置。FOC是由欧洲空间局制造,FOS则由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制造。

最后一件仪器是由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设计制造的HSP,它用于在可见光和紫外光的波段上观测变星,和其他被筛选出的天体在亮度上的变化。它的光度计每秒钟可以侦测100,000次,精确度至少可以达到2%。

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导引系统也可以做为科学仪器,它的三个精细导星感测器(FGS)在观测期间主要用于保持望远镜指向的准确性, 但也能用于进行非常准确的天体测量,测量的精确度达到0.0003弧秒。

维修维护

第一次维修/维护

1993年,宇航员在哈勃第一次维修任务中移除了广角和行星照相仪,并安装了功能更强大的“后继者”——2号广角和行星照相仪。

第二次维修/维护

1997年2月11日凌晨,美国7名宇航员搭乘“发现”号航天飞机升空,对在太空飞行了7年的“哈勃”太空望远镜进行改造。从2月13日深夜到18日凌晨,宇航员为“哈勃”更换了包括近红外照相机、多目标分光仪和太空望远镜图像摄谱仪在内的11种新设备,并修补了望远镜上部分剥落的绝缘层。

第三次维修/维护

第三次维护任务仍然由发现号在1999年12月的STS-103航次中执行。在这次维护中更换了全部的六台陀螺仪,也更换了一个精细导星传感器和计算器,安装一套组装好的电压/温度改善工具(VIK)以防止电池的过热,并且更换绝热的毯子。

第四次维修/维护

2001年,科学家利用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对哈勃望远镜进行的第四次维修,安装测绘照相机,更换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已工作11年的电力控制装置,并激活了休眠状态的近红外照相机和多目标分光计。

第五次维修/维护

2009年,美国利用航天飞机对哈勃望远镜进行了维护。宇航员为哈勃安装了两套全新的仪器:宇宙起源光谱仪(COS)和宽视场相机3,对望远镜的另外两台仪器——高级巡天相机(ACS)和太空望远镜成像光谱仪(STIS)进行了现场维修,此外,还用新电池替换了哈勃用了18年的旧电池,安装了6个负责望远镜指向的新陀螺仪,并添加了一套全新的精细制导系统来帮助望远镜指向正确的方向。

参数特点

哈勃望远镜口径为2.4米,长度约16米,带有多种观测暗弱天体的仪器,在地面之上约640公里的轨道上环绕地球,巡视宇宙。由于它位于大气层之上,不像地面望远镜饱受大气湍流扰动的影响,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宇宙的了解。

科研成果

哈勃太空望远镜在前7年服役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

1.增进了人类对宇宙大小和年龄的了解。

2.证明某些宇宙星系中央存在超高质量的黑洞以及多数星系的中心都可能存在黑洞。

3.在可见光谱范围内,对宇宙进行了最深入的研究,观察了数千个星系,探测到了宇宙诞生早期的“原始星系”,使天文学家有可能跟踪研究宇宙发展的历史。

4.清楚展现了银河系中类星体这种最明亮的天体存在的环境。

5.更清晰地阐述了恒星形成的不同过程。

6.对宇宙诞生早期恒星形成过程中重元素的组成进行了研究,这些元素是行星和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7.展示了死亡恒星周围气体壳的复杂组成。

8.对猎户星云中年轻恒星周围的许多尘埃碟进行了探测,说明地球所在的银河系还有可能形成其他行星系统。

9.对千载难逢的慧木相撞进行了详细观测。

10.对火星等太阳系行星上的气候进行了研究。

11.发现木星卫星木卫二和木卫三的大气层中存在氧气。

哈勃太空望远镜还发现了一颗滚烫的“橄榄球”状系外行星。这颗行星因为距离恒星太近而被撕扯、加热,大气也正在加速逃逸,整颗行星处于被吞噬的边缘。这颗行星与恒星的距离过于近,处在被潮汐力撕裂的边缘。这种“死亡拥抱”已经让它扭曲变形为橄榄球状,高空大气温度超过2500摄氏度。

2020年1月,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利用美国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迄今已知的最遥远、最古老的星系群。这个三重星系群被称为EGS77。更重要的是,观测表明这个三重星系群参与了宇宙初期被称为“再电离”的改造过程。EGS77大约诞生于宇宙大爆炸后6.8亿年时,当时宇宙年龄还不足现今138亿岁的5%。

问题和维修

从它于1946年的原始构想开始,直到发射为止,建造空间望远镜的计划不断的被延迟和受到预算问题的困扰。在它发射之后,立即发现主镜有球面像差,严重的降低了望远镜的观测能力。幸好在1993年的维修任务之后,望远镜恢复了计划中的品质,并且成为天文学研究和推展公共关系最重要的工具。 

哈勃的未来依靠后续的维修任务是否成功,维持稳定的几个陀螺仪已经损坏,至2007年,连备用的也已经耗尽,而且另一架用于指向的望远镜功能也在衰减中。陀螺仪必须要以人工进行维修,在2007年1月30日,主要的先进巡天照相机(ACS)也停止工作,在执行人工维修之前,只有超紫外线的频道能够使用。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再提升来增加轨道高度,阻力会迫使望远镜在2010年重返大气层。自从2003年航天飞机哥伦比亚不幸事件之后,由于国际太空站和哈勃不在相同的高度上,使得太空人在紧急状况下缺乏安全的避难场所,因而NASA认为以载人太空任务去维修哈勃望远镜是不合情理的危险任务。NASA在重新检讨之后,执行长麦克格里芬在2006年10月31日决定以亚特兰大进行最后一次的哈勃维修任务,任务的时间安排在2008年9月11日,基于安全上的考量,届时将会让发现号在LC-39B发射台上待命,以便在紧急情况时能提供救援。计划中的维修将能让哈勃空间望远镜持续工作至2013年。如果成功了,后继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WST)应该已经发射升空,可以衔接得上任务了。韦伯空间望远镜在许多研究计划上的功能都远超过哈勃,但将只观测红外线,因此在光谱的可见光和紫外线领域内无法取代哈勃的功能。

存在问题

镜片瑕疵

在望远镜发射数星期之后,传回来的图片显示在光学系统上有严重的问题。虽然,第一张图像看起来比地基望远镜的明锐,但望远镜显然没有达到最佳的聚焦状态,获得的最佳图像品质也远低于当初的期望。点源的影像被扩散成超过一弧秒半径的圆,而不是在设计准则中的标准:集中在直径0.1 弧秒之内,有同心圆的点弥漫函数图像。

对图样缺陷的分析显示,问题的根源在主镜的形状被磨错了。镜面边缘太平了一些,与需要的位置差了约2.2微米,但这个差别造成的是灾难性的、严重的球面像差。来自镜面边缘的反射光,不能聚集在与中央的反射光相同的焦点上。

镜子的瑕疵造成的作用是在科学观察的核心观测上,核心像差的PSF要足够的明锐到足以进行高解析的分辨,但对明亮的天体和光谱分析是不受影响的。虽然,在外围损失大片的光因为不能汇聚在焦点上而造成晕像,严重的减损了望远镜观察暗天体或高反差影像的能力。这意味着几乎所有对宇宙学的研究计划都不能执行,因为它们都是非常暗弱的观测对象。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哈勃空间望远镜成为许多笑话的箭靶,并且被认为是大白象(花费大而无用的东西)。

问题的根源

从点源的图像往回追溯,天文学家确定镜面的圆锥常数是1.01324,而不是原先期望的1.00230。通过分析珀金埃尔默的零校正器(精确测量抛光曲面的仪器)和分析在地面测试镜子的干涉图影像,也获得了相同的数值。

由喷射推进实验室主任,亚伦领导的委员会,确定了错误是如何发生的。亚伦委员会发现珀金埃尔默使用的零校正器在装配上发生了错误,它的向场透镜位置偏差了 1.3 毫米。

在抛光镜子的期间,珀金埃尔默使用另外二架零校正器,两者都(正确的)显示镜子有球面像差。这些测试都是为确实消除球面像差而设计的,不顾品管文件的指导,公司认为这二架零校正器的精确度不如主要的设备,而忽略了测试的结果。

委员会指出失败的主因是珀金埃尔默。由于进度表频繁更动造成的损耗和望远镜制造费用的超支,造成了在美国航空暨太空总署和光学公司之间的关系极度的紧张。美国航空暨太空总署发现珀金埃尔默并不认为镜子的制做在他们的业务中是关键性的困难工作,而美国航空暨太空总署也未能在抛光之前善尽本身的职责。在委员会沉痛的批评珀金埃尔默在管理上的不当与缺失的同时,美国航空暨太空总署也被非议未善尽品管的责任,与不该只依赖唯一一架仪器的测试结果。

解决方案

在望远镜的设计中原本就规划了维修的任务,所以天文学家立刻就开始寻找可以在1993年,预定进行第一次维修任务时解决问题的方案。让柯达再为哈勃制作备用镜在轨道上进行更换太昂贵且耗费时间,临时将望远镜带回地面上修理也不可能。相反,镜片错误的形状已经被精确的测量出来,因此可以设计一个有相同的球面像差,但功效相反的光学系统来抵消错误。也就是在第一次的维修任务中为哈勃配上一副能改正球面像差的眼镜。

由于原本仪器的设计方式,必须要两套不同的校正仪器。广域和行星照相机的设计包括转动的镜片和直接进入两架照相机的8片独立CCD芯片的光线,可以用一个反球面像差的镜片完全的消除掉它们表面上的主要变形。修正镜被固定在替换的第二代广域和行星照相机内(由于进度和预算的压力,只修正4片CCD而不是8片)。但是,其他的仪器就缺乏任何可以安置的中间表面,因此必须要一个外加的修正装置。

COSTAR

设计用来改正球面像差的仪器称为“空间望远镜光轴补偿校正光学”(COSTAR),基本上包含两个在光路上的镜子,其中一个将球面像差校正过来,光线被聚焦给暗天体照相机、暗天体光谱仪和高达德高解析摄谱仪。为了提供COSTAR在望远镜内所需要的位置,必须移除其中一件仪器,天文学家的选择是牺牲高速光度计。

在哈勃任务的前三年期间,在光学系统被修正到合适之前,望远镜依然执行了大量的观测。光谱的观测未受到球面像差的影响,但是许多暗弱天体的观测因为望远镜的表现不佳而被取消或延后。尽管受到了挫折,乐观的天文学家在这三年内熟练的运用影像处理技术,例如反折绩(影像重叠)得到许多科学上的进展。

软件故障

2021年3月7日。哈勃太空望远镜由于一个软件故障导致暂停运行;3月12日,望远镜已经部分恢复工作,但仍有故障没有排除。

NASA 表示,哈勃太空望远镜已经完成了恢复运行以来的首次科学观测,使用宇宙光谱仪绘制了一个活动星系内核的气体流动图。但是第三号广视场相机(WFC3)仍旧处于暂停状态,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低电压问题,这导致该相机无法启动。 

价值意义

哈勃望远镜于1990年发射,20多年来,一直在源源不断地将美丽的宇宙图像传回地球。

哈勃太空望远镜升空27年以来,取得了许多突破性发现,不断带给人们惊喜,让我们有幸能触碰亿万光年外的神秘。

截至2015年3月,哈勃太空望远镜已经环绕地球飞行25年,它捕捉到的照片正从根本上改变着我们对宇宙的认识。

截至2009年,自美国“哈勃”太空望远镜1990年发射升空以来,共有2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科学家利用这只“太空眼”进行了11万多次天文观测,并在分析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撰写1346篇论文。

设备评价

哈勃太空望远镜耗资达21亿美元,从初步构想的提出、设计到建造完成,时间跨度达40多年。



【055、近代科学家对于“宇宙岛”的争论被哈勃画上了句号】


2018-03-21 由 宇宙小百科 發表于科学

1924年2月的第一个星期,美国天文学家哈勃给仙女座星云里的一颗亮星拍摄了一系列照片。照片显示这颗星的光度在迅速增大,这是一颗造父变星。哈勃计算出这颗星及其所在的星云距离地球达90万光年,远超过银河系的直径。仙女座星云其实是银河系外巨大的天体系统——河外星系。人类对宇宙大小的认识再次被拓宽了。

宇宙岛猜想

哈勃的发现,给持续多年的关于旋涡星云是银河系内天体还是银河系外的“宇宙岛”的争论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所谓“宇宙岛”,就是将宇宙视为大海,银河系和其他类似天体系统则视为大海中的岛屿。16世纪末,意大利思想家布鲁诺推测恒星都是距我们极其遥远的太阳,进而提出关于恒星世界结构的猜想。18世纪,人们在夜晚的天空中发现了边缘模糊的天体,最初称为星云。旋涡星云成为最早的研究对象。赖特和康德曾提出,旋涡星云可能是同我们银河系—样的恒星系统。

“宇宙岛”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德国博物学家洪堡1850年出版的著作《宇宙》第三卷中。因为它形象地表达了星系在宇宙中的分布状况,后来被世人广泛采用。“恒星宇宙”和“恒星岛”等名称都是“宇宙岛”的同义语。宇宙岛假说的渊源则更早。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一书中发展了赖特的思想,明确提出“广大无边的宇宙”之中有“数星无限的世界和星系”。

这一思想就是著名的“宇宙岛假说”。这个认识与今人对宇宙的认识十分接近。但当时人们把河内星云(即银河内星云)和河外星云(即河外星系)都当做星系,而且对银河系本身的大小和形状也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宇宙岛假说在随后的170年时间里几经沉浮,并未获得天文学家的公认。

宇宙岛大论争

20世纪初,美国著名天文学家沙普利通过研究球状星团,对银河系结构和尺度的推算做出了重大突破。

但他一直反对“宇宙岛”的说法,认为这些旋涡星云应该是银河系内的气体星云。而以柯蒂斯为代表另一派天文学家则不同意沙普利的看法。柯蒂斯的证据,是他发现有些星云里的新星极其暗弱,说明距离十分遥远,不像是银河系内的天体。他的另一个证据是,在仙女座星云中发现的新星数皇比银河系其他部分新星的总和还要多。他质疑道:“为何在这个小范围的部分区域中,新星会比银河系其他的部分更多?”由此,他推断仙女座星云是一个独立的星系。

为了解决这两种在宇宙尺度上的矛盾说法,1920年4月,美国国家科学院在华盛顿召开了“宇宙的尺度”辩论会。会上,沙普利和柯蒂斯两人就银河系的大小和旋涡星云与银河系的位置关系展开了论战。这就是天文学史上有名的“沙普利—柯蒂斯大论争”。 二人分别就各自的观点进行了半个小时的阐述。由于柯蒂斯的口才更好,当时多数人认为他在这场争论中略占上风,但辩论的双方都无法彻底说服对方。

律师转行,一锤定音

为“沙普利—柯蒂斯大论争”下达“终审判决”的是一个从法律专业转行天文的年轻人,他叫埃德温·哈勃。

哈勃1889年出生于密苏里州,他擅长体育,少年时曾刷新该州跳高纪录。在芝加哥大学读本科期间,哈勃受天文学家海耳启发,开始对天文学产生兴趣。后来他到牛津大学攻读法律硕士学位,之后开业当了律师。但星空总在召唤着他,一年后,他就投奔叶凯士天文台攻读天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进入海耳创建的威尔逊山天文台,致力于旋涡星云的观测与研究。

早期的小型望远镜拍摄出的星云照片模糊不清,难以从中分辨出细节,而大口径望远镜则可以做到这一点。威尔逊山天文台有当时世界上最大口径的2.54米反射望远镜。1923-1924年,哈勃用这台望远镜拍摄了仙女座大星云和三角座旋涡星云的照片,并从这些星云暗淡的边缘解析出一颗颗独立的恒星。哈勃发现,这些恒星有不少都是造父变星。

通过分析这些造父变星的亮度变化,哈勃根据周光关系(指造父变星具有的光变周期和绝对星等之间的关系),确定这些造父变星和它们所在的星云距离地球大约九十万光年,远超银河系的直径,因此断定它们一定位于银河系外。

1924年底,美国天文学会会议正式公布了哈勃的这一发现。虽然哈勃本人并未出席这次会议,但当他的论文被宣读完毕,在场的所有天文学家都意识到沙普利和柯蒂斯关于“宇宙岛”的争论就此可以终结了。

1925年,哈勃又用造父变星测距法测定了人马座星云NGC6822与我们的距离,证实该旋涡星云其实也是一个河外星系。多年来,天文学家们关于旋涡星云是近距天体还是银河系之外的宇宙岛的争论彻底结束,人类认识的宇宙的尺度从一个宇宙岛(银河系)一下子扩大到无数个宇宙岛(河外星系),从而揭开了探 索宇宙结构的新篇章。

人马座星云NGC6822

鉴于哈勃为20世纪天文学的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他被世人尊为一代天文宗师。在他丰硕的成果中,有两项最为重要的贡献:一是确认星系是与银河系相当的恒星系统,开创了星系天文学,建立了大尺度宇宙结构的新概念;二是发现星系的红移—距离关系,催生了现代宇宙学。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天文学家,人类第一台太空望远镜就以哈勃的名字命名。



【056、距离地球最近的星团正在解体】


2021-04-05 董纲

星团是天空中有趣的居民。它们在大小、距离和恒星数量上各不相同,但几乎所有的星星都看起来很壮观。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在被撕裂的过程中。Hyades星团的情况就是如此,它是离地球最近的星团,距离地球只有153光年。问题是,有些东西造成的破坏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考虑到周围空间的质量和能量。现在,来自欧洲航天局的一组科学家已经有了一个理论,可以解释这次破坏的原因——一个神秘的暗物质亚光晕。

这一新的理论是从欧洲航天局的恒星测绘卫星盖亚(GAIA)收集到的数据中延伸出来的。盖亚团队希望看到所谓的“潮汐尾”,当星团在银河系中移动时,它尾随并引领星团。当一些恒星被逼到星团的外边缘,然后被星系自身的万有引力所牵引时,这些尾巴就形成了。在它们穿过星系的旅程中,一些恒星被向前推,而另一些恒星则被拉得更远。

盖亚的研究小组在观测时确实发现了Hyades星系团两侧的潮汐尾。然而,它们非常长——横跨银河系数千光年,每一个都拥有数千颗恒星。由于盖亚的数据和欧洲航天局研究员Tereza Jerabkova博士和她的同事们开发的计算机模型,完整地观察它们才成为可能。

与之前绘制卫星云的潮汐尾相比,这个模型有几个额外的优势。如果没有这个模型,几亿年前星团留下的数千颗恒星就不会被包括在彗尾中,因为它们的轨道在那段时间发生了变化。但在这些数据中还有一些更有趣的东西是模型未能预测到的。

在潮汐尾巴上似乎有巨大的洞,那里完全没有星星。编写良好的模拟程序的好处之一是,可以迅速使它们适应新数据,而Jerabkova博士正是这么做的。为了解释失踪的恒星,她改变了参数,意识到一个质量为1000万太阳质量的物体的存在,可能导致了我们在潮汐尾图中看到的破坏。只是在失踪的恒星附近没有任何这么大的物体。

意识到他们看不到任何物体,研究人员转向他们实际上看不到的东西——暗物质。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建立关于暗物质亚晕的理论。亚晕是指在整个星系中发挥引力作用的不可见的暗物质簇。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看到过它们的行动。

如果欧洲航天局研究小组的模型是正确的,亚光晕可能是Hyades的潮汐尾端中断的原因。虽然这将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新证据,证明这种未被充分研究的大质量结构的存在,但还远不能确定它们是Hyades破坏的唯一原因。一如既往,需要更多的数据,盖亚仍在耐心地收集10亿多颗恒星的数据。也许下一轮的数据会让我们对这个壮观的星团究竟发生了什么有更多的了解。



【057、哈勃太空望远镜30周岁纪念——给自己的生日礼物】


BBC 2020年4月27日

哈勃天文万望远镜(Hubble)30年前的4月25日诞生。

作为天文望远镜家族的老前辈,哈勃的生日可以算重要日子。它给自己的庆生礼物是发回一组璀璨的星图,再次证明:宝刀不老。

这是我们所处的银河系附近一处星云,离地球大约16.3万光年。

体积较大的那团叫NGC 2014,较小的那团叫 NGC 2020。不过,天文学家更愿意把这张图称为“宇宙珊瑚礁”,因为长得像。

即使已经30周岁,哈勃还不准备退休。

从1990年升空,进入绕地球周转轨道到现在,哈勃经历了数次大大小小的维修和升级更新,它为地球人提供的宇宙星际图片一直在刷新人类的宇宙观。

即使已经30周岁,哈勃还不准备退休。

美国宇航局(NASA)和欧洲太空署(ESA)共同管理运营哈勃所在的天文台。双方都表示哈勃将继续工作。

2019年,依据哈勃提供的图片发表的论文将近1000篇。

哈勃25周岁的生日礼物:发回一个叫做 Westerlund 2 的星团图片

哈勃的健康状况当然时刻在工程师们的密切关注之下。 它是由若干系统组成的,目前关键的二个成像仪和二个光谱仪都在全力工作。

2009年,宇航员曾前往哈勃,为它更换了六个陀螺仪。其中三个后来停摆,但NASA说另外三个运作正常。

陀螺仪根据感测和维持方向,有导航、定位功能。

科学家们相信2020年哈勃完全可以继续工作。

它的继任,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预定2021年发射升空。不过,说是继任,实际上不是接替,而更像是取长补短,携手共进。

哈勃和JWST很可能时不时会共同执行观测任务,为地球传来更完整、更全面的图像。

哈勃的贡献毋庸置疑,说它是“发现机”也实至名归。它开始服役前,我们不知道宇宙的年龄究竟是100亿年还是200亿年。是哈勃的星图帮助天文学家缩小了研究范围,提高了计算的精确度,所以现在教科书上写着,宇宙的年龄是138亿年。

宇宙在不断扩张,而且速度在不断加快,这个发现曾获诺贝尔奖,而哈勃就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提供了星系中存在黑洞的证据。

为了拍到这样的超深空星图,哈勃必须连日盯着同一片天际——哈勃上天前,科学家们对太阳系外的行星一无所知,而现在哈勃在研究这些行星的环境和特征。

而且,即便是今天,哈勃超深空能力仍无与伦比 — 它可以一连几天盯着同一片天空,捕捉遥远的、微弱的星系。

也许只有JWST才具备更深远的探索能力。

哈勃经典作品之一: 面纱星云,是恒星爆炸后碎片形成的星云

1990年4月25日,发现号航天飞机把哈勃太空望远镜送到地球上方612公里处的运行轨道。凯瑟琳·萨利文(Kathryn Sullivan)是飞船上的宇航员之一。哈勃对人类科学进步的贡献毋庸置疑,更令她感概和意外的是哈勃在大众文化中的地位。现在人们已经对它耳熟能详。

一个原因是互联网的普及,她说,使得哈勃的作品可以非常便捷地展示在人们眼前。



【058、哈勃太空望远镜的5大重要发现,哈勃升空前的天文观测有多难】


2020-04-26 姿势分子

哈勃太空望远镜,是人类天文观测史上的一道分水岭。自从哈勃太空望远镜升空,我们就见识到了数千年来都不曾看到过的宇宙。

在此之前,人类能够观测到的宇宙范围只有70亿光年。而哈勃通过无与伦比的观测能力,将人类的视野扩展到130亿光年以外。在哈勃之前,人类看到的宇宙图片,还都是黑白照片;而哈勃通过它的相机、光谱仪、多波长滤光片和地面望远镜所不具备的高稳定性,向我们展示了五彩缤纷的宇宙。

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贡献,远不止这些。今天,咱们来盘点一下哈勃太空望远镜的5大重要发现。

宇宙的年龄

由于光速是有限的,所以宇宙天体发出的光需要经过漫长的岁月才能抵达地球。人类发明了一种独特的距离单位——光年,用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走过的距离来定义。这个完美的定义方式告诉我们:一颗天体距离我们有多少光年,我们看到的它们的模样就是多少年前的样子。

在哈勃太空望远镜升空之前,我们对于宇宙形成的时间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而哈勃望远镜,给了我们答案。

大约在100年前,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哈勃望远镜就是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利用加州威尔逊山的100英寸望远镜,证明了银河系以外的星系存在。他还告诉我们:宇宙正在膨胀,越远的星系远离我们的速度就越快。

通过反演我们推测,宇宙的诞生本来就是一次大爆炸,从一个奇点爆炸后不断膨胀,形成了今天的宇宙。而遥远星系的距离和退行速度,可以告诉我们宇宙的年龄到底是多少。

计算遥远星系的距离有多种,比如造父变星的方法、Ia型超新星的方法、或者是通过红移值来计算。这里有很多数据是地基望远镜所无法触及的,而哈勃太空望远镜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

天文学家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并且辅以地基望远镜的一些数据,最终得出结论:宇宙形成于大约138亿年前,误差在3%以内。

宇宙膨胀速度

知道宇宙是怎么来的,我们就想知道宇宙是怎么没的。未来宇宙会发展成什么样?它有着怎样的归宿呢?这一切的一切,都取决于它以多快的速度进行膨胀,以及膨胀的趋势。如果宇宙在加速膨胀,那么宇宙可能最终归于沉寂;如果宇宙在减速膨胀,那么未来可能会重新收缩回一个奇点。

20世纪90年代末,由Saul Perlmutter和Brian Schmidt领导的两个研究小组进行了一场友好但紧张的“竞赛”,他们的竞赛内容就是通过刚才提到的Ia型超新星确定天体的距离,从而判断宇宙是以怎样的速度和趋势进行膨胀。如果Ia型超新星比理论值更亮一些,那就证明宇宙的膨胀速度是在变慢的。

不过,正如他们在使用地面望远镜时发现的结果,遥远星系中的Ia型超新星比预期的要暗淡得多,这意味着它们比预期的更远。结论很明显:我们的宇宙正处于加速膨胀的状态。

Brian Schmidt团队接下来的观测表明:宇宙在其生命的最初80亿年左右的时间里,确实在减速膨胀。不过,随着宇宙的尺寸越来越大,宇宙物质的密度越来越低,引力作用越来越弱,而暗能量开始占据主导力量,最终导致宇宙重新开始加速膨胀。

宇宙中有多少星系

1995年底,时任空间望远镜科学研究所所长的罗伯特-威廉姆斯利用他自由支配的观测时间,将哈勃太空望远镜对准了夜空中一片空旷的区域。这片区域不是真的空旷,只是银河系的恒星分布比较少,而遥远的星系非常多。通过哈勃望远镜,他观测到了大量的遥远星系,同时又减少了银河系恒星的干扰,进行了一次完美的观测和拍摄。

最终,342张图像被合并成一张令人瞠目结舌的照片——哈勃深空场。天文学家们被惊呆了:那片看起来只有米粒办大小的宇宙空间,竟然隐藏着1500多个星系,而且全都是一百亿光年以外的星系,这意味着我们看到的是一百多亿年前的宇宙。

哈勃深空场这样的照片,生动地为我们展示了宇宙最遥远的历史。天文学家们通过这张照片意识到,在宇宙大爆炸后大约5亿年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非常高的恒星形成率,然后这种恒星形成率在大约90-100亿年前达到了一个峰值,"NASA天文学家利维奥说,"实际上此后一直在下降。"

而根据2012年的哈勃极端深场照片,天文学家们推测:我们的宇宙中拥有着大约20000亿个星系。这些庞大的恒星集群,构成了今天的宇宙。

超大质量黑洞的现身

我们现在知道,宇宙中充满了超大质量黑洞。它们统治着自己所在的星系,拥有着无与伦比的超强引力。但是,在哈勃升空的时候,天文学家对于黑洞的认知还是非常有限的。有些人推测:除了恒星级黑洞之外,宇宙中还有质量达到太阳几百万甚至几百亿倍的恐怖怪物。但是,限于观测能力,始终没有人能够证明这个猜想。

哈勃拍摄的M87,观测数据显示,该星系核心区域的气体以大约每小时120万英里的速度高速旋转。根据这个数据和牛顿定律,就可以计算出其中的天体质量为太阳的30亿倍。

1993年12月,在哈勃望远镜的巨大缺陷被修复的六个月后,哈勃天文学家公布了对距离地球约5000万光年的一个活跃星系——M87——核心的开创性观测。利用暗天体照相机,哈勃从M87核心处快速旋转的气体盘周围五个位置捕捉到了光,从而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在这个星系的核心,拥有着一个质量在太阳30亿倍左右的恐怖天体!如此狭窄的空间拥有如此高的质量,超大质量黑洞是唯一可能的答案。

从此,人类确定了宇宙中不止有恒星级黑洞,还有恐怖的超大质量黑洞。它们质量最少也有太阳的100万倍,最大的甚至达到了太阳质量的660亿倍。而这个M87超大质量黑洞,也正是人类历史上拍摄到的第一张黑洞照片的主角。

这一观测结果被誉为超大质量黑洞存在的 "教科书式"证明,接下来越来越多的超大质量黑洞被发现。它们有一些形成于宇宙的最早期,隐藏着宇宙形成的秘密。科学家们还需要进行更多的观测,才能了解这些神秘的天体。

拉近行星的距离

除了这些庞大的天体之外,哈勃望远镜也会“接接地气”,拍摄一些“比较小”的天体,比如行星。

1994年,当哈勃太空望远镜的最大漏洞刚刚被修复,太阳系就上演了最惊险的一幕——彗木相撞。所谓赶得早不如赶得巧,刚刚恢复实力的哈勃马上把目光对准了木星,见证了这百年不遇的奇观。

同时,哈勃太空望远镜也会不定期地观测金星的云层和火星上的沙尘暴,研究木星和土星的汹涌的恐怖气旋、行星环和极光,还会跟踪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卫星系统,并且在新视野号探测器抵达之前帮助天文学家观测冥王星。

在太阳系内观测行星还不算,2008年11月的时候,哈勃太空望远镜还对一颗系外行星——北落师门b进行了成像。

北落师门位于南鱼座,距离地球大约25光年。2008年的时候,哈勃太空望远镜对它进行了观测,发现了它附近的奇观。很多人联想到了电影《指环王》,于是给它起了个绰号——索伦之眼。当时天文学家推测,那里应该有一颗行星,并命名为北落师门b。

不过,前几天的时候,天文学家宣布:北落师门b可能只是一个误会,从2014年开始就观测不到了,由此推测原本认为是北落师门b的天体可能是两颗小行星碰撞后形成的尘埃云。不过,对于天文学家来说,哈勃望远镜的这次观测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我们研究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统的演化有着巨大的帮助。



【059、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宇宙深场图片,带你看看宇宙有多么浩渺】


侃有声有色 2020-07-23 

哈勃太空望远镜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望远镜之一,在太空中已经服役了快30年了,依然在工作中,拍摄大量极有价值的宇宙图片给我们。

在哈勃传回的图片中,不仅有行星、恒星、星云、星系、还有大片的宇宙区域。其中,最令人震撼的,就是哈勃深场图片了。

哈勃深场,全称为哈勃深空视场,是哈勃太空望远镜将人类肉眼视野里一块极小的宇宙区域极限放大,观测到最深处的宇宙景象。

在2003-2004年,哈勃太空望远镜首次拍摄了深场景象,震惊了全世界。这张图片全名叫做Hubble Ultra Deep Field,中文译作哈勃超级深空视场。

这张照片的拍摄,是非常不容易的。哈勃太空望远镜为此利用了400个公转周期,800次曝光(曝光时间累积达11.3天),才完成了这张图片。

这张图片的景象是位于赤经3h 32m 40.0s,赤纬-27°47’ 29"(J2000)天炉座的一小片天区,面积为3平方角分,简单来说,只有全天空1/12700000分之一的面积。

不过,如此“渺小”的区域,却包含着大量的信息。

在这张图片里,只有极少的银河系恒星恰好“抢镜”,其余的每一个光点,都是一个星系。这张图片里共有近10000个星系,它们有的大有的小,可能每一个都包含上千亿颗恒星。它们穿越几十甚至几百亿光年的遥远距离,呈现在哈勃太空望远镜这样的先进设备里,竟然还只有一个光点那么大。

天文学家指出,所谓的哈勃深场,真的非常非常“深”,其中16个星系距离我们都有129亿光年,甚至还有5个131亿光年以外的星系。由于光速的限制我们可以知道,我们看到的它们的景象其实也是来自于129-131亿年前的景象。也就是说,它们不仅位于宇宙最深处,其实也是宇宙最古老的星系了。

2012年,NASA与欧洲空间局合作,通过高级巡天相机和广角相机两个高精尖的摄像头共计200万秒的曝光时间,拍摄了一张更细致的哈勃极端深场。

哈勃极端深场的视觉区域和满月对比。

在这张图片里,哈勃太空望远镜向我们展示了更古老的星系,把人类的视野带回到了132亿年前。这些星系的光在真空中穿越了132亿年,终于映入人类的眼帘。

科学家观测显示,这个时候的宇宙中充满了比较小的星系,它们会碰撞、合并,形成更大的星系。那个时候,恒星也非常活跃,包含着大量的蓝巨星。

2019年5月16日,NASA又公布了一张哈勃遗产场图。这张图片和深空场图有一点不一样,它是总结了16年来的共计7500观测图像,拼接成了这张巨大的图片。这张图片覆盖的区域比较大,大约是地球上看到的满月大小的区域。因此,它所涵盖的星系也比较多。NASA的科学家介绍,这一张场图中共包含了26.5万个星系,其中最古老的可能已经有133亿岁了。

图片中最暗淡和最远的星系的亮度只有人眼所能观察到的亮度的100亿分之一。

未来,NASA还计划发射更加先进的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携带更加先进的设备,观测更深的宇宙,甚至可能看到135亿年前的宇宙。

以人类目前的科技,如此浩渺的宇宙只能通过望远镜去探索。虽然看着很过瘾,但是终究不是亲眼所见。什么时候人类能够亲眼看看深处的宇宙,那将是更壮观的一种场面吧!



【060、绝美宇宙!哈勃望远镜为梅西耶天体拍出12幅新图】


2020-05-27

法国天文学家查尔斯·梅西耶(Charles Messier,1730-1817)对彗星非常着迷,他穷尽一生利用小型折射望远镜在夜空中寻找新的访客。不过,梅西耶在观测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其他怪异的天体——它们模糊不清,看上去是由光线组成的静止漩涡——他在一份星表中记录了100多个这样的天体,即所谓的“梅西耶天体”。

我们现在知道,梅西耶天体是星系、星云和星团这些众星云集的巨大星体结构,而先进的现代望远镜得以把它们迷人的轮廓详尽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是当初梅西耶口径4英寸的仪器所做不到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堪称现代观测工具的翘楚:自1990年发射升空以来,哈勃一直稳定地拍摄各个已知的梅西耶天体的壮观图像,以此为梅西耶星表创建可视化的图集。

哈勃太空望远镜本月发布12幅新图像,迄今累计正式观测的梅西耶天体已经达到93个(总数为110个)。从梅西耶制作星表到哈勃望远镜为其拍摄图集已经有200多年的时间,现在敬请欣赏这个壮观图集的最新作品。

M58

M58,这是一个距离我们6,200万光年的棒旋星系,也是距离地球最远的梅西耶天体。

M59

M59在这幅图像的左上方闪耀着明亮的光芒,它是一个巨型的椭圆星系,距离地球6,000万光年。

M62

美国宇航局称,M62是一个位于银河系中心附近的古老球状星团,拥有大约120亿年的历史,它被认为是银河系中最“不规则”的星系团之一。

M75

M75拥有40万颗恒星,据信有130亿年的历史,几乎跟宇宙本身一样古老。它距离地球67,500光年。

M86

M86是处女座星团的一部分,距离地球大约有5,200万光年。不过,跟处女座星团的其他成员不同,它正朝着银河系的方向移动。

M88

M88是一个拥有大约4,000亿颗恒星的螺旋星系,它距银河系约4,700万光年,而且还在不断拉大距离。

M89

上图右上方的M89是一个椭圆星系,梅西耶于1781年最先发现了它。我们可以看到,M89的亮度让图像中心位置的另一个星系相形见绌。

M90

这幅壮观的图像展示了巨型螺旋星系M90的庞大范围,其中估计有1万亿颗恒星。

M95

M95也是一个棒旋星系,它距离我们3,300万光年。M95最出名的是其充满活力的恒星形成区以及明亮的年轻恒星。

M98

M98是又一个包含1万亿颗恒星的巨型星系,由于哈勃望远镜的相机设置问题,该星系在上图中显得有些模糊。

M108

M108是一个距离我们4,600万光年的螺旋星系,由于其核心所处的平面相对平坦,它也被称为“冲浪板星系”。

M110

最后一个重头戏,M110是一个椭圆星系,它位于上图的右下角。这是一个拥有大约100亿颗恒星的矮星系,但我们仍然能够看到它,因为它距离地球只有大约269万光年,这从星系尺度来看已经算是近邻了。

哈勃望远镜拍摄的这些惊人新图像表明,我们在观测宇宙方面仅仅触及到皮毛,而无论什么时候,拍摄到浩瀚太空的这些独特画面都能激发人们的敬畏和好奇心。



【061、科学家:每2600万年地球生命周期性灭绝,现还有1500万年】


2017-05-08 趣味探索

远古时代彗星和小行星群曾多次撞击地球,造成地球上生命多次面临灭绝,科学家迈克尔经过多年的对陨石坑的年龄与生命灭绝灾难进行了探索和研究,终于发现了一个可怕事实,地球每隔2600万年就会有一次大规模彗星群撞击地球灾难来临。

灾难的来临会让地球上大规模物种的灭绝,曾经包括恐龙和人类的灭绝,只有少数物种得以幸存,全球生态学家卡尔代拉也称,地球生命灭绝灾难也可能存在着周期性,这似乎无法避免,但我们可以在灾难到来之前做好防御工作。

为什么彗星撞地球存在着周期性呢?从天体运行的角度来分析,太阳系跟所有天体一样运动是一种常态,月亮围绕着地球公转,地球围着太阳公转,而太阳系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巨大黑洞公转,科学家通过多年对宇宙探索和研究经验推测,银河系中遥远的奥尔特星云存在着巨大引力,奥尔特星云是一个特大的天体集群,我们知道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公转周期为2600万年,每当太阳系到达奥尔物星云附近时,奥尔特星云巨大引力让太阳系外围的许多彗星和小行星脱离正常轨道,朝太阳系内侧的行星移动,金星、地球、火星、及水星都是撞击目标,最终酿成地球巨大灾难。

科学家指出最近一次彗星撞击地球发生在1100万年前,当时地球上有大量哺乳类动物被灭绝,1500万年后彗星将会再次光临我们的地球。那时我们人类的科技会进步到什么地步呢?也许我们早已离开太阳系。



【062、科学家发现,6000多年前的“飞行器”,或能随意穿梭宇宙太空】


2021-03-18 科学蓝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每一个国家都是充满着古代文明智慧的国度。相比于中国而言,其他三个国家都已经断流了,可是,古人所创造出的古代文明的智慧,却是现代人可以去借鉴的。科学家们在古印度发现6000年的飞行器,甚至如果可以制造出来,能够随意的穿梭地球之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古印度的很多古老的典籍和一些壁画当中,经常都能够看到法老古代文明,搭乘宇宙飞船,或者是太空战车的等等一些画面。这不得不让人们思考,也许传说中的UFO就是古代文明的战车。这种想法是具有很大的可行性的,如果将古代文明画面当中的神的战车,和UFO相连。其实多神教所谓的神仿佛就是UFO,就是外星人。

科学家们在翻阅古印度典籍当中,找到了关于飞行器的制作方式,而从古籍当中所找到的飞行器的制作方式,和材料都是具有很大的可制造性的。如果科学家们真的通过古籍将飞行器的制造显现出来,那么很显然是绝对可以达到高于如今飞机飞行的速度的。

其实在印度的古老典籍当中,很明显能够感受到,早在6000年之前就已经有着飞行器的诞生,和古老的 UFO的出现了。从这种角度上来看,6000多年前的飞行器,就可以随意的穿梭地球和宇宙。不过这也只是停留在科学家们的自我幻想,和自我猜测之中,究竟6000多年前的飞行器,是否是真实的制造出来,是否能够穿越地球和宇宙,还是有待商榷的。

不过换句话来说,如今人类的文明等级,已经足够可以制造一些飞行器了,只是像外星人画面当中的椭圆形的飞行器,比较的难制造。可是如果那些外星文明的飞行器,创造出外星文明的史前文明真的是存在的,它们的消失又有着怎样的原因呢?



【063、科学家发现24颗超宜居行星,比地球更适合生命生存】


2020年10月09日

近期,美国和德国研究团队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详细介绍了24颗距离地球超过100光年的“超宜居”星球。其中一些星球比地球更古老、稍微大一些、略温暖些、可能更湿润。它们围绕旋转的恒星寿命比太阳长且变化更慢,生命体因而可能更容易在这些星球生长。“超宜居”判断标准包括行星年龄、质量、体积、表面温度、是否有水、与恒星距离等。他们根据这些标准最终从4500颗已知地外行星中筛选出24颗“超宜居”行星。一般能满足4个条件,意味着生命体可能在那里生活得比在地球更舒适。此外,所谓宜居,并不意味着这些星球上一定拥有生命体,仅表示它们的条件有助于生命体生长。

《科学家绘制出完美“超宜居行星”轮廓》(2020-10-13 科技日报)报道: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近日报道,美国和德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太阳系外可能有24颗行星比地球更宜居。这些行星比地球更“年老”、更温暖湿润、“块头”也更大一点,其中一些行星可能是寻找外星生命的绝佳场所。

这项研究由华盛顿州立大学的德克·舒尔策-马库奇教授牵头,他与马克斯·普朗克太阳系研究所和维拉诺瓦大学天文学家合作,做出了最新发现。

在天文学家迄今已发现的太阳系外行星中,大多数并不利于生命生存,但在恒星宜居带内,也存在许多行星或许适合生命繁衍生息。宜居带指行星与恒星间的距离恰到好处,使其表面温度对我们所熟知的生命而言不冷不热。马库奇团队的目标是找出这些最有潜力的“超级宜居”系外行星,它们不仅位于恒星的宜居带,还拥有其他特征,可能比地球更宜居。

经过分析,研究人员绘制出了完美“超宜居行星”的轮廓:该行星将围绕比太阳(黄矮星)略冷的K矮星运行、约50亿—80亿岁、比地球大10%、平均温度比地球高5℃、大气中氧气的含量介于25%—30%之间,陆地分散且水源丰沛,还拥有板块构造或类似的地质过程,以便回收矿物质和营养物质,并创造出多样的栖息地和地形。此外,该行星卫星的大小为其自身的1%—10%,且在适当距离绕其运转。

他们据此标准鉴定出24颗天体,其中2颗系外行星是Kepler 1126b和Kepler 69c、9颗围绕适当类型的恒星运行、16颗年龄合适、5颗温度合适,只有KOI 5715.01满足上述所有条件,但其表面温度取决于其大气中温室效应的强度。

研究人员称,鉴于这24颗行星距地球都超过100光年,即使借助迄今最强大的望远镜,有些现在也无法研究,但找出使一颗行星成为“超宜居行星”的原因很重要,因为科学家很可能在100光年内发现其中一颗行星。果真如此的话,那颗行星应该是我们发现宇宙中是否还存在其他生命的首选。

研究人员认为,不能仅以地球的宜居条件为标准寻找宜居星球。马库奇表示:“我们必须专注于寻找那些最有希望使复杂生命繁衍生息的行星,因为可能存在比地球更适合生命生存的行星。”

《银河系中或有3亿多颗宜居行星》(2020-11-16 科技日报)报道:

10月29日,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根据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数据进行的新研究,估算出在我们的银河系中可能有多达3亿颗潜在的宜居行星。它们中有些可能离我们非常近,有些可能离太阳不到30光年。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天文学杂志》,是由来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搜寻地外文明计划(SETI)研究所和世界各地其他科学家合作完成的。

“这是第一次把所有的零散信息放在一起,为银河系中可能适合居住的行星数量提供可靠的测量。”论文作者之一、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研究所系外行星研究员、开普勒科学办公室主任杰夫·考夫林说,“这是德雷克方程的一个关键因素,可用来估计可能与我们接触的地外文明数量。在探索宇宙中地外文明的漫长道路上,我们又近了一步。”

德雷克方程详细地说明了在估计银河系中可能被探测到的技术先进文明的潜在数量时所要考虑的因素。德雷克方程也经常被认为是天体生物学的“路标”,对搜索地外文明的研究提供了帮助。

为了做出合理的估算,研究人员把目光瞄向与地球大小相似的岩质系外行星。他们还计算了所谓的类太阳恒星,这些恒星与我们的太阳年龄相仿,温度也大致相同。此外,研究人员还计算了行星是否具备支持液态水的必要条件。

之前对于银河系中潜在宜居系外行星数量的估算,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该行星与寄主星的距离。然而在此次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还考虑了行星能够受到多少光照。为了实现这一研究目标,研究团队不仅利用了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数据,还引入了欧洲航天局和“盖亚”(Gaia)卫星中关于行星发出多少能量的数据。

正是由于多项数据的引入,研究结果能够更好地反映银河系中恒星、太阳系和系外行星的多样性。

“了解到行星多样性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这对于即将到来的系外行星搜寻任务具有重要价值。”论文作者之一、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TESS)团队成员米歇尔·国元说道,“这类研究结果能够提高在类太阳恒星周围寻找潜在宜居行星的可能性。”

研究人员表示,未来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以便了解行星的大气层对其液态水的留存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在大气层对液态水的影响程度方面,采取了保守的估算。

截至2018年,已停止数据收集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已经确认了2800多颗系外行星,还有数千颗候选行星有待确认。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已经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数据中发现了数百颗位于恒星宜居带内的行星,找到全部3亿颗宜居行星将是一场漫长的旅途。



【064、科学家发现120亿年前“宇宙网” 数十亿矮星系现踪】


科学网2021年3月19日电

据“中央社”18日报道,科学家透过模型探索约120亿年前宇宙初期的样貌,首次看到氢气光亮丝线构成的“宇宙网”。不仅于此,他们还发现宇宙网的亮光,来自先前未被观测到的数十亿个矮星系。据报道,被观察到的“宇宙网”是哈勃超深场的一部分。哈勃超深场是目前为止宇宙中观测到的最深处。

科学家很久以前就透过宇宙模型推论有“宇宙网”的存在,但先前从未直接观测到或捕捉到影像。大部分星系,包括我们所在的星系,都是在“宇宙网”上诞生。

这些光亮的细丝是产生星系的气体,只存在于宇宙大爆炸后的10至20亿年间,而现在,透过欧洲南方天文台“极大望远镜”(Very Large Telescope)8个月观测加上长达1年的数据处理,“宇宙网”终于现踪。但科学家表示,最大的惊喜不在发现“宇宙网”本身,而是模拟显示,“宇宙网”的亮光来自数十亿个先前看不见、未被发现的矮星系。

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天文与天体物理学》期刊,标志着首次观测到“宇宙网”本身发出的光。

天文学家先前都只能透过类星体间接观察“宇宙网”的局部面貌。类星体强大的辐射就像汽车的车头灯,照出光沿线的气云。但那些区块并非宇宙网络的全貌。

由于这些星系的光亮太过微弱,现今器材无法独立侦测,但发现它们存在,就可能增强并挑战现有的星系形成模型。

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研究人员达迪表示,这项发现非常重大,对人们了解星系的形成非常重要。



【065、天文学家发现罕见旋涡星系 形成于100多亿年前】


新华社洛杉矶7月18日电

一个国际天文研究团队在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意外观测到一个形成于100多亿年前的旋涡星系,这是迄今发现的这类星系中最古老的一个。

据介绍,来自多伦多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了约300个遥远星系,其中只有一个名为BX442的星系属于旋涡星系。研究人员随后借助美国夏威夷凯克天文台的仪器对其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并证实了这一新发现。

研究人员说,BX442的光经过约107亿年的时间才到达地球,也就是说研究人员所看到的是这个星系在宇宙大爆炸30亿年后的模样。

旋涡星系外形呈旋涡结构,有明显的核心,核心球外是一个薄薄的圆盘,有数条旋臂。旋涡星系在宇宙中并不罕见,地球所在的银河系本身就是这种星系。

报告的作者之一大卫·劳说,BX442的存在“让人惊讶”,因为现有的理论认为这么完好的旋涡星系不可能在宇宙形成的早期出现。天文学界普遍相信,那些出现于宇宙形成早期的星系往往不会有这么规则且对称的形态,因为那时的宇宙会经常出现星系碰撞等现象,导致大部分的星系呈现一种不规则的形态。

对于BX442这个古老旋涡星系的形成原因,研究人员还没有确切的定论。但鉴于它附近还发现一个矮星系,他们推测,这两个星系间的引力作用可能是BX442具有旋涡状结构的原因。

科学家发现迄今最古老螺旋星系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18日报道,天文学家18日宣布,他们用哈勃望远镜首次探测到一个宇宙早期形成的螺旋星系,距今约107亿年,比其他许多螺旋星系早了几十亿年。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现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大爆炸之后星系是如何形成的。该发现发表在7月19日的《自然》杂志上。

哈勃望远镜拍下了约300个早期宇宙形成的遥远星系。这一最古老星系叫做BX442,根据其距离测算,它形成于大爆炸之后约30亿年,这里发出的光到达地球要花107亿年。它比其他早期宇宙中的星系要大得多,据分析,宇宙中这种质量的星系只占约30%。

“早期宇宙中的星系看起来很奇怪,是一块块的,不规则也不对称。”论文合著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物理与天文学副教授艾丽斯·夏普利说,“大多数古老星系看起来就像火车残骸。”在早期宇宙中,星系经常撞在一起,星系间气体沉降下来,将恒星滋养得越来越大,那时恒星和黑洞成长的速度比今天要快得多。

现在宇宙中的星系分许多类型,包括螺旋星系,比如银河系是一个旋转着的大圆盘,由恒星和气体组成;椭圆星系,其中包含更古老的红色恒星,它们随机运动;混合星系,存在于宇宙早期,其中包含的星系更多样化,而且不规则。论文领导作者、多伦多大学邓拉普天文与天体物理学院博士后大卫·罗说:“目前的观点认为,这种‘宏观设计’螺旋星系不可能存在于早期宇宙中。”“宏观设计”星系是指有着突出的、形状优美的螺旋手臂的星系。

“BX442看起来离得并不远。”夏普利说,为了确定这不是两个星系在照片中碰巧连在了一起,他们用夏威夷W.M.凯克天文台的OSIRIS(光学光谱仪与红外成像系统)摄谱仪,进一步分析了围绕BX442的约3600个位点发出的光谱,最终确定它是一个旋转着的螺旋星系。

“当我们拿到星系光谱图,一眼看到它的螺旋手臂时,第一感觉是被照片误导了,这可能只是个幻觉。”夏普利说,但他们还在星系中心发现了有巨大黑洞存在的证据,可能黑洞对BX442的进化起了一定作用。

夏普利说,BX442看起来更像今天宇宙中的普通星系,而在早期宇宙中十分稀有,它代表了早期混乱星系和旋转螺旋星系之间的一种联系。“它有可能揭示在每个产生‘宏观设计’螺旋结构的宇宙时期,合并作用的重要性。”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还将继续研究BX442。“我们希望以其他波长拍下它的照片,这样可以判断出该位置的星系属于哪种类型,并绘制出BX442内的恒星及气体混合物。”夏普利说。(来源:科技日报 常丽君)



【066、科学家发现寻找宜居系外行星的新方法】


2020-11-10

一颗围绕红矮星运行的系外行星的艺术家概念。图片来源:D.Aguar/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研究所。

地球人很幸运地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太阳附近,在过去的40亿年里,太阳使我们星球上的生命得以出现和繁衍。虽然我们银河系中的许多星球可能含有支持生命的合适成分,但它们中的许多可能会被一颗更不稳定的恒星困住,这会阻止它们变得适合居住或保持可居住状态。

纽约大学阿布扎比空间科学中心(NYUAD Center For Space Science)的两位科学家周日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通讯》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称,为了更好地掌握哪些恒星系统最有可能容纳外星人,他们观察了近500颗恒星周围的太空天气。

研究结果表明,与受到持续辐射和低能量耀斑的行星相比,偶尔遭遇强烈耀斑的行星可能更适合生命生存,低能耀斑会吹走它们的保护性大气层。

纽约大学的研究科学家迪米特拉·阿特里(Dimitra Atri)和研究生谢恩·卡贝里·莫根(Shane Carberry Mogan)在这项研究中表示,行星宜居性“是系外行星科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被定义为行星能够在其表面维持液态水的区域”。

“虽然这种方法有助于识别恒星周围潜在的宜居行星,但它没有考虑到这些行星上恒星活动的破坏性,”两人补充道。“这篇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恒星光度和耀斑如何在长时间尺度上导致(宜居区)行星上的大气逃逸,以及这些损失如何影响行星的宜居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研究人员梳理了NASA的凌日系外行星调查卫星(TESS)拍摄的数百颗恒星周围的恒星耀斑和其他危险空间天气事件的观测结果。该团队利用这些观测数据对太空天气造成的行星大气侵蚀和损失进行了模拟,时间尺度长达10亿年。

阿特里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解释说:“我们对这些系外行星的了解只有它们的质量、半径和围绕主星运行的轨道性质。”“我希望像[NASA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这样的未来任务能够观测到这些行星的大气层。”

在没有这些观测的情况下,像我们所做的那样的理论计算对于估计宜居带中的行星是否有大气的可能性是极其重要的,“他补充道。

如果没有保护性的大气层,比如地球上坚固的天空,行星表面就会暴露在有害的恒星辐射下,这极大地降低了生命出现或长期存活的可能性。

这项新的研究表明,与偶尔发生的高能耀斑相比,拥有恒定极紫外光(XUV)光通量的恒星更有可能逐渐剥离附近行星的大气层。耀斑和其他短暂形式的恶劣太空天气仍然会使行星无法居住,但根据这项研究,“对于大多数恒星来说,光度诱导的逃逸是主要的损失机制,耀斑的贡献很小。”

ATRI和MOGAN特别关注“M-矮星”,也被称为红矮星,这是银河系中最丰富的恒星类型。围绕微小红矮星运行的系外行星——质量约为太阳的14%,甚至更小——最有可能长期保留其大气层。质量在太阳20%到60%之间的红矮星会经历更稳定的XUV辐射,因此更容易失去大气层。

研究小组在研究中说:“这些结果对行星的宜居性有重大影响,因为银河系中大约75%的恒星都是M-矮星,观测结果表明,它们周围拥有的行星数量是其他恒星的两倍。”

研究人员还指出,围绕这些微小的红矮星运行的系外行星应该很容易被发现和定性,因为相对于它们的恒星,它们比围绕太阳大小的恒星运行的行星要大得多。因此,从我们在地球上的视角来看,这些系外行星在经过它们的恒星前面时,会挡住更多的星光,这可能使科学家能够捕捉到关于它们的质量、大气和潜在宜居性的更多细节。

根据这项研究,ATRI和Mogan警告说,他们的发现有很多警告,因为“大气逃逸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需要一种更好的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包括其他逃逸渠道来估计总损失。”

科学家们也许能够通过观察离家更近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是在火星上——来约束这些遥远的系外行星周围的大气逃逸模型。阿联酋最近发射了第一颗前往这颗红色星球的人造卫星,名为Hope,预计将于2月份抵达火星。

阿特里说,这次任务的数据可能有助于解开导致大气层逃逸的过程,在评估生命条件时,大气层逃逸仍然是“最大的缺失拼图之一”。

他总结说,像霍普这样的任务“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太阳活动如何影响火星大气,并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恒星活动如何影响系外行星大气及其潜在的宜居性。”



【067、科学家发现已知最古老星系 距今135亿年】


2011年04月13日新华网

[导读]一个国际天文学研究小组利用美国哈勃太空望远镜和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发现了这一星系,经测算,断定该星系诞生于135.5亿年前,是已知最古老的星系。

欧洲宇航局12日宣布,一个国际天文学研究小组最近发现了一个距今135.5亿年的星系,是已知最古老的星系。这一发现有助于揭开宇宙“黑暗时代”之谜。

由法国里昂大学里昂天文台约翰理查德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美国哈勃太空望远镜和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发现了这一星系,然后利用美国夏威夷凯克天文台的仪器测定了它距地球的距离为128亿光年。这说明该星系发出的光需要128亿年才能抵达地球,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观测到的该星系的光是128亿年前发出的,因而该星系至少诞生于128亿年前。对该星系光谱的进一步研究显示,该星系中最早的恒星已有7.5亿年历史,研究人员因此断定该星系诞生于135.5亿年前。这一成果将发表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

今年1月,由美国科学家牵头的一个国际天文学研究小组也曾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宣布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最古老星系,它诞生于宇宙大爆炸最初的4.8亿年,而新发现的古老星系则诞生于宇宙大爆炸最初的2亿年,比前者年长2.8亿年。

根据目前科学界普遍认可的大爆炸理论,我们的宇宙是137.5亿年前由一个非常小的点爆炸形成的。大爆炸初期宇宙极为明亮,但随着宇宙的膨胀,大爆炸约38万年后,能量逐渐形成了物质,大量氢气弥散在宇宙中。这时由于没有新的光源产生,宇宙是黑暗的。尽管此后逐渐有恒星、星系诞生,但他们产生的光仍然很暗,并且被弥散在宇宙中的“氢气雾”遮掩,直到10亿年后,星系越来越多,“氢气雾”被它们产生的电磁辐射驱散后,宇宙才开始亮起来。这10亿年被称为宇宙“黑暗时代”。

对“黑暗时代”的研究是当今科学前沿课题之一。而发现和研究在“黑暗时代”诞生的恒星和星系,是揭开这一时代奥秘的关键。据悉,欧洲、美国、加拿大等正在共同研制“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以代替即将退役的哈勃太空望远镜。这一望远镜计划由欧洲宇航局在三四年后发射进入太空。届时,科学家将能探测距离更远、年龄更老的星系,进一步揭开宇宙“黑暗时代”的奥秘。



【068、科学家理论认为暗能量是宇宙加速膨胀的幕后黑手】


2017-11-11 由 性感科技 發表于科学

说起宇宙,天文学家们日以继夜地研究,也只能打开宇宙的冰山一角。暗能量一词对于相当大的一部分人来讲,不是十分了解,模棱两可的知道一些。今天让大家多了解暗能量是什么,简单浅显让你读懂暗能量。

暗能量是驱动宇宙运动的一种 能量。它和暗物质都不会吸收、反射或者辐射光,所以人类无法直接使用现有的技术进行观测。

人类到目前为止对宇宙的研究表明:27%的宇宙是由暗物质组成的,暗物质就像胶水一样把所有物质连接在一起。新的一项研究发现,一部分暗物质正在消失,而导致他们消失的原因则是暗能量。 暗能量很有可能在消耗着暗物质,如果这一推论正确那这种现象将对宇宙的未来产生重大的影响。相关结果已经发表在了物理学评论快报上。

暗能量和暗物质并不会吸收、反射或者辐射光,所以人类无法直接使用现有的技术进行观测。于是研究测试它们的性质变得十分困难。天文学家们一直以来通过观测一些宇宙结构和物质受引力的影响以及能够探测到的辐射来研究这一概念。

这项研究是基于宇宙时空的基本性质。在宇宙层面上来看还能揭示它的命运。如果暗能量真的持续吞噬暗物质的话,那我们的宇宙最后就会成为一个近乎绝对的虚无。暗物质在宇宙中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框架,如果不是因为暗物质我们所见到的星系们就不会在今天的位置。目前的研究表明暗物质很可能在被消耗,我们宇宙框架的成长随之变慢。

约二十年前,一项研究表明我们的宇宙正在膨胀,而膨胀的速率不是恒定或减慢,而是在加速。这项研究在2011年被授予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学者们认为暗能量的密度可能是一种宇宙常量,而真空则提供了宇宙膨胀的动力。

通过研究许多不同的资料,研究小组比较了宇宙的膨胀规律。他们认为暗能量吞噬暗物质可以作为宇宙加速膨胀的解释。而传统的标准模型对这一现象并不能给出合理完整的解析。

当然并不是所有学者都对这一猜想买账。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天文学家们达成了某种现象或者物质正在导致宇宙加速膨胀以来学术界对这个问题就一直争论不休。而人类的数据库并不足以让任何假设得到充分的证实。虽然这次学术界提出的猜想很可能正确并正在成为天文学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但是显然对于宇宙真相的认知我们人类还差之甚远

在物理宇宙学中,暗能量是一种充溢空间的、增加宇宙膨胀速度的难以察觉的能量形式。暗能量假说是当今对 宇宙加速膨胀的观测结果的解释中最为流行的一种。在宇宙标准模型中,暗能量占据宇宙不到70%的质能。我们对于暗能量知之甚少,科学家理论认为暗能量是宇宙加速膨胀的幕后黑手。

暗能量现有两种模型:宇宙学常数(即一种均匀充满空间的常能量密度)和 标量场(即一个能量密度随时空变化的动力学场,如 第五元素和模空间)。对宇宙有恒定影响的标量场常被包含在宇宙常数中。宇宙常数在物理上等价于真空能量。在空间上变化的标量场很难从宇宙常数中分离出来,因为变化太缓慢了。

暗能量与光会发生中和作用,作用域为同级暗能量的分布范围。当暗能量与光反应时,会对作用域的时间产生影响,绝对速度v0>c,此时作用域的能量E产生 跃迁,根据E=mc2,作用域内的物质质量会有减少。由于宇宙空间不断发生的中和反应,作用域内的物质质量不断减小致使物质的引力减小,出现宇宙膨胀。

对宇宙膨胀的高精度测量可以使我们对膨胀速度随时间变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在 广义相对论中,膨胀速度的变化受宇宙 状态方程式的影响。确定暗物质的状态方程式是当今观测宇宙学的最主要问题之一。

加入宇宙学常数后,宇宙学标准罗伯逊-沃尔克度规可以导出Λ-冷暗物质模型,后者因与观测结果的精确吻合而被称为宇宙“标准模型”。 暗物质被认为是当今形式化宇宙循环模型的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

暗能量这个名词是由 迈克·透纳 引进的。


《什么是暗物质和暗能量?》

2018-01-11 由 蚂蚁科学 發表于科学

暗物质是指那些无法通过电磁波进行观测和研究,不与电磁波产生作用的物质。在目前,人们只能透过重力产生的效应得知,而且已经发现宇宙中有大量暗物质的存在。

在早期,人们认为暗物质是一些隐藏起来的一般物质星体,例如黑洞、中子星和衰老的白矮星等等。然而经过多年的天文观测,一般认为,难以探测的重子物质确实贡献出了一部分的暗物质,但事实上这类的物质只占了暗物质的一小部分。而剩余的部分被称作“非重子暗物质”。人们认为这些剩余的部分是由多种不同于一般物质的基本粒子所构成。其中最热门的一种被称为“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这类物质虽然存在于我们的周围,但从来没有被我们观测到过,这是因为它们和普通物质的作用及其微弱。

暗能量假说是当今对宇宙加速膨胀的观测结果的解释中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它是一种充溢空间、增加宇宙膨胀速度,但却非常难以察觉的能量形式。它占据宇宙68.3%的质能。

现如今,它有两种模型。一种是宇宙学常数,一种是标量场。宇宙学常数是指一种均匀充满空间的恒常能量密度,而标量场是指一个能量密度随时空变化的动力学场。而暗能量的存在主要有三个证据支持,虽然都来自于间接推测。第一种是说,遥远星系距离与红移量的观测,显示宇宙在演化过程的后半段经历了加速膨胀。第二种是说,实际观测的宇宙是平坦的,其物质密度应该近似等于大爆炸理论中的临界密度,但是暗物质和通常物质的观测总量加起来都远远不够。第三种是说,宇宙大尺度质量密度的傅立叶谱的支持。

目前通常假设,暗能量的密度非常小,在宇宙中各向同性,并且不与通常物质发生任何相互作用(除引力之外)。所以人们很难直接观测到它。但是暗能量应该充满了所有的宇宙空间,它占了宇宙质能总量的68%,这影响了宇宙整体的演化。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science/qoamgmb.html


《什么是宇宙“暗能量”?一直操控着宇宙!》

2017-01-24 由 新奇视 發表于科学

早在20世纪20年代,人们就知道宇宙正在不断膨胀,但是直到90年代后半期,才从观测结果中惊异地发现,宇宙正在加速膨胀。为了解释这个加速膨胀,就需要有什么东西来对抗星系团间产生的巨大引力,由此,人们提出了“暗能量”的概念。与密度不均匀的暗物质不同,一般认为,暗能量在宇宙中的分布是非常均匀的。

广义相对论是目前唯一能处理大尺度空间问题的物理学理论。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后,试着对宇宙空间进行计算,结果发现,宇宙不是处于膨胀中,就是处于收缩中。但爱因斯坦相信,宇宙的大小应该是不变的。为了保持宇宙大小不变,他认为宇宙中必然存在着某种“斥力”,才能对抗宇宙中各种物质所产生的引力。于是他在广义相对论的方程式中加入了“宇宙常数”,来起到斥力的作用。

1929年,哈勃观测到宇宙在膨胀。既然宇宙并非恒定,那宇宙常数就不应该存在。因此,爱因斯坦就将“宇宙常数”从方程式中删除了,并且懊恼地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错误。事实上,当时的观测并不知道宇宙的膨胀是在加速还是减速,这两者的结果截然不同。

20世纪末,最新观测结果确认宇宙在加速膨胀,这就要求必须存在有能使宇宙膨胀加速的“东西”,如此一来,爱因斯坦的“宇宙常数”居然复活了。

研究表明,暗能量具有许多不可思议的性质。

第一点就是暗能量能反抗引力,也就是具有与相互吸引相对立的反向排斥的性质,是“斥力”。可见物质和暗物质都会受引力的影响,而暗能量不会。

第二点就是,无论宇宙空间怎么膨胀,它的密度也不会被稀释或者摊薄。这一点与我们熟知的可见物质和不熟知的暗物质完全相反。可以认为,所谓暗能量是空间本身所携带的能量,无论怎么膨胀,依然保持同样的暗能量密度。

令人意外的是,暗能量和宇宙的诞生与结局密切相关。


《暗物质怎么被人类开始发现的?》

2017-12-01 由 一叶古今 發表于科学

1933年,天文学家 兹威基发现在大星系团中星系运动速度非常快,用星系团中所有看得见的物质计算出的引力不足以束缚住它们,除非星系团的质量增大400倍以上。随后,天文学家同时用光学方法和力学方法来测算许多天体的质量。惊人的是,用力学方法测算出的质量总是比光学方法测算出的质量大许多。科学家将多出来的这部分质量称为“暗物质”。

1980年,鲁宾等人对许多星系的旋转曲线进行了详细的观察研究,确凿地证明了除了星系中心附近的发光物质外,在远离中心甚至在星系晕中均有大量暗物质存在。

2003年,通过美国宇航局的哈勃望远镜、日本的昴星团望远镜等众多望远镜来研究暗物质三维分布的“cosmos”观测开始进行。初步勾勒出暗物质的模样:1,不发出任何光;2,几乎不和任何物质发生碰撞;3,在宇宙早期速度几乎是零;4,总质量大约是可见物质的5倍。

早在20世纪20年代,人们就知道宇宙正在不断膨胀,但是直到90年代后半期,才从观测结果中惊异地发现,宇宙正在加速膨胀。为了解释这个加速膨胀,就需要有什么东西来对抗星系团间产生的巨大引力,由此,人们提出了“暗能量”的概念。与密度不均匀的暗物质不同,一般认为,暗能量在宇宙中的分布是非常均匀的。

广义相对论是目前唯一能处理大尺度空间问题的物理学理论。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后,试着对宇宙空间进行计算,结果发现,宇宙不是处于膨胀中,就是处于收缩中。但爱因斯坦相信,宇宙的大小应该是不变的。为了保持宇宙大小不变,他认为宇宙中必然存在着某种“斥力”,才能对抗宇宙中各种物质所产生的引力。于是他在广义相对论的方程式中加入了“宇宙常数”,来起到斥力的作用。

1929年,哈勃观测到宇宙在膨胀。既然宇宙并非恒定,那宇宙常数就不应该存在。因此,爱因斯坦就将“宇宙常数”从方程式中删除了,并且懊恼地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错误。事实上,当时的观测并不知道宇宙的膨胀是在加速还是减速,这两者的结果截然不同。

20世纪末,最新观测结果确认宇宙在加速膨胀,这就要求必须存在有能使宇宙膨胀加速的“东西”,如此一来,爱因斯坦的“宇宙常数”居然复活了。

研究表明,暗能量具有许多不可思议的性质。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science/2vz2yne.html


《暗物质和暗能量并不是一个范畴的?暗物质的本能是斥力还是引力?》

2018-01-15 由 易五月 發表于科学

物质都是引力效应,这也是暗物质之所以被定义出来的根本原因。因为科学家发现物质量不足以团聚起来星系。

之所以说“引力效应”而不说引力,是因为引力是一种假象。暗能量形成暗物质,暗物质就是最微观观察不到的物质;暗物质构成物质世界。

暗物质还没有研究好,暗物质存在不存在还不十分明确,在这种条件下,研究暗物质的本质能量是斥力还是引力,就更难了。

但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力只有一种,就是推力,其它的力,比如弹力,磁力,摩擦力,浮力,阻力,引力,斥力,等等,都是用不同标准命名的推力的不同表现形式。所以,不论是斥力还是引力,它们都是推力。严格地说宇宙中只存在一种力,就是推力,其它的力都是不存在的。

我们深吸一口气,会把灰尘和小虫子吸引进口中,是因为空气在灰尘和小虫子后面给它们一个推力,而不是因为空气在灰尘和小虫子前面给它们一个引力。同样道理,海洋中大鱼会把小鱼吸引进口中,水在小鱼后面给小鱼一个推力,而不是水在小鱼前面给它们一个引力。

把一个物体绑上绳子,拉绳子就会对物体施加力,这个力直接来源于绳子在物体后面绳子的推力,而不是直接来源于绳子在物体前面绳子的拉力。

如果把物体钉上一个钉子,再把绳子绑在钉子上,拉绳子也会对物体施加力,这个力也是对物体的推力。因为钉子和钉子所接触的物体,表面都是凹凸不平的,钉子对物体施加力时,钉子凹凸不平的面,会受到物体凹凸不平的面的阻挡,于是钉子凹凸不平的面就从物体凹凸不平的面后面给一个推力兔兔兔兔。这就是平常说的摩擦力,本质还是推力。如果它们表面是绝对光滑的,一用力拉绳子,钉子就出来了。

压力和支持力也是推力,只是一个向上一个向下,这很明显,不再详细阐释。

万有引力。万有引力认为,宇宙中一切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为什么宇宙中一切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呢?因为宇宙中一切物体之间存在某种物质,这种物质象无数条链子一样,或者象一个立体大网,伸进物体内部,把它们连接起来。这些物质和物体的表面也是凹凸不平的,所以,物质凹凸不平的面也会对物体凹凸不平的面形成推力,使物体趋向接近。

相对论的空间弯曲。相对论认为,星球与星球能够互相围绕着转动,是因为星球附近的空间弯曲了,使星球不得不受约束在弯曲的空间转动。可是空间怎么会弯曲呢?空间是不会弯曲的,而是空间里存在的物质弯曲了,形成一个弯曲的隧道,星球始终要向外出来,而这个弯曲的隧道始终要给星球一个向内的推力,使星球不得不受约束始终在弯曲的隧道里转动。

暗物质和暗能量都来自广义相对论,但它们针对的是不同的观测现象,所以产生的作用也不同,在符号上正好相反。

在有广义相对论之前,人们对宇宙只能进行一些哲学性的思考,其实就是空对空的玄想、清谈。伟大的哲学家康德讨论宇宙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发现无论说有限还是说无限都能找出一堆理由,都会导致自相矛盾,所以无法得出结论。他把这称为“二律背反”,听着很高大上,实质跟两小儿辩日没多少区别。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没有定量的理论和实验,在语言游戏中有些概念错了也不知道。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之后,宇宙学终于变成了一门科学,可以用理论和实验来定量地研究。

在解释对星系结构的观测结果时,人们发现,根据已知的星系质量分布(恒星、行星、彗星、星际尘埃等等),不足以维持星系的结构。如果银河系里只有这些质量,那么它早该分崩离析了。其他星系也是如此。

怎么办?一个合理的推测就是,在星系中还存在大量的没有被观测到的质量,这就是“暗物质”。它们没有被观测到,是因为既不发光,也不反射光,现在所知的唯一的可观测效应就是引力。当然,不排除它们参与其他的相互作用,例如弱相互作用,这正是探测暗物质的一条途径。

另一方面,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方程中,包含一个“宇宙常数”,它的作用是让宇宙膨胀。爱因斯坦之所以引入这个常数,是因为他认为,宇宙应该处于稳恒态,既不膨胀也不收缩。但如果只有引力,宇宙就不可能保持稳定,它必然收缩或膨胀。因此,爱因斯坦引入这个常数来对冲引力,得到一个稳恒态的宇宙模型。

但后来的观测事实表明,宇宙确实在膨胀!因此爱因斯坦很懊悔,把宇宙常数称为他一生最大的错误。

好吧,爱因斯坦最后认为,宇宙常数应该等于0。可是,爱因斯坦去世后,更精密的观测结果又来了:宇宙不但在膨胀,而且是在加速膨胀。要解释这个现象,必须要有个大于0的宇宙常数。

经过这样一波三折,现在普遍认为,宇宙常数是存在的,它的作用是一个使宇宙加速膨胀的斥力。这就是暗能量。

因此,暗物质和暗能量并不是一个范畴的东西。它们可以折算成质量相互比较,但不会互相否定或者加强。



【069、科学家亲眼目睹降维“打击”,惊叹物理之奇妙!】


2021-04-14  前瞻网

在著名科幻小说《三体》中,太阳系最终被降维武器二向箔压成了一个平面,数百万年的人类文明毁于一旦,整个太阳系也消失在宇宙当中。如此恐怖的降维打击一旦发生,被降维的对象将再也无法回到高维中去。近日,来自美国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和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共同目睹了这一神奇的降维现场:在三维非常规超导体当中居然自发地出现了一个个二维的超导体“水坑”。

一般来说,人为地创造这种仅为几个原子厚的二维超导体是一个相当艰巨的过程。因此当科学家发现这些二维“水坑”如此自然地出现在三维的超导体当中,这种震惊难以言喻。

这种三维超导体可以使电子以100%的效率和零电阻的速度通过。当科学家们小心翼翼地调整温度和其他条件,向着超导体将成为绝缘体的过渡点前进时,二维“水坑”出现了。

研究表明,这种自发的“紧急”行为可能是3D超导体在突然转变成绝缘状态之前重新组织自己的状态,在绝缘状态中,电子被限制在其本垒原子内,根本无法移动。

在这些水坑内,超导电子的行为就像是被限制在一个非常薄的、像片状的平面内,这种情况要求它们以某种方式穿越到另一个维度,在那里适用不同的量子物理学规则。

研究人员Hari Manoharan表示:“这种行为通常很难或不可能通过尝试从头开始对其进行复制。”

他说:“好像被赋予超导能力一样,3D电子会选择自己生活在2D世界中。”研究团队称这种新现象为“跨维超导”。

研究结果为制作二维超导体打开了新的大门。比起传统的工程方法,研究提供的方法更便宜,不需要花哨的设备和极低的温度,而且不需要几天和几周的时间。唯一棘手的部分将是把材料的成分弄得恰到好处。

“在这个系统当中,电子以我们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进行运动。这就是物理学的美妙之处。”SLAC和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Carolina Parra说,“我们非常幸运地发现了这种行为。”



【070、科学家首次发现“超 级地球”大气中有水或能支持生命】


2019年9月12日

科学家估计K2-18大气层中可能有高达50%的水。

天文学家首次在太阳系以外星系的一颗行星大气中发现了水,这一重大发现意味着它有可能具备支持生命的迹象。

科学家把这颗行星叫做K2-18b,并希望10年后的新一代太空望远镜能够鉴定该行星大气层中是否包含由生物体而产生的气体。

该发现发表在《自然-天文学》杂志上。

K2-18b距离地球大约有111光年之遥,就人类目前的技术还无法向其发射探测器。

伦敦大学学院的沃尔德曼博士(Dr Ingo Waldmann)表示,唯一的选择是等待下一代太空望远镜的问世,届时将会寻找其大气中由生物体所产生的气体,以判断是否有生命存在。他还表示,科学界一个最大的疑问就是我们是否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高级生命?希望这一答案能在未来10年可以揭晓。

领导这一科研小组的主要科学家,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提内蒂教授(Prof Giovanna Tinetti)以及团队成员之一齐亚拉斯博士(Dr Angelos Tsiaras)形容,这一发现令人兴奋。“这是我们第一次在恒星周围宜居带的行星上探测到水,其温度可能适合生命存在,”提内蒂教授说。

这种所谓“宜居带”通常处于恒星周围,其温度环境比较温和,可以允许水以液体方式在行星表面存在。

欧洲航天局的Ariel 欧洲航天局将在2028年推出Ariel Mission,将有助于证实生命在外行星的存在。

通常我们把太阳系以外的行星称为太阳系外行星或简称系外行星。

首颗系外行星是在1992年被发现的。此后,一共发现了4000多颗系外行星。

其中,K2-18b是在2015年被发现的。

这些系外行星许多是像木星或海王星那样的大型行星。这些行星以近距离围绕其恒星旋转。

研究人员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察了在2016 和2017年发现的行星。他们通过研究行星围绕其恒星旋转时星光的变化来确定其大气层中的一些化学元素,发现只有K2-18b显示了有水分子的特征。

水是地球上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计算机数据模型显示,K2-18b大气层中可能有高达50%的水。

K2-18b体积大约是地球的两倍,温度可能在零度和40度之间。

然而,其他一些天文学家对K2-18b是否适宜居住提出争议。其中一种分析认为,凡是重量大于地球1.5倍的行星都不太可能有岩石表面,因此不可能有液体形式的水存在,所以无法支持生命。

同时,他们还担心K2-18b的体积、引力以及大气中的氢和氦,加上受到其恒星的辐射可能会使生物难以生存。

另外的一个问题是,天文学家们对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适合居住本身也意见不一。因为,我们只有地球作为参照物。然而,生命形式在其他不同的世界中也可能存在。

提内蒂教授表示,我们的地球不但有水,还有氧气以及臭氧。然而,我们在断定其他星球上是否也能支持生命时则需要十分谨慎。

她表示,我们需要了解银河系更多的行星,来比较一下可居住的星球与不适宜居住的星球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迟早的事

爱丁堡大学天文学院的比利尔博士(Dr Beth Biller)认为,总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其他星球存在生命的证据。

其实,之前也曾在其他行星上发现过水,但这些行星不是过大就是过热,无法让生命生存。而要想探询到温度低、体积较小的行星则非常困难。

比利尔博士表示,其它生命现象未必就是像人一样的生命形式,它可能是微生物或是简单的生命形式。即使这样,能在外星球上发现生命现象仍然是意义重大。

美国太空总署Nasa2021年即将推出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以及七年后欧洲航天局将发射的Ariel mission太空行动,届时将可以让天文学家们能够更详细地研究迄今为止探测到的各种世界的大气层。



【071、科学家提出宇宙可能在“大爆炸”中灭亡】


2020年08月18日 科研圈

新研究认为,宇宙将会在大爆炸中迎来终结。

一项发表于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的新研究认为,宇宙将会在大爆炸中迎来终结。根据该论文作者 Matt Caplan 的思路,在耗尽热核燃料之后,低质量恒星会逐渐脱落外层,形成白矮星。白矮星缓慢冷却后变成的黑矮星内可能发生聚变反应,产生正电子。当这些正电子摧毁黑矮星中心的一些电子并削弱它的简并压力时,将导致灾难性的引力崩溃,从而引发类似于更高质量恒星形成超新星的巨大爆炸。 

耶鲁大学天体物理学家 Gregory Laughlin 认为这项研究是一个有趣的思维实验。但他同时强调,“我们对极为遥远的未来的看法反映了目前的认识,而且这种看法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Science)

新研究显示,在难以想象的遥远未来,被称为黑矮星的冰冷恒星残余物质将开始爆发,形成一系列壮观的超新星,释放宇宙有史以来最后的“烟火”。

是在爆炸中湮灭还是在沉默中死亡?天文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在思考宇宙将如何终结。

已知的物理定律表明,恒星将停止诞生、星系将变暗,甚至黑洞也将通过霍金辐射的过程蒸发,只留下简单的亚原子粒子和能量。

空间的膨胀将使能量冷却到接近0开尔文(绝对零度),这意味着宇宙的“热死亡”和达到总熵。

今年春天,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理论物理学家Matt Caplan在教授一门天体物理学课程时意识到,最后一组天体的命运从未被解释过。

在耗尽热核燃料之后,像太阳这样的低质量恒星不会以引人注目的超新星的形式出现,相反,它们会慢慢地脱落外层,留下一个地球大小的炽热核心,即白矮星。

“它们就像是从炉子上取下来的平底锅,会越来越凉,基本上会永远冷却下去。”Caplan说。

白矮星通常不再产生能量,依靠一种叫做电子简并压力的力量抵抗重力崩溃。白矮星中的粒子被锁在发射热量的晶格中长达数万亿年之久,远远超过了宇宙目前的年龄。但最终,这些白矮星会逐渐冷却,变成黑矮星。

黑矮星缺乏驱动核反应的能量,所以它们内部很少发生核聚变反应。聚变需要带电原子核克服强大的静电斥力而合并。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量子力学允许粒子穿过能量屏障,这意味着尽管速度极低,聚变反应仍然可以发生。

当硅和镍等原子与铁结合时,它们能够产生正电子,即电子的反粒子。这些正电子会缓慢地摧毁黑矮星中心的一些电子,并削弱它的简并压力。

对于质量约为太阳1.2至1.4倍的恒星(约占当今宇宙中所有恒星的1%)而言,这种减弱最终将导致灾难性的引力崩溃,从而引发类似于更高质量恒星形成超新星的巨大爆发。

Caplan在本月的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报道了这项研究。

希望目睹这场宇宙最后“烟火”的时间旅行者恐怕会失望。因为到了这个时代,一种与引力相反的神秘物质——暗能量将把宇宙中的一切分割开,每一颗黑矮星都将被巨大的黑暗包围,超新星甚至彼此间都无法观测到。

耶鲁大学天体物理学家Gregory Laughlin称赞这项研究是一个有趣的思维实验,它允许科学家考虑在当前时代还没有足够时间展开的物理过程。

不过,Laughlin也强调,任何有关遥远未来的研究都不必太当真。“我们对极为遥远的未来的看法反映了目前的认识,而且这种看法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星系拥有贪婪“胃口” 囤积新鲜气体当原料》(2013年01月17日腾讯科学)报道:

[导读]科学家发现星系拥有贪婪的“胃口”,将环星系气体流摄入作为恒星形成区中“婴儿”恒星成长的原材料。

腾讯科学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一直以来科学家们就认为星系拥有一个贪婪的“胃口”,需要大量“新鲜”的气体才能满足,现在哈勃空间望远镜发现了直接的证据,观测到这些气体的流动。本项研究的负责人为圣母大学的研究人员尼古拉斯·莱纳。调查小组通过哈勃望远镜的两个紫外光谱仪对星系周围大量的冷气体团进行观测,宇宙起源摄谱仪和成像光谱仪发现这些气体团中缺乏重元素,由此形成的相关论文提交给《天体物理学》期刊。天文学家小组确定了星系周围的气体流动态,通过遥远类星体光线穿过气体流可以了解到气体的物理和化学特征。

星系拥有贪婪“胃口” 囤积新鲜气体当原料

科学家最新发现现代星系周围出现大质量的气体流,作为恒星形成的原材料

研究人员莱纳和他的合作者在10万光年至30万光年跨度上寻找气体的信号,最终确定了已知的环绕在星系周围的气体信号。随后,他们还测量了气体流中的金属元素,这项研究可以探测气体流是否来自外层星际空间。科学家使用新的紫外光谱法第一次确定了星系中重元素的分布情况,评估了在过去六十亿年跨度上,星系周围气体的金属元素含量,发现重元素丰度存在两个神秘的特性值,即相当于2%和40%的太阳重元素含量,它们在星系周围的气体云中具有几乎相等的量。

对环星系气体流的探索还揭示了现代星系中大量气体为恒星的形成提供了原材料,此外,在早些时候同一支研究小组还发现了富含金属元素的气体流为何远离星系的奥秘,其很可能是由于超新星强辐射源的驱动导致含有金属元素的气体流向星系外运动。研究人员莱纳认为本项研究中剩余的一个大问题是不同特性的气体流会与何种类型的星系相关联,为了对该疑问进行研究,调查团队使用了凯克望远镜来揭示星系的神秘性质。



【072、科学家在120光年外发现两颗新系外行星:其中还有一颗超级地球】


2020年10月20日 快科技 

10月20日,据外媒报道,科学家发现了两颗围绕红矮星运行的系外行星,其中包括一颗距地球仅120光年的“超级地球”。报道称,这项发表在《天文与天体物理》上的研究指出,这个两个系外行星分别为TOI-1266b和TOI-1266c,是由墨西哥圣佩德罗马尔蒂尔的SAINT-Ex望远镜发现的,它们绕恒星运行的周期分别为11天和19天。

专家表示,红矮星大多数红矮星的直径及质量均低于太阳的三分一,表面温度也低于3500K。释出的光也比太阳弱得多,有时更可低于太阳光度的万分之一。因此,绕其运行的行星上可以存在液态水。

TOI-1266b被认为是“亚海王星”,因为它是地球直径的2.5倍,而TOI-1266c是地球大小的1.5倍,属于“超级地球”一类。

此外,TOI-1266b和TOI-1266c的温度相似。虽然它们的尺寸相差很大,但密度却同样十分相似,都可能是由岩石和金属成分组成。研究人员认为,它们很可能含有水。

据了解,科学家在太阳系外很多巨大的类地行星,他们将之称作超级类地行星。科学家推测这些行星拥有与地球相似的板块构造,并且这些“超级地球”或是适合人类居住的系外宜居星球。

2019年8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发现了一颗距离地球31光年的超级地球系外行星,可能“适合居住”。

本月早些时候,美德两国研究人员在对行星年龄、质量、体积、表面温度、是否有水、与恒星距离等条件进行比对后,最终从4500颗已知地外行星中筛选出了24颗“超宜居”行星。



【073、科学家在遥远恒星系统中,发现奇怪有机分子】


2016-03-18 科学圈

美国哈佛史密松恩天文物理中心,天文学家Karin berg等人利用位在智利高原上的阿塔卡玛毫米/次毫米电波阵列首度在一个年轻恒星周围的原行星盘中,发现与生命筑基有关的复杂有机分子,显见宇宙中能孕育出类似地球与所在的太阳系的环境并不是独一无二的。

这个年轻的恒星编号为MWC 480,年龄仅约100万岁,与我们太阳步入中年的50亿岁相较之下,简直就像刚诞生的小娃娃一样。 这颗恒星位在金牛座恒星形成区,距离地球约455光年,质量大约为太阳的2倍。 它周围的尘埃盘是新近才从又冷又暗的尘埃气体云凝聚而成,从ALMA观测资料中还看不出有行星正在形成的讯息,不过应该与以前曾研究过的金牛座HL星处在类似的年龄阶段,且有着类似的结构。

ALMA观测发现MWC 480周围的原行星盘中含有大量的氰甲烷(或称乙氰或乙腈,CH 3 CN),数量多到足以将地球的海洋填平。 氰甲烷是种复杂的碳基分子,和它的表亲氰化氢都曾在恒星新形成的原行星盘外围寒冷区域中被发现过,天文学家们相信这个地方应该相当于太阳系的古柏带(Kuiper Belt)所在之处,而太阳系的古柏带是众多冰质微行星和彗星的家乡。

彗星内部含有太阳系早期行星形成阶段的原初物质。一般认为年轻地球上的水和有机分子是来自太阳系外围的彗星和小行星带来的,所以地球最初的生命必定有这些天体的参与。 而藉由研究彗星和小行星,天文学家已知太阳系由中诞生的太阳星云充满了水和复杂有机分子。 而MWC 480原行星盘中侦测到大量氰甲烷,显示宇宙中也有其他地方类似太阳系诞生的化学环境;再进一步的暗示,就是:宇宙中除了地球或太阳系外,必定还有其他能形成生命发展条件的恒星星统,换言之,地球在宇宙中一点也不特别!

天文学家已经知道那些低温黑暗的星际云中有时是非常有效的复杂有机分子制造厂,包括氰化物家族。氰化物,尤其是氰烷是非常重要的有机分子,因为它们含有碳-氮键结,是形成氨基酸的必备原料,而氨基酸又是建构蛋白质的基础,而蛋白质正是生命建构的基石。

在此之前,天文学家还是没搞清楚同样的复杂有机分子一般形成后,是否能在新形成的太阳系的严酷环境下生存下来? 因为,毕竟这些新恒星会发出能轻易摧毁化学键结的强烈辐射和震波。在ALMA的帮助下,天文学家终于有机会搞清楚了! 这些复杂有机分子不仅能逃过新生恒星辐射和震波的摧残,甚至还能繁衍得愈来愈茂盛。



【074、科学解读:宇宙到底有多大?】


2015-12-22 驱动中国

宇宙究竟有多大,也许你从没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因为相对于人类来说,宇宙太庞大的了。可是科学家们却对这个问题十分好奇,他们从侧面推断了一下,宇宙究竟有没有边界。

1、宇宙的尺度

这个星球上没有人知道宇宙究竟有多大。它或许是无限的,也或许它确实拥有某种边界,也就是说如果你旅行的时间足够长,你最终将回到你出发的地方,就像在地球上那样,类似在一个球体的表面旅行。科学家们对于宇宙具体的形状和大小数据存在分歧,但是至少对于一点他们可以进行非常精确的计算,那就是我们可以看得多远。真空中的光速是一个定值,那么由于宇宙自诞生以来大约为137亿年,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最远只能看到137亿光年远的地方呢?答案是错误的。有关这个宇宙的最奇特性质之一便是:它是不断膨胀的。

并且这种膨胀几乎可以以任何速度进行——甚至超过光速。这就意味着我们所能观测到的最远的天体事实上远比它们实际来的近。随着时间流逝,由于宇宙的整体膨胀,所有的星系将离我们越来越远,直到最终留给我们一个一片空寂的空间。奇异的是,这样的结果是我们的观测能力事实上被“强化”了,事实上我们所能观察到最遥远的星系距离我们的距离达到了460亿光年。我们并非居于宇宙的中心,但是我们确实居于可观测宇宙的中心,这是一个直径约为930亿光年的球体。

2、充斥着星系

这张照片是美国宇航局哈勃空间望远镜获得的最深邃的影像之一。科学家们让哈勃望远镜对准天空中的一小块区域进行长时间的曝光——长达数月,尽可能地捕获每一个暗弱的光点。文中上图是局部的放大,完整的图像是下面这幅图,其中包含有1万个星系,从局部放大图中,你可以看到一些星系的细节。当你看着这些遥远的星系,你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遥望遥远的过去,你所看到的这些星系都是它们在130亿年前的样子,那几乎是时间的尽头。

如果你更喜欢空间的描述,那么这些星系离开我们的距离是300亿光年。宇宙处于不断的膨胀之中,但与此同时科学家们对于宇宙尺度的测量精度也在不断提高。他们很快找到了一种绝佳的描述宇宙中遥远天体距离的方法。由于宇宙在膨胀,在宇宙中传播的光线的波长将被拉伸,就像橡皮筋被拉长一样。

光是一种电磁波,对于它而言,波长变长意味着向波谱中的红光波段靠近。于是天文学家们使用“红移”一词来描述天体的距离,简单的说,就是描述光束从天体发出之后在空间中经历了多大程度的膨胀拉伸。一个天体的距离越远,当然它在传播的过程中光波的波长被拉伸的幅度越大,光线也就越红。如果使用这种描述方法,那么你可以说这些遥远的星系的距离大约是红移值Z=7.9,天文学家们立刻就会明白你所说的距离尺度。

3、最遥远的天体

这张图像中间部位那个不太显眼的红色模糊光点事实上是一个星系,这是人类迄今所观测到的最遥远天体。美国宇航局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了这张照片,这一星系存在的时期距离宇宙大爆炸仅有4.8亿年。这一星系的红移值约为10,这相当于距离地球315亿光年。看起来这一星系似乎非常孤单,在它的周围没有发现与它同时期的星系存在。

这和大爆炸之后大约6.5亿年时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在那一时期,天文学家们已经找到大约60个星系。这说明尽管这短短2亿年对于宇宙而言仅仅是一眨眼的功夫,但是正是在这一短暂的时期内,小型星系大量聚合形成了大型的星系。但是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天文学家们目前尚未能完全确认这一天体的距离数值,这也就意味着其实际距离可能要比现在所认为的更近。在美国宇航局的下一代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发射升空以替代哈勃望远镜之前,科学家们都将不得不在数据不足的情况下进行估算。

4、最遥远的距离

天文学家能够观测到的最遥远的光线名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这是抵达地球的最古老的光子,它们几乎诞生于宇宙大爆炸发生的时刻。在大爆炸发生后的短时间内,宇宙非常小,因此相当拥挤,物质太过稠密,以至于光线无法长距离传播。

但在宇宙诞生之后大约38万年之后,宇宙已经变得足够大,光线第一次可以自由地传播。这时发出的光是我们今天所能观测到的最古老的光线,是宇宙的第一缕曙光;它存在于宇宙的每一个方向,无论你把望远镜指向哪个方向,都可以观测到它的存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就像一堵墙,我们最远也只能看到墙这一侧的风景,但是却绝无办法穿墙而过。

那么这些最初的宇宙之光怎么变成微波了呢?这还是因为宇宙的膨胀。随着宇宙的膨胀,当时发出的光波 波长被逐渐拉长,经历如此久远的时间(137亿年),它们的波长已经被拉伸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随着宇宙膨胀冷却,现在这一辐射的剩余温度大约仅有-270摄氏度,也就是着名的3K背景辐射。这种辐射的分布显示出惊人地各向同性,各处的差异小于10万分之一。

而如果有朝一日人类终于能够制造出高灵敏度的中微子探测器,那么我们将终于可以突破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设置的那堵墙,而看到其背后中微子出现时的情景,即所谓的“宇宙中微子背景”。和光子不同,对中微子而言,一般意义上的物质几乎是透明的,它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穿过地球,穿过太阳,甚至穿过整个宇宙。正是因为这一特征,一旦我们能够解码中微子中携带的信息,我们将能回溯到宇宙大爆炸之后仅数秒时的情景。

5、邻近的超星系团

在距离地球比较近的空间内,天文学家们的了解相对而言就会多一些。我们现在知道在距离地球约10亿光年的距离内存在一个超星系团的海洋。这些是被引力作用聚集在一起的大量成员星系。我们的银河系本身是室女座超星系团的成员,这个超星系团正位于这张图像中中央位置。在这个巨大的超星系团结构中,我们的银河系毫无特别之处,它只是位于一隅之地的普通成员星系而已。

在这一宏伟结构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是室女座星系团,这是一个由超过1300个成员星系组成的庞大集团,其直径超过5400万光年。另一个超星系团很值得关注,那就是后发座超星系团,因为它的位置恰好位于北方巨壁(NorthernGreatWall)的中心位置。北方巨壁是一个大到令人难以想象的巨型结构,其直径约有5亿光年,宽度约3亿光年。我们星系“附近”最大的超星系团是时钟座超星系团,其直径超过5亿光年。

虽然我们无法直接测量出宇宙有多大,但是通过宇宙中的星系、星体之间的距离,我们也可以感受宇宙的广阔空间。这些现象就是我们目前探索出来的成果,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宇宙的边界,宇宙的大小。但是这也并不能明确的说明宇宙究竟有多大,所以探索还在继续。



【075、科学界关于宇宙诞生的三种假说】


2017-07-17 星人传奇 發表于科学

宇宙是永恒不变的吗?宇宙有多大?宇宙是如何诞生的?关于宇宙的疑问太多了。当人们仰望星空时,都会情不自禁的想要知道这一切究竟是如何产生的。从古到今,各个民族都有各种关于宇宙形成的传说。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诞生有了更多的认识。但是关于宇宙形成的原因,还处于假说状态。科学家们经过不断的总结,对宇宙的诞生提出了以下三种假说。

第一种假说是“宇宙永恒论”。这种假说认为,宇宙中的星体,星体的数量和分布,以及它们的空间运动,从宇宙诞生时开始,就一直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

支持这种假说的天文学家把宇宙中的物质分为星云,射电源,脉冲星,类星体,恒星,小行星,陨石,宇宙尘埃等几大类别。他们认为在大尺度宇宙中,这些物质处于一种力与物质的平衡状态。即一些星体在宇宙中的某处湮灭了,一定会在宇宙的其它地方生成新的星体。宇宙的整体是稳定的,要发生变化也只是局部发生变化。

第二种假说是“宇宙分成论”。支持这一观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的结构是分层次的。恒星是一个层次,由恒星组成的星系是另外一个层次。由多个星系组成的星团又是另外一个层次。由星团组成的超星系则是一个更高的层次。

第三种假说是“宇宙大爆炸理论”。这个理论被大多数的科学家支持。这个观点是由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莫夫和弗里德曼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在距今200亿年前,我们现在看到的所有物质都是紧密的集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密度非常大,温度达到100亿度的大火球。哪个时期到处都充满了辐射,所有的星系和恒星都不存在。

宇宙大爆炸

在某种未知的情况下,这个大火球发生了大爆炸。组成火球的物质向四面八方喷射开来,并逐渐冷却,密度逐渐降低。大爆炸发生2秒钟之后,质子和中子在100亿度的高温下产生。在这之后的11分钟内,自由的中子进行了衰变,从而形成了重元素的原子核。在大约过了1万年之后,宇宙中出现了氢原子和氦原子。在这1万年里,宇宙中的物质开始聚合,形成恒星,星系和星云。

宇宙学家根据观测,推算出宇宙是在超空期的一个小点上进行大爆炸,宇宙先膨胀后收缩,直到最后死亡,这个过程大约需要800亿年。我们的宇宙现在大约只过了160亿年,宇宙中的所有一切会在今后的600亿年内逐渐收缩,重新形成一个点。到那时,时空到了尽头,宇宙就不复存在了。



【076、美国宇宙模型震惊科学界宇宙有限形如足球 】


2003年12月01日北京晚报

美国数学家杰弗里·威克斯的最新宇宙模型令科学界震惊:一个大小有限、形状如同足球的镜子迷宫;宇宙之所以令人产生无边无界的“错觉”,是因为这个有限空间通过“返转”效应无限重复映现自身。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2001年发射升空的WMAP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探测器获得的资料,威克斯推断,宇宙其实是有限的,相对说来其实并不大,大约只有70亿光年宽度,形状为五边形组成的12面体,有如足球。人们之所以感觉宇宙是无限的,是因为宇宙就像一个镜子迷宫,光线传过来又传过去,让人们发生错觉,误以为宇宙在无限伸展。《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了威克斯的推断。

WMAP探测器用于探查宇宙大爆炸“大火”遗留下来的热量痕迹──弥漫于整个宇宙的微波背景辐射,此种“余热”温度很低,约在绝对零度以上3度。虽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弥漫于整个宇宙,但并不是到处完全均匀,而是有一些波动,如同大海总在波浪起伏一样,形成一圈圈微波背景辐射“涟漪”。探测这些“涟漪”的大小和强度,可推定宇宙早期的情况,也可以推定现今宇宙有多大。

如果宇宙是无限的,那么就会有各种大小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涟漪”。而WMAP观察到了较小规模的微波背景辐射“涟漪”,这和无限宇宙理论推测的几乎一致,但是大尺度范围的“涟漪”却没能观察到。在大尺度上,微波背景辐射“涟漪”似乎被“抹平”了。这一点意味着:宇宙可能是有限的。其道理就像在澡盆中掀不起巨浪一样,在一个有限的宇宙中也不会有无边的“涟漪”。而威克斯的比喻是:“正像一口钟的震动不会比这口钟本身还大一样,宇宙中的任何波动也不会比宇宙本身还大。”

威克斯及其合作者认为,根据WMAP获得的观察资料看,宇宙不仅是有限的,而且相对较小,直径不过70亿光年,并具有一种奇特的性质,即能够把自身反射回去。尽管宇宙是有限的,但它没有具备任何性质的边界。如果一艘太空船像光一样笔直前行,最终它将回到出发点,就像环绕地球航行一样,没有任何一个点标志着你在哪里“重返”。

由于这种奇异效应,从一个星系发出的光将沿着两条不同的路径抵达地球,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来,同一个星系将出现在天空中的两个不同地方,而误认为是两个不同的星系,具有不同的年龄。这就如同一个镜子迷宫,其中每一样事物都会有许多镜像。但是,要确认两个在不同地方的星系影像其实是同一个星系却比登天还难,威克斯说:“这就像是要在数十亿拥挤的人群中认出从正面看是50岁的样子、从头顶俯视则是7岁模样的两个人影是同一个人一样。”

威克斯用12个完全相同的五边形组成的、像足球一样的12面球体来描述这样的宇宙。他认为,这是对WMAP观测资料的最好解释。用计算机模拟,这种模型能在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情况下产生和WMAP所观测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涟漪”一样的图样。威克斯说:“它和WMAP获得的资料惊人地契合。我都不敢相信,结果比我想像的还要好。”

威克斯认为,由于宇宙存在“返转”效应,我们观察到的宇宙其实是一种幻觉,这个12面体在无休无止地重复映现它自身,如果你从其中一个五边形中走“出去”,你将从其另一面重新回到同一个地方,并一再观察到同样的天空、同样的星系。



【077、美射电望远镜拍到宇宙星系壮观“超级火山”】


2010年08月23日腾讯科技

[导读]目前,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和甚大阵射电望远镜最新拍摄到宇宙星系“超级火山”喷发现象。这一过程非常类似于地球上的火山喷发过程。

据美国物理学组织网报道,日前,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和甚大阵射电望远镜拍摄到超大星系M87呈现出壮观的“星系超级火山”景象。

美射电望远镜拍到宇宙星系壮观“超级火山”

超大星系M87呈现出壮观的“星系超级火山”景象

M87星系距离地球5000万光年,该星系位于处女星系簇中心,据悉,处女星系簇内有数千个星系。近期,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探测到X射线下(图中蓝色部分)M87星系周围充满着炽热的气体,随着这些气体逐渐冷却,它们将聚集至星系中心区域,在这里炽热气体将继续冷却,甚至冷却速度更快,并伴随着形成新的恒星。

然而,甚大阵射电望远镜的射电观测)暗示着M87星系喷射充满能量的粒子流,该高能量粒子流相对靠近星系中心的冷却气体位置更高,并且由于高能量粒子流具有超音速速度可在星系大气层产生冲击波。

这一宇宙星系环境“喷发”交互现象非常类似于2010年冰岛艾维法拉火山爆发。在冰岛艾维法拉火山喷发过程中,炽热气体从熔岩表面喷涌,所形成的冲击波可透过火山灰色烟雾看到。这些炽热气体上升至大气层,拖曳着暗色灰尘流。这一过程在艾维法拉火山爆发的视频中清晰可见,冲击波在灰尘烟雾中传播,伴随着产生暗色灰尘云上升至大气层。

依据艾维法拉火山爆发现象进行类推,黑洞附近形成的高能量粒子上升穿过星系簇的X射线喷射大气层,在M87星系中心位置形成最寒冷的气体。这类似于炽热火山气体拖曳的暗色灰尘云。同时,这一过程像地球上的火山喷发,当黑洞抽吸能量粒子进入气体簇时可看到冲击波。



【078、欧洲南方天文台拍摄美丽“室女座之眼”星系】


2011年08月27日中国天文科普网

[导读]组成“室女座之眼”的两个星系距我们5000万光年之遥。它们的昵称来自这对星系的核心——当我们通过中等望远镜看去,它们看上去就像黑暗中的一对眼睛。

欧洲南方天文台拍摄美丽“室女座之眼”星系

VLT拍摄的室女座之眼

“室女座之眼”位于室女座,离我们约5000万光年,两个星系之间距离约10万光年。它们的昵称来自这对星系的核心——当我们通过中等望远镜看去,它们看上去就像黑暗中的一对眼睛。

虽然这对星系的核心相似,它们的外围明显不同。位于右下的NGC 4435,看来比较致密,缺少气体和尘埃;而位于左上的大星系NGC 4438,在核心前横着一条尘埃带,左边还有年轻恒星群,气体更是延伸到图像的左右边缘。

NGC 4438与另一个星系的强烈相互作用使其外围剥离:冲突扭曲了星系的外形。当30~40亿年后银河系与仙女座大星系相遇时,会发生类似的过程。

NGC 4435就是罪魁祸首。有的天文学家相信,这些破坏是大约一亿年前,它与NGC 4438以1.6万光年近距离擦过造成的。但是随着大星系的外形被破坏,较小的NGC 4435会受到更大的影响。潮汐力既然能把NGC 4438的内容物扯出来,也能剥离NGC 4435的大部分气体、尘埃,减少星系的总质量。

另一种可能是更远的巨椭圆星系M 86(未在图中显示)的强大引力,造成了NGC 4438的形状改变。最新的观测显示,这两个大星系之间存在电离氢的纤维桥,意味着它们在过去发生过冲突。

巨椭圆星系M 86和NGC 4438、4435都属于室女座星系团,这是一个富含星系的集团。在这种环境中,星系相撞是非常常见的,因此NGC 4438很可能与这两者都遭遇过。

本图是“ESO宇宙珍宝节目”(ESO Cosmic Gems programme)的首个图像,这是ESO为公共教育和宣传而设立的新项目,主要在天空状况不适合进行科学观测的时候,就让仪器拍摄那些有趣的、有魅力的天体。这些数据同样可以用于专业天文学家的科学研究。 



【079、欧洲新射电望远镜首次拍到遥远星系清晰照片】


2010年06月11日国际在线

[导读]英国科学家仅利用了这台天文望远镜5000多个天线的一小部分,就成功捕捉到了数十亿光年以外星系的高清晰度图像。望远镜全部建成后,将能够收集到大量的太空数据。

欧洲新射电望远镜首次拍到遥远星系清晰照片

英国科学家仅利用了这台天文望远镜5000多个天线的一小部分,就成功捕捉到了数十亿光年以外星体3C196的高清晰度图像。

据《每日邮报》报道,欧洲正在建设中的大型射电望远镜首次拍摄到距地球数十亿光年的遥远星体高清晰度照片。这个全新的天文望远镜将用来寻找外星文明。

欧洲新射电望远镜首次拍到遥远星系清晰照片

分布在荷兰、德国、瑞典、法国、瑞典、波兰和英国的天线将组成一个覆盖广大区域的低频射电阵,用来扫描宇宙中的低频射电信号。

据报道,欧洲科学家为了更清晰地观测宇宙,正在整个欧洲范围内建设一个大型的射电天文望远镜,包括5000多个天线和一台超级计算机。分布在荷兰、德国、瑞典、法国、瑞典、波兰和英国的天线将组成一个覆盖广大区域的低频射电阵,用来扫描宇宙中的低频射电信号。位于荷兰的超级电脑将所有天线接收到的射电信号进行分析整合,形成清晰的太空图像。

欧洲新射电望远镜首次拍到遥远星系清晰照片

分布在荷兰、德国、瑞典、法国、瑞典、波兰和英国的天线将组成一个覆盖广大区域的低频射电阵,用来扫描宇宙中的低频射电信号。

英国科学家仅利用了这台天文望远镜5000多个天线的一小部分,就成功捕捉到了数十亿光年以外星系的高清晰度图像。望远镜全部建成后,将能够收集到大量的太空数据,帮助科学家解答星系起源等困扰人类已久的问题,甚至还可以搜索来自外星文明的信息。



【080、人类将视野拓展到越来越远的宇宙深处,探索距离已达360亿光年】


2018-01-17 科幻迷 發表于科学

自从17世纪初望远镜发明后,人类视野拓展到越来越远的宇宙深处,天文学家们陆续发现了一些云雾状天体,被称为星云。有的星云是气体的,有的被认为像银河系一样,是由许许多多恒星组成的宇宙岛,由于距离地球太远,观测都分辨不清那些由大量恒星构成的朦胧天体。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和英国天文学家赖特等人曾猜想这些星云是像银河一样由星群构成的宇宙岛,只因距离太远而不能分辨出单个的星体。

关于河外星系的发现过程可以追溯到两百多年前。在当时法国天文学家梅西耶( Messier Charles ) 为星云编制的星表中,编号为M31的星云在天文学史上是有着重要的地位。初冬的夜晚,熟悉星空的人可以在仙女座内用肉眼找到它,一个模糊的斑点,是俗称仙女座大星云[3]。在从1885年起,人们就在仙女座大星云里陆陆续续地发现了许多新星,从而推断出仙女座星云不是一团通常的、被动地反射光线的尘埃气体云,而一定是由许许多多恒星构成的系统,而且恒星的数目一定极大,这样才有可能在它们中间出现那么多的新星。假设这些新星最亮时候的亮度和在银河系中找到的其它新星的亮度是一样的,那么就可以大致推断出仙女座大星云离地球十分遥远,远远超出了已知的银河系的范围。但是由于用新星来测定的距离并不很可靠,因此也引起了争议。

1917年,美国天文学家里奇拍摄星云NGC6946时,在其中发现了一颗新星。后来美国天文学家柯蒂斯也有类似的发现。由于星云中的新星极其暗弱,他们猜测星云应该极其遥远,是银河系外的天体。1924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用当时世界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威尔逊山天文台2.5米直径的望远镜观察仙女座星云,第一次发现星云其实是由许多恒星组成的,并利用其中的造父变星测定出仙女座星云位于70万光年之外。这远远超出了银河系的范围,证明它是银河系之外的星系。此后,哈勃又测定出三角座星云和星云NGC6822也位于银河系之外。

1924年,哈勃用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在仙女座大星云的边缘找到了被称为"量天尺"的造父变星,利用造父变星的光变周期和光度的对应关系才可以定出仙女座星云的准确距离,证明它确实是在银河系之外,也就是说像银河系一样,是一个巨大、独立的恒星集团。因此,仙女星云应改称为仙女星系。

第一个发现的河外星系是仙女座大星云(M31)。随着望远镜口径的增大,观测技术的进步,哈勃望远镜和各种航天探测器的上天,发现的河外星系也越来越多。时下,在观测所及的范围内可以观测到10亿个以上的星系。在这众多的河外星系中,只有极少数很亮的才有专门名字:有的以发现者的名字来命名,如大小麦哲伦云,有的以所在星座的名称来命名,如猎犬座星云等,绝大多数河外星系是以某个星云、星团表的号数来命名,至今为止,经科学家的不懈探索已发现河外星系10亿多个,探索距离达360亿光年。



【081、人类首次发现银河系内超高能宇宙射线】


2021-04-15

科学家最近探测到有史以来银河系内发出的最强宇宙射线,是地球上人造粒子加速器可以达到能量的几百倍,是之前最高纪录保持者的两倍多。

4月5日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的研究宣布,“第一次发现位于银河系内能量介于100万亿电子伏特(TeV)到1000万亿电子伏特(PeV)之间的弥散伽马射线”。

相比之下,地球上最强大的粒子加速器欧洲核研究组织(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能产生的射线能量只有6.5 TeV。这份研究探测到的射线能量达到957 TeV。

PeV是TeV的一千倍。位于西藏羊八井镇的宇宙射线观测台共探测到23个高于298 TeV、1个接近1PeV的弥散伽马射线。这个观测台位于海拔4300米高处,由地面上600多个观测器的ASγ表面阵列和地下的缪子水切伦科夫探测器组成。

在过去几十年来,科学家一直在记录来自宇宙空间的高能伽马射线。推测它们是由激烈的天体事件,比如恒星爆炸、黑洞周围的吸积盘弹射物质等事件所发出。

研究人员追踪到这些射线来自蟹状星云(Crab Nebula),不过这只是一个大概的范围,还没有确定究竟是什么天文事件发出的这些射线。

高能宇宙射线由质子和其它原子残骸组成,原本带有电荷,在星系内传播的时候很容易被不同的磁场影响,使得路线弯曲。当这些高能宇宙射线与星际介质相互作用的时候,发生核反应,成为不带电荷的弥散伽马射线,才被科学家探测到。

它们变成伽马射线后,在银河系内传播的路线就更直一些,但是到了这个阶段,要追溯它的源头已经比较困难。

而且,很可能这些PeV射线的来源已经不存在了。研究人员表示,下一步希望找到这些事件源头,了解它们仍然在发出射线,还是已经趋于平静。

这份研究的作者之一东京大学宇宙射线研究所的高田真人(Masato Takita)说:“已经死亡的PeV射线就像灭绝的恐龙一样,我们只能看到它们在数百万年间留下的、遍布银河系的足迹。如果我们能定位实实在在的、仍然活跃的PeV射线,我们就可以试图解答更多的疑问。”



【082、人类眼前的宇宙都是假的?】


2021-05-20  科学视角

有一种观点认为,最早的人类在还没解决温饱问题之前,他们并没有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投入太多的关注和思考。为了提高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我们不得不对地球进行更多的了解,从而获得提高效率的方法。这个过程便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不断地提出新的理论来解释未知的事物,因此如今人类文明才会有如今丰富且坚实的科学基础。

到了二十世纪,科学家提出了量子力学,这种新的理论体系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添加了助推力。在物理上,量子被视为是最小的单位,但它能够做的事情非常多。前几年我国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成功发射,全世界的关注再一次聚集在中国航天领域上。量子虽小,却在逐渐地改变整个世界。

在量子力学上,有一种理论叫“量子纠缠”。很多朋友听到这个名词就觉得它肯定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实际上它也有通俗的理解。所谓的量子纠缠指的是两个有共同来源的粒子无论它们之间的距离是多远,其中一个粒子的状态发生变化后另一个也会发生变化。这个理论还可以推广到一个粒子对应多个粒子,由此可见量子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

很多专家认为未来社会的通信将会更快更便捷,而现在的通信基础需要进行改造升级才能实现这个目标,量子力学就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关于量子力学的众多观点中,甚至有人认为我们就生活在一个由量子纠缠形成的幻象世界中,一切都像是全息投影一样。

科学家通过对粒子量子纠缠的现象进行研究后,发现该现象是可以超光速的。他们之所以会认为我们所存在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全息投影,是因为粒子之间量子纠缠达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的。如果该理论被证实的话,那么对于人类的认知则是颠覆的。人类很多科学理论都可能会被推翻,同样会有新的科学理论建立起来。

还有科学家将该理论引申到宇宙中,认为除了地球之外宇宙里存在着比人类更加高级的文明,它们甚至能够制定宇宙规则,或许我们过去、现在和未来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它们所营造出来的全息投影。当然也不用过于担心,因为量子力学理论尚未成熟,一切都未可知。



【083、人类已知的宇宙有多大,只能说心有多大,宇宙就有多大】


2017-10-04 天马

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还只是沧海一粟,就算是科技较为发达的现在也无法确切的知道整个宇宙有多大,目前有科学家推算出宇宙是一个直径约930亿光年的球体,而且还在不断地膨胀,不断变化的数值也让人难以估量宇宙有多大。

目前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知道宇宙有多大也根本不会知道宇宙外面是什么,它或许是无限的,也或许它确实拥有某种边界,也就是说如果你旅行的时间足够长,你最终将回到你出发的地方,就像在地球上那样,类似在一个球体的表面旅行。我们都知道宇宙年龄有138.2亿年,那是不是宇宙的大小就是138.2亿光年呢?答案是否定的。

宇宙是在不断膨胀的,它的膨胀速度可以以任何速度进行,甚至是超越光速。这就意味着我们所能观测到的最远的天体事实上远比它们实际来的近。随着时间流逝,宇宙不断的膨胀,最后所有的星球都会越离越远,最后可能在地球上都再也看不到星星了。

但是人类所在的地球,却是能够观测到宇宙的,们所能观察到最遥远的星系距离我们的距离达到了460多亿光年。也就说整个直径是930亿光年,这也许就是宇宙有多大的答案,但是它会一直不断的变动。

天文学家能够观测到的最遥远的光线名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这是抵达地球的最古老的光子,它们几乎诞生于宇宙大爆炸发生的时刻。在大爆炸发生后的短时间内,宇宙非常小,因此相当拥挤,物质太过稠密,以至于光线无法长距离传播。

但在宇宙诞生之后大约38万年之后,宇宙已经变得足够大,光线第一次可以自由地传播。这时发出的光是我们今天所能观测到的最古老的光线,是宇宙的第一缕曙光;它存在于宇宙的每一个方向,无论你把望远镜指向哪个方向,都可以观测到它的存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就像一堵墙,我们最远也只能看到墙这一侧的风景,但是却绝无办法穿墙而过。

那么这些最初的宇宙之光怎么变成微波了呢?这还是因为宇宙的膨胀。随着宇宙的膨胀,当时发出的光波 波长被逐渐拉长,经历如此久远的时间(137亿年),它们的波长已经被拉伸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随着宇宙膨胀冷却,现在这一辐射的剩余温度大约仅有-270摄氏度,也就是着名的3K背景辐射。这种辐射的分布显示出惊人地各向同性,各处的差异小于10万分之一。

而如果有朝一日人类终于能够制造出高灵敏度的中微子探测器,那么我们将终于可以突破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设置的那堵墙,而看到其背后中微子出现时的情景,即所谓的“宇宙中微子背景”。和光子不同,对中微子而言,一般意义上的物质几乎是透明的,它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穿过地球,穿过太阳,甚至穿过整个宇宙。正是因为这一特征,一旦我们能够解码中微子中携带的信息,我们将能回溯到宇宙大爆炸之后仅数秒时的情景。

天文学家们向宇宙张望,他们注意到宇宙中的星系分布并非呈现随机状态,由于引力的作用,星系倾向于相互接近,从而形成规模巨大的聚合体,如星系团,超星系团,大尺度片状结构乃至所谓的巨壁。天文学家们开始着手纪录这些星系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他们很快成功地制作出较近距离范围内星系的三维分布图,这是一项令人惊叹的成就。

虽然我们无法直接测量出宇宙有多大,但是通过宇宙中的星系、星体之间的距离,我们也可以感受宇宙的广阔空间。欲走究竟有多大谁也说不清楚,只能靠一点点的探索去揭开这个谜团。



【084、如果两个宇宙高级文明在太空中打战,人类如何才能观察到?】


2021-04-13 科学宇航员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除了人类文明,会不会还存在其他高级文明?如果真的存在,那会摩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虽然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让我们暂时知道外太空对我们是安全的,但是宇宙存在着千万个天体,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当然,若真的存在外星文明,但如果两个文明之间的差异大到无法想象,那它们所处的等级也不一样。我们想要联系外星文明的话,就需要极高的通讯设备支持。

在尼古拉的理论中,按照目前人类对不同能量的掌控水平,人类文明的等级水平为0.73级。这与外星文明比较起来天差地别,主要是人类对地球的资源利用程度很低,对于太空的探索也是只停留在太阳系内。

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假设:就是人类有一天可以利用地球的再生资源进行各星体之间穿梭,那与外太空其他文明沟通简直轻而易举。不过遗憾的是,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与其他文明联系是根本不存在的。而且,外星文明存在的话,估计文明等级早已到达2级。到时,消灭掉人类文明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那两个同等级的文明发生争斗,人类可以观察到吗?

毫无疑问,它们也会跟人类文明一样,为了资源的争夺,谋求发展而引发的战争。因为内部资源一旦满足不了,最好、最便捷的莫过于去外部抢。而各种核武器、反物质武器、高强度武器等,都是他们的秘密武器。就如科幻片一般,这些武器产生大量的能量辐射,而这就可以给人类的观测带来一丝丝的希望,为什么会这样子说呢?

首先,战斗产生的能量都各有缺点,但最后都是不利于人类的观测。第一种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发送,它的传播信号会随着距离增加逐渐减弱。宇宙两大高级文明距离我们星体又远,再加上宇宙电磁波信号本身就很弱,所以人类接收不到这个感应也是情理之中。

第二种是以中微子式的传播,虽然这种信号的传播较大程度上保存信号的完整性,看到这你是不是觉得有所希望?可是你错了,中微子的穿透力极强,可以轻松自如在宇宙移动。但它也是有缺点的,它的传播速度很慢。简单来说,就是宇宙两大文明发生战争后的上千年,甚至上万年才可能给我们接收到信号。总的来说,人类目前还是很难观测到宇宙中是否真的有两大高级文明在开战。

宇宙中两大高级文明的战斗,其实与人类没有太大的关联,硬是好奇地想去了解,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毕竟人类目前科学技术水平还不足够抵御外来抗击。



【085、如何理解平行宇宙/平行世界?】


陈东泽 01月31日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康德

凝望夜空,你是否思索过,在浩瀚的宇宙最深处存在着若干个「自己」,你们外貌相同,却各自经历着截然不同的命运;回望人生的路口,表白亦或暗恋;工作亦或读研;爆发亦或隐忍;我愿意亦或对不起;每个选项都蝴蝶效应般的决定了你的人生旅程,也许一马平川、也许崎岖不平、或许硕果累累、也或许沼泽泥泞。

如若站在路口的那一刻,你大脑神经元上的电荷信息有了微妙改变,导致你走向了另一个方向,那么你现在的人生旅程将会怎么样? 

平行宇宙理论虽不能得知其它的旅程是否同样精彩,但可告知于你的是:你当初的舍弃掉的每一个选项背后的人生轨迹都可能被亿万光年之外的另一个「自己」所经历,这些不同版本「自己」存在于距离你最少 465 亿光年外的广袤宇宙中(百纳被多重宇宙)。

或者这些不同版本「自己」被隔离在相互无法沟通的量子力学领域所探讨的希尔伯特空间。(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诠释)。

还有可能是我们所处的宇宙空间只是更高维度空间上的一张膜,就好像三维空间中的一摞 A4 纸,相互平行却无法产生任何交集。(超弦理论框架下的膜宇宙)

本文将在科学而非科幻的范畴内向你展示 3 种类型的平行宇宙:

百纳被多重宇宙,存在于 465 亿光年之外的宇宙空间;

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诠释;

弦理论框架下的膜宇宙。

即使在科学范畴内,各类平行宇宙可谓琳琅满目,而以上三种最有代表性,因为这三种平行宇宙的理论根基分别是相对论、量子力学以及超弦理论。

即使我身处果壳之中,仍以为自己是宇宙之王——斯蒂芬·霍金

一般我们所探讨的宇宙是指以地球为中心,465 亿光年为半径的球体空间,这个球体的边界也叫「粒子视界」,是观察者所能观测到的距离极限。

也就是说,即使你具有千里眼的特异功能,最远也只能看到 465 亿光年之内的东西,这是由于光速所限。

你也许疑惑:宇宙的年龄不过 140 亿年,为什么「粒子视界」的半径却可以达到 465 亿光年?

这是由于宇宙空间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就开始不断的膨胀,且越远的地方膨胀越快,甚至速度快过了光速。所以当 137 亿年前大爆炸之初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抵达我们的地球时,当年的发光区域已经随着宇宙空间的膨胀到达了距离我们 465 亿光年的地方,那里的膨胀速度已经大于光速,于是光子便无法抵达我们的地球。

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Nothing can't move through space faster than light,没啥可以比光在空间通行速度更快。那么上文提到,空间的膨胀速度超过了光速是否违背了相对论?

答案是并没有,这是因为相对论限制了物体在 space(空间)的通行速度,而并没有限制 space 自行膨胀的速度,而空间膨胀速度大于光速是被允许的。

空间膨胀所致的两点距离变化就好比气球上两个点静止的点的随着气球的膨胀越来越远。

粒子视界决定了我们当前的观测范围是以地球为中心、465 亿光年为半径的球形空间。本文我们就把这个巨大的球形空间称作我们的宇宙。

那么 465 亿光年之外的宇宙空间,也就是那些未知宇宙空间还有多大呢? 

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一旦 465 亿光年之外的宇宙空间仍然硕大无朋,那么像这样半径为 465 亿光年且互不相交的球形空间就会存在 N 多个,空间越大能划出的球形空间数 N 就越多。

这 N 多个巨大的球形宇宙空间由于光都来不及互相抵达,因此他们就不曾互相影响过,所以他们的各自发展是相互独立的。

现在我们根据以下两个条件做出一些思考:

现代的测量结果表示宇宙的空间曲率 0,这意味着宇宙空间是无限大的。

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均勻且各向同性的。也就是说,我们在宇宙中任何一点为球心 465 亿光年为半径画球,这些球形空间内所包含的物质在大尺度内差不太大。

如果宇宙空间无限大,那么以上提到的 465 亿光年的球形空间就会存在无数个。而一旦这样的球形空间存在无数个,那么任何极小概率事件就都会发生了。

正如埃米尔·博雷尔的无限猴子定理所言:让一只猴子在打字机上随机地按键,当按键时间达到无穷时,几乎必然能够打出任何给定的文字,比如莎士比亚的全套著作。

同样的,在宇宙中划出无数个 465 亿光年半径且不相交的球形空间,其中几乎必然能够找出一个与我们的宇宙中所有粒子排布与粒子运动状态一模一样的宇宙。

经过计算,那个完全相同的宇宙出现的期望距离是距离地球 10^(10^122) 米。这是个大到难以理解的距离,也许直到时间的尽头人类文明也无法抵达那个遥远的「孪生宇宙」,但是理论上它确实存在。

以上,我们通过物理知识对宇宙做出了预测:在遥远的空间之外,存在一个与我们的宇宙中粒子排布与粒子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宇宙。

那么还剩一个重要的的疑问,那个宇宙中与你一模一样的「自己」,除了肉体相同之外,你们的思想意识是否也是一模一样么?

粒子排布完全相同的两生命体是完全一样的么?

我们都是精致的自动机器。我们的身体和脑在运行时,就像是当时教堂中的乐器——风琴,我们的身体通过巨大的风箱把称为「动物精神」的特殊液体压入储液器里,然后通过一整套管子排列产生出不同的节奏与旋律,这就是我们的行为。--笛卡尔

这是一个存在争议且开放式的问题,有些人认为离子排布相同的两个生命体只是拥有相同的肉身,而不具备相同的意识。出生于 13 世纪中叶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就明确提出过现在所谓的二元论:「大脑的意识是由非物质组成的,并不遵循物理定律」 也就是说意识是非物质的东西,不能通过简单的离子排布决定。现在依然有人坚持这样的观点,认为存在类似「动物精神」的特殊液体,在没有发现这种物质之前,人类无法制造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

而大部分物理学家都相信的是粒子的排列方式与运动状态完全决定了一个物理系统。也就是说一旦两个 465 亿光年半径的球形空间中粒子的排列与运动状态完全相同,那么这个两个物理系统就是完全一模一样,其中的生命意识也完全相同。

我的态度是支持后者,我们都是由粒子组成,我们向左移动那么全身的粒子就会向左移动,我们的大脑进行思考那么组成的大脑粒子就会改变状态。之所以现在人类还没能制造出能通过图灵测试的人工智能,只是因为人类还不够了解自己的大脑。正如 2013 年美国奥巴马政府所启动的「大脑计划」所言:「作为人类,我们已经发现了数百光年以外的星系,研究了比原子还小的粒子,但我们仍然没有解开这个位于两耳之间 3 磅重的物质之谜。」 

你在阅读这篇文章的瞬时周遭就是你所在宇宙中粒子排列方式与运动状态的表现。而你曾经放弃那个选项背后的蝴蝶效应人生,也只是对应了亿万光年之外的另一个球形空间中粒子的另一种排布。

这就是百纳被多重宇宙,如果把宇宙想象成一个二维空间中无限大且满是补丁的被子,每一块补丁都代表了大小相同且各自独立演化的空间。由于被子大小无限,那么无限大的被子就将穷举出补丁的所有的可能,如果其中一块补丁代表了你所处的宇宙,那么被子上必然还能找到另一块一模一样的补丁,也就是你的平行宇宙。

谁要是懂得量子力学,那他就是真的不懂量子力学——理查德·费曼

量子力学太玄妙了,全世界最顶尖的物理学家都曾在其堡垒前折戟沉沙,爱因斯坦、薛定谔、玻尔、海森堡、费曼、图灵等等科学巨人面对量子力学都曾各执己见。这主要是因为粒子在微观尺度下各种反常识的现象是自古以来的任何宏观物理定律都无法解释的。

同一个粒子可以同时出现在多个地方,这绝对是反常识的,因为你从没见过女朋友同时出现在左手边和右手边,除非她就是你的左右手。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单一粒子可以同时出现在多个位置,就像水波无处不在的浸满了房间,水波在不同位置的强弱决定了粒子最终会出现位置的概率,这个概率可以通过薛定谔方程计算出来。粒子从无处不在的波变成确切位置的粒子只需要一个开关,那就是观测,一旦粒子被观测那么粒子的位置就确定了,水波越强的地方越有可能出现那个粒子。

啊,只要不观测,女朋友就像一道波同时飘荡在上海和温哥华,一旦被观测她的位置就确定了。如果你不是时间管理大师,那么你一定认为这是个荒谬的理论,可这确实是通过严密的实验得出来的结论。

读到这里你也许对量子力学感到一点困惑,但别急,相同的困惑物理大佬们也都曾经历过。

爱因斯坦就说过:「月亮只是因为老鼠盯着它看才存在吗?」

薛定谔也做过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薛定谔的猫:只要不打开盖子观测,那么盒子里面的猫就是一个既死又活的叠加状态。

但也正是由于科学至今无法解释量子力学的神奇,激烈的争讨才会持续一个世纪至今。而在这思想碰撞过程中物理学家不断的迸发智慧,通过一个个精妙绝伦的物理实验揭开了宇宙万物在微观尺度下的运作规律。我们蜷缩于原子内核之中,惊叹于电子优雅的华尔兹。可以说近一个世纪的物理学给予我们另一双眼睛,让我们把光年之外的神秘与周遭的美丽都看的更加清晰了。

关于量子力学的不同解读可谓是莫衷一是,最为主流的解释是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诠释,后文会于必要的地方稍作解读。本文重点在于讨论平行宇宙,于是下文主要解读内容是美国量子物理学家休·艾弗雷特三世剑走偏锋的提出了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诠释。 

量子物理学家休·艾弗雷特三世

我要和父亲在另外一个平时宇宙中相会了--休·艾佛雷特女儿的遗书

美国量子物理学家休·艾弗雷特是量子力学多世界诠释的提出者,年少的艾弗雷特曾带着多世界理论的博士论文拜访量子力学大佬玻尔,但却遭碰壁,玻尔认为量子力学的平行宇宙理论是乡村野夫的旁门左道,他无法相信这个世界只因为你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就分裂成两个。尽管受挫之后的艾佛雷特大幅的删改了论文中对哥本哈根诠释的不同见解,但是也没能改变社会舆论给予他精神分裂人群的待遇,以至于酒精和尼古丁陪伴了他潦倒颓废的后半生,最终于 1982 年去世享年 51 岁。

「我要和父亲在另外一个平时宇宙中相会了」 这是艾佛雷特的女儿的遗书,她是一名真正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父亲的潦倒人生带给了这个家庭不幸,她目睹过父亲曾孤独的沉浸于自己的平行宇宙,但遗憾的是她并不了解量子物理,根据艾佛雷特的理论,死亡并不会让他们相会。而仅有欣慰的是,根据艾佛雷特的多世界理论,一定还存在一个平行宇宙中的艾佛雷特事业一往无前,家庭和睦美满。

近些年,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艾佛雷特的多世界诠释逐渐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或许是得益于互联网的力量,也或许是人民日益增涨的物质文化需求已不甘于只有一个世界的现状,总之这个理论被越来越多的讨论和完善。 

溯流时间,回到中学物理课堂

关于量子力学的一切都可以从这个简单的双缝干涉实验的中获得启发--理查德·费曼

为了能够从科学的视角去理解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诠释,我们必须先溯流时间,回到中学物理课堂,和我一起回顾一个物理实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对于要了解量子力学的同学们,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是极其重要且不可思议的实验。量子力学最伟大的实践者之一的费曼就曾说过:「关于量子力学的一切都可以从这个简单的双缝干涉实验的中获得启发」。

实验需要几样实验器材:

电子枪(可以发射电子的枪)

有两条缝的钢板

屏障

准备好了器材之后实验就开始了,我们用电子枪对着钢板连续发射电子,一段时间后记录观察钢板后方屏障上电子落点位置。 

观测屏障我们发现,电子在屏障上形成了明暗相间的条纹,明条纹代表电子落上的数量多,暗条纹代表电子落上的数量少。

到目前为止,中学顺利毕业的你也许可以解释这个现象,这是因为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一连串的电子射向钢板时展现了粒子的波动性形成了一道道波,两个粒子表现出的波特性分别通过钢板上的双缝时衍射出来了两道波,这两道衍射波相遇便发生了波的干涉,最后在屏障上形成了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如果你能读懂以上结论,那么我允许你保留三秒钟的骄傲。因为实验接下来将发生的一切,或许将改变你对这个世界的原有认知。 

更改实验,电子连发变单发

现在我们将实验稍作修改,将之前用电子枪连续发射电子,改成电子枪间隔发射单个电子,其它不变,也就是单粒子的双缝干涉实验。

思考一下,如果电子枪间隔发射单个电子,一段时间后电子的落点会在屏障上会体现怎样的图案呢?

现在直接看答案,如下图:

没错,电子的落点基本没有变化。电子枪不连续的间隔发射单个电子,在一定时间之后所有电子的落点依旧在屏障上形成了明暗相见的条纹。

在我们的原有思维中,连续发射的电子之所以可以通过双缝形成干涉条纹,是因为大量电子同时展现了粒子的波动性,两个电子分别通过双缝时衍射出来的波互相干涉,最终在屏障上形成了干涉条纹。

那么现在,一个全新的实验现象告诉我们,一个完全独立的电子经过双缝后,电子的行动依旧遵循双缝干涉的路径,一定时间后还是会在屏障上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

接下来,我将不开玩笑的告诉你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把钢板上的双缝分别命名为 A 缝、B 缝,电子枪发射电子后,这一个电子同时出现在了 A 缝和 B 缝两个位置,并同时衍射出了两道波,这两道波相遇后发生干涉,最终单个电子依旧按照两道波干涉的路径落在屏障。

也就是说一个电子好像出现了分身,自己和自己发生了干涉。并且最终按照双缝干涉波的路径行进。

不要怀疑实验过程,这个神奇的现象被世界各地大量物理实验重现,确定了一个粒子确实同时出现在多个位置。 

更改实验,增加电子探测装置

为了进一步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再次更改实验,我们要知道一个粒子是如何同时经过 A 缝和 B 缝的。增加电子探测装置,来观测电子下究竟如何分身。

随着电子枪单发射击,探测器开始监测电子的动向,屏障上也开始出现了电子落点所形成的亮斑。

我们期待着探测器同时捕获电子和他的分身,可最终的结果再次让人大跌眼镜。 

探测器监测到的电子并没有同时出现在 A 缝和 B 缝,而是要么在 A 缝要么在 B 缝,并且屏障上的干涉条纹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与 AB 两缝分别对应着的两道亮斑带,这分明是电子的粒子性直接通过两条缝形成的落点。这说明,这一次粒子并没有表现出波的特性,也不存在分身了,当然也就无法自己与自己发生干涉。

这又是为什么,两次实验唯一的不同在于本次实验多了电子探测器。一定是电子探测器的作用导致了电子的分身能力丧失了。去掉电子探测器干涉条纹就会出现,加上探测器干涉条纹就消失。

后来,物理学家对电子探测方式进行了多次升级,但是无论怎么做,只要实验可以获得电子的轨迹,那么干涉条纹就会消失。

这个小小电子似乎有一股神奇的魔力,只要发现人类在观测它,它就是一颗老实巴交的粒子,否则它就是弥漫在空间之中无处不在的波。

认识量子力学多世界诠释

通过前文一系列的双缝干涉实验实验,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微观世界的玄妙,关于单一粒子从同时存在多个位置到变成一个确切位置的过程究竟发生了什么,目前也没有一个最终答案,而这个过程发生的一切便是量子物理学家们的主要纷争点,其中哥本哈根诠释和而多世界诠释便是对于这个过程不同解读。

想要进一步了解哥本哈根诠释和而多世界诠释就不得不说下薛定谔方程。

量子物理学家告诉我们,电子枪发射出来的电子在被观测之前确实以波的形式存在于空间之中的任何位置,比如同时出现在 A 缝和 B 缝,这道波体现了粒子在空间里一种「存在感」的强弱,「存在感」越强的地方最终出现粒子的概率就越大,反之亦然。如果我们想要知道微观粒子状态与时间的关系,牛顿运动定律则完全不再适用,而这时候就要用到薛定谔方程来描述粒子的波函数与时间的关系了。简单理解:

牛顿定律描述的是宏观物体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薛定谔方程描述的是波函数与时间的关系

哥本哈根诠释表示,当粒子被观测之后,薛定谔方程所描述的波函数就坍缩了,原先波函数描述的粒子在空间中的不同的概率将立刻马上的瞬间改变,其中某一个波峰点的概率将变为 100%,而其它位置点的概率全部变成 0,所以粒子会出现在一个确切的位置。

波函数因为物体被看了一眼就坍缩而不再适用,这样的结论是否合理或武断或不清晰可以留给大家思考。因为本文的重点在于科学的解读平行宇宙,哥本哈根诠释的介绍我们浅尝辄止。下面我们来理解下艾佛雷特对于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诠释。

埃弗雷特认为,波函数没有坍缩,在被观测的那一刻薛定谔方程依然适用,只是波函数的概率波峰所对应的现实世界分别独立演化了,形成了平行世界。

举个例子,我们假定掷硬币是一个量子随机事件 (严格来说,投掷硬币并非量子随机事件,硬币在被投出的那一刻,落地时的正反面就已经决定了,真正的量子随机事件一般采用原子衰变) 且出现正面 / 反面朝上的概率都为 50%。如果正面朝上,你将决定晚饭吃完垃圾食品之后组队打游戏;反面朝上,你将决定晚饭吃完水果餐之后做运动;如此一来,当掷硬币这个量子随机事件发生之后,世界就分裂了,硬币正面朝上的信息通过你的视网膜传达到大脑皮层,而后你决定晚餐吃垃圾食品并打游戏,这样一系列事件将串联成一个世界;同样的,硬币反面朝向的信息通过网膜传达到大脑皮层,而后你决定水果餐并运动的一系列事件串联成另一个世界;而这两个世界相互平行各自演化。

你存在的世界才是对你有意义的世界

量子随机的平行世界时时刻刻都在产生,那么如此之多的平行世界于我们的意义是什么呢?

关于意义的问题往往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根据人择原理,你存在的世界才是对你有意义的世界。

还记得电影《国产凌凌漆》里,周星驰的古灵精怪枪么,这把枪很神奇,每次开枪,先向后射再向前射,一后一前一后……现在,我们给这把古灵精怪枪做一次量子改装,每次开枪向前、向后开火的概率各占 50%。

假如你用这把改装过的古灵精怪枪对着自己脑袋开枪自杀,会发生什么?

根据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诠释,任何可能的量子事件都将必然发生,无论它的概率多么多么的小。你会发现有一个平行世界中的你永远也不能自杀成功,无论怎么自杀,这把枪总是射向相反的方向,总之自己就是死不了。如果自杀 100 次,100 个平行世界中你已经变成了一具尸体,但是总有那么一个平行世界中的你最终是活着的。

对于多世界的意义而言,无论这个世界发生过多少低概率事件,只要你还存在,这个世界就是对于你有意义的。

连续 100 次自杀之后仍然存活的概率就是 0.5^100, 这虽然是个极小的数字,但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的生存概率。

你现在之所以可以读到这篇文章,那一定是你祖辈向前溯源 100 代都有儿子出生,你爷爷、太爷爷、太太爷爷 ... 都有一个儿子,如此而已。

宇宙中诞生生命的概率就好像把一只无比精密手表的所有细碎零件扔到泳池中,冲入排水管之后竟奇迹般的变回了一只精密手表。即使这概率微乎其微,但当我们开始思考这个这个问题时,我们一定已经奇迹般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了。

也就是说,这个奇迹般的让你有能力思考平行世界意义的平行世界就是对于你有意义的那个世界。

以上便是关于量子力学多世界诠释的介绍与思考,它保全了薛定谔方程,但却以世界分裂作为代价。因此也有物理学家说,多世界的假设很廉价,但宇宙付出的代价却太昂贵。

但既然这是个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且可以自圆其说的理论,那么它就应该享有物理科学的包容,因为包容性是物理学发展的必要条件。

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一个封闭系统如若任其自由发展,整个系统必定趋向熵增而无序的混乱。所以,接受并包容新的理论,便是从系统外获得做功,整个系统的发展才会趋向熵减而有序。如此,物理学便能如日方升,欣欣向荣。 

1963年,剑桥大学的新年派对上一名叫简·怀尔德的女孩风姿卓越时尚优雅。当时还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攻读理论物理的霍金对简一见钟情,便主动搭话。简认为对面这个男孩谈吐风趣气质独特,便问他的信仰是什么。微醺的霍金放下酒杯,看着简温柔地说:「找到解释宇宙万物的方程」。后来两人迅速坠入爱河。之后的霍金患上了渐冻症,简一直陪伴在霍金身边照顾了他 20 年。

近一个世纪,广义相对论在宏观领域崭露锋芒,量子力学能解释微观世界的奇妙,但其二者却是始终无法和谐统一。

在广义相对论里空间和时间形成一个光滑弯曲的几何结构,而在量子力学中万物不断经历着量子涨落。这就好像一面光滑的镜子,在被放大一定倍数之后就会看到坑洼不平的表面。

那么找到解释宇宙万物的方程,优雅的统一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是很多物理学家的信仰。

而超弦理论便是将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优雅的统一起来,用来回答有关自然最基本的物质构成和力的原初问题。

超弦理论认为组成世间万物的基本单元是一根根一维的细丝,这些细丝并不是由原子或者分子构成,这细丝便是万物最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就好像琴弦,转轴拨弦是音符,细丝的不同共振模式便是不同粒子……也就是说,所有的物质的基本单元都是相同的,都是一根弦。所有的弦都是完全一样的,而区别在于每根弦所经历不同的共振模式。同样的弦,有的振动模式表现为电子、有的表现为引力子等等……。

如果一个物理学理论被认为是正确的,那么它必然对大自然的演化做出了正确解释和预测。正如黑洞的发现强有力的的证明了广义相对论是正确的,同样的,如果超弦理论正确,那么我们的时空必将存在 11 个维度,其中 10 个空间维度和 1 个时间维度。只有这样,超弦理论方程中关于量子概率的解读才不会出现负数。

如何理解维度

我们的感知,点是零维,线是一维,面是二维,而我们处在四维时空,其中三维空间与一维时间,因此我们可以移动的方向是前后、左右、上下。而超弦理论却告诉我们,宇宙存在 11 维时空。如若存在更高的维度,我们应该有所感知,比如可以向前后、左右、上下之外的方向移动,但是现实告诉我们这并不可行。

超弦理论的解释是,空间中只有三个维度是展开的,而其它的 7 个维度蜷缩了到了普朗克尺度(1/10^33),以至于现在的科技无法对如此小的尺度进行感知。

这就好像我们在遥远的外太空看地球上的长城,即使视力再好,我们看到的也是一条绵延长曲线了,好像一根面条。也就是说,如果距离足够远,我们就只能看到长城的长度这个维度,而高度和宽度两个维度由于太远而无法观测,我们便可以说另外两个维度蜷缩了。同样的,由于超弦理论预测的其它 7 个维度蜷缩到了我们无法观测的尺度,因此我们无法感知。

我们可以在三维空间中观察一张二维的薄膜,只要膜足够薄那么三维空间中便可以存在无数张这样的二维膜。同样的,我们的三维宇宙于更高纬度的四维空间来说,便是一张三维的膜,这样的膜存在无数张,每一张三维膜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平行宇宙,这便是超弦理论下的膜宇宙。

穿越膜宇宙

既然膜宇宙存在,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在不同的膜宇宙中穿越呢?

根据超弦理论,我们不可以穿越膜宇宙但是可以与另外的膜宇宙勾通。

原因在于,组成人类的弦是开弦,开弦的一端被束缚在膜上,因此开弦不能离开膜。而闭弦不同,闭弦可以跨越维度传递。

典型的闭弦是自旋为开弦两倍的引力子,也就是在超弦理论中可以传递引力或者说重力的粒子,超弦理论中关于引力的解释不同于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的解读是质量导致时空弯曲从而产生重力。而超弦理论的解释是,引力子的传递产生重力。

为了说明引力具有穿越维度的能力,我们回顾来一部电影《星际穿越》。 

《星际穿越》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最后男主角库珀为了拿到奇点的量子数据不得不进入未知的黑洞,因为自然界中只有黑洞结合了相对论所解释的质量无限大以及量子力学所解释的体积无限小。

进入黑洞的库珀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五维时空,于是他逆着时间行走,回到了过去。通过重力波(引力子)将信息传递到了女儿的房间,引导过去的自己抵达 NASA 的秘密基地,并把奇点的量子数据通过重力波传递给了四维时空的女儿。

《星际穿越》的科学顾问是诺贝尔奖得主基普·索恩,这是一部科学硬核、想象力开阔、故事温暖的电影。直到进入黑洞之前,所有情节都有严谨的科学依据,而进入黑洞之后的世界便是剧组的想象。

安妮·海瑟薇主演的布兰德博士说:「爱是唯一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的事物」 而超弦理论告诉我们:「引力子是唯一可以穿越维度的事物」

如何证明膜宇宙的存在

世界上存在四种基本左右力, 强力、电磁力、弱力、引力。如果强力的值为 1,那么电磁力就是 1/60~1/20、弱力是 1/10^13、而引力是 1/10^39。

引力太小了,与其他三种力相差了几十个数量级。这似乎不太正常,大自然为何如何偏心让引力如此的弱呢。引力一定有一些特殊的能力,这正是超弦理论所预测的,引力是可以穿越维度的,而我们感受到的引力是引力在三维空间中的一个分量,而引力在所有维度的合力是巨大的。

因此证明膜宇宙存在的一个思路便是在极其小的尺度上证明引力其实存在其它分量。有种方法是利用大型粒子对撞机把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再对撞,如果超弦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当粒子对撞能量足够大时,将有可能产生小型黑洞。当然,这需要极其巨大的能量,目前即使是欧洲核子研究组织 CREN 也无足够的资源来实施这样级别实验。而且实验具有很强的未知性,一旦在地球上产生了黑洞,那么人类的遭遇将难以想象,有些物理学的实验就如同潘多拉的墨盒。

证明膜宇宙的存在,除了在极小尺度上对引力进行测量,还可以通过发现一些超弦理论所预测的粒子来证明超弦理论的正确,从而证明膜宇宙的存在。这些都需要粒子探测技术能更加精深,尺度接近普朗克长度,正所谓: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目前,超弦理论还没有强有力的证据支持,所以被很多学术大佬忽视。但是回望物理学的历史,伟大理论被学术界忽视的原因,往往正是因为其超越了所在的时代。若干年后,如果最终统一了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是超弦理论的「音符」,那这必将成为最精彩绝伦的物理史话。 

近一个世纪物理学已然蓬勃发展,美国科学家彭齐亚斯和 R.W. 威尔逊探测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让我们看到了宇宙婴儿时期的照片,证明了宇宙的大爆炸理论;黑洞的发现印证了广义相对论的预言,时空可以弯曲、时间也可以变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已然研制出了 76 光子的九章量子计算机而获得了量子霸权;而现在,大部分人物理知识依然停留在牛顿的经典力学时代,相对论、量子力学、超弦理论于我们是陌生的。我们的生活日复一日,脚下奔波于 996 制的工作,指尖滑动着资本大数据支撑的个性化信息,却已然忘记了头顶之上的那片美丽星空。

在你阅读文章的这短暂时间里,可以把疲惫的生活、繁琐的工作、无趣的信息丢到一旁。思索一刻这包罗万象的宇宙,那些平行宇宙中的「自己」正做着同样的事呢。光的速度亘古不变,宇宙庄严的拨动琴弦,粒子的思绪在空间弥漫,这一刻,那些我所存在的平行宇宙里,也许多了一个读者对物理学增添了一点兴趣,这蝴蝶效应将更改的宇宙粒子排布,便是这篇文章的一点点意义吧。 



【086、三裂星云区域天体碰撞演绎“暴力美学”】


2011年07月20日科学时报赵路

[导读]通过安装在智利的天文望远镜,天文学家测量了三裂星云(三叶星云)的多普勒频移以及气体移动的速度,表明两个气体团很可能于100万年前在红色区域发生了碰撞,经过压缩的气体坍缩成了新的恒星。

三裂星云

在地球上,碰撞很少能够带来美感。然而在宇宙中,却有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日本天文学家指出,一个最著名的星云——位于人马座的三裂星云,应该把它的光辉归功于两个气体与尘埃云所产生的碰撞。

距离地球约7000光年的三裂星云包含有一个红色的区域,在这里,3条黝黑的尘埃带看起来就像是一个V字形的和平标志;而另一个相邻的区域则是蓝色的。通过安装在智利的天文望远镜,天文学家测量了三裂星云的多普勒频移以及气体移动的速度。

正如研究人员在新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所报告的那样,两个气体团很可能于100万年前在三裂星云的红色区域发生了碰撞,经过压缩的气体很可能通过塌缩从而形成新的恒星。一颗名为HD 164492的新诞生的恒星是如此炙热,以至于其所发出的辐射将电子从质子上撕裂开来。当这两者再度融合时,电子便释放出了现在所见的红光。由于恒星有朝一日将爆发为一颗超新星,因此一场烟火即将来临。



【087、谁在操控着整个宇宙的命运?】


2017-11-17 由 宇宙的秘密 發表于科学

宇宙学上最、最难解的谜题之一便是:

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宇宙正在加速膨胀?

还是某种型式的爱因斯坦著名的宇宙常数?

还是有其他科学家戏称的宇宙「第五元素」所造成的奇怪排斥力?

直到1998年,天文学家才发现,原来我们一直忽略了占整个宇宙将近3/4的成份,也就是暗能量。为何花了这么久的时间呢?这是一种未知的能量型态,环绕在周遭环境里,一直轻轻地拉扯着我们,并且掌握了宇宙的命运,但我们却浑然不觉它的存在。虽然,有些研究者早就预期到这种能量的存在了,但就算是他们也会告诉你,侦测到暗能量可以算是20世纪宇宙学最具革命性的发现之一。如果暗能量不仅是宇宙的主要成份,在时间的淬炼下还能历久不衰,那么我们恐怕必须发展出新的物理理论,才能够解释它的存在。

要了解暗能量的本质与其意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科学家才刚启程;不过有件事我们已经知道了:虽说暗能量的发现,是因为其对宇宙整体所造成的效应,但它很可能也形塑了恒星、星系与星系团等宇宙居民的演化样貌,也就是说,天文学家数十年来可能一直注视著它的杰作,却丝毫未曾察觉到它。

讽刺的是,暗能量如此难以发现的原因,正是它无所不在。暗能量与物质不同,它不会在空间中某处群聚成团,而是依据其特有的性质,均匀的四处散布。在任何地方,不论是你家的厨房里,或者星系际空间,它都具有相同的密度,约每立方公尺10-26公斤,相当於一把氢原子的质量。太阳系内所有的暗能量加总起来,质量约等於一颗小型的小行星,所以在行星的运行中,它根本是个微不足道的角色。只有当我们把眼光放远到广阔的时空尺度上,暗能量的效应才会凸显出来。

从美国天文学家哈伯(Edwin Hubble)那个时代开始,观测者就已知道,除了少数最靠近我们的星系外,大多数星系都以很高的速率在远离我们,这个速率与距离成正比:离我们越远的星系,就後退得越快速。这样的模式表示,星系的移动并非如我们平日在空间中移动物体那样直观,还要考虑空间本身结构正在扩展而产生的影响。数十年来,天文学家殚精竭虑地想解答下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这膨胀速率会随著时间如何改变呢?他们认为星系间彼此向内拉的万有引力可以克服向外膨胀的效应,宇宙的膨胀速率应该会逐渐慢下来。

关于膨胀速率的变化,第一个明确的观测证据来自遥远的超新星,就像盯著浮木可让我们测量河水的流速一样,这种大型恒星的剧烈爆发,可以用来做为观察宇宙膨胀的标示。观测结果清楚显示,现在的膨胀速率比以前快,所以宇宙正在加速膨胀;更确切的说,宇宙的膨胀确实曾经一度变慢,但在某个时刻经历一段过渡期后,便开始加速了。这个引人注目的结果,也已经与其他关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个别研究交叉检验过了,其中有些研究资料来自威金森微波异向性探测器(WMAP)。

有个可能的推论是,在星系以上的大小尺度与较小的尺度上,重力定律并不相同,所以实际上星系的重力并无法抵抗膨胀。但更广为学者接受的说法是,重力定律仍普遍适用,不过有某种科学界前所未知的能量型态,足以反抗并压制星系间的相互吸引力,促使它们更快速地分离,虽说在我们星系里的暗能量无足轻重(更别提在你家厨房里的了),但在宇宙中加总起来,却是最强大的力量。

宇宙的雕塑家

当天文学家探索这个新现象时,他们发现暗能量除了决定宇宙整体的膨胀速率之外,在较小的尺度上也具有长期的效应。当你把对宇宙的观测范围缩小时,第一个会注意到的现象是,在宇宙尺度下,物质的分布就像张蜘蛛网一样——由数千万光年长的细丝编织而成的网状结构,中间穿插著一些大小相仿的网洞。电脑数值模拟显示,要能解释这样的图形,必须同时具备物质与暗能量。

这可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发现。这些细丝与网洞并不是行星那种有着紧密结构的物体,它们尚未从宇宙整体的膨胀中分离出来,其内部也还没达到力的平衡,因此,它们的样貌取决於宇宙膨胀(以及一切会影响膨胀的现象)和其本身重力的竞争。在宇宙中没有任何一方能够完全主宰这场拔河比赛:如果暗能量稍强一些,膨胀将会获得胜利,使得物质扩张而无法凝聚成细丝状结构;假如暗能量稍弱一点,物质将会比现在更加凝聚在一起。

当你继续把范围缩小到星系团与星系的尺度时,情况会变得更复杂。包括我们银河系在内的所有星系,并不会随着时间而膨胀,它们的大小取决于恒星、气体和其他组成物质的角动量与重力间的平衡;只有从星系际空间吸积新物质,或与其他星系合并时才会成长。宇宙膨胀对於星系成长的影响微乎其微,因此,暗能量对于星系的形成,效应并不是那么明确。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星系团,星系团是数千个星系的集合,因重力而束缚在一起,藏身于庞大的热气体云内,是宇宙里最大的聚合体。就在不久之前,许多有关星系与星系团形成的观点还看似和暗能量毫不相干;但现在看来,暗能量可能是连结这些不同观点的关键。因为这些系统的形成与演化,有部分是源自星系间的交互作用与合并,而这很可能正是由暗能量所主导。

要了解暗能量如何影响星系的形成,得先知道天文学家认为星系是如何形成的。目前的理论所根据的观念是物质有两种基本型态:第一种是普通物质,这种物质的粒子可以轻易的互相作用,假如带电的话,还会与电磁辐射作用,由于它们主要是由质子与中子这样的重子所组成,天文学家便称它们为「重子物质」;第二种是暗物质(与暗能量截然不同),占了所有物质总量的85%,特色是其组成粒子不会与辐射作用;但就重力的观点而言,暗物质与普通物质的特性完全相同。

依据理论模型,暗物质在宇宙大爆炸后就立即开始聚集,形成天文学家称为「晕」的球状团块。相反地,重子则因为粒子间以及辐射的作用,起初并不会聚集成团,仍保持在高热的气体状态,随著宇宙膨胀,气体温度下降,才能够聚集。第一代恒星与星系就是在大爆炸数亿年後,由这样的冷却气体聚集而形成,它们的形成位置并不是随意散布在空间里,而是集中在早已成形的暗物质晕的中心区域。

自1980年代起,有些理论学家便以详细的电脑模拟来探究这个过程,包括德国甲庆的马克士普朗克天文物理研究所Simon D. M. White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和英国德罕大学Carlos S. Frenk的团队,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最初的结构大多数是些质量较低的小型暗物质晕。因为早期宇宙的物质密度颇高,这些低质量暗晕(以及它们所包含的星系)会彼此合并而形成质量较大的构造,依照这个方式,星系的建构可说是一个由下而上的过程,就像利用一堆乐高积木建造出一栋玩具房屋般。(相反的方式则是由上而下的程序,像是将玩具房屋给击碎,拆成一块块的积木。)科学家开始借由观察遥远的星系以及它们如何在宇宙中合并,来检验这些模型。

为何星系渐渐不再形成?

详细的研究指出,星系在与其他星系合并时会发生形状扭曲的现象。我们所能看到最早的星系,大约在宇宙年龄10亿岁时就已存在,其中有许多星系的确正在合并;但是,随著时间的演进,大型星系合并的事件就不再盛行了。在大爆炸后20~60亿年间(也就是宇宙历史的前半段),大型星系的合并率从50骤降到接近零,从那时起,星系外形的分布比例就固定下来了,可见星系的互撞与合并已经相当罕见。

事实上,今日宇宙中98%的大型星系,不是椭圆形就是螺旋形,它们的外形在发生合并的时候会崩解变化。这些星系很稳定,大多由年老的恒星组成,这告诉我们,它们必定很早就已形成,而且保持规则的形状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有少数星系至今仍在合并中,但通常是质量较小的星系。

宇宙在现在年龄的一半时便开始显露疲态,合并现象的中断并不是唯一的迹象:恒星形成率也同样衰退了下来。在1990年代有许多研究团队率先证实:今天仍存在的恒星,大多诞生于宇宙历史的前半段。这些团队的领导人包括了当时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黎利(Simon J. Lilly)、美国航太总署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的马道(Piero Madau)与加州理工学院的史泰德尔(Charles C. Steidel)。最近,研究人员已经明白这种趋势是如何发生的。原来,大型星系内的恒星形成活动很早就停止了,当宇宙年龄是现在的一半时,只有质量较小的系统仍以显著的效率持续生成恒星,恒星形成区的此种迁移现象称为「星系小型化」。这似乎有点矛盾:星系形成的理论预言小型星系会先成形,当它们相互合并之后,才会出现大型星系;但是恒星形成的历史看来却顺序相反:恒星诞生的主要地点一开始是大型星系,然後才轮到小型星系。

另一件怪事是,常见于星系中央的超大质量黑洞,其成长似乎已大幅减缓。这样的黑洞是类星体和活跃星系的能量来源,在现代宇宙里的数量非常少;我们星系和其他星系里的黑洞则是不活跃的。这种种关于星系的演化趋势是否相关?暗能量是否真是这一切现象的根源?

站上主宰的位子

有些天文学家认为星系内部的某些过程,例如黑洞及超新星的释放能量,是星系与恒星停止形成的原因,但现在暗能量浮上了台面,它似乎是连结这所有事情的更基本原因,主要的证据是当大部份星系与星系团停止形成的时间点,约略与暗能量开始主宰宇宙的时期相符,两者都发生在宇宙大概是现在年龄的一半之时。

概念是这样的:在宇宙历史上的那个时期,物质的密度很高,因此星系间的重力作用足以超越暗能量造成的效应;星系比肩接踵,相互作用而且经常合并。当星系内的气体云互相碰撞时,新恒星便诞生了;若气体被卷入这些系统中央,黑洞就会成长。随著时间的演进,空间膨胀,物质逐渐稀薄,重力因而减弱,但暗能量的强度却维持不变(或几乎不变),两者间难以维持稳定的平衡状态,最终造成膨胀从减速转为加速,于是,星系所在的结构被扯开,导致星系的合并比率逐渐降低,星系际气体也变得较难坠入星系中。丧失了粮食,黑洞当然变得平静许多。

这一连串的事件,或许可用来解释星系族群的瘦身现象。质量最大的暗物质晕与置身其中的星系,往往也是最能聚集成群的;它们与其他的大型暗晕相距甚近,因此比质量较小的系统更容易撞进邻居家里,撞进去的时候,恒星形成率开始暴增。新形成的恒星先是发出光亮,然後爆炸殒命,加热其周遭气体,使气体无法收缩形成新恒星,这样一来,恒星的形成本身反而是扼杀恒星形成的凶手:恒星加热了它们赖以生成的气体,进而阻止其他新恒星的诞生。这类星系中心的黑洞,则扮演了另一个抑制恒星形成的角色;星系合并时会把气体喂入黑洞,使黑洞发射喷流,加热系统中的气体,阻碍其冷却,也因此无法生成新的恒星。

显然地,大型星系里的恒星形成活动一旦停止,就无法重新开始,这很可能是因为这些系统中的气体已经消耗殆尽,或变得太热而无法快速冷却下来。这些大型星系仍可与其他星系合并,但由於缺乏低温气体,以致於不易形成新恒星。虽然大型星系失去了活力,但较小的星系却持续合并,并制造新恒星,结果就像观测到的现象一样,大星系比小星系早定型。暗能量或许是经由衡量星系群聚的程度与合并比率,来调控这个过程。

暗能量也能解释星系团的演化。在宇宙还只有不到现有年龄一半以前,当时就已存在的古老星系团,总质量与今日的星系团相当,也就是说,在过去的 60~80亿年间,星系团的质量实际上并未增加,这个停滞的现象暗示了宇宙在现有年龄的一半时,星系便不再凝聚成团了,这是暗能量在大尺度上影响星系交互作用的直接证据。天文学家早在1990年代中叶就已经知道,在过去80亿年里星系团成长不多,他们将这些现象归咎於宇宙的物质密度比理论估计的低许多,而暗能量解决了观测和理论间的矛盾。

有个例子可以说明暗能量如何改变星系团的历史,那就是位在我们附近被称做本星系群(Local Group)里星系的命运。就在几年前,天文学家还认为银河系和最靠近它的邻居仙女座大星系,以及伴随著它们的卫星星系,会坠入邻近的室女座星系团(Virgo cluster),但现在看来,我们应能逃脱这样的命运,而且永远不会成为大型星系团的一部分,暗能量会导致我们与室女座星系团间的距离膨胀,速度快到本星系群无法赶上。

藉由扼杀星系团的发展,暗能量也控制著星系团内星系的构造。星系团的环境有利於各种星系的形成,制造出称为透镜星系、巨椭圆星系与矮椭圆星系等形状各异的星系。透过调节星系聚集形成星系团的能力,暗能量支配了这些星系类型的相对数量。

这故事挺动听的,但真实性如何呢?星系的合并、黑洞的活动与恒星的形成都随著时间而衰退,它们极有可能是以某种方式相互关联著,但是天文学家尚未能完全连结这一整个系列的事件,目前我们正利用哈伯太空望远镜、钱卓X射线太空望远镜和高灵敏度的地面摄影与光谱仪,进行巡天观测,将在未来几年内仔细检视这些事件之间的关联;有个方法是先普查遥远活跃星系的数量,然後估计它们上次发生合并的时间,此项分析工作将需要发展新的理论工具,这也是接下来数年内我们的短期目标。

牵一发而动全身

由暗能量主导宇宙的加速,是个合理的解答,它可以解释星系族群里产生的所有已观测到的变化,也就是星系合并的中断和伴随而来的必然後果,例如丧失形成恒星的活力,并终结星系型态的变换。假如没有暗能量,星系合并的活动可能会持续得更久些,那么今天的宇宙里将存在著更多由古老恒星所组成的大型星系。同样地,宇宙中低质量系统的数目会更少,而像银河系这样的螺旋星系数量将会稀少许多(假设螺旋星系无法在合并过程中保存下来)。星系的大尺度结构可能会束缚得更紧密,而且会发生更多次的结构合并与吸积。

相反地,如果暗能量的强度比现在更大,宇宙中的星系合并事件会减少,使大型星系与星系团的数量更少。由於在时间的长河里,星系间较少发生合并,星系团的质量将不会那麼高,甚至不会有星系团存在,因此螺旋星系与低质量的不规则状矮星系会变得更普遍。同时,恒星的形成数量可能比较少,使得宇宙里处於气体状态的重子质量比例较高。

虽然这些过程似乎离我们相当遥远,但星系的形成方式其实也影响我们的存在。只有恒星才能制造出比锂重的元素,而那些重元素则是建构类地行星与生命的必需材料。假如恒星形成率太低,就无法制造出够丰富的这类元素,那么宇宙将不会有这么多行星,可能也就不会演化出生命。因此,暗能量可能对宇宙里许多不同且看似毫不相干的事物,有著深远的效应,甚至影响了地球的历史细节。

暗能量当然尚未完成它的工作。它看来似乎对生命有益:宇宙加速将可避免天文学家不久之前还在担忧的事情宇宙最终会崩塌。但暗能量也带来其他的风险,至少,它驱赶遥远的星系,使它们後后退得太快而永远消逝在我们的眼前,我们的星系和邻居的周遭逐渐净空,把我们遗留在日益孤寂的岛上;星系团、星系甚至漂浮於星系际空间的恒星,终将遭禁锢於极有限的球状区域,其重力可及的范围将不超过它们本身的大小。

更糟的是,暗能量可能还在演化。有些模型预测,如果暗能量随着时间而成为永远宰制一切的力量,它将会撕裂像星系团和星系这样的重力束缚系统,最后,地球也会被扯离太阳,地球上的万事万物都将一起被撕成碎片,甚至连原子也难逃毒手。

暗能量的本质决定了宇宙的命运,如果宇宙的加速膨胀真的是由这种真空能所引起的,那么宇宙或许将永远都会持续这种不断的加速膨胀的形式。曾一度躲在物质背後的暗能量,终将执行其最后的复仇。

而暗能量研究的黄金时代终究要到来,希望在全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终可以解开宇宙中暗能量的神秘面纱。

BY : Scientific American



【088、神秘的宇宙之谜】


2017-10-26 深蓝海浪 發表于科学

21世纪早已来临了,世纪更替。当人类第一次仰望苍穹的时候,看到的是广阔无垠的点点星空,情不自禁会联想到这一切是如何产生的。各个民族、 各个时代都有种种关于宇宙形成的传说。不过都是建立在想象和幻想的基础上的优美的神话故事。 在今天,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使人类有了强大的认识自然工具,但关于宇宙的成因却还没有定论,还是在假说阶段。人们总结了下,大致有以下几种假说。

宇宙永恒论

第一种假说是,‘宇宙永恒论’。这种假说认为,宇宙并不是动荡不定的,宇宙中的星体、星体的数目和分布以及它们的空间运动从开天辟地时开始,就一直处于一种稳定状态转移是永恒。持这种假说的天文学家者把宇宙中的物质分门别类,分成恒星、小行星、陨石、宇宙尘埃、星云、射电源、脉冲星、类星体、星际介质等几大,认为在大尺度范围内,这些物质处于一种力和物质的平衡状态。也就是说这些星体在某处湮灭了,另外一些新星体一定会在另一处产生。宇宙在整体范围内是稳定的,即时发生了变化,也是局部的变化。

宇宙分层论

第二种假说是,宇宙分层论这个观点认为宇宙的结构是分层次的,恒星是一个层次,恒星集合组成星系是一个层次,若干个星系结合在一起组成的星系团是一个层次,一些星系团在组成超星系,成为一个更高的层次。

宇宙大爆炸

第三种假说就是到目前为止许多科学家都比较赞同的‘宇宙大爆炸’理论。这个观点是由美国著名的天体物理家加莫夫和弗里德曼提出的。他们认为,大约在200亿年以前 ,我们今天的看到的天体物质都是集中在在一起,形成一个密度极大、温度达到100亿度的火球。这个时期的天空中,到处充满了辐射,恒星和星系并不存在。后来因为某种未知的原因,这个原始火球发生了大爆炸,组成了火球的物质被喷射到四面八方,并逐渐冷却下来,密度也开始降低。爆炸发生秒之后,质子和中子在100度的高温下产生了,谁后的11分钟之内,自由中子衰变,进行形成了重元素的原子核。大约1万年以后,氢原子和氦原子产生。在这1万年时间里,散落在空间的物质开始局部联合,这些物质凝聚成星云,星系的恒星。大部分气体在星云的发展中成了星体,因受星体的引力的作用,其中部分物质变成了星际介质。

哈勃望远镜

以后科学家建造了太空望远镜,并以“哈勃"命名,希望能够借它来确定哈勃常数。哈勃常数是以“哈勃”命名的宇宙澎湃率,多年以来成为宇宙中最为重要的数字。哈勃常数的物理意义就是星体相互抛离的速度和距离之比。常数数值越大,表示宇宙扩张到今天的大小所需的时间就越短,宇宙就越年轻。它与宇宙的年龄有关,不但涉及宇宙的过去,还决定宇宙的未来。宇宙有一个开始,是否一定会有一个结束?宇宙生产于“无”,是否最后归宿也是“无”呢?



【089、生活在银河系中的最佳时间和地点找到了…】


2021-03-12 煎蛋网

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持续似乎越来越是纯粹运气的结果。根据对银河系历史的一项新分析,生命出现的最佳时间和地点不是在这里或现在,而是60多亿年前在银河系的郊区。

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那个特定位置将为一个可居住的世界提供最好的保护,防止伽马射线爆发和超新星以致命的辐射摧毁太空。

大约40亿年前,银河系的中心区域(包括太阳系)变得比外围区域更安全——即使不如外围区域安全,也足以让生命出现。

“我们的工作表明,直到60亿年前,除了银河系行星较少的外围地区,由于银河系有高的恒星形成率和低的金属丰度,许多行星都曾被周围的爆炸所波及到,并引发了大规模的灭绝。” Insubria大学和意大利国家天体物理研究所(INAF)的天文学家Riccardo Spinelli解释说。

宇宙爆炸可不是闹着玩的。伽马射线爆发和超新星等难以置信的高能事件,使宇宙辐射飞过太空。如此强烈的输出,足以致命。

地球对此也没有免疫力。纵观我们的历史,大规模灭绝少不了与超新星有关。包括260万年前的上新世末期灭绝和3.59亿年前的晚泥盆世灭绝。伽马射线爆发远比超新星更罕见,威力更大且同样具有毁灭性。

为了找出生命最安全的地方,研究小组仔细模拟了银河系的进化史,关注最有可能隐藏超新星或伽马射线爆发活动的区域的出现。

他们的模型预测银河系的内部区域会比外围区域形成得更快;因此,内部的银河系在恒星形成和宇宙爆炸中会更加活跃。随着时间的流逝,内部区域的恒星形成速度变慢,但在银河系外部的恒星形成速度却增加。

当宇宙年轻的时候,它主要充满了氢和氦——第一批恒星是由这些气体组成的。较重的元素是由原子核的恒星融合而成的,此外还有超新星爆炸留下的更重的元素。随着恒星的生存和死亡,银河系的中心区域变得更富含更重的元素和金属。反过来,这将降低伽马射线爆发的频率,使距离银河系中心约6500至26000光年的中心区域比以前更安全。

斯皮内利说:“除了离银河系中心不到6500光年的非常中心的区域,那里超新星爆发更频繁,我们的研究表明,每个时代的进化压力主要由伽玛射线爆发决定。虽然它们比超新星罕见得多,但伽玛射线的爆发能够在更远的距离引起大规模灭绝。它们是最具能量的事件,是射程最长的火箭筒。”

尽管银河系的郊区曾经比现在的中部地区更安全,但不管怎样,对我们来说,情况确实变得更好了。根据该小组的分析,在过去的5亿年里,银河系的外围可能已经被两到五次长时间的伽马射线爆发所消毒。另一方面,我们太阳系的位置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安全。

但是,即使是相对危险和反复暴露于宇宙爆炸中,对我们来说也可能是偶然的。研究人员在论文中写道:“当今地球上生命的真实存在表明,物种大灭绝并不一定排除了复杂的生命发展的可能性。相反,以正确的速度发生的物种大灭绝可能在我们星球上复杂的生命形式的演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也许所谓“安全”也只能半信半疑。

该研究已发表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上。



【090、实验揭示宇宙大爆炸发生的可能机制】


2019-11-06 科技日报

现有理论认为,宇宙始于一场大爆炸。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日前报道,迄今为止,这场大爆炸是如何发生的——所谓的超新星爆炸的点火方式一直是个未解之谜。在近日发表于《科学》杂志的一篇论文中,美国研究人员详细介绍了可能引起宇宙大爆炸的机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宇宙起源模型。

最新论文合著者、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UCF)机械和航空航天工程系助理教授卡里姆·艾哈迈德说:“我们定义了关键标准,在此标准下,我们能驱动火焰自行产生湍流,自发加速并转变为爆炸。”

艾哈迈德进一步解释道:“我们利用湍流增强这些反应,使其转变成剧烈的反应,导致类似超新星爆发那样的爆炸,我们正在努力使火焰以5倍于声速的速度发生反应。”

研究人员在探索高超音速喷气推进方法时,发现了这个产生宇宙大爆炸型爆炸的标准。艾哈迈德说:“我们探索了这些用于推进的超音速反应,结果无意中发现了这种看起来非常有趣的机制。更深入地研究后,我们意识到这与宇宙起源几乎一样。”

研究人员称,整个过程的关键是施加适量的湍流,并将其与无限量的火焰相混合直到它能够持续反应,这时火焰开始燃烧吸收的能量,导致5马赫高超声速超新星式爆炸。

这项研究在UCF的推进与能源研究实验室进行,其拥有美国唯一的用于测试高超音速反应的湍流冲击管,该冲击管允许在封闭环境中创建和分析爆炸。研究人员使用超高速激光器和照相机对爆炸进行测量,并指出需要哪些因素才能使火焰发生高超声速且剧烈的反应。

研究人员指出,最新研究有望提升航空航天飞行的效率以及发电的效率(包括零排放等)。



【091、世界上有另一个你?平行宇宙不否认这种可能】


科技日报 2021年01月29日

真的存在平行宇宙吗?在其他的宇宙中,你也许正在睡觉,也许正感到快乐或悲伤,你可能是个富翁也可能是个穷鬼,甚至可能已经死掉了。

答案是“有这种可能。”平行宇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说法,但是在过去几十年里,它收获了越来越多的追随者。

对量子叠加态的一种解释

平行世界起源于微观尺度下的物理学。二十世纪初,物理学家创造并发展了量子力学来理解微观尺度下的世界。这个理论认为,微观世界的现实很模糊。微观粒子,如电子,不需要拥有特定的位置,它可以同时处于不同的位置。它们还可以同时拥有其他我们原本认为并不相容的性质。当粒子拥有这样的性质时,物理学家就说它们处于不同状态的叠加态。

实验已经证明叠加态是真实存在的。即使是像足球烯(含有60个原子)一样大的分子也可以同时处于不同的位置。

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粒子只会处于特定的位置上?既然我们都是由粒子组成的,为什么我们只能处于特定的位置上?

量子力学自身并没有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种可能是,量子力学并不是描述这个世界完善的理论。也许自然界遵循另一种运行机制,这种机制我们暂时还不理解。在微观世界中,现实也许是模糊不清的,但是一旦涉及到宏观物体,例如观测者或者测量仪器,微观物体就不再处于叠加态了。

另一个可能是,也许所有可能的测量结果都是真实存在的——例如测量一个粒子的位置时,世界分裂成不同的分支。在每一个分支里都有一个你,这个分支里的你测量到一个粒子处于某个位置。

1957年,物理学家休·埃弗雷特首次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关于多世界的想法。“数学告诉我们的是,当一个粒子处于A状态和B状态的叠加态,观察者的测量让自己进入观察到粒子处于‘A状态’和观察到‘B状态’的叠加态中。”牛津大学物理哲学家大卫·华莱士解释道。所以微观的叠加变成了宏观的叠加。

虽然数学不能决定测到A还是B,但它也没有将两者混合起来。描述体系所处状态的数学表达式可以分为两部分,每个部分描述的是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实验者正好看到了两种可能性中的一种。

很多过程会导致世界分裂

物理学家的测量是唯一会引起世界分裂的手段吗?当然不是。测量本质上是测量仪器与叠加态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其他的物理过程同样可以和叠加态发生相互作用。例如,宇宙射线可以处于向各个方向传播的叠加态上。如果沿着其中一个方向传播的射线射向地球上的一块晶体,那么射线的照射会在晶体上留下轨迹。晶体能有效地测量光线的位置。因为光线处于射向晶体和不射向晶体的叠加态上,晶体进入了留有痕迹和没有痕迹的叠加态。

当没有观测者时,你可以认为世界从一开始就在进行分裂。“根据多世界理论的说法,这从宇宙大爆炸时就已经开始了。”剑桥大学的量子物理学家阿德里安·肯特说,“宇宙可能始于一个单一的量子态,但它很快就变成了对宇宙的许多不同描述的叠加。在这些分支中,地球会形成。而在其中一些分支中,地球不会形成。在地球形成的一些分支中,我们会进化,而在其他一些分支中,我们不会进化。”

哪一个我才是真实的

但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发现另外一个自己?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看到像冰箱或人这样的宏观物体同时出现在多个地方?

埃弗雷特最初的设想并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原则上,现实可能以我们未知的方式分裂,这样观测者就会看到一个电子并不处于特定的位置上。但埃弗雷特没有考虑到外界的影响。当电子与外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例如高速运动的光子或宇宙射线,“电子处于位置A”和“电子处于位置B”两个状态之间的干涉几乎全部转移到外部环境中并耗散掉。两种状态之间的干涉也变得无法察觉——观测者在观察电子时只能看到一个确定的结果。这个过程叫做退相干,它发生的速度非常快。

由于人和冰箱一直与无数的粒子发生相互作用,退相干效应会将它们限制在某一个单一的轨迹上面:它们不会在某一时刻处于不同的位置上。

如果你研究的是微观物体,比如电子,那么你就可以很好地将它与外界隔离开,从而观察到叠加现象。“系统越大,就越难将其与外部环境隔离开。因此,越大的物体越难处于叠加态中。”华莱士解释道。

“在埃弗雷特看来,‘所有不同的分支’都是真实的。”肯特说,“这些分支里有很多个‘你’,要问哪一个是真实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些拷贝都是真实的。直到世界发生分裂之前,所有的拷贝都拥有相同的记忆。在很短一段时间后,拷贝之间会产生微小的差别,随着时间的流逝,差别会越来越大。”

多世界的观点可能不符合常识,它依赖于现有的量子力学的数学。大家不相信多世界理论的原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有些人,包括肯特,不太相信退相干足以解释世界被分为多个支,在每个分支里,世界就是他们看到的那样。他们担心,要让退相干理论有效地描述现实需要引入额外的假设。

另一个问题是,数学为世界的不同分支引入了看起来像概率的东西。但是,如果所有的分支都是同样真实的,那么说一个分支比另一个分支更具可能性是什么意思呢?(来源:微信公众号“中科院物理所”)

《NASA声称发现平行宇宙,还拿出了“证据”,平行世界真的存在?》(2020-11-13 大宋女子)报道:

在许多的科幻电影中,我们能看到主角穿越到平行世界的桥段,在我们看来平行世界是存在于影视作品中的,不会在现实中真实上演。前段时间美国的NASA科学家团队却做出了这样的报告,他们声称,发现了平行世界的秘密,在这份报告中还罗列出了平行世界的证据。

这份报告一出,可谓是引起了轩然大波,虽然他们没列出一系列证据,但是仍有网友认为,这些证据不足以说明平行世界存在。虽然我们从上个世纪开始就已经探索宇宙,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仍然是表面层次,科学家在上个世纪中期曾经首次提出了平行宇宙的观念,而量子理论的出现也为平行世界提供了依据。

其实早在之前,美国的NASA团队就曾经做过一项实验,他们把试验地选在了南极,科学家准备了一个热气球,这个热气球是可以上升到高空的,目的就是为了探测宇宙中的粒子辐射,没想到这项实验竟然给科学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原来他们发现在宇宙中的辐射粒子中,竟然出现了一种来自宇宙的T中微子。当他们对粒子进行研究后,才发现这些T中微子是从地球发往宇宙的,这个现象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

热气球所能探测到的粒子中,基本上都是从宇宙传来的,而来自地球的粒子却传送到了宇宙中,这实在让人解释不通,难道在宇宙里真的存在平行世界吗?科学家认为,这些来自宇宙的高能粒子,既然是来源于地球的,那就意味着这些粒子在平行世界曾经出现过,当它们穿回地球的时候又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因此NASA的科学家才认为这就是平行世界存在的直接证据。

虽然科学家对这个结论进行了推理因素也比较有说服力,但是仍然不能作为直接证据。这么多年来,世界上也流传着平行世界的种种传说,有人认为在平行世界中存在着一模一样的自己,他们正在进行与现实中的我们完全不同的行为,当然这些理论也充满着许多漏洞,有人认为在宇宙大爆炸的时候,平行世界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我们还没有发现。

如今的我们都已经相信宇宙是多维化的,在不同的维度空间所看到的世界也是不同的。随着科学事业的发展,我们对宇宙的认知也更加明显,到时候宇宙在人类眼中已经变了另一番模样。



【092、适宜居住的行星】


《宜居行星》报道:

宜居行星(habitable planet、life-bearing planet),天文学专有词语,是指适宜人类生存的行星。科学家一直在试图找到这样的行星。如果未来地球枯竭后可依靠此时的科技在这些星球上居住。

分析

又见“地球2.0”,“宜居”到底是什么?2020-12-07 16:08

最近,科学家们从退役的开普勒探测器留下的数据里捞出了一颗曾被算法误判的系外行星Kepler-1649c,大小是地球的1.06倍,环绕一颗距离地球300光年的M型恒星(红矮星)Kepler-1649,公转周期19.5个地球日。

NASA

不是我们根本找不到宜居行星和外星人,而是地球与人类在宇宙中出生的时间太早太早。

对正在不断演化的宇宙而言,地球早早来到了这个派对。根据一项新的理论研究,在46亿年前太阳系诞生时,宇宙中只有8%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产生。即使再过60亿年太阳寿命终结,这个诞生宜居行星的派对仍不会结束,还有92%的宜居行星目前仍未“出生”。

这一结论是基于哈勃太空望远镜与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长期观测,后者专注于搜寻太阳系外的行星。这项研究的作者,来自美国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STScI的彼得·博尔兹(Peter Behroozi)介绍说:“我们主要动机是了解地球在宇宙未来的处境。与所有在宇宙中形成的行星相比,地球其实属于早期形成的行星。”

在观测距今非常遥远的星系后,哈勃望远镜为天文学家提供了一个随星系成长,宇宙中恒星形成过程的“家庭相册”。数据表明,宇宙产生恒星的速度在100亿年前非常快,但是参与该过程的氢和氦占气体总量的比例仍然很低。今天,恒星诞生的速度比早期要慢得多,但是依然有足够的剩余气体可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不断会有恒星与行星产生。

STScI的莫莉·皮尔(Molly Peeples)说:“在大爆炸结束后,银河系内外仍有足够多的物质,未来将继续‘生产’非常多的行星。”

开普勒望远镜对系外行星的搜寻结果表明:位于恒星宜居带内,表面能够存在液态水且大小和地球相仿的行星,在银河系是普遍存在的。根据这一调查,科学家们预测目前银河系内应该存在约10亿颗地球大小的行星,并且其中很多都是像地球这样由岩石组成的类地行星。而在目前我们可观测宇宙的范围内,还有一千亿个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这样估算下来得到的数字是非常惊人的。

这也给未来在恒星宜居带产生众多地球大小的行星提供了充足的机会,而未来100万亿年宇宙中仍将拥有恒星,这样充足的时间行星表面出现什么都有可能。

研究人员称,未来像地球这样的宜居行星更可能出现在巨型星系团或矮星系里,因为它们还有足够的气体等物质形成恒星和行星系统。相比之下,我们的银河系已经用了比较多的物质来形成恒星。

对地球文明而言,在宇宙中早出生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利用像哈勃望远镜这样强大的设备观测从大爆炸以来宇宙的演化史。而大爆炸与宇宙演化历史的观测证据,如光和其他电磁辐射,将在1万亿年后因为宇宙膨胀失控而被完全抹去。

这项研究被发表在10月20日的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 

必要条件

1.该行星所围绕的恒星不能太大(需考虑紫外线辐射,过大的恒星会放出大量的辐射);

2.该行星所围绕的恒星不能太小(行星需要靠得非常近才能足够温暖,导致潮汐锁定,一面永远对着太阳一面永远黑暗);

3.该行星所围绕的恒星必须非常稳定;

4.该行星必须在宜居带内;

5.该行星所围绕的恒星必须是单星,或者至少离其他伴星要非常远(不然行星轨道会被扰动,一会贴到太阳上,一会跑到天边);

6.最好外层轨道上有几个大行星充当保镖(比如太阳系里的木星土星,强大的引力使小行星或者彗星撞向自己,让近日行星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

7.行星必须是类地岩石行星;

8.行星表面重力必须和地球差不多;

9.大气层气压必须和地球差不多;

10.大气层成分不能太离谱;

11.地壳活动不能太剧烈;

12.有强力的保护伞(必须有磁场保护)

天文探索

恒星系统宜居带

2011年2月2日。美国航天局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项目首席科学家威廉·博鲁茨基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经过一年多探寻,发现1200多颗太阳系外潜在行星,其中54颗可能适宜生命生存。按博鲁茨基的说法,这些天体中,54颗处于“宜居区段”,可能适宜生命生存。根据美国航天局定义,处于“宜居区段”意味着一颗行星与母星保持适当距离,进而为它表面存在液态水提供条件。另外,“宜居区段”行星的表面温度大约介于零下17摄氏度至93摄氏度之间。

2012年12月可居住系外行星目录列出了太阳系外7颗最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虽然并非所有的行星都被确凿的证实宜居,关于它们的环境仍然有很多需要研究之处。但该目录的确给予天体生物学家一个起始点研究地球以外的可居住行星。根据阿雷西博波多黎哥大学的研究,以下是我们已知最可能存在生命的7大行星。

Gliese 832 c

研究人员表示,这可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距离我们最近的系外行星,而且也许它拥有与我们地球上一样的温度,只是季节变化比我们更大。一个国际天文学小组称,这颗系外行星位于恒星Gliese 832的“可居带”里,即距离主星不远也不近,因此这颗行星表面可以存在液态水。Gliese 832c每36天围绕主星运行一周。然而它的主星是一颗比我们的太阳更昏暗、温度更低的红矮星,因此,尽管Gliese 832c的运行轨道距离主星更近,但是它接收到的恒星能量,大约与我们的地球一样多。

美国阿雷卡纳特波多黎哥大学行星适居性实验室负责人阿贝尔-门德兹-托雷斯说:“这些因素促使Gliese 832成为3颗最像地球的行星之一,并是最靠近地球的3颗行星之一,成为接下来要进行观测的一个主要目标。假设这颗行星具有类似的地球大气,也许它会拥有像地球一样的温度,只是季节变化更大。”然而,这颗行星的主要成分和大气等其他未知因素,将会导致这颗行星与地球存在很大不同,甚至是不可居。该科研组写道:“迄今为止Gliese 832的两颗行星就是我们的太阳系按照比例缩小的版本,它拥有一颗位于内侧的潜在的类地行星和一颗位于外侧的类似木星的巨型行星。这颗巨型行星在Gliese 832系里可能也起着类似于木星在我们的太阳系里所起的动力作用。”

格利泽581g

这颗行星的发现非常具有争议性。它首次发现于2010年,但证实它身份的过程却非常曲折。波多黎哥大学却坚称它是最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行星候选者。这颗多岩石行星距离地球20光年,质量大约是地球的2至3倍。它环绕着自己的母星位于天秤座的格利泽581以30天的周期公转。这张艺术家印象图显示了格利泽581g系统内的四颗行星以及它的宿主恒星。前景图里的行星是格利泽581g,它位于恒星可居住区,然而有的科学家却对格利泽581g是否真的存在表示质疑。

格利泽667Cc

另一颗超级地球格利泽667Cc距离地球也非常近:它位于距离地球22光年的天蝎座。该行星大小至少是地球的4.5倍,环绕自身恒星的公转周期为28天。该行星的母星GJ 667C其实是一个三星系统的一部分。该恒星是一颗M级的矮恒星,质量大约为太阳的1/3。离地球大约6.97秒差距(22.7光年)。除了三个相互有引力约束的恒星系统外,它还包括第四个光学密近成员(视星等为12),这个第四成员与上述三恒星系统没有引力约束,但用裸眼看来这四颗星就仿佛是一颗暗星,视星等为5.89。该系统有着相对较高的运行速度,每年超过1角秒。

开普勒-22b

2011年12月5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该局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项目证实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它也是迄今发现的最小且表面最可能存在液态水的行星。虽然开普勒-22b体积比地球大,但它环绕的恒星在大小和温度方面都与太阳相当。开普勒-22b体积是地球的2.4倍,假设它产生的温室气体效应与地球上的相似,那么它的地表温度大约为72华氏度(22摄氏度)。它的恒星系统距离太阳600光年,位于天鹅座。

HD40307g

超级地球“HD40307g”位于恒星可居住区内。它位于画架座,距离地球42光年。由于它距离地球非常近,因此未来望远镜或可能观测到它星球表面。它距离恒星5600万英里(9000万公里),大约是地球太阳距离(9300万英里,也即1.5亿千米)的一半。它和宿主恒星以及两个其它行星组成一个六星系统。

HD 85512b

2011年利用位于智利的高精度径向速度行星搜索器仪(HARPS)发现了50颗行星宝藏,其中之一便是HD85512b。是绕行位于船帆座的K型主序星HD 85512(又称为格利泽370)轨道上的行星,距离地球约36光年,又称为格利泽370b(Gliese 370b)。因为HD 85512b的质量至少是地球质量的3.6倍,所以HD 85512b被认为是一颗超级地球,也是科学家直到目前为止所发现最小的行星之一,正好位于适居带的边缘。2011年8月17日发现的HD 85512b与格利泽581d被认为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候选行星,研究人员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查明该行星表面是否存在水。

格利泽163c

这颗行星质量大约是地球的7倍,母恒星是红矮星格利泽163。母恒星与地球的距离大约是49光年或15秒差距,位于剑鱼座。格利泽163c是行星系统三颗行星的其中一颗,质量至少是地球的6.9倍,因此被分类为超级地球(2.5到10倍地球质量类地行星)它很可能是一颗非常大的多岩石恒星或者矮气体巨星。格利泽163c以26天的周期环绕自身黯淡的恒星公转。该行星或可能支持微生物存在,是颗可能适合居住的太阳系外行星。

格利泽581d

绕行位于天秤座的红矮星格利泽581,距离地球约20.5光年。它的质量为地球质量的8倍,被认为是一颗超级地球。于2007年发现格利泽581d的科学家小组在2009年4月下旬借由新的观测结果判断该行星位于适居带当中,意味着它可能有液态水或生物存在。至少一项研究支持格利泽581d或可能存在厚厚的二氧化碳大气层。该行星环绕一颗红矮星运行,同时它还是另外一颗潜在可居住行星格利泽581g的姐妹行星。 

太阳系外迄今“最像地球”的行星

2013年4月19日美国航天局等研究机构18日宣布,开普勒天文望远镜已观测到太阳系外迄今“最像地球”的行星,这一发现使“人类向找到一个类似家园的地方又走近了一点”。

研究人员当天在《科学》杂志上报告说,有两颗行星位于一个名为开普勒-62的行星系统的“宜居带”中,这里温度条件适宜,理论上其表面可保有液态水,甚至可能有少许大气。这也就意味着,那里可能有生命存在。

Kepler-62行星系统

开普勒-62行星系统距地球约1200光年,位于天琴座。在该系统中,5颗行星围绕一颗恒星运行,开普勒-62e和开普勒-62f是其最外围的两颗,它们的体积分别只有地球的1.6倍和1.4倍,受到的热量辐射也只是地球的1.2倍和0.4倍,公转周期分别为122天和267天。

尽管研究人员猜测这两颗行星主要是由岩石或冰构成的固态行星,但他们也表示如今还无法断言它们是否“宜居”。只有在获得它们的相关大气频谱特性后,研究人员才能清楚它们是真的“宜居”。

参与研究的美国圣母大学天体物理学家贾丝廷·克雷普斯说:“从其半径和公转周期看,这两颗行星是迄今我们发现的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美国航天局科学任务委员会副主任约翰·格伦斯菲尔德则指出,这一发现使“人类向找到一个类似家园的地方又走近了一点”。

此外,另一个研究小组的天文学家还利用开普勒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发现,位于天鹅座的行星系统开普勒-69也拥有宜居带行星开普勒-69C。

开普勒-69位于天鹅座,其恒星尺寸为太阳的93%、亮度为太阳的80%,距地球约2700光年,而开普勒-69C尺寸为地球的1.7倍,公转周期为242天。天文学家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报告了这一成果,并称这是迄今发现最接近太阳系的行星系统。

“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特定距离范围,在这一范围内水可以以液态形式存在。类地行星一直是太空研究的热点之一,美国开普勒天文望远镜对超过15万颗恒星附近位于“宜居带”的类地行星进行了观测,迄今已发现100多颗类地行星。 

行星宜居性

2012年3月30日,根据英国媒体报道,在一项调查研究中,科学家探索了红矮星周围的常见类型的行星,而红矮星被认为是宇宙中大多数恒星的真实面目。根据统计,大约有40%的红矮星周围存在位于可居住带上的行星,这意味着那儿有合适的温度,使得水呈现液态。但是,截止到2012年还没有办法了解到这些潜在的水世界中有多少是岩质行星,如果是气态行星就另当别论了,而岩质行星可谓是真正适合居住的世界。

存在价值

银河系内有一亿多个地方或可以支持复杂生命的存在。科学家们调查了1000多颗行星并使用了考虑行星密度、温度、基质(液体、固体或者气体)、化学过程、与恒星的距离以及年龄的公式。利用这些信息,他们计算并提出了生物复杂性指数(Biological Complexity Index,简称BCI)。

BCI计算表明1%-2%的行星的BCI等级高于木星的卫星木卫二,后者据称存在一个地下全球性海洋,或可能支持生命形式的存在。考虑到银河系内大约有100亿颗恒星,BCI的结果暗示了1亿颗可能的宜居行星。

尽管或可能支持复杂生命存在的行星数量非常多,银河系是如此广袤以至于具有较高BCI值的行星相距都非常遥远,科学家们这样表示。最临近也最有潜力的系外行星系统是格利泽581,它拥有两颗明显可能支持复杂生物圈的行星。地球距离格利泽581大约20光年。

“看来我们独立存在的可能性非常低,”研究人员说道。“然而那些复杂程度与我们相当的生命形式可能距离我们非常遥远,在可预见的未来与这些外星生命见面是不太可能的。” 

开普勒发现

美国每日科学网站在1月16日报道称,美国航天局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颗恒星以及围绕其旋转的三颗比地球稍大的行星。其中最外围的一颗行星的环绕轨道正处于“宜居”带上,其表面温度可能适宜液态水产生,甚至还可能拥有生命体。

这颗恒星离我们是如此之近,足以令天文学家仔细研究其行星的大气环境,以确定是否适宜生命繁衍。

由亚利桑那大学科学家伊恩·克罗斯菲尔德牵头的多国、多机构研究小组发现了这颗由三颗行星环绕的恒星。虽然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失去了至关重要的掌控方向的轮子后变得“一瘸一拐”,但它仍然拍下了这颗有三颗行星环绕的恒星。

这颗名叫EPIC 201367065的恒星是一颗温度较低的红色M型矮星。质量和大小约为太阳的一半。该恒星距地球约150光年,是离我们最近的10颗拥有凌日行星的恒星之一。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生埃里克·佩蒂古拉说,这三颗行星的体积分别是地球的2.1倍、1.7倍和1.5倍。其中最小的,也是最外侧的行星与主恒星的距离适宜,这使得它所接收的来自主恒星的光线与地球从太阳处接收的光线相似。这三颗行星从主恒星处接收的光强度分别是地球接收太阳光强度的10.5倍、3.2倍和1.4倍。

“截至目前,我们所发现的大多数行星温度都很高。这个恒星系统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拥有温和凌日行星的恒星,”佩蒂古拉说,“最外侧的行星很可能拥有类地球的多岩石地貌,而这就意味着这颗行星很可能拥有合适的温度以产生液态海洋。” 

2016年5月10日,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官方宣布,开普勒项目最新确认了1284颗系外行星的存在,这也是有史以来发现系外行星规模最大的一次 ,其中有9颗是适合居住的。 

最新发现

据美国太空新闻网站报道,近期,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类地行星存在于最邻近地球的恒星系统的宜居地带,这颗恒星是比邻星,他们认为这颗宜居行星潜在着生命形式。但它并非唯一邻近地球的宜居行星,迄今为止,现已探测到5颗潜在生命的邻近类地行星。

然而对于最新发现的比邻星b仍需进行了大量的勘测分析,目前天文学家现已探测到这颗行星的部分特征:这颗类地岩石宜居行星距离地球4.2光年;它的最低质量是地球的1.3倍;它每隔11.2天环绕一周比邻星。

同时,天文学家还指出,比邻星b位于比邻星宜居地带,这意味着该行星在一个安全距离环绕恒星运行,这颗行星表面不太热,也不太冷。基于这样情况,天文学家表 示,比邻星b表面可能具有适宜温度,允许液态水的存在,意味着系外行星支持着某些生命形式。以下是天文学家探测到邻近地球的5颗宜居行星:

沃尔夫1061c

这颗系外行星距离地球13.8光年,位于蛇夫星座,可能是仅次于比邻星b的第二颗最邻近地球的宜居行星。沃尔夫1061c位于红矮星沃尔夫1061的宜居地 带,它完整环绕主恒星一周大约17.9天,其质量大约是地球的4.3倍。沃尔夫1061c被认为是一颗岩石行星,意味着它可能支持生命存在。

葛利斯 832c

这颗行星距离地球略远一些,但是它具备许多地球的特性,暗示着它可能支持生命存活。葛利斯 832c距离地球仅16光年,位于红矮星葛利斯 832的宜居地带,它环绕主恒星一周仅需36天。天文学家将这颗行星称为“超级地球”,因为它的质量至少是地球的5倍,实际上,它是葛利斯 832恒星周围发现的第二颗行星,另一颗行星叫做葛利斯 832b,是一颗气态巨行星,很可能无法孕育生命。

葛利斯 667Cc

这颗系外行星也被称为“超级地球”,因为它的质量至少是地球的3.9倍,它环绕红矮星葛利斯 667C运行,是距离地球22光年的三星系统的一部分,位于天蝎星座。葛利斯 667Cc位于主恒星的宜居地带,环绕恒星运行一周需要大约28天时间。

特拉比斯特-1d

这颗系外行星环绕超级冰冷的矮星特拉比斯特-1运行,距离地球大约40光年,位于宝瓶星座,同时,特拉比斯特-1d位于恒星宜居地带之中。2016年5月2日,天文学家宣称发现特拉比斯特-1系统,该行星系统中存在3颗类地行星环绕这颗矮星。

葛利斯 163c

这颗系外行星潜在宜居生命,距离地球49光年,位于剑鱼星座,葛利斯 163c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7倍,因此被称为“超级地球”。它位于葛利斯 163恒星的宜居地带,环绕恒星运行一周需要26天,它是环绕该恒星运行的两颗行星之一。



【093、首次观测到神秘宇宙网】


重大天文发现:科学家首次观测到神秘宇宙网!证实宇宙存在星系间气体细丝网络,星系在其中形成并演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师琰 伦敦报道2019-10-04 

天体物理学家们首次直接观测到并绘制了宇宙网。他们的观测发现,距离地球约120亿光年远的星系之间是由发光的气体细丝连接的,对“宇宙网”存在的确认也使此前有关星系起源的“大爆炸”理论变得更加可信。

天体物理学家们使用欧洲南方天文台的超大型望远镜,首次直接观测到并绘制了宇宙网。他们的观测发现,距离地球约120亿光年远的星系之间是由发光的气体细丝连接的,这些连接遥远星系的巨大神秘结构被称作“宇宙网”。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惊人研究结果发表在10月4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对“宇宙网”存在的确认也使此前有关星系起源的“大爆炸”理论变得更加可信。宇宙大爆炸是目前解释宇宙形成过程的最主流理论之一,根据该理论,大约137亿年前,整个宇宙是由一个奇点在一次大爆炸后膨胀演化形成的。

过去这种假设只能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支持,但这次观测到的沿着宇宙网形成新星系的发现提供了更直接的证据。

科学家们通过密集观察遥远的银河团SSA22内的星系辐射的氢所发出的光,收集这些光线微弱的细丝并绘制其结构,探测到一个新形成的星团中横跨年轻星系的星系间气体细丝网络。

在此之前,科学家只发现了偶尔从星系向外延伸的气体云。

对宇宙网的观测结果支持星系形成暗物质理论。这表明在大爆炸中产生的氢气首先坍塌成薄片,然后塌陷成横跨空间的巨大细丝。在细丝交叉或聚集在一起的地方,形成了星系,并且通过向这些星系供给稳定的气体流来为其生长提供动力。

最新的观测结果表明,这些巨大的细丝之间的交点处是活跃的银河中心,其中包含超大质量黑洞和活跃的恒星形成的“星爆”星系。(编辑:张涵)



【094、首颗系外行星的发现故事:“飞马座 51”摆动立大功】


2016/11/2 新浪科技彬彬

据国外媒体报道,1995年10月,两位瑞士天文学家宣称发现了首颗系外行星“飞马座51b”。这一发现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该发现证明了太阳系并不孤单,激起了人类对系外生命的思考以及对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有了重新认识。20多年来,天文学家们发现了数千个系外世界,让人们看到了发现系外生命的希望。

首颗系外行星的发现故事:“飞马座51”摆动立大功

1995年1月一个寒冷的夜晚,法国上普罗旺斯天文台所在地区下起了大雨。一位名叫迪迪埃-奎洛兹的天文学研究生本打算进行天文观测。但是,由于天气不够配合,奎洛兹不得不呆在实验室中利用计算机分析数据。数据显示,一颗名为“飞马座51”的明亮恒星正在进行轻微的摆动,而这种摆动正是奎洛兹一直希望看到的现象,因为这意味着该恒星周围可能存在一颗行星。在太阳之外的其它恒星周围发现一颗行星可能算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事件之一。

奎洛兹的发现被证明是正确的。随着越来越多数据和证据的出现,他最终意识到这种摆动确实是由环绕恒星运行的行星引力所引起的。奎洛兹表示,“当时,我是世界唯一知道我找到了一颗行星。”美国加州大学天文学家史蒂夫-沃格特表示,“这一发现创造了历史,也惊动整个天文学领域。”

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帮助下,天文学家们发现了数千颗行星。据估计,我们的银河中充满了类地行星,可能有上千亿颗与地球大小相当、存在液态水的行星,这些世界可能有生命的存在。2016年8月,天文学家报告称,在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比邻星周围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在20多年前,当奎洛兹和他的导师、瑞士科学家米歇尔-梅杰宣称发现首颗系外行星“飞马座51b”时,没人会想到20多年后的今天天文学会取得如此大的发展。在当时,奎洛兹和梅杰面对的并不是掌声,而是质疑。

其实,奎洛兹和梅杰并不算是真正最早发现系外行星的人。早在1992年,美国天文学家亚历克斯-沃尔兹森和戴尔-弗雷曾经发现过两颗行星。不过,这两颗行星并不是环绕像太阳这样的恒星运行,而是在环绕一颗死亡的恒星运行,这样的恒星也被称为脉冲星,即快速旋转同时又向宇宙中散发强大辐射的恒星尸体。如此怪异的行星系统并不适宜生命的存在。沃格特介绍说,“感觉它们根本不像行星,因为那里的环境有如地狱一般。”天文学家也将这些环绕脉冲星运行的行星看作是宇宙异类,有意义但并不具开创性。

在类似太阳的正常恒星周围寻找行星似乎很困难。但是,自1986年起,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天文学家保罗-巴特勒和杰夫-马西就已经开始搜索系外行星。他们也确实发现了奎洛兹所发现的恒星摆动现象。比如,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木星会导致太阳以大约每小时35公里的速度位移。巴特勒介绍说,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所有人测量的速度都没有低于每小时1000公里。为了探测这种恒星摆动,天文学家们必须要测量恒星的光谱,以及星光是如何散射成组成波长。当恒星靠近或远离我们时,其光线的波长会相应地变短或变长。这种细微的变化被称为“多普勒频移”。为了能够找到行星,巴特勒等人对所有不确定性进行了估测。“我们的目标就是发现行星。”

突破出现于1980年代初。两位加拿大天文学家布鲁斯-坎贝尔和戈登-沃克尔采用一种最先进的技术,测量到恒星摆动的速度低达每小时54公里。这种灵敏度本可以帮助他们远早于奎洛兹之前发现首颗系外行星。但是,布鲁斯-坎贝尔和戈登-沃克尔不够幸运。为了达到一定的精度和灵敏度,布鲁斯-坎贝尔和戈登-沃克尔在望远镜中放了一个盛满氟化氢气体的容器。这种气体可以吸收特定波长的星光,从而形成新的光谱。但是,任何温度的波动或其它失误都有可能影响气体及恒星的光谱。如果天文学家发现恒星光谱中的频移,那么他们可能得出这是多普勒频移。但是,有一个问题是,氟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巴特勒介绍说,“如果皮肤上沾上氟化氢,它可能会烧坏你的神经细胞而且让你没有疼痛感,它甚至会腐蚀进你的骨头里。如果你不幸吸入氟化氢蒸汽,你可能当天就会死去。”巴特勒的解决方案是用碘气来替代。到1995年5月,他们所测得的速度已达到一个新记录,即每小时10公里。

然而,五个月后他们听到了来自欧洲的最新进展,有其他人发现了“飞马座51b”。梅杰用了数月时间才确信“飞马座51b”的存在。梅杰要求奎洛兹做更多的分析。如今在剑桥大学工作的奎洛兹表示,“当时我还是个学生。”他的论文设计的内容就是研究如何制造后来探测到“飞马座51b”的工具。保罗-巴特勒和杰夫-马西等人是利用现有仪器,而奎洛兹的设备则可以尽可能地隔离星光。奎洛兹和梅杰利用光纤来保证光线的纯度和稳定性,将天文望远镜中无法预测的环境中的星光引导进入一个温控设备测量其光谱。如今,这样的技术仍然是通过探测恒星摆动来搜寻行星的重要手段。

奎洛兹和梅杰在对观测数据进行反复分析同时,他们的保密工作也做得非常好。直到1995年10月6日,他们才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次天文学会议上充满自信地宣布自己的发现。巴特勒表示,“这样的发现让我们震惊。”当时,大多数天文学家均持怀疑态度。此前,有许多人都声称发现了系外行星,但最终都被证明是错误的。

此外,“飞马座51b”本身也有问题。这颗行星像木星一样,是一个大气球。怪异的是,它的轨道周期只有四天时间。而且,它与主恒星的距离仅为水星与太阳距离的六分之一。这样的距离太过接近,导致其表面温度高达1000摄氏度。如此高的气温让其大气层膨胀到比木星还要大50%,虽然它的质量仅为木星的47%。因此,它也被称为“热木星”。“飞马座51b”的各种特点都与科学家对行星的认识相悖。

在太阳系中,像木星这样的巨型气体行星离太阳较远。这些行星含有气体、冰以及易挥发化合物,因为这些物质在距离太阳较近的较热环境中往往无法存在。因此,科学家一般认为只有像地球这样的小型岩质行星才有可能形成于太阳系内层,而巨型气体行星往往形成于太阳系外层。正是因为“飞马座51b”具有“热木星”的特点,科学家们才对其持怀疑态度。巴特勒表示,“当时人们的普遍观点是,所有行星系统都应该与我们的地球相类似。”

巧合的是,一周后,保罗-巴特勒和杰夫-马西也完成了一项为期四天的夜间观测任务。每个夜晚,他们都在观测指向“飞马座51”的天文望远镜。一回来,他们就立即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巴特勒表示,“看到结果,我们震惊了。奎洛兹和梅杰是正确的。我们精确地匹配了他们的预言。”

沃格特当时并没有与保罗-巴特勒和杰夫-马西等人合作。但是,他也一直在关注这一发现。令他惊讶的是,那些数据正是他想要的,其实“飞马座51b”并不难发现。由于轨道周期很短,因此只需要数天时间积累数据就足以发现恒星的摆动。虽然巴特勒和马西一直在改进技术,坚持观测并积累数据长达8年时间,但他们不懂得利用计算机来分析数据。随着“飞马座51b”的发现,有人认为保罗-巴特勒和杰夫-马西可能随时发现新的行星,并开始为他们提供计算机工具。1995年新年前夜,他前往办公室分析一颗名为“处女座70”的恒星。他的计算机程序发现一颗比木星大七倍的行星,轨道周期为116天,其主恒星摆动速度为每小时1000公里以上。这种最明显的迹象表明,这是一颗行星。

在巴特勒等人发现一个又一个行星时,由梅杰带领的研究团队也一直在努力。他们之间的竞赛促成了数百颗行星的发现。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双方的竞争更加激烈。早期发现的行星大多数是像“飞马座51b”这样的“热木星”。由于这些行星体型巨大且太靠近主恒星,它们可以产生最有力的摆动,因此它们也最容易被发现。数年后,即使是最强烈的质疑者,也开始慢慢承认这些是真正的行星。

但是,这些行星是如何形成的呢?人们至今仍未搞清楚这一问题。一种最普遍的说法是类似木星那样的位移。这些行星往往距离主恒星较远,但由于与其它行星之间的万有引力,它们会慢慢向内移动。但是,2016年8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体物理学家康斯坦丁-巴蒂金等人提出,恒星附近的环境并不影响类似木星的行星形成。这一观点让了人们对“热木星”有了新的思考。

事实上,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大多数行星系统根本不像太阳系内的行星系统。这台太空望远镜已经发现了数千颗行星。“飞马座51b”的发现采用的是摆动探测法,而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则是通过观测行星掠过恒星前方时产生的光线微弱变化来发现行星的存在。

如今,行星探索者已经能够很容易发现类地行星。借助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和即将发射升空的“系外行星凌星观测卫星”,天文学家将能够发现更多的系外世界,从而帮助人们对行星的形成以及太阳系的独特性有更深入的认识。下一代的天文望远镜将探测行星大气层中的生命迹象。在未来的数十年中,人类或有望首次发现外星人存在的证据。



【095、斯蒂芬森体积是太阳的100亿倍,可容纳1亿个地球,却存在重大弊端】


2021-04-25 铁血观世界

在茫茫宇宙中拥有大量的行星、卫星、恒星、星系团等多种天体,因此多年来人类一直对宇宙进行不断的探索。除了发射卫星和建造空间站之外,同时也对宇宙中的天体进行不断探索,比如说探月工程、火星探索工程等等。根据了解,太阳作为太阳系中的恒星,占据该星系总体积的99%左右,并且还拥有8大行星。而且直径大约在130万公里左右,同时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109倍,而体积则是地球的130万倍。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家认为太阳大约在50至60亿年之后,内部的氢元素将会消耗完毕,届时核心将会发生坍塌,最终质量也会有所下降。可是在茫茫宇宙中太阳并非是最大的恒星,此前发现的斯蒂芬森2-18就是人类目前探索到体积最大的恒星,同时也是红超巨星之一。而且半径是太阳的2100多倍,体积相当于太阳的100亿倍左右,倘若将其放在太阳系的中心位置,那么完全能够将土星彻底“吞没”。

值得关注的是,斯蒂芬森的体积除了超越太阳之外,同时也能容纳大约1亿个地球。对此科学家曾经设想,如果让人类前往斯蒂芬森生活,能否顺利的存活下来?对此根据数据来看,赤道周长大约在4万公里左右,而地球最远两端的距离在47亿公里左右。如果人类在这两段进行通话,那么信号的传播速度大约在每秒30万公里,如果在斯蒂芬森上进行通话,另一个人至少要在4个小时之后才能接收到信号。因此倘若在斯蒂芬森上生活,对于人类而言通信就是一大难题。

按照斯蒂芬森的直径,从起始端抵达另一端,按照汽车每小时120公里的时速,至少要4500年左右才能抵达。如果是驾驶时速在每小时900公里的飞机,也需要600年的时间。因此在斯蒂芬森上生活的人类,通信和移动就是两大核心难题。而且对于人类而言,斯蒂芬森上的氧气也不充足,因此并不适合人类居住,或许根本无法存活下来。

对此可以说只有地球才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至少拥有充足的氧气,而且通信和移动不会像斯蒂芬森那般困难。即便后者是目前已知的最大恒星,但是对于人类而言却并不适合,可谓是验证了那句最好的未必最适合。



【096、天上有哈勃,地上有FAST 天文望远镜究竟能“看”多远?——“天眼”FAST火了,你还记得天上的哈勃吗?】


2017年06月20日科普中国报道: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数据中心已于近日启动试观测。FAST落户贵州,将于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从2015年建成起就赚足了眼球。哈勃作为“服役”了26年的空间望远镜,为我们探测宇宙提供不少信息。天上有个哈勃望远镜,如今地上又建设了FAST,我们对宇宙的探测是否又多了一个途径?

7月3日,随着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在FAST项目基地缓缓起吊,在完成了二次空中转接并用缆索吊下滑到指定位置后,被顺利安装在索网上,反射面板至此搭建完成。

哈勃透过可见光“看”宇宙

哈勃是光学望远镜,主要接收可见光信号,它能“看”到的物体和其亮度有关。可见光也是一种波。光学望远镜主要接收波长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的光波信息,镜头的直径越大,口径越大,通光量越大,接收到的波的信息就越多。这类望远镜有两种用途,一是能看到亮度很暗的天体物质,二是由于它能够接收到不同的光信号,即使两个物体距离很近,也能将二者区分开。

FAST能“听”到宇宙的无线电波

FAST作为射电望远镜,能接收宇宙天体的无线电信号。这类望远镜的口径越大,能够接收的无线电波越多,灵敏度就越高。较高的灵敏度意味着它能够探测到更弱的无线电信号,即探测到距离更远的天体信息。

具体来说,无线电的频率比可见光的频率要低一些。和光学望远镜一样,射电望远镜的口径越大,增益越高,灵敏度也就越高,接收无线电波的能力就越强。太空中辐射至地球的无线电波等都十分微弱,建造FAST这样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就在于它的灵敏度更高,能够接收的信号更多。

FAST和哈勃工作在不同的频段下

从接收方式上来说,光学望远镜主要应用的是可见光、红外、紫外等感光元件,能够将接收到的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后,再进行相关处理。而射电望远镜主要采用接收天线,类似于路由器的接收天线,并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直接感应出电信号。

有的天体只会发射无线电信号,而有的天体会同时发射无线电信号和光学信号。因此,两种望远镜对我们探测宇宙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宇宙中的射线的频率范围是相当宽的,在可见光的频段范围内我们应用光学望远镜,低于可见光频段范围的,我们应用射电望远镜来探测。两种望远镜工作在不同的频段下,接收不同的信号,为我们探测宇宙提供了两种不可替代的手段。

《天眼(FAST)射电望远镜能和开普勒、哈勃望远镜相提并论么?》报道:

首先,开普勒与哈勃都是光学望远镜,而FAST是射电望远镜,两者能看到的光的颜色不一样。一个望远镜只能看到某一部分颜色,就好像我们灵长类动物的双眼和一些蛇类的双眼看同一个世界,看到的颜色却是不同的。

其次,即便同为光学望远镜,哈勃和开普勒也并不是干同样的事情,因为两者搭载的分析仪器种类不一样。就好比同样是灵长类动物,人和猴子被苹果砸到后,大脑的反应不一样。

再次,即便搭载的仪器种类都差不多,但由于自身硬件的性能不一样,也有不同。就好比有的人眼睛更敏感,能看到更微弱的光(灵敏度);有的人明察秋毫,比别人能看清更小的物体(分辨率)。

最后,即便自身硬件也差不多,但由于望远镜数目不一样,能力也有不同。有的望远镜系统不是一个单镜,而是一组阵列,后者“人多势众”,在一定程度上,面对同一个天体,后者可以比单镜看的更清楚。

FAST是单独的一面射电望远镜(单天线),在它之前,有位于波多黎各的300米阿雷西博望远镜,以及德国伊弗里斯伯格100米望远镜,国内的65米“天马”望远镜,等等许多,已经服役。它的优势在于:自身硬件的性能更好:500米口径俾睨群雄,分辨率更高,尤其重要的是大口径(+性能尚可的接收机)使得FAST的灵敏度更高,能接收更多有用的光线(就好比你家用的太阳灶,肯定是口径越大接收的阳光更多)。这样,就能看到更小、更微弱或者更遥远的天体。

对于开普勒和哈勃,属于划时代的产品;我们的FAST,是承接了时代,在未来30年内,将是北半球(GHz)单天线射电望远镜中的翘楚。

多说一句,对于射电天文来说,望远镜阵列是如今的主流,更加经济实惠,实力也更强大。

哈勃和开普勒是光学望远镜,FAST是射电望远镜,两者工作在不同的波段下,没什么可比性,就好比铅球世界纪录和棒球世界纪录没什么可比性。要拿FAST去和别的望远镜比较的话可以选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

即使是哈勃和开普勒,也因为自身的光学结构原理的不同,也没啥可比性。哈勃是一个工作在f/24光圈下的RC望远镜,主要用于拍摄高解析度的天体照片;开普勒是一个施密特照相机,主要利用其大视场的优势,监测大量恒星的光度变化来发现恒星周围可能存在的行星。2016-01-29



【097、天文学家用这9个方法,测量宇宙有多大】


2018-02-21 由 宇宙解码 發表于科学

关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宇宙,《银河系漫游指南》一书的作者,英国著名剧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Douglas Adams)曾经写道:它很大。的确。

想要了解宇宙究竟有多大,请你试着将一枚硬币放在你的面前。假设这枚小小的硬币就是我们的太阳,那么另一颗代表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的硬币就应当放在大约563公里之外。对于生活在中国的读者而言,比如上海的读者,这第二枚硬币几乎要摆放到山东或安徽省境内,而对于一些小国的居民而言,这颗硬币可能都已经放到外国去了。

而这仅仅是太阳和距离它最近的一颗恒星而已。当你试图模拟更大范围内的宇宙空间时,就会麻烦的多了。比方说,相对于你的那颗硬币太阳,银河系的直径将是大约1200万公里,这相当于地月距离的30倍。正如你所看到的,宇宙的尺度是惊人的,几乎没有办法用我们生活中所熟知的距离尺度加以衡量。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丈量宇宙的梦想是遥不可及的。天文学家在长期的工作研究中已经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去测量宇宙的尺度。宇宙的年龄到底有多大

欧洲空间局的普朗克探测器已经捕捉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全景图,这些“游荡”在宇宙中的最古老“光线”记录了关于宇宙诞生时的奥秘,这些信息有助于科学家确定宇宙的年龄到底是多少。年龄可能只是一个数字,当如果涉及到宇宙的年龄,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根据科学家探测的宇宙年龄为138.2亿年,宇宙年龄的调查可以与一些最古老的恒星发现联系起来,宇宙中出现的第一批恒星大约在7亿年左右,其寿命非常短,它们是宇宙中的第一缕光线之源。

恒星的生命周期在于其质量,科学家发现质量越大的恒星其燃烧的生命越短,比如质量是太阳10倍的恒星可以支持大约2000万年的燃烧,然而一颗质量仅为太阳质量一半的恒星可以燃烧大约200亿年,其远远超过了当前宇宙的年龄,恒星的质量不仅与恒星的寿命有关,还与其亮等有关,质量较大的恒星一般都非常“明亮”。宇宙有一种天体被称为球状星团,这里是一群恒星的聚集地,科学家已知最古老的球状星团大约为110亿年至180亿年之间,这个区间的最大值显然超过了宇宙的年龄。

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导致了宇宙年龄的极限值被再次往后推,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宇宙年龄的确定只会更古老,而不会更加年轻。我们生活的宇宙不是平坦的,也不是不变的,宇宙处于加速膨胀之中,如果膨胀的速度可以知道,那么我们就能推算出宇宙的初始年龄,这就像警察可以推演交通事故的初始状态,因此一个被称为哈勃常数的数字显得非常重要。但是有许多因素作用着这个常数值,比如宇宙物质的类型,科学家必须确定物质与暗物质的比值,而且密度也是作用因素。

为了确定这些参数,美国宇航局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和欧洲航天局的普朗克探测器都在为此进行调查,通过探测宇宙大爆炸遗留下来的辐射信息来确定宇宙的密度、组成和膨胀速率。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估算的宇宙年龄为137.72亿年,并且有大约5900万年的误差,普朗克探测器计算的宇宙年龄为138.2亿年。



【098、天文学家怎么知道河外星系真的存在呢?】


2016-11-22 由 驱动之家 發表于科学

1924年11月23日,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在报纸撰文指出,仙女座星系并非位于银河系,而在其他星系,并且宇宙中存在众多星系。这是人类第一次证实河外星系的存在。

那么,你知道天文学家是怎样证实河外星系的存在的吗?一起来听听专家怎么说吧!

成语“天外有天”,常用以描述人的认识或能力总是有限的,而认识事物的过程却是无限的。在天文学上,“天”可以理解为“宇宙”,天文学即研究宇宙和天体的自然科学学科。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间有三个最重要的里程碑式事件: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1785年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建立第一个银河系模型,以及1923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河外星系的存在。

在哥白尼时代,人们心目中的宇宙只限于太阳系,范围仅为几十天文单位,对太阳系外的恒星世界则不甚了解。赫歇尔把视野拓展到太阳系外,确认了由众多恒星构成的银河系的存在,尺度约10万光年。那么,银河系之外的宇宙又如何呢?

在赫歇尔尝试确定银河系结构之前,17世纪中叶,已有人注意到夜空中除了点状的恒星外,还可看到一些外形颇不规则的云雾状暗天体,并取名为星云。

自然哲学家开始自问:“银河是否已构成了整个宇宙?”在当时显然没人能给以正确的回答。

对事物的认识总会有一个过程。

1750年英国人赖特猜想,有些星云可能是银河系般的庞大恒星系统。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更明确提出,银河系外存在无数个与银河系类似的恒星系统(后人称之为河外星系或星系),并明确指出,早先发现的仙女星云就是这样的河外星系。

赖特和康德的观念也许可称之为天才的猜想,但并无科学证据。那时,天文学家对星云的本质缺乏了解,更不知道它们在银河系之内,还是位于银河系之外。

银河系及其近邻星系

赫歇尔试图通过实测来寻找答案。这位科学大师认为,如果经望远镜的放大后,星云能分解成一颗颗恒星,那么所观测的星云就是星系,否则,星云便是银河系内的云团。

然而,观测结果表明,一些星云确实能被分解为恒星,但也有不少星云在望远镜视场内仍是模糊一团,这使赫歇尔深感迷惑不解。

赫歇尔这样的大科学家,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尚无法判断,同时代的其他人,就更无所适从了。

实际上,赫歇尔的思路并非完全正确,因为那时的所谓“星云”包含了三类性质迥异的天体:银河系内的气体尘埃星云、银河系内的星团,以及河外星系。赫歇尔的望远镜能分辨为恒星的“星云”,只是星团。而银河系内的气体尘埃星云,或者是河外星系,都是当时的望远镜无法分辨的。

此后的100多年内,关于“星云”的本质仍无明确的定论。1920年4月,美国科学院为此举办了一次“宇宙的尺度”专题辩论会。会上,持对立观点的两位著名天文学家柯蒂斯和沙普利各抒己见,相持不下,最终也未能得出明确的结论性意见。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测定“星云”的距离:若观测的“星云”同我们的距离远大于银河系的尺度,且又可分解为恒星,河外星系的存在便可得以肯定,否则“星云”便是银河系内的天体。

天文学是一门观测科学,天文学的发展史也就是它的主要观测设备——望远镜的发展史。望远镜口径越大,越能看到更暗的天体,分辨率也越高。为此,人们不断追求建造更大的望远镜。随着大口径望远镜的面世,最终证实河外星系存在的时机历史性地落在了哈勃的身上。

1917年,美国建成当时世界上最大的2.54米口径反射望远镜。1923年10月5日,哈勃用这架望远镜观测了仙女星云。

在高分辨率照片上,仙女星云的外缘被分解成一颗颗恒星。哈勃在其中辨认出了一些造父变星。这些造父变星离我们的距离是可以测定的。经过仔细的核对和计算,哈勃据此推知仙女星云的距离约为100万光年(现代结果为240万光年)。

尽管当时对银河系尺度还未取得一致的认识,但据各种估算它的大小不会超过30万光年。因此,仙女星云远在银河系之外,无疑是一个河外星系,故应更名为“仙女星系”。这一年,哈勃才34岁。

哈勃的成就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他早年就对“星云”表现出极大兴趣,做了许多细致的工作。他大胆地把“星云”分为“银河星云”和“非银河星云”两类,但对自己观点的表述颇为谨慎,还提醒别人不要轻易把“非银河星云”理解为它们就处于银河系之外。

直到测出仙女星系的距离后,哈勃才确认了河外星系的存在。

今天,人们已确知宇宙中存在着上千亿个星系,它们是宇宙物质结构形态的基本单元。对星系的研究已成为天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星系天文学。

文章出处:科普中国



【099、外媒:科学家发现新宇宙之谜“巨婴行星” 】


2020-02-13 CNET报道

近日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名为2MASS 1155-7919 b的“巨婴行星”。之所以称其为“巨婴行星”,是因为其质量是太阳系著名的气态巨行星——木星的十倍。

据介绍,这颗行星离太阳系只有330光年的距离。研究人员于本周表示,这使它比迄今发现的任何其他类似年轻行星都更接近地球。而且,这颗行星所围绕运行的是一颗年龄只有500万年的年轻恒星,两者之间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600倍。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Annie Dickson-Vandervelde对此表示:“尽管通过开普勒任务和类似的任务发现了许多其他行星,但几乎都是'老'行星。这仅仅是距其母星如此遥远的巨行星的第四个或第五个类似的案例,目前理论家正在努力解释它们是如何形成或最终形成的。”

据报道,天文学家希望后续研究能够帮助他们更多地了解像2MASS 1155-7919 b这样的大型行星是如何在其恒星周围如此遥远的轨道中运行的。目前,这是一个宇宙之谜。

据悉,本月,罗切斯特理工学院(RIT)的一组研究人员在《美国天文学会研究笔记》上发表了有关该行星的研究。



【100、为什么说:至少需要四种恒星?】


2021-05-22 天文

日本理化研究所天体物理学家对矮小星系的模拟,揭示了锶等中等重金属产生的各种过程。发现至少需要四种恒星才能解释矮星系中观测到的这些金属的丰度。恒星是宇宙的炼金术士,例如元素周期表中许多较轻的元素都是由恒星的核聚变产生,但是一些较重元素的起源更加神秘。聚变反应可以使元素像铁和镍一样重,而当原子核捕获额外的中子时,甚至会产生更重的元素。

极端条件,如超新星或两颗中子星之间的合并,推动了快速中子捕获过程(r过程)。相比之下,慢中子捕获过程(s过程)发生得更为缓慢,例如,在所谓渐近巨型分支恒星的生命末期。每个过程和每个环境都会产生不同的重元素混合物。在这些过程中锻造出来的金属元素,最终会随着恒星的死亡而喷射到太空中,并可能并入新的恒星中。跟踪这些继承元素的分布,有助于理解它们是如何产生的。

例如,锶是r过程中产生的最轻的元素之一,靠近银河系矮星系中的一些恒星,具有异常高的锶钡比,这表明它们是在不同的环境中产生。为了研究这种锶的来源,日本理化研究所计算科学中心的平井裕隆和两名同事模拟了一个矮星系,其金属分布与在附近矮星系中观察到的相似,然后观察了哪些恒星过程导致锶富集。研究人员发现,在模拟中,中子星合并和渐近巨型分支星并不能解释所有锶的富集。

一些富集来自旋转的大质量恒星,恒星内部物质的混合,可以为特定形式的s过程产生中子。但最重要的发现是:捕获电子的超新星喷出物质可以形成锶钡比高度增强的恒星。电子俘获,是超新星爆炸预计将发生在质量最低的大质量恒星范围内,质量是太阳的8到10倍。这些恒星以其核心富含氧、氖和镁而闻名。研究团队现在打算对银河系及其周围恒星的元素丰度,进行更详细的模拟和观测比较。



【101、为什么我们生活在一个多重宇宙中?】


Giles Sparrow 文 Shea 编译

我们的宇宙有没有可能仅仅是众多宇宙中的一个?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正在支持这个观点……

你是否曾经畅想过,假如你做出了不同的决定,现在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如果你向右走,而不是向左走呢?你也许永远也不会知道这些可能性,但不可思议的是,所有这些“假如”的情况会在其他地方上演。这是因为在过去的几年中,“多重宇宙”的想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它认为我们的宇宙只不过是无数宇宙中的一个而已。那么,多重宇宙是如何产生呢?其中的宇宙之间又有着怎么样的相似性或者差异呢?

对于很多人来说,“多重宇宙”这个词让你构想出许多相互平行的现实,其中一些和我们的只有着细微的差别。而事实上,量子力学的“多重世界”解释确实预言了这种类型的多重宇宙。量子力学虽然很“奇特”,但它却是迄今描述微观世界的最成功理论。在多重世界中,每一个可能的量子态都会分叉发育成一个新的宇宙。换句话说,物理上每一个可能的动作、每一种可以采取的选择,都可以并且会在其他地方发生。

这样的平行宇宙也许存在,可能有一天真的会发现能佐证量子力学这一“多重世界”解释的证据。然而,这些平行宇宙是永远也无法被观测到的,它们以一种我们几乎无法理解的方式独立于我们的宇宙。宇宙学家们所感兴趣的则是更为具体的多重宇宙——虽然超出了我们所在宇宙的现实,但仍然是可知的。

我们的宇宙拥有一个视界,它类似于地球上的地平线。如果你身处大海中的一个小岛之上,当你爬到它的最高点时,你所有看到的最远距离是有限的,你无法直接看到远在地平线之外的东西。但是,你仍有可能获得有关这些东西的信息,例如漂来的漂流瓶。你可以了解发生在地平线之外的事情,因为来自它的各种信号可以抵达你所在的小岛。

在我们的宇宙中,它的“地平线”——被称为视界——要比地球上的远的多。实际上,它在每个方向上到我们的距离都达到了约465亿光年。光速有限——299 792 458米/秒——和宇宙自大爆炸创生以来一直在膨胀是形成这一“边界”的两大原因。根据目前最好的测量结果,宇宙大爆炸发生于138亿年前,因此我们所能看到的物体其所发出的光必须要在这个时间之内抵达我们。

事实上,由于极早期宇宙的密度极高,大爆炸之后会形成的一个极其明亮但不透明的火球,经过大约40万年的冷却之后它才变得透明。随着宇宙空间的膨胀,从这个火球所发出的光被拉伸成了不可见的微波辐射,形成了我们可以直接观测到的最遥远物体,被称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它在寻找多重宇宙的证据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据估计,微波背景辐射的确切距离为465亿光年。尽管最遥远的光已传播了138亿年,但在光传播的过程中,空间也在一直膨胀。

我们不知道视界之外是什么,但我们可以从可见的东西进行外推。在这些大尺度上,宇宙是非常均匀且各向同性的,意味着在我们可见的每个方向上、在我们可见的每个地方,宇宙都是完全一样的。因此,绝对存在一个比我们所能看到的更为广阔的宇宙,但它也许和我们的并没有什么不同。这正是现代宇宙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即宇宙学原理。

这些遥远的时空究竟能延伸出去多远是一个饶有兴趣的问题,它取决于时空本身的形状。不同的估计认为,宇宙的真正大小可以从可观测宇宙的约250倍大(假设宇宙是闭合的)到无穷大(假设宇宙空间是平直或开放的)不等。然而,延伸出去的空间属于一个更为广阔的宇宙,而这个宇宙和我们的在本质上是相似的。事实上,如果宇宙真的是无穷的,或接近无穷的,我们可以预期,在宇宙中必定存在一个极其遥远的地方,那里会和我们的可观测宇宙完全一模一样。

这些“复本”宇宙——以及生活在其中你我的复本——距离我们有多远呢?我们的可观测宇宙有着465亿光年的半径,包含有10^118个粒子。试着想像一下这些粒子在可观测宇宙中所有可能的排列组合,粗略地计算可以得到有10的10后面加118个零次方的可能性。虽然这个数字看上去很大,但如果宇宙真是无穷大的,那么它就会有足够的空间来使得其中的粒子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我们宇宙的特定组成。

如果还有另一种类型的多重宇宙又会怎么样呢?在这些多重宇宙中有一个和我们的宇宙截然不同。这正是令许多宇宙学家所着迷的,在它背后有一个核心概念,被称为“永恒暴胀”。

不同类型的多重宇宙

从不可见的时空区域到复杂的结构,多重宇宙有4个不同的级别

第1级:在那里存在一个完全一样的地球

最简单的多重宇宙是肯定存在的。宇宙起源的大爆炸模型预言,宇宙中的每一个点都被一个“哈勃”体积所包围。它的大小由宇宙膨胀的速率和自138亿年以来光线传播的距离所决定。在实践中,这意味着我们的哈勃体积是一个直径930亿光年的球体,但在超出我们可见的范围之外还存在着更为广阔的宇宙空间。如果宇宙几何形状是闭合的,由于空间会弯曲回来,因此哈勃体积是一个有限的数字。如果宇宙(似乎最有可能)是开放的,则可能存在着无穷多个哈勃体积,它们每一个都包含有一个宇宙。这意味着在外面的某个地方,存在着一颗几乎和地球完全一样的行星。

第2级:我们不可及的膨胀宇宙

弦理论是一个旨在解释粒子物理学基本规律的潜在的大统一理论。它认为时空至少有10维,在我们的宇宙中我们只能感知到其中的4维:3维空间和1维时间。其他的维度则彼此紧紧地蜷缩在一起,使得我们无法探测到它们。但是,我们的维度结构或相仅仅是许多种可能性中的一个。给予适当的条件,新的相就能从一个已经存在的相中创生出来,然后以光速膨胀,这意味着它们是完全不可及的。永恒暴胀理论为形成无穷多个有着不同维度和物理学定律的宇宙泡提供了可能。

第3级:在那里存在你的未来

根据量子力学的“多重世界”解释,即使是在最小的微观尺度上,在可能的结果之间,每一个决策点都会使得宇宙分叉成2个相互之间不可见的现实。这个构建多重宇宙的惊人想法并非来自弦理论,而是建立在无限维希尔伯特空间之上。虽然你可能会想象多重世界解释能够形成比宇宙泡模型更多样的多重宇宙,但现实的情况是,由于所有的多重宇宙都是无限的,在不同类型的多重宇宙中都会出现同一变体。此外,一些物理学家甚至认为,如果量子力学能以某种方式奏效,那么多重宇宙的多重世界版本在形式上可以等同于更简单的版本。

第4级:最奇怪的宇宙

假如多重宇宙是对我们自己所在宇宙的扩展,包含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宇宙泡,或者是无穷维的分支结构,那么所有这些“低级别”的多重宇宙仅仅是更广阔的“终极集合”的一部分。它把所有可能的多重宇宙——无论它们叫什么——都囊括进了一个纯数学的描述中,因此包含所有低级别的多重宇宙,外加仍有待发现的任何其他类型。然而,这仅仅是半哲学论证的一部分,整个多重宇宙是一个数学结构,在其中有意识的实体可以感知物理上的“真实”世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熟知物质的物态,或者称为“相”。例如,水分子可以是液态的水、固态的冰或气态的水蒸汽。但在基本物理学中,不单单物质具有相,我们周围的一切——包括时空本身——都具有相。诸如弦理论这样的高能物理学理论预言存在大量的相,当然这些相之间的差异要远远的超过水与冰之间的差别。不同的相可以拥有不同的物理学规律。例如,在某些相中会不含有构成我们宇宙的基本粒子,比如电子和夸克;在另一些相中,电子和夸克则可能具有不同的形式和性质,比如电荷和质量。这些相是目前最前卫宇宙学理论的共有特征。

不同相之间可以具有不同的性质,其中之一便是“真空能”的强度,它弥漫于整个空间中。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在我们的宇宙中存在少量的真空能,被称为“暗能量”。正是它在驱动宇宙加速膨胀,否则宇宙的膨胀速率会不断地减慢。在其他的相中,真空能可以不存在,或者强得多,又或者甚至具有负值。这是在多重宇宙中创造出新宇宙的关键。如果所有这些不同相都可以存在,那么它们之间就可以转换,就像有冰、水和蒸汽之间的变化。

在某个初始时刻,宇宙中每个地方都可以有一个相。具有不同相的区域就像香槟中的气泡,或多或少是呈随机分布的。这就像抛硬币,对于一个给定的相,它的真空能要么为正,要么为负,但其中总有一些会是正的。如果真空能足够大,那么这个宇宙泡就会指数式地膨胀,在几分之一秒的时间里大小就会翻番,再翻番,并依此类推下去。因此,在这些区域中空间会发生爆炸。如果这些相本身是不稳定的,那么宇宙泡就会在它们之中形成。这就是宇宙学家所说的永恒暴胀。这是一个相当令人兴奋的概念。

如果它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可能就位于这些宇宙泡中的一个。在这个宇宙泡之外,则有可能存在非常奇特的东西,例如极高速的暴胀、存在着不同的物理学定律,甚至还可能有着不同的维度。一旦你越过了我们所在宇宙泡的边界,多重宇宙绝对不会是平淡无奇且各向同性。永恒暴胀可以解释有关我们宇宙的最大谜团之一。

我们宇宙的特性似乎是为生命而精确调校过的。例如,如果引力常数稍稍增强一点,或者电子的电荷稍稍减小一点,又或者把粒子束缚在一起的力稍稍减弱一点,那么恒星和行星就将无法形成,我们也就不会在这里了。一切都刚刚好,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至今还没有人能解释这是为什么。但是,如果存在着无穷多个宇宙泡,它们有着不同的特性,那么其中就必然会有一个宇宙——我们自己所在的宇宙,那里的各种特性都恰到好处,由此可以解释我们为什么能存在。

当然,最大问题的之一是,我们是否能望能找到支持这一理论的证据,或者在最坏的情况下能否定它——这是检验一个理论是否真的是科学的关键,在技术上被称为“可证否性”。对于多重宇宙理论的普遍批评就在于其既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证否。

多重宇宙其实也具有可观测的效应。如果其他的宇宙泡和我们的靠得足够近,那么它就会和我们的宇宙泡发生碰撞。以现有的技术来探测这一现象绝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并非不可能。事实上,你可以计算出这一现象看上去会是什么样的,于是也就知道了要寻找什么。因此,多重宇宙具有可检验的预言,而这也使得它是可证否的。它预言我们宇宙泡的空间几何是开放的。如果对宇宙几何形状的测量显示它是封闭的,就能否定这个理论。

那么,与另一个宇宙泡的碰撞会在我们的宇宙中留下什么样的痕迹呢?如你所料,两个宇宙间的碰撞无疑是非常剧烈的事件。

宇宙泡的外壁是非常“坚硬”的,运动的速度则非常接近光速,因为有作用力在驱动它们膨胀。这些宇宙泡会自然而然地膨胀,“吃掉”它周围的真空能。这些能量会被转换成外壁的动能,因此它们会不断加速,运动得越来越快,直至发生相撞。其结果是大量的能量注入到我们自己的宇宙泡中,它们会传播到我们宇宙的每一个角落,被称为“宇宙余迹”。我们宇宙中的所有东西都会受到影响,但受影响最严重的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正是科学家们想要寻找的,因为它是最古老且最遥远的辐射,所以受这一事件影响的时间也最长。

大多数的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宇宙泡间的碰撞会在或多或少呈随机分布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留下一个温度稍高的环形结构和一个偏振图案——和在随机平面内振荡的微波不同,那里的振荡都指向特定的方向。

多重宇宙中的生命

确认多重宇宙的存在可能会提出一些关于生命起源和我们在宇宙中位置的有趣问题。据我们目前的认识,我们宇宙的物理学定律精妙得让人起疑——物理常数中的任何一个若出现微小的变化就会使得液态水变得非常罕见,导致复杂的有机化学反应变得无法进行,或使得物质无法聚集到一起。对这个问题的通常科学解释被称为“弱人择原理”。简单地说,如果宇宙定律不具有我们所观测到的特有行为,那么我们就不会存在进而观测到它们,因此也就不会如此惊讶了。与此同时,各种“强人择原理”则更进了一步假设,出于某种原因,宇宙必然会演化出对生命有利的参数特性。借用一个量子理论的想法,这甚至可能是因为,存在有自我意识的观测者是宇宙存在的一个前提。

如果我们所在的这个宇宙仅仅是无穷多个多重宇宙——尤其是“永恒暴胀”或“多重世界”下的多重宇宙——中的一个,就可以显著地改变这场辩论中的论据。一个宇宙拥有和我们相同的参数的概率从极不可能到确定无疑不等,而与此同时其他出现任何其他参数组合的概率也是如此。那么,在这些其他的宇宙中也存在生命吗?一些科学家认为,其可能性也许远比此前认为得还要更高。采用计算机模拟来研究有着不同基本常数的宇宙的演化,结果发现稳定的物质形式和碳化学反应在许多极端的情况下仍能出现。

到目前为止,天文学家还没有发现任何有关这一碰撞的有力证据,但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确实存在一些异常现象,似乎和宇宙泡间的碰撞有关。当然,很少有人会真把这些异常当成是证据。然而,想象一下,兴许真的有某些东西其实就在我们可探测的边缘。它们会在测量阈值附近产生一些异常现象,一开始没人会把它当回事,但你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眼下,科学家们正在等待由普朗克卫星所测量的全天宇宙微波背景偏振图。它有别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分布图,特定类型的宇宙泡碰撞会在偏振图中留下截然不同的信号。

如果我们的宇宙真的是多重宇宙中无穷多个宇宙里的一个,这对宇宙学的影响将是极其巨大的。届时,138亿年前创生出时间和空间的那一刻,其实仅仅是某一个特定的相出现并开始膨胀的时刻。这时探究大爆炸之前是什么也变得具有了意义。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将不得不面对另一个问题,多重宇宙也应该具有一个起源。如果确实如此,它应该位于不可知的遥远过去。

不过,对潜在的多重宇宙的研究仍然处于非常初步的阶段。科学家们现在专注于特定类型的宇宙泡碰撞,因为它们似乎是可以被探测到的最佳机会,然后除此之外可能还有其他一些值得探讨的东西。另一种可能是,探测多重宇宙需要现如今我们还无法企及的完全不同类型的观测,或者我们压根还没想出正确的办法。重要的是,探测多重宇宙是有可能的,一旦某件事情是可能的,我们就能发现一个聪明的办法来做到这一点。对此,我们真的还处于起步阶段。

[All About Space 2015年总第46期]



【102、未来的智慧文明可能会“错过”宇宙大爆炸】


2018-06-01 由 牧夫天文 發表于科学

周一 · 最新发现 |周二 · 牧夫专栏

周三 · 太空探索/ 周三· 天文测试

周四 ·观测指南|周五· 深空探测

周六 ·星空的诗| 周日· 天文周历

“目前,我们对宇宙的观测数据还非常有限,如果我们缺少关键信息,很可能会做出错误判断。一个名叫布勒的人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假设一个智慧文明诞生于几十亿年后,因为宇宙在加速膨胀,他们能够看到的星光会非常有限,他们会如何猜测宇宙模型?他们很可能会得出不一样的猜测。这样看,我们又怎能断言现在的宇宙加速膨胀模型是正确的?是否我们也很有可能错过了其它关键信息?

4种不同的宇宙模型,现在的科研指向最右侧的加速膨胀模型

让我们聊聊几百亿年后的那个时代…

那个时候,即使他们仅仅拥有我们目前的天文观测技术,他们还是可以观测到天上千亿颗恒星。但是不同的是:

少了很多尘埃和中性气体

有很大比例的古老的、偏红的低质量恒星

活跃的恒星形成区域比现在少很多

不像现在的银河系,更多的恒星分布在大尺寸的椭圆形的晕中

半人马座A星系拥有一个尘埃盘结构,同时它还是椭圆形状,并拥有“卫星”晕结构,这说明它是一个高度演化的星系,它曾经历很多合并。

主要的原因是40-70亿年后,本星系团中的星系如银河系、仙女座星系都会合并成一个巨大的星系。

示意图预示了在地球上看到的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合并过程的不同景象,最终会是一个合并后的充满红色死寂恒星的星系,它是一个没有气体的巨大的椭圆星系。

当这样的大合并发生的时候,会有非常多的新星诞生,会耗尽大多数的气体和尘埃。当整个区域都处于这样的新星大量诞生的状态,我们称这样的星系为星暴星系。在星系中到处都发生着大量中性原子迅速聚集成新星的过程,其中大质量的恒星寿命较短,几亿年后,大质量的恒星都演化成其他天体,剩下的是类似太阳这样的或质量更低的恒星。更长的时间之后,留下的主要是温度不高的偏红的恒星,它们虽然暗淡,但空间中阻挡我们的气体和尘埃也会很少。

3000万光年外的星暴星系海因兹2-10。星暴星系快速形成大量新星的结果是:未来很难再新形成恒星。

这是我们星系的未来,一个巨型的椭圆星系。在我们星系的一个未来智慧文明,天空中除了我们的本星系团外可能什么都看不到,因为暗能量的存在,星系团在加速分离。现在,我们最近的星系团位于1000万光年外。因为宇宙加速膨胀,当宇宙年龄是现在2倍的时候,这个距离也会翻倍;当3倍的时候,距离会是现在的4倍;当4倍的时候,距离会是现在的8倍。当宇宙1000亿年的时候,离我们最近的星系也要10亿光年远。也就是说因为宇宙加速膨胀,我们会越来越孤立。

大型旋涡星系合并成一个巨型椭圆星系

同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也所剩无几。现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水平是每平方厘米几百个光子(仅高于绝对零度几度)。因为宇宙膨胀,这些光子的密度和能量都在持续下降。1000亿年后,每平方厘米的光子少于1个,并且它们也超出了微波波段。也就是一个未来的智慧文明很难研究出宇宙大爆炸(译者认为:应该说很难按照我们的科研轨迹发现宇宙大爆炸,不排除有其它角度和方法!)。

宇宙膨胀下,光线的波长会被拉长。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也是一样的,伴随宇宙膨胀,宇宙大爆炸时的可见光会被拉伸为红外波段,而到现在是微波波段。

他们可能会认为他们的星系就是整个宇宙,也很难发现悄无声息的宇宙膨胀。他们可能会发现暗物质,但如果不发现异常遥远的暗弱信号,他们很可能会认为宇宙处于稳态。

我们所处的本超星系团拉尼亚凯亚包括:银河系所在的本星系团、室女座星系团等。然而,在暗物质作用下,伴随宇宙膨胀它们会彼此远离。1000亿年后,最近的也要10亿光年远,它们会比现在暗几千到几百万倍。虽然现在强大的天文望远镜有能力观测到它们,但那时的智慧生命是否有动机搜寻?是否能够足够幸运的发现它们?

他们同样会想知道星系的起源、他们是否唯一、物质的起源、为什么很少会有年轻的蓝色恒星。但是那时的智慧生命很难研究出宇宙大爆炸,至少会困扰很长很长时间。

一个孤立的星系MCG+01-02-015,它周围最近的星系也要1亿光年远。

这样看,现在的我们很幸运!在年轻宇宙的年代里,我们比他们更容易探索宇宙的奥秘。

我们现在可以观测推断暗能量,但如果是在110亿年前,估计很难发现它们。

回到刚开始布勒提出的问题:是否我们也错过了一些重要信息?我们现在认为宇宙由常规物质、射线、暗物质、中微子、黑洞、暗能量等构成。但如果在更早期,中微子和射线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暗能量只有在宇宙几十亿年的年龄之后才易于研究。是否有其它种类的能量在我们之前就消失了?我们也错过很多信息和探索宇宙的线索?

宇宙中的能量密度伴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就目前所知,我们认为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可以用宇宙大爆炸和加速膨胀理论解释,但宇宙大爆炸之前呢?我们还没有什么明确的线索,这就是现在人类视野的瓶颈。对于未来的独立智慧生命,发现宇宙大爆炸可能就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作者Ethan Siegel,本文源自Forbes的宇宙大爆炸专栏

翻译:毛明远 | 校对:赵琨

编排:毛明远 | 配乐:解仁江



【103、我们的宇宙存在,是因为有无数个宇宙存在?】


2021年03月05日 环球科学

我们存在于这个宇宙中且拥有生命,可以推测我们所存在的宇宙并不排斥生命存在。

撰文 | Philip Goff

翻译 | 常灏杰

审校 | 曾小欢

但是,随着科学家们不断研究宇宙运行的基础规律,他们发现一个像我们所在的、与生命相容的宇宙,在天文学上存在的概率很低。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物理常数比如重力强度、电子质量、宇宙常数,建立和分析不同的宇宙模型。显而易见的是,在很大的取值范围内,这些常数必须和目前所测得的值完全相同,才有可能孕育出生命。物理学家Lee Smolin的计算结果表明在一个宇宙中出现生命的可能性只有10229分之一。

物理学家们将这一发现称之为生命存在的物理学参数“微调”(fine-tuning)。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一发现呢?有些人认为这只是人类运气好。但是,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比如Martin Rees、Alan Guth和Max Tegmark等,认为这是我们生活在多重宇宙中的证据——我们的宇宙只是海量亦或是无限多个宇宙集中的一个。我们有希望用“猴子和打字机”的假设来解释这种“微调”现象。这一假设是说,如果有足够多的猴子随机在敲打字机,那么一只猴子打出一些英语,也是有可能的。类似的,如果有足够多的宇宙,这些宇宙中的物理常数也有足够多样,那么在统计学上有可能出现一组恰好能促使生命出现的物理常数。

这一解释在直觉上是可行的。但是概率论专家指出,从微调到多重宇宙的推论是错误的。具体来说,这一推论犯了逆赌徒谬误(inverse gambler’s fallacy),与经典赌徒谬误略有不同。在经典赌徒谬误中,赌徒整夜都在赌场中,并且运气一直很差。她想:“我下一把骰子一定能赢,因为我不可能整晚都运气不好!”这是一种谬误,因为对于任何一次掷骰,得到两个6点的概率都是一样的,是1/36。而赌徒在那晚扔了几次骰子,对下一次出现两个6的概率并没有影响。

在逆赌徒谬误中,一名游客走进一家赌场然后一下子就看见有人扔了两个6。她想:“哇,那个人一定已经玩了很久,因为不太可能一上来就有扔出两个6的好运。”这也是一种谬误。走进赌场的游客只见到了一次扔骰子,而这次得到两个6的概率和其他任何一次扔骰子得到两个六的概率相同,都是1/36。当游客看见玩家扔出两个6和其在此前玩了多久并没有关系。

基于物理学家John Wheeler提出的震荡宇宙理论(oscillating universe theory),哲学家Ian Hacking率先将逆赌徒谬误与多元宇宙联系起来。震荡宇宙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是一长串暂时性宇宙序列中最新的一个。正如赌场游客说,“哇,那个人一定玩了很久,因为不太可能一上来就能有扔两个6的好运”,多重宇宙理论学家会说:“哇,在我们的宇宙出现之前一定有许多其他宇宙,因为不太可能在只有一个宇宙时,就出现了如此正确的物理常数值”。

其他理论学家随后意识到每一次尝试通过“微调”推测出一个多重宇宙时,都会被上述谬误推翻。你可以考虑下这个类似的例子:你醒来后失忆了,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到了这个地方。在你前面是一只正在敲打字机的猴子,打出的正是英语。这明显需要解释。你可能会想:“也许我是在做梦,或许这是只受过训练的猴子,也许这是一只机器猴。”你不太可能想到的是:“这儿一定还有很多只猴子,其中大部分都打不出英语。”你不会这么想是因为你需要解释,为什么是你看到的这只猴子正在用打字机打英语,而且假定有其他猴子的存在,也不能解释这只猴子正在做的事情。

有些人反对这一观点,认为其在反对从微调推导出多重宇宙时,忽略了微调情况下的选择效应,即我们不可能观察到未经微调的宇宙。如果不对宇宙进行微调,那么其中就不可能产生生命,同时也没有人能发现这个宇宙中的任何东西。选择效应当然是存在的,但这对其是否犯了谬误没有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在上一段的猴子和打字机例子中添加一个人为选择效应,来证明这一点。试想一个如下的故事:

你醒来后发现自己在一个房间里,而你对面坐着《蝙蝠侠》中的小丑Joker 和一只正在打字的猴子Joey。小丑告诉你在你昏迷时,他决定玩一个游戏。他给Joey一个小时去敲打字机,承诺如果Joey打出了一些英语就放了你,不然就在你恢复意识前杀死你。幸运的是,Joey打出了“I love how yellow bananas are”,因此你被Joker放了。

在上面的故事中,你不可能观察到Joey打出除英语之外的任何其他内容,因为小丑会在你有机会看到之前杀死你,就像我们不会发现一个没有被微调的宇宙一样。尽管如此,推出存在许多猴子也是没有根据的。考虑到一只普通的猴子随机打出“I love how yellow bananas are”的可能性太小,你可能会怀疑其中存在某种把戏。但你不会推测,这儿一定还有很多没打出英语的猴子。此外,你还需要解释的是为什么Joey正在打英语,而假定其他猴子的存在也不能解释这一点。以此类推,我们需要解释的是为什么我们唯一观察到的宇宙是微调的,而假定存在其他宇宙无法对此作出解释。

但是多重宇宙的存在没有科学证据吗?一些物理学家确实认为,有初步的经验证据证明一种多重宇宙的存在,即永恒暴胀理论(eternal inflation)。根据永恒暴胀理论,有一个巨大的,呈指数扩展的巨型空间,其中某些区域的膨胀会减速进而形成“泡泡宇宙”,我们的宇宙只是众多泡泡宇宙中的一个。然而,认为物理常数(重力强度、电子质量等)在这些不同的泡泡宇宙中不相同,并没有经验基础。此外,如果在不同泡泡宇宙中的物理常数值相同,微调理论还会更加错误——我们有海量的猴子,而它们都能打出英语。

此时,许多人引入了弦理论(string theory)。弦理论提供了一种理解不同泡泡宇宙存在不同物理常数可能性的方法。在弦理论中,物理学中假设的“常数”由空间相位决定,而在所谓的“弦景观”(string landscape)中,有10500个不同可能的空间相位。随机过程确保了弦景观中不同的可能性能在不同的泡泡宇宙中实现。然而,我们同样没有认为这一可能性真实存在的经验性证据。

一些科学家重视多重宇宙,且认可不同宇宙的物理常数有可能不同这一观点,是因为这似乎可以解释微调。但是我们在仔细检查会发现,从微调到多重宇宙的推论是有缺陷的。所以我们该如何理解微调?也许有其他方法来解释它。也可能我们只是比较幸运。

Philip Goff是英国杜伦大学的哲学家和意识研究员。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our-improbable-existence-is-no-evidence-for-a-multiverse/  



【104、我们能看到最遥远的恒星有多古老?】


2020年08月06日 新浪科技

当我们望向宇宙深处时,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今天的天体,而是它们在到达地球的光线发射时的样子。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Proxima Centauri),距离我们约4.24光年;换言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它在4.24年前的发出的光。然而,对于更远的恒星,当我们回望它们时,还必须考虑到宇宙的膨胀。而且,这些恒星也是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前形成的,比如比邻星诞生于48.5亿年前,比太阳还要古老。

在“大天文台宇宙起源深空巡天计划南天区”(GOODS-South field)的紫外光图像中可以看两个邻近宇宙的星系,其中一个正在活跃地形成新恒星(蓝色),另一个则只是普通星系。在背景中,可以看到遥远的星系及其星族。根据星系内部恒星的年龄,以及已测量到的星系距离,我们可以确定它们内部的恒星是何时形成的。在“大天文台宇宙起源深空巡天计划南天区”(GOODS-South field)的紫外光图像中可以看两个邻近宇宙的星系,其中一个正在活跃地形成新恒星(蓝色),另一个则只是普通星系。在背景中,可以看到遥远的星系及其星族。根据星系内部恒星的年龄,以及已测量到的星系距离,我们可以确定它们内部的恒星是何时形成的。

我们如何将目前已有的数据整合起来,确定宇宙中所有恒星的年龄?我们知道宇宙有138亿年的历史,而可观测到的宇宙跨度约为465亿光年。那么,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当我们观察一颗恒星时,我们可以知道它与我们的距离,但是我们如何知道它的年龄呢?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把两种非常不同的信息放在一起。以下我们就来了解天文学家是怎么做的。

当我们观察非常邻近的宇宙中的恒星,比如银河系或许多邻近星系中的恒星时,我们可以对单个恒星的属性进行测量。不仅如此,其中一项属性——恒星目前与地球的距离——实际上与星光的传播时间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像比邻星这样距离我们4.24光年的恒星,其光线在经过整整4.24年的太空旅行后才到达我们的眼睛。

然而,这两条信息只适用于相对邻近宇宙中的恒星。当观察的距离越来越远时,我们就再也无法一一分辨出恒星的各个属性,因为望远镜的视线在离开本超星系团(又称室女座超星系团,包含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所属的本星系群)之前,其分辨率就已经逐渐降低了。此外,一旦离开本星系群,我们就必须考虑空间结构本身的扩张,不仅是光波长的延伸(导致红移)而且会导致观测对象的距离(以光年计)与该对象的光传播时间(以年计)之间的矛盾。

数字化巡天(Digitized Sky Survey)的一部分,显示了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红色中心)。比邻星距离地球4.2光年。光传播到这颗恒星的时间以年为单位,其传播距离几乎就等于它与我们的距离(以光年为单位)。数字化巡天(Digitized Sky Survey)的一部分,显示了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红色中心)。比邻星距离地球4.2光年。光传播到这颗恒星的时间以年为单位,其传播距离几乎就等于它与我们的距离(以光年为单位)。

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当我们仰望宇宙中的遥远物体时,我们其实是在回顾过去。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观测的是几光年,甚至几千或上万光年以外的恒星,那它们的星光大约也需要相同数量的“年”才到达你的眼睛。但如果你观测的是几千万光年以外的星系,宇宙的膨胀就开始产生巨大的影响。

原因是这样的:光一旦离开光源,就会向四面八方传播。其中,沿着视线传播的光最终会到达你的眼睛(确切来说是望远镜的镜头),但在此之前,它必须穿过你和光源之间的所有空间。这有点像在发酵的面包里放上一些葡萄干;当面包发面时,面团会膨胀,葡萄干之间也会离得更远。那些开始时距离较近的恒星,只会相对膨胀一点点;而那些开始时距离很远的恒星,在传播信号(比如光线)完成其旅程时,其距离可能会变得更加遥远。

这个简单的动画展示了在膨胀的宇宙中光是如何红移的,以及两个未被绑定的物体之间的距离是如何随时间变化的。要注意的是,两个星系开始时的距离要小于光在它们之间传播的实际距离。光的红移是由于空间的膨胀,而两个星系之间的距离比光子在它们之间交换的光传播路径要长得多。这个简单的动画展示了在膨胀的宇宙中光是如何红移的,以及两个未被绑定的物体之间的距离是如何随时间变化的。要注意的是,两个星系开始时的距离要小于光在它们之间传播的实际距离。光的红移是由于空间的膨胀,而两个星系之间的距离比光子在它们之间交换的光传播路径要长得多。

宇宙正在膨胀的事实意味着,恒星光线到达地球的时间越长,其传播时间和我们与恒星目前的距离(以光年计)之间的矛盾就越大。科学家已经知道宇宙的组成(普通物质、暗物质和暗能量),以及如今宇宙膨胀的速度,因此,我们可以进行必要的计算来确定宇宙在其整个历史中是如何膨胀的。

这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技术,因为它的变化幅度很小。在今天的宇宙中,只要受到广义相对论的支配,那么在宇宙构成及其随时间的膨胀速度之间就存在着一种明确的关系。科学家可以通过前所未有的精度来测量各种宇宙物体的距离,以及它们的红移,从而确定这种关系,并在后来的宇宙微波背景和大尺度结构测量中加以证实。

宇宙膨胀的“葡萄干面包”模型,星系(葡萄干)的相对距离会随着空间(面团)的膨胀而增大。任何两个星系的彼此距离越远,接收到的光的红移值就越大。膨胀宇宙所预测的红移-距离关系在观测中得到了证实,并与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已知的情况相一致。宇宙膨胀的“葡萄干面包”模型,星系(葡萄干)的相对距离会随着空间(面团)的膨胀而增大。任何两个星系的彼此距离越远,接收到的光的红移值就越大。膨胀宇宙所预测的红移-距离关系在观测中得到了证实,并与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已知的情况相一致。

这项技术也意味着,我们在观测宇宙中的某个物体时,既可以计算出回溯的时间有多久远,也能知道这个物体现在距离我们有多远。举几个例子:

当一个物体的光需要1亿年时间才能到达地球时,意味着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目前距离我们1.01亿光年的物体;

当一个物体的光需要10亿年才能到达地球时,这个物体现在距离我们约10.35亿光年;

如果光需要30亿年时间才能到达地球,意味着这个物体现在距离我们约33.46亿光年;

经过70亿年后才到达地球的光,来自一个距离我们92.8亿光年的物体;

需要100亿年才能到达地球的光,对应着一个158亿光年之外的物体;

需要120亿年才能到达地球的光,来自一个距离约226亿光年的物体。

来自迄今为止被探测到的最遥远物体——GN-z11星系——的光,经过了134亿年才到达哈勃太空望远镜的镜头,现在距离我们约321亿光年。

全套数据不仅可以区分有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宇宙与没有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宇宙,还可以告诉我们宇宙在历史上是如何膨胀的。很明显,这条品红色实线和数据是最吻合的,表明宇宙倾向于由暗能量主导,没有空间曲率。全套数据不仅可以区分有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宇宙与没有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宇宙,还可以告诉我们宇宙在历史上是如何膨胀的。很明显,这条品红色实线和数据是最吻合的,表明宇宙倾向于由暗能量主导,没有空间曲率。

在测量一个遥远的物体时,我们直接测量的通常是它的亮度,以及它的光谱红移值,这就足以确定它当前的距离和光的传播时间。当我们测量来自321亿光年之外的物体的光时,我们看到的是134亿年前的光,也就是在宇宙大爆炸后4.07亿年时发出的。

然而,这还不足以告诉我们该星系中恒星的年龄;这只能告诉我们光的年龄。为了知道产生这种遥远光线的恒星的年龄,理想的做法是测量单个恒星的确切属性。我们可以对银河系中的恒星这么做。利用最高分辨率的望远镜,我们可以识别出5000万或6000万光年之外的单个恒星。不幸的是,这段距离仅仅是我们与可观测宇宙边缘之间的0.1%;超过这段距离,我们就无法再解析出单个的恒星。

标有GN-z11星系的“大天文台宇宙起源深空巡天计划北天区”(GOODS-N field),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遥远的星系。这个星系的光谱红移值约为11.1,表明它的光来自134亿年前,也就是大爆炸之后的4.07亿年,这相当于该星系目前与地球的距离约为320亿光年。标有GN-z11星系的“大天文台宇宙起源深空巡天计划北天区”(GOODS-N field),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遥远的星系。这个星系的光谱红移值约为11.1,表明它的光来自134亿年前,也就是大爆炸之后的4.07亿年,这相当于该星系目前与地球的距离约为320亿光年。

如果能够测量单个恒星,我们就可以构建出天文学中所谓的颜色-星等图(color-magnitude diagram):我们可以绘制出一颗恒星的内在亮度与其颜色/温度之间的关系。这非常有用。当恒星最初形成时,它们的颜色-星等图大致呈现为一条蜿蜒的对角线,最亮的恒星也是最蓝和最热的,而最暗的恒星则更红、更冷。最年轻的恒星群由各种不同颜色/亮度的恒星组合而成。

但随着恒星年龄的增长,最热、最蓝和最亮的恒星消耗燃料的速度最快,并开始消亡。它们最终会演化成红巨星和/或超巨星,但这意味着恒星的数量随着恒星年龄的增长而开始演变。只要我们能在疏散星团、球状星团甚至在银河系以外的邻近星系中分辨出单个的恒星时,就能精确地确定一个星族的年龄。星族是指星系中年龄、化学物质组成、空间分布与运动特性较为接近的恒星集合。当你把这些数据与已接收到的光的年龄的信息结合起来,就能最终得出恒星的年龄。

在球状星团Terzan 5内部,有许多较为古老、质量较低的恒星(微弱的红色),但也有较热、较年轻、质量较高的恒星,其中一些会产生铁和更重的元素。对于如此近距离的星团,哈勃望远镜可以分辨出其中的单个恒星,但在一定距离之外,哈勃望远镜就只能收集到汇聚的恒星光线。在球状星团Terzan 5内部,有许多较为古老、质量较低的恒星(微弱的红色),但也有较热、较年轻、质量较高的恒星,其中一些会产生铁和更重的元素。对于如此近距离的星团,哈勃望远镜可以分辨出其中的单个恒星,但在一定距离之外,哈勃望远镜就只能收集到汇聚的恒星光线。

然而,当我们不能再观察一个星系中的单个恒星时,又该怎么办呢?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根据观察到的光来估计星系内部恒星的年龄,即使我们不能分辨这些恒星本身?

事实上,我们可以使用一个代理来获取无法获得的信息,但是在翻译星系内部的恒星年龄时,需要牺牲一些精确性。在观测一个遥远的物体,比如一个无法分辨(或勉强分辨)的星系时,我们仍然可以测量来自其中所有恒星的总星光。我们可以将这些光分解成不同的波长,并确定这些光中有多少是紫外光、蓝光、绿光、黄光、红外光等等。

恒星的生命周期可以通过颜色-星等图(如图)来理解。随着星团的老化,它们的颜色-星等图会逐渐黯淡,使我们能够确定这个星团的年龄。最古老的球状星团,如右图所示的更古老星团,年龄至少有132亿年。恒星的生命周期可以通过颜色-星等图(如图)来理解。随着星团的老化,它们的颜色-星等图会逐渐黯淡,使我们能够确定这个星团的年龄。最古老的球状星团,如右图所示的更古老星团,年龄至少有132亿年。

换句话说,只要对一个遥远星系的颜色进行准确的测量,我们就能估计出它最近一次恒星形成的时间,从而得出其内部那些恒星的年龄。

然而,由于我们必须做出这些估计,也就引入了不确定性。一个在数亿年时间里经历多次恒星形成的星系,与一个只发生过一次重要合并,然后同时形成所有恒星的星系,可能会呈现截然不同的图像。对于蓝色极深的星系,误差可能小至几千万年,而对于缺少年轻蓝色恒星的星系,误差可能大至10亿到20亿年。

可以与今天的银河系进行比较的星系有很多,但相比我们今天看到的众多星系,与银河系相似的更年轻的星系本质上更小、更蓝、更混乱、气体更丰富。对于第一批星系来说,这种效应已经达到极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星系的固有颜色来判断其恒星的年龄。可以与今天的银河系进行比较的星系有很多,但相比我们今天看到的众多星系,与银河系相似的更年轻的星系本质上更小、更蓝、更混乱、气体更丰富。对于第一批星系来说,这种效应已经达到极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星系的固有颜色来判断其恒星的年龄。

科学家还可以应用其他的方法,比如测量表面亮度波动(这取决于变星,即从地球上观察其亮度有起伏变化的恒星,而变星又取决于星系内部恒星的年龄),但是大多数方法在超出一定距离后就失效了。然而,如果我们可以获得光谱学测量数据,而不是仅仅通过各种颜色通道(即通过光度)来测量亮度,那就能获得更好一点的结果。通过吸收线和发射线来测量各种原子和分子跃迁的强度,我们就可以根据最近一次恒星形成爆发以来的年龄,从而确定一个星族的位置。

这张图片显示了迄今为止发现的一些最遥远星系的光谱线确认结果,这使得天文学家能够确定我们与这些星系之间令人难以置信的遥远距离。各种特征的相对强度可以为我们提供最近恒星形成的迹象。这张图片显示了迄今为止发现的一些最遥远星系的光谱线确认结果,这使得天文学家能够确定我们与这些星系之间令人难以置信的遥远距离。各种特征的相对强度可以为我们提供最近恒星形成的迹象。

总结一下,如果想知道你所观察的恒星的年龄,你需要了解两件事:

1。你需要知道你所看到的光线有多古老,这意味着你需要知道这个物体在膨胀的宇宙中距离地球有多远;

2。你需要知道恒星本身的年龄,从你收集到星光的那一刻开始回溯。

当你能分辨出单个恒星时,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科学家目前只能分辨出5000万至6000万光年之外的单个恒星。相比之下,可观测到的宇宙向四面八方延伸约460亿光年,这意味着我们无法对宇宙中绝大多数的恒星使用这种方法。我们只能使用某种间接方法,比如基于星系本身颜色的年龄估计,但这会带来额外的不确定性。随着对恒星和恒星演化的更深理解,以及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应用的高级仪器和望远镜,科学家有望更精确地了解那些最遥远、最古老的物体。(任天)

《中外科学家发现宇宙最遥远原初星系团》(2021年01月28日 科技日报)报道:

记者吴长锋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由该校天文系发起,中国、美国、智利天文学家参与的“宇宙再电离时期的莱曼阿尔法星系”(LAGER)研究项目再获突破性进展。他们通过分析测光选星系样本,发现了一个红移~6.9的原初星系团候选者LAGER-z7OD1,其是宇宙中已知最遥远的原初星系团。国际知名天文期刊《自然·天文》1月26日凌晨发表了这一重要研究结果。

随着宇宙第一代恒星和星系形成,它们发出的紫外光子开始电离周围的中性氢,形成一个个电离泡,电离泡逐渐扩大并合,整个宇宙逐渐重新变得透明,从而结束黑暗时期,这段宇宙早期的整体相变过程被称为再电离。观测宇宙再电离的过程和这一时期的星系是天体物理前沿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科学家预期宇宙再电离时期的星系是强莱曼阿尔法(Lyα)发射线天体,Lyα发射线星系是探测宇宙再电离和早期星系的强有力手段。LAGER项目组发现了一个由21个Lyα发射线星系组成的过密区域LAGER-z7OD1。通过智利麦哲伦望远镜确认,这是一个迄今有光谱证认的最遥远的原初星系团,它所处的宇宙年龄仅有7.7亿岁。

科学家估算发现,LAGER-z7OD1成员星系产生的电离泡总体积与原初星系团的体积相当,即这些电离泡刚完成并合,成为巨电离泡。因此,这项发现不仅仅是创造了一个红移纪录,同时为宇宙再电离过程和再电离泡的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了绝佳的观测目标。



【105、我们生活在不对称的宇宙中?】


2020年04月21日 吴非 环球科学

借助两台强大的X射线望远镜,以及一个经验性的关系式,科学家们得出了颇具争议的结论——宇宙在不同方向上的膨胀可能是不均匀的。

星系团中高温气体产生的X射线(紫色) 图片来源:ESA and XMM-Newton (X射线);CFHTLS (可见光)

宇宙大尺度上的各向同性,即在各个方向上物质分布均匀、膨胀速率一致,是现代宇宙学的重要基石。不过最近,这一假说遭受了一批天文学家的挑战。借助两台强大的X射线望远镜,以及一个经验性的关系式,他们得出了颇具争议的结论——宇宙在不同方向上的膨胀可能是不均匀的。不过,在另一些天文学家看来,这个令人兴奋的结论,却存在大量值得注意的疑点与漏洞。

挑战宇宙各向同性

当我们用天文望远镜锁定宇宙的一片区域,会观察到什么景象?可能是一颗正在吞噬周围物质的黑洞;可能是伸出旋臂,缓慢旋转的旋涡星系;也可能是看似空无一物的星际空间。这些纷繁复杂的元素,共同构成了这个经历了138亿年演化的宇宙。但是,当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直至以数十亿光年的尺度看待这个宇宙时,这时的宇宙单元依旧是如此丰富而变化多端吗?

不。恰恰相反,无论我们将目光锁定在宇宙的任何方向,宇宙都是一致、没有任何变化的。这就是现代宇宙学的重要基础——宇宙尺度上的各向同性。

宇宙的各向同性源自一个很自然的想法:在宇宙大爆炸之后的暴胀阶段,宇宙空间向各个方向快速膨胀。在这个过程中,宇宙的不均一性被消除。而随后的持续膨胀过程,在各个方向上也不应该存在任何特殊之处。

宇宙各向同性的设想,也得到了大量天文观测数据的支持。尤其是当Arno Penzias和Robert Wilson捕捉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宇宙大爆炸38万年时遗留下的辐射印迹时,尽管在局部存在一些涨落,但它在宇宙尺度上均匀的分布,为宇宙各向同性的假说提供了重量证据。

不过最近,这一现代宇宙学的根基遭到了挑战。提出质疑的是德国波恩大学与哈佛-史密森尼天体物理中心的一支联合研究团队,他们借助两台X射线天文望远镜——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以及欧洲空天局(ESA)XMM牛顿望远镜的X射线观测数据,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线性关系

这项研究关注的焦点,是星系团中的X射线。之前有研究发现,星系团的X射线光度,与弥漫在星系团中的高温气体的温度,存在有趣的线性关系。基于这样的经验关系,天文学家得以通过这样的思路推断X射线源的距离——利用两台X射线望远镜,可以测出星系团中高温气体的X射线辐射,即气体的温度;而气体温度与X射线光度存在线性关系,因此温度可以转化为X射线光度,即X射线源的距离。注意,这里的距离是独立于宇宙膨胀速率的。

此后,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另一种手段测定这些星系团的距离——只不过,这种测量手段是与宇宙膨胀速率相关的。因此,当这两种手段推断出的星系团距离信息相结合,就能告知我们星系团所处区域的膨胀速率。如果我们拥有来自宇宙不同区域、数量足够多的膨胀速率信息,就有机会验证宇宙各向同性的猜想,或者,找到宇宙各向异性的蛛丝马迹。

研究团队利用当今两台最著名的X射线望远镜,获得了共313个星系团的数据。其中包括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在191天的曝光时间中,观测到的237个星系团;以及XMM牛顿望远镜在35天内观测到的76个。随后,为了进一步验证其结果,研究团队还结合了此前XMM牛顿望远镜和ASCA宇宙学和天体物理学高新卫星的大量数据。这样,共有近850个星系团的距离信息被用于这项分析。

在这些星系团数据的帮助下,研究人员果然有了令人欣喜的发现:正如下图所示,在两片区域,哈勃常数明显偏离了平均值。其中,黄色区域的宇宙膨胀速率超出了预期;紫色区域的膨胀则比平均数值更慢。一言以蔽之,宇宙的各向同性被打破了。

暗能量分布不均?

如果作者的结论成立,这将是对现代宇宙学的一次强有力的冲击。宇宙在大尺度上的各向异性,意味着我们对于宇宙基本结构的认知,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那么,导致宇宙各向异性的因素可能是什么?

前面已经说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在大尺度上有着几乎完美的均一性。物质在宇宙中的分布仍是均匀的,那么问题,可能来自占据宇宙总质量近70%的暗能量:暗能量,驱动宇宙加速膨胀的力量,自身可能不是均匀分布的。

也就是说,在暴胀产生早期宇宙之后,随后的数十亿年间,暗能量在整个宇宙中的分布并不是我们此前想象的那样均匀——它在一些方向上更加密集,而另一些区域则较为稀薄。这样的差异,造就了宇宙的“倾斜”。

这样的假设并无不妥,因为暗能量本身就是天文学家为了解释宇宙加速膨胀而提出的概念。对于暗能量的构成、分布等信息,我们至今认识有限。如果我们此前对宇宙膨胀空间分布的认识存在偏差,那么暗能量的分布方式自然可以随之改变。

巨大争议

看上去,我们正在见证一项令人激动的突破。这样的可能性当然存在,但问题在于,这项研究的结论或许并不牢靠,甚至有着多项潜在的误差来源。

首当其冲的,是研究方法本身。前文提到,这项研究使用的X射线光度与气体温度的线性关系,是基于经验总结的。在论文图表中,我们能够看到,通过两台望远镜得到的关系斜率有所差异——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因为两者的关系不应该随观测工具的不同出现波动。还有科学家发现,相较于其他研究手段,通过星系团得出的结论往往存在不一致性,这为星系团研究的可靠性画上问号。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天文学家Adam Riess提出了另一种造成误差的可能性。银河系中存在大量气体和尘埃盘,在X射线到达望远镜的过程中,这些气体、尘埃盘可能成为障碍物,妨碍观测者的判断。Riess认为,这个理论并不是凭空猜测:各向异性最明显的区域,恰好与银河系中X射线吸收气体和尘埃最稠密的区域重合。

研究的数据本身,也存在疑点。论文指出,这项结论的置信度≥4-sigma。在物理学中,5-sigma是代表着足够显著性的“金标准”。而4-sigma的结果虽然不算糟糕,但距离“金标准”仍有差距。

最后,如果这项研究的数值真实存在,而不是来自上述误差,那么宇宙各向异性是唯一的解释吗?

不是。天文学家还提出了另一种可能的解释,那就是“整体流”(bulk flow)。理论上,星系团等物质在暗能量的推动下,按照哈勃常数膨胀。然而,在实际观测中,一些星系团移动的速率并不完全等同于哈勃常数,这是因为在暗能量之外,它们还受到了普通物质的作用,而作用力的来源,就是邻近的大型星系团。例如,银河系的本动速率,即相较于哈勃常数的运动运动速率,达到达到631km/s。

同样,在这项研究中,不同星系团展现出的膨胀速率差异,也可能归结于星系团的“整体流”。唯一的问题是空间尺度——此前有研究证实,在不超过10亿光年的范围内,观测到类似的效应。但要解释这项研究中的数据,需要在50亿光年的尺度上支配星系团的运动。

因此,至少目前看来,宇宙各向异性的理论还缺乏足够坚实的证据。在此后一段时间内,相关争论仍将持续下去。论文作者希望,功能更加强大的下一代X射线望远镜,例如俄罗斯与德国联合研制的eROSITA、ESA的“雅典娜”号X射线空间望远镜,将提供更加丰富、范围更广的星系团距离信息。

原始论文:

Probing cosmic isotropy with a new X-ray galaxy cluster sample through the LX-T scaling relation

参考材料:

Do We Live in a Lopsided Universe?

New Study Challenges The Universe's Expansion, But Remains Unconvincing

The universe's expansion rate may vary from place to place



【106、我们生活在高维宇宙的一张膜上】


2020年05月06日  环球科学

我们可能生活在更高维度空间中的一张膜上。在不久的将来,实验物理学家可能会探测到来自1毫米以下额外维的信号。

这是一个很难想象的理论:宇宙可能拥有更高的维度,而我们生活的三维宇宙,可能只是更高维度空间中的一张膜。只有引力可以在额外维中传播,因此,科学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通过探测微小尺度上的引力效应,发现宇宙的额外维度。

撰文|尼玛·阿卡尼哈麦德(Nima Arkani-Hamed)、萨瓦斯·季莫普洛斯(Savas Dimopoulos)、乔吉·杜瓦利(Georgi Davli)

翻译|王浏诚

1884年,英国作家埃德温·A·艾勃特(Edwin A. Abbott)写出了经典的文学作品《平面国》(Flatland: A Romance of Many Dimensions),书中描述了一个神奇的平面国——这个国家存在于二维空间中,它的国民都是一些活生生的几何形状的人。书的最后讲到,一个三维空间国的球形人来到了平面国,把一个正方形人从平面国带到了三维世界。当正方形人知道了三维世界以后,他开始猜测,也许还有更大的四维世界,而三维空间国只不过占据了四维世界中很小的一块而已。

令人惊讶的是,上述情形与现代物理学家所关注的问题如出一辙:我们的世界也许被禁锢在一个三维的膜空间里,而这个膜空间本身处在一个更高维的空间中,但和《平面国》中描述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正方形人是被神奇地带了出来,亲眼看到了三维空间国,而现代物理学家需要探测和证明额外空间的存在——这些额外空间的尺度甚至达到了毫米量级。

实验物理学家已经开始探测额外维度对引力的影响。假如额外维理论是正确的,科学家希望在未来的高能实验中,观察到一些非常特别的量子引力效应,比如在实验中产生短寿命的微型黑洞。额外维理论基于弦论的一些最新进展,有可能解决粒子物理和宇宙学中的一些长久疑问。

物理学家一直在尝试理解宇宙中最常见的力——引力。多维理论和弦论等奇思妙想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虽然距离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已有三个多世纪,物理学家还是不能解释,引力为何会比其他种类的力弱得多。两个电子之间万有引力的大小,只有它们之间电磁斥力的1/1043。引力虽然很弱,但是正比于质量,宏观物体质量很大,所以引力不容忽视。

微弱的引力

如果两个电子之间的万有引力和电磁力一样大,那么电子的质量就要达到现在的1022倍。要产生如此巨大质量的粒子需要1019GeV(GeV,即109电子伏)的能量,这就是普朗克能量。与此相关的是另一个物理量——普朗克尺度,它非常小,只有10-35米。普朗克能量非常巨大,远远超过了当前人类最大加速器的功率,而相应的普朗克尺度就太小了,也不能被当前的实验探测到。由于引力的大小在普朗克尺度上才会与电磁力相当,所以物理学家一般认为,只有在普朗克尺度上,才能建立起一个终极大统一理论。

在大功率加速器的帮助下,实验物理学家观察到了电磁力和弱相互作用力(一种亚原子之间的力,它导致了某些辐射衰变的产生)的统一。这个能量所对应的尺度被称为电弱尺度,它距离普朗克尺度还非常遥远,因为电弱尺度是普朗克尺度的1016倍,这说明引力实在是非常微弱。

另外,物理学家通过精心选取标准模型中的参数,很好地解释了电弱尺度上的各种实验观测,却不能解释为何电弱尺度和普朗克尺度相差如此悬殊。为了能和实验结果高度吻合,科学家要对标准模型的参数进行很精细的调整,精度甚至达到了1/1032,否则的话,量子效应就会破坏电弱尺度的稳定性,把理论推向普朗克尺度。

理论物理学家一直在思考关于电弱尺度和普朗克尺度的难题,他们把它称为层级问题(hierarchy problem)。这个问题的核心可以归结为,如何将标准模型的尺度稳定在电弱尺度——即10-19米(或者说等价于1000GeV的能量尺度)。为此,物理学家对标准模型进行了各种推广,其中最流行的方法是引入超对称。虽然到目前为止加速器还没有观察到任何超对称存在的直接证据,但是已经有一些间接的证据支持超对称理论。例如在超对称理论的框架下,把当前观测的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力外推到很小尺度时,这三个力变得一模一样。这个结果说明,在超对称框架下,这三种力在10-32米尺度上统一。这个尺度大约是普朗克尺度的1000倍,但仍然无法在粒子对撞机上被探测到。

多维空间内的引力

为了解决层级问题,近些年,物理学家希望在电弱尺度(10-19米)上改变已有的粒子物理理论,比如引入超对称等。理论物理学家也曾提议进行一种完全不同的尝试——改变时空、引力和普朗克尺度本身。自从一个世纪以前普朗克提出普朗克尺度的概念到现在,物理学家一直认为,很小尺度上的引力行为和在日常尺度下是一模一样的,然而,这仅仅是一个没有验证过的假设而已。新的理论尝试正是起源于对上述假设的怀疑。

在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里面,引力反比于两个物体之间距离的二次方。在宏观尺度上,万有引力定律非常成功,解释了诸如地球绕着太阳转在内的一系列物理现象。由于万有引力很弱,现在的实验只能在毫米尺度以上证明万有引力公式。我们需要验证,万有引力公式是否在普朗克尺度(10-35米)上也是成立的。

在三维空间里,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假设地球同时向外空间发射引力线,引力线匀速传播,则在每个时刻所有引力线的前端会构成一个球面。这个球面的大小正比于它到地球距离的平方。现在我们假设还有一个额外空间维度,在四维的空间里,引力线会在四个方向均匀传播,场线前端形成的四维球体表面积,正比于距离的三次方,所以,四维空间中的引力将反比于距离的三次方。

在我们的世界里,科学家并没有观测到引力的大小反比于距离的三次方,但这并不排除存在额外空间维度的可能,额外维度有可能卷曲在一个很小的、半径为R的圆柱形空间里。引力源附近的场线会在四个方向上均匀、自由地传播,对应的引力大小一定是反比于距离的三次方,而一旦小的圆柱上布满了引力线,则引力只能在剩下的三个空间维度里传播了。也就是说,在距离大于R的地方,引力公式是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

类似的效应也会发生在高维的、半径为R的额外卷曲空间中。这里我们假设,在小于R的尺度上,还有N个卷曲的额外维,那么此时引力的大小反比于距离的2+N次方。由于现在人类只能测量毫米以上尺度的引力,所以如果卷曲的额外维空间尺度R小于1毫米,它们对于引力定律的改变是微乎其微的,超出了我们目前的观测能力。一旦引力大小和距离的2+N次方成反比,则引力就能在大于10-35米的尺度上,达到原先普朗克尺度预言的大小。换句话说,2+N的反比关系使得普朗克尺度不必要那么的小,从而层级问题也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为了彻底地解决层级问题,物理学家引入了足够多的额外卷曲空间维度,这样普朗克能量就非常接近电弱能量了。此时引力和其他种类的相互作用力,将会在10-19米的尺度上统一,这和传统大统一理论预言的,各种力在10-35米尺度上统一,大不相同。额外维度的多少取决于这些额外维卷曲半径的大小,反过来说,一旦固定了额外维的数量,我们就可以计算出额外维的卷曲半径R的大小。假如空间只有一个额外维,那么卷曲半径R大概相当于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显然这不可能,现在的实验观测已经排除了这种可能;如果是两个额外维度,则它们的卷曲半径R正好略小于现在实验的精度,所以我们不能排除,空间拥有两个额外维度的假设。更多额外维度的引入会使它们的卷曲半径进一步降低,例如,七个额外维度的卷曲半径约为10-14米,这和铀原子核的大小差不多。对于日常生活来说,这个尺度已经足够小了,然而对于粒子物理而言,它还是非常巨大的。

额外维理论正确么?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额外维的尺度真的那么大,那我们为什么看不到它们呢?虽然人类现在还不能够观测到毫米尺度上的引力效应,但科学家已经在10-19米尺度上,成功观测到了其他几种力。这些实验结果都表明,我们的空间是三维的,那么,为什么还有可能存在额外的空间维度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简单并且独特:在额外维理论里,所有的物质以及除了引力以外的其他力,都被禁锢在一个膜空间上。电子、质子、光子以及所有其他标准模型粒子,都不可能在额外维里面传播,包括电磁场。这个三维的膜空间禁锢了除引力以外的所有物质,导致我们一直以为宇宙空间就只有三维。事实上,只有引力场线可以进入那些额外的维度,换句话说,那些额外维度只对引力的传播子——引力子,是开放的。科学家只有通过观测引力效应,才能感知这些额外维度的存在。

地球的引力场可以理解成,地球向三维空间中辐射出引力线。离地球越远,引力越弱,这是因为距离地球越远,引力线前端覆盖的面积就越大。在三维空间中,因为引力线前端覆盖的面积和距离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引力的大小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物理学家在提出一个新理论后,都会对其进行仔细检验,把新理论的各种预言和已有的实验结果做比较。额外维理论改变了引力在宏观尺度上的行为,以及其他一些高能物理结论,这些变动很大,原则上很容易被实验排除。不管怎样,额外维理论确实没有违背所有已知的实验结果。

首先,如果额外维理论改变了引力的行为,那么,这会不会影响引力把物质聚合在一起的能力,比如说,影响恒星和星系的聚合?实际上,这种担心是多余的,额外维理论只是改变了引力在毫米尺度以下的行为。所以在星系间这样庞大的尺度下,引力还是可以把物质吸引在一起,形成恒星等各种天体结构。

理论物理学家还对额外维理论的其他推论进行了检验,发现它们都和实验观测吻合。在所有的观测里面,超新星的观测给出的约束最强,而且科学家发现,额外维度越多,实验约束就越弱。极端情况下,如果只有一个额外维度,那么这个额外维的卷曲尺度,大约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这显然是违背实验观测的。反之,如果额外维度越多,则引力改变的效应越分散,使得额外维空间的卷曲尺度都不是很大,从而符合宏观上的各种引力观测结果。这就是为什么增加的额外维度越多,这类理论的精度就越高。

未来的对撞机

额外维理论预言,引力的作用在1012电子伏能量上会更强。这既可以解决层级问题,又使得理论本身更容易在粒子物理加速器上得到验证。假如弦论能够正确描述量子引力理论,那么引力子将是像小提琴弦一样振动的闭弦。在弦论里面,已知基本粒子的弦不振动,类似于松弛的琴弦。弦振动所产生的各种“音符”,都对应着一种未被发现的新粒子。在传统的弦论中,弦的尺度大约在10-35米左右,在此尺度下,弦振动产生的新粒子的能量,可以达到普朗克能量的量级,远远超出了现有实验的观测能力。如果考虑到额外维理论,这些闭弦的尺度就可以提高到10-19米的量级,此时由弦振动产生的新粒子的能量只有1012电子伏左右。同样,额外维的存在,也会降低产生微型黑洞的能量。所以在加速器上也有可能产生微型黑洞。

即便加速器上的能量还不能够产生振动的弦和微型黑洞,但也会产生出大量的引力子。虽然对撞机实验并不能直接探测到引力子,但是产生的引力子会带走一部分能量,实验数据会显示出能量损失。额外维理论预言的能量损失大小,随着碰撞能量的不同而变化。根据这一性质,科学家可以区分是引力子带走了能量,还是由其他未知粒子造成了能量损失。现有高能加速器的数据,可以对额外维理论给出一个初步约束。未来的加速器实验,将有可能发现引力子,进而发现额外空间维度。

大质量的恒星向内塌缩产生超新星,并向外放出大量冲击波。科学家一般认为这些能量是被中微子带走的(图中蓝线所示)。假如存在额外维,那么辐射出的引力子(图中红线)将会把更多的能量带到额外空间中去。如果引力子带走了太多的能量,超新星就不能形成,所以理论物理学家可以通过超新星的观测数据,给额外维模型的性质设置一个约束。

当粒子加速器中的两个高能质子(图中黄线所示)碰撞在一起的时候,有可能产生微型的黑洞。这些黑洞会以霍金辐射的形式,向外释放出标准模型粒子(图中蓝线所示)和引力子(图中红线所示),从而很快蒸发掉。

其他一些实验也可能证实额外维理论,甚至这类实验的结果比对撞机上的结果来得更快。为了解决层级问题,前文中提到的两个额外维的卷曲尺度要达到毫米量级。在这种尺度上,引力的大小就是反比于距离的四次方,而不是传统牛顿万有引力里面反比于距离的二次方。科学家在毫米及其以下尺度上,通过设计实验探索引力的行为,能够证实是否存在额外的空间维度。在额外维里面,距离小于一毫米的两个物体之间产生的排斥力,将会是引力的100万倍。为了观察到上述可能的现象,科学家用精密探测器,探测从厘米到几十微米上的引力行为。

为了探测毫米及其以下尺度上的引力行为,科学家除了要求探测对象的尺度不能大于一毫米外,还要求它们的质量都很小。所以,这些实验必须达到很高的精度,能够剔除各种可能的误差。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在1/5毫米的尺度上,测量了引力的行为,并与万有引力定律的预言做了对比,两者十分吻合,没有偏离。因此,如果存在额外维,那么这些额外维的卷曲尺度必须要小于五分之一毫米。现在更多的科学家正在努力提高实验精度,希望以此发现额外维。

就像银河系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星系一样,我们的宇宙也可能不是高维空间中的唯一宇宙。可能还有更多的三维空间禁锢在其他膜空间上,这些膜空间平行于我们宇宙所在的膜空间,中间隔着一毫米的额外空间维度。类似地,虽然所有已知的标准模型粒子都被禁锢在我们这个膜空间上,但并不排除会有其他新粒子可以进入到额外维空间。额外维空间并不一定是真空的,它们甚至可能有很复杂而有趣的内部结构。

如果额外维中存在新粒子,这将很有可能解释许多现存的粒子物理和宇宙学难题。例如,中微子的质量起源问题。长久以来,中微子都被认为是没有质量的,然而近些年的实验,证实了中微子具有一个极小但非零的质量。在额外维理论里面,中微子可以和它在额外维里面的伙伴粒子相互作用,从而使自身获得质量。中微子的伙伴粒子也可以在额外维里面传播,所以伙伴粒子产生的力很快被稀释,这导致了中微子的质量非常的小。

平行宇宙

宇宙学中另一个谜团就是暗物质。暗物质占宇宙中所有物质质量的90%,虽然不可见,但科学家可以通过引力效应观测到它们。在额外维理论里,暗物质被认为是处在其他平行宇宙中的物质。由于引力可以自由地在额外维中传播,所以人们通过引力观测,能够发现其他平行宇宙里的物质,但是光子被禁锢在膜空间上,所以其他平行宇宙里的光子,不可能通过额外维传播到我们地球上,所以我们看不见它们。

在我们宇宙之外,可能存在着很多个平行宇宙。每个宇宙都处在自己的膜空间上,相邻两个膜空间可以只距离一个毫米。这些平行宇宙也可以理解为是我们的宇宙折叠形成了很多的层。在平行宇宙理论中,传统理论中所说的暗物质,其实就是位于相邻平行宇宙上的恒星和星系。平行宇宙中恒星和星系产生的引力(图中红线所示),可以通过额外维这个捷径,传到我们地球,但是由恒星和星系产生的光(图中黄线所示)则只能沿着膜空间传播,这至少需要数十亿光年的时间,才有可能到达我们地球。

这些平行宇宙可能和我们的宇宙完全不同,它们有着不同的粒子和力。平行宇宙所在的膜空间,可能拥有更少或者更多的空间维度,但也不排除我们的宇宙和其他平行宇宙,是处在同一个膜空间上的,只是这个膜空间来来回回被折叠了很多次,形成了很多的层,每层之间都隔着薄薄的额外维。虽然额外维可能只有一毫米那么厚,但是不同层上面的物体(也就是不同平行宇宙中物体)其实隔得非常遥远:因为光不能进入额外维,所以光只能沿着折叠的膜空间来传播信息,这就需要很久的时间。如果膜空间的两个折痕之间的距离达到几百亿光年,超过了我们宇宙的年龄,那么我们现在还看不到来自其他平行宇宙的光线。

我们目前所称之为的暗物质,在额外维理论里,可能就是由普通物质构成的,比如其他平行宇宙中的恒星和星系。平行宇宙中的恒星也可以发出一些观测信号——比如超新星爆发放出的引力波。我们希望,引力波探测器可以发现宇宙中可见物质以外的其他巨大的引力波辐射源,来寻找折叠的证据。

自1998年以来,科学家对我们的理论做了大量改进和发展,但是基本的想法没变,还是基于存在额外的空间维度以及我们的宇宙是被禁锢在一个膜空间上的假设。哈佛大学的丽莎·兰道尔(Lisa Randall)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罗曼·萨德拉姆(Raman Sundrum)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想法,他们认为引力自身也被禁锢在五维时空内的一个膜空间上,这个膜空间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无限大。由于我们和引力处在不同的膜空间上,所以我们世界里的引力作用很弱。

回顾过去,为了解决层级问题和理解为何引力会如此的弱,传统理论物理假设普朗克尺度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大小在10-35米左右,而在10-19米的电弱尺度上必须引入新物理。在这种情况下,量子引力对应的尺度还是很小,不能被实验所检验,仍然会是个未解之谜。我们的工作就是,假设存在额外的空间维度,在未来的实验中,科学家将有可能在6×10-5米尺度上,发现引力行为与万有引力的预言不一致。实验学家对量子引力和弦论的检验,将有助于解决困扰了我们300年之久的引力问题。我们希望将来可以明确地知道,为何引力会如此之弱。不仅如此,也许我们还会发现,自己也不过是生活在一个“平面国”里而已——我们的世界被禁锢在一个膜空间上,只有引力可以在所有空间里面自由传播。



【107、新發現31光年外超級地球 可能適於孕育生命】


2019/08/02 中央社華盛頓綜合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今天宣布,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發現距離太陽系僅31光年外的潛在適居行星GJ 357 d。

美國新聞網站Axios報導,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ESS)成員、天文學副教授卡特內格(Lisa Kaltenegger)發聲明表示,NASA發現這顆系外行星,命名為GJ 357 d,「這是可能孕育生命的首個人類附近超級地球」。

卡特內格是這支國際團隊的領導人,也是美國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卡爾.薩根研究所(Carl Sagan Institute)負責人。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報導,卡特內格表示,智利一對下一代望遠鏡將於2025年投入運作,屆時能透露更多有關這顆超級地球的資訊,包括它是否由岩石構成或是否存在海洋。

如果GJ 357 d有濃厚大氣層且由岩石構成,就可能支持液態水的存在。

太陽系外迄今總共已確認4025顆系外行星,而它是45顆最接近的系外行星之一。

這顆充滿希望的行星處於「適居帶」,意即處於這段距離的岩石世界有適宜地表溫度,以維持液態水存在。

發現新行星的團隊成員柯薩柯斯基(Diana Kossakowski)在新聞稿中說:「GJ 357 d位在恆星適居帶的外緣,那裡接收到的恆星能量,與火星接收到的太陽能量約略相同。」

柯薩柯斯基說:「如果這顆行星有濃厚大氣層,這有待未來研究判定,就能困住足夠熱量來溫暖行星,容許液態水存在地表。」

然而,如果這顆行星沒有大氣層,它的地表溫度將約攝氏零下53度,遠低於水的冰點。

GJ 357 d的質量至少是地球的6.1倍,每55.7天繞行其小恆星公轉一周。科學家目前無法明言更多其他資訊,有待未來進一步研究探索。(譯者:葉俐緯/核稿:劉學源)

《太陽系後花園發現超級地球 距離僅6光年》(2018/11/15)报道:

根據科學期刊「自然」(Nature)今天發表研究,科學家表示,發現距太陽系僅約6光年的「超級地球」,這顆行星猶如位於我們的「後花園」,繞行距離太陽最近的單一恆星。



【108、新型超新星获证实 解开上千年的恒星之谜】


2021年07月02日编译报导

一个国际研究组通过数据分析证实了四十多年前科学家理论猜测存在的一种超新星,并认为中国天文史上记载的发生在公元1054年的一次超新星爆发很可能就是这种类型。那次爆发诞生了绚丽的蟹状星云(Crab Nebula)。

所谓超新星,就是一颗恒星以爆炸的方式终结寿命的过程。迄今为止科学家熟悉的超新星有两种类型,热核爆炸(thermonuclear)和铁芯坍塌(iron-core collapse)。

热核超新星是双星系统内的一颗白矮星吸收了其伴星的物质后发生的爆炸。白矮星是质量在太阳8倍以下的恒星到了寿命的终点后所留下的高密度内核。

铁芯坍塌超新星发生在较大的恒星上,比如质量是太阳10倍以上的恒星,燃料耗尽后,其铁芯坍塌,变成一个黑洞或是一颗中子星的过程所发生的爆炸。

新发现的超新星介于这两种类型之间,名为电子俘获(electron capture)超新星。这类恒星比变成白矮星的恒星质量大一些,可以不断进行核聚变产生越来越重的元素,直到内核含有氧、氖和镁等元素;但是它的质量又不够大,无法继续启动下一级可以产生铁元素的核聚变反应,因此不会成为铁芯坍塌的超新星。

其实,恒星的引力一直要压垮恒星,是内部不断进行的各级核聚变反应让恒星的生命继续,或是内部的原子已经被压缩到一定程度无法再压缩而维持着恒星的生命。

在某些情况下,由氧、氖和镁组成的恒星内核里面的电子被挤压到原子核之内,这个过程就称为电子俘获。失去电子的过程导致恒星内核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坍塌,形成电子俘获超新星。

所以,这种电子俘获超新星的前体恒星质量是处在恰到好处的一个状态,才能产生这种类型的超新星。也就是说,恒星质量太小就无法导致内核坍塌;质量太大则能够延长其生命,到后期以其它不同的方式结束生命。

这种类型的超新星最早在1980年由日本东京大学的科学家提出,直到现在这份研究,第一次证实了它的存在。该研究组发现的这颗新型超新星由前体恒星SN 2018zd爆发而成,距离地球仅3100万光年,位于星系NGC 2146。

有了这项发现,研究人员认为在中国和日本历史上都记载过的一颗超新星爆发,应该就是这种电子俘获类型的超新星。1054年一颗超新星(代号SN 1054)在白天连续23天可见,在夜晚持续近两年的时间里都可见。科学家以前猜测这颗超新星很可能就是电子俘获超新星。由于这份研究发现的SN 2018zd距离地球不远,研究人员了解到不少这种超新星爆发的细节,从而更有信心认为SN 1054就是电子俘获超新星。

这份研究6月28日发表于《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期刊。



【109、旋涡星云是银河系内天体还是银河系外的“宇宙岛”】


2018-03-21 由 宇宙小百科 發表于科学

1924年2月的第一个星期,美国天文学家哈勃给仙女座星云里的一颗亮星拍摄了一系列照片。照片显示这颗星的光度在迅速增大,这是一颗造父变星。哈勃计算出这颗星及其所在的星云距离地球达90万光年,远超过银河系的直径。仙女座星云其实是银河系外巨大的天体系统——河外星系。人类对宇宙大小的认识再次被拓宽了。

宇宙岛猜想

哈勃的发现,给持续多年的关于旋涡星云是银河系内天体还是银河系外的“宇宙岛”的争论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所谓“宇宙岛”,就是将宇宙视为大海,银河系和其他类似天体系统则视为大海中的岛屿。16世纪末,意大利思想家布鲁诺推测恒星都是距我们极其遥远的太阳,进而提出关于恒星世界结构的猜想。18世纪,人们在夜晚的天空中发现了边缘模糊的天体,最初称为星云。旋涡星云成为最早的研究对象。赖特和康德曾提出,旋涡星云可能是同我们银河系—样的恒星系统。

“宇宙岛”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德国博物学家洪堡1850年出版的著作《宇宙》第三卷中。因为它形象地表达了星系在宇宙中的分布状况,后来被世人广泛采用。“恒星宇宙”和“恒星岛”等名称都是“宇宙岛”的同义语。宇宙岛假说的渊源则更早。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一书中发展了赖特的思想,明确提出“广大无边的宇宙”之中有“数星无限的世界和星系”。

这一思想就是著名的“宇宙岛假说”。这个认识与今人对宇宙的认识十分接近。但当时人们把河内星云(即银河内星云)和河外星云(即河外星系)都当做星系,而且对银河系本身的大小和形状也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宇宙岛假说在随后的170 年时间里几经沉浮,并未获得天文学家的公认。

宇宙岛大论争

20世纪初,美国著名天文学家沙普利通过研究球状星团,对银河系结构和尺度的推算做出了重大突破。

但他一直反对“宇宙岛”的说法,认为这些旋涡星云应该是银河系内的气体星云。而以柯蒂斯为代表另一派天文学家则不同意沙普利的看法。柯蒂斯的证据,是他发现有些星云里的新星极其暗弱,说明距离十分遥远,不像是银河系内的天体。他的另一个证据是,在仙女座星云中发现的新星数皇比银河系其他部分新星的总和还要多。他质疑道:“为何在这个小范围的部分区域中,新星会比银河系其他的部分更多?”由此,他推断仙女座星云是一个独立的星系。

为了解决这两种在宇宙尺度上的矛盾说法,1920年4月,美国国家科学院在华盛顿召开了“宇宙的尺度”辩论会。会上,沙普利和柯蒂斯两人就银河系的大小和旋涡星云与银河系的位置关系展开了论战。这就是天文学史上有名的“沙普利—柯蒂斯大论争”。 二人分别就各自的观点进行了半个小时的阐述。由于柯蒂斯的口才更好,当时多数人认为他在这场争论中略占上风,但辩论的双方都无法彻底说服对方。

律师转行,一锤定音

为“沙普利—柯蒂斯大论争”下达“终审判决”的是一个从法律专业转行天文的年轻人,他叫埃德温·哈勃。

哈勃1889年出生于密苏里州,他擅长体育,少年时曾刷新该州跳高纪录。在芝加哥大学读本科期间,哈勃受天文学家海耳启发,开始对天文学产生兴趣。后来他到牛津大学攻读法律硕士学位,之后开业当了律师。但星空总在召唤着他,一年后,他就投奔叶凯士天文台攻读天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进入海耳创建的威尔逊山天文台,致力于旋涡星云的观测与研究。

早期的小型望远镜拍摄出的星云照片模糊不清,难以从中分辨出细节,而大口径望远镜则可以做到这一点。威尔逊山天文台有当时世界上最大口径的2.54米反射望远镜。1923-1924年,哈勃用这台望远镜拍摄了仙女座大星云和三角座旋涡星云的照片,并从这些星云暗淡的边缘解析出一颗颗独立的恒星。哈勃发现,这些恒星有不少都是造父变星。

通过分析这些造父变星的亮度变化,哈勃根据周光关系(指造父变星具有的光变周期和绝对星等之间的关系),确定这些造父变星和它们所在的星云距离地球大约九十万光年,远超银河系的直径,因此断定它们一定位于银河系外。

1924年底,美国天文学会会议正式公布了哈勃的这一发现。虽然哈勃本人并未出席这次会议,但当他的论文被宣读完毕,在场的所有天文学家都意识到沙普利和柯蒂斯关于“宇宙岛”的争论就此可以终结了。

1925年,哈勃又用造父变星测距法测定了人马座星云NGC6822与我们的距离,证实该旋涡星云其实也是一个河外星系。多年来,天文学家们关于旋涡星云是近距天体还是银河系之外的宇宙岛的争论彻底结束,人类认识的宇宙的尺度从一个宇宙岛(银河系)一下子扩大到无数个宇宙岛(河外星系),从而揭开了探索宇宙结构的新篇章。

人马座星云NGC6822

鉴于哈勃为20世纪天文学的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他被世人尊为一代天文宗师。在他丰硕的成果中,有两项最为重要的贡献:一是确认星系是与银河系相当的恒星系统,开创了星系天文学,建立了大尺度宇宙结构的新概念;二是发现星系的红移—距离关系,催生了现代宇宙学。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天文学家,人类第一台太空望远镜就以哈勃的名字命名。



【110、一张 “宇宙深场” 照片,延伸了人类的想象!】


启航君

哈勃空间望远镜升空30周年纪念日,进入倒计时!

1990年4月24日,哈勃空间望远镜由发现号航天飞机送入太空。

至今,它在太空中已经飞行了30年。

哈勃空间望远镜(英语:Hubble Space Telescope,缩写:HST)是以美国天文学家爱德温·哈勃为名。

哈勃望远镜口径为2.4米,长度约16米,带有多种观测暗弱天体的仪器,在地面之上约640公里的轨道上环绕地球,巡视宇宙。

由于它位于大气层之上,不像地面望远镜饱受大气湍流扰动的影响,哈勃比任何其他天文台都更能揭示宇宙的模样。

1993年末安装的广角行星相机2(WFPC2)是哈勃的主力相机,它的观测波段范围从远紫外线到可见光和近红外光。

WFPC2的核心是一个L形的三重宽视场传感器,这也是为什么哈勃拍摄的很多照片都有一角空白。

WFPC2安装的第二年,NASA用其开展了一项名为“哈勃深场”的冒险活动。

他们找了一片“看似空旷”的天空区域,它的附近没有明亮的恒星或星系。

哈勃空间望远镜连续十多天在多个波长范围内,并把观测到的图片叠加在一起。

在这边“一无所有”的地方,竟发现了成千上万新的、遥远的、微弱的星系。

这是第一次揭示了我们遥远的宇宙的样子。

这也是哈勃望远镜最著名的照片。

正是这张照片,延伸了人类对宇宙的想象!

后来,哈勃的观测和拍摄从深场逐步升级为超级深场,或称为“极致深场”。

哈勃极致深场(XDF)观测到的天空区域仅是哈勃超深场(HUDF)的1/32,000,000。

人们能够在其中发现多达5500个星系,但可能仅占实际包含星系总数的10%。

剩下90%的星系因太暗而无法被哈勃发现。

未来随着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升空,该区域内被发现的星系总数将从约55,000个增加到约130,000个。

哈勃望远镜帮助人类向宇宙更深处探索,让人类感到自己所在的系统,仍是宇宙中渺小的一抹星点。

本月即将迎来哈勃升空30周年纪念。



【111、异常美丽:哈勃望远镜捕捉到一个正在消亡的星系】


2021年04月13日 cnBeta

据外媒报道,每件事都有始有终。我们通常用人类寿命的长短来衡量时间,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恒星、行星和星系似乎“永远”存在。当然,这不是真的,但由于这些天体和结构比我们存在的时间要长得多,所以很难想象星系这样的东西是如何消亡的。

幸运的是,我们有科学家,这些科学家则拥有超级强大的硬件进而能向我们展示这些天体到达生命终点时的样子,哈勃太空望远镜最近捕捉到的一个星系则正处于“死亡的痛苦”中。

NGC 1947是一个螺旋星系——或它至少曾经是。在哈勃捕捉到的一张图像中,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环绕在星系内部的微弱的气体束,而星系内部仍充满了数百万颗恒星。这个星系非常古老,根据它目前的状况,它不太可能存在太久。

据悉,星系由大量尘埃和气体云产生。这些物质形成了恒星、行星、卫星及星系中最终包含的一切。随着时间的推移,恒星会消亡。当这些恒星爆炸成超新星时,这些物质会被释放出来并最终可能会形成新的恒星、新的行星等。

这是一个循环,一遍又一遍,维持着一个星系的生存,但如果星系失去太多的物质到太空,那么它可能会挣扎着形成新的恒星并最终消失于虚无之中。NGC 1947看起来正在走这条路走,其几乎没有形成新恒星的自由物质,而恒星的核心可能也无法继续这样的循环太久。

ESA解释称:“这个星系距离地球约4000万光年,它通过背光的方式展示了它的结构,其残留的微弱气体和尘埃盘上有数百万颗恒星。在这张由NASA/ESA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照片中,星系旋臂的微弱残余仍可以从环绕它的黑色气体拉伸的细线中辨认出来。没有了大部分的恒星形成物质,NGC 1947内不太可能产生许多新恒星,从而让这个星系继续随着时间消逝。”



【112、银河系发现一颗地球大小的流氓行星】


2020-11-01

我们的银河系可能充斥着流氓行星,它们不受任何恒星的引力约束。由波兰天文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宣布发现了迄今发现的最小的地球大小的自由漂浮行星。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4000多个。虽然许多已知的系外行星与我们太阳系中的行星并不相似,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围绕着一颗恒星运行。然而,行星形成和进化的理论预测了自由漂浮(流氓)行星的存在,这些行星在引力作用下不依附于任何恒星。的确,几年前,来自华沙大学天文台的OGLE团队的波兰天文学家提供了银河系中存在此类行星的第一批证据。奥格尔天文学家在“天体物理杂志快报”上撰文宣布,他们发现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小的流氓行星。

系外行星很少能被直接观测到。通常,天文学家通过观测行星发出的光来发现行星。例如,如果一颗行星从其母恒星的圆盘前面穿过,那么观测到的恒星亮度就会周期性地下降一小部分,从而导致所谓的凌日。天文学家还可以测量这颗行星引起的恒星运动。

自由漂浮的行星几乎没有辐射,而且--根据定义--它们不绕任何主恒星运行,因此无法使用传统的天体物理探测方法来发现它们。然而,流氓行星可以通过一种叫做的天文现象被发现。微透镜产生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一个巨大的物体(透镜)可能会使明亮的背景物体(光源)的光线发生弯曲。镜头的引力就像一个巨大的放大镜,可以弯曲和放大远处的光线。

如果一颗(恒星或行星)从地球上的观测者和遥远的源星之间经过,它的引力可能会偏转和聚焦光源发出的光。观察者将测量源星的短暂变亮,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后学者Przemek Mroz博士解释道。观察微透镜的机会极其渺茫,因为三个物体——源、透镜和观察者——必须几乎完全对准。他补充说,如果我们只观测到一颗源恒星,我们将不得不等待近一百万年才能看到源恒星被微透镜处理。

这就是为什么寻找引力微透镜事件的现代调查正在监测银河系中心的数亿颗恒星,那里微透镜的可能性最高。由华沙大学天文学家领导的OGLE调查进行了一项这样的实验。OGLE是最大和最长的天空测量之一,从28年前开始运行。目前,奥格尔天文学家正在使用位于智利拉斯坎帕纳斯天文台的1.3米华沙望远镜。每个晴朗的夜晚,他们都会将望远镜对准银河系的中心区域,观察数以亿计的恒星,寻找那些改变了亮度的恒星。

重力微透镜不依赖于镜头的亮度,因此它可以研究暗淡的物体,如行星。微透镜事件的持续时间取决于透镜对象的质量——透镜质量越小,微透镜事件越短。大多数观测到的事件,通常持续几天,都是由恒星引起的。归因于自由漂浮行星的微透镜事件的时间尺度仅为几个小时。通过测量微透镜事件的持续时间(及其光曲线的形状),我们可以估计透镜物体的质量。

科学家们宣布发现了迄今发现的最短时间尺度的事件,名为OGLE-2016-BLG-1928,其时间尺度仅为42分钟。这项研究的合著者、华沙大学天文台的拉多斯瓦夫·波莱斯基博士说,当我们第一次发现这一事件时,很明显,它一定是由一个极其微小的物体引起的。

事实上,该事件的模型表明,该透镜的质量肯定小于地球,它很可能是一个火星质量的物体。此外,这个镜头很可能是一颗流氓行星。波莱斯基博士补充说,如果镜头围绕着一颗恒星运行,我们会在该事件的光曲线中检测到它的存在。我们可以排除行星在大约8个天文单位(天文单位是指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内有一颗恒星的可能性。

几年前,奥格尔天文学家首次提供了银河系存在大量流氓行星的证据。然而,这颗新探测到的行星是迄今发现的最小的流氓世界。我们的发现表明,低质量的自由漂浮行星可以用地面望远镜来探测和表征,奥格尔项目的PI Andrzej Udalski教授说。

天文学家怀疑,自由漂浮的行星实际上是在恒星(普通行星)周围的原行星盘中形成的,它们在与其他天体(例如,与系统中的其他行星)发生引力相互作用后被从其母行星系统中抛出。行星形成理论预测,被抛出的行星通常应该比地球小。因此,研究自由漂浮的行星使我们能够了解年轻行星系统(如太阳系)动荡的过去。

对自由漂浮的探索是南希·格蕾丝·罗曼太空望远镜的科学驱动力之一,该望远镜目前正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建造。天文台计划在2020年代中期开始运营。

由于事件的简洁性,需要由韩国微透镜望远镜网络(KMTNet)收集更多的观测数据来描述事件的特征。KMTNet运营着一个由三台望远镜组成的网络——分别位于智利、澳大利亚和南非。更多信息:Przemek,Mróz等人。在最短时间尺度的微透镜事件“天体物理杂志”(2020)中探测到的候选地质量流氓行星。



【113、有哪些奇异有趣的系外行星?】


最近看了一部叫做《宇宙》的美国纪录片,突然对里面描述的系外行星(卫星)世界很感兴趣。特此上知乎来请各位大神给我科普一下。

Mandelbrot

其他回答中已经提到不少奇特行星了(不知道为什么都被折叠了),我来补充几个。

1. 钻石行星

大家可能都在新闻报道中看到过传说中的钻石行星55 Cancri e。然而,新闻报道往往以吸引眼球为目的,而忽略其中的科学细节。我决定深挖一下这个惊人的结论从何而来。

先看看这颗行星的详细信息。这是一颗距离我们40光年的超级地球,即比地球大的岩质行星。半径是地球的2倍;质量是地球的8倍;密度5.9克/立方厘米,略大于地球(5.51)。它距离母星(55 Cancri A)0.016天文单位;公转周期只有17.7个小时。所以,这是一个烈火炼狱的世界,不会有我们已知的生命(life as we know it)。(55 Cancri e)

2011年,天文学家通过观测这颗行星从母星前面穿越,计算出了它的密度。“钻石行星”的猜想就是从这个密度开始的。它的密度和地球十分接近,然而它的质量远大于地球,所以内部的压力也远大于地球。如果它具有和地球相近的元素构成(主要包含氧,铁,硅等元素),那么它的密度应该大得多。部分天文学家仍然倾向于它的元素构成和地球相似。而对密度问题的解释是,它含有大量的水(超过总质量的10%)。近在咫尺的恒星向它倾泻在大量的辐射能量,使得它的表面温度常常超过2000摄氏度。能防止液态水蒸发的唯一解释就是,这些水都处于临界状态(critical state)。

然而,其他天文学家认为,不应该把对太阳系行星的认识盲目的应用到太阳系外行星上。它们很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形成方式。对于行星55 Cancri e,如果它拥有大量的碳,这个密度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按照这种假设,这颗行星的碳元素含量超过总质量的1/3。与之相比,地球的碳元素含量只有0.04%。这种假设的另一个根据是,它的母星,55 Cancri A,含有十分丰富的碳元素。(https://arxiv.org/abs/1210.2720)

如果这种假设成立的话,这颗行星含有比地球高得多的碳。它内部的高温高压足以把单质碳变成大量的钻石。而且,对这颗行星的多次观察表明,它表面的温度变化很大(1000K—2700K),很可能是频繁的火山活动喷出的尘埃所致。(https://arxiv.org/abs/1505.00269) 对于一颗距离母星很近的行星来说,这是一种十分合理的假设。那么,火山活动可以把很多地层深处的钻石带到地面上来,所以出门散步也是可以捡到大钻石的。

同时,反对的意见也存在。比如,钻石行星的假说的一个重要依据是恒星的碳含量高,而这个结果可能并不可靠。并且,行星和恒星的元素含量也并不总是一致的。('Diamond' Super-Earth Planet May Not Be So Glam)

2016年2月,哈勃望远镜对55 Cancri e的大气层进行了观察,发现了氢和氦,并且可能有氢氰酸(HCN)。这也许表明,55 Cancri e确实含有大量的碳元素。不过,要确认这一点,还需要进一步观察。(First detection of super-earth atmosphere)

基于我们目前对太阳系外行星的有限了解,55 Cancri e是钻石行星目前仍然是一种假说,虽然这个假说成立的可能性比较大,但短期内还无法证实。现在就准备开着飞船过去挖钻石,还是有一定风险的。

2. 红矮星旁的生命星球

Gliese 581 距离地球20光年。它是一颗红矮星,质量只有太阳质量的31%。Gliese 581c是一颗超级地球,质量是地球的5.5倍,半径在地球半径的1.5到2.4倍。它运行在Gliese 581恒星系的宜居区,所以是一颗潜在的生命星球。对于一颗暗淡的红矮星来说,它的宜居区十分靠近恒星。Gliese 581c距离母星仅有0.072天文单位,公转周期为13天。

图片来自http://www.thelivingmoon.com/43ancients/02files/Extra_Solar_Planet_Gliese581c.html

由于距离恒星太近,这颗行星应该已经被潮汐锁定了。它总是以固定的一面朝向恒星,这导致它的日夜两面有巨大的温差。所以,它的两个半球实际上都不是生命的乐土。只有在晨昏线附近的狭小区域,才可能有生命环境。

潮汐锁定并非总是静态的。在距离恒星较近的地方,如果行星轨道偏心率较高,可能形成更复杂的自转-公转共振。比如,水星的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比例是2:3,公转2周,自转三周。在这种情况下,行星可以均匀地接受恒星的辐射能量,形成更为广阔的宜居区域。

目前已经发现的系外行星中,比Gliese 581c条件更为优越的很多。之所以单独把它挑出来,是因为人类向Gliese 581c发送的信号将在2029年达到。

送出的信号包含501条消息,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文字,照片和绘画。消息来自数十万参与者,最后选出的消息表现了他们的生活,愿望,世界和平等等,不一而足。其中还有一些著名景点和名人照片。看起来就像是一场民众的狂欢,看不到任何科学的成分。

发起活动的俄罗斯天文学家Alexander Zaitsev说,在很多人看来这些消息很幼稚,但是我希望从中表现出人类的智慧和创造性。

信号于2008年10月9日由乌克兰的星际射电望远镜对准Gliese 581c发送。如果Gliese 581c真的有智慧生命,它们将会在2029年收到消息。当它们看到消息中的照片,发现消息来自一个生命的伊甸园,再看看自己生活的可悲的红矮星世界,不知道会作何选择。

银河系漫游者

有三个比较常用的网站集录了目前发现的系外行星。

The Extrasolar Planets Encyclopaedia

由法国天文学家Jean Schneider在1995年创立,收录的系外行星数目最多,每项数据都会有相应的论文引用,但有时数据更新较慢。

Exoplanet Orbit Database

由美国天文学家Jason T. Wright和 Geoff Marcy创立,优点是有不少RV曲线和主星物理性质列表比较全面。

http://exoplanetarchive.ipac.caltech.edu/index.html

由NASA创立,除了有系外行星星表外,Kepler的观测数据第一时间在这个网站上更新,还有不少的工具和程序免费下载。

1. 51 Peg b(飞马座51b)

第一颗在主序星周围发现的行星,由Michel Mayor 和他的学生Didier Queloz在1995年利用Haute-Provence天文台的ELODIE光谱仪,通过视向速度法发现。

51 Peg b是一颗热木星,由于51 Peg b的轨道半径只有0.05AU,公转周期为4.23天(相比之下,水星的轨道半长径有0.38AU,周期为88天)。由于极其靠近主星,所以51 Peg b的表面平衡温度约1300K,而质量有0.46个木星质量,因此是名符其实的热木星。

(艺术家想象下的热木星51 Peg b)

视向速度法(RV)是系外行星发现初期最主要的观测方法,对于观测方法的科普,果壳网和知乎上都有不少的科普,所以不再详述。

(51 Peg b的引力对主星51 Peg造成的视向速度曲线)

51 Peg b这颗热木星的发现,引起了天文学界的轰动,因为它不符合当时的行星形成模型,像木星这样大质量的行星应该在像我们太阳系巨行星那样的位置形成才合理,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热木星被发现(实际上热木星在银河系中的行星比例中占了不到5%,之所以早期观测到大量的热木星,是由于视向速度法对于轨道半长径小的和质量大的行星敏感所造成的观测bias),迫使了天文学家修正了行星形成理论,一般认为木星质量大小的行星是在snow line(类太阳恒星的snow line在2~5AU)外形成的,然后原行星与原行星盘中的气体作用,造成行星的迁移。

由于51 Peg b是第一颗在主序星周围发现的行星,所以对51 Peg b的研究也非常的详细,目前已经有51 Peg b的大气层中存在CO和H2O分子的证据。

2. HD 209458 b

51 Peg b虽然是第一颗在主序发现的系外行星的,但由于其不存在transit现象,所以对其大气层的研究非常困难。D. Charbonneau和G. Henry的团队分别在1999年通过地面的测光观测,发现HD 209458存在周期性的光度变化,经过仔细的排查后(主要是掩食双星和黑子的排除),确认是HD 209458周围存在着一颗热木星。

(艺术家想象下的HD 209458 b,由于Na的吸收,HD 209458 b在可见光波段很暗)

通过地面和空间的高精度测光观测,已经在HD 209458 b的大气层中确认十多种物质的存在,如TiO, O2, H2O, CO2, Na, K, HCN等等。

通过transit观测研究系外行星的大气,主要由primary transit 和secondary eclipse观测得到

primary transit可以得到系外行星的透射谱,而secondary eclipse可以得到行星的发射谱,从透射谱和发射谱中辨认特征谱线,就可以确认行星大气中的成分有哪些。

上面的测光流量深凹是行星的primary transit,而较浅的凹是secondary eclipse,图片来源于Exoplanet Atmosphers:Physical Processes

3. PSRB1257+12 行星系统

51 Peg b并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发现的系外行星,Wolszczan Alex和D. A. Frail和1992年通过Aricebo望远镜,发现脉冲星PSRB1257+12 的脉冲周期有毫秒量级的变化,扣除各种造成时间的周期变化的因素后,确认两颗地球质量的系外行星b和c存在,在1994年进一步分析观测和分析后,再确认存在另一颗行星d,而且行星b和c存在着3:2的平运动共振,这是系外行星发现史中第一个确认存在轨道共振的行星系统。

PSRB1257+12 b,c,d是通过行星引力对脉冲星脉冲信号的周期变化来发现,本质上与视向速度法并无差别,视向速度法是行星引力对主星的视向速度周期变化而实现,得益于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我们对时间的测量精度远远高于对速度的测量,所以在PSRB1257+12可以发现得地球质量的行星的,相当于视向速度~10cm/s的精度,地面视向速度目前的精度在~1m/s。

(拟合行星bcd后的脉冲时间变化曲线)

PSRB1257+12是一颗脉冲星,有模拟显示,该系统的行星不太可能能承受主星的超新星爆发,所以PSRB1257+12 bcd可能是在超新星爆发后,由超新星遗迹中的碎片凝结而形成,与我们传统中的行星不一样。

(艺术家想象下的PSRB1257+12及它的行星)

4. GJ 876行星系统

GJ 876是距离地球4.689 pc的M4型恒星,通过长达二十年的视向速度观测发现,GJ 876存在着四颗行星围绕其公转 。 GJ 876行星系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多行星系统,也是首个发现存在拉普拉斯共振的系外行星系统。在GJ 876系统中, 除去以约2天周期围绕GJ 876公转的行星d外, 行星c(周 期约30天),行星b(周期约61天)和行星e(周期约124天)存在着1:2:4的拉普拉斯共振。

这里补充一下概念,轨道共振可以分为三类,一种是自转-轨道共振(spin-orbit coupling),例如水星的2:3自转-轨道共振,太阳系的大多数卫星的潮汐锁定也算是1:1的自转-轨道共振;另一种是平运动共振(Mean Motion Resonance,简称MMR),平运动共振发生在行星间的轨道周期成简单的整数比,同时还要求共振角在一定范围内摆动(也就是说即使轨道周期成整数比,还不能说是存在平运动共振)。平运动共振是轨道共振中的主要类型,因此讨论轨道共振,一般都指平运动共振;至于还有其他的轨道共振,可以分为第三类,如长期共振(行星系统间的长期摄动导致长期角发生摆动),古在共振(由日本天文学家古在由秀在1962年发现,在限制性三体问题中,小天体受两主天体的引力摄动,导致小天体的轨道偏心率与轨道倾角发生耦合的周期性变化,可以解释掠日彗星的形成,及在S型双星行星中行星的异常轨道倾角)等等。

(GJ 876四颗行星的轨道半长径示意图)

所谓的拉普拉斯共振是指多个平运动共振的复合,拉普拉斯共振角在一定范围内摆动。太阳系里最典型的拉普拉斯共振是木星的三颗Galilean Moons: Io, Europa和Ganymede的1:2:4拉普拉斯共振。拉普拉斯共振一般会稳定系统的构型,像Io-Europa-Ganymede的拉普拉斯共振维持了Io的偏心率(即forced eccentricity),使其在潮汐演化的过程中保持了Io偏心率始终不为0。如果没有共振存在,Io在如此剧烈的木星潮汐作用下,偏心率会很快变为0,潮汐热早就停止了。

(Galilean Moon和GJ 876的拉普拉斯共振)

待续编辑于 2016-06-16

天体物理学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前面有人回答了带有尾巴的、刮大风的、类似地球的、带有尘埃盘的、围绕两颗恒星的,但都算不上“奇异”。其中有一些行星在刚被发现的时候,某一方面的特性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但是随着系外行星发现的数目越来越多,更多类似的行星被接二连三的找到了,也就算不上“奇异”了。例如,1995年发现的飞马座51-b,起初人们难以理解居然有比水星的距离还近、但是质量却达到木星级别的行星。后来我们知道这样的“热木星”其实是普遍存在的,飞马座51-b只不过是最早发现的一颗而已。类似的情况也适用于HD209458b、Kepler-16b等。

那么什么才算真正的“奇异”呢?我认为,只有目前为止只发现了一颗具有某种特征的行星,才能算得上“奇异”。下面就来说一个独一无二的系外行星。

前一阵子的水星凌日相信不少爱好者通过望远镜都看了。当水星在太阳的圆盘面前方通过时是这个样子的(取自维基百科):

途中红箭头指的黑点就是水星。水星凌日发生的频率大约是每一百年13次。

同样的,金星也会凌日,但是几率比水星小得多,大概每一百年会发生“一组”,一组两次,之间相隔8年。上一“组”发生在2004年和2012年。

2004年的金星凌日,取自维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File:20040608_Venus_Transit.JPG

接下来问题来了:

在地球上第我们能不能观察到金星和水星同时凌日呢?我查了一下维基百科,金星和水星凌日同时出现是有可能的。上一次发生在公元前373173年,那时的人类还处于旧石器时代,而下一次发生在公元69163年,真正的40万年一遇。别说在座的各位,就是千年修行的白素贞都没机会见到了。

接下来问题又来了:会不会在金星和水星同时凌日的时候,金星和水星彼此发生了相互遮挡呢?反正我是没有查到这方面的资料,但是想想看就觉得这种可能性一定是比金星和水星同时凌日还要小很多很多……

但是,天文学家们研究过的一个系外行星系统里就发生了这种现象。

这个系外行星的主星名为 KIC 6462863,比太阳略热、略大,质量是太阳的1.6倍,是开普勒望远镜的目标星之一。2010年开普勒望远镜公布的第一批行星候选体列表里就有它,编号为 KOI-94。后来的进一步观测确认了它的周围有四颗行星(b、c、d、e),这个行星系统被正式命名为 Kepler-89。

Kepler-89系统中四颗行星的相对大小,从左到右按照距离恒星从近到远的顺序。

2012年,日本东京大学的平野照幸(Teruyuki Hirano)首先注意到,开普勒望远镜观测的Kepler-89的一次凌星曲线里出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

关于“正常”的凌星曲线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可以参考我的另一个回答:可能发现了一个戴森球是怎么回事? - 知乎用户的回答。这条曲线的两侧有两个很小的“肩”,中间是一次比较大的下降,这是典型的两颗行星同时凌星,因为两颗行星的运动速度不同、大小也不同,两条凌星曲线叠加在一起后就会出现这种形状。

说到这里,还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因为两颗行星的凌星叠加在一起不是第一次发现,不能算是“奇异”。

但是怪就怪在曲线的底部中央出现了一个很小的鼓包。

我们回到凌星的原理上。行星在发生凌星时从恒星圆面上通过,挡住了一部分光,所以观测到的总亮度会下降。那么不难想到,如果在曲线的底部有上升,很大可能是行星挡住了圆面上另一块比较暗的区域(比如黑子),这样圆面上黑暗区域的总面积就变小了。开普勒望远镜也找到了不少这样的例子。但是对于Kepler-89来说,一方面,黑子不足以造成如此大幅度的上升,另一方面,为什么亮度上升恰好出现在了两颗行星同时凌星的时候,而在每一颗行星单独凌星的时候却没有呢?真正原因是:d、e两颗行星在同时凌星的时候,外侧的 e 行星把内侧的 d 行星的一小角给挡住了。如图所示:

其中 KOI-94.01 也就是上上图中的 d 行星,个头最大的那个。KOI-94.03 是 e。

这种现象称为“行星—行星掩食”(planet-planet eclipse,缩写为PPE)。Kepler-89是发现的第一个,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拥有 PPE 的系外行星系统。这种行星—行星掩食的现象为天文学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计算出两条凌星轨迹之间的夹角(上图中的 δ),这个角度就是两个行星轨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的下限。计算结果为:δ = 1.15 ± 0.55 度。因此,d 和 e 行星的轨道平面之间的夹角不可能小于 1.15 度。

2013年,平野照幸和他的同事们又进一步计算出,Kepler-89的下一次行星—行星掩食将发生在2026年4月1日。如果那天我们用望远镜对准这颗恒星,将会得到如下的亮度曲线:其中不同颜色代表用不同的参数(如行星质量)计算出的。这一次“鼓包”将出现在底部的右侧,也就是 d 行星即将从恒星圆面上走出去的时候。有趣的是,实际观测到的亮度曲线可以帮助我们得到 d 行星的质量。

2018 年度荣誉答主

谢邀。瞄了一眼之前的回答,补充两个吧。

1、遮天蔽日的巨大环系

2007年,科学家们通过掩星观测发现了第一颗(可能也是目前唯一一颗)拥有环系的系外行星1SWASP J1407b。这也不算啥,有环系也不是啥稀奇的,稀奇的是观测结果显示这颗行星的环系非常庞大,半径约为9000万千米,也就是说,是太阳系最炫酷的土星环系的…600多倍大…

不过由于是单次观测,所以这个环系是否真的存在,是否真的有这么大,尚还有待重复观测的验证。

2、高偏心率行星

以目前已知的偏心率最大的行星HD 80606 b 为例。HD 80606 b首先是一颗热木星,所谓热木星其实就是类似木星的气态巨行星,但离中心恒星比木星离太阳近的多了,所以同时也非常灼热。热木星虽然对太阳系来说是挺稀奇的,但在系外行星里简直不要太多。

热木星中,有不少轨道偏心率非常大的行星,这在太阳系中的行星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按照我们对行星形成的理论,行星形成于原行星盘的吸积,其轨道应该都近乎圆形,实际上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轨道也确实都近乎圆形(偏心率接近于0)。

但HD 80606 b的轨道离心率高达0.9336,也就是说它到中心恒星的距离会经历从0.03 AU到0.88 AU的“大起大落”(1 AU为日地平均距离,也就是说最远也没有地球到太阳远),假设把这颗行星放到太阳系中的话就是下图这样——这在太阳系中是彗星才可能有的轨道状态。目前认为,这类高偏心率行星可能是大天体之间引力相互影响的结果。

不管是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热木星,还是这类高偏心率行星,都在向我们昭示着:我们所以为的太阳系的样子,可能仅仅是一个平静的特例——而巨行星的大规模迁徙和大天体之间剧烈的引力相互作用打乱彼此轨道可能才是行星的常态(当然,目前认为这些在太阳系内部很可能也发生过,但远没有这么剧烈)。

哦,顺便还看了下NASA的这个介绍20 Intriguing Exoplanets,其实大部分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了,所以就不多说了。

编辑于 2018-10-10

MorningRocks 公众号撰稿人,热爱宇宙和艺术

从小我就觉得,日出日落的景色最动人。

那时的太阳不灼人,弥漫的光把层层叠叠的云染出不同的颜色。每当看见如此场景,都不禁感慨这个蓝星上有生命,真是个美妙的奇迹。

在异星上看日出日落,又会是种怎样的体验?是否会有紫色的蓝色的太阳,双星甚至三星日落会不会更动人,在哪些奇异的星球上能看到地球人难以想象的日落东升?

先说个太阳系内的离我们很近的星球,火星。

在火星上,日落是蓝色。

火星上一天的时间跟地球类似,24 小时 39 分钟。所以若未来人类在那里建立基地,宇航员看到日出日落的节律几乎和在地球上是一样的。但古怪的光依然会透出古怪的外星气息,灰蓝色的晕染让人觉得落寞。

两个世界,一个太阳。

太阳系外的 HD 209458b 是个气态星球,与恒星的距离非常近,是个极其炽热的世界。

天文学家曾用哈勃太空望远镜来寻找穿透它外层的星光,这些星光仍然能够被看到,但是却缺失了一部分特定的波长,它们是被钠吸收的。

这说明 HD 209458b 极可能是一颗大气中充满钠的星球,

在 HD 209458b 上,日落前的「太阳」会逐渐从蓝色过渡成绿色。这都不是地球上的日落会呈现出来的样子。同时因为这是个气态行星,没有陆地,没有遮挡的山川,也没有人可以站在地面上观看日落。所以在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行星科学家 Frédéric Pont 的模型里,观察者的位置设定在一个漂浮的大气空间站上。

拥有双星日落美景的 Kepler-16b。

夕阳里,天行者卢克在自己的外星故乡,一个叫「塔图因」的星球上,凝望着双日落下。《星球大战》电影截图

这是《星球大战 4:新希望》的经典场景,虚构的塔图因星球的天空中拥有两颗太阳。后来,美国宇航局开普勒空间望远镜真的发现了一个围绕两颗太阳运行的行星。这颗行星名为 Kepler-16b,土星般大小,离地球大约 200 光年。它不是一颗宜居星球,但那里天空中有两个永不分离的太阳,每到傍晚都会依次落入地平线。

为了纪念开普勒望远镜观测到大量可能宜居的地外行星,NASA 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发布了一组生活在外星球的海报。这是为 Kepler-16b 制作的双星海报。因为天空中的两个太阳有着不同的角度,如果你站立在这颗星球上,会有两个影子。科学家 Laurance Doyle 介绍到,两个太阳中大一点的是橘红色,小一点的是「非常红的」红色。

双星很美,三星可能象征毁灭,那么,在拥有四星的 PH1 是种怎样的存在?在我们的宇宙中,双星系统并没有那么罕见。虽然在此之前发现的上千颗系外行星中,只有 6 颗是环绕双星系统运行的。

而 PH1 是人类首次发现有两个双星系统的行星,它们之间相距约 1000 个天文单位。两个双星系统,意味着四个太阳。来自艺术家 Haven Giguere 的模拟图,在 PH1 的轨道上可以俯瞰脚下巨大的气体行星。远处一个双星系统照亮了行星表面,更远处的另一个双星系统此时光线微弱。

PH1 行星位于天鹅座内,它是一颗气态行星(当然,被四个太阳照耀),体积比冥王星还要大,半径是地球的 6 倍,距离我们有 5000 光年那么远。至于这四颗恒星为什么还没有把 PH1 撕裂,还是一个谜。

画家笔下的 HD 188753 Ab 的虚构卫星上的三重日落

你也想成为一颗奇妙异星的发现者?

值得一提的是,PH1 的发现者是两位行星猎人, Kian Jek 和 Robert Gagliano,他们就像你我一样,是非科学领域专业的普罗大众。

第九季的《生活大爆炸》里有个情节,某个无聊的日子 Rajesh 带着 Sheldon 做行星猎人,Sheldon 凭借他奇妙的图形思维能力第一时间发现了一颗新行星,并以他女友 Amy 的名字命名(补偿 Raj 的代价是,S&A 以后的每一个孩子都要叫 Rajesh,包括女儿)。

名字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让平凡人也能参与寻找太阳系外行星的计划真实存在。

「行星猎人计划」由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和芝加哥阿德勒天文馆合作推出。让普通人加入分析 NASA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资料,肉眼寻找太阳系外行星。

开普勒天文望远镜会连续四年观测某个恒星域的亮度,一旦亮度发生微小的变化,就意味着可能有行星运行到了恒星前方,暂时挡住了恒星的光芒。

行星猎人就是要在茫茫数据中,寻找那被挡住的星光。

「行星猎人」计划官网 Planet Hunters

希望你能找到一颗有趣的新星球。

编辑于 2016-07-25知乎


【114、又见“地球2.0”,“宜居”到底是什么?】


2020-04-20 更新

最近,科学家们从退役的开普勒探测器留下的数据里捞出了一颗曾被算法误判的系外行星Kepler-1649c,大小是地球的1.06倍,环绕一颗距离地球300光年的M型恒星(红矮星)Kepler-1649,公转周期19.5个地球日。

最近,科学家们从退役的开普勒探测器留下的数据里捞出了一颗曾被算法误判的系外行星Kepler-1649c,大小是地球的1.06倍,环绕一颗距离地球300光年的M型恒星(红矮星)Kepler-1649,公转周期19.5个地球日。

基本上,这些信息就是我们目前对某颗系外行星的全部认知和全部想象依据了。

距离母恒星不近不远,因此在不冷不热允许表面存在液态水的温度范围内 → 宜居行星

大小和地球相当 → 超级地球

也就是说,这又是一颗位于宜居带中的超级地球。

尽管媒体们乐于把Kepler-1649c称为“目前发现的最像地球的一颗系外行星”,但其实也只不过是这颗行星在大小和温度上和地球比较近似而已。总体来说,可能还不足以和之前的地球2.0,Kepler-452b一战。别的不说,人家的公转周期就和地球接近,而且人家和地球一样,是环绕着一颗G型恒星(黄矮星)的。

要知道,环绕温度更高的黄矮星或者橙矮星的宜居行星们可比环绕红矮星的舒服多了,温度更高的恒星,意味着宜居带更远更宽,而环绕一颗红矮星宜居行星则往往意味着这颗行星很可能已被潮汐锁定(不过目前Kepler-1649c似乎并没有提到是否被潮汐锁定这点)——一面永远面向炙热的“太阳”,一面永远背对着“太阳”,这是不利于生命诞生和繁衍的。

当然,红矮星也有优势,红矮星数目更多,温度越低的恒星寿命也越长,这意味着红矮星周围能发现的宜居行星数目会更多,也有更长的时间可以允许系统里的行星上发育出生命。

环绕红矮星的Kepler-1649c,轨道更内侧还有另一个行星1649b。

但由于红矮星发出的可见光比太阳光要弱,而紫外线和X射线却很强,沐浴在强烈的紫外线和X射线之下不知道会不会有别样的生命能够适应,至少光合作用是不太可能了。

Kepler-1649c上的假象图。这里的“太阳”,是一颗红矮星。

不过,看上去更有希望的Kepler-452b因为开普勒探测器过低的信噪比也受到了强烈的质疑,需要进一步的观测来验证。

但坦白讲,随着观测能力的提升,这样的行星必将会越来越多。

以前我们强调这些大小和温度参数,是因为大个头的“热木星”更容易被发现,而早先满足这些条件的小个头行星则稀有得多。但在我们可以看到的不久的将来,满足这些条件的系外行星将多的数不过来。

只要我们找到的够多,早晚能找到和地球越来越相似的行星,但这种“相似”到底有多重要?

当“宜居行星”和“超级地球”逐渐失去它们的“光环”和背后所赋予的过于美好的想象之后,或许到了我们必须重新思考的时候:

说起系外宜居星球,我们到底在寻找什么?

毕竟,撇去“宜居行星”“超级地球”这样的用语所带来的的“暗示”,事实上所谓的“宜居行星”离我们日常通过字面理解/想象出的“适宜生命居住的星球”这种意思是在差了太远。

说白了,宜居行星(habitable planets)其实只是一个温度上的限制,这个限制条件由两个因素决定:恒星的辐射能量和行星距离恒星的距离——恒星温度越高,行星距离恒星越近,温度就越高;反之则越低,所以不同类型的恒星,匹配的“宜居行星带”位置和范围是不一样的。

其实,宜居行星(habitable planets)还有一个私以为更恰当的名字,叫做金凤花行星(Goldilocks planets),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词可能比“宜居行星”会少一点误解。

金凤花行星得名于19世纪的英国童话故事《金凤花和三只熊》,这个故事中国孩子可能也听过,讲的是一个叫做金凤花的小女孩在森林里进了熊爸爸、熊妈妈和小熊的家里,感受了不同硬度的椅子和床,品尝了不同烫度的粥,从中找到了她觉得“刚刚好”的那种——所谓“宜居行星”,也只是在某种限定要求之下的那些“刚刚好”的行星罢了。

至于这种“刚刚好”是不是对生命刚刚好,这不一定。所谓满足“宜居行星”标准的,顶多只能说是我们理解中的适宜生命居住的一个前提条件而已。

甚至,我们都不知道这仅有的一点必要条件算不算必要的。毕竟,我们也不知道:生命真的需要水么?生命真的必须是碳基的么?一颗行星/卫星表面or次表面的热量一定要通过恒星的辐射来提供么?如果不一定的话,那么通过恒星温度和距离计算的行星表面温度,就和行星上生命的诞生完全没有充分或者必要关系了。

总之,别激动。在不久的将来,“宜居行星”“超级地球”简直不要太多,但这类行星上能否真的孕育生命还很难讲,反过来说,不在“宜居带”范畴内的星球上,也未必就一定不能孕育生命。

哪怕在我们的太阳系内,我们不也已经在逐渐把更多寻觅生命的热忱从位于宜居带中的火星转移到了压根不在宜居带的木星和土星的卫星上了么——剧烈的潮汐加热作用,冰下的液态海洋,海底的水热活动,喷泉中的有机物……想象一下,一个深海热泉口附近孕育的生命天堂它不香么?谁说离了太阳就不行呢?



【115、又一发现!这颗太阳系外行星比地球大50%,质量为地球的三倍!】


2021-04-16 宇宙解码

天文学家在银河系最古老的一颗恒星附近发现了“超级地球”TOI-561b。一个炙热的、岩质的“超级地球”。

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中,他们通过与夏威夷的凯克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合作,向人们展示了一颗比地球大50%、质量比地球大三倍的系外行星。

这颗新发现的星球被命名为TOI-561b,它每12小时围绕其恒星旋转一圈。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的天体物理学家斯蒂芬·凯恩(研究成员之一)表示:在地球上的一天时间里,这颗行星就会完成两次围绕其恒星的旋转。

这颗行星距离恒星如此之近,意味着其非常热,平均温度达到开氏2000度(华氏3138温度,或者1726摄氏度)。虽然科学家测量该行星的质量约为地球的三倍,但是它的密度和地球却基本一样。

“这很令人惊奇,因为一般来说我们会认为它的密度更高一些” 凯恩解释说,“这说明该行星非常古老”。

科学家们推测,TOI-561b很可能在10亿年前就形成了,因为一颗行星越古老,它的密度越低,这是因为在它形成时不会有那么多的重元素存在。

“这颗围绕TOI-561运转的行星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岩质行星,它的存在表明在14亿年前,宇宙形成后就已经开始形成岩质行星了。”劳伦·韦斯博士介绍说(其为夏威夷大学的比阿特丽斯·沃森·帕伦特博士后研究员,也是发现TOI-561行星系统的研究组领导者)。

至于这颗系外行星所围绕的古老恒星TOI-561,根据研究揭示,它属于很少见的一种称为银河系厚盘恒星的类别。这类恒星在化学成分上具有明显不同 - 象镁和铁一类构成恒星的重元素更少。

“对于行星内部的了解能够告诉我们它的表面是否适合居住。”凯恩表示,“虽然这颗比较特别的行星当前不太可能居住,但是它很可能预示着未来我们将在银河系内古老恒星周围发现数量众多的岩质世界”。

相关知识

超级地球是太阳系外行星,其质量高于地球,但远低于太阳系的冰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后者分别是地球的14.5和17倍。它仅是指行星的质量,并不意味着有关表面状况或可居住性。自从2005年格利泽876d被尤金尼亚·里维拉(Eugenio Rivera)所率领的团队发现之后,相继有数颗超级地球被世人发现。地球作为太阳系中最大的类地行星,其所身处的太阳系并不包含这一类能被当作范例的行星,举凡那些体积大过地球的行星,质量至少都在其十倍以上。

在一般情况下,超级地球只以质量作为判定条件,而温度下、组合成分、轨道属性、适居性、或星球环境等条件则不包括在内。目前在超级地球质量上限定义上,普遍认同为地球质量的10倍(约天王星质量的69%,这是太阳系的气体巨型最小的质量),而下限为地球质量的1倍、1.9倍、5倍不等,在不同的大众媒体下有不同的标准。

一些学者进一步指出,在超级地球定义上应该增加是否有显著的大气层;或是不但有大气层,还有固态表面或如海洋行星般,有着广大的海洋且有一层大气层覆盖其上,这种类型的行星没有出现在太阳系内。若系外行星超过地球质量10倍的上限,依照其是否由岩石、冰、或是气体组成成分,确定该行星是否为类地行星、巨无霸行星、或是气体巨行星。



【116、宇宙暗物质分布图出炉 揭星系间存无形桥梁】


2021-06-01 评论

科学家已经知道宇宙大型星系、星系团之间具有以气体或尘埃丝线连接成为一张宇宙网的结构,以前的研究用来自望远镜的数据绘制了很多宇宙网结构图。一份新研究认为,可能暗物质是构成这种宇宙网结构的支架,并推出了第一张暗物质桥梁模型图。

银河系附近的暗物质密度分布图。图像中心的X代表银河系,图中黑点代表星系,箭头指向由于引力而使物质运动的方向。

“构成这个宇宙80%的物质是以暗物质的形式存在,而这些暗物质组成了名为‘宇宙网’这种大规模结构的支架。”主要研究员之一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的天体物理学家郑东熙(Donghui Jeong)说。

“因为宇宙网决定着各个星系内和星系之间物质运动的模式,所以了解暗物质的分布是研究大规模结构的关键。可是,宇宙网结构的细节是未知的,因为里面的主要成分——暗物质和高温的星系间介质,都是很难探测的物质。”

这份研究采用了另一个办法,把各个星系现有的分布数据输入人工智能系统,将其训练成一个暗物质分布预测模型,推出了这张暗物质桥梁结构图。

研究介绍说,他们使用距离银河系6.5亿光年范围内,共约1.7万个星系的数据训练这套系统。由于现在技术无法直接观测到任何暗物质,所以这套模型提供的暗物质分布的准确度无法从另一个角度得到证实。不过,目前这是一个创新的办法,让人们看到暗物质一个可能的分布模式。从图上看到了不少以前科学家不知道的细节。

比如,这张图清晰地展示了包含我们银河系在内的本星系群(Local Group),与更大规模的室女座星系团(Virgo Cluster),著名的M81星系等星系团,以及本地空洞(Local Void)之间的关系。科学家把这些大型结构组成的整体总称为本星系墙(Local Sheet)。

本星系群是包括银河系在内的一群星系,覆盖一片直径大约1,000万光年的区域,内含至少80个星系,大部分是矮星系。室女座星系团距离地球6500多万光年,含有大约1300多个星系。本地空洞是科学家观测到的位于本星系群旁边一个几乎空无一物的空间,而得此名。

这张图上还能看到另一个其它研究较少提及的福纳克斯墙(Fornax Wall),与本星系墙之间通过暗物质桥梁的联系。福纳克斯墙也是一个巨型长条的星系团组成的天体墙结构,与玉夫座长墙(Sculptor Wall)平行,与天鹤座(Grus Wall)垂直。

这份研究5月26日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17、宇宙大爆炸并不是你所认为的“砰”的一声】


2021-04-15 爱追剧的我

宇宙是如何诞生的?大爆炸产生了宇宙似乎深入人心。很多人认为在150亿年前,在某一个真空的地方有一个体积无限小的奇点,其内包含了现在宇宙中的所有物质,所以奇点内部压力无限大、密度无限高,其温度也高得吓人。

在一霎那间这个奇点发生了爆炸,“砰”的一声爆炸开来,形成了原始的宇宙,随着空间扩大,宇宙的温度降低,微小的粒子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聚合成物质,形成星体,各种星体又形成了星系,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宇宙。不过天文学家们要告诉你,这或许都不是这样的。 

我们所认为的宇宙大爆炸,是以一个奇点为中心,就像炸弹一样爆开,里面的物质飞射而出,形成了现在的宇宙,但是这个中心在哪里,爆炸的边缘又在哪里?

宇宙大爆炸似乎没有中心。我们现在观察到宇宙仍然在扩大,星系之间的距离也在逐渐拉大,我们在夜空中看到的星星正在逐渐离我们远去,而且星星们是飞向四面八方的,看起来好像我们的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随着宇宙膨胀,所有的星星都在远离我们。

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我们在太阳系观察是如此,当我们在大麦哲伦星系或者其它河外星系观察时,会发现看到的情况和现在我们看到的情况一样: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自己。也就是说宇宙在向各个方向膨胀,没有一个中心点,当然也就没有所谓的奇点了。

很多科普类的视频、文章说一开始的宇宙奇点是一个体积无限小的点,随着爆炸,宇宙开始逐渐增大,在这种说法中宇宙是有边界的。它由一个无限小的点膨胀为半径有465光年大小的球。但是这种说法又是不对的。

因为所谓的465光年,只是我们站在地球上,向太空中可以观测到的宇宙,其半径有465光年。如此遥远的距离是我们通过对方发出的光观测到的,距离我们越远,它们发出光的时间就越久远。现在宇宙的年龄大约有150亿年,因此还有很多无法观测或测量比光在这段时间内向我们传播的距离更远的任何物体。所以在可观测宇宙之外,还有更加广阔的宇宙。

我们现在看到的宇宙有465亿光年,就像我们站在空旷的大地上,最远可以看到几公里外的事物,而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还有更广阔的的空间。那么宇宙的边缘在哪里呢?答案是没有边界,当我们在地球认为465亿光年之外是宇宙边缘时,站在465亿光年观测,发现在前方465亿光年的情形,就像无限套娃一样,一个又一个465亿光年,永远没有尽头,因为宇宙在不断的膨胀。

没有中心也没有边缘,似乎这个爆炸和我们认识的爆炸并不相同,我们所认识的宇宙有多大,是指的可观测宇宙。这个可观测宇宙来自于一个无限小的奇点,当这个奇点发生爆炸膨胀时,它旁边紧挨着的点也会被撑开,一个接着一个,似乎每一个点都会形成一个宇宙,这就是所谓的多重宇宙,但可惜的是我们观测不到它们。

宇宙在不断地膨胀,这一刻的宇宙就比上一刻的宇宙大一些,现在的宇宙就比1亿年前的宇宙大很多,比100亿年前的宇宙大得更多了,继续倒退到150亿年前,宇宙变成了一个无限小的点,里面的温度无限高、密度无限大,这就是宇宙大爆炸的起点。

但是在这个起点之前宇宙又是怎样的,是什么力量可以将现在的宇宙压缩成一个如此小的奇点,现在还没有理论可以描述它。

所以说宇宙最原始的开始是怎样的,我们将不得而知,且恐怕永远不会知道了。



【118、宇宙大爆炸证据消失 暗能量加速宇宙膨胀】


2014-12-16 由 驱动中国 發表于科学

虽然未来的天文学家可能因更先进的技术以及对物理学更深入的了解受益,但残留下来的大爆炸证据最后遗迹对他们来说可能成为“废物”。研究人员表示,大爆炸的痕量信号可能在1万亿年内消失。实际上,到那个时候,我们的银河系将与它的邻居仙女座相撞,最后孕育出银河仙女星系。

天文学家能够观测到130多亿年前的星系,它们在宇宙诞生后几百万年形成。此外,他们同样研究所谓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光线,由大爆炸形成,现在仍存在于宇宙中。在遥远的未来,这些线索不可能被地球上或者附近天体上的科学家观测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将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退却,在伸展到一定程度后,辐射中的光粒子——光子将拥有比可见宇宙更长的波长。

2014-12-16 13:58 趣闻解密 caokui评论

由于宇宙不断膨胀,我们当前能够观测到的古代星系将进一步远离地球,导致未来的科学家无法观测到。太阳和其他很多恒星将燃烧殆尽,我们附近的宇宙区域也将比现在更为空旷。但未来天文学家并非一点希望也没有,因为他们可以利用从银河仙女星系飞出的所谓的极高速恒星研究大爆炸。这些恒星将成为公元1万亿年我们所在星系的天文学家能够观测到的最远光源。

提到宇宙膨胀就不得不提到暗能量。巴斯克地区大学理论物理系研究人员森德拉认为,根据过去的观测,我们发现宇宙中大约有5%是由普通物质组成,即我们看到的星系、恒星等,还有22%为暗物质,我们知道暗物质的存在是因为它可以通过引力影响普通的物质,剩余的73%则是暗能量,这就是说暗物质和暗能量占据了宇宙中绝大部分的质能,而暗能量则影响着宇宙加速膨胀的机制。

如果不存在暗能量,宇宙膨胀速度就会被物质引力所减慢,而暗能量是通过何种方式导致宇宙加速膨胀还不得而知,对此,研究人员森德拉进行了研究。

本项研究始于暗能量可能是动态ΛCDM模型假说,这是目前最广泛的大爆炸宇宙学模型,也被称为Λ-冷暗物质模型,其通过宇宙学常数来解释宇宙加速膨胀。但是,有些观测现象无法用这个模型来解释,我们所寻找的动态暗能量会随着时间产生变化。

根据森德拉的计算,这些数据都符合动态的暗能量,而具体的结果仍需要进一步的考察。



【119、宇宙大爆炸之前发生了什么?】


2019-11-14 科技日报

宇宙从何而来?又如何变成如今这般“模样”?

目前科学家广泛认可的故事始于约138亿年前。那时,一个密度极大的点发生暴胀,然后宇宙大爆炸开始,宇宙不断膨胀并冷却,原子核、原子,直至我们今天看到的漫天繁星等开始形成。

尽管这个故事充满了各种戏剧性的巧合、激烈的冲突,但仍存在一个漏洞:这两个泾渭分明的时期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几十年来,这一直是萦绕在科学家心头的一团迷雾。最近,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对宇宙演化的这一关键过渡期进行了模拟,得出结论称,所谓的“再加热”过程可能是宇宙初期这两个阶段的“桥梁”,但这一过程的确凿证据仍有待进一步寻觅。

宇宙的“两副面孔”:暴胀和大爆炸

提起宇宙的起源,最著名的应该是宇宙大爆炸理论了,这一模型理论上基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并得到当今科学实验观测最广泛最精确的支持。

该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诞生于约138亿年前。从一个极小的致密“火球”,不断膨胀并慢慢冷却,渐渐地,我们今天看到的原子、身边的鸟语花香以及漫天闪烁的恒星和星系得以形成。

不过,现在物理学界普遍认为,在大爆炸发生之前,还发生过宇宙暴胀。宇宙暴胀理论由日本的佐藤胜彦博士和美国的阿兰·哈维·古斯博士提出。该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之初,在不到万亿分之一秒内,宇宙从几乎无限小的点暴增了1027倍。随后,宇宙发生了大爆炸,并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模样”。

四处乱撞的粒子将宇宙“再加热”

那么,宇宙如何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迅速“变脸”——从暴胀时期过渡到大爆炸时期?这两个时期之间有何关联呢?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报道,为解决这一宇宙的演化难题,来自美国凯尼恩学院、麻省理工学院(MIT)和荷兰莱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模拟了宇宙暴胀与宇宙大爆炸之间的关键过渡时期——“再加热”时期。

在他们的模型中,研究主要作者雷切尔·阮及同事模拟了被称为“暴胀子”(inflatons)的物质形式的行为。他们认为,假想的“暴胀子”本质上类似于希格斯玻色子,创造了推动宇宙暴胀的能量场。在适当的条件下,“暴胀子”的能量可以被有效地重新分配,从而产生使宇宙重新加热所需的各种粒子。

研究人员之一、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戴维·凯泽表示:“宇宙暴胀后的再加热时期为大爆炸创造了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将‘大爆炸’置于宇宙大爆炸之中。在这个过渡时期,宇宙翻江倒海,一切都乱作一团,物质的表现形式非常复杂。”

雷切尔则解释说,在宇宙暴胀时期,所有物质四处散落,使宇宙成为一个寒冷而空旷的地方,缺乏点燃宇宙大爆炸所需的“粒子热汤”。而在“再加热”时期,推动宇宙暴胀的能量发生衰变,“摇身一变”成为粒子。

雷切尔说:“这些粒子一旦诞生,就会四处乱撞且相互撞击,传递动量和能量,正是这种能量将冰冷的宇宙再次加热,为宇宙大爆炸奠定了基础。”

引力波中或潜伏关键证据

那么,最新模拟除了指出“再加热”过程是宇宙暴胀和大爆炸之间的桥梁外,还能给我们提供哪些启示呢?

研究的合作者、凯尼恩学院物理学副教授汤姆·吉布林说:“从寒冷的暴胀时期到炽热的大爆炸时期,应该蕴藏着哪些粒子可以在如此高的能量状态下存在的关键证据。”

此外,在宇宙暴胀时期的极端能量状态下,引力的“行为举止”是怎样的?这一基本问题也一直让物理学家们“辗转反侧”。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认为,引力对所有物质“一视同仁”,与粒子能量无关。但科学家们认为,由于量子力学,在极高能量状态下,物质对引力的反应会有所不同。

哪个观点是正确的?研究团队调整了粒子与引力的相互作用强度,将上述假设纳入模型中。结果发现,引力增加越多,“暴胀子”传递能量生成大爆炸期间出现的热物质粒子的效率就越高。

现在,研究人员需要寻找证据来支持这一模型。

吉布林说:“我们使用模拟来预测宇宙的‘模样’,这个再加热时期应该在宇宙中某个地方留下了印记,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它。”

但找到这个印记可能并非易事。研究人员称,对宇宙最早的“惊鸿一瞥”源自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产生于宇宙大约38万岁时的电磁波辐射一直在宇宙中传播,它们的“余晖”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但吉布林表示,CMB只保留了宇宙诞生初期的样貌,希望未来的引力波观测能提供最终线索。



【120、宇宙诞生于180亿年前的大爆炸,哪此前是什么呢?】


2021-04-07 鹰眼看世界

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么,这个没人能说的清,因为没人见过,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也不能正确的推测出来。所以我根据自己的知识大胆的推测一下。

宇宙中有各种各样的天体,但是要说到大爆炸,最重要的要数黑洞了。

黑洞是宇宙中各种天体的天敌,是一个永远吃不饱的贪吃虫。

其实黑洞一点也不神秘,就是一个普通的天体,不过这个天体质量特别特别大,同时万有引力也就特别特别大,这个引力大到能够捕捉光。宇宙中的光线照射到黑洞上,就被黑洞捕捉就再也逃不出去了。

黑洞由于质量大,引力大,凡是经过黑洞身边的各种天体都会被黑洞吸引捕捉,最后被黑洞吃掉。

经过漫长的宇宙时间长河,黑洞吃一个,再吃一个,不停的吃,质量越来越大,引力也越来越大。

广大的宇宙中,不只一个黑洞,还有很多的黑洞,都是在一口一口的吃着天体,一直到所有的黑洞把所有的天体都吃完,然后所有的黑洞也在相互吸引,最后宇宙中所有的黑洞又互相吸引互相融合,最后剩下了一个黑洞。

此时,这个黑洞由于质量特别大,内部出现了坍塌,发生了大爆炸。大爆炸把黑洞炸向了宇宙的个个方向,这样新的宇宙又会形成,又会有新的恒星,新的黑洞,新的行星,新的地球,新的月亮,新的各种各样的天体。

至此,新的宇宙产生。又是新的一个循环。黑洞又会不停的吃掉各种天体,直到下一个大爆炸,只不过这个过程要持续好几千亿年。

对此,你怎么看?



【121、宇宙到底有多不真实!一文让你怀疑人生】


2018-07-17 由 未来科技社 發表于科学

我有时就想,人知道的越多,疑问就越多,烦恼也就越多。最近一个网友提的问题,我深入思考后,差点让我怀疑人生。

大家都知道,宇宙是非常大的,无限、浩渺这些修饰词放在宇宙这个词语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如果你看过我前期的文章《以光速穿越银河系竟还需要20万年?》以及《来来来,让我们算算你在宇宙中有多渺小》,就会分分钟感受到宇宙的浩瀚。

理所当然的,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也是非常的浅薄,我们目前的行动能力限制了我们只能在地球上通过望远镜左看看右看看,也就是说我们对宇宙的所有知识都是通过望远镜观察并结合太阳系的一些规律推测出来的,比如哈勃红移,以及由此产生的大爆炸理论等等,你能说太阳系中的红移现象适用于遥远的星系?

所以,虽然我并不赞成,但我们每个人都完全有理由怀疑当前的宇宙观。

有网友就提出,宇宙有没有可能就是一个假象?它到底有多不真实?那么我就来扒一扒这种不真实的现象,古人说九九归一,我就罗列九条,大家有不同意见可以留言,但请有理有据、文明交流。

第一个不真实的地方就是大

宇宙太大了,我简单算一下哈,我们走路的速度是5km/h,高铁的速度大概是300km/h,你是不是觉得很快?好吧,我要说,那真的不算快。因为在宇宙中,测量距离的基本单位是光年,就是光走一年的距离,要知道光的速度为299792458 米/秒,大约30万km/s,也就是每秒30万千米,它走一年距离是多远呢?是大约九万四千六百亿公里!

而我们目前能观测的宇宙边界,据科学家测算是,距离我们460亿光年!简直逆天的距离!

但是还没完,科学家告诉我们,这是可观测宇宙,这之外不知道是什么?

为了这事,好多科学家争吵不断,有的说宇宙有界无边,有的说宇宙无边无界。

有界无边,类似于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有界的,但又没有边,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地球上不停的走,总是走不出去,但是其实它就那么大。那么我们就有疑问?在有界的宇宙之外是什么,是不是另一个宇宙?那这些宇宙之外又是什么?

无边无界,就是说,整个宇宙就是没有极限、没有界限的,那就更加有问题了,这么大的宇宙存在于哪里?为什么它能够无边无界呢?

反正,如果我们不停的追问,宇宙之外是什么?那还有没有尽头?尽头到底是什么?

是不是感觉好假?就像有人为了把你困在地球,给你撒了个慌,结果,这个谎言需要很多谎言去支撑,结果越来越大,越来越不符合逻辑,让人产生了更多疑惑!

第二个不真实的地方就是空

空这个问题,我说出来,你肯定会说不可能,宇宙中到处是物质呀?!好吧,那我就来分析一下,你看到一个人,你会说这是个人,但是生物学家会说,这是细胞、分子等物质组成的;化学家会说,这是由元素组成的;而顶尖的物理学家会说,这是由一堆原子吸引在一起堆积出来的东西。这就是物质的本质,原子的集合。

而原子是非常空旷的,原子并不是最基本的粒子,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要知道,原子直径的数量级大约是10^-10m,原子核的直径一般为10^-15m,二者差了10的5次方。

如果我们把原子比作一座运动场,那么按比例原子核就好比运动场中心的一只蚂蚁,核外电子就好比漂浮在运动场周围的灰尘。也就是说原子其实基本上只是一个空间罢了。如果把原子中空的部分都删除,浓缩成只有原子核大小的话,那么整个65亿人口的人类能压缩成一块方糖大小。

当然,原子核也不是最基本单位,它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而相对于原子核,质子和中子也只能算是足球场里的一只蚂蚁,其他大部分也只是空间。依次类推还可以一直往下分下去,但每一次分割我们得到的基本上都是空间罢了。

有人说,我摸我女朋友的手,我怎么不感到“空”呢,其实你不知道的是,她手上的最外面的一层原子对你手上的一层原子产生了斥力,让你有了触觉而已。就像上面举的例子,假如把你们手上的原子放大到篮球场大小,你和你女朋友之间的原子离真正的“接触”还差两个“运动场”的距离。

其实科学界对构成物质的本质也给出了答案,那就是“空”,也就是什么都没有只不过是空间罢了,你本人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而构成原子的也只是空间,换句话说你也只不过是你所占的一片空间罢了。

第三个不真实的地方就是像素点

当你靠近看电脑屏幕,就会发现连续的画面是由不连续的像素点组成的,同样,当我们看微小的粒子也会发现,他们的很多特性也是是不连续的,换句话说就像像素点一样。

首先,物质构成的不连续,这个很好理解,一个在现实中看起来连续的人,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有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中子构成,再往下还有夸克、玻色子。而他们内部又大部分是空的,也就是说一个看起来连续的人,最终竟仅仅是靠各种力远距离把各种微观粒子“粘”起来的物体。

其次,能量也是不连续的。按说,能量这种东西,应该是连续的,但是,恰恰相反,能量也是一份一份的。普朗克发现,自然界能量的发射和吸收,一次至少要传输一个确定的量,或者是这个量的整数倍,不可能是这个量的1/2,更不可能无限地细分下去。在两个最小能量的数值之间,是能量的禁区。

再次,空间和时间都不是连续的。普朗克长度:1.6*10^-35米。这个非常小的数是长度的最小“量子”,空间不会有比这更小的长度单位;普朗克时间:光走过一个普朗克长度要用的时间,既:1.6*10^-35÷c^2 = 5.4*10^-44秒,没有比这更短的时间存在。

这种万物皆由“像素点”构成的思想非常难以置信,但事实一再告诉我们,这才是世界的本质。

第四个不真实的地方就是全息宇宙理论

物理学家伦纳德·萨斯坎德(Leonard susskind)教授在讲座上说过,落入黑洞的物质,因观测者的不同(参照系差异),而有完全矛盾的结果。李雷在黑洞外,看到韩梅梅落入黑洞,以韩梅梅自己的感觉来说,在穿过事件视界的时候,是安然无恙的;但在李雷看来,韩梅梅在无限接近事件视界的地方完全压扁且离子化贴在视界表面然后静止了,所以,韩梅梅就同时存在两个版本,1)黑洞内部的韩梅梅, 2)黑洞表面那些以二维方式编码的韩梅梅的全部信息。不过李雷还是比较沮丧的,毕竟这个故事有些悲凉。

不过好在,李雷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黑洞里面也许是另一个世界,虽然黑洞里面的三维的韩梅梅是黑洞视界上的二维韩梅梅的全息投影,但韩梅梅本人是不知道的,她也许在黑洞里面生活的很好。

但是不久李雷又发现一个问题,我们的宇宙会不会是一个这样的全息宇宙?所有的三维物体,其实都是宇宙边界二维全息膜上的信息的投影而已?

第五个不真实的地方就是奇点

奇点是什么?奇点是现代宇宙科学中的一个未被真正了解却又无法回避的天体,其物理属性已经超过了现有物理学的研究范畴。其实,根据广义相对论物质使时空弯曲的观点,可以直接推论出宇宙奇点,因为当物质引力无限大时,可使 时空曲率变得无限大。

当前,很多科学家都支持大爆炸理论,但是大爆炸不可回避一个问题,那就是宇宙需要回推到一个密度无限大,热量无限大, 温度无限高,压力无限大, 时空曲率无限大,体积无限小的“点”。

与数学不能处理无穷大数的奇点一样,广义相对论也不能处理自己所预言的宇宙奇点,也就是说,广义相对论在宇宙奇点失效了,它不能告诉我们宇宙是如何开始的。

种种现象表明,要么就是当前理论存在问题,要么就是宇宙存在BUG!

第六个不真实的地方就是人类感觉的本质

什么是感觉?大家肯定会说出很多,比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说到这里,老司机都开始回味昨晚缠绵湿滑的感觉,而吃货们则想起了炸鸡腿的香味。

但是,先别急着离开去缠绵和吃东西,真相时间到了。

首先,眼睛感受到光彩,但是光彩的本质却是电磁波波长!

其次,耳朵感受到声音,但是美妙的声音却是机械波振动的频率!

再次,舌头体验到了美味,鼻子闻到花香,皮肤触到光滑的肤感。但是这些本质却是原子、分子之间电场作用!

最后,你的所有感觉,都要经过大脑的处理,就是要转变为电信号。

好吧,这还算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有个疯狂的科学家,把一个人的脑子放在一个灌满营养液的缸中,通过导线把电信号传入这个人的大脑中,那这个人会不会以为自己在缠绵或者在吃炸鸡腿?这就是著名的思想实验“缸中之脑”。

当然,电影《黑客帝国》也完美的再现了这种思想。既然,人类感觉都是电信号,那么你的感觉会不会是不真实的?也许谁都不知道这个答案!

第七个不真实的地方就是光速无法超越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众所周知,被奉为最伟大的理论,但是,在这个理论中就有一条假设,即光速恒定并独立于任何参考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告诉我们,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其质量就越大,导致维持其高速运行时所需的能量就越大,而这个临界点就是光速,因为当物体接近光速时,其维持接近光速运动的能量就趋近于无穷大。所以任何物体都不能超光速运动,这也是相对论的基础假设。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光速会超越空间和参照系独立存在?为什么光速会成为一个宇宙中的速度屏障?为什么这个屏障非要是光速,而不能是其他速度?

第八个不真实的地方就是费米悖论

1950年的一天,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费米在和别人讨论飞碟及外星人问题时,突然冒出一句:“他们都在哪儿呢?”这句看似简单的问话,就是著名的“费米悖论”。

费米悖论”隐含之意是,理论上讲,人类能用100万年的时间飞往银河系各个星球,那么,外星人只要比人类早进化100万年,现在就应该来到地球了。换言之,“费米悖论”表明了这样的悖论:A.外星人是存在的——科学推论可以证明,外星人的进化要远早于人类,他们应该已经来到地球并存在于某处了;B.外星人是不存在的——迄今为止,人类并未发现任何有关外星人存在的蛛丝马迹。

“费米悖论”阐述的是对地外文明存在性的过高估计和缺少相关证据之间的矛盾。

“费米悖论”可怕的地方在于,不论那种解释都能让人脊背发凉!

假如外星人是存在,地球诞生是 45.4 亿年,假设我们把地球和一个 80 亿年的行星 对比,如果该行星 的经历和地球类似的话,他们的文明应该比我们领先 34.6 亿年,他们可是有 34 亿年的时间慢慢发展的。比我们领先一千年的文明所能带给我们的震撼,可能就像我们现在的世界能给一个中世纪人的震撼一样。一个比我们领先一百万年的文明和我们的差距,可能和我们与大猩猩的差距那般。那么他们在哪里?会不会就在静静的观察我们?

假如外星人不存在,那更加可怕,如此浩渺的宇宙,人类竟是独苗、孤品?整个宇宙只有人类这种唯一的智慧生物?

总之,费米悖论让我们思考这样的问题,如果外星人存在的话,我们会不会是他们在这个宇宙的试验品?如果外星人不存在,那么我们会不会是另一个超出这个宇宙的更高等级文明的试验品?

第九个不真实的地方就是“超距作用”

量子力学中,有一个现象就是量子的超距作用。1935年,爱因斯坦与其他物理学家提出,量子力学会出现一种“幽灵般的超距作用”,以此来反对量子力学,他并不喜欢这一理论,因为该理论认为信息传播的速度可以超过光速。数十年过去了,量子力学已经发展成为自然的基本理论,这种被称作量子纠缠的超距作用也已经被证实。量子纠缠允许物体在任意距离上瞬时相互影响,且不需要任何直接的交互。

但是,为什么?既然光速是物体的速度极限,为什么量子纠缠就可以跨越空间时间瞬时相互作用?

为此,有科学家提出这样一种理论,他举了一个例子,假设有一个鱼缸,鱼缸的前面和后面分别放一架摄像机,我们通过两台监视器(这两台监视器可以放在无限远处,为了讨论方便,忽略信号传输时间)观看鱼缸里金鱼的游动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两个监视器里的金鱼存在某种纠缠效应,一个里面朝“左”游动的时候,另一个必然朝“右”游动。

所以,这名科学家就认为,量子纠缠可能是同样的道理,两个纠缠的粒子也许在更高的层面其实就是一种东西。

如果真如这名科学家所言,那么我们的世界岂不是更像是更高层面世界中的一种投影或幻想?

总结

这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一个线索,宇宙是如此的不真实,以至于在人类强大的科研能力面前,它的BUG越来越大!



【122、宇宙的尽头在哪儿?】


2018-02-25 震旦纪年

想要了解宇宙究竟有多大,请你试着将一枚硬币放在你的面前。假设这枚小小的硬币就是我们的太阳,那么另一颗代表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的硬币就应当放在大约563公里之外。对于生活在中国的读者而言,比如上海的读者,这第二枚硬币几乎要摆放到山东或安徽省境内,而对于一些小国的居民而言,这颗硬币可能都已经放到外国去了。

而这仅仅是太阳和距离它最近的一颗恒星而已。当你试图模拟更大范围内的宇宙空间时,就会麻烦的多了。比方说,相对于你的那颗硬币太阳,银河系的直径将是大约1200万公里,这相当于地月距离的30倍。正如你所看到的,宇宙的尺度是惊人的,几乎没有办法用我们生活中所熟知的距离尺度加以衡量。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丈量宇宙的梦想是遥不可及的。天文学家在长期的工作研究中已经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去测量宇宙的尺度。以下我们将向你呈现有关的内容:

1 宇宙的尺度

我们并非居于宇宙的中心,但是我们确实居于可观测宇宙的中心,这是一个直径约为930亿光年的球体

这个星球上没有人知道宇宙究竟有多大。它或许是无限的,也或许它确实拥有某种边界,也就是说如果你旅行的时间足够长,你最终将回到你出发的地方,就像在地球上那样,类似在一个球体的表面旅行。

科学家们对于宇宙具体的形状和大小数据存在分歧,但是至少对于一点他们可以进行非常精确的计算,那就是我们可以看得多远。真空中的光速是一个定值,那么由于宇宙自诞生以来大约为137亿年,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最远只能看到137亿光年远的地方呢?

答案是错误的。有关这个宇宙的最奇特性质之一便是:它是不断膨胀的。并且这种膨胀几乎可以以任何速度进行——甚至超过光速。这就意味着我们所能观测到的最远的天体事实上远比它们实际来的近。随着时间流逝,由于宇宙的整体膨胀,所有的星系将离我们越来越远,直到最终留给我们一个一片空寂的空间。

奇异的是,这样的结果是我们的观测能力事实上被“强化”了,事实上我们所能观察到最遥远的星系距离我们的距离达到了460亿光年。我们并非居于宇宙的中心,但是我们确实居于可观测宇宙的中心,这是一个直径约为930亿光年的球体。

2 充斥着星系

这是美国宇航局哈勃空间望远镜获得的最深邃的影像之一

这张照片是美国宇航局哈勃空间望远镜获得的最深邃的影像之一。科学家们让哈勃望远镜对准天空中的一小块区域进行长时间的曝光——长达数月,尽可能地捕获每一个暗弱的光点。文中上图是局部的放大,完整的图像是下面这幅图,其中包含有1万个星系,从局部放大图中,你可以看到一些星系的细节。

完整的图像

当你看着这些遥远的星系,你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遥望遥远的过去,你所看到的这些星系都是它们在130亿年前的样子,那几乎是时间的尽头。如果你更喜欢空间的描述,那么这些星系离开我们的距离是300亿光年。

宇宙处于不断的膨胀之中,但与此同时科学家们对于宇宙尺度的测量精度也在不断提高。他们很快找到了一种绝佳的描述宇宙中遥远天体距离的方法。由于宇宙在膨胀,在宇宙中传播的光线的波长将被拉伸,就像橡皮筋被拉长一样。光是一种电磁波,对于它而言,波长变长意味着向波谱中的红光波段靠近。于是天文学家们使用“红移”一词来描述天体的距离,简单的说,就是描述光束从天体发出之后在空间中经历了多大程度的膨胀拉伸。一个天体的距离越远,当然它在传播的过程中光波波长被拉伸的幅度越大,光线也就越红。

如果使用这种描述方法,那么你可以说这些遥远的星系的距离大约是红移值Z=7.9,天文学家们立刻就会明白你所说的距离尺度。

3 最遥远的天体

这张图像中间部位那个不太显眼的红色模糊光点事实上是一个星系,这是人类迄今所观测到的最遥远天体。美国宇航局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了这张照片,这一星系存在的时期距离宇宙大爆炸仅有4.8亿年。

这一星系的红移值约为10,这相当于距离地球315亿光年。看起来这一星系似乎非常孤单,在它的周围没有发现与它同时期的星系存在。这和大爆炸之后大约6.5亿年时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在那一时期,天文学家们已经找到大约60个星系。这说明尽管这短短2亿年对于宇宙而言仅仅是一眨眼的功夫,但是正是在这一短暂的时期内,小型星系大量聚合形成了大型的星系。

但是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天文学家们目前尚未能完全确认这一天体的距离数值,这也就意味着其实际距离可能要比现在所认为的更近。在美国宇航局的下一代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发射升空以替代哈勃望远镜之前,科学家们都将不得不在数据不足的情况下进行估算。

4 最遥远的距离

天文学家能够观测到的最遥远的光线名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这是抵达地球的最古老的光子,它们几乎诞生于宇宙大爆炸发生的时刻。在大爆炸发生后的短时间内,宇宙非常小,因此相当拥挤,物质太过稠密,以至于光线无法长距离传播。

但在宇宙诞生之后大约38万年之后,宇宙已经变得足够大,光线第一次可以自由地传播。这时发出的光是我们今天所能观测到的最古老的光线,是宇宙的第一缕曙光;它存在于宇宙的每一个方向,无论你把望远镜指向哪个方向,都可以观测到它的存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就像一堵墙,我们最远也只能看到墙这一侧的风景,但是却绝无办法穿墙而过。

那么这些最初的宇宙之光怎么变成微波了呢?这还是因为宇宙的膨胀。随着宇宙的膨胀,当时发出的光波波长被逐渐拉长,经历如此久远的时间(137亿年),它们的波长已经被拉伸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随着宇宙膨胀冷却,现在这一辐射的剩余温度大约仅有-270摄氏度,也就是著名的3K背景辐射。这种辐射的分布显示出惊人地各向同性,各处的差异小于10万分之一。

而如果有朝一日人类终于能够制造出高灵敏度的中微子探测器,那么我们将终于可以突破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设置的那堵墙,而看到其背后中微子出现时的情景,即所谓的“宇宙中微子背景”。和光子不同,对中微子而言,一般意义上的物质几乎是透明的,它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穿过地球,穿过太阳,甚至穿过整个宇宙。正是因为这一特征,一旦我们能够解码中微子中携带的信息,我们将能回溯到宇宙大爆炸之后仅数秒时的情景。

5 星系蝴蝶图

天文学家们向宇宙张望,他们注意到宇宙中的星系分布并非呈现随机状态,由于引力的作用,星系倾向于相互接近,从而形成规模巨大的聚合体,如星系团,超星系团,大尺度片状结构乃至所谓的巨壁。

天文学家们开始着手纪录这些星系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他们很快成功地制作出较近距离范围内星系的三维分布图,这是一项令人惊叹的成就。大部分此类巡天观察都将注意力集中在距离地球70亿光年之内的范围,但他们在此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类星体,这是宇宙中亮度惊人的奇特天体,来自早期宇宙,其距离可能是70亿光年范围的4倍以上。

在全部这些努力中,斯隆数字巡天(SDSS)可能算是规模最大的一个。参与这一项目的天文学家们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对1/3天空的巡天观察,并在此过程中记录下超过5亿个天体的精确位置信息。而本文此处的配图则来自另一项巡天计划:6dF星系巡天,这是目前规模位居第三的巡天项目。这张图像中之所以会缺失很多地方,是因为银河系的阻挡,很多天区我们都无法进行观测。

6邻近的超星系团

邻近的超星系团

在距离地球比较近的空间内,天文学家们的了解相对而言就会多一些。我们现在知道在距离地球约10亿光年的距离内存在一个超星系团的海洋。这些是被引力作用聚集在一起的大量成员星系。

我们的银河系本身是室女座超星系团的成员,这个超星系团正位于这张图像中中央位置。在这个巨大的超星系团结构中,我们的银河系毫无特别之处,它只是位于一隅之地的普通成员星系而已。在这一宏伟结构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是室女座星系团,这是一个由超过1300个成员星系组成的庞大集团,其直径超过5400万光年。

另一个超星系团很值得关注,那就是后发座超星系团,因为它的位置恰好位于北方巨壁(Northern Great Wall)的中心位置。北方巨壁是一个大到令人难以想象的巨型结构,其直径约有5亿光年,宽度约3亿光年。我们星系“附近”最大的超星系团是时钟座超星系团,其直径超过5亿光年。

7 暗物质和暗能量

暗物质和暗能量

这个宇宙另外一件令人吃惊的事实是:占据宇宙大部分的成分我们却完全看不到。暗物质是一种神秘的存在,科学家们认为它们遍布宇宙各处,但是我们却看不到也摸不着。它们和光以及任何种类的电磁波都不发生作用,而这正是人类赖以探测宇宙的基础工具。不过它会产生引力,通过它对周遭空间施加的引力效应,科学家们能够感受到它们的存在。

是的,我们能够感觉到暗物质确实存在。比如我们所在的室女座超星系团大约拥有10的15次方倍太阳质量,但是整个超星系团的光度却仅有太阳的3万亿倍。这就意味着室女座超星系团的光度相比其质量所应当拥有的光度小了约300倍。这样的事实是难以解释的,但是如果考虑到这其中遍布大量拥有质量但却不发光的暗物质,一切也就不奇怪了。

事实上,根据计算结果,宇宙中的暗物质含量是我们平常所见的普通物质的5倍。但是暗物质尽管强大,却仍然不足以统治宇宙。真正支配着我们这个宇宙的力量来自另一种神秘物质:暗能量。普通物质和暗物质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拥有质量,并向周围空间施加引力影响,换句话说,它们的作用是让物质聚拢,让宇宙减速膨胀甚至最终收缩。

然而,当科学家们观测宇宙,试图分辨出宇宙究竟是在减速膨胀还是在收缩时,他们惊骇地发现事实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宇宙根本没有收缩或减速,它正在加速膨胀!毫无疑问,存在一种未知的强大到异乎寻常的力量,它不但独力抵抗了整个宇宙中所有普通物质和暗物质产生的引力作用,甚至还推动整个宇宙加速膨胀。对于暗能量的发现最近刚刚被授予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尽管有了这样的巨大进展,科学家们对于究竟什么是暗能量却依旧毫无头绪,一无所知。现在有关这一课题的理论几乎就相当于“虚位以待”,等待着未来出现一个更加完美的理论能摘取成功解释暗能量本质的桂冠。

8 宇宙之网

宇宙之网

星系巡天的结果显示我们的宇宙似乎显示一种“泡沫网状”结构。几乎所有的星系都分布在狭窄的“纤维带”上,而在它们的中间则是巨大的空洞,天文学上称为“巨洞”。这些巨洞的体积巨大,有些直径可达3亿光年,其中几乎空无一物。但是这样说并不正确,因为尽管我们看上去那里确实是什么也没有,但实际上这里充斥着暗物质。

这里这张图是一份计算机模拟结果,它显示我们的宇宙呈现一种纤维网状结构,其中分布着节点,纤维带和层。这种复杂结构的起源来自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微小的涟漪,这是其中密度微小变化的体现。随着宇宙膨胀,这些微小的高密度区去逐渐吸引更多的物质向其聚集,这种效应持续上百亿年,其结果是惊人的——它造就了我们今天所见的宇宙。

9 检验宇宙模型

检验宇宙模型

2005年,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试图检验现有的宇宙学理论是否正确。他们进行了一项名为“千年运行”的模拟计划,在计算机中他们模拟100亿个粒子在一个边长为20亿光年的立方体空间中,按照我们现有的理论去作用于它们,是否能得到某种我们所预期的结果。

这项模拟实验中考虑了普通物质,暗物质和暗能量因素,成功地再现出宇宙从混沌逐渐显现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观察到的宇宙大尺度结构。在模拟运行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们目睹了宇宙中大质量黑洞的出现,强大的类星体发出剧烈的辐射,模拟的结果中还出现了大约2000万个星系。正如文中此处展示的那样,研究人员们发现模拟的结果产生出一个和我们所观察到的现实宇宙非常相似的状态。

欧洲航天局(ESA)研究宇宙大爆炸、造价7000万欧元的“普朗克”太空望远镜根据此前收集的数据,绘出了首幅宇宙全景图。望远镜去年开始在地球轨道上扫描宇宙全景,探测宇宙微波中的辐射光谱,仅半年时间,拼凑出宇宙全貌。

这是宇宙首次以全景的方式展现在人类面前,它将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宇宙大爆炸后各种天体的形成过程。



【123、“宇宙尽头”的星系A1689—ZD1,人类还会在观测到更远的星系吗?】


2017-12-08 宇宙小百科 

极目宇宙的尽头

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带来了天文学的飞跃发展。由于借助了先进的观测仪器,人们的目光看得更远更远。

1997年,NASA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彼得·艾森哈德博士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亚当·斯坦福博士打破了一项纪录,他们检测到一个位于87亿光年以外的星系团,这是当时所发现的最遥远的一个天体。时隔不到10年,艾森哈德和斯坦福又检测到一个90亿光年以外的星系团,再次打破了他们自己发现最遥远星系团的纪录。

2004年,美国科学家对外宣布,他们发现了一个距离地球约130亿光年的微型星系。NASA声称,这是最新发现已知的距离地球最遥远的星系,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距离地球最遥远的天体。

2007年3月,有媒体报道说,芬兰和意大利的科学家通过智利安第斯山脉上的南欧天文观测台,发现了一个新星系。这个新发现的星系还具有类星体形式的星系核。从事这项研究的科学家说,这个新发现的星系距离地球约110亿光年,是科学家至今所发现的最为遥远的星系。

最近又有文章报道说,一个距离地球130亿光年,编号为A1689—ZD1的星系被美国加州大学的天文小组利用哈勃望远镜观测到。这很可能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距离地球最遥远的星系。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A1689—ZD1星系是一个庞大的椭圆星系,它包含了数百个球状星团,每个星团还可能包含成百上千颗恒星。但它的总质量仅为银河系的1/10000。据观测,该星系内部仍在形成新的星体。有参与这次观测的欧洲南方天文台天文学家表示:“由于距离遥远,该星系发出的光要经过长年累月才能被我们所见,因此我们目前观测的只是该星系在130亿年前的一个瞬像。在那个时间点上,这个星系可能还刚刚形成,因此本次最新观测可能是该星系婴儿时期的一张照片。”

然而,在最近的网络上却有另一种说法:一个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小组发现一个距离地球最遥远的星系,该星系距离地球竟达2400亿光年。据网络消息说,经过五年多的观测,科学家发现了这个人类观测到的最遥远的星系,它暂时被命名为A1689—ZD1。有科学家分析说,A1689—ZD1实在太远了,尽管现在观测到了它释放的光线,但它可能已经死亡了。

相距地球2400亿光年!如果说这句话有点儿信口开河,这似乎并不为过。因为对最近的这二则消息谁真谁假,根据现有的理论大致可分辨出来。

在现有的理论中宇宙的年龄大约为135亿年。

由于已知的光的传播速度,根据光学理论,我们所观测到的天体,其距离不可能超过宇宙的年龄。如过说宇宙的年龄是135亿光年,那么我们所观测到的天体,其距离不可能超过135亿光年。

首先,如果A1689—ZD1是距离地球最遥远的星系,那么,从A1689—ZD1星系与地球的连线的延伸还能伸展多远呢?由于A1689—ZD1星系是早期产生的天体(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那么大致上可以认为,A1689—ZD1星系相对于地球而言,它是处于膨胀后的宇宙的中心。由此再推,因为宇宙的年龄约为135亿光年,那么,在地球背向A1689—ZD1星系的方向,我们不可能观测到大于10亿光年远的天体。

大爆炸宇宙学认为宇宙由奇点的大爆炸所诞生,但是这个理论受到一些科学家的质疑。如果空间和时间起始于奇点大爆炸,对于起点大爆炸的解释,温伯格的说法却又未能消除人们对大爆炸宇宙学的怀疑,反倒有点儿弄巧成拙。

如果把奇点想象成爱因斯坦提出的超圆体(气球模型)缩至无限小,体积消失,就像一个圆面缩小到半径为零一样。那么,相对于奇点大爆炸之后的膨胀的宇宙,它就有可能存在一个中心区域。

基于此,我们回到上面谈过的问题,以地球为观测点,在观测A1689—ZD1星系的相反方向,我们还能够发现大于5亿~10亿光年远的宇宙早期的天体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目前对宇宙年龄的认识就值得我们反思。

其次,我们今天所观测到的A1689—ZD1星系,并不能证明A1689—ZD1星系一定距离地球130亿光年。原因在于,我们不能证明A1689—ZD1星系的光是今天到达地球的。也许该星系的光早在几亿或几十亿年前就到达地球了,只是由于观测技术的发展,我们的天文学家直到今天才观测到它。又或者说,只是因为利用了先进的观测仪器,天文学家才有机会捕捉到它。



【124、宇宙年龄多大?有的星系“静悄悄”?答案可能是……】


“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这是中国古人对“宇宙”朴素的认知。每每人类仰望星空,总是忍不住对广袤的宇宙满怀遐想。

日前,“你生日那天的宇宙”成为网络热搜词:NASA为庆祝哈勃太空望远镜启用30周年举办了一项活动,人们在其官网选择出生日期,便能看到那一天哈勃望远镜拍下的宇宙图像。

人们对这项活动的热衷,也同样折射着对宇宙的好奇:它如何诞生?年龄是多少?什么是星系呢?

“宇宙”从何而来?

关于宇宙,人类从不乏探索和想象。

仰望星空,中国古人曾提出“盖天说”、“宣夜说”和“浑天说”。汉代学者张衡也曾提出“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的无限宇宙概念。

提起宇宙的起源,传播范围最广的大概是宇宙大爆炸理论。该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约100多亿年前。从一个极小的致密“火球”不断膨胀并慢慢冷却,渐渐地恒星、星系等得以形成。

对宇宙的年龄,有说法称是137亿年,也有说法称是138亿年,由于算法原因,甚至还有114亿年的答案。但不管是哪个数字,宇宙对人类来说,都足够古老。

天文学博士、科普作家高爽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关于宇宙是如何出现的尚且没有特别准确的说法。人类知道的物质包括人类自己,只占宇宙中极小的一部分。

有的星系“静悄悄”

宙中存在众多星系。许多星系都在活跃地制造恒星并明亮发光,是“活泼”的星系。高爽说,也有一些星系由于某些原因停止造星运动,即所谓“静悄悄”的星系。

此前,有报道称,日本国立天文台等组成的研究小组通过“昴星团”望远镜和凯克望远镜观测,发现一个“静悄悄”的、正在停止造星活动的星系,其核心部分在120亿年前已经形成。

也有人认为,了解那些造星活动变弱、正在变得“静悄悄”的星系,是解开众多星系谜团的关键。

“不过,星系的核心一般是宁静的,意思是没有剧烈的活动。”高爽说,在宇宙年轻的时候,有大量核心活跃的星系,其核心的大黑洞猛烈“吞吃”周围的物质。活动的星系核心会特别明亮,很远的距离也能看见它们。

椭圆星系相对“年老”吗?

高爽介绍,目前星系主要可以分为漩涡星系、椭圆星系、不规则星系三大类。

一般认为,椭圆星系是多个星系合并之后的结果,因为撞击合并了气体和尘埃,造成大量的恒星诞生,消耗了物质。所以椭圆星系缺少尘埃和气体,相对年老一些。

不规则星系可能是相互撞击合并之后诞生的特殊形状,一般尺寸都不大。而顾名思义,漩涡星系就是看上去像一个旋涡状的圆盘,比如银河系。

在这种旋涡星系中,恒星围绕它的中心旋转,但在运动的过程中,有些地方会有一些气体和尘埃的集中地带,这些地方就会诞生比较多的新的恒星。

“打个比方,在高速路上开车,如果遇到一个大卡车,它身后就会出现一个小范围的拥堵,大卡车前方一段路相对比较通畅。”高爽举例称,漩涡星系还可能有一个变化类型,就是核心多了一个棒状的结构,叫棒旋星系。咱们自己的银河系就是棒旋星系。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其实,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类从未停下探索宇宙的脚步。就探索宇宙的方式而言,有一种比较重要的方式就是望远镜观测,也有补充的方式,比如通过引力波、获取实物等,大致有四种途径,“取得的相关进展也有很多。”“只能说目前可以观测到的宇宙,可能包括上千亿个星系。”从某种角度说,宇宙不存在科学定义,只能粗略的说它包含所有的时间和空间。

近些年,还有一些有关“平行宇宙”的研究提出,认为还有其他宇宙时空可能存在。要描述宇宙,它的主要参数包括平均的物质密度,用来描述包含多少物质。其中又可以把物质氛围普通物质、暗物质、暗能量三类。

“目前可观测宇宙的直径大约900多亿光年,这个长度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有限,所以在有限的宇宙年龄中,只有这么大范围的光来得及传播到我们眼中。所以这个长度远远不是宇宙本身。”



【125、宇宙膨胀,我们会跟着一起膨胀】


iScientist 张双南

很多朋友都会问下面这些问题:谁给大爆炸提供了能量?为什么没有炸出来反物质呢?大爆炸之前是什么?大爆炸的中心在哪里?宇宙的边在哪里?我们会跟着宇宙一起膨胀吗?宇宙会一直膨胀下去吗?宇宙的未来是什么?

这些问题,有些是大家的误解,有些学术界目前也不能给出确定的回答。更重要的是,如果上网搜索,你会看到各种稀奇古怪的回答,但是在正规的天文学书里却找不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者即使找到了,你也会被那些学术术语和复杂的公式方程吓退。

在这堂课里面,我将澄清一些误解,也对那些学术界一般不用通俗的语言解释甚至还没有确切答案的问题,尽量给读者做一些初步的介绍和回答,满足读者的好奇心。

宇宙有没有边?

宇宙到底有没有边?按道理说,虽然不一定看得到,但是再大的东西也得有边啊!这个问题是我在各种场合被问到的最多的问题,没有之一。提问者从6岁的孩子到已经退休的老人家,各行各业的人基本上都有。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什么是宇宙。一般来说, 我们认为宇宙就是物质世界的总和。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如果回答宇宙有边界,那么你一定会接着问:边界外面是什么?答案是:边界外面仍然是宇宙。你如果接着问:再往外呢?答案仍然是:再往外仍然是宇宙。所以我只能回答,宇宙没有边界。

但是这个回答你肯定不会满意:没有边界不就意味着宇宙是无穷大了吗?没错,这就是当前学术界的标准回答。然而,爱因斯坦当年就是不相信宇宙是无限的,但是他也不认为宇宙有边界,那怎么办?爱因斯坦当然不会被这个问题难住,他认为我们的宇宙是有限无界的。

什么是有限无界?比如,一只蚂蚁在一个很大的球面上,它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这个球面的边界,但是很显然,这个球面是有限的,因为它是闭合的。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的宇宙是一个闭合的宇宙,我们就不可能找到宇宙的边界,但是这个宇宙仍然是有限的。比如,有一个很漂亮的宇宙模型认为,我们的宇宙就是一个巨大的四维黑洞的三维视界面, 当然就是有限无界的,当然就没有边,也没有宇宙的外面这个概念了。

有一个很漂亮的宇宙模型认为,我们的宇宙就是一个巨大的四维黑洞的三维视界面 | Science Photo Library, Victor de Schwanberg

那么,我们的宇宙是闭合的吗?这个问题就是科学研究可以回答的了: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宇宙是否闭合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 密度高于一定的值,空间的弯曲就类似一个球面,所以可以闭合起来;密度低于一定的值,空间的弯曲就类似一个马鞍形,不能合拢。而这个值恰好就是前面所说的临界密度,当宇宙平均密度等于这个值的时候, 空间就恰好是平坦的,对应于欧几里得几何描述的空间,也叫作闵可夫斯基空间。

宇宙的三种可能的几何形状。图中蓝色的线表示局部平行的光线。 | astronomy.swin.edu.au

所以,如果能够精确测量宇宙的平均密度,也包括宇宙的所有能量, 那么就可以根据广义相对论确定我们的宇宙是否是闭合的。现在的观测结果告诉我们,宇宙的平均密度极为接近临界密度,但是在目前的测量精度范围内,既不能完全排除宇宙是闭合的,也不能确定宇宙就是开放的,只能等待未来更高精度的测量结果。利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对宇宙大尺度空间的测量结果也表明,在目前的测量精度范围之内,宇宙是平坦的,尽管也不能完全排除宇宙是开放的还是闭合的。

研究人员进行中微子探测实验|东京大学

因此,尽管爱因斯坦不相信宇宙会是无限的,但是目前的科学研究并不能给出明确答案,这就是科学和哲学的区别。科学需要证据,而哲学只需要理性思考。

我们会跟着宇宙一起膨胀吗?

既然宇宙正在膨胀中,那么宇宙中的各个天体,乃至我们人类自己, 是不是也在跟着宇宙膨胀不断变大?

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科学问题,我和我的一个研究生就曾经认真地研究过。对这个问题的标准和主流的回答是:膨胀的是空间,不是空间中的物体,包括所有的天体和人类。

我前面在解释哈勃定律的时候,就用了烤面包的时候在里面放一些葡萄干作为例子,说明是面包在膨胀导致了葡萄干之间的距离变化的速度恰好满足了哈勃定律。就像葡萄干自己并没有在面包里面跑一样,其实宇宙中的天体也没有在宇宙中跑,实际上是空间本身膨胀了,与面包本身膨胀了是一个道理。

那么,怎么理解宇宙膨胀过程中天体的大小不变呢?如果宇宙膨胀中只有万有引力在起作用,膨胀的起源是大爆炸,那么大爆炸之后,一旦形成了天体,天体之间的距离就只能增加,天体的大小的确不会变化, 就像在地球表面往上扔一块石头,石头在向上飞的过程中大小是不会变化的,当然我们这里忽略了石头和空气的摩擦作用。但是,自从1998 年发现宇宙加速膨胀之后,上面的标准和主流的回答就需要修改了,这就是我和我的一个研究生曾经研究过的问题。目前对于宇宙加速膨胀的最主流解释就是存在暗能量,暗能量使得天体之间有了一种目前未知的排斥力。暗能量在宇宙中均匀分布且其密度不随宇宙的膨胀而变化, 导致在今天的宇宙中遥远星系之间的排斥力就开始克服了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使得今天宇宙中星系的膨胀速度变快了。

既然暗能量在宇宙中均匀分布,它就会在所有的地方都起作用,比如在我们的身体里面也会导致原子之间有排斥力,我们就有可能变大。

暗能量让宇宙加速膨胀|《极简天文课》

多年前当刚刚发现宇宙加速膨胀的时候,我和我的一个研究生就计算了这个效应,计算结果是:在目前的情况下,不但这个排斥力对我们身体的影响比起生物学效应来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即使对于整个太阳系的影响也完全小于太阳本身的演化带来的影响。

但是,今天这个效应可以忽略,并不表明这个效应永远可以忽略,这取决于暗能量的性质。在有些模型中,比如暗能量密度随时间增加,那么暗能量不仅仅会让人变大,而且有可能把我们身体里面的原子都撕碎,出现所谓的“大撕裂”现象。由于我们目前还不理解暗能量的性质,所以我们现在真的不知道在遥远的未来,宇宙的膨胀会对人类产生什么影响。

宇宙会一直膨胀下去吗?

了解了宇宙的过去和现在,很显然我们会问,宇宙会一直膨胀下去吗?宇宙未来的命运会是怎样的?实际上,科学界现在并不能确切地回答这些问题,目前只能给出几种宇宙未来可能的模式,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宇宙中的总物质和能量密度,以及暗能量的性质。

比如说,我们在地球上向上扔一个球,如果初始速度低,球就会落回来,恰好能够让球不落回来的速度取决于地球的质量,也就是对应地球半径的球以内的平均密度。用同样的办法来计算,让今天宇宙中的天体能够恰好一直相互分离而不回落,所要求的宇宙的密度就是临界密度, 只不过在广义相对论的框架中,物质、能量和压力都会产生引力,因此计算得到的密度是总的密度。

我们在地球上向上扔一个球,如果初始速度低,球就会落回来|Pixabay

简单地来讲,如果宇宙的总密度大于临界密度,我们的宇宙将来的膨胀就会最终停止,宇宙就会坍缩,会重新回到一个起点。

如果宇宙的总密度恰好等于临界密度,宇宙就会一直膨胀下去,在无限远的未来才会停下来。目前宇宙的总密度看来非常接近临界密度, 所以这很可能就是宇宙的未来。

但是,如果宇宙的总密度稍微小于临界密度,那么宇宙的膨胀即使在无穷远的未来也不会停下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暗能量的密度保持为常数,目前宇宙的加速膨胀就会继续下去,膨胀得越来越快,星系和星系之间的分离速度越来越快,以至于最后我们看不到宇宙中其他的星系。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前面提到的大撕裂的情况。如果暗能量的密度随时间而增加,未来的宇宙就会出现大撕裂。大撕裂的意思是说不仅仅星系和星系之间的距离会变得越来越远,星系里面的每个天体之间的距离也会变得越来越远,星系会被撕裂。甚至组成我们身体的原子都会被撕裂开,所以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情况,真的不希望会发生。



【126、宇宙如何度过了138亿年?它经历了什么时期?这些都有答案】


2018-07-22 宇宙与科学 

宇宙诞生之前,奇点是一个难以想象的高温密集点。之后它爆炸了,并且瞬间经历了一次令人难以置信的膨胀。在膨胀中,空间本身比光速膨胀得更快。在这段时间里,宇宙的体积至少翻了90倍。

想要理解宇宙纪年,需要理论物理和天文学家的直接观测相结合。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天文学家还没有看到最直接的证据,例如与宇宙微波背景有关的引力波。

据美国宇航局称,在宇宙奇点爆炸膨胀之后,宇宙继续增长,但以较慢的速度。随着空间的扩展,宇宙冷却,物质形成。一秒钟后大爆炸宇宙中充满了中子、质子、电子、反电子、光子和中微子。

在宇宙的前三分钟,光元素是在一个叫做核合成过程中诞生的。温度降了下来。质子和中子相互碰撞,形成氘,这是一种同位素。大部分氘结合在一起氦,以及微量的锂也产生了。

根据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的数据,在最初的38万年左右,宇宙本质上太热,光线不能发光。创造的热量将原子粉碎在一起,有足够的力量将它们分解成致密的等离子体,这是一种不透明的等离子体。

在38万年之后,物质冷却到足以使原子重组。新的时代开始了。这就使得透明的电中性气体产生。根据美国宇航局的相关资料。这个过程大爆炸之后的最初的光,这就是今天我们可以探测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在这一刻之后,宇宙陷入黑暗,因为还没有恒星或任何其他明亮的物体形成。

在这段持续了5亿年的宇宙黑暗时代里,大量气体崩塌,形成了第一批恒星和星系,这些恒星和星系的高能紫外线电离摧毁了大部分中性氢。

在宇宙大爆炸90亿年后不久,我们的太阳系诞生了。

对于宇宙涵盖了我们所知道的所有的空间和时间,美国宇航局回答说确实如此。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大爆炸?尽管有一些模型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推测,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模型能够进行实际的、更

球状星系团NGC 6397包含约40万颗恒星,位于大约7200光年外的南阿尔法星座。它的年龄估计为135亿年,很可能是继大爆炸之后形成的最早的星系之一。

目前对宇宙的估计大致为138亿年。相比之下,太阳系只有46亿年的历史。

这个估计来自于测量宇宙中物质的组成和能量密度。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计算宇宙在过去膨胀的速度。有了这些知识,他们就可以把时钟倒转至大爆炸的时间,从而进行推断和论证。

关于宇宙的结构问题

科学家们认为,在宇宙的最初阶段,是没有任何结构的,物质和能量几乎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宇宙中。重子区域通过重力拉进越来越多的物质,它们变得越来越大,最后就能通过重力拉进更多的物质,形成星系,还有比星系更大的星系团,超星系团,丝状结构,宇宙墙和空洞,由成千上万的星系组成的“斯隆长城”有十多亿光年的跨度。密度较小的区域看似没有星系,最后被称为空洞。

宇宙的物质

直到大约30年前,天文学家还认为宇宙是由几乎完全由普通原子组成或者“重子物质”。可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构成宇宙的大部分成分都是以我们看不到的形式出现的。

事实证明,重子只占宇宙的4.6%。其余的23%由暗物质构成,暗物质通过最新的研究发现,它很可能是由一个或多个亚原子粒子组成,它们与普通物质的相互作用力很弱。其余还有72%是由暗能量构成的,而暗能量在推动宇宙的加速膨胀。

不少朋友问到了宇宙的形态或者说它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其实这个问题取决于它的膨胀速度和引力之间的关系。所讨论的引力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宇宙中物质的密度,引力越大,重子物质密度越高。

如果宇宙的密度超过一个特定的临界值,那么宇宙就是类似于球体的表面。如果宇宙存在的时间足够长的话,这意味着最初平行的光束将缓慢地会聚,最终交叉并返回到它们的起点。宇宙不是无限的,而是没有尽头的。就像球体表面的面积不是无限的,但是却没有起点或终点。宇宙最终可能停止膨胀,开始自我崩溃,既所谓的“大收缩”。

如果宇宙的密度小于这个临界密度,那么空间的几何是“打开的或者是”负弯曲“呢,就像一个马鞍的表面。如果是这样的话,宇宙就会是无边无际的。

假设宇宙的密度恰好等于临界密度,如果是这样的话,宇宙就会无限膨胀,但膨胀的速度会逐渐加快。

还有一种可能,宇宙有一个更复杂的形状,似乎有一个不同的曲率。例如,宇宙可以有圆环或是一个甜甜圈的形状。

膨胀的宇宙

在20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发现宇宙不是静止的。相反,它在膨胀。

在那之后,人们一直认为宇宙中物质的引力是肯定的。减缓宇宙的膨胀。然而在1998年,哈勃太空望远镜对超新星的观测显示很久以前,宇宙膨胀的速度比今天慢。换句话说,宇宙的膨胀并不是由于重力而减慢,而是莫名其妙地加速。推动这种加速膨胀的罪魁祸首是暗能量,它现在仍然是科学界中最大的谜团之一。



【127、宇宙是不是无限的?】


2017-10-26 由 小刘1987 發表于科学

想要了解宇宙究竟有多大,请你试着将一枚硬币放在你的面前。假设这枚小小的硬币就是我们的太阳,那么另一颗代表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的硬币就应当放在大约563公里之外。对于生活在中国的读者而言,比如上海的读者,这第二枚硬币几乎要摆放到山东或安徽省境内,而对于一些小国的居民而言,这颗硬币可能都已经放到外国去了。

而这仅仅是太阳和距离它最近的一颗恒星而已。当你试图模拟更大范围内的宇宙空间时,就会麻烦的多了。比方说,相对于你的那颗硬币太阳,银河系的直径将是大约1200万公里,这相当于地月距离的30倍。正如你所看到的,宇宙的尺度是惊人的,几乎没有办法用我们生活中所熟知的距离尺度加以衡量。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丈量宇宙的梦想是遥不可及的。

2005年,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试图检验现有的宇宙学理论是否正确。他们进行了一项名为“千年运行”的模拟计划,在计算机中他们模拟100亿个粒子在一个边长为20亿光年的立方体空间中,按照我们现有的理论去作用于它们,是否能得到某种我们所预期的结果。

这项模拟实验中考虑了普通物质,暗物质和暗能量因素,成功地再现出宇宙从混沌逐渐显现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观察到的宇宙大尺度结构。在模拟运行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们目睹了宇宙中大质量黑洞的出现,强大的类星体发出剧烈的辐射,模拟的结果中还出现了大约2000万个星系。正如文中此处展示的那样,研究人员们发现模拟的结果产生出一个和我们所观察到的现实宇宙非常相似的状态。

欧洲航天局(ESA)研究宇宙大爆炸、造价7000万欧元的“普朗克”太空望远镜根据此前收集的数据,绘出了首幅宇宙全景图。望远镜去年开始在地球轨道上扫描宇宙全景,探测宇宙微波中的辐射光谱,仅半年时间,拼凑出宇宙全貌。

这是宇宙首次以全景的方式展现在人类面前,它将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宇宙大爆炸后各种天体的形成过程。

宇宙全景图

造价7000万欧元的“普朗克”太空望远镜自去年年底起一直围绕着地球轨道运行。它的主要任务是扫描宇宙的全景,探测宇宙微波中的辐射光谱,而经过半年时间的扫描终于发回了首批图片。

我们的地球

这张历时6个月绘制完成的图像,为人类勾画出一张137亿年前大爆炸后新生宇宙的蓝图。图片上颜色的深浅变化代表了温度和密度的细微差别。从某种程度上说,恰恰是这些微小的不同使最初的宇宙某些区域密度加大,最终演化为今天的各大星系。

图像正中是地球所在的银河系,其周围布满了冷尘埃形成的纤维状物质,研究人员分析说,这片区域正是恒星形成的地方,而“普朗克”卫星拍下正在诞生的星体以及尚处在萌芽状的恒星。

图片中央白光部分,正是我们身处、由延绵数千光年的尘埃和气体群组成的银河系。不过若要一睹137万亿年前宇宙初生时的样貌,则仍有待科学家移除图片中银河系的光芒。

欧航局当天发表公报说,这幅图的珍贵之处在于捕捉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辐射图成功捕捉到宇宙大爆炸遗留痕迹,为人类勾画出一张137亿年前大爆炸后新生宇宙的蓝图。

宇宙全景图数据化

它形成于宇宙大爆炸时期,经过137亿年的漫长旅行才到达地球,对研究人员而言,它就是研究星系起源的活化石。不过在这张图像上,覆盖整个宇宙的微波背景辐射有许多部分都被银河掩盖了。科学家将通过精密的数据分析,剥离出全宇宙的微波背景辐射信息,并希望能够从中得出大爆炸后宇宙膨胀的详细过程。

宇宙

欧航局科学和自动探测负责人戴维·索思伍德认为,“普朗克”卫星为人们开启了一扇“宝库之门”,天文学家根据它提供的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宇宙的起源及其现在的运行方式。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science/nvzgq6g.html



【128、宇宙是否处于伪真空状态?】


2020-09-25 小场

众所周知,目前公认的宇宙年龄大约为137亿年,而可观测的宇宙直径大概为930亿光年。宇宙这么大,它的大部分空间都是真空的,连一点灰尘颗粒都没有。但是,科学家提出了这样一个想法:宇宙可能处于伪真空状态,它会发生真空衰变,产生最终的宇宙灾难。

伪真空的概念

事实上,伪真空是量子场论中的一个概念。它认为,我们现在的宇宙的真空并不是处于最低能量状态,可能还存在更低的能量状态,称为真真空状态。并且它还认为,我们的宇宙迟早要从伪真空状态跃迁到真真空状态,这个过程称为真空衰变,它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并摧毁整个宇宙。宇宙终结的方法有很多,大撕裂、热寂、大收缩等方法。但是,在这么多方法当中,霍金最喜欢的是真空衰变,因为这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从宇宙大爆炸到现在已经过了137亿年的时间,一般认为现在的宇宙已经处于能量较低的状态了。但是,目前理论上还是无法排除伪真空的状态。伪真空具有有限的寿命,它可能比宇宙年龄更长,因此目前我们还无法探测到真空衰变的证据。

如何验证伪真空

要想验证目前宇宙是不是处于伪真空状态,我们可以通过“上帝粒子”希格斯粒子和上夸克的质量来判断。粒子的标准模型是基于对称性的概念,但这却带来了一个问题:对称性解释了电弱力的存在,但是它也不允许携带电弱力的粒子具有质量。

这个问题困扰了科学家很多年,直到希格斯提出了新机制。新机制引入了一个量子场,在今天我们称之为希格斯量子场,其表现形式希格斯玻色子,只有与希格斯场相互作用的粒子才能获得质量。虽然这在数学上解决了难题,但是要找到希格斯粒子相当困难。

要找到希格斯粒子,必须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使高能粒子碰撞。但是,在很长的时间内,他们都不知道这个能量范围是多少,科学家一直在黑暗中摸索。在2012年,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通过碰撞两个高能质子,终于发现了希格斯粒子的存在。

数据显示,希格斯粒子的质量125.3±0.5 GeV或126.0±0.4 GeV,它的真空稳定性刚好处于稳定性和亚稳定性的分界线。因此,从它身上还是很难判断出来我们宇宙的真空是否是伪真空。因此,目前我们只能依赖上夸克的结果。但是,想要准确求出上夸克质量,必须依赖更新一代的对撞机。

《比黑洞更可怕,无法阻挡的灾难:真空衰变》(放眼整个世界2019-06-02)报道:

"真空衰变"这个名词许多卡、科幻迷们都听过这个词,但具体意思由"蓝白条"进行具体解释吧。

1、真空

真空各位看官都知道:空无一物为真空,人为可制造。但是真空只有分类的,主要分为:真真空和伪真空。

先解释一下什么是伪真空,空无一物的环境在我们看来就是真空,实际上我们看似空无一物的环境却沸腾着极短暂的量子活动,幽灵般的虚粒子出现、传播又再次消失,就像是一场随便闹着玩的游戏,所以伪真空并不是真的"空无一物"。而真真空则是没有这些虚粒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空无一物"。

在真真空的状态下,能级为最低,也就是所谓的基态,而能量总是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的,所以真空衰变的状态由此类似。

2、真空衰变

所以真空衰变的浅显表现为一个"真"真空小泡,四周被不稳定的"伪"真空所包围。这个小泡一旦成核,就很快的膨胀,膨胀速度迅速趋进光速。越来越大的伪真空区域被它所吞灭,同时转变成真真空。这两种状态的能量差也许会达到非常大的程度,它集中在泡壁上,并扫过整个宇宙,同时也把它在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一切事物统统毁灭掉。

这个过程不可阻挡,无法预知,无法逃避,最终真空衰变导致整个宇宙毁灭。

而真空衰变是可能会发生的,而我们人类无法预知这个过程,当然即使预知了也无法逃避,在天文级的灾难只会生命无法抗衡,所以说,要好好的活着,要开心。

对于人类来说,伽马射线暴比黑洞更可怕,为什么呢?因为黑洞的移动速度很慢,人类有观测到并逃离的可能,而伽马射线暴对于人类来说:观测到即是死亡,无法逃离。

理论基础

量子理论的基本原则是沃纳·海森堡( Werner Heisenberg ) 的测不准原理。根据这一原理,量子物体的所有属性都不具有完全确定的值。例如,一个光子或一个电子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位置和确定的动量。对一确定的时刻,它也不可能有确定的能量。这里我们关心的是能量不确定性。尽管在宏观世界里能量是守恒的(它既不能创造也不会消失),但是在亚原子量子领域里这个定律就失效了。能量可随时自发出现无法预言的变化。所考虑的时间间隔越短,这种量子随机涨落就越大。实际上,粒子可以从我们不知道的某个地方借来能量,只要这份能量马上归还就行。海森伯测不准原理的准确数学形式要求大宗的能量借贷必须很快归还,而少量的借贷则可保留较长的时间。

能量的不确定性会引出一些奇怪的效应,诸如光子那样的粒子可以突然从虚无中生成,不过过后它又马上再度消失,出现这种现象的概率便是上述奇怪效应中的一种。这种粒子依靠借来的能量,因而也是依靠借来的时间得以生存。我们看不到它们是因为它们只是闪电般地一现即没,但是又确实在原子系统的特性中留下它们曾存在过的痕迹,而这些痕迹是可以测量的。事实上,通常认为的真空确实充满着川流不息的一群群这类瞬时存在的粒子,它们不仅有光子,还有电子、质子相别的所有粒子。为了把这种瞬时粒子与我们比较熟悉的永久粒子相区别,前者称为“虚”粒子,而后者则称为“实”粒子。

除瞬时性外,虚粒子与实粒子是完全相同的。实际上,如果用某种方法从外界补充足够的能量偿还海森伯能量借贷的话,那么虚粒子就有可能升格为实粒子,而且与其他同种实粒子没有任何区别。例如,一个虚电子在典型情况下只能存在大约 10^-21 秒。在它短促的生存期中,虚电子并非静止不动,它在消失之前可以走过 10^-11 厘米的距离(作为比较,原子的直径约为 10^-8 厘米)。如果这个虚电子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得到能量(譬如说从电磁场),它就未必会消失,而是可以作为一个完全普通的电子继续存在。

尽管看不见这些虚粒子,但它们实实在在存在于真空之中。这不仅因为真空包含一个潜在的永久性粒子库,还因为尽管它们以半真半虚的形式出现,这些幽灵般的量子实体依然会留下它们的活动痕迹,而且可以探测到。例如虚光子的效应之一是使原子的能级发生极少量的偏移。它们也能使电子磁矩发生同样细微的变化。这些细微然而却很重要的变化已用光谱技术精确地测量到。

考虑到亚原子粒子一般不自由移动,但要受到各种与粒子种类有关的力的作用,对上述简单的量子真空图象要作些修正。这种种力也在相应的虚粒子之间发生作用。因此,也许存在不止一种真空态。许多可能的“量子态”的存在是量子物理的普遍特征。最为熟知的是原子的各种能级。这里,一个绕原子核转动的电子可以有某些非常确定的能态,而这些能态又对应着确定的能量。最低的能级称为基态,它是稳定的。较高的能级称为激发态,它们是不稳定的。如果一个电子闯入一个较高的能态,它会向下跃迁返回基态,而跃迁的途径可以不止一种。这种激发态有很确定的“衰变”半衰期。

真伪真空

类似的原理适用于真空。它可以有一种或多种激发态。这些激发态有各不相同的能量,不过它们的实际表象完全相同,即都是真空。最低的能态,也就是基态,有时称为“真”真空,以反映它是稳定态这一事实,大体上对应今天宇宙的真空区域。激发真空则称为“伪”真空态。

应当说,伪真空态仍然是一种纯理论的观念,其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用的特定理论。但是,伪真空态很自然地出现在现今所有试图统一各种自然力的理论中。强力。这份清单过去还要长些。例如,电和磁就曾被看作是截然不同的东西。

电与磁的统一过程开始于 19 世纪初。当时,汉斯·克里斯琴·奥斯特( HansChristian Oersted )发现电流产生磁场,而迈克尔·法拉第(Michel Faraday)则发现运动的磁铁会产生电流。很清楚,电与磁是有内在联系的。但是,直到 19 世纪 50 年代,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才指示了这种联系的细节。麦克斯韦通过一组数学方程精确描述这些“电磁”现象,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不久,人们便意识到光也是这种波的一个例子,而且还应当存在其他形式的波,如射电波和X 射线。因此,表面上两种不同的自然力——电力和磁力——原来是单一电磁力的两种表现,它有着自身特有的一些现象。

几十年来,这种统一过程有了更深入的发展。根据认识,电磁力和弱核力是有联系的,是单一“电弱”力的组成部分。许多物理学家相信、作为所谓大统一理论的一部分,将来也会证明强力与电弱力有联系。不仅如此,所有 4 种力可能在某种足够深的层次上合成为单一的超力。

企图统一电弱力和强力的一些大统一理论预言了一种最有前途的暴胀力。这些理论的一个关键特征是,伪真空态的能量大得惊人:典型情况是,1 立方厘米的空间含有 10^87 焦耳的能量!甚至一个原子的体积也会拥有 10^62 焦耳的能量。一个受激原子却只具有 10^-18 焦耳左右的能量,两者相比,后者简直是微乎其微。因此,要激发真空,需要极大的能量,而在今天的宇宙中我们不企望会找到这种状态。另一方面,一旦有了大爆炸的极端条件,这些数字就比较说得通了。

与伪真空联系在一起的巨大能量具有强大的引力效应。这是因为能量具有质量,这一点爱因斯坦已经为我们指出了,所以它可以像正常物质一样受引力吸引。量子真空的巨大能量拥有巨大的吸引力:1 立方厘米伪真空的质量重达 10^64 吨,这比今天整个可观测宇宙的质量(约 10^48 )还大!这种异常的引力对暴胀的产生毫无用处,后者要求某种反引力过程。但是,巨大的伪真空能量是和同等巨大的伪真空压力联系在一起的,而正是这种压力起着奇妙的作用。通常,我们并不把压力看作为引力源,但这种压力却是一种引力源。在一般物体中,物体压力的引力效应与物体质量的引力效应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例如,人体重量中只有不到十亿分之一是由地球内部压力产生的,不过,这种效应确实存在,而且在一个压力极其巨大的系统中,压力引力可以与质量引力相比拟。

在伪真空的情况下,既有巨大的能量,又有与之相仿的巨大压力,它的相互争夺对引力的支配权,但是,关键的性质在于压力是负的。伪真空起的作用不是排斥而是吸引。负压力产生负引力效应,这就是所谓的反引力。因此,伪真空的引力作用归结为它的能量的巨大吸引效应和它的负压力的巨大排斥效应之间的竞争。最终压力获得了胜利,其净效应是产生一种非常大的排斥力,它可以在一刹那间把宇宙冲开。就是这种庞大的暴胀推力,使宇宙的尺度以极快的速度即每 10^-34 秒增大一倍。

就内禀性质来说,伪真空是不稳定的。像所有的激发量子态一样,它要发生衰变以回到基态——真真空。在几十个滴答之后,它就可能衰变。作为一种量子过程,它必然表现出上面讨论过的无法避免的不可预测性和随机涨落,这些性质都与海森伯不确定原理有关。这意味着衰变的发生就整个空间而言不是均匀的,而是会有涨落。某些理论家认为,这些涨落可能就是宇宙背景辐射探测卫星观测到的强度起伏的缘由。

在伪真空衰变后,宇宙重新恢复它正常的减速膨胀,由暴胀进入爆炸。封闭在伪真空中的能量得以释放,并以热的形式出现。由暴胀产生的巨大膨胀使宇宙冷却,直到温度十分接近绝对零度,然后暴胀的突然结束再次把宇宙加热到 10^28 度的极高温度。今天,这个巨大的热库已几乎完全消失,残留下来的就是宇宙背景热辐射。作为真空能量释放的副产品,量子真空中的许多虚粒子获得其中的一部分能量,并转变成实粒子。这些粒子的遗骸留存至今,成为组成你、我、银河系和整个可观测宇宙的 10^48 吨物质。

衰变本质

真空是不稳定的,处于高能级上的量子总要向低能级跃迁,这就是真空衰变的本质。

1980年,物理学家西德尼·科尔曼(Sidney Colemam)和弗兰克·德卢西亚(Frank De Luccia)发表了一篇新奇的文章,它以平淡无奇的标题“引力效应和真空衰变”刊登在《物理评论》杂志上。他们所指的真空不仅仅是空无一物的空间,而且是量子物理的真空态。在第三章我已经解释过,在我们看来也许是空无一物的真空,实际上怎样沸腾着极短暂的量子活动,幽灵般的虚粒子出现、传播又再次消失,就像是一场随便闹着玩的游戏。前面已经提到过这种真空状态也许不是唯一的,可以存在多种量子状态,每一种看上去都像是空无一物,但却不同程度地经历着量子活动,与此相联系的就有不同的能量。

高能态往往要向低能态衰变,这是量子物理学中一条完全确证的原理。例如,一个原子可以取一定范围内的若干种激发态,但这些激发态都是不稳定的,原子会力图向最低能态即“基”态衰变,这个基态才是稳定的。同样,一种激发真空态也会力图向最低能态即“真”真空态衰变。……

我们假定,宇宙的现有状态对应着真真空态。这就是说,在所有可能的能态中今天的空间是最低能量的真空态。但是,对于这一点我们有把握吗?科尔曼和德卢西亚考虑了一种令人恐惧的可能性,即真空态实际上也许不是“真”真空而是一种有相当长寿命的亚稳态,这也就是另一种伪真空,它一直在以一种伪装的安全感哄骗我们,因为它已经延续了几十亿年。我们知道许多量子系统。如铀核,它的半衰期为几十亿年。能够想象真空态会属于这一类型吗?科尔曼和德卢西亚在文章中所提到的真空“衰变”涉及到一场大灾难的可能性,即真空态也许会突然终止,把宇宙扔进一个更小更低的能态,同时给我们(以及所有别的事物)带来悲惨的结局。

物理描述

科尔曼和德卢西亚用数学方法对真空衰变进行了模拟,以找到这种现象出现的方式。他们发现,衰变开始出现时的空间位置是随机的,它表现为一个“真”真空小泡,四周被不稳定的“伪”真空所包围。这个小泡一旦成核,就很快的膨胀,膨胀速度迅速趋进光速。越来越大的伪真空区域被它所吞灭,同时转变成真真空。这两种状态的能量差也许会达到非常大的程度,它集中在泡壁上,并扫过整个宇宙,同时也把它在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一切事物统统毁灭掉。

引力效应

一个经典的场论具有两个稳定的基态,其中一个是绝对的能量最低态。如果把这个场论量子化以后,那么能量相对较高的基态可以看成一个伪真空,由于量 子隧穿,这个伪真空是不稳定的。这个伪真空会衰变到真正的真空,如果考虑引力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我们会发现跟我们当初想象的不一样,引力的效应通常是不 可以被忽略的,尤其是在衰变结束的时候,会变的非常重要。这个重要的工作是 S. Coleman 和 F. D. Luccia 完成的。

伪真空的衰变非常类似于统计力学中的结核相变过程。衰变过程开始时,伪真空的背景中产生了真空(我们把真实的真空称为真空)的泡泡,就像水沸腾的时候产生了 许多气泡一样,在这里这是一个量子隧穿过程。当真空泡泡物质化以后,它的膨胀速度渐近趋向于光速,整个伪真空被覆盖成为真正的真空。当然在半经典极限下, 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发生这种隧穿过程的几率是被指数压低的。

《假真空》报道:

假真空是宇宙学的暴涨模型中的一个概念。外文名False vacuum。

概念介绍

一种能量不是最低的真空状态。按照暴涨模型,宇宙在大爆炸之后,可能经历过一个超乎想像的加速膨胀的过程,在这一瞬间,假真空可能是一种完美对称状态,随着能量状态降低,这种对称被打破。宇宙曾经从最初的奇点,演化出一个性质处处相同的体系。性质处处相同这个特点颇似真空,但与真空不同的是,这个体系的能量密度极大,而真正的真空指的是能量密度处于最低的基态的状态,因此这个状态称为“假真空”,意思在于它的能量密度大的均匀,均匀程度类似于真真空。假真空状态有其内在不稳定性,因此不可避免地要过渡到能量水平更低的真真空。

假真空带来了一个奇特的效应就是与恒星演化晚期的引力收缩截然相反的“负压力”,所以导致了暴涨过程的发生。后来随着宇宙的膨胀,能量密度逐渐降低,负压逐渐消失,宇宙也就开始进入常规的膨胀时期。而随着量子涨落与玻色子的退耦,假真空的对称性发生破缺,于是形成了最低能态的真正的真空和最初的宇宙物质团块,逐渐演化成了现今的宇宙空间与星系物质。

根据膨胀说,宇宙起初之时处于德西特尔膨胀状态。宇宙是不稳定的?宇宙末日来临时,人类可能不会有任何痛苦。

如今,物理学家已经提出了多种宇宙终结的方式,例如大撕裂、坍缩、真空衰减(vacuum decay)等,每一种对人类文明而言都是一场“毫无感觉”的降维式打击。最近,著名物理学家Brian Cox再度揭示了“宇宙的不稳定性”,并认为世界的尽头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渗透在宇宙中每一个角落的希格斯能量场的强度会根据其势能的不同而变化,并时刻处于两种状态之一:“真真空”与“假真空”。所谓的真真空是能量稳定的,处于最小能量的状态,而假真空则代表整个宇宙仅仅在某种程度上是稳定的(极小),但并非完全稳定,这种平衡极易被打破。这其中的问题在于,假真空宇宙可能通过随机的量子波动导致自己的一部分被真真空宇宙吞噬,这就意味着灾难。

位于法国/瑞士边界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学仪器。Cox教授曾在2012年的一项实验中揭示了我们身处的宇宙可能正处于假真空中,即希格斯玻色子被发现。希格斯玻色子的性质表明我们的宇宙可能处于不稳定的假真空状态,这为宇宙的瞬间毁灭提供了可能性,且时间点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天体物理学家Katie Mack博士对这一观点同样表示认可。

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家Nima Arkani-Hamed发现,希格斯场所制造出来的真空状态有一个以10130年为尺度的稳定期。假如这个场发生衰减,它就会制造出一个能量密度更低的真空泡——一种不同形态的真空。  

如果宇宙终结,对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根据量子理论,有着无数个气泡宇宙,我们所处的宇宙只是其中一个膨胀的气泡,即“多元宇宙”。气泡外的宇宙看似是统一的,那是因为我们只能看到自己所处的泡。若泡中的真空能量大幅跌落,产生了很高的正压。因为压力,引力的相吸效应会主导一切,原有宇宙中的一切稳定结构都会崩溃。地球在泡内很快就会被挤压成一小块,原因就在于真空能量的跌落,导致引力压倒性地增强。如果我们的宇宙走向终结,对泡外更多的泡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人类而言却是降维式的打击,且这一过程我们感觉不到任何痛苦。

科学家表示,真空衰减的时间尺度是我们宇宙寿命的许多倍,所以并不会突然发生,宇宙要以此方式终结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关键的是,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宇宙不是我们想象的那般稳定、永恒。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宇宙末日的不确定性。

有人可能会想:量子力学可以拯救人类吗?通过量子纠缠来实现部分宇宙的“重启”似乎是个不错的方法,但在2020年的今天,更像是一部科幻电影中的方案。无论如何,不管是大撕裂、塌缩还是真空衰减,我们还有很长时间去探索宇宙,未来对人类而言依旧是充满希望的。



【129、宇宙首个星系诞生于大爆炸之后2亿年】


2011年04月18日腾讯科技

[导读]宇宙早期星系状况一直是萦绕科学家脑海中的谜团,目前,一项最新研究声称,宇宙首个星系形成于宇宙大爆炸后2亿年。这比之前的预计提前了3亿年。

艾贝尔383星系团作为“引力透镜”观测到宇宙首个星系诞生于大爆炸之后2亿年

腾讯科技讯(叶孤城/编译) 据美国太空网站报道,最新一项研究显示,宇宙首个星系诞生时间要早于之前的预计,仅在宇宙诞生之后的2亿年。

天文学家使用几种不同的望远镜发现一个遥远星系形成于宇宙大爆炸之后的2亿年,这一爆炸性事件给宇宙带来了生机。而此前的研究声称宇宙中最早形成的星系形成于宇宙大爆炸后5亿年,目前科学家认为宇宙大约有137亿年历史。

研究人员称,这项最新研究将迫使天文学家重新思考宇宙以及宇宙初期阶段状况。法国里昂天文学研究中心的约翰-理查德(Johan Richard)是该项研究负责人,他说:“这是一项关于宇宙初期星系如何形成和进化的挑战性理论。它将有助于解开宇宙初期充满的氢气浓雾如何消散之谜。”

非常遥远的星系

这个最新发现的星系并非迄今探测最遥远的星系,在更遥远的距离存在着几个更年轻的恒星。理查德和研究小组同事使用两种美国宇航局仪器——哈勃望远镜和斯皮策望远镜观测到这个新星系。

他们通过艾贝尔383星系团探测到这个星系,该星系团拥有强大的重力像放大镜一样弯曲光线。这个最新发现的星系、艾贝尔383星系团和地球排列可放大该星系的光线,使研究人员详细地进行观测研究。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合著作者埃彻-埃伽米(Eiichi Egami)说:“不使用这种太空透镜机制,我们无法基于当前观测设备研究这些星系。受益于星系的自然属性,我们能够很好地观测到宇宙初期状况。”

使用夏威夷凯克-2号望远镜,研究人员分析了该星系的光线,并探测其“红移(redshift)”。红移是伴随着太空膨胀测量与地球保持远距离的天体,是以天体目标释放更长波长(更红的颜色)光线为勘测基准。

伴随着波长的延伸,天体光线远离我们变换至红色光谱,这种变换亦被称为多普勒现象。天文学家使用红移方法来测量天体的距离,进而测量出它们的年龄。红移值越大,其距离地球则越遥远。

最新发现星系的红移值达到6.027,这表明当时的宇宙环境为宇宙大爆炸后9.5亿年。然而星系中的恒星年龄至少已有7.5亿年历史,这意味着它们形成于宇宙大爆炸后2亿年。这比之前天文学家所认为的首个星系诞生年代早数亿年,其它研究探测发现一些遥远的星系诞生于宇宙大爆炸后5亿年。

英国剑桥大学合著作者丹-史塔克(Dan Stark)说:“我们的研究工作证实一些较早期的观测研究暗示着宇宙早期存在着较古老的恒星。这表明宇宙首批星系诞生年代要早于预期。”

理查德和研究小组将这项研究发表在即将出版的5月刊《皇家天文学会月报》上。

早期宇宙解释?

研究人员称,这项最新研究暗示着宇宙首个星系在何时形成。它将帮助天文学家揭开宇宙如何进入“再电离”状态。大约宇宙爆炸30万年后,宇宙中的氢气处于中性,意味着它并不带电。经过10亿年,这些中性氢气被某种物质辐射电离,分离成为电子和质子,这种再电离过程使氢气变成紫外线,清除了早期宇宙中的“浓雾”。

天文学家猜测,释放强大辐射引起再电离的物质必定来自星系,但研究人员并未发现可提供必要放射线的年代足够久远、距离足够遥远的星系。目前,这项最新研究或许将有助于揭开这一谜团。

法国马赛天文物理实验室珍-保罗-克内勃(Jean-Paul Kneib)说:“或许宇宙早期存在着更多的星系,远超出我们的评估预测,这些星系的年代更古老、更昏暗。”现今我们仅能通过超大质量星系团来作为“宇宙望远镜”观测宇宙早期星系,比如:艾贝尔383星系团。美国宇航局下一代望远镜——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可观测高清晰、遥远的红移天体目标。

预计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将于2015年秋季之后发射,它将有助于揭开宇宙早期星系状况以及其它宇宙之谜。



【130、宇宙外面是什么样子的?】


2016-11-24 由 头条网 發表于科学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宇宙到达有多大?那么宇宙究竟有多大,也许你从没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因为相对于人类来说,宇宙太庞大的了。可是科学家们却对这个问题十分好奇,他们从侧面推断了一下,宇宙究竟有没有边界。

1、宇宙的尺度

宇宙的尺度我们并非居于宇宙的中心,但是我们确实居于可观测宇宙的中心,这是一个直径约为930亿光年的球体。这个星球上没有人知道宇宙究竟有多大。它或许是无限的,也或许它确实拥有某种边界,也就是说如果你旅行的时间足够长,你最终将回到你出发的地方,就像在地球上那样,类似在一个球体的表面旅行。

科学家们对于宇宙具体的形状和大小数据存在分歧,但是至少对于一点他们可以进行非常精确的计算,那就是我们可以看得多远。真空中的光速是一个定值,那么由于宇宙自诞生以来大约为137亿年,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最远只能看到137亿光年远的地方呢?

答案是错误的。有关这个宇宙的最奇特性质之一便是:它是不断膨胀的。并且这种膨胀几乎可以以任何速度进行——甚至超过光速。这就意味着我们所能观测到的最远的天体事实上远比它们实际来的近。随着时间流逝,由于宇宙的整体膨胀,所有的星系将离我们越来越远,直到最终留给我们一个一片空寂的空间。

奇异的是,这样的结果是我们的观测能力事实上被“强化”了,事实上我们所能观察到最遥远的星系距离我们的距离达到了460亿光年。我们并非居于宇宙的中心,但是我们确实居于可观测宇宙的中心,这是一个直径约为930亿光年的球体。

2、充斥着星系

这张照片是美国宇航局哈勃空间望远镜获得的最深邃的影像之一。科学家们让哈勃望远镜对准天空中的一小块区域进行长时间的曝光——长达数月,尽可能地捕获每一个暗弱的光点。文中上图是局部的放大,完整的图像是下面这幅图,其中包含有1万个星系,从局部放大图中,你可以看到一些星系的细节。当你看着这些遥远的星系,你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遥望遥远的过去,你所看到的这些星系都是它们在130亿年前的样子,那几乎是时间的尽头。如果你更喜欢空间的描述,那么这些星系离开我们的距离是300亿光年。

宇宙处于不断的膨胀之中,但与此同时科学家们对于宇宙尺度的测量精度也在不断提高。他们很快找到了一种绝佳的描述宇宙中遥远天体距离的方法。由于宇宙在膨胀,在宇宙中传播的光线的波长将被拉伸,就像橡皮筋被拉长一样。光是一种电磁波,对于它而言,波长变长意味着向波谱中的红光波段靠近。于是天文学家们使用“红移”一词来描述天体的距离,简单的说,就是描述光束从天体发出之后在空间中经历了多大程度的膨胀拉伸。

一个天体的距离越远,当然它在传播的过程中波长被拉伸的幅度越大,光线也就越红。如果使用这种描述方法,那么你可以说这些遥远的星系的距离大约是红移值Z=7.9,天文学家们立刻就会明白你所说的距离尺度。

3、最遥远的天体

这张图像中间部位那个不太显眼的红色模糊光点事实上是一个星系,这是人类迄今所观测到的最遥远天体。美国宇航局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了这张照片,这一星系存在的时期距离宇宙大爆炸仅有4.8亿年。

这一星系的红移值约为10,这相当于距离地球315亿光年。看起来这一星系似乎非常孤单,在它的周围没有发现与它同时期的星系存在。这和大爆炸之后大约6.5亿年时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在那一时期,天文学家们已经找到大约60个星系。

这说明尽管这短短2亿年对于宇宙而言仅仅是一眨眼的功夫,但是正是在这一短暂的时期内,小型星系大量聚合形成了大型的星系。但是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天文学家们目前尚未能完全确认这一天体的距离数值,这也就意味着其实际距离可能要比现在所认为的更近。在美国宇航局的下一代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发射升空以替代哈勃望远镜之前,科学家们都将不得不在数据不足的情况下进行估算。

4、最遥远的距离

天文学家能够观测到的最遥远的光线名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这是抵达地球的最古老的光子,它们几乎诞生于宇宙大爆炸发生的时刻。在大爆炸发生后的短时间内,宇宙非常小,因此相当拥挤,物质太过稠密,以至于光线无法长距离传播。但在宇宙诞生之后大约38万年之后,宇宙已经变得足够大,光线第一次可以自由地传播。

这时发出的光是我们今天所能观测到的最古老的光线,是宇宙的第一缕曙光;它存在于宇宙的每一个方向,无论你把望远镜指向哪个方向,都可以观测到它的存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就像一堵墙,我们最远也只能看到墙这一侧的风景,但是却绝无办法穿墙而过。

而如果有朝一日人类终于能够制造出高灵敏度的中微子探测器,那么我们将终于可以突破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设置的那堵墙,而看到其背后中微子出现时的情景,即所谓的“宇宙中微子背景”。和光子不同,对中微子而言,一般意义上的物质几乎是透明的,它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穿过地球,穿过太阳,甚至穿过整个宇宙。正是因为这一特征,一旦我们能够解码中微子中携带的信息,我们将能回溯到宇宙大爆炸之后仅数秒时的情景。

5、星系蝴蝶图

天文学家们向宇宙张望,他们注意到宇宙中的星系分布并非呈现随机状态,由于引力的作用,星系倾向于相互接近,从而形成规模巨大的聚合体,如星系团,超星系团,大尺度片状结构乃至所谓的巨壁。天文学家们开始着手纪录这些星系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他们很快成功地制作出较近距离范围内星系的三维分布图,这是一项令人惊叹的成就。

大部分此类巡天观察都将注意力集中在距离地球70亿光年之内的范围,但他们在此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类星体,这是宇宙中亮度惊人的奇特天体,来自早期宇宙,其距离可能是70亿光年范围的4倍以上。

在全部这些努力中,斯隆数字巡天(SDSS)可能算是规模最大的一个。参与这一项目的天文学家们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对1/3天空的巡天观察,并在此过程中记录下超过5亿个天体的精确位置信息。而本文此处的配图则来自另一项巡天计划:6dF星系巡天,这是目前规模位居第三的巡天项目。这张图像中之所以会缺失很多地方,是因为银河系的阻挡,很多天区我们都无法进行观测。

6、邻近的超星系团

在距离地球比较近的空间内,天文学家们的了解相对而言就会多一些。我们现在知道在距离地球约10亿光年的距离内存在一个超星系团的海洋。这些是被引力作用聚集在一起的大量成员星系。我们的银河系本身是室女座超星系团的成员,这个超星系团正位于这张图像中中央位置。在这个巨大的超星系团结构中,我们的银河系毫无特别之处,它只是位于一隅之地的普通成员星系而已。在这一宏伟结构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是室女座星系团,这是一个由超过1300个成员星系组成的庞大集团,其直径超过5400万光年。

另一个超星系团很值得关注,那就是后发座超星系团,因为它的位置恰好位于北方巨壁(NorthernGreatWall)的中心位置。北方巨壁是一个大到令人难以想象的巨型结构,其直径约有5亿光年,宽度约3亿光年。我们星系“附近”最大的超星系团是时钟座超星系团,其直径超过5亿光年。

7、暗物质和暗能量

这个宇宙另外一件令人吃惊的事实是:占据宇宙大部分的成分我们却完全看不到。暗物质是一种神秘的存在,科学家们认为它们遍布宇宙各处,但是我们却看不到也摸不着。它们和光以及任何种类的电磁波都不发生作用,而这正是人类赖以探测宇宙的基础工具。不过它会产生引力,通过它对周遭空间施加的引力效应,科学家们能够感受到它们的存在。

是的,我们能够感觉到暗物质确实存在。比如我们所在的室女座超星系团大约拥有10的15次方倍太阳质量,但是整个超星系团的光度却仅有太阳的3万亿倍。这就意味着室女座超星系团的光度相比其质量所应当拥有的光度小了约300倍。这样的事实是难以解释的,但是如果考虑到这其中遍布大量拥有质量但却不发光的暗物质,一切也就不奇怪了。

事实上,根据计算结果,宇宙中的暗物质含量是我们平常所见的普通物质的5倍。但是暗物质尽管强大,却仍然不足以统治宇宙。真正支配着我们这个宇宙的力量来自另一种神秘物质:暗能量。普通物质和暗物质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拥有质量,并向周围空间施加引力影响,换句话说,它们的作用是让物质聚拢,让宇宙减速膨胀甚至最终收缩。

然而,当科学家们观测宇宙,试图分辨出宇宙究竟是在减速膨胀还是在收缩时,他们惊骇地发现事实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宇宙根本没有收缩或减速,它正在加速膨胀!毫无疑问,存在一种未知的强大到异乎寻常的力量,它不但独力抵抗了整个宇宙中所有普通物质和暗物质产生的引力作用,甚至还推动整个宇宙加速膨胀。

对于暗能量的发现最近刚刚被授予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尽管有了这样的巨大进展,科学家们对于究竟什么是暗能量却依旧毫无头绪,一无所知。现在有关这一课题的理论几乎就相当于“虚位以待”,等待着未来出现一个更加完美的理论能摘取成功解释暗能量本质的桂冠。

8、宇宙之网

星系巡天的结果显示我们的宇宙似乎显示一种“泡沫网状”结构。几乎所有的星系都分布在狭窄的“纤维带”上,而在它们的中间则是巨大的空洞,天文学上称为“巨洞”。这些巨洞的体积巨大,有些直径可达3亿光年,其中几乎空无一物。但是这样说并不正确,因为尽管我们看上去那里确实是什么也没有,但实际上这里充斥着暗物质。

这里这张图是一份计算机模拟结果,它显示我们的宇宙呈现一种纤维网状结构,其中分布着节点,纤维带和层。这种复杂结构的起源来自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微小的涟漪,这是其中密度微小变化的体现。随着宇宙膨胀,这些微小的高密度区去逐渐吸引更多的物质向其聚集,这种效应持续上百亿年,其结果是惊人的——它造就了我们今天所见的宇宙。

这些现象就是我们目前探索出来的成果,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宇宙的边界,宇宙的大小。但是这也并不能明确的说明宇宙究竟有多大,所以探索还在继续。



【131、宇宙网】


宇宙是由众多星系构成的庞大“宇宙网”串成丝状或卷须状。宇宙网的丝状物是由暗物质维系在一起的。宇宙网被认为是由宇宙中密布的漏斗形的星系、气体和暗物质构成,仿佛混沌的“星系际高速公路”。

摘要

2009年11月,天文学家在宇宙遥远区域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由此前不被人知的星系构成的星系团,巨大星系团的发现将帮助天文学家了解潜在的宇宙网“骨架”。

概述

宇宙其实是一团乱——由众多星系构成的庞大“宇宙网”串成丝状或卷须状,在茫茫宇宙中蔓延数百万甚至数十亿光年远。据美宇航局太空网报道,宇宙这种网状的基本架构已经确定。法国斯特拉斯堡天文台的天文学家罗德里戈·伊巴塔表示:“当你使用大型天文望远镜遥望宇宙时,你的眼前会出现一张宇宙网,因为你可以看到星系是如何形成的。我们有很明显的证据表明证实宇宙网是存在的,但它依旧有很多谜团尚待我们解开。”

据伊巴塔解释,宇宙网的丝状物是由暗物质维系在一起的。暗物质是人的肉眼所无法直接看到的,它既不发光,也不反射光,宇宙中85%的质量是暗物质。

宇宙网被认为是由宇宙中密布的漏斗形的星系、气体和暗物质构成,仿佛混沌的“星系际高速公路”。伊巴塔表示,他正试图通过我们的地球邻居来探查这种网络的影响,“我们认为宇宙网的枝蔓直接延伸到星系,将灰尘倾倒在上面,将它们牢牢地绑在一起。”

骨架

据悉,这个星系团是欧洲南方天文台天文学家马萨尤基·塔纳卡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的。塔纳卡表示:“宇宙中的物质分布并不均匀。在距离我们较近的宇宙区域,星系内会形成恒星,星系本身则经常形成星系群和星系团。”

但与长期以来只在理论上存在的体积更大的结构相比,这些物质群不过只是一个“小不点”。塔纳卡说:“最被广泛认同的宇宙理论认为,物质会在所谓的‘宇宙网’内以更大的规模聚集。星系存在于宇宙网内空隙之间延伸的细丝状地带,形成一个巨大的束状结构。”

细丝状地带长度达到数百万光年,构成了宇宙的“骨架”。星系在其周围聚集,浩瀚的星系团则在交叉处形成,它们就像是潜伏在那里的巨型蜘蛛,等待“吞食”更多物质。一直以来,科学家便很难解释宇宙如何出现细丝状地带。通常情况下,质量巨大的细丝状结构在距离地球相对较近的区域被发现,有关更遥远宇宙区域也存在这种结构的坚实证据至今一直很少被发现。

结构

在他们此前拍摄的图片中,塔纳卡领导的研究小组在一个遥远星系团的周围发现了一个巨大结构。在此之后,他们利用两架大型地面望远镜在更多细节上对这个结构进行分析,具体就是指测量地球与星系团内超过150个星系之间的距离,同时获取这个结构的三维图像。研究过程中,他们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位于智利的甚大望远镜的可见光多目标光谱仪(VIMOS)以及日本国家天文台位于夏威夷的昴星望远镜的暗天体照相机和光谱仪(FOCAS)进行光谱观测。借助于观测结果,天文学家确定了这个主星系团周围的一些星系群。研究人员能够辨别出数十个类似这样的星系群,每一个的质量通常是银河系的10倍,有些则可达到1000倍。据他们估计,这个星系团的质量至少是银河系的1万倍。

天文学意义

法国斯特拉斯堡天文台的天文学家罗德里戈·伊巴塔称,欧洲航天局将发射的GAIA太空望远镜能收集到新的恒星数据,这将有助于收集银河系的此类活动的证据。GAIA太空望远镜将于2011年发射,旨在精确地测量十亿多颗恒星的距离和运动,此类数据将有助于揭开宇宙网的枝蔓在“天体森林”里四处伸展之谜。

伊巴塔表示:“充斥着这些枝蔓的空间可能是星系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伊巴塔认为,若要有效利用GAIA望远镜和其它天文台获得的海量数据,电脑技术则必须要跟上这种发展的步伐,“如果现在就有这些数据,我们尚不能有效地对其进行处理”。

哈佛大学天体物理学研究生克劳德·安德烈·菲索·吉古尔对伊巴塔的观点表示认同,当前的宇宙图大部分是根据可见光绘制的,但最新的方法将通过红外线或无线电波等波长深入宇宙内部进行观测:“我们将需要新的、更准确的电脑模拟处理目前我们尚无法分析的数据,我们需要做好充足准备,否则就不知道我们看到的是什么。”菲索·吉古尔希望,天文学家应逐步加强同电脑理论专家的合作,以有效地获取宇宙的最新信息。他说:“天文学是由最新观测推动的。为了利用好这些观测宇宙的新窗口,我们确实需要跟上理论研究的发展。”



【132、宇宙网究竟有多“黑暗”?】


2020年03月18日 新浪科技

宇宙网细丝的可视化图像模拟由“星系及周围环境的演化与合成”(简称EAGLE)项目开展。该模拟由“星系及周围环境的演化与合成”(简称EAGLE)项目开展。

据国外媒体报道,宇宙中的每一个角落都被一张巨大而隐形的“网”所渗透。尽管我们在太空中看见的一切都由其组织成型,这张网本身却是隐形的,因为它由暗物质构成。暗物质会对其它物质产生引力,但不会释放出光线,因此无法被我们看见。

但这种情况已经成为过去时了。研究人员有史以来第一次,成功“照亮了”宇宙中一部分最黑暗的角落。

织网

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比如今炽热得多、狭小得多、也稠密得多。那时的宇宙也比现在更乏味无趣,各处的密度都相差无几。当然,那时的太空整体上比现在拥挤得多,但无论你去到哪里,各处都没什么区别。

但当时的宇宙密度也会随机出现一些微小的区别。有些小块部位的引力会比周围略大一些,因此物质往往会被吸引到它们身边去。这些物质团就这样不断增长,引力也越来越大,吸引的物质越来越多……在接下来的数十亿年中,这个过程不断循环往复。而与此同时,它们之间的空间也变得越来越空旷。可谓“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最终,这些密度较大的团块逐渐变成了第一批恒星、星系和星团,它们之间的太空则变成了空无一物的星际空间。

如今,这个巨大的“施工项目”已经进行了138亿年,但还没有完工。物质仍在从这些空旷的空间中流出、加入星系;而这些星系也在不断加入稠密的星团之中。如今,宇宙中已经形成了一张巨大、复杂的丝状物质网络,即我们所说的“宇宙网”。

黑暗中的一线光芒

宇宙中的大部分物质都是暗物质,不会与光线、或恒星、气体云等“普通”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宇宙网的大部分在我们看来都完全隐形。幸运的是,在暗物质大量聚集之处,其它普通物质也会受其引力吸引、加入它们的“阵营”。

在宇宙中最稠密的区域,暗物质的引力会吸引大量普通物质前来聚集。而这些普通物质逐渐转化成了恒星。就像远处黑暗海滩边的灯塔一样,这些恒星和星系可以告诉我们宇宙中的暗物质藏在哪里,隐隐描绘出了宇宙网的真实结构轮廓。

我们很容易看见宇宙中的星团在哪里,它们就像坐夜班飞机时、地面上灯火通明的大城市一样显眼。这些天体结构中一定存在大量暗物质,因为必须有足够大的引力、才能将这么多的星系聚集在一起。

而宇宙的空旷区域也很容易看清。这些区域所含的暗物质一定很少。由于没有星系照亮这些区域,我们可以判断出,这些区域中大部分都空无一物。

但宇宙网的宏伟壮观其实就在于构成这张网的“细丝”本身。这些由星系构成的纤细“卷须”可长达数百万光年,跨过黑暗的宇宙虚空,将一座座明亮的星团“城市”联结在一起。

透过黯淡的透镜

而这些“细丝”也是宇宙网中最难研究的一点。其中有一些星系,但数量不多。并且这些细丝的长度和方向也各有不同。相比之下,那些星团和虚空就显得简单多了。因此,尽管我们早在几十年前就通过计算机模拟知晓了这些细丝的存在,但一直没能真正看见它们。

不过,一支天文学家团队最近在宇宙网的绘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在1月29日将研究结果发表在了论文预印网站arXiv上。他们的研究过程如下:

首先,他们从重子振荡光谱巡天(BOSS)任务收集的数据中找出了一类所谓的“亮红星系”(LRGs)。亮红星系是一类规模极其巨大的星系,通常位于暗物质密集区域的中央。如果亮红星系位于暗物质最密集的区域中,那么将它们连接起来的线条就应该由更精细的“细丝”构成了。

但光盯着两个亮红星系之间的空间看,是看不出什么来的,毕竟它们之间并没有太多东西。因此,该团队从数据中找出了数千对亮红星系,将它们重新校准对齐,然后相互重叠、生成了一张合成图像。

利用这张合成图像,科学家数出了他们能看见的所有星系,并将这些星系发出的光线全部相加在一起。这样一来,研究人员便可测算出构成亮红星系之间细丝的有多少普通物质。接下来,研究人员又着重分析了这些细丝背后的星系,特别是它们的形状。

这些背景星系发出的光线从相互交织的细丝中穿过时,细丝中暗物质的引力会使光线微微转向,导致这些星系的图像略有偏移。通过测量其偏移程度,该团队成功测算出了细丝中的暗物质含量。

而这些测算结果与理论预测相一致。科学家也证实了这些细丝并非漆黑一片,每相当于351个太阳质量的细丝可以产生相当于1个太阳的光量。

这张“细丝图”还非常原始,但毕竟是首次取得这样的进步。并且这张图清晰地显示,虽然我们的宇宙网大部分都十分黑暗,但并非一丝光亮也无。



【133、宇宙为什么要限制光速,限制光速背后到底有什么的玄机?】


2021-04-11 鹰眼看世界

为何光速是宇宙中速度的上限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叫阿喀琉斯的英雄,他擅长奔跑,不过,古希腊的哲学家却说,这个英雄连乌龟都追不上。哲学家的诡辩是这样的,说,当阿喀琉斯追乌龟追到一半的时候,乌龟自己也爬出去自己的节奏的一半,阿喀琉斯继续追出去距离的一半,乌龟又爬出去自己的一半,这么无限分割下去,最终阿喀琉斯无论跑得多快,都不可能追得上乌龟。

关于这个阿喀琉斯追乌龟的悖论,网上有一大堆跟微积分有关的分析,问题是……微积分可能也有问题,因为微积分认为空间是连续的,事实上呢?空间并不是连续的,而是离散的,这就是为什么量子力学叫量子,能量是一份一份的,并且有一个最小能量的值。跟能量的最小值对应的,空间也有一个尺度的最小值,称为“普朗克尺度”,我们可以把空间看作是按照普朗克尺度来排列的一个三维矩阵。

诶,这个时候,我们再来用量子力学的思维来考察一下追乌龟悖论,发现乌龟这下跑不了了,因为空间不能无限制分割,跑到一定的程度,乌龟的脚下只剩下一站路,就是一个普朗克尺度的距离,然后就被阿喀琉斯给追上了。

说完了这个有趣的故事,我们再来审视一下本期要讨论的重点,光子的飞行,不论是什么样的速度,你必须跨越普朗克尺度的距离,这是物理的底层规律,无法逾越的,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把跨越普朗克尺度的时间,称之为“瞬间”。这个所谓的“瞬间”,对于任何物体都是一样的,无论是阿喀琉斯、乌龟,还是光子,都是一瞬间,在这个尺度上,宇宙中的任何物质都以同样的速度跨越。如果所有的运动跨越了普朗克尺度之后什么都不发生,而是全须全尾地赶往下一个普朗克尺度的节点,那么这个宇宙的速度上限就不是光速了,而是瞬间,所以,在最小节点的节点上,必定会发生一些什么。

光子是在真空中飞行,然而,真空并不空,最先发现这种情况的科学家是狄拉克,所以真空又被称为狄拉克之海,这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粒子和虚粒子,它们总是成对儿地出现,往往互相抵消了,以至于很难被观测到,所以总体来看真空还是空荡荡的。真空的能量涨落有具体的数值被称为“真空零点能”,真空零点能的理论值非常巨大,不过真实的天文观测值很小,只有每立方厘米2乘以10的-17次方焦耳。理论值的矛盾我们暂且放在一边,就这一点点能量,就足以影响速度了。

所有的能量都是有方向的,而正前方的能量跟入射光子的能量方向相同的概率,基本为零,所以,真空零点能的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影响光子的速度的,一旦光子遇到真空能,就会停顿一下,整个路线上的量子涨落的能量,就决定了光子前进的速度。

光子具体被扰动的方式,跟真空中偶然出现的电子有关,光子和电子的相互作用大家都知道,只要碰到电子,那就可能把光子吸收,而电子本身就从更低的能态跃迁到更高的能态,甚至没有碰到电子,光子也有可能从真空中提取出一个电子,因为根据狄拉克对真空的认识,整个宇宙都被电子填满了,只不过平时处于量子场的基态,只要有光子路过,就可能让电子从基态变成激发态,凭空产生出电子来。

光子的能量要非常高,才容易观察到从真空中提取电子的现象,不过,这个逆过程就比较容易观察,就是真空对电子运动轨迹的影响。大家知道,氢原子是非常简单的系统,氢原子核非常小,以至于整个氢原子中的电子就像在真空中漫游,对电子的能量进行检测,就会发现能量有时候大,有时候小,这种现象被物理学家证实了,被称为“兰姆位移”。

光子并不容易被真空吸收,不过,看不见并不等于它不存在,而这个看不见的能量,就是光子前进的阻力。这种阻力并不仅仅对光子起作用,其实,所有光速前进的东西,都受到真空阻力的作用,还有两样东西是:中微子和引力波。

光子在前进中受到量子涨落的电磁相互作用的阻碍,而中微子受到的是弱相互作用的阻碍,引力波则受到任何有质量粒子的阻碍,这三者的速度是一模一样的。天文学家已经观察到数以亿计光年之外的黑洞合并,引力波、伽马射线暴和中微子到达地球的时间是同时的,这么远,速度还是一样,这种不可思议的巧合,足以让科学家认定,宇宙间的所有四种相互作用都是统一的,而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最显著的就是宇宙速度的上限——光速。

你可能听说过一句话,说有质量的物体不可能达到光速,这句话显然过时了,因为中微子就有质量,但因为中微子是中性的,可以轻松穿越一光年厚度的铅板而不发生任何变化,可惜中微子也不能为所欲为,真空涨落产生的弱相互作用,一样制约着中微子的速度,让它从“瞬间”坍缩成为光速。

任何有电荷的物质都不可能达到光速,这倒是真的,如果你想制造一艘光速飞船,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中子做材料,去中子星挖矿吧。

总结一下,光速上限是由真空的能量的基态所决定的,不管是光子、中微子还是引力波,穿过真空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被量子涨落阻碍,阻碍的细节其实就是质量和能量之间的转换,光子可以跟电子转换,中微子通过弱相互作用转换,引力波直接影响空间本身,不过,质能转换的效率在整个宇宙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把我们所说的三种相互作用的质能切分到最小的能量单位的效率是一样的,所以作为相互作用传递的三种媒介,拥有百分百相同的速度。至于宇宙中的第四种相互作用,因为传递的介质是胶子,本身拥有很大的质量,作用的距离只限于原子核尺度,所以考虑胶子的速度没什么意义。

最近耶鲁大学观察到量子跃迁之前会有征兆,表明量子跃迁是需要时间的,这个时间很短,但是仍然可以衡量,这意味着量子跃迁可以被预测,也有可能被阻止,这短暂的微小时间,也许就是三种光速媒介传播速度的奥义所在,在将来,科学家可能通过统一的质能转换效率来实现大统一理论,真希望爱因斯坦能看到这个节目,受到启发,然后凭借他老人家的本事实现大统一理论。



【134、宇宙物质汇总:星系,恒星,暗物质,重子物质,暗能量】


2018-09-10 由 Science科学 發表于科学

众所周知,20世纪20年代的两项突破性发现象征着现代宇宙学的诞生,这两项发现分别来自理论和观测。首先是1922年,苏联宇宙学家亚历山大·弗里德曼根据各向同性的“宇宙学原理”,在广义相对论框架内推演出了一组描述“膨胀宇宙”的动力学方程,即大名鼎鼎的弗里德曼方程组;其次是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发现遥远星系的红移与距离成正比的现象。后来,这一经验规律被命名为“哈勃定律”。哈勃定律表明我们的宇宙的确处于一种均匀膨胀的状态,该状态符合弗里德曼方程组的预言。直到今天,弗里德曼方程组描述的膨胀宇宙仍然被尊为现代宇宙学的“标准模型”,后来的暴胀模型、ΛCDM模型等,都是对它的补充和修正。

在标准模型的框架内,宇宙有三种演化命运,这可由一个曲率参数k来区分。k有三种可能的取值:0,1和-1,分别对应零曲率宇宙、正曲率宇宙和负曲率宇宙。根据广义相对论,空间的曲率与物质分布相关,因此,这三种宇宙又分别对应了零能宇宙、正能宇宙和负能宇宙。其中,零曲率宇宙和负曲率宇宙属于无限无界的“开放宇宙”;正曲率宇宙属于有限无界的“闭合宇宙”。关于如何想象一个有限无界的闭合宇宙,一个经典的类比是地球表面。我们常说空间是三维的,这似乎是个常识。但实际上我们只能在前后、左右两个维度自由运动,上下方向的运动因重力关系,显得格外困难。所以,从外太空的角度看,我们很像是一种匍匐在地球表面、薄薄一层的二维生物。1517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自己的船队从西班牙的塞维利亚港出发,一路向西,最后从东方回到西班牙,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环球航行。这证明地球表面是无界的(麦哲伦船队显然没有在大海深处遇到如早期水手传言的所谓“虚无之渊”),与此同时地球的表面积是有限的。类比到一个正曲率的宇宙,假如我们能以足够快的速度朝任一方向飞行,我们总会从反方向回来,就像麦哲伦的环球航行那样。这听起来不可思议,有悖常理,但那是因为我们之中从没人见过“弯曲空间” 是什么样子。

那么,真实宇宙的曲率参数k是多少呢?对此,弗里德曼方程组不能给出答案,天文学家只好从实际的观测数据中推算。根据普朗克卫星最新的观测结果,可见宇宙的曲率参数k在仪器测量误差范围内所得的结果近似为零。这说明真实宇宙是平直的、简单的,没有出现整体性的所谓“空间弯曲”。这同时也意味着我们的宇宙很可能是开放的、无限的,不能完成如上述麦哲伦那般的“环宇航行”。

上面曾提到,宇宙空间的曲率与物质分布有关,这是广义相对论的基本思想。零曲率宇宙对应的物质密度更特殊些,被称为“临界物质密度”,它可以用两个基本的物理常数——哈勃常数和万有引力常数——非常简洁地表达出来。根据普朗克卫星的观测数据算出的今日宇宙的临界物质密度,差不多相当于每立方米分布有5枚质子。也就是说, 假如宇宙的平均物质密度少于每立方米5枚质子,曲率参数k 就是-1,宇宙将一直膨胀下去,直到所谓的“大撕裂”;假如宇宙平均物质密度高于每立方米5枚质子,曲率参数k 就是1,终有一天,宇宙会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坍缩回奇点,一切归于虚无。既然天文学家已经知道了可见宇宙是平直的,也就相当于间接知晓了今日宇宙的物质密度(近似等于临界物质密度)。这其中不仅包含了可见的恒星、星云、星系,还有不可见的行星、黑洞、白矮星、中子星、暗星云、暗物质、暗能量,甚至包含了弥漫全宇宙的3K背景辐射、星光等等。乍看起来,今日宇宙的物质密度似乎相当“稀薄”,毕竟,将5枚质子放在1立方米的空间里,直观上看,跟理想的真空也差不多。然而,真实的宇宙就是如此空旷,5枚质子看似微不足道,但考虑到广袤的宇宙空间,所得出的物质总量还是相当可观的。

星系,恒星,以及你所能看到的一切——1%

哈勃极深空场的拍摄集结了先前10年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影像,累计曝光时间23天。影像中最暗星系的光度只有肉眼可分辨光度下限的百亿分之一。基于类似的深空影像,天文学家可以做各种各样的统计工作。所谓的统计,通俗一点说就是数数,数影像里不同亮度的星系有多少,这样就可以画出一条星系数目随亮度的变化曲线。一般而言,越亮的星系,数目肯定越少,越暗的星系,数目肯定越多。但是,我们的望远镜不是万能的,星系暗到一定程度就难以分辨了。因此,上面提到的计数曲线在暗星系一端是不准确的,需要做一些统计修正。类似的流程对天文学家而言早已驾轻就熟,相关的数学理论也是比较完善的。

得到这樣一条星系亮度的计数曲线后,天文学家就可以利用所谓的“质—光关系”,将它转换成质量的计数曲线,进而算出影像中所有发光物质的总量,以及它们的密度。在过去几十年里,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天文学家统计了数不清的深空影像,得出了不同天区、不同星系团的发光物质密度。统计结果表明,宇宙中所有发光物质的密度只占上述临界物质密度的1%。也就是说,哈勃空间望远镜所见的全部灿烂宇宙(比如哈勃极深空场),包括你我熟知的大千世界,仅仅是真实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隅。宇宙中99%的物质,都以我们并不熟知的形式存在着。

来无影去无踪的暗物质——26.8%

现在看来,暗物质的存在已是毋庸置疑了。相关的观测证据也是不胜枚举,比较重要的包括:星系平坦的转动曲线、星系团中远超其发光物质总量的动力学质量、由大量不可见物质引起的引力透镜效应、星系和第一代恒星在早期宇宙的快速形成,等等。如果没有暗物质这项假设,以上的观测现象将很难有个统一的理论解释。

另外,暗物质这个名字本身确实容易让外行人误会,以为不发光的物质都是暗物质。实际上,天文学家所说的暗物质是有明确指向的、性质未知的一类神秘物质。说它神秘,是因为当今粒子物理学所知的任何一种粒子,都不具有暗物质粒子的特性。这些特性包括:只参与引力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不参与任何电磁相互作用;巨大的粒子质量;低得惊人的散射截面等等。这使得暗物质可以像影子一样穿过由普通物质组成的巨大的星系团。

起初,天文学家也曾认为暗物质是一些不具备发光条件的、流浪在宇宙深处的暗天体,比如没有吸积盘的黑洞及能量耗尽的黑矮星、褐矮星或中子星等等。但是,当今的主流观点认为,它们并非暗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首先,无论是没有吸积盘的黑洞,还是不发光的致密矮星,当它们途经观察者的视线方向时,都会改变背景上的星光,产生所谓的“微引力透镜效应”。基于此,从20世纪70年代起,英国天文学家阿尔科克与波兰天文学家帕金斯基组成了两个独立的研究小组,采用微引力透镜的方法搜索流浪在银河系附近的致密暗天体。两个项目确实记录到了许多起星光闪烁事件,但只有极少数符合理论给出的光变曲线,余下的都是恒星的内禀闪烁,也就是变星。据此算出的致密暗天体的质量远低于银河系暗物质的总量。换句话说,流浪的矮星或黑洞等天体在暗物质中的比例微乎其微。

还有一项宇宙学观测证据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为什么暗物质粒子不会是普通物质。我们知道,宇宙中丰度最高的两大元素是氢和氦,它们的质量比约为3∶1,也就是氢核(即游离质子)的质量占75%,氦核占25%。其他元素的丰度与之相比差两三个数量级,是可忽略的小量。这个比例在不同的宇宙区域、不同的星系团中略有差异,但总体偏离不大。这可以用所谓的“原初核合成理论”来解释。自大爆炸后,宇宙的温度随着空间膨胀逐渐冷却下来,宇宙的物质经历了一系列的退耦过程。所谓退耦,是退出耦合的意思,指的是先前几种混在一起、不分彼此的物质,在之后的某个时刻突然分道扬镳,各自演化成了性质截然不同的物质。比如在大爆炸后零点几秒的时候,宇宙的温度极高,那时的质子和中子就是耦合在一起,不分彼此的。它们统称为核子。大爆炸后约1秒,质子与中子发生了退耦,稳定的质子不再变成中子。而游离的中子是不稳定的,会发生β衰变,变成质子、电子和中微子。因此,中子的数目会以10分钟减少1/2的速度衰减下去。与此同时,宇宙的温度也在逐渐降低中,等到宇宙年龄为3分钟的时候,残余的中子与质子的数目之比为1∶7,也就是16个核子中有2枚中子。此时,质子开始与剩余的中子发生原初核合成。整个合成过程持续约1 7分钟,将剩余的中子全部封存在原子核里。根据上面的核子数之比,不难看出,此时氢核与氦核的质量比就是3∶1,与天文观测一致。除了氢与氦的丰度外,原初核合成理论还预言了一些较重的核素在宇宙空间的丰度,比如氢的同位素氘,锂的同位素锂-6、锂-7等等。假如天文学家发现的暗物质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普通物质,那么,原初核合成的核子原料必然要多出许多,从而允许更多更重的同位素生成。换句话说,通过测定今日宇宙空间中某些较重同位素的丰度值,我们可以反过来限定宇宙中普通物质的密度范围。据此得出的理论结果,为临界物质密度的4%至5%,与用其他方法所得的结果基本一致。

一大半都失踪不见的重子物质——3.7%

等等,原初核合成的理论计算居然预言普通物质会占到宇宙平均物质密度的4.7%?可是读者应该还记得,天文学家只在星系团的照片里数出了约1%的可见物质,余下的3.7%都在哪里?一个自然的想法是,有相当一部分重子物质是不发光的气体和尘埃,换句话说,就是以暗星云的形式存在。如此说来,天文学家应当可以在红外波段或者射电波段寻到蛛丝马迹。天文学家为此做了大量的观测工作,却发现未形成恒星的气体在星系中所占的比例并不算高,满打满算下来,星系中全部的恒星和气体质量也只有临界物质密度的2%至3%,同预期的目标差距明显。直到今天,这都是现代天文学中的一项未解之谜:重子物质失踪之谜。

關于失踪重子物质的去向,目前主流的看法是,有相当一部分重子物质没有被锁入星系中,而是游离于星系际空间,甚至是星系团之间。难道自宇宙形成138亿年以来,还有重子物质没来得及掉进星系的引力范围吗?这样的解释根本说不通,因为由暗物质主导的引力势足够强,重子物质全部落入星系或星系团的引力范围所需的时间比宇宙寿命短得多。除非有一股强大的斥力又将一部分重子物质吹了出去,否则很难解释今日宇宙的重子物质分布。有人认为将重子吹出星系的动力来源是早期的活动星系核(AGN),也有人认为是失控的星暴星系中频繁爆发的超新星事件(SN)。无论哪种机制,重子物质在被驱散的过程中都会被加热,发出强烈的X射线,或者影响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图样。但是,观测方面一直没有给出积极的证据,证明失踪的重子物质的确散布于广袤的星系际空间之中。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依然是天文界的热门话题。

更大的未知:暗能量——68.5%

细数完黑洞、恒星、气体、暗物质等零零碎碎的物质组分,我们终于进入了真正主宰宇宙未来命运的王者之域:暗能量。它占到了今日宇宙平均物质密度的68.5%。为什么要加“今日宇宙”这个限定词呢?因为在宇宙早期,暗能量还只是一项次要因素,直到几十亿年前,它在宇宙各物质组分中才变得重要起来。何以如此呢?我们知道,受能量守恒定律的制约,当宇宙空间发生膨胀的时候,无论电磁辐射还是重子物质,它们的平均密度都在不断下降。其中,电磁辐射的密度下降最快,与宇宙年龄的四次方成反比;暗物质与重子物质次之,与宇宙年龄的三次方成反比。因此,从大爆炸到宇宙年龄约70万年的时候,辐射都是起主导作用的。从宇宙年龄70万年开始,便是物质起主导作用。可是,令人感到费解的是,暗能量的平均密度并不随宇宙的膨胀发生变化,它始终是个常数!这也就是爱因斯坦场方程中“宇宙常数项Λ”的由来。可以想见,随着宇宙空间的膨胀,暗能量在宇宙总物质中的比例越来越高,直到几十亿年前,它终于超越了暗物质组分,开始对宇宙的膨胀过程起主导作用。此即20世纪末天文学家发现的所谓“宇宙加速膨胀” 现象。

从目前的观测看,暗能量的性质与爱因斯坦场方程中加入“宇宙常数项Λ”的表现是高度吻合的。将来还会有专门的空间望远镜升空,去详细验证二者的匹配程度。但是,宇宙常数项背后蕴含的物理图像至今仍不清楚。有物理学家猜测,也许将来构想中的“量子引力论”可以告诉我们支配宇宙未来命运的Λ项究竟代表了什么,但就目前而言,我们对它真的是一无所知。



【135、宇宙有道理:宇宙的星球大都在转个不停,但这几个星球很特别】


2019-05-16 爱生活的鹏鹏 

地球在转,太阳系在转,银河系也在转。咱们一整个宇宙一切都在转,可是为什么呢?这一切可以从46亿年前,开始说起,在那个时候,太阳系还没有形成,我们仍然处在一大坨氢氦气体云的状态里,气体云在运动过程中有一些的密度会增大,而另一些会变薄,可能是受到附近的超新星爆发的影响,某个区域密度过大,氢氦气体云开始糅合,里面颗粒间的引力变得越来越大也靠得越来越近并且开始出现旋转,有意思的是这种旋转的方向大多都呈逆时针。

根据角动量守恒定律,初始星云的角动能会一直延续下去,只要一开始旋转,就停不下来,逐渐地它们就形成了一个,像被抛在空中的鸡蛋饼一样的形状,球形的气体也会慢慢延展成盘状。

有研究显示这种不断的旋转和碰撞会让星云最终分解,几百万年以后,就逐渐形成了太阳系里的行星,但行星里头也总有些特立独行的家伙都说星体的旋转大多是逆时针的,而金星却偏偏走起了顺时针,这背后的原因。人类目前也没有搞清楚。有的推测认为,也许金星的两极是反着的,也可能是它早已经历过,逆时针旋转的阶段,后来停下来了,再开始按顺时针的方向在运动。

另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就是天王星了,它轴心的方向和太阳系里的其他行星,完全不一致,所以它的自转规律也更加混乱,同样混乱的还有银河系本身。相对于地球来说。银河系既在顺时针转动。也在逆时针转动,似乎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运动模式,但说到底运动和变化,是宇宙之中亘古不变的定律,包括里面的每一个生命,每粒尘埃。



【136、宇宙之大无奇不有!在早期宇宙中,有我们银河系的“双胞胎”】


2021-05-10 天文在线 

简介:天文学家已经使用被称为引力透镜的宇宙放大镜来捕捉一个与我们的银河系有一些惊人相似之处的星系发出的光——这一发现可能对星系的进化有深远的影响,可能会改变我们对星系演化的看法

宇宙放大镜发现了早期宇宙中类似银河系的星系,和宇宙学家的期望并不相符。

天文学家使用ALMA(阿塔卡玛毫米/亚毫米波阵列望远镜)射电天文台发现了一个极为遥远的星系(SPT0418-47),看起来与银河系非常相似。该星系受附近星系引力透镜效应影响,在天空中呈现出近乎完美的圆形光环。

当天文学家遥望深邃的宇宙,能从如此遥远的距离看到的,可能只有那些极为明亮的星系。而宇宙放大镜——又称引力透镜,却能让我们看见数十亿光年远的普通星系。

如今,天文学家们已经利用引力透镜捕捉到了一个与银河系有着明显相似之处的星系所发出的光,这一发现可能会对星系演化产生深远影响。

弗朗西斯卡·里佐(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天体物理学研究所)和他的同事观测到了来自120亿年前的一个星系发出的光,那是一个正在形成的年轻星系。它发出的光行进了90亿年,偶然情况下经过位于它和我们观察者之间的前景星系。前景星系的引力使光线弯曲从而扭曲了星系的形状。因此,从我们地球的角度来看,遥远的星系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环形,即爱因斯坦环。

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是马克斯·普朗克协会的一个研究机构。它位于德国巴登-符腾堡海德堡,靠近奥登瓦德,毗邻历史上的王座山天文台(Landessternwarte Heidelberg-Knigstuhl)。

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爱因斯坦环”。红色星系充当了蓝色遥远星系的引力透镜。

里佐(Rizzo)的团队使用位于智利的阿塔卡玛毫米/亚毫米波阵列望远镜(ALMA)拍摄了该星系冷气体的光芒以及恒星形成产生的辐射。他们而后根据观测到的图像,重建了这个星系,复原了它未经引力透镜扭曲,本该显在ALMA上的样子。里佐说,这个过程相当棘手,不过扭曲的星系图像是个完整的爱因斯坦环,这一点很有帮助,它缩小了重建过程中的不确定空间。

研究小组使用计算机建模技术解析了ALMA数据,从而还原了遥远星系的真实形状,如图所示。

经过计算机还原的星系很小,大约比银河系小10倍,而且其中的恒星造星运动非常活跃,其速度约为银河系中恒星形成速度的100倍。目前的推测:早期宇宙中的星系刚刚开始生长,因此天文学家认为这些星系会比较小并且生成新恒星的速度非常快。

不过,这个代号为SPT0418-47的星系的形状和运转方式都与银河系惊人地相似。他和银河系一样,是一个带有凸起的盘状星系。而且出乎意料的是自转很大程度上主导了星系的气体运动。在这个星系中,自转运动相较于随机运动占主导地位,比率约为10:1。这些结果刊登在8月12日(2020年)的《自然》杂志上。

天文学家通过宇宙学模拟推测出在早期宇宙疏松的盘状星系中,影响气体运动的因素除了自转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作用力。比如新生恒星发出的辐射,还有超新星爆发都能推动气体向外散发。同样,位于星系中心的吞噬气体的黑洞可能喷射等离子流,从而扰乱星系中心的气体旋转。但是这些力量似乎并没有扰乱这个星系的运动。它的盘面像银河系一样平稳地旋转。

不过,马塞尔·尼尔曼(Marcel Neeleman,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强调,利用宇宙学模拟来进行这种比较并非易事。他说:“对于宇宙学模拟而言,想要真正测量旋转运动与随机运动的比率仍然非常困难。要正确测量出这个数量并进行数据对比,就需要对冷气体进行建模,而大多数模拟模型(包括本文提到的宇宙模拟模型TNG50)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宇宙模型TNG50其中8个星系的模拟星光图像,包括俯视图和侧视图。

也就是说,尼尔曼认为要想从年轻宇宙更多的星系样本中复现这些发现,我们的确可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对星系演化的认知。

尼尔曼解释说,以前的宇宙模拟模型中,星系往往过早地演化出太多恒星。当前的模拟模型通过纳入其他已知步骤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上述提到吞噬气体的黑洞和新生恒星产生的反作用力。加入这种反馈能够防止宇宙气体产生太多的恒星,还会扰动气体,使其产生湍流。

“但是,气体没有湍流并不是未加入反馈的模型过早演化出太多恒星的原因” ,尼尔曼说。也许恒星的形成和黑洞的吞噬仍然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并不会扰动冷气体。也许反馈的作用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

星系的命运

我们所见的是这个星系婴儿时期的影像,当时宇宙形成不足20亿年。但是,即便是星系也必然走向衰老。我们永远都不会看到这个星系的即时图像,但可以肯定,它必然大不相同。

依照我们目前对星系演化的认知,该星系终将耗尽恒星形成所需的物质,并与其相邻星系发生一些合并,最终成为一个巨大的椭圆星系,仅有年老的红色恒星昭示着宇宙中时间的流逝。(里佐说,银河系存在于一个完全不同的宇宙中,它将避免这种“红色死亡”的命运。)

然而,如果这个星系和其他类似星系的发现最终改变了我们对星系演化的看法,目睹这些预测的改变将成为一件趣事。

MONICA YOUNG



【137、宇宙之大无奇不有,新“恒星之王”粉墨登场,碾压群雄】


2021-05-15  天文在线

很多年以前,天文学家Carl Sagan说过一句广为流传的话:“宇宙中的恒星比地球海滩上的沙子还多”。我们不可能准确地知道宇宙中到底有多少颗恒星,但是,据估计,宇宙中至少存在1千亿个恒星,这个数量级可是10的11次方,而这一千亿恒星中每个恒星都有各自独特的形状和大小,有些虽然尺寸非常小,但是质量却特别大,比如奇特的中子星;还有一些质量比较小,温度也比较低,在整个星系中普遍存在的恒星,比如红矮星。

近在咫尺的,我们每天都能看到的恒星,也就是我们的太阳,在恒星分类上来讲属于黄矮星,它和地球相比无疑是巨大的,但是如果跟宇宙中那些真正巨大的恒星比起来,在恒星尺度上太阳的大小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就举巨大的恒星UY Scuti为例子,这个巨大的发光等离子球体被科学家们归类为红超巨星,曾一度被人们认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恒星,UY Scuti位于Scutum星座,最初科学家们估计它比太阳要大上1700倍。

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UY Scuti是已知宇宙中最大的存在,但是现在,UY Scuti的大小甚至没能挤进前十名,这次突然降级,是因为它实际上的距离比最初估计的更接近地球,而且最近更精确的测量发现UY Scuti更有可能是太阳的775倍大,而不是1700倍那么多。

它仍然是一颗比太阳大的巨大的恒星,但远远没有其他已经发现的恒星大。那么问题来了,宇宙中已知最大的恒星是什么呢?目前为止(在本篇文章出版时),宇宙中体积最大的恒星是Stephenson2-18,Stephenson2-18的确非常大,估计它的半径大小是太阳的2158倍,这个大小是什么概念呢?

如果我们用这颗恒星取代太阳现在的位置,那么它将会吞没地球、火星、木星甚至是土星的轨道,顺便一提,土星距离地球大约9.586天文单位,也就是12.77到15.76亿千米。我们所说的Stephenson2-18,它其实是一个距离我们2万光年的相对较小星团Stephenson 2的一小部分,这个星团还包含了26个其他已确认的红超巨星,远远比宇宙中任何其他已知的星团包含的多,但是这26个红超巨星中没有一个像Stephenson2-18那样大。

这颗新命名的“最大恒星”实际上非常年轻,大约只有1400-2000万年的历史,根据目前我们对恒星演化的理解,Stephenson2-18可能还会继续变大,很可能终有一天会成为众所周知的黄特超巨星。

几百万年后,这个巨大的等离子体发光球也许会随着它燃料的快速燃烧,最终以毁灭性的爆炸步入生命的尾声,但这颗像史蒂文森2-18般壮观的超新星甚至可能会留下一个黑洞。当然,恒星大小的估计仅依靠远距离测量,所以我们仍需等待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史蒂文森2-18是否真的是“恒星之王”,或者是否有别的恒星正等着摘得王冠。

超新星(supernova/复数:supernovae/或supernovas, abbreviations 缩写: SN and SNe)是恒星的一种极其明亮的剧烈爆炸,这一瞬时的天文事件通常发生于大质量恒星的演化末期或白矮星被触发成失控核聚变时。被称为“前身星”的原始恒星要么坍缩成中子星或黑洞,要么被完全摧毁。在超新星消失的几周或几个月之前,它的峰值亮度可以与整个星系相媲美。

超新星比新星更具能量。“nova”在拉丁语中意为“新的”,在天文学上指偶然出现的新的明亮恒星。“超新星”这一词汇由沃尔特·巴德和弗里茨·兹威基在1929年提出,通过加上前缀“超-”使超新星区别于其他亮度差得多的普通新星。 银河系中最近一次能够直接观测到的超新星是 1604年发现的开普勒超新星,但近期的超新星残骸已被发现。在其他星系的观测表明,它们在银河系中平均每世纪约出现三次,这些超新星几乎都能确切地通过现代天文望远镜观测到。自1604年以来,最新的能够用肉眼观测到的超新星是SN 1987A——银河系的卫星,大麦哲伦星云中的一颗蓝色超巨星的爆炸。

理论研究表明,大多数超新星都是由这两类基本原理中的一种引发的:简并星,例如白矮星中的核聚变的突然复燃;或者大质量恒星的核心突然的引力坍缩。在第一类事件中,物体的温度会升高到足以引发失控的核聚变,使恒星完全瓦解。这一事件可能的原因是双星系统中伴星通过吸积产生的物质积累或恒星并合。对于大质量恒星来说,它的核可能会突然坍缩,释放出像超新星一样的引力势能。虽然目前观测到的部分超新星的情况比上述两种简化的理论要复杂的多,但理论所依据的天体力学已经建立,且为天文学界所接受。



【138、宇宙之外的恐怖世界,盘点宇宙十大迷人星系】


2018-11-09思雁

在无限大的宇宙中,还有许多我们未知的东西,除了太阳系,宇宙中还有很多星系,而宇宙之外的恐怖世界,盘点宇宙十大迷人星系。接下来幽幽就带大家了解宇宙之外的恐怖世界,盘点宇宙十大迷人星系吧。

宇宙之外的恐怖世界,盘点宇宙十大迷人星系

哈氏天体:

哈氏天体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环星系。天文爱好者和天文学家对这个星系的独特外貌和与众不同的结构非常感兴趣。

虽然这些类似的天体已被识别出,并被归类为环状星系,但是哈氏天体是如何形成的,目前仍不为人知,但它是宇宙十大迷人星系之一。

M81星系:

M81位于大熊座星系里,是一个美丽的螺旋星系,地球上最明亮的星系之一。这里的尘埃带跟银河里的尘埃带大小差不多。

在小型望远镜里,它是一个有明亮中心的大椭圆光球。其星等是+6.8,M82与M81相距0.5度。

科学家对M81 的变星进行的探测活动,最终使他们确定了一个银河外星系距地球最准确的距离之一,118亿光年,是宇宙十大迷人星系之一。

星系NGC 3370:

星系NGC 3370是位于狮子座的螺旋星系,距离地球大约9800万光年。与我们的银河系十分相似。

它有着许多迷人的螺旋臂膀状的结构,这些发光的区域预示着有恒星正在生成。1994年,星系NGC 3370里的一颗星体发生爆炸。

涡状星系:

涡状星系位于猎犬座的螺旋星系,梅西叶编号为 M51,亦称为 NGC5194,距离我们约三千三百万光年。

它是天空中最著名的一个螺旋星系。天文爱好者很容易就能观察到这个星系,涡状星系还是天文学家最喜欢的观察对象,他们通过研究这种星系,进一步了解星系的结构和星系之间的相互作用。

大螺旋星系:

大螺旋星系(NGC 123)是一个非常迷人的星系,赤经为27分36.2秒,赤纬为-1°35'58''。

无数明亮的恒星和黑色尘埃点缀期间,大片星际气体围绕中心形成螺旋臂。这些螺旋臂上分布着无数蓝色恒星,恒星之间点缀着黑色星际尘埃带。

双胞胎星系:

双胞胎星系由两个重叠的螺旋星系构成,位于玉夫座星系附近。

一个螺旋星云的光芒照亮了周围尘埃带,像是一盏灯,照亮了其星系半径6倍的区域,天文学家借助它的帮助,观察到一些自身发光不足的星系。

棒旋星系:

棒旋星系是旋涡星系的核心有明亮的恒星涌出聚集成短棒,并横越过星系的中心。

其旋臂则看似由短棒的末端涌现至星系之中。而在普通的螺旋星系,恒星都是由核心直接涌出的,在星系分类法以符号SB表示。

黑眼星系:

后发星座里著名的黑眼星系,也叫魔眼星系。它有一条引人入胜的黑色尘带,由此得名。

横亘在明亮的星系核心之前,因而被称为”黑眼星系”或”魔眼星系”。这个星系在天文爱好者中间非常有名,因为用小型望远镜就能看到它。

星系NGC 1512:

星系NGC 1512它位于时钟座星系里的棒旋星系,距离地球大约3000万光年。它非常明亮,这个星系的直径大约是70000光年,几乎跟我们的银河系的直径一样大。

这个星系中心是高度向心的星环,四周是由无数年轻的恒星构成的直径大约是2400光年的星团。恒星爆炸的景象表明该星系里不断有新恒星形成,这种推测在其他几种宇宙环境中已经得到证实。

草帽星系:

草帽星系又称阔边帽星系、墨西哥帽星系。是位于室女座,是一个无棒螺旋星系,距离地球2.800万光年光度。

因它的核子非常明亮,中心隆起,倾斜圆盘里拥有庞大的尘埃带。使其看起来好似一顶墨西哥草帽而得名。



【139、宇宙之网——我们所处在这张“宇宙之网”之上】


2016-04-09 由 博科园 發表于科学

融合了天文学、天体物理学以及宇宙学,科学家们正在探测我们所处的这张“宇宙之网”。

[图片说明]:星系团暗示着其中有暗物质的存在。

整个宇宙就像一张复杂的网,所有的恒星和星系都附着在它之上。诗人们也许会因此吟唱,但是在这些华丽的诗篇中却保藏着科学家们对宇宙的认识。揭开这张“宇宙之网”将会是天文学家、天体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们的下一个巨大挑战。

宇宙之网是构筑宇宙的框架。它主要由占宇宙物质85%的暗物质构成,但是这些暗物质除了引力作用之外不存在其他任何的相互作用。在宇宙逐渐演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巨大的由物质聚集形成的纤维状结构。在其中落户的星系与恒星,它们发出的光芒打破了黑暗的寂静。更为神奇的暗能量则驱动着宇宙加速膨胀,影响着宇宙之网的演化。

这就是宇宙的宏观图像。现在科学家们正打算深入其中的细节。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性质是什么?宇宙之网是如何精确组织的?宇宙之网张开的范围从单个星系一直延伸到了可观测宇宙的边界。它的演化描绘着我们今天看到的、一直可以追溯到大爆炸的复杂性。同时它也在简约的宇宙学理论和丰富多彩的星系、星系团天体物理学之间架起了桥梁。

“对我来说,下个15年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中真正激动人心的事情就是认识我们看到的这张宇宙之网,”2007年12月聚会商讨宇宙之网探测未来的106位科学家之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天文学家霍华德·叶(Howard Yee)说,“但我们目前还无法告诉你,在某个时刻这张网中的某个星系究竟有多大。”

探测宇宙之网的过程正改变着天文学的面貌。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天文学家迈克尔·格莱德斯(Michael Gladders)说,科学家们正在用全新的眼光来看待星系。“我们将看到经典天文学——在光学和红外波段观测遥远的天体——的复苏,唯一不同是我们现在一次能同时观测几百万个目标,

★宇宙的组成

小补充:

在宇宙大爆炸理论中,我们的宇宙由此产生了:时间 空间 能量

暗物质和暗能量会成为宇宙的主导力量吗?

宇宙大事年表:空间,时间,能量

其中能量为:1

大爆炸后宇宙演化…能量密度分布或宇宙组成分为:

普通物质,暗物质,和暗能量。

其比例约分比为:4%,24%,72%其约和为:1。

17年前,由于需要额外的引力来束缚星系,因此绝大多数的理论家都同意暗物质的存在。随后紧接着的三个观测帮助宇宙学家们明确了宇宙的精确组成。

1998年,两个小组使用Ia型超新星爆发来测量宇宙的膨胀。让他们惊讶的是,和预计的减速膨胀相反,他们发现宇宙正在加速膨胀。

与此同时,天文学家们也正在进行星系巡天。作为2度视场星系红移巡天的一部分,天文学家们使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3.9米英澳望远镜测量了约22万个星系的三维空间位置。这个计划从1997年开始一直持续到了2002年。另一方面,1998年启动的斯隆数字巡天使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2.5米望远镜精确测量了80万个星系。这些巡天的结果会帮助科学家们了解把星系束缚到一起的暗物质和把它们拆散的暗能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之后的2003年,美国宇航局(NASA)的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通过观测宇宙大爆炸的余辉——微波背景辐射,为我们带来了婴儿宇宙的图像。宇宙被认为始于无穷大的密度和温度,随后瞬间膨胀增大了100倍。在这个被称为“暴涨”的阶段之后,宇宙便放缓了膨胀的速度。40万年后,宇宙进一步冷却,使得质子和电子形成了氢原子。这一转变释放出了被束缚的光子,随着宇宙的膨胀它就成了今天我们观测到的温度为2.725开的微波背景辐射。

微波背景辐射并不是完全均匀的。暴涨在新生的宇宙中放大的无穷小量子涨落最终成为了宇宙之网中纤维结构的种子。量子涨落同时还造成了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在全天的跨度上出现0.001%的变化。通过分析这一温度起伏并且结合超新星和星系团的观测数据,WMAP的科学家惊奇地发现,宇宙由73%的暗能量、23%的暗物质和4%的普通物质组成,同时还得出宇宙的年龄为137亿年。

[图片说明]:微波背景辐射和所“对应”的星系分布。

“由于涨落足够大利于测量,同时它又很小利于研究,因此微波背景辐射真是天赐良机,”NASA戈达德航天中心的宇宙学家盖瑞·辛肖(Gary Hinshaw)说,“你可以立刻从涨落的谱中得到有关参数。”但是很多问题依然还不清楚,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宇宙学家爱德华·库伯(Edward Kolb)说。“我们大致的图像是正确的,”他解释道,“但是对于星系如何形成、如何相互作用的细节以及星系并合的重要性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科学家们希望可以由近到远、从现在到过去地追踪宇宙之网。尽管我们已经能观测到来自大爆炸之后40万年的辐射,但是我们也已经开始探测我们附近的宇宙之网。因此我们有一点像是鱼缸中的金鱼,既能看到污迹斑斑的玻璃又能看到身边的城堡。而两者之间的正是有待发现的。

科学家们正在绘制位于暗物质纤维结构上的星系。2005年,他们在星系的分布和微波背景辐射之间建立起了联系。在原子形成前物质进入原初涨落的时候,质子会撞击光子,形成海啸般扫过宇宙的声波。根据在微波背景辐射中留下的印记,这些波在原子形成前大约传播了10万个秒差距,相当于32.6万个光年。

随着宇宙膨胀了1000多倍,长度结构也会显现在星系中。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宇宙学家拉维·沙斯(Ravi Sheth)说,根据斯隆巡天的结果,通过比较星系之间的距离,科学家们发现对于某一个给定的星系随着和它距离的增加发现另一个星系的概率也会增加。对这一“重子声速振荡”的更精确测量将会为科学家们提供另一条研究宇宙膨胀、揭示暗能量属性的途径。

同时科学家们也在通过对星系团的计数来探测宇宙之网,这些星系团是单个星系落入巨大暗物质团块而形成的。星系团的尺度和数量可以揭示出暗物质的分布。同时,暗能量的拉伸效应则会抑制大质量团块的形成。因此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叶说,统计不同红移、不同大小的星系团的数量有望揭示出这两者的性质。

此外他还说,使用光学和红外望远镜能较为容易的观测到星系团。这是因为星系团中的星系通常都较为年老,且其中充满了红巨星,它们会发出相同颜色的光。因此根据星系的颜色,天文学家们就能立刻区分出一个星系是否隶属于某个星系团以及这个星系团的红移。使用这一技术,叶及其红色序列星系团巡天计划的同事利用夏威夷的加拿大-法国-夏威夷望远镜已经观测了1000平方度的天空,发现了2万个星系团。

通过观测暗物质纤维结构的引力对遥远星系影像的扭曲,科学家们正在试图发现它们。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宇宙学家盖瑞·伯恩斯坦(Gary Bernstein)说,被称为“弱引力透镜”的这一技术使得科学家们可以直接探测暗物质团块,而不必去寻找位于这些暗物质团块中的恒星和星系。

由于弱引力透镜效应,星系因此会看上去倾向于整齐排列,就像是鱼群中的鱼。2000年科学家第一次观测到了这一现象,而2007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理查德·梅西(Richard Massey)及其同事则又往前迈了一大步。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50万个星系,他们把位于3个不同距离上的引力透镜星系和宇宙之网的大致三维结构进行了对比。伯恩斯坦说,科学家们希望能在更大的范围上进行类似的三维研究。

另眼看宇宙

使用光学和红外望远镜观测星系并不是研究宇宙之网的唯一途径。射电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微波背景辐射中的“斑点”也能发现星系团的踪迹。这些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的斑点是由苏尼阿耶夫-泽尔多维奇效应造成的。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克吉尔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马特·道布斯(Matt Dobs)解释说,当背景辐射中的微波光子与星系团里高温电离气体中的电子发生碰撞的时候,会改变光子它的能量,暴露星系团的位置。他进一步说,由于这一效应并不依赖于星系团自身的亮度,这将有助于发现那些更暗弱、更遥远的星系团。

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的观测已经探测到了由已知星系团造成的这一效应。但是由8架3.5米射电望远镜组成的苏尼阿耶夫-泽尔多维奇阵正在6平方度的天区分全盲搜索新的星系团。同时,位于智利的6米阿塔卡马宇宙学望远镜和10米的南极望远镜也将分别扫描200和4000平方度的天空,它们将发现数千个星系团。

星系并不是科学家们的唯一选择。绝大多数的普通物质并不在恒星和星系中,而是位于巨大的中性或电离气体云中。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天上的灯塔类星体来探测这些中性氢云。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类星体发出的光穿过中性氢,其中的一部分就会被吸收,并且在光谱中体现出来。美国卡内基研究所天文台的天文学家迈克尔·劳奇(Michael Rauch)说,吸收发生的波长可以反映出中性氢云的红移,吸收的宽度可以揭示出它的温度,吸收的深度则可以告诉我们星云中气体的含量。通过研究大量的类星体,科学家们希望借此能描绘出这些气体在宇宙之网中的分布。

科学家们也许还能更进一步。当原子中的质子翻转的时候,中性氢会在21厘米的波长上发射出射电辐射。天文学家们想通过它来探测宇宙年龄小于10亿年时中性氢的分布,那时第一代恒星正在形成。但是,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将需要使用计划中的一平方千米阵(SKA),这个阵将由几百架射电望远镜组成,计划在下一个十年在澳大利亚或者南非建成。

我们的星系近邻

星系形成于宇宙之网的小型节点中,科学家们正在试图搞清楚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因为星系中暗物质占主导的图像很模糊,因此搞清楚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在大尺度上暗物质模型与观测符合得很好,”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凯瑟琳·约翰斯顿(Kathryn Johnston)说,“但是在小尺度上就存在一些问题了。”例如,数值模拟预言银河系应该拥有比目前观测到的更多的小型卫星系。

目前天文学家们对星系的形成知之甚少,在他们的数值模拟中他们仅仅让暗物质在其中演化,只是到最后才把星系“画”到暗物质团块和节点中去。为了填补认识上的空白,天文学家们正在研究我们自身——银河系。“银河系是唯一一个我们能获得其中恒星位置和速度三维数据的星系,”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的天体物理学家海蒂·纽伯格(Heidi Newberg)说。

[图片说明]:星系碰撞。现在认为,类似银河系这样的大型星系都是通过小型星系并合而形成的。

银河系中的绝大部分恒星都位于银河系的薄盘中,而同时薄盘被暗物质晕所包围。科学家们曾经认为这个晕是平滑的,其中的恒星也是均匀分布的。在过去的十年中,正是由于斯隆巡天对恒星的研究才使我们逐渐转变了观点。“当我们不断挖掘数据,我们就会看到越来越多的成团性,”纽伯格说,“它们到处都是,大小不一,有的甚至还能贯穿整个天空。”

纽伯格说,因此晕看来只能是通过小型星系并合所产生的。当小型星系掉入银河系的时候,银河系的引力会它们身上拉出一条潮汐星流,例如人马座星流。通过测量恒星的位置和速度,科学家们可以从统计上确定哪些恒星属于星流。而通过比较这些恒星的化学组成,它们就可以被更清楚地区分开。

最终宇宙之网会在宇宙学和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宇宙学家们渴望简化宇宙,只留下最基本的成分和规律。天文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们则试图研究天体如何演化以及它们之间是否彼此关联。总体上讲,宇宙之网把这两者网罗到了一起。实际如何还需拭目以待。“从现在起的10年或者20年后,我们也许可以回过头来看它的整合作用,”库伯说,“但是现在我们还有一步之遥。”

然而,对宇宙之网的关注正在改变天文学的基本面貌,促成了越来越大规模的巡天。例如,虽然斯隆巡天仍在继续,但是暗能量巡天计划的科学家打算使用智利中美洲天文台的4米布兰科望远镜观测5000平方度的天区、精确测量2亿个星系。从2008年起,全景巡天望远镜与快速反应系统将开始对全天3/4的天区进行巡天。同时科学家们已经提议建造口径8.4米的大口径全天巡视望远镜,通过采用30亿像素的照相机同时可观测10平方度的天区。并计划从2014年起测定30亿个星系的位置和红移。

许多项目都打上了“越大越好”的标签。“你身处这一大潮之中,”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天文学家史蒂文·迈耶斯(Steven Myers)说,“大规模巡天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随着巡天计划正在变得越来越大,一些学者开始讨论观测宇宙中所有可观测的1千亿个星系。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同时也为斯隆巡天和暗能量巡天工作的蒂莫西·麦克凯(Timothy McKay)说,虽然宇宙总会在你面前呈现出新的神秘,但是科学家们总有一天会搞清楚它的所用重要特征。“我们应该放眼未来,到那时我们可观测的宇宙将变得历历在目,”他说,“现在潜藏在宇宙中的未知事物将会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暴露在我们的眼前。”

然而,天文学家们暂时不会把所有的星系都观测完。同时,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我们所处的这张宇宙之网,科学家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140、宇宙中的灯塔——脉冲星】


天问专栏2018/04/26

脉冲星的发现

1967年,Jocelyn Bell还是剑桥大学的一名博士生。她从导师Antony Hewish那里领取了一套包含钳子、断线钳、螺丝刀等的工具包后,就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建造Mullard天文台的行星际闪烁阵列上(图1)。

射电天文学家自己建造观测仪器是一个传统。最早大约是来源于卡文迪许实验室的Martin Ryle等人。这个传统后来或多或少被传承了下来。在行星闪烁阵列建成以后,这个仪器开始大量地获取观测数据。在计算机还不发达的上世纪六十年代,Bell每晚都要分析将近30米的记录纸带。

那年秋天,Bell注意到:每天同一恒星时,这个阵列都会从天上的同一个位置接收到一些看似像干扰的无线电信号。如果这个信号是地面上的无线电干扰,那么干扰发生的时间需要正好补偿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效应。这也太离奇了!要是假设这个信号不来自于地球,而是来源于远方的天体,那么整个事情似乎要更合理一些。

到了11月份的时候,Bell和整个团队终于开始了系统地探索这个奇怪的信号。为了看清楚信号的细节,他们找来了高速纸带记录仪(图2)。这一下更令人吃惊:这些信号是间隔1.33秒的、非常有规律的脉冲信号。Hewish决定在搞清楚大致情况之前先暂时保守这个秘密。

如果这个脉冲信号是来源于太阳系之外的,那么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望远镜相对信号源的速度就会以一年为周期而变化。脉冲信号的周期由于多普勒效应(编者注:观测到的频率随波源与观测者之间的相互运动而变化,如行驶中的火车所发出的鸣笛声的频率在地面观测者听来是不断变化的)也将有相应的改变。

经过几个月的数据积累,他们发现,信号周期在小数点后第7位上发生了改变,并且测量到的改变量与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引起的多普勒效应之预言完全一致。信号的来源至此确定为太阳系之外!

那么,这个奇特的无线电脉冲信号源,究竟是在银河系内还是在更远的地方呢?

我们都知道,当白色的光穿过玻璃棱镜的时候,就会被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色散效应)。这个效应起源于不同频率的光和玻璃(介质)中电子的相互作用。由于这种作用,不同频率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

类似地,银河系里也充满了大量自由的电子,无线电波在这些“星际介质”中传播时,也会发生色散,而不同频率的无线电脉冲信号到达地球的时间也会有差异。理论上,脉冲到达地球的时间差正比于电磁波信号在传播途中遇上的电子数量。

上世纪六十年代,人们对银河系中的电子密度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Hewish和Bell测量了不同频率的脉冲到达地球的时间差,然后再结合银河系电子密度的信息即能推测出新发现天体的距离。

最后的结论是这个脉冲源位于银河系内。Hewish和Bell还能进一步修正了色散的影响。通过调整不同频率的脉冲信号延迟,让这些脉冲对齐以后,脉冲比之前看到的还要窄一些:宽度大约为16毫秒。而光在这个短短的时间里只能传播4800公里。

这个结果也表明,这个未知星体必定不会太大。如若不然,来源于星体前方和后方的脉冲到达地球时间就会不一样,从而加宽观测到的脉冲信号。由脉冲宽度得知,这种星体的大小必须小于4800公里。至此,Hewish和Bell找到了一种发射无线电脉冲的、周期非常准确的、在银河系内且非常小的天体。

他们给这种天体取了个名字——脉冲星。脉冲星的英文单词是pulsar,是pulse(脉冲)和star(星星)的单词组合。然而最初脉冲星曾用LGM来标记,因为Bell和Hewish很难抗拒拿little greenman(即“小绿人”,外星人的戏称)作为名字开一个玩笑。但是这种天体的本质,Hewish和Bell却未能确定。

这么小的天体有四种可能:行星、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然而信号中异常稳定的1.3秒脉冲周期只能和星体自转联系起来;行星无法旋转那么快,否则星体自身的引力无法提供足够的向心力,从而导致星体瓦解;黑洞没有固体表面,难以实现稳定的1.3秒脉冲周期,基本也能够被排除在清单之外;而1982年发现的,转得更快的毫秒脉冲星则彻底排除了白矮星的可能性。唯一剩下的可能对象是“中子星”。

脉冲星是中子星吗?

中子星的概念在发现脉冲星的时候已经静静地躺在文献的长河中超过了30年。Baade和Zwicky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为超新星的起源头痛不已。Zwicky认为新发现的中子可能是他们模型中缺少的一环。Baade和Zwicky猜测到,晚年的恒星用完了能源,发出的光越来越弱,星体内的物质缺少了来源于光的压力,无法对抗自身强大的万有引力。此时恒星开始向内塌缩,中心则越来越密而转化为中子物质,进而释放能量来驱动超新星。

1934年他们在会议上向相关的研究人员报告了这个想法,尽管超新星这个概念马上被接受了,但是中子物质形成星体的概念以及其它猜测却几乎没有人相信。

现在看来,Baade和Zwicky的工作极具前瞻性,他们通过现象学的方法直接跳过复杂的理论论证而得以直接探讨天文现象的起源。在他们的猜测后又过了四年,Landau尝试找到恒星发光的能量来源。他猜测氢元素可以在高压下相变为中子物质,从而释放足够的能量来支持恒星发光。

这个猜测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但是“由中子之间的压力来抵抗自身的万有引力,从而形成稳定的天体”这个概念却被建立起来了。只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并没有意愿去寻找这种所谓的“中子星”。Oppenheimer和Volkoff在1939年仔细算出了中子星的大小——也就几公里到几十公里,大体和北京市大小相当。

传统的天文学家没有寻找这类星体的动力。因为,中子星太小,表面积也就很小,给定温度以后,发出的光学辐射也少得可怜。地面的光学望远镜看来是没有什么机会能够看到。

不过在现在看来,光学天文学家不利用望远镜去观测它们是件很遗憾的事情。蟹状星云中心的天体是一颗光学可见的脉冲星。按照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猜测,这个地方将是非常适合搜寻脉冲星的。而五十年代有人在做目视观测的时候曾经报告过这个蟹状星云的光学脉冲,但遗憾的是,这些现象都被忽略了。

Hewish和Bell的工作第一次证明了这类致密天体的存在。因为这个发现Hewish获得197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对于Bell来说,事情似乎没有那么公平,她并没有在获奖名单中,尽管她事后对此保持相当的低调。脉冲星领域相当多的研究者为此打抱不平。不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官方说法是因为这次奖励是鼓励无线电天文发展,而不仅仅是脉冲星。

我们已经讨论了脉冲星的可能对象,并猜测应该是中子星。可是我们目前并没有完全的证据来证明,在脉冲星内部极高的压力下,简并(相互排斥的)中子组成的中子星是必然的产物。不仅如此,真实的情况可能恰恰相反,Witten曾经猜测通过增加奇异夸克组份,能够形成更加稳定的原子核物质。

正因为如此,脉冲星里边可能是中子,可能是包含奇异夸克的重子物质,还可能是某种夸克集团。因此,对脉冲星的观测可以用于探索在极高压强下原子核物质的物理规律。

原子核及重子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在物理学上被称为强相互作用。这是一种非常基本的物理过程,在整个物理理论框架中举足轻重。温度很高的时候,强相互作用理论可以通过粒子加速器-对撞机的数据进行探索。但在“低温”的时候,强相互作用理论变得非常复杂,而地面实验却没有太好的数据来对理论进行检验。脉冲星则是目前已知的提供这些核物理信息的理想天体物理实验室。

脉冲星辐射来源之谜

但是为什么中子星会有无线电辐射呢?这个问题截至今日仍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脉冲星周围的物理条件和我们日常生活或者实验室中见到的条件实在差得太远。中子星表面的磁场和引力场都远远超过地球上能达到的条件。例如地球表面的磁场大约为0.5高斯(磁场强度单位),日常生活中的强磁铁表面的磁场大约能达到1万高斯,而一般脉冲星表面的磁场能够达到1012高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9.8米/秒2,这个值被称作1g。方程式赛车的最大加速度大约为5g,实验室中使用的高速离心机产生的地面最强的加速度也仅仅为四百万g,而中子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可以达到约1012g。中子星周围的物理条件注定和实验室的“常识”相去甚远。可以想像脉冲星的辐射来源将和我们常见的辐射过程非常不一样。

从大图像上来分析,脉冲星的脉冲非常有规律,于是人们只能把脉冲的形成与星体转动联系起来。脉冲星的脉冲信号仅仅占到整个脉冲周期的10%左右,所以辐射应当是集中在一个面积很小的方向上。目前人们心目中的经验图像大概如图4,脉冲星从两个磁极流出带电粒子,然后形成了很细的辐射束跟随脉冲星一起转动,当辐射束扫过观测者的时候,就能看到脉冲信号。这个过程有点类似于海上的灯塔,发出的光周期性地掠过人们的眼球。

但是带电粒子从哪里来呢?现在人们对带电粒子的起源有两个不一样的图像。这两个理论都依赖于脉冲星表面强大的磁场。在脉冲星旋转的时候,自身磁场就会产生相应的感应电场。

一种图像认为:在有强大的电磁场存在的时候,中子星附近的真空开始变得不稳定。来源于银河系或者中子星本身热辐射的光子进入到这种不稳定真空的时候会造成扰动,并转化为一对正负电子。这对正负电子在感应电场的加速下到达极高的速度,在磁场运动中产生新的辐射光子,并以此激发更多的正负电子对。这个过程很像雪崩,一旦触发了一点崩塌,就会一直维持下去。而这些来自真空的正负电子对的运动最终形成了脉冲星辐射。

另一种图像则认为初始真空无法形成,因为强电场会把星体内部带电粒子拉出来,从而形成稳定电流。脉冲星辐射则是这个电流驱动的。这两个图像都有一些观测证据的支持,目前还不知道哪个图像是正确的。至于带电粒子能否形成我们目前观测到的无线电波?以及无线电波的特性是否和观测一致?经过了40多年的研究,这些问题仍然是悬而未决。

脉冲星自身目前还有很多未解之谜, 一些很基本的问题也尚未解决。 然而它却是极度特殊和有用的天然实验室。在高能物理、引力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等多个方面,脉冲星都有独特的诺贝尔奖级别的应用。



【141、生命起源又有了新发现!哈勃望远镜在宇宙中,发现了重要线索】


2021-05-21 芝士

哈勃太空望远镜,是人们天文学观测方面的质的飞跃。自打哈勃太空望远镜起飞,大家就从此看到了不一样的宇宙。

在此之前,人们可以观测到的宇宙范畴仅有50亿光年。而哈勃根据无以伦比的观测工作能力,将人们的视线拓展到130亿光年之外。

在哈勃以前,人们见到的宇宙照片,还全是黑白照;而哈勃根据它的照相机、光谱分析仪、多光波长滤色片和路面望眼镜所不具有的高可靠性,向大家展现了五彩缤纷的宇宙。

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奉献,远远不止这种。今日,我们来汇总一下哈勃太空望远镜的5大关键发觉。

宇宙的年纪

因为光的速度是比较有限的,因此宇宙星体传出的光必须历经悠长的岁月才可以到达地球上。人们创造发明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距离单位——亿光年,用尽在真空泵中散播一年踏过的间距来界定。

这一完审美观念方法告知大家:一颗星体间距大家有多少亿光年,大家见到的他们的样子便是是多少年以前的模样。

在哈勃太空望远镜起飞以前,大家针对宇宙产生的時间拥有巨大的可变性。而哈勃望眼镜,给了大家回答。

大概在100年前,英国科学家埃德温·哈勃(哈勃望眼镜便是以他的名字来取名)运用美国加州的威尔逊山的100英寸望眼镜,证实了太阳系之外的星系存有。他还告知大家:宇宙已经澎涨,越长的星系避开大家的速率就越来越快。

根据逆变技术大家推断,宇宙的问世原本便是一次爆发,从一个奇点发生爆炸后持续澎涨,产生了今日的宇宙。而漫长星系的间距和退变速率,能够告知大家宇宙的年纪究竟多少钱。

测算漫长星系的间距有多种多样,例如造父变星的方式、Ia型cf超新星的方式、或是是根据红移值来测算。这里有许多 数据信息是路基望眼镜所无法碰触的,而哈勃太空望远镜给了大家那样的机遇。

科学家运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开展了很多的观测,而且加上路基望眼镜的一些数据信息,最后下结论:宇宙产生于大概138亿光年前。

宇宙澎涨速率

了解宇宙是怎么来的,大家就想要知道宇宙是怎么没的。将来宇宙会发展趋势成哪些?它拥有如何的归处呢?这一切的一切,都在于它以多快的速率开展澎涨,及其澎涨的发展趋势。假如宇宙在加快澎涨,那麼宇宙很有可能最后归于沉寂;假如宇宙在降速澎涨,那麼将来很有可能会再次收拢回一个奇点。

二十世纪90年代末,由Saul Perlmutter和Brian Schmidt领导干部的2个科学研究工作组开展了一场友善但焦虑不安的“比赛”,她们的比赛內容便是根据刚刚提及的Ia型cf超新星明确星体的间距,进而分辨宇宙是以如何的速率和发展趋势开展澎涨。假如Ia型cf超新星比标准偏差更亮一些,那么就证实宇宙的澎涨速率是在减缓的。

但是,如同她们在应用路面望眼镜时发觉的結果,漫长星系中的Ia型cf超新星比预估的要黯淡得多,这代表着他们比预估的更长远。结果很显著:大家的宇宙正处在加快澎涨的情况。

Brian Schmidt精英团队下面的观测说明:宇宙在其性命的最开始80亿年上下的時间里,的确在降速澎涨。但是,伴随着宇宙的规格越来越大,宇宙物质的密度急剧下降,吸引力功效愈来愈弱,而暗能量逐渐占有主导作用,最后造成宇宙从头开始加快澎涨。

宇宙中有多少星系

1995年底,曾任室内空间望眼镜科学研究研究室优点的约翰逊-威廉姆斯运用他自由支配的观测時间,将哈勃太空望远镜指向了夜空一片宽阔的地区。

这片地区并不是确实宽阔,仅仅太阳系的行星遍布较为少,而漫长的星系十分多。根据哈勃望眼镜,他观测到很多的漫长星系,另外又降低了太阳系行星的影响,开展了一次极致的观测和拍攝。

最后,342张图象被合拼成一张让人目瞪口呆的相片——哈勃深空场。科学家们被震惊:那片看上去仅有小米粒般尺寸的宇宙室内空间,居然掩藏着1500多个星系,并且统统是一百亿光年之外的星系,这代表着大家见到的是一百多亿年前的宇宙。

哈勃深空场那样的相片,栩栩如生地为大家展现了宇宙最漫长的历史时间。科学家们根据这张相片意识到,在宇宙爆发后大概五亿年的情况下,“就早已发生了十分高的行星产生率,随后这类行星产生率在大概90-100亿年以前做到了一个最高值,”NASA科学家利维奥说,“事实上自此一直在降低。”

而依据2012年的哈勃极端化深场相片,科学家们推断:大家的宇宙中有着着大概20000亿次星系。这种巨大的行星群集,组成了今日的宇宙。

超大型品质黑洞的亮相

大家如今了解,宇宙中充满了超大型品质黑洞。他们执政着自身所属的星系,有着着无以伦比的强力吸引力。可是,在哈勃起飞的情况下,科学家针对黑洞的认知能力或是十分比较有限的。

有的人推断:除开行星级黑洞以外,宇宙中也有品质做到太阳光上百万乃至几百亿倍的恐怖怪物。可是,仅限于观测工作能力,自始至终没人可以证实这一猜测。

1993年12月,在哈勃望眼镜的极大缺点被修补的六个月后,哈勃科学家发布了对间距地球上约五千万亿光年的一个活跃性星系——M87——关键的开拓性观测。

运用暗星体数码相机,哈勃从M87关键处迅速转动的汽体盘周边五个部位捕获了光,进而发觉了在其中的密秘——在这个星系的关键,有着着一个品质在太阳光30亿倍左右上下的可怕星体!这般狭小的室内空间有着这般高的品质,超大型品质黑洞是唯一很有可能的回答。

此后,人们明确了宇宙中不仅有行星级黑洞,也有可怕的超大型品质黑洞。他们品质至少也是有太阳光的一百万倍,较大 的乃至做到了太阳质量的660亿倍左右。而这一M87超大型品质黑洞,也恰好是人类的历史上拍攝到的第一张黑洞相片的主人公。

这一观测結果被称作超大型品质黑洞存有的“教科书式”证实,下面愈来愈多的超大型品质黑洞被发觉。他们有一些产生于宇宙的最初期,掩藏着宇宙产生的密秘。专家还必须开展大量的观测,才可以掌握这种神密的星体。

拉进大行星的间距

除开这种巨大的星体以外,哈勃望眼镜也会“接务实求真”,拍攝一些“较为小”的星体,例如大行星。

1994年,当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较大系统漏洞刚被修补,太阳系行星就开演了最惊险刺激的一幕——彗木相撞。说白了赶得早比不上赶得巧,刚修复整体实力的哈勃立刻把眼光指向了木星,印证了这难得一见的奇景。

另外,哈勃太空望远镜也会经常性地观测金星的云彩和火花上的风沙,科学研究木星和土星的奔涌的可怕气流、行星环和流星,还会继续追踪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卫星系统,而且在新视野号探测仪到达以前协助科学家观测冥王星。

在太阳系行星内观测大行星还算不上,2008年11月的情况下,哈勃太空望远镜还对一颗系外行星——北落师门b开展了显像。

北落师门坐落于南鱼座,间距地球上大概25亿光年。2008年的情况下,哈勃太空望远镜对它开展了观测,发觉了它周边的奇景。很多人想到到影片《指环王》,因此给它起了个外号——索伦之眼。那时候科学家推断,那边应当有一颗大行星,并取名为北落师门b。

但是,前几日的情况下,科学家公布:北落师门b很有可能仅仅一个误解,从2014年逐渐就观测不到了,从而推断本来觉得是北落师门b的星体可能是二颗行星撞击后产生的尘埃云。但是,针对科学家而言,哈勃望眼镜的此次观测依然拥有关键的实际意义,对大家科学研究太阳系行星和别的恒星系统的演变拥有极大的协助。



【142、宇宙中类地行星可能很常见】


2019-10-21 科技日报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天文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可以详细分析太阳系外行星的地球化学特征,并借助这一方法,分析了环绕6颗白矮星运行的岩石行星碎片中的元素,发现这些岩石与地球岩石类似。这些新证据表明,地球或许没那么独特,类地行星在宇宙中可能很常见。

UCLA团队研究的白矮星距离地球200—665光年之间。白矮星是普通恒星稠密的燃烧残骸。最新研究负责人、UCLA地球化学和天体化学研究生亚历山德拉·道尔说:“通过观察这些白矮星及其大气中的元素,我们观察到了绕白矮星运行的天体中的元素。因为白矮星巨大的引力将绕其运行的行星撕成碎片,而这些碎片会坠落到白矮星上。”

道尔团队所分析的数据主要由位于夏威夷的凯克天文台上的望远镜收集。他们使用数学方法和公式,研究了围绕白矮星运行的岩石中最常见的6种元素:铁、氧、硅、镁、钙和铝。道尔说:“我们可以用数学方法确定这些岩石的地球化学属性,并将结果与地球和火星的岩石比较。”

研究人员解释称,了解岩石至关重要。岩石行星上的氧化对其大气、内核以及在其表面形成的岩石种类具有重要意义。地球表面发生的所有化学反应最终都可以追溯到行星的氧化态。我们拥有海洋和生命所必需的所有成分,这一事实也可以追溯到行星被氧化的情况,而岩石控制着这一氧化反应。

UCLA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教授爱德华·杨解释说,当铁被氧化时,它与氧共享电子,生成氧化铁,来自地球、火星和太阳系其他地方岩石的化学成分相似,氧化铁的浓度很高。太阳系中的岩石为何会被如此氧化仍是未解之谜。

那么其他恒星周围是否同样如此呢?他们测量了围绕白矮星旋转的岩石中被氧化的铁的数量,得出了肯定答案。研究人员称,对于在宇宙中寻找类地行星来说,这是个好兆头。

他们表示,如果系外岩石的氧化情况与地球相似,那么可以得出结论,这颗行星拥有与地球相似的板块构造和磁场潜能,而这些被广泛认为是生命存在的关键要素,因此,很可能存在真正类似地球的系外行星。



【143、宇宙中奇怪的海洋世界——甲烷、焦油和熔岩海洋】


心之所系,自由之方,心之所安,纯净之光

郑娟娟

网易号“一心的未来世界”

最近,关注天文的朋友一定被土卫二和木卫二的冰下海洋刷屏了。

拥有迷人大光环的土星有62颗卫星,其中按大小排行老六的土卫二被科学家们认为很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即将走到寿命终点的空间探测器——卡西尼号,十几年来一直在兢兢业业、孤孤单单地探测着土星。2015年10月,卡西尼号最后一次,也是最深入地穿行过土卫二,期间,它对土卫二的喷射羽流进行了采样,并利用自身携带的离子和中性质谱仪,对羽流进行了成分分析,发现其中近98%是水,还有约1%的氢气,其他成分为二氧化碳、甲烷和氨在内的其他分子混合物。

美国宇航局(NASA)在华盛顿总部特别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了卡西尼号带来的新见解:土卫二具备生命所需的诸多元素,羽流样本中的氢气很可能源自冰下海洋和海底岩层之间的水热反应,如果海洋底部存在微生物,它们就可以利用氢气和溶于水的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甲烷,获取能源,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微生物的生存问题。

这张插图显示了卡西尼号2015年穿行过土卫二的羽流之中,采集样本。来源:NASA官网

太阳系里的另外一颗行星,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木星,拥有67颗卫星。NASA发布的另一重要新闻,就是哈勃太空望远镜两次观测到木卫二表面的羽流喷发,研究人员推测,类似于土卫二,这可能是卫星内部水喷发的一个证据。

绿色椭圆形凸显了哈勃在木卫二观察到的羽流。 该地区也对应于木卫二的温暖区域。 该地图基于伽利略宇宙飞船的观测。来源:NASA官网

今天,我们不再聊这两个话题了,我们去看一些非常特别的海洋——宇宙中除了由水构成的海洋,还有其他怪异的海洋,比如极度寒冷的甲烷海洋等。下文要谈到的一些海洋,有的已经被发现,有的还是假设的状态,但有证据显示,它们在物理上是完全可能的,这意味着在极大的宇宙中,某个地方可能还会有液氨的海洋冲刷着冰冷的海岸,想一想这幅画面,气味真的好极了……

一.甲烷海洋

天文学家认为,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上分布着众多由液体甲烷和乙烷构成的湖泊。在地球上,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是天然气、沼气、坑气等主要成分,俗称瓦斯。在标准状态下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土卫六本身就是一个十分独特的世界,它是太阳系中第二大卫星,比水星还大,它也是太阳系中唯一一个具有浓密大气层的卫星。这个星球极其寒冷,温度约为90K,即使有水的存在,也会像石头一样坚硬。在这样的环境下,甲烷以液态的形式存在于它的表面,取代了地球上水的角色,不仅有甲烷河流、甲烷海洋,也会下着甲烷雨。除此之外,卡西尼号在土卫六上还发现了乙醚和丙烷的河流、湖泊。

2005年,惠更斯号土卫六着陆器成功降落到土卫六的表面,它拍摄到独特的河流状水渠系统、海岸线和暗色冲击平原的照片,这些都可以由甲烷、乙烷、丙烷湖泊加以解释。

其实,在宇宙中,像土卫六这样的星球有可能是非常常见的。一些行星科学家认为,拥有液态甲烷海洋的星球可能要比拥有水的海洋的星球更加常见。

二.焦油海洋

在距离我们1200光年远的地方,有一个编号为WASP-12b的外行星,这颗外行星又被称作热木星(hot Jupiter),因为它非常炽热——其轨道离恒星距离过近,并且是一颗巨大的气体球,而非地球这样的岩石行星。

根据对大气层的研究,科学家们认为,与氧元素相比,WASP-12b上含有更多的碳元素。富碳行星可能会拥有完全不同的地质情况,比如,它的地壳有可能主要由钻石、石墨这样的成分组成。不过,由于WASP-12b是一颗热木星,它本身并不是寻找任何类型地质学的地方。但是,如果它像它的大气所表现的那样富含碳元素,那么WASP-12b所在的整个恒星系统就有可能是从同一个富碳的物质盘形成的,因此,在这个系统中,也有可能会存在富碳的岩石行星或岩石卫星。这意味着这些富碳的岩石行星表面,有可能覆盖着类似焦油一样的物质,它的地貌,甚至海洋,都有可能和我们常见的完全不同。

三.熔岩之海

宇宙中还有一种炙热的行星世界,燃烧着的熔岩之海包裹着星球表面。

例如,在41光年之外,有一颗“超级地球”,代号为巨蟹座55e,它正绕着一颗主序星运行。由于它被恒星潮汐锁定了,因此这颗行星的一个半球总是固定不变地朝着它的“太阳”,天文学家计算出这一面的平均温度超过了2480摄氏度,在这种温度下,这面的地壳将被完全融化,它将是一个彻彻底底覆盖着熔岩之海的半球。

那么另一面会是什么样的景象?天文学家计算得出背着恒星那一面的温度依然达到了1100摄氏度,不过这样的温度已经足以拥有坚实的地面,或许还会有一点点大气层存在。根据斯皮策的热谱地图(thermal mapping),这样大量的热量可能来自该行星本身的内部活动——因为这种情况对于一个潮汐锁定的世界来说是不同寻常的。对此,科学家们依然没有找到很好的解释。

其实宇宙里各种奇妙的事情都可能发生,正是这种无尽的可能让人类总是想看得更远,了解更多。土卫二和木卫二的冰面海洋下真的有微生物吗?或者,进一步想,会不会有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微生物……,如果有微生物,是不是就有可能发展出比它更加高级的生命?NASA的新闻让我迅速联想到前两年看的科幻电影《欧罗巴报告》,没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如果和我同样对外星生命好奇的话,可以找来看看,在我们还无法直接看到生命迹象的时候,先让科幻和想象先行一步。



【144、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碳基生物?】


2015-04-14 三体网

人类作为一种碳基生命,因此有碳分子的星球就成了科学家关注的地方。近日科学家在距离地球455光年外发现含有大量含碳物质的环境,位于恒星MWC 480附近,科学家探测到的化学物质是乙腈。根据计算,这颗恒星周围的乙腈含量非常庞大,足以填满地球上的海洋,因此科学家相信恒星MWC 480周围可能存在符合生命存在的条件。从目前的探测情况来看,恒星MWC 480被认为拥有生命诞生的基石,我们有理由对该恒星未来的演化充满了期待,或者这里也可能演化出碳基生命。

恒星MWC 480的年龄仅为数百万年,周围已经出现了有机分子气体和尘埃物质,因此未来恒星MWC 480有望形成新的行星。这个发现证明太阳系之外有许多可能诞生生命的地方,宇宙中许多恒星都拥有潜在的生命诞生条件,一旦时机成熟,就有可能出现生命。

科学家认为发现碳基分子的宇宙空间可类比于我们太阳系的柯伊伯带,这里也拥有冰冷的天体和有机分子,还有大量的彗星,因此冰物质也不缺乏,为生命进化提供了途径。

本次观测中科学家使用了位于智利阿塔卡玛沙漠的大型射电望远镜,其高灵敏度的天线可对遥远宇宙空间分子进行分析,恒星MWC 480周围的碳基分子不仅储量庞大,而且还可参与行星等天体的演化。

来自哈佛大学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科学家奥伯格博士认为,太阳系在形成时拥有丰富的冰水物质以及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特点去寻找类似的恒星系统。

有证据显示,这种化学物质在宇宙中也存在于其他天体系统中,但考虑到各个行星的环境不同,因此恒星MWC 480如果能够演化出生命,那么也可能与地球生命不同。科学家还发现有机分子可能被锁定在彗星或者冰冷的天体中,直到它们找到合适的行星环境,否则的话它们也无法形成生命。



【145、宇宙中有多少个“地球”?】


2018-08-21 手机版

宇宙中有多少个“地球”?你可能会回答,宇宙中只有一个太阳,一个地球。但如果说宇宙中,有多少个像地球一样的星球的话,答案是几乎无法统计。

首先从人类探索宇宙开始,寻找下一个地球,或者寻找更多的地球,就成了人类的目标之一,其目的也很明确,一个是为了寻找生命,另一个就是为了将来可能的移民作打算。

那么人类目前找到了多少颗地球呢?答案是十几个到几十个不等,这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开普勒22b,开普勒438b,开普勒442b,以及开普勒452b等,科学家们认为,这几个星球和地球非常非常的像,它们极有可能拥有和地球差不多的环境。

至于说这些星球上是否有生命,这个科学家们也不好断定,因为有地球一样的环境,并不代表一定就会有生命的诞生,可能是有,也有可能没有,总之在人类没有登陆这些星球之前,我们也不好妄下定论。

当然了,这只是已经发现的,还未发现的可能更多,考虑到整个银河系当中,有大约2000亿个像太阳系这样的星系,这2000亿个星系当中,我估计亿分之一的比例总是有的,所以光银河系之内,就至少能有2000个地球,而且这个数字肯定不止,翻一倍都少说了。

然后就是银河系之外了,一部分的研究认为,宇宙当中有2万亿个像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这么多星系当中,又有几乎无数的恒星,所以就按照每个大星系有2000个地球的比例来算,整个宇宙当中,就有4000万亿个地球。

虽然不是每个地球上都会产生生命,但这4000万亿这个数字也太庞大了,就是万亿分之一的机率,也得有4000个地球会形成生命,所以宇宙当中存在别的生命的机率,能有90%以上,甚至是更多。



【146、宇宙中有多少星系?大吃一惊】


怪罗科普2016-10-17

宇宙要比预想中的更大。根据哈勃太空望远镜的最新数据,天文学家估计,宇宙中至少有2万亿个星系,这比之前预计的1000-2000亿个星系多了数十倍。我们还没有看到绝大多数的这些星系,是因为它们非常小而暗淡,并且很遥远。

该研究的合著者之一、天体物理学家Christopher Conselice表示,这真是难以置信,宇宙中竟然还有超过90%的星系有待研究。

对于天文学而言,宇宙中有多少个星系是一个很根本的问题。人类对宇宙中的90%星系仍一无所知。 或许下一代的太空望远镜能让人类看得更远,进一步探索宇宙,到时说不定还能发现一些奇特的天体。

此前,天文学家都是根据哈勃深空场的图像来估计星系的数量,然而,哈勃深空场所能覆盖的面积和浩瀚宇宙相比,实在太过于渺小了,这使得宇宙星系的数量被低估了。

为此,在这项新研究中,天文学家结合新的数学模型来计算其他尚未在望远镜中观测到的星系。其结果就是,宇宙至少有2万亿个星系。

哈勃超深场

向宇宙深处看得更远,也意味着能回溯时间看到宇宙遥远的过去,因为光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穿越茫茫宇宙到达我们这里。

在这项研究过程中,天文学家还观测了130亿光年之外的宇宙。在130亿年前,那时的宇宙还非常年轻,经历宇宙大爆炸之后还不过10亿年。

天文学家发现,早期宇宙中的星系竟然比今天的还多,是目前宇宙星系数量的10倍多。那些遥远的星系都是非常小而昏暗的矮星系。

这项发现出于意料,这意味着随着宇宙的演化,必定是很多这样的矮星系合并在一起形成更大的星系,使得星系的数量不断减少。或许,还另有我们未知的宇宙演化机制。



【147、宇宙中最大结构在自转!“宇宙网”每小时转36万公里】


newtalk 2021-06-22

德国莱布尼茨天体物理研究所(Leibniz Institute for Astrophysics Potsdam)透过史隆数位巡天调查(SDSS)数据,检查逾 17,000 根宇宙细丝,分析组成这些星系移动速度。

德国莱布尼茨天体物理研究所(Leibniz Institute for Astrophysics Potsdam)当地时间14日发布「发现宇宙最大的自转」新闻稿,透过史隆数位巡天调查(SDSS)数据,检查逾17,000根宇宙细丝,分析组成这些星系移动速度,从这星系的移动中发现它们正围绕每个纤维的中心轴旋转,最速度快约每小时360,000公里。

研究所学者李伯斯金( Noam Libeskind) 表示,这使纤维状结构成为已知具角动量的最大物体,细丝与星系的形成和演化有密切相关,对自转也有影响力,经常调节星系及暗物质晕旋转的方向。

科学家说,从小行星到星系,宇宙物体基本上都绕著一个质量更大的物体旋转著,近期天文学家发现宇宙已知最大纤维状结构(宇宙网),似乎也绕著某个轴旋转。

这些纤维由引力相互束缚的超星系团壁组成,大多星系聚集在节点,透过少量气体与大量暗物质充斥的「线」,来延伸到别的节点,线外是无物存在的虚空(Void)。



【148、宇宙中最明亮的爆炸,超超新星能量达超新星的100倍!】


2021-03-15 天文举报

终于在十年后的今天,瑞典和日本的科学家已经找到了一种解释,解释了有史以来观测到最明亮超新星之一的SN2006gy中出现的特殊发射线。同时,还找到了超新星如何形成的解释。超超新星是宇宙中最明亮的爆炸,SN2006gy是研究最多的此类事件之一,但研究人员一直不确定其来源。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现在与日本科学家一起: 

通过光谱线在超新星中发现了大量的铁,这些光谱线以前从未在超新星或其他天体中看到过。这为超新星的形成提供了新解释,斯德哥尔摩大学天文学系的安德斯·杰克斯特兰德(Anders Jerkstrand)说:没有人测试过将中性铁(即保留所有电子的铁)的光谱与SN 2006gy中不明发射线进行比较,因为铁通常是电离的(一个或多个电子被移除)。

研究人员尝试过,兴奋地看到一条线又一条线是如何排成一条又一条的,就像观测到的光谱一样。 当它很快被证明需要非常大量的铁(至少是太阳质量的三分之一)时,事情变得更加令人兴奋。 这直接排除了一些旧的假设,而是揭示了一个新假设。根据新模型,SN2006gy的前身是一颗双星,它由一颗与地球大小相同的白矮星和一颗与我们太阳系在近轨道上一样大的富氢大质量恒星组成。

当这颗富含氢气的恒星在演化后期点燃新燃料时,它的包层扩大了,这颗白矮星被困在包层中,盘旋向伴星的中心。当它到达中心时,这颗不稳定的白矮星爆炸了,一颗所谓的Ia型超新星诞生了。这颗超新星随后与喷出的外壳相撞,外壳在自旋过程中被抛出,这种巨大碰撞产生了SN2006gy的光。

一颗Ia型超新星似乎是SN200gy的幕后黑手,这一点颠覆了大多数研究人员的看法。白矮星可以与一颗大质量富氢恒星在近轨道上,并在落到中心时迅速爆炸,这为双星演化理论和白矮星爆炸的必要条件,提供了重要的新信息。超超新星的能量,通常是正常超新星的100倍,人们对这种能量的来源和这些瞬变恒星前身的性质知之甚少。

研究在这样一颗超新星SN2006gy的光谱中发现了中性铁线,并表明它们需要大量的铁(0.3太阳质量)以每秒1500公里的速度膨胀。通过对标准Ia型超新星撞击星周物质壳层的模拟,研究得到了与SN2006gy观测结果相匹配光曲线和晚期铁的主光谱。在这种情况下,父双星系统的共同包络演化,可以同步包络抛射和超新星爆发,并可以解释这些明亮的瞬变现象。

博科园|研究/来自:斯德哥尔摩大学

参考期刊《科学》



【149、宇宙中最奇特的15个星系】


2019-10-28 科技日报

如果把广袤的宇宙看作是一个艺术空间,那么其中最灵动、最有创意的部分,一定是星系世界。宇宙中约有1000亿到2000亿个星系,我们身处的银河系如沧海一粟。

在银河系之外,有形状像水母的星系、像蝌蚪的星系、有吞噬其他星系的“食人族”星系;有的星系刚出生就接近死亡;而有的星系在中年还如花儿一般盛开。即便是我们现在“甜蜜的家”银河系,也曾是个“盗窃犯”,有过“至暗时刻”。

美国太空网在10月20日的报道中,为我们列出了其中最奇特的15个星系。这些各自美丽的星系,用自己的独特,装点了夜空的美丽。

像水母一样迷人的星系

水母可能是这个星球上最古老、最迷人的动物了,远在6.5亿年前它就出现在地球上,遍布世界各地的海域。水母身姿曼妙,宛若漂浮的花伞,是海洋世界里最美的舞者,令人迷醉。

当然,在浩瀚的宇宙中也有这样“尤物”:一个像水母一样在宇宙间游弋的星系ESO 137-001。它是一个璀璨的巨大星系,有一条巨大的尾巴,长达26万光年,这让它看起来像极了一个在无垠太空游弋的美丽水母。

ESO 137-001距我们地球约2.2亿光年,位于南三角座中,2014年由哈勃望远镜及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首次发现。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的合成照片显示:在明亮的星系圆盘下,年轻恒星流出的蓝色光芒似乎成了水母星系的长长触手,推动着星系在太空中游弋。背景和前景的点点星光,则让这个“水母”显得神秘美丽,彰显了宇宙的浩瀚以及时空的久远。

乌龙!“无暗物质”星系

2018年3月,《自然》杂志刊文称,科学家们借助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个显然缺乏暗物质的星系。

暗物质是一种神秘的物质,它与重力相互作用,但不与光相互作用。在目前的星系形成理论框架内,暗物质是导致气体坍缩形成恒星的基础,在大多数星系中,暗物质都是最主要的组成成分,没有暗物质的星系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消息一“出炉”,就在物理学界引发热议。

一年后,加拿大天文学研究所(IAC)的研究人员通过对该星系进行完整而综合的观察,解决了这个谜团。发表于《皇家天文学会月报》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个星系与地球的距离比先前的计算更近(从6400万光年变为4200万光年)。基于这一新数据,研究人员计算得出,该星系的总质量约为之前估计的一半,但其恒星的质量仅为先前估计的四分之一,这意味着总质量很大一部分必须由暗物质组成。

事实证明,它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星系。

既年轻又即将死去的“僵尸”星系

茫茫宇宙,真是怪事频出,有的星系出生没多久,就好似已经行将就木,巨大的盘状星系MACS 2129-1就拥有如此悲惨的命运。

MACS 2129-1的旋转速度是银河系的两倍,但仍不如银河系活跃。哈勃太空望远镜对这一遥远星系的观测表明,它在大约100亿年间没有制造恒星,也就是说,在大爆炸后的几十亿年里,星系内就没有恒星形成,它因此成为一个所谓的“死亡星系”。这是人类第一次获得最早一批“死亡星系”的直接观测证据。

研究人员说,在宇宙历史的早期发现这样一个星系挑战了目前对星系形成和演化的认识。

这一发现之所以令人惊讶,是因为星系通常都是以某种方式从银河系般的盘状朝着今天我们所见的巨型椭圆星系演化的。通常的情况下是椭圆星系含有大批衰老恒星;而螺旋星系多含年轻的蓝星。

科学家们认为,这类星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较小的星系合并而形成的,但MACS 2129-1内的恒星可能并不来自这种爆炸性合并,而是在原初星系的盘中形成。该发现发表于2017年出版的《自然》杂志,表明死亡星系的内部结构会随着星系年龄的增长以某种方式重新排列,但星系表面的形状并不会发生变化。

“食人族”星系:吞噬邻居让自己变大

好像“僵尸星系”还不够怪异似的,宇宙又制造出了一些更加怪异的“食人族星系”。宇宙间充满“食人族”星系。天文学家一直怀疑,像银河系这样的大质量星系之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如此之大,是因为吞噬了周围更小星系的恒星。

而2019年的一项研究指出,在100亿年间,银河系的邻居仙女星系也以“贪吃”而著称——它一直在吞噬比它更小的星系,其中就包括银河系的一个“姐妹”。再过45亿年,仙女星系和银河系将发生碰撞,届时,星系中的所有天体将来一次大清洗,不过目前尚不清楚,在这场浩大的宇宙之战中“鹿死谁手”。

当然,地球是无法见证这场鏖战了,因为太阳的温度不断升高,从现在起大约10亿到50亿年之间,地球上的生命将不复存在。

在太空游弋的“蝌蚪”星系

在距离地球三亿光年远的地方,有一只巨大的“蝌蚪”星系太空中遨游。这个蝌蚪星系极具艺术气韵,灵动、飘逸,浑身散发着神秘感,叫人迷恋不已。

据悉,这个蝌蚪星系长约100万光年,是银河系的10倍,其“尾巴”就长达50万光年,银河系在它面前只能自愧弗如。

蝌蚪星系奇怪的外观是怎么形成的呢!?

研究人员在2018年的《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解释称,“罪魁祸首”是一次宇宙碰撞。两个盘状星系拉动一个较小的矮星系,使一部分恒星聚集在一端形成蝌蚪的“头部”;而其他恒星则排成长长的“尾巴”。不过,这种形状出现的时间有限。几十亿年后,这些星系将与附近的其他星系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单一的星系。

最亮星系是“老饕”

星系之间通常“各自为政”、“井水不犯河水”,但如果靠得太近的话,就可能引发一些乱象,所谓“近之则不逊”。

2018年,科学家们借助位于智利的阿塔卡玛毫米/亚毫米波阵列望远镜(ALMA),首次发现了宇宙间最明亮星系W2246-0526正在引力的作用下,蚕食至少三个邻近星系。研究人员称,可能正是如此疯狂的“狼吞虎咽”,助其荣膺“宇宙最亮星系”的称号。

虽然这个星系的体型和质量在宇宙中很一般,但其亮度却足以让一切黯然失色——约为太阳的350万亿倍。想象一下,350万亿颗太阳齐放光芒是一种什么样的耀眼景象!

此外,科学家们认为,W2246-0526中心存在一个质量约为太阳40亿倍的超大质量黑洞,在它强大引力作用下,大量物质不断聚拢并坠入其中。在这个极端的过程中,物质会被加热到上百万度,爆发出惊人闪光;而W2246-0526的疯狂进食,使快速消耗的物质得到不断补充,从而得以维持惊人亮度。研究人员推测,W2246-0526的这种状态可能已经维持了一段时间,预计还将持续数亿年。

至于这三个邻近星系最终是被完全吞噬,还是苟延残喘,这得看它们的造化。实际上,类似现象在宇宙中并不罕见。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我们的银河系也是这样一路拼杀,才坐上本星系群第二把交椅;而本星系群的老大—仙女座星系正向我们奔来,要把银河系吞并而后快。

当然,我们无需担心饿过头的W2246-0526 会来吃银河系,毕竟我们之间隔着124亿光年的距离。

步入死亡的“小熊”星系

“小熊”(Little Cub)星系的名字可能是迄今最可爱的。

据了解,“小熊”星系位于大熊座(Ursa Major)的里边,这也是其得名的由来。然而,自从宇宙大爆炸以来,这个矮星系就一直处于休眠状态,这意味着自137亿年前宇宙迅速膨胀(暴胀)后不久,其内部的分子可能就没有发生变化。

这颗矮行星的气体正被位于其周边的巨大星系NGC 3359吸食,而它们恰好是“小熊”星系成长、形成更多星体所必须的物质。

科学家们认为,“小熊”星系很好地展示了原始星系在宇宙大爆炸之后如何生存的情况;它还为人们提供了能够一窥宇宙早期阶段的突破性视角。

如花般盛开的星系

在太空的空白处,银河系ESO 381-12似乎正如花般盛开。这个星系距地球2.7亿光年,位于半人马座。它是像银河系这样的螺旋星系和一个椭圆形星系的混合体。

但是,使ESO 381-12真正令人觉得奇怪的是从星系体向外延伸的不规则、像花瓣一样的花朵。天文学家并不完全确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结构。他们认为,这种如花般的盛开可能是来自相对较新的星系碰撞产生的冲击波,而这种碰撞也为星系提供了形成恒星的新养料。

漂亮的风车星系

南风车星系“梅西尔83”(Messier 83)是一个大型螺旋状星系,它位于长蛇座,距离地球约1500万光年。它的外形类似银河系,但大小只有银河系一半。“梅西尔83”星系最早由法国天文学家尼古拉斯·路易斯·德·拉塞尔于18世纪中期发现。

“梅西尔83”星系有两个地方很怪。首先,它的中心似乎有一个双核–可能是两个超大质量黑洞将星系束缚在一起;或者可能是一个偏斜的恒星盘围绕一个中心黑洞运行产生的影响;其次,“梅西尔83”星系还是一个高产超新星的星系,在其星系内有着多达6个超新星爆发,以及另外300多个爆炸产生的残骸。这使“梅西尔83”在拥有超新星方面排名第二——星系NGC 6946拥有9个超新星爆发。

“害虫”星系

通常,当天文学家和太空机构研究人员发现一个天体时,会感到兴奋,开香槟庆祝,但现在科学家们却开始对一个“躲在”恒星HD 107146后面的“害虫星系”(Vermin Galaxy)感到厌烦。

在NASA公布的图像中,中央的绿色圆圈就是恒星HD 107146所在的位置,这是一颗年轻版的太阳,它也被原行星盘环绕,周围有黄色、橙色和红色等各种碎片;而图像右下方的那块光斑就是科学家所指的“害虫星系”。

研究人员表示,这个“害虫星系”将在2020年前被完全遮掩,到时它的星光将从原行星盘中穿过,届时,研究人员将能够借助星系发出的光,获得更多有关原行星盘的信息。

“明眸善睐”的星系

是不是感觉你正在被监视?螺旋星系IC 2163的盘面似乎正用一双巨大的眼睛注视着太空。这对双眼实际上是大量的恒星和尘埃流,它们由IC 2163(右)在另一个螺旋星系NGC 2207(左)上掠过时产生。很有意思的是,这两个星系最近刚刚相遇,就一见钟情般开始与对方“起舞”。

天文学家米歇尔·考夫曼在2016年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这对“明亮双眸”仅持续了几千万年。而这几千万年对于星系的整个生命来说,不过是“眨眼之间”,因此发现一个这样的星系是一个独特的机会。

NGC 2207和 IC 2163星系位于距地球1.4亿光年外的大犬星群。在大约5亿年后,这两个星系将最终融合为一体,到时,如此绚丽的“化妆舞会”奇景将不复存在。

“心心相映”:拥有两个黑洞的星系

大多数星系中央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但宇宙间总有一些“特立独行者”——有些星系中央可能拥有两个黑洞。

其中一个不按牌理出牌的星系就是名为NGC 7674的星系,这是一个螺旋星系,其中心拥有一对相距仅一光年的黑洞,两个黑洞的总质量为太阳质量的3600万倍。这个星系距地球4亿英里,可能在与另一个星系碰撞合并的过程中像抢夺战利品一般,将另外一个星系的黑洞抢了过来。

科学家非常惊讶该双星超级黑洞的存在,因为以前从未发现如此靠近以及位于螺旋星系的成对黑洞。据《科学美国人》报道,这是迄今所知的第二个拥有双黑洞的星系。

第一个中央存在两个黑洞的星系是名为0402 + 379的超大质量星系,这个椭圆星系距离地球7.5亿光年远,中心存在两颗间距为24光年、质量为太阳150亿倍的超级黑洞。

“拒绝长大”的星系

星系必须蚕食其他星系才能生存,否则就会死亡。NGC 1277星系选择了后者。科学家们于2018年首次发现了这个星系,其距离地球仅2.4亿光年。大约一百亿年以来,其内部一直没有新恒星形成,这使其成为一个死星系。遍布其中的是一堆老朽恒星,生气全无。

尽管这个星系现在已经老态毕现,但遥想当年,它也曾有过意气风发的时刻。实际上,NGC 1277在很久之前也曾一片欣欣向荣,产星率高达当今银河系的1000倍。然而,随着恒星婴儿潮的戛然而止,NGC 1277逐渐走向衰亡,在过去100亿年的时间里基本没什么变化,就像一个无故事王国。

天文学家认为,NGC 1277之所以发育受阻是因为它的运动太快而无法在引力作用下吞噬其他星系。它以大约320万公里/小时的速度穿越太空。由于没有来自外星系的气体和尘埃,NGC 1277不再形成恒星。一些天文学家认为,大多数星系开始看起来像NGC 1277一样,只是后来相互合并才演化成螺旋形和其他形状。

NGC 1277星系由100万颗恒星组成,给了我们一个研究“局部”宇宙中“原始”星系的独特机会。

不远反近!朝我们来的星系

由于宇宙在不断膨胀,大多数星系都在远离我们,但浩渺星空,总有“特立独行者”。哈勃太空望远镜今年6月提供的最新照片显示,距离银河系约6000万光年的螺旋星系“梅西耶90”(Messier 90)正朝银河系呼啸而来。

哈勃望远镜团队发表声明称,“梅西耶90”是极少数朝着银河系移动的星系之一。由于“梅西耶90”发出的光线,他们能分辨出这一星系正朝我们靠近。

哈勃团队解释,当星系朝我们移动时,其发出的光线会被压缩。在可见光谱上,波长较短的光波呈蓝色,展示出一种名为“蓝移”的现象。研究人员看到了这一现象,这表明,“梅西耶90”正向我们靠拢。而几乎所有其他被观察到的星系都随着宇宙的膨胀而远离我们,它们的光线朝可见光谱的红色端延伸——显示出所谓的“红移”现象。

“梅西耶90”是处女座星系团的一部分,该星系团由1200多个星系组成。天文学家推测,“梅西耶90”之所以会出现“蓝移”现象,可能是由于该星团的质量大得令人难以置信,能将星团内其他星系加速到高速并将它们送到奇怪的轨道上。

哈勃望远镜团队在声明中表示,处女座星系团本身正远离我们,但这个星系团中的一些星系,包括“梅西耶90”,其移动速度比整个星系团的移动速度更慢,因此从地球的角度观察,我们看到这个星系正朝我们移动;而同一星系团中的其他星系似乎正以高速远离。

银河系也曾是个“盗窃犯”

银河系是我们的家园,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不怪异。事实证明,银河系一直在“偷吃”邻近星系。

天文学家在2019年10月发表于《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的新研究指出,他们发现,银河系从邻近的大麦哲伦星系(LMC)星系中盗走了四个超微弱的矮星系和另外两个分别名为“卡瑞娜”(Carina)和“福纳克斯”(Fornax)的矮星系。而所有这一切都是由于两个星系之间的持续合并而发生的。

LMC距离地球约16.3万光年,包含大约300亿颗恒星。新研究发现,这六个星系原本是LMC的早期组成部分。但银河系是一个更大的星系,具有更强的引力,使它们脱离了LMC。

但是,这一“偷盗案“发生的时间并不是很遥远——小星系大约在10亿年前进入银河系,就宇宙138亿年的寿命而言,这只是一小段历史。

浩瀚的宇宙,蕴藏着无数的奥秘,还有多少是我们未曾理解的呢?科学家们寄希望于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等探测设备,为我们揭开笼罩在宇宙头上的“面纱”。



【150、宇宙最大天体?这个新发现的巨大星系团质量为1000万亿个太阳】


2018-04-26 

至少14个星系挤在一个直径仅约银河系4倍的区域?近日,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巨型原星系团,其现在的质量相当于1000万亿个太阳。

这不仅是人类首次观测到巨大星系团的诞生,这一星系团还正在形成如今宇宙中最庞大的结构之一。

据《每日科学》网站25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的这个新生的星系团——原星系团(protocluster),距离地球124亿光年,如今看到的光线是在宇宙大爆炸14亿年后传向地球的。

其中最惊人的是,它由至少14个星系构成,而整体直径仅为银河系的4倍。据估算,这一星系团已经“吞噬”了数百个星系,如今的质量相当于1000万亿个太阳。这也意味着它可能是宇宙中最庞大的结构。

该研究发表在今天(26日)的《自然》杂志上。

这一发现在天文学界造成了多大的轰动?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今天(26日)报道,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研究人员难掩对这一发现的激动之情,评论道:“发现两个星系聚在一起就已经很不寻常了,和“普通星系”相比,这两个星系都会很特别且罕见,它们形成恒星的速度要比银河系快几百甚至几千倍。而发现14个星爆星系(starburst galaxy)组成的星系团,还是闻所未闻的。”(观察者网注:天文学家将形成恒星速率比大多数的星系都要高出许多的星系称作“星爆星系”。)

《每日科学》介绍称,该星系团里的星系以惊人的速度形成恒星,从银河系速度的50倍到1000倍不等。这比单个星系高得多的速度,表明星系团里的星系在互相影响,且正在往形成一个巨型星系团发展。报道解释道,星系团是如今宇宙中由引力维系的最大结构,包含成百上千的星系。随着引力吸收越来越多的物质,星系团将逐渐变大。

那这个高速生成恒星的星系团这到底有多拥挤呢?BBC采访了联合作者阿克塞尔·魏斯,他打了个比方——其密度相当于把太阳系八大行星都置于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轨道。

论文作者、耶鲁大学在读博士生蒂姆·米勒解释称,天文学家预测,这个星系团应该和后发星系团(Coma Cluster)差不多大。

至于后发星系团有多大?魏斯称,后发星系团是目前所知的整个近域宇宙(local universe)中最庞大的结构之一。

BBC报道援引米勒的说法称:“我们刚发现它的时候,只是一个亮点”。“我们知道这个发现是激动人心的,但没想到这么壮观。”

论文联合作者、纽约Flatiron研究院计算天体物理学中心副研究员克里斯·海沃德表示:“和以往相比,我们发现的似乎是一个正在形成过程中的星系团,这是我们对星系团的了解中缺失的一环。”

另一论文联合作者、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天理物理学教授斯科特·查普曼说,为何这一星系团这么大、形成得这么快“依然是个谜”。“正如你所能预料的,它不是通过数十亿年时间逐渐形成的。”

研究人员首先利用南极望远镜和赫歇尔天文台发现了这一星系团。同时,在智利使用阿塔卡大型毫米/亚毫米天文望远镜的研究,也提供了更多惊喜。“突然之间,出现了3个星系,”查普曼说,“我们发现的星系数量一下子就从3个变成14个。很明显,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巨型结构行成过程,而非昙花一现”。

天文学家已经开发出一个数字模型,预测在接下来的10亿年中,该星系团将如何发展——14个星系将合并成一个巨大的椭圆星系,周围环绕着星系、恒星和尘埃。

模拟星系团随时间产生的变化

“周围环境的一些特殊因素导致星系团形成恒星的速度比其他单个星系快得多,”海沃德说,一种可能的解释是,邻近星系的引力作用压缩了星系内的气体,触发了恒星的行成。

通过对原星系团的研究,可以更加了解如今的宇宙中存在的星系团,包括如何形成与演化。例如,在现在的星系团的边缘充满甚至超1百万度的气体。虽然科学家还无法确认这些气体从何而来,但原星系团的发现或许可以提供线索:在星系团形成过程中,大量新生恒星可能会向星系间的间隙喷出炽热的气体。这些气体的密度不够足以形成恒星,而是徘徊在星系团中。

查普曼说,更多对原星系团的研究正在进行,并且已经又通过南极望远镜发现了2个没有那么壮观的原星系团。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博士艾米·巴杰尔则称发现这一巨型原星系团为“里程碑式的”。“找到如今的星系团的‘祖先’,对于研究这一结构在宇宙中如何形成及发展非常重要。”



【151、宇宙最诡异十八个天体合集 索伦之眼注视宇宙】


2015-10-28 科技讯

宇宙中有许许多多诡异的天体,它们的存在渲染了宇宙神秘气息,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来看看宇宙的真面目吧。

1、会“隐藏”的星系。你能想象得到这是一张星系的图片吗?赛格瑞1星系是银河系的邻居,其中含有大量的暗物质,相对含有恒星数量较少,使它成为已知最昏暗的星系之一。这张“斯隆数字巡天”望远镜照片显示赛格瑞1星系的明亮程度,图中斑点轮廓的是星系内的恒星。其它一些恒星则处于星系前景或者背景区域之中。

2、百万瓦特恒星。蜘蛛星云中R136a1恒星的亮度接近太阳的900万倍,它是一颗超重恒星,质量是太阳的250倍,超出天文学家之前的预测。

3、超速恒星。超速恒星HE 0437-5439(图片中心的明亮恒星)可喷射穿过太空,速度达到850公里/秒,这张照片是由哈勃望远镜拍摄的。这颗恒星可能飞速进入银河系后不幸与星系中心的巨大黑洞相遇。

4、巨大星系。IC 1101星系的直径接近600万光年,它的体积非常巨大,足以容纳数千个银河系。这个晶体透镜形状的星系位于拥塞的艾贝尔2029星系团中心(图片右 侧),距离地球10亿光年。充满炽热气体的艾贝尔2029星系团释放发光X射线,它包含着质量相当于100万亿颗太阳的暗物质,这个星系团可容纳上千个星 系。这些星系的碰撞合并可解释为什么IC 1101星系如此巨大。

5、大胃王恒星。VY大犬座恒星距离地球5000光年,被认为是一颗红色特超巨星,如果是这样,它将完全能吞并80亿颗太阳,直径接近30亿公里。然而,一些科学家猜测它仅是一颗红色超巨星,直径为10亿公里。哈勃望远镜拍摄的这张合成照片呈现出该恒星喷射的气体弧。

6、肿胀行星。TrES-4,距离地球1500光年,是现已探测最大的行星。它位于图像右侧,其直径是木星(图像左侧)的两倍,但质量仅是木星的88%。

7、霜冻回飞棒云翳。回飞棒云翳距离地球5000光年,温度仅有1开氏度,它比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2.7开氏度)更低。回飞棒云翳的温度为什么会这样低呢?该云翳膨胀迅速,积极地冷却云翳中的气体,其原理与空调装置冷却液的降温效果相似。在过去的1500年间,回飞棒云翳中心区域的一颗恒星释放相当太阳质量 1.5倍的物质进入太空。

8、超级伽马射线暴。图中描绘的伽马射线暴产生的相对论性粒子喷射流可加热至1万亿摄氏度,其亮度可达到太阳的1018倍。这些超高能量辐射线闪光标志着黑洞诞生或者超大中子星碰撞事件的发生。、 超脱出地球之外,便是茫茫无尽的宇宙深处。在远离太阳系,乃至银河系,更遥远的地方还有着各种各样让人觉得非常诡异的星系存在。在那些现有人到达的寂寞星系里,一些恐怖的事情时刻都在发生。

9、科学家发现一颗叫做TrES-2b的系外行星,它被称为迄今观测到的最黑暗行星,其表面一片漆黑,几乎不反射任何光线,甚至比煤炭还要黑。这颗行星的表面被恒星烘烤着,温度可达到980摄氏度。它的运行轨道与恒星非常近,其潮汐引力被锁定,意味着这颗行星的一侧将始终处于漆黑之中。

10、让人感到恐惧的僵尸在肢体分解之后仍能死而复生,天文学家在天文观测中也发现了一颗“僵尸行星”。二十年前,天文学家使用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发现一颗系外行星环绕主恒星运行,在进行深入观测时,一些天文学家并未找到这颗系外行星,并宣称它已“死亡”。但在2009年,天文学家使用钱德拉望远镜观测到这颗曾经死亡的系外行星TMR-1C又再度复活过来。将它称为“僵尸行星”有些言之为过,实际上它仅是隐藏了起来。

11、当这颗行星系外行星HD 209458b近距离盘旋接近其恒星时,强大的恒星风撕碎其大气层,形成彗星状的尾部。

12、在宇宙中也存在着“孤独者”系外行星,它们由于质量太小,在遥远的太空轨道运行,从而使天文学家通过常规望远镜很难进行探测。然而有时天文学家将非常幸运,能够发现罕见的太阳系外“孤独者”。它们是“超级地球”,能够距离很远地正常环绕主恒星运行,且很难被观测到。但是基于广义相对论,当从地球角度进行观测时,十倍地球质量的天体能够扭曲时空,从而足以聚焦主恒星光线。该现象被称为“微透镜事件”,虽然非常罕见,但仍可通过先进的探测器观测到这种微小岩石世界。

13、在同一个恒星系统中,一颗非常遥远的系外行星在另一颗恒星的潮汐引力威胁,从而导致它途经主恒星时会出现缓慢和加速现象。这是一种罕见的天文现象,这颗系外行星距离地球650光年,环绕一颗叫做Kepler-19的类太阳恒星运行,该行星被称为Kepler-19b,它拥有一个非常奇特的轨道,有时会加速,在其9分钟轨道周期中快5分钟,有时会减速,轨道周期慢5分钟。

14、人们想到北落师门B行星具有恐怖一面的仅是它的灰尘云看上去颇似“索伦之眼”,索伦之眼在科幻电影《魔戒三部曲》中充满着可怕的魔幻力量。但事实上这颗行星的神秘之处远不止于此。

15、天文学家发现一颗行星拥有永久的“融化面孔”—— CoRoT-2a,这颗行星遭受主恒星强烈X射线轰击,每秒蒸发500万吨物质。如果人类在这颗行星上将接受扭曲令人恐惧的死亡。

16、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最新观测到一颗系外行星,在其大气层中发现神秘的“热点”,这颗系外行星大气层中最炽热的部分并不是朝向恒星的一侧,而是在日出和日落的阴暗一侧,温度可高达1000摄氏度,炽热程度超过熔岩。科学家从理论上认为这个超级热点是由于恒星释放超快速风流像喷灯一样掠过行星所致,产生的冲击热流可加热大气层。因此,如果你是这颗行星上的外星人,将会像吸血鬼暴露在阳光下一样快速燃烧消失。

17、科学家认为近距离环绕主恒星的“热木星”将出现主恒星洪水般的等离子释放到行星大气层中,从而呈现出可怕的极光现象。在一颗全球性遍布磁场的系外行星上,其极光亮度将是地球极光的100-1000倍,就像整个行星上空遍布出现舞动的幽灵和鬼魂。

18、天文学家观测发现系外行星HD 209458b拥有独特的气候,其表面刮着令人恐惧的大风,估计风速可达到6200英里每小时。



【152、远古星系内,恒星或经历了“生死时速”】


2020-11-23 科技日报

大多数星系都形成于宇宙早期,我们的银河系也不例外。科学家推测,银河系可能是在宇宙早期由几个矮星系碰撞形成的,这些矮星系形成于130亿年前。因此,对于这些宇宙早期星系的研究,可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银河系的形成与演化。

10月27日,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利用阿塔卡玛毫米/亚毫米波阵列望远镜(ALMA)研究了118个遥远的星系,发现其中大约20%的星系中恒星发出的紫外线被尘埃所遮蔽,这就意味着,这些星系中包含着大量的尘埃和重元素,这一发现远远超出了此前的预期。

为何会有此现象?这些星系中的尘埃和重元素来自哪?此次发现是否意味着传统理论需要改写?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代代相传的恒星“遗物”

科学家认为,宇宙早期星系中缺乏大量尘埃和重元素。为何有此推测?这要从它们的“身世”说起。

“大爆炸之后宇宙中包含的元素主要是氢、氦以及少量的锂元素。我们今天看到的各种更重的元素,主要是恒星演化和死亡的过程中产生并释放到星际空间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王岚向记者表示。

第一代恒星死亡后,其生成的重元素散落在星际空间,在这其中诞生的下一代恒星便包含着这些重元素,并继续生成新的重元素,就这么一代代传递下去,宇宙中的重元素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

而恒星的诞生,并非是“匀速”的。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副研究员刘成则表示,此前观测表明,在宇宙早期,物质密度涨落较小,也缺乏恒星形成必需的冷气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引力作用下,暗物质逐渐成团,冷气体也随之聚集起来,才为恒星和星系的形成提供了条件,星系之间的相互碰撞也促使恒星形成率越来越高,并在宇宙大爆炸后约30亿年的时候达到峰值。“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宇宙正午’(cosmic noon),宇宙中一半左右的恒星和星系都是在这段时间内形成的。”刘成则说。

恒星的爆发式增长的确会带来大量尘埃和重元素。但在此之前,并没有足够的时间以及物质基础形成如此多的大质量恒星,因此科学家推测宇宙早期星系中并不包含大量尘埃以及重元素。

“此前,天文学家也在高红移星系中发现过大量尘埃,不过这种例子极其罕见。而此次研究却发现了大量的此类星系,进一步明确了大量尘埃和重元素可能在高红移星系中存在。”刘成则补充道。

质量越大的恒星寿命越短

“事实上,这在当今宇宙中并不常见。”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助理研究员高扬表示,此次研究结果揭示了宇宙早期星系中,恒星或经历了在短期内快速生成及死亡的“生死时速”。

高扬介绍说,在宇宙早期,由于尘埃比较少,辐射压比较强,恒星本身需要更大的质量来抵抗辐射压,所以在此时期诞生的恒星其实更趋向于大质量恒星。

在此前的一些研究中,科学家模拟出的第一代恒星就可能拥有巨大的质量,大约在一百倍太阳质量以上,质量相对较小的第一代恒星甚至有可能成群形成。然而,受限于设备水平以及数据支撑,这些仍然仅限于理论模型预测,缺乏实际的观测证据。

如果宇宙早期真的可以形成大质量恒星,它们是否“心甘情愿”死亡,给星系带来大量尘埃和重元素?

“事实上,恒星的寿命主要取决于质量。质量越大的恒星,寿命越短,甚至有的大质量恒星,会在诞生后几百万年内死亡。”高扬表示,几百万年的时间听起来虽然不短,但与宇宙约138亿年的历史相比,如弹指一挥间。

因此,宇宙早期星系的演化速度可能比我们预想的要快得多。如果此次研究结果能够得以证实,对于研究宇宙早期星系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王岚表示,星系的形成和演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一研究领域一直在发展,理论模型也在不断完善。此次研究结果是否能够推动星系演化模型的改进,还需要更多的观测数据来支撑。

研究人员也表示,为了更多地了解这些遥远的星系,未来希望能够通过ALMA对单个星系进行更长时间的观测,来确定这些尘埃在星系中的确切位置以及气体是如何运动的;除此之外,还要把这些包含大量尘埃和重元素的星系与其他距离大致相同的星系进行比较,来找出它们是否具有某些特殊之处。



【153、在宇宙最大系统中,发现热气体晃动,前所未见!】


2021-03-05 天文举报

欧空局XMM-牛顿X射线天文台发现了一个星系团内的热气晃动,这是一种前所未见的行为,可能是由动荡的合并事件而推动造成。星系团是宇宙中最大的系统,它们通过引力联系在一起。星系团通常包含数十万个星系和大量被称为等离子体的热气体,等离子体的温度达到5000万摄氏度左右,在X射线波段闪耀着明亮的光芒,目前对这种等离子体是如何运动的还知之甚少。

但探索它的运动可能是理解星系团如何形成、演化和行为的关键。这项新研究的主要作者、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的杰里米·桑德斯说:我们选择了两个银河系附近大质量、明亮和观测良好的星系团,其中之一就是英仙座星系团,并首次绘制了星系团等离子体是如何移动的,无论它是向我们移动还是远离,还包括速度等重要特征。

研究在很大一片天空上做到了这一点:英仙座的面积大约相当于两个满月大小,昏迷时有四个满月大小。研究人员表示真的需要XMM-牛顿来做这件事,因为用任何其他航天器覆盖这么大的区域都非常困难。Jeremy和同事们发现了英仙座星系团内等离子体流动、飞溅和晃动的直接迹象。

英仙座星系团是宇宙中已知最大质量的系统之一,也是天空中X射线最亮的星系团。虽然理论上已经预测到了这种运动,但在宇宙中从来没有见过这种运动。通过观察等离子体如何在星团内移动的模拟,研究人员随后探索了是什么导致了晃动。发现,这很可能是由于较小星系团与主星系团本身碰撞合并造成的。这些事件的能量足以扰乱英仙座的引力场,并启动一场将持续数百万年的晃动运动,然后才会稳定下来。

英仙座以一个主星团和几个较小的子结构为特征,与英仙座不同的是,彗星团不包含晃动的等离子体,相反,它似乎是一个由两个正在慢慢合并在一起的主要子星团组成的巨大星团。彗星团包含两个大质量的中心星系,而不是一个星系团(通常的单一庞然大物),而且不同区域似乎含有运动方式不同的物质。这表明彗星团内有多个物质流还没有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连贯的‘斑点’,就像我们在英仙座上看到的那样。

这一发现是由一种应用于XMM-牛顿欧洲光子成像相机(EPIC)的新校准技术实现。这一巧妙方法涉及挖掘20年的档案史诗数据,将相机速度测量的精度提高了3.5倍以上,将XMM-牛顿的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荷兰诺德维克的欧洲空间研究与技术中心的欧空局研究员,该研究的合著者西罗·平托(Ciro Pinto)说:XMM-牛顿欧洲光子成像相机有一个仪器背景信号,即所谓的‘荧光线’。

它们总是存在于数据中,有时可能会很烦人,因为它们通常不是研究人员要找的。所以决定使用这些‘荧光线’来比较和排列过去20年的史诗数据,以便更好地确定相机的行为,然后用它来校正任何仪器变化或效果,这项技术使得更准确地绘制星系团中的气体成为可能。研究人员使用背景线来识别和消除观测之间的个体差异,然后消除20年来史诗般的数据,挖掘所识别和标记的任何更微妙的仪器效应。

XMM-牛顿欧洲光子成像相机由三台CCD相机组成,旨在捕获低能和高能X射线,是XMM-牛顿号上的三台先进仪器之一。自1999年发射以来,探索动态X射线天空的XMM-牛顿是欧洲有史以来建造最大的科学卫星,并搭载了一些有史以来开发的最强大望远镜。欧空局XMM-牛顿项目科学家诺伯特·沙特尔(Norbert Schartel)说:这种校准技术突出了EPIC相机新发现的能力。

高能天体物理通常需要比较宇宙中不同地点的X射线数据,从等离子体到黑洞,因此将仪器效应降至最低的能力是关键。通过利用过去XMM-牛顿的观测来完善未来观测,这项新技术可能会为新研究和发现打开鼓舞人心的机会。虽然覆盖如此大片的天空,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望远镜的能力,在2031年欧空局高级高能天体物理望远镜(雅典娜)发射之前,这些XMM-牛顿观测也将保持无与伦比的地位。

博科园|研究/来自:欧洲航天局

参考期刊《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



【154、早期宇宙中庞大发光气泡 是中心星系所驱动】


2011年08月24日天文科普网

[导读]欧洲南方天文台(ESO)观测首次显示,庞大的“莱曼—α气泡”——最大的单个天体之一,一定是被深埋其中的星系所驱动的。

欧洲南方天文台(ESO)的甚大望远镜(VLT)以其揭示了早期宇宙中罕见的庞大发光氢云的能量来源。观测首次显示,庞大的“莱曼—α气泡”——最大的单个天体之一,一定是深埋其中的星系驱动的。研究报告将刊登在2011.8.18出版的《自然》期刊上。

早期宇宙中庞大发光气泡 是中心星系所驱动

VLT的FORS仪拍摄的遥远莱曼—α气泡,由于红移高达3.1,远紫外光变成了绿光:一个天文学家团队借助ESO的VLT,研究了一个不寻常的天体——“莱曼—α气泡”。这种罕见的庞大而非常明亮的天体,通常在早期宇宙中物质密度很大的区域出现,团队发现其中之一的光是极化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偏振光用来在影院中创建立体电影效果。这是我们首次在莱曼—α气泡中发现偏振光现象,这可以帮助我们解开它们的发光之谜。

报告首席作者、法国图卢兹大学的马修 海耶斯(Matthew Hayes)解释说:“我们首次发现了这种神秘天体的散射内部明亮星系的光,这不同于它们自身的发光。”

莱曼—α气泡(LAB)是宇宙中最大的单个天体之一:这种庞大的氢云直径可达十几万光年(比银河系直径更大些),并可与最亮的星系争辉。这些天体都在遥远的距离上,也就是说它们存在于宇宙仅有几十亿岁的时代,对我们了解早期宇宙中星系如何形成和演化而言,它们相对重要。但是这些天体强烈光芒的能量来源,以及气泡的确切属性,我们仍不清楚。

早期宇宙中庞大发光气泡 是中心星系所驱动

本文莱曼—α气泡在天空的定位,它位于水瓶座

团队研究这些气泡中最先发现也是最亮的一个——LAB-1,它发现于2000年,离我们远达115亿光年(红移达3.1)。它的直径约为30万光年,是已知最大的LAB泡,内部含有数个原始星系,其中之一还是活动星系。

现有多个互相竞争的假说,对LAB现象做出解释。其中一种假说认为,由于LAB的巨大质量,冷气体受引力作用落向中央,受到加热而发光(所有气体云收缩都会变热);另一种则认为它们被内部的明亮天体激发而发光,内部的源可以是正在大量形成恒星的星系,也可以是吞噬物质的黑洞。新观测显示,LAB-1中潜伏着星系,而气体下落的加热效应则不明显。

团队通过测量LAB-1泡的光是否偏振来检验两个假说。天文学家通过研究光的偏振可以知道这些光是如何形成的,或光到达地球前经历了什么。如果它们被散射和反射,就会变成偏振光,这种微妙的变化可以被精密光谱仪检测到。当然,要测量如此遥远的莱曼—α气泡的偏振光,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

报告合作者、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Claudia Scarlata(女)补充道:“这些观测必须借助VLT和它的中精度光谱仪(FORS)。我们明确需要两个条件:口径超过8米的巨型望远镜,用于收集足够的光线;能测量偏振程度的照相设备。全球的大部分望远镜都不能同时满足这些条件。”

甚大望远镜跟踪拍摄LAB-1泡达15个小时,最终发现气泡中心的光是非偏振的,而围绕中心的环状区域,光是偏振的。假如气体仅仅是简单地落向中心,这种效应几乎不可能产生;但如果光来源于深嵌其中的星系,并被泡中的气体散射,就是可能的。

现在,天文学家计划观测更多的类似天体,以确认在LAB-1泡中发现的效应,是否在更多天体中存在。



【155、这不是好消息!4.2光年外疑似出现地外文明,朝着地球方向前进】


2021-04-15 权威科技控

前段时间,科学家们对于银河系中的宜居带,提出了一个有趣的猜想:太阳系诞生生命,并不是因为太阳系所在的位置是银河系中的最佳位置,而是一种幸运和巧合罢了,而银河系中真正的宜居带,事实上在银河系的外侧。

同时,研究者也指出,在地球的周围,可能早有外星文明存在了,而且从距离上来看,它们距离我们并不会太遥远。特别是前段时间,当比邻星系统传来神秘信号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或许4.2光年外,就有外星文明存在。

比邻星系统传来神秘信号

比邻星系统在哪里呢?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国产科幻电影的巅峰之作——《流浪地球》,而在这个故事的设定中,人类带着地球一起,希望离开太阳系,去往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系统,这个恒星系统,就是4.2光年之外的比邻星。

说起来,比邻星还在另一个科幻作品中出现过,它同时也是刘慈欣小说《三体》中半人马座阿尔法星中的一员,这是一个三合星系统,也就是说,小说中三体人看到的天空中出现的三颗太阳之一,就是距离我们最近的红矮星——比邻星。

有趣的是,在比邻星系统中,还存在着一颗处于宜居带的恒星——比邻星b,多年来,有关于比邻星b上的气候环境,到底支不支持生命诞生,对于很多研究者来说,一直争论不休,不过,前段时间伴随着一段神秘的无线电信号被接收到,很多研究者都沉默了。

因为这段来自于比邻星系统中的无线电信号,它是无法在自然环境中产生的,至少人们目前对于宇宙中自然现象的了解,是无法产生此频率的窄频无线电信号的。

这就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可能性:在比邻星系统中,可能存在着外星文明,而且这个外星文明的文明程度,至少和人类目前是一样的。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这个频率的无线电信号,在地球上一般都与卫星发射、飞船升空等有关,也就是说,自从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后,每次人类的太空探测活动,都会发射出类似的无线电信号。

这也意味着,如果比邻星系统中真的存在着文明,那么,他们大约有三种可能性:第一种,他们的文明程度是落后于人类文明的,也就是说,他们可能刚刚研发出第一颗人造天体,所以在发射的过程中,产生了类似的无线电信号,被人类接收到。

第二种可能性:他们的文明程度和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一致,人类无法离开母星,他们也是如此,但是他们也和人类一样,对于宇宙充满了好奇,也在进行各种探测活动。

第三种可能性:他们的文明程度超过人类文明了,既然这个信号可能与飞船发射有关,那么,还有一种细思极恐的可能性是,比邻星系统中的外星文明,或许和《三体》中的三体文明一样,发现地球后,正在乘坐着飞船朝着地球前进。

会有文明正在赶来地球吗?

说起来,真正可怕的并不是外星文明正在赶来地球,而是有可能他们早就已经发现地球,并且到访过地球了,而人类却一无所知。

为何这么说呢?在很多考古发掘中,比方说在一些远古壁画上面,都会出现一些类似于UFO、外星人的形象,同时,到了现代,有关于UFO的目击事件也是非常多的,包括美国官方也承认,的确存在着UFO。

说起来,虽然UFO并不意味着100%和外星文明有关,但是,却有一种可能性是,UFO有可能是外星文明的飞行器,再加上的确存在着很多UFO的未解之谜,这也说明,外星人已经到访过地球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自然,如果宇宙中外星文明是普遍存在的,地球早就已经被外星文明锁定,并且如今也有外星文明正在赶往地球的路上,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那么,假设未来有一天,科幻片中的场景变成现实,地球的天空中,真的出现了巨大的外星人飞船舰队,当外星人大规模进军地球的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如果外星人攻打地球,我们该怎么办?

虽然看起来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什么价值,毕竟截止到目前为止,人类就连外星微生物都没有发现,更别说不确定到底存不存在的外星文明了,但是,由于目前的科学技术发展,让研究者们普遍相信,宇宙中真的存在外星文明,这也意味着,或许未来有一天,科幻片中外星人大举进攻地球的场面,可能会变成现实。

有研究者认为,既然外星人可以到访地球,或者是对地球展开进攻,那么,也就意味着,这个外星文明的科学技术,对于人类来说,是完全碾压的存在,毕竟现阶段的人类,想要飞出地球都很困难,更别说离开母星系,去往其它的恒星系统了。

而外星人既然可以来到地球,就说明他们已经具备了在宇宙中,或者是至少在银河系中来去自如的能力,对于人类来说,是没有任何能力和他们抗衡的。

所以,人类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满足外星文明的要求,以此来避免文明被外星文明毁灭掉,希望外星文明可以继续留给人类文明一定的发展空间。

不过,对于外星文明来说,或许他们并不会“养虎为患”,毕竟如果任由人类文明发展下去,未来假设人类文明有机会实现了等级飞跃,那么,对于外星文明来说,也就等于将自己陷入到危险之中,所以,假设外星人攻打地球,那么,人类文明基本上也就是彻底毁灭了,很难再有翻身的可能性,你认为呢?



【156、这个星系诞生在宇宙大爆炸的4亿年后,质量约10亿个太阳】


2017-01-12 三丰

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对宇宙的探索从地球、月球、邻近行星、再到太阳、整个太阳系,之后延伸到了整个银河系而后又到了现在银河系之外的各个星系星云。美国宇航局与欧洲空间局合作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最近又突破了可观测到的最遥远星系距离。

天文学家们表示每一次观测更遥远的宇宙空间的时候,就可以从事实上追溯更早的过去甚至宇宙形成之初与之一其诞生的星系等。就科学家们表示哈勃太空望远镜现在已经发现的最遥远星系距离是134亿年前,编号为GN-z11的超级亮度幼年星系,最让人值得兴奋的是这个星系诞生在宇宙大爆炸后的4亿年后,也就是说它的年龄已经有了137亿岁了。

根据科学家们的进一步研究,通过光谱分析仪器确认了它的红移高达11.1,而且这个星系的距离比我们之前预想到的还要再远得多。这个星系的质量已经达到了十亿个太阳左右的质量。这个星系的发现是追溯宇宙历史上取得了一个里程碑意义上的进步,天文学家们表示这个发现已经超过了他们对哈勃望远镜的预期,这个已经逼近了宇宙中的第一代星系。哈勃望远镜自建成之日便从未辜负人们对它给予的厚望,它努力的大打破了地面上望远镜保持了数年的各类观测距离记录。

科学家们通过哈勃望远镜观测到的这个星系仅仅在第一代恒星诞生之后的二到三亿年之后就增长到如今的质量是令人惊讶的,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它的成长速度一定很快而且又兼具高速度制造恒星才能有进入的这个十亿个左右太阳质量的星系。了解宇宙大爆炸形成之初的原始宇宙将不再是纸上谈兵!


《科学家发现最遥远的星系,人类竟然看到了134亿年前的过去!》

2016-03-04 由 三体迷 發表于科学

关于宇宙,存在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实——我们看得越远,我们就看得越远!这里的第一个“远”指的是空间上的远,第二个“远”则指时间上的远,这或许正是空间与时间相依而存的一个表现。天文学家们也正是利用这点来研究我们宇宙的过去,只要我们向太空越深处张望,我们就能看到宇宙越遥远的过去!

最近,天文学家宣称他们观测到了有史以来所观测到的最遥远的星系,他们将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确定了这个星系距离我们134亿光年,这成为了我们在宇宙中发现的最古老和最遥远的星系。这是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我们已知的宇宙也不过138亿年的历史,也就是说,我们所看到的这个星系的光是在宇宙大爆炸4亿年后从该星系出发,在茫茫宇宙中旅行了134亿年才被我们捕获的,真是不可思议!

这个星系被命名为GN-z11,天文学家们利用了哈勃红移的现象对其距离进行计算。哈勃红移并不神秘,实际上就是在宇宙尺度上因宇宙膨胀而产生的光的多普勒效应。早先的一个被命名为EGSY8p7的星系,其红移为8.68,创造了历史记录,而GN-z11的红移为11.1,轻松破了原先的记录。PS:天体的红移越大,它离得我们就越远。

本次研究团队的成员之一,美国耶鲁大学的Pascal Oesch博士兴奋地说:“我们在时间上往回跨了一大步,这已经超出了我们对哈勃望远镜寄予的期望!”我们竟然看到了宇宙138亿年前的样子,那时宇宙的年龄也就只有现在宇宙的年龄的3%,这不得不说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儿!科学家估测,年轻的GN-z11的大小只有我们银河系的4%,但是成长极快,它孕育新生恒星的速度高达我们星系的20倍。

这项惊人的发现已经通过《天体物理杂志》发布,并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因为按照我们现有的宇宙演化的理论,这样大小的星系是不应该存在于如此长久的过去的。因此,这个发现也表明了人类对宇宙早期的了解是相当有限的。

有意思的是,科学家们对于如此惊人的发现原本是寄希望于哈勃的继任者韦伯的,但哈勃却出乎意料地将科学家们的研究范围提升到了这样一个高度。今年是哈勃望远镜服役的第26个年头了,在此期间它向人类展现了宇宙的无数惊艳与神奇,在其即将退役之际,还给人类带来如此的惊喜,感谢哈勃!同时,也期待韦伯能为人类探索更多的宇宙奥秘!


《天文学家发现131亿年前古老星系》

2015-07-21 由 驱动中国 發表于新闻

据国外媒体报道,131亿光年!天文学家发现目前宇宙中最遥远的星系,该星系形成于大爆炸之后的5.7亿年,这个发现给科学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去观测宇宙早期的情况。由于当时宇宙仅5.7亿岁,那时候的宇宙比现在小得多,因此在许多元素分布、星系团、大尺度结构上都与现有的宇宙存在不同点。科学家将这个星系编号为asegsy–2008532660,从中可以窥视出宇宙诞生不久的奥秘,比如生命物质是否在那时候就已经出现。

加州大学天体物理学家阿迪-茨崔琳使用位于夏威夷的凯克望远镜来观测遥远的星系,由于宇宙目前处于加速膨胀之中,我们看到周围的星系都离我们而去。根据哈勃定律,遥远的星系与我们的距离越来越大,即红移现象。因此科学家可以通过红移值来判断遥远天体与我们的距离,研究人员发现asegsy–2008532660星系的微弱光芒被前景星系团放大,我们通过宇宙中的天然放大镜发现了这个遥远星系,虽然图像有一点儿扭曲。

科学家认为引力透镜可以将遥远天体的图像放大,这是一种可发现遥远星系的最佳途径,未来几个月这一方法还会得到进一步推广,发现更遥远的星系。到目前为止,在120亿光年外的星系很少被精确测距,最新发现的131亿光年外的星系规模并不大,星系可通过合并、碰撞增大自己的质量。耶鲁大学天文系主席皮特-多库姆认为我们所观测的是宇宙第一代星系,它们是如何形成的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也是现代星系的鼻祖。

asegsy–2008532660星系的形成初期经历了宇宙演化的重要过程,即中性氢的过渡时期,那时候的星系有着不同的物理属性,与现在的星系不太一样。有证据显示早期星系有种特别的颜色,主要由大量年轻的恒星构成,原始气体聚集在星系内,使得星系的颜色与现在不同。在2018年发射升空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将以更强大的观测能力对遥远星系进行研究,下一个十年内,我们会发现更多宇宙诞生不久形成的早期星系。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ews/re5omgr.html


《太空探索:天文学家在早期宇宙中发现了一个宇宙泰坦!》

2018-10-18 由 山野泛舟游 發表于科学

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在宇宙大爆炸后发现了一种巨大的结构,仅在宇宙大爆炸后的20亿年。这个绰号为Hyperion的星系原始超星系团是迄今为止在如此遥远的时间和距离发现的最大,最庞大的结构。

发现这一发现的团队由意大利博洛尼亚Istituto Nazionale di Astrofisica(INAF)的Olga Cucciati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信函科学学院物理系的项目科学家Brian Lemaux领导,其中包括Lori Lubin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物理学教授。他们在智利巴拉那的ESO超大望远镜上使用了VIMOS仪器来识别宇宙早期形成的巨大的星系超星系团,距离大爆炸仅仅23亿年。

 Hyperion是在宇宙形成的早期发现的最大和最大质量的结构,其计算质量超过太阳的一亿倍。这个巨大的质量类似于今天在宇宙中观测到的最大结构,但在宇宙早期发现如此巨大的物体让天文学家感到惊讶。

“这是第一次在如此高的红移中发现这么大的结构,大爆炸后仅仅20多亿年,”Cucciati说。“通常情况下,这些类型的结构在较低的红移下是已知的,这意味着当宇宙有更多的时间来进化和构造如此巨大的东西。当宇宙相对年轻时,看到这种进化是令人惊讶的。”

超级集群以三维方式映射

Hyperion位于Sextans(The Sextant)的星座中,通过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开发的一种新技术进行鉴定,以分析从马赛实验室的OlivierLeFèvre领导的VIMOS超深度测量获得的大量数据,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国家空间研究中心。VIMOS仪器可以同时测量到数百个星系的距离,从而可以在三维空间内映射成形超星系团内星系的位置。

研究小组发现Hyperion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包含至少七个由星系细丝连接的高密度区域,其大小与靠近地球的超级星系相当,尽管它具有非常不同的结构。

“靠近地球的超级星团倾向于更集中的质量分布,具有明显的结构特征,”Lemaux说。“但是在Hyperion中,质量在一系列相互连接的斑点中更均匀地分布,这些斑块由松散的星系组合组成。”

研究人员正在将Hyperion的研究结果与Lubin领导的大规模环境红移演化观察(ORELSE)调查结果进行比较。ORELSE调查使用夏威夷WM Keck天文台的望远镜研究离地球较近的超星系团。Lubin和Lemaux也在使用Keck天文台更完整地绘制出Hyperion和类似的结构。

Hyperion与不太遥远的超级星系团之间的对比很可能是因为附近的超级星团已经有数十亿年的重力将物质聚集到更密集的区域 - 这个过程在更年轻的Hyperion中的作用时间要短得多。

鉴于其在宇宙历史上的早期规模,Hyperion有望发展成类似于当地宇宙中巨大结构的东西,例如构成斯隆长城的超级星系团或包含我们自己的星系的处女座超星系团,银河系办法。

“了解Hyperion及其与近期类似结构的比较,可以深入了解宇宙过去如何发展,并将演变为未来,并让我们有机会挑战某些超星系团形成模型,”Cucciati说。“发掘这颗宇宙巨人有助于揭开这些大型建筑的历史。”



【157、这群年轻恒星不到100万岁,而且位于1167光年的相似距离上!】


2021-03-04 天文举报

天文学家利用高分辨率回声光谱仪(HIRES)研究了CG 30附近年轻恒星的性质。在《arxiv》上公布的这项新研究提供了关于该区域21颗年轻恒星的重要属性信息。CG 30是银河系中孤立、微弱、相对较小的气体和尘埃云。在CG 30中,大质量恒星照射周围的云核,形成类似彗星尾巴的包层。观测表明,CG 30通常是恒星的诞生地,许多CG 30里都藏着非常年轻的恒星。

CG 30位于胶状星云中,这是一个广袤的星际原子氢电离区域(HII区)。格拉斯哥州立大学的亚历山德拉·叶普(Alexandra Yep)和罗素·怀特(Russell White)仔细研究了这一区域恒星数量和恒星形成过程。为此在Keck I望远镜上使用了HIRRS仪器,并分析了从其他研究中获得的可用档案数据。

天文学家已经对胶状星云中CG 30附近10颗年轻恒星进行了高色散(R~34000)光学光谱研究。利用测量、之前的光谱和之前对该区域其他11颗年轻恒星的光度测量确定了总共21颗年轻恒星的运动学和吸积性质。研究发现,21颗年轻恒星中有8颗是经典的T-Tauri星,其中3颗与CG-30有关。

从样本中发现了10颗恒星的光谱类型,范围从M4.5到K5,而它们的自转速度计算在6.3到27.8 km/s之间。天文学家们注意到,有一颗恒星被命名为CG 30 IRS4,这是一颗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恒星。自转速度是所有研究对象中最低的(6.3 km/s),它位于CG内部,似乎是一颗镶嵌在TTauri中的恒星。然而,这颗恒星的氢,即阿尔法10%的宽度(约225公里/秒)低于经典T-Tauri星的极限。

它也表现出适度的面纱,很可能还在堆积。因此,需要对CG30IRS4进行进一步的观测才能揭示真实性质。此外样本中的14颗恒星很可能彼此相关,并与GC30相关(连同GC31和GC38)。这一假设基于的数据显示,这些恒星位于大约1167光年的相似距离,年龄不到100万年,并且表现出类似的运动学(径向速度、自行和一维色散)。

博科园



【158、重大突破!宇宙大爆炸溯源:第一微秒发生什么】


2021-06-02评论  

2018年2月28日,英国《自然》杂志发布了一张关于宇宙时间轴的照片,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大爆炸后的1.8亿年后,出现了第一批恒星,这是宇宙大爆炸后的“宇宙心跳”。

欧洲科学家团队利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揭示了宇宙大爆炸第一个0.000001秒内发生的新细节——在第一个微秒内一种特殊的等离子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等离子体是不是宇宙有史以来的第一种物质?相关细节还为我们今天所知的宇宙演变提供了一个突破性的线索。

在大约140亿年前,宇宙从远比现在更热、更稠密的状态转变为急剧膨胀——科学家将这一过程命名为宇宙大爆炸。尽管科学家已经知道这种快速膨胀创造了粒子、原子、恒星、星系以及生命,但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细节依然未知。

美国每日科学网(Science Daily)消息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尼尔斯玻尔研究所(Niels Bohr Institute)科学家5月25日公布的新研究结果,告诉了我们这一切是如何开始的。

科学家研究了一种叫做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物质,它是在大爆炸第一个微秒中存在的唯一物质,可以揭示等离子体在宇宙早期演化的独特的故事。

首先,由夸克和胶子组成的等离子体被宇宙热膨胀所分离;然后,夸克碎片重组为所谓的强子;一个有三个夸克的强子组成一个质子,是原子核的一部分,这些核心是构成地球、人们自己和现今所有环绕人们的宇宙“基石”。

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存在于宇宙大爆炸的第一个0.000001秒,但随后由于膨胀而消失。只有通过使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研究人员才能够重现历史上的第一种物质,并追溯其发生的事情。

研究人员表示,大型强子对撞机以几乎与光速一样的速度,将等离子体中的离子撞在一起,使科学家能够看到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是如何从自身物质,演变为原子中核心和生命基石的。

与此同时,团队开发出一种算法,可以一次同时分析更多粒子的集体膨胀,这是前所未有的。

结果表明,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曾经是一种流动的液体形式,而长期以来,研究界都认为等离子体是一种气体形式,这次分析证实了它其实具有光滑柔软的质地,这与科学家们的预期以及所知道的任何其他物质都不同。

这一结果被认为是一个重大突破,而该成就也使科学家离解决大爆炸谜题更近了一步。



【159、壮观!数百个星系全景令人叹为观止】


2021-05-16

哈勃望远镜拍摄到的Abell 3827星系团,位于其中心的椭圆形星系是ESO 146-5,不均匀的蓝色光晕其实是引力透镜的效果。(NASA)

刚在天上度过了31岁生日的哈勃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仍在为地上的人们发来各种高质量的太空奇景。

这张照片让人们一眼能够看到距离地球14亿光年之外数百个星系的全貌。这数百个星系又构成了Abell 3827星系团。位于中心的椭圆形星系ESO 146-5是科学家目前观测到的宇宙中最大的星系之一。图上那个看起来并不均匀的蓝色光晕其实是引力透镜的效果。远处天体发出的光线抵达地球的过程中,受到途中大质量天体的影响产生弯曲,导致抵达地球的影像出现一定程度的失真。科学家将这种效应称为引力透镜效果。从ESO 146-5星系能够产生这样显着的引力透镜效果推测,ESO 146-5是目前可观测到的最大的星系之一。

这张照片结合了哈勃上的先进巡天照相机(ACS)和第三代广域照相机(WFC3)共四个波段光谱的观测数据生成。第三代广域照相机是由2009年第4次维护任务换上的新相机,换掉了之前的第二代相机。

近年来天文学家发现星系团Abell 3827里面物质的分布具有一些的奇特规律,用暗物质理论才能做出较好的解释,所以这个星系团是科学家研究暗物质的经典对象。

科学家发现用现有的质量和引力的规律分析,宇宙中很多地方的物质分布并不完全遵循这个规律。所以推测,应该是一种“暗物质”在起作用。这种物质不和光产生任何互动,用目前的手段观测不到,但是它可以使得普通物质发生不寻常的移动。暗物质究竟是什么,仍是未知数。科学家猜测宇宙内85%的物质都是暗物质。

通过对星系团Abell 3827的研究,科学家发现里面暗物质的分布很有特点,它们既不是均匀地分布,而是以团簇的形式存在,也不是所有的星系内都有暗物质。在含有暗物质团的星系中,暗物质团在星系内所在的位置也各不相同。

Abell 3827星系团内至少有三个星系里面的暗物质团位于星系的内部,另外一个星系的暗物质团却位于它的后面,像尾流一样跟着这个星系运动,还有的星系却没有发现任何暗物质的踪迹。

在过去的31年来,哈勃望远镜为4.8万个天体,包括恒星、行星和星系拍摄了多达150万张照片。



【160、最新发现宇宙奥秘:宇宙大爆炸证据或消失】


2015-12-08 由 天天探索 發表于新闻

虽然未来的天文学家可能因更先进的技术以及对物理学更深入的了解受益,但残留下来的大爆炸证据最后遗迹对他们来说可能成为“废物”。

研究人员表示,大爆炸的痕量信号可能在1万亿年内消失。实际上,到那个时候,我们的银河系将与它的邻居仙女座相撞,最后孕育出银河仙女星系。

大爆炸的痕量信号可能在1万亿年内消失

天文学家能够观测到130多亿年前的星系,它们在宇宙诞生后几百万年形成。此外,他们同样研究所谓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光线,由大爆炸形成,现在仍存在于宇宙中。

在遥远的未来,这些线索不可能被地球上或者附近天体上的科学家观测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将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退却,在伸展到一定程度后,辐射中的光粒子——光子将拥有比可见宇宙更长的波长。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将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退却

由于宇宙不断膨胀,我们当前能够观测到的古代星系将进一步远离地球,导致未来的科学家无法观测到。太阳和其他很多恒星将燃烧殆尽,我们附近的宇宙区域也将比现在更为空旷。

但未来天文学家并非一点希望也没有,因为他们可以利用从银河仙女星系飞出的所谓的极高速恒星研究大爆炸。这些恒星将成为公元1万亿年我们所在星系的天文学家能够观测到的最远光源。

提到宇宙膨胀就不得不提到暗能量。巴斯克地区大学理论物理系研究人员森德拉认为,根据过去的观测,我们发现宇宙中大约有5%是由普通物质组成,即我们看到的星系、恒星等,还有22%为暗物质。

暗能量则影响着宇宙加速膨胀的机制

我们知道暗物质的存在是因为它可以通过引力影响普通的物质,剩余的73%则是暗能量,这就是说暗物质和暗能量占据了宇宙中绝大部分的质能,而暗能量则影响着宇宙加速膨胀的机制。

如果不存在暗能量,宇宙膨胀速度就会被物质引力所减慢,而暗能量是通过何种方式导致宇宙加速膨胀还不得而知,对此,研究人员森德拉进行了研究。

宇宙膨胀速度就会被物质引力所减慢

本项研究始于暗能量可能是动态ΛCDM模型假说,这是目前最广泛的大爆炸宇宙学模型,也被称为Λ-冷暗物质模型,其通过宇宙学常数来解释宇宙加速膨胀。但是,有些观测现象无法用这个模型来解释,我们所寻找的动态暗能量会随着时间产生变化。

根据森德拉的计算,这些数据都符合动态的暗能量,而具体的结果仍需要进一步的考察。


(另起一页)


【161卷】


宇宙朝圣导论

Cosmic Pilgrimage Introduction


《宇宙朝圣》第一卷

"Cosmic Pilgrimage" Volume One


2021年7月第一版

July 2021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161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161


内容提要

如果我们不能用一种朝圣的态度和方式去从事宇宙探险、宇宙旅行和宇宙殖民,那么其结果一定是极为悲剧的。

Synopsis

If we cannot use a pilgrimage attitude and method to engage in space exploration, space travel, and space colonization, then the result must be extremely tragic. 



【162卷】


无垠宇宙

Boundless Universe


《宇宙朝圣》第二卷

Cosmic Pilgrimage Volume Two


2021年7月第一版

July 2021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162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162


内容提要

宇宙像一个万花筒,随着人类的观测能力而不断延伸……


Synopsis

The universe is like a kaleidoscope, continuously extending with the observation ability of human beings... 



【163卷】


外星生命

Alien Life


《宇宙朝圣》第三卷

Cosmic Pilgrimage Volume Three 


2021年7月第一版

July 2021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163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163


内容提要

能够抵达地球的外星人,比地球人类更善良还是更凶残?


Synopsis

Aliens who can reach the earth are kinder or more cruel than human beings on earth?



【164卷】


地球母亲

Mother Earth


《宇宙朝圣》第四卷

Cosmic Pilgrimage Volume Four


2021年7月第一版

July 2021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164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164


内容提要

以往关于“天堂”的思想,体现的恰恰是类似地球般的温柔的蓝色;而宇宙空间的多数色彩,反而是类似“地狱”般的黑暗的,或是类似“炼狱”般的炽热的。

Synopsis

In the past, the thought of "heaven" reflected the gentle blue like the earth; but most of the colors in the universe were dark like "hell" or hot like "purgatory".



【165卷】


走向太空

Go To Space


《宇宙朝圣》第五卷

Cosmic Pilgrimage Volume Five


2021年7月第一版

July 2021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165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165


内容提要

走向太空是划时代的一步,与此同时,互联网整合了地球——这不能说是一个简单的巧合。


Synopsis

Going to space is an epoch-making step.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ernet has integrated the earth-this cannot be said to be a simple coincidence.



【166卷】


登陆外星

Alien Landing


《宇宙朝圣》第六卷

Cosmic Pilgrimage Volume Six


2021年7月第一版

July 2021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166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16


内容提要

人类可以登陆月球,人造物体可以登录火星,而不仅仅是一次性地坠毁勘探。


Synopsis

Humans can land on the moon, and man-made objects can land on Mars, not just crashing and exploring all at once.



【167卷】


太阳系

Solar System


《宇宙朝圣》第七卷

"Cosmic Pilgrimage" Volume Seven


内容提要

太阳系是人类和人造物体目前可以到达的极限,就像宇宙为人类预先划定的一个鱼缸——你们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但是你们到达不了外面的世界。

Synopsis

The solar system is the current limit that humans and man-made objects can reach, just like a fish tank pre-delineated by the universe for humans-you can see the outside world, but you cannot reach the outside world.



【168卷】


拟人天象

Anthropomorphic Astrology


《宇宙朝圣》第八卷

"Cosmic Pilgrimage" Volume Eight


2021年7月第一版

July 2021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168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168


内容提要

宇宙物质的分布,从太阳系、银河系、星系团(群)到超星系团,仿佛构成一个又一个“阶梯”。……当天文学家测量出相对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的运动时,莱登-贝尔等人(1988年)猜测有个"巨引源",但是他的本质为何仍然难以理解。……在我看来,上述宇宙的结构好像进行着觐见礼。这是宇宙规模的朝圣历程。我把这叫做上帝的奇迹。上帝让我们到这世界上来,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够见证这样的业绩。


Synopsis

The distribution of cosmic matter, from the solar system, the Milky Way, galaxy clusters (groups) to super galaxy clusters, seems to form one "staircase" after another. …When astronomers measured the motion relative to the 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radiation (CMB), Leiden-Bell et al. (1988) speculated that there was a "giant attractor", but its nature is still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In my opin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above-mentioned universe seems to be undergoing an audience meeting. This is a pilgrimage on a cosmic scale. I call this a miracle of God. God asked us to come to this world so that we can witness such achievements.



【169卷】


黑洞内外

Inside and Outside the Black Hole


《宇宙朝圣》第九卷

"Cosmic Pilgrimage" Volume Nine


2021年7月第一版

July 2021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169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169


内容提要

“暗能量掌握了宇宙的终极命运”——这也许不是一个疑问,而是一个答案。因为“看不见摸不到的暗能量”,似乎更能接近圣经所说的“有眼却不能看,有耳却不能听”的上帝真理。于是在我看来,并非看不见摸不到的暗能量掌握了宇宙的终极命运,而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暗能量更加接近掌握了宇宙的终极命运的上帝旨意。


Synopsis

"Dark energy has mastered the ultimate destiny of the universe"-this may not be a question, but an answer. Because "the dark energy that cannot be seen or touched" seems to be closer to God's truth that the Bible says that "have eyes but cannot see, and ears but cannot hear". So in my opinion, it is not the invisible dark energy that controls the ultimate destiny of the universe, but the invisible dark energy is closer to the will of God that controls the ultimate destiny of the universe.



【170卷】


新的地心说出现了

A New Geocentric Theory Appears


《宇宙朝圣》第十卷

"Cosmic Pilgrimage" Volume Ten


2021年7月第一版

July 2021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170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170


内容提要

新的地心说出现了——地球是宇宙观测的中心。对于人类来说,事情只能如此。因为人类不可能到太阳上观测宇宙,也不可能前往银河中心进行活动,所以,日心说和银心说,都是臆测甚至是妄想。宇宙或许没有中心,但地球显然是宇宙观测的中心。

Synopsis

A new geocentric theory appeared-the earth is the center of cosmic observation. For humans, things can only be so. Because it is impossible for human beings to observe the universe from the sun, nor to go to the center of the galaxy to carry out activities, the heliocentric theory and the galactic center theory are all speculations or even delusions. The universe may not have a center, but the earth is clearly the center of cosmic observation. 


(另起一页)


书名

无垠宇宙

Boundless Universe


《宇宙朝圣》第二卷

"Cosmic Pilgrimage" Volume Two



作者

谢选骏

Xie Xuanjun


出版发行者

Lulu Press, Inc.

地址3101 Hillsborough St.Raleigh, NC 27607—5436 USA


免费电话1—888—265—2129

国际统一书号ISBN:

定价US$最低


2021年7月第一版

July 2021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162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162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美元貶值的黃金時代

《随着“黄金时代”的到来,第二个特朗普时代开始了》(安东尼·泽克尔(Anthony Zurcher)BBC驻北美记者 2025年1月21日凌晨5点17分)報道: 特朗普借助选民对现状的不满情绪重新掌权,他在就职演说中承诺将开启美国新的“黄金时代”。 这场演讲既有承诺,也有矛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