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1年8月26日星期四

改造无济于事,只有文明崩溃,“才能真正走出气候变暖危机的困境”

 气候变化对人类文化的影响和冲击


2012年09月16日 科技日报


威尼斯恐难免海平面升高带来的影响。


建筑师文森特·卡勒博的作品《漂浮城市》。


空中俯瞰图瓦卢。


南极冰盖消融给企鹅的生存带来威胁。


气候变化可能让岛国居民面临流离失所的命运。


放置在德国柏林一座音乐厅台阶上的1000尊冰雕人像被炎炎烈日晒化。


纵观人类进程,气候变化催生、抚育、暂时中断甚至终结着人类文明,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的气候越来越反常,极端气候不断频发,威胁到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致使土著部落文化在遭遇泯灭,以及不断出现的气候难民在频繁迁徙中遗失着本民族的文化习俗。人类文化在潜移默化地遭受着气候变化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为此,文化界深刻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运用多种文艺形式作出积极响应;为避免人类未来陷入气候灾难之中,专家学者思辨东西方文化精髓,探寻应对气候变化的理念和思路,引领大众从高碳生活方式逐步向低碳蜕变。


气候变化对人类文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的经济、农业、工业、科技等领域都带来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由此也引发人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变革,而对人类文化的牵动也同样如此。


人文科学将文化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笼统而言,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


世界遗产直面威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0年11月宣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很多自然与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该组织发布了汇聚来自世界各地50个专家的研究成果报告《气候变化与世界遗产案例分析》,其中列举了26个例子,详细阐述了气候变化给世界遗产带来的严重影响,包括英国的伦敦塔、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和澳大利亚的大堡礁。


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雨季和旱季的周期性变化、空气湿度的大小、地下水位高度的改变和土壤化学成分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文化古迹。而北冰洋地区冻土的融化以及海平面的上升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以秘鲁昌昌城为例,厄尔尼诺现象所造成的降雨量变化破坏了这个全球著名的土砖城结构;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几个历史名城,气候变化导致的洪涝灾害和海水上涨对其的破坏也很大。洪水会引起土壤湿度增加,导致建筑物表面因盐分结晶增加而受到侵蚀,湿度的增加同时也容易造成地面隆起或下沉。


在全球气候变化下,保护文化遗产地尤其重要,原因是:一方面,由于气候变化而可能导致的个人生活方式和物质环境的快速变化将会使许多人感到不安,保护其珍视的物质和文化环境中有意义的部分,可以减少物质和社会变化所带来的心理冲击,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在自然和人为的灾难之后要选择重建他们所熟悉的环境。此外,在不安定时期,文化遗产对于维护人们的精神健康和生活质量也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许多世纪以来,很多因其文化意义被珍视的传统建筑形式适应了气候状况,优化了能源使用。如果对这些建筑加以保护,人们可以在能源变得昂贵且不足的未来再次使用这些对策。传统的中国四合院可作为一种都市高密度下的居住模式,是一个低能耗和提供可接受的生活质量的例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了两个主要策略:一是减弱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对遗产地进行监测并使其适应气候变化,因为尽管极端的气候状况给文化遗产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但是给文化遗产带来的潜在威胁大部分来自气候的逐渐变化。二是让气候变化相对稳定。《气候变化地图集》的主要作者之一、瑞典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的研究员道宁说,以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和埃及城市亚历山大为例,要在50年到200年内减轻海平面上升对这两处文化遗址的影响,而如果海平面上升50厘米,带来的危害将是毁灭性的,到那时人类不得不彻底放弃这两处世界遗产,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让气候变化趋于稳定。但保护世界遗产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需要很大的开销,并非易事。


土著部落文化在遭泯灭


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趋于严重,气温越来越高,季节性的干旱、洪水及飓风也在不断反复之中,很多靠天吃饭的土著部落已苦不堪言,在挣扎中与适应中求生存,许多部落成员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是食物危机、家园被毁,以致到了走头无路的境地。生存岌岌可危,亟待世界各方援手救助。


人类学家们担忧,大量土著部落将失去自己的传统习俗、文化艺术及语言,他们的文化将消亡。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高级顾问冈萨洛—奥维多指出,有的地方,人们为了保存自己的文化习俗而不得不迁移,但有些偏远地区的小部落将会灭绝。由于四周的土地都被日益增长的人口所占据,有些气候难民不太可能移居,现在只能被迫囚居在一个地方,等待灭亡。


例如,巴西亚马逊河流域的卡玛于拉部落生存面临困难。几个世纪以来,丛林湖泊及河里的鱼是该部落居民的主食,而大面积砍伐森林和全球气候变化使亚马逊河流域越来越干燥炎热,同时鱼类资源的消失让该部落面临生存危机,很多孩子只能靠吃蚂蚁填饱肚子。该部落成员们居住在兴谷河国家公园的中央,这里过去被茂密的热带雨林所包围,而现在四周的森林日渐被砍伐,逐渐变成农场,使该部落成员无处可去。


而北极地区居民更面临无路可走的威胁,因为以前的道路都融化了。美国阿拉斯加地区的爱斯基摩人部落正日益消失,因为冰川在融化,海平面不断上升,没有了冰层,爱斯基摩人很难捕到海豹,而海豹是他们的主食。有些爱斯基摩人正在起诉污染者及发达国家,并要求他们赔偿。英国牛津大学环境变化研究所研究员桑顿博士说:“爱斯基摩人自己知道,他们并没有破坏环境,来自工业国的污染正威胁着他们的生活方式。”


气候难民遗失本族文化习俗


全球变暖效应对许多岛屿国家和生态脆弱的地区影响最为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存,造成大量气候难民。气候变化会使不堪忍受恶劣环境的人们背井离乡,移居异地,而有可能会给新进入的地区在粮食、土地等资源方面带来影响甚至引发冲突,这会影响到气候难民的社会经济结构及生活方式,而在变迁之中逐渐遗失了其本族的文化习俗。


由于一场有史以来浪峰最高的潮水致使图瓦卢的许多居民无家可归,当地政府2000年2月向新西兰发出请求,希望能够接受3000名图瓦卢居民前往定居。2001年12月,该国领导人宣布放弃其祖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被迫撤离家园的国家。


而更加不幸的是,其他低地岛国,如基里巴斯、库克群岛、瑙鲁和西萨摩亚等国也出现了类似情况。在斐济首都苏瓦附近的图古鲁村落,其家族祖坟以前在大树的荫蔽之下,而如今墓穴和墓碑已淹没于水中,村里上年纪的老人说,“那本来是村里像圣地一样的地方,是社区的中心”。2005年,在瓦努阿图叫“Lateu”的小岛上,100多个居民拆掉他们居住多年的木板房,搬到地势比较高的地方,以适应变化。该国土地资源部总司长如塞尔·纳瑞说,南太平洋岛国大多依赖旅游,对太平洋原始生态的任何破坏都会减少游客数量,而且旅游的基础设施一般沿海岸分布,海水上涨已经使之非常脆弱;极端的天气还使渔业和农业受到影响,直接打击人们的生活。


文化界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反响


气候变化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直接而细微的影响似乎还很难直观明确地显现,而对于世界各地的文艺工作者来说,向大众传播气候变化并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理念与己相关,可谓充满挑战。


文艺作品以科学观点为依据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实,无论是什么样的话题,文艺作品都离不开关于“人”的故事,气候变化也不例外,而且要表现出气候变化对人及其生活的影响力度,特别是要充分展现世界各地人们的生存空间、思想状态、日常生活等方面内容。


而艺术不能凭空毫无依据地想象,很多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艺术作品的共同特点都是以主流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甚至将其作为核心理念。由此,这类艺术作品及相关活动被强烈地打上了科学的烙印,如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电影《后天》等。


主要体现在,首先,把第四次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提出的“全球气候趋暖,90%以上的可能是由于人类生活与能源消耗造成大量温室气体排放所致”的观点作为基石;其次,科学家称若全球气温升高幅度超过工业化之前水平2摄氏度,人类将面临更多极端气候,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会受到影响,一些岛国会被淹没的推断;再有,温度的变化速度将超过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使更多物种面临灭绝威胁的科学推论。


然而,艺术与科学不同,科学基于人类的理性反映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艺术则藉助人类的感性反映客观和主观的世界。由此,通过大量的文化艺术作品,可以感受到人们对气候变化现象的深刻反思。


应对气候变化的文艺作品及活动


迄今,反映气候变化的文艺作品及活动越来越多,并以各种形式呈现,如书籍、艺术展览、影视剧作、音乐等,再现气候危机下人们生存环境的现状,采取大场面放大人类末日的演绎手法,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与冲击,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1)纵深视角:审视气候变化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2008年12月,美国剑桥大学考古学和人类学博士布赖恩·费根出版的《大暖化气候变化怎样影响了世界》,用散文式的笔触探讨了公元10世纪到15世纪前后地球经历的一场大暖化战役,讨论了气候变暖对于社会、经济、政治、国际交往等关乎人类文明与历史进程问题的巨大影响,希望当代人在面对日益暖化的环境时能从历史中获得经验教训,用大视角、全局观把握社会发展的命脉。


英国18世纪至19世纪诞生的最伟大绘画大师透纳的很多作品反映了当时所生活的自然气候和环境,这为后世学者研究那时英国乃至欧洲的气候和自然环境提供了素材和佐证。2009年5月为配合“泰特美术馆藏透纳绘画珍品展”在北京开展,中国美术馆举办了“艺术看气候”讲座。


2006年,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的畅销书《难以忽视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在北美把“全球气候变暖危机”这个话题推到公众面前。该书从保护环境角度向读者展示了大量有关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且无可争议的事实,相关证据由300多页来自现实、富有感染力及冲击力的精美图片和简洁文字构成,令人直面生态浩劫真相。同年,此书被改编成同名纪录片,在美国及全球上映。片中巧妙地把全球变暖的种种自然现象与戈尔的个人历史及其长期以来致力于警示和改善全球变暖现象的行动交织在一起,给人强烈的震撼。


《100个即将消失的地方》一书是由来自丹麦著名策划团队Co+Life A/S公司策划编著。其以简明生动的文字和绝美的独家照片,讲述了全球气候变化给地球上100个地方造成的巨大威胁。该书指出,如果人类没有相应的行动,只要世界平均气温上升2摄氏度,从威尼斯、巴黎到曼谷、东京,从好望角、爱琴海到天山冰川、亚马逊雨林,都将面临灭顶之灾,那些美丽的自然风光,那些悠久的文明古城,那些与人类长期为伴的物种,都将不复存在。


2004年,美国公映的最早且最轰动的电影《后天》,题材源自美国国防部一份机密报告,其中提到全球气候变暖在未来20年内将引发人类浩劫。这部科幻灾难片,场景震撼人心、发人深省,生动描述了温室效应因无法遏制而将地球迅速拉进下一个冰河时代的过程,整个北半球陷入了暴风雪、龙卷风、海啸、地震等各种灾难之中。


2010年5月,德国汉堡艺术与工艺美术博物馆举办了名为“气候胶囊”的展览展示了人类在洋面升高的海洋城市和其他人造的封闭式环境下的生活状态,探寻各种为气候难民逃离厄运而打造的庇护所或生存方式。


(2)横向剖析:反思“自然与人”的关系及人类行为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的《气候变化的政治》一书,内容涉及气候变化、风险与危机,绿色运动及其未来,国际谈判、欧盟与碳市场,气候变化的地缘政治学等内容。该书被认为“注定要成为这个领域的经典作品”,将引起关心人类文明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气候变化危机的所有人的重视。


美国艺术家凯特·马克多威尔在《人与自然:气候变化年代下的艺术》展中,用模糊人与自然的界限的方式表现了拟人化的腐烂动物死尸。选择用陶瓷作为这些作品的材料更为此主题加上了脆弱的意象。他认为,在作品中这些浪漫的念头来自于自然世界和我们当前对环境影响的冲突。


2009年9月2日,由巴西艺术家内莱·阿泽维多创作、放置在德国柏林一座音乐厅台阶上的1000尊冰雕人像被炎炎烈日晒化。德国野生动物基金会举办这一活动的目的是想提醒人们关注与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息息相关的气候变化。


(3)参与互动:采取多种活动形式传播理念


如果人们能够感觉到或是能看到气候变化,要比阅读大量的科学资料来得更清楚明了。2010年11月初,英国瑞德·瑞德普新游戏公司推出电脑游戏《世界的命运》,其取材于真实世界中的气候模型、英国极地探险家潘·哈多的见闻,以及美国和英国的一批科学家和经济学家的研究等。游戏中可以通过降低碳排放的方式拯救地球,反之,如果气温不断上升,地球则会被洪水、干旱和火灾毁灭。环保人士称其为“能令更多人关注和了解气候变化的好帮手”。


2009年11月2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联合国2009年第五次气候变化谈判会议现场外,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巴塞罗那举行了环保主题的戏剧表演,演员们用艺术手段呼吁:拯救地球,警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刻不容缓。


音乐可谓世界通用语言,可以跨越文化、世代、宗教和种族差异。一首歌曲或者一位艺术家确实比任何一位政治家或世界领导人更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信息或发起运动。欧盟委员会与MTV全球音乐电视网于2009年7月15日在布鲁塞尔联合启动“行动起来阻止气候变暖”宣传活动,旨在让年轻人了解气候变暖的危害,动员他们行动起来为阻止气候变暖贡献力量。


引发生活方式的改变


都说低碳生活方式可谓地球的退烧药,而现实中人们由高碳向低碳生活方式改变的步履缓慢,阻碍人们行为滞后的观念误区主要表现在:应对气候变化是政府、科学家的事,与己无关;高品质生活要通过过度消费来满足;低碳生活等于贫困,过苦行僧的日子,意味着要重回过去物质生产能力低下的时代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很多专家和学者开始反思,质疑广泛在西方发达国家所倡导的过度消费观念。然而,这种高增长、高消费的发展模式在过去几百年内传播至发展中国家。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强烈反对改变引起气候问题的消费和生产体系,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精英人士也不愿改变其从发达国家借鉴过来的模式,致使全球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过程中出现瓶颈。


首届“柯布共同福祉奖”获得者、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主任廖晓义指出:如果有人满脑子资本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但仍然要做环保主义者,这是绝不可能的,而这些恰恰是环境问题的根源。现在很多社会问题、精神问题、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都在于“灭天理纵人欲”及以此拉动的所谓消费和生产。显然,地球“生病”是因为人“生病”了。人们对自然认识不足、对现代化认识不足。环保之路可以从发掘古老文化底蕴中找寻出路,而东方“天人合一”为特征的古老智慧为应对当今世界环境危机提供了新的视角。人类社会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而不是把自然当做人类经济系统的一部分,人与自然血脉相连。环保最主要的是减少对自然的消耗,同时顺应自然。如果能再次形成这样一种社会风尚,环保才会有效。


如果原来地上干干净净,保持干净就比较容易;但如果有人扔了一颗烟头,很快就会有第二、第三颗,假如一直没有打扫的话,人们就会自暴自弃让其脏到底。这就是“破窗效应”。正如人类给地球的气候所带来的影响,大多数人依旧短视,或是选择性失明,无所作为,任凭环境一天天恶化……到现在就形成了“破窗效应”。也许,每个人心里都会有无力感,想做些什么却又觉得自己的能力微乎其微,做与不做似乎没有区别。但是,正如一件事情有正面必有其反面,“破窗效应”亦是如此。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曾指出,环保已不是某个政府的决策问题,而应是需要所有地球人共同面对,这属于每个人的道德范畴。


现在世界上有个“把二氧化碳带回家”的运动,即强调“个人的碳责任”。例如,2006年底欧盟提出要对进出其境内的民航飞机实施废气排放控制,其实就是缴纳“二氧化碳污染处理费”。这也意味着,今后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污染行为埋单。


气候变化影响人类文明进程


文明是文化的历史积淀,而气候变化推动了人类的进化,也孕育了人类文明。人类文明从农耕时代发展至今,与气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气候未必能决定人类文明,却可以改变人类文明。由此,气候是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2006年11月英国科学家、东安格利亚大学的尼克·布鲁克斯博士指出,数千年前的剧烈气候变化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例如,早期的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南亚、中国和南美洲文明都出现在6000至4000年前,那时由于地球公转发生不匀变化,引起全球季风改变,导致气候干旱。没有几千年前的这次急剧气候变化,人类今天可能还只会从事农耕、放牧、狩猎和采集。其实文明并非是人类的自然状态,而是人类在适应气候恶化过程中的意外结果。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气候学家王绍武指出,气候变化或突变影响古文明的发展,这是有可能的。综合分析历史学、考古学及古气候学证据,已证明公元前22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及黄河流域先后发生了气候突变,并可能对文明的衰落或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中华文明的发展与气候变化,特别是气候突变有密切关系。许多历史事件的产生也与气候的变化息息相关。美国女作家劳拉·李最新出版的书《该由暴风雨负责》探究了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天气变化如何多次改变人类历史进程。她列举了西方文明史上最重要的战役之一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是由于当时的气候和风向助力英国所致。


2010年5月26日美国一家报纸发表文章指出,气候变暖可能导致人类文明的局部停顿,并将最终导致人类文明灭亡。而王绍武强调,气候变化可能是柄双刃剑。一方面,气候变化会打击农牧业生产,甚至摧毁古文明。另一方面,气候变化也可能使农民破产,进入城市成为劳动力;气候变得严峻,也促进农业和畜牧业得到发展,还可能促使游牧民族向富饶地区移动。世界上古文明最早在大河两岸发展就可能与此有关。


气候变暖问题,由于其全球性、长期性、综合性和不可逆性以及与其他生态环境问题的关联性等,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诸多生态危机中的重中之重。人类应从自身文明发展的高度和广度上,对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对工业社会进行改造,才能真正走出气候变暖危机的困境。


谢选骏指出:改造无济于事,只有文明崩溃,“才能真正走出气候变暖危机的困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美国倒数不足52年

《CIA新局长多次警告:中国是美国及全球的首要威胁》(自由时报 2024-11-13)報道: 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宣布,提名前国家情报首长雷克里夫出任中央情报局局长。(法新社档案照) 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十二日宣布,提名前国家情报首长(DNI)雷克里夫(John Ratclif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