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2年9月6日星期二

谢选骏:BBC为新锁国政策保驾护航



《中共二十大前夕 一篇“闭关锁国”研究文章如何引发争议》(2022年9月6日 BBC)报道:


近日,中国历史研究院一份有关明清“闭关锁国”政策的文章在网络引发争议,有网友认为该文为闭关锁国政策翻案,是要借古论今支持中国目前严格的清零政策。


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政治学教授陈澄接受BBC中文采访时表示,这篇文章全文仅在讨论明清两朝的政策,并未提到这些争议对当代政治经济有任何适用性。但文章在网上引发关注,反映出当前持续的动态清零政策下不少中国人的焦虑情绪。


争议焦点:“自主限关”


这篇题为《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的文章称,“闭关锁国”不是中国古代既有概念,也不是西方对中国的固有认知,而是晚清中日语言嫁接产生的历史名词,不是对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的客观描述。


引发争议的文章称闭关锁国有其合理性。面对咄咄逼人的西方殖民势力,明清时期的中国当政者从军事、经济、文化等不同层面,采取了以“自主限关”为主要特征的限制性政策。


文章引发争议的关键点在于,它认为“闭关锁国”有其合理性,“明清时期,世界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期,西方列强在全世界加速了殖民扩张的进程。面对国际环境前所未有的巨变,面对汹涌东来的西方殖民狂潮,明清两朝中央政府采取了与之相适应的对外政策。”文章还称,面对咄咄逼人的西方殖民势力,明清时期的中国当政者从军事、经济、文化等不同层面,采取了以“自主限关”为主要特征的限制性政策。


“这一政策没有阻断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中西文化交流互鉴,但造成了消极防御和漠视西方先进科技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为近代中国陷入被动挨打局面埋下了伏笔。”文章认为。


中国历史研究院隶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这篇文章发表在社科院主办的《历史研究》杂志。


另外,该研究院撰写或发布的另外一些其他文章也被重新挖出并引发争议。比如,中国历史研究院主办的《历史评论》杂志曾发布文章称义和团运动不应被“污名化”,理由是义和团“有统一而清晰的斗争目标——‘扶清灭洋’。展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此外还有文章称中共前领导人毛泽东发起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壮举。


“闭关锁国”与防疫政策


上海浦东机场,中国实行严厉的入境政策和隔离措施,导致进出中国成为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政府推行了严厉的防疫政策,封城、大规模核酸和限制出入境等措施在民众中引发不满,网络上有声音将其成为新时期的"闭关锁国"。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政府推行了严厉的防疫政策,禁止堂食、封城、大规模核酸和限制出入境等措施在民众中引发不满,网络上有声音将其成为新时期的“闭关锁国”。在这样的氛围下,这篇文章触动了民众的敏感神经。


“过去十年对历史虚无主义展开猛攻,还原历史真相被污名化,紧接着网罗大批人马为重要历史翻案,于是就出现了‘闭关锁国’是‘自主限关’,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防范西方殖民侵略的强盗逻辑,这明显是一次试水,为新的‘闭关锁国’寻找理论依据和舆论准备,如果历经改开(改革开放)的一代人无动于衷,‘闭关锁国’就会重来。”推特用户“蔡慎坤”说。


2022年3月30日,一位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在上海静安区的街头。上海当时实行了长达两个月的封城。


前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蔡霞也在推特上质疑,中国历史研究院为闭关锁国正名,为文革时期知青上山下乡唱赞歌等举动,“是为习(近平)20大以后的路线方针做舆论准备吗?”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前总编胡锡进则称,一些人借批判历研院的这篇文章,影射国家在对外开放上发生了“动摇”,并且认为历研院的这篇文章是要兜圈绕弯鼓吹“新闭关锁国”。他认为,中国继续对外开放的决心十分坚定,尽管新冠疫情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妨碍了中外人员交流,但这是短期问题,中国正在积极化解疫情造成的障碍。


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政治学教授陈澄对BBC中文表示,这篇文章全文仅在讨论明清两朝的政策,并未提到这些争议对当代政治经济有任何适用性。


“一般来说,认为这样的一篇文章是政治影射应该是过度联想,借题发挥。”但她指出,这篇文章在网上引发关注,反映出当前持续的动态清零政策下不少中国人的焦虑情绪。其中有对不利经济发展,出入境不便,对外交流受限的担忧,更有对政府可能在开放的基本国策上转向的恐惧。


陈澄认为,可以理解这些心情,但是担心中共“闭关锁国”目前来说是过虑了。“在习近平的领导下,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确实控制更严了,但是中国对外资、外企仍旧欢迎,对外投资也一直持续进行。”陈澄说。


中国8月底披露,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在10月16日召开。陈澄表示,动态清零显然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如何调整防疫政策肯定会是政府内部讨论的一个重点。


“二十大之前,政府不可能冒着疫情大面积蔓延的风险在动态清零上做出重大调整。毕竟会前一切以稳定为重。但是调整的迹象已经出现。比如入境隔离,已经从原先的14+14、14+7变为现在的7+3。”陈澄说。


谢选骏指出:BBC愚昧无知,用了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的教授胡说,完全不顾北京这篇文章的“深刻背景”——

评论指出:中国历史研究院发表了以该院课题组名义出台的长文《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刊发再该院双月发行的院刊《历史研究》今年第三期上。根据我的一点了解,这是该院领导带队完成的命题作文而已。不是什么正式的科研成果。用文革时代的话来说,就是这是一篇大批判文章。

首先,中国历史研究院的名字和身份有些不明不白。

本来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下属的历史研究所。现在却冒出来一个比所局级编制还大一级的科研机构叫中国历史研究院。具体办公地点放在亚运村,和中央文史研究馆下属的国学研究院比邻。本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下面又历史研究所、世界历史研究所和近代史研究所、考古研究所、边疆研究所五个和历史、和历史地理有关的直属科研机构,现在据说增加了一个历史理论研究所,而后这六个所局级编制就组成了副部级的中国历史研究院。

而具体编制上却出现了一套人马两个招牌的格局。到如今,中国社会科学院依然有历史研究所等六个所局级部门,而这些人马又同时挂名在中国历史研究院。

一直自称史历史学研究的国家队的历史研究所晋升成了历史研究院。而《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一文就是这个新机构代表官方发布的一篇大批判文章。

该文第二部分标题就是“‘闭关锁国’概念的渊源流变”。

然而我们通读全文,我们只看到了对“闭关”概念的肤浅解释,没根本没有对“锁国”概念给与任何解释。这不知道如此重大漏洞的文章居然可以发表在著名的《历史研究》这样级别的刊物上!作者连起码的对“闭关锁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考证、辨析与寻踪的工作都未能完成,就开始了进入第三、四、五、六部分的长篇大论!基础都不牢固,自然后面的大论基本都是谬论和抄袭。(作者 国际考古学暨历史语言学学会会长、教授、博士刘正)

——由此可见,BBC闭目塞聪、问道于盲,BBC为新锁国政策保驾护航可以,但不要装傻充愣,否则真是越办越糟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美元貶值的黃金時代

《随着“黄金时代”的到来,第二个特朗普时代开始了》(安东尼·泽克尔(Anthony Zurcher)BBC驻北美记者 2025年1月21日凌晨5点17分)報道: 特朗普借助选民对现状的不满情绪重新掌权,他在就职演说中承诺将开启美国新的“黄金时代”。 这场演讲既有承诺,也有矛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