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2年9月4日星期日

谢选骏:极权主义的基础是总体战的需要

网文《极权主义》报道:


极权主义(英语:totalitarianism,也译作极权政体、全能政体、总体主义、全体主义),是一种政治学上的术语,用来描述一个对社会有着绝对威权并尽一切可能谋求控制公众与私人生活之国家的政治制度。奉行该思想的国家可以称为极权国家(英语:totalitarian state)。[1]


该概念在形成之初多含褒义,由魏玛德国法学家、纳粹学者卡尔·施米特与一些意大利法西斯主义者在1920年代提出。施米特在其有关全能(all-powerful,即统治一切)政府之合法性的、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作品中使用了“Totalstaat”一词。[2] 冷战时期,这一概念在西方反共三体论述中尤为著名,通常被用以强调纳粹德国、法西斯主义国家与苏联之间的相似性。[3][4][5][6][7]


右翼运动组织经常会被定性为极权主义。例如历史上一个叫做西班牙右翼自治联盟的保守主义运动之领袖就曾经宣告其目的是“为西班牙带来真正的统一、全新的灵魂、极权的政体”,并且称“民主不是终结,而是一个新的国家征战四方的手段。当时机来临,要么国会屈服,要么我们将消灭国会。”[8]


名称来源


1923年,反法西斯记者、政治家乔瓦尼·阿门多拉首次提出并阐述将极权主义之概念理解为一个国家的绝对政权。阿门多拉将意大利法西斯主义描述为一个从根本上与传统独裁不同的体制。[9]后来这一术语在意大利著名哲学家、主要法西斯理论家乔瓦尼·秦梯利的作品中被赋予正面的含义。秦梯利用“totalitario”一词指出能够“绝对代表民族并指引全民方向”的新型国家之结构与目标。[10]他将极权主义描述成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国家意识形态能够影响或通过权力控制绝大多数公民。[11]


本尼托·墨索里尼认为,这样一种体制可以将所有精神与人性的产物政治化:“国家掌控一切,没有例外,一切不得反抗国家”。[9] 他宣称“我们必须一劳永逸地完成棋子的中立性。我们必须永远谴责‘为棋子的安危而走棋’的准则——这就像‘为了艺术本身而艺术’。我们必须组织棋手的突击队,并立刻开始为实现五年计划而走棋。”[12]


早期概念与使用


奥地利作家弗朗茨·波克诺是最早在英文中使用“极权主义”一词的人之一。他在《共产国际》(1938年)一书中评论称,极权主义之概念能够将苏联与德国的独裁归为一类,而非使两者分开。[13]大韩民国首任总统李承晚在其《日本内外》(Japan Inside Out)(1941年)一书中用“极权主义”一词给日本在亚洲各国实施的统治归类,后者的统治手腕与奉行“个人比社会本身更加重要”之理念的民主世界相抵触。伊莎贝尔·帕特森在《机器之神》(1943年)一书中同样使用这一词汇来描述苏联与纳粹德国的联系。


奥地利出生的英国经济学家、政治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在其有关为经济竞争作出辩护的经典著作《通往奴役之路》(1944年)中延伸并发展了极权主义概念。在该书的前言里,哈耶克对西方盎格鲁价值观与阿道夫·希特勒统治的纳粹德国作出了对比,称“德国国家社会主义者的‘左’、‘右’之争是社会主义者各派系间必然会出现的冲突”。[14]而后他将德意志、意大利与俄罗斯相提并论,表示“这些国家在极权主义体系崛起之前的历史显示,只有极少数极权的特征我们并不熟悉”(第一章:抛弃之路)。[15]


1945年,在一个名为《苏联对西方世界之影响》(The Soviet Impact on the Western World)的系列讲座(后来于1946年被编撰成书)中,英国亲苏联历史学家爱德华·霍列特·卡尔主张,“抛弃个人主义、投奔极权主义的潮流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毫无过错”,且苏联工业的发展与红军在击退德国的战役中所扮演的角色足以证明,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极权主义中最为成功的一种。卡尔认为,只有“盲目且无可救药者”才会忽视迈向极权的潮流。[16]


在《开放的社会及其敌人》(1945年)与《历史主义的贫穷》(1957年)两部书中,奥地利裔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针对极权主义表达了具有影响力的评价。他对比了自由民主制的“开放社会”与极权主义,称后者扎根于坚信历史在可知的法则之下向着不可改变的未来进发。[17]


德裔美国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中论述道,纳粹与共产主义政权皆是新型的政府形式,且并不仅仅是原有暴政的演化版本。根据阿伦特的说法,极权政体之广泛吸引力源于其意识形态,此种意识形态为过去、现在与将来的不解之谜带来了令人宽慰且单一的答案。对纳粹主义而言,所有历史都是种族斗争的历史;对共产主义而言,所有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一旦这种前提被认可,国家的所有行为都可以被诉诸自然或历史法则的说法正当化,继而将威权国家的结构正当化。[18]


除以上提及的人物外,许多有着不同学术背景与思想阵营的学者都曾经细致地研究过极权主义。在这一课题中,最为著名的评论家有雷蒙·阿隆、劳伦斯·阿若恩森、卡尔·迪特里希·布拉赫、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罗伯特·康奎斯特、卡尔·约阿希姆·弗里德里希、埃克哈德·杰西、利奥波德·拉培兹、沃尔特·拉克、克洛德·勒福特、胡安·林兹、理查德·洛文塔尔、理查德·派普斯、列昂纳德·夏皮罗与亚当·乌拉姆等。这些人当中的每一个在描述极权主义时都有着细微的不同之处。然而他们一致同意:极权主义寻求的是动员所有公民去支持官方的国家意识形态,不能容忍偏离国家目标的活动,同时对企业、工会、教堂或政党实施压制与国家监督。


威权与极权政体之间的区别


术语“威权政体”通常被用以指代一个集大权于一身的个人独裁者、委员会、军事执政团或其它政治精英构成的小团体统治下的国家。然而,极权政体会尝试在实质上控制社会中的一切方面,包括经济、教育、艺术、科学、私人生活与公民道德。“官方宣告的意识形态渗透进社会结构的最深处,极权政府寻求完全控制公民的思想与行为”。[9]


极权主义是威权主义的极端表现形式。威权主义与极权主义最主要的不同点在于,前者的社会与经济制度并不在政府的控制之下。在耶鲁大学科学家胡安·林兹的著作之基础上,科罗拉多大学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分校的保罗·C·桑德拉研究了威权主义与极权主义独裁者的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整理出了如下表格:[19][20]


极权主义 威权主义

领袖魅力 不定

权威类型 魅力型权威 法理型权威或传统型权威

权力终点 公众 个人

政治腐败

官方意识形态

有限多元政治

合法与正当性


桑德拉论述称,尽管威权主义与极权主义均属于独裁的形式,它们之间仍有如下的“关键性叉状分歧”:


与温和且一般来说不甚流行的威权主义不同,极权独裁者会通过有意识地操控先知形象,从而为其追随者们塑造出一个具有超凡魅力的个人崇拜榜样与有着广大群众基础的假民主制度下的相互依赖状态。

伴生角色的概念亦将极权与威权区分开来。威权主义者将他们自身视作个体,通过控制权力来获得满足感,且时常维持现状。而极权式的自我认知观念在更大程度上是目的性的。僭主(暴君)更像是引领与重塑宇宙过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功能型存在,而非个人。


所以,威权主义者中为个人膨胀而利用权力的行为比在极权主义者中要更为显著。一旦失去意识形态的捆绑性吸引力,威权主义者只能通过灌输恐惧、向忠实的合作者给予奖励和生成窃盗统治这般的混合手法来维系其统治。[19]

因此,与极权体制相比,威权体制可能为私人领域(与之相对应的是公共领域)留下了大量的活动空间,缺少一个具有指引性的意识形态与动员全部公民追求国家目标的能力,容忍一些社会组织中的文化多元性,并在相对可以预测的界限内运用其权力。[21][22]


冷战时期的研究


北韩领导人金日成和金正日父子


包括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在内的许多思想家都曾主张,纳粹与苏联政权同属极权主义。

在大学的社科与专业研究领域中,政治科学家卡尔·约阿希姆·弗里德里希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在扩展术语“极权主义”的应用面以及将其重新描述成苏联与法西斯主义政体之范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弗里德里希与布热津斯基认为,极权体制有着以下六个相互支撑与定义的特征:[23][24]

详尽地制定指引性的意识形态;

一党制国家,通常由独裁者领导;

通过暴力与秘密警察等工具实施国家恐怖主义;

垄断武器;

垄断通讯手段;

通过国家计划实现中央制定的方向并控制经济。

德国、意大利与苏联的极权政体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诞生的,当时的混乱状态给极权运动创造了夺权的机会。同时,现代的先进武器与通讯方式使它们有效地建立了“极权独裁政体”(totalitarian dictatorship)——这一说法由弗里德里希和布热津斯基所创。[24]


主要研究纳粹的德国历史学家卡尔·迪特里希·布拉赫认为,以上两人演进的“极权类型学”(totalitarian typology)过度僵硬刻板,且未能考虑到极权主义核心之处的“革命动态”(revolutionary dynamic)状况,而这正是布拉赫的提出的重点。[25]


布拉赫主张,极权的本质在于要彻底控制并重塑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涉及到无所不包的意识形态、威权领导层的价值、国家和社会之同一性的借口,正是这些令极权对政治的“封闭”理解与民主对政治的“开放”理解两者区分开来。[25]与弗里德里希-布热津斯基式的释义不同,布拉赫的观点在于:极权政体并不需要一个单一的领袖。相反,它可以通过集体领导发挥作用。这一说法得到了美国历史学家沃尔特·拉克的认可,后者称这看起来比弗里德里希和布热津斯基的诠释更加贴近现实。[26]


美国作家艾力·贺佛尔在其著作《狂热份子》中作出了如下论述:诸如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与纳粹主义这类的群众运动有一个相同的特征:它们都会将西方民主国家及其价值观描述成是颓废的,认为其民众太过软弱、太注重享乐、太过自私,以至于根本不能为更远大高尚的目标而牺牲,这恰恰意味着他们在道德与生理上的双重腐朽。贺佛尔继而称,此类运动为遭到挫败的人们带来了对光辉未来的展望,使他们作为个人存在而缺乏成就感的时候能够找到一个避难所。接着,这些个人被同化成一个紧密的集合体,“脱离现实而在萤幕上证明事实”的模式由此形成。[27]


批评与最近有关极权主义概念的作品


一些社会科学家曾批评弗里德里希和布热津斯基的态度,称苏联的体制无论是作为政治抑或社会实体,应该就其利益集团、精英竞争甚至是社会阶级(比如将职官名录制度这一概念作为新阶级的工具)进行更深入的了解。[28]这些批评家的存在足以证明各部门与地区当局中的极权政体至少在政策实施上得到了大众支持与广泛的权力分布。对于多元主义论的支持者而言,这是一个政权去适应接纳新需求之能力的证明。而极权模式的拥护者认为,除了适应能力并不理想外,此种体制未能幸存后的失败也只是证明了其本应发生的群众参与拘泥于形式。[17]


纳粹时期,诸如马丁·布若扎特、汉斯·莫姆森与伊恩·克肖这样倾向于站在功能主义者的角度去诠释第三帝国的历史学家们通常对极权主义概念持敌对或者冷淡的态度。他们认为纳粹政权组织混乱,不能被归类于极权主义。[29][30][31]


在苏联历史研究的领域,极权主义概念遭到了以美国左翼历史学家为主的修正主义学派的批评,这些学者中最为著名的包括希拉·菲茨帕特里克、杰瑞·F·霍夫、威廉·麦卡格、罗伯特·W·瑟斯顿与约翰·阿奇·盖蒂。[32]虽然这些修正主义者个人的诠释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声称约瑟夫·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有着根深蒂固的软弱特征。其能够制造的恐怖程度被过分夸大,且即便这种被夸大的恐怖成为事实,也只能证明苏联的弱点而非优点。[32]


以上提及到的学者之一菲茨帕特里克的观点是:自从苏联的政治恐怖被扩大但社会流动性增加使之远离恐怖统治的状态,大多数苏联国民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而选择支持斯大林的肃反运动。[33]


沃尔特·拉克在1987年的作品中评论道,苏联历史领域中的修正主义者存在过错,因为他们将“流行”与“道德”混淆,并对“将苏联归类于极权政体”这一理论进行了非常尴尬且不具说服力的论述。[34]拉克认为修正主义者在苏联历史方面的论据与历史学家、哲学家恩斯特·诺尔特对德国历史的观点高度相似。[34]他亦主张,“现代化”(modernization)这样的概念并不是用以诠释苏联历史的合适工具(尽管极权主义概念也不是)。[35]


法国历史学家弗朗索瓦·福雷曾尝试用“极权双生子”这一术语将斯大林主义与纳粹主义联系起来。[36][37]


在复兴主义的基础上,萨达姆·侯赛因治下的伊拉克和哈菲兹·阿萨德治下的叙利亚显现出了法西斯与纳粹独裁的关键特征:一党制、明显无法得到保障的生命权与财产权、政府对经济的广泛控制、狂热的个人崇拜、政治多元性的缺失、严格定义的意识形态、对自由民主制度的蔑视、在自称现代化的同时又与古老风俗紧密相连,以及军事扩张主义。


建筑学中的极权主义


极权国家非政治的文化与艺术主题也时常被列入极权主义的范畴。比如英国作家、内科医生、政治评论家西奥多·达尔林普尔曾在纽约《城市杂志》上刊文称,粗野主义的建筑物是极权主义的表现形式,其庞大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具有毁灭温和且更人性化的地方(如庭园)之倾向。[38]


在《一九八四》中,作家乔治·奥威尔将真理部描述成“由白色混凝土构成、数不胜数的阶梯环绕着的三百米高巨大金字塔形建筑”;《泰晤士报》专栏作家本·麦金泰尔则称这是“具有先见之明的描述,极权的建筑模式将很快流行于共产主义集团”。[39]


另一个建筑中的极权主义范例是圆形监狱——英国哲学家、社会理论家杰里米·边沁在18世纪晚期设计的一种建筑物。其设计概念在于,允许一名警卫看守监狱内的所有囚犯,但由于圆形监狱的特殊结构,囚犯却无法确认他们是否在被监视当中。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在《规训与惩罚》(1975年)中援引了圆形监狱的理论,认为这象征着规训社会(disciplinary societies)及其无处不在的监视与标准化倾向。[40][41]


部分以极权主义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扎米亚京:《我们》

乔治·奥威尔:《动物农庄》、《一九八四》

奥尔德斯·赫胥黎:《美丽新世界》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大教堂里的对话》

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密洛凡·德热拉斯:《新阶级:对共产主义制度的分析》

艾伦·摩尔:《V怪客》

和极权主义有关的艺术形式

朝鲜革命歌剧

颓废音乐

参考文献

 (英文)Robert Conquest. Reflections on a Ravaged Century [对一个被蹂躏的世纪的思考]. 2000: 74. ISBN 0-393-04818-7.

 (英文)Carl Schmitt. The Concept of the Political [政治的概念]. 1927: 22.

 (英文)Andrew Defty. Britain, America and Anti-Communist Propaganda 1945-1953: The Information Research Department [1945-1953年,不列颠、美利坚与反共宣传:信息研究部门]. 2007.

 (英文)Achim Siegel. The totalitarian paradigm after the end of Communism: towards a theoretical reassessment [共产主义终结后的极权模范:接近一个理论上的重新评定]. Rodopi. 1998: 200. ISBN 90-420-0552-1. Concepts of totalitarianism became most widespread at the height of the Cold War. Since the late 1940s, especially since the Korean War, they were condensed into a far-reaching, even hegemonic, ideology, by which the political elites of the Western world tried to explain and even to justify the Cold War constellation.(在冷战的白热化时期,极权主义这一概念被广泛使用。自1940年代末,尤其是自朝鲜战争之后,此类频繁出现的概念被凝聚成具有深远含义甚至是霸权主义的意识形态,而地球的政治精英试着借此解释乃至正当化冷战中的种种现象。)

 (英文)Nicholas Guilhot. The democracy makers: human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order [民主的缔造者:人权与国际秩序]. 2005: 33. The opposition between the West and Soviet totalitarianism was often presented as an opposition both moral and epistemological between truth and falsehood. The democratic, social, and economic credentials of the Soviet Union were typically seen as "lies" and as the product of a deliberate and multiform propaganda...In this context, the concept of totalitarianism was itself an asset. As it made possible the conversion of prewar anti-fascism into postwar anti-communism.(西方与苏联极权的对峙时常被形容成真相和谎言之间的道德与认知论的对峙。苏联的民主、社会与经济成果是典型且常见的谎言与刻意造就出的多样性政治宣传……基于此,极权主义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财富,它使战前的反法西斯主义转化作战后的反共产主义成为可能。)

 (英文)David Caute. Politics and the novel during the Cold War [政治学与冷战期间的小说]. 2009: 95–99.

 (英文)George A. Reisch. How the Cold War transformed philosophy of science: to the icy slopes of logic [冷战怎样影响了科学哲学:逻辑学的冰冷斜面]. 2005: 153-154. ISBN 978-0393329872.

 (英文)Paul Preston. The Spanish Civil War: reaction, revolution and revenge - 3rd edition [西班牙内战:反动、革命与复仇 - 第3版]. W. W. New York, New York, USA: Norton & Company, Inc. 2007: 64.

 (英文)Richard Pipes. Russia Under the Bolshevik Regime [布尔什维克政权统治下的俄国]. New York: Vintage Books, Random House Inc. 1995: 240–281. ISBN 0-394-50242-6.

 (英文)Stanley G. Payne. Fascism: Comparison and Definition [法西斯主义:对比与定义]. 华盛顿大学出版社. 1980: 73.

 (意大利文)Gentile, Giovanni and Benito Mussolini in La dottrina del fascismo [法西斯主义的教条 - “乔瓦尼·秦梯利与本尼托·墨索里尼”章节]. 1932.

 (英文)Robert Conquest. The Great Terror: A Reassessment [大恐怖:重新评判]. 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0: 249. ISBN 0-19-507132-8.

 (英文)Virgil Nemoianu. Review of End and Beginnings [《评〈结束与开始〉》]. 1982: 1235–1238.

 (英文)Friedrich Hayek. The Road to Serfdom [通往奴役之路].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62. 2009-05-15 [2014-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4).

 (英文)Friedrich Hayek. The Road to Serfdom [通往奴役之路]. Psychology Press: 11-12. 1944 [2014-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4).

 (英文)Walter Laqueur. The Fate of the Revolution: Interpretations of Soviet history from 1917 to the Present [革命的命运:对苏联从1917年至今历史的解读]. Scribner's(纽约). 1987: 131.

 (英文)Bholanath Dutta.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Text and Cases) [国际商业管理(理论与实例)]. Excel Books India. 2010: 86 [2014-04-24]. ISBN 978-81-7446-867-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4).

 (英文)Dana Richard Villa.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annah Arendt [剑桥之友系列丛书 - 汉娜·阿伦特]. 剑桥大学出版社. 2000: 2-3. ISBN 0-521-64571-9.

 Paul C. Sondrol. Totalitarian and Authoritarian Dictators: A Comparison of Fidel Castro and Alfredo Stroessner. Journal of Latin American Studies. 1991/10, 23 (3): 599–620 [2018-04-02]. ISSN 1469-767X. doi:10.1017/s0022216x0001586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2) (英语).

 (英文)Arnold M. Ludwig. King of the Mountain: The Nature of Political Leadership [高山之王:政治领导的本质]. 肯塔基大学出版社. 2002: 412 [2014-04-24]. ISBN 978-0-8131-2233-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4).

 (英文)Christine Barbour, Gerald C. Wright. Keeping the Republic: Power and Citizenship in American Politics [让共和制度持续:美国政治中的权力与公民意识]. Cq Press. 2008-12-01: 14 [2014-04-24]. ISBN 9780872896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4).

 (英文)James J. F. Forest. Countering Terrorism and Insurgency in the 21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Volume 2, Combating the Sources and Facilitators [在21世纪反击恐怖主义与暴乱:国际观点 - 第2册 - 与根源和诱导者斗争]. ABC-CLIO. 2007: 77 [2014-04-24]. ISBN 978-0-275-99036-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4).

 (英文)Gino Germani. Authoritarianism, Fascism, and National Populism [威权主义、法西斯主义与国家民粹主义].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78-01-01: 77-78 [2014-04-24]. ISBN 0-87855-6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4).

 (英文)Achim Siegel. The totalitarian paradigm after the end of Communism: towards a theoretical reassessment [共产主义终结后的极权模范:接近一个理论上的重新评定]. Rodopi. 1998: 13 [2014-04-24]. ISBN 90-420-05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4).

 (英文)Ian Kershaw. The Nazi Dictatorship: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of Interpretation [纳粹独裁:诠释的问题与观点]. Arnold(伦敦). 2000: 25.

 (英文)Walter Laqueur. The Fate of the Revolution: Interpretations of Soviet history from 1917 to the Present [革命的命运:对苏联从1917年至今历史的解读]. Scribner's(纽约). 1987: 241.

 (英文)Eric Hoffer. The True Believer: Thoughts on the Nature of Mass Movements [狂热份子:论群众运动的本质]. Harper Perennial Modern Classics. 2002: 61、163. ISBN 0-06-050591-5.

 (英文)Walter Laqueur. The Fate of the Revolution: Interpretations of Soviet history from 1917 to the Present [革命的命运:对苏联从1917年至今历史的解读]. Scribner's(纽约). 1987: 186-189、233-234.

 (英文)Lorenz, Chris, "Broszat, Martin" in Boyd, Kelly, ed. The Encyclopedia of Historians and Historical Writing - vol. 1 [历史学家与历史写作百科 - 第1册]. Fitzroy Dearborn Publishers(伦敦). 1999: 143-144.

 (英文)Ian Kershaw. The Nazi Dictatorship: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of Interpretation [纳粹独裁:诠释的问题与观点]. Arnold Press(伦敦). 2000: 45-46.

 (英文)Menke, Martin, "Mommsen, Hans" in Boyd, Kelly, ed. The Encyclopedia of Historians and Historical Writing - vol. 2 [历史学家与历史写作百科 - 第2册]. Fitzroy Dearborn Publishers(伦敦). 1999: 826-827.

 (英文)Walter Laqueur. The Fate of the Revolution: Interpretations of Soviet history from 1917 to the Present [革命的命运:对苏联从1917年至今历史的解读]. Scribner's(纽约). 1987: 225-227.

 (英文)Walter Laqueur. The Fate of the Revolution: Interpretations of Soviet history from 1917 to the Present [革命的命运:对苏联从1917年至今历史的解读]. Scribner's(纽约). 1987: 225、228.

 (英文)Walter Laqueur. The Fate of the Revolution: Interpretations of Soviet history from 1917 to the Present [革命的命运:对苏联从1917年至今历史的解读]. Scribner's(纽约). 1987: 228.

 (英文)Walter Laqueur. The Fate of the Revolution: Interpretations of Soviet history from 1917 to the Present [革命的命运:对苏联从1917年至今历史的解读]. Scribner's(纽约). 1987: 233.

 (英文)Gary M. Grobman. Nazi Fascism and the Modern Totalitarian State [纳粹法西斯主义与现代极权国家]. Remember.org. 无日期 [2014-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The government of Nazi Germany was a fascist, totalitarian state.(纳粹德国是一个法西斯极权国家。)

 (英文)Christina Shelton. Alger Hiss: Why He Chose Treason [阿尔杰·希斯:为什么他选择叛国]. Simon and Schuster. 2013-04-23: 162 [2014-04-25]. ISBN 978-1-4516-5543-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4).

 (英文)Theodore Dalrymple. The Architect as Totalitarian [极权建筑师]. 城市杂志. 2009年秋季刊 [2010-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6).

 (英文)本·麦金泰尔. Look on those monuments to megalomania, and despair [透过那些纪念碑,看见妄尊自大与绝望]. 泰晤士报. 2007-03-30 [2010-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29).

 (英文)Richard Shorten. Modernism and Totalitarianism: Rethinking the Intellectual Sources of Nazism and Stalinism, 1945 to the Present [现代主义与极权主义:重新思考1945年至今纳粹主义与斯大林主义的智力源泉]. Palgrave Macmillan. 2012-11-16: 160-161 [2014-04-24]. ISBN 978-0-230-25206-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4).

 (英文)Stefan Larsson. Metaphors and Norms - Understanding Copyright Law in a Digital Society [隐喻和准则 - 在一个数码社会中理解版权法律]. Lund University. 2011: 116 [2014-04-24]. ISBN 91-7267-335-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4).

延伸阅读

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1958年及1966年新版

约翰·A·阿姆斯特朗(John A. Armstrong),《极权政治学》(The Politics of Totalitarianism),纽约兰登书屋,1961年

弗朗茨·波克诺,《极权的敌人》(The Totalitarian Enemy),伦敦Faber and Faber,1940年

卡尔·迪特里希·布拉赫,《极权主义的争议概念》(The Disputed Concept of Totalitarianism)

11-33页来自《重新思考极权主义》(Totalitarianism Reconsidered),Ernest A. Menze修订,纽约Port Washington/伦敦Kennikat Press,1981年,ISBN 978-0-8046-9268-7

米歇尔·福柯,《生物政治学的诞生》(The Birth of Biopolitics)

卡尔·约阿希姆·弗里德里希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极权独裁与专制》(Totalitarian Dictatorship and Autocracy),1967年第2版

哲列夫, 《法西斯主义》(The Fascism), 1982年

盖·赫米特(Guy Hermet)、皮埃尔·哈斯内(Pierre Hassner)与雅克·拉普尼克(Jacques Rupnik),《极权主义》(Totalitarismes),巴黎éditions Economica,1984年

艾博特·格里森(Abbott Gleason),《极权主义:冷战的秘密历史》(Totalitarianism : The Inner History Of The Cold War),牛津大学出版社(纽约),1995年,ISBN 978-0-19-505017-2

珍妮·柯派翠克,《独裁与双重标准:政治学中的理性主义与理智》(Dictatorships and Double Standards: Rationalism and reason in politics),1982年

沃尔特·拉克,《革命的命运:对苏联从1917年至今历史的解读》(The Fate of the Revolution Interpretations of Soviet History From 1917 to the Present),伦敦Collier Books,1987年,ISBN 978-0-02-034080-5

胡安·林兹与阿尔弗雷德·斯泰潘(Juan Linz & Alfred Stepan),《民主转型与稳固之困:南欧、南美与共产主义后的欧洲》(Problem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Southern Europe, South America, And Post-Communist Europe),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1996年,ISBN 978-0-8018-5157-5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全能政府:全能国家与全面战争的崛起》,1944年

伊万·默瑞(Ewan Murray),《闭嘴:极权主义的传说》(Shut Up: Tale of Totalitarianism),2005年

斯坦利·G·佩恩,《法西斯主义的历史》(A History of Fascism),Routledge,1996年

理查德·派普斯,《布尔什维克政权统治下的俄国》(Russia Under the Bolshevik Regime),兰登书屋Vintage Books,,1995年,ISBN 978-0-394-50242-7

罗伯特·朱林,《极权的宇宙》(L'Univers des totalitarismes),巴黎Loris Talmart,1995年

鲁道夫·洛克尔,《民族主义与文化》,1937年

乔万尼·萨托利,《再谈民主理论》(The Theory of Democracy Revisited),漆咸楼,1987年

沃尔夫甘·索尔(Wolfgang Sauer),《国家社会主义:极权主义还是法西斯主义?》(National Socialism: totalitarianism or fascism?)

404-424页来自《美国历史评论》(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73册,第2号,1967年12月

列昂纳德·夏皮罗,《极权主义》,伦敦The Pall Mall Press,1972年

雅各布·托曼,《极权民主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 Democracy)

斯拉沃热·齐泽克,《有没有人说极权主义?》(Did Somebody Say Totalitarianism?),伦敦Verso,2001年

马尔切洛·索斯·凯勒(Marcello Sorce Keller),《为什么音乐如此具有意识形态,为何极权国家对它如此重视:基于历史与社会科学的个人观点》(Why is Music so Ideological, Why Do Totalitarian States Take It So Seriously: A Personal View from History, and the Social Sciences),Journal of Musicological Research, XXVI,no. 2-3,91-122页,2007年

外部链接

查看维基词典中的词条“極權主義”。

Totalitarianism(一篇介绍极权主义这一术语之起源与涵义的文章,给出了许多20世纪的范例和极权与威权主义的对比)(英文)


谢选骏指出:上文东拉西扯,却不提及“极权主义的基础是总体战的需要”。这是出于无知呢?还是出于险恶的用心——故意隐瞒了西方民主国家在极权主义兴起的过程中,所发挥的“扶助”作用。这包括两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年;1939——1945年)的军事压力和两个冷战期间(第一次冷战1919——1939年,第二次冷战1946——1991年)的政治合作。极权主义的基础是总体战,正如代议制民主的基础就是义务兵制度——两者都是为了动员平民上阵流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绿色技术下面隐藏着血红的机密

《中国加快开采绿色技术所需金属 但在多国引发焦虑》(BBC 2024年4月30日早上8点46分)报道: 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位于“锂三角区”,是锂的重要产地。 今年早些时候的一个夜晚,在位于阿根廷北部的宿舍里熟睡的艾清突然被屋外愤怒的口号声惊醒。 她向窗外望去,看到阿根廷工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