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3年5月6日星期六

谢选骏:雄安谐音凶案,不改名字不好

《习近平千年大计烂尾!北京雄安站荒草丛生…》(2023-04-23 自由财经)报道:


雄安新区不只站内人流稀少,站外也已长满杂草。


习近平千年大计雄安站 广场杂草丛生


中国高铁的发展可追朔回2008年,当时正值全球爆发金融危机,为提振经济,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基础建设,这当中就包含铁路运输系统——高铁,从最初的“四纵四横”一直到“八纵八横”计划,中国高铁的线路与规模至今仍持续扩大。


根据统计,2022年中国高铁站总数已达600个,但大约只有6条线路赚钱,分别是连接大城市的京沪、沪宁、宁杭、广深港、沪杭、京津等,广建线路导致部分车站形同虚设,有的建成后未曾使用直接成烂尾站,有的则因使用率与运量不高反倒亏损,最广为人知的雄安新区传出站前广场已杂草丛生,与先前公布的“千年大计”形象似乎相距甚远。


云南阳宗、江苏紫金山及江浦 至今未启用


除了雄安高铁站,位于中国云南省的阳宗镇因交通建设不发达、发展受限,为活络当地经济活动与旅游业决定兴建高铁站,不料这站与昆明南站、石林西站太近,加上客流量稀少,阳宗高铁站2016年完工至今都没有启用,若开通营运的话,反而会因系统管理、运营人力等费用而倒赔。


而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的紫金山东站从2010年建成至今,也因成本、运量低等考量始终没有正式营运;另外,还有同样位于南京市但地处荒凉的江浦站,2011年完工后,即使每5分钟就有一辆列车经过,但附近的居民却从没看过有列车在此停靠,甚至在《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草案中,紫金山东站与江浦站文件已被删除,再加上建成多年都未能投入使用,被中国网友称为“南京2大落魄车站”。


营运成本高昂!中国国铁负债26兆


截至2021年底,中国高铁总长超过4万公里,对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覆盖率逾95%,然而,即使部分线路客流量大,过年过节甚至一票难求,但大多数的线路仍因使用率不足而亏损,疫情更加剧了这个现象。


据统计,中国国家铁路集团2020年亏损550亿人民币;2021年亏损498亿人民币;而光是2022上半年亏损就高达804亿人民币,负债也超过6兆人民币,甚至连往返北京与上海、最赚钱的京沪高铁也难逃亏损窘境,2022上半年也亏了10亿人民币。

为什麽坐拥14亿人口的中国高铁会亏钱呢?撇除疫情因素,还可归咎于3大因素,首先,前期投入建设高铁的成本高昂,导致回收周期拉长,且国铁的建设资金多半来自政府财政补贴和债务融资,因此建成后需承担较重的债务压力与利息。


再者,高铁的营运成本也相对较高,1个月的电费就需要耗费上百万人民币,还有高昂的维护费用等;最后,由于受到北京当局政策与市场制约,中国高铁的票价往往低于成本价,种种因素导致国铁收支难以平衡。


不放弃雄安?中国再砸近9000亿盖基建


考量到铁路运输系统对国家的潜在利益,即使高铁业务亏损,但中国仍计划持续投产新线路,预计今年底前再投产2500公里的新高铁线,然而,即使砸了大笔资金广建高铁线路,但需求与人流不高的车站要不閒置荒废,不然就是沦为烂尾工程,或者如紫金山东站一样,从未有列车停靠。


近日传出北京当局预计今年全年再对已荒草遍野的雄安新区投资2000亿人民币,推动基础建设,而截至2022年底前,该区累计已投资5100多亿人民币,显示中国仍未放弃这项“千年大计”,只不过如此庞大的支出是否能符合经济效益,恐怕还有待商榷。


网民嚎叫:


100656392000 2023年04月24日 16:07

习BUN可以强制北京的党政机关迁至雄安嘛。。这样把烂掉的尾巴割断,不就完美了吗。改朝换代是可以迁都的,明清在北京,习王朝庆丰年间,迁都雄安,在折啊。哈哈。哈哈。习Bun啥缺德事儿都干了,不缺这个事儿。补上!

patrickwpy 2023年04月24日 11:31

还继续投资雄安新区说明“烂尾”烂的还不够,不管怎么烂,也不及一尊的名字重要。就是不知道拥有北京户口的公务员们被调到雄安去上班之后,户籍地址要不要改为河北雄安?

马列邪教共产党 2023年04月24日 09:06

习大粪走到哪里拉到哪里,臭气熏天

g2j2 2023年04月23日 21:05

一尊终身制后,雄安绝无可能烂尾。给雄安准一线城市待遇,未来发展可期。

恨中 2023年04月23日 20:52

没有阑尾嘛,990年后会建成???


谢选骏指出:上文头头是道,唯独不懂——雄安谐音凶案,不改名字不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社交媒體正在加速一人一票的大衆民主的末日儘快到來

《英国大选:“卧底”调查TikTok推送给年轻人的AI视频、假信息和毁谤式评论》(玛丽安娜·斯普灵(Marianna Spring)BBC虚假信息与社交媒体事务记者2024年6月3日)報道: 关于工党和保守党两位领袖的虚假信息已被推送给了英国的TikTok年轻用户。 BBC记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