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3年9月21日星期四

【谢选骏全集的出版说明和内容简介(188-248卷)】



上接——

谢选骏全集的出版说明和内容简介(第1-187卷):

https://xiexuanjun.blogspot.com/2021/08/blog-post_6.html?spref=tw


【谢选骏全集的出版说明和内容简介(360卷分类)】


01-10卷,大十卷

11-20卷,小十卷

21-30卷,外十卷

31-40卷,基督教十卷

41-50卷,展开十卷

51-60卷,早期十卷

61-70卷,网文十卷

71-80卷,影印十卷

81-100卷,新作二十卷

101-160卷,外星看地球六十卷

161-170卷,宇宙天文十卷

171-180卷,历史回顾十卷

281-209卷,历史批判二十九卷

210卷,思想主权第二卷

211-300卷,思想主权延伸九十卷

301-360卷,硅基哲学六十卷



【188、西洋军事史殷鉴】

Yin Jian of Western Military History

2021年12月第一版

December 2021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188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188

内容提要

钳形攻势之所以有效,就是利用了人类的生理局限——不仅古代肉搏如此,现代电战也是这样,都要利用人体的局限来施加压力。再看看我所说的“文化战”,不仅宗教战争如此,动物狩猎也是这样——不信看看几万年前留下洞穴涂鸦,就知文化战早已有之了。

Synopsis

The pincer offensive is effective because it takes advantage of the physical limitations of human beings-not only in ancient melee combat, but also in modern electronic warfare, all of which use the limitations of the human body to exert pressure. Let’s look at what I call “cultural wars”. Not only religious wars, but animal hunting is also the case. If you don’t believe me, look at the graffiti left in caves tens of thousands of years ago.

原《西洋世界军事史》目录

西方历史上的决定性会战及其影响

A Military History of the Western World

其它英文名:

The Decisive Battles of the Western World and Their Influence up on History

第一卷

导言:帝国主义的兴起

第一章:沙拉米斯会战和普拉提亚会战

大事记(一):希腊内部的争雄

第二章:叙拉古斯的围攻和阿哥斯波塔米会战

大事记(二):马其顿的兴起

第三章:高加米拉会战

大事记(三):罗马的兴起和它与迦太基的冲突

第四章:梅塔弗尔会战和撒玛会战

大事记(四):罗马帝国主义的兴起

第五章:皮德拉会战

大事记(五):罗马共和国内部的斗争

第六章:狄尔哈特的围攻和沙尔沙拉斯会战

大事记(六):罗马共和政体的倾覆

第七章:菲利皮会战和阿克提门会战

大事记(七):罗马帝国疆界的建立

第八章:陶托布格森林会战

大事记(八):罗马的和平

第九章:阿德莱罗普会战

大事记(九):民族的迁移

第十章:卡伦斯会战

大事记(十):东哥特人征服意大利

第十一章:特里卡梅伦战役和塔吉纳战役

大事记(十一):回教的兴起和扩张

第十二章:君士坦丁堡之围和托尔斯会战

大事记(十二):西欧帝国Z义的再生

第十三章:哈斯丁会战

大事记(十三):回教国的衰颓和拜占庭帝国的复兴

第十四章:曼齐克特会战

大事记(十四):国家对于回教徒的反攻

第十五章:哈丁会战

大事记(十五):西帝国的瓦解和法英的兴起

第十六章:斯鲁伊斯海战和克勒西会战

大事记(十六):中世纪的瓦解

第十七章:奥尔良的解围

大事记(十七):奥托曼帝国的兴起

第十八章:君士坦丁堡的围攻与陷落

大事记(十八):西班牙的再征服和统一

第十九章:马拉加的围攻和格拉达的征服

大事记(十九):西班牙和奥托曼两个帝国的争雄

第二十章:勒班陀海战

第二卷

大事记(一)英格兰与西班牙的争霸

第一章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失败

大事记(二)基督世界的分裂

第二章布莱滕费尔德会战和吕岑会战

大事记(三)英国的宪法战争

第三章内斯比会战

大事记(四)法兰西的称雄

第四章布莱尼姆会战

大事记(五)莫斯科帝国的兴起

第五章波尔塔瓦会战

大事记(六)普鲁士的勃兴与扩张

第六章罗斯巴赫会战和鲁腾会战


【189、世界军事史殷鉴】

Yin Jian of World Military History

2021年12月第一版

December 2021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189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189

内容提要

把属于东半球的美洲归入“西方”,显然是一个常识错误。事实上,美洲不仅有大西洋沿岸,也有太平洋沿岸,而且从人种与历史的角度看,美洲与其说是西方的一部分,不如说是东方的一部分,而更为中立的说法应是世界的一部分。至于印度的事例就更为明显了——英法在印度和美洲的争夺以及美国的独立、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都不仅仅是“西洋军事史”,而且是“世界军事史”了。

Synopsis

It is obviously a common sense error to classify America, which belongs to the Eastern Hemisphere, into the "West". In fact, the Americas have not only the Atlantic coast but also the Pacific coa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ace and history, the Americas are not so much part of the West as they are part of the East, and a more neutral view should be part of the world. . As for the case of India, the case is even more obvious-the British and French struggles in India and America,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Russo-Japanese War, the First World War and the Second World War... are not just "Western military history." And it's "world military history".

原《西洋世界军事史》目录

第二卷

大事记(七)不列颠帝国在印度的扩张

第七章普拉西会战

大事记(八)英法两国在北美洲的斗争

第八章亚伯拉罕平原会战

大事记(九)美洲殖民地的叛变

第九章萨拉托加的投降

大事记(十)美国独立战争的发展

第十章切萨皮克会战和约克敦之围

大事记(十一)法国革命的来临

第十一章瓦尔米的炮击

大事记(十二)法英两国间的海上争霸

第十二章特拉法尔加会战

大事记(十三)英法两国的陆上斗争(第一阶段)

第十三章耶拿会战和奥尔施泰德会战

大事记(十四)英法两国的陆上斗争(第二阶段)

第十四章莱比锡会战

大事记(十五)1814年的战役

第十五章滑铁卢会战

第三卷

大事记(一):工业革命与美洲帝国主义的兴起

第一章:七日会战

大事记(二):美国内战的进展

第二章:维克斯堡的围攻和卡塔罗加会战

大事记(三):普鲁士的扩张

第三章:色当会战

大事记(四):日本帝国主义的兴起与俄国在远东的扩张

第四章:旅顺港的围攻

大事记(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础

第五章:马恩河会战和坦能堡会战

大事记(六):战术上的僵局和目标的改变

第六章:沙里拜尔会战和弗拉湾会战

大事记(七):战争的进展(1915年-1918年)

第七章:亚眠会战

大事记(八):意奥之间的斗争

第八章:维托利奥-威尼托会战

大事记(九):俄国革命

第九章:华沙会战

大事记(十):第三帝国的兴起与第二次大战的起因

第十章:第二次色当会战与法兰西的沦亡

大事记(十一):巴巴罗沙作战和租借法案

第十一章:莫斯科会战

大事记(十二):俄国问题和战争向太平洋方面的发展

第十二章:中途岛之战

大事记(十三):北非的战争

第十三章:阿拉曼会战和突尼斯会战

大事记(十四):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基础

第十四章:斯大林格勒会战

大事记(十五):政治战场与第二战场

第十五章:诺曼底会战

大事记(十六):大平洋战争的进展

第十六章:莱特湾会战

结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前瞻

原《西洋世界军事史》目录

第二卷

大事记(七)不列颠帝国在印度的扩张

第七章普拉西会战

大事记(八)英法两国在北美洲的斗争

第八章亚伯拉罕平原会战

大事记(九)美洲殖民地的叛变

第九章萨拉托加的投降

大事记(十)美国独立战争的发展

第十章切萨皮克会战和约克敦之围

大事记(十一)法国革命的来临

第十一章瓦尔米的炮击

大事记(十二)法英两国间的海上争霸

第十二章特拉法尔加会战

大事记(十三)英法两国的陆上斗争(第一阶段)

第十三章耶拿会战和奥尔施泰德会战

大事记(十四)英法两国的陆上斗争(第二阶段)

第十四章莱比锡会战

大事记(十五)1814年的战役

第十五章滑铁卢会战

第三卷

大事记(一):工业革命与美洲帝国主义的兴起

第一章:七日会战

大事记(二):美国内战的进展

第二章:维克斯堡的围攻和卡塔罗加会战

大事记(三):普鲁士的扩张

第三章:色当会战

大事记(四):日本帝国主义的兴起与俄国在远东的扩张

第四章:旅顺港的围攻

大事记(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础

第五章:马恩河会战和坦能堡会战

大事记(六):战术上的僵局和目标的改变

第六章:沙里拜尔会战和弗拉湾会战

大事记(七):战争的进展(1915年-1918年)

第七章:亚眠会战

大事记(八):意奥之间的斗争

第八章:维托利奥-威尼托会战

大事记(九):俄国革命

第九章:华沙会战

大事记(十):第三帝国的兴起与第二次大战的起因

第十章:第二次色当会战与法兰西的沦亡

大事记(十一):巴巴罗沙作战和租借法案

第十一章:莫斯科会战

大事记(十二):俄国问题和战争向太平洋方面的发展

第十二章:中途岛之战

大事记(十三):北非的战争

第十三章:阿拉曼会战和突尼斯会战

大事记(十四):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基础

第十四章:斯大林格勒会战

大事记(十五):政治战场与第二战场

第十五章:诺曼底会战

大事记(十六):大平洋战争的进展

第十六章:莱特湾会战

结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前瞻


【190、中国通史批判】

第一卷

Criticism of Chinese General History

Volume One 

2021年12月第一版

December 2021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190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190

内容提要

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一种社会现象,用这种现象解释其他现象,就像用一种器官代替其他器官,是神经错乱。白寿彝是个少数民族,而且还是一个伊斯兰教徒,由他领衔杜撰的《中国通史》,充分体现了斯大林主义的特质——通篇充满了歪曲中国历史、污蔑中国文明、丑化中国民族的文字。

Synopsis

Class and class struggle are a social phenomenon. Using this phenomenon to explain other phenomena is like replacing other organs with one kind of organ, which is a mental disorder. Bai Shouyi is a minority nationality and an Islamist. The "General History of China" written by him fully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alinism-the whole text is full of words that distort Chinese history, slander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vilify the Chinese nation. 

上部

原《中国通史》第一卷 导论 目录

题记

第一章 统一的多民族的历史

第一节 关于中国民族史撰述的回顾

第二节 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分布现状

第三节 统一的多民族历史的编撰

第二章 历史发展的地理条件

第一节 地理条件与历史发展

第二节 中国地理条件的特点及其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关系

第三章 人的因素

第一节 作为直接生产者的人

第二节 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

第四章 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

第一节 生产关系

第二节 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 阶级和等级

第五章 国家和法

第一节 国家性质和政权形式

第二节 国家的职能 社会职能

第三节 法礼与刑

第六章 社会意识形态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的学说

第二节 中国哲学、社会政治学说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中国哲学、社会政治学说的特色

第七章 历史理论和历史文献

第一节 历史理论的探索

第二节 历史文献和历史文献学

第八章 史书体裁和历史文学

第一节 史书体裁的综合运用

第二节 多体裁配合、多层次地反映历史

第三节 历史文学 史学和文学

第九章 中国与世界

第一节 中国历史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史和世界史

附录一

附录二 重印后记


【191、中国通史批判第二卷】

Criticism of Chinese General History

Volume Two

2021年12月第一版

December 2021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191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191

内容提要

马列主义者所陈述的“历史”,都是“为阶级斗争服务的”。符合这一“红线”的,就展开,不合乎这一预定的宣传大纲的,就抹杀。这就是“马列主义史学”的工作内容。我的义务就是批判他们的流毒。

Synopsis

The "history" stated by Marxist-Leninists is "serving the class struggle." Those that meet this "red line" will be launched, and those that do not meet the pre-determined propaganda outline will be obliterated. This is the work content of the "Marxist-Leninist Historiography". My duty is to criticize their abuse. 

原《中国通史第三卷上古时代(上册)》目录

甲编

第一章 文献资料

第一节 五经

第二节 史地书

第三节 诸子书

第四节 辞 赋

第二章 考古资料

第一节 主要都城遗址的调查与发掘

第二节 考古学文化的研究

第三节 考古资料反映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第三章 甲骨文和金文

第一节 甲骨文

第二节 金文

第四章 研究概况

第一节 “五四”以后一些学者的研究成绩

第二节 郭沫若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传播

第三节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显著成就

第四节 新中国建立后

第五章 本卷的编写旨趣

乙编 综述

第一章 神话、传说、历史年代

第一节 关于氏族、部落的神话和传说

第二节 关于夏代的传说 和夏史的探索

第三节 历史年代 问题的提出

第四节 西南地区云南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第二章 商殷时期

第一节 商的建立、发展和衰亡 商的先世

第二节 商殷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统治制度 社会经济

第三节 商殷时期的文化 甲骨文字

第三章 西周时期

第一节 西周王国的建立和巩固 周族的兴起

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周王国和国内各族的关系 西周初期

第四节 西周的衰微与平王东迁

第四章 春秋时期

第一节 春秋时期的各国争霸

第二节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各国的大夫兼并与南方的混战 向戌弭兵

第五章 战国时期

第一节 战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封建制生产关系的逐渐生长

第二节 战国“七雄”与各国的变法图强

第三节 走向统一的封建国家及其重要制度

第四节 七国的兼并战争与秦的统一

第五节 社会大变革中学术文化的发展

第六章 商周时期的中国在上古世界的地位

第一节 世界最古老的文明和商周时期的中国

第二节 西周文明和同时期的世界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和当时的世界

丙编 典志

第一章 农业

第一节 农业环境

第二节 农具的发展

第三节 我国最早的物候历和二十四节气的出现

第四节 农田耕作和作物栽培技术

第五节 粮食作物的主要品种及其产地

第六节 园艺、林、牧、蚕桑业的生产技术

第七节 狩猎、采集、捕鱼和植树的活动

第八节 农业生物学知识

第九节《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

第二章 手工业、商业和货币

第一节 商殷时期的官工商业和货币 青铜器

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官工商业和货币 “百工”和官手工业

第三节 春秋时期官私工商业的发展与金属货币的出现

第四节 “素封”的出现

第五节 先秦时代的手工业技术

第三章 交通、道路、都会

第一节 由新石器时期的遗址分布推测交通的起源和当时道路的雏形

第二节 夏、商、周三代的都邑及其间的交通道路

第三节 春秋时期横贯南北和纵通东西的交通道路

第四节 战国时期以各国都城为中心向外辐射的交通道路

第五节 经济都会的兴起及其有关的交通道路 经济都会的兴起与交通道路的发展

第六节《禹贡》建立水上交通道路网的思想

第四章 国野、乡里与郡县

第一节 周初的武装殖民与“国”“野”之分 周初东征与武装殖民

第二节 “国人”和“野人”的社会地位之不同 “国人”对政治的干预

第三节 “国”“野”与“国人”“野人”区别之泯除 “盟国人于毫社”

第四节 乡、里的产生与郡县之出现 乡、里的产生

第五章 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第一节 井田制度 以公社形式按地域划分居民的奴隶制

第二节 夏商时期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有田—成”

第三节 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西周“国”、“野”的“公田”与“私田”

第四节 春秋时期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不籍千亩”

第五节 战国时期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废井田、开阡陌”与土地制度的变化

第六章 等级和阶级

第一节 等级的产生和划分

第二节 等级与阶级的关系

第三节 春秋战国之际新的阶级出现

第四节 商鞅变法的阶级政策

原《中国通史》第三卷上古时代(下册)目录

丁编传记(上)

第一章 周

第一节 周

第二节 东周

第二章 鲁、卫、蔡、曹

第一节 鲁

第二节 卫

第三节 蔡、曹

第四节 泗上附庸小国

第三章 燕、齐

第一节 燕

第二节 齐

第三节 田齐

第四章 陈、杞、宋

第一节 陈

第二节 杞

第三节 宋

第五章 

第一节 晋

第二节 郑

第三节 三晋:韩赵魏

第四节 中山

第六章 徐、楚

第一节 徐

第二节 楚

第七章 吴、越

第一节 吴

第二节 越

第八章

第一节 巴蜀

第二节 西南夷

第九章 秦

第一节 秦的早期历史

第二节 秦在变法以后

丁编传记(下)

第一章 管仲、子产、晏婴、叔向

第一节 管仲

第二节 子产

第三节 晏婴、叔向

第二章 司马穰苴、孙武、伍子胥、范蠡

第一节 司马穰苴

第二节 孙武

第三节 伍子胥(附申包胥、专诸)

第四节范蠡(附文种)

第三章 孔子、墨子

第一节 孔子的生平

第二节 孔子的思想

第三节 墨子、墨家和《墨子》书

第四节 墨子的思想

第五节 孔墨后学

第四章 李悝、吴起、商鞅

第一节 李悝

第二节 吴起

第三节 商鞅

第五章

第一节 孙膑

第二节 乐毅

第三节 田单

第六章 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

第一节 孟尝君

第二节 平原君

第三节 信陵君

第七章 老子、庄子

第一节 老子

第二节 庄子

第八章 惠施、公孙龙、墨家辩者

第一节 惠施

第二节 公孙龙

第三节 墨家辩者

第九章苏秦、张仪、公孙衍

第一节 苏秦

第二节 张仪

第三节 公孙衍

第十章 子思、孟子、邹衍

第一节 子思

第二节 孟子

第三节 邹衍

第十一章 

第一节 屈原

第二节 淳于髠

第三节 鲁仲连

第十二章 蔺相如、廉颇、李牧

第一节 蔺相如

第二节 廉颇(附赵奢)

第三节 李牧

第十三章 范睢、白起、王翦

第一节 范睢

第二节 白起

第三节 王翦(附蒙骜)

第十四章 荀子、韩非、吕不韦

第一节 荀子

第二节 韩非

第三节 吕不韦

第十五章 数学、天文学、气象学、地学

第一节 数学

第二节 天文学

第三节 气象学

第四节 地学

第十六章 物理学

第一节 力学知识

第二节 热学知识

第三节 声学知识

第四节 光学知识

第五节 磁学知识

第六节 对运动及时空的认识

第七节 物质结构假说

第十七章 医学

第一节 中国传统医学的起源

第二节 中国传统医学与巫术之关系

第三节 早期的药物知识和用药剂型

第四节 医学分科及医疗经验积累

第五节 预防医学与养生

第六节 卫生与医事管理

第七节 医学家

第十八章 妇女

第一节 女娲,简狄、姜嫄

第二节 太任 ,太姒

第三节 许穆夫人赋《载弛》

第四节 齐姜劝导晋公子重耳

第五节 晋弓工妻谏平公

第六节 赵威后问齐使

第七节 孟母教子

第十九章杂传

第一节 伯夷叔齐①不食周粟

第二节 柳下惠不辞小官

第三节 西门豹为河伯娶妇

第四节 荆轲刺秦王(附高渐离)

附录一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分期问题

附录二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

原书题记

原书序说


【192、中国通史批判第三卷】

Criticism of Chinese General History

Volume Three

2022年1月第一版

January 2022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192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192

内容提要

马列主义者对于古代史料完全没有鉴别能力,甚至没有一点质疑的意思,完全是照单全收——他们只是用这些史料来证明自己的理论。

Synopsis

The Marxist Leninists have no ability to distinguish ancient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even have no intention of questioning them. They just accept them according to the order——They just use these historical materials to prove their theories.

原《中国通史第四卷 中古时代·秦汉时期(上册)》目录

甲编 

序说

第一章 文献资料

第一节 基本史籍

第二节 史籍佚文的辑本

第三节 经纬及有关传注的史料价值

第四节 小学书的史料价值

第五节 诸子书的史料价值

第六节 文集及古小说的史料价值

第二章 考古资料

第一节 秦都咸阳和碣石行宫 秦都咸阳

第二节 秦始皇陵园 秦始皇陵园

第三节 西汉长安城和东汉洛阳城

第四节 秦汉长城及沿线城鄣烽塞 秦汉长城

第五节 汉代帝陵 西汉十一陵

第六节 汉代诸侯王列侯墓

第七节 秦汉简牍和石刻

第八节 汉代少数族地区的考古资料

第三章 研究概况

第一节 近代史学关于秦汉史的研究

第二节 建国以来关于秦汉 时期民族史的研究

第三节 建国以来关于秦汉经济史的研究

第四节 建国以来秦汉政治史的研究 政治制度

第五节 建国以来秦汉学术思想史的研究

第六节 社会性质问题的研究

第四章 本卷编撰意图

乙编

综述

第一章 秦汉时期的民族

第一节 汉族 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

第二节 匈奴

第三节 东北各族

第四节 西域各族

第五节 氐和羌 氐族

第六节 西南夷 西南夷的地区分布

第七节 蛮与越 蛮的主要分支

第二章 秦封建皇朝的建立

第一节 秦皇朝的建立

第二节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第三节 秦朝强化统治的措施

第三章 秦的暴政与秦末农民战争

第一节 秦的暴政与社会矛盾的激化

第二节 陈胜、吴广起义 大泽乡起义

第三节 刘邦、项羽起义

第四章 西汉皇朝的建立和巩固

第一节 对楚战争的胜利

第二节 汉皇朝规模的树立

第三节 汉家皇权的强化

第四节 “文景之治” 簿税劝农

第五章 西汉盛世

第一节 西汉盛世和武帝的基本政策

第二节 强干弱枝的重要措施

第三节 民族关系和统一局面的发展

第四节 武帝末年的社会动荡及其转机

第五节 宣帝“中兴” 霍光秉政。宣帝即位的初年

第六章 西汉的衰落

第一节 西汉的衰落

第二节 王莽篡汉

第三节 绿林、赤眉大起义

第七章 东汉皇朝的建立

第一节 东汉皇朝对全国的统一

第二节 东汉的政治体制

三节 南北匈奴和西域各国

第四节 中外交往的发展

第八章 外戚、宦官、党锢、黄巾大起义

第一节 外戚、宦官与东汉政治

第二节 累世公卿局面的形成。门阀的出现

第三节 反宦官斗争和“党锢”事件 反宦官斗争

第四节 黄巾大起义

第九章 秦汉时期的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中国和同时的世界

第二节 秦汉时期东西方联系的形成

丙编 典志

第一章 农牧业

第一节 农业经济在分布地区上的发展

第二节 铁农具的发展和牛耕的普及

第三节 具有地区特点的农田水利

第四节 农作制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提高

第五节 作物栽培技术的进步

第六节 蚕桑技术和畜牧兽医技术的发展

第七节 农学著作

第二章 土地制度和阶级结构

第一节 地主阶级的等级结构和土地等级制度

第二节 官田和民田

第三节 农民及其他劳动者

第三章 官私手工业

第一节 官府手工业

第二节 民间手工业

第四章 手工业技术

第一节 建筑

第二节 水利

第三节 纺织秦汉时期纺织技术的发展

第四节 采矿

第五节 冶金

第六节 机械

第七节 交通运输

第八节 造纸术

第九节 陶瓷 陶塑技术

第十节 玻璃

第十一节 漆 器

第十二节 酿造

第十三节 制盐

第十四节 石油天然气

第五章 商业和货币

第一节 官营商业

第二节 民营商业

第三节 边区及域外商业活动

第四节 货币

第六章 都会与里(坊)市制度

第一节 六大都会 长安

第二节 地区性都会

第三节 里(坊)市制度

第七章 国内外交通

第一节 秦的水陆交通和直道、弛道的修建

第二节 汉代水陆交通的发达

第三节 秦汉时期对外的交通路线

第八章 户籍制度

第一节 秦的户口版籍之制

第二节 汉代的户籍制度及其演变

第九章 上计制度

第一节 秦汉上计制度记载的缺乏和对其进行研究的必要 第二节 战国和秦皇朝的上计制度

第三节 汉代的上计制度 西汉对上计制度的重视

第四节 上计制度的作用

第十章 赋税制度

第一节 秦的赋税制度

第二节 汉代赋税的类别及其演变

第三节 秦汉时期有关赋税制度的特殊规定

第十一章 徭役制度

第一节 “更役”制及其特征

第二节 徭役的类别与期限

第三节 徭役的役龄与役期

第四节 徭役的服役范围

第五节 徭役的豁免

第六节 秦汉徭役剥削的残酷性

第十二章 朝廷、郡县和封国

第一节 朝廷

第二节 郡县

第三节 封国

第十三章 官吏的选用、考核及其他制度

第一节 选官制度

第二节 任用制度

第三节 考核制度

第四节 赐爵制度 秦的赐爵制度

第五节 秩俸、休假和致仕 秩俸

第十四章 兵制

第一节 禁军、宫城近卫军和京畿驻军

第二节 郡国兵

第三节 边防兵

第四节 征兵制

第五节 募兵及正式兵役以外的各种兵源

第六节 军队的指挥和组织系统

第七节 军队的训练和考核

第八节 有关兵制的其他问题

第十五章 刑法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立法活动和法律形式 秦代的立法活动

第二节 秦汉法律的立法精神和阶级本质

第三节 秦汉的刑罚制度

第四节 秦汉的司法制度 司法组织 图版目次

原《中国通史第四卷 中古时代·秦汉时期(下册)》目录

丁编

传记 

第一章 秦始皇帝附李斯赵高

第一节 灭六国,创帝业

第二节 巡行

第三节 李斯的功绩

第四节 赵高与秦的灭亡

第二章 陈胜

第一节 反秦起义陈胜首倡 大泽乡起义

第二节 项梁和会稽起义 项梁和会稽起义

第三节 项羽的霸业 巨鹿决战

第四节 项羽的衰亡 楚汉战争与鸿沟划界

第三章 汉高祖

第一节 沛公破秦 沛县起义

第二节 汉王灭楚

第三节 汉高祖创帝业

第四节 吕后

第四章 萧何 曹参

第一节 萧何

第二节 曹参

第五章 张良 陈平

第一节 张良的家世

第二节 张良为汉划策

第三节 陈平的计谋

第六章 韩信 彭越 英布

第一节 韩信

第二节 彭越

第三节英布

第七章 娄敬 陆贾 叔孙通

第一节 娄敬

第二节 陆贾 出使南越

第三节叔孙通

第八章 冒顿单于

第一节 冒顿即位前的匈奴

第二节 冒顿单于与匈奴的强盛

第三节 冒顿死后的匈奴

第九章 赵佗

第一节 开辟岭南 两征岭南

第二节 携土归汉 接受封号

第十章 汉文帝汉景帝

第一节 汉文帝

第二节 汉景帝

第十一章 贾谊 晁错 刘安

第一节 贾谊

第二节 晁错

第三节 刘安

第十二章 周勃 周亚夫

第一节 周勃

第二节 周亚夫

第十三章 朱家 剧孟 郭解

第一节 朱家

第二节 剧孟

第三节 郭解

第十四章 汉武帝

第一节 强干弱枝

第二节 汉和边疆各地区民族

第三节 武帝晚年的社会变乱

第十五章 董仲舒公孙弘

第一节 董仲舒及其学说

第二节 公孙弘

第十六章 卫青 霍去病 李广

第一节 卫青

第二节 霍去病

第三节 李广

第十七章 张骞 苏武

第一节 张骞通西域

第二节 苏武奉使匈奴

第十八章 桑弘羊 孔仅 东郭咸阳

第一节 桑弘羊的时代背景及其

第二节 桑弘羊的理财活动

第三节 盐铁会议与桑弘羊之死 盐铁会议

第四节 孔仅 东郭咸阳

第十九章 张汤 杜周

第一节 张汤

第二节 杜周

第二十章 司马相如 司马迁

第一节 司马相如及其文学成就

第二节 司马迁的早年 家世、青少年时期

第三节 司马迁的史学成就

第四节 司马迁在传记文学上的成就

第五节 司马迁在天文学上的贡献

第二十一章 霍光 金日磾赵充国

第一节 霍光

第二节 金日磾

第三节 赵充国附辛武贤

第二十二章 汉宣帝

第一节 经历磨难幼受“巫蛊”事件株连

第二节 亲理政事 肯定霍光功绩

第二十三章 萧望之 贡禹 师丹

第一节 萧望之

第二节 贡禹

第三节 师丹

第二十四章 郑吉 段会宗 傅介子 冯嫽

第一节 郑吉

第二节 段会宗

第三节 傅介子

第四节 冯嫽

第二十五章 呼韩邪单于

第一节 出任单于匈奴内外

第二节 积极与汉和好

第二十六章 刘向 刘歆 扬雄

第一节 刘向、刘歆的政治生活

第二节 刘向、刘歆的学术活动

第三节 扬雄 辞赋和讽谏

第二十七章 王莽

第一节 篡窃帝位的历程

第二节 改制及其失败

第三节 在农民起义中垮台 农民起义

第二十八章 汉光武帝

第一节 刘秀与两汉之际的农民战争

第二节 光武帝的帝业 统一政权的重建

第三节 汉明帝

第四节 汉章帝

第二十九章 邓禹 寇恂 冯异

第一节 邓禹

第二节 寇恂

第三节 冯异

第三十章 岑彭 贾复 吴汉 岑彭

第一节 岑彭

第二节 贾复

第三节 吴汉

第三十一章 耿弇祭遵 铫期王常

第一节 耿弇

第二节 祭遵

第三节 铫期

第四节 王常

第三十二章 桓谭 班彪 张衡

第一节 桓谭

第二节 班彪

第三节 张衡和他在文学上的成就

第四节 张衡在科学上的贡献 《灵宪》 浑天说

第三十三章 班超 马援

第一节 班超

第二节 马援

第三十四章 窦融 窦宪

第一节 窦融

第二节 窦宪

第三十五章 梁统 梁冀

第一节 梁统 由河西归洛阳

第二节 梁冀 诛杀忠良

第三十六章 班固 王充 蔡邕

第一节 班固

第二节 王充

第三节 蔡邕

第三十七章 仲长统 王符 崔寔

第一节 仲长统

第二节 王符

第三节 崔寔

第三十八章 鲜卑

第一节 鲜卑势力的发展

第二节 鲜卑“大人”

第三节 称雄于北方

第三十九章 党锢

第一节 窦武

第二节 陈蕃

第三节 李膺

第四节 范滂、张俭、贾彪 范滂严整疾恶

第五节 郭泰

第六节 “党人”评论

第四十章 宦者

第一节 郑众专谋除窦宪

第二节 蔡伦改进造纸术

第三节 孙程、曹腾谋立皇帝

第四节 “五侯”逞凶除梁冀

第五节 侯览、曹节、吕强、张让

第四十一章 经学

第一节 汉代经学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秦及汉初经学的流传

第三节 五经博士和经今古文之争

第四节 经学对其他学术

第四十二章 方士

第一节 先秦的方士

第二节 秦时的方士

第三节 西汉前期的方士

第四节 西汉后期的方士

第五节 东汉的方士

第六节 方士评论

第四十三章 数学

第一节 “九数”

第二节 秦汉简牍和《算数书》

第三节 《周髀算经》

第四节 《九章算术》《九章算术》的成书

第五节 数学与天文学

第六节 数学家

第四十四章 天文学

第一节 历法

第二节 浑仪和浑象 浑仪

第三节 圭表和漏刻 时间的计量

第四节 宇宙论

第五节 天象记录、天文学家 和天文典籍 天象记录

第六节 气象 气象与生产

第四十五章 地理学

第一节 秦代图籍

第二节《史记·货殖列传》和《大宛列传》

第三节《汉书·地理志》和《西域传》 《汉书·地理志》

第四节 班超父子和《后汉书· 西域传》

第五节《异物志》

第六节 马王堆地图

第四十六章 生物学

第一节 生物分类

第二节 形态方面的知识

第三节 生态方面的知识

第四节 遗传与变异

第五节 朴素的生物进化观

第四十七章 物理学

第一节 力学知识

第二节 热学知识

第三节 声学知识

第四节 光学知识

第五节 电和磁的知识

第四十八章 化学

第一节 炼丹术 炼丹术与求仙活动

第二节 医药化学 五毒方

第三节 冶金化学

第四十九章 医学

第一节 《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的成书年代

第二节 记录病历的创始者淳于意 淳于意和女儿缇萦

第三节 《治百病方》

第四节 医圣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攻读医学的历史背景

第五节 华佗对外科、麻醉之贡献和导引术 华佗对外科、麻醉之贡献

第六节 针灸学的发展 针灸学的发展

第七节 医事制度和公共卫生

第五十章 技艺

第一节歌舞

第二节斗鸡 、蹴鞠等游戏

第三节杂技

第五十一章 妇女传

第一节 母后干政

第二节 公主和亲

第三节 吕母起义

第四节 班昭著书

第五十二章 杂传

第一节 田横和五百壮士

第二节 季布“一诺百金”

第三节 东方朔的滑稽

第四节 朱云折槛

附录 秦汉礼俗

第一节 衣和食 冕、冠、巾

第二节 住和行 宫殿、楼房和城堡

第三节嫁娶和丧葬 嫁娶

题记


【193、中国通史批判第四卷】

Criticism of Chinese General History

Volume Four

2022年1月第一版

January 2022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193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193

内容提要

马列主义是一种极为低劣的动物主义,马列主义者满脑子铜臭,狗眼里只有“社会经济发展”——例如,周武帝灭佛,不像马列狗所说的,出自经济原因,而是综合需要——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是佛教的衰落和第二期中国文明的自觉。但是马列狗却不懂这些,他们只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歪曲历史过程,以便达到自己制造社会混乱,然后乱中夺权的险恶目的。

Synopsis

Marxism-Leninism is an extremely inferior animalism. The Marxist-Leninists are full of stinky brains, and the dog's eyes are only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 for example, Emperor Wu of Zhou killed the Buddha, unlike the Marxist-Leninist dog, for economic reasons, but for economic reasons Comprehensive needs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it is the decline of Buddhism and the self-consciousness of the second phas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But the Marxist-Leninist dog does not understand this. They will only us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o distort the historical proces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ir sinister purpose of creating social chaos and then seizing power in the chaos. 

原《中国通史第五卷·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上册)》目录

甲编

第一章 文献资料

第一节 正史

第二节 正史以外的史料

第二章 考古资料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都城遗址

第二节 魏晋十六国墓葬

第三节 北朝墓葬

第四节 六朝墓葬

第五节 高句丽城址和墓葬

第六节 瓷窑和瓷器

第七节 早期石窟

第三章 研究概况

第四章 本卷编撰旨趣

乙编 综述

第一章 三国的鼎立

第一节 曹操稳占中原

第二节 三国局面的形成

第三节 取益州和争荆州

第四节 曹魏政局的发展

第五节 诸葛亮治蜀及其后的政局

第六节 孙吴对江南的开发。孙吴的灭亡

第二章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东晋十六国的混乱

第一节 太康时期的小康局面

第二节 多种矛盾的交织和西晋的灭亡

第三节 十六国中最早建立的政权和晋在东南的偏安

第四节 前燕前秦的对立及前秦的统一北方

第五节 东晋的北伐和前秦的南征。淝水之战

第六节 淝水战后北方的再分裂

第七节 东晋的衰亡

第三章 南北朝的对峙

第一节 北魏建国的历程

第二节 北魏和宋的兴盛时期

第三节 宋齐梁初政治权力的攘夺

第四节 江南经济的开发、民族间的关系和农民起义

第五节 北方的民族关系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第四章 从北魏的分裂到隋的统一

第一节 北方各族人民的起义和北魏的东西分裂

第二节 东、西魏的战争

第三节 梁朝的衰亡

第四节 北齐北周间国力的升降和突厥的兴起

第五节 隋代周

第五章 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第一节 门阀世族的形成

第二节 寺院经济的兴盛

第三节 封建依附关系的发展

第四节 民族杂居地区的封建化

第六章 文化发展的总形势

第一节 玄学和儒学

第二节 佛教、道教和无神论思想

第三节 史学

第四节 文学

第五节 艺术

第六节 中外文化的交流

丙编 典志

第一章 农业

第一节 农业发展的形势

第二节 农具的改进和北方旱作地区耕作技术体系的形成 第三节 农作制的发展

第四节 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的发展

第五节 园艺、畜牧兽医和蚕桑技术

第六节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第二章 手工业

第一节 建筑

第二节 水利

第三节 纺织

第四节 采矿

第五节 冶金

第六节 机械

第七节 交通运输工具

第八节 兵器

第九节 造纸

第十节 陶瓷

第十一节 石油天然气

第三章 门阀制度

第一节

第二节 门阀制度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门阀制度的确立与鼎盛

第四节 门阀制度的衰落

第五节 门阀制度出现和持续存在的原因

第四章 户籍制度

第一节 户口数的历史记载

第二节 普通民户的户籍:黄籍

第三节 特殊民户的户籍:白籍

第四节 资簿

第五节 西凉建初十二年户籍残卷

第六节 计帐户籍制度

第七节 特殊民户多种

第八节 争夺劳动力的斗争

第五章 赋役制度

第一节 三国赋役制度

第二节 西晋赋役制度

第三节 十六国赋役制度

第四节 东晋赋役制度

第五节 南朝赋役制度

第六节 北朝赋役制度

第六章 法制

第一节 法典

第二节 刑法

第三节 诉讼法

第四节 法律思想与律学的发展

第五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制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第七章 兵制

第一节 东汉末的集兵方式

第二节 世兵制度的形成

第三节 魏、吴世兵制的异同

第四节 蜀汉未实行世兵制

第五节 集兵制度的演变

第六节 世兵制度的衰落

第七节 江左的征兵和募兵

第八节 三国两晋南朝的少数族兵

第九节 北方少数族政权的集兵制度

第十节 府兵制度的形成

第十一节 骑兵战术

第十二节 克制骑兵的战术发展

第十三节 水战战术的发展

第十四节 兵器

原《中国通史第五卷·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下册)》目录

丁编

传记

第一章 袁绍、曹操

第一节 袁绍

第二节 曹操

第二章 刘备、诸葛亮

第一节 刘备的早年

第二节 诸葛亮出山

第三节 刘备称帝后的蜀汉

第三章 孙权、周瑜、鲁肃、陆逊

第一节 孙权

第二节 周瑜

第三节 鲁肃

第四节 陆逊

第四章 司马懿、邓艾、钟会

第一节 司马懿

第二节 邓艾、钟会

第五章 晋武帝、张华、羊祜、杜预

第一节 晋武帝

第二节 张华

第三节 羊祜

第四节 杜预

第六章 曹植、阮籍、陆机、陆云

第一节 曹植 “不自雕励、任性而行”的性格

第二节 阮籍 生平与著作

第三节 陆机、陆云

第七章 刘渊、石勒、祖逖、刘琨

第一节 刘渊

第二节 石勒

第三节 祖逖刘琨

第八章 晋元帝、王导、谢安

第一节 晋元帝

第二节 王导

第三节 谢安

第九章 刁协、刘隗、郗鉴、温峤

第一节 刁协、刘隗

第二节 郗鉴、温峤

第十章 庾亮、陶侃、桓温 第一节 庾亮

第二节 陶侃

第三节 桓温

第十一章 桓玄、孙恩、卢循

第一节 桓玄

第二节 孙恩、卢循

第十二章 谯周、陈寿、裴秀

第一节 谯周

第二节 陈寿

第三节 裴秀

第十三章 王羲之、顾恺之、陶潜

第一节 王羲之

第二节 顾恺之

第三节 陶潜

第十四章 葛洪、陶弘景

第一节 葛洪

第二节 陶弘景

第十五章 祖冲之、范缜、郦道元

第一节 祖冲之

第二节 范缜

第三节 郦道元

第十六章 慕容廆、苻坚、王猛、姚兴

第一节 慕容廆

第二节 苻坚、王猛

第三节 姚兴

第十七章 拓跋圭、拓跋焘、北魏孝文帝、文明太后冯氏 第一节 拓跋圭

第二节 拓跋焘

第三节 北魏孝文帝

第四节 文明太后冯氏

第十八章 宋武帝、梁武帝、侯景

第一节 宋武帝

第二节 梁武帝

第三节 侯景

第十九章 高欢、宇文泰、北周武帝

第一节 高欢

第二节 宇文泰

第三节 北周武帝

第二十章 范晔、裴松之、沈约、刘勰、钟嵘

第一节 范晔

第二节 裴松之

第三节 沈约

第四节 刘勰、钟嵘

第二十一章 崔浩、魏收

第一节 崔浩

第二节 魏收

第二十二章 道安、慧远、法显

第一节 道安 行履

第二节 慧远

第三节 法显

第二十三章 数学

第一节 勾股定理和重差术

第二节 割圆术和圆周率

第三节 球体积公式

第四节 同余式和不定方程

第五节 解线性方程组和解二次、三次方程

第六节 实用算术和其他成就

第七节 刘徽的极限思想

第二十四章 天文学

第一节 星官体系与全天星图

第二节 天文仪器的研制和革新

第三节 岁差的发现

第四节 太阳和五星视运动不均匀性的发现

第五节 历法的进步

第六节 宇宙论

第二十五章 物理学

第一节 力学知识

第二节 声学知识

第三节 光学知识

第四节 电磁学知识

第二十六章 地理学

第一节 地志和地记

第二节 常璩与《华阳国志》

第三节 地质、矿物学方面的成就

第二十七章 生物学

第一节 分类学的发展

第二节 生态知识的发展

第三节 微生物知识

第四节 戴凯之与《竹谱》

第二十八章 医学

第一节 医学旧籍的研究整理

第二节 医学经验总结和医学的发展

第二十九章 妇女

第一节 女诗人蔡琰

第二节 刘兰芝抗婚

第三节 谢道韫的才辩

第四节 苏蕙巧织回文图诗


【194、中国通史批判第五卷】

(第二期中国文明的共主时代——隋唐时期)

Criticism of Chinese General History Volume Five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suzerain era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2022年2月第一版

February 2022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194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194

内容提要

隋唐时期是第二期中国文明的共主时代,正如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第二期中国文明的王国时代。再往前推,可见——1、周朝以前是第一期中国文明的王国时代,2、殷末西周是第一期中国文明的共主时代,3、东周是第一期中国文明的春秋、战国,4、秦两汉是第一期中国文明的帝国时代。

Synopsis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were the second period of  suzerai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just as the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were the second period of the kingdom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Pushing further forward, it can be seen that - 1. The Zhou Dynasty was the first period of the kingdom era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2.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at the end of the Yin Dynasty was the first period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Warring States, 4, Qin and Han is the first period of the imperial era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原《中国通史第六卷 中古时代 隋唐时期》

第六卷 中古时代·隋唐时期(上册)

甲编 序说

第一章 基本史料

第一节《新唐书·艺文志》乙部

第二节《新唐书·艺文志》甲丙两部

第三节《新唐书·艺文志》丁部

第四节隋唐以后有关隋唐

第二章 考古资料

第一节 隋唐城址

第二节 唐代的重要遗址

第三节 隋唐帝陵

第四节 隋唐墓葬

第五节 隋唐时期的墓葬壁画

第六节 隋唐时期的瓷窑与瓷器

第七节 隋唐金银器、铜镜、织物

第三章 研究概况

第一节 隋唐史研究领域、方法和观点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 隋唐史研究的主要成果清末民初的隋唐史研究

第三节 隋唐史研究中一些重要问题的争论

第四节 敦煌吐鲁番文书的整理及研究

第四章 本卷编写旨趣

乙编 综述

第一章 年代与历法

第一节 历史年代

第二节 历法

第二章 自然环境的利用和变迁

第一节 长安附近的水道及灌溉网的形成

第二节 黄河下游富庶地区的变化

第三节 长江下游太湖区域农田水利的发达

第四节 半农半牧地区的利用及部分段落疆界的变化

第五节 长江口外的海岸及扬州的繁荣

第三章 疆域和行政区划及其变迁

第一节 疆域的轮廓

第二节 疆域的盈缩变迁

第三节 行政区划及其有关制度

第四节 唐代的羁縻州制度及渤海、南诏的疆域区划

第四章 隋唐各民族的分布及迁徙

第一节 突厥

第二节 铁勒

第三节 吐蕃的昌盛和吐谷浑、党项等民族的内徙

第四节 东北诸族契丹的分布和崛起

第五节 蛮僚诸族 岭南俚族洗、冯家族

第六节 隋的统一隋文帝的改革

第六章 隋末农民大起义和唐朝的建立

第一节 隋炀帝的暴政穷奢极欲

第二节 隋末农民大起义

第三节 唐朝的建立

第七章 强大的封建专制国家 (武德、贞观到开元)

第一节 武德贞观年间的稳定发展

第二节 高宗武则天时期的继续发展

第三节 开元时期的繁荣盛况

第八章 唐中叶的变乱(天宝到元和)

第一节 天宝年间的社会危机

第二节 安史之乱

第三节 藩镇林立与朝廷集权的削弱

第四节 宦官专政局面的形成

第五节 “永贞革新”与“元和中兴”

第九章 唐皇朝的没落(元和末年以后)

第一节 唐皇朝的没落

第二节 农民大起义

第十章 封建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阶级关系的变化

第二节 民族杂居地区的封建化

第三节 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第十一章 学术文化的发展

第一节 经学的一统和发展

第二节 史学的发展

第十二章 隋唐时期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第二节 高水平的文化使中国成为东方文化的渊源

第三节 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丙编 典志

第一章 农牧地区的演变及其影响

第一节 农牧地区分界线的初步规定及其演变

第二节 隋时及唐代前期关中的富庶和漕粮的主要供给地

第三节 隋唐时期半农半牧地区的养马事业

第四节 江淮以南农业的发展及关中漕粮主要供给地的南移

第五节 漕粮运输途中的艰辛及养马地区的丧失对唐朝的影响

第二章 农学和农业技术

第一节 农田水利的兴修

第二节 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栽培技术

第三节 园艺和茶的栽培技术

第四节 畜牧兽医

第五节 农书

第三章 官私手工业

第一节 官府手工业

第四章 工程、手工业技术

第一节 建筑

第二节 水利

第三节 纺织

第四节 采矿

第五节 冶金

第六节 机械

第七节 造船和航海

第八节 造纸

第九节 印刷

第十节 陶瓷

第十一节 制糖

第十二节 石油天然气

第五章 户籍·田制·赋税

第一节 户籍

第二节 田制

第三节 赋税

第六章 商业与货币

第一节 商品种类的增多与生产中心的南移

第二节 市场结构的变迁

第三节 商业城市的变迁

第四节 商业交通路线的变化

第五节 货币的铸造与流通

第七章 交通与都会

第一节 交通体制及其治理

第二节 隋唐两代都城长安及其辐射出来的道路

第三节 隋唐两代的陪都与其有关的道路

第四节 以“扬一益二”见称的经济都会的交通道路

第五节 开元年间十五道采访使的治所

第六节 十万户郡或州的治所

第七节 边州赴域外的道路及沿边沿海的都会

第八章 长安和洛阳

第一节 隋唐两代以长安和洛阳作为都城和陪都的缘由

第二节 长安和洛阳作为都城和陪都的规模

第三节 强大的政治中心和繁荣的经济都会

第四节 东西并峙交相辉映的文化中枢

第五节 唐未迁都后的长安和洛阳

第九章 隋唐科举制

第一节 科举制的性质

第二节 科举制的萌芽

第三节 科举制的创立

第四节 科举制的发展形成

第五节 进士科与社会风习

第十章 隋唐官制

第一节 隋代朝廷官制的结构

第二节 隋代地方行政机构的简并

第三节 隋代官吏入仕制度的变革

第四节 隋代官吏等级与俸禄

第五节 唐代官吏机构的设置与运转

第六节 唐代科举制度以外的入仕途径

第七节 唐代官吏的考核与升迁

第八节 唐代官吏的职责与待遇

第九节 唐代诏令文书的运行机制

第十一章 隋唐兵制

第一节 府兵制的充分发展

第二节 府兵制的破坏和彍骑的兴废

第三节 藩镇兵的兴盛

第四节 禁军的盛衰

第十二章 隋唐律令

第一节 隋唐统治者的立法思想

第二节 隋唐律令的制定概况

第三节 隋唐律令的基本形式

第五节 隋唐律令的历史影响

第十三章 隋唐音乐

第一节 隋朝的官廷燕乐

第二节 唐朝的官廷燕乐和音乐机构

第三节 唐代的民间音乐活动

第四节 唐代的乐曲和曲子词

第五节 隋唐时代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

第十四章 隋唐礼俗

第一节 服饰

第二节 婚姻礼俗

第三节 丧葬礼俗

第四节 祭祀礼乐

原《中国通史》第六卷·中古时代·隋唐时期(下册)

丁编传记

第一章 隋文帝

第一节 谋取北周政权

第二节 改革政治制度

第三节 处置民族关系

第四节 平定南方

第五节 发展经济

第六节 隋文帝与独孤后

第二章 隋炀帝

第一节 称帝以前“声名籍甚”

第二节 兴东都

第三节 政治措施

第四节 穷兵黩武

第五节 隋的灭亡

第三章 高颎 宇文恺

第一节 高颎

第二节 宇文恺

第四章 李密 窦建德 杜伏威

第一节 李密

第二节 窦建德

第三节 杜伏威

第五章 李勣 魏徵

第一节 李勣

第二节 魏徵

第六章 唐高祖

第一节 晋阳起兵

第二节 进取关中

第三节 削平群雄

第四节 玄武门之变

第七章 唐太宗

第一节 从起兵到即位

第二节 “贞观之治”

第三节 求贤和纳谏

第四节 统一边疆

第五节 太宗晚年

第八章 长孙无忌 房玄龄

第一节 长孙无忌

第二节 房玄龄

第九章 李靖

第一节 才识与胆气

第二节 平定江南

第三节 北灭突厥

第四节 西击吐谷浑

第五节 杰出的军事家

第十章 弃宗弄赞 文成公主

第一节 吐蕃的兴起

第二节 弃宗弄赞的少年时代

第三节 嗣位和平叛

第四节 迁都逻些

第五节 文成公主与唐蕃联姻

第六节 立法建制

第七节 吐蕃和唐朝的友好关系

第十一章 陆德明 颜师古 孔颖达

第一节 陆德明

第二节 颜师古

第十二章 姚思廉 李百药 令狐德棻 李延寿

第一节 姚思廉

第二节 李百药

第三节 令狐德棻

第四节 李延寿

第十三章 欧阳询 虞世南 褚遂良

第一节 欧阳询

第二节 虞世南

第三节 褚遂良

第十四章 玄奘 义净 鉴真

第一节 玄奘

第二节 义净

第三节 鉴真

第十五章 李淳风 孙思邈

第一节 李淳风

第二节 孙思邈

第十六章 吕才 傅奕

第一节 吕才

第二节 傅奕

第十七章 武则天

第一节 家世

第二节 从才人到皇后

第三节 由干预政事到垂帘听政

第四节 承前启后的武周政权

第十八章 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第一节 王勃

第二节 杨炯

第三节 卢照邻

第四节 骆宾王

第十九章 陈子昂

第二十章 唐玄宗附杨贵妃

第一节 少年时代

第二节 从平王到初登大宝

第三节 除旧布新

第四节 骄侈怠政

第五节 天宝之乱

第六节 忧郁孤凄度残年

第七节 杨贵妃

第二十一章 姚崇 张说

第一节 姚崇

第二节 张说

第二十二章 一行

第一节 身世

第二节 在仪器制造及天文观测方面的成就

第三节 《大衍历》的九服晷影算法及其正切函数表

第四节 《大衍历》的插值算法

第二十三章 刘知幾 吴兢

第一节 刘知幾

第二节 吴兢

第二十四章 王维 吴道子 周昉

第一节 王维

第二节 吴道子

第三节 周昉

第二十五章 李白 杜甫

第一节 李白

第二节 杜甫

第二十六章 安禄山 田承嗣

第一节 安禄山

第二节 田承嗣

第二十七章 唐代宗

第一节 率军平叛

第二节 平定安史之乱

第三节 藩镇割据的祸端

第四节 崇信佛教

第五节 理财和用人

第二十八章 郭子仪

第一节 力战叛军

第二节 宦官谗毁

第三节 御敌边关

第四节 威镇天下

第二十九章 李光弼 高仙芝

第一节 李光弼

第二节 高仙芝

第三十章 唐德宗

第一节 讨伐藩镇,指挥失当

第二节 泾原兵变

第三节 李怀光之叛

第四节 收复长安

第五节 起用李泌

第六节 贞元年间的其他弊政

第三十一章 陆贽

第一节 政治经历

第二节 政治思想

第三节 经济思想

第四节 军事思想

第五节 “可为后世法”

第三十二章 颜真卿 柳公权 怀素

第一节 颜真卿

第二节 柳公权

第三节 怀素

第三十三章 刘晏 杨炎

第一节 刘晏

第二节 杨炎

第三十四章 李晟

第一节 勇猛善战

第二节 入神策军

第三节 平定朱泚之乱

第四节 治理泾州

第五节 失兵权而忠心不贰

第三十五章 异牟寻

第一节 南诏同唐的关系

第二节 异牟寻归唐

第三节 联合唐军

第三十六章 唐宪宗

第一节 重用人才

第二节 财政上的困难和缓解

第三节 削平藩镇 讨刘辟

第四节 晚好神仙

第三十七章 杜佑

第一节 一生为官

第二节 《通典》的编纂

第三节 “始终言行

第三十八章 韩愈 柳宗元

第一节 韩愈

第二节 柳宗元

第三十九章 白居易

第一节 以诗得罪权豪

第二节 思想气质与其诗作

第三节 文名为诗名所掩

第四十章 裴度

第一节 早年的政治生涯

第二节 横身讨贼

第三节 避祸东都

第四十一章 贾耽 李吉甫

第一节 贾耽

第二节 李吉甫

第四十二章 李训 郑注

第一节 李训

第二节 郑注

第四十三章 高力士 鱼朝恩 仇士良

第一节 高力士

第二节 鱼朝恩

第三节 仇士良

第四十四章 李德裕 牛僧孺

第一节 李德裕

第二节 牛僧孺

第四十五章 张议潮

第一节 驱逐吐蕃

第二节 加强守备

第三节 张氏后裔经理河西

第四十六章 黄巢

第一节 投身义师

第二节 纵横中原

第三节 转战南北

第四节 建立大齐政权

第五节 败死狼虎谷

第四十七章 数学

第一节 数学教育

第二节 算经十书

第三节 《缉古算经》与三次方程

第四节 二次插值法

第五节 实用算术的发展与敦煌算书

第六节 中外数学交流

第四十八章 天文学

第一节 隋代的历法

第二节 中国星官体系的完善

第三节 天文仪器的复杂化和功能综合化

第四节 一行的大地测量创举

第五节 唐代的历法

第六节 古代天文文献的收集和整理

第七节 中外天文学交流

第八节 气象知识的进步

第四十九章 地理学

第一节 地志

第二节 地图

第三节 旅行家和游记

第四节 水文著作

第五节 地质矿物著作

第六节 沿革地理著作

第七节 堪舆著作

第五十章 生物学

第一节 本草学与生物学

第二节 地区性和园林动植物著作

第三节 植物形态和生态知识

第四节 动物形态和生态知识

第五节 生物学的其他成就

第五十一章 物理学

第一节 力学知识

第二节 热学知识

第三节 声学知识

第四节 光学知识

第五节 静电知识

第五十二章 化学

第一节 炼丹术的兴盛

第二节 火药的发明

第五十三章 医学

第一节 基础医学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我国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

第三节 孙思邈和《千金方》

第四节 王焘与《外台秘要》

第五节 蔺道人与正骨医术

第六节 太医署和医学教育

第七节 国内外医药学术交流

第八节 隋唐时医学家的批判精神

第五十四章 妇女

第一节 洗夫人

第二节 平阳公主

第三节 妇女书和宋氏姊妹


【195、中国通史批判第六卷】

(第二期中国文明的春秋战国——五代辽宋夏金时期)

Criticism of Chinese General History Volume Six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 the Five Dynasties, Liao, Song, Xia and Jin Dynasties)

2022年2月第一版

February 2022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195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195

内容提要

本卷涉及的五代辽宋夏金时期是第二期中国文明的春秋战国——正如隋唐时期是第二期中国文明的共主时代。再往前推,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第二期中国文明的王国时代。再往前推看第一期中国文明,可见——1、周朝以前是第一期中国文明的王国时代,2、殷末西周是第一期中国文明的共主时代,3、东周是第一期中国文明的春秋、战国,4、秦两汉是第一期中国文明的帝国时代。

Synopsis

The Five Dynasties, Liao, Song, Xia and Jin periods covered in this volume are the second period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of Chinese civilization—just as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are the second period of the co-ownership period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Pushing further forward,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were the second period of the kingdom era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Going forward and looking at the first phas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it can be seen that - 1. The Zhou Dynasty was the kingdom era of the first phas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2.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at the end of the Yin Dynasty was the first phase of the co-ownership era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3. The Eastern Zhou Dynasty was the first phase The first phase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4,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is the first phase of the imperial era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原《中国通史》第七卷 中古时代 五代辽宋夏金时期

第七卷 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

甲编序说

第一章 文献资料

第一节 五代十国史料

第二节 辽代史料

第三节 宋代史料

第四节 西夏史料

第五节金代史料

第二章 考古资料

第一节 城址与界壕

第二节 手工业遗迹和遗物

第三节 陵墓

第四节 宗教遗迹和遗物

第五节 中外交流遗迹和遗物

第三章 研究概况

第一节 五代史研究概况

第二节 辽史研究概况

第三节 宋史研究概况

第四节 西夏史研究概况

第五节 金史研究概况

第四章 本卷编撰旨趣

乙编综述

第一章 五代十国和契丹的崛起

第一节 五代兴亡

第二节 十国割据

第三节 契丹的崛起

第二章 辽的发展与灭亡

第一节 景宗中兴与初期的辽宋战争

第二节 圣宗盛世

第三节 走向衰亡的辽朝

第三章 宋朝的建立及与辽的对峙

第一节 宋的建立

第二节 消灭割据

第三节 争夺燕云的宋辽之战

第四章 北宋初期的阶级关系与王小波、李顺起义

第一节 宋初的阶级关系

第二节 王小波、李顺起义与王均兵变

第五章 北宋中期的改革活动

第一节 “澶渊之盟”以后的政治形势

第二节 庆历新政

第三节 王安石变法

第六章 北宋中期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

第一节 宋代的文化

第二节 宋学中的三个学派——新学、蜀学、理学

第三节 文学、绘画、书法的革新

第七章 北宋后期的政治形势

第一节 “更化”与“绍述”

第二节 宋徽宗的腐朽统治宋江、方腊起义

第八章 金的兴起与宋的南迁

第一节 女真族的兴起与金政权的建立

第二节 金灭辽

第三节 宋的南迁

第九章 南宋与金的对峙

第一节 南宋初年的政治形势钟相、杨么起义

第二节 绍兴和议

第三节 隆兴和议

第十章 南宋中后期的政局

第一节 孝宗中兴

第二节 开禧北伐与嘉定议和

第三节南宋后期的政局

第十一章 南宋的灭亡

第一节 蒙古侵宋

第二节 南宋的灭亡

第三节 张世杰、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第十二章 金的发展与灭亡金末红袄军起义

第二节 金在北方的统治

第三节金末红袄军起义

第四节 金朝的灭亡

第十三章 西夏

第一节 党项的兴起及与宋、辽的关系

第二节 夏国的建立及其政治形势

第三节 西夏的盛世

第四节 西夏的衰落

第五节 西夏的灭亡

第十四章 周边的民族及其政权

第一节 奚族

第二节 鞑靼

第三节 回鹘(附喀喇汗王朝)

第四节 吐蕃

第五节 唃厮啰(青唐羌)

第六节 大理

第七节 壮族

丙编典志

第一章 农业和农学技术

第一节 五代十国的农业

第二节 宋代的农业和农学技术

第三节 五代、宋的监牧

第四节 以租佃制为主导的生产关系及与之相适应的户籍制度

第五节 辽的牧业与农业

第六节 西夏的农业和牧业

第七节 金的农业和牧业

第二章 官私手工业

第一节 五代、宋的手工业状况

第二节 辽的手工业

第三节 西夏的手工业

第四节 金的手工业

第三章 手工业、工程技术

第一节 建筑

第二节 水利

第三节 纺织

第四节 采矿

第五节 冶金

第六节 机械

第七节 交通运输

第八节 造纸

第九节 印刷

第十节 制瓷

第十一节 兵器

第十二节 煤炭

第十三节 石油天然气

第四章 商业与货币

第一节 五代十国的商业与货币

第二节 宋代的商业

第三节 宋代的货币

第四节 辽代的商业与货币

第五节 西夏的商业与货币

第六节 金代的商业与货币

第五章 城市和镇市

第二节 五代、宋的城市制度

第三节 五代、宋的镇、市

第四节 辽代的城、镇

第五节 西夏都城兴庆府

第六节 金代的城市与镇市

第六章 交通与邮传

第一节 五代、宋的水上交通与漕运

第二节 五代、宋的陆上交通与“驿站”

第三节 五代、宋的邮传(递铺)

第四节 辽代的交通

第五节 西夏的交通

第六节 金代的交通

第七章 赋税和役法

第一节 五代、宋的田赋(两税)

第二节 五代、宋的商税

第三节 五代、宋的役法

第四节 辽代的赋税和役法

第五节 西夏的赋税与徭役

第六节 金代的赋税和役法

第八章 政治制度

第一节 五代政制

第二节 北宋前期的朝廷政制

第三节 北宋中期的元丰官制改革

第四节 北宋后期与南宋的朝廷政制

第五节 宋代的地方政制

第六节 辽代的北面官和南面官

第七节 西夏官制

第八节 金代官制

第九章 军制

第一节 五代十国军制

第二节 宋代军事制度

第三节 宋代禁军、厢军、乡兵(民兵)

第四节 南宋“大军”

第五节 辽朝的军制

第六节 西夏的兵制

第七节 金代猛安谋克制度

第十章 法律

第一节 五代的法律

第二节 北宋前期的法律

第三节 宋神宗以后及南宋时期的法律

第四节 辽代的法律

第五节 西夏的法律

第六节 金代的法律

第十一章 科举与教育

第一节 五代十国时期

第二节 宋代的科举制度

第三节 宋代教育

第四节 辽代的科举与学校

第五节 西夏的科举与学校

第六节 金代的科举与学校

第十二章 社会风俗和宗教

第一节 五代、宋的社会风俗

第二节 五代、宋的宗教

第三节 辽代的社会风俗和宗教

第四节 西夏的社会风俗和宗教

第五节 金代的社会风俗和宗教

第十三章 学术、文化

第一节 五代十国的文化

第二节 宋代的文化

第三节 “宋学”学派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节 辽代文化的发展及其特点

第五节 西夏的文化艺术

第六节 金代的文化艺术

原《中国通史》第七卷 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下册)

丁编传记

第一章 后梁太祖

第二章 敬翔 张全义 王彦章

第三章 李克用 后唐庄宗 明宗

第四章 郭崇韬 周德威

第五章 后晋高祖 后汉高祖

第六章 后周太祖 世宗

第七章 冯道 王朴

第八章 杨行密 李昪(徐知诰)

第九章 钱镠 王审知

第十章 刘 刘旻

第十一章 马殷 高季兴

第十二章 王建 孟知祥

第十三章 李璟 李煜 韦庄 欧阳迥 顾闳中 董源

第十四章 辽太祖 述律后

第十五章 辽太宗

第十六章 耶律曷鲁 耶律屋质

第十七章 韩氏家族

第十八章 承天太后 辽圣宗

第十九章 耶律斜轸 耶律休哥 萧挞凛

第二十章 萧韩家奴 耶律仁先 王鼎

第二十一章 耶律重元 耶律乙辛

第二十二章 辽天祚帝

第二十三章 宋太祖

第二十四章 范质王溥魏仁浦

第二十五章 石守信 王审琦 韩重赟 李继勋 刘廷让 第二十六章高怀德张令铎张光翰赵彦徽罗彦瓌王彦昇

第二十七章 赵普 沈义伦 吕馀庆刘熙古

第二十八章 杨业 杨延昭 杨文广

第二十九章 寇準

第三十章 范仲淹

第三十一章 韩琦 富弼 文彦博

第三十二章 包拯

第三十三章 狄青 郭逵

第三十四章 欧阳修

第三十五章 曾巩

第三十六章 宋神宗

第三十七章 王安石 章惇

第三十八章 司马光 吕公著

第三十九章 沈括

第四十章   苏洵 苏轼 苏辙

第四十一章 周敦颐 程颢 程颐 第四十二章 邵雍张载

第四十三章 苏颂

第四十四章 毕昇 李诫 王惟一

第四十五章 柳永 周邦彦

第四十六章 蔡京 童贯

第四十七章 宋高宗 秦桧

第四十八章 李纲 宗泽

第四十九章 韩世忠 刘光世 张俊刘锜 第五十章岳飞

第五十一章 吴玠 吴璘

第五十二章 宋孝宗 虞允文

第五十三章 朱熹 陆九渊 吕祖谦

第五十四章 陈亮叶適

第五十五章 李清照 朱淑真

第五十六章 陆游 辛弃疾

第五十七章 姜夔 吴文英

第五十八章 郑樵 马端临

第五十九章 李焘 李心传 徐梦莘

第六十章 晁公武赵希弁陈振孙

第六十一章 秦九韶

第六十二章 张浚 韩侂胄

第六十三章 史弥远 贾似道

第六十四章 真德秀 魏了翁 刘克庄

第六十五章 毕再遇 李好义 杨巨源 孟珙 余玠 王坚 李庭芝 张珏

第六十六章 文天祥 张世杰

第六十七章 李继迁 张浦

第六十八章 李德明

第六十九章 夏景宗

第七十章夏 毅宗没藏讹庞

第七十一章 夏惠宗 惠宗梁太后

第七十二章 夏崇宗 崇宗梁太后

第七十三章 夏仁宗 任得敬

第七十四章 夏桓宗 夏襄宗

第七十五章 夏神宗 夏献宗 夏末帝

第七十六章 金太祖

第七十七章 完颜宗翰 完颜宗望 完颜昌

第七十八章 金太宗

第七十九章 金熙宗

第八十章   完颜宗弼 完颜希尹 韩企先

第八十一章 海陵王

第八十二章 金世宗

第八十三章 金章宗 金宣宗 金哀宗

第八十四章 完颜陈和尚郭蝦■

第八十五章 李全 武仙 崔立

第八十六章 蒲鲜万奴

第八十七章 元好问

第八十八章 数学

第八十九章 天文学

第九十章   物理学

第九十一章 化学

第九十二章 地理学

第九十三章 生物学

第九十四章 医药学


【196、中国通史批判第七卷】

(第二期中国文明的帝国准备——元朝)

Criticism of the General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Seven

(The second phase of imperial preparations for Chinese civilization - Yuan Dynasty)

2022年3月第一版

March 2022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196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196

内容提要

本卷涉及的元朝是第二期中国文明的帝国准备阶段——类似第一期中国文明的秦朝。

Synopsis

The Yuan Dynasty covered in this volume is the imperial preparation stage of the second period of Chinese civilization—similar to the Qin Dynasty of the first period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原《中国通史》第八卷 中古时代 元时期

原《中国通史》第八卷 中古时代·元时期(上册)

甲编序说

第一章 汉文资料

第一节 基本史料

第二节 行记

第三节 其他史料

第四节 笔记小说

第五节 政书

第六节 地方志

第七节 诗文集

第二章 蒙、藏、回鹘文资料

第一节 蒙古文资料

第二节 藏文资料

第三节 回鹘(畏兀)文资料

第三章 国外资料

第一节 波斯文资料

第二节 阿拉伯文史料

第三节 欧洲文字资料

第四节 亚美尼亚文资料

第五节 叙利亚文史料

第六节 俄、日文资料

第四章 明清两代的元史著述

第一节 明代的元史著述

第二节 清中叶以前的元史著述

第三节 鸦片战争后的西北

第四节 清末民国初的三部元史著作

第五章 二十年代以后元史研究的进步

第一节 王国维、陈垣、陈寅恪

第二节 姚从吾、韩儒林、翁独健、邵循正

第三节 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

第六章 建国以来的蒙元史研究

第一节 蒙元史研究的新时期

第二节 史料整理与研究

第三节 通论性著作和工具书的编撰

第四节 政治史研究

第五节 经济史研究

第六节 思想文化史研究

第七节 民族和边区史研究

第八节 中外关系史研究

第七章 国外的蒙元史研究

第一节 十九世纪末以前的蒙元史研究

第二节 二十世纪的蒙元史研究

第八章 本卷编写旨趣

乙编综述

第一章 国号、年代和分期

第一节 国号和年代

第二节 分期

第二章 疆域与政区

第一节 疆域

第二节 都城、两都制度

第三节 中书省和诸行省

第三章 民族

第一节 蒙古族

第二节 回回

第三节 藏族

第四节 畏兀儿族

第五节 云南各族

第六节 东北各族

第四章 蒙古的兴起

第一节 蒙古部落的起源及其社会的发展

第二节 蒙古高原诸部的争战与成吉思汗的统一

第三节 大蒙古国的建立

第五章 蒙古国的强盛

第一节 成吉思汗时期

第二节 窝阔台时期

第三节 贵由时期

第四节 蒙哥时期

第六章 元代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建和忽必烈时期的元代社会

第一节 忽必烈建国及其与阿里不哥的争位战争

第二节 李璮之乱与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制度的完善

第三节 南宋的灭亡与江南的统一

第四节 西北边地的争夺与北方、东北边疆的巩固西北边地的争夺

第五节 元朝前期社会经济的恢复与统治秩序的稳定社会经济的恢复

第六节 “义利”之争与厉行“汉法”派的受挫

第七章 成宗“守成”与武宗时朝政的衰弛

第一节 成宗之立及其“持盈守成”的国策

第二节 元贞大德间的朝政和社会“惟和”政治

第三节 大德末年的汗位危机和至大“惟新”皇位之争

 

第八章 从变通祖述到粉饰文治

第一节 皇庆延祐间汉法的再推行及其波折“崇文右儒”

第二节 至治新政和南坡之变

第三节 晋邸继统与两都之战

第四节 明文之争和至顺年间的“文治”

第九章 元朝统治的衰败与元末农民大起义

第一节 元朝统治的衰败

第二节 元末农民大起义

第三节 朱元璋削平群雄

第四节 元朝的灭亡

第十章 西北宗藩

第一节 察合台汗国

第二节 钦察汗国

第三节 窝阔台汗国

第四节 伊利汗国

第十一章 文化的发展

第一节 哲学思想

第二节 文学艺术

第三节 史学

第十二章 宗教的兴盛

第一节 佛教

第二节 道教

第三节 伊斯兰教

第四节 基督教和其他宗教

第五节 萨满教

第十三章 中外关系

第一节 高丽

第二节 日本

第三节 安南、占城

第四节 缅、暹、罗斛、真腊

第五节 爪哇及南海诸国

第六节 印度、僧伽剌

第七节 非洲、阿拉伯半岛

第八节 欧洲

丙编典志

第一章 农业、畜牧业

第一节 元代的重农政策

第二节 元代的农业生产技术

第三节 元代农业的恢复、发展与衰敝

第四节 畜牧业

第二章 土地制度与地租

第一节 土地制度

第二节 地租

第三章 户籍、赋役

第一节 户籍

第二节 赋役

第四章 手工业、工程

第一节 工匠的来源及其地位

第二节 元代的官私手工业

第三节 手工业工程的技术成就

第五章 商业与市镇

第一节 商业

第二节 市镇

第三节 商人

第六章 运河与海运

第一节 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与整治

第二节 海运

第七章 钞法

第一节 初期钞法与地方货币

第二节 钞法的整备与中统元宝交钞的颁行

第三节 钞法改革与至元宝钞

第四节 至大变钞及其失败

第五节 至正变钞与钞法的崩溃

第八章 职官制度

第一节 元代官制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

第二节 铨选制度

第三节 俸禄

第九章 军事制度

第一节 军队

第二节 军事指挥

第三节 兵役制度

第四节 军官

第五节 武器管理与后勤保障

第六节 站赤与急递铺

第七节 军法

第十章 元代投下分封制度

第一节 草原兀鲁思的分封

第二节 汉地五户丝食邑的建立

第三节 忽必烈时期的投下制度

第四节 投下的官署

第五节 投下领主的特权

第六节 投下户

第七节 王爵承袭制度

第十一章 元代的法律

第一节 元代法律的编纂

第二节 《大元通制》的体系

第三节 《大元通制》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 元代的司法结构

第十二章 元代的礼俗

第一节 祭祀

第二节 仪制

第三节 婚姻

第四节 丧葬

第五节 岁时节序

原《中国通史》第八卷 中古时代·元时期(下册)

丁编 传记

第一章 拖雷阿里不哥真金

第一节 拖雷(附唆鲁禾帖尼)随父征战

第二节 阿里不哥争夺皇位

第三节 真金 习儒学

第二章 拙赤合撒儿 按赤台 铁木格斡赤斤 别里古台

第一节 拙赤合撒儿

第二节 按赤台(附哈丹)

第三节 铁木格斡赤斤(附塔察儿)

第三章 昔里吉乃颜海都

第一节 昔里吉 合谋反叛

第二节 乃颜(附脱脱)

第三节 海都

第四章 木华黎速不台哲别

第一节 木华黎(附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

第二节 速不台(附兀良合台)

第三节 哲别

第五章 失吉忽秃忽 忙哥撒儿 耶律楚材 镇海 牙老瓦赤

第一节 失吉忽秃忽

第二节 忙哥撒儿

第三节 耶律楚材

第四节 镇海

第五节 牙老瓦赤

第六章 严实董俊张柔

第一节 严实(附严忠济、严忠范)

第二节 董俊(附董文炳、董文用、董文忠)

第三节 张柔

第四节 史天泽

第五节 李璮

第六节 汪世显(附汪德臣、汪良臣、汪惟正)

第七章 刘秉忠 赵璧 王文统 张文谦 郝经 姚枢 许衡

第一节 刘秉忠

第二节 赵璧

第三节 王文统

第四节 张文谦

第五节 郝经

第六节 姚枢

第七节 许衡

第八章 廉希宪赛典赤·赡思丁安童不忽木

第一节 廉希宪

第二节 赛典赤·赡思丁

第三节 安童

第四节 不忽木

第九章 阿合马 桑哥 卢世荣

第一节 阿合马

第二节 桑哥

第三节 卢世荣

第十章 伯颜 阿术 阿里海牙 张弘范 李恒 史弼 高兴

第一节 伯颜

第二节 阿术第三节 阿里海牙

第四节 张弘范

第五节 李恒

第六节 史弼

第七节 高兴

第十一章 玉昔帖木儿月赤察儿土土哈床兀儿

第一节 玉昔帖木儿

第二节 月赤察儿

第三节 土土哈、床兀儿

第十二章 哈剌哈孙李孟铁木迭儿拜住燕铁木儿

第一节 哈剌哈孙

第二节 李孟

第三节 铁木迭儿

第四节 拜住

第五节 燕铁木儿

第十三章 伯颜脱脱察罕帖木儿扩廓帖木儿

第一节 伯颜

第二节 脱脱

第三节 察罕帖木儿

第四节 扩廓帖木儿

第十四章 韩林儿刘福通徐寿辉陈友谅明玉珍张士诚

第一节 韩林儿

第二节 刘福通

第三节 徐寿辉

第四节 陈友谅

第五节 明玉珍

第六节 张士诚

第七节 方国珍

第八节 陈友定

第十五章 邱处机八思巴爱薛

第一节 邱处机

第二节 八思巴

第三节 爱薛

第十六章 札马鲁丁郭守敬

第一节 札马鲁丁

第二节 郭守敬

第十七章 王祯黄道婆忽思慧

第一节 王祯

第二节 黄道婆

第三节 忽思慧

第十八章 阿尼哥朱思本贾鲁

第一节 阿尼哥

第二节 朱思本

第三节 贾鲁

第十九章 关汉卿王实甫

第一节 关汉卿

第二节 王实甫

第二十章 刘因吴澄赵孟頫高克恭

第一节 刘因

第二节 吴澄

第三节 赵孟頫

第四节 高克恭

第二十一章 赡思马祖常萨都剌迺贤虞集苏天爵

第一节 赡思

第二节 马祖常

第三节 萨都剌迺贤

第四节 虞集

第五节 苏天爵

第二十二章 数学

第二节 垛积术

第三节 招差术

第四节 弧矢割圆术和球面三角法

第五节 中国数码和零的符号

第六节 筹算歌诀的完备和珠算的发明

第七节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数学交流

第二十三章 天文学

第一节 天文学发展盛况空前

第二节 元代天文学发展的社会条件

第三节 两所国家级天文台

第四节 授时历

第五节 气候知识的应用

第二十四章 物理学

第二节 光学实验

第三节 电和磁

第二十五章 化学

第二十六章 地理学

第一节 东西方地理知识的交流

第二节 地志

第三节 官方首次派人实地考察河源

第四节 地图

第二十七章 生物学

第一节 植物生态知识

第二节 植物生理知识

第三节 养蚕

第四节 养蜂

第二十八章 医药学

第二节 医学基础研究与营养学成就

第三节 医学争鸣与临床医学的发展

第四节 各族医学家

第五节 中外医学交流


【197、中国通史批判第八卷】

(第二期中国文明的帝国前期——明朝)

Criticism of the General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Eight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early imperial period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 Ming Dynasty)

2022年4月第一版

April 2022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197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197

内容提要

本卷涉及的明朝,是第二期中国文明的帝国时代的前期——类似第一期中国文明的帝国时代的前期——西汉。

Synopsis

The Ming Dynasty involved in this volume is the early stage of the imperial age of the second period of Chinese civilization—similar to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imperial age of the first period of Chinese civilization—the Western Han Dynasty.

原《中国通史》第九卷 中古时代·明时期(上册)

甲编 序说

第一章 文献资料

第一节 基本史料

第二节 私家著作

第三节 地方志

第四节 明代徽州文书档案

第五节 其他明代档案史料

第二章 研究概况

第一节 近百年来中国学者研究明史的情况

第二节 关于几个专题的研究情况

第三章 本卷编写旨趣

乙编 综述

第一章 明朝的建立与北元的覆灭

第一节 元末天下大乱

第二节 群雄并起 地主武装

第三节 朱元璋的崛起

第四节 扫平群雄

第五节 北元的覆灭

第二章 明朝的兴盛

第一节 明初政治

第二节 “靖难之役”与永乐年间的政治

第三节“仁、宣致治”

第三章 明朝的中衰

第一节 正统至天顺年间的政治 “土木之败”英宗被俘

第二节 成化至正德年间的政治 宪宗怠政

第三节 嘉靖年间及万历初年的政治

第四章 明朝的灭亡

第一节 皇室疯狂兼并土地

第二节 万历年间的矿使税监和民变

第三节 争“国本”和“三案” 争国本

第四节 东林党争

第五节 魏忠贤专权

第六节 严重的财政危机

第五章 明代的农民起义

第一节 明初的农民起义

第二节 明中期的农民起义

第三节 明末农民大起义

第六章 南明政权及各地的抗清斗争

第一节 清兵入关及大顺政权的抗清斗争

第二节 弘光政权的建立和江南人民的抗清斗争

第三节 大西军的抗清斗争

第四节 南明其他政权的抗清斗争

第五节 郑成功坚持抗清斗争及收复台湾

第七章 明代军政体制的变化

第一节 明朝的行政体制

第二节 军事制度

第三节 司法制度

第四节 监察制度

第八章 明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发展

第二节 手工业的进步

第三节 商业的繁荣

第四节 资本主义萌芽

第五节 人身依附关系的松解

第九章 明朝的民族关系

第一节 明与东北民族

第二节 明与蒙古的关系

第三节 明代的西域和西藏

第四节 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 土司制度

第十章 明朝的对外关系与中西文化交流

第一节 与朝鲜的关系

第二节 与安南的关系

第三节 与日本的关系

第四节 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

第五节 与帖木儿帝国的关系

第六节 葡萄牙、西班牙与荷兰的入侵

第七节 传教士来华与中西文化交流

第十一章 明代的学术思想

第一节 明初对理学的提倡和统治思想的确立

第二节 王阳明心学的广泛传播及其流派

第三节 泰州学派的兴起与李贽的异端思想

第四节 罗钦顺、王廷相等对理学和心学的批评

第五节 顾宪成、高攀龙与东林学派

第六节 明末两大师——刘宗周和黄道周

第七节 实学思潮的兴起

第十二章 文学艺术

第一节 文学

第二节 小说与话本

第三节 戏曲

第四节 音乐、舞蹈 宫廷乐舞

第五节 美术 绘画与书法

丙编 典志

第一章 农学和农业技术

第一节 农具和农田水利

第二节 对耕作技术的认识和提高

第三节 施肥和改良土壤技术的发展

第四节 新作物的引种和良种选育

第五节 棉花栽培技术的进步

第六节 大田作物的无性繁殖技术

第七节 园艺、植桑养蚕和畜牧兽医技术

第八节 农书

第二章 土地制度

第一节 明代土地制度的形式

第二节 编造田籍 核田定赋

第三节 推行屯田

第四节 限制庄田

第三章 户口制度

第一节 建立户帖户籍

第二节 抚辑各色人户

第三节 调整人口布局

第四节 户口统计混乱

第四章 赋役制度

第一节 明初赋役制度的重建

第二节 金花银与江南均田均粮活动

第三节 明中叶赋役制度的改革

第四节 万历清丈与一条鞭法改革

第五节 三饷加派与明代赋役制度的终结

第五章 官私手工业

第一节 官府手工业

第二节 地方官府手工业

第三节 官府对工匠的管理制度

第四节 民间手工业 民间手工业概况

第六章 手工业、工程技术

第一节 建筑

第二节 水利

第三节 纺织

第四节 采矿

第五节 冶金

第六节 机械

第七节 交通运输

第八节 兵器

第九节 造纸

第十节 印刷

第十一节 制瓷

第十二节 漆器

第十三节 煤炭

第十四节 石油天然气

第七章 阶级结构

第一节 明代社会阶级的构成及其特点

第二节 宗室与勋戚

第三节 界限分明的官与民

第四节 农村的阶级对立

第五节 成分复杂的城镇阶级构成

第六节 独立的经济群体——商人与商帮

第八章 商业

第一节 明代商业的特点

第二节 市场管理制度

第三节 商税的征收和管理制度

第四节 对商人的管理与控制制度

第九章 教育、科举与铨选、考核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

第二节 考试制度

第三节 科举制度

第四节 任官制度

第五节 任官回避制度

第六节 官吏的考核制度

第十章 明代的宗教

第一节 佛教

第二节 道教

第三节 民间宗教

第四节 伊斯兰教

第五节 天主教

原《第九卷 中古时代·明时期(下册)》

丁编 传记

第一章 明太祖

第一节 从行僧到帝王(流氓就是流氓,和毛泽东一样

第二节 皇权的树立

第三节 经济政策

第四节 保境安民

第五节 忧危积心

第二章 刘基 李善长 宋濂 胡惟庸

第一节 刘基

第二节 李善长

第三节 宋濂

第四节 胡惟庸

第三章 徐达 常遇春 沐英 蓝玉

第一节 徐达

第二节 常遇春

第三节 沐英蓝玉 沐英

第四章 明成祖

第一节“靖难”取胜

第二节 文治武功

第三节 长驾远驭

第四节 宫闱

第五节 余论

第五章 方孝孺 解缙

第一节 方孝孺

第二节 解缙

第六章 姚广孝 夏原吉

第一节 姚广孝

第二节 夏原吉

第七章 郑和

第一节 哈只世家

第二节 七下西洋

第三节 历史影响

第八章 宗喀巴

第一节 幼年出家

第二节 入藏求学

第三节 云游和立宗

第四节 宗教改革

第五节 创立格鲁派

第九章 唐赛儿

第一节 救民于困厄的“佛母”

第二节 山东饥荒与唐赛儿起义

第三节 唐赛儿失踪之谜

第十章 明仁宗

第一节 仁厚之君

第二节 夺嫡之争

第三节 九个月的仁宗之治

第十一章 明宣宗

第一节 宣德初政

第二节 宽松与务实

第三节 任人唯贤

第四节 守成之君

第十二章 周忱

第一节 周忱

第二节 况钟

第十三章 杨士奇 杨荣 杨溥

第一节 杨士奇

第二节 杨荣

第三节 杨溥

第十四章 明英宗

第一节 “委政阁臣”

第二节 朝政渐乱

第三节 “土木之变”

第四节 南宫复辟

第十五章 于谦

第一节 巡抚二省

第二节 挺身于危难之中

第三节 改革军制

第四节 一腔热血

第十六章 明孝宗

第一节 弘治初政

第二节 从宫廷到朝廷

第三节 弘治中兴

第四节 兴革与法祖

第十七章 丘浚 李东阳

第一节 丘浚

第二节 李东阳

第十八章 王恕 马文升 刘大夏

第一节 王恕

第二节 马文升

第三节 刘大夏

第十九章 明武宗 汪直 刘瑾

第一节 明武宗

第二节 汪直

第三节 刘瑾

第二十章 王守仁

第一节 心忧天下

第二节 龙场彻悟

第三节 镇压农民起义

第四节 平宁王之乱

第五节 建书院

第六节 身居闲职

第二十一章 王艮

第一节 从灶丁到学者

第二节 师生之间

第三节 创立泰州学派

第四节 王艮的叛逆精神及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十二章 明世宗

第一节 议礼皇帝

第二节 “嘉靖新政”

第三节 道长皇帝

第四节 君臣之间

第二十三章 张璁 桂萼 杨慎

第一节 张璁

第二节 桂萼

第三节 杨慎

第二十四章 严嵩 徐阶 高拱

第一节 严嵩

第二节 徐阶

第三节 高拱

第二十五章 海瑞

第一节 聪敏好学

第二节 以礼为教

第三节 丈田均赋

第四节 冒死上疏

第五节 巡抚江南

第六节 退居林下

第七节 任劳任怨

第二十六章 明神宗

第一节 冲年即位

第二节 励精图治

第三节 自毁改革成果

第四节 三十年晏处深宫

第二十章 张居正

第一节 厚望所寄

第二节 从翰林到内阁

第三节 从普通阁臣到操纵内阁

第四节 选用人材——考成法

第五节 边事安排

第六节 捐上而益下

第七节 度田、条编

第八节 从“夺情”到抄家

第二十八章 戚继光

第一节 世袭登州指挥

第二节 抗倭于东南沿海 《练兵议》

第三节 北戍蓟辽

第四节 功大赏薄

第二十九章 俺答三娘子

第一节 俺答

第二节 三娘子

第三十章 李贽

第一节 商人世家子

第二节 官场受磨难

第三节 著书立“异端”

第四节 无辜系狱

第三十一章 魏忠贤

第一节 独揽朝政

第二节 迫害“东林”党人

第三节 阉党与生祠

第四节 厂卫刑狱

第五节 从九千岁到败亡

第三十二章 顾宪成 李三才 杨涟

第一节 顾宪成

第二节 李三才

第三节 杨涟

第三十三章 赵南星 高攀龙

第一节 赵南星

第二节 高攀龙

第三十四章 张溥 张采

第一节 张溥

第二节 张采

第三十五章 刘宗周 黄道周

第一节 刘宗周

第二节 黄道周

第三十六章 李梦阳

第一节 官场险恶

第二节 “今真诗乃在民间”

第三十七章 王世贞

第一节 身世和宦历

第二节 文学理论

第三节 史学理论

第三十八章 罗贯中 施耐庵 吴承恩

第一节 罗贯中和《三国志通俗演义》

第二节 施耐庵和《水浒传》

第三节 吴承恩和《西游记》

第三十九章 佚名 冯梦龙

第一节 佚名

第二节 冯梦龙

第四十章 汤显祖 徐渭

第一节 汤显祖

第二节 徐渭

第四十一章 归有光 袁宏道 钟惺

第一节 归有光

第二节 “公安三袁”

第三节 钟惺附谭元春

第四十二章 董其昌 陈洪绶

第一节 董其昌

第二节 陈洪绶

第四十三章 唐寅 文徵明 祝允明 沈周 仇英

第一节 唐寅

第二节 文徵明

第三节 祝允明

第四节 沈周 仇英 沈周

第四十四章 回回诗人

第一节 丁鹤年及赛景初等

第二节 金大车等江南诗人

第三节 马继龙等云南诗人

第四十五章 李时珍

第一节 出身世医

第二节《本草纲目》的科学成就

第三节 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第四节 深远的影响

第四十六章 徐光启 利玛窦

第一节 徐光启 信奉天主教的宰相

第二节 利玛窦 青少年时代

第四十七章 徐霞客 宋应星

第一节 徐霞客 “万里遐征”

第二节 宋应星 才大学博

第四十八章 朱载■

第一节 家世和主要著作

第二节 创建十二平均律

第三节 其他方面的科学成就

第四节 淡泊名利

第四十九章 崇祯帝

第一节 “中兴”之梦

第二节 重宦官、轻文臣

第三节 急躁与褊狭的性格

第四节 孤独的勤政者

第五节 煤山自缢

第五十章 周延儒 温体仁

第一节 周延儒

第二节 温体仁

第五十一章 袁崇焕 孙承宗 熊廷弼

第一节 袁崇焕

第二节 孙承宗

第三节 熊廷弼

第五十二章 陈子龙 张煌言

第一节 陈子龙

第二节 张煌言

第五十三章 杨嗣昌 史可法

第一节 杨嗣昌

第二节 史可法

第五十四章 李自成 张献忠 马守应

第一节 李自成

第二节 张献忠

第三节 马守应

第五十五章 数学

第一节 传统数学研究的衰落

第二节 商业数学的发展

第三节 珠算术的发展

第四节 西方数学的引进

第五十六章 天文学

第一节 厉禁和抗禁

第二节 历法

第三节 天文台

第四节 回回天文学

第五节 航海天文学

第六节 西方天文学的传入

第七节《崇祯历书》

第五十七章 物理学

第一节 力学材料力学知识

第二节 声学 对声的认识及应用

第三节 光学 传统的光学研究及记载

第四节 电和磁 指南针和罗盘广泛应用于航海

第五十八章 化学

第一节《道藏》中的炼丹术著作

第二节 本草学中的化学知识

第三节 西方化学知识的传入

第五十九章 地理学

第一节 郑和航海与域外地理学著作

第二节 地方志

第三节 地图学

第四节 边疆地理和军事地理著

第五节 旅行家及其著作

第六十章 生物学

第一节 动植物形态和分类知识

第二节 动植物习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第三节 遗传与变异

第四节 微生物知识

第五节 解剖学知识

第六节 《救荒本草》和《闽中海错疏》

第六十一章 医药学

第一节 医学基础学科的进步

第二节 临床医学进一步丰富发展

第三节 医学革新与求实思想的兴起与成就

第四节 卫生保健管理制度与中外交流


【198、中国通史批判第九卷】

(第二期中国文明的帝国后期——清朝)

Criticism of the General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Nine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late imperial period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 Qing Dynasty)

2022年4月第一版

April 2022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198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198

内容提要

本卷涉及的清朝,是第二期中国文明的帝国时代的后期——类似第一期中国文明的帝国时代的后期——东汉。

Synopsis

The Qing Dynasty involved in this volume is the second period of the late imperial ag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similar to the late period of the imperial ag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he first period—the Eastern Han Dynasty.

原《中国通史》第十卷 中古时代·清时期(上册)

甲编序说

第一章 基本史料

第一节 编年体、纪传体史料

第二节 政书

第三节 档案

第四节 地方史志

第五节 清人边疆史地书籍

第六节 文集

第七节 笔记

第八节 记事本末体史料

第九节 契据文书

第十节 类书和丛书

第十一节 文物

第二章 研究概述

第一节 辛亥革命(1911年)以来的清史研究

第二节 1949年以来的清史研究

第三章 本卷编写旨趣

乙编综述

第一章 后金兴起

第一节 金国英明汗

第二节 明满关系

第二章 清的确立

第一节 宽温仁圣皇帝

第二节 无敌军威

第三章 入主中原

第一节 君临天下

第二节 既沿明制又增新章

第四章 康乾盛世

第一节 计擒鳌拜玄烨亲政

第二节 强化统治机构加强思想控制

第三节 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

第四节 平定准部统一回疆

第五节 安定西南辖治蒙区

第六节 经济发展“大清全盛”

第五章 嘉道渐衰

第一节 政以贿成昏庸腐朽

第二节 罪恶的鸦片贸易和清政府的防范

第六章 白莲教和川楚陕农民起义

第一节 白莲教

第二节 川楚陕农民大起义

第七章 天地会

第一节 天地会的起源

第二节 天地会的群众基础、特点和性质

第三节 天地会的作用

第八章 少数民族

第一节 蒙古族

第二节 藏族

第三节 彝族

第四节 回族

第五节 维吾尔族

第六节 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族

第九章 台湾的开发

第一节 土地的开发

第二节 经济的发展

第十章 中俄关系

第一节 起源和冲突

第二节 早期俄使来华

第三节 雅克萨之战

第四节 中俄第一个条约——《尼布楚条约》

第五节 俄商来华与《布连斯奇条约》及《恰克图条约》

第六节 俄国传教士的在华活动

丙编典志

第一章 农学和农业技术

第一节 农具和农田水利

第二节 对生产技术原理认识的提高和耕地技术的改进

第三节 作物构成和“一岁数收”技术的发展

第四节 几种特殊的栽培技术

第五节 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经验的进一步丰富

第六节 植树造林和柞蚕放养技术的改进

第七节 农书

第二章 土地制度和阶级关系(上)

第一节 旗地

第二节 农业租佃关系

第三节 农业雇佣劳动

第四节 台湾的土地制度和租佃关系

第五节 土地买卖

第三章 土地制度和阶级关系(下)

第一节 八旗王公贵族

第二节 孔府贵族地主

第三节 宗族制度

第四章 手工业技术及有关的工程

第一节 建筑

第二节 水利

第三节 纺织

第四节 采矿

第五节 冶金

第六节 机械

第七节 交通运输

第八节 兵器

第九节 造纸

第十节 印刷

第十一节 瓷器

第十二节 石油天然气

第五章 手工业与资本主义萌芽

第一节 手工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第二节 四川井盐业中资本主义的萌芽

第六章 商人、商业、商镇

第一节 商人和商业

第二节 天下四大镇

第三节 粤海关

第四节 广东十三行

第五节 物价

第七章 政权机构及其职能

第一节 职官制度

第二节 议政王大臣会议

第三节 财政管理

第四节 漕运

第五节 学校与科举

第六节 “滋生人丁”和“摊丁入亩”

第八章 军制和法制

第一节 八旗与绿营

第二节 刑法制度

第九章 礼俗

第一节 岁时节日风俗

第二节 木兰秋狝

第十章 官修图书

第一节 清代官修图书制度与机构

第二节 清代官修图书的基本概况

第三节 清代官修图书的特点及其影响

原《第十卷 中古时代·清时期(下册)》

丁编 传记

第一章 太祖奴儿哈赤

第一节 艰苦创业的“英明汗”

第二节 萨尔浒之战的无敌统帅 誓师伐明

第三节 威风凛凛的辽东王 力克辽、沈

第四节 屡犯错误的年迈之君

第五节 宁远失利含恨而逝

第二章 太宗皇太极

第一节 在战争中成长

第二节 天聪汗的成就

第三节 大清国宽温仁圣皇帝

第三章 多尔衮

第一节 从孤儿弱主到和硕睿亲王

第二节 立幼帝大战山海关

第三节 九洲干戈开国定制

第四节 功罪自有评说

第四章 顺治帝福临

第一节 六岁即位

第二节 乾纲独断锐意更新

第三节 偏袒满人刚愎任性

第四节 对传教士、名僧的优遇和敬重

第五节 皇后和贵妃 皇后的立废

第五章 康熙帝玄烨

第一节 聪颖勤学

第二节 登大位

第三节 擒鳌拜

第四节 平“三藩”

第五节 征“罗刹”

第六节 抚蒙古

第七节 理财政

第八节 重文化

第六章 代善

第一节 尊号“古英巴图鲁”

第二节 大贝勒

第三节 和硕兄礼亲王

第七章 李定国

第一节 大西军战将

第二节 平定黔滇

第三节 联明抗清

第四节 两蹶名王

第五节 转战两广

第六节 粉碎孙逆

第七节 宁死荒外

第八章 范文程

第一节 初显身手授游击

第二节 智谋日增升任大学士

第三节 疏言天下事定计取中原

第四节 开国定制再建功勋

第五节 功成引退“元辅高风”

第九章 郑成功

第一节 楼船世家一少年

第二节 隆武赐姓海上起兵

第三节 立足金、厦

第四节 和战之间

第五节 北伐金陵

第六节 收复台湾

第七节 英雄之死

第十章 鳌拜

第一节 身经百战的巴图鲁

第二节 有所作为的辅政大臣

第三节 功过参半

第十一章 吴三桂

第一节 明朝的宁远总兵

第二节 献关降清晋爵平西王

第三节 杀故主晋爵亲王

第四节 叛清称帝五月而亡

第十二章 图海

第一节 大起大落

第二节 重新起用平定察哈尔

第三节 降服三藩叛将王辅臣

第四节 定陕甘

第十三章 明珠

第一节 先世及早年的经历

第二节 参与国事的决策

第三节 与理学名臣的往来

第四节 晚年戴罪

第十四章 索额图

第一节 先世贵族朝廷重臣

第二节 为平定三藩积极谋划

第三节 签订《尼布楚条约》

第四节 从征准噶尔

第五节 被康熙处死

第十五章 黄宗羲

第一节 为父申冤赴京上疏

第二节 声讨阉党余孽阮大铖

第三节 起兵抗清“濒于十死”

第四节 讲学十七载创立浙东学派

第五节 著作等身一代大师

第六节 晚年顺清寿逾八旬

第十六章 顾炎武

第一节 遗民孤忠“无仕异朝”

第二节 “经世致用”及民主意识

第三节 顾炎武的历史性成就

第十七章 王夫之

第一节 先世和早年的生活

第二节 坚持抗清斗争

第三节 不朽的著作光辉的思想

第十八章 汤斌

第一节 为民解忧的四品道员

第二节 精通理学的“博学鸿儒”

第三节 廉洁奉公的江宁巡抚

第四节 忤权相遭贬郁病去世

第十九章 李光地

第一节 贪功卖友青云直上

第二节 直隶巡抚政绩卓著

第三节 晋官大学士

第二十章 于成龙

第一节 勇于任事

第二节 清苦克俭

第二十一章 张伯行

第一节 治河崭露头角

第二节 “清白之名闻天下”

第三节 “礼乐名臣”

第二十二章 靳辅

第一节 早年的经历

第二节 总督河道和“一日八疏”

第三节 治河初见成效与第一次大争论

第四节 再获成功与争论迭起

第五节 跌宕的岁月

第二十三章 颜元李塨

第一节 颜元的家世和生平

第二节 颜元的学术成就和贡献

第三节 继承和发展了颜元学说的李塨

第二十四章 王锡阐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

第二节 对中西历法的研究

第三节 《晓庵新法》和《圆解》

第四节 《五星行度解》

第五节 在天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十五章 梅文鼎

第一节 家世和生平

第二节 学术活动和著作

第三节 对中国天文学的研究和贡献

第四节 对中国数学的研究和贡献

第五节 对清代学术界的影响

第二十六章 蒲松龄

第一节 少年时期

第二节 对民间俚曲和鬼狐故事的兴趣

第三节 幕宾生涯

第四节 贫病交加笔耕不辍

第五节 坐馆四十年

第六节 《聊斋志异》的创作和流传

第二十七章 雍正帝胤禛

第一节 储位斗争中继承皇位

第二节 政治思想、才能和性格

第三节 政治斗争与处理政敌

第四节 改革赋役制度及对农民的政策

第五节 变更行政制度

第六节 思想文化政策的实施

第七节 改土归流及对边疆民族的政策

第八节 家庭生活和死亡之谜

第二十八章 乾隆帝弘历

第一节 继位为帝

第二节 乾隆初政

第三节 百务俱兴

第四节 “十全武功”

第五节 编纂《四库全书》

第六节 挥霍浪费和珅专权

第二十九章 鄂尔泰

第一节 生平与家世

第二节 施行改土归流政策

第三节 可贵的用人思想

第四节 性格与君臣际合

第三十章 傅恒

第一节 受帝宠金川立功

第二节 任宰辅佐治国政

第三节 击缅失败羞惭病故

第三十一章 兆惠

第一节 平准部之功

第二节 定回疆之功

第三十二章 阿桂

第一节 尚书之子初露头角

第二节 创办伊犁屯田

第三节 办理缅甸事务

第四节 平定金川

第五节 治水督师查办钦案

第六节 鄙视和珅力保晚节

第三十三章 和珅

第一节 罕见的发迹

第二节 秉权二十余年

第三节 可悲的结局

第三十四章 郑板桥

第一节 家业衰败刻苦求学

第二节 清廉为官

第三节 卖画终老

第四节 板桥风格

第三十五章 吴敬梓

第一节 家世和生平

第二节 《儒林外史》的创作和流传

第三十六章 曹雪芹

第一节 生平和家世

第二节 《红楼梦》的创作和高鹗的续修

第三节 《红楼梦》的反封建意识

第三十七章 戴震

第一节 钦赐殿试

第二节 哲学思想

第三节 考据大师

第四节 自然科学史上的贡献

第三十八章 钱大昕

第一节 家世和早年生活

第二节 仕宦生活与学术研究

第三节 晚年归隐学术成就斐然

第三十九章 赵翼

第一节 早年生活

第二节 仕宦与著述

第四十章 章学诚

第一节 立志史学

第二节 一代大师

第四十一章 嘉庆帝颙琰

第一节 继位和亲政

第二节 所谓的“咸与维新”

第三节 镇压川楚陕白莲教起义

第四节 抑制英国入侵 严禁鸦片输入

第四十二章 道光帝旻宁

第一节 改革漕运、盐政

第二节 矫正奢靡风尚

第三节 整顿吏治

第四节 禁止鸦片走私与贸易

第五节 鸦片战争中对英国侵略者的抵抗和妥协

第六节 平定张格尔叛乱

第七节 镇压瑶民起义

第四十三章 阮元

第一节 生平、家世与为人

第二节 几件政事

第三节 学术成就

第四节 对西方的态度

第四十四章 王清任

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

第二节 在解剖学上的贡献

第三节 “气血学说”的提倡

第四节 最可宝贵的精神

第五节 历史条件的限制

第四十五章 吴其浚

第一节 生平

第二节 《植物名实图考》

第三节 其他著作

第四十六章 王聪儿 李文成

第一节 王聪儿与白莲教

第二节 李文成与天地教

第四十七章 数学

第一节 对数的引进

第二节 梅文鼎的数学工作

第三节 康熙帝与《数理精蕴》

第四节 中国传统数学的整理研究和《畴人传》

第五节 方程论

第六节 初等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

第七节 李善兰的数学工作

第八节 其他方面的成就

第四十八章 天文学

第一节 《西洋新法历书》与《时宪历》的颁行

第二节 钦天监的天文工作

第三节 钦天监以外的天文工作

第四节 近代天文学的萌芽

第五节 气象学的发展 气象观测与气象记录

第四十九章 物理学

第一节 力学 比重的测定

第二节 热学

第三节 声学

第四节 光学 传统的光学研究及记载

第五节 电和磁 指南针和罗盘广泛应用于航海

第五十章 地理学

第一节 传统地理学的进展

第二节 古代地理学文献的考释

第三节 边疆地理和域外地理

第四节 关于水系的专门研究

第五节 方志学

第六节 旅行家和游记

第七节 《皇舆全览图》和《乾隆内府舆图》

第五十一章 化学

第一节 传统化学工艺的发展

第二节 药物化学

第三节 西方化学知识的引进与应用

第四节 化学实验

第五十二章 生物学

第一节 动植物形态知识

第二节 生物分类学

第三节 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

第四节 植物生态学

第五节 植物生理学

第六节 对动植物生长习性的观察与研究

第七节 遗传育种

第八节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五十三章 医药学

第一节 本草学的发展特点

第二节 王清任对人体解剖学研究的卓越成就

第三节 温病、传染病治疗技术的提高

第四节 外科学的发展与保守倾向

第五节 针灸、外治与气功的发展

第六节 医学类书、全书、丛书等的大量编纂

第七节 最早的医学会与 医学杂志的创办

第八节 西医学的传入

第九节 清代医事制度

题记


【199、中国通史批判第十卷】

(第三期中国文明的破晓)

Chinese General History Criticism Volume Ten

(The third phase of the daw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2022年5月第一版

May 2022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199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199

内容提要

本卷涉及的清末民初,是第三期中国文明的正式开始,清末类似东汉末年,八国联军类似五胡乱华,新文化运动类似胡化的佛教运动。

Synopsis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volved in this volume are the official beginning of the third Phas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is similar to the end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he Eight-Power Allied Forces are similar to the Wu Hu Luan Hua(the Turmoil the Five Northern Minorities Caused in Central China), and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is similar to the barbaric Buddhist movement.

原《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编(上册)》

第一章 文献资料

第一节 政府官书

第二节 各级官员文书

第三节 典章制度

第四节 私家著作

第五节 人物史料

第六节 经世文选编

第七节 报刊

第八节 建国以来近代文献的整理出版

第二章 研究概况

第一节 建国前的近代史研究

第二节 建国后近代史新学科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第三节 建国后关于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第四节 建国后关于近代经济史的研究

第五节 建国后关于近代文化史的研究

第六节 建国后关于近代社会史的研究

第七节 建国后关于近代中外关系史的研究

第八节 近些年来有关近代史重大理论问题的争论

第三章 本卷编写旨趣

乙编综述

第一章 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一节 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第二节 战争的进程和清廷的失败

第三节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四节 鸦片战争前后的学术文化

第二章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兴起和发展

第一节 太平天国的兴起

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

第三节 清廷对抗太平军的措施

第四节 太平军北伐和西征

第三章 各族人民的反清斗争

第一节 云南各族人民大起义

第二节 贵州苗民大起义

第三节 西北回民大起义

第四节 新疆各族人民的反清斗争

第四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廷政局的变化

第一节 英、法发动侵华战争和《天津条约》

第二节 英法侵略战争再起和《北京条约》

第三节 俄国侵占中国领土

第四节 清廷政局的变化

第五章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第一节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分裂

第二节 艰苦转战和改革内政的努力

第三节 保卫安庆和经营苏浙

第四节 太平天国的失败

第六章 外国的经济侵略和官员的洋务活动

第一节 外国的经济侵略

第二节 洋务派的出现

第三节 军用工业和新式海陆军的建立

第四节 官督商办民用企业的兴办

第七章 商办企业的出现。新阶级的产生。思想文化的变化 第一节 商办企业的出现

第二节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产生

第三节 思想文化的变化

第八章 中国边疆地区在侵略势力下的危机。

第一节 中国边疆地区在侵略势力下的危机

第二节 中法战争 第二节 中法战争

第九章 中日战争和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活动

第一节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第二节 战争进程和清廷的失败

第三节 《马关条约》的签订和中国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第四节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第十章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运动

第一节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二节 维新思潮的兴起和维新运动的高涨

第三节 百日维新及其失败

第十一章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第一节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第二节 八国联军的侵华和清廷的宣战

第三节 八国联军的暴行

第四节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第十二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第一节 空前加剧的社会危机

第二节 人民的反抗斗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

第三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第十三章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清廷的“预备立宪”

第一节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第二节 清廷的“预备立宪”

第十四章 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皇朝的灭亡

第一节 武昌起义及全国的响应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第三节 袁世凯的窃权和辛亥革命的失败

第四节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思想文化

第十五章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第一节 袁世凯专制统治的建立

第二节 洪宪帝制和护国运动

第三节 军阀的割据统治

第十六章 中国革命的新曙光

第一节 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壮大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丙编典志

第一章 近代农业和农学技术

第一节 中国农业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开端(1842—1894)

第二节 中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半殖民地半封建化(1895—1927)

第三节 中国农村经济中资本主义的滋长

第四节 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

第五节 鸦片战争后中西农学的交汇①

第六节《农学报》的刊行和农业学堂、农事试验场的创办

第二章 手工业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后至太平天国时期的手工业

第二节 同光年间手工业的衰落

第三节 官手工业的变化

第四节 清末手工业的新变化

第三章 工业

第一节 中国机器工业的产生(1840——1894)

第二节 中国机器工业的初步发展(1895—1919)

第四章 工业工程技术

第一节 土木工程

第二节 能源

第三节 冶金

第四节 交通

第五节 其他重工业

第六节 轻工业

第五章 土地制度、租佃关系的演变及自然经济的分解

第一节 封建土地制度的演变

第二节 封建租佃关系的演变

第三节 自然经济的解体

第六章 商业

第一节 外国资本主义商品侵略下的中国商业(1848—1894)

第二节 甲午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支配下的中国贸易

第七章 交通邮电

第一节 航运

第二节 铁路

第三节 电信

第四节 邮政

第八章 河工、漕运、盐政的衰败

第一节 清代财政经济的三大痼疾

第二节 为增加封建剥削而进行的改革

第三节 近代河工的衰落 鸦片战争后河工费的减少

第四节 中国盐政的殖民地化

第九章 海关、关税和子口税

第一节 近代海关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和确立

第二节 近代关税制度 《南京条约》与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第三节 子口税制度

第四节 近代海关与关税制度对晚清政局的影响

第十章 法制

第一节 晚清法律制度的变化(1840—1911)

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法律制度(1851—1864)

第三节 中华民国的法律制度(1912—1919年5月4日)

第十一章 中央和地方政权机构

第一节 晚清政权机构的变化

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政权机构

第三节 民国初年的政权机构

第四节 北洋政府的政权机构

第十二章 宪政

第一节 清末“预备立宪”

第二节 民国初年的宪政

第三节 袁世凯时期的宪政

第四节 皖系军阀时期的宪政

第十三章 兵制

第一节 湘军

第二节 淮军

第三节 新军

第四节 近代海军

第十四章 秘密结社

第一节 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时期

第二节 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时期

第十五章 新式学堂的开办与留学运动兴起

第一节 洋务学堂的开办与留学生的派遣

第二节 维新学堂的开办与留学政策的确定

第三节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新政学堂的开办

第十六章 学术

第一节 哲学

第二节 史地之学和考古学

第十七章 文学、艺术

第一节 诗文 龚自珍、魏源

第二节 小说 狭邪小说与侠义小说

第三节 翻译文学的发展 晚清时期翻译文学的初起

第四节 白话文运动与文学革命

第五节 戏剧

第六节 音乐

第七节 绘画、书法

第十八章 新闻出版

第一节 新闻事业

第二节 图书出版事业

原《第十一卷 近代前编(下册)》

丁编传记

第一章 林则徐

第一节 悉心研求经世之学

第二节 实现匡时济世之志

第三节 在广东禁烟和抗英

第四节 遣戍伊犁

第二章 龚自珍 魏源

第一节 龚自珍

第二节 魏源

第三节 龚、魏的不同性格

第三章 洪秀全

第一节 从应科举到拜上帝

第二节 建立太平天国

第三节 社会经济理想和思想文化政策

第四节 洪、杨内讧

第五节 重建领导

第六节 对外关系

第七节 后期的政策和失败

第四章 李秀成

第一节 从战士到将领

第二节 被封忠王

第三节 经营苏福省

第四节 两次进攻上海

第五节 从愚忠到晚节不终

第五章 洪仁玕

第一节 笃诚的拜上帝教徒

第二节 学习西方文化

第三节 发展资本主义的宏伟计划

第四节 壮烈殉国浩气长存

第六章 杜文秀

第一节 永昌惨案

第二节 北上叩阍

第三节 丙辰惨案

第四节 大理政权的建立

第五节 四反围剿

第六节 反招抚

第七节 东征昆明

第八节 大理保卫战

第七章 慈禧太后

第一节 从兰贵人到太后

第二节 除“八大臣”

第三节 惩儆恭亲王奕訢

第四节 再次垂帘听政

第五节 六十寿典与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

第六节 戊戌政变

第七节 对义和团的抚与剿

第八节 施行“新政”和“预备立宪”

第八章 奕訢

第一节 兄弟积怨

第二节 留守京师办理“和局”

第三节 中外“合作”镇压农民起义

第四节 发动“辛酉政变”

第五节 对外妥协与御侮的双重心态

第六节 遭慈禧太后的惩儆

第七节 与顽固派的论争

第八节 被罢黜闲置

第九节 对日主和

第九章 光绪帝

第一节 冲龄即位

第二节 幼帝生涯

第三节 亲政波折

第四节 甲午主战

第五节 下诏变法

第六节 曲折余生

 

第十章 曾国藩

第一节 获取功名

第二节 上折陈言

第三节 组织湘军

第四节 镇压太平天国

第五节 从主张抵抗到外敦“和好”

第六节 举办洋务

第七节 “剿捻无功”

第八节 “曲全邻好”

第十一章 李鸿章

第一节 在镇压农民起义中起家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中心人物

第三节 办理外交事务

第四节 在侵略战争面前节节退让

第五节 从签订《中俄密约》到出任两广总督

第六节 最后的对外屈服妥协

第十二章 左宗棠

第一节 究心经世之学

第二节 御“外患”与除“内忧”

第三节 参与镇压太平天国

第四节 创办福州船政局

第五节 用兵陕甘

第六节 收复新疆

第七节 督办福建军务

第十三章 张之洞

第一节 清流派的首领

第二节 整顿山西吏治

第三节 筹划抗法

第四节 同维新派的联系与分歧

第五节 镇压唐才常的自立军起义

第六节 “变通政治”的《江楚三折》

第七节 废除科举制度

第八节 督办铁路

第九节 任中枢重臣

第十四章 郑观应

第一节 从买办生涯到投资洋务企业

第二节 撰《救时揭要》和《易言》

第三节 任职轮船招商局、为抗法战争作贡献

第四节 扩编《易言》为《盛世危言》

第五节 再度任职企业与信仙求道

第十五章 康有为

第一节 勤学与苦闷

第二节 “参中西之新理”

第三节 从崇古文经学到尊今文经学

第四节 长兴讲学

第五节 发动“公车上书”

第六节 推进戊戌变法维新

第七节 流亡海外

第八节 反对民主革命

第九节 成立帝国宪政会

第十节 鼓吹尊孔

第十六章 梁启超

第一节 从学海堂到万木草堂

第二节 宣传维新变法和君主立宪

第三节 民初政坛的风云人物

第四节 多变的政治思想和卓越的学术成就

第十七章 严复

第一节 弃科举

第二节 走“变今”维新的道路

第三节 翻译西书

第四节 反对民主革命

第五节 保守复旧的落伍者

第十八章 谭嗣同

第一节 为维新改革而献身

第二节 激进的社会政治思想

第三节 复杂多变的哲学思想

第十九章 黄遵宪

第一节 “伸自主之权”、“保公众之益”的外交思想与实践

第二节 著《日本国志》与《日本杂事诗》

第三节 “欲捐其躯以报国”

第四节 倡导“我手写我口”的晚清新派诗人

第五节 革职回乡

第二十章 张謇

第一节 从状元到资本家

第二节 在两个世纪之交

第三节 辛亥革命前后

第二十一章 李善兰

第一节 雅志说算术

第二节 朝廷养兵本卫民

第三节 步算中西独绝伦

第四节 朝译几何 第五节辅佐洋务新政

第六节 合中西之各术

第七节 学问量天测地赅

第二十二章 徐寿

第一节 研读科技典籍

第二节 一代翻译名家

第三节 中国近代最早的化学家

第四节 乐律研究的成就

第五节 创办格致书院

第二十三章 詹天佑

第一节 留学十载

第二节 驾舰绘图

第三节 筑路七载

第四节 修筑京张铁路

第二十四章 孙中山

第一节 探索救国的途径

第二节 创立兴中会

第三节 组织中国同盟会

第四节 策划反清武装起义

第五节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第六节 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

第二十五章 黄兴

第一节 走上革命道路

第二节 创立华兴会

第三节 参与组织中国同盟会

第四节 领导武装起义

第五节 民国初建

第六节 南京讨袁

第七节 流亡日、美

第二十六章 邹容 陈天华

第一节 留学日本

第二节《革命军》和“苏报案”

第三节 为警醒同胞而蹈海

第二十七章 章太炎

第一节 从埋头“稽古之学”到主张“革政”

第二节 鼓吹反清革命和“苏报案”

第三节 主编《民报》

第四节 在袁世凯统治时期

第五节参与护法运动

第六节 晚年主张抗日

第七节著述的编印

第二十八章 秋瑾

第一节 抱“匡济艰危”之志

第二节 东渡日本

第三节 创《中国女报》

第四节 组织反清武装起义

第二十九章 宋教仁

第一节 踏上革命征途

第二节 宣传爱国民主思想

第三节 筹谋民国大业

第四节 为宪法而牺牲

第三十章 袁世凯

第一节 在朝鲜的政治活动

第二节 小站练兵

第三节 出卖维新志士剿灭义和团

第四节 在直隶推行“新政”

第五节 回籍“养疴”

第六节 东山再起攫取民国总统

第七节 镇压“二次革命”摧毁共和制度

第八节 复辟帝制自取败亡

第三十一章 蔡锷

第一节 东渡日本习军事

第二节 在湘桂训练新军

第三节 在云南响应武昌起义

第四节 对袁政权的幻想

第五节 发动反袁的护国战争

第六节 亲赴前线指挥作战

第三十二章 程长庚 谭鑫培

第一节 程长庚

第二节 谭鑫培

第三十三章数学

第一节 十九世纪中叶的中国数学

第二节 晚清时期的中国数学教育

第三节 二十世纪初年普及西方数学

第三十四章 天文学

第一节 近代天文学知识的传入

第二节 清末民初各类学校中的天文教育

第三节 天文机构的变迁

第三十五章 气象学

第一节 西方传来的气象学

第二节 列强在中国设立的气象台站

第三节 中国兴办的气象站网

第三十六章 物理学 

第一节 传统物理学的终结

第二节 近代物理学的引进 第三节物理学教育

第三十七章 化学

第一节 早期的化学书籍翻译与化学知识传播

第二节 化学教育的形成

第三十八章 地学

第一节 地理学

第二节 地质学

第三十九章 生物学

第一节 西方生物学的东传与西方人在华的生物采集活动

第二节 国人介绍和引进西方生物学

第三节 生物学教育和科研的始萌

第四十章 医药学

第一节 传统医学的缓慢发展

第二节 西方医学的传入

第三节 中西医汇通派的产生

第四十一章 科技社团与科研机构

第一节 科技社团中国最早的科技社团

第二节 科研机构

题记


【200、中国通史批判第十一卷】

(第三期中国文明的血海)

Chinese General History Criticism Volume Eleven

(The third phase of the blood sea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2022年5月第一版

May 2022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00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00

内容提要

本卷涉及的民国大陆时期(区别于台湾时期),是第三期中国文明的血海时代——充满了血腥杀戮,类似五胡十六国。主要杀手是国民党的三民主义(类似小乘佛教),和共产党的马裂主义和裂死体制(类似大乘佛教)。其中还迎来的日本的入侵和苏联的占领。本卷需要注意,黄俄杂种为了一己之利,任意杜撰中国通史,随意编排事件顺序——不把1911年作为断代的时间线,反而把1919年作为断代的时间线——明显体现的是“苏联史观”,其罪甚大也。

Synopsis

The mainland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different from the Taiwan period) involved in this volume is the third period of the bloody era of Chinese civilization—full of bloody killings, similar to the Five Hus and Sixteen Kingdoms. The main killers are the Kuomintang's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similar to Theravada Buddhism), and the Communist Party's schism and separatism (similar to Mahayana Buddhism). Among them were the invasion of Japan and the occup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It should be noted in this volume that the yellow-Russian bastard arbitrarily fabricated the general history of China and arranged the sequence of events for his own benefit—not taking 1911 as the time line for dating, but taking 1919 as the time line for dating—obviously embodying that " The Soviet view of history" is a very serious crime.

原《中国通史》第十二卷·近代后编(1919-1949)(上册)》

甲编序说

第一章 文献资料

第一节 档案

第二节 资料丛刊

第三节 报纸

第四节 期刊

第五节 口述史料

第六节 人物研究史料

第七节 方志和外文史料

第二章 研究概况

第一节 学科发展概述

第二节 主要研究成果

第三节 学术观点与问题讨论举要

第三章 本卷编写旨趣

乙编综述

第一章 近代世界历史进程向中国提出来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新的政治分野的出现

第三章 改造中国的各种政治主张的纷陈和人民的历史的选择

第四章 革命斗争形式的演变和政治斗争规律的显现

第五章 国民党南京政权独裁统治的确立

第一节 政治上的独裁统治

第二节 对外政策

第三节 农工政策

第四节 与各派反共势力的妥协

第五节 国民党—党专政理论的确立和政治体制的初步建立

第六章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对中国出路问题的反思与探索

第一节 中共对中国出路问题反思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中共反思和探索的主要问题

第七章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间政派对中国出路的探索

第一节 第三党对中国出路的反思与探索

第二节 改组派对中国出路的探索

第三节 人权派对中国出路的探索

第四节 乡村建设派对中国出路的探索

第八章 中原大战及其结局

第一节 中原大战前的争斗与战争

第二节 中原大战

第三节 中原大战的后果

第九章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革命中心任务的变化及各政派的实际反应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革命中心任务的变化

第二节 国民党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第三节 中共对历史发展主流的旁向和对革命中心任务的偏离

第四节 中间政派面向中国历史的中心任务

第十章 国内各种政治力量在抗日问题上的汇流

第一节 中间集团积极推动团结抗日民主进程

第二节 中共政策的转变

第三节 国民党政策的转变

第四节 各派政治力量汇流后新形势下的政治斗争

第十一章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总格局的形成

第一节 一个战争

第二节 两个战场

第三节 三种政权

第十二章 欧洲战争、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的先后爆发与国共两党世界战略的变化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世界战略的变化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世界战略的变化

第十三章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两党代表的政治力量的消长

第一节 国民党政治地位的降低

第二节 共产党政治地位的提高

第十四章 世界战局的根本转变和各党派对建国主张的阐发

第一节 民主党派的建国主张

第二节 共产党的建国主张

第三节 国民党的建国主张

第十五章 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第十六章 一个短暂的特殊历史时期和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节 短暂的特殊历史时期

第二节 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第十七章 中间路线的破产和“南北朝”的幻灭

第一节 中间路线的主张及其破产

第二节 “南北朝”议论的出现及幻灭

第三节 中间派政治地位的变化

第十八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第一节 国民党南京政权的覆灭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第十九章 三十年的基本总结:三条路线、两种斗争、一个结局

丙编典志

第一章 农业和农业科技

第一节 近代农业科技的起步

第二节 农业分支学科研究的开展和近代农业科技体系的形成 第三节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农业

第四节 抗战胜利后农业逐渐恢复

第二章 工业工程技术

第一节 土木工程

第二节 能源

第三节 冶金

第四节 交通

第五节 其他重工业

第六节 轻工业

第三章 土地制度与土地改革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土地所有制形态

第二节 私有土地的继承与转移

第三节 农村的租佃关系

第四节 农村土地的经营问题

第五节 改革土地制度的种种主张与斗争

第四章 外国对华投资

第一节 近代中国外国投资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外国在华投资的国别、地区及投向结构

第三节 外国对华投资的性质和作用

第五章 国家垄断资本

第一节 官僚资本的缘起及最初形态

第二节 官僚资本的形成及发展

第三节 从金融垄断发展到国家产业垄断

第四节 战后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第五节 官僚资本的崩溃

第六章 民族资本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至1920年民族资本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节 1921年至1936年的民族资本状况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资本的厄运

第四节 抗战胜利后民族资本的困境

第七章 新民主主义经济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经济——崭新的经济形式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基本理论、纲领和政策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和壮大

第八章 北洋政府的机构和制度

第一节 宪法

第二节 中央机构

第三节 地方行政机构

第四节 官制

第九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机构和制度

第一节 立法机构和立法制度

第二节 行政机构和行政制度

第三节 军事机构和军事制度

第四节 司法机构和司法制度

第五节 考试机构和文官制度

第六节 监察机构和监察制度

第七节 地方机构和地方制度

第八节 国民大会和总统制度

第十章 解放区的政权机构和制度

第一节 红色政权的机构和制度

第二节 抗日根据地的政权机构和制度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政权机构和制度

第十一章 汪精卫南京国民政府

第一节 沦陷区伪政权的出现

第二节 汪精卫投敌与日本关于成立

第三节 汪精卫国民政府的僭立

第四节 “国交”调整谈判与日本

第五节 日本对伪府的强化

第六节 向英美宣战与伪府机构的调整

第七节 汪精卫毙命日本

第八节 汪伪政权的灭亡

原《第十二卷 近代后编(1919-1949)(下册)》

丁编 传记

第一章 毛泽东

第二章 周恩来

第三章 刘少奇

第四章 朱德

第五章 李大钊

第六章 瞿秋白

第七章 李立三

第八章 张闻天

第九章 宋庆龄

第十章 陈独秀

第十一章 王明

第十二章 蒋介石

第十三章 胡汉民

第十四章 孔祥熙

第十五章 宋子文

第十六章 张群

第十七章 何应钦

第十八章 李宗仁 白崇禧

第十九章 曹锟 吴佩孚

第二十章 段祺瑞

第二十一章 张作霖

第二十二章 孙传芳

第二十三章 阎锡山

第二十四章 邓演达

第二十五章 李济深

第二十六章 冯玉祥

第二十七章 张澜

第二十八章 黄炎培

第二十九章 沈钧儒

第三十章谭 平山

第三十一章 章伯钧

第三十二章 罗隆基

第三十三章 张君劢

第三十四章 陈嘉庚

第三十五章 汪兆铭(精卫)

第三十六章 虞洽卿

第三十七章 荣宗敬 荣德生

第三十八章 范旭东

第三十九章 蔡元培

第四十章 胡适

第四十一章 梁漱溟

第四十二章 郭沫若

第四十三章 邹韬奋

第四十四章 陶行知

第四十五章 冯友兰

第四十六章 张东荪

第四十七章 李四光

第四十八章 华罗庚

第四十九章 鲁迅

第五十章 沈雁冰(茅盾)

第五十一章 徐悲鸿

第五十二章 齐白石

第五十三章 梅兰芳

第五十四章 周信芳

第五十五章 数学

第一节 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数学教育

第二节 二三十年代的中外数学交流

第三节 三十年代前后的中国数学研究成就

第四节 中国数学会和中研院数学研究所

第五十六章 天文学

第一节 天文研究机构概观

第二节 近代天文教育工作的进展

第三节 中国天文学会

第四节 日食观测

第五节 天文研究工作概况

第五十七章 气象学

第一节 气象观测网建设和技术进步

第二节 外国人所设的气象台站

第三节 延安的气象事业

第四节 科学研究成就

第五十八章 物理学

第一节 物理学教育

第二节 物理学研究

第三节 中国物理学会

第五十九章 化学

第一节 化学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学术机构与出版物

第三节 二十世纪上半叶名词术语的厘订

第四节 分支学科的建立

第六十章 地学

第一节 留学生与近代地学思想的传入

第二节 地学团体、机构与地学刊物

第三节 近代高等地学教育

第四节 中国近代地学的主要成就

第六十一章 生物学

第一节 生物学教育的进步

第二节 生物学研究的进展

第三节 学术团体

第六十二章 医药学

第一节 西医的发展和壮大

第二节 中医兴废之争

第三节 传统中医在限制中的缓慢发展

第四节 革命根据地的卫生工作

第六十三章 科技社团与科研机构

第一节 科技社团

第二节 科研机构


【201、《人类简史》批判】

Criticism of "A Brief History of Mankind"

2021年12月第一版

December 2021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01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01

内容提要

《人类简史》是一本邪恶的书,因为它的副标题竟然是“从动物到上帝”。这本书的作者真是亵渎,因为他自命为“上帝”,这不仅侮辱了人类的感情,而且败坏了人类的心智——表明其作者陷入了一种“地狱状态”。

Synopsis

"A Brief History of Mankind" is an evil book because its subtitle turned out to be "From Animal to God". The author of this book is really blasphemous, because he claims to be "God", which not only insults human feelings, but also corrupts the human mind-indicating that the author has fallen into a "state of hell." 

目录

上部·《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第一部分 认知革命

第一章 人类:一种也没什么特别的动物

第二章 知善恶树

第三章 亚当和夏娃的一天

第四章 毁天灭地的人类洪水

第二部分 农业革命

第五章 史上最大骗局

第六章 盖起金字塔

第七章 记忆过载

第八章 历史从无正义

第三部分 人类的融合统一

第九章 历史的方向

第十章 金钱的味道

第十一章 帝国的愿景

第十二章 宗教的法则

第十三章 成功的秘密

第四部分 科学革命

第十四章 发现自己的无知

第十五章 科学与帝国的联姻

第十六章 资本主义教条

第十七章 工业的巨轮

第十八章 一场永远的革命

第十九章 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第二十章 智人末日

中部·书评

01、控诉“资本主义”

02、预测人类的十大趋势

03、作者的灵魂拷问

04、《人类简史》为何是一部糟糕的历史学作品

05、写在经济学人批判之后

06、对历史和人生的彻悟

07、漏洞百出的"简史",为什么也能畅销?

08、在过誉与过贬中,理性思考还剩多少?

09、5分钟批判性读完“神作”│城与邦

10、《人类简史》没有科学了

11、《人类简史》读后感

12、什么是21世纪最重要的技能?

13、《人类简史》作者赫拉利开启抖音直播

14、简史解决碎片化阅读时代的未来焦虑

15、大数据、赛博格和我们的未来

16、关于尤瓦尔·赫拉利新书的一点批评之声

17、《人类简史》的真相是“人类贱史”?

18、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

19、读《未来简史》:我“算”故我在?

20、《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

21、为什么说《今日简史》不值一读?

22、《今日简史》何以走红

23、《今日简史》是钱串子

24、未来15年,大部分人都将失业

25、每个人都要重塑自己

26、疫情给世界带来变化

27、《人类简史》作者谈疫情

28、武汉瘟疫结束了“简史课程”

29、国际合作扩大了疫情

30、武汉瘟疫的全球直击

下部·附录

01、中国人的基因与人种来源研究

02、中国人的祖先源于东非

03、复旦参与组建世界最大DNA数据库

04、中国人种西来说:黄白人种是同一族群

05、中国汉族人和其他若干少数民族以及外国人的遗传学距离

06、起源出新说:中国人源于200万年前非洲古猿

07、三峡发现古人类化石

08、世界主要民族基因圖譜中的謬誤

09、我们从何而来?——读斯宾塞·韦尔斯《出非洲记》

10、奇妙的基因――谱写人类历史新篇章

11、“与众不同”无处不在

12、基因证据表明——人脑在快速进化


【202、《中国新史》批判】

Criticism of "New History of China" 

2021年12月第一版

December 2021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02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02

内容提要

费正清是中国革命的产物,他生于革命的年代也死于革命的年代——前者是共产党发动革命,后者是共产党镇压革命。但不论怎么说,革命总是需要结束的。中国不能永远流血。当然从外国或汉奸例如毛泽东的角度看,中国革命最好不要停止,中国的伤口永远流血,才符合他们的利益!

Synopsis

John King Fairbank was a product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He was born in the age of the revolution and died in the age of the revolution-the former was when the Communist Party initiated the revolution, and the latter was when the Communist Party suppressed the revolution. But in any case, the revolution always needs to end. China cannot bleed forever. Of cour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eign countries or traitors such as Mao Zedong, it is best not to stop the Chinese revolution. It is in their interests that China's wounds will bleed forever! 

原《中国新史》目录

第一卷 君主专制的兴衰

第一章 起源:考古之发现

第二章 首度统一:帝王的儒学

第三章 佛教时代的再统一

第四章 中国最伟大的时代:北宋与南宋

第五章 宋代中国与内亚细亚的矛盾

第六章 明代的政府

第二卷 帝制中国的晚期(1600—1911)

第七章 清朝治世

第八章 成长而无发展之矛盾

第九章 边境骚动与门户开放

第十章 造反与中兴

第十一章 早期近代化与清朝衰微

第十二章 共和革命  一九〇一——一九一六

第三卷 中华民国(一九一二——一九四九

第十三章 追寻中国的文明社会

第十四章 国民革命与南京政府

第十五章 中国共产党之复临

第十六章 中国的抗日之战(一九三七——一九四五)

第十七章 内战与国民党在台湾

第四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1991)

第十八章 确立政府与乡村控制

第十九章 大跃进(一九五八——一九六〇)

第二十章 文化大革命(一九六六——一九七六)

第二十一章 邓小平的改革(一九七八——一九八八)

下部

01、略论费正清

02、费正清小传

03、费正清早年的求学之路

04、蒋廷黻与费正清的师生情谊

05、费正清与中国

06、费正清的中国革命史观

07、“美共分子”费正清的中国研究

08、费正清与美国现代中国学

09、费正清与西方对中国的看法

10、费正清及其哈佛学派的得失成败

11、费正清中心的使命

12、“举全台之力”猛攻费正清

13、主导中国的是一个伟大的儒家政治虚构

14、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 

15、费正清理解的明朝朝贡体系

16、1946年对国共两党命运如何分析

17、费正清中国回忆录

18、海外汉学家见知录

19、费正清和冲击-回应理论

20、我與中國異議人士拜訪哈佛費正清教授

21、从费正清、基辛格到班农

22、这是一个只有费正清没有麦卡锡的年代


【203 《论美国的民主》批判】

Criticism of "Democracy in America"

2022年6月第一版

June 2022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03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03

内容提要

《论美国的民主》,这是一个法国人对于“第一个美国”也就是“华盛顿开创的美国——各州独立加盟”的观察。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将近两个世纪,中间隔开了“第二个美国”也就是“林肯开创的美国——联邦帝国主义”和“第三个美国”也就是“罗斯福开创的美国——全球帝国主义”……进入了“第四个美国”也就是“反恐战争和金融危机开创的美国——黑人可以总统的黑命贵美国”……许多事情已经改变。严格地说,我这里首先并非批判原书作者的错误,而是指出他所写的美国和现今的美国具有多大的差距,因为毕竟,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个1830年代的美国。其次,作者所说的一般原理中的大量错误,则是我也不得不顺便指正出来的。

Synopsis

"Democracy in America (De la démocratie en Amérique)", this is a French observation on "the first America", that is, "the United States created by Washington - the independent joining of the states". Nearly two centuries have elapsed since then, between the "Second America" or "America created by Lincoln - Federal Imperialism" and the "Third America" or "Roosevelt created" America—Global Imperialism”… entered the “Fourth America” that is “the America created by the War on Terrorism and the Financial Crisis—Black Lives Matter America where Blacks can rule”…Many things have changed. Strictly speaking, I am not here to criticize the original author's mistakes, but to point 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merica he wrote and the America of today, because after all, we have not experienced the America of the 1830s. Secondly, there are a lot of mistakes in the general principles mentioned by the author, which I have to correct by the way.

目录

第十二版序

绪论 

上卷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北美的外貌 

第二章 英裔美国人的来源及其对他们未来的重大影响 

第三章 英裔美国人的社会情况 

第四章 美国的人民主权原则 

第五章 在叙述联邦政府之前必须先研究各州的过去 

第六章 美国的司法权及其对政治社会的影响 

第七章 美国的政治审判 

第八章 联邦宪法 

第二部分 

第一章 为什么可以严格地说美国是由人民统治的 

第二章 合众国的政党 

第三章 美国的出版自由 

第四章 美国的政治社团 

第五章 美国的民主政府 

第六章 美国社会从民主政府获得的真正好处 

第七章 多数在美国的无限权威及其后果 

第八章 美国怎样削弱多数的暴政不存在行政集权 

第九章 有助于美国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的主要原因 

第十章 概述美国境内的三个种族的现况及其可能出现的未来 

结论 

原著者注 

下卷 序言 

第一部分 民主在美国对智力活动的影响 

第一章 关于美国人的哲学方法 

第二章 关于民主国家的信仰的主要源泉 

第三章 为什么美国人比其祖先英国人更倾向和更喜好一般观念 

第四章 为什么美国人从来没有象法国人那样热烈追求政治方面的一般观念 

第五章 在美国宗教是怎样得以利用民主的本能的 

第六章 关于天主教在美国的发展 

第七章 民主国家人民的思想倾向于泛神论的原因 

第八章 平等是怎样唤起美国人产生人可无限完善的观念的 

第九章 美国人的例子 

第十章 为什么美国人在科学方面偏重实践而不关心理论 

第十一章 美国人以什么精神对待艺术 

第十二章 美国人建筑的复杂性 

第十三章 民主时代文学的特征 

第十四章 关于文学的商业性 

第十五章 为什么在民主社会里研究希腊和拉丁文学特别有用 

第十六章 美国的民主怎样改变了英语 

第十七章 论民主国家的诗的某些源泉 

第十八章 为什么美国的作家和演说家总爱夸张 

第十九章 略论民主国家的戏剧 

第二十章 论民主时代历史学家的某些特有倾向 

第二十一章 关于美国的议会 

第二部分 民主对美国人情感的影响 

第一章 为什么民主国家爱平等比爱自由更热烈和更持久 

第二章 关于民主国家中的个人主义 

第三章 个人主义为什么在民主革命完成后比在其他时期强烈 

第四章 美国人是怎样以自由制度对抗个人主义的 

第五章 关于美国人在市民生活中对结社的运用 

第六章 关于结社与报刊的关系 

第七章 一般结社与政治结社的关系 

第八章 美国人是怎样以“正确理解的利益”的原则同个人主义进行斗争的 

第九章 美国人怎样在宗教上应用“正确理解的利益”的原则 

第十章 关于美国人对物质福利的爱好 

第十一章 物质生活享乐在民主时代产生的特殊效果 

第十二章 为什么有些美国人那样醉心于唯灵主义 

第十三章 为什么美国人身在幸福之中还心神不安 

第十四章 美国人在生活中的结合性 

第十五章 宗教信仰是怎样时时使美国人的心灵转向非物质享乐的 

第十六章 过分热爱福利为什么可能损害福利 

第十七章 为什么在平等和怀疑盛行时期应当把人的行动目标放长远一些 

第十八章 为什么美国人认为一切正当的职业都是高尚的 

第十九章 什么东西在使几乎所有的美国人喜欢从事实业 

第二十章 实业为什么可能产生贵族制度 

第三部分 民主对我所说的民情的影响 

第一章 民情怎样随着身分平等而日趋温和了 

第二章 民主怎样使美国人之间的日常关系简易化了 

第三章 美国人为何在本国不太爱激动而在欧洲又表现得过于激动 

第四章 前三章的总结 

第五章 民主怎样改变着主仆关系 

第六章 民主的制度和民情为什么 

第七章 民主对工资的影响 

第八章 民主对家庭的影响 

第九章 美国年轻女性的教育 

第十章 年轻女性怎样习得为妻之道 

第十一章 身分平等在美国怎样有助于维护良好的民情 

第十二章 美国人怎样理解男女平等 

第十三章 平等怎样自然而然地将美国人分成许多私人小团体 

第十四章 对美国人的仪表的若干考察 

第十五章 论美国人的严谨精神中的不严谨方面 

十六章 美国人的民族自负心为何比英国人的轻浮和喜欢沽名钓誉 

第十七章 美国的社会面貌为什么既千变万化又单调一致 

第十八章 关于美国和民主社会中的荣誉 

第十九章 为什么美国人多怀奋进之心而少有大志 

第二十章 关于某些民主国家里的求官谋禄问题 

第二十一章 为什么大规模的革命越来越少 

第二十二章 民主国家的和平和战争 

第二十三章 民主国家的军队里哪些人是最好战和最革命的阶级 

第二十四章 民主国家军队的复杂性 

第二十五章 关于民主国家军队的纪律 

第二十六章 略述民主社会里的战争 

第四部分 关于民主的思想和感情对政治社会的影响 

第一章 平等自然使人爱好自由制度 

第二章 民主国家关于政府的观点自然有利于中央集权 

第三章 民主国家人民的感情和思想一致引导他们走向中央集权 

第四章 民主国家的中央集权 

第五章 欧洲国家统治者最高权力的变化 

第六章 民主国家害怕哪种专制 

第七章 以上各章的延续 

第八章 主题的总括 

原著者注 

附录(一) 

附录(二) 

拉斯基为《托克维尔全集》中之《论美国的民主》所作的导言 

译者序言 


【204 《美国种族简史》批判】

Criticism of "Ethnic America: a History"

内容提要

美国的族裔状态比“百衲衣”复杂得多,我认为,用“混纺布”比用“百衲衣”更为贴切。因为黑人都有白人的血统,白人也有黑人的血统,至于西语裔,更是多重混血的人种。但是在混血过程完成之前,现代人类学所显示的“种族相异三特性模式”〔three─way pattern of race differences〕还是具有关键作用。而作为黑人作者,这本简史未能运用最新的“种族相异三特性模式”的研究数据来说明美国的种族状态,这使它缺乏了一个中立的学术基础。

Synopsis

The ethnic status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much more complicated than "patina clothing". I think it is more appropriate to use "blend cloth" than "patina clothing". Because black people have white blood, white people also have black blood, and as for Hispanics, it is even more mixed race. But the "three-way pattern of race differences" shown by modern anthropology still plays a key role until the process of mixing is complete. And as a black author, this brief history lacks a neutral academic foundation by failing to use the latest research data on the "three-way pattern of race differences" to account for the state of race in the United States.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引论

第一章 美国百衲衣

美国幅员辽阔,种族杂糅,国民中没有哪一部分人能有效地处于主宰地位。在这样一个国家里,多元化并非人们一开始就抱有的理想,而是互不相容所造成的惨重代价迫使他们彼此相安共处的结果。

第二部分 来自欧洲的美国人

第二章 爱尔兰人

对绝大多数美籍爱尔兰人来说,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努力方才获得成功,使他们在收入、从业、智商以及其他社会–经济地位的指标方面,跻身于其他美国人之列。社会接受他们是缓慢的,而且这种接受一般是他们成功的结果,而不是成功的前提。

第三章 德国人

美籍德国人的真正历史,不在于他们为自己获得了什么,而在于他们对美国工业、科学、文化、军事实力和娱乐活动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第四章 犹太人

正是美国犹太人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弥补了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巨大差距,才使得他们的发展史是如此的光耀夺目。

第五章 意大利人

某些早期的意大利移民用他们的双手获得了新生,当他们举起自己的双手说“美国就在这儿,这就是美国”时,他们对此已作了最好的总结。

第三部分 来自亚洲的美国人

第六章 华人

中国人常被称为“亚洲的犹太人”。海外华人从事的职业和犹太人极为类似;他们在许多不同的国度里,过着自己独立的文化和社会的生活。

第七章 日本人

“如果你想看大正时代的日本(1912~1926年),请去巴西;如果想见识明治时代的日本(1868~1912年),请去美国。”

第四部分 来自非洲的美国人

第八章 黑人

整个黑人种族,已经在谋求生存的伟大斗争中从极端贫困的境况以财富、知识和权利三者而论上升到与其他种族群体并驾齐驱的地位。无论是哪个种族都不像黑人那样不得不从如此低下的起点赶上来,以便和他们的美国同胞携手并进。

第五部分 来自拉丁美洲的美国人

第九章 波多黎各人

波多黎各人既是新的美国人,又是老的美国人。他们是首次乘飞机而来的迁徙者,他们又是肤色混杂的迁徙者,是在一整套福利国家设施全部建立起来之后到达的首批迁徙者。

第十章 墨西哥人

从墨西哥来的大量移民并不是到美国来安家落户的。许多人只是到美国来待上一个季节或干上几年,积攒一点钱,然后就带着美好的憧憬返回墨西哥。也有人来时就有回去的打算,但却在那儿落地生根,终老未归。

第六部分 综论

第十一章 内涵

在一个重视个人价值的社会里,种族史提醒我们,每个人都生在世代相传的特定文化模式之中,这种文化模式有着深长久远的影响,此点不可忘记。

附录


【205 中华民国的统独挣扎 第一卷(2002-2007)】

The Struggle for Unity and Independenc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Volume One(2002-2007)

(民进党与陈水扁的挣扎)

(The Struggle Between the DPP and Chen Shui-bian)

2022年7月第一版

July 2022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05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05

内容简介

本书属于《内参汇编》,时间跨度二十年,基本每月一篇有余;包括文章将近三百,是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文章部分是命题约稿,并非全然作者所思。内容涉及广泛,不限于两岸关系;但由于命题的认可和阅读,都是台湾的决策者们,故此也都体现了他们所关注的问题,间接呈现了他们的所思所想,故此称为“中华民国的统独挣扎”。

由于这二十年间,历经三届台湾总统任期,故此分为三卷出版。三届之间,命题不同,应对有别,层次分明。

第一卷为陈水扁时代——

陈水扁承袭了李登辉的“两国论”,提出了“一边一国”的说法。但是他连任两次台湾总统一共八年(2000-2008),始终不敢进行有关台湾独立的公投。所以我把这叫做“反复挣扎”。

Synopsis

This book belongs to "Internal Reference Compilation", with a time span of 20 years, basically more than one article per month; including nearly 300 articles, it is an extremely precious historical material - part of the article is a draft of the proposition, not entirely what the author thinks. The content covers a wide range and is not limited to cross-strait relations; but because the recognition and reading of the proposition are all made by Taiwanese policymakers, it also reflects the issues they are concerned about and indirectly presents their thoughts and thoughts, so it is called "" The struggle for unification and independenc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Since there have been three terms of president of Taiwan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it has been published in three volumes. Between the three sessions, the propositions are different, the responses are different, and the levels are clear.

The first volume is the chen shui-bian era -Chen Shui-bian inherited Lee Teng-hui's "two-state theory" and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one country on one side." However, he was re-elected president of Taiwan for a total of eight years (2000-2008) and never dared to hold a referendum on Taiwan's independence. So I call it "repeated struggle."

目录

第一章 2002年统独挣扎

第一节 怎样在美中台三边关系中获得主动

第二节 进入WTO后的中台关系的模式理应比照国际关系办理

第三节 对钱其琛一月二十四日讲话的背景分析

第四节 中共愈现代化、民主化,两岸事务愈容易推动吗?

第五节 “钱其琛的陷井”——从“布江会”看中共近期的对台策略

第六节 中共急剧法西斯化对两岸局势之影响

第七节 取法乎上,一边一国;戒急用忍,仅得其中

第八节 “全侨盟”与“统促会”、“和统会”的根本分歧在哪里?

第九节 该不该集中大陆民主人士的分散力量,来制约并阻遏中共在海内外的“反独促统”攻势?

第十节 思考一下没有硝烟的决战境外

第十一节 是否应该援助美国促成台美盟邦关系

第十二节 宁做世界政府一州不做中共政权一省

第十三节 以中共谋台之计还治中共

第十四节 强化自由贸易 制衡三通漩涡

第十五节 台湾应该和中共签订两岸五十年和平协议吗? 

第十六节 中共最担心台湾海峡会发生什么事?

第二章 2003年统独挣扎

第一节 台湾需要与美国建立超过以色列与美国的那种特殊关系

第二节 预防二〇〇三年下半年两岸关系恶化

第三节 中共当局正在设立直航三通的试点——兼谈海基会对于中共的牵制作用

第四节 中国大陆是否通过两岸三通向台湾输出高失业率?

第五节 通过美伊战争考验,增强台湾国际地位(台湾可向美国转达的信息)

第六节 胡锦涛的新班底对两岸关系可能的影响

第七节 如何因应中共对台湾的多重渗透?

第八节 如何运用反恐战争的长期化来正面推动两岸关系

第九节 SARS蔓延对中共极权的解构作用以及台湾的应对之策

第十节 中共顽固封杀台湾的WHO之路及台湾的对策

第十一节 如何在三通的同时因应中共去台湾主权化的阴谋——兼谈加强国家认同,化解胡锦涛对台布署的“三项优先工作”

第十二节 美国大选期间对华政策的调整与台湾的对策

第十三节 美国会为台湾的民主自由与中共一战吗?

第十四节 公投可为台湾消除“地方政权”的负面印象(兼谈台湾朝野可否配合进行“统独演出”)

第十五节 中共的全力三通意在打破“新月包围”

第十六节 促使大陆有效遏止偷渡及加速接回偷渡犯之对策

第十七节 “江胡体制”之进一步观察

第十八节 中共十六届三中可能走向

第十九节 美中关系展望

第二十节 大陆处理贪腐问题之现况与发展

第二十一节 从十六届三中全会看中共政局走向

第二十二节 中共对台小组改组之意涵

第二十三节 人民币币值问题对中国与美国关系的影响

第二十四节 中共对防御性公投之反应

第二十五节 温家宝访美前后中美关系之微妙变化

第二十六节 美国经济制裁中共对其双边关系之影响

第三章 2004年统独挣扎

第一节 中共对两岸和平稳定架构之反应

第二节 中共为何对台湾大选纷争保持沉默?

第三节 五二〇后两岸关系发展之可能性

第四节 中共对华盛顿邮报“总统专访”之反应

第五节 中共当局对陈水扁就职演说的反应及其预后

第六节 台美中三角关系的最佳平衡点

第七节 北京利用局势插手台湾事务的手法

第八节 北京政府努力切断海内外资讯联系之意涵

第九节 胡江关系之具体事证

第十节 对中共四中全会之观察

第十一节 北京对台军事压力明显具有虚声恫吓的特点

第十二节 胡锦涛的政治左倾已经显露端倪

第四章 2005年统独挣扎

第一节 中共“反分裂国家法”(草案)的来龙去脉及其意涵

第二节 中共争取美国介入台海事务何以扩大了台湾的自主空间

第三节 从赵紫阳葬礼过程看中共的谈判方式

第四节 如何对抗“反分裂法”第五节 “胡四点”及其发布时机之意涵分析

第六节 中共掀起反日运动意在维持对美亲善

第七节 中共走向反日立场有助于两岸关系缓和

第八节 中国大陆退党风潮研究

第九节 从朱成虎讲话看中共的战略意图

第十节 亚洲与中国大陆政治改革的可能走向

第十一节 中国大陆维权运动与台湾安全边界

第十二节 维护台湾海峡长期和平的几点思考

第十三节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结果显示之意涵

第十四节 胡锦涛策划实施胡耀邦纪念活动之意涵

第五章 2006年统独挣扎

第一节 二〇〇六年中国大陆即将进入多事之秋

第二节 中国大陆如何应对美日加紧军事同盟

第三节 高智晟案件凸现中共管制危机

第四节 温家宝的恐惧和居民所得的差距

第五节 西方对中国投资的双重功能分析

第六节 文革四十年对中国人之影响

第七节 中共的黑手正在伸向南太平洋

第八节 中共中央党校邀请外国人演讲的意涵

第九节 中共对外国通讯社进行新闻资讯管理之意涵

第十节 中共十六全六中全会建构和谐社会意欲何为

第十一节 胡锦涛与上海帮的互动对中共十七全会的影响

第十二节 中国大陆选举对两岸关系的冲击

第六章 2007年统独挣扎

第一节 中共对网路掌控的手法

第二节 中共同意成立全国性“大陆台商企业协会联谊会”之意涵

第三节 “2007年反台独进入关键时期”之意涵分析

第四节 中共通过《物权法》之意涵与影响

第五节 从温家宝访日看日、中关系之发展

第六节 应急预案可能导致中国大陆军事政变

第七节 中共如何对策“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公投”

第八节 台湾可否抵制2008年北京奥运

第九节 近期台湾外交空间可能面临的发展与演变

第十节 “对中共‘十七大’的分析”

第十一节 中共“十七大”后的对台政策——兼论“反分裂法”与“达成和平协定”自陷矛盾

第十二节 中国企图影响台湾选举的可能作为

附录第一部分

第一篇 战争崛起而非和平崛起──评中共国务院《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

第二篇 中国大陆群众性抗争及中共之对策

第三篇 中共的网路控制与新闻封锁

第四篇 中国大陆维权运动方兴未艾

第五篇 中共外交领域是否出现两条路线之争

第六篇 中共已被美国列入“流氓国家”的行列

附录第二部分

第一篇 2008年西藏暴力冲突及其预后之分析

第二篇 中共对马英九胜选之反应

第三篇 马英九访美策略之得失分析

第四篇 江丙坤访陆任重道远

第五篇 从巴纽事件看台湾的外交突破——政府如何运用非政府组织力量

第六篇 陈云林访台可能引爆毒奶炸弹


【206 中华民国的统独挣扎 第二卷(2008-2015)】

The Struggle for Unity and Independenc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Volume Two(2008-2015)

(国民党与马英九的挣扎)

(The struggle between the Kuomintang and Ma Ying-jeou)

2022年7月第一版

July 2022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06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06

内容提要

本书属于《内参汇编》,时间跨度二十年,基本每月一篇有余;包括文章将近三百,是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文章部分是命题约稿,并非全然作者所思。内容涉及广泛,不限于两岸关系;但由于命题的认可和阅读,都是台湾的决策者们,故此也都体现了他们所关注的问题,间接呈现了他们的所思所想,故此称为“中华民国的统独挣扎”。

由于这二十年间,历经三届台湾总统任期,故此分为三卷出版。三届之间,命题不同,应对有别,层次分明。

第二卷为马英九时代——

马英九来源于中国大陆,他对两岸关系的看法合作与他前面李登辉、陈水扁以及他后面的蔡英文是截然不同的。国民党和马英九都希望台湾和大陆能够最终统一,所以他们同意“九二共识”,努力促进“三通”,加强两岸的之间的各种交往……北京及台湾一些媒体都称2008年国民党马英九的胜选代表着“九二共识”的胜利,但民进党不会朝着接受九二共识的方向改变。这是因为“九二共识”解不开“对等谈判”的死结——凡此种种,都在本卷有所体现。

Synopsis

This book belongs to "Internal Reference Compilation", with a time span of 20 years, basically more than one article per month; including nearly 300 articles, it is an extremely precious historical material - part of the article is a draft of the proposition, not entirely what the author thinks. The content covers a wide range and is not limited to cross-strait relations; but because the recognition and reading of the proposition are all made by Taiwanese policymakers, it also reflects the issues they are concerned about and indirectly presents their thoughts and thoughts, so it is called "" The struggle for unification and independenc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Since there have been three terms of president of Taiwan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it has been published in three volumes. Between the three sessions, the propositions are different, the responses are different, and the levels are clear.

This second volume is the era of Ma Ying-jeou -

Ma Ying-jeou is from Chinese mainland, and his views and cooperation on cross-strait relations are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Lee Teng-hui and Chen Shui-bian before him and Tsai Ing-wen behind him. Both the Kuomintang and Ma Ying-jeou hope that Taiwan and the mainland can be finally reunified, so they agree to the "1992 Consensus, strive to promote the "three links," and strengthen various exchanges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strait. Some media outlets in Beijing and Taiwan have said that the 2008 victory of the KMT Ma Ying-jeou represents a victory in the "1992 Consensus," but the DPP will not change in the direction of accepting the 1992 Consensus. This is because the "1992 Consensus" cannot unravel the dead knot of "reciprocal negotiations"—all of which are reflected in this volume.

目录

第一章 2008年统独挣扎

第一节 中国在海峡中线西侧划定新航线之意涵与因应 

第二节 中国对2008台湾总统候选人之评断与对策

第三节 近期北京的奥运外交与台湾的因应之道

第四节 中共对台湾总统大选之综合反应及未来的对台策略

第五节 中国处理近期奥运圣火传递抗议事件的策略与影响第六节 海基海协两会改组及恢复对话协商的观察与分析

第七节 两岸复谈后台湾如何争取参与国际组织及国际活动

第八节 中国民间对于邓小平改革三十年的检讨

第九节 对两岸未来签署和平协议的评估与建议

第十节 马英九依宪法定位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说法的利弊与影响评估

第十一节 对台北“江陈会谈”的整体观察

第十二节 两岸如何建立军事互信

第二章 2009年统独挣扎

第一节 中国大陆出兵印度洋对台湾安全的影响

第二节 对“胡六点”的分析与台湾的因应策略——试论胡锦涛的“围点打援”、“跳岛作战”

第三节 民主自由竞赛取代军事竞赛——两岸和平关系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第四节 台湾参与WHA的策略与模式

第五节 对两岸复谈周年的整体观察

第六节 对首届“海峡论坛”的观察与建议

第七节 台湾开放陆资来台的机会与挑战

第八节 马英九当选党主席对未来国共互动与两岸关系影响之评估

第九节 对八八水灾后两岸互动之观察与建议

第十节 日本民主党上台对两岸关系的可能影响

第十一节 台湾如何因应大陆近期呼吁两岸进行政治对话的要求

第十二节 达赖喇嘛的外交活动对两岸关系的潜在影响

第三章 2010年统独挣扎

第一节 台湾最新选情是否缓和了两岸关系

第二节 对民间提出《两岸和平共处法》的观察与建议

第三节 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与两岸关系

第四节 中共积极抛出未来两岸协商议题的目的与策略分析

第五节 从谷歌(Google)事件看中共改革开放的困境

第六节 中共两岸协商议题及台湾应对策略建议

第七节 国际对两岸签署ECFA的反应分析

第八节 大陆研究两岸和平协议

第九节 两岸对“九二共识”解释权之分析与建议

第十节 对大陆促签两岸文化交流协议之分析

第十一节 对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暨“十二五规划”之分析

第十二节 温家宝政改讲话意在愚弄国际舆论

第四章 2011年统独挣扎

第一节 “第三中国制宪会议”的来龙去脉

第二节 中共尊孔是自救还是自杀?

第三节 北非中东茉莉花革命对中国大陆之影响

第四节 中国大陆财富竞争中的政府角色

第五节 台湾对“2010中国国防白皮书”及中共航母之因应

第六节 2012年台美中政府同时更迭蕴藏危机

第七节 南中国海局势演变对于台湾的意义

第八节 对两岸青年交流的观察与建议

第九节 “九二共识”的意义

第十节 解析中共《和平发展白皮书》

第十一节 中共《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对抗茉莉花革命

第十二节 中共如何看待马英九提出签署两岸和平协议及台湾之因应策略

第五章 2012年统独挣扎

第一节 中共对台湾二〇一二年选举的综合反应及未来之对台策略

第二节 中国大陆走向暴力化及暴力革命的可能性

第三节 从习近平访美看2012年美中关系展望

第四节 美国重返东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

第五节 美国驻大陆使领馆可能成为中共崩盘的导火索

第六节 大陆经济全面减速威胁政治稳定

第七节 解析中国大陆群体事件之影响

第八节 警惕西方舆论出卖台湾利益

第九节 谷开来案与中共十八大

第十节 九二共识何以维持两岸和平二十年

第十一节 习近平与中共派系消长

第十二节 论中共十八大人事安排与政治改革之路

第六章 2013年统独挣扎

第一节 两岸和平协议内涵

第二节 从南周事件评大陆的新闻自由与宪政梦

第三节 微博力量与大陆民主化

第四节 未来大陆外交政策与对台政策之竞合

第五节 台日渔业协议与东海和平

第六节 什么是合情合理的两岸关系

第七节 从欧习会到吴习会:解析美中台三方战略格局

第九节 军事互信与撤除导弹评估——兼谈最近大陆国防部新称改变军事部署换美方停止对台军售

第十节 习近平推丝路经济带的战略意涵

第十一节 评李光耀“观天下”一书中的两岸观

第十二节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能够改变中国吗?

第七章 2014年统独挣扎

第一节 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显示中共对台敌意

第二节 王张会与两岸关系

第三节 反腐还是政治权谋——中共新一波整风运动的虚与实

第四节 习近平是中国的安德罗波夫?

第五节 大陆对两岸关系论述的转变

第六节 南海争端中的大国博弈

第七节 中共持续反腐打贪之政经效应

第八节 习近平外交布局的战略思考

第九节 北戴河会议与中共权力争夺

第十节 “一国两制”重现江湖:剖析习近平最新对台喊话

第十一节 APEC观察:北京的思维与亚洲的未来

第十二节 习近平的岛国战略

第八章 2015年统独挣扎

第一节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前瞻

第二节 中国大陆中小学教孔孟的观察与省思

第三节 从二次大战结束70周年看中日关系

第四节 亚投行对世界金融体系的意义与影响

第六节 美中(共)南海角力对区域安全之影响

第七节 解读大陆国家安全法

第八节 日本新安保法与亚太情势发展

第九节 习近平阅兵大典:亲‘中’联盟成形?

第十节 习近平访美综合观察

第十一节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观察

第十二节 美国与中共的南海危机

附录

附录之一:關於《08憲章》

附录之二:西藏抗暴五十周年角力面面观

附录之三:新疆民变与胡锦涛提前回国——广东、新疆连锁暴力的深远影响


【207 中华民国的统独挣扎第三卷(2016-2021)】

The Struggle for Unity and Independenc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Volume Three(2016-2021)

(民进党与蔡英文的挣扎)

(The Struggle Between the DPP and Tsai Ing-wen)

内容提要

本书属于《内参汇编》,时间跨度二十年,基本每月一篇有余;包括文章将近三百,是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文章部分是命题约稿,并非全然作者所思。内容涉及广泛,不限于两岸关系;但由于命题的认可和阅读,都是台湾的决策者们,故此也都体现了他们所关注的问题,间接呈现了他们的所思所想,故此称为“中华民国的统独挣扎”。

由于这二十年间,历经三届台湾总统任期,故此分为三卷出版。三届之间,命题不同,应对有别,层次分明。

第三卷为蔡英文时代——

蔡英文出身于国民党李登辉的幕僚,后来又加入民进党竞选总统成功,在统独之间体现的纠结绝不少于陈水扁。但是由于中国大陆的敌意和封杀,她根本无从施展个人的魅力,致使两岸关系一潭死水了。现在台湾已经成为美国的附庸,甚至失去了港澳的屏障,这样显示第三期中国文明的“现代南北朝”,已经进入了晚期。

Synopsis

This book belongs to "Internal Reference Compilation", with a time span of 20 years, basically more than one article per month; including nearly 300 articles, it is an extremely precious historical material - part of the article is a draft of the proposition, not entirely what the author thinks. The content covers a wide range and is not limited to cross-strait relations; but because the recognition and reading of the proposition are all made by Taiwanese policymakers, it also reflects the issues they are concerned about and indirectly presents their thoughts and thoughts, so it is called "" The struggle for unification and independenc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Since there have been three terms of president of Taiwan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it has been published in three volumes. Between the three sessions, the propositions are different, the responses are different, and the levels are clear.

The third volume is the era of Tsai Ing-wen -

Tsai Ing-wen was born in the Kuomintang Lee Teng-hui's staff, and later joined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to successfully run for president, and the entanglement between reunification and independence is by no means less than That of Chen Shui-bian. However, due to the hostility and blockade of Chinese mainland, she was unable to exert her personal charm at all, resulting in a backwater in cross-strait relations. Now that Taiwan has become a vassal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has even lost the barrier of Hong Kong and Macao, this shows that the "moder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of the third period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have entered the late stage.

目录

第一章 2016年统独挣扎

第一节 剖析2016总统大选后习近平对台政策

第二节 剖析习近平的中东战略:从习近平中东行谈起

第三节 剖析大陆招才引智大战略

第四节 从大陆地方官员换届观察十九大风向

第五节 剖析大陆国企与私企战略合作新模式——从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公司投资国企谈起

第六节 大陆回应蔡英文就职演说之评析及未来两岸关系走向

第七节 新南向与一带一路:互斥还是互补?

第八节 南海争议:北京与东协十国分歧与合作

第九节 北戴河会议观察与习近平的十九大人事布局

第十节 G20峰会的国际政治经济学

第十一节 杜特蒂访陆之政经意涵及对南海局势之影响

第十二节 中共集体领导式微?评“习核心”与中共领导制度

第二章 2017年统独挣扎

第一节 川普时代的台美中三边关系:国际政治的观点

第二节 剖析中国大陆2017对台工作重点

第三节 2017中共两会之观察

第四节 “川习会”与“美中新关系”

第五节 解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第六节 北京赋予台人“同等待遇”的政治意涵

第七节 一带一路与美日亚洲战略:抵制还是合作?

第八节 中印边境冲突的地缘政治含义

第九节 2017厦门金砖五国峰会观察

第十节 朝核危机与小国时代

第十一节 从越南岘港APEC看十九大后的习式外交

第十二节 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评析

第三章 2018年统独挣扎

第一节 剖析中国大陆《反间谍法实施细则》

第二节 剖析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

第三节 剖析中共两会

第四节 贸易战下的新美中关系

第五节 南北韩会谈的国际政治分析

第六节 川金会背后的美朝中韩四方博弈

第七节 川金会后续与川普的期中盘算

第八节 中国大陆假疫苗事件的政治影响

第九节 美中贸易战升级与中国大陆的应对策略

第十节 中共个人崇拜之走向

第十一节 潘斯讲话对美中关系的定性和冲击

第十二节 九合一选举后的两岸关系走向

第四章 2019年统独挣扎

第一节 第九届双城论坛的政治观察

第二节 习近平“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纪念会讲话”的国际效应

第三节 美中5G战争:过去、现在与未来

第四节 中国大陆经济减速之政治影响

第五节 中共两会铁丝网里的最后挣扎

第六节 贸易战已把中共逼上了万丈悬崖

第七节 逃犯条例于港人处境:台湾的警示

第八节 上海千和亿案与中共的金融整改

第九节 香港变局可否导致大陆演变

第十节 美中贸易战对于大陆民生之影响

第十一节 中共第十九届四中全会观察

第十二节 剖析“对台26条”之后续效应

第五章 2020年统独挣扎

第一节 剖析中国大陆干干预2020台湾总统大选手法

第二节 剖析2020台湾总统大选后之中共对台政策

第三节 武汉肺炎对中国大陆经济与社会之影响

第四节 剖析新冠肺炎对两岸关系之影响

第五节 新冠肺炎对习近平权威之影响

第六节 2020中共两会观察

第七节 港版《国安法》与一国两制的未来

第八节 中国大陆洪灾的政治经济效应

第九节 美国清洁网路计画与中国大陆的因应

第十节 美国中共军演加剧脱钩趋势

第十一节 中共第十九届五中全会观察

中共第十九届五中全会观察附件专论

第十二节 中共迎接第一个百年的政经布局

第六章 2021年统独挣扎

第一节 中共所谓“发展利益”与加强涉外法治的战略意涵

第二节 中欧投资协定对中国大陆国企的挑战

第三节 全球瘟疫瓦解一带一路

第四节 美中阿拉斯加对话后,中国的后续对策研判

第五节 中共关闭军事自媒体:动机与目的

第六节 整肃阿里巴巴等私营企业开启大陆第二次公私合营

第七节 躺平主义蔓延下的中国社会

第八节 美国和中共接触政策五十年之检讨

第九节 小粉红现象:民间声音还是官方工具?

第十节 战狼外交骑虎难下

第十一节 中国大陆民众对近期中共各种内控政策的反应

第十二节 “朝阳群众”、“西城大妈”反映的大陆社会文化


【208 《东周列国志》点评】

Comments on "Records of the Eastern Zhou Dynasty"

2022年8月第一版

August 2022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08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08

内容提要

我十四岁的时候阅读《东周列国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候是文革的焚书禁书期间,要得到一本书相当艰难而且偶然。不幸的是那本书得而复失,再也无缘见到了。但正是在这个偶然的基础上,我发现了天子哲学乃是中国文明的精髓所在——过了几年我继续自学研读《四书五经》,从而展开了我的思想之旅。现在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感谢上帝,让我有幸回顾一下自己走过的路。

Synopsis

When I was fourteen years old, I read "Records of the Eastern Zhou Dynasty" and left a deep impression. It was during the period of book burning and banning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it was quite difficult and accidental to get a book. Unfortunately, the book was lost and never seen again. But it was on this accidental basis that I discovered that the philosophy of the Son of Heaven is the quintessenc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fter a few years, I continued to study and study the Four Books and Five Classics by myself, thus starting my ideological journey. Now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has passed, thank God for giving me the privilege to look back on the path I've traveled.

目录

导论

前言之一

前言之二

第一回 周宣王闻谣轻杀 杜大夫化厉鸣冤

第二回 褒人赎罪献美女 幽王烽火戏诸侯

第三回 犬戎主大闹镐京 周平王东迁洛邑

第四回 秦文公郊天应梦 郑庄公掘地见母

第五回 宠虢公周郑交质 助卫逆鲁宋兴兵

第六回 卫石碏大义灭亲 郑庄公假命伐宋

第七回 公孙阏争车射考叔 公子翬献谄贼隐公

第八回 立新君华督行赂 败戎兵郑忽辞婚

第九回 齐侯送文姜婚鲁 祝聃射周王中肩

第十回 楚熊通僭号称王 郑祭足被胁立庶

第十一回 宋庄公贪赂搆兵 郑祭足杀婿逐主

第十二回 卫宣公筑台纳媳 高渠弥乘间易君

第十三回 鲁桓公夫妇如齐 郑子亹君臣为戮

第十四回 卫侯朔抗王入国 齐襄公出猎遇鬼

第十五回 雍大夫计杀无知 鲁庄公乾时大战

第十六回 释槛囚鲍叔荐仲 战长勺曹刿败齐

第十七回 宋国纳赂诛长万 楚王杯酒虏息妫

第十八回 曹沫手剑劫齐侯 桓公举火爵宁戚

第十九回 擒傅瑕厉公复国 杀子颓惠王反正

第二十回 晋献公违卜立骊姬 楚成王平乱相子文

第二十一回 管夷吾智辨俞儿 齐桓公兵定孤竹

第二十二回 公子友两定鲁君 齐皇子独对委蛇

第二十三回 卫懿公好鹤亡国 齐桓公兴兵伐楚

第二十四回 盟召陵礼款楚大夫会葵邱义戴周天子

第二十五回 智荀息假途灭虢 穷百里饲牛拜相

第二十六回 歌扊扅百里认妻 获陈宝穆公证梦

第二十七回 骊姬巧计杀申生 献公临终嘱荀息

第二十八回 里克两弑孤主 穆公一平晋乱

第二十九回 晋惠公大诛群臣 管夷吾病榻论相

第三十回 秦晋大战龙门山 穆姬登台要大赦

第三十一回 晋惠公怒杀庆郑 介子推割股啖君

第三十二回 晏蛾儿逾墙殉节 群公子大闹朝堂

第三十三回 宋公伐齐纳子昭 楚人伏兵劫盟主

第三十四回 宋襄公假仁失众 齐姜氏乘醉遣夫

第三十五回 晋重耳周游列国 秦怀嬴重婚公子

第三十六回 晋吕郤夜焚公宫 秦穆公再平晋乱

第三十七回 介子推守志焚绵上 太叔带怙宠入宫中

第三十八回 周襄王避乱居郑 晋文公守信降原

第三十九回 柳下惠授词却敌 晋文公伐卫破曹

第四十回 先轸诡谋激子玉 晋楚城濮大交兵

第四十一回 连谷城子玉自杀 践土坛晋侯主盟

第四十二回 周襄王河阳受觐 卫元咺公馆对狱

第四十三回 智宁俞假鸩复卫 老烛武缒城说秦

第四十四回 叔詹据鼎抗晋侯 弦高假命犒秦军

第四十五回 晋襄公墨缞败秦 先元帅免胄殉翟

第四十六回 楚商臣宫中弑父 秦穆公崤谷封尸

第四十七回 弄玉吹箫双跨凤 赵盾背秦立灵公

第四十八回 刺先克五将乱晋 召士会寿余绐秦

第四十九回 公子鲍厚施买国 齐懿公竹池遇变

第五十回 东门遂援立子倭 赵宣子桃园强谏

第五十一回 责赵盾董狐直笔 诛斗椒绝缨大会

第五十二回 公子宋尝鼋构逆 陈灵公衵服戏朝

第五十三回 楚庄王纳谏复陈 晋景公出师救郑

第五十四回 荀林父纵属亡师 孟侏儒托优悟主

第五十五回 华元登床劫子反 老人结草亢杜回

第五十六回 萧夫人登台笑客 逢丑父易服免君

第五十七回 娶夏姬巫臣逃晋 围下宫程婴匿孤

第五十八回 说秦伯魏相迎医 报魏锜养叔献艺

第五十九回 宠胥童晋国大乱 诛岸贾赵氏复兴

第六十回 智武子分军肆敌 逼阳城三将斗力

第六十一回 晋悼公驾楚会萧鱼 孙林父因歌逐献公

第六十二回 诸侯同心围齐国 晋臣合计逐栾盈

第六十三回 老祁奚力救羊舌 小范鞅智劫魏舒

第六十四回 曲沃城栾盈灭族 且于门杞梁死战

第六十五回 弑齐光崔庆专权 纳卫衎宁喜擅政

第六十六回 杀宁喜子鳟出奔 戳崔杼庆封独相

第六十七回 卢蒲癸计逐庆封楚灵王大合诸侯

第六十八回 贺傂祁师旷辨新声 散家财陈氏买齐国

第六十九回 楚灵王挟诈灭陈蔡 晏平仲巧辩服荆蛮

第七十回 杀三兄楚平王即位 劫齐鲁晋昭公寻盟

第七十一回 晏平仲二桃杀三士楚平王娶媳逐世子

第七十二回 棠公尚捐躯奔父难 伍子胥微服过昭关

第七十三回 伍员吹箫乞吴市 专诸进炙刺王僚

第七十四回 囊瓦惧谤诛无极 要离贪名刺庆忌

第七十五回 孙武子临阵斩美姬 蔡昭侯纳质乞吴师

第七十六回 楚昭王弃郢西奔 伍子胥掘墓鞭尸

第七十七回 泣秦庭申包胥借兵 退吴师楚昭王返国

第七十八回 会夹谷孔子却齐 堕三都闻人伏法

第七十九回 归女乐黎弥阻孔子 栖会稽文种通宰嚭

第八十回 夫差违谏释越 句践竭力事吴

第八十一回 美人计吴宫宠西施 言语科子贡说列国

第八十二回 杀子胥夫差争歃 纳蒯聩子路结缨

第八十三回 诛芈胜叶公定楚 灭夫差越王称霸

第八十四回 智伯决水灌晋阳 豫让击衣报襄子

第八十五回 乐羊子怒餟中山羹西门豹乔送河伯妇

第八十六回 吴起杀妻求将 邹忌鼓琴取相

第八十七回 说秦君卫鞅变法 辞鬼谷孙膑下山

第八十八回 孙膑佯狂脱祸 庞涓兵败桂陵

第八十九回 马陵道万弩射庞涓 咸阳市五牛分商鞅

第九十回 苏秦合从相六国 张仪被激往秦邦

第九十一回 学让国燕哙召兵 伪献地张仪欺楚

第九十二回 赛举鼎秦武王绝胫 莽赴会楚怀王陷秦

第九十三回 赵主父饿死沙邱宫 孟尝君偷过函谷关

第九十四回 冯谖弹铗客孟尝 齐王纠兵伐桀宋

第九十五回 说四国乐毅灭齐 驱火牛田单破燕

第九十六回 蔺相如两屈秦王 马服君单解韩围

第九十七回 死范睢计逃秦国 假张禄廷辱魏使

第九十八回 质平原秦王索魏齐 败长平白起坑赵卒

第九十九回 武安君含冤死杜邮 吕不韦巧计归异人

第一百回 鲁仲连不肯帝秦 信陵君窃符救赵

第一百一回 秦王灭周迁九鼎 廉颇败燕杀二将

第一百二回 华阴道信陵败蒙骜 胡卢河庞煖斩剧辛

第一百三回 李国舅争权除黄歇 樊於期传檄讨秦王

第一百四回 甘罗童年取高位 嫪毐伪腐乱秦宫

第一百五回 茅焦解衣谏秦王 李牧坚壁却桓齮

第一百六回 王敖反间杀李牧 田光刎颈荐荆轲

第一百七回 献地图荆轲闹秦庭 论兵法王翦代李信

第一百八回 兼六国混一舆图 号始皇建立郡县 


【209 《三国演义》点评】

Comments on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2022年8月第一版

August 2022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09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09

内容提要

“刻舟求剑”不是愚蠢,而是文学的本质,甚至是历史记忆的本质。小说电影是刻舟求剑,《三国演义》是刻舟求剑,《三国志》又何尝不是刻舟求剑?——因为历史过程不可复现,记忆的符号只能刻舟求剑罢了。但是在更高的意义上,刻舟求剑也是一种创造——不仅对于过去的记忆而言,而且对于未来的行动而言。

Synopsis

"Carving a boat and seeking a sword" is not stupid, but the essence of literature, and even the essence of historical memory. Novels and movies are about carving a boat for a sword,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is about carving a boat for a sword, and "Three Kingdoms" isn't about carving a boat for a sword? ——Because the historical process cannot be reproduced, the symbols of memory can only be carved out of a boat and asked for a sword. But in a higher sense, carving a boat and seeking a sword is also a creation—not only for the memory of the past, but also for the actions of the future.

目录

导论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

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

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

第七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第九回  除暴徒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倔听贾诩

第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报父仇曹操兴师

第十一回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战吕布

第十三回 李倔郭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

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第十六回  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育水

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

第十八回  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敦拔矢啖睛

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

第二十回  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

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第二十三回 祢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医下毒遭刑

第二十四回 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

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第二十六回 袁本初败兵折将  关云长挂印封金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第二十八回 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

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

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第三十一回 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

第三十二回 夺冀州袁尚争锋  决漳河许攸献计

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乱纳甄氏  郭嘉遗计定辽东

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隐沦  单福新野遇英主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第三十九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第四十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

第四十一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第四十二回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刘豫州败走汉津口

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第四十六回 用奇计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第四十七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

第四十八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

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第五十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

第五十二回 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

第五十三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孙仲谋大战张文远

第五十四回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

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

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

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卧龙吊丧  耒阳县凤雏理事

第五十八回 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袍

第五十九回 许褚裸衣斗马超  曹操抹书间韩遂

第六十回  张永年反难杨修  庞士元议取西蜀

第六十一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

第六十二回 取培关杨高授首  攻雒城黄魏立功

第六十三回 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颜

第六十四回 孔明定计捉张任  杨阜借兵破马超

第六十五回 马超大战葭萌关  刘备自领益州牧

第六十六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生

第六十七回 曹操平定汉中地  张辽威震逍遥津

第六十八回 甘宁百骑劫魏营  左慈掷杯戏曹操

第六十九回 卜周易管辂知机  讨汉贼五臣死节

第七十回  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老黄忠计夺天荡山

第七十一回 占对山黄忠逸待劳 据汉水赵云寡胜少

第七十二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第七十三回 玄德进位汉中王  云长攻拔襄阳郡

第七十四回 庞令明抬榇决死战 关云长放水淹七军

第七十五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衣渡江

第七十六回 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

第七十七回 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

第七十八回 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

第七十九回 兄逼弟曹植赋诗  侄陷叔刘封伏法

第八十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继大统

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张飞遇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

第八十二回 孙权降魏受九锡  先主征吴赏六军

第八十三回 战骁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第八十四回 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

第八十五回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第八十六回 难张温秦宓逞天辩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第八十七回 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

第八十八回 渡泸水再缚番王  识诈降三擒孟获

第八十九回 武乡侯四番用计  南蛮王五次遭擒

第九十回  驱巨兽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

第九十一回 祭泸水汉相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

第九十二回 赵子龙力斩五将  诸葛亮智取三城

第九十三回 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朗

第九十四回 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马懿克日擒孟达

第九十五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第九十六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第九十七回 讨魏国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维诈献书

第九十八回 追汉军王双受诛  袭陈仓武侯取胜

第九十九回 诸葛亮大破魏兵  司马懿入寇西蜀

第一百回  汉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阵辱仲达

第百零一回 出陇上诸葛妆神  奔剑阁张合中计

第百零二回 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第百零三回 上方谷司马受困  五丈原诸葛禳星

第百零四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第百零五回 武侯预伏锦囊计  魏主拆取承露盘

第百零六回 公孙渊兵败死襄平司马懿诈病赚曹爽

第百零七回 魏主归政司马氏  姜维兵败牛头山

第百零八回 丁奉雪中奋短兵  孙峻席间施密计

第百零九回 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

第百一十回 文鸯单骑退雄兵  姜维背水破大敌

第百十一回 邓士载智取姜伯约诸葛诞义讨司马昭

第百十二回 救寿春于诠死节  取长城伯约鏖兵

第百十三回 丁奉定计斩孙琳  姜维斗阵破邓艾

第百十四回 曹髦驱车死南阙  姜维弃粮胜魏兵

第百十五回 诏班师后主信谗  托屯田姜维避祸

第百十六回 钟会分兵汉中道  武侯显圣定军山

第百十七回 邓士载偷度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

第百十八回 哭祖庙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争功

第百十九回 假投降巧计成虚话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第百二十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210 思想起义】

Rebellion of Thoughts

2022 年 9 月第一版

September 2022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 210 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10

内容简介

本书是《思想主权》的第二卷,其实应该算是《思想主权》的第一卷,因为它陆陆续续地写于《思想主权》成书(2012

年——2014 年)之前,而在 2010 年成型。那时我感到一次精神上的突破即将到来,但却一直无法抓住它。我经历了一场

持续而深刻的精神危机,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中年危机”——基本上发生在四五十岁,也就是“不惑之年与知天命之间”,

那是一种虚无主义的透明和极力摆脱无依无靠的孤独感觉。我经历了耶稣基督,顺服了上帝,但依然把握不住精神的实质。

直到我写下了《思想主权》……我才恍然大悟了。所以本书的文字应该属于《思想主权第一卷》,而不是现在列名的《思

想主权第二卷》。或者说,本书也可以叫做《思想主权的发现之旅》。

Synopsis

This book is the second volume of "Sovereignty of Thoughts", in fact, it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first volume of "Sovereignty 

of Thoughts", because it was written one after another before "Sovereignty of Thoughts" was written (2012-2014), and in 2010 year 

formed. It was then that I felt a spiritual breakthrough was coming, but had been unable to grasp it. I experienced a persistent and 

profound spiritual crisis, which is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a "mid-life crisis" - which basically occurred between the age of forty and 

fifty, or "between the age of no confusion and knowing destiny", which was A nihilistic transparency and an effort to escape the feeling 

of being alone and helpless. I experienced Jesus Christ and obeyed God, but I still could not grasp the essence of the spirit. It wasn't 

until I wrote "Sovereignty of Thoughts"...that I had a sudden realization. Therefore, the text of this book should belong to "Sovereignty of 

Thoughts Volume I", not the now listed "Sovereignty of Thoughts Volume II". In other words, this book can also be called "The Journey 

of Discovery of Sovereignty of Thoughts".

目录

思想起义

第一章 两个世界

第二章 白色思想

第三章 颠覆者书

第四章 极乐世界

第五章 思想极致

第六章 美国印象

第七章 名人名言

第八章 林中忏悔

第九章 基督天国


【211 历史的观念基于思想的主权】

The Idea of History Based on the Sovereignty of Thought

2022年10月第一版

October 2022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11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11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上半部分借题发挥,通过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一书的逐节批评,说明“历史的观念基于思想的主权”。本书的下半部分(谢选骏论历史),通过二十篇文章的批评,来说明《历史的观念基于思想的主权》作者本人对于历史的观念。

Synopsis

The first half of the book draws on the title to show that "the idea of history is based on the sovereignty of ideas" through a section-by-section critique of Collingwood's book The Idea of History. The second half of the book (Xie Xuanjun on History) illustrates the author's own conception of history through the criticism of twenty articles.



上半部分

历史的观念基于思想的主权


目录


前言 历史的观念与思想的主权

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批判

后记 科林伍德自相矛盾

附录之一 康德哲学为何引发血案——因为那里隐藏色情

附录之二 胡塞尔和现象学是一种自相矛盾的东西

附录之三 现象学里的剽窃官司

下半部分

谢选骏论历史

目录

01、历史就是周而复始

02、历史都有其背面的阴影

03、历史是幸存者加减乘除的记录

04、历史资料并不可信

05、“大历史”为何自证其错

06、“历史的终结”就是“西方文明的终结”

07、“影响性格而不是决定性格”——破除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谰言

08、创造历史的往往湮灭于历史

09、错谬的历史胜似没有历史

10、侵略借口所包含的历史真相

11、小说是下等人的历史,历史是上等人的小说

12、从乳房的历史到脸的历史

13、福山不像一个历史学家

14、罗生门是历史记载的缩影

15、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不能不脱离时代背景

16、敌基督在行动——用人文主义解释圣经历史

17、无组织无纪律的天才创造历史——拆穿勒庞的谎言

18、阴谋论是世界历史变动的推力

19、一切当代史都是过去历史的变奏

20、世界历史会有“决定时刻”吗


【212 概念伪史】

Conceptual Pseudo-History

2022年11月第一版

November 2022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12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12

内容简介

人们可以谈论概念、研究概念,但千万不要自欺欺人地认定自己的谈论和研究是可靠的、客观的、实际发生过的!因为一切历史过程,其实都是无法确定的。尤其是像“概念”这样捉摸不透的东西、琢磨不定的心证——如果硬要执迷于“概念史”,那么得到的一定是“概念伪史”!

Synopsis

People can talk about concepts, research concepts, but don't delude yourself into thinking that your talk and research is reliable, objective, and actually happened! Because all historical processes are actually indefinite. Especially something as elusive as "concept", indefinite mental evidence - if you insist on obsessing over "conceptual history", then what you get must be "conceptual pseudohistory"!

目录

导论 概念伪史

01、概念没有历史因为它是共时性的

02、概念是没有真相的

03、“鞍型期”与概念史 ——兼论东亚转型期概念研究

04、“科学”的概念史 ——从中世纪到后工业化时代

05、“趣味”还是“品味”?——文化对译中的核心概念研究

06、“言情”的概念史和“言情”故事的特征

07、“一切科学的科学”:德语文艺学概念史

08、伽达默尔:“作为哲学的概念史”

09、“互联网”(Internet)概念演进历程及其中国命运——互联网思想史的梳理

10、从“生产决定”到“消费决定”——“劳动”概念史的哲学含义

11、从一般新名词研究到“概念史”

12、俄乌战争带来财富观念的改变

13、概念法學在台灣——一個概念史的回顧

14、概念史视野中的晚清天主教与新教

15、概念史到底是什么?

16、概念史视阈下的“巴尔干”与“东南欧”

17、概念史研究的数字转向

18、概念史研究的中国转向

19、概念史研究在中国:回顾与展望

20、概念史笔谈

21、古代“希腊”的起源与流变——一项概念史考察

22、马克思主义理论应加强概念史研究

23、毛泽东对中共话语体系的构建及其当代启示——基于概念史的视角

24、去中心化金融概念史

25、专访孙江:人文社科大发展,基本概念的梳理不可或缺

26、如何研究学衡派?价值中立为前提,概念史是突破口

27、探究近代中国的时间之史28、“言”与“行”的认识类型:基于概念关系史的考察视角

29、以概念史拓展社会学研究方法边界

30、语境·概念·修辞:昆廷·斯金纳与思想史研究

31、自由概念移植史中的中国立场——以严复为个案

32、作为艺术史核心概念的“风格”的概念史

后记 历史概念词条


【213 中国公议社会】

China Public Discussion Society

2022年12月第一版

December 2022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13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13

内容提要

“中国公议社会”是我设想的一个概念,用于描述中国“王国时代”的特征。中国的王国时代,分别位于先秦三代和魏晋南北朝唐宋,那时社会呈现多元化的文明生长,公众舆论可以左右社会发展,相比于秦两汉和元明清的“帝国时代”,较有活力。由于中国“公议社会”的这一传统,即使帝国时代的暴政,也多多少少受到了软化。

Synopsis

"Chinese Public Discussion Society" is a concept I conceived to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Kingdom Age". China's kingdom era was located in the pre-Qin three dynasties and the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t that time, society showed diversified civilization growth, and public opinion could influence social development. Compared with the "Empire Age" of Qin, Han and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t was relatively vitality. Due to the tradition of China's "public discussion society", even the tyranny of the imperial era has been softened to a certain extent.

上半部分

中国公议社会

目录

01、《吕氏春秋》悬诸城门的动作颇有公议的意味

02、“天下之患,莫大于举朝无公论”的制度问题

03、楚朝是一个公议社会

04、存祀主义与公议社会

05、读《通鉴》论公议

06、公论就是公议的结论

07、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公议社会的遗则

08、乐府是收集社会公议的机构

09、满清也顾忌天下公论

10、超越“依法裁判”的公议

11、民主与专制的选项之外——中国公议社会

12、御史是中国公议社会的守门人

13、言论自由首先是财务自由

14、人肉和网暴是中国公议社会的残余

15、千夫所指是中国公议社会的制动器

16、秦汉监察制度是公议传统的专制独裁化

17、人肉和网暴是中国公议社会的时髦

18、三不政策体现了公议传统

19、社会性死亡是中国公议社会的人民公审

20、绅士公议来限制君权

21、“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是公议而不是民主

22、王阳明的“致良知”就是“没有良知”

23、公议传统不是监察制度

24、小国独裁,大国公议——略论古代中国的公议社会

25、严复是达尔文主义的禽兽

下半部分

《吕氏春秋》全译及评论

目录

前言

《吕氏春秋》全译及评论

第一章孟春纪

第二章仲春纪

第三章季春纪

第四章孟夏纪

第五章仲夏纪

第六章季夏纪

第七章孟秋纪

第八章仲秋纪

第九章季秋纪

第十章孟冬纪

第十一章仲冬纪

第十二章季冬纪

第十三章有始览

第十四章孝行览

第十五章慎大览

第十六章先识览

第十七章审分览

第十八章审应览

第十九章离俗览

第二十章恃君览

第二十一章开春论

第二十二章慎行论

第二十三章贵直论

第二十四章不苟论

第二十五章似顺论

第二十六章士容论

后记


【214 《韩非子》高级黑】

"Han Feizi" Advanced Darkness

2022年12月第一版

December 2022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14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14

内容简介

每个人都从自己出发去考虑问题,每个人都首先照顾自己的利益——从乞丐到国王都是如此。因此每个人在本质上都是利己的甚至独断的。韩非不是国王却嫌国王利己不足、独断不够,真是太奇怪了!这岂非越俎代庖?不仅画蛇添足,而且显得别有用心。因为国王的权重使其利己作恶的独断倾向已经远远高于常人了,难道还需要别人来提醒敦促?所以我怀疑,《韩非子》一书的出笼,就像著名的郑国渠一样,其实是秦国的敌人韩国,在故意引导秦王嬴政犯错误,一步步走上灭亡的道路。

Synopsis

Everyone thinks from his own point of view, everyone looks after his own interests first - from beggars to kings. Therefore, everyone is self-interested in nature, even arbitrary. Han Fei is not a king, but he thinks that the king is not self-interested and assertive, which is really strange! Isn't this a substitute? Not only is it a snake, but it also seems to have ulterior motives. Because the weight of the king makes his self-interested and arbitrary tendency to do evil far higher than ordinary people, do you need others to remind and urge? So I suspect that the publication of the book "Han Feizi", like the famous Zheng Guoqu, is actually the enemy of the Qin state, South Korea, deliberately guiding the Qin king to make mistakes and step by step on the road to destruction.

目录

上半部分

《韩非子》是一本高级黑

01、韩非和《韩非子》

02、韩非子创造了高级黑

03、《韩非子》是第二个“郑国渠”

04、《韩非子》与《金瓶梅》都是献给敌人的毒药

05、韩非子与马基雅维利的君主理论引导敌人犯错误

06、嬴政和韩非到底谁战胜了谁

07、儒家法家蛇鼠一窝

08、胡亥得到了秦始皇的真传

09、沙丘之变是韩非主义的伟大胜利

10、韩非子的吏治理论缺乏狗官标准

11、韩非子为何该死——《说难》批判

12、从本拉登之死看《韩非子》的“备内”思想

13、反文化者的论辩术

14、读史笔记:宫廷的衰变十六题

15、读史笔记:春秋折獄类似宗教律法还是判例法

下半部分

《韩非子》批判

《韩非子·初见秦第一》

《韩非子·存韩第二》

《韩非子·难言第三》

《韩非子·爱臣第四》

《韩非子·主道第五》

《韩非子·有度第六》

《韩非子·二柄第七》

《韩非子·扬权第八》

《韩非子·八奸第九》

《韩非子·十过第十》

《韩非子·孤愤第十一》

《韩非子·说难第十二》

《韩非子·和氏第十三》

《韩非子·奸劫弑臣第十四》

《韩非子·亡征第十五》

《韩非子·三守第十六》

《韩非子·备内第十七》

《韩非子·南面第十八》

《韩非子·饰邪第十九》

《韩非子·解老第二十》

《韩非子·喻老第二十一》

《韩非子·说林上第二十二》

《韩非子·说林下第二十三》

《韩非子·观行第二十四》

《韩非子·安危第二十五》

《韩非子·守道第二十六》

《韩非子·用人第二十七》

《韩非子·功名第二十八》

《韩非子·大体第二十九》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第三十》

《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第三十一》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第三十五》

《韩非子·难一第三十六》

《韩非子·难二第三十七》

《韩非子·难三第三十八》

《韩非子·难四第三十九》

《韩非子·难势第四十》

《韩非子·问辩第四十一》

《韩非子·问田第四十二》

《韩非子·定法第四十三》

《韩非子·说疑第四十四》

《韩非子·诡使第四十五》

《韩非子·六反第四十六》

《韩非子·八说第四十七》

《韩非子·八经第四十八》

《韩非子·五蠹第四十九》

《韩非子·显学第五十》

《韩非子·忠孝第五十一》

《韩非子·人主第五十二》

《韩非子·饬令第五十三》

《韩非子·心度第五十四》

《韩非子·制分第五十五》


【215 语言是没有逻辑的】

Languages Are Without Logic

2023年1月第一版

January 2023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15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15

内容简介

有人认为,“诡辩”是个“恶名”;但我认为并非如此——如果说“辩”属于“日常语言”,那么“诡辩”不过就是“非常语言”,就像诗歌似的……哲学也是这种意义的“非常语言”。另外,在人工智能的问题上,我一贯认为,人工智能是人造的,人类智能却是神造的或曰自然生成的——所以人工智能无法超越人类智能,正如人类智能无法战胜自然。

Synopsis

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sophistry" is a "notoriety"; But I don't think so - if "argument" belongs to "everyday language", then "sophistry" is nothing more than "extraordinary language", like poetry ... Philosophy is also an "extraordinary language" in this sense. In addition, on the issu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 have always believed tha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man-made, but human intelligence is created by God or naturally generated - s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annot surpass human intelligence, just as human intelligence cannot defeat nature.

目录

前言

01、语言是没有逻辑的,完全约定俗成

02、“诡辩”就是“非常语言”,就像诗歌……哲学

03、“外语效应”与“小词之用”

04、“语言限制逻辑再限制科学”违背了世界历史的证据

05、“真”却要取决于你的定义

06、《毛泽东选集》只有不到3000个汉字

07、「性爱现象学」需要“性交”、“阳具”、“阴户”以外的支持

08、從語言邏輯培養思辨能力

09、多元文化造成了语言逻辑的混乱

10、可以把日语归纳为“日本汉语”

11、汉学研究与逻辑的“通”及语言的“隔”之关系

12、后分析哲学时代与英美-欧陆的哲学对话之分析

13、胡塞尔在强迫科学逻辑服从自己吗

14、假装懂得维特根斯坦的精神病

15、逻辑和语法没有纠葛

16、语言学与逻辑学的结合没事找事

17、逻辑、语言,无助于认知人生真谛、宇宙奥秘

18、逻辑学、语言学和哲学的三角关系,主题都是自恋

19、逻辑和怀疑——都是炮舰说了算

20、马戏班主的天才维特根斯特

21、每种语言都有不同的逻辑和哲学

22、民族语言对于财富积累的影响

23、欧美的语言学和逻辑学无法用中文理解

24、数学能力和语言有关,逻辑能力也是如此

25、单音节语言创造文明

26、西欧的巴斯克、中东的苏美尔、远东的汉藏之间,出现了一个语言共同体

27、任何语言都可以最先进或最落后

28、文化治外法权的审判结果

29、文学性是一个无法衡量的感觉

30、我们所说的也是我们自己

31、我在推特上进行语言实验

32、推销和洗脑特别需要逻辑

33、现代国家需要统一语言

34、现代逻辑不是古代逻辑正如现代语言不是古代语言

35、英语十分适合中国人胡说

36、有一说一的英美哲学和举一反三的大陆哲学

37、语言带和地理带密不可分

38、语言交流决定思想方式

39、语言逻辑研究并非语言逻辑本身

40、语言没有逻辑,所以逻辑学才应运而生

41、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所以必然超越逻辑

42、语言特性制约逻辑思维

后记、语言的命运是捉摸不透的

附录、哲学家谢遐龄对当今中国社会和人类命运的真知洞见


【216 从文字行走到网络飞跃】

From Text Walking to Network Leaping

2023年1月第一版

January 2023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16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16

内容提要

互联网络(Internet)可以说是文字发明以来最为重要的发明,其重要性已经证明远远超过了印刷术。这是一场“从文字行走到网络飞跃”的革命。文字最多只能跟着人们走,网络却可以飞起来,把人们拢在一起。这使得文明呈现为“从文字到网络”,而印刷术所带来改变,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最多算是奔跑,但绝不是飞跃。换言之,而印刷术仅限于文字的传播扩大或速度增加,而互联网络则是全息的爆破——充分体现了思想主权的威力。

Synopsis

The Internet is arguably the most important invention since the invention of writing, and its importance has proven to far exceed that of printing. This is a revolution of "from text walking to network leap". Words can only follow people at most, but the Internet can fly and bring people together. This makes civilization appear as "from text to the Internet", and the changes brought about by printing are only a part of it. At most, it is a run, but it is by no means a leap. In other words, while the printing press is limited to the expansion or speed increase of text, the Internet is a holographic explosion - fully embodying the power of Thought Sovereignty.

目录

上半部分从文字行走到网络飞跃

前言、全球互联网50年是文字出现5,000年的产物

01、文字

02、中国文字史

03、人生的命运是靠文字规范

04、汉字可能就是“中国的宗教”

05、汉字体现了宗教精神

06、“六书”之作为汉字宗教的构成仪式

07、甲骨文来自神秘的偶然爆发

08、甲骨文源于古代苏美尔原始楔形文字的证据以及用原始楔形文字的基本符号——重新解读甲骨文

09、发明中文的仓颉会是苏美尔人吗

10、汉字与印度河及土库曼斯坦

11、苏美尔与中国的渊源

12、苏美尔文明及其文字

13、苏美尔楔形文字的影响所及

14、苏美尔学可能指向中国

15、甲骨文与古埃及圣书字象形字比较研究

16、揭开埃及文明的密码——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破译故事

17、夏朝真的就是古埃及吗

18、《发现夏朝》是怎样把古埃及文字解读为汉字的?

19、犍陀罗艺术的东传旁证了埃夏论的可能性

20、从文字行走到网络飞跃

后记、互联网打破了“沉默的螺旋”

下半部分《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批判

前言、互联网不是乌托邦

《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研究》批判

后记、网管对于中国文明的戕害


【217 易无体——《周易》是现象世界的极致】

The Book of Changes is the Ultimate of the Phenomena World

2023年1月第一版

January 2023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17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17

内容提要

本书意在展现,《周易》这书对于现象世界的理解和描写,达到了极致状态。本书随意搜集的一百多篇文章,就从完全不同的各个方面,显示了《周易》所描述的现象世界,变化莫测,没有成规,充满了碳基生物的特性——这些文章可以和1984年发表的75篇文章目录互为参照。也许正因这样极致,《周易》的阴阳观念及其符号,作为电脑世界的先驱,才有了可能性。

Synopsis

This book intends to show that the book "Book of Changes" has reached the extreme state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phenomenal world. The more than one hundred articles randomly collected in this book show the phenomenal world described in "Book of Changes" from completely different aspects,which is unpredictable,has no rules,and is full of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based organisms—these articles can be compared with The catalog of 75 articles published in 1984 is cross-referenced. Perhaps because of this,the concept of yin and yang and its symbols in "Book of Changes",as a pioneer in the computer world,is possible.

目录

导论、三经论及其十三条注释

001、《周易》与民间文学

002、“《易林》几与《三百篇》并为四言诗矩矱”

003、“卦气”溯源

004、“群龙无首”与最佳生存状态

005、“神农易”与《伏羲易》的比较

006、《大戴礼记易本命》象数发微

007、《大一生水》篇管窥

008、《管子》与《连山易》

009、《归藏》、《坤乾》源流考

010、《史记》与《周易》六论

011、《太一生水》“神明”新释

012、《序卦》研究辨析 

013、《伊川击壤集》与先天象数学

014、《易传》对《乐记》音乐美学思想的影响

015、《易经》与中国文化心理

016、《易数钩隐图》作者等问题辨

017、《庸》《孟》与《易传》

018、《周易》、金文“孝享”释义

019、《周易》、武术与灵感思维

020、《周易》的思维方式

021、《周易》的阴阳学说及其对实在的理解

022、二十世纪的《周易》古史研究

023、《周易》对欧阳修文学观念的影响

024、《周易》犯罪学思想探析

025、《周易》古义考

026、《周易》经纶治国论

027、易学与晚明小品

028、《周易》审美价值取向初探

029、《周易》与“白马非马”

030、《周易》与《乐记》

031、《周易》与北宋庆历改革

032、《周易》与传统文化

033、《周易》与中国象科学

034、《周易》在东晋的传播及其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035、《周易》中的道德观

036、《周易坎卦》考释

037、《周易明夷卦》及其历史故事新解

038、《周易》与《乐记》

039、《左传》、《国语》筮数“八”之初探

040、《左传》《国语》筮例解析

041、本易理以诂易辞由易辞以准易象

042、帛书《二三子》、《要》蕴含的卦气思想评价

043、帛书《系辞》反映的时代与文化

044、帛书《易传》四篇天人道德观析论

045、帛书《易传》中的象数易学思想

046、春秋《易》文本

047、从“性”、“命”概念的演化看《易传》的著作年代及思想渊源

048、从《太玄》看扬雄的人性论思想

049、从《周易》看道德修养之方法

050、从帛书《易传》考察“文言”的实义

051、从帛书《易传》析述孔子晚年的学术思想 

052、道家新成员考辨

053、发明本心易备于我

054、古都北京设计和建造的易学原理

055、卦主说刍议

056、关于“图”“书”及今本与帛本卦序之探索

057、关于《周易》经文“道”“德”概念的思考

058、郭璞易学渊源考

059、郭璞易占与道教关系探考

060、横渠易学的天人观

061、简论帛书《易传》中的卦气思想

062、焦循的易学诠释学

063、京房易学的象数模式与义理内涵

064、京氏易学中的阴阳对待与流行

065、考古发现与先秦易学

066、孔子解《易》十九则述要

067、孔子与《易传》

068、恐惧修省与观象进德

069、历代《易》学研究概论

070、灵棋课法的由来及其符号解读

071、论“帝乙归妹”与商周联姻无关

072、论《太玄》对《周易》的模仿与改造

073、论《系辞传》是稷下道家之作

074、论《易传》的学派属性

075、论《易经》作者的主体意识与道德内求思想

076、“群龙无首”与最佳生存状态

077、论帛书《缪和》《昭力》的内在分别及其成书过程

078、论汉魏易学之嬗变

079、论焦循对“卦变”说之批评及其《易》学建构

080、论牟宗三哲学中的易学研究

081、论取象思维方式

082、论司马迁对《周易》的范式践履

083、论魏了翁的易学思想

084、论魏氏月体纳甲说及其对虞氏易学的影响

085、略论《周易》史观

086、略谈《易经》的思维方式

087、马王堆帛书《系辞》研究

088、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之《要》篇研究

089、孟、京“卦气”说初探

090、清代学者焦循独特的易学构架

091、人文易与民族魂

092、荣格与《易经》

093、如何看待易“象”

094、三《易》首卦与夏商周三代的文化精神

095、山东古代易学史概论

096、商代占卜丛考

097、邵雍:从物理之学到性命之学

098、生存结构与心灵境界

099、史易之间:三种易学的遐想

100、试论《周易》的原初意义与现代意义

101、试论陈致虚的道教易学思想

102、试论道家思想与《易传》的形成

103、试论宋明易学的太极动静观

104、释“易,所以会天道人道者也”

105、天地人——谈《易传》的生态哲学

106、王夫之易学中的实有思想与清初务实学风

107、王家台《归藏》与《穆天子传》

108、王家台秦简“易占”与殷易《归藏》

109、王家台秦简《归藏》出土的易学价值 

110、王肃易学刍议

111、以象解筮的探索

112、易学与晚明小品

113、易学与中国文化及文化中国

114、阴阳五行说与中国古代天命观的演变

115、再论马王堆帛书《系辞》中的“马”

116、再论退溪易学

117、张行成先天数学初探

118、智旭对《周易大过卦》的佛学解读

119、周易概说

120、周原卜甲与《周易蛊卦》

121、朱熹对邵雍先天象数学的继承和发展

122、《易经》与儒家思想之渊源

123、综论我国古代易学及相关术数学的政治决策作用

124、二十一世纪易经文献学研究展望

后记


【218 天人感应是碳基生物的颤栗】

Celestial Induction is the Trembling of Carbon-Based Creatures

2023年1月第一版

January 2023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18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18

内容提要

天人感应的现实与天人合一的理想,是生物圈的现象——我们所说的“天”,其实只是大气层及其透过大气层而呈现的星相,包括太阳和月亮。如果没有了大气层的保护,太空将是可怕的黑洞,人类在地球上不是被太阳晒死,就是被绝对零度给冻死了。所以在我看来,作为大气层的“天”,并不是造物主,而是造物主所造的物之一;虽然天对人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必需品,可以说“天是碳基生物的婴幼儿父母”一样的存在——天人感应就像婴幼儿的啼哭,天人合一则是碳基生物的出路。“天人合一”双向性的文化范型,有助于现代世界的文化克制一点过度追求物质利益、过度追求感官快乐、过度追求强权意志的单向性紧张;也有助于减少生物圈内部的紊乱与毁灭,有助于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集团之间、国家联盟之间的冲突所造成的普遍焦虑感——以形成一种更有人情味,更善于协调自然的世界新文化。而系统阐发其内涵的使命,也许正期待着一批“远东的斐罗”。

Executive Summary

The reality of celestial and human sensing and the ideal of the unity of heaven and man are phenomena of the biosphere - what we call "heaven" is actually just the atmosphere and the stars that appear through the atmosphere, including the sun and the moon. Without the protection of the atmosphere, space would be a terrible black hole, and human beings on Earth would either be sunburned to death or frozen to death at absolute zero. So in my opinion, the "heaven" as the atmosphere is not the creator, but one of the things created by the creator: Although heaven is a necessity that is essential for human survival, it can be said that "heaven is the infant parents of carbon-based organisms" - heaven-man induction is like the cry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and the unity of heaven and man is the way out for carbon-based organisms. The two-way cultural paradigm of "the unity of heaven and man" helps the culture of the modern world to restrain the one-way tension of excessive pursuit of material interests, excessive pursuit of sensual pleasure, and excessive pursuit of the will to power: It also helps to reduce disorder and destruction within the biosphere and to regulate the general anxiety caused by conflicts between people, social groups, and alliances of nations — in order to develop a new world culture that is more humane and in harmony with nature. And the mission of systematically elaborating its connotation may be looking forward to a group of "Philo of the Far East".

目录

导论、天人合一的国家论纲

01、“天人合一”的时代价值

02、“天人合一”论的发生及发展——《周易》

03、“天人合一”到神人合一

04、“天人合一”与“三才”理论

05、“天演哲学”之易理意蕴发微

06、“天人合一”新解

07、“天人三策”对后世的影响

08、“万物一体”观念的发展与演变

09、“阴阳合一”如何发展为“天人感应”?

10、《道德经》的天人合一论

11、《庄子》之天与人关系析论

12、刘禹锡《天论》:“究天人之际”的新篇章

13、不可不知的宇宙奥秘——天人感应

14、董仲舒的君主立宪制

15、董仲舒类感思想的建立及其目的

16、董仲舒与汉武帝元光决策

17、对“天人合一”的一些思考

18、二十四节气:天人共生的中华时令智慧

19、泛神论

20、泛灵论疯狂,但也最可能是真的

21、泛灵论、物活论、万物有灵论

22、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学术随笔)

23、论天演哲学及其天人关系

24、如何评价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

25、儒学的天人关系

26、死灰复燃的“天人感应论”“天人合一论”在危害社会

27、天人感应

28、天人感应的发生机理与运行过程——以《春秋繁露》、“天人三策”为文本依据

29、天人感应就是一种泛神论

30、天人感应论

31、天人感应说

32、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

33、天人共生是人与自然的共同生成

34、天人共生之道

35、天人合一

36、天人合一——中国哲学中的生态智慧

37、天人合一观念的三种诠释模式

38、天人合一与祛魅故事

39、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

40、天人三策

41、天人三策万年传

42、天人三策:儒生与帝王的共识与盟约

43、天人三式——郭店楚简所见天人关系试说

44、天人之分的错误

45、万物有灵?疯狂的泛灵主义有可能正确……

46、万有在神论

47、为了解释意识,哲学家们重新拾起泛灵论

46、万有在神论

48、心物之辩与天人之际

49、先秦哲学:中国古代睿智之光

50、玄学思想与般若思想的经学前提

51、阴阳论

52、占星学的基础就是天人关系

53、中国古代的宇宙观

54、中医天人合一

55、中华民族天命信仰神祇体系中上帝的位置56、巫师传统和儒家的深层结构

57、专访谢遐龄:中国人的“天命信仰”有何独特之处?

58、专访谢遐龄:传统复苏需抓住“天道”这个核心

59、专访谢遐龄:如何推动儒家信仰建设?这几点很重要

60、专访谢遐龄:传统是活的 弘扬传统需“创造性转述”

后记《空寂的神殿》第九章《展望》


【219 从宗教到国教】

From Religion to State Religion

2023年2月第一版

February 2023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19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19

内容提要

宗教,宗派教化;国教,国家教化——这两个教化系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以互相转化,但却并不是一个东西。这一区分不仅在于两者的规模不同,而且在于国教具有统一性,宗教带有分离性——家有家规,否则祸起萧墙;国无国教,国将不国。一切国教都是从宗教演变过来的——所以,把宗教叫做“民间宗教”,堪称典型的语意重复;而把国教叫做“国家宗教”等于混淆了国教与宗教之间的界限。

Content Summary

religion, sectarianism; State religion, state indoctrination - these two indoctrination systems can transform each other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but they are not the same thing. This distinction lies not only in the difference in scale between the two, but also in the unity of state religion and the separation of religion - family rules, otherwise disaster will be ruined; If there is no state religion, the country will not be a country. All state religions evolved from religions – so calling religion "folk religion" is a typical semantic repetition; Calling the state religion a "state religion" is tantamount to confusing the line between state religion and religion.

目录

01、为什么儒学必须现代化?

02、古代中国的国家宗教

03、唤醒中华民族的天道信仰

04、何为“非宗教的宗教”

05、北美新大陆的移民社会与宗教自由

06、从人类文明史之视野思考耶稣对当下更新华夏文明的意义

07、从宗教到国教,从国教到宗教

08、道教尚武精神

09、德国教会沦为政府的分支机构

10、断亲现象是基督教中国的崭新基础

11、对天发誓:一种中国本土沟通行为的传播社会学阐释

12、关于日本“神道教”,你可能不知道的17件事

13、关于国家宗教研究对象的思考

14、国家宗教不是宗教而是国教

15、国教的没落也是国家的没落

16、国教与宗教

17、国民党和共产党都在中国推行国教

18、忽视宗教文化终将自食其果

19、罗马帝国基督教的二次革命

20、基督教根本是中国的国教

21、基督教世界特有的寻求庇护

22、基督教中国可以拯救堕落的西方社会

23、基督教中国万岁

24、通往罗马路上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25、居鲁士大帝与琐罗亚斯德教

26、康有为与作为“国教”的孔教

27、良渚文化的自然主神崇拜独具特色

28、零和扩张思维与前现代帝国的宗教政策

29、论国家与宗教

30、论神——伟大的设计家

31、论原始宗教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发展的影响

32、论宗教与国教的互相转化

33、没有国教 到处开枪

34、美国的国教就是“成功神学”

35、美国公民宗教类似帝国国教

36、评汉人辞赋中的神仙思想

37、日本的神道的评论

38、日本的神道教漫谈

39、日本神道全然不同于中国国教

40、如果将基督教作为中国国教不会导致宗教专制

41、儒教的自私害了中国

42、萨满的“昏迷术”岂不就是道家的“登天游雾”、儒家的“天人交感”

43、萨满教与中国古代的“萨满式文明”

44、萨满文化和中华文化内外联系漫谈

45、萨满主义与早期中国哲学中的神秘主义

46、圣经最后审判的科学依据

47、琐罗亚斯德教与亚拉伯罕系诸教

48、谈谈各种宗教对国力的影响

49、西方文明背叛了基督教

50、以德配天,就能萨满升天

51、殷周之际,政权革命,国教嬗替,种族兴亡,文明转移

52、斩首国教都可以变成游戏

53、只有基督教能够引领第三期中国文明前进

54、中国古代宗教发展史概述

55、中国古代宗教事务管理制度

56、中国基督教纪事

57、中国人需要尚武精神

58、宗教自由造成大规模枪击

59、祖王崇拜一直是中国国教的内核

60、衰颓时期的思想丰碑


【220 龙凤——对于蜥形动物的复杂记忆】

Dragon and Phoenix - Complicated Memories of Sauromorphs

2023年2月第一版

February 2023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20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20

内容提要

为什么在不少民族的神话中,龙的形象都与创世、海洋相关?因为“龙凤都是对于蜥形动物的复杂记忆”,而对于人类来说,遥远的恐龙时代显然等于创世时代——那时洪水泛滥。正巧,形形色色的恐龙化石也常在低洼湿地发现,更让人觉得那是一种水陆空三栖的神奇动物了。由此可见,传说中的“龙”,并非毫无根据的神话——而是关于蜥形动物的恐怖记忆和基于蜥形化石的复杂想象!而要创造人道主义的文明,就不得不和蜥形动物告别!

Content summary

Why in the mythology of many nations, the image of the dragon is related to the creation of the world and the ocean? Because "dragons and phoenixes are complex memories of lizards", and for humans, the distant age of dinosaurs is obviously equal to the age of creation-there was a flood at that time. Coincidentally, all kinds of dinosaur fossils are often found in low-lying wetlands, which makes people think that it is a magical animal that lives in water, land and air.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legendary "dragon" is not an unfounded myth—it is a terrifying memory about lizard-like animals and a complex imagination based on lizard-like fossils! And to create a humanitarian civilization, we have to say goodbye to lizards!

目录

第一部分 龙凤神话

走出延安精神

01、传说里的龙都在地下

02、传说中的“龙”,并非神话!

03、东西方都有龙的传说,因为到处都有龙属化石

04、东西方历史上的龙何以命运不同

05、鳄鱼蟒蛇都不可能是龙的原型

06、飞龙在天就是死人宾天

07、凤凰(虚构生物)

08、凤凰(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

09、关于龙凤神话和五帝神话

10、关于龙凤神话和五帝神话的一些整理和想法

11、恐龙化石激发了龙文化

12、龙、凤、蛇三种神话形象,对中国人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13、龙·龙王·龙舟竞渡随感

14、龙并非中国人的专利

15、龙的传人就是恐龙的传人

16、龙的传人就是尼安德特人

17、龙的传人抓住了龙人

18、龙的故事 ——西方龙的解构与建构

19、龙的凝聚力就是化石的凝聚力

20、龙飞凤舞

21、龙凤文化

22、龙凤文化与早期中国

23、龙骨的线索暗示了什么

24、龙人的战争

25、龙神崇拜的黄河心理、延安精神

26、龙神又吃人

27、龙是恐龙的残余势力

28、龙是死人的代步工具

29、龙是一种不人道的象征

30、龙是远古恐龙的化石

31、龙图腾就是恐龙在天上的灵魂

32、龙图腾——居心不良的托古改制

33、龙图腾——血肉筑起的长城

34、龙图腾支持中央巩固政权

35、龙王和皇帝的张冠李戴

36、龙舟、端午节和屈原

37、龙作为雨神是一种“跨太平洋现象”

38、濮阳的中华第一衰龙

39、濮阳帝丘沦为灾区

40、濮阳西水坡蚌壳龙虎图案研究述评

41、全球都有恐龙化石

42、人和恐龙的共同祖先都是蜥蜴

43、人物龙凤帛画

44、人物龙凤图

45、人物御龙图

46、神话与龙

47、贪婪,恶毒,神秘

48、同样叫龙和凤凰,东西方神话有什么区别?

49、玩石成痴——摩押的“恐龙猎人”

50、为什么西方图腾多是鹰蛇狮之类真实动物而东方的龙凤麒麟都是虚幻

51、闻一多:龙凤

52、我们都是熊的传人——中国学者提出惊人理论 

53、西方龙的真相

54、西方神话中最出名的六大巨龙

55、学会这10种屠龙术,你就是全村最靓的

56、要创造属于人类自己的文明,就不得不和龙族告别

57、在这4大神兽面前,龙、麒麟、凤凰等神兽只能算孙子辈

58、藏族文化中的龙神

59、死而不僵的龙凤文化

60、真龙天子就是恐龙天子

61、中、日、西方之龙文化考究——日本“竜文化”

62、中国古人吃过大恐龙?

63、中国龙:它们的类型、历史和意义

64、中国龙是个什么生物?

65、中国龙文化

66、中国龙与西方龙 ——结构与文化差异

67、中国人崇拜的龙就是鳄鱼吗?

68、中国是世界上第一恐龙大国

69、中泰动物崇拜之龙文化与象文化比较研究

70、这种暗物质是恐龙灭绝的原因

第二部分 蜥形化石

地球地质年代以及侏罗纪

01、脊索动物

02、蜥形纲(爬行纲)

03、双孔类

04、兽脚亚目

05、恐龙

06、恐龙总目

07、恐龙图鉴 

08、蜥脚类恐龙

09、矮暴龙 

10、安第斯龙属

11、斑龙属

12、暴龙属

13、波塞东龙

14、鳄龙

15、深海“孽子”幻龙

16、基龙属

17、甲龙属

18、剑龙属

19、腱龙

20、角龙

21、雷龙

22、离龙目

23、梁龙

24、林龙

25、迷惑龙

26、禽龙类

27、三角龙 

28、蛇颈龙

29、鸭嘴龙属

30、翼龙

31、栉龙属

32、主龙类

33、鸟臀目

34、史前生物

35、“不可能保存至今”的恐龙DNA被找到了?

36、“没毛的!” 恐龙化石研究颠覆雷克斯暴龙羽毛形象

37、《自然》:最早的恐龙集中在盘古大陆南端温带区

38、阿氏翼龙:比雷克斯暴龙还大的有翼巨物

39、矮暴龙真实存在吗

40、霸王龙被我们高估了

41、比利时发现阐释食肉动物起源的化石新材料

42、地球上,曾有25亿只霸王龙

43、哥布林鲨1.3亿年没进化出智慧,为何人类区区几百万年就能做到?

44、古脊椎所主龙型类研究获进展

45、古生物各种龙是这么分类的,主龙鳞龙等等各有哪些成员

46、国际最新研究:翼龙部分羽毛有多种色素可用于调温和展示

47、颌齿类

48、假如恐龙没有灭绝,世界将会怎样?

49、惧龙族

50、科学家发现中国已知最晚的离龙类——侏儒黑山龙

51、科学家在中国发现数百颗翼龙蛋化石

52、可以直立行走的“鳄鱼”,曾在恐龙前统治地球

53、恐龙成功的秘密

54、恐龙到底是怎么XXOO的?

55、恐龙迷思:解读人们经常会犯的六个误解

56、恐龙灭顶之灾的三大要素:陨星撞地的时间、地点和角度

57、恐龙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泄殖腔发亮

58、恐龙也“感冒”?国际最新研究发现恐龙呼吸道感染化石证据

59、恐龙与翼龙的祖先可能只有10厘米高

60、困扰科学家的离龙类动物演化史

61、拉丁美洲:恐龙的黄金时代

62、梁龙科的一属恐龙

63、你以为恐龙曾称霸地球?

64、若亿万年前小行星未撞击地球,会出现“恐龙人”吗?

65、蛇颈龙亿万年前曾称霸海底:生活习性仍然是谜

66、蛇颈龙与恐龙也许是不同的生物

67、死神翼龙:南美洲最大翼龙!

68、所有关于陆地恐龙:可怕的蜥蜴

69、鸵龙族

70、蜥蜴和鸟,恐龙更像谁?

71、新研究表明青岛龙并不是恐龙中的“独角兽”

72、研究发现棘龙为迄今所知唯一水生大恐龙

73、1.2亿年前长着恐龙头骨和怪异身体的鸟 揭秘早期鸟类如何演化

74、翼龙起源谜团揭晓,谁是它的祖先?

75、远古的巨龙

76、掌握了“地行术”的哺乳动物

77、中国发现2.44亿年前海生爬行动物“奇异罗平龙”

78、中国龙属

79、主龙型类研究新进展:主龙型类在二叠纪已经能够半直立行走

80、主龙类何时由爬行变为直立行走?2.52亿年前的化石揭秘


【221 从死亡到宗教——碳基生物的出路】

From Death to Religion-The Way Out of Carbon-Based Biology

2023年2月第一版

February 2023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21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21

内容提要

细胞的新陈代谢以及生命的最终死亡,是碳基生物的不可避免的宿命——面对此情此景,人的意识不禁颤抖,死亡意识因此催生了神秘感情及其宗教仪式和理论教义。这是生命与命运之间的一种交易——必须遵循某种轨道或契约,过程才能持续恒久。上帝启示的信仰就像交通要道上的红绿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是真正的恩典。

Content Summary

The metabolism of cells and the eventual death of life are the inevitable fate of carbon-based organisms—in the face of which human consciousness trembles, and death consciousness thus gives birth to mystical feelings and its religious rituals and theoretical teachings. It's a transaction between life and destiny – a certain trajectory or contract that must be followed in order for the process to last. God-inspired faith is like traffic lights on traffic arteries, telling people what to do and what not to do. This is in true grace.

目录

前言、美国死亡谷生机盎然

第一部分 死亡

01、“除忆诅咒”令

02、“碳基生命的死亡”和“硅基生命的死亡”

03、1980年中国校园民主运动是强人死亡的余波

04、Nature子刊:人类死亡年龄或可计算,压力越大衰老越快

05、百年之后就是死亡之后

06、比性教育更缺乏的是死亡教育

07、电的发明让人觉得可以不朽了

08、儿童绘本叙事中的图文关系建构与死亡意象书写

09、法医人类学家是做什么的,他们如何看待死亡?

10、分析衰老理论以揭晓“人为什么会衰老”的解答

11、佛系是死亡的代词

12、过劳死的人数远远高于自杀、交通事故和白血病的死亡总数

13、接听死亡的人

14、经历亲人离世,怎样才能走出悲伤?

15、楼梯是死亡的陷阱吗——川普前妻伊凡娜的自杀或被自杀

16、毛僵尸的死亡之吻浴火重生

17、没人因为新冠死亡——所有死者都死于自己

18、枪击死亡离我如此近距离

19、亲人离世后,如何面对活着的创伤

20、亲人突然离世,我该如何面对?

21、人类死亡与人类的性

22、人类死亡与战争

23、人类学:围绕死亡的不同文化和观点

24、人生的目的就是死亡和酷刑

25、人生有常——那就是死亡

26、生吃人类的食人族终于灭绝

27、生死学

28、胜利日就是死亡日——英国是大力援苏的罪魁祸首

29、死亡,我们缺失的人生必修课

30、死亡的象征——英国巨石阵之谜在于国际

31、死亡固然令人哀伤,但活着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32、死亡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探究

33、死亡究竟是什么感觉

34、死亡学(thanatology)——一门研究死亡的学科

35、他是门格勒的医学助手、奥斯维辛法医

36、他在大学讲授“生死学”16年 什么内容如此受追捧?

37、为什么我们人类可以当众牵手、拥抱、接吻,却不能当众交配?

38、我们该如何面对至亲的离世?

39、我们为什么会死亡?

40、我在大学教“生死学”

41、无神论者无法理解天堂的快乐

42、五角星是杀戮的工具、死亡的陷阱

43、新浪微博用户中自杀死亡和无自杀意念者特征差异的研究

44、一门名为《理解死亡》的选修课

45、一切都会过去的,包括死亡

46、英国是小亚细亚人的殖民地——巨石阵的祖先在小亚细亚

47、真正的成熟,是学会与生命和解

48、中国重症死亡率特高是由于病毒的百花齐放

49、人和蚂蚁都是碳基生物

50、生命皆有一死:死亡对人类进化的意义是什么?

第二部分 宗教

01、《哭聲》:一場血腥的韓國宗教滅族案

02、PNAS:5万年前尼安德特人可能已有葬俗

03、埃及东部沙漠中船的石刻画和法老文明的起源

04、百丈怀海的禅学思想与《禅门规式》

05、拜火教簡史

06、拜火教的败笔

07、教会简史为何到宗教改革截止

08、没有超验的宗教就没有契约精神

09、民国救世团体与中国救度宗教:历史现象还是社会学类别?

10、人类死亡的丧葬哀悼礼仪

11、谁最早举行葬礼?丧葬仪式与“什么是人类”的迷思

12、神道教“人心不足蛇吞象”

13、神道下的日本

14、食人族的宗教

15、试论古代罗马帝国的葬式及其变化

16、琐罗亚斯德满足了日耳曼宗教的胃口

17、以现象学的悬置分析《圣经》与《道德经》所描述的本原

18、中国原始宗教和古代宗教

19、宗教与宗教哲学

20、道教常识128个问答

21、道教发展没有其他教派来的快的原因

22、道教驱鬼咒语大全

23、道教是一种生活方式

24、道教祖师神仙的诞辰与吉日

25、中国现存地方道教仪式新探

26、道教的神明无所不包

27、用穆斯林的方式对待穆斯林

28、拔掉十字架 输氧小和尚

29、佛教就是躺平

30、恩典

后记、我们都来自上帝


【222 灵魂——超离了碳基的生命】

Soul - Beyond Carbon-based Life

2023年3月第一版

March 2023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22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21

内容提要

灵魂,也许可以定义为“超离了碳基生物属性的生命”,这也就类似于“属灵的生命”了。因此,灵魂到底是随着碳基的解体而消散,还是可以在这之后得到某种保存——这是人生的最终奥秘。属世就是属于碳基;属灵就是超离碳基。

Content Summary

The soul, perhaps defined as "life beyond carbon-based biological properties," is similar to "spiritual life." Therefore, whether the soul dissipates with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carbon base or can be preserved in some way - this is the ultimate mystery of life.To be secular is to belong to the carbon base; Spirituality is a super-carbon base.

目录

第一部分 灵魂泛谈

01、《死亡哲学》:灵魂可不可以不朽

02、爱因斯坦和王阳明都说不清他们看不见的东西

03、柏拉图《斐多》篇论灵魂不朽

04、柏拉图严重简化了复杂的宇宙过程

05、保羅有關「靈、魂、體」的教導

06、濒死经历是“暂时的余温”还是“不灭的灵魂”?

07、不认识上帝就无法说对灵魂的知识

08、答复范缜的《神灭论》

09、马斯洛的需求七层次来自亚里士多德的灵魂三层次

10、基督教的人学观

11、基督教心身学说的主要类型与思想分际

12、假如人工智能(AI)有灵魂:这意味着什么

13、仅仅只有神迹无法拯救灵魂

14、灵魂

15、灵魂“超出了碳基生物的认知能力”

16、灵魂不朽的时代正在到来

17、灵魂的起源与上帝的形象

18、灵魂饭

19、灵魂乐

20、灵魂一旦获得了独立,就不再迷路

21、灵魂之作为某种意识状态

22、灵魂只能是一个信仰

23、没有爱,教育就失去了灵魂

24、求善原则和柏拉图的灵魂观

25、人的灵魂

26、人的灵魂是怎么来的?

27、人工智能既能传讲又能歌唱,为何不能敬拜上帝呢?

28、人可以创造灵魂吗?

29、儒教没有灵魂观念

30、社会生物学与人的灵魂

31、神在真信徒死后判决灵魂升天

32、死人的灵魂能说能听吗?

33、苏格拉底给出了四个关于灵魂不朽的论证超智方程

34、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

35、无神论者的最后盼望

36、希腊哲学灵魂观与基督教灵魂观的差别

37、信仰后需要将身体与灵魂分开吗?

38、亚里士多德的“灵魂”不过是“神经系统”罢了

39、亚里士多德没有灵魂

40、一群无神论者聚在一起“讨论灵魂”

41、由俗話來探討基督教靈魂之說

42、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不是灵魂却胜似灵魂

第二部分 灵魂专著

《论灵魂与复活》思考

《灵魂的科学探索》批判


【223 翻译运动的终结

The End of the Translation Movement

2023年3月第一版

March 2023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23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23

内容提要

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不同语言之间的人工翻译,即将成为一个历史现象了。在不久的将来,一部手机足以翻译任何语言,然后人类的语言即将逐渐统一了。但是,巴别塔的故事不会结束。因为我发现,不同的语言释义仍将在任何一种自然语言内部产生并且发展。人们会用同一种语言互相战斗,不会像多神教那样担心由于人类的统一而失去控制。

Content Summary

With the adv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uman trans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languages is about to become a historical phenomenon. In the near future, a mobile phone will be enough to translate any language, and then the human language is about to gradually unify. However, the story of the Tower of Babel does not end. Because I found that different linguistic definitions will still arise and develop within any natural language. People will fight each other in the same language and will not fear losing control due to the unity of humanity as polytheisms do.

目录

01、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奠基欧洲文艺复兴

02、阿拉伯翻译运动中的“科技翻译”

03、阿拉伯—希腊翻译运动虚无论与中国游客倾巢而出正好同时发生

04、阿拉伯学者都是各族战俘

05、埃及历史转折期文明的碰撞

06、奥古斯丁翻译思想溯源

07、拜占庭希腊人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08、藏传佛教历史研究综述

09、陈寅恪为何自投罗网

10、从抄写到印刷:中世纪西欧图书馆的发展

11、大翻译运动

12、大翻译运动:并非传达“中国人在说什么”,而是“中国人能说什么”

13、大翻译运动:中共大外宣炮制假新闻 而我们要在高墙上写满自由

14、大翻译运动激怒中国共产党

15、「大翻譯運動」背後,藏著一群對中國有超級可怕想法的人

16、当译者遭遇变革时代:近代翻译高潮的诞生

17、东汉时期的佛经翻译

18、法国文艺复兴

19、翻译的佛经和中国的佛经

20、翻译的历史

21、翻译模因论: 翻译理论中的思想传播

22、翻译文学也是一场抵达

23、翻译与现代中国历史进程:语言及思想构型

24、翻译运动

25、反击洗脑仇外 中国海外发起“大翻译运动”

26、佛教常识:如何辨别佛经的真伪?

27、佛教翻译家玄奘为何不能成佛

28、佛经的基本结构

29、佛经翻译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重要环节

30、佛教译经制度考

31、古典学在中国的是是非非

32、古希腊历史是真实的,还是伪造的?

33、古希腊有多了不起?答案就在这本书里

34、古希腊哲学与中国古希腊哲学研究的讨论

35、古希腊著作并未流传到唐朝,是否意味着西方伪造历史?

36、关于古希腊文献的载体问题

37、海外中文网频遭攻击 品葱维护人员失联4个月

38、黄俄伪学考:被歪曲的史学背后,隐藏着什么?

39、波修斯:将古希腊科学思想传至欧洲中世纪的文化英雄——以其在“七艺”中的作用为研究角度

40、近代翻译文学中日本转译作品底本考论——以陈景韩的转译活动为例

41、近代以来的翻译之变:时移译易

42、经典化和政治化——一部汉语佛经的诞生

43、鸠摩罗什和玄奘的翻译方法比较研究

44、鸠摩罗什:使中国佛经翻译出现质的飞跃

45、君士坦丁堡沦陷后逃往西方的希腊知识分子完成的西欧文艺复兴

46、历史上的佛经翻译与佛教中国化

47、历史上的哪两次翻译运动将古希腊文献保留和传播开来?

48、流行历史观怎样欺骗了我们

49、论翻译的历史文化功能:认知模式与知识谱系

50、论古希腊的原始性质

51、论希腊伪史

52、没阿拉伯帝国的帮助 文艺复兴无法实现?

53、没有基督教就没有近代科学

54、欧洲文明视阈中的拜占庭历史与文化

55、欧洲学界对所谓古希腊文献的系统化伪造

56、浅谈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57、如何评价董并生的《虚构的古希腊文明—欧洲“古典历史”辩伪》?

58、如何以翻译为径展示中国文化之“美”?

59、上海何以成为近代翻译中心?这股“美国流”不可小觑

60、十八世纪前的圣经翻译运动

61、宋朝的佛经翻译

62、锁链、隐修院与大学:中世纪西欧图书馆一瞥

63、谈一谈亚里士多德、莎草纸和“希腊伪史论”

64、吐蕃时期的佛经翻译述略

65、为什么提出希腊伪史论?

66、文艺复兴是周期性的文明再生

67、西方古典文献译者群研究——以洛布古典丛书为中心

68、西方古典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意义

69、西方古典著作的传承与翻译

70、西方伪史的幻灭——谈虚实之间的古希腊文献

71、西域佛教史若干问题研究述评

72、希腊化时期就是马其顿征服时期

73、希腊史研究在中国

74、希腊伊斯兰的综合医学

75、希腊语对新约和基督教的影响为何?

76、行走伯罗奔尼撒——古希腊历史的重译、考察与读解

77、《虚构的西方文明史》读后感 

78、玄奘佛经翻译“五不翻”原则

79、玄奘所翻译的,不是佛经,只是冒名顶替的论文

80、「學術戰狼」們的研究:西方文明史純屬虛構

81、一个让中共无法接招的“大记录运动”

82、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龜茲高僧鸠摩羅什的大美佛經漢譯

83、以现代翻译理论为观照的玄奘译学贡献新探

8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85、印度佛教(Indian Buddhism)

86、印度佛经是用梵语写成吗

87、英国民主与古希腊民主是何关系?

88、在漫长的中世纪,为什么保存至今的纸质书籍这样少?

89、在伊斯坦布尔寻找“幽灵帝国”拜占庭

90、中世纪阿拉伯翻译运动对欧洲天文学的影响

91、中国佛经翻译史和佛经翻译家

92、中国近代翻译述略

93、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翻译:“送药”、求方、窃火

94、中国文化与佛经翻译家

95、中文圣经翻译史

96、谷歌神经机器翻译系统:搭建人机翻译之间的桥梁

97、机器翻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98、机器翻译进化到哪一步了?

99、人工翻译PK机器翻译,谁将会是最终赢家?

100、翻译运动的终结者


【224 疑古是历史思维的起步】

Doubting Antiquity is the Beginning of Historical Thinking

2023年3月第一版

March 2023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24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24

内容提要

“疑古是历史思维的起步”——相反地说,“重建古史”则近乎无中生有的“创新”。就像1980年代以后在中国各地重建的古迹那样,结果就是修旧如新了。所以在历史思维看来,不仅要疑古,也要疑今,因为今就是古——今天在明天看来就是“古”,明天在后天看来就是“古”。所以我说,疑古是一个需要永远进行下去的工作。修旧如新是历史研究的致命伤。在我看来,所谓历史,最多只有日历是真的,别的都可能掺杂了虚构的成分——充满了“概括”、“总结” 等等“非历史的要素”。这就是“历史辨”而不仅仅是“古史辨”的意义——任何“历史”,都是一种意识流的产物,古史如此,今史亦然。换言之,一个具有洞察力的历史学家,必须每天和“遗忘昨天”与“篡改今天”进行永不休止的角力。——疑古不是思潮,而是基本的历史学训练。 

Content Summary

"Doubting the ancients is the beginning of historical thinking"—on the contrary, "reconstructing ancient history" is almost an "innovation" created out of nothing. Just like the monuments rebuilt in various parts of China after the 1980s, the result is that the old looks like new. Theref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thinking, we should not only doubt the past, but also doubt the present, because the present is the past—today will be "ancient" in the eyes of tomorrow, and tomorrow will be "ancient" in the eyes of the day after tomorrow. That's why I say that doubting ancient times is a work that needs to be carried on forever. Restoring the old as new is the fatal wound of historical research. In my opinion, the so-called history, at most, only the calendar is true, and everything else may be mixed with fictional elements-full of "generalizations", "summaries" and other "non-historical elements". This is the meaning of "discrimination of history" rather than just "discrimination of ancient history" - any "history" is a product of a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as is the case with ancient history, as it is with modern history. In other words, a perceptive historian must wrestle endlessly with "forgetting yesterday" and "tampering today". ——Doubting ancient times is not a trend of thought, but a basic historical training.

目录

前言、“中国文明”是一个思想主权,而非一堆物质遗迹

第一部分 疑古论文

01、“层累”说之“默证”问题再讨论

02、“二重证据法”与王国维的史学实践

03、“古史辨”是如何“运动”起来的?

04、“三皇五帝”可疑?“黄帝不是华夏始祖”一说遭反疑古学者否定

05、日本“尧舜禹抹杀论”之争议对民国古史学界的影响

06、《尚书》疑案与疑古之风

07、不容青史尽成灰——疑古思潮与商朝历史的确认

08、从“尧舜禹抹杀论”到“大禹是条虫”,疑古派为什么?

09、从《汉学师承记》看西学对乾嘉考据学的影响

10、从经学到史学——现代《尚书》学的开创与发展

11、从中国文明化历程研究看国家起源的若干理论问题

12、东西异制与早期中国研究 

13、古史辨派

14、古史辨派:“疑古”的目的何在?

15、古史辨运动概观

16、顾颉刚的沿革地理研究与“古史辨”关联发覆

17、顾颉刚和胡适:从论战完败到“史学革命”的大逆转

18、顾颉刚史学与历史符号学

19、顾颉刚疑古立场的变与不变

20、顾颉刚与“古史辨”神话学

21、恒慕义与《古史辨》

22、胡适的整理国故和古史辨派——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人的精神光谱

23、今文经学的变异与“古史辨”的兴起

24、乾嘉考据学与“古史辨运动” 

25、论顾颉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以民族史编撰为中心

26、没有他们从地下求古史,中国恐将错失文明古国之名

27、如何通过考古学重建上古史?

28、史学的科学化:从顾颉刚到傅斯年

29、试论古史辨运动兴起的思想来源

30、试论疑古史学对蒙文通的影响

31、王国维的“古史新证”与“古史辨运动”

32、疑古派

33、疑古思潮为考古学开了路

34、疑古思潮与重构古史

35、疑古与考信——钱穆评古史辨派的古史理论

36、由经入史:崔适的今文家言与“古史辨运动”

37、中国的编年史是个标尺

38、中国古典学术的终结者 现代学术的先驱

39、走出疑古偏执 重建文化自信

40、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

第二部分 疑古专著

《二十世纪疑古思潮》批判

后记、黄帝陵炎帝陵可能空空如也


【225 缠足战略】

Footbinding Strategy

2023年3月第一版

March 2023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25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25

内容提要

我所说的缠足战略,就是为了避免金兵的劫掠拐卖,宋女竞相缠足裹脚,主动丧失行动能力,把自己变成强盗的包袱。这个战略,使得亡国的汉人有效避免了灭种命运,而且最终吸收了金、元、清等蛮族劫匪,形成“中华民族”这个第三期中国文明的土壤——使得“华人”继“唐人”(第二期中国文明的居民)、“汉人”(第一期中国文明的居民)之后,出现在世界舞台。缠足是一种“自残留种战略”。如果没有这种无可奈何的“战略”,女人都让蒙古人、满洲人抢光了,汉人岂不断子绝孙?有了“缠足战略”,蒙古强盗和满洲强盗来了一看:都是些残废女人,不要了,留着让汉人自己享用吧,于是遭到佛教弱化的汉人种族才保留了下来。否则,男人被杀光,女人被抢光,孩子被洗脑成为“革命战士”,整个汉人也就沦为蒙古满洲野人了。

Content summary

The foot-binding strategy I am talking about is to avoid the robbery and trafficking of golden soldiers, and Han women compete to bind their feet and feet, take the initiative to lose their ability to move, and turn themselves into the baggage of robbers. This strategy enabled the Han people who died out of the country to effectively avoid the fate of extinction, and finally absorbed barbarian robbers such as Jin, Yuan, and Qing, forming the "Chinese nation", the soil of the third phas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 so that the "Chinese" appeared on the world stage after the "Tang people" (residents of the second phas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Han people" (residents of the first phas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Footbinding is a "self-retaining breeding strategy". If there is no such helpless "strategy" and the Mongols and Manchus snatch all the women, how can the Han people continue to have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With the "foot-binding strategy", Mongolian and Manchurian bandits came to see: they are all disabled women, don't want them, let the Han people enjoy themselves, so the Han race weakened by Buddhism was preserved. Otherwise, all men will be killed, all women will be robbed, children will be brainwashed to become "revolutionary fighters", and the entire Han people will be reduced to Mongol and Manchurian savages.

目录

导论、缠足背后的亡国痛苦:缠足战略考

第一部分 文章

01、“三寸金莲”背后的秘密:裹脚竟为满足性欲

02、“小脚”是怎样消逝的?

03、《纽约时报》:清廷颁诏禁止妇女缠足

04、缠足

05、缠足(中国古代一种习俗)

06、缠足的陋俗是怎么形成的?跟理学家毫无关系

07、缠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08、缠足竟是女性较男性长寿的原因?

09、缠足小史

10、缠足与放足:中国女性的心酸往事

11、缠足明明很难看为何还要进行?

12、缠足与女性民族传统体育

13、纏足是小腳婦女的另一個性器官?!

14、沉落消失的歷史,神祕的纏足性文化

15、除开脚被裹得丑陋一些之外,原来缠足还有这么多好处

16、从习性到习俗:缠足女性的身体博弈

17、缠足被家暴,被遮蔽与被塑造的

18、反对裹脚的英国女人

19、古代女人为什么要裹小脚?

20、古代女子缠足的真正原因

21、裹脚(Foot Binding)

22、裹脚:5岁女孩大哭三天三夜,“三寸金莲”成了嫁人的敲门砖

23、裹脚:清末战乱中的“逃生几率”

24、裹小脚这个曾经残害妇女的封建恶俗,到底是谁提出的

25、回顾缠足裹脚的历史,谁是压迫女性的罪魁祸首?

26、揭秘古代女子缠足:最隐私的部位

27、解密最后一代裹脚女人

28、惊怒!现代社会竟然又开始有人缠小脚?!你们是疯了吗?!

29、旧中国最后一位裹脚女性,15岁靠三寸金莲嫁大户

30、考证缠足

31、女人裹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又是如何结束的?

32、清朝的女人都裹脚吗?

33、清朝统治者严禁缠足,为何“三寸金莲”之风,反倒愈演愈烈?

34、身体的近代化与社会性别书写

35、身体史研究刍议

36、特写:探访马来西亚的“三寸金莲”

37、孝庄禁止缠足女进宫,咸丰迷恋小脚,想了一个“擦边球”的办法

38、新研究表明,中国妇女缠足不仅关乎性吸引力,更关乎经济劳作

39、英国摄影师探访中国最后裹脚者:形状让人难以置信

40、中国女人缠足和性有什么关系?

第二部分 

《内闱——宋代的婚姻与妇女生活》批判


【226 全球社会的起源】

The Origins of Global Society

2023年4月第一版

April 2023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26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2

内容提要

全球化,是从火药的发明、炸药的普及,开始的!炸药所带来的能量,大大压缩了空间,使得全球变成了统一的区域——这首先是在亚欧大陆实现的,通过蒙古帝国的暴力征服、炸药扩张。然后,通过土耳其的大炮攻克了千年帝国拜占庭、迫使西欧逃向大航海时代——建立了全球化的定期航线。所以我说,全球社会起源于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炸弹。

Content summary

Globalization started with the invention of gunpowder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explosives! The energy brought by the explosives greatly compressed the space, turning the whole world into a unified region—this was first realized in the Eurasian continent, through the violent conquest of Mongol Empire and the expansion of explosives. Then, conquering Byzantium, the thousand-year-old empire through Turkish cannon, forcing Western Europe to flee to the Age of Discovery—establishing the regular shipping lines of globalization. So I say that the global society originated from gunpowder and bombs invented by China.

目录

01、世界政治史

02、北欧海盗不算欧洲殖民者的先驱

03、四大发明之火药的发展史,它是怎样传入西方的?

04、蒙古人疯狂扩张背后的真实原因:五个方面的优势造就了一支铁军

05、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

06、1529年维也纳之围

07、地理大发现

08、殖民主义

09、达·伽马

10、彼得大帝是个蒙古杂种

11、超越「苦力」迷思的華人移民史

12、朝贡的名实与朝贡之外的东亚

13、朝贡体系、礼仪与中国中心史观的转变

14、蒙古人创造了西方文明

15、明清朝贡体系述评

16、沙俄-苏联和清朝-后清都是蒙古帝国的继承人

17、苏联是世界大战的毒瘤

18、马列主义也是一种殖民体系

19、共产国际也是一种新殖民主义

20、何谓政治?如何理解国际政治?

21、“承认的政治”:民族主义为什么没有衰落?

22、“两面结盟”分类与大国共治逻辑

23、《国王的和平》:美国革命胜利后,大英帝国如何强化殖民体系

24、美国论——认识英国的殖民体系

25、美国制度的起源与本质:从公司到国家

26、民主成为全球化的牺牲品

27、起源、历史演变及对当今世界政治的影响:何为保守主义?

28、全球不平等的历史起源

29、全球化时代与总体交往

30、人类全球化的缘起和演进

31、土地、种族与殖民治理

32、“一带一路”能否升级为“新殖民主义”

33、在历史学者看来,全球化是何时开始的?

34、政治思潮:世界政治变迁的一种研究单元

35、政治秩序的起源(选章)

36、政治秩序的核心要素和历史演进

37、政治学教授福山还是个毛派分子

38、殖民主义的终结:第三世界国家如何兴起

39、残废的《大国兴衰》

40、《大国的兴衰》不知死活

附录、《大国的兴衰》选评


【227 全球社会的现状】

The Status of Global Society

2023年4月第一版

April 2023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27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27

内容提要

全球社会的现状就是“国际无政府状态”——统一的“全球社会”仍被主权国家分裂为各自为政的“国际社会”。有人想要美国“为整个欧亚大陆制定和实施一项完整、全面和长期的地缘战略”,就像马克思为国际流氓设计的世界革命和以色列在中东干的复国运动那样。但是他们不懂,美国是一个州权控制的联邦国家,又受到各州选民的来回推搡,很难制定一个连续的外交政策。它们不懂,华盛顿毕竟不是伦敦,更不是巴黎和罗马那样的“首都”——华盛顿只是一个各州代表开会的“特区”。若想根本改变这一状况,除非美国首先进行一场革命,变成一个欧洲式的甚至亚洲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Executive Summary

The status quo of the global community is "international anarchy" – a unified "global society" still divided by sovereign states into separate "international communities". Some want the United States to "develop and implement a complete, comprehensive and long-term geostrategy for the entire Eurasian continent," just as Marx devised the world revolution for international hooligans and Israel's reconciling movement in the Middle East. But they don't understand that the United States is a federal state controlled by states, and it is pushed back and forth by the voters of each state, and it is difficult to formulate a continuous foreign policy. They do not understand that Washington is not London after all, and even less a "capital" like Paris and Rome - Washington is just a "special district" wher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states meet. If this situation is to be fundamentally changed, unless the United States first undergoes a revolution and becomes a European, even Asian, centralized state.

目录

上半部

01、冷戰

02、冷战

03、定义全球化

04、第二次冷戰

05、北约东扩创造全球政府

06、不是世界大战而是全球政府

07、大海只识海上霸权者

08、何为美国霸权的三大支柱?

09、红色中国盼望北约的压力

10、论殖民体系瓦解后的民族自决权

11、没有俄罗斯侵略北约都快散伙了

12、没有海外干预如何建立全球政府

13、美国的盟友遍及世界各地,这种盟友体系与殖民体系有何区别?

14、美国沦为中共式的翻墙国家

15、美国无法接受并信任一个强人掌权的中国

16、美国与中国的冷战将颠覆“全世界资产者联合起来”

17、美国在全球化世纪中的领导地位

18、美中竞争已到紧要关头:决定全球政治秩序的形态

19、明日黄花俄罗斯——莫斯科是如何将其国力和影响力挥霍殆尽

20、欧盟还敢再去拥抱无神论的瘟神吗

21、欧盟应给乌克兰赠款而不是贷款

22、全球规模的统一社会正式开张

23、全球化:六大課題、重要概念、事例目錄

24、全球化时代,怎样才算是“世界公民”

25、全球化与一体化视角下的欧洲不平等问题

26、全球语言的统一趋势正在加速

27、全球治理无法继续冒充全球政府

28、如果美中开展军备竞赛,没有一方会是安全的

29、生态制度主义政治学——一个世界政治的理论框架

30、收藏暴力就得到暴力

31、我們熟悉的世界正在崩壞──「民主制度」或許無法逆轉,但它不曾、也不會是所有問題的萬靈丹

32、现代民主制度的缺陷 短视近利漠视未来

33、现实保守主义的美国与世界

34、新冷战时代,亚非拉国家拒绝“站队”

35、野蛮人建立全球政府

36、一场全球政治金融危机或将来临

37、伊拉克危机与新一轮全球政治

38、依赖美国呵护的中国共产党

39、英国女王有何高贵

40、匪婆子入侵伦敦大学、盘踞瑞士信贷董事会

41、只有全球政府才能结束电信欺诈

42、中共与欧盟可能达成了秘密协议

43、中国的隐藏技术革命——北京如何威胁美国的主导地位

44、中国有无能力仲裁美俄冲突

45、中国与俄国为何害怕北约的扩张

46、中国与合成毒品管制:芬太尼、甲基苯丙胺和前体

47、谁想两极瓜分世界

48、中美竞逐全球政府

49、中美两国的“钱串子”特性

50、布热津斯基把卡特带到了坑里

下半部

1、点评《大棋局》

2、点评《有组织犯罪——关于政府未加修饰的真相》


【228  国际法——主权国家的强盗逻辑】

International Law—The Gangster Logic of Sovereign States

2023年4月第一版

April 2023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28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28

内容提要

“国际法”只能应付(而不是“解决”)“国际冲突”,却无法整合全球社会——因为国际法的前提,就是承认并且尊重全球社会的分裂状态。但是现在的世界已经不是四百年以前,技术的发展已经把世界大大缩小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在这个村子里,却有两百多个“主权国家”养着一群家丁在互相攻击……所谓的国际法,正是这群自称主权国家的强盗们所使用的维护其嚣张行为的乖戾逻辑。

content summary

"International law" can only deal with (rather than "solve")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but cannot integrate the global society - because the premise of international law is to recognize and respect the division of the global society. But the world today is not what it was four hundred years ago.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has greatly reduced the world into a "global village". In this village, there are more than 200 "sovereign countries" raising a group of servants who are attacking each other... The so-called international law is the surly logic used by these bandits who claim to be sovereign countries to maintain their arrogance.

目录

导论、国际法就是春秋战国的盟书

01、逃犯格劳秀斯创造了国际法学说

02、胡果·格老秀斯的国际法立足于沙滩

03、胡果·格老秀斯的国际法立足于兽性

04、现代国际法既做婊子又立牌坊

05、国际法和司法

06、国际习惯法的时代一去不返了

07、国际法的来源和实践使得全球社会陷入一片混乱

08、国际法院及其规约类似中国的“人大”、“政协”花瓶

09、国际私法

10、国际法与国际条约的几个问题

11、国际卫生条例

12、公法

13、公法、私法之划分与跨境商事

14、公海公约

15、巴黎协定

16、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17、保护所有人免遭强迫失踪国际公约

18、持续一年对乌克兰的战争:共同行动以确保国际法获胜

19、个人的主权就是人权

20、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

21、共产党中国为何强迫劳动

22、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

23、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之国际法原则之宣言

24、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

25、无国籍人是全球政府的优先选民

26、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

27、关于战时保护平民之日内瓦公约

28、黄犹和白犹谁更犹太

29、禁止核武器条约

30、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

31、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32、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33、联合国宪章(全文)

34、联合国的权力和地位还不如一个主权国家

35、沐猴而冠的《日本国宪法》

36、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

37、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38、《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

39、思想是一种宣告主权的行为

40、思想主权构成了“所有国家的转折点”

41、土著和部落人民公约

42、维护国际法

43、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44、武器贸易条约

45、联合国带头禁烟,却为毒品大开了绿灯

46、选举的压力迫使总统走入战区

47、中国公法30年发展的基本经验与教训

48、国际法就是一个“国际不法”

49、中美正在竞争全球政府的职务

50、两个阵营分裂全球社会

后记、主权国家就是战争


【229 《我的奋斗》——百年马拉松的工作报告】

"Mein Kampf" - Work Report of The Hundred-Year Marathonthe 

&极权主义起源于自由主义

Totalitarianism Originates from Liberalism

2023年4月第一版

April 2023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29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29

内容提要

1、希特勒用“种族斗争”替换了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因为希特勒和列宁一样,都是犹太人马克思递减下来的四分之一犹太混种,依靠煽动斗争来制造社会分裂、趁火打劫、浑水摸鱼。它们的区别在于希特勒需要夺取新的领土创建帝国,所以需要种族斗争;列宁斯大林已有帝国领土,所以需要阶级斗争。希特勒《我的奋斗》——这是一本“入党申请、履历填写、思想汇报、工作报告、成绩总结、业绩拓展”的汇编。

2、阿伦特“作为欧化的犹太人”,死活都不会知道“极权主义起源于自由主义”的历史力学的原理。因为自由主义摧毁了一切传统,所以就为极权主义的兴起扫清了障碍,并且为社会秩序提供了一个强烈的需求——维护碳基生物的生存需求。这在当今二十一世纪的美国同样变得十分明显了。否则就无法解释“川普现象”的泛滥。在我看来,阿伦特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令人不齿的过去,因此也就无法明白“极权主义起源于自由主义”,更加无法明白所谓的极权主义正是他的犹太同胞卡尔·马克思的终极作品——而亡命伦敦的马克思本人,也曾经是一个极端的自由主义者;就像维也纳的流浪汉、四分之一犹太人希特勒这位“行为艺术家”一样。苏维埃的极权主义来自临时政府的自由主义,第三帝国的极权主义来自魏玛共和国的自由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极权主义来自中华民国的自由主义。

content summary

1、Hitler replaced Marx's "class struggle" with "racial struggle" - because Hitler, like Lenin, was a quarter of Jewish mixed race that was reduced by the Jewish Marx.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s that Hitler needed to seize new territory to create an empire, so he needed racial struggle; Lenin and Stalin already had imperial territory, so they needed class struggle. Hitler's "Mein Kampf" - this is a compilation of "Party application, resume filling, thought report, work report, achievement summary, performance development".

2、Arendt "as a Europeanized Jew" would never know the principle of historical mechanics that "totalitarianism originated from liberalism". Because liberalism destroys all traditions, it clears the way for the rise of totalitarianism and provides a strong demand for social order - to maintain the survival of carbon-based organisms. This is also becoming evident in today's twenty-first century America. Otherwise, the proliferation of the "Trump phenomenon" cannot be explained. In my opinion, Arendt didn't have the courage to face his shameful past, so he couldn't understand that "totalitarianism originated from liberalism", let alone understand that the so-called totalitarianism was his Jewish compatriot Karl Marx Marx himself, who was exiled to London, was once an extreme liberal; just like Hitler, a tramp in Vienna and a quarter-Jewish "performance artist". The totalitarianism of the Soviets was derived from the liberalism of the Provisional Government, the totalitarianism of the Third Reich was derived from the liberalism of the Weimar Republic, and the totalitarianism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derived from the liberalism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第一部分

《我的奋斗》——百年马拉松的工作报告

内容提要

希特勒用“种族斗争”替换了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因为希特勒和列宁一样,都是犹太人马克思递减下来的四分之一犹太混种,依靠煽动斗争来制造社会分裂、趁火打劫、浑水摸鱼。它们的区别在于希特勒需要夺取新的领土创建帝国,所以需要种族斗争;列宁斯大林已有帝国领土,所以需要阶级斗争。希特勒《我的奋斗》——这是一本“入党申请、履历填写、思想汇报、工作报告、成绩总结、业绩拓展”的汇编。

content summary

Hitler replaced Marx's "class struggle" with "racial struggle" - because Hitler, like Lenin, was a quarter of Jewish mixed race that was reduced by the Jewish Marx.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s that Hitler needed to seize new territory to create an empire, so he needed racial struggle; Lenin and Stalin already had imperial territory, so they needed class struggle. Hitler's "Mein Kampf" - this is a compilation of "Party application, resume filling, thought report, work report, achievement summary, performance development".

目录

1、前言之一、《我的奋斗》是希特勒的工作报告

2、前言之二、希特勒的《餐桌谈话》是党棍的行为艺术表演

3、《我的奋斗》批判

4、后记、人变坏蛋,书就畅销


【230 社会党与共产党是一丘之貉】

The Socialist Party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Are One and the Same

《政治学说史》批判

A Critique About of  "A History of Political Theory"

2023年5月第一版

May 2023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30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30

内容提要

社会党信奉马克思主义,共产党信奉列宁主义,但其实它们都是一丘之貉。“第二国际”社会党仿佛“德国梵蒂冈”的西欧属下,“第三国际”共产党仿佛“俄国拜占庭”的东欧和亚洲属下——它们之间的狗咬狗,比异类之间的厮斗更为激烈。——这是由于它们在争夺相同的食物及其领域。后来,在第三国际名下的苏联共产党及其“中国支部”之间,也发生过类似的口角,甚至武装冲突;中国共产党和越南共产党两个“国家”之间,还发生过大规模战争——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全是空中楼阁,实在荒谬之至,永远无法整合世界。

Executive Summary

The Socialist Party believes in Marxism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believes in Leninism, but in fact they are all the same.The Socialist Party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was like the Western European subordinate of the "German Vatican",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was like the "Russian-Byzantine" Eastern European subordinate - the dog-eat-dog fight between them was more fierce than between heterogenes. - This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y are competing for the same food and their fields. Later, similar spats and even armed clashes took place betwee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the Soviet Union and its "Chinese branch" under the name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There have also been large-scale war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Vietnam – which shows that the "universal truths" of Marxism are all castles in the air, so absurd that they can never integrate the world.

《政治学说史批判》

第一编 关于城邦的学说

第一章 政治学说的原委

政治学说和人类的进化——政治学说和政治制度——政治学说是西方文化传统的象征——希腊人以前的文明的发展——政治哲学的创立

第二章 城邦

社会阶级——政治制度——政治理想

第三章 柏拉图以前的政治思想

群众性的政治辩论——自然界和社会的秩序——自然与常规——苏格拉底

第四章 柏拉图:《理想国》

需要政治学——美德即知识——意见的无能——作为典型的国家——相互需要和劳动分工——等级和心灵——公道——财产和家庭——教育——略去法律

第五章 柏拉图:《政治家》和《法律篇》

重新承认法律——金质的法律纽带——混合式国家——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和宗教制度——理想国,和法律篇

第六章 亚里士多德:政治理想

新政治学——各种统治——法律的统治——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彼此冲突的权力要求

第七章 亚里士多德:政治现实

政治体制和道德体制——民主制及寡头制的种种原则——切实可行的最好国家——政治家的新艺术——本质的发展

第八章 城邦的没落

城邦的失败——撤退或是抗议——伊壁鸠鲁学派——犬儒学派

第二编  关于世界社会学说

第九章 自然法

个人和人类——和谐与君主政体——世界城——对斯多噶主义的修正——西皮奥集团

第十章 西塞罗和罗马法学家

西塞罗——罗马法学家

第十一章 塞涅卡和教父

塞涅卡——基督教的服从——一仆二主——安布罗斯、奥古斯丁和格雷戈里——两把剑

第十二章 民众及其法律

无所不在的法律——找到和宣布法律——法律下的国王——选择国王——领主与封臣——封建法庭——封建制度与共和国

第十三章 有关授权的争论

中世纪教会国家——教会的独立——格雷戈里七世和天主教徒——亨利四世和保皇派

第十四章 人的普遍性

索尔兹伯里的约翰——圣托马斯:自然和社会——法律的性质——但丁:理想化了的帝国

第十五章 美男子菲利普和博尼费斯八世

政论家——双方的相对立场——教皇的要求——埃吉狄厄斯·科朗纳——罗马法和王权——巴黎的约翰

第十六章 帕都亚的马尔西利奥和奥肯的威廉

马尔西利奥:阿夫罗伊兹主义的亚里士多德主义——国家——法律和立法者——教会和神职人员——宗教大会——威廉:教会的自由——宗教大会理论

第十七章 教会政府的宗教大会理论

教会的改革——自给自足的社会——和谐与同意——宗教大会的权力——宗教大会理论的重要性

第三编  关于民族国家的理论

第十八章 马基雅维利

近代专制主义——意大利和教皇——马基雅维利关心的问题——道德上的冷漠——普遍的利己主义——万能的立法者——共和主义和民族主义——明察秋毫与不足之处

第十九章 早期的新教改革者

消极服从和抵抗的权利——马丁·路德——加尔文教和教会的权力——加尔文与消极服从——约翰·诺克斯

第二十章 保王派和反保王派的理论

法国的宗教战争——新教徒对专制主义的抨击——为反对暴君的自由而辩护——其他新教徒对专制主义的抨击——耶稣会会士和罗马教皇的间接权力——耶稣会会士和反抗的权利——国王的神圣权利——詹姆士一吐

第二十一章 让·波丹

宗教信仰自由——国家和家庭——主权——对主权的限制——秩序良好的国家

第二十二章 近代自然法理论

阿尔色修斯——格劳秀斯:自然法——道德原理与论证——契约与个人同意

第二十三章 英国:准备国内战争

莫尔的乌托邦——胡克:英国的国教——天主教和长老会的反对——独立派——分裂派和国家全能论者——宪制理论:史密斯和培根——爱德华·柯克爵士

第二十四章 托马斯·霍布斯

科学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和自然法——自我保护的本能——合理的自我保护——主权与虚构的法人——从虚构的法人推出的结论——国家和教会——霍布斯论个人主义

第二十五章 激进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

平均派——英国人的天赋权利——温和的和激进的改革——对立法机关的限制——掘地派——温斯坦莱的“自由法”

第二十六章 共和派:哈林顿、密尔顿和西德尼

共和政治的经济基础——法的绝对统治——共和国的结构——约翰·密尔顿——菲尔默和西德尼

第二十七章 哈利法克斯和洛克

哈利法克斯——洛克:个人与社会——对财产的天赋权利——哲学上的意义不明确——契约——社会和政府——洛克理论的复杂性

第二十八章 法国:自然法的衰落

法国政治哲学的复兴——洛克受到欢迎——改变了的环境——孟德斯鸠:社会学和自由——法与环境——权力分立——伏尔泰和他的法律自由——爱尔维修:法国的功利主义——重农主义者——霍尔巴赫——杜尔哥和孔多塞的进步观念

第二十九章 卢梭对社会的再发现

对理性的反抗——作为公民的人——自然与淳朴生活——公意——自由的矛盾——卢梭和民族主义

第三十章 习俗与传统:休谟和柏克

休谟:理性、事实和价值——自然法的毁灭——感情的逻辑——柏克:约定俗成的政体——议会代表制与政党——抽象的权利与政治人格——历史的神圣旨意——柏克、卢梭和黑格尔

第三十一章 黑格尔:辩证法和民族主义

历史的方法——民族精神——德意志国家——辩证法和历史的必然——对辩证法的批评——个人主义和关于国家的理论——自由与权威——国家和市民社会——黑格尔哲学的后来影响

第三十二章 自由主义:哲学上的激进主义

最大幸福原则——边沁的法律理论——早期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早期自由主义的政治理论

第三十三章 近代的自由主义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论自由——社会研究的诸原则——赫伯特·斯宾塞——对自由主义的唯心主义修正——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自由主义的当今意义

第三十四章 马克思和辩证唯物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辩证唯物主义——经济决定论——意识形态与阶级斗争——马克思的总结——恩格斯论辩证法——恩格斯论经济决定论——辩证唯物主义和政治——作为一种制度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崩溃——社会革命的策略

第三十五章 共产主义

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列宁关于党的理论——列宁论辩证唯物主义——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帝国主义的资本主义——革命的途径——革命的前景——革命成功后的问题——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民主集中制——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共产主义的特征

第三十六章 法西斯主义和民族社会主义

民族社会主义——普鲁士社会主义——非理性主义:舆论的哲学趋势——哲学是一种神话——法西斯主义和黑格尔主义——民众、优秀人物和领袖——种族的神话——生存空间——极权主义——民族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民主主义


【231 共产党比希特勒更狡猾

The Communist Party is more cunning than Hitler

&

共产党就是国民党反动派

The Communist Party is All Kuomintang Reactionaries

2023年5月第一版

May 2023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31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31

内容提要

共产党比希特勒更狡猾——希特勒明火执仗,丑话说在前头;共产党却是“说尽天下漂亮话,干尽天下丑恶事。”所以,希特勒政权只能维持十二年(1933——1945年),共产党政权却可以维持七十四年(1917——1991年)。这是希特勒“真恶快死”与共产党“伪善慢死”的区别。——从保守派的角度可以如是看。那么,从激进派的角度看问题呢?可以说,毛邓都是穷人的叛徒。毛泽东投降帝国主义,邓小平勾结资本主义——他们多次露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真面目(1920年代、1940年代、1980年代)。从左右两面综合来看,毛邓二鸟都是左右为难,最终都成“两面不是人”——这是由他们“投机革命”的本性决定的。

Executive Summary

The Communist Party is more cunning than Hitler - Hitler fought openly, ugly words ahead; The Communist Party, on the other hand, "says all the beautiful things in the world and does all the ugly things in the world." Thus, the Hitler regime lasted only twelve years (1933-1945), while the communist regime lasted seventy-four years (1917-1991). This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itler's "true and evil fast death" and the Communist Party's "hypocrisy and slow death". - This can be seen from a conservative perspective. So, what about looking at thing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adicals? It can be said that Mao Deng was a traitor to the poor. Mao Zedong surrendered to imperialism, Deng Xiaoping colluded with capitalism - they repeatedly showed their true colors as "Kuomintang reactionaries" (1920s, 1940s, 1980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mbination of left and right sides, Mao Deng and the two birds are both dilemma, and in the end they are "two sides are not people" - this is determined by their nature of "speculative revolution".

前言、穷人比富人更凶残

《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庄严承诺》(大陆中国版)

后记、穷人掌权是穷人的噩梦

没有民主,一切只是粉饰

1. 民主主义是生命的活力

2. 没有民主一切只是粉饰

3. “中国的缺点就是缺乏民主,应在所有领域贯彻民主”

4. 民主第一

5. 中国要求的只是民主

6. 要真民主才能解决问题

7. 我们要看货色

8. 是不是代用品呢?

9. 不是空喊民主

10. 民主与诚实

11. “我们相信着、并且实行着民主”

12. 强大而民主

13. 民主与国情

14. 诸葛亮与阿斗

15. 民主的真义

16. 实现自由是“不切实际”吗?

17. 民主精神

18. 有人民自由才有国家自由

19. 民主的才是合法的

20. 民主是发展生产的暧室

21. 自由不是专卖品

22.“人民真有发言权的国家才是真民国”

23. 科学、民主,继续前进——鲁迅先生逝世六周年纪念

24. 中国需要“变”

25. 一切光荣归于民主

26. 不能因国民程度不高而拒绝民主,应用民主政治教育人民提高人民争民主是全国人民的事情

27.让人民思想!民主最大的危机就在你的冷淡

28.争民主是全国人民的事情

29.为民主拚命

30.工程师和民主

31.关心政治·改良政治——一位工程师的话

美国的民主主义传统

32.论英美的民主精神

33.象征民主自由的日子

34.民主颂——献给美国的独立纪念日

35.美国独立日——自由民主的伟大斗争节日

36.纪念杰斐逊先生

37.真实的民主战士

38.民主主义的利刃 ——美国的民主传统

39.为了人类

40.“每一个在中国的美国兵都应当成为民主的活广告”

41.中美两国是天然的盟友

42.我们并不害怕民主的美国的影响,我们欢迎它

43.华莱士先生的伟论: 中国人民早就有实行民主政治的准备

44.罗斯福的广播演说:四大自由

45.东西不同论(二则)

46.延安印象记:共产党对美国的友谊是真诚的

47.加强中美人民的合作

48.美国人民的理想与民主精神

让思想冲破牢笼

49.驳“灌输”理论

50.奴隶的语言

51.读书与自由

52.论“天真无邪”

53.沙漠化的愿望

54.文艺必须争取民主,只有民主才能保证创作自由

55.言论自由与民主

56.新闻自由——民主的基础

57.报纸应革除专制主义者不许人民说话和造谣欺骗人民的歪风

58.为笔的解放而斗争——“九一”记者节所感

59.言论自由:新闻事业的活力之源

60.记者风格:威武不屈、秉笔直书!

61.要为真理而斗争

62.民主主义的剑

63.出版法应是民间出版事业的自由保障书

64.救救出版业和读书人

65.以出版自由繁荣出版业: 解除精神匮乏的不二法门

66.论学术自由

67.奖励自由研究

68.论学术思想的自由问题

69.中国需要真正的普选、人民文化水平低,就不能实行民选吗?

70.论选举权

71.竞选

民主一日不实现,中国学生运动一日不停止

72.学校要做民主的堡垒

73.斥“人格教育”

74.纪念“五四”,贯彻为民主自由的斗争

75.民主和自由新论

76.争取自由解放的中国学生

77.“民主一日不实现,中国学生运动一日不停止”

78.睽睽众目岂容狡辩 , 屠杀学生罪责难逃

79.中国统治者的“进步”

80.为死难学生呼吁

81.德国纵火案和昆明惨案

82.人民是骗不了的

83.反动派也该想一想:人民岂可轻侮

84.希特勒的法宝应该收起了

85.青年教育与思想问题 (节录)

86.美国的教育和民主

87.目前青年运动的主要任务是争取民主

88.重视青年

中国私人资本主义必须得到广泛、自由发展的机会

89.只有解放区才能真正发展私人资本主义

90.战争结束后,私人资本必须得到广泛、自由发展的机会

91.“中国人民都不准备实行社会主义,谈论立即实行社会主义就是‘反对革命’,试图

付之实行就是自取灭亡”

92.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不可分

天赋人权 不可侵犯

93.切实保障人民权利

94.保障人权

95.平民人身自由是政治民主的标尺

96.保障人民自由的开端

97.人民基本民主权利的保障 —— 论张君励先生的建议案

98.集会结社自由的实现

99.人民自由又遭损害,内政部颁限制游行法 —在“呈报”、“审查”的一串规定下

人民游行已无自由可言

100.快释放政治犯

101.法治与人权

一党独裁,遍地是灾!

102.一党独裁,遍地是灾!

103.结束一党治国才有民主可言

104.中国共产党不是苏联那样的共产党不会模仿苏联的社会和政治制度

105.“共产党员只有与党外人士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一切垄断一切的权利”

106.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107.一党专政是反民主的、共产党绝不搞一党专政

108.中国共产党彻底实践坚持民主政治、反对一党专政的诺言

109.三三制的实质:政权共享

110.全民民主优于阶级民主:以三三制为例

111.三三制:一党专政的天敌

112.政权开放才有利于党的领导

113.“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

114.党不能对政府下命令

115.政党本身不是权力机关,不能凌驾于群众和政府之上

116.民主的正轨:毫无保留条件地还政于民

117.政府的权威,不是建筑在群众的畏惧上,而是建筑在群众的信任上

118.党员犯法应加重治罪

谁使中国不能安定?专制政府!

119.谁使中国不能安定?

120.合法的罪恶

121.民不畏死

122.人权和观瞻

123.论无耻主义

124.风气·秩序·容忍

125.“黑名单”

126.希特勒的“民意”

127.“守法精神不够”论

128.奴才见解

129.今与昔

世界民主大家庭的家法适用于中国

130.全世界民主大家庭的家法适用于中国

131.国际民主与国内民主不要分割

132.言论思想自由和国际文化交流

133.美国国庆

民主精神

134.反对国民党反动的新闻政策

135.为中国经济的民主而斗争

136.抗战与民主不可分离

137.蒋夫人论民主精神

138.国父诞辰纪念

139.民主原则

140.中国思想界现在的中心任务

141.即便战时状态也必须实行民主

142.团结与民主

民主国家的武器

143.民主(节选)

144.论延安学校中支部对群众团体的关系

145.艾森豪威尔将军的广播

146.建立宪政规模


【232 阿拉伯与穆斯林都是战俘】

Arabs and Muslims are prisoners of war

2023年5月第一版

May 2023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31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31

内容提要

创造了“辉煌的阿拉伯文明”的,并非阿拉伯人,而是他们的战俘;所有的“穆斯林民族”,都是阿拉伯人的战俘。就连阿拉伯人,也无非是穆斯林的战俘;至于穆斯林呢?则是穆罕默德的俘虏。就像共产党中国的学者并非共产党人,而是他们的俘虏。就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居民,都是共产党的战俘,共产党呢,都是苏联人的俘虏。苏联人呢,都是马列主义集团的俘虏。

Content Summary

It was not the Arabs who created the "brilliant Arab civilization", but their prisoners of war; all the "Muslim nations" were prisoners of war of the Arabs. Even the Arabs are nothing more than Muslim prisoners of war; as for the Muslims? was Muhammad's captive. Just like the scholars in Communist China are not Communists, but their captives. Just like the resident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re all prisoners of war of th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are all prisoners of the Soviets. The Soviets are all captives of the Marxist-Leninist clique.

第一部分

阿拉伯与穆斯林都是战俘

目录

前言、穆斯林侵略者在中国建立的堡垒隔离区就是“回族自治区”

01、“埃及拟摧毁金字塔”谣言的背后是《古兰经》

02、阿拉伯帝国征服史是强权的胜利,不是宗教的胜利

03、阿拉伯帝国因为野蛮落后而迅速征服广阔的土地

04、阿拉伯对外征服战争直到新疆

05、阿拉伯人是穆斯林的战俘,穆斯林是穆罕默德的战俘

06、阿拉伯征服史就是趁虚而入的历史

07、阿拉与财神:伊斯兰教传播的地理解读

08、第七个回合伊斯兰教很可能征服中国

09、土耳其的历史遗产与现代困境

10、为何伊斯兰教可以征服印度却无法征服中国

11、印度今天的肢解,会不会是中国明天的命运

12、小亚细亚的突厥化和伊斯兰化其实也发生在中国的新疆

13、伊斯兰对波斯的征服

14、征服与被征服就是穆斯林的命运

后记、阿拉伯人和突厥人都是教族教民而不是国家民族

第二部分

《伊斯兰教各民族与国家史》

评注

目录

第一卷 阿拉伯人与阿拉伯帝国

第一章 伊斯兰教以前的阿拉伯

第二章 先知穆罕默德

第三章 穆罕默德和他的教义

第二卷 伊斯兰帝国及其瓦解

第一章 阿拔斯王朝的最初几个哈里发

第二章 哈里发帝国的衰微和诸小王国的兴起

第三章 波斯人和土耳其人

第四章 伊斯兰教在西班牙和北非

第五章 十字军时代的近东和麦木鲁克人在埃及的兴起

第六章 土耳其人与蒙古人:哈里发制度的废除

第三卷 作为伊斯兰教领导力量的奥斯曼土耳其人

第一章 奥斯曼帝国的起源及其扩张,直到素莱曼一世时代

第二章 帝国全盛时期奥斯曼人的文明

第三章 新波斯帝国的兴起和土波之间的冲突

第四章 奥斯曼帝国的衰落(直到十八世纪末叶)

第四卷 十九世纪的伊斯兰教

第一章 奥斯曼帝国和埃及

第二章 十九世纪奥斯曼帝国和埃及的文化生活

第三章 北非

第四章 苏丹

第五章 波斯和阿富汗

第五卷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伊斯兰教国家

第一章 土耳其

第二章 埃及

第三章 阿拉伯半岛

第四章 叙利亚、巴勒斯坦、外约旦和伊拉克

第五章 伊朗(波斯)和阿富汗

附:1939——1947年大事简述

大事年表


【233 希特勒缺乏“征服世界”的想法更无战略】

Hitler lacked the idea of "conquering the world" and had no strategy

2023年6月第一版

June 2023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33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33

内容提要

综观希特勒及其纳粹德国,只有殖民主义的思想,但明显缺乏“征服世界”的战略——他只是跟着时势走,可以成为推波助澜的弄潮儿,为此不惜与斯大林结盟;这是因为希特勒始终缺乏一个明确的行动计划。他只是模仿美洲殖民者,把东欧当作北美来殖民,而不知世界已经进入了全球化的时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意思,是任何征服活动都无法仅仅拿下局部地区。如果强行掠夺一国一地,其错误犹如1990年代的伊拉克和2020年代的俄罗斯。希特勒只有“大德意志”的梦想,但没有“征服世界”的战略;纳粹德国与苏联俄国之间的勾结与战争,不过是两个“社会主义匪帮”之间狗血剧情——凡此种种,可以从这本《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之中,获得许多验证。因此我把它作为底稿来阐述自己的看法。可是这个《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的作者却像希特勒一样,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可能就是那个时代的通病吧。

Content Summary

Looking at Hitler, he only had colonial ideas, but obviously lacked a strategy for conquering the world—he just followed the trend of the times, and he could become a waver who contributed to the flames, and he did not hesitate to form an alliance with Stalin for this; this is because Hitler always lacked a clear plan of action. He just imitated the American colonists and colonized Eastern Europe as North America, but he didn't know that the world had entered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one prosperity, one loss, all loss" means that no conquest can only win a local area. If a country or a place is forcibly plundered, its mistake is like Iraq in the 1990s and Russia in the 2020s. Hitler only had the dream of a "Great Germany", but no strategy of "conquering the world"; the collusion and war between Nazi Germany and Soviet Russia was nothing more than a bloody plot between two "socialist gangs"-all these things, Many verifications can be obtained from this book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A History of Nazi Germany". So I use it as a draft to illustrate my point of view. But the author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A History of Nazi Germany", like Hitler, did not realize this. This may be a common problem of that era.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及其基本缺陷

目录

前言

第一编 阿道夫·希特勒的兴起

第一章 第三帝国的诞生

第二章 纳粹党的诞生

第三章 凡尔赛、魏玛和啤酒馆政变

第四章 希特勒的思想和第三帝国的根源

第二编 胜利和巩固

第五章 取得政权的道路:1925-1931年

第六章 共和国的末日:1931-1933年

第七章 德国的纳粹化:1933-1934年

第八章 第三帝国的生活:1933-1937年

第三编 走向战争的道路

第九章 开始的步骤:1934-1937年

第十章 决定命运的奇异插曲:勃洛姆堡、弗立契、牛赖特和沙赫特的倒霉

第十一章 德奥合并:强夺奥地利

第十二章 通向慕尼黑的道路

第十三章 捷克斯洛伐克再也不存在了

第十四章 轮到了波兰

第十五章 纳粹-苏联条约

第十六章 最后几天的和平日子

第十七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

第四编 战争:初期的胜利和转折点

第十八章 波兰的覆亡

第十九章 西线的静坐战

第二十章 征服丹麦和挪威

第二十一章 西线的胜利

第二十二章 海狮计划:入侵英国的失败

第二十三章 巴巴罗沙:轮到了俄国

第二十四章 形势的转变

第二十五章 轮到了美国

第二十六章 伟大的转折点:1942年——斯大林格勒和阿拉曼

第五编 末日的开始

第二十七章 新秩序

第二十八章 墨索里尼的垮台

第二十九章 盟军对西欧的进攻和德国内部杀害希特勒的尝试

第六编 第三帝国的覆亡

第三十章 德国的征服

第三十一章 众神的末日:第三帝国的末日

简短的尾声

后记


【234 战败者眼中的战争】

War in the Eyes of the Defeated

2023年6月第一版

June 2023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34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34

内容提要

“战败者眼中的战争”和“战胜者眼中的战争”是截然不同的,这里点评了四部德国男女的回忆录,看看他她们的陈述,想想这些能给后人带来怎样的教训,是很有意思的——

第一部分 失去的胜利

(曼施坦因回忆录)

第二部分 闪击英雄

(古德里安回忆录)

第三部分 帝国的陷落

(希特勒女秘书回忆录)

第四部分 他是我的首长

(希特勒女秘书的遗著)

Summary

"War through the eyes of the vanquished"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war through the eyes of the victor". Here are four memoirs of German men and women, look at their statements, and think about what lessons these can bring to future generations. Very interesting--

first part

Lost Victory

(Memoirs of Manstein)

the second part

Blitz Hero

(Memoirs of Guderian)

the third part

Fall of the Empire

(Memoirs of Hitler's female secretary)

fourth part

He is my leader

(Hitler's female secretary's posthumous work)


【235、罗马帝国的衰亡史就是基督教会的兴盛史

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IS The History of the Rise and Popularit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2023年6月第一版

June 2023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35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35

内容提要

爱德华·吉本是个机会主义者,他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言过其实、浪得虚名。因为他把历史叙事当作功名利禄的敲门砖,这种恶俗的态度致使其写作变成了一种哗众取宠的“行为艺术”。这是因为,他要追随十八世纪英国主流社会“非基督教化”的文艺复兴潮流,所以他不得不抹杀了历史的真相——“罗马帝国衰亡史”就是“基督教会的兴盛史”。为要达到这一抹杀的目的,就需要把“基督教的兴盛”叫做“中世纪的黑暗”了。这就是“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真面目。

Content Summary

Edward Gibbon was an opportunist, and his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was exaggerated and unrealistic. Because he regards historical narrative as a stepping stone to fame and fortune, this vulgar attitude makes his writing a kind of "performance art" to please the public. This is because he wanted to follow the Renaissance trend of "non-Christianization" of mainstream British society in the 18th century, so he had to obliterate the truth of history-"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IS "The History of the Rise and Popularit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For the purpose of obliter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call the "growth of Christianity" the "darkness of the Middle Ages." This is the true face of "humanism" and "rationalism".

目录

引言

两安东尼治下的黄金时代:前言(摘自第三章)

第一章 罗马帝国的疆域和概况

第二章 罗马帝国的团结和国内的繁荣。行省和纪念碑。农业的进步。

第三章 罗马帝国的体制。帝国体系概况。

对旧政权的挑战

第四章 康茂德的统治

军事寡头政治的形成和东方文化的流入

第五章 禁卫军出卖帝国。塞普提米乌斯·塞维鲁的兴起。

第六章 塞维鲁王朝。卡拉卡拉和格塔。埃拉伽巴卢斯。亚历山大·塞维鲁。妇女对朝政影响的增长。

帝国的瓦解

第七章 出身野蛮人的皇帝。戈狄安一世至三世。阿拉伯人菲利普。

第十章 瓦勒良和伽利埃努斯统治时期的种种不幸。哥特人的入侵。波斯人对亚美尼亚的进犯和瓦勒良的被俘。

形势逆转

第十一章 芝诺比娅和帕尔米拉王国。奥勒良的祝捷盛典和死亡。

新帝制

第十三章 戴克里先的统治和他的三共治者。他的祝捷大会和新秩序。宫廷礼仪的发展。戴克里先的退位和死亡。艺术的衰落。

第十四章 君士坦丁在罗马。他的司法改革

基督教的兴起

第十五章 基督教成长的五大原因。适宜于它迅速发展的条件。原始基督教徒的人数和处境。

第十六章 罗马政府对基督教徒的作为。罗马皇帝们的态度。西普里安殉教始末。随时变换的迫害政策。戴克里先及其继承人治下的教会。伽勒里乌斯的宽容敕令。

向东推进

第十七章 新罗马。君士坦丁堡的兴建及其落成。新型政府的职权划分。警察国家的开端。

第十八章 君士坦丁其人。他的家庭。他的死。在沙普尔二世统治下波斯的崛起。

第十九章 尤利安的兴起。他在高卢地区的行政措施。他对巴黎城的热爱。

对基督的承认和异端的出现

第二十章 君士坦丁大帝改变信仰。他对基督教表示宽容的敕令。他见到上帝显灵以及他的洗礼。基督教法定地位的确立。宗教势力和世俗力量的划分。

第二十一章 阿里乌斯教派。尼西亚会议和圣父圣子同体论。有关皇帝与阿里乌斯派的论争。阿塔纳西乌斯的为人及其坎坷经历。阿尔勒会议和米兰会议。基督教各派概况。

异教的反改革斗争

第二十二章 尤利安的继位。他的人品。

第二十三章 尤利安的宗教信仰。他的狂热。他对异教的复兴及改革。他对犹太人的态度。他对基督教徒的压迫。神庙及神圣的月桂树林。圣乔治。尤利安和阿塔纳西乌斯

第二十四章 约维安的当选。尤利安之死及其反响。

基督教的再度受宠

第二十五章 约维安统治下的基督教徒

第二十七章 米兰大主教安布罗斯。提奥多西的功与过。安条克的叛乱和塞萨洛尼卡的大屠杀。提奥多西的悔罪。瓦伦提尼安其人及其死亡。提奥多西之死。

第二十八章 异教的了结。塞拉皮斯神庙的被毁。对异教仪式的查禁。对基督教殉教者的崇拜和多神教活动的复兴。

几次大规模的入侵

第三十一章 阿拉里克对意大利的入侵。罗马贵族及罗马人民的品格。对罗马城的三次围攻和洗劫。哥特人的退却及阿拉里克之死。

第三十二章 阿尔卡狄乌斯的统治。圣约翰·克里索斯托姆。阿尔卡狄乌斯之死及小提奥多西的继位。普尔喀丽娅的统治。欧多西亚的冒险经历。

第三十三章 汪达尔人对阿非利加的入侵。圣奥古斯丁和对希波的围困。对迦太基的掳掠。关于七个长睡人的神话。

帝国在西部的终结

第三十五章 阿提拉对高卢和意大利的入侵。威尼斯城的建立。阿提拉之死与其帝国之毁灭。埃提乌斯的被杀和瓦伦提尼安三世之死。西罗马帝国的衰败征象。

第三十六章 马约里安皇帝。意大利国王奥多亚克。

第三十七章 僧侣的出现。僧侣制度迅速发展的原因。圣西门柱头修士。野蛮人对基督教的皈依。

第三十八章 西罗马帝国的衰亡。一般评述。

意大利概况

第三十九章 东哥特人提奥多里克的统治。罗马和意大利的繁荣。提奥多里克的基督超人说。对波伊提乌斯的处决。提奥多里克之死。

查士丁尼的时代

第四十章 查士丁尼的统治。提奥多拉女王。尼卡的暴乱。中国丝绸的进口。圣索菲亚教堂。对雅典学校和罗马执政官的压制。

第四十三章 贝利萨留的最后胜利和死亡。查士丁尼的性格和死亡。查士丁尼统治时期的彗星、地震和鼠疫。

第四十五章 6世纪末期罗马的苦难。伟大的格雷戈里教皇。

神学的影响

第四十七章 化身说的历史。伊比奥尼派和诺斯替派。塞林图斯和阿波利拉里斯、西里尔、聂斯脱利和第一次以弗所会议的敌对理论。优迪克派异端邪说和第二次以弗所会议。卡尔西顿会议。芝诺的赫诺提孔。查士丁尼的神学理论。

第四十九章 偶像崇拜。偶像破坏者利奥。意大利叛乱。丕平和查理大帝与教皇的关系。神像在东部的复兴。教皇和东部帝国的最后分离。查理大帝的统治和人品。查理四世的统治及其与奥古斯都的比较。

伊斯兰教的来临

第五十章 阿拉伯概况。阿拉伯人的特性和宗教。穆罕默德的崛起。他的戒律。他从麦加逃往麦地那。他对不信其教的人的宣战。穆罕默德之死。他的为人和私生活。对他的影响的估价。

第五十一章 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的劫难

东部帝国的衰亡

第五十三章10世纪时东部帝国状况。帝国的财富、制造业和税收。皇宫。拉丁语的被人遗忘。希腊学识的复兴。高雅格调的衰落。

第五十六章 撒拉逊人、法兰克人和希腊人在意大利的冲突。诺曼人的到来。罗伯特·吉斯卡尔的征服活动

第五十七章 罗姆王国。土耳其人征服耶路撒冷。

十字军东征

第五十九章 圣路易及第六次、第其次十字军东征。安条克的失陷。阿卡和圣地的失陷。

第六十章 希腊人和拉丁人之间的分裂和对立情绪。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法兰西人和威尼斯人的结盟以及他们向君士坦丁堡的航行。拉丁人对君士坦丁堡的占领和劫掠。

第六十一章 鲍德温二世和神圣的带刺花冠。希腊人对君士坦丁堡的收复。十字军东征的总后果。

罗马帝国的终结

第六十五章 阿穆拉特二世对君士坦丁堡的包围。土耳其人的纪律。火药的发明。

第六十六章 希腊人向西部求援。约翰·佩利奥洛格斯访问罗马。曼纽尔对意大利、法兰西和英格兰的访问。约翰·佩利奥洛格斯二世的远征。希腊人与拉丁人的暂时联合。希腊学术在意大利的复兴。教皇尼古拉五世。对古典学识的应用与滥用。

第六十八章 穆罕默德二世的为人及其统治。他对君士坦丁堡的围攻与占领。他的入城式。欧洲的悲伤与恐惧。

尾声:中世纪的罗马和文艺复兴的曙光

第六十九章 罗马教皇的权威。选举教皇的方法。教皇们向阿维尼翁的迁移。五十年节或圣年的创立。罗马的贵族阶层。

第七十章 彼特拉克。里恩齐与美好时光的恢复。罗马共和国的繁荣。骑士、加冕与里恩齐的愚行。教皇返回罗马。西部的大分裂。15世纪的罗马政府。基督教教会政权。

第七十一章 波焦关于15世纪罗马废墟的议论。被毁的四种原因。大剧场。罗马城的修复。对罗马帝国衰亡的最后思考。


【236 从中世纪到新中世纪主义】

From the Middle Ages to New Medievalism

2023年7月第一版

July 2023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36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36

内容提要

在我看来,尽管中世纪社会充满了动乱也就是“动态发展”,但还是比近代社会更加接近柏拉图的理想国家——难怪进入近代以后,思想界出现了一系列的“乌托邦”作品。中世纪类似于柏拉图的理想国,它是对于罗马帝国的清算。但是新中世纪主义却像新共产主义——从全球化过程的后退。例如,共产党只进不出——坚持拒绝“全球化自己”,却无孔不入地“全球化他人”。但是历史不能回头,只能向前……新中世纪主义的犬牙交错之后,小国时代的破碎世界终将过去,全球政府将要出现。平定主权国家,建立全球政府——从我们开始了。

Content Summary

In my opinion, Although medieval society was full of turmoil, that is, "dynamic development", it was still closer to Plato's ideal state than modern society - it is no wonder that after entering the modern era, a series of "utopian" works appeared in the world of thought.the Middle Ages is similar to Plato's utopia, it is the liquidation of the Roman Empire. But neo-medievalism is like neo-communism - a retreat from the globalization process. For example, the Communist Party only goes in and out—it insists on rejecting "globalizing itself", but it pervasively "globalizes others." But history cannot turn back, it can only move forward... After the dog-tooth of neo-medievalism, the broken world of the era of small countries will eventually pass, and a global government will emerge. Tranquility of sovereign states, establishment of global government - we begin.

第一部分

中世纪的知识分子

第二部分

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

第三部分

世界军事史-中世纪

第四部分

奥斯曼土耳其军队1300-1683

第五部分

剑桥中世纪史摘录与评注


【237、自由——限权还是权限】

Freedom——Restriction or Permission

2023年7月第一版

July 2023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37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37

内容提要

自由——限制政府权力还是限制自我权利?

帕特里克·亨利曾说:“不自由毋宁死!”

罗兰夫人却说:“自由!自由!有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

这就体现了两个互相对应的自由观(Liberty / Freedom)——限制政府的权力与限制自我的权利。

一个认为,人类可以自我支配,凭借自身意志而行动,并对自身的行为负责。这是由宪法保障的一种权利或自由权,能够确保人民免于遭受某一专制政权的奴役、监禁或控制。

一个认为,人活着的时候,摆脱不了“自我”的禁锢,就是自己给自己的捆绑。自我、罪性,即魔鬼的居所,构成人的自我。有禁锢就无自由。自由本来是对禁锢、囚禁、捆绑而言的——所以人靠自己不可能自由。这是自律意义下的自由。

Freedom与 Liberty,代表了两种自由——Freedom代表了积极的、侵略性的、日耳曼蛮族的现代观念;Liberty——代表了消极的、防卫性的、希腊罗马古典文明的古代观念。

Content Summary

Liberty—limitation of government power or limitation of self-rights?

Patrick Henry once said,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But Mrs. Roland said: "Freedom! Freedom! How many crimes have been committed in your name."

This embodies two corresponding views of freedom (Liberty / Freedom) - limiting the power of the government and limiting the right of the self.

One holds that human beings are self-governing, act on their own volition, and are responsible for their actions. This is a right or liberty guaranteed by the Constitution to protect people from being enslaved, imprisoned or controlled by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One believes that when a person is alive, he cannot get rid of the confinement of the "self", which is the bondage he has given himself. The ego, the sinful nature, which is the dwelling place of the devil, constitute the ego of man. Where there is imprisonment, there is no freedom. Freedom is originally about imprisonment, imprisonment, and bondage—so man cannot be free by himself. This is freedom in the sense of self-discipline.

Freedom and Liberty represent two kinds of freedom - Freedom represents a positive, aggressive, modern concept of the Germanic barbarians; Liberty - represents a negative, defensive, ancient concept of Greek and Roman classical civilization.

第一部分

现代人的自由需要宪政

第二部分

Freedom & Liberty——两种自由

第三部分

公共选择沦为公共交易


【238 历史唯物主义与二十世纪大规模屠杀】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Twentieth-Century Mass Killings

2023年7月第一版

July 2023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38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38

内容提要

财产法权是自由的守护者——这是一个循环论证。因为专制国家,其实没有任何法权;人头落地都是家常便饭。所以可说——没有什么“资本主义”,只有“法律自由宗教伦理”。而所谓的“资本主义”,就是在“法律自由宗教伦理”等框架挤压之下生长出来的人类“原罪”。

至于卡尔马克思,更以“历史唯物主义”惊世骇俗,掀起了二十世纪大规模屠杀的腥风血雨、魔鬼浪潮——既然“人是物质”,那么“草菅人命”就是历史的必然性了。

为了说明这一点,本书包括了对于迈克尔·E·泰格、米尔顿·弗里德曼、J.M.布坎南、丹尼尔·贝尔、马克斯·韦伯、H·J·伯尔曼及其著作的批评。

Content Summary

Property rights are the guardians of liberty - it's a circular argument. Because an autocratic country does not actually have any legal rights; it is commonplace for people to be killed. So it can be said - there is no "capitalism", only "law, freedom, religious ethics". The so-called "capitalism" is the "original sin" of human beings that grew out of the framework of "law, freedom, religion and ethics".

As for Karl Marx, he shocked the world with hi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set off a wave of bloody and demonic massacres in the 20th century-since "man is material", then "disregarding human life" is a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To illustrate this point, this book includes critiques of Michael E. Tiger, Milton Friedman, J.M. Buchanan, Daniel Bell, Max Weber, H.J. Berman and their writings.

第一部分

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第二部分

资本主义与自由

第三部分

财产权是自由的守护者

第四部分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第五部分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第六部分

H·J·伯尔曼九篇


【239 哈耶克是个两面派

Hayek is a Two-Faced

2023年7月第一版

July 2023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39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39

内容提要

哈耶克和马克思一样,都是两面派。他们身为东欧的犹太人,却到西欧冒充先进,于是不得不变为首鼠两端的两面派、阴阳人。而《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一书的作者齐格蒙·鲍曼,也是具有同样的背景,所以我把他列入了本书的第二部分。像鲍曼、哈耶克、马克思这样出身东欧却到西方混饭吃的两面派还有许多——从爱因斯坦到基辛格,皆此类也。比起在西方土生土长的犹太人或犹太混血人,他们的两面性尤其突出。这是因为,由于出身,他们不会真正效忠所在国;但为了晋身,他们却伪装效忠所在国。他们只有回到以色列才会实现真正的效忠,但是因为以色列太小了,不可能提供这样的机会——任其翻云覆雨、成为混世魔王。

Content Summary

Hayek, like Marx, was a double-dealer. As Jews in Eastern Europe, they went to Western Europe to pretend to be advanced, so they had to become double-dealers and hermaphrodites. Zigmund Baumann, the author of "Legislators and Interpreters—On Modernity, Postmodernity and Intellectuals", also has the same background, so I included him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book . There are many double-faced people like Bowman, Hayek, and Marx who were born in Eastern Europe but made a living in the West—from Einstein to Kissinger, and so on. Their duality is especially pronounced compared to native Jews or mixed-Jewish people born and raised in the West. This is because, because of their birth, they will not really be loyal to the host country; but in order to get promoted, they pretend to be loyal to the host country. Only when they come to Israel will they realize their true allegiance, but because Israel is too small, it is impossible to provide such an opportunity-let it be turned upside down and become the devil of the world.

第一部分

法律、立法与自由

第一卷 规则与秩序

序言

导论

第一章 理性与进化

第二章 内部秩序与外部秩序

第三章 原则与权宜

第四章 变化中的法律概念

第五章 内部规则:自由的法律

第六章 外部规则:立法的法律

第二卷 社会正义的幻象

序言

第七章 普遍利益与特定目的

第八章 正义的探求

第九章 社会正义或分配正义

第九章补遗 正义与个人权利

第十章 市场秩序或偶合秩序

第十一章 抽象规则的规训与部落社会的情绪

第三卷 自由社会的政治秩序

序言

第十二章 多数意见与当代民主

第十三章 民主权力的分立

第十四章 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

第十五章 政府政策与市场

第十六章 民主理想的破灭:简要重述

第十七章 一种宪法模式

第十八章 权力的遏制与政治的去中心化

跋文 人类价值的三个渊源

哈耶克研究参考文献


【240 、亚当斯密与卡尔马克思都是哲学先行的“经济学家”】

Both Adam Smith and Karl Marx were "economists" who preceded philosophy 

2023年7月第一版

July 2023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40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40

内容提要

查核亚当斯密的一生,他果然是一位哲学先行的“经济学家”!就像一百年后的卡尔马克思一样。所以他的《国富论》缺乏宗教观念,不是偶然的失误,而是故意的躲避。由此看来,亚当斯密像卡尔马克思一样,概念先行,没有“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美国经济学家斯考森认为,如果说亚当·斯密是“天赋自由体系的大创造者”,那么,马克思就是“它的大毁灭者”。1998 年诺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 Amartya Sen)却不这么看,他在论述“市场和自由”这一问题时,则非常肯定地说: “事实上,马克思反对前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的不自由和对资本主义的肯定性评论与这个问题完全相关。”有人认为,在这一问题上,森对马克思的理解应该是正确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曾明确地将那些站在封建专制和小生产的立场上“用诅咒异端邪说的传统办法诅咒自由主义”、“诅咒资产阶级的竞争”和“自由和平等”的所谓德国的“真正的”社会主义,称之为“反动的社会主义”。

我看事实正好相反——亚当斯密与卡尔马克思其实是一丘之貉,不是由于马克思的自由主义,而是由于亚当斯密的唯物主义。所以,“大创造者”亚当斯密和“大毁灭者”卡尔马克思之间,应该是一种师徒关系。

Content Summary

Check Adam Smith's life, he is indeed an "economist" who is ahead of philosophy! Like Karl Marx a hundred years later. Therefore, the lack of religious concepts in his "The Wealth of Nations" is not an accidental mistake, but a deliberate avoidance.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Adam Smith, like Karl Marx, put concepts first and did not have a "scientific attitude that respects facts."

American economist Skosen believes that if Adam Smith is "the great creator of the natural liberty system", then Marx is "its great destroyer". Amartya Sen, the Nobel laureate in 1998, did not see it that way. When he discussed the issue of "markets and freedom", he said very positively: "In fact, Marx opposed the pre-capitalist labor Unfreedom of relations and affirmative comments on capitalism are entirely relevant to this question." It has been argued that Sen's understanding of Marx should be correct on this issue. In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Marx and Engels clearly stated that those who stand on the standpoint of feudal autocracy and small production "curse liberalism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cursing heresy", "curse the competition of the bourgeoisie" and "freedom and equality". "The so-called "true" socialism in Germany is called "reactionary socialism".

I think the opposite is true—Adam Smith and Karl Marx are really the same species, not because of Marx's liberalism, but because of Adam Smith's materialism. Therefore, there should be a master-stud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eat creator" Adam Smith and the "great destroyer" Karl Marx.

第一部分

亚当斯密点评

第二部分

《国富论》点评

目录

01、道德情操、《国富论》与鸦片贸易

02、经济学家也被看不见的手的指引

03、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来自《福音书》

04、亚当·斯密和卡尔·马克思——“漂流英国”的一丘之貉

05、亚当·斯密是哲学先行的“经济学家”

06、亚当斯密开创了“哲学经济学”

07、制度的区别根植于宗教观念的不同

08、宗教活动无法用经济动物的学问加以衡量

第二部分

《国富论》点评

The Wealth of Nations lacks the concept of religion

"Adam Smith was right" - in the sense that his arguments stimula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creased national wealth. Howev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luting the earth's environment and extinc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species, "Adam Smith was obviously wrong." Especially considering that the latter is irreversible. This is because "The Wealth of Nations" lacks religious concepts-it does not say a word about God and Christ, but it talks about church affairs a hundred and thirty forty times. But in fact,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national wealth come from the grace of God, not just from a certain religion or its spirit, as the atheist Max Weber believed, otherwise, it would be tantamount to mental illness. Now, the western economy that has lost its belief in God and its atheist followers in backward countries are just like a mentally ill patient, focusing on "seeking development" and degrading into "GDPists", and inevitably falling into the devil The trap of the Earth—the environment of the earth has been deteriorated, the water is full of chemical toxins, no one is spared, all species are poisoned, and a large number of lives are extinct. The evil western civilization cannot escape the blame, and Adam Smith is its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Xie,Xuanjun

国富论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目录

《国富论》译序

序论及全书设计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

第一章 论分工

第二章 论分工的原由

第三章 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

第四章 论货币的起源及其效用

第五章 论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或其劳动价格与货币价格

第六章 论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

第七章 论商品的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

第八章 论劳动工资

第九章 论资本利润

第十章 论工资与利润随劳动与资本用途的不同而不同

第一节 起因于职业本身性质的不均等

第二节 起因于欧洲政策的不均等

第十一章 论地租

第一节 论总能提供地租的土地生产物

第二节 论有时提供有时不提供地租的土地生产物

第三节  论总能提供地租的生产物与有时提供有时不提供地租的生产物这二者价值比例的变动前四世纪银价的变动  

金银价值比例的变动

怀疑银价仍在继续跌落的根据

关于银价变动的结论

改良的进展对于制造品真实价格的影响   83

本章的结论

第二篇 论资财的发行及其蓄积和用途

序论

第一章 论资财的划分

第二章 论作为社会总资财的一部门或作为维持国民资本的费用的货币

第三章 论资本积累并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劳动

第四章 论贷出取息的资财

第五章 论资本的各种用途

第三篇 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

第一章 论财富的自然发展

第二章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农业在欧洲旧状态下所受到的阻抑

第三章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都市的勃兴与进步

第四章 都市商业对农村改良的贡献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序论

第一章 商业主义或重商主义的原理

第二章 论限制从外国输入国内能生产的货物

第三章 论对其贸易的差额被认为不利于我国的那些国家的各种货物的输入所加的异常限制

第一节 即使根据重商主义的原则,这种限制也不合理

第二节 根据其他原则,这种异常的限制也不合理

第四章 论退税

第五章 论奖励金

第六章 论通商条约

第七章 论殖民地

第一节 论建立新殖民地的动机

第二节 论新殖民地繁荣的原因

第三节 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到东印度的通路的发现,对于欧洲有什么利益

第八章 关于重商主义的结论 

第九章 论重农主义即政治经济学中把土地生产物看作各国收入及财富的唯一

第五篇 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    

第一章 论君主或国家的费用

第一节 论国防费

第二节 论司法经费

第三节 论公共工程和公共机关的费用

第一项 论便利社会商业的公共工程和公共设施便利一般商业的

第二项 论青年教育设施的费用

第三项 论各种年龄人民的教育经费

第四节 论维持君主尊严的费用

本章的结论

第二章 论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源泉   

第一节 特别属于君主或国家的收入源泉

第二节 论赋税

第一项 地租税即加在土地地租土的赋税

第二项 利润税即加在资本收入上的赋税

第一项和第二项的附录

第三项 劳动工资税

第四项 原打算无区别地加在各种收入上的税

第三章 论公债


【241 间接路线战略之下的内在敌人】

The Enemy Within Under the Indirect Route Strategy

2023年8月第一版

August 2023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41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41

内容提要

《战略论:间接路线》是英国人写的书,但是从中却可以看到共产国际的战略——苏联它们是如何通过培植“内在的敌人”这种“间接路线战略”,一步一步地征服中国大陆的,所以我把《内在的敌人》和《真实的汪精卫》两书与之合为一卷,借以思考观察历史的脉动。因为,汪精卫是日本安插在中国的“内在的敌人”,正如共产党是苏联安插在中国的“内在的敌人”——这些都是英国人所揭示的“间接路线战略”。

Content Summary

"On Strategy: The Indirect Route" is a book written by the British, but from it we can see the strategy of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 how the Soviet Union conquered China step by step by cultivating the "indirect route strategy" of "inner enemies" Mainland China, so I combined the two books "The Enemy Within" and "The Real Wang Jingwei" into one volume, in order to think about and observe the pulse of history. Because Wang Jingwei is the "inner enemy" that Japan placed in China, just as the Communist Party is the "inner enemy" that the Soviet Union placed in China-these are the "indirect route strategies" revealed by the British.

第一部分

战略论:间接路线

第二部

内在的敌人

第三部分

内在的敌人·附录

第四部分

真实的汪精卫


【242 陆权与海权的角逐】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Land Power and Sea Power

内容提要

《草原帝国》的名称远远不及《内陆帝国》来得贴切——因为这些帝国不仅占据了草原,而且占有了农业地区甚至沿海地区。从海权和陆权的角度看,它们的性格都是内陆的而非海洋的,也不是中国、印度、阿拉伯那样的。它们的崛起和没落,更能揭示“陆权与海权的角逐”,有助于展开我们的思考和论述。

如果说,蒙古人、土耳其人也算文明的话,那么邹容所说的“披毛戴角之满洲种”也可以算作“文明的野蛮人”了——难怪偏偏贩子英国鬼子要和满洲鬼子进行交易呢。

印欧人想要脱贫了,想要摘掉“雅利安野蛮入侵者的帽子”。但是古代印度的文明难道不是被他们摧毁了的吗。

Executive summary

The name "Prairie Empire" is far less appropriate than "Inland Empire" - because these empires not only occupied the grasslands, but also occupied agricultural areas and even coastal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a power and land power, their characters are inland rather than oceanic, nor are they like China, India, or Arabia. Their rise and decline can better reveal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land power and sea power" and help expand our thinking and discussion.

If the Mongols and Turks can also be considered civilized, then the "haired and horned Manchus" mentioned by Zou Rong can also be regarded as "civilized barbarians" - no wonder the trafficker British devils want to fight with the Manchu devils Doing a transaction?

The Indo-Europeans wanted to get rid of poverty and take off their "hat of Aryan barbarian invaders". But wasn't the ancient Indian civilization destroyed by them?

第一部分

陆权的扩张

第二部分

海权的反扑


【243 《海权论》煽动和策划了美西战争】

"On Sea Power" incited and planned the Spanish-American War"

内容提要

1、“海权论煽动和策划了美西战争”:因为马汉不是一个布衣,而是军事首领——他是一个带节奏、带风向的指标人物。因此他所说的话,绝不是一种个人意见,而是集体智慧——就像茅坑里的毛泽东思想一样。

2、若从海权的角度看汉尼拔,他只能算是“战术之父”,战略上却是一个孙子,结果自然一败涂地——因为他始终未能建立制海权,就去攻击大海对面的罗马,那就迟早会陷入力有不逮的绝境。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汉尼拔更主要的致命弱点,在于他所率领的是雇佣军而不是国民兵——这些职业军人看起来英勇善战,但却会计算成本;一个国家如果依靠雇佣军,就像跌入了一个财政陷阱。例如,现在的美国就存在这样的危险。

Executive summary

1. "The theory of sea power incited and planned the Spanish-American War": Because Mahan was not a commoner, but a military leader - he was an indicator figure with rhythm and direction. Therefore, what he said is by no means a personal opinion, but collective wisdom - just like Mao Zedong Thought in the latrine.

2. If you look at Hannib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a power, he can only be regarded as the "father of tactics", but in terms of strategy, he is a grandson. Naturally, the result was a complete failure - because he never established sea control, he went to attack Rom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sea. , then sooner or later you will fall into a desperate situation where you are unable to do anything. This is no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Hannibal's main fatal weakness is that he leads mercenaries instead of national militia - these professional soldiers look brave and good at fighting, but they can calculate the cost; if a country relies on mercenaries, it is like falling into a financial trap. trap. For example, such a danger exists in the United States today.

第一部分

《海权论》煽动和策划了美西战争

第二部分

战略侏儒汉尼拔

第三部分

海权新论


【244  美国只剩最后五十年】

America's Last Fifty Years Left

内容提要

人说——“到了波茨坦会议时,丘吉尔已经落选,由工党的艾德里代替,外相是工会领袖贝文。一次,恰好贝文与斯大林同在洗手间。仗着工人背景,贝文跟斯大林卖弄他的英国幽默:‘在资本主义国家,劳动人民只有在这里,才能真正把握自的生产工具。’斯大林沉吟片刻,跟进道:‘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也是一样的。’”

我看——所有主权国家都是一种暴力结构,无关民主与否;民主与否,只是权力来源和决策机制,无关社会的基本秩序。仅此而已。如果把七八十年看作一个历史周期,那么现在的美国已经进入了第四个周期,也就是“起承转合”的那个“合”——春夏秋冬的那个“冬”——生老病死的那个“死”。因为一般来说,政权的寿命周期最多不过三百年上下。如果运动特“好”,像奥斯曼帝国那样,超过了三百甚至一倍,但后面一个三百年却彻底改变了国家体制继承法,等于是更换了一个朝代。美国会不会走上改变国家体制继承法的图存道路?从川普现象来看,却有这个可能性。

Content Summary

People say——"At the Potsdam Conference, Churchill had already lost the election and was replaced by Adrienne of the Labor Party. The foreign minister was the trade union leader Bevin. Once, Bevin happened to be in the bathroom with Stalin. Relying on his background as a worker, Bevin and Stalin showed off him British humor: "In a capitalist country, only here can the working people truly grasp their own production tools." Stalin pondered for a moment, then followed up: "In a socialist country, it is the same."

In my opinion—all sovereign states are a violent structure, which has nothing to do with democracy or not; democracy or not is only a source of power and a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an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basic order of society. That's all. If the 70s and 80s are regarded as a historical cycle, then the United States has now entered the fourth cycle, which is the "combination" of "starting, succession and transformation"-the "winter" of spri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the "birth" of old age, sickness and death. die". Because generally speaking, the life cycle of a regime is no more than three hundred years or so. If the movement is particularly "good", like the Ottoman Empire, it exceeded 300 or even doubled, but the next 300 years completely changed the state system and succession law, which is equivalent to changing a dynasty. Will the United States embark on the path of changing the inheritance law of the national system? Judging from the Trump phenomenon, there is this possibility.

美国战争全景 · 目录

开篇 

第01章 波士顿条案激起抗英浪潮,大陆会议决定组建正规军 

第02章 般克山作战美军大获全胜,波士顿炮战英军宣告撤退 

第03章 英军斯岛登陆纽约城陷落,华盛顿夜袭敌营鼓舞士气 

第04章 萨拉托加美军顿挫柏免因,日尔曼大捷争取战争主动 

第05章 美法联手集成强大兵团,约克敦之役迫英军投降 

第06章 华盛顿辞统帅仍心系军营,大陆军裁减后再重整旗鼓 

第07章 美法冲突迫美扩建新陆军,美英交战赫尔军胆怯投降 

第08章 英军烧白宫激起全美爱国之情,麦克亨利堡之战豪将军遭重创 

第09章 杰克逊立功美英言和签约,战后美军职业化初具规模 

第10章 印第安人举义反种族歧视,美军在西密诺尔大开杀戒 

第11章 远离本土飞兵奇袭墨西哥,出师犯境波尔克不得人心 

第12章 南方骚乱打响内战第一枪,林肯组新军迎击叛乱之徒 

第13章 内战初南北双方各不相让,众将星斗智斗勇各为其主 

第14章 狼奔豕突南方军连连得手,屡败屡战北方军频频换将 

第15章 千里挺进薛尔曼巧施奇兵,乘胜围歼格兰特大功告成 

第16章 走下坡路陆军风光不再好,乘扩张风海军脱胎换新骨 

第17章 缅因号被毁夜沉哈瓦那,麦金利借机宣战西班牙 

第18章 双方议和西班牙放弃古巴岛,软硬兼施美国佬吞并菲律宾 

第19章 菲律宾岛狼烟惨绝人寰,华夏大地生灵横遭涂炭 

第20章 白色舰队游环球耀武扬威,青年顽童为改革摇旗呐喊 

第21章 参谋总部“输血强身”,“黄色陆军”改革体制 

第22章 卢西塔尼亚事件打破中立,远征军渡海迎击德奥集团 

第23章 先训后战潘兴坚持己见,边干边学美军终成劲旅 

第24章 飞行员首次打破空中和平空中作战成战场一大景观 

第25章 依恃潜艇战德寇高官暗得意,布雷护航忙美国海军显高招 

第26章 陆战队鏖战贝莱奥森林,远征军马恩河大显身手 

第27章 威尔逊审时度势颁兴兵要策,米切尔空权思想推军航事业 

第28章 希特勒进兵欧洲危及美国,罗斯福守中立仍扩军备战 

第29章 观全球形势大战风云迫近,借水龙带给英国解难救火 

第30章 谈判破裂和平美梦成泡影,缺乏警惕珍珠港惨遭袭劫 

第31章 全美总动员转入战时体制,太平洋海战败北失水难收 

第32章 轰炸东京给日本以心理震撼,美日军中途岛搏杀举世瞩目 

第33章 南太平洋海域集结强大兵团,瓜岛血战美日海陆空大比武 

第34章 进攻日本始于脚趾甲计划,库拉湾海战打开日本大门 

第35章 巨头聚会设计未来战争前途,马里亚纳之役直指日本本土 

第36章 问鼎吕宋与盟军形成连续攻势,解放菲律宾麦克阿瑟铁拳生威 

第37章 罗斯福把攻缅计划交予宋子文,陈纳德率飞虎队威震中国南疆 

第38章 美英联手实施火炬计划,北非战役大捷扭转战局 

第39章 巴顿率装甲部队鏖战荒漠,西西里之战显示美军实力 

第40章 塔拉瓦之战揭硬币攻势序幕,诺曼底登陆显灭亡德寇之功 

第41章 阿登防御战美军经受严峻考验,莱茵河之役德寇走向死亡尽头 

第42章 美将原子弹投向广岛长崎,日本法西斯宣告寿终正寝 

第43章 苏美英雅尔塔重划世界格局,美军战后实力大增不可一世 

第44章 争夺亚洲将手伸向朝鲜,欺凌中国派兵侵占台湾 

第45章 外强中干李承晚军兵败汉城,助纣为虐联合国军登陆仁川 

第46章 中朝并肩摆出雄兵百万,麦克阿瑟走向败将之路 

第47章 后院起火麦克与白宫较劲,继任接斑李奇微难掌局面 

第48章 进退两难美国接受和谈,谈打结合中朝终尝胜果 

第49章 冷战对峙北约华约出笼,剑拔弩张美苏争霸欧洲 

第50章 黑色幽灵谍报闯出横祸,出兵古巴演出导弹危机 

第51章 美利坚取代法兰西控制印度支那,肯尼迪扶植吴庭抱发动特种战争 

第52章 主仆闹别扭二吴命归九泉,北部湾事件越战骤然升级 

第53章 一手持倒一手举起橄榄枝,尼克松体面结束越南战争 

第54章 百余次中美会谈几无结果,黑寡妇神州落难粉身碎骨 

第55章 插手中东屡屡挑起事端,美苏争斗阿以战火连绵 

第56章 向伊朗售武器播下仇恨火种,德黑兰救人质引发政治危机 

第57章 美苏争夺太空世界难分难解,里根运筹星球大战取得优势 

第58章 总统口述向岛国出兵缘由,海豹大队火速抵达圣乔治 

第59章 卡扎菲向美利坚摆擂叫板,高技术战火燃烧锡德拉湾 

第60章 鲍威尔扩展蓝勺子计划,美军分路入侵巴拿马城 

第61章 萨达姆图霸业视邻国软弱可欺,美国人为石油找借口陈兵海湾 

第62章 盾牌行动未使伊军后退半步,布什拍板椎出沙漠风暴计划 

第63章 多国部队空军轮番轰炸巴格达,军刀行动为解放科威特立大功 

第64章 联合国派兵进驻摩加迪沙,艾迪德说不顿挫美军霸气 

第65章 干涉波黑内战旨在控制欧洲,再袭伊拉克欲使萨达姆倒台 

第66章 克林顿调整战略谋取强权,高新技术为美军鼓气壮胆 

第67章 搞核查“猫捉老鼠”频告急,施淫威“沙漠之狐”草收兵 

第68章 白宫采纳奥卿建议战机直指科索沃,“联合力量”不凑效再寻和解之路 

第69章 找说法谎称炸中国使馆为失误,迫于舆论压力白宫不得不认错 

第70章 导弹拦截实验败于太平洋上空,航母参与演习再进太平洋海域 

结语 

谢选骏指出:整本《美国战争全景》都没有提到美国善于运用舆论战。因此我看,《美国战争全景》应该只是“美国军事斗争”,而绝非什么“战争全景”。 


【245 反法西斯战争实为殖民主义战争】

The Anti-Fascist War is a War of Colonialism

内容提要

“反法西斯战争”是个语无伦次的说法,因为苏联是比法西斯还要法西斯的红色法西斯!一方面我看到,丘吉尔是个纳粹分子;同时我还看到,罗斯福是个斯大林主义者!他不仅帮助苏联完成了工业化,还无偿援助苏联成为超级大国,从而得以占领东欧和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阵营。

Executive summary

"Anti-fascist war" is an incoherent term, because the Soviet Union was a red fascist that was even more fascist than fascist! On the one hand, I saw that Churchill was a Nazi; at the same time, I also saw that Roosevelt was a Stalinist! He not only helped the Soviet Union complete industrialization, but also provided free assistance to the Soviet Union to become a superpower, allowing him to occupy Eastern Europe and China and establish a socialist camp.

第一部分

丘吉尔是个纳粹分子

Churchill was a Nazi

第二部分

罗斯福是个斯大林主义者

Roosevelt was a Stalinist


【246 从伦理学到法哲学的世俗演化】

The Secular Evolution from Ethics to Legal Philosophy

斯宾诺莎是个犹太教徒,虽然已经叛教了,但世界观已经定型,无法改变了—。理解他的伦理学,不能脱离这个基本的背景。类似的是,孟德斯鸠是个天主教徒,虽然自由了等于是叛教了,但世界观已经定型,无法改变了——理解他的法学,也不能脱离这个基本的背景。在我看来,孟德斯鸠的信仰自由就是没有信仰,斯宾诺莎的虚化上帝就是否认上帝。所以我说,从斯宾诺莎到孟德斯鸠,显示了一个共同的世俗演化,尽管那是体现在不同的领域——也就是从伦理学到法哲学的世俗演化。

Executive summary

Spinoza was a Jew. Although he had apostatized, his worldview was fixed and could not be changed. To understand his ethics, we cannot break away from this basic background. Similarly, Montesquieu was a Catholic. Although being free was tantamount to apostasy, his worldview was fixed and could not be changed. To understand his jurisprudence, one cannot break away from this basic background. In my opinion, Montesquieu's freedom of belief is the absence of belief, and Spinoza's emptiness of God is the denial of God. So I say that from Spinoza to Montesquieu, it shows a common secular evolution, although it is reflected in different fields-that is, the secular evolution from ethics to legal philosophy.

第一部分

伦理学是世俗化的神学

第二部分

论法的精神是世俗化的神学


【247 列宁是典型的混球】

LENIN WAS A TYPICAL MANIAC

内容提要

列宁是典型的混球——列宁在政治上是修正主义者,在哲学上却是教条主义者;因为列宁有政治上的欲望,却没有哲学上的欲望;他的“哲学”只是作为“政治的婢女”,为他的劫掠政治服务的。列宁1908年2月至10月流窜日内瓦和伦敦期间写成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个反动哲学的批评意见》,就是一个典型的混球意见。作为个人,我同情列宁反对沙皇俄国的立场与活动;但作为思想者,我不得不谴责他的历史作用。

Executive Summary

Lenin was a typical MANIAC—Lenin was a revisionist in politics, but a dogmatist in philosophy; because Lenin had political desires but no philosophical desires; his "philosophy" was only as "political" Handmaid” in the service of his predatory politics. "Materialism and Empirio-Criticism: Criticisms of a Reactionary Philosophy" written by Lenin while he was in Geneva and London from February to October 1908, is a typical MANIAC opinion. As an individual, I sympathize with Lenin's stance and activities against Tsarist Russia; but as a thinker, I have to condemn his historical role.

十论贝克莱

人性论

人类理解研究

自然宗教对话录

感觉的分析

认识与谬误:探究心理学论纲


【248 卢梭是拿破仑的思想先驱】

Rousseau was the Intellectual Pioneer of Napoleon"

内容提要

卢梭是拿破仑的思想先驱,正如尼采是希特勒的思想先驱。科西嘉矮人拿破仑,不就是卢梭的“公意投射”吗。这俩疯子先后让法国和德国盛极而衰了!我感兴趣的不是卢梭,而是“卢梭为何风靡法国、征服了罗伯斯庇尔和拿破仑,而后拿破仑征服了欧洲”,正如我感兴趣的不是尼采,而是“尼采为何风靡德国、征服了希特勒,而后希特勒征服了欧洲”?我的答案是——欧洲思想背叛了基督教,因此欧洲政治陷入了疯狂、迷乱、自杀。Executive summary

Executive summary

Rousseau was the ideological precursor of Napoleon, just as Nietzsche was the ideological precursor of Hitler. Isn’t Napoleon, the Corsican dwarf, Rousseau’s “projection of the general will”? These two lunatics made France and Germany prosper and then decline! What I am interested in is not Rousseau, but "why Rousseau became popular in France and conquered Robespierre and Napoleon, and then Napoleon conquered Europe." Just as what I am interested in is not Nietzsche, but "why Nietzsche became popular in Germany and conquered Hitler, and then Hitler conquered Europe”? My answer is - European thought betrayed Christianity, and therefore European politics fell into madness, confusion, and suicide.

上批判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中批判

社会契约论

〔政治权利的原理〕

下批判

卢梭忏悔录


【249——360卷正在出版过程之中】




《谢选骏全集360卷》——象征《思想主权》的圆周:
这是用来取代《马恩全集五十卷》+《列宁全集六十卷》的一百一十卷总和——而且还超过了(占有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共产党阵营倾力营造的)马恩列仨人总和三倍有余。
这并非只是“一个人分庭抗礼三分之一世界的合力”,而且体现了永不屈服的中国精神顶天立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败蹬比床鋪还烂——直接撲向“三百年滅亡的魔咒”懸崖

《謀殺12人 費城毒梟獲拜登總統特赦 死刑減為無期徒刑》(編譯周芳苑綜合 2024-12-27)報道: 總統拜登(Joe Biden)在白宮最後的日子裡對37名聯邦死囚減刑,其中,犯下12宗謀殺案被判死刑而惡名昭彰的北費城毒梟薩維奇(Kaboni Savage)是其中之一,他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