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3年9月24日星期日

谢选骏:宋嘉树是成功神学的教徒

《民国第一家族宋氏家族是怎样发迹的?》(2022-04-11 鹰隼试翼)报道:

民国时期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在20世纪上半叶牢牢掌控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命脉,坊间戏称“蒋家天下陈家党,宋家姐妹孔家财”, 产生了相当深远地影响。


这四个家族,分别是蒋介石家族,陈果夫、陈立夫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


在四大家族中,宋氏家族能够成为第一家族,跟宋氏姐妹有着巨大的关系,宋氏家族在四大家族中起着纽带的关系,宋家三姐妹中,老大宋霭龄嫁给了孔祥熙,老二宋庆龄嫁给了孙中山,老三宋美龄嫁给了蒋介石,一时风光无限。


今天就起底一下宋氏家族是如何发迹的!


都说宋家是富商家庭,当时孙中山和蒋介石、孔祥熙都拼了命的要娶宋家的小姐,其实他们家也不是祖传的财富,都是三姐妹的父亲宋嘉树一个人打拼出来的。


宋嘉树原本不姓宋,而是姓韩,出生在海南,当时的海南比较贫穷,家里条件十分苦难,宋嘉树就跟着哥哥到爪哇去当学徒,1875年又随着堂舅到古巴去闯荡,在此期间改姓宋,后来又到美国波士顿闯荡。


由于堂舅不支持他读书,宋嘉树就选择了离家出走,跑到了波士顿港口的一艘政府缉私船上,被船长发现后,不但没有报警,也没有惩罚他,听了他的遭遇后,还热心地帮助他,让他在船上做杂役,就这样宋嘉树就跟着船来到了美国南部的北卡罗来纳州,并且在那里接受了基督洗礼,这个宗教信仰对宋嘉树包括他们一家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接受基督教洗礼后,宋嘉树就进入到神学院学习,最终成为一名传教士,在1885年回国,在苏州、上海等地传教。


在此期间,宋嘉树在朋友的介绍下,娶了富家千金倪桂珍,倪桂珍是的母亲是明朝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的后人。


徐光启的身份除了是科学家,更是翻译家,印刷家,主持总编和印刷了很多书籍。而且徐家也是富商之家,嫁给宋嘉树的时候还带来了不少嫁妆。


当时正处于清末混乱之际,甲午战争失败后,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基督教的传播也是如火如荼,但是宋嘉树的传教理念却与别人不同,因此受到排挤。


基督教的分支比较多,宋嘉树师从美国学的神学,跟当时欧洲的传教士肯定不太一样。


想要掌握传教话语权,最好的方式就是掌握教材,也就是《圣经》,大概是受到妻子家庭的影响,宋嘉树就用老婆的嫁妆开始做印刷圣经的生意,结果正是这门生意,直接让宋嘉树走上发家致富之路。


纵横读的高中是私立高中,我们的董事长最早就是做批发辅导书的,后来赚了钱,为了更好的卖书,就开设了这个学校,可见印刷行业有多暴利。


要说有时候就是这样奇怪,宋家就是靠着卖《圣经》发了第一笔财,然后成为正儿八经的商人。


由于有国外的关系,宋嘉树后来就做了进口机械的代理商,成为上海最早的买办商人之一。


当然,要说成为四大家族,宋嘉树赚的那点钱是远远不够的,宋嘉树经商二十多年,也就攒下了五六十万两白银,要说多也并不多。


尤其宋嘉树在赚钱之后,沉迷于两件事情,一件是支持孙文闹革命,另一件事是办公益事业,这两样东西都是花钱的主,所以,一来二去,到最后宋嘉树也不可能攒下什么钱,更不可能成为后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纽带性人物。


虽然说宋嘉树早年在外闯荡,对中国的古典故事了解得不多,但是他应该是了解中国古代有一个叫做吕不韦的人。


吕不韦早年是商人,后来认为从商不如从政来得快,就用金钱资助当时并不受秦王室欢迎的异人,来一场政治投资,为了感化异人,吕不韦还将自己喜爱的女人送给了异人,果然后来异人继承王位,把宰相的位置给了吕不韦。


宋嘉树也有这样的经历,他先是拿出大量的金钱资助孙文进行革命,后来干脆把女儿也嫁给了孙中山,加上之前宋霭龄嫁给了孔祥熙,宋美龄嫁给了蒋介石,宋嘉树一下子成了史上最牛老丈人。


袁世凯去世之后,孙中山在广州逐渐站住了阵脚,创立陆海军大元帅府,革命成功一半,当然要对当初的资助者进行回报,尤其是宋家人又不是外人。


宋嘉树的儿子宋子文先是担任秘书,后来担任中央银行筹备员、中央银行行长。


孙中山去世不久,国民政府成立,宋子文被委任为财政付账,后来又兼了很多部门,基本上垄断了所有跟财务有关系的部门。


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国民政府地盘的增大,宋子文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毕竟蒋介石也不是外人,虽然外界盛传宋子文与蒋介石经常闹矛盾,但是实际上宋子文就是蒋介石的钱袋子。


宋子文在国民政府统治期间,长期主持金融工作,过手的钱不计其数,自己往兜里揣一些也很正常。


关于宋子文到底贪污不贪污,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一些资料说宋子文贪污,比如《大英百科全书》曾把宋子文称为“世界首富”,又有人清查宋子文的财产,说没有那么多。


其实,宋子文掌握了金融系统,光是货币超发带来的铸币税,简直就是收全国人的税,1947年“黄金风潮”爆发的时候,蒋介石就在日记里面骂宋子文是“不学无术,败坏国是”。


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在公开场合骂宋子文是官商不分、公私不分。


宋家能够成为四大家族中的金钱帝国,主要还是宋子文时期划搂家去的。

网文《宋嘉树》报道:


宋嘉树(1864年—1918年5月3日),原名韩乔荪,别名耀如,又名教准,教名查理·琼斯,海南文昌人。他创办了影响近代革命的华美印书馆,与孙中山既是志同道合、终身不渝的革命同志,又是结秦晋之好的翁婿。由他们开启的孙宋关系,是辛亥革命史、宋氏家族史研究的重要篇章。宋嘉树的六个子女中,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和宋子文,后来都成了中国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20世纪对中国社会产生过重要影响。

人物生平

宋嘉树原姓韩,因家贫过继给他的堂舅(二婶的弟弟)。

1872年(9岁)随长兄去苏门答腊学艺谋生。

1875年(12岁),随舅父到美国波士顿当学徒。1878年被收为养子,改姓宋。宋氏因受两位中国留美学生的影响,“不甘心做一个平凡的店员”,于1879年出逃,在一艘税收巡行船上当侍童。

1880年在美加入基督教,被安排到一间印刷厂工作。不到半年,获一富商(朱利安·卡尔)资助到圣三一学院读书,不久转万德华尔特大学神学院就读。据当年一张美国地方报纸记载,嘉树成为北卡第一个领洗的华人。他领洗时取名Charles Jones Soon。此时,他宣布愿意接受牧师的培训,以期他日归国宣扬基督教义。

1885年于美国田纳西州神学院毕业后,被卫理公会主教派会议北卡罗来纳州年会授以圣职,派来中国传教。

1887年,加入“洪帮”。 

在上海期间,经过友人牛尚周、温秉忠的介绍,宋嘉树迎娶了倪珪贞女士。她的父亲倪韫山是一位在上海有名望的基督徒。倪珪贞自幼在家塾里就攻读经典文学,又是新式女学的学生,乐享天足,时人视之为“丑小鸭”,但宋嘉树以她为十全十美。

1889年创办华美印书馆,印刷英文版《圣经》和中文版《新约全书》,行销世界各地,并任上海福丰面粉厂经理,创办中国青年会。

1892年,他辞去布道团职务,转而经商,成为上海第一个外国机器的代理商。

1894年结识孙中山,成为孙中山的积极支持者和挚友,支持孙的革命事业。10月,宋嘉树的第三个孩子——长男出世,这时的宋嘉树把孙文看作“是正义之火的象征”、是中国的华盛顿、林肯,他希望自己的长子能象孙文一样救国救民,将西方的民主政治和富强之学,传遍古老的中国大地,振兴中华,因而他给孩子取名“宋子文”——即宋家之子“文”。

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后,孙文虽多方“鼓吹”、宣传,但“应者寥寥”,仅得亲友数十人赞同。这时,孙文打算去美洲发展组织,开展活动。是时,适清兵屡败,“高丽既失,旅顺被陷”,日军正大举进攻威海卫,“京津亦岌岌可危,清廷腐败尽露,人心激愤”。宋嘉树看到形势有利于发动、组织力量,推翻清廷,因此函促孙文迅速回国,发动革命。孙文后来也十分明白地说:“上海同志宋耀如乃函促归国,美国之行因而中止,遂与邓荫南三五同志返国,以策进行,欲袭广州以为根据”,1895年1月,孙等一行到达香港,召集旧友陆皓东、陈少白、郑士良、杨鹤龄,联合铺文社的杨衢云、谢缵泰等,创设兴中会总部,积极筹划第一次广州武装起义。宋嘉树“则留在上海照管财物,并且充当孙在长江流域的耳目”。

1905年7月,宋氏专程赴日本东京出席同盟会筹备会议,旋转去美国为同盟会筹集经费,被任为同盟会的司库,兼上海总部秘书。

1912年元旦参加孙就职临时大总统仪式。

长女宋霭龄1912年4月—1914年9月任孙英文秘书。

后来,辅佐孙中山筹设全国铁路总公司,任总务。

1913年2—3月,随孙中山访问日本,考察铁路事业。

“二次革命”失败后逃亡日本,协助孙工作。

1914年,其次女宋庆龄接替其姊任孙秘书,后与孙结婚。

1918年5月3日,在上海病逝。

主要成就

支持孙中山革命

宋嘉树的华美印书馆印制了大量的革命宣传品,其中包括《兴中会章程》、《伦敦蒙难记》、《革命军》,有人曾留下诗句,赞誉华美印书馆:“壮哉印书馆,华美'天下传。《圣经》表其志,檄文快我胆。党人议光复,志士制炸弹。勇兮中华人,至此最耐看”。

宋嘉树的华美书馆不仅替孙中山印刷大量革命文章和小册子,且成为革命党人经常秘密活动的场所。他利用教会的保护和经济、文化活动,广交朋友,筹集经费,与孙文及其追随者保持不断联系。宋嘉树负责保管“财务帐目和会员名册”,他在华美印书馆内经常同其他领导人开会策划,他虽不是主要的组织者,但“他是组成核心圈子的一小批领导人之一”。

宋嘉树还为同盟会筹集经费。1905年8月,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作为孙文“主要财务管理人”之一的宋嘉树,应召来到东京参加了大会。会上自然讨论了经费问题,孙文要求宋嘉树挑起这副担子,并商定派宋嘉树去美国筹集经费。宋嘉树也决然地乐意接受了这一任务,同年8月底到达美国。据《宋家王朝》中说,宋嘉树这次在美国为同盟会募集到“200万美元”,同盟会任命他担任司库,并继续兼任孙文在上海的党部的执行秘书。“200万美元”的数字,显然是被大大夸大了,但是,宋嘉树曾为兴中会和同盟会筹措、捐助经费,作出过贡献,则是历史事实。

武昌起义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在11月3日的上海光复中,宋嘉树发挥作用。他既与陈其美和商团主要领导人李平书、沈缦云等人保持联系,参与谋划,又召集基督教朋友商讨迎接上海光复之策,还同温宗尧一道去说服伍廷芳出任军政外交总长······宋霭龄则协助父亲为光复上海而奔波;上海一时掀起了学生投笔参军的热潮,各种名义的学生军如雨后春笋,圣约翰学堂也不平静,师生助饷,宋子文参加了学生先锋队。虽然,由于宋嘉树是“不求知于世”的革命的“隐君子”,在现存的辛亥革命在上海的史料中,极少看到有关宋嘉树的事迹资料,但孙文说:“上海之革命得如此好结果,此公不无力”,绝非虚语。 

开启宋氏家族

宋嘉树与孙中山既是关系密切的革命同志,也是翁婿关系。宋嘉树开启了宋氏家族,他的子女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和宋子文,都是20世纪中国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

轶事典故

早期恋情

据说,宋嘉树在圣三一学院读书时,他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子,叫Ella Carr,她的父亲在圣三一学院教希腊文和德文。Ella Carr的母亲不喜欢女儿和宋嘉树往来,不准他再到她家。

遭受歧视

据相关英文材料来看,当宋嘉树做学生时,他的师长对他并不寄予厚望,甚至可以说,至少有两个校方主持人对他歧视有加,出言不逊。

回国传教后,宋嘉树每个月的工资是15美元,他发现:西方基督教传教士不以平等的原则对待他,他的上海听众又听不懂他的南方口音。上海人看不起他,西方人也一样。小孩子见了他,只管叫“洋鬼子”,大人们叫他“小矮子”。这一切都给他很大的痛苦。 

婚后,宋嘉树继续忍耐美国教会(监理会)的歧视待遇,继续接受低薪。 

与孙文彼此欣赏

宋嘉树和孙文相认识,是通过陆皓东的联络和介绍。陆皓东是广东香山县翠亨村人,其父长期在沪经商,积有产业。陆皓东曾与孙文在乡间私塾同学,两人成为好友。1883年的冬天,孙文和陆皓东一起,为破除迷信陋习,打毁了村庙北极殿的菩萨,为此遭到乡人责难,他俩被迫离乡赴香港。同年底,他俩在香港接受洗礼,加入基督教。1885年陆皓东又来到上海,进入电报学堂学习,毕业后到芜湖电报局工作。在上海,陆皓东认识了宋嘉树,并要拜宋为师,学习西方的“富国强兵之学”,寻找“独立、自由之道,造反、光复之道”。这时,孙文正就读于香港西医书院,每于学课余暇,常往来于香港澳门之间, “致力于革命之鼓吹” , “时闻而附和者”,在香港有陈少白、尤列、杨鹤龄:有时从上海回广州、香港小住的陆皓东,也是“附和者”,积极支持孙文的政治见解。1893年冬,已在广州行医的孙文曾与陆皓东、郑士良、尤列、程壁光、程奎光等入,集会于广州广雅书局南园抗风轩,孙提议创设革命团体,以“驱除鞑虏,恢复华夏”为宗旨,众人赞成,但不及制定会名,未形成具体组织。宋嘉树从陆皓东处了解到孙文的政治思想和活动,极表关注和赞赏;孙文对宋嘉树的传奇经历、“彻底美国化”的政治思想也甚为景仰。 

学术争论

学界一致认为,宋嘉树与孙文是经陆皓东相识,而关于两人何时首次接触,学者们有不同看法:

李传信的研究显示:1894年的3月,孙文在陆皓东的陪同下,北上京津来到了上海,在陆皓东的安排下,宋、孙见面了,并住进了宋家。宋嘉树对孙文要上书李鸿章的天津之行,“并不抱很大希望”,他认为:“中国需要的是华盛顿、林肯,而不是上书”。但是他仍然尽力促成此举。孙文在上海停留期间,宋嘉树陪同他往访了孙的同乡、任轮船招商局总办并与盛宣怀关系密切的郑观应,由郑给盛宣怀写了转荐信;还陪同孙拜访了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王韬,一来请王为上李鸿章书润色,二来请王给幕僚中负责外交事务的罗丰禄写推荐信。

沈渭滨指出:1894年之说有很多难以说通的疑点。从情理上分析,只能在双方相互了解、沟通的情况下,才会有下榻宋家之举。所以断定两人首次接触于1894年,不合情理。经过考辨,他认为:1892年宋嘉树在陆皓东陪同下,在香港与孙中山首次相聚,畅谈革命,给孙中山留下了深刻印象。孙、宋首次交往,奠定了日后革命同志和亲密战友的坚实基础。

亲属成员

女婿:孙中山

父亲名韩鸿翼,母亲姓王,宋嘉树在兄弟三人中排行老二。 

儿子: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

女儿:宋美龄,宋庆龄,宋霭龄

人物评价

孙中山在1912年4月15日的《致李晓生函》中评:“宋君嘉树者,二十年前曾与陆皓东及弟初谈革命者,二十年来始终不变,然不求知于世,而上海之革命得如此好结果,此公不无力,然彼从事于教会及实业,而隐则传革命之道,是亦世之隐君子也。弟今解职来上海,得再见故人,不禁感慨当年与陆皓东三人屡作终夕谈之事.今宋君坚留弟住其家以话旧,亦得以追思陆皓东之事也”。

同班同学 John C.Orr于1938年4月写下关于宋嘉树的回忆:“他头脑聪明,很快就学会了准确而流利地使用英语,经常充满智慧、幽默和善良。男孩们很快就喜欢上了他,并带他参加校园里所有的社交活动。他的笔迹像印版一样,有发际线的触感,阴影很茂盛。”(据英文原文翻译)

另有一位女士原名 Miss Maggie C.Baskette,她的丈夫叫C.H. Buchanan,是宋嘉树的一个同班同学。Maggie在1943年回忆,在1882年她曾邀请宋嘉树去她家参加一个聚会,可能是新年晚会,她请他在她的纪念册上留言“你如何生活,不是岁月,而是行动,告诉你;第一次活得好,等于活了两次。”(据英文原文翻译)这句话耐人寻味,反映了宋嘉树的人生哲学。

美国圣约翰大学终身教授李又宁:“在世时,宋嘉树经历许多艰难困苦。从一个流浪的穷孩子,到上海滩上的传教士,在各处他都受了很多气,有洋的也有土的,他都忍耐下去。传教致贫,转而经商致富。富后并不守财,而积极参与社会教育工作,如基督教青年会的组织;并且慷慨资助孙中山的革命事业。而且,他非常注重子女的教育,让他们接受跨文化的教育,为他们的前途铺下稳固的基础。这种种都反映了他的识见和气魄。他不但lives twice,有人说他是一个王朝的创始者。是也?非也?永远供人论说。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在160年的华族留美史中,宋嘉树是一个特别的人物,值得瞩目并研究。”

李传信:“宋嘉树不仅是与孙文、陆皓东“初谈革命者”,而且是“函促”孙文从檀香山归国,筹划第一次武装起义的倡议者,促成者。此后他的一生都是孙文革命事业的“支持者、组织者和书记”,而且为将要流亡多年的“孙博士”的秘密活动作掩护。”

杨天石:当时,“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流亡国外,处境极为不利。但是,宋嘉树却将他视同中国古代的圣人孔子,相信未来会给孙中山以公平崇高的评价。这一点,今天已为历史所证实。但是,在当时,不能不说是罕有的远见卓识,显示出其善于识人的慧眼。

邵雍:宋嘉树是孙中山众多支持者之一,但实事求是地讲,宋嘉树对孙中山的支持是长期的、一贯的、多方面的。从这一角度来看,似乎还没有什么人能比得上宋嘉树。研究宋嘉树与孙中山的关系是宋庆龄研究的起点。这一点从宋庆龄1921年4月28日写的自述就可以看出来。

相关史料

《孙中山在日活动密录(1913年8月—1916年4月)——日本外务省档案》中记载了孙中山与宋嘉树交往的史料信息。


《孙中山与宋家合影:解密被误解的婚事》(2013年03月12日 海南日报)报道: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张有孙中山(后左一)出现的宋家合影,摄于1918年至1919年间。


上海宋庆龄故居保存的孙中山宋庆龄原版照片。

原题:难得革命成伴侣

今年适逢宋庆龄诞辰120周年。最近,由宋庆龄珍藏的一张孙中山、宋庆龄与宋氏家族若干成员合影的玻璃底片向外界公布,因其间蕴含着的丰富史料和学术价值,引起了史学家们的极大兴趣。经有关专家鉴定,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张有孙中山出现的宋家合影,这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孙中山与宋庆龄的婚姻始终没有得到宋家人认可的流言。经初步考证,这张照片应拍摄于1918年宋耀如去世后孙中山从广州返回上海居住的时期(据推断应为1919年),地点应为上海法租界莫利爱路29号,即今天的香山路7号孙中山寓所内。

(谢选骏指出:黄俄真的白痴吗——这岂不是恰恰反证了,孙中山与宋庆龄的婚姻始终没有得到宋耀如的认可。)

孙中山的早期婚恋史

众所周知,孙中山先生是职业革命家,终其一生,漂泊不定,其婚姻生活也与常人迥异。早在1885年,尚未投身革命的孙中山即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同乡卢耀显之女卢慕贞为妻。结婚7年后,生子孙科,后又有二女出生。

作为中国传统妇女,卢慕贞的文化程度不高,她像当时的一般妇女一样,一心希望丈夫能读书做官或者经商致富,她要的是安分守己、家庭安定,对于孙中山来去奔波,尽忙些“造反”的勾当,卢慕贞很不理解也不赞成,并将之视为累及家人的危险之举。

由此,两人不仅在理想志向、生活情趣等诸多方面格格不入,而且因为孙中山常年在各地鼓动革命,卢慕贞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带着孩子依附孙中山的长兄孙眉在檀香山生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两人聚少离多,徒有夫妻之名分。

鲜为人知的是,孙中山其实还有另一个妾侍,即陈粹芬。据《香山孙氏族谱》记载,陈粹芬原名香菱,又名端芬,生于1874年(比孙中山小12岁),卒于1962年,当时是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读书之时(1891年),通过好友陈少白介绍认识的。

陈粹芬出生于香港新界屯门,她的文化程度也不高,但其为人聪敏,性格刚毅,愿意追随孙中山进行革命。孙中山在日本、南洋各地奔走策动革命的时候,都有她的身影相伴。事实上,当时很多老同盟会员都见过陈粹芬,因为她经常为往来的同志洗衣做饭,甚至承担传递信息等危险工作,广东籍的革命党人还亲切地称她“陈四姑”。在与孙中山十多年的相伴中,“陈四姑”的勤劳、勇敢、任劳任怨,是为革命同志所称道的。

1910年间,陈粹芬因患肺病而返回香港疗养,后来便隐居在澳门和中山石岐。长期以来,孙眉等孙家人都一直把她作为家庭成员加以善待,陈粹芬去世后,也被安葬于孙中山的老家翠亨村北山脚下。

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结合

说起孙中山与宋庆龄之间的这段姻缘,还得从宋庆龄的父亲宋嘉树说起。宋嘉树,字耀如,生于1861年,海南文昌人,12岁赴美国学徒,后进入神学院学习并成为职业牧师。宋嘉树虽然是传教士,但暗地里却倾心革命,后来也就成为孙中山的坚定追随者。

宋嘉树共有六个子女(即宋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宋子安),其中宋霭龄、宋庆龄及宋美龄即民国历史上著名的“宋氏三姐妹”。1912年,在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的时候,大姐宋霭龄曾担任孙中山的英文女秘书,协助处理英文信件等事务。“二次革命”失败后,宋嘉树夫妇与宋霭龄均来到日本,继续追随孙中山。但没过不久,宋蔼龄因与孔祥熙结婚而返回国内,而这时正好宋庆龄刚从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毕业归来,于是宋庆龄便代替了姐姐继续担任孙中山的英文秘书。

后来美国记者斯诺在与宋庆龄有了多年的友谊之后,曾问她:“你能确切告诉我吗,你是怎样爱上孙博士的?”“我当时并不是爱上他”,她慢条斯理地说,“而是出于一种对英雄的景仰。我偷偷跑出去协助他工作,是出于少女的罗曼蒂克的念头———但这是一个好念头。我想为拯救中国出力,而孙博士是一位能够拯救中国的人。所以,我想帮助他。”

宋庆龄代替宋霭龄担任孙中山英文秘书的时候,正是孙中山情绪最低落、革命陷于低潮的时期。在危难之时,宋庆龄担负了为孙中山处理来往函件、整理各类文件、经管革命经费等繁重的日常工作,而且完成得非常出色。后来,孙中山干脆将所有的机要通讯密码都交由宋庆龄保管,并让她负责一切对外联络工作。由此,宋庆龄也逐步成为孙中山革命事业中不可或缺的助手和亲密战友。

在东京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孙、宋两人曾谈起过结合问题,但1915年6月宋庆龄回到上海征求家人意见时,立刻遭到了宋家人的强烈反对,原因是双方年龄悬殊太大(孙比宋大27岁)、孙中山家里已有妻儿子女等,宋嘉树一时也无法接受曾经是自己亲密战友的孙中山娶自己的女儿。为此,宋家在震惊愤怒之余,将宋庆龄软禁在家中,不准她外出。

而在这时,孙中山将原配夫人卢慕贞从澳门接到东京,并与之办理了离婚手续,随后便开始准备与宋庆龄的婚事。10月中旬,孙中山请同乡朱卓文和他的女儿慕菲亚前去上海迎接宋庆龄。

在得知孙中山已经和原配办理了离婚手续后,宋庆龄深受感动,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和朋友的劝阻,在冒着与家庭决裂的风险下从窗户里爬了出来,随后离家出走,并偕同朱卓文父女潜返日本,重新回到了孙中山的身边。

一度被误解的孙宋婚事

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与宋庆龄在东京办理了结婚手续并举行了简单的仪式,当时由于大部分革命党人也反对这门婚事,因此只有廖仲恺夫妇、陈其美及几个日本友人到场祝贺。对于革命同志的非议,孙中山表示:“我是革命者,我不能受社会恶习惯所支配”;“我不是神,我是人”。

在发现自己女儿逃跑后,宋嘉树随即与妻子倪桂珍一路追赶到日本,但这时已晚了一步,婚礼已经举行完毕。据孙中山居所房东梅屋庄吉的女儿千世子回忆,当时宋嘉树站在她家门口,怒气冲冲的叫喊道:“我要见抢走我女儿的总理!”

梅屋庄吉夫妇正要去劝解宋嘉树的时候,孙中山拦住他们,说:“不,这是我的事情”。随后孙中山便走出去,稳稳的站住,问:“请问,找我什么事情?”这时,正在暴怒中的宋嘉树却突然跪在地上:“我的不懂规矩的女儿,就拜托给你了,请千万多关照!”说完,宋嘉树便扭头回去了。

几个月后,宋嘉树对他的老朋友传教士步惠廉谈起这事时,曾说了这样一句话:“比尔,我一生中从来没有这么伤心过,是我自己的女儿和我最好的朋友给害的”。

但是,既然木已成舟,宋家人也只好接受现实。尽管宋庆龄姐妹间曾一度互不理睬,宋嘉树也发誓与孙中山和他的党断绝一切关系,但他们还是尽可能的不想将这件事情张扬出去。直到后来,等到怒气稍微平息了一些后,宋嘉树还是给女儿补送了一套家具和百子图缎绣被面的嫁妆,而这也是宋庆龄一生中最为珍重的一套礼物,她一直将它们带在身边,保存十分完好。本次宋庆龄故居所发现的这张旧影,似乎也证明了宋家人最终认可了这段婚姻并接纳了孙中山,之前的各种流言,可以说是不攻自破。

认真的说起来,孙中山先生其实也是个普通人,他因为平凡而可爱,在这段非常时期里,他与宋庆龄的结合也可以说是一段难得的革命佳话。这对革命伴侣共同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并对之后的中国革命史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宋嘉树如何看女儿和孙中山的婚姻 为何给孙下跪》报道:

孙中山和宋庆龄的婚姻可以说是20世纪为数不多的伟大而瑰丽的婚姻之一。熟悉这段关系的学者都知道,当时,这段婚姻不仅受到孙中山的同志和战友的反对,而且受到宋庆龄父母的反对,一些据此演绎出来的小说、电影以至传记更将此描述得有声有色。


在新近出版的久保田文次教授所编《萱野长知·孙文关系史料集》中有宋庆龄的父亲宋嘉树写给孙中山的四封英文函件,从这些函件为研究孙、宋婚姻关系以及宋嘉树的为人提供了第一手的最有权威的资料。


从孙中山那里听到宋庆龄打算结婚后的惊讶


“我极为意外地从您那里听说,罗莎蒙黛(宋庆龄的英文名字)应允并且期待结婚,此点,您从未对我说过。此前,她告诉您,一旦她去上海,将结婚并和她的丈夫一起回到东京,从事可靠的工作。关于她未来的打算,她从未对我说过一个字。一些时候以前,您写信并且访问我,罗莎是否将和我一起去美国,我立即复函奉告,据我所知,她将留在家里陪伴母亲。现在,您告诉我一件十分新奇而难以置信的事情。我倾向于认为,这是一个天大的玩笑。它听起来如此奇特,如此可笑,这是超出于我的想象之外的小孩儿的玩笑话。”——宋嘉树


宋函的这一段话再清楚不过地说明,此前,宋庆龄从未向父亲谈过她的婚姻问题,因此,宋嘉树读了孙中山的来信后,颇有莫名惊诧、纯系天方夜谭之感。


一个“叛逆者”引发误会


“我的亲爱的博士,不要相信一个年轻女孩儿的小说语言,她喜欢给自己开玩笑。我能向您保证,我们是如此高度地尊敬您,永远不会做任何事情去伤害您和您的事业。“大叛逆者”是我们大家永远的敌人,罗莎像您一样极为憎恨这种人,所以,不会有和这种坏人结婚的可能的危险。加上我们是一个基督教家庭,我们的女儿不会为任何人作妾,哪怕他是地球上最伟大的国王、皇帝或者是总统。我们可能贫于“物质”,但是我们既无贪心,更无野心,不大可能去做违背基督教教义的任何事情。您似乎担心她打算当皇后,这是不会的......我难以置信,她会有投身于我们共同的敌人脚下这种想法。她耻于和妾谈话,怎么会想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您知道,在热海的时候,她甚至从未和张静江的二房说过话。此外,不论是谁,我们不会允许女儿去和一个已有家室的人结婚。对于我们来说,好的名声远比荣誉和面子重要。”——宋嘉树


从中可以看出,宋庆龄曾表示要嫁的是一个很有地位的“大叛逆者”,而且,已经有了妻子。宋嘉树除了继续表示不能相信之外,进一步表示,自己的家庭是一个基督教家庭,不可能允许自己的女儿去为人做妾。


那么,这个“大叛逆者”是指谁呢?为何宋嘉树如此急切而诚恳地表明心迹?


这是一封给孙中山的回信,孙中山在给自己的老朋友、未来的岳父写信时,不好意思直说宋庆龄爱的、要嫁的是自己,而是说明,宋庆龄想嫁给一个已有妻子的Archtraitor(叛逆者),用以探测宋嘉树的态度。


从孙中山的观点看,称自己为旧社会、旧制度的叛逆者,甚至是叛徒并无不当。然而,宋嘉树没有揣摩出这一层意思来,他从贬义上来理解这一词语,真真地以为是袁世凯或袁世凯一类的人物。


试探未来岳父 宋庆龄的追求者

孙中山知道,另有一位年轻人爱慕宋庆龄,因此,在7月20日之前,孙中山曾致函宋嘉树,询问宋庆龄的婚期,目的是摸底,想摸清宋关于女儿婚姻的真实意图,因此不便于十分清晰地说明自己和宋庆龄的恋爱关系。但是,这封信宋嘉树没有收到,于是有了宋嘉树的这封回信:


“说实话,我现在不知道关于罗莎结婚的任何事情。永(yung)和丹纯(DanChung)过去经常访问她,但是,据我所知,她没有表示过愿和他们结婚。我没有听说过您在上次来信中所说的情况......沉默不意味“同意”。您还是暂且保留您的祝贺吧!"


从宋嘉树要孙中山“暂时”保留祝贺看来,宋嘉树心中已有了中意的人选。


真正反对孙宋婚姻的是宋庆龄的母亲


宋庆龄的母亲倪桂珍并不像宋嘉树一样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也不赞成宋庆龄参与“党事”,但宋庆龄热心革命,“急盼党事之成”。为了从家中走出来做事情,以帮助别人英语为借口,逃脱家中的“软禁”。


桂珍不仅反对宋庆龄参与“党事”,而且在听说女儿要和孙中山结婚以后,立即坚决否定,对宋庆龄说:“你疯了,你简直疯了!他已经有两倍于你的年龄,同时又是一个结过婚的人。我决不同意这件婚事。”


孙中山处理与前妻的关系


孙中山与原配夫人卢慕贞的婚姻属于旧式包办婚姻。卢夫人忠厚、贤惠,但没有文化。她对孙中山的革命事业缺乏理解,不愿意随孙过颠沛流离的生活,总是劝孙按照旧风俗再娶一个妻子。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日本,但卢夫人却返回澳门,实际上二人已经分居。


孙中山要和宋庆龄结合,必须妥善地解决和卢夫人的关系问题。1915年9月1日,卢夫人抵达东京,和孙中山谈妥离婚事项。23日,卢夫人返回澳门。10月24日,宋庆龄自沪抵日。第二天,和孙中山举行了简朴的结婚仪式。


私自逃跑气坏父母


宋庆龄此次东行,并未征得家庭同意,而是“从窗户里爬了出来,在女佣的帮助下逃了出来”]。此事引起宋嘉树夫妇的强烈愤慨。二人匆匆追到日本,想阻止这场婚姻,但是,为时已晚。


宋嘉树狠狠地批评了孙中山,表示要和孙绝交,和宋庆龄脱离父女关系。据亲见当时情景的日本人士回忆:


宋嘉树站在大门口,气势汹汹地叫喊:“我要见抢走我女儿的总理。”当孙中山走到大门的台阶上,询问“找我什么事”时,宋嘉树却突然跪在地上说:“我的不懂规矩的女儿,就拜托给你了,请千万多关照!”然后在门前的三合土地面上磕了几个头,走了。


回国后,宋嘉树为宋庆龄补送了嫁妆:一套古朴的家具和一袭绣有一百个儿童的被面。此后,这位可敬的老人一如既往地继续支持孙中山及其事业,直到1918年5月去世。(原文来自国家人文历史的头条号)


谢选骏指出:从宋嘉树的一生来看,他与其说是一个基督徒,不如说是一个成功神学的教徒——流风所及,他的女儿女婿们也都如是了。这难免给“中国基督教”带来很大的影响,而且是不怎么好的影响。否则,中国的基督教化,很可能就是另一番光景了。成功神学可能让人成功吗?老宋头的一生,对此做出了生动的诠释。宋嘉树,可谓成功神学的典型人物。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聽説美国人怎样看中国人

  《美国人怎样看中国人》(余创豪 2024年7月25日)报道: 每当我听见外国人称赞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时,心中不禁泛起一阵自豪感。例如法国大战英雄和前总统戴高乐曾说:“二十一世纪将会是中国人的世纪。”还有,英国学者李若瑟(Joseph Needham)指出在十七世纪之前,中国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