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4年2月8日星期四

谢选骏:第三只狗眼看中囶


《外媒:我们夸大中国的威胁,低估其内政挑战》(德国之声 2024-02-07)报道:


《新苏黎世报》分析中国家庭结构的萎缩,指出这不单是老龄化问题,而且会深刻影响中国的经济。《法兰克福汇报》写道,自德国政府公布对华战略以来,总理肖尔茨将首次访问中国。本届德国政府的历次访华都有些棘手。


如今,中国人口与家庭结构的萎缩,又将对社会经济带来怎样的冲击?


《新苏黎世报》写道:"我们倾向于夸大中国的威胁,低估该国自身面临的内政问题,而这就是一个例子。"文章所指的是人口问题,并且这个问题远超过单纯的老龄化,而是有深远的经济社会影响。


文章写道,随着大家庭的消失,中国数千年的儒家传统也消逝。


在西方社会,通过社会福利体系的扩大,可以部分弥补家庭结构萎缩的经济后果。然而在中国,社会福利太弱,家庭承担着很大的支持功能。40-60岁的"夹心饼"一代,承担着赚钱养家、子女入托、缴纳失业金、养老金以及赡养父母的多重义务。


而祖父母则通常照顾孙辈直到进幼儿园。失业金和退休金在中国时常很低。家庭这一单位就须提供支持,并且还经常需要支付一部分医药费。因此,大家庭对中国社会体系来说,有广泛的稳定作用。如果没有家庭结构的补充作用,大概早就爆发社会危机了。


文章写道:"中国的法律建立在道德标准的基础上。九成老年人在家中受照顾,7%接受社区照看服务,仅有3%进养老院。"


"体制化养老的理念在中国从未扎根。尽管国家在世纪之交兴建养老院,以每千位居民30个床位为目标,但2016年的一项调查发现,超过150万张床位空置。"


"传统意义上家庭概念的消失也带来经济后果。一个独生子女要照顾父母,就不那么灵活。独自承担父母的医疗看护等费用,就很难换个城市换份工作,或者独自创业。"


"大家庭这样一种社会资本曾推动了中国的经济腾飞,也促成了比如城市化。许多民工涌入大都市寻找一份服务员、工厂或建筑工人、清洁工的工作。他们依靠已经在城里的亲戚的推荐,也依靠留在家乡的亲戚照看子女。"


"正如大家庭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如今大家庭的消失也将加剧经济的下行。如果大家庭这个支持结构没有了,很难确定农民工是否还会进城打工。"


"如果中国政府必须大规模扩大社会福利体系,因为家庭结构的支持作用不再,那么,政府对于地缘政治项目比如一带一路的资源就相应减少。"


"与此同时,军事上的冒险意愿也降低。中国的统治者如果要发动一场战争,必须三思,因为大部分士兵都是独生子女,如果他们死了,对他们的家庭将是致命性的打击。"


《法兰克福汇报》写道,联邦总理肖尔茨将于4月15-16日访问中国。届时将有一个随行的经济代表团。根据德国经济亚太委员会周二发出的一份邀请函,去程将是14日晚,乘坐空军飞机。


肖尔茨上次访华是在2022年11月,这次则是德国政府公布对华战略后的首次。报道写道,访华对现任政府来说颇有些棘手。去年5月,财长林德纳(自民党)据称因日程安排原因而被临时取消访华行程。经济部长哈贝克(绿党)迄今还未访问过中国,这令经济界代表颇为不满。不过许多人预计他今年6月会访华。


"外长贝尔博克(绿党)去年4月首访北京,今年可能再次访问,但估计会等到3月中国任命新外长之后。去年10月底到11月初,环境部长雷姆克(绿党)访问了许多德企驻地的上海及周边地区。"文章写道:"两国都处在经济走弱的阶段,包括面临房地产市场上的问题。中国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德国是中国在欧盟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目前正致力于稳固与许多西方国家的关系,并取消了对德国等国家公民的签证义务。"


网民嚎叫:


Deepspace_01 发表评论于 2024-02-08 07:51:45

小看中共了。拜登说坏人遇到麻烦就要干坏事。还是拜登老辣。

GreenTek 发表评论于 2024-02-08 04:27:09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美国人均GDP 8万多美元,全面占领半导体,软件,金融,制药,航天航空等高端产业,还在整天抱怨人均4万多的德法英,三五多的日本,一万多的中国抢走工作。这国家的危机意识,谦虚谨慎也是没得讲。

马年生 发表评论于 2024-02-08 00:54:08

这个作者多少了解中国大陆的内情。但是对中共应对风险的能力似乎了解的不多。


谢选骏指出:多年以前,有本《第三只眼睛看中国》的破书,冒名德国鬼子在中囶得以畅销……现在这个“德国之声”,是否也是类似的货色?姑且名之为“第三只狗眼看中囶”吧。


《在信心持续崩塌下,任何举措的效果都微乎其微

勿言》(2024-02-07 CDT)报道:


编者按:转自推特用户@xiaojingcanxue的分享,来源及作者未知。


现在很多举措都是石破天惊的。比如住建部把地产的调控权利赋予地方,这是过去没出现过的。


再比如,目前出台最新的举措,让外资可以持有这里金融机构股份比例,甚至可以控股金融机构。这是20多年来不曾出现过的,这就是金融开放。


但是。在这里经济持续崩塌的现环境下,在外资的信心持续的崩溃现状下。一切所谓开放的举措,一切所谓利好的举措,已经无法提振任何外资任何信心了。


为什么曾经华尔街和这里关系如此紧密?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华尔街渴望深入这里的金融市场分得一杯羹。如今已经开放了,但整体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国际地缘政治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在共同改变的前提下,再开放已经无济于事了,因为这里已经成为西方文明的头号公敌。


这里经济长期衰退已经成为了世界普遍共识。从去年年初,包括摩根大通对这里持有悲观的言论之后,随后保罗克鲁格曼也指出,这里将发生长期性衰退。再之后是拜登,再之后是耶伦,再之后是日本和韩国做出了紧急应对的举措,最后是国际评级机构下调了这里的评级。


当欧美甚至日本都出现了通胀时,这里相反呈现的是大通缩。这给整个的外资和各个机构呈现的是怎样的场景呢?就是曾经日本衰退的30年,但即使当年日本曾经经济衰退,保罗克鲁格曼也指出,日本企业仍有持续创造财富价值,仍然能够修复资产负债表能力。失业率非常低,福利保障是非常完善的,日本和这里是没有办法相提并论的。而这也已经成为了整个世界的共识。


再看目前各个股市反应,印度股市成为世界第4大股市。日本股市屡创新高。且不说美国股市。而这里股市已经到达了2800点的保卫战,叠加地产崩溃对整个经济的冲击,也已经成为了整个世界的共识。


所谓政策就是掌权者拍脑袋,说明毫无法治规则,今天能放开明天就能收回。


不要小看共识,共识决定一切,共识也决定一切信心和预期。当时为什么这里成为世界工厂价值洼地,就是源于整个世界对这里的共识,具有强大的增长潜力,最终才促成这里成为世界工厂。当这种共识一旦消失,甚至共同认为这里呈现经济大萧条、债务大通缩陷阱时,一切将无法扭转。这里不会再吸收任何的外资,任何的金融资本,相反,是持续疯狂的出逃,这才是一个经济体面临的最可怕的场景。当然,这是一个持续累积的过程。


为什么小强子在达沃斯论坛说这里去年经济增长5.2%,很多在场的人都嗤之以鼻。同时,A股瞬间崩塌。其实就是一种反讽。已经完全不信任这里了,因为对方的预期已经全面的达成了。


也可以看到都是一步步延伸的。从摩根大通、高盛等机构对这里经济持有负面的观点和预期,再到保罗克鲁格曼等顶级经济学家对这里经济前景产生质疑,随后就是拜登说这里的经济犹如一颗定时炸弹,之后耶伦访问这里,再之后就是日本、韩国针对这里可能爆发风险成立紧急小组,最后是惠誉国际机构对这里下调评级,都是一步一步形成的。最终就是整体型的看空,还不包括政地缘环境对这里的冲击趋势已成。趋势的背后是共同的预期和信心的反转已成,任何的举措甚至金融开放。对外部资本产生的效果都是微乎其微的。这就是目前这里的现实环境,而之所以开放金融市场,这个在WTO谈判后20年始终和外部博弈的环节终于开放。也足以说明组织的紧迫性,但一切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


其实也是当下和未来国运。国运逆转下,没有太多人可以幸免的。远的不说,可以看看现在很多城市每天清早在大街上等着找工作的农民工。再去看看目前很多跑到图书馆里假装上班的中产。再看看越来越多异常焦虑渴望卖房套现的群体,这就是我们的共生图。只不过这个共生图被所有媒体和舆论给封杀了。


政治体制决定经济高度,经济发展已经触及天花板,接下来就是衰退。更何况政治在倒退说句客观话,现在我们状态尤其是失业率足以和当时美国经济大萧条媲美,甚至超过当年美大萧条失业程度。只不过,所有的一切全部被各种强制性的掩盖下去了不是返贫是负资产。


当未来随着房价持续的回落,按揭贷款的抵押物房子持续减值时,银行会找到你的,会让你补充抵押物。抵押不了直接社死,这就是很多中产未来面临的现实而当社死之后,不仅是离婚的问题,哪怕是到一个正经的公司找一份差事,都变成不可能,即使摆地摊,账户上都不能有太多的钱,否则随时会被银行罚没。


这次的衰退深不见底。经济越差,政治越左,政治越左,经济越差,死亡螺旋。问题是裁员降薪。一个时代落幕了,会落到每一个人身上。


住建部最新召开的这个会议。说明当去年采取一系列的刺激政策之后。没有起到任何的效果。这次会议的重点就是将所有楼市调控的权利全部下放到地方,地方可以根据自己的现实的需求采取任何优惠的举措。这说明一个情况就是,在市楼市逐级崩溃的状况下,住建部举手投降了,没有任何办法了。


谢选骏指出:大势已去,大限已到,不论第几只狗眼看中囶,也看不出任何名堂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美国大学抗议回应了35年前的中囶

《美国大学抗议:从警方突袭哥伦比亚大学到席卷全美的校园运动》(小贝恩德·德布斯曼(Bernd Debusmann Jr)发自纽约,艾玛·瓦尔迪(Emma Vardy)发自洛杉矶 BBC News 2024年4月29日)报道: 抗议活动已蔓延至美国各大学校园。 4月17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