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4年7月5日星期五

谢选骏:思辨哲学就是愚蠢的心理学


《印度哲学之奥义——在“西方学术与文化论坛”上的讲座》(孙晶 2003年11月6日 北京师范大学)报道:


同学们好!我没有想到今天来了这么多的人,看来印度哲学研究的兴旺发达不是没有希望。首先,关于印度有没有哲学这个问题,我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其实印度哲学就像我们中国哲学一样,我们中国以前也争论过是不是有哲学的问题。我就记得上大学的时候,读西方哲学史,西方有人认为东方人,甚至于亚洲人、印度人是没有完整的哲学体系的,主要是缺乏抽象的思维。他们的意思就是在东方是没有哲学的。因为东方人关注的是伦理、关注的是道德问题,关注的是人自身的如何得到解脱,关注的是这些东西,而不是纯粹哲学意义上的那种哲学,或者像德意志的那种思辩的哲学。所以西方人对东方人有一种精神上的歧视。但是我认为中国人、印度人的理性思维是非常的丰富,印度人可以说是超过我们中国。为什么这么讲呢?

西方人说印度没有哲学,他主要根据什么来说呢?主要是说印度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为什么印度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呢?因为印度古代文化的特点是师生传承。就是老师与学生对坐口述,没有文字记载,都是口述,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所有的经典教义,都是这么传下来的。印度哲学的源头是奥义书,印度的正统派哲学就是对奥义书的信奉和传承。奥义书在梵文中叫作“UpaniSad”,什么意思呢?它的原意就是“近坐”,或“秘密的相会”的意思。引申而成为师生对座所传“秘密教义”。所以这个奥义书实际上是师生口口相传,一代一代传下去。奥义书也可以叫作“vedAnta”(吠檀多)。所谓奥义书就是传于他人的秘密奥义,这个奥义书是后来以意来翻译的。实际上我们中国在古时候翻译印度奥义书时,有各种各样的名字。但是“奥义书”这样翻译比较准确一点。印度的古典著作有一个特点:作者和时间都不清楚,有的连连作者都没有。例如奥义书有很多,但大多都不清楚作者是谁,作于何时。现在已经出版的大概有103部奥义书,其中用13部是最古的,所谓古就是从时间年代上来说的话,大概是公元前十世纪左右到公元16世纪,延续了两千多年。几千年来印度人一直读奥义书。现在考证,有很多奥义书都是后人托伪的,不是真正的古籍,它没有作者,没有时间,年代的考证非常难。所以研究印度哲学的困难就在这。印度哲学的许多典籍都是外国人收集整理的,我现在给大家举一个个小例子,就是我在日本留学时的导师前田专学教授,他考证了一本书,印度的吠檀多哲学家商羯罗的梵文著作《示教千则》。为了考证此书,前田教授共查找了43种版本、16种抄本,然后他把这个典籍整理出版,就是因为这一工作他就获得了日本最高的学术奖,叫做日本学术院奖,这可以证明这个印度的考证工作是非常困难的,做这个典籍的版本是考证非常难的,说明了这一点。

那么我们研究印度哲学的意义何在呢?既然谈了一大堆困难,研究意义是:首先大家都知道印度跟中国的非常不同,中国是深受印度影响的,当然印度也受了一些中国的影响,但说句实在话,我们中国受印度的影响要多一些,比印度人受我们的影响要多一些。这个主要的影响咱们可以从佛教那里说起。我简单地回顾一下佛教传入中国的情况。佛教是什么时候传进来的呢?关于佛教是如何传入中国的,学界一般认为,公元前2年(汉哀帝元寿元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口授浮屠经,此为佛教传入中国内地之始。印度佛教和印度教的传入主要通过四个途径:

(1)海上丝绸之路。从印度的南部海岸出发,经马来半岛,到中国的广州和泉州。此条路线经在泉州的大量出土的印度教的历史文物所证实。近年来在泉州出土有200多件文物,包括印度教的主要神的石像如:湿婆、毗湿奴、黑天、吉祥天女、罗摩等,以及用古泰米尔文写作的印度教的碑铭。

(2)印度的阿萨姆(古称伽没洛国)出发,经上缅甸到中国的云南及西南地区。此路线可由在云南大理发现的印度密教的遗址,以及云南剑川县的石钟山的石窟造像可得证实。

(3)丝绸之路。从克什米尔,越葱岭,沿天山山脉南北两路,到达阳关和玉门关。这是佛教传入中国的主要途径。在丝绸之路有许多印度教的艺术品,如在敦煌有印度教的象头神画像(莫高窟西魏第285窟)、在克孜尔有《罗摩衍那》助弥猴的本生壁画(克孜尔石窟第179窟)。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提到,在7世纪时在现新疆和田地区(古称瞿萨旦那国)有涂灰外道(即湿婆派)在活动,在新疆的库车城(古称屈支国,即阄兹)曾建有印度教的寺庙。

(4)由印度经尼泊尔传入西藏。这是印度佛教和密教传入藏地的途径,也同样是西藏喇嘛教传入尼泊尔和南亚地区的通道。 佛教有密宗,印度教也有密宗。什么叫密教呢?简单地讲就是密宗利用了很多神秘的东西,如咒语、巫术等,它跟佛教大乘小乘讲的教义都不一样。西藏的佛教是以密教为主,现在西藏人要行大礼,五体投地,大家知道五体投地,真正的五体投地,从自己的家乡一直拜到拉萨大昭寺。为什么这样呢?这是因为密教认为,不能只是单纯地强调精神上的崇拜,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上。学了老三篇要落实到行动上。所以他必须要行大礼,这是规矩。

那么,中国从印度一共输入了多少文化产品呢?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唐僧到印度去取经,取了多少经呢?说唐僧取经实际上比较晚了,玄奘生在唐朝,实际上最早中国翻译佛典在后汉末年,从那时算起到北宋末年(12世纪),一千多年时间中,汉译佛典一共有多少种呢?这里有一个统计数字,根据1683年北京版的“西藏大藏经”,共有正藏(甘珠尔)有1055部,副藏(丹珠尔)有3962部,共收藏佛典5962部。

佛典传入中国以后,中国出了很多僧人,有一部分是专门译经的,包括玄奘在里面,现在统计大概有150个僧人在译经。关于玄奘的汉,现在有学者提出玄奘的翻译有一些问题。他的翻译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说我们所刚进来一位北大毕业的博士,他认为玄奘的翻译里面有问题。玄奘在译经时,他往往从自己本派的立场出发,将一些于自己本派有利的经典译出,而对立派的则忽略。例如,玄奘只重“有为依唯识学”的译传,忽视“无为依唯识学”的阐释,有意不翻译与如来藏思想紧密相关的论著。如此,反而导致有为依唯识学的修学者与如来藏学修行者之间出现矛盾和冲突。另外,唯识宗的基本概念“识”,在翻译上有歧义,实际上这个识是一个哲学上的本体概念,它既是认识的行为,也是一个认识的对象,从梵文讲说它还是一个动词,识有认识的意思。但是玄奘在翻译的过程中,他把这两个的关系搞混了,这样一来就给后代的读经产生一些歧异,就会出现一些各种各样的理解。所以,哲学所新进来的这个博士,他要立志来纠正玄奘的一些误译。我说,这一辈子你好好做。玄奘做一辈子你也做一辈子,这是为中华传统文化做贡献。

佛教传入中国的以后,中国佛教开始出现了。我研究的实际上是印度佛教,并不研究中国佛教,但是中国佛教也涉及一些。什么时候才有中国佛教呢,两汉时期有外来的僧人,从西域来到长安。但是那个时候只是有一些佛教的教义在传播,并没有出现僧人,没有僧人的情况下就不能说产生了中国佛教。实际上形成应该是什么时候呢?曹魏之后,中国佛教建立了传戒制度,出家僧人不再只是“剃发”、“染衣”,而是要“受具”。有了中国的僧人,这才标志着佛教真正在中国生根。有两个标志,一个是出现僧人,第二个就是形成了受具制度。

那么到什么时候才是真正的成熟期呢,到唐朝,在隋唐时期(581-907),这是中国佛教的成熟期。因为,随中国的统一,佛教也走向了统一。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各个佛教宗派相继产生,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佛教。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批各宗的佛教大师,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佛教领袖人物。这就不用多讲了,大家看电视剧看得太多了,到唐朝的时候中国的佛教真正地形成,而且八大宗派全都成形。那么,佛教传到中国来以后,咱们中国本身有本地的宗教,有道教,有儒教。儒教以前不叫教,儒家,儒学,怎么能叫教呢?但是后来有一些学者论证,认为儒教就是形成了教派,它不单单只是一种学说,形成了教派,有教团。中国历来就是三教合一,这个同学们你们出去逛名山大川时可以注意一下,到寺庙里注意看一下,往往都是三教。我给大家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四川有一个青城山,那是道教的圣地,去年我陪一个日本的佛教专家到四川,我说你去看看道教,青城山是中国最有名的道教圣地。他一看,挺奇怪的,道教的地方怎么还拜菩萨呢?这边拜菩萨,那边还有孔夫子,他觉得非常奇怪,我跟他解释,这是中国宗教的一种特殊形式,三教合一,中国老百姓是见菩萨见神就拜,只要能保证他生活平安,才不管是哪方的神圣,是外国的菩萨,是中国的菩萨,见菩萨就拜,这个既是民间形成的,也和历史上皇帝的信仰有关。梁武帝的推崇与崇拜三教有关系。同时儒家受佛教的影响也是非常多的,简单举一个例子,王阳明都知道,明代儒学家王阳明的哲学命题“天下无心外之物”,与佛教唯识宗的“心外无物”的命题完全相似。所以可以看出来,佛教对中国的本地的儒教和道教都有很深刻的影响,我由于时间关系,就简单说一下。我们专门开过一次学术研讨会,研究这个三教合一的问题。专门研究这个问题,还请了一些国外的学者来参加。至于道教,可以认为无论是宗教形式、道观规模或道士形象都对佛教进行了模仿。而佛教到中国后,在汉代它被方术化;到魏晋,它又玄学化;此后再受儒家的影响,如“儒佛合一”,“三教同源”。儒、释、道三教在中国一直是相互融合、相互吸收的。那么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是很深刻,大家一出去就能看见塔,北京有很多地方有塔,就包括白石桥那儿有个古塔寺,那是典型的印度塔。然后是北海白塔寺的塔,那个塔经过了改造了,是喇嘛教的。石窟也一样,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这是中国三大有名的石窟,这个太多了,举不胜数。莫高窟我去过两次,莫高窟里面的有些窟平常是不开的。可以看到太多的印度的痕迹,不仅仅是佛教的故事,大家都以为讲的全是佛教的故事;其实不光是,也讲了很多印度教的故事。

关于印度的吠檀多哲学,待会儿我再给大家讲。印度的吠檀多哲学对中国也有很大的影响。西藏有一个教派叫觉囊派,觉囊派的教义基本上是根据吠檀多哲学来的。觉囊派是12世纪开始建立起来的,它一直流传至今。现在在青海、四川的阿坝地区,还有200多座寺庙,它曾经有过上万座寺庙,这个影响非常大。觉囊派的观点和印度吠檀多派的观点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即:都承认事物本身具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主体,“圆成实如来藏者,任何时候自性不空”。除了自性不空外,其余一切“他性”从胜义来看都是空。而由于摩幻的原因,或者由于“附托”,看不见事物的本来面目,于是认为一切现象世界都是如梦如幻,虚妄不实。因此,觉囊派的“他空见”的观点一直被藏传佛教的佛教徒们斥责为吠檀多外道。好,这是讲历史,进入现代,那么包括我们现在中国对印度的哲学,就是从形而上学意义上来讲的这个哲学,什么时候开始研究的。一千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对印度进行研究,可是到近代,在18世纪末,具体年代我记不清楚了,就是东印度公司的英国殖民者到印度以后,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就基本上断了。因为殖民地,中印两国的文化断了很长时间。到了20世纪以后,可以说我们受了日本的影响,才重新开始研究印度哲学的。日本的佛教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日本的大学是从19世纪的下半叶,1884年开始,在东京大学设立了印度哲学和梵文的课程。20世纪初我们有许多的留日学生,在这方面受了日本的一些影响。咱们中国准确地讲是1917年,北大校长蔡元培聘请梁漱溟(1894-1988)在北京大学开设了关于印度哲学的讲座和课程。梁漱溟在第二年出版了著作《印度哲学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18年)。那是中国的学院派研究的开始,到了30年代的时候印度哲学的研究学者就比较多了,包括汤用彤等等吧,好几位著名的专家在北大研究印度哲学。他们也出了一些印度哲学的书,我记得我当年考研究生时看的就是他们的书。

这是印度哲学,佛教就跟印度哲学不一样了,特别是20、30年代在中国出现了许多佛教高僧大德,形成了居士欧阳竟无所领导的南京的金陵刻经处和支那内学院为代表的南方学派,以及以韩清静居士领导的北京三时学会的北方学派。南方派的研究着重点是对佛教的经典进行校勘整理、经板印刷和内学研究;北方派是注重研究唯识理论。当时,佛教界的高僧们很注意对佛教义理的全新阐释,即宣传所谓的“人间佛教”,进行佛教的普及工作。而学者们则进行佛教史的考证和佛教哲学的研究。

上面我讲的是关于中国跟印度的文化交流,以及在哲学的意义上也简略地讲了一点。刚才说到几个词是梵语,梵语属于印欧语系,是古雅利安人在印度所使用的语言。雅利安人到印度次大陆后,先在次大陆的西部定居下来,然后再逐步印度往东部迁徙。雅利安人使用梵语写作经典,佛教最早是不用梵语的,这个梵语最早是属于正统派的婆罗门教使用的。佛教是属于非正统派的,是沙门外道,所以他不用梵语。后来因为婆罗门教兴起以后势力非常大,佛教斗不过他们,斗不过这是因为他们有一些优势,包括在经典的传播上,佛教因为没有一个正规的文字来作为传播的载体,显然处于劣势,所以佛教逐渐地开始在教团中使用了梵语,后来大部分的典籍都是用梵语写的,早期的佛典是用巴利语,上座部的经典用的就是巴利语。现在在印度不使用梵文了。

梵文我给大家举个例,如:唵(om),我使用了两种字体,前面这种字体叫“天城体”,为什么叫“天城体”呢?古代印度人用梵语来写作《吠陀》经典,他们认为《吠陀》是天上的神仙写的,不是凡人写的,所以他们称吠陀经典为“天启圣典”,而梵文就是天城体。后来西方人将这种文字拉丁化,这是为了大家学习和使用起来方便些。说实在的,这个天城体我现在认起来也比较困难,因为比如梵文当两个辅音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有一个辅音弱化,弱化了以后就是用符号来表示,所以写起来就比较复杂。而拉丁化的东西就比较简单,我们也不是梵文专业的,会写但是一般不使,还是拉丁体写起来方便。

什么叫做“吠檀多”呢?梵文是vedAnta,那么它是怎么来的呢?它是从吠陀而来的。什么叫吠陀呢?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献的总称,大概是在公元前两千年,注意,我刚才一开始就讲了印度没有时间,没有时间观点,谁也说不清楚是公元前多少多少年,但是许多学者大概可以估为公元前两千年的,吠陀是印度古典文献的总称,吠陀共分为四种类,它各有不同的功能。那么什么叫吠檀多呢?吠檀多从字面上讲,就是“吠陀的终结”的意思,这个意思是说,它是由吠陀变革发展而来的。那么,我所研究的哲学叫吠檀多哲学,吠檀多哲学它号称是忠实于吠陀的,它以吠陀作为它的思想根源、天启圣典。天启圣典的意思就是说,我这个经典不是那个神或是人写出来的,人和神都写不出来,是上天传达的神秘的信息传到我们人间来的,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只能相信它,不能产生怀疑。印度正统派把经典分为两类,一是天启圣典,一是古传,古传是人写的,是对天启的解释。古传就是根据天启的思想由人写的,这就牵涉到印度的传统,印度历来有一个传统,就来后代的人对前代的经典进行注释,比如说吠陀出来了以后,后来出了梵书、森林书,然后就是奥义书,它这么传下来。都是一代一代的对吠陀进行注释,后代的人对前代进行注释。从宗教的传承上来讲,后代必须要对前代的著作做注释,谈学习的心得体会。

我现在研究的一个哲学人物叫商羯罗,他是印度最大的哲学家。他对奥义书做了很多的注释,大概至少有十种以上的注释,他就是对前代的著作做注释,然后商羯罗的学生又对商羯罗的注释做注释,这叫复注。对它做复注,然后学生的学生又对复注做复注。最后轮到我这儿来了,我也得对他做注。我出了一本书,就是对商羯罗的梵文哲学《示教千则》进行了汉译和注解。印度的传统是这样,他不允许你后代提出新的东西,当然你可以偷偷地输入进去,但是他不允许你公开对前代的权威产生怀疑和作修改,你只能做注释。甚至于在更古一些的时候,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只能口口相传,那你就什么都做不了,你只能一代一代地传下来。这就是刚才我要解释的两点,一个是梵语,一个是什么叫吠檀多。那么印度哲学的奥义是什么呢?说了半天也还没切入正题。

印度人把哲学叫作“见”,这个“见”是什么呢?这个见简单的理解就是观察世界,观察社会的发展,自然界发展的规律,这个就叫“见”。印度人认为哲学是可以探究彼岸世界的,咱们关心的是此岸世界的事情,印度人认为要关心彼岸世界的事情,不要把眼光就放在此岸世界。那么,如果说在此岸世界也可以,那么关心什么呢?关心自我的精神生存的问题,不要迷惑于过眼云烟的东西,不要执着于这些东西。那么印度哲学是什么呢?还是这个问题,哲学是什么,哲学在印度人看来就是个体灵魂与宇宙精神的统一问题,就是梵与我的统一问题。

印度人的哲学目的是什么呢?印度人的哲学的目的就是解脱,他们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太苦了,比如说释伽牟尼,他认为人生太苦了,有八苦。他的人生目的就是解脱,就是从此岸世界解脱出来,既解脱自己也解脱他人。这很明显就能看出来,印度哲学实际上是宗教哲学,这个宗教哲学跟世俗世界的哲学就是不一样,他认为物质的获得,只是你人生的一个阶段,仅仅一个阶段而已。你要想获得永生,你就不能把目光注视在物质领域上,你应该超脱。你的终极目标就是要从轮回世界中解脱出来。关于轮回我简单解释一下,大家知道,经常听佛教说出三界,哪三界啊?佛教认为三界是什么呢,三界是天、人、兽,天界就是作神仙,但是作神仙并不一定就解脱了,作了神仙也要努力求解脱。人再次轮回再次投身,你今世死了下世你还投身还做人,这是好的了,搞不好的就是进入兽道,为什么?这个人轮不轮回他依据是什么,依据你的“业”。大家注意到没有,佛教有时候写的是“羯磨”,这是梵文的音译,业就是行,简单的说就是行为,你做的业决定你的转世,你的轮回就是根据你造业的情况。佛教认为,你这辈子要做了善业,你就进入天界,要么进入人界,但你要做了恶业那你肯定得不到好报。所以人要想跳出三界中,跳出三界又进入什么界?就是进入梵界。所谓跳出三界中就是进入梵界,这都是佛教讲的东西。

轮回有五种形态,根据这五种形态可能下地狱或者成饿鬼,或者成为神。印度婆罗门教认为,人的一生要经过四个时期,他叫做生活期,这个生活期什么意思呢,他以一个人活一百年来算,第一是学生期,第二是家住期,当了学生以后要进入社会,你要为这个社会做贡献你要做工作,第三进入林栖期,林栖期大概是60岁以后,林栖期就不要再注重你眼前的物质生活了,安住林间阅读奥义书。最后一个时期叫云游期,就是在80岁以后,80岁以后就去云游了,四方云游。云游的时候是乞讨为生,四处要饭。印度有许多宗教提倡苦行,比如耆那教,古时佛教称其为涂灰外道,后来它还有天衣派,就是光着身子,把身子全涂上灰,四处要饭吃。印度人认为这种生活可以获得精神上解脱。

印度人讲他们的哲学目的就是为了解脱,那么印度哲学伦理学上的意义是什么,他的价值观是什么呢?大家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做“出瘀泥而不染”,这句话是佛教的思想,这是印度伦理学的精要,就是要像莲花一样出瘀泥而不染,怎么才能出瘀泥而不染呢?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沉溺于物质生活而难以自拔,忘记了在精神上的追求。其实只有精神生活是最重要的,缺乏精神生活的人是不幸福的。要超脱于世俗物质生活,不要执着于它。佛教还有一句话,就是要像飞鸟一样在天空中不留痕迹,它飞过之后不会留下痕迹,什么意思呢?他就是讲,人不要太看重我们的活动,不要看重我们的活动所带来的结果。对于活动本身要有一种超脱精神。你要像飞鸟一样在空中不留下痕迹,你干了好事不要留下痕迹,你的追求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你的目的是解脱。印度人修行也好练瑜珈也好,目的都是为了解脱。

那么,印度哲学它主要研究什么?印度哲学它跟古希腊哲学也跟中国哲学一样,一是主要研究哲学本体性的东西,二是关于伦理道德的问题。比如说在吠陀时期,最古老的时期所出现的都是神话,一些古代的传说、巫术、神咒一类的东西,那个时候他也研究抽象的概念,也有抽象的哲学概念。比如说他有个词,咱们叫“梵”(Brahman),这是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它不是一般的比如说崇拜某一个神,某一个仙人等,它不是这个。它已经是印度的最基本的哲学概念,因此印度哲学分为两派,正统派与非正统派,正统派就是认为吠陀是自己的思想根源,天启圣典是他们教义的根源、思想渊源,承认这一派为正宗的,我们叫作正统派;而别的一派就是所谓的沙门外道,它们不承认吠陀的权威。有哪些呢,如佛教、耆那教等。佛教认为“诸法无我”,而正统派承认有我,佛教不承认有我,所以佛教就是非正统派。正统派和非正统派的思想理论区别有一点,一个是承认有我,一个是讲无我。吠檀多哲学讲有我,是说事物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主体,佛教讲无我,是说事物由因缘和合而起,因缘没有了,事物也就不存在了。平时我们讲缘分尽了,也就完了。

讲一讲印度人的思维方式。梵文以在单词前加“a”作为否定,这种否定方式很有意思。印度人的思维跟咱们不一样,印度人是这样的:他要肯定一个东西,不会直接采取肯定的方式,而是通过否定来达到肯定。比如说一元论,他不叫一元论,他叫不二论,采取否定的方法,为什么这样呢?刚才我们说的这个梵,它是哲学的本体性概念,这个梵很抽象,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印度人认为梵是一种不可言说的东西,你不能说它是什么,你只能说它不是什么。为什么呢?咱们举一个例子,印度在奥义书里面对这个梵有非常多的描写,但是描写里面大部分都是采取了否定的形式,比如说有一句名言,说梵“neti,neti”(不是这个,不是那个),另外,说梵是非粗、非细、非长、非短……,他全部用否定的方式,为什么呢?他认识这个东西是不可言说的,它的神秘就在这儿,不可言说。可是,不可言说我们怎么来把握它呢?他们认为只能从梵与其它事物的非统一性、非属性来把握它。它是没有属性的,无限制的,而其它一切事物却是有属性的,就用这种方法。正统派哲学认为这个梵是宇宙精神,是哲学的最高实体,是最高的我(个体灵魂)。相对这个梵还有一个阿特曼,阿特曼可以翻译成我。我是什么呢?我不是指的肉体的我,简单地说就是讲个体灵魂,是藏在咱们心中的一种精神。但是还是不好理解,怎么讲呢?吠檀多哲学认为,它存在于人的心中,比一颗芝麻还小的一个东西,这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的描绘。那么往深处讲,什么时候、怎样才能体会到这个阿特曼呢?阿特曼有四种心理认识阶段,第一个是当人觉醒的时候,这个时候感觉到外面的世界,这个时候阿特曼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接触外界,阿特曼看见的是虚假的外界世界,所以吠檀多哲学否认现象世界的存在,他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假的。第二个状态是在梦中,睡梦实际上是什么呢,做梦实际上就是一些感觉上的印象的综合,对于一些表象的综合,做梦时这个阿特曼还没有体现出来,因为你现在都是混乱的非真实的一些表象的组合。所以梦中的东西也是虚假的。第三种是熟睡的状态,他认为这个时候已经比较接近于阿特曼了,因为已经排除了那些虚假的表象,但是还没有达到最终点。只有到了第四位,这可以称为“大觉位”。在第四位时一切虚假的东西都被消灭了,阿特曼自己达到了同一。但是第四位到底是什么东西,因为第四位是不可言说的,只能自己去领悟。

我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给大家讲一个梵文字,非常有意思的梵文字。“唵”(om)。在佛经里面这个字发“翁”音,为什么发“翁”音呢?它是根据梵文的发音而来。这个字本身实际上是这样的,a\u\m。根据梵文的音变规则,a\u这两个都是元音字母,当这两个元音字母在一起的时候它就会发生音变,a\u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发生音变就变成o,再加上m就变成“om”。吠檀多派的哲学家认为,这三个字母实际上对应着阿特曼的三个不同阶段,第一个“a”是刚才我讲的那个觉醒的时候,阿特曼处于觉醒阶段,他能看见外界现象。“u”就是对应着做梦的时候,这个阶段阿特曼所看见的都是梦中的一些潜象,也就是一些觉醒时的印象。“m”对应的是熟睡阶段,接近了阿特曼的本来面目,但还不是。那么第四阶段呢?这个第四怎么理解,这个第四实际上就是前三个加起来合成了第四。这个三和这个一什么关系?他们两者的关系是相即相离的一个关系。它同时是一体的也同时不是一体的,就是这么一个关系,大家可以去体味,这是一种什么关系?这就是一种神秘的结构。北大有一个教授金克木先生,已经去世了,这个老先生搞哲学研究,他认为这个结构可以画成一个三角形,“om”就在里面,他认为这个三角结构就是一和三的关系。实际上你看他讲得这么神秘,他讲的什么呀?实际就是讲的一个宇宙本体与现象世界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咱们觉醒的时候看见的是什么,现象是什么,做梦的时候梦中出现的那种情况也就是对现象或表象的一种回忆,就是这么一种关系,他实际上讲的这个关系就是讲的现象与宇宙的关系。

再讲点别的。印度人最喜欢直觉,因为他们搞神秘主义所以他们提倡直觉,直觉是一种什么东西,直觉在哲学上讲就是一种心灵领悟,也可以算是一种认识。印度人为什么要讲直觉,他们认为神不是他们的最高目标,不是说我这一辈子修行我就是为了成为神,神不是他们的最高目标,他们的最高目标是要解脱,什么叫解脱?就是不再轮回了,我不要再去轮回了,轮回太苦了。释伽牟尼说轮回太苦了,他不要再在这三界之中轮回了。什么叫直觉,直觉就是要领悟那种神秘的状态。我们讲宗教,宗教的本质是什么?宗教的本质就是对最高神的一种领悟,如果从基督教或伊斯兰教来讲的话,他就是自我跟神的合一,或者是认为人与神的直接合一。但是从印度的神秘主义来讲的话,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对神的力量的崇拜,他是对他的最高哲学本体的一种直觉。印度的各宗教派别都相信一点,精神的力量可以引导人们达到一切真理。印度人为了达到这种直觉,想了很多修行的办法,瑜珈是大家最常见的,前些年气功盛行的时候大家都对瑜伽比较感兴趣,瑜伽本身就是一种修行,瑜珈怎么修行呢?有三种瑜伽,一种叫行瑜伽,一种叫智瑜伽,还有一种叫信瑜伽。行瑜伽简单,行为实践;智瑜伽当然就是说的精神修练,信瑜伽是用心去信仰。瑜伽有各种各样的神通,佛教也讲神通。实际上是中国佛教现在讲,印度最早佛教不讲神通。这个我刚才已经讲了,不管他的哲学的东西也好,宗教的东西也好,他都是为了达到解脱。那么瑜伽也是一样。

我简单讲一下瑜伽,瑜伽有八支作法。什么叫法?可以翻译成达摩,佛教讲法,用现代语说就是现象世界,现象物质世界。达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这就是法。佛教还分心法,色法,心法是讲精神世界。那么瑜伽的八支作法,实际上讲的是瑜伽的一种精神修炼,第一支叫禁制,然后第二支就是劝制,这个禁制和劝制都是跟一些具体的修行有关,比如说不杀生,印度不杀生叫什么,它写出来是“无害”,无害就是不杀生。这也是用的否定。还包括不说谎话,不淫,不偷盗这些,都是属于禁制和劝制的作法。第三支是坐法,瑜伽很讲究坐,它的坐法有几种,包括莲花坐,吉祥坐,什么杖坐等,好几种坐法,很讲究。怎么坐怎么修。第四支是调息,调整气息,印度人认为人有三气,一个叫上气,一个叫下气,还有一个叫中气,中气是什么?实际上瑜伽将讲究用肚子来呼吸,他讲究这个,他讲究调气非常重要,你这个气息一定要调好,调整不好气息你就不能修炼。第五是制感,就是抑制你的感觉,你在进行活动中感觉器官要做到耳不能听,眼不能看,心不能想。第六是执持,执持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时候心不要乱想,你不但要把感官停止了,思想也要停止。全部心思集中于一点。瑜珈很讲究注意力一定要集中,集中在什么地方呢,鼻尖,肚脐眼都可以,这两个地方都行。第七是禅定,这时已经进入状态了,就是你的灵魂已经出窍了,印度人讲这个意和心已经分割开来了。第八就是三昧,这是梵文的音译。实际上普通人的只能做到第七,这个时候已经灵魂出窍了。三昧是最高境界,就是主客体融为一体了。

印度思想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印度人的思想最大的特征就是关心人的终极问题,也就是我刚才讲的解脱。他们觉得解脱是令印度人非常烦恼的问题,这个问题印度人世世代代都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费尽心机,那么怎么才能解脱呢?既然刚才讲到了这个三昧,通过传递你已经达到三昧了,那就是主客都融合在一起了。那么印度人的主观是什么呢,主体是什么呢,就是我刚才讲的阿特曼;客是什么呢,客就是梵,梵即为客观精神。梵我一如,人达到这一点就得到解脱了。印度人认为这个我(阿特曼)分成两个,叫做一体二位,一个我叫不死之我,所谓不死之我实际上就是阿特曼,是个体灵魂;另一个是生死之我,实际上就是人的肉体,我们肉体总要死的,当你肉体死的时候你的灵魂会从你的天顶盖出去,印度人这么讲的,就是通过你的上气它溜出去了,然后再转世。转世的是不死之我,而生死之我就是肉体会被烧掉,或者说把这个骨灰撒掉了。

这是东方人都关心的问题,但我觉得现代中国人好像不太关心人的终极问题。而西方人认为东方人太消极了,成天想着就是死,你看佛教多消极啊。佛教认为人生就是苦,所以就要出家,然后不吃肉、不结婚,一辈子折磨自己,他们认为东方人太消极了。西方人认为东方人是无为的,但西方人特别看重活动本身,他们缺乏禁制意识。而我们东方人往往就是消极无为,放弃自我听天由命,中国人喜欢讲“爱怎么着怎么着”。西方人认为你是无为的消极的,但是他们缺乏这种瑜伽精神,缺乏那种超脱的心态。西方人的活动首先要有结果,没有结果我去奋斗干什么呢,我要追求这个结果。但是他缺乏一个什么东西呢?就是印度人讲的,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不要忘了我们生活的目标是什么,不要丧失生活的方向。人类社会的混乱、贪婪、尔虞我诈等等什么的一切,都是因为心灵上精神上缺乏这种抑制和平静,佛教最讲静,寂静无为这是佛教的三法印之一,我们中国思想跟印度的思想是比较接近的,我认为老子的思想就是这样。印度人的思维方法就是把整个人类看成一个整体,或者是把这个宇宙看成一个整体,而要抛弃个人,要把个人融合于宇宙,所以印度人的思维方法就是否定特殊性,肯定普遍性,中国人也是这样。中国人往往鼓励集体主义,团队精神,而不承认个人竞争,不鼓励个人竞争,讲究团队精神,集体主义,胜利是大家的努力,都这么讲。商羯罗这个吠檀多哲学就讲小我融入大我,这个时候的大我是从哲学意义上讲的是宇宙本体上的东西。那么再往下讲的话,印度哲学主要有两种思潮,一种思潮就是“有我论”,一种就是“无我论”,什么叫“有我论”呢?“有我论”就是承认任何事物它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主体,承认事物有一个主体,而“无我论”就是不承认这个主体,典型的“无我论”就是佛教。从原始佛教开始,释伽牟尼就讲这个因缘和合,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缘,各种因素和合而成的,而不是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主体在中间存在,只是因为多种条件、多种因素混合形成的。释伽牟尼的这个思想是有辩证法的因素在里面,现在有一些哲学家专门研究佛教的因缘思想。美国有一个华人哲学家叫唐力权,他就提出一种“场有”的观点,他讲这个“场有”是什么东西呢?这个“场有”实际上就是讲事物的因缘条件,这个场和有是场中之有,以场而有,即场即有,一切万物都是以场而有的,一切有都是在场之中的有,而场本身也是有,这个场就是一个哲学概念。不是普通含义上的,也不是科学上的词,不是那个意思,他实际上讲的一种哲学理念。我们哲学研究所有一个研究员叫罗嘉昌,他提出一种关系实在论,他认为关系是实在的,一切事物都是因关系而存在的,脱离了关系它就不存在了。实际上跟佛教的因缘思想非常接近。他这个关系实际是一种什么东西呢?就是他希望能够通过关系这个概念,来解释世界上一切事物,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都希望得到解释。

佛教讲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叫做十二缘起。时间有限,我只简单讲几句。佛教讲这个十二缘起很有意思,他是从老死开始讲,讲到无明。缘起的每一个链条都是有关系的,上一个概念跟下一个概念都是有因缘的。咱们不是老讲因缘吗,有没有缘分吗,找一个对象吹了就说他们没缘,也就是没有关系,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十二缘起他从老死开始讲,为什么要从老死开始讲呢?这要从释伽牟尼的出家讲起。释伽牟尼为什么出家,他年轻的时候是释伽族的一个王子,出去巡游的时候,看见农民在地里种庄稼,种着种着就死去了;或者看见路边有人生病了,没有人救他,他觉得人生太苦了。后来在一棵菩提树下苦思冥想,想了好几天,不吃不喝,最后悟出来了,然后出家了。于是他讲十二因缘从老死开始的,他从苦开始的,释伽牟尼跟苏格拉底一样,他是一个大道德家,他最关心的是人的道德问题,他一生从事的都是道德宣传。他的理论就是“四谛说十二因缘论”,他的理论就是讲人生的苦。十二因缘从生老开始,接下来是病死,这是从人的肉体的痛苦来讲的。下面的爱别离、怨憎恨、求不得,是从人情感方面来分析人生的痛苦。求不得实际上是有欲望,得不到这种东西,欲望得不到满足。再下来是五取蕴。释伽牟尼讲这个苦谛讲的最多,他到四处去讲学都讲这个,讲苦谛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唤醒大家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他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人生怎么才能得到解脱,实际上释伽牟尼在世的时候还没有僧人,释伽牟尼死了以后他有四个嫡传弟子。四个嫡传子弟就带着他的问题,在释伽牟尼死了第十年进行了第一次结集,就是大家一起聚集起来讨论释伽牟尼的理论,讨论完了以后就产生经集。自那以后,又发生过第二次,第三次结集,第三次结集以后佛教就产生分裂,分裂了以后进入部派佛教,部派出现的两大派别,一个是上座部,一个是大众部。再后来出现了大乘佛教的个派。

没有时间了,今天就到这儿为止。我完全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有点对不起大家,没有顺序。如果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提点问题。


学生一提问:孙先生,我想问你三个问题。第一:你刚才提到印度的这种哲学经典,不允许后辈说什么,只能注释,难道您作为中国人在研究它的时候,会不会也不敢说?

第二个就是提到三昧,这个三昧跟西游记中的三昧真火,究竟这个三昧和你说的在印度哲学中究竟是什么含义?

另外你的说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能不能用我们中国的天人合一来说呢?

孙答:这个问题提得好,第一个问题。修正肯定是要修正的,实际上我在研究印度经典时……,稍微扯远一点,就是现代印度学界,国际印度学界里的研究趋势是给印度的经典做翻译和注释。对主要的经典做翻译和做注释,或者解读,文本解读,这是大趋势,我现在也是跟着这种趋势在走。你要说不作修正是不可能的,因为什么呢,因为你毕竟是一个现代的人,你的思维方式与古代人不同,虽然你现在受着他们的影响。你并不是印度教派的弟子,肯定可以作学术上的批判。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三昧真火,动了三昧真火,三昧是一个什么呢,是一种境界,它不是一个什么东西,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境界。所谓的三昧真火实际上就是一个附会,什么叫附会呢,就是一种发挥或解释,别的解释,但是从哲学上来讲它就是一种境界,它就是一种主客体的融合。怎么说呢,实际上西游记里说的这个三昧真火,是讲一种神通。写小说的人用的一个词。

那能不能用我们中国天人合一来解释呢?

天人合一有点这个意思,但不完全相同。天人合一是哲学的一个命题,其天和人与印度的梵和我不能完全等同。其他的同学可以分析。


学生二提问(听不清楚)我想问一下佛教…怎么认同的?

孙答:这个问题很好,现在党中央提出要宣传科学无神论,佛教不讲神,谁也不能说佛教是信神,释伽牟尼不是神,佛教从来没有承认释伽牟尼是神,这是咱们一般老百姓这么认为的,以为拜的都是神。释伽牟尼不是神,释伽牟尼在世时佛教也没有神,这只是后来慢慢地把他神化了。因为后来的人觉得如果没有一个偶像,没有一个崇拜的对象的话,人们会缺乏精神上的依托,我总得拜一个东西吧。原始佛教是反对鬼神观的。


学生三提问:(听不清楚,未记下)……

孙答:实际上这个轮回我刚才因为没有时间没法讲了。轮回讲起来也有意思,奥义书讲三道四生,三道就是天道、祖道和兽道,和我刚才讲的佛教的三界相同。四生是讲生物界有四种出生方式,胎生、卵生、湿生和种生。他认为通过轮回你可以进入这三道,但是你的出生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形式。

学生三:有一个阿修罗。

孙答:阿修罗是佛教的,佛教说阿修罗这是恶鬼。

学生三:刚才你说梵这个概念跟中国的道有点相近吗?

孙答:对。有相同的意思,可以这么讲。

我用一点时间讲一下寻找第十七世班禅转世灵童,这个活佛是怎么找到的呢?并不是简单的就把他找到了。第十六世班禅1981年在美国圆寂后,他留下一封信,这个信里面透露了一些关于他转世的信息,当时这封信谁也没有找到。6年后他身边的弟子大司徒仁波切发现了这封信,但任何人都看不懂,大家后来一起分析,认为他的转世会在西藏的东边,也就是四川省的阿坝地区。这封信具体写着那个村子的特点,如太阳从山的后面升起来,山谷里有一条小河,出生时会响起海螺声等等。政府的人和第十六世班禅的弟子一起以这封信为依据去找。第一次先是第十六世班禅的一个弟子去的,结果当时出了车祸撞死了。后来政府去的人,一个村庄里面。当他们找到了牧民的一间帐篷,进去以后,这时转世灵童好像已经知道有人要来找他似的,已经做好准备,坐在床上等着他们来接他,之前他跟他母亲说,今天有人来接我了。在第十六世班禅的信上写着,当我转世出生的时候,会听到山谷里的响起白色海螺的号角声。他父亲回忆说,这孩子出生的时候,确实山谷里满是号角声,他出去看过,但一个人都没有。神奇得很,不得不信。


学生四提问:(听不清楚,未记下)…

孙答:这是因为出世和入世这是一对矛盾,怎么来处理呢?所以后来出现了居士,出世就是要求你出家,简单地说就叫出家,一开始在印度是没有居士的,居士是中国才有的。印度没有居士的,印度就得出家,到了中国以后就出现矛盾了,对家庭生活也留恋了,没法拒绝世俗的诱惑,所以就产生了居士,在家修行,现在居士不少。

印度哲学和佛教哲学的区别?

佛教哲学就属于印度哲学的一个派别。


学生五提问:(听不清楚,未记下)… 

孙答:所谓印度哲学,我特别是指吠檀多哲学,因为吠檀多哲学是印度哲学的主流派,他们讲有“我”,佛教讲“无我”,这什么意思呢?吠檀多哲学认为世间一切万物都存在一个永恒不变的主体,有一个精神实体存在。而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聚集到一起形成的,没有一个主体。所以佛教说“诸法无我”,这是佛教最根本的思想,大家记住,佛教最根本的思想是“诸法无我”,正因为诸法没有这个我,所以你就不要去追求那种非永恒的东西,那一切都是一些各种各样的因缘,各种各样的的条件,各种各样的因素聚合到一起的,他没有永恒的主体,佛教说是“无常”,所以你不要去追求这个东西。


学生六提问:…

孙答:关于修行的理论,我刚才讲的是行瑜伽,没有讲智瑜伽,所谓智瑜伽是什么呢?印度人认为要得到解脱,惟一的办法就是要认识到梵和我是统一的,就是个体灵魂与宇宙精神是一体的。商羯罗他非常强调知识,他认为只有知识才能使你达到彼岸,他认为只有知识才能让你从充满着生死鳄鱼的苦海中解脱出来,印度古代鳄鱼可能很多,他专门写了这句话,只有这样才能让你从充满生死鳄鱼的大海里解脱出来。这个智瑜伽从理论上讲就是让你学习知识,为什么讲印度哲学是一种神秘的哲学,他就是这样,讲一些神秘的道理,让你自己去领悟。


学生七提问:我想知道一下印度哲学对于印度的现在的社会的影响是怎样的?

孙答:印度的状况是这样的,我刚才讲的吠檀多哲学至今影响着印度70%的人,包括印度的意识形态,政党行为,政府行为,他都受哲学的影响。因为印度有70%的人口信印度教,而吠檀多哲学是印度教的思想基础。现代印度有一位哲学家拉达那克里希那,这个人曾经做过印度的副总统,哲学家作到副总统的在世界上不多见。可以想像哲学家在印度的地位是很高的。


学生八提问:这种状态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发展下来的?

孙答:印度有这个传统,它历来对思想大师都很尊重。咱们在五四运动的时候就打倒孔家店了,已经把圣人赶跑了。


学生九提问:刚才你说到西方人对我们东方人的看法,包括中国人和印度人,都关心的是彼岸世界,好像过去我们发现西方人也非常关心彼岸,像天堂,但是好像我们中国人不关心这一点。反正说我是关心现世的这种生活,这个我不知道应该怎么解释这一点?第二个小问题,你讲到的第十七世转世灵童一事,这让我非常难以理解。

孙答:好,第一个问题,刚才我可能没说清,不是说西方人不关心彼岸世界,而是说西方人看重现实的生活,看重此岸,西方人跟我们东方人一样。

我这个讲的是从一种总体上来把握,不是说针对某个具体的事,具体的人来讲的,而且不是针对我们现实的社会来讲的,是从传统上来讲的,是一个比喻。你刚才问的第二个问题,我是看的VCD,是不是造了假,不得而知。

学生: 但是你说转世灵童出生时有号角声?

孙答:那是转世灵童的父母给讲出来的,他父亲说听到山谷里面响起号角,村子里面人也说有号角声,但出去看没有人,觉得很奇怪。真是有点神秘我也不可理解。

行吧,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谢选骏指出:人说印度哲学之奥义——在“西方学术与文化论坛”上的讲座。我看这个讲师,一方面反对“印度没有哲学”(纯粹哲学意义上的那种哲学或者像德意志的那种思辩的哲学)的说法,一方面又认为“印度人的理性思维可以说是超过我们中国”……这不是典型的双重标准吗。在我看,即使所谓纯粹的思辨的哲学,也不过是一种“愚蠢的心理学”,也就是近代实验心理学以前的思辨心理学。在这个方面,西方确实比印度强点,印度又比中国强点……但说能说得准,这是不是一种愚蠢呢?例如老爷说了,“净想一些没用的东西”。如果讲师不是僵尸,就会同意我的看法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所有在美國的外國人都是美國公民

《一文读懂美国出生公民权,特朗普能将其废除吗?》(PATRICK J. LYONS, ISABELLE TAFT, EILEEN SULLIVAN 2025年1月22日)報道: 第十四修正案规定:“任何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并受其管辖者,均为合众国及所居住州公民。” 特朗普总统周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