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网文《乔丹·彼得森》(加拿大临床心理学家、文化评论家和心理学教授)报道:
乔丹·伯恩特·彼得森(Jordan Peterson,1962年6月12日—),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临床心理学家和文化批评家。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异常心理、社会心理的和人格心理学,特别是宗教信仰和思想体系方面的心理学以及个人性格的评估和改进。
彼得森在加拿大艾伯塔省费尔维尤市长大。他先后获得阿尔伯塔大学的政治学学士(1982)和心理学学士学位(1984)。于1991年获得麦吉尔大学临床心理学专业的博士学位。他在麦吉尔留任博士后两年,之后移居马萨诸塞州并在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担任助理和副教授。1998年,他以正教授的身份在多伦多大学任教。
1999年他出版了著作《意义的地图:信仰的构造》,在书中他使用多个学术领域的知识,来验证和描述宗教信仰和神话系统的结构,包括信仰和神话如何调节情绪,创造意义及其导致种族灭绝的动机。
他在2018年1月23日发布了第二本著作《生命的十二法则:解决混乱的灵药》(12 Rules for Life: An Antidote to Chaos)。
2016年,彼得森在他的YouTube频道发布了一系列影片,他批评了政治正确和加拿大政府的C-16法案(An Act to amend the Canadian Human Rights Act and the Criminal Code ,Bill C-16),认为此法案严重地压迫言论自由,随后他受到了一系列的媒体报道。
2018年1月,彼得森受邀到英国第四频道新闻台(Channel 4 News)与女主持人Cathy Newman谈论关于女权与其他议题。
2023年1月,安大略省心理学家学院裁定,由于彼得森在Twitter和乔·罗根体验播客上发表的评论,他应该接受强制性社交媒体沟通再培训,否则将面临失去执照的风险。作为回应,彼得森向安大略省地方法院申请司法审查,要求撤销学院的裁决,因为他的评论不是在治疗患者的背景下发表的。彼得森得到时任加拿大官方反对党领袖和保守党党魁博励治辩护:“在一个自由的国家,专业人士不应该因为表达了与政府授权的许可机构相反的政治观点而失去工作和执照。”
网文“《生命的十二法则:解决混乱的灵药》心理学家Jordan Peterson巨献”(2018-10-18 陈寿文)报道:
Jordan B. Peterson是谁?
“乔丹·伯恩特·皮特森(1962年6月12日-)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临床心理学和文化评论家,主要研究领域是异常心理、社会心理的和人格心理学,特别是宗教信仰和思想体系方面的心理学以及个人性格的评估和改进。
彼得森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费尔维尤市长大。母亲是图书管理员,父亲是学校老师。他于1982年获得政治学学位,并于1984年获得阿尔伯塔大学的心理学学位。而后于1991年获得麦吉尔大学临床心理学专业的博士学位。他在麦吉尔留任博士后两年,之后移居马萨诸塞州并在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担任助理和副教授。1998年,他以终身正教授的身份在多伦多大学任教。
1999年他出版了著作《意义的地图:信仰的构造》,在书中他使用多个学术领域的知识来验证和描述宗教信仰和神话系统的结构,包括信仰和神话如何调节情绪,创造意义以及其导致种族灭绝的动机。
他在2018年1月23日出版了第二本著作《生命的十二法则:解决混乱的灵药》(12 Rules for Life: An Antidote to Chaos)。
2016年,彼得森在他的YouTube频道发布了一系列视频,他批评了政治正确和加拿大政府的C-16法案。随后他受到了一系列的媒体报道。
Peterson对世界的观察没有仅仅停留在解析。《人生的十二条法则》还提供了具体而幽默的建议。他说这些都是自己为了摆脱自己的“可悲”境地,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来的。(这一点也是他特别可爱的地方,他对自己的缺点毫不遮掩,他的“毒舌”在自嘲的时候尤为犀利)
第一条:挺起你的胸,背直起来!
我们人类的神经系统,由千万年前的海洋生物进化而来。 直到今天,我们还有很多神经元的基本组成和反应模式,跟他们有相似之处———比如3亿5千万年前的龙虾。科学家观察到了如果龙虾的血清素荷尔蒙量降低,在“资源争夺”过程中(伴侣,领地和食物竞争),战斗力会减弱,也更容易输。 当它们输掉了爱人和领地,“自卑感”爆棚的龙虾,身体会开始蜷缩,爬行的时候会更加小心翼翼,也不敢再展开自己的钳子。 而身体的长期蜷缩,会导致他们的血清素量继续下降,并且周而复始这个恶性循环。过不了多久,当它们完全失去自主产生血清素的能力,也就被“物竞天择”所淘汰。
科学家们发现,人类的“体态”跟我们的多巴胺和血清素也同样有直接的联系。手机的风靡,导致我们从体态上就已经处于快要被淘汰的龙虾一样的“低头族”。 所以,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砍断这个跟龙虾类似的恶性循环。你无法通过”思考“来提高血清素,你只有通过“体态”,昂首挺胸,让肩背变得正直而有力,这个姿势能够刺激血清素的分泌,从化学成分上来改变你大脑对周遭的认知,从而让你更有勇气有自信来直面惨淡的人生,而每次对生活的勇敢尝试又反过来刺激血清素含量的上升,从而建立一个良性循环。
具体到身体上的练习,总是更实用和更可执行。所以这是第一条。
第二条:把你自己当做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来对待。
多年的临床数据让心理学家们惊叹于我们的“自恨”是多么的深。 他举了一个例子:如果让你好好地去照顾自己生病的宠物或者家人,大多数都是能一丝不苟地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的。比如督促别人按时吃药或是嘘寒问暖,对方的各种需求你都能够赴汤蹈火地去完成。 但是如果要你用同样的方法对待自己,你可能连最基本的每天要喝足够的水都无法做到。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很多,Peterson从社会学心理学,甚至是神学层面上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但是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先用上,那就是:“别把自己太当自己人”。
他让我们试着把我们自己当成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来对待。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你的终极目标不是让他舒服,而是让他健康。
圣经里面讲到你的身体是神圣的庙宇,你的生命也是神给的,你要好好地对待它,尊重它。 中国文化里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说的也是此理。 所以请把自己当成一个神圣的存在,一个不属于自己的,需要认真对待好好保管的对象。因为你的状态和生命质量真的不只是属于你,它直接影响你周围的家人朋友和整个社会。 不要对自己不负责任。
第三条:谨慎择友。
这句话乍一看有些残酷,因为Peterson非常直接地让大家对“坏”朋友“断舍离”,不要把谁都纳入自己的社交圈子。他说:你没有任何道义上的需要跟那些让你生活变得更糟糕的人联系在一起, 你甚至有义务远离那些试图摧毁秩序,对世界有着恨和负能量的人。
你需要发出一个讯息:这种态度和行为是不会被容忍的。
Peterson还说:如果你发现你特别喜欢帮助一些看起来很可怜,境遇很糟糕,但是帮助了多年却毫无长进的人,而你乐于助人的热忱并没有改变,你就要好好问问自己,你在帮他吗?还是喜欢在他面前的优越感?你帮了他什么?还是在通过自己的“牺牲”让人家依赖于你,沉迷于圣母光环。
你要问问,你的生活这么一团糟,你有资格帮谁?如果你能如实的面对这些问题的丑陋答案,你会发现,你没有那么菩萨心肠。
第四条:你比较的对象应该是昨天的自己,而不是今天的他人。
工业革命之前,世界很小,人们普遍生活艰苦,但只要稍加努力,谋生是不成问题的。你也没有“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的压力。比如你是村里最会画画的人,父老乡亲都会为你而骄傲,大家都会为这个小地方出了一个画家而庆幸。又或者你擅长编织,你编的篮子,精美耐用,只要一带到集市上,立刻会被抢购一空。
在那个时代,人们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可以好好地发展自己的自信和一技之长。他们不用每天被朋友圈提醒自己落后于全国的同龄人多少,不用每天被电视上,地铁上,手机上随处可见的“完美奢华生活”所耻笑。年轻人对生活前所未有地失望,是因为他们的标准,从100年前只需追赶村里1%的人,变成了追赶全国甚至全世界1%的人。
Peterson说:你从何比起? 跟他们比完之后,你会感觉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不说那些光鲜的生活有多少虚假的成分,就连“成功”的比法,你都无法理出一个头绪。 你能看到的只有:我好像什么都不是。这种日复一日的“loser”感,足以压垮任何一个年轻人。
所以你要记住:和昨天的自己比,这是可以控制,可以测量的一条路径。
也是一个只要你每天往前挪动一点,就不会辜负你的唯一的一条路。
第五条:不要让你孩子做一些会导致你讨厌他们的事情。
Peterson的人生观里,有一个有趣的对立:在生活琐事上,不要高估你的善良耐心和坚强;但在人生的重大事件和意外中,不要低估你的勇气坚韧和智慧。
对待孩子,他有这么几个基本原则:
1. 不要怕孩子不喜欢你
2. 孩子不是单纯无暇的
3. 恩威并重的意思是“恩”和“威”一定要真正的平衡,不然就是“秩序”和“无序”的失调。
你的孩子最终要融入一个比你现在所处的严厉得多的社会环境 ,你每次假惺惺的包容和爱,(也许是因为你怕孩子会不喜欢你,也许是你没有耐心没有创造力来解决当下的问题),都会导致你之后无意识地对孩子的“复仇”。这种复仇很隐秘,很无端,你自己都看不出来。
在你彻底修成佛之前,一定要保护好你的孩子,不让他被你无意识的,低端的仇恨所侵袭。所以你要为你的孩子制定规则,这个规则除了限制你的“恶”的爆发,它更多的作用是帮助你的孩子建立“是非观”,以便日后更好的融入社会。
这个建议对当今“孩子至上”的西方父母来说很难消化,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已经陷入空前的“无为”。这种“无为”的背后不是空间,不是圆融,而只是不知所措和小心翼翼。
Peterson说临床心理学证据表明,成长在这种“无限包容”环境下的孩子体现出来的症状,和被完全冷落,严酷苛责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居然非常的一致。 因为对孩子来说,毫无原则的仁慈和严酷无爱的规则是同等的糟糕。
没有“是非”和“秩序”,孩子就是在无限的信息源里,无法辨认,无从成长,太多的“规则”,则是完全切断孩子跟信息源的连接,僵死而窒息。所以制定规则,但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空间去探索,恩和威真正的并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
第六条:在你批评世界之前,把自己房间收拾干净。
第七条:追求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快速便捷的事儿)。
这两条在“面对一个肮脏的混乱的和腐朽的世界,我们应该做什么?” 这个问题上,有更详细的论述。
第八条:说实话或者至少不要说谎。
Peterson讲了一个特别好的例子。那时他刚上大学没多久, 学临床心理学。 有时老师会让同学们在旁边的一个医院集合,去诊所做临床训练,这个医院里曾经住着很多严重的精神病患者。
有一次他和他的同学在这里等老师,一个看起来很虚弱,长期住院的精神病人走了过来,用非常友好天真的语气问道,“你们在干什么?我能跟你们一起吗?”
同学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她问Peterson该怎么办?
Peterson说,我们当时完全无所适从,我们应该怎么回答才能不伤害一个孤独的,受伤的病人呢?
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撒一个善意的谎言,这样可以很快脱身又不让人尴尬。比如:我们一组只能有8个人,人数已经满了。或者:我们正准备走。。。
这两种答案,虽说问题不大,表面看起来甚至是善意的。但Peterson说,都有一种很微妙的“推卸责任”,和逃避“令自己不舒服”的感觉的意味。
就像一些父母跟孩子互动,有些事情他们不原意跟孩子讲,美其名曰:这样对孩子不好,孩子承受不了。Peterson认为,这里面有很多怕麻烦和不愿意面对自己情绪的动机。这些父母同时也缺乏勇气和创造力去找到跟孩子沟通复杂信息的适当语言。
回到刚才那个故事,Peterson决定告诉病人:我们是这里的学生,我们在等老师带我们去实习,所以很抱歉你不能跟我们一起。
这显然比之前两个版本都要伤人,因为首先他指出了病人和他的身份不同(病人不属于他们这个团体),第二他直接了说出了”拒绝“的词语。
病人听到之后,看起来有些难过,不过紧接着,她表示理解。 这件事情就这样解决了。 这个回答方式,没有把病人当作一个低人一等的,玻璃心的,需要被捧着的一个神经病,没有居高临下地“保护她”不受伤害。
后来Peterson在当心理医生的过程中,面对过很多”迫害妄想症“的病人,这些病人都有着”老鹰一般敏锐的直觉“,能立刻看出来一个人是否在撒谎。虽然他们无法准确地猜测你撒谎的动机,但是他们对“不诚实”的强烈拒绝,其实是我们所有人灵魂深处厌恶“不诚实”的极端表现。
当你对你面前的人是全然的真实,即使你的话语内容会让人暂时“不太舒服”,但这些不舒服会很快退去,你将获得的是一次真正的连接,和内在的交流。这种交流能像镜子一样,映照出你和你谈话对象潜意识深处的秘密,在一次次映照下,你们一同成长。
Peterson总结:你是一个那么复杂的生命,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工程如此之巨大,如果不是时时刻刻对自己对别人说真话(中立而有分寸),你是完全不可能知道你真正是谁的,也完全无法活出你的潜能。你会在谎言里迷惑别人,困住自己,这对谁都没好处。
第九条:听别人讲话时,要真的觉得:他懂的一些东西你可能不懂。
一段有价值的对话的标志是:在对话结束的时候,你有了一些成长。
举个例子,你在跟你爱人吵架的时候,赢才是目标,在这个目标之下,你可以通过自己的语速,诡辩,让对方显得一无是处。 那么这段对话从开始到结束,你什么新的信息都没有吸收到。你只是“赢”了。 如果你能够放下这个执念,去倾听对方的“有效”信息,你会发现,每个人都能给你很多。 尤其是要仔细倾听自己的敌人,因为一些你的丑陋的真相,你的朋友是不会忍心跟你讲的。
第十条:说话时,语言要精确。
语言是把“混乱”变成秩序的一个重要工具。
如果你最近感觉不太对,心情也很低落,但又说不出来是什么在困扰你,你被神秘又难以捉摸的力量包围着。这时候,你去写日记,去跟朋友讨论这种感觉,你给这种感觉一个名字,并描述它,这个模糊抽象的东西就变成一个具体的东西。一旦被命名,不可名状的模糊感就变成了可触摸可调整的具体行为。
如果无法表达和描述某种东西,意味着它对你来说太可怕了,以致于你甚至无法思考它。这个模糊的过程让你变的更弱,那个神秘的模糊力量更强大。
Peterson倡导大家:让事情摆脱不可言说的境界。言语具有创造力,精确的言语会创造“秩序”,击碎“黑暗”。
第十一条:你孩子玩滑板的时候,别打扰他。
这条是在讨论一个命题,你想要你的孩子活得安全,还是活得精彩?“你要安全还是要能力?”有更详细的称述。
第十二条:路上碰到一只猫咪,要记得摸摸它。
在说猫咪之前,Peterson花了大概5页纸讲自己多么的爱狗狗,描述了自己和自己爱犬的逸闻趣事,希望爱狗人士不因为他标题中提到的猫咪而觉得他是“另一个阵营”的人,然后在正式开始讲自己对猫的热爱之前,又花了很长时间给爱猫人士道歉,说你们看了这么久都没看到猫的内容,辛苦了。
我们对标签的热爱,对“不跟我们一伙儿”的人的敌意,把这个可爱的教授已经搞出了心理阴影,但他的讽刺手法幽默又可爱。
他说人生很苦,有时候暗的见不到光,但是他邀请大家,在被生活打的喘不过气的时候,能够看到微小的神秘,生命力和奇迹。
他描述在街上偶遇的猫猫总能提醒他生活是多么的不可控和不可预测,同时又美好而值得感激。
他的女儿在6岁的时候得了罕见的疾病,整个家庭被阴云笼罩,有时走在路上Peterson会忍不住崩溃哭出声来,他不知道为什么上帝会这么残忍,他一想到自己可爱的女儿每天承受的刻骨铭心的疼痛,就撕心裂肺。(她得的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慢性系统疾病,疼痛感是人类所能测量出来的疼痛感里的最高级,10级)。
有天他在家附近又忍不住哭了出来,这时候一个小猫过来:好奇地看着他,优雅地踱步。这片刻的柔软和美好,让他眼前的乌云短暂的散开,他突然感受到这小猫的纯真,这种双方短暂的交集,和生命的易逝,和他美丽女儿的善良跟脆弱,都是一体的。如果不是因为“病痛”和“死亡的可能”,他女儿的生命也不会如此的不可替代,生命之美震撼人心。
所以,路上碰到一只猫咪,要记得摸摸它。
12个原则,其实一点也不简单。 任何一条都要求我们彻底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时刻警觉,随时反观自己,但又要如对自己十分的温柔,十分的理解,制定一个可以完成的,能够让自己骄傲的目标。
谢选骏指出:人说“《生命的十二法则:解决混乱的灵药》心理学家Jordan Peterson巨献”——我看这很像是乌托邦的宪法,如果一一遵纪守法,生活一定味同嚼蜡。
(二)
《Jordan Peterson 爆红的背后都是漏洞与话术》(2018-03-14 Bowen)报道:
有个视频周一突然火了,其中几位跨性别学生和 Jordan Peterson 唇枪舌战,气氛紧张。该视频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讨论,不过更多人可能还是对这一争论的背景一头雾水,导致只能用模糊的语言甚至谣言来讨论这一问题。我对讨论的背景做一些基本的科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容易地厘清事实,进而分辨讨论中的是非。
Jordan Peterson 何许人也?
Peterson 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并为执业临床心理学医师。他一共出版过两本书,其中第二本今年一月刚刚面世的励志书籍《生活的12条守则:混乱的解药》(12 Rules of Life: An Antidote to Life)受到比较大的追捧和争议。这本书中包含了此前网络上讨论比较多的一些论点,例如:人类行为与神经系统与龙虾有很高的相似性,龙虾社会结构所自然形成的等级制度(hierarchy)可以用来佐证人类社会的等级制度也是自然形成,并非如左翼理论所述是由资本主义父权制(patriarchy)所建构。
Peterson 在其 YouTube 个人频道中有开有专栏批判 “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也在众多采访节目中表达类似观点,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争议最大的即数其对加拿大法案 Bill C-16 的大力反对。
视频中提及的加拿大法案 Bill C-16是对加拿大《人权法案》(Canadian Human Rights Act)及《刑法》(Criminal Code)的修正案,内容非常简单,即:
1. 在《人权法案》中的 “目的”(purpose)章节和 “禁止歧视的理由”(Prohibited grounds of discrimination)条款加入了 “性别身份或表达”(gender identity or expression)。这些理由中此前仅包括:种族、国籍或民族、肤色、宗教、年龄、性别、性取向、婚姻状况、家庭状况、残疾及已被豁免或犯罪记录已移除的定罪。
2. 在《刑法》“可识别群体定义”(Definition of identifiable group)的类别中加入了 “性别身份或表达”(gender identity or expression)。这些类别此前仅包括:肤色、种族、宗教、国籍或民族、年龄、性别、性取向及心理或生理残疾。
Peterson 为什么反对这一法案?
在视频中,Peterson 反复强调,认为性别人称代词(gender pronoun)不应该被法律规定,他不愿意用 they/them 这个非二元(non-binary)代词来称呼性别身份多元人士,而坚持使用 he/she(他/她)二元代词来称呼他们。
人称代词是我们用来指称说话人或被提及人的代词(比如中文的你、我、他/她或英文的 I, you, he/she/they)。而性别人称代词则是带有性别指称的人称代词,例如中文中他和她的区分和与此对应的英文 he/she。而性别多元论认为,性别身份及表达都不能由男女二元性别概括,因此对自身性别认同非二元的群体,应使用性别中立代词,其中一个便是视频中提到的 they。查询牛津英文词典可以发现,they 这一单词的定义不仅是常用的第三人称复数,也有第三人称单数的定义,即指称未指明性别人士。
从 Bill C-16上,我们似乎不能看出法案要求人们使用特定人称代词来称呼性别身份多元人士,那为什么 Peterson 会以此为理由反对该法案呢?
这是因为法案生效后,“禁止基于性别身份或表达的歧视” 这一条款,可以作为起诉歧视行为的法律依据,而主观拒绝使用对方希望使用的性别人称代词则有可能被视为这样的歧视行为。当然,这种起诉发生在个人身上的情况会非常特殊。更多的情况是雇主或其它机构主体在政策或规定中拒绝承认或使用个体认同的性别人称代词,受到歧视的个体或群体才会寻求法律的救济。很显然,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就算是因此而触犯反歧视法律被起诉,还需要大量的举证工作,并不像 Peterson 表达得那么理所当然。如果是因为不熟悉等非主观的未使用,则更不可能会被 “判刑2年”,如同国内某些谣言所称。
Peterson的话术
视频中,Peterson 在与学生辩论时,一直用 “法律不应规定人们必须使用性别人称代词” 为理由进行辩护,试图把问题上升到言论自由及语言的历史延续性(historical continuity)上,但很明显,这是对立法意图和法律条文的刻意夸大。
当学生问及真实的立法意图,即对性别多元群体的法律保护时,他只是闪烁其辞地说不认为这条法案可以解决问题。很明显,比起性别多元群体的生存状况,他对他长期以来反政治正确、反 “左派议程” 的政治目标更感兴趣。
对他刻意夸大的话术,可以从他的 采访和文章中看到一些端倪:“我从不使用那些我憎恨的词语,比如那些流行的、人为建构的人称代词 ‘zhe’ 和 ‘zher’ 等。这些词语都是那些我鄙视的后现代、激进左翼意识形态先锋的用词。我的专业意见是,这种意识形态和20世纪杀害了上亿人的马克思主义教条惊人地相似。”
关于这个论述,在一个采访中主持人向他提出了挑战,质问他何以将性别多元人士和谋杀者相提并论。他的回答是:我觉得他们的教条是一样的,他们继续这样下去就会成为谋杀者。那么相同的逻辑是,Peterson 的教条话语也与一些诉诸暴力的极右翼和新纳粹人士相似。以自诩的理性,去揣度他人的堕落,是 Peterson 逻辑线条的核心。
“…因为男性和女性在心理上的差别有其社会和生理上的原因。如果去掉社会影响,生理影响就会变强。因此,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瑞典、挪威等)消除男女之间差别不仅是失败,而是适得其反了。而且这些不是关于几百个人的调查,而是数万人所描述的个人兴趣。不过,有了意识形态,谁还在乎科学怎么说呢?”
上面的话看起来据理力争,但仔细分析则发现,所谓 “去掉社会影响只会使生理影响变强” 纯属无稽之谈。Peterson 此处所谈的 “被去掉的” 社会影响,正是其称并不承认的 “人为的社会秩序建构”,而北欧国家真正的性别平等努力,正是要通过立法,来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建构。所以Peterson 在这里不过是用了简单的文字游戏,再加上 “数万人的倾吐敌不过意识形态” 这种煽动性的话语来博取认同。
“该法案提出后,性别身份类别出现了井喷。例如,纽约有共31种被保护的性别身份类别,而使用不同的人称词去称呼不同类别的人可能成为强制要求,据我所知,该法案并未禁止这种要求。”
翻阅纽约市发布的文件,可以看到其关于性别人称代词的描述如下:“个人有权利要求用其偏好的代词和名字称呼他们,而不必被要求提供证明其性别的证据”。而所谓的31种受保护的性别类型,事实上只是文件中列出供大众知晓的已有或常用的类别而已。整个采访 Peterson 都没有举出任何一个出现这种要求的实例,只强调自己并非 “危言耸听”,但事实看起来似乎正好相反。而翻阅他的视频,却看不到他在任何时间讨论这一法案对性别多元人士可能带来的保护效果,实为片面。
“纽约的31类性别相对于很多人希望我们使用的类别来说只是冰山一角。我在网上找到了多大70类的列表。事实是,每有一个因为这些代词而感受得到尊重、身份得到认同的人,就会有20个困惑不安的青少年再将他们的混乱选择放大10倍。”
前面提到的纽约市给出的科普性质列表在这里成了恶魔的鞭尾。他用乘二,再乘十的话术警告着他的信徒:不反对这项法案的话,末日就要降临在你的头上。
Peterson 的国内信徒
从微博账号@大心脏排排 2月发出的所谓 “白左女主持人被理性打脸” 到最近发出的 “遭到学生围攻” 的视频,都不过是将2016年底前后的境外讨论炒冷饭。但可以从评论中看到一众信徒对 Peterson的 “理性”,“逻辑”,“风度” 无比崇拜。尽管微博上已有大号发声,认为女主持人和学生在与 Peterson 对话时,的确都展现出逻辑漏洞,但Peterson 的论点也绝非天衣无缝。事实是,“风度” 和 “理性” 的表面下,Peterson 以夸大其辞的话术,将理智与教条混合输出,辅以煽动 “反左”、“反政治正确” 的情绪,收割了大量关注和同情。
当夸大的话术从 Peterson 那里传承到信徒手中,Peterson 参与其中公共辩论(他自己也是认同这段视频的)成为了 “学生的围攻”,而保护性立法成了 “对话不小心就坐牢2年”。整件事情所获得的关注度完全超出了其背景所包含的价值,网上的论战大多是情感驱动,并非有意义的讨论(不过推荐看看 这篇和 这篇)。如果我们一定要讨论些什么的话,不如看看全球保护性法律的实施效果,或者尝试品评下作为心理学教授而非反左战士的 Peterson 在其书中(Maps of Meaning: The Architecture of Belief)对左右两翼极端主义的研究。
要识破他的漏洞和话术,最好的武器正是他惯用的 “理性” 和知识。
谢选骏指出:人说“《Jordan Peterson 爆红的背后都是漏洞与话术”——我看,任何爆红的背后都是漏洞与话术,如果通过“最好的武器”(理性和知识)过滤一下,那么任何爆红都没有了。那样一来,生活也是味同嚼蜡了。
(三)
“誰跟你龍蝦腦?凱特·曼恩重批《人生十二法則》”(賴怡禎 Hilary Lai, 05/30/2022)报道:
在〈重新思考 龍蝦守則〉(Reconsider the lobster)一文中,女性主義哲學家凱特·曼恩 (Kate Manne) 評論加拿大臨床心理學教授喬丹·彼得森 (Jordan Peterson) 2018 年的勵志 書《人生十二法則》,批評其為「沙文主義」,引來後者威脅提告。
加拿大臨床心理學教授喬丹·彼得森 (Jordan Peterson) 是個有趣的人物。他在社會所引發的爭議主要來自對其他哲學家思想的誤用和右派的言論,但彼得森同時也吸引許多支持者,特別是西方世界的年輕白人男性。他在 Youtube 的知名度堪比斯洛維尼亞哲學家齊澤克。大家或許還記得兩人於 2019 年以「幸福:資本主義 vs. 馬克思主義」為題的「世紀辯論」,或是他公開反對加拿大反性別歧視法案 (Bill C-16) 的影片。
這篇文章將聚焦於女性主義哲學家凱特·曼恩 (Kate Manne) 對彼得森 2018 年的勵志 書《人生十二法則》所寫的 書評〈重新思考 龍蝦守則〉(Reconsider the lobster)。
重新思考龍蝦守則
如書名,《人生十二法則》由 12 篇章教導讀者如何面對人生難題,成為更成功的人。曼恩的批評重點在於彼得森處理人類混沌處境的解決方式。她寫道:
令人訝異的是,書中的眾多討論都歸結在如何在任何事上成為勝利者:如何不成為「魯蛇」。這與歷史上眾多用膚淺的科學主義作為人類論述工具者不謀而合。
此處的論述工具指的是彼得森著名的「龍蝦理論」。彼得森將人類處境與龍蝦做比較,他在書中寫道:
當處於優勢的龍蝦被擊倒後,它的腦會逐漸溶解。接著,它會長出一個新的、較低等的大腦——適合它新的、較低等的階級。
曼恩舉出書中幾個篇章來說明龍蝦守則與彼得森想要傳遞的訊息息息相關,那就是如何不成為「位階低下的魯蛇」。她接著說明,不難想像在這樣的思維下,書中引起共鳴的讀者通常為白人、異性戀,或是享有其他特權的男性,也就是一群害怕被歷史上位階比自己低下的人(有色人種或是白人女性等)所超越。曼恩認為彼得森有發現社會革新所造成的階級變動,並指出這可能造成的問題(如社會暴力、不滿等),但他在書中除了沒有解決問題之外,甚至還很有可能傳播造成社會更多傷害的思想。
大規模槍擊案爭議
曼恩的最大批評在於彼得森將許多大規模槍擊案槍手的犯案動機,歸咎於他們「對人類苦難和道德邪惡的必然性感到絕望」,並認為這在深層意義上與宗教看待人類苦難和存在是相似的。曼恩全然反對這樣的詮釋:
哈里斯1沉迷於一個非常令人不安的強姦幻想。彼得森完全忽略了提及這些,也沒有提到哈里斯事實上執迷於社會階級,並且渴望維持或成為社會上層階級。哈里斯並非彼得森所說,相信「審判與報復能夠正當化存在所伴隨的苦難」,或是因為相信「人類是個失敗、腐敗的物種」而感到絕望。哈里斯是一個白人至上主義者,也是一個惡毒的恐同者,以及沙文主義者。
曼恩認為彼得森不只忽略眾多構成社會問題的關鍵因素,還極力推崇使問題加劇的思想,那就是成為社會「溫拿」、拒絕成為魯蛇的「龍蝦理論」心態。另外,潛藏在許多年輕槍案犯者的背後,是彼得森曾為提及的一種男性絕望心態。曼恩進而提及近年逐漸流行的語詞 "incel"。Incel 為 involuntary celibate 的簡稱,也就是「非自願獨身」。曼恩寫道:
[Incels] 包括普遍享有特權的、通常是年輕的男性,他們抗議世界不公平,因為他們被剝奪了自認理所當然應得的東西。……自稱 incel 的這群人,認為自己應該得到更多這些「性感」女性的性、情感和道德關注,也將她們視為一種社交商品,或是可供銷售的貨幣。
(曼恩的兩本著作《不只是厭女》與《厭女的資格》有廣泛影響力)
總結來說,彼得森忽略這些大規模槍案者往往具有共同的厭女面向,而簡化這些年輕人不滿情緒的動機,無助於真正解決社會問題。文末,曼恩提到,彼得森針對社會變動下一群不滿的年輕人提出勸告是件好事,不過方向倒是出現問題。彼得森經常以積極、堅韌的態度作為處世目標,卻沒有將它們應用在現實社會重要的課題上——當歷史上原先處優勢的族群能與弱勢者公平競爭,甚至被超越時,這群年輕人應當如何接受這樣的「失敗」?曼恩認為這是件值得思考的道德問題。
結語與後續
曼恩的批評讓我聯想到恩志的文章《故鄉異地人:也談選舉後的陣營對立與世代分裂》。文章所提及社會變遷下原本處於優勢的保守派的心態,與曼恩針對彼得森的批判相呼應。不只曼恩,《人生十二法則》也受到不少其他媒體的批評。例如紐約時報的評論家 David Brooks 寫道:
…… 對於百萬年輕男性來說,[此書]做為他們從小受到的溺愛以及社會指責的解毒劑。2
彼得森對曼恩的書評感到不滿,並於幾個月後警告曼恩與 Vox.com,他將考慮對她的「沙文主義說」提起法律訴訟。
1.哈里斯為彼得森在書中呈現其中一個槍手
2.The Jordan Peterson Moment - The New York Times
國際編譯
谢选骏指出:一个男性著作家对于女性批评者提起法律诉讼?这是什么情况?
《凯特·曼恩》报道:
凯特·A·曼恩(英语:Kate A. Manne),澳大利亚哲学家、作家,康奈尔大学哲学院副教授。曼恩的研究集中于道德哲学、社会哲学与女性主义哲学。
生平:曼恩出生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她本科在墨尔本大学学习哲学、逻辑学和计算机科学,后考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哲学博士。博士毕业后,曼恩先在哈佛大学工作了两年。她于2013年起在康奈尔大学哲学院工作,并于2019年升任副教授。
影响:曼恩尤以其在厌女上的工作出名。她所著《不只是厌女》(Down Girl)一书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还成为了流行的大众读物,被华盛顿邮报等多家媒体评为当年的最佳书籍。Anastasia Berg在高等教育纪事报针对曼恩所著之《不只是厌女》与《厌女的资格》发表评论,她认为曼恩对INCEL现象的诠释并不恰当。Berg认为曼恩所大量注意的INCEL屠杀案之凶手正是与高度父权阶序化的性价值与社会做斗争,并非曼恩所指认的是为了守护父权的制度。她也批评了这本书面对大众的态度,并认为曼恩:“利用她在学术上的权威,在哲学洞察力的幌子下兜售个人观点。这位哲学家不仅没有提供清晰、深刻的分析,延续其读者既有的意识形态的作法,同样也伤害了她的读者。”
专著
Down Girl: The Logic of Misogy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8
中文版:《不只是厌女》,凯特·曼恩/著,巫静文/译,台北:麦田,2019
谢选骏指出:看来这不是著作家和批评者之间的战争,而是两个著作家之间的战争——法庭成了学术战场?十几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摄像镜头里出政权》,现在应该改口,叫做《法庭官司出真理》了。然而政权和真理,似乎都无法持久,就像网红一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